红色旅游调查报告范例6篇

红色旅游调查报告

红色旅游调查报告范文1

在调查与分析淮安市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全面分析淮安市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势与制约因素,指出目前发展旅游所面临的问题,并根据淮安市的实际,提出进一步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对策和建议,希望能有助于淮安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淮安经济的发展。

二、 调查方法

1、上网查资料

2、问卷调查

三、调查结果

(一)、淮安旅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淮安旅游资源既有历史积淀深厚、孕育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也有风景秀丽、山川迷人的自然旅游资源,这些都给淮安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其中最为突出的要数淮安红色旅游。

周恩来故居和周恩来纪念馆是淮安红色旅游的品牌,是淮安开展红色旅游的核心。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是为纪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在苏中、苏北、淮南、淮北四大解放区创建的唯一民主联合政府而在原址上建成的;刘老庄烈士陵园是为纪念抗日战争时期在华中淮海区刘老庄牺牲的82位烈士而设立的陵园;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是为纪念为夺取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付出了重大牺牲的新四军战士而建立的;淮安的红色旅游景点还有新安旅行团革命历史陈列馆、盱眙革命烈士纪念馆等等。

淮安已形成以周恩来故居和周恩来纪念馆为核心的扇形旅游分布格局。

(二)优势

1.区位交通优势明显

2.旅游资源丰富、品牌特色鲜明

(1)红色旅游景点。黄花塘新四军军部旧址,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八十二烈士陵园等景点,证实了淮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

(2)名人故乡。周总理的故乡几乎是淮安市对外打出的最响亮的旅游名片,市内留有周总理的童年故居,周恩来纪念馆等景点,是重要的引人眼球的旅游资源。

3.旅游配套设施不断完善

4.政府十分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并全方面予以支持。

(三)劣势

1.旅游模式单一,旅游商品开发不足

旅游产品模式单一的为观光型旅游产品,缺少参与性,娱乐性不高。此外,旅游商品开发不足。

2.资源分布分散,景观联动性差

淮安的景点多,但是分布的很散,例如总理童年读书处与周恩来纪念馆就隔了将近一个小时的车程,给游人的旅游活动

造成很大不便。

3.旅游开发投资力度不够

淮安众多有开发价值的旅游景点旅游设质量差,服务系统不够完善,一些旅游景点已被当地居民严重破坏,需要修复性开发;旅游业宣传力度不够。

(四)机遇

1.持续升温的旅游业

作为无烟工业的旅游业目前正面临三大发展机遇:一是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各地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二是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由出口拉动型转变为扩大内需型。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业,是扩大内需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另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也倾向于发展国内旅游。

2.江苏目前重视加快苏北振兴

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江苏省明确提出了加快苏北工业化、城市化、经济国际化进程,推进以苏北地区为突破口实施区域共同发展的战略。同时,江苏省提出了 2020年两个率先的战略目标,也把加快苏北振兴作为实现该目标的重要战略。一系列战略目标为淮安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淮安市旅游业的发展必将由此得到更好的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

(五)威胁

主要是来自区域旅游竞争的威胁。淮安毕竟地处苏北,首先在经济上,并不如苏南发达,旅游业也同样如此,就算是在苏北地区,也面对很大的竞争压力。徐州,由于处于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在工业上,还处于领头羔羊的位置,在旅游业上,其更为厚重的历史文化氛围,淮海战役的红色旅游,及所傍依的云龙湖自然旅游资源,更为繁盛的购物中心都是淮安面临很大的竞争压力。

四、调查分析或体会

开发策略

(一)立足总理故里,塑造大品牌

淮安市旅游业发展应以国内客源为主,利用淮安作为总理故乡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强化总理故乡的旅游名片,积极构建包括韩信、吴承恩等在内的名人故里专题旅游线路,抢占旅游发展的制高点,创造良好的旅游品牌形象,扩大国际客源市场。同时,实施精品大项目启动战略,积极开发具有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如处于洪泽湖底的泗州城等,通过精品大项目带动旅游区整体形象和品牌的升级换代。同时根据现展趋势,打造五张名片即文化名城,名人故里,美食之乡,运河之都以及生态家园。

(二)大力开发旅游与二产结合形成的工业旅游

重点开发今世缘工业旅游项目,挖掘千年酒乡的文化内涵;重点开发一品梅烟厂工业旅游项目,弘扬周恩来一品人品、一品官品的文化,宣传淮安卷烟是烟中一品。

(三)优化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

淮安旅游业的资金投资力度仍然不够,资金缺口大,光靠政府和国家是不够的,需要优化投资环境,招商引资,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红色旅游调查报告范文2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瀦の博”为你整理了这篇2021年“五一”假期第二天全省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小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5月2日是2021年“五一”假期第2天,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持续做好文旅行业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和服务保障工作,全省假日文化和旅游市场持续升温,市场秩序安全平稳有序。

