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工程论文范例6篇

重建工程论文

重建工程论文范文1

几年来,上海水利投资建设有限公司组织实施国家治理太湖流域扩大拦路港、疏浚泖河、斜塘工程,红旗塘工程,黄浦江上游干流段防洪工程(简称治太“2+1”工程),市区防汛墙工程,苏州河六支流建闸工程等二十多项国家和上海市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由于这些项目具有投资大、周期长、环节多、内外协作关系复杂的特点,因而形成的档案有多种载体、档案数量多、保存价值高。这些工程档案既是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的真实记录和全面鉴定工程质量、查明事故原因、追究事故责任的重要依据,也是整个上海城市建设和国家及上海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保障城市人民生活正常进行和预防及抵御自然灾害方面有重要作用。它既为水务工程项目的建设、维修、管理、改扩建服务,又为上海长远的经济建设和水务事业不断发展服务。所以,做好这些重点水务工程项目的档案工作对推动上海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我们也看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国家重点工程项日在投资、管理、建设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对工程档案的收集、管理、归档、流向提出了新的问题。特别是近几年,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文件将直接在电脑上产生和传输,无纸化办公方式产生的电子文件、图像文件、图形文件等,给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带来新课题和新挑战,面对这种形势,如何加强对重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的管理,应作进一步的思考与研究。

1上海重点水利建设项目档案的现状

我国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起步于50年代,发展于80年代。1985年、1992年国家档案局和国家计委召开了两次“全国重点建设项目档案资料工作座淡会”,国家档案局、国家计委领导在会上讲了话。1992年国家档案局颁发了《建设项日(工程)档案验收办法》。1997年国家档案局和国家计委联合了《国家重点建设项日档案管理登记办法》。这些规定和办法为重点项目档案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证。在国家重点水利建设工程项日中,首先规范档案管理的是引滦入津工程,此后,葛洲坝工程、鲁布革工程、小浪底工程至现在在建的三峡工程,档案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在这些工程建设中出现了专业档案管理人员,制定了比较健全的项目档案管理制度,管理严格,服务有效,为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优质服务。上海从80年代以来,就开始对上海市水利工程建设项日档案工作加强探索和思考,在对上海太浦河工程建设档案管理的实践基础上,通过“九五计划”参与治太“2+1”工程、张家塘泵闸枢纽工程、市区防汛墙工程、苏州河六支流建闸工程等市重点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使上海水利工程建设的档案管理工作呈现出新面貌。这些重点工程项目工作计划性强,管理科学,组织严密,程序规范,为做好档案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我公司配合市水务局(原市水利局)在摸索和总结重点水利工程档案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于1999年制定了《上海市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定(试行)》,使上海重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开始与工程建设协调同步,为上海水利工程优质保量的完成发挥了积极作用。

2上海重点水利建设项目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十五”期间,国家将继续加大城市建设与管理,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拉动内需的政策不会变。在十五计划中,上海市水务局将投资460亿用于不断完善防汛保安、水环境保护和水资源配置“三大体系”,完善和新建46个排水系统,新建—批大型出海闸和19座区域除涝泵站,也包括正在组织实施的新增黄浦江110公里防汛墙工程以及正在建设中的治太“2+1”工程等,这使得“十五”期间的重点水务建设项目的档案工作十分艰巨,既有全面深化的问题,更有抓住重点、难点工作,进一步开拓创新的问题。

2.1对加入WTO和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管理体制改革带来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变化缺少研究和思考。

近年来,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工作发生了很大变化,国家对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正逐步推进,工程招投标制度、竣工验收备案制度、监理制度、市场稽查制度逐渐完善,有形建筑市场正在加强,到2001年底全国58%的有形建筑市场已实现与政府监管机构的职能分离,科技成果转化与信息化建设力度加强,有10多个省制定了推广应用新技术,限制淘汰落后技术的管理规定和实施细则。为适应WTO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需要,政府转变职能,行政审批进行改革,对不适应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新形势的部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了系统的清理、修订,使项目档案内容、形式、规定、制度、以及各种档案载体都发生相应变化,但与之相对应的各种档案管理制度、法规未及时做相应调整和修改,工程档案还没有纳入新的管理机制,如何与国际惯例接轨,如何尽快建立完善项目档案法规制度,目前缺乏研究和应对措施。

2.2对档案工作重视不够,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大都点多线长,且施工队伍流动性强,目前还没有形成有效档案组织管理网络,一是档案工作人员网络不健全,档案人员的职责不清:二是档案资料流向网络不健全,使得工程建设中技术、施工人员调动、变更,导致人走档案走,人走档案没人做的现象出现,影响了档案工作的质量。

2.3档案管理水平普遍较差,在项日档案管理工作上远没有达到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从近几年参与我公司组织实施的重点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单位档案管理情况来看,许多施工企业档案管理体制上不健全,档案规章制度形同虚设,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在制度执行上也存在“软”的现象。

