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育论文范例6篇

探究式教育论文

探究式教育论文范文1

论文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探索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新课标》把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过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课程实施的主要内容教育论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自主学习论文怎么写。《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促进其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因此,教师必须要相信学生,解放学生,要敢于放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把讲解权、思考权、评价权还给学生。教师要鼓励并创造各种学习机会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和能力。问题由学生自己去发现解决教育论文,规律由学生自己去探索应用,概念由学生自己去概括提炼,文本由学生自己去解读体悟,实验由学生自己去设计操作,作业由学生自己去布置选择,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在其过程中,教师当好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

2、合作学习论文怎么写。小组合作学习,在当前教学中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时展的需要,是用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合作性来促进学习,以群体发展为评价、共同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合作学习是将个体间的差异当作一种教学资源教育论文,以达到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协同发展的目的,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显得尤为重要。要实现学生的“互助合作”的学习,应把教材当作导火索,建立合作学习小组,着力培养小组领导人,变“课本剧”为“生命交响曲”,支撑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以及教育资源之间有效的交往和沟通,并倡导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实现学生之间的广泛互动,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学生引领学生…。让学生全身心地积极参与学习,分享彼此地思考。人人学会教育论文,人人获得成功。

3、探究学习。构建主义理论主张让学生通过自主活动、感受、体验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构建自己合理的认知结构论文怎么写。探索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相对应,它是指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学习活动。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激发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探究的自信心,让学生获得体验成功的喜悦,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教师不做“讲师”做“导师”教育论文,要做一个教育理念的行动者,做学生成长的推手和拉手。应恰当的发挥主导作用,少讲精讲、一少胜多、言简意赅,教会学生自己分析提炼问题,掌握获取知识的钥匙。

总而言之,我们只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掌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建立起民主、平等、友好和谐的现代师生观,就能在新一轮课改中取得教学主动权,用精湛的教学艺术去演绎课堂教学的精彩。

探究式教育论文范文2

1996年6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强调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探究式体育教学是按照素质教育理论,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技能形成规律,以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创造、主动发展、培养个性为宗旨,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体育知识,发展多种能力的教学活动模式或策略。探究式体育教学过程强调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以课上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充分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练习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性练习完成教学任务。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弘扬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向前发展,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体育运动知识与技能,我们开展了探究式体育教学的实践研究。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大量的探究式教学理论和相关研究的文献资料,了解探究式教学的发展动态。

2.2 教学实验法

2005年9月至2006年6月,以我校篮球专项班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第一轮实验;2006年9月至2007年6月,以我校乒乓球专项班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第二轮教学实验。对照班采用常规教学模式(如图一),实验班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如图二)。

2.3 测验法

实验前分别对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进行差异性检验,确保教学实验的有效性。实验后对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身体素质、专项成绩按统一的要求进行测试。

2.4 数理统计法

将实验统计结果进行数据统计,获取相关信息。

2.5 逻辑分析法

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归纳,得出正确的结论与建议。

3. 结果与分析

3.1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身体素质与专项技术的差异比较

在第一轮和第二轮教学实验前,分别对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进行了差异性检验,均无任何差异(P0.05)。(表略)

3.2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身体素质与专项技术的差异比较

第一轮和第二轮教学实验后,分别对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进行了测试,身体素质差异不显著(P0.05)(表略)。专项技术差异显著(P0.01),见表1、表2。

3.3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专项技术成绩总评差异比较

第一轮和第二轮教学实验后,分别对实验班与对照班的专项技术成绩进行了总体测试,测试结果,总体成绩差异显著(P0.01),见表3、表4。

3.4 讨论与分析

3.4.1探究式体育教学符合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

探究式体育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束缚学生手脚的做法,遵循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观念,给了学生最大的发展空间;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教材提供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4.2探究式体育教学创设学生参与情景,突出个性发展。

探究式体育教学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动性,满足了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尝试”中发展,在“合作”中进步,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突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3.4.3探究式体育教学建构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探究式体育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把自己融入整个学习团体之中,和学生一起探究、研讨、交流、练习,教师要尊重、信任所有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都具有潜在的探究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从而发挥自主性和积极性。

3.4.4探究式体育教学提升了对教师的要求。

在探究式体育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实践者。因此,怎样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选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如何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科学地进行指导,这便促使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体育教学采用探究式教学法使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善学,教学实验表明,学习效果明显好于常规教学。

4.1.2探究式体育教学通过“学、思、问、探”等多种方式,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加快了学生掌握运动技术的速度,提高了教学效率。

4.1.3探究式体育教学使学生在主动、合作、交流、探索的学习过程中得到发展。这与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的现代教育理念相吻合。

4.2 建议

4.2.1探究式体育教学要想取得实效,必须重视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程度。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才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课堂充满生机。应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权利和实践,让学生主动发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4.2.2 探究式体育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真正领悟素质教育观、创新教育观、终身体育观等现代教育观念的实质,进一步完善体育教学技能,努力提高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崇善.探究式:教学改革之理想改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7:19-21.

[2]靳玉乐.探究教学的学习与辅导[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4.

[3]黄金铭.探究式田径教学模式[J].体育学刊,2003,2:87-88.

[4]钟利.探究式健美操教学的实验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2:95-96.