一、基本情况

截至5月2日15:30,全省纳入统计的716家A级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802.75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04亿元,5月2日接待游客455.45万人次、门票收入6816.12万元(其中,15个5A级景区共接待游客49.97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315.06万元),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共接待群众42.52万人次。重点景区接待人次与2019年“五一”假期同期持平,门票收入增长3.79%。

二、主要特点

一是景区接待进入高峰期。今日,游客出游热情高涨,全省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人次较昨日增长31.14%,九寨沟景区、海螺沟景区已达到最大承载量,峨眉山金顶游客达到饱和,大部分景区游客接待较昨日均翻番。全省游客接待排名前5位的景区分别是:宽窄巷子(12.5618万人次)、阆中古城(10.1235万人次)、三圣花乡(8.97万人次)、街子古镇(8.9万人次)、成都海滨城景区(8.459万人次)。网红景区受到追捧,丁真的家乡甘孜州理塘县接待游客1万人次。

二是景区门票累计收入突破亿元大关。重点A级旅游景区门票收入超过疫情前同期水平。全省门票收入排名前5位的景区分别是:青城山--都江堰景区(476.01万元)、峨眉山景区(440.68万元)、九寨沟景区(412.56万元)、成都海昌极地海洋世界景区(381.06万元)、遂宁中国死海旅游度假区(344万元)。

三是“三九大”品牌效益凸显。截至15:30,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接待游客1.89万人次,较首日增长20.26%;九寨沟景区接待游客3万人次,较首日增长147.81%;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接待游客5.27万人次,较首日增长120.29%,“三九大”品牌对四川旅游带动作用明显。

四是红色旅游关注度上升。全省红色旅游年启动后,带动了红色旅游景区和红色旅游线路的升温,5月2日全省红色旅游景区接待游客22.49万人次,其中:小平故里接待4.03万人次、朱德故里接待3.01万人次、陈毅故里接待3.69万人次、安顺场红色旅游景区接待1.51万人次、巴中王坪红色旅游景区接待1.24万人次。

五是文旅市场井然有序。各级文旅部门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完善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和服务保障措施,加强横纵联动和监测研判,及时预警信息,实时调度市场。乐山大佛景区栈道实行单循环,让游客动线更加合理被央视《新闻30分》报道;5月2日全省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开展市场检查1339次,其中暗访440次,出动执法人员5585人次,检查经营场所3925家次。未收到旅游安全责任事故和重大游客投诉报告。

红色旅游调查报告范文3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ni10000”为你整理了这篇2021年清明节假日旅游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清明时节,万物吐新,春和景明,生机勃勃。在旅游景区游客接待上限不搞“一刀切”、高速公路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等多重利好因素助推下,清明假日期间,民众“就地过年”后纷纷补偿式出行出游,蓄积已久的旅游需求有序释放,加之时值建党100周年、广大干部群众有组织或自发开展学党史、祭英烈活动,赏花游、踏青游、红色游、研学游、乡村游、民俗游人气旺盛,假日旅游市场迎来小高峰,旅游经济全面复苏态势向优向好。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抢抓机遇、超前谋划,按照省委省政府、文化和旅游部决策部署,统筹发展与安全,丰富旅游生态和人文内涵,坚持流量和质量两手抓,做到内优服务与外拓市场相统一,全省假日文化旅游市场平安、有序、高效运转,圆满落下帷幕。

——组织保障有力有效。节前,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组织召开旅游专题会,要求认真学习贯彻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落小落细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做好假日文化和旅游各项工作。省文化和旅游厅狠抓落实,统筹发展与安全,节前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假日旅游工作,组织开展文化和旅游经营场所现场检查,推动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措施,排查整改安全隐患,安排人员强化值班值守工作。假日期间,各市州党政领导及各级文旅、应急、公安、交通、卫健、市场监管、气象等部门严格值班值守,指导做好疫情防控、安全生产、产品供给、服务提质等工作。截至4月5日17:00,未收到安全事故报告,未收到从业人员和广大游客疫情报告;收到有效旅游投诉3起,其中2起已妥善解决、1起正在办理中。

红色旅游调查报告范文4

2011红色经济、文化暑期实践报告

------关于对梁弄镇横坎头村红色经济及文化的研究

一、首语

此文是星星之火团队对这次暑期实践的总结。我们调查的对象是余姚市梁弄镇横坎头村。希望能过真实的反应横坎头村的红色经济、文化的状况。能给当地带来一些积极的建议。

二、 对横坎头

村的简介

横坎头村是梁弄镇的中心村,位于梁弄镇区以南2公里处,总面积6.6平方公里。气候宜人,民风淳朴,风景秀丽。是由原横坎头、紫溪、百丈岙等六个村合并而成。全村共有农户897户,总人口2821人,现有耕地1546亩,山林5316亩,有35个村民小组。