2.4档案专业人才缺乏,知识结构老化,知识层次低。在重点水务工程建设中,档案人员一般是新参加工作的同志多,工程技术人员多,缺乏档案专业知识,对工程档案比较陌生,档案专业毕业或者有档案馆员中高级职称的人很少,熟悉档案法规和制度,熟练撑握网络技术,软件制作,用电脑进行操作并对档案进行开发再利用的专业人才更是奇缺。

3对策和建议

3.1加强对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立求项目档案管理走在前面。

要定期对国家制定适应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档案管理制度和法规进行研究学习,及时制定一批既符合工程档案上作自身发展规律,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既符合我国国情义兼容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的档案法规规章。2001年,国家档案局为适应建设项目的改革开始制定《基本建设项目竣工文件的编制和档案整理规范》、《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档案验收规范》两个文件,为进一步做好项目档案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提供了及时服务,也为我们应对工程建设体制改革如何提高档案提供了参考依据,我们可根据其要求,及时学习和宣传,并结合工程建设实践,通过今后几年的努力,不断完善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规章制度,依法管好重点建设项目的档案。

3.2以全员档案意识,认真抓好档案的收集、保管、利用三个关键环节。

重点建设项目档案涉及工程方方面面的工作,贯穿于工程全过程,工程的管理、设计、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对工程项目的情况最了解,大量的档案产生于他们手中,他们也是今后利用档案的主体,一组完整、准确、系统的档案,必须发挥全体参战人员的档案意识,一起参与档案收集,特别是在项目建设初期,遵循项目建设和档案形成的规律,对项目档案工作进行统筹规划,抓早收集。在安全保管的基础上,加大对档案的开发再利用力度。上海水利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在近几年参与建设上海重大工程的实践中,档案人员能深入现场,进行及时的指导,一方面向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宣传档案在工程建设中重要作用,使他们能自觉地把握好档案材料的完整程度,另一方面加强档案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的联系,积极提供有效服务,通力合作,使重点项目档案工作呈现出新面貌。

3.3计算机技术给档案工作带来的深刻影响,要大力加强对重点水务工程档案工作信息化、网络化建设的研究。

大力推行对缩微档案、磁介质档案、电子文件档案在工程档案中运用。目前,美国、德国、荷兰对缩微、多媒体电子文件档案管理已趋于成熟,近几年在工程档案管理中采用CAD光盘技术。我们可以借鉴先进管理方法,采用先进技术,避免走弯路。由于日前光盘的刻录技术已相当普遍,国家又制定《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使得工程建设档案管理中利用光盘塔或光盘库载体进行档案管理成为可能,也就成为项目档案管理一个发展方向。近几年,上海水利投资建设公司也开始对照片档案、录像档案、纸质档案制成多媒体和进行光盘刻录,对档案管理网络化、信息化作了有益探索。

3.4加大档案人才的培养力度,努力提高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

面对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以及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档案人员必须提高素质,以业务素质的提高为抓手,对档案专业知识进行学习,对现有的档案人员,可以通过委培、进修、培训,不断拓宽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掌握管理项日档案所需要的相关知识和计算机管理档案的技能以及一定外语水平,同时要大力引进档案专业中高级人才,为重点水务建设项目服务。

3.5对项目档案的验收做到规范、严格把关。

重建工程论文范文2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

[中图分类号]G64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9-0125-03

1 引 言

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从1984年试点工程类型研究生开始,已经从9个培养单位、10个工程领域、年招生1千多人,发展到2010年的241个培养单位、40个工程领域、年招生8万多人、在校生21万余人。在这种趋势下,如何保证我国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学位论文是工程硕士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工程硕士综合素质和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通过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的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水平,这不仅有利于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提高,而且也有利于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长远发展。

对于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评估,国内外学者进行了相关的探索研究,其中张士峰探讨了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学位论文选题及论文指导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应建立一套完备的评价准则和责任体系来评价工程硕士论文合格与否。王庆金等构建了工程硕士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工程硕士教育质量进行了评价。黄秋萍对影响工程硕士论文质量的因数进行了分析,提出需明确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评审标准,完善评价体系。李庚建立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肖立山研究指出端正态度,制定科学标准,精确评分,公正评比,以评促进,加强监督,确保长效是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工作实践的经验,是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工作必须注重的环节。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学者关于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理论探讨与指标体系建立两方面,而在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的定量分析却为罕见。鉴于学者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评估大多是定性评价的方式,专家评阅标准各不一致,导致论文评估时的主观性很强,论文的质量优劣难辨,缺少一定的客观性和可靠性。同时,评审专家在评阅论文时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下文选择层次分析法(AHP)与模糊综合评价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进行评估。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是一种解决多目标复杂问题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分析目标准则体系层次间的非序列关系,有效地综合测度决策者的判断和比较。模糊综合评价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价方法,该综合评价法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即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作出一个总体的评价,具有结果清晰、系统性强的特点,能较好地解决模糊的、难以量化的问题,适合各种非确定性问题的解决。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的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能够使评估更合理,更符合客观实际,从而提高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评判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在全国工程硕士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论文评审参考标准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然后利用模糊综合评价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体系的各指标进行定量化分析,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解决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的问题。