探究式教育论文范文3

>> 高中语文“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 浅谈“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农村高中作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浅析“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 浅析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自主合作学习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有效调控 浅谈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浅谈自主合作与探究 浅谈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合作学习新探 浅谈“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 “自主—合作学习”视角下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研究 自主合作学习模式下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 浅谈自主合作探究在新教改中的运用 浅谈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浅谈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有效生成 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合作学习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浅谈初中体育课堂的自主合作学习模式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自主合作探究” 自主合作探究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浅谈自主\合作\探究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浅谈自主\合作\探究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体育教学方式的转变是目前我国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已经成为教学改革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运用合作自主探究的方式进行高中体育课堂的教学,是结合当前教学实际的关键,它以深化教学改革为目标,以转变教学方式为动力,构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文章借助于笔者对这种教学模式的理解与运用,研究分析其对于高中体育教学的指导意义,以及如何进行有效运用。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有效课堂教学模式高中体育教学 随着高中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进步,如何创新教学方法以适应当前我国高中体育课程的发展要求,是我国体育教育界研究人员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我国目前的教育状况来看,自主合作探究有效课堂教学方式已俨然成为了高中体育教学的重中之重,已经逐渐形成体育教学的改革发展趋势,此种教学模式的核心思想是:“五环节、多层次、高密度”,为学生们提供了较长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时间。鉴于原因,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广泛使用,运用科学的教学理论体系,对于我国高中体育教学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一、自主合作探究有效课堂教学法的内涵

我们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其核心是:“五环节、多层次、高密度”。“五环节”指的是,激情导标—自主合作探究—合作交流—训练拓展—分层检测等。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借助现有的网络资源和多媒体设备,开设多角度的学习环境,确立学习目标,增加合作交流的机会,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多层次”指的是教师们通过现有丰富的网络和多媒体资源,依据学生的个人水平,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实践上实行分层次教学,以实现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的教学方式。“高密度”指的是授课教师在安排教学课程之前先要查阅网络资源,然后进行集体备课,依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制定分层次的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于多媒体设备进行课堂教学,这样不仅能节省更多的时间,还能增加学生们的自由活动时间,提高学生实践的频率,这样能够有效的进行教学,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目的是将学生的实践时间加长,给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使他们从根本上体会到自主合作学习的乐趣;“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就告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传授学习方法比传授课堂知识更有必要;我们提倡面对面的教学,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体育教学也是如此。在体育教学开展教学时,不能一味的传授体育运动技能和基础理论知识,要把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放在首位,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目标。二、自主合作探究有效课堂教学法对于体育教学发展的重要意义1、有利于获得完整的体育理论知识

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解决了教学中枯燥乏味的语言描述,通过多媒体设备使得学生掌握更多的健康知识与健身知识,能够便于学生记忆、理解和再现教学内容,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完整的体育知识,符合我国提倡的素质教育,顺应高中体育教学的改革发展,同时也符合教育心理学的原理。2、有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体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体育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结合体育基础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样就提高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灵活运用的能力,使得学生完全有能力进行体育项目的改编和创编。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使学生增加思考的能力,这样能使学生在遇到体育问题时有能力自己解决。3、有利于培养自学技能和探究精神高中生首先要具备体育理论的基础知识,才能在解决运动技能问题方面得心应手。教师传授的所有运动技能和理论知识,学生不可能完全掌握,因此,增加后期的继续教育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培养高中生寻求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更具有创新能力,对于学习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并且勇于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动力,继而从思想意识的角度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便是自主合作探究有效课堂的核心所在。新型的有效课堂教育法将培养学生的重心放在了实践之上,这就要求学生不但要认真掌握自己所接触到的知识,更要举一反三认真思考,并且将其付之于行动,这样才能在整个过程中所有收获,并得到宝贵的经验和理论。4、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体协作能力

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社会不仅仅充满竞争,更重要的是需要大家的合作与交流。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提倡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这样能够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间的合作和交流,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到团结协作的理念,能加强学生的集体观念,提升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这也是我们提倡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初衷。三、自主合作探究有效课堂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评价指标

通过对高中体育教学的研究分析,教育界相关人士建立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评价体系,共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对于教师、学生以及整个教学过程的完成情况的评价。这个体系的中心环节就是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推理技巧以及自我发展的学习能力。1、对学生的评价

探究式教育论文范文4

关键词:高校;通识选修课;探究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9-0035-02

高校通识选修课的设置,既是作为通识教育课程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载体与路径。而要使高校通识选修课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其核心环节就是要提高通识选修课的课堂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而探究式教学的应用则有利于达成这一目的。在这里,仅以笔者所讲授的《苏俄教育史》这一通识选修课为例,详细阐述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及实施效果。

一、探究式教学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探究式教学的思想,最早是由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而后经过施瓦布、布鲁纳、皮亚杰等人的不断探索而逐渐完善[1]。那么,何谓探究式教学?一般而言,探究式教学是指通过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教师不把现成的结论直接教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独立地搜集并分析资料,通过自行探究而得出科学结论的过程。

从本质来看,探究式教学的核心目的即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充分调动每个学生个体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在承继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提出自身独特的观点与看法。

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理念正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化,强调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教会学生学习”,将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放在首位。而探究式教学的本质内涵与这一改革理念是一致的,其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问题:探究式教学的出发点

探究式教学是以问题为出发点和核心来展开的。而要选择和确定好问题,首先就需要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要具有问题意识,在关键的知识点上能够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要做到这一点,通常情况下,需要教师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小组讨论或独立探究的方式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或结论。由此可见,探究式教学实际上就是以问题为核心,促使学生独立完成解决问题的过程,达到激发学生的批判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目的。

(二)学生:探究式教学的主体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强调教师是中心,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将学生作为被动的“接收知识的容器”,教师传递的知识越多越好,较少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与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压抑,学生缺少学习的动力与兴趣。而探究式教学强调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作为探究的主体,强调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过程而得出结论,而不是由教师将结论直接教给学生,从问题的进一步明确、资料的搜集与整理、研究结论的得出等都是由单个学生个体或学生小组合作来完成的,充分彰显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三)合作学习:探究式教学的组织形式