它是宁波市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宁波市“四型”先进村党组织、余姚市“五好”党组织和余姚市文明村。以横坎头村为中心的宁波市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被、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等部门联合命名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横坎头村有许多文化建筑 ,是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抗日战争时期,以余姚梁弄为中心的浙东抗日根据地是全国著名的十九块抗日根据地之一。根据地领导机关“中共浙东区委员会”的所在地就位于此。现在浙东区党委旧址是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共浙东区委旧址及其周围的浙东银行旧址、新浙东报旧址、浙东行政公署旧址、教导大队旧址、谭、何住处、浙东鲁迅学院旧址等革命旧址构成了一个以区党委旧址为核心的包括浙东抗日根据地党、政、军、金融、新闻各方面情况的浙东革命史迹网,完整的体现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浙东革命根据地在政治、军事、文化及政权建设等方面的历史足迹。

当地生态农业发达,其中以樱桃、杨梅采摘等为主。工业以制造室外灯具为支撑性产业,另有一些塑料加工等产业。都是一些污染较轻的产业。由此决定,工业在当地并非是中心产业,发展缓慢。

如今的横坎头村,是一个整洁和美丽山村:一条条水泥路穿村而过,一幢幢两层小楼随地势起伏分布,一座座水库、一条条大溪清澈照人,一片片绿色果园生机盎然……在这个面积6.6平方公里的山区小村上,传统风貌、红色风姿、古典韵味和现代气息、开放意识,都和谐地交织在一起,焕发出浙东红村的特有魅力。

三、横坎头村的红色文化

1. 红色文化资源

(1)浙东行政公署和浙东抗日军政干校旧址。 (2)中共浙东区党委旧址。

已开辟为一个浙东抗日根据地革命遗迹博物馆。博物馆内陈列了大量书画、照片、文献及有关抗战时的实物,有数千件。一个村级博物馆能拥有这么多藏品是难能可贵的。藏品不足之处仍是复制品较多,种类不够齐全。

(3)浙东银行旧址。

房屋比较破败,但墙壁上仍残留着当年抗战时期的一些文字遗迹,还有一个很大的五角星。屋梁上的一些木雕砖刻虽然破旧,但也透出古色古香的韵味。

(4)谭启龙旧居。

也在一所居民住宅内,是一排独立瓦房中的一个小间,比较阴暗破旧,只在门口竖了一块“谭启龙旧居”的牌子。

中共浙东区委旧址及其周围的浙东银行旧址、新浙东报旧址、浙东行政公署旧址、教导大队旧址、谭、何住处、浙东鲁迅学院旧址等革命旧址构成了一个以区党委旧址为核心的包括浙东抗日根据地党、政、军、金融、新闻各方面情况的浙东革命史迹网,完整的体现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浙东革命根据地在政治、军事、文化及政权建设等方面的历史足迹。

2. 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以及修缮、扩建 四、横坎头村的红色经济

1. 红色旅游状况

该村以红色旅游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它作为抗战时期中共浙东区党委所在地,是“浙东红村”。自2003年省委书记视察村里以来,横坎头村着眼丰富的“红色资

源”,委托规划设计公司专门编制了《横坎头村红色旅游规划》,对浙东游击区的中心,中共浙东区委、新四军浙东游击队司令部教导队、浙东行政公署、浙东银行、浙东报社等都曾驻横坎头村的革命遗迹以及四明山、道士山、白水冲景区等进行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和保护,使横坎头村逐步成为集历史文化、革命圣迹、自然风光于一体的旅游型村落。

并且在当地政府部门帮助下,横坎头村实施了浙东红村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对浙东区党委旧址和原属浙东行政公署、浙东抗日军政干校的上新屋自然村进行保护性修缮,使之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点。据了解,每天人次接待2000到3000人次,旺季时也有近3000人次参观,总计每年大约有50万到60万的游客。4月到10月是客流量较为集中的月份,主要是5、6、7、8月,11月冬季淡季;参观群体以学生、党员、退休干部以及单位团队居多,主要是参观学习,需要指出的是这里还是学生实践爱国教育基地;因今年是建党90周年,客流量也明显增多,迎来了一股新的红色旅游热潮。可以看出,横坎头旅游发展态势良好,开发前景广阔, “红色旅游”越来越成为横坎头村新兴的支柱产业,也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又一个亮点。

2. 红色文化对经济的巨大贡献

今年,红色旅游景点已是免费对外开放。那么其直接价值,即通过门票的收入的经济效益是微乎其微的。都是这并不能说红色经济对当地经济作用无足轻重。相反,它的作用是巨大的。

第一:梁弄镇横坎头村以“红色”旅游为依托,积极发展以农家乐为主的乡村旅游业。目前全村共有农家乐饭店3家,每年平均共接待游客1.5万余人次,实现旅游餐饮收入一百多万元。我村通过开展调查研究、咨询交流和培训学习等活动,进一步推进农家乐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的建设,提高农家乐经营管理水平。此外,我村积极做好品牌宣传工作,编制农家乐及农副产品的宣传资料,开发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及大礼包制作,推介各类名特优农副产品。这也是一笔可观的经济效益。并且,周边老百姓也可借此做生意,例如旅社,街头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旅社。在对开旅社的居民那里了解到,每当旅游旺季,客房总是满的,他们从中获益颇多。还有旅游社等诸如此类的第三产业。 五、在文化及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 旅游旺季交通堵塞,交通不便利