2 基于AHP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构造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模型的构建是基于AHP以及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先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估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再通过模糊综合评价对该体系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根据最大隶属度原理得出最终结果,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建立评价指标集

据全国工程硕士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论文评审参考标准,建立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体系。按照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在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评价指标集:

步骤2:确定评估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

评估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可以通过AHP来确定。首先,构造判断矩阵。利用1~9比例标度,对在同一准则的元素进行两两比较评分,在xi与xj之间比较赋值,其中xij代表i指标对j指标的重要性。其次,计算各指标的权重。通过比较赋值,可以得到若干个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专家将其转化成一个综合判断矩阵,通过特征向量法来计算判断矩阵的排序向量,从而可以得到各指标的权重。如果构建的判断矩阵为A如下,求得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并对这个特征向量进行归一化。

最后,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由于各人偏好以及知识水平的差异,难以确保评价者对多因素评判的思想逻辑的一致性,因此为了保证层次单排序的可信性,需在得到λmax后,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即计算随机一致性比率:

其中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当CR

步骤3:确立一个评价等级集

根据实际情况及计算量大小,将指标评语分为若干个级别,建立评语等级:

步骤4:明确隶属关系并建立模糊矩阵

通过采用德尔斐法对各评估指标所隶属的评语等级进行考察,从第i个指标对第j个评语等级vj的隶属度rij,由此得出第i个因素u1的单因素评判集ri=(ri1,rr2,…,rin),那么m个单因素的评判集就构造出一个总的评价矩阵R:

3 实例分析

本文通过AHP和模糊综合评价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类论文)质量进行评估,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建立评价指标集

在全国工程硕士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论文评审参考标准(研究类论文)的基础上,本文从以下八个方面建立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体系,如下图所示。评价指标集U用向量形式表示为:

步骤2:确定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

本文中,作者邀请了多位工程硕士领域专家与教育专家给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体系中各指标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评分。然后,利用加权算数平均综合向量法确定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如表1所示。

步骤3:确立一个评价等级集

依实际情况及计算量大小,本模型将待评价的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等级分为5个级别,建立评语等级:

步骤4:明确隶属关系并建立模糊矩阵

文中以某篇工程硕士学位论文为例,采用比值法确定单因素的隶属度,即每一级所占的数目与该指标所有评价项目总数之比为该评价指标的隶属度,详细的评价情况如表2所示。由下可得到指标的隶属度为: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上述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属于(优,良,中,较差,差)的模糊隶属度为(0.1349,0.5044,0.3607,0,0),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求解的最大隶属原则,我们可以确定工程硕士论文质量评估的结论为良。

4 结 论

针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的问题,本文提出AHP和模糊综合评价的论文质量评估模型,该模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体系中各指标的量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杜绝评审专家在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中的片面性。同时,本文充分考虑了评估系统的模糊性,运用模糊评价对论文质量进行评估,能够真实的反映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水平,使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更加科学客观。该评估模型在实际运用中,可实现软件化,即用计算机编程对数据进行统一处理,从而达到简化操作,提高使用效率的目的,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此外,该评估模型在其余类型的论文质量评估中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士峰.工程硕士培养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31(1):81-82.

[2]王庆金,王炬香,孔燕,等.基于灰色系统的工程硕士教育质量综合模糊评价[J].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1(4):99-103.

[3]黄秋萍.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影响因素及解决途径[J].理工高教研究,2008,27(4):72-74.

[4]李庚.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标准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09(8):344-345.

[5]肖立山.对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评估的几点认识[J].石油教育(双月刊),2009,22(3):73-75.

重建工程论文范文3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概况

西方很多国家在专业学位教育上起步较早,发展迅速。美国是目前世界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最发达的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规模不断扩大,种类不断增加,已经成为美国研究生教育的主体。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层次与学术型研究生学位层次对应,分为专业硕士和专业博士两个层次。20世纪90年代,美国专业硕士学位获得者人数已占整个硕士学位获得者总人数的55以上。哈佛大学2001~2002年度授予学位总数6791个,其中学术性学位2438个,占学位总数的36%,专业性学位4353个,占学位总数的64%。从美国社会来看,很多行业把硕士专业学位看做进入行业、个人发展提升的重要依据,尤其在工商、教育、工程和护理等领域。在英国,硕士和博士层次也都按研究型和专业型两个导向来培养,根据英国教育统计机构数据显示,2003年至2008年期间,英国每年授予的课程型研究生学位(专业研究生学位)数占授予研究生学位总数的比重平均为75%左右。