探究式教学不仅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而且还倡导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学习,使学生能够“尊重并理解他人的处境和观点;能综合地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等”[2],彼此来共同解决问题,以达到发展学生“交流与合作”品质的目的,这也是当前新课改所强调的基本理念之一。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探究,能够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在“探究”中创新,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成长,从而形成学会学习的能力。

(四)探究过程:探究式教学的关键

传统教学比较重视教学的结果,即学生最终掌握了多少知识,达成教学目标与否,而较少顾及到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学习动机的变化,以及所选取的问题解决策略。而在探究式教学中,则非常重视学生自行运用学习策略完成整个问题的探究过程,关注学生质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关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创新思维与学习潜能。

二、探究式教学在通识选修课中的应用

对于高校通识选修课来讲,探究式教学就是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对教材中所阐述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观点进行辩证地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让学生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自行探索和研究,从而得出明确的结论。

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笔者在《苏俄教育史》的课堂教学中,构建了“课前设计―课堂探究―课后反思”三步骤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一)课前设计

苏联解体后迄今为止,我国学者对苏俄教育问题的研究开始进入冷阶段,受此影响,《苏俄教育史》方面的研究成果也不多见,其代表性著作主要有顾明远、梁忠义主编的《苏俄教育――世界教育大系》,王义高、肖合著的《苏联教育70年成败》、《俄罗斯教育10年变迁》,吴式颖著的《俄国教育史――从教育现代化视角所作的考察》。在《苏俄教育史》课程中,主要是选用顾明远主编的《苏俄教育》作为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其他著作作为重要的辅助参考书目。

为使学生在承继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在实施探究式教学前,笔者将上述几本著作的内容进行了精心的筛选与整合,为下一步的探究式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作为通识选修课,《苏俄教育史》的课时仅为36学时,若将所有相关内容都详细地讲授,既不现实,也不利于学生开放思维能力的培养。英国比较教育学家萨德勒说过:“校外的事情甚至比校内的事情更加重要,校外的事情制约并且说明校内的事情。”[3]因此,笔者按照“知识背景―教育制度―教育思想”这样三个模块来设计教学内容,并按照这样的思路来开展探究式教学,使学生了解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要素的影响下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的演变过程,深层次地挖掘苏俄每一次教育改革的动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和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对苏俄教育改革的成败作出客观的评价。

(二)课堂探究

课堂探究是《苏俄教育史》课程探究式教学展开的核心和关键环节。《苏俄教育史》的教学对象有着不同的专业背景,有着良好的基础知识根底,大多为大二或大三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是探究式教学展开的有利条件。相反地,我们也应意识到,这也是开展探究式教学的不利所在,即大多数学生基本没有学过教育基本理论知识,不太了解教育规律。因此,为使探究式教学顺利展开,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笔者将课堂教学这一核心环节分为“激发兴趣―引导自主探究―结论(或观点)展示―集体评议”这样四个步骤。

1.激发兴趣

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自主进行问题探究的动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苏俄教育史》这门课程的探究式教学中,笔者主要采用两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是通过设计新颖的课程导入方式来达成,即通过展示吸引学生的苏俄教育图片、短片或著名教育家对某一改革的评价等方式来导入新课;二是通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一些与苏俄教育相关且有趣、有现实意义的事件或史实等融入到新课讲授过程中,并借此提出需要质疑的问题。能否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是探究式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2.引导自主探究

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后,下一步需要做的工作就是教师要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4]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把握好时机,随时关注学生外在行为(眼神、动作等)的变化,在学生质疑的地方引导其进一步明确问题,也可以选择将未有定论的、普遍存在质疑的内容确定为研究的主题。同时还应注意探究形式的多样化。笔者在《苏俄教育史》课程中主要采取两种探究形式:一是课堂上学生个体的探究;二是课后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前者有助于培养学生个体独立探究精神的培养,提高个体解决问题的能力;后者旨在利用学生之间知识的优势互补,使学生集思广益,提高其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品质。

3.结论(或观点)展示

学生完成个体或小组的探究学习之后,就是个人或小组观点的展示环节。在这一环节,能够充分体现出每个学生个体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精神。但同时也需要注意,若学生的观点出现偏差或比较偏激时,教师要能够站在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上作出科学、实事求是的合理分析。

4.集体评议

集体评议意味着对探究式教学的总结与评价,这一环节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视角,要让全班学生都参与进来,对整个探究式教学进行评价,指出自身的收获、创新与不足;二是从教师教的角度,教师既要对有创新观点的学生予以鼓励和赞扬,同时也要总结出此次探究的亮点与不足,指出学生学习的努力方向,

(三)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是教师改进与完善探究式教学的重要路径。笔者在每完成一次课堂探究式教学之后,都结合学生课堂探究的表现对本次课进行总结与反思,以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为下一次探究式教学作好铺垫。

三、对探究式教学的反思

目前,笔者在完成第一轮《苏俄教育史》探究式教学后,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自主完成问题探究学习,历史地、辩证地来看待评析苏俄教育问题,但仍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如何调动所有学生参与探究式教学的热情与积极性,如何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掌握教育的基本规律,这些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王国梁.高校人文地理学探究式教学模式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0,(7).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52.