据了解,当地无专门从镇到横坎头村的交通设备,一般是旅游团包车以及单位班车。 旺季时也会交通阻塞。需梁弄交通大队疏通。而且,停车场也不够多,满足不了需求。建议开通直达景区的大巴车。有条件的话,拓宽道路,尽量做到旺季交通舒畅。

2.旅店的规模小、不规范而零散

据了解,当地旅店的开办不够规范,监管力度不够。且当地的旅店越开越多,客源却相对固定,导致了有些店的生意相当惨淡,并且在防火设施的检验中越来越放松。希望当地政府能对登记在案的旅社,进行规范,定时的组织检查。在防火设施、及安全卫生方面严格把关。

3.红色旅游对当地的普通居民及一些商户的影响力不够

据了解,虽说当地的特色旅游点是红色遗址以及水果采摘,但当地的商户和居民对这些却感觉浅浅,除清明五一前后,游客会有所增加,其他的时候平平。希望旅游社能够弄个两天一夜游,这样可以更好带给当地商铺直接受益。

4.旅游带动的配套设施不过齐全

虽说,当地的农家乐和旅社不缺,是规模偏小,分布零散。没有做好游客的一条龙服务,从居住到交通出行到餐饮到旅游,有些环节还有待提高。(对此,当地政府已经对此作出努力,例如政府正在在投资建设四明湖生态旅游工程,正在修建环湖的生态游客道,其中有一个规模庞大,工程浩大的度假村,配有五星级酒店,健身房,娱乐设施等相信会受到不少游客的青睐,还有187亩农家乐工程等)

5.文化产业方兴未艾,文化事业有待发展

目前的情况是政府在包办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广大村民对此知之甚少,而且没有多大发言权,只是被动地接受,或被土地征用,或被拆迁安置,而得到的补偿金又非常有限。因此,他们有一种抵触情绪,就不满政府的安排,对前途感到迷茫,对搞得轰轰烈烈的“红色旅游”业缺乏关心,觉得事不关己,“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6.社会风气不佳

现在一些农村比较重视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建设,对乡风文明建设往往雷声重、雨点轻,重视不够,实施不力。而在对普通居民的采访中,就“这里社会风气如何”一问题,居民们普遍有些担忧。他们说社会风气不好也是一些村民的谈论话题。虽然妇女主任否认村里有打麻将、的现象。横坎头村是文明村,情况可能比其他村要好。据另一个村的熟人介绍,农村里盛行,玩“牌九”和“冲击麻将”的人很多,原因是农民没有事情干;一些身为独生子女的年轻人,读书不好又不愿辛苦劳动,无所事事就参与;家庭经济条件尚可的妇女也把打牌作为消遣。希望当地政府狠刹歪风。定期的组织民间突击,围剿据点。

7.警防形象及豆腐渣工程

六、对于将来的发展,政府的努力

政府在政策上支持当地的经济发展。一是市政府的完全财政补贴,二是对于景区部门下的旅游公司来说允许政策性的亏损。政府部门在大力宣传红素旅游的同时还会开展各种各样旅游项目。例如白水冲瀑布以及漂流,宋朝的古墓群,梁弄还有浙东地区第二大的长橱楼,五桂楼。而且现在正在投资建设四明湖生态旅游工程,正在修建环湖的生态游客道。政府部门也正在招商引资,例如cs野战等,适应于梁弄镇的生态旅游项目。而且政府部门还会做好旅游推广以及游客的接待等工作。我们同时业看见了当地政府的直接惠民活动,爱心超市和污水下水道建设,居民对这些感觉非常好。以及全部的居民对待红色景区的建设都持很支持的态度,希望政府在这一块加大力度,用红色经济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七、结语

我们的实践队在当地调研时,获得了当地政府大力支持在此深表谢意!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冒着烈日、酷暑走街串巷,挨家挨户进行细致调查,十分辛苦。在本次调查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老区人民热情好客、淳朴善良的性格。同时,在调查中发现老区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也不缺乏致富能人,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下一定会有光明的前景。通过调查研究,我们期望新农村建设在老区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只有当形式和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时,新农村建设才会在老区扎下根来,开花结果。

文:星星之火团队

2011年7月3日

参考文献:

1. 《行进在新农村建设征途上的“浙东红村”》

红色旅游调查报告范文5

20__红色经济、文化暑期实践报告

------关于对梁弄镇横坎头村红色经济及文化的研究

一、首语

此文是星星之火团队对这次暑期实践的总结。我们调查的对象是余姚市梁弄镇横坎头村。希望能过真实的反应横坎头村的红色经济、文化的状况。能给当地带来一些积极的建议。

二、 对横坎头村的简介

横坎头村是梁弄镇的中心村,位于梁弄镇区以南2公里处,总面积6.6平方公里。气候宜人,民风淳朴,风景秀丽。是由原横坎头、紫溪、百丈岙等六个村合并而成。全村共有农户897户,总人口2821人,现有耕地1546亩,山林5316亩,有35个村民小组。