二、我校建设工程领域项目管理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方式及管理体制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由大连理工大学和企业联合培养。学部选择一批知名的、有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相关企业作为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及生源单位。先后在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直营总部;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企业实训基地7个。实践基地的运行由学部与企业双方共同管理。双方协商成立基地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基地的运行,协调双方的合作。双方分别指定一名实践基地联系人在协议有效期内负责具体联络工作,项目联系人负责定期交换信息,沟通和协调双方关系。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双导师制,一位来自学校,另一位导师为企业与本领域相关的高级工程师。通过半年的研究和实践,目前已经建立企业导师队伍16人,其中全部为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其中4人为博士学历,10人为硕士学历,2人为学士学历。在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本学科点以导师(组)为主体的学术群体的整体优势,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硕士研究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学术氛围;同时,通过硕士研究生到企业参加工程实践,结合导师的科研课题、科技项目以及企业的研发课题开展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等,培养硕士研究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导师(组)负责工程硕士的日常管理、学风和学术道德教育、制订和调整硕士生培养计划、组织安排开题、指导科学研究、工程实践和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等。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研究生院、学部、企业三级管理体制。研究生院全面负责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培养、管理以及学位等各项工作。项目管理专业所在的建设工程学部建立以研究生教务工作办公室为主。三级管理贯穿整个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为了规范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部、学校及联合培养企业签订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点的三方协议书,用以约束和规范工程硕士的培养,并为其提供法律保障。同时,学校、学部及校内导师(组)应积极同培养企业、企业指导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沟通和联系,加强对工程硕士培养过程的动态管理,形成学校—学部—企业—工程硕士的完整信息管理网络,保证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教学和实践活动高质量、顺利地进行。

三、我校建设工程领域项目管理工程专业硕士学位论文标准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以应用研究为主,侧重其解决工程中关键技术难题及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培养高端实践性工程“精英”人才为目标,根据培养方案要求、学位论文工作需要依据硕士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背景,以拓宽其专业基础、培养其全方位的工程能力。学部一直根据企业对于工程硕士专业需求完善培养计划,各环节严格把关。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申请答辩前需完成不少于两万字的学位论文,并按照学部要求对论文进行查重,重合率大于等于20%的学位论文,填写《建设工程学部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查重审定意见表》,经导师审定签字后,须在规定时间内对学位论文进行修改,修改后进行二次查重、审定,重合率满足硕士学位论文查重要求后方可参加答辩。经过二次查重后仍不满足查重要求的学位论文,不能参加本次学位论文答辩;半年内完成论文修改,经过查重、审定、符合查重要求后,方可再次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学位论文答辩时,答辩委员会首先对查重审定意见表进行审核,确认学位论文无查重问题后方可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学部学位评定分委员在评定学位论文时,首先对学位论文查重审定意见表进行审核,确认学位论文无查重问题后方可进行学位论文评定讨论等。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实践,与解决相关领域重大工程技术问题、实现企业进步和推动产业升级紧密结合。选题既可以是应用基础研究中的实际问题,也可以是高新技术和重大工程技术的开发研究。论文选题需经导师(组)和联合培养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及技术部门确认,认定为实际项目课题方可开题进入论文研究工作,以保证课题的实用性等。

参考文献:

[1]焦新.加大力度调整硕士研究生教育结构[N].中国教育报,2009-03-03.

重建工程论文范文4

关键词:建筑专业制图 “1+3”教学模式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教材建设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3(c)-0185-01

建筑制图课程是一门技术和技能要求较高的课程,不仅要求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读图和绘图的技能,读图技能尤为重要,它直接影响后面专业课的学习。在前期研究中笔者将建筑制图课程的全部教学内容划分为画法几何、制图基础、土建设计常识、专业制图、计算机绘图和课程实训六个模块,具体内容见文献[1]。其中画法几何、制图基础、土建设计常识为基础理论性质的教学内容,是读图的理论基础;专业制图模块是介绍应用基础理论知识去读懂建筑专业图的关键部分,是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的结合;课程实训模块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应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平台。本文专门研究专业制图模块和课程实训模块下教学方法和思路。

1 建筑专业制图部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制图课程是建筑类学科学生必修的主干专业基础课,是后续课程以及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基础。而建筑专业制图部分(包括专业制图模块和课程实训模块)是整个课程内容的核心,也是学生能否真正掌握读图方法和技巧的关键部分。但在现阶段建筑专业制图部分的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仍旧按传统方式来授课,就是按教材内容,由前到后逐章逐节教授。对于专业制图部分,一般教材都按施工图的种类,分设成如下章节,包括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建筑装修施工图和设备施工图。各章节是分别独立的系统,各章节都有独立的概述和背景介绍,因此,按章节授课势必会浪费很多不必要的时间,也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事实上,由于学时有限,教师的授课只能针对相对重点的知识讲授,忽略了许多细节知识点,造成课堂效率低。这样也容易导致学生不能系统掌握各章节的知识点,学习目标不明确,对重点专业知识掌握不扎实,在处理实际问题时,无从下手等问题。

第二,课程教材的内容与设计实践脱节。比如平面整体标注法,很多教材都没有介绍或介绍很少,而实际设计中绝大多数都采用此法标注。再比如国家规范不断更新,但教材却需要延迟数年后才能作出相应的修改,导致学生将来不能零距离就业。

