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活动总结范例6篇

诗歌活动总结

诗歌活动总结范文1

在中国几亿年的历史上,有过多少的风风雨雨,从清朝的鸦片战争,到文化大革命一直到日本侵略中国。在这期间中国有多少名篇佳作及一些历史文化都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唯有诗歌——这个奇妙的世界没有遭到和严重的迫害,才可以让我们在这奇妙的世界里遨游。

我们开展了“诗海拾贝”和“与诗同行”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中,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分配了任务,还让我们分组进行为了更加节约时间在活动中,同学们分头搜集诗词资料,我负责收集宋词的资料。通过交流,后来,我们有进行了好诗推荐,和欣赏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有些同学都可以滚瓜烂熟的背诵下来,为了提高我们的水平李老师还特意让我们仿写创作诗歌同学们还特意开展了朗诵会和有趣的知识竞赛我们还一起汇总了组员的资料来编写诗集并且评出1、2等奖。

通过这次活动了解了以前不知道的许多诗歌知识。我知道了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距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它凝结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我知道了诗歌如何分类。按题材分,有山水诗、咏物诗、边塞诗;按形式分,可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按体裁分,分为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我们也还学会了如何理解诗歌,读诗歌的方法:1。理解词语的意思2。联系生活实际3。想象画面4。各种诗歌做对比。所以说,这一次综合性学习对我们的知识增长有了很大的帮助。参加这次活动中我的语言表达能力较以前有很大提升,在写诗时语言表达能力必不可少,在本次活动中,在这5篇文章中我的诗在一步一步的提高。我们还常常为一些电脑的排版所头疼,可是经过这次活动在技术方面我学会了排版、插图等技术在本次活动中,我学会了:坚持要有耐力,因为编辑成册是一项非常浩大的工程。会促进我们小组的合作精神,在打字过程中,我们的胳膊又酸又痛,但是为了完成这次综合性学习,我们坚持下来了。学会了分类整理资料,学会了提取诗歌的精华部分。请同学们务必要按时完成任务,不得拖延。这样会降低其他人对你的信任度!还会拖延我们的进度。还学习到了诗歌按音律分为,1。古体诗:楚辞体、乐府、歌行体。2。近体诗:绝句、律诗、词、曲。按内容分:1。怀古诗2。咏物诗3。山水田园诗4。战争史5。行路诗和闺怨诗6。送别诗。

虽然这次活动时间很短暂,但轻叩诗歌大门,在我们面前展出了一个美丽的诗歌的世界,从而让我们挖掘到了诗歌海洋中的无数珍宝。让我们徜徉在诗歌的百花园中,让生活充满诗意,让诗歌陪伴我们成长!

六年级:沈浩东

诗歌活动总结范文2

一周来,我们小组先后开展了搜集诗歌、整理诗歌、欣赏诗歌、创作诗歌和朗诵诗歌等一系列活动。走进诗歌的殿堂、感受诗歌无限魅力的同时,我也充分感受到了合作的快乐。

周一,我们开始分配工作,分别由刘鸿越、曾志伟和钟文鑫同学来搜集资料。而我和郑佳林同学是整理资料和编著诗歌。

在周四时,我们开展了诗歌朗诵比赛,我们的组员曾志伟同学在这次活动中表现积极,他朗诵了一首现代诗《太阳的话》,获得了1等奖。

周五,我们还开展了知识活动竞赛,

同学上台跟别组的组员经过多次竞争后,我们的

同学终于获得了等奖。

通过这一次综合性学习,我们不仅学到了很多诗歌,还学会了诗歌的分类,这样更有助于我们学习诗歌,也收集了很多有关诗歌的故事,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自己写诗歌,因为是个充满了诗情画意,充满了自己的渴望,在诗歌里,我们可以放飞自己的心灵,我们的思维可以跳跃,我们的想象力得到了丰富的伸展,我们可以在诗歌里表达自己的渴望与情感。我们也还学会了如何理解诗歌,读诗歌的方法:1.理解词语的意思 2.联系生活实际 3.想象画面 4.各种诗歌做对比。