探究式教育论文范文5

(一)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研究的概况(附表一)

以“语文教育”“语文课程与教学”“语文课程”“语文教学”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检索的2006—2011年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博士论文主要有22篇。这些研究涉及了很多方面,但对学生的研究和语文教育史的研究几乎是空白。

(一)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

1 语文教育宏观研究

黄耀红《演变与反思:百年中小学文学教育研究》一文对中小学文学教育的百年演变历程作了全景式展示,对中小学文学教育的现实困境与问题作了掘进式剖析,对中小学文学教育的未来作了前瞻式构想。杨道麟《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阐述了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思维,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架构、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前景三部分。曾晓洁《现代汉语母语教育演进研究》探讨了现代汉语母语教育的多重制约和总体概况。沿着现代汉语母语教育发展的脉络对现代汉语母语教育做了全面的研究。

2 语文课程的研究

田良臣《语文科口语课程的多维研究》一文首先阐释了汉语口语与汉语口语课程的概念,介绍了汉语口语课程的功能,对汉语口语课程的历史进行了回顾与反思;其次将国内口语课程和国外母语教育中的口语课程进行了比较;最后,在新课程理念下对汉语口语课程进行了建构。任桂平《文化视野中的语文课程》从文化的视角关注语文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对百年语文课程的反思、语文课程的文化诠释、语文教材的文化构建、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文化路向。郑飞艺《小学语文课程组织变革研究》一文研究了课程的组织方式。从识字、阅读、写作、综合四个方面对小学语文课程组织变革进行了研究。朱建军《中学语文课程“读写结合”研究》作者针对我国目前写作教学的现状将研究的主要目的和任务确定为:通过中外语文课程“读写结合”的研究,厘清新形势下阅读观、写作观各自的取向,确立在此基础上的“新读写结合”观。周敏《语文课程“动姿化”知识研究》是关于语文知识观的探讨。对于“动姿化”知识体系,本篇论文进行了详细的理论阐释、历史研究。最终得出语文建立“动姿化”知识体系的必要性和做法。

3 语文教材的研究

孙慧玲《我国高中语文教材编制模式研究》以我国高中语文教材编制模式为研究对象。结合了六种教材对模式编制背景、模式结构、模式编制理论基础、模式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皇友衍《中越两国初中语文教科书比较》一文从教科书发展史的角度,初步揭示了两国语文教科书在内容、结构、体例、呈现方式等方面的特征。从课程层面,对两国教科书编写的依据—语文课程标准进行了比较分析,确立了当代语文教科书编制的核心理念和基本思路。最后着重对当前两国语文教科书中的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以及中国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等进行全方位的研究。

4 语文教学研究

慕君《阅读教学对话研究》一文从“对话”角度研究阅读教学,究其根本目的,是要从理论上来探讨阅读教学的本质,并有效指导阅读教学的实践。这篇文章分别从阅读对话的内在机制及阅读教学对话的实践两个主要层面展开论述。何强生《语文探究性学习研究》分别从关键词内涵的定位、学习、教学等多种视角试图对语文探究性学习进行理论的思考和实践的探索,以期对方兴未艾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所裨益。陈隆升《语文课堂教学研究——基于“学情分析”的视角》这篇论文在关于“学”的相关研究基础上,以教师的“学情分析”为切入点,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估三个层面入手,考察了在语文课堂教学全过程中教师“学情分析”的三个阶段。胡虹丽《坚守与创新:百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研究》对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百年演变作了全景式展示,对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现实作了掘进式揭示,对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未来作了前瞻式构想。李先锋《全球语境下的实用文章研究与教学应用》立足全球跨学科的语篇研究,以实用文章为切入点,对全球实用文章研究和教学应用热点和难点进行了多维多角的梳理、探讨和初步的理论建构,以期为我国中小学相关研究与教学应用提供较为宽广的国际前沿视野和理论拓展思路。

5 语文课程与教学评价研究

乐中保《语文高考阅读测试内容研究》阐述了语文高考阅读测试内容的定位、目标指向、课程取向、要素和层级、表征,对语文高考阅读测试内容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文章的结语部分阐述了语文高考阅读测试内容的构建与发展,为语文高考阅读测试提出了良好的建议。

6 语文教师研究

阳利平《教育变革中的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研究》试图将国内外最新教育教学理论运用于语文学科教育领域,构建一个语文教师专业素质基本框架,并将其置于具体的学校教育情境进行实际观照,强调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在课堂教学与专业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作用。

7 语文教育家研究

程稀《夏丏尊语文教育思想研究》以夏丏尊为主体研究对象,论述了一个时代的语文教育。全文分六部分,以夏丏尊国文课程、教材、阅读作文教学、教师的理论与实践为研究主要内容,以其“大语文教育”的思想贯穿其中,尽显语文教育大家的风采。

8 语文德育美育研究

胡绪阳《语文德性论》通过文献研究和学理分析的方法,对语文学科所蕴藉的德性内涵和价值进行认真的探讨,从而确定语文学科的德性品质和德性教育价值,主张树立语文课程德性观,提出完善语文课程的理论构想,以此深入认识语文学科人文性特点,落实其人文性要求,实现语文教育对“形成人”的价值和意义。

9 其他相关研究

张静芬《语文网络教研探索与实践》从三个层面探讨语文网络教研。第一,从理论层面探讨语文网络教研的理论建构。第二,从实践的层面探讨语文网络教研的多重层面。第三,从价值层面探讨语文网络教研的影响。王建峰《语文文本解读的自我教育性格》回顾语文教育的历史,作者认为,语文文本解读的历史状况是从建国初政治教化取向的语文文本解读到新时期知识能力取向的语文文本解读再到新世纪人文素养取向的语文文本解读三种形态的演变。而这三种形态都造成了学生性格的自我扭曲。作者认为通过凸显自我、教育自我和自我教育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刘光成《百年中学作文命题研究》拟以中学作文命题受时代思潮影响而不断调整,不断变迁的历史,来勾勒语文独立设科至今一百余年中学作文命题思想发展的主要轨迹,探寻其背后的成因,并冀以对当今的中学作文教学改革有所启示。本论文运用文献法、比较法、统计法、历史分析法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系统探讨百年来中学作文命题的沿革与发展。