2 关于“1+3”教学模式[2]

2.1 “1+3”教学模式

1--指基本工程实例,该实例要有代表性。3--指同基本工程实例紧密结合的教学三方面,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材建设三方面。“1+3”教学模式是以基本工程实例为主线,围绕工程实例建设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材三方面,使之有机结合,从而构建出完善的教学模式。基本工程实例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它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材建设紧密结合。

2.2 “1+3”教学模式的特点

首先,“1+3”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按照逆向原理,先选择实例,再使用任务分解法,建立新的教学顺序;其次,以实现基本工程实例的任务为驱动来完成教学内容,使得学生从被动接受理论知识转化为任务驱动下的主动学习;再次,由于首先建立了基本工程实例形象,而且原本分散的理论知识被穿插在完整的基本工程实例中教授,这样就增强了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另一方面,教授的理论知识与工程实例要解决的问题相对应,使得学生自动理解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由于学习驱动性大大增强,原本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而有趣,同时理论知识直接与实际问题相联系,也解决了学生在处理实问题时,无从下手的情况。

3 “1+3”模式下的建筑专业制图教学改革

根据建筑专业制图部分教学内容的性质特点,笔者采用“1+3”教学模式的思路,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材建设三方面作了具体的研究。

3.1 理论教学

(1)选择有代表性的实例。第一,要求这个实例在校区内真实存在,或者通过计算机建模构造出工程实例的形象,该实例是可以看得见或摸得着的;第二,要求实例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比如:可以选择框架结构的教学楼。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在脑海里建立基本工程实例的工程形象。(2)提出任务。以实现该基本工程实例施工图的阅读和绘制作为任务,并将其分解,具体可以按施工图的种类分为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装修施工图和设备施工图等,这恰与一般教材的各章节理论内容相对应,这样各个任务就与各章节理论相挂钩了。(3)针对提出的任务,教授理论。将理论知识的教授融于实例中,对于学生是为了完成工程实例的任务而学习理论内容。

3.2 实践教学

理论知识学习之后,需要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此,设计了课程实训环节。课程实训环节也要紧紧围绕着基本工程实例而展开,具体实训任务可包括抄绘和补绘基本工程实例的各类图纸,还可单独选取楼梯部分,进行测绘楼梯平面图和补绘楼梯剖面图等实训练习。实训结束后,还要将所完成的实训任务与基本工程实例相比较。这一环节至关重要,它是一个学习再思考的过程,能让学到的理论知识重新升华沉淀,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的读图能力逐渐提升,从而转化为一种职业技能。

3.3 教材建设

具有与基本工程实例配套的教材,是保证“1+3”教学模式下教学效果的必然要求。设计教材编写大纲时,应以基本工程实例为主线,以对基本工程实例提出的任务和问题为主要出发点,紧密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来进行。在教材的具体编写过程中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注意与建筑设计的实践相结合,比如采用最新的规范和平面整体表示法等方面;第二,注意结合本校专业设置方向和学生特点[3]。建议针对建筑专业制图部分编写校本教材。校本教材具有更新周期快,与实践紧密结合,针对性强的特点,所以更适合“1+3”模式下的课堂教学使用。

4 结语

建筑制图课程的教学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有限的课时中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课题。本文从“1+3”教学模式的思路出发,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材建设三个方面对建筑专业制图部分的教学进行了探讨。

参考文献

[1]李春柳,金喜平,李冰心,等.基于工程能力培养的职技高师土木工程制图教学——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为例[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1,25(4):67-70.

重建工程论文范文5

摘 要: 琼台师范学院在深化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以省级特色专业为先导,以工学结合为抓手,积极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和建设,逐步建构了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本文总结学院特色专业建设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经验,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

关键词: 工学结合 课程体系改革 省级特色专业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提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这无疑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推出的重大改革措施。高等职业教育要不断加强内涵建设,课程建设与改革一直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任务;而要深化课程建设内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则需建构富有高职特色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出台《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积极推进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本科转型,要求高校密切对接产业行业,培养更多技术技能型人才,不少本科院校都对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建设方式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和探索。我校在深化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过程中,以省级特色专业为先导,以工学结合为抓手,积极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和建设。

一、明确建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以往我校在专业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上大多沿袭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模式――以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为主,实践技能学习为辅。即使近几年不断增加实践教学课程的比例,但在总体思路上还是走传统老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基本由学校单方面制定,虽然学校及各专业也会吸取来自行业的意见和建议,但更多的是流于形式,最终决策权还是在学校。这样设置的课程体系既缺乏与行业、企业相关岗位的衔接性,又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工学结合的实施使学校办学由传统封闭式转变成面向行业、企业开放,使学校独立自主的教学行为,改变为由学校和行业、企业共同完成,不仅是教学场地、教学设施、师资队伍,还包括课程设置、专业建设等核心教学环节。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行业、企业深入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参与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改革、实践教学等各个环节,势必会导致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新调整,课程体系的重新设置,行业、企业骨干专家对学生开展的直接的实践教学、实践技能训练等,将实践教学的比例和性质重新调整和定位。我校从自身办学特点和教学改革实际出发,根据国家教育政策,将课程改革作为深化教学内涵建设的重点工作,逐步建构和完善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二、理清建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思路