诗歌活动总结范文3

关键词:学习方式;自主探究;意象;行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7-0109-02

古诗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载体。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明确指出,古诗教学不同于一般的学科教学,它是以审美活动的方式设计和实施教学的。如果仍然把古诗教学的目标停留在理解古诗大意的水平,则不能实现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的目标。而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灵活的运用意象,就能使传统古诗教学重新焕发青春气息,捕捉到她,我们就能在诗歌艺术殿堂中自由地穿行。

一、意象是解读古诗的一把钥匙

1.意象是中国古诗中的重要艺术形式。意象的本质是艺术形象,是通过创作者的心理活动(情绪情感等)进行再加工而形成的新的艺术形象。古诗意象是古诗创作者对某种事物或情景的独特理解和特定感情,是诗人表达自己思想与感情的重要载体。“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而“象”是外在的具体的事物;“意”源于内心活动,需借助于“象”来表达,“象”是“意”的载体,是一种“意”的寄托物。众多古诗名句,如“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句中的意象,都是自然意象。有些古诗描述社会事物、生活场景,刻画人物形象,这其中用来寄托情思,这实质上也是意象。

2.学生自主探究古诗意象是体验作者情感的前提。我国古诗创作重视“意”与“象”的关系,亦即“情”与“景”、“心”与“物”、“神”与“形”的关系。刘勰指出,诗的构思在于“神与物游”;谢榛认为“景乃诗之媒”;王夫之认为“会景而生心,体物而得神,则自有灵通之句,参化工之妙。”王国维更是认为“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移情于景、存心于物、凝神于形、寓意于象,其实仅仅是中国传统诗学关于诗的意象手法的多种表述之一。古诗创作过程是一个观察、感受、酝酿、表达的过程,是对生活的再现过程。作者对外界的事物所思所想,通过寄托一个特定的具体事务组,使之融入自己的某种情感,并构造一个特定的艺术时空,使读者在阅读诗歌时能根据这个艺术时空在内心进行再次创作,在还原诗人所思所想的基础上,附着自己的情感。因此,让学生自主探究古诗意象是理解古诗含义、体验古诗作者情感的重要前提。

二、如何指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古诗意象

1.指导学生理解自主探究式的学习。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是指学生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下,根据教师的指导,自主利用选择适合的学习策略,运用相关学习放学,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过程。这种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自我调整,对学习效率、效果进行恰当的自我评价和反馈。自主学习环境下如何选择学习目标、安排学习进度,如何运用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如何评价和判断学习的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的完成情况,都需要学生自主独立地完成,而这种学习能力是在不断摸索、探讨、总结中逐步形成的,因此,它不仅是一个认识问题,更重要的是一种能力问题、习惯问题。如何在古诗教学中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让学生捕捉意象是激活中学古诗教学的关键。

2.指导学生设立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一般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等三个方面设立。知识目标是让学生探究古诗意象的起源,认识意象,了解意象之于诗歌的重要性;积累古典诗词中的常见意象。能力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意象分析的基本方法,通过意象分析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把握意象的组合方式,基本感受意象组合营造的诗歌意境;培养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情感目标是培养学生热爱中国文化的情感,展现中国诗歌的意蕴和魅力。

3.设立活动让学生探究意象。第一步,合作讨论,制定活动计划。把分成若干小组,了解本项目学习的基本情况,开展讨论,制定相关活动具体实施方案。教师介绍本项目学习的背景和基本内容,并指导学生活动,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第二步,调查“意象”,学生通过查阅图书资料、网络搜索追溯“意象”的来龙去脉,了解意象的起源与发展。各小组通过不同途径查找,最后讨论交流,看哪一小组做得最好。第三步,总结古诗意象的种类。学生归纳古诗意象,从某个角度进行分类,如年代、诗词等。教师对学生的活动进行全程指导。第四步,黑板报、宣传栏或班级报刊展示。将“意象”演变和古诗意象种类归纳等知识以宣传栏或班级报刊形式进行展示和设计。教师对学生小组进行分工。第五步,班级总结汇报评比。以小组为单位对参加学习进行心得总结汇报。教师组织对个小组表现进行点评。最后,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完成古诗意象的演变、古诗意象的家族、古诗意象板报、古诗意象报刊等。通过活动,学生自主探究古诗意象,理解把握古诗意象。意象之间似离实合、似断实叙,给读者留下了许多相象的空间和再创造的余地,这也正是中国古典诗歌被世人喜爱的重要原因之一。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系统归纳古诗意象,是对古诗意象深刻把握的重要方式。