(二)其他学科专业论文

1 语文教育宏观研究

潘庆玉《语言哲学视阈中的语文教育》从语言哲学视角来反思语文教育。在语言哲学视角下观察并重估了语文教育“主体——客体”的存在论方式,并通过中西语言哲学的比较视阈来看我国语文教育的传统。最后,回眸百家争鸣时期和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对我国语文教育思想发展方向的影响,呼唤语文教育现代价值观的确立。金业文《反思与建构——中国语文教育现代性研究》主要围绕三个问题:语文教育现代性的具体问题是什么,根源在哪,它的出路在哪,来研究语文教育的现代性问题。

2 语文课程研究

周燕《语文科文学课程研究》主要研究语文课程内容中文学课程的确立,探讨了文学教育的独立化和课程化问题。陈勇《论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首先对语文课程本体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实践课程”,语文课程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能力的培养必须依靠语文实践。然后通过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历史透视分析了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经验和不足,并从教材和教学两方面分析了当代我国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迷失现象。最后,提出了合理塑造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路径和措施。李洪修《学校课程实施的组织社会学分析》主要探讨课程实施从普适性转向真实的学校情境——关注学校,关注教师,关注课堂的问题。王艳霞《课程中的文化选择研究——对我国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的文化构成分析》通过历史考察中外课程中的文化选择,从文化的选择、传承与再生产到社会再生产几个方面对我国课程中的文化选择进行研究,并对我国课程中的文化选择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为课程编制时文化的选择提供了现实和理论依据。

3 语文教材研究

张炜炜《老舍与语文教育》从中小学语文教育视野中的老舍作品切入,梳理了老舍作品在解放前后几个时期内的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地位及解读、接受情况,从新的视角来认识老舍及其文学作品进入语文教育视野的深层动因,并探讨老舍文学作品在语文经典化的过程中所显现出的时代价值、文化取向及同时代教育机制间的关系。范远波《民国小学语文教材研究》选择了民国这个特殊历史时期的语文教材来进行研究。介绍了小学语文教材演变过程和民国小学语文教材经历的三个阶段即“草创期”“探索期”和“成熟期”,然后对民国小学语文教材的选编与组织进行了梳理,并分析了教育界及其他社会各界对教科书的争鸣意见,最后选取有代表性的具体教材进行个案分析,揭示民国时期的教材特色及其编制经验。乔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主要是探讨如何在语文教科书编制中实现教科书的学习价值这一问题。论文在考察我国语文教科书编制的历程基础上,提出我国百年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的问题。同时参照国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范式,对国内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典型案例作了评析,最后,论文提出语文教科书设计的若干策略。李君《大学语文教材研究》重点对1978年—2008年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进行了考察。论文将大学语文教材的发展分为恢复期和素质教育期两个大的发展时期,并结合当前大学语文教材的案例研究,找出大学语文教材编写取得的一些经验、成绩和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4 语文教学研究

魏巍《小学阅读教学的生活体验研究》是采用生活体验的方法研究小学语文学科中的阅读教学,论文主要从小学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语文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教师的阅读课堂教学行为分析、语文教师的教学生活、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五个方面展开研究,探讨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教师阅读课堂教学行为、教学生活和专业成长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影响。杨进红《语文阅读教学审美体验研究》基于“现代阅读教学应该建立在一种什么样的阅读观上”这一问题,探讨了阅读和阅读教学的本体内涵,指出阅读是一个“理解”的过程,阅读教学就是一个依靠审美体验来唤醒主体精神世界的过程。魏小娜《语文科真实写作教学研究》从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重新界定真实写作的内涵,阐释了理性认知在写作中的作用,摆正了写作主体的位置。并以此为逻辑起点制定教学目标、开发课程内容、设置教学策略和评价策略。陆平《语文教学参考书功能之考察》以各类语文教参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我国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参功能问题进行了考察。论文首先梳理了我国语文教学参考书的发展史,然后,从多角度分析我国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参考书的应然功能,接着,分别用问卷调查、课堂观察、深度访谈三种调查方式对语文教参功能作了实证考察,揭示出当前语文教参的主要缺陷。最后,从多层面考察了语文教参编制体例,研判我国语文教参编制的总体状况,提出改进教参编制的建议。

5 语文课程与教学评价研究

薛晓嫘《基于课程标准的阅读学业成就评价研究》以《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目标为依托,在中外阅读目标对比和百年阅读目标分解的过程中,构建了一个以《语文课程标准》为参照的阅读学业成就评价内容框架,为新课程实施中的阅读学业成就提供了评价方案。申宣成《表现性评价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应用》主要论证表现性评价促进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效能。论文主要围绕三个问题进行阐述:表现性评价应用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据何在?设计表现性评价的基本程序是什么?该程序在实践中的效果如何?探寻了表现性评价的理据并开发出评价程序,最后通过案例研究来验证所建构的应用程序在实践中的有效性。

6 语文教师研究

鲍道宏《教师课程理解初探》以新课程语文实验为例对“教师课程理解”进行了初步探究。研究表明,中小学教师在观念层面上基本认同新课程理念,但是,具体到课程内部,教师课程理解状态复杂多样。作者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影响教师课程理解的复杂因素,以教育学原理视角,揭示教师课程理解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并最终提出课程专家、课程政策制定者与课程实践者,尤其是中小教师在“研究性变革实践”中共同发展的建议。刘竑波《教师知识与技能的发展研究》以“教师知识与技能”为研究对象,回顾了教师知识与技能发展的历史,从应然和实然两个维度,探究了教师知识与技能的内涵与现实。同时揭示出历史上教师知识技能的形成背景和构成当代教师知识技能的理论基础。最后对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当展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勾画出“教师专业知识技能发展”的“树形图”并提出促进我国教师知识技能的专业发展建议。