学校在学习外校经验、总结自身办学性质和特色的基础上,邀请专家共同出谋划策,逐步理清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建构思路。经过多轮研讨,学校确立了“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建设理念,围绕核心素养,秉持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注重课程体系的职业性、科学性和开放性,着力构建一种理论教学、技能实践和综合素质教育相统一的课程教学体系。作为一种“工作”和“学习”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实施工学结合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能能力,使学生将学校学习与岗位就业顺利衔接。工学结合课程体系不仅是“授人以鱼”,主要传授学生知识,更要“授人以渔”,将知识传授与具体工作任务结合起来,这样工作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一个工作任务和具体工作要求、工作目标及工作要素。因此,工学结合课程就是围绕具体的工作任务实施,学生掌握的不再是脱离具体工作情景和工作过程的纯理论知识,而是能反映某一个职业或岗位最核心、最关键要素的典型工作任务。我校明确了建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后,在两个省级特色专业中着手实施,开展课程体系改革。

学前教育专业和语文教育专业两个省级特色专业根据学校深化教学内涵的建设方案分别制定了建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思路。学前教育专业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适应学前教育人才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构建以学前教育岗位核心能力为导向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标准,突出“理论学习、能力培养、实习就业一体化”的专业特色。语文教育专业坚持“一个突出”的培养目标:突出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听、说、读、写、教、研能力和“两个面向”的服务宗旨:面向农村小学教育、面向基础教育改革,采取“三个结合”的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课堂学习和岗位实践的结合、大学校园文化与小学校园文化的结合。根据“够用的基本理论、突出的职业能力、宽厚的文化素养”的人才规格,逐步构建起“工作导向、任务驱动”的能力项目课程。

三、确定建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方式

2011年起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师范专业学生要通过“国标省考”的资格证考试才能取得教师资格证,教师资格证考试更加重视考核学生的教学实践和对教育教学知识的运用能力。面临这一新的改革形势,我校学前教育和语文教育两个师范专业发挥原来中师强技能的传统,更加重视和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在课程体系改革实践中采取了以任务为核心、以双证书为目标的方式。

学前教育专业在校外内建立了多个实验实训基地,将理论传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通过工作任务的实际训练培养学生的能力。该专业在校内建有“幼儿活动模M实训室”,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仿真的模拟教学场所,还拥有多个舞蹈厅、音乐欣赏室、琴房等实训场地,各门课程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现场模拟和实际操作为载体,使学生不仅可以灵活地掌握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等专业理论知识,更在实践中具备了向幼儿进行弹、唱、跳、画、表演等综合艺术教育的实践能力。

语文教育专业打破原有的传统学科型课程体系,针对教育教学实际工作重新设置“工作导向、任务驱动”的能力项目课程,按实际工作结构重新设计课程体系。根据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特点,确定一定的“学习主题”,每个“学习主题”下面设计一定的“学习模块”,每个“学习模块”下面归纳数个“学习任务”。教师的教学实施以引导学生完成各学习任务为单元,使学生在实际演绎和操作中掌握知识和能力。

学前教育专业和语文教育专业围绕师范性特色设计教学环节,逐步建构起以教师职业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将“双证书”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学生通过在校学习不仅可以获得学历证书,还可以获得教师资格证书。

四、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建设的实施

学前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中凸显“学前教育理论+职业技能+艺术特长”的课程特色,构建了以学前教育岗位核心能力为导向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标准。改革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实现两个重要转变:一是从“教”向“学”转变,二是从“知识授受”向“问题解决”、“实践探究”转变。在着力探索适合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教学方式与评价方式的同时,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在课程设置比例上,对现有课程进行评估,重新建构课程体系和内容,合理配置课程模块。构建“学前教育理论+专业技能+艺术特长”的幼教人才素质培养模式和“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逐步形成“理论学习、能力培养、实习就业一体化”的专业特色。

语文教育专业树立“工作导向、任务驱动”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是理论与实践一体,工学结合、学做结合;改革的重点是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课堂教学程序与方法;完善的重点是实践与训练的环节。分别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建设:一是重构课程体系。打破传统学科型课程体系,针对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体系重新构建能力项目课程体系,按实际工作结构重新设计课程结构。根据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特点,确定一定的“学习主题”,每个“学习主题”下面设计一定的“学习模块”,每个“学习模块”下面归纳数个“学习任务”。二是重组教学内容。打破传统学科型课程以学科知识逻辑为主线、专业理论知识为主体的教学内容,针对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工作任务需要,以教育教学岗位职业活动为主线,以培养教学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学习主题”为纲,重新组织和设计教学内容。课程中拟确定的“学习主题”主要有语文教师行为过程、语文教师行为领域、语文教师行为研究等。三是转变教学方式。打破传统学科型课程教学以知识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实践与理论脱节的实施方式,形成主要进行任务驱动、项目训练的教学方式,推动学生主动构建,融教、学、做为一体。四是改造学习情境。打破传统单一的学习模式、课堂化教学环境,尽可能创设与工作实境接近的教学环境,实现学校环境与工作环境、大学校园文化与小学校园文化的有机融合。该专业的《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小学语文教学技能》、《教师口语》、《汉字书写》等课程教学,将理论教学搬进实训现场,实现了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