三、指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古诗意象的体会

针对古诗教学与学习的实际,在教学中采用多种学习方式。把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有机结合,在不同学习阶段、不同学习内容、不同学习环节切实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通过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自己适合的方式理解和体会诗人的心理活动,理解古诗的思想内涵。使学生很快把握诗歌形象的塑造以及理解诗歌语言的深层意义。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验,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调用个性化的语言,用自己生活的感受描绘西湖美景,让学生对诗的意思更为明晰,读写结合,表达与感悟结合。既深化了对诗句的理解和记忆,又能入情入境,更好地体验诗句所描绘的意象,与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灵活运用自主探究学习方式,抓住古诗的灵魂——意象,并把古诗与学生语言及生活体验的有效契合,恰当地运用想象写话,读写结合的,不失为古诗教学中帮助学生感悟诗歌意象非常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小平.中西方诗歌意象比较研究[J].中州学刊,2010,(01).

[2]朱林.意象派诗与中国古典诗歌差异及原因探源[J].西安社会科学,2009,(04).

[3]范景兰.论意象派诗歌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误读”[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

[4]武新玉.从主体性意象叠加到客体性意象并置——论威廉斯对美国意象派诗歌的发展[J].外国文学研究,2010,(01).

[5]张洁.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论中国古典诗歌对美国意象派的影响[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

[6]严蓉.歌赏析切入点探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12).

诗歌活动总结范文4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诗歌为话题,从学生初次接触诗歌,一直谈到诗歌创作的动机、有关诗歌的一些基本知识等。旨在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在初步了解和掌握诗歌这一文学形式的基本常识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诗歌创作。本单元共分8部分:1.热身部分;2.读前部分3.阅读部分;4.理解部分;5.语言学习部分;6.语言运用部分;7.小结部分;8.学习建议部分。

教学目标

①语言知识:掌握重点的词汇和短语;掌握和理解几种诗歌的类型以及诗歌意镜;

②语言技能:通过听课文捕捉特定信息的能力并且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节奏美;通过读课文,形成对所获得信息的处理、判断、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③学习策略:通过合作、讨论、探究等学习形式,使学生进行有效的英语思维与英语表达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④情感文化:通过学习,感知诗歌的语言美和艺术美,初步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①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和感知英语诗歌的语言美和艺术美;②如何鼓励学生进行简单的诗歌创作。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和学案导学法。

教学过程

一、热身部分Warming-up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nto English(略)

复习本单元的短语和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起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二、导入部分Presentation

(1)欣赏宋词《水调歌头》的MTV视频,学生随视频一起欣赏和诵唱;

(2)头脑风暴:分组讨论诗歌创作的目的:Why do people write poems?然后请学生表述各自的观点,教师加以点评;最后,教师总结和展示诗歌创作的目的。

三、授课过程

(1)学生对照课本,听录音,完成练习材料;

(2)细读并分组讨论。

Ⅰ.What is the poem A about?Ⅱ.What is the poem B about?

Ⅲ.What is the poem C about?Ⅳ.What is the Poem H about?