7 语文教育史研究

曾毅《20世纪中国语文教育批评研究》从语文教育史的角度论述了20世纪语文教育批评在发展进程中经历了萌芽奠基期、探索发展期、曲折迷失期和兴盛繁荣期四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并对不同阶段的语文教育批评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和批评的作用效果作了分析和对比。同时,力图对20世纪语文教育批评的文化根源作初步地探究,从而更加清晰地反映20世纪语文教育批评的历史发展过程并以此来指导语文教育改革。史成明《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早期路向》先从“历史立场”阐述了中国现代语文教育路向发生转变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然后围绕着中国现代语文教育早期发展的三个“路向”即“大众化”“人本化”“科学化”展开论述,最后对中国现代语文教育早期路向的成败得失进行了有力地反思。耿红卫《科学主义视野下的中国近现代语文教育改革研究》从科学主义视角出发,对1904—1949年近现代语文教育科学化的发展历程的研究,系统分析科学主义对现代语文教育观念的确立、语文教育目标科学化、语文教学内容科学化、语文教学方法的科学化、语文考试的科学化、语文教育研究方式科学化的影响。最后得出语文教育要想真正实现科学化,必须恰当定位语文学科的性质、妥善处理传承与借鉴的关系。

8 德育美育研究

张志刚《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研究》首先对语文教育文化传播进行了理论阐释,然后从语文的文化存在、语文“一体多形”的文化构成和教材中的文化传播三个方面对语文教育文化传播作了内容透视,最后提出了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的系统构成及其传播的基本模式和形态。杨晓《语文课程中人文精神的传承研究》以初中语文课程为研究载体,从语文课程的三个部分即课程标准、教材、课堂教学中的人文精神的传承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不同层次语文课程中人文精神运行的情况,探究其产生落差的原因,尝试建构语文课程中人文精神的具体内容,为我国语文课程理论发展提供借鉴。

9 其他相关研究

孙菊霞《创伤叙事与写作治疗——学校语文教育中的心理辅导研究》论述了语文教育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作用,探讨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在语文教育过程中实施心理辅导。从理论角度阐述看语文教师实施心理辅导的可行性及优势;并从实践层面,运用问卷调查、质性访谈、行动研究以及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调查语文教师对于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心理辅导的看法和态度,与他们共同探讨和改善在语文教育中实施心理辅导的途径和方法。

〖STHZ〗三、 2006—2011年度语文教育研究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主要成果〖STBZ〗

(一)关于语文教育的宏观研究

理论研究需要有一定的理论视角,视角选择的突破往往能够让研究有着豁然开朗的效果。在语文教育的宏观研究上,这五年开拓了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视角,极大地拓展了语文教育研究的学术视野。新的理论视角上也给语文教育研究注入了新的生命和活力。如潘庆玉《语言哲学视阈中的语文教育》把语文教育研究的视野放在语言哲学上,深刻地向我们展现了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在语文教育上的不同体现,主要有“中国古代语文教育缺乏对彼岸的真理世界的渴望与追求意识,更关注对现实人生的体验性思考;在语文教育功能上,对语文教育的情感的唤醒与伦理的规范力量有着更为深刻的意识,因而更关注语文教育的社会教化与伦理传承价值,忽视语文教育的认识论价值;在语文教育方法上,反对理性主义的分析精神与精确观念,采用模仿的、感悟的、实践的学习方法。”

(二)关于语文课程的研究

近五年在语文教育课程问题的研究上注重对语文课程本体的研究,力图在对本体有了清晰的本质的认识基础上来探讨课程内容独立构建,如田良臣《语文科口语课程的多维研究》探讨口语的课程化与独立化;周燕《语文科文学课程研究》探讨文学教育的独立化和课程化等。在研究一个事物时,由于事物的抽象性,我们往往就会去关注事物实践层面的一些诸如目标、表现、实施步骤等因素,而忽视了本体论的理论研究,构建本体严密的理论体系。如新课程标准中正因为忽视了口语的本体研究,而自发地将“口语”与“口语交际”化为等同语。实质上,“口语交际”只能是“口语”的具体形态,不能等同于“口语”本身。同时,在新课程标准中把各个阶段口语交际目标和内容混在一起罗列也是十分模糊、不恰当的,口语课程本身应该从口语知识、口语知识与运用技巧、口语表达所蕴含的文化、口语实践等维度构建独立化的口语课程。因此,先对研究本体进行深刻认识这样的研究思路,能够给新课程的深入研究和语文教育的发展以深刻的启示作用,给研究者以清醒的逻辑起点。

(三)关于语文德育、美育的研究

语文教育的本质就是语言教育。叶圣陶先生为语文下过一个定义:“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语文的本体是语言,而语言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语文教育不仅承担着学习知识,掌握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的任务,还承担着“教育立人”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重任。近五年的博士论文中在研究文化传播和教育立人这方面收获颇丰。如胡绪阳《语文德性论》深入认识语文学科人文性特点,落实其人文性要求,实现语文教育对“形成人”的价值和意义。又如张志刚《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研究》一文中总结我国语文教育从单纯注重道德教化到为服务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为价值取向再到文化意义逐步被发觉,文化意识逐步被唤醒这一发展过程,揭示出文化传播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意义。这对当今人文精神普遍缺失、传统文化不断弱化的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四)关于语文教材的研究

有关语文教材的研究有很多,既有关于国内语文教材的研究,也有和国外教材比对的比较研究。对国内语文教材的研究既有对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研究,也有对大学语文教材的研究。对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研究又包括了中小学教材中的很多方面,有历史研究也有现状问题研究。例如现状研究包括:孙慧玲《我国高中语文教材编制模式研究》对高中语文教材编制模式的背景、结构、理论基础、评价等方面都做了详细的阐述;乔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对学习活动设计的历史、意识、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张炜炜《老舍与语文教育》对老舍作品在教材中的地位及解读、接受情况进行分析。