五、建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师资力量不足,双师型教师缺乏。

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建设从课程的开发、设置到实施,都需要足够的师资,尤其是行业、企业专家。尽管学前教育专业和语文教育专业已经从学校、幼儿园、科研机构等聘请了不少专家,但仍不能满足课程教学的需要。解决办法之一就是本校教师的转化,由纯理论教师转为双师型教师。工学结合课程既包含理论又涉及实践,对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应用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尤其需要教师掌握娴熟的现场操作技能。该专业的本校教师大多具有丰富的理论教学经验,却由于缺乏系统的行业实践学习和锻炼而无法教授实践操作课程。双师型教师的缺乏成为制约专业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重要瓶颈。

(二)课程实施平台不完善,实践基地无法满足。

工学结合课程的特色就在于提升实践教学的比例,非常重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需要大量真实情景中的训练。虽然学前教育专业和语文教育专业都在校内外建有模拟实验室、微格教室等多个实践训练场所,校外也分别在十多所幼儿园和二十多所小学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但仍无法满足现有学生实践教学的需要,实践训练效果无法完全彰显。

(三)课程评价体系陈旧,评价维度单一。

课程评价是考核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指标。传统课程大多实施考试形式,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记忆和掌握。而工学结合课程则注重实践操作技能的学习,单纯考试评价方式并不适合这类课程。同时,对于学生的实践学习,任课教师往往给予较为单一的“优”、“良”、“合格”和“不合格”等最终评定,没有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掌握情况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细致评价,从而缺乏对学生经验积累和能力提升的引导。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和语文教育专业大多数课程正在修订考核方式和评价体系,以找到真正能够评定和促进学生实践技能掌握的方式。

六、改进措施

(一)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加大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组织专业教师与行业人员之间加强相互学习与交流,学校可以定期派专业教师到行业单位进行锻炼和学习,不仅熟悉岗位环境和技能要求,而且加强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同时,学校应采取各种方式向行业引进富有一线工作经验的专家骨干。通过学校与行业单位的良好合作,保障工学结合课程的有效实施。

(二)拓展实践实训基地,保障实践教学顺利开展。

工学结合课程旨在在一个尽量真实的工作和学习环境中给学生工作任务,要求学生围绕任务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掌握实践技能的目的。这种课程需要的环境需实践实训基地实现,学校应加大对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的投入力度,一方面合理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另一方面依托周边地区的优势和相关行业的支持,广泛拓展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三)改革考核方式,建构合理的评价体系。

根据工学结合课程非常侧重实践技能学习的特色,改革以往单一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考核,更多地检验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相应的,课程评价体系应以提高学生技能为导向,将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定相结合。学校可以与行业共同制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技能水平、职业操守等因素,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合理的综合评定。

参考文献:

[1]左晓琴.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2(9):29-30.

[2]魏芳,陈珊珊.基于工学结合的高旅游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建设为例[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4):75-78.

[3]卢峰.“工学结合”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1):105-107.

[4]应金萍,潘瑶珍.“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构建的制约因素及解决途径[J].职业技术教育,2008(2):14-16.

[5]欧阳丽.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课程的构建思路和实现途径[J].教育探索,2008(10):46-47.

重建工程论文范文6

关键词:土木工程;系统性和综合性;论文和科研训练;创新实践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1-0036-03

为进一步推进工程教育教学改革,借鉴世界先进国家和地区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树立“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选择土木工程专业进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改革与实践研究势在必行。为推进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建立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内容、知识学习方式、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加强实践教学及能力培养方式等关键环节。实施“全过程、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稳定的大型企业实习基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基本技能、表达能力和工程综合能力,创建高校和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土木工程技术人才。

一、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根据土木工程行业特征和土木工程教育特色以及企业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紧密结合,在工程设计的实践过程中,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及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去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够参与项目开发和工程设计,能够进行项目立项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方案比选、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的设计工作,具有专业软件的应用和开发能力,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独立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市场经营和开拓能力,因此有必要要求学生在企业工作和学习,结合工作实践,进行论文选题,完成论文的研究工作。