它是宁波市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宁波市“四型”先进村党组织、余姚市“五好”党组织和余姚市文明村。以横坎头村为中心的宁波市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被、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等部门联合命名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横坎头村有许多文化建筑 ,是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抗日战争时期,以余姚梁弄为中心的浙东抗日根据地是全国著名的十九块抗日根据地之一。根据地领导机关“中共浙东区委员会”的所在地就位于此。现在浙东区党委旧址是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共浙东区委旧址及其周围的浙东银行旧址、新浙东报旧址、浙东行政公署旧址、教导大队旧址、谭、何住处、浙东鲁迅学院旧址等革命旧址构成了一个以区党委旧址为核心的包括浙东抗日根据地党、政、军、金融、新闻各方面情况的浙东革命史迹网,完整的体现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浙东革命根据地在政治、军事、文化及政权建设等方面的历史足迹。

当地生态农业发达,其中以樱桃、杨梅采摘等为主。工业以制造室外灯具为支撑性产业,另有一些塑料加工等产业。都是一些污染较轻的产业。由此决定,工业在当地并非是中心产业,发展缓慢。

如今的横坎头村,是一个整洁和美丽山村:一条条水泥路穿村而过,一幢幢两层小楼随地势起伏分布,一座座水库、一条条大溪清澈照人,一片片绿色果园生机盎然……在这个面积6.6平方公里的山区小村上,传统风貌、红色风姿、古典韵味和现代气息、开放意识,都和谐地交织在一起,焕发出浙东红村的特有魅力。

三、横坎头村的红色文化

1. 红色文化资源

(1)浙东行政公署和浙东抗日军政干校旧址。

这个旧址位于横坎头村黄氏家族的一座民居大院内,是余姚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__年初,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投入800万元资金和大量人力,整体搬迁住户27户,总建筑面积2167平方米,拆除面积1592平方米,完成了该旧址的居民搬迁、房屋整修、文物资料收集,以及陈列布展等大量工作,最近已对外开放。陈列品的主要内容是“浙东抗日民主政权史迹”。旧址的墙上还保留了抗战时期的一些宣传画,其中一幅“打到宁波去”的宣传画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展览的图片资料比较丰富,但实物资料比较缺乏,多为复制品,影响了展出效果。

(2)中共浙东区党委旧址。

已开辟为一个浙东抗日根据地革命遗迹博物馆。博物馆内陈列了大量书画、照片、文献及有关抗战时的实物,有数千件。一个村级博物馆能拥有这么多藏品是难能可贵的。藏品不足之处仍是复制品较多,种类不够齐全。

(3)浙东银行旧址。

房屋比较破败,但墙壁上仍残留着当年抗战时期的一些文字遗迹,还有一个很大的五角星。屋梁上的一些木雕砖刻虽然破旧,但也透出古色古香的韵味。

(4)谭启龙旧居。

也在一所居民住宅内,是一排独立瓦房中的一个小间,比较阴暗破旧,只在门口竖了一块“谭启龙旧居”的牌子。

中共浙东区委旧址及其周围的浙东银行旧址、新浙东报旧址、浙东行政公署旧址、教导大队旧址、谭、何住处、浙东鲁迅学院旧址等革命旧址构成了一个以区党委旧址为核心的包括浙东抗日根据地党、政、军、金融、新闻各方面情况的浙东革命史迹网,完整的体现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浙东革命根据地在政治、军事、文化及政权建设等方面的历史足迹。

2. 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以及修缮、扩建

当地政府在09年下拨了房屋易地安置补助款,这些农户的安置房抽签工作才得以进行。横坎头村有中共浙东区党委、浙东行政公署、浙东报社、浙东银行等革命旧址,享有“浙东红村”之称。近几年来,该村党总支紧紧抓住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时机,坚持“农业立村、工业强村、旅游兴村、民主治村”的发展思路,立足本地产业特色,大力发展“红色旅游”。20__年初,在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被列为全国100个重点建设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后,该村编制了《浙东红村——横坎头村旅游规划》,由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投入3000万元,实施横坎头村“红色旅游”一期工程——浙东行政公署的开发,完成了居民搬迁、房屋整修、文物资料收集以及陈列布展等一系列工作。目前,二期工程——浙东银行和浙东报社旧址开发建设基本已经完成,但未对外开放,原因是遗址太小,容纳量不够。

四、横坎头村的红色经济

1. 红色旅游状况

该村以红色旅游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它作为抗战时期中共浙东区党委所在地,是“浙东红村”。自20__年省委书记 视察村里以来,横坎头村着眼丰富的“红色资源”,委托规划设计公司专门编制了《横坎头村红色旅游规划》,对浙东游击区的中心,中共浙东区委、新四军浙东游击队司令部教导队、浙东行政公署、浙东银行、浙东报社等都曾驻横坎头村的革命遗迹以及四明山、道士山、白水冲景区等进行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和保护,使横坎头村逐步成为集历史文化、革命圣迹、自然风光于一体的旅游型村落。