(五)关于语文教学的研究

关于语文教学的研究涉及了很多方面:阅读教学、文言诗文教学、实用文章教学、写作教学。其中阅读教学是研究的热点,2006—2010年度语文教育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对阅读教学的研究包括了阅读教学对话研究、阅读教学生活体验研究、阅读教学审美体验研究三个方面,落实了新课程的理念;将对话的理念应用在语文学科中,对阅读教学与生活、审美结合作了很细致的研究,对语文教学很有意义。例如杨进红《语文阅读教学审美体验研究》基于“现代阅读教学应该建立在一种什么样的阅读观上”这一问题,探讨了阅读和阅读教学的本体内涵,指出阅读是一个“理解”的过程,阅读教学就是一个依靠审美体验来唤醒主体精神世界的过程,揭示了阅读对学生人格完善的意义。

〖STHZ〗四、 2006—2010年度语文教育研究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特点〖STBZ〗

(一)论文内容方面

近五年语文教育研究博士论文研究内容覆盖面广,涉及语文教育宏观研究、语文课程研究、语文教材研究、语文教学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评价研究、语文教师研究、语文教育家研究、语文教育史研究、语文德育、美育研究,另外还有其他相关研究。但惟独没有涉及对学生的研究。新课程标准中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如何实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方面的研究在这五年的博士论文中是一个空白。此外,课程与教学应该以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征为基础,而具体到对学生各个阶段学习特征的分析与研究却也是这五年博士论文中无人问津的话题。

(二)论文形式方面

论文形式方面的主要特点是这些研究在提出自己的研究对象之后先对他们的本体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然后通过回眸历史发展,挖掘出这一研究现象的历史源流,必要时通过中外相关研究的对比,深刻分析中西方的区别,总结西方经验中值得借鉴之处。最后,试图建构理论模式。如:田良臣《语文科口语课程的多维研究》一文就先对口语本体进行研究,在通过历史研究阐明当前汉语口语课程缺位的现状,同时挖掘汉语口语缺位的深层根由,并在新的知识观和课程观下,借鉴国外相关经验,力图构建汉语口语课程的维度模型,为口语课程乃至整个语文课程的重建提供新的材料和新的思路。再如乔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同样也是先对语文学习活动的本质进行研究,在通过历史研究,探明我国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形态,接着对比国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范式,总结经验,试图从目标、要素、类型、特点等方面来设计我国语文教科书中的学习活动。

(三)论文研究方法方面

近五年语文教育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采用了各式各样的教育研究方法。以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为例,历史研究法主要是分析一个事物本身的发展过程,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在教育研究这一领域,历史研究法作为一个辅助的研究方法,以便研究者更好地立足于以往的研究成果,取得进步。过往的教育发展状况总能给我们启发或者过去的经验教训是我们当代教育的前车之鉴。这些有关语文教育的博士学位论文都运用了历史研究法,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探究式教育论文范文6

关键词:新课程;学习方式;接受学习;探究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3―0059―02

收稿日期:2006―09―21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2006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成果之一(06SJD880016).

作者简介:刘孝华(1952―),男,江苏淮安人,教授,特级教师,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这无疑是正确的。但由于人们认识上的偏差,一时出现了矫枉过正的现象,基础教育课堂中能否废止接受学习?在新课程背景下应该怎样正确地对待接受学习?笔者拟就上述问题作点探讨。

一、关于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

1.两种课堂学习模式的比较

最基本的课堂学习模式包括接受模式和发现模式,或者称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在一些教师的心目中,探究学习有被神化的倾向,俨然成为每节课必不可少的环节。实际上,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并不是以某种学习方式为条件,接受学习不等于机械学习,探究学习也不等同于意义学习。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各自适合运用的情况。从学习内容看,接受学习适合已定论的学习材料,探究学习适合未定论的需要继续探索的具体材料;从学习效果看,接受学习对学习内容掌握的速度快、系统性强,探究学习速度慢不成系统,但记得牢、易迁移,有利于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从组织形式看,接受学习适合集体教学,探究学习适合小组学习或个别教学。[1]由此可见,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这两种学习模式对人的发展都是必要的。在人的认知活动中,二者往往相辅相成,结伴而行。接受学习是探究学习的基础,探究学习是接受学习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条件。需要说明的足,在接受学习中,我们倡导的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2.关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1)接受学习的三种类型。一是机械性接受学习,指的是学习者不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完全是注入式的死记硬背的学习;二是被动地接受学习,指学习者缺乏学习需要、兴趣和能力而进行的学习;三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指学习者以思维为核心的一种理解性的学习[2]。新课程所摒弃的是前两种接受学习,我们所提倡的是第三种接受学习。水平高的教师善于在接受性教学中,渗透研究性、探究性的观念、原则和方式,达到发现的目的。

(2)有意义接受学习的理论基础和心理过程。有意义接受学习是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倡导的一种学习模式。它是指在学科学习中,将有意义的材料同业已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有关知识结构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掌握知识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方式。奥苏伯尔接受学习的理论基础是他的认知结构同化论。他认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不是机械的,也不是被动的。相反,他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把新知识纳入原有认知结构的适当部位,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将自己的认知结构不断重建和改组。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心理过程是:在认知结构中找到同化新知识的原有有关知识;经过同化学习机制,运用分析思维和演绎推理方式,使新知识与原有的有关知识联系起来,找到新旧知识的本质联系,进而概括出新的规律性知识,重建新的认知结构;然后,再在运用新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检验、巩固和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实现新知识的迁移[3]。