让学生分组阅读讨论四个问题,然后各小组选代表发言,最后教师总结并展示相关答案。(通过问题的导向,使学生学习和加深对A,B,C,H诗歌的理解,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语言美和艺术美)

四、巩固过程――诗歌创作

通过学习D,E,F,G诗歌及诗歌的结构特点,鼓励学生模仿诗歌结构进行简单创作诗歌;同时,教师也参与到该项活动之中,进行诗歌创作。

①学生分组讨论并创作,教师及时辅导学生的创作;

②教师展示和欣赏部分学生的作品;

③教师展示和欣赏自己的作品;

④课堂延伸:欣赏和学习唐诗译文(《静夜思》和《春晓》);

⑤作业。

Ⅰ.Reciting these Tang Poems:In The Quiet Night The Spring Morning

诗歌活动总结范文5

一般来说,对诗歌现象和潮流进行跟踪式研究与批评,其本身要面对一定的考验和某种难以避免的“危险性”:一方面,这种批评所依据的观念之一——“现代性”,其背后部分地隐含着对诗歌“进化论”之“时间神话”的信奉,而作为观念助推器的“时间神话”正越来越受到批评者的质疑;另一方面,这种批评需要批评者具有足够的细心、耐心和高度的警惕性,能够拨开诗歌现象的种种迷雾,厘清问题的实质和被遮蔽的线索。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重要批评家如朱自清、李健吾、李广田、袁可嘉、唐湜等都进行过很好的跟踪式批评,成为推动诗歌发展的良性力量。如何有效地避开跟踪式批评中的误区或陷阱?吴思敬三十余年的诗歌批评实践应该会提供可予借鉴的启示。

在吴思敬多年的诗歌批评中,对新鲜事物的关注几乎成了他的一种习性。他总是以开放的眼光和宽容的态度,看待乃至接纳一些新起的诗歌创作苗头;在他看来,“诗歌就是创造,就是要给读者提供点儿新的东西,而不打破定型的习惯的思维模式,就断难有新的创造”(2),因此他极为赞赏那些敢为天下先、勇于打破陈规的尝试者。实际上,趋新、求变是中国新诗的显著特征之一,特别是新时期以来,诗歌潮流更迭的节奏明显加快,诗界的“颠覆”之声此起彼伏。其间自有需要检讨之处,不过对于吴思敬来说,“新”就是创造的动力。可以说,对于自朦胧诗以降近三十年间出现的很多诗歌现象,吴思敬大都进行过思考并立于较前沿的位势予以评说,其相关见解体现在《“新生代”诗人:印象与思考》《中国女性诗歌:调整与转型》《从黑夜走向白昼——21世纪初的中国女性诗歌》《世纪之交的先锋诗坛:裂变与分化》《中国新诗:世纪初观察》《面向底层:世纪初诗歌的一种走向》《新媒体与当代诗歌创作》《当下诗歌的代际划分与“中生代”命名》等论文中。其中,格外值得留意的是吴思敬对1990年代诗歌从不同层面所进行的讨论,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成果。大家知道,“90年代诗歌”曾经作为一个聚讼纷纭的议题,引起过褒贬不一的评价甚至论争。在一些“悲观”的评论者那里,1990年代是一个“丰富而又贫乏的年代”,在这一阶段诗歌因其影响力的不复存在而被迫滑到了社会生活的“边缘”,失去了向公众发言的能力。其实,人们对1990年代诗歌的指责不少只是源于一种印象式的评判,对其实际情形的复杂性并未深究。那么,这一时期诗歌的状貌究竟是怎样的?基于对1990年代诗歌的观察和判断,吴思敬以大量具体而切实的例证分析,勾画了一幅幅关于1990年代诗歌的图谱。譬如,在《九十年代中国新诗走向摭谈》这篇综论性的长文中,他缕析出1990年代诗歌的几种走向:“寂寞中的坚执”、“个人化写作的涨潮”、“先锋情结的淡化”、“对传统的重新审视”、“将半空悬浮的事物请回大地”(3),并从中总结出属于1990年代诗歌的某些特质;《精神的逃亡与心灵的漂泊——90年代中国新诗的一种走向》一文剖解的是1990年代诗歌的精神向度,这一议题涉及诗人的境遇、诗歌与时代的关系、1990年代语境中的诸多文化现象等方面;《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与当代诗歌主潮》一文着重分析了1990年代诗歌的平民化倾向,指出这一倾向的出现“体现了诗人在经历了1980年代封闭的、高蹈云端式的实验后,对现实的一种回归,是诗人面对现实生存的一种新的探险”,“一种不同于1980年代的新的感觉、新的情绪、新的格调在诗中呈现出来”(4);《当今诗歌:圣化写作与俗化写作》一文在论及1990年代诗歌的两极——圣化写作与俗化写作时,着意避免了“非此即彼的两极思维模式”,将二者视为诗歌中的“两种互相矛盾、互相作用、互相补充的运动方式”(5);《中国女性诗歌:调整与转型》、《90年代大学生诗歌:拯救与超越》两篇文章则分别评述了1990年代女性诗歌和大学生诗歌的新进展与新变化,前者淡化性别、趋于日常的写作,和后者为“拯救与超越”所作的努力,均构成1990年代诗歌寻求新变的一些侧面。吴思敬的这些讨论颇为集中且相互呼应,有别于一些批评家从某个单一角度对1990年代诗歌作出的论断与评判,无疑将有助于拓展人们对1990年代诗歌的认识。