并且在当地政府部门帮助下,横坎头村实施了浙东红村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对浙东区党委旧址和原属浙东行政公署、浙东抗日军政干校的上新屋自然村进行保护性修缮,使之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点。据了解,每天人次接待20__到3000人次,旺季时也有近3000人次参观,总计每年大约有50万到60万的游客。4月到10月是客流量较为集中的月份,主要是5、6、7、8月,11月冬季淡季;参观群体以学生、党员、退休干部以及单位团队居多,主要是参观学习,需要指出的是这里还是学生实践爱国教育基地;因今年是建党90周年,客流量也明显增多,迎来了一股新的红色旅游热潮。可以看出,横坎头旅游发展态势良好,开发前景广阔, “红色旅游”越来越成为横坎头村新兴的支柱产业,也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又一个亮点。

2. 红色文化对经济的巨大贡献

今年,红色旅游景点已是免费对外开放。那么其直接价值,即通过门票的收入的经济效益是微乎其微的。都是这并不能说红色经济对当地经济作用无足轻重。相反,它的作用是巨大的。

第一:梁弄镇横坎头村以“红色”旅游为依托,积极发展以农家乐为主的乡村旅游业。目前全村共有农家乐饭店3家,每年平均共接待游客1.5万余人次,实现旅游餐饮收入一百多万元。我村通过开展调查研究、咨询交流和培训学习等活动,进一步推进农家乐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的建设,提高农家乐经营管理水平。此外,我村积极做好品牌宣传工作,编制农家乐及农副产品的宣传资料,开发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及大礼包制作,推介各类名特优农副产品。这也是一笔可观的经济效益。并且,周边老百姓也可借此做生意,例如旅社,街头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旅社。在对开旅社的居民那里了解到,每当旅游旺季,客房总是满的,他们从中获益颇多。还有旅游社等诸如此类的第三产业。

第二:红色经济与当地生态农业的完美结合。简单的说,以游客为例,一般在4、5、6、7月份,樱桃、杨梅等农产品相继成熟,旅客们会选择体验一下采摘的乐趣,或者漂流等,然后去红色景点游览。这很好的体现了红色经济与当地生态农业的完美结合。一般的传统农业具有很大局限性,附加值低,农民增产增收困难,同时也严重限制了劳动力的开发和转移。针对农业发展落后的状况,横坎头村在新农村建设中,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着力立足山区特色优势,建设高效生态农业。目前,启动了1500亩生态示范园区建设,建有市长樱桃园112亩,无公害蔬菜基地100亩,花卉苗木250亩及果桑和名优水果基地等。实现土地流转820亩,带动了全村24户农户创新业,推动了黄山鸡、番鸭、梅花鹿等养殖业从无到有,规模不断扩大,并成立村级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加快“公司+农户”产销一体化模式的建立和完善。横坎头村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加强主导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建设,农民收入明显增加,村级经济更加稳固,村民对产业化经营和参与技能培训等期待也空前高涨。可以说,生态农业与红色经济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任何一方面的薄弱,都会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

五、在文化及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 旅游旺季交通堵塞,交通不便利

据了解,当地无专门从镇到横坎头村的交通设备,一般是旅游团包车以及单位班车。 旺季时也会交通阻塞。需梁弄交通大队疏通。而且,停车场也不够多,满足不了需求。建议开通直达景区的大巴车。有条件的话,拓宽道路,尽量做到旺季交通舒畅。

2.旅店的规模小、不规范而零散

据了解,当地旅店的开办不够规范,监管力度不够。且当地的旅店越开越多,客源却相对固定,导致了有些店的生意相当惨淡,并且在防火设施的检验中越来越放松。希望当地政府能对登记在案的旅社,进行规范,定时的组织检查。在防火设施、及安全卫生方面严格把关。

3.红色旅游对当地的普通居民及一些商户的影响力不够

据了解,虽说当地的特色旅游点是红色遗址以及水果采摘,但当地的商户和居民对这些却感觉浅浅,除清明五一前后,游客会有所增加,其他的时候平平。希望旅游社能够弄个两天一夜游,这样可以更好带给当地商铺直接受益。

4.旅游带动的配套设施不过齐全

虽说,当地的农家乐和旅社不缺,是规模偏小,分布零散。没有做好游客的一条龙服务,从居住到交通出行到餐饮到旅游,有些环节还有待提高。(对此,当地政府已经对此作出努力,例如政府正在在投资建设四明湖生态旅游工程,正在修建环湖的生态游客道,其中有一个规模庞大,工程浩大的度假村,配有五星级酒店,健身房,娱乐设施等相信会受到不少游客的青睐,还有187亩农家乐工程等)