(3)有意义接受学习也符合学校的教育教学规律。有意义接受学习是人类传承文明、保持文化传统的基本方式。在有限的学校教育时间内,不可能将大多数内容由学生通过“探究”“发现”等方式来建构,有效的和主要的方式只能是接受学习,这已被大量的教育教学实践所证明。接受学习的教学内容以现成的、定论的方式系统地呈现,可以使学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学习并掌握大量的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这对于传承文明、保持文化传统是十分有利的。接受学习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为人类传承文明、自我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在许多场合,教师有条不紊地系统讲述比其他方法要有效得多[4]。另外,接受学习有助于学生受纳性能力的发展[4]。而受纳性能力是人类的基本能力之一,它的强弱直接影响人的后续发展。因为绝大多数人的许多知识与经验正是通过“接受”而获得的,所以教师的有意义传授与学生的主动接受也是符合教育规律,能促进学生发展的[5]。

3.接受学习仍应是中小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中小学的年龄段,其认知特点是:受动性大于能动性,依赖性大于自主性,继承性大于创造性。他们的学习,只能是以吸收、继承为主,因为没有继承和接受作为基础、原材料,没有间接经验基础上的经验重组,他们的创造性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因此,对于正在累加知识技能的中小学生来说,接受学习对他们更重要。实事求是地说,在目前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的、条件较差的农村中小学,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仍应是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接受学习的最大优点就是对学习陈述性知识快速有效,能利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尽可能多的知识,并为学习高深知识打下扎实基础,尽快实现人的社会化。

二、新课程背景下应该正确地对待接受学习

1.明确学习方式的转变需要有一个过程

学习方式的转变有一系列的制约因素:教师教育思想及教学水平、教育教学环境、教育资源条件、教育内容性质、学生年龄特征、学生个别差异等;同时,教育评价体制和社会文化的变革是学习方式转变的外部环境。就转变来讲也不可能突然从接受学习转到研究型学习,应该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根据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学习方式的转变首先应该切实增强学生接受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机械接受学习为意义接受学习,再进一步发挥学生的创新性,在学科教学中倡导发现学习,最终引导学生综合各科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行研究型学习[1]。

2.寻求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融合

新课程要改变的是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这种现象,而不是接受学习本身,更不是否定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并不矛盾,在一定意义上,探究学习是一种理念、原则和学习方式,它应渗透于学生的所有学科,所有教学活动之中。现在把它作为一种课程形态,是为探究学习的充分展开提供相对独立、有计划的时间和空间。但探究学习需要有一定的条件,包括较多的时间,不能每堂课都

采用。如果课堂教学都以探究的方式进行,既不经济,也不现实。尤其是当前,在升学率仍是衡量学校、教师教学质量主旋律的情况下,探究学习在一些毕业班的实施更是举步维艰。因为对课程内容的任何知识点的疏忽都有可能导致升学考试的失败,具结果会直接影响到学校和任课教师的生存空间。因此,在基础教育的课堂中究竟采用何种学习方式,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学生的学习风格、教师的教学风格、学科的思维特点以及客观条件来确定,因人、因时、因课制宜,不能一刀切。我们不能把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对立起来,强调一种排斥另一种,而应兼收并蓄,合理安排,取长补短,相互为用,寻求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融合。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寻求接受和探究的恰当平衡依赖于广大教师的实践智慧。在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的教学中接受与探究应酌情灵活使用。不能片面地认为只有用了探究式才体现新课程理念。例如,那些体现事物名称、概念、事实等方面的陈述性知识就不需要学生花时间去探究,靠听、讲、阅读、理解的方式就可以了。特别是中小学中的一些学困生,为了保证他们达到最低目标,很有必要用讲授法向这些学生传递必须的基础知识。改革的侧重点主要是在接受式中间拒绝填鸭式,在活动式里开发一点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2]。如果让学生进行接受学习,教师就要注意采取先行组织者策略,也就是在学生的已知和未知之间架设知识的桥梁,要遵循奥苏伯尔的“不断分化”和“综合贯通”教学原则,注意启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如果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教师就要强化其指导作用,比如,如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何设计实验方案,如何进行观察和记录,如何表述结论等。我们不一定刻意追求完全的探究,例如有关课程标准中列出的探究要素――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等,在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的教学中只要能关注其中的某些要素就可以了[6]。

需要说明的是,在教学实践中不论是采取接受学习还是探究学习的方式,教师都要注意:一是根据新课程的理念,为学生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二是要注重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充分发挥原有知识经验在学生知识建构中作为条件、基础、背景的重要作用;三是要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利知识的运用和迁移。

3.倡导把建构主义理论与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加以整合的创新学习模式

基于对建构主义教学本质的认识,人们在运用该理论时,通常会采用探究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意义。然而,自主探究式的自主建构需要花费很多时间,而学校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恒定的。如果我们的教学主要以建构主义来进行,首先就会遇到时间缺乏的矛盾。另外,基于建构主义的自主探究学习难于考虑知识的系统性,如果遇到中考、高考这类以系统知识为主的严格考试,则矛盾更加突出。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为了彻底改变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被动接受学习,为了实现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的互补和融合,笔者认为,在教学设计时可以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加以整合:在接受式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主动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渗透学生的“自主建构”;在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教师的主导作用,考虑学生必要的接受,教师该讲的地方就要大胆地讲。这倒不失为新课程的一个创新学习模式。在教学实践中,为了充分发挥这一创新模式的教学效益,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可基于上述两种学习理论进一步从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训练学生的认知加工方法及系统有序地呈示教材等方面寻求有效的教学策略[7]。

参考文献:

[1]温欣荣,等.课程改革背景下基础教育问题的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05(8):13―14.

[2]郭永福.关于在课程改革中坚持辩证法克服片面性的几点看法[J].当代教育科学,2005(11):3.

[3]袁维新.认知建构论[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8):58.

[4][日]佐藤正夫.教学论原理[M]。钟启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248.

[5]吴永军.再论新课程教学核心理念及其有效性[J].课程.教材.教法,2005(1):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