给人印象深刻的是,吴思敬在对中国当代诗歌潮流进行梳理与评述时,偏好采用总体性的视角,致力于对某一时段诗歌特征和规律的概括。他的不少相关题旨的论文从标题到行文方式,都有一种站在宏阔的视点上总揽全局的架构,在诸如“走向”“转型”“整合”“主潮”“从到”“与”等语句的统摄和带动下,一副颇具秩序感的诗歌面貌从芜杂的背景中被凸现出来。这样的视角与行文方式,也体现在吴思敬对一些理论现象和问题的探讨之中,如《启蒙•失语•回归——新时期诗歌理论发展的一道轨迹》一文中所暗含的“轨迹”思路、《中国新诗理论: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诗学形态》一文对中国新诗理论之“焦点问题”的提炼、《〈磁场与魔方〉编选者序》中对新潮诗论所作的阶段划分,与他全景式地扫描、总结当代诗歌现象的做法一脉相承,由此也显出其建构一种历史连续性的冲动,同时不乏对诗歌未来发展充满憧憬的乐观意绪:90年代的中国新诗,沉静中酝酿着突破,躁动中蕴含着生机,失望中寄寓着希望。但愿我们的新诗能像火中凤凰一样,在新的世纪再生。(6)我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尽管当前商品经济与大众文化的潮流使诗人处于空前的窘境,尽管当代诗歌还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但中国诗人在寂寞中坚执着,中国诗坛的圣火并没有熄灭,正在一步步向我们贴近,但愿我们也能主动去拥抱诗。(7)当然,这种全局性批评的优势自不待言,却也难免有删剪枝蔓、略去细节后的空疏之嫌。或许是意识到了其中可能的不足,吴思敬同样重视对诗人、作品的个案批评,不仅在综论性的文中穿插较多的作品评点,而且写了不少关于诗人个体的专论,这些不啻是对其关于诗歌潮流的总体论述的一种补充。与他对朦胧诗的评析相呼应,吴思敬先后为朦胧诗的代表诗人舒婷、顾城(两篇)、江河(两篇)及其先驱食指写出专论(为此他也与其中的一些诗人建立了友谊);为配合他对“新生代诗”的论评,他特意写了《叶硬经霜绿,花肥映雪红——〈他们〉述评》等文,探析其核心人物韩东、于坚等的诗学主张和创作;此外,他还对中国现当代诗歌史上的重要诗人如郭沫若、李金发、邵燕祥等进行了专门论析。在吴思敬对当代诗歌现象与潮流进行宏观把握的过程中,众多的诗人作为例证进入他观照的视野而被他诉诸笔端。他对被他纳入总体论述的诗人、作品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偏袒,而是以兼容并蓄的态度对待各种风格、流派的诗歌——这确乎也符合他“求异”的心理,即使在发生了声势浩大的所谓“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对峙的论争之后,也依然如此。虽然吴思敬在进行个案批评时,也常常会采取总括性的思路(如《男子汉的诗——青年诗人江河作品试析》一文是从“阳刚之气和历史感的表现”、“英雄气质与集团意识”、“结构手法的特色与不足”(8)三个方面论析江河的),但其中仍然包含了某种细密的洞察。比如,他从梁小斌写于1985年的长诗《断裂》所显示的变化,感受到了梁小斌前后诗歌中的“断裂”与延续:“《断裂》表面上是在写生活,他所涉及的生活现象都是从生活中捕捉的而不是出于虚构,但它的本质上仍是一种梦幻,它表现了人在现实世界中被侵蚀的感受和人不甘心被侵蚀的一种挣扎”;他还提醒梁小斌“要注意诗的历史感”、“注意诗的净化与提纯”(9)。