5.文化产业方兴未艾,文化事业有待发展

目前的情况是政府在包办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广大村民对此知之甚少,而且没有多大发言权,只是被动地接受,或被土地征用,或被拆迁安置,而得到的补偿金又非常有限。因此,他们有一种抵触情绪,就不满政府的安排,对前途感到迷茫,对搞得轰轰烈烈的“红色旅游”业缺乏关心,觉得事不关己,“你走你的阳关 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6.社会风气不佳

现在一些农村比较重视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建设,对乡风文明建设往往雷声重、雨点轻,重视不够,实施不力。而在对普通居民的采访中,就“这里社会风气如何”一问题,居民们普遍有些担忧。他们说社会风气不好也是一些村民的谈论话题。虽然妇女主任否认村里有打麻将、的现象。横坎头村是文明村,情况可能比其他村要好。据另一个村的熟人介绍,农村里盛行,玩“牌九”和“冲击麻将”的人很多,原因是农民没有事情干;一些身为独生子女的年轻人,读书不好又不愿辛苦劳动,无所事事就参与;家庭经济条件尚可的妇女也把打牌作为消遣。希望当地政府狠刹歪风。定期的组织民间突击,围剿据点。

7.警防形象及豆腐渣工程

六、对于将来的发展,政府的努力

政府在政策上支持当地的经济发展。一是市政府的完全财政补贴,二是对于景区部门下的旅游公司来说允许政策性的亏损。政府部门在大力宣传红素旅游的同时还会开展各种各样旅游项目。例如白水冲瀑布以及漂流,宋朝的古墓群,梁弄还有浙东地区第二大的长橱楼,五桂楼。而且现在正在投资建设四明湖生态旅游工程,正在修建环湖的生态游客道。政府部门也正在招商引资,例如CS野战等,适应于梁弄镇的生态旅游项目。而且政府部门还会做好旅游推广以及游客的接待等工作。我们同时业看见了当地政府的直接惠民活动,爱心超市和污水下水道建设,居民对这些感觉非常好。以及全部的居民对待红色景区的建设都持很支持的态度,希望政府在这一块加大力度,用红色经济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七、结语

我们的实践队在当地调研时,获得了当地政府大力支持在此深表谢意!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冒着烈日、酷暑走街串巷,挨家挨户进行细致调查,十分辛苦。在本次调查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老区人民热情好客、淳朴善良的性格。同时,在调查中发现老区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也不缺乏致富能人,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下一定会有光明的前景。通过调查研究,我们期望新农村建设在老区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只有当形式和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时,新农村建设才会在老区扎下根来,开花结果。

文:星星之火团队

20__年7月3日

参考文献:

红色旅游调查报告范文6

关键词:旅游;成片区;建设;建议

“十二五”期间,恩施州委州政府把打造旅游大州作为恩施经济发展战略。经过一段时期的规划、建设和发展,恩施州的旅游业现阶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规模,并且对区域经济的建设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2015年4月至8月,我们组成“恩施旅游成片区”调研课题组,对恩施周边旅游景点(区)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调研。通过本次考察调研活动后认为:恩施旅游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得到了快速提升,而且旅游景点的建设、开发已经基本具备旅游大州建设要求。

这一系列旅游景点,经过不断的打造,例如咸丰“唐崖土司城”申遗成功;“女儿会”的举办;“女儿城”建设……更加助推了恩施旅游经济的发展。

然而,本课题组在对上述调研和考察结果进行分析后也同时看到:恩施州旅游景点(区)的建设和国内外旅游景点(区)建设相比较还存在着较大差距,还有着许多可以将景点(区)功能更加完善、提升的地方。

一、现阶段各旅游景点的突出问题

(一)恩施州境内旅游景点的整合:恩施旅游景点丰富但分布太过分散。

恩施的旅游资源不仅丰富,而且还有众多“红色旅游”景点可供开发利用。恩施曾是“湘鄂西”、“湘鄂川黔”两大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鹤峰五里坪苏维埃旧址”;有“咸丰忠堡大捷纪念地”等。根据2010年我州革命遗址普查统计结果,全州共有这种重要机构和旧址667处。还有不少部级、省、州、县级保护文物。这是很好的“党史活教材”;同时,抗战时期,恩施还是湖北省战时临时政府所在地,留下了丰富的抗战文化遗迹。例如:中共施南特别支部、中共恩施工委……也还有众多的战时湖北省军政机关、文化单位、陈诚会馆等遗迹。

现阶段的问题是,如何把这些自然景观旅游、红色旅游、战时文化遗迹旅游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开发、利用,是建设恩施“旅游大州”必须关注的着眼点。

(二)旅游线路设计与周边联动问题:恩施境内的旅游资源,因为地缘关系,各景点互不相连,或相隔较远致使游客除了一对一游玩外,要进行相互关联性游玩就存在很大的困难。现阶段,来恩施的游客游玩的出行路线一般是“土司城”――“腾龙洞”一线,或是进入“神龙溪”一游,或是“黄鹤桥”――“石门河”一游。