二、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标准及培养体系

在企业的学习和工作,应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道德修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土木工程领域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并熟练使用;熟练掌握专业软件的应用,并初步具有专业软件的开发能力;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具有项目规划及工程管理能力;具有一定的行政能力,能有效地与人沟通与交流,能够与人协调以及整合可利用资源的能力;了解国内外建筑工程承包市场,具有开拓国内外建筑工程承包市场的意识和能力;掌握本领域最新技术发展趋势,具备收集、分析、判断、归纳和选择国内外相关技术信息的能力;能够应用外语交流,具有良好的国际观,了解国际先进的建筑材料、建筑技术和设计标准,与国际同行业接轨。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勤奋、进取、不断创新,企业、行业和社会发展,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获得能力。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将在学校聘任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企业设计工程师以及学校指派的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双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直接来源于企业工程设计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和应用价值,能够使学生通过工程设计中关键问题的研究,获得较全面的基本训练,培养能综合运用科学技术理论、方法和手段,独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和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论文应在双导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论文形式主要是工程设计类、结构分析软件应用类、结构监测和试验类或工程管理类,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中均应至少有一名来自企业部门的专家。

三、土木工程专业论文和科研训练的基本要求

根据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标准和培养体系,学生论文选题和科研综合训练应直接来源于土木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其研究成果要有工程实际应用价值,拟解决的问题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也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先进性。因此可从大土木工程领域中多方面选取,如:(1)工程结构设计与静动力力学分析;(2)大型构筑物的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3)大型构筑物现场监测与试验研究;(4)应用基础性研究、预研专题,如结构抗震与防灾减灾;(5)一个较为完整的土木工程技术项目或工程管理项目的规划或研究;(6)高层建筑结构或大跨钢结构设计;(7)桥梁设计和施工监测;(8)路基路面设计和施工监管;(9)高边坡与深基坑工程设计;(10)隧道结构分析与工程设计;(11)地铁区间和车站结构设计等。对于论文形式可以是工程设计性或研究性论文。论文主要应包括以下部分:中英文摘要、关键词;独立完成与诚信声明;选题的依据与意义;国内外文献资料综述;论文主体部分:研究内容、设计方案、分析计算、实验研究等;结论;参考文献;必要的附录(包括企业应用证明、项目鉴定报告、获奖成果证书、设计图纸、程序源代码、等)和致谢等。对于论文的内容可以要求有:(1)文献综述应对选题所涉及的工程技术问题或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状况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2)综合运用基础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对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能在某方面提出独立见解;(3)论文工作应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或理论深度,论文成果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4)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工作量饱满,一般应至少有一学年的论文工作时间;(5)论文写作要求概念清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文理通顺,版式规范。对于不同领域或形式的工程专业论文应有不同的具体要求,如:(1)工程结构设计类论文,应以解决基础建设或工程实际问题为重点,设计方案正确,布局及设计结构合理,力学分析数据准确,设计符合土木行业标准,技术文档齐全,结构设计方案能够投入实施或通过了相关业务部门的评估;(2)应用基础性研究类(包括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预先研究、实验研究等)项目论文,综合应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分析过程正确,实验方法科学,实验结果可信,论文成果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3)工程结构力学分析和设计软件应用类的论文,针对实际工程结构应用背景,要求分析合理,总体结构力学建模正确,应用程序编制或工程软件应用正确,文档规范,并通过结构工作状态测试或可进行现场演示;(4)土木工程和施工技术管理类的论文,应有明确的工程结构应用背景,建立项目管理过程和经济概算预测及评估,研究成果应具有一定经济或社会效益,统计或收集的数据可靠、充分,理论建模和分析方法科学正确;(5)工程结构施工监测和结构试验类论文,针对实际工程结构施工现场,如桥梁、道路和大型结构物施工过程监测,关键结构的强度和动力学性能试验等。掌握试验和监测设备的使用技术,监测和试验数据可靠、翔实。论文阐明试验结果在具体结构现场的应用和有效建议。

四、土木工程专业论文和科研训练的质量评价体系探讨

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关系到土木工程专业教育是否能达到培养目标的至关重要的问题。因此,有必要研究和科学制定有效的评价指标,来对学生的各种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实现多样化考核方式,包括产业界专家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通过引入企业质量管理理论,探索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践教学质量管理模式,加强对实践教学各环节的全员、全程和全方位质量管理与监控。然而对学生论文和科研综合训练的质量管理则要对不同领域或形式的论文,根据论文内容的重要性给予不同的权重系数进行论文的质量评价与控制,见表1、表2。

五、结论

在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与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时期,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技术型人才,是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要条件。改革现有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统一、学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有机协调发展是必要的。根据自身实际和专业特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根据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规律,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并进行整体优化,着重处理好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培养口径与和职业要求等关系,形成有利于培养工程师应具有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删繁就简、推陈出新,增加新兴科学技术和工程应用知识;充分利用行业优势与特色,进行产学研合作,建立互动共赢、各负其责的校企联合培养体系,充分发挥企业在土木工程专业学位论文和科研综合训练等实践环节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黄锐清,曾宝成,刘涛.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5,(17).

[2]张式谷.撰写学位论文琐谈[J].理论前沿,1992,(15).

[3]胡召音,李艳艳,祁石磊.硕士研究生现状分析与管理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8).

[4]沈红,吴国娟,邓桂馨,等.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8,(S2).

[5]温凤媛,马立红.我国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6,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