正是在吴思敬对诗人个体的辨察中,才更见出其为文的性情之处:在顾城的内心世界中这魔鬼与天使的冲突表现得尤为激烈。顾城在他的诗歌中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寻找纯净的美的天使形象,在《英儿》这部忏悔录中则坦诚向读者揭示了他内心魔鬼的一面当他向谢烨扬起斧头的时候,他内心的魔鬼一面无疑占了上风,为一个富有才华的诗人的一生涂下了极难令人索解的一笔。(10)这使得他的个案批评具有感同身受的特点:他与批评对象之间不是保持着距离,而是形成了一种强烈的亲和与趋近的关系。从步入诗歌批评领域伊始,吴思敬就表现出对诗歌理论的浓厚兴趣,曾出版《诗歌基本原理》、《诗歌鉴赏心理》等探讨“原理”的论著。论文集《诗学沉思录》中的部分篇章也是从原理的角度谈论诗歌创作(性质、功能、形态等)的,其中如《诗的发现》讨论“发现”之于诗歌创作的意义及种种表现,《诗歌内形式之我见》提出了一种较新颖的“内形式”观,《诗与梦》谈到了诗与梦之间多层面的关联。值得一提的是,吴思敬的这些原理性探讨大多辅以具体作品的分析,并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有些理论探究的动力大概出自他对诗歌现象、问题解析的需求,如“象征主义”“字思维”“语言诗学”“诗歌鉴赏”等。实际上,在他全部的批评实践中,对诗歌现象的即时品评和对诗学原理的系统探讨构成了他诗歌批评的“双翼”,前者部分地成为后者的问题出发点或“原材料”,后者则为前者增添了不少理论的底色或基质。可以说,理论的介入不仅有助于修正他的现象批评中可能的失误,而且能够为他的批评注入一丝其所期待的哲学内涵。在他看来:“一位诗人,当他把喷发于生命之泉的想象力指向世界的秩序、放射出人类智慧之光的时候,他也就同时具有了哲学家的气质诗,不仅是情感的抒发,也是灵魂的冒险。

诗歌活动总结范文6

一、重视朗读,激发兴趣

朗读是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而只有通过深入解读文本,才能做到对诗歌的有效学习。于漪老师曾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要反复读,把无声的文学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因此诗歌的有效教学要以朗读作为着手点。那么该如何引导学生去朗读那种“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诗歌呢?我们不应该局限于单调的朗读方式,要结合多种不同的朗读方式,比如配乐朗诵、泛读、集体朗读、精读、个别朗读、品读等等。在读的过程中品味诗歌,在品的同时适当地朗诵,两相结合,从而达到真正的读懂诗歌内涵,与诗人共同感受诗歌给我们带来的人生体验和感悟。