这种旅游线路安排,游客一般需要花费近一周的时间出行。但是若游客还有较为充裕的出行时间,就会苦于驻地附近缺乏相应的游玩景点而使出行受限。这就给游客留下很多心理缺憾。

上述旅游线路设计还不包括“红色旅游”线路。而且,现行出行线路设计,对大多数革命遗址(包括战时文化遗迹)还无法进行联系贯通,这使外地游客来恩施后,口袋里虽然揣着多多的钞票却无法欣赏更多的美景。

如此丰富的“红色旅游”景点“被闲置”,是恩施境内旅游资源的巨大浪费。

课题组对恩施州旅游工作进行考察调研后,我们认为还有需要值得引起高度重视的地方:对帮助恩施州旅游业有着巨大促进作用的“红色旅游”景点的推介宣传工作相对于自然旅游景点的推介宣传工作,其力度也显得大打折扣。比如位于鹤峰走马刚家湾村的“鼓锣山三十二烈士殉难处”直到现今还养在深闺人未识,更无法起到教育人民大众的作用。

二、措施及建议

(一)打造“旅游成片区”。就是将相距不太远,相互关联的自然旅游景点、“红色旅游”景点连片开发。以宣恩板栗园大捷遗址为例,因为这里离来凤较近,这个红色革命遗迹景点就可以和来凤仙佛寺、土家族聚集地百福司镇舍米湖村、杨梅古镇作为一个旅游成片区来建设;咸丰忠堡大捷纪念碑和利川相隔较近,则可以将忠堡大捷战场纪念碑革命遗迹、坪坝营景区、利川汪营大捷纪念碑作为旅游成片区建设、巴东神龙溪景区就可以和清太坪红三军革命遗址作为连片开发区建设等。

(二)在大力推进恩施自然景观旅游景点建设的同时,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对现存革命遗址抓紧进行保护性调研开发?如果将“红色旅游”景点、战时文化遗迹同时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并举,这无疑会大大推动恩施旅游业的发展。这项工作的开展,地方政府就要从政策层面上加大工作力度,或州政府和各县、市政府直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当然,为促进旅游业良性发展,还可以从旅游收入中采取提成的方式来解决景点建设所需的资金问题。或积极引入社会资本进入恩施旅游业的建设领域。国务院于今年五月下发了关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意见(即ppp),这种利用社会资本参与恩施旅游设施建设模式,一定会为恩施旅游大州建设做出足够规模的文章。

(三)改善交通设施建设。如果把恩施旅游发展和建设纳入“六城同创”范畴。即把“六城同创”工作的推动不仅仅局限于城区出行的便利和狭义的“经济社会发展”,而把大旅游观念也纳入“六城同创”工作,从改善本地区旅游交通条件入手,就会直接推动旅游业收入的大幅上升。比如修建地方铁路。更何况,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私家车保有量逐步增加,这对推动恩施州旅游发展会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

(四)施属亚热带地区,这里气候湿润温和,在人居上有着独特的优势,这对于恩施打造旅游大州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通过政府引领,加大旅游景点(区)周边“农家乐”、“生态旅游”建设力度,甚至是加大政府在旅游景点(区)周围“农家乐”、“生态旅游”建设工作的支持力度,打造“生态旅游”,“养殖旅游”工程,逐步将恩施建设成“功能现代、整旧如旧、绿色宜居”幸福村。还可以借鉴四川地区为推动乐山大佛景区整合的经验,通过人工方式建造人工景区“天工开物”的措施,在恩施现有旅游景点周边建设人工景区,以满足游客需要。

(五)加大导游培训工作力度。比较旅游大省四川的各个旅游景区,几乎每一个导游都可以将当地各景区特色、内涵、人文、宗教等众多内容融合到导游词里,这无形使得游客得到极大的心理满足。但恩施地区的旅游导游工作,在这方面的工作却相差甚远,甚至无可比拟。这对于吸引游客,满足游客心理需求是一种严重制约。这会直接影响游客的出行心理。

(六)加大旅游景区文化产品建设力度。恩施地方政府要采取强有力措施,邀请高层级人才专门对恩施旅游文化产品进行设计、打造,加大旅游附加产品研发力度。这个工作会对恩施旅游业发展,推动恩施产业发展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比如将鹤峰丰富的白鹤玉资源打造成旅游产品,其附加值必将会大幅提高。

(七)降低旅游景点(区)门票价格。恩施旅游景点门票定价一直以来都居于高位,这会对游客造成严重心理负担,干扰游客消费心理。合理的门票价格,就会有更多的游客愿意进入本地区旅游。实际上,门票价格降低,会促使游客的大量涌入,这对于增加地区就业,促进地区税收,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都十分巨大的。而对于“红色旅游”景点(区),则可以不收门票,纯粹作为“红色教育”基地建设,游客的吃、住、娱所带动的地方经济发展足可以补偿其门票收入。

参考文献:

[1]恩施州2013年统计年鉴

[2]恩施州2014年统计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