讲解《蜀道难》时,根据自己对朗读理念的理解,笔者设计了三个教学步骤。①朗读入诗。为了增强学生对诗歌的主体感悟能力,通过动画以及录音等手段来展示诗歌的意境,将诗歌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应从节奏、语调等角度予以指导,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基本把握全诗内容。②悟读人情。在学生自由朗读后,让他们谈谈读出了作品哪些方面的情感,并结合具体的字、词、句说说自己的感受、体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感悟诗人思想脉络的同时,也触发了自我独特的心里情感,从而更准确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抒发的情怀。③品读韵味。让学生分组协作,四人为一组,选取诗中自己喜欢或体悟比较深的部分朗读,总结朗读的技巧,并推荐小组中一位同学示范。这样做是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自己努力,提高阅读能力。笔者在《蜀道难》教学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获得了学习诗歌的主动权,学生在品读的过程中自主参与,这体现了诗歌教学的有效性。

二、精心设问,因材施教

新课改提出以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特别是诗歌的教学课程,要注重学生因人而异的学习需求,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导者,使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感受到轻松的学习氛围,从而渴望学习。在诗歌教学从“读”到“品”的转变过程中,老师所采用的方法显得非常关键。教师可以设计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来设问。如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文的教学课程中,就要抓住一个“笑”字,问题只围绕“笑”来设计,诸如:何时笑?为什么笑?在哪里笑?笑谁?谁笑?什么样的笑?通过对细节的提问分析,进而深入诗歌的情感当中去。还有《雨巷》一文中的丁香姑娘的“走”怎么变成了“飘过”的呢?总之,老师的设问要根据不同情况设计,只有因材施教,精心设问,才能让学生真正地学会主动思考,才能提高诗歌教学的效率。

三、拓展迁移,合作升华

新课改要求实现由“教教材”转变成“用教材教”,作为权威的教材不再是 “圣经”。因此,诗歌的有效教学还要有对课程的开发和利用,以及拓宽语文学习范畴和运用领域。努力进行知识的拓展与迁移,使学生的诗歌学习不拘泥于教材,能跳出教材架构,寻找自己感兴趣希望学习的东西。比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中的“花”、“鸟”都是大家熟悉的事物,而一经杜甫的艺术改造便给人另一种不同的感受了。诗里的“花”会流泪,“鸟”会伤心,与现实中的花、鸟有了一定的距离,这就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感受的虚象。在欣赏时必须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和联想,去细细揣摩玩味。诗人自羌村北上,看到城池残破,人烟荒芜的景象,国恨家仇涌上心头,伤感万分。于是,寂寞开放的花在诗人眼里也似有知,感时溅泪;飞翔的鸟儿也怅恨别离,惊动心扉。这一句巧妙地把大自然的和谐景象和诗人内心的不和谐情绪(伤恨离别)融为一体,突出忧思,增强了艺术效果。在此类诗歌中只有了解虚象的内涵,才能真正体味出蕴藏于诗中绝妙的美来。

四、课后拓展,提升能力

课堂教学是有限的,只有把学生发动起来,加强课后拓展活动,学生的诗文鉴赏水平才会不断提高。诗歌比较是拓展学习的有效方式。比较可以是多方面的,比如说对立意的比较,对意境的比较,对风格的比较。对同一作家在不同时期的作品的比较可以把握诗人作品风格形成的轨迹,如李清照前后期词的变化就反映了她南渡前后的不同经历。也可以比较同一时期风格不同的作家作品以强化对诗歌风格的认识,如李杜的比较,小李杜的比较;也可以是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同一题材作品的比较,如南宋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与的《卜算子・咏梅》的比较,来感悟体验诗人精神世界的差异。既可以通过对不同意象的对比来体味诗歌中蕴涵的微妙而独特的情感,又可以通过相同意象的不同组合方式的对比来体会作家之间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总之,我们可以从各个角度拓展诗歌鉴赏的外延。诗歌蕴涵的理义不仅是多项的,而且是深厚的,我们应该仅仅在课堂上学习领悟。学生的心灵是纯洁的,他们内心有许多你意想不到的灵光,课堂之外还有更为广阔的空间。这需要教育者去挖掘去发现,我们应该多给学生一点时间和自,创设课内外或与现实生活相关的知识外延,拓宽学习渠道,拓展学生的艺术灵感,让学生更自主更轻松地学习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