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处理技术论文范例6篇

地基处理技术论文

地基处理技术论文范文1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地基处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在不断加快,在建筑行业的实际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很多突出的成就。在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其施工技术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尤其是地基处理技术,地基处理技术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需要运用先进的地基处理技术,包括:碎石桩与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联合处理、强夯法与碎石桩法的联合处理等,做好地基处理的各项工作,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性。

一、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的特点

(一)地基处理的复杂性

我国国土面积跨经纬度的范围比较广,对于我国各地域的地质条件而言,其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例如:冻土地、盐碱地等。另外还会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我国各地的气候条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从而导致建筑工程地基处理具有较大的复杂性,这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的重要特点。

(二)地基处理的多发性

通过对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的质量进行全面的调查和了解,发现其存在着较大的质量问题,如果对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不到位,则可能出现建筑工程坍塌的现象,其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将给国家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

(三)地基处理的潜在性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各个环节而言,各个环环是仅仅相扣的,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建筑工程地基中的各种问题,会出现各种遗留问题,将对建筑工程的安全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地基处理具有潜在性。

(四)地基处理的严重性

地基是整个建筑工程的基础和根基,只有做好建筑工程地基工作,才能进行以后的建筑施工。如果在以后的施工中发现地基出现某些问题,这时地基处理的难度较大,而且需要更多的资金,如果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地基处理,则会带来更大的损失。因此,建筑工程地基处理具有严重性。

(五)地基处理的困难性

在对整个建筑工程质量问题进行治理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局部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必要措施进行有效的调整,为了使其达到预期的效果,进行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是必不可少的。但在进行建筑工程的地下工程处理时,其具有较大的处理难度。如果地基出现任何问题,其将严重影响建筑上部结构性能,甚至使整个建筑工程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

二、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的类型

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的依据是地下环境,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主要采用挤密、夯实、冷热处理、胶结等方式加固地基。地基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桩基技术、地下连续墙技术、地基加固技术。

(一)桩基技术

桩基技术能够将地基上部荷载力转移到地基的深部,并采用缓冲的方式对冲击力起到消解的作用。

(二)地下连续墙技术

在进行建筑工程地基处理过程中,地下连续墙能够为侧向提供支护力量,在整个地基处理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地基加固技术

在实际的建筑工程地基处理过程中,通过运用地基加固技术,有利于增强地基的承载力,能够最大限度的防止地基沉降变形,地基加固技术能够有效的促进建筑工程地基处理的效果,加强地基的承受能力。

三、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

通过对很多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很多建筑工程中还在采用传统的地基处理技术,其已经不能满足时展的要求。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建筑施工地基处理技术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当前单一的处理技术达到的效果不理想,需要将多种处理技术相结合。

(一)碎石桩与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联合处理

在建筑工程进行地基施工过程中,桩基技术具有重要的作用,其能够将地基上部荷载力传递到地基的深部,通过运用缓冲的方式,可以将冲击力消解。如果碎石桩选用水泥粉煤炭灰,其具有较强的承载力。

在运用碎石桩与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联合处理过程中,碎石桩的作用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出现了消除上部地层液化的现象,这种联合处理技术能够使两种方法发挥自身的优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地基沉降的速度。

(二)强夯法与碎石桩法的联合处理

在建筑工程地基处理过程中,需要在填土层中做好碎石桩的处理工作,从而达到地基土固结和挤密的状态,然后选定强夯点,通过冲击力将碎石桩击碎,将碎石挤入周围的护土层,并逐渐形成密实的碎石,在土混合的硬壳层和碎石桩复合地基,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地基强度的稳定性。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强夯法是比较重要的,影响夯实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夯实的次数、深度、夯沉量等。在施工中,需要考虑综合因素,包括地基结构类型载荷大小、夯击深度等。根据地基土的性质选族适当的夯击的次数,通常先夯两遍左右,再选用低能量的方式再一次夯击。

(三)水泥粉煤灰碎石桩与粉喷桩的联合处理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与粉喷桩的联合处理,其主要由各自固结能力与地基土混合,并能够有效的发挥水泥粉煤灰碎石桩高的承载力。在运用这种联合处理技术的情况下,其上部地基主要采用粉喷桩,其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能够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

对于以上三种的联合处理技术而言,任何一种联合处理技术均与桩自身的强度有关,在建筑工程地基施工处理过程中,桩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浇灌过程中,桩自身不能满足设计的要求,将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结 语:

对于任何一个建筑工程而言,其质量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需要运用完善的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地基的处理是非常严格,地基是建筑工程的基础,对整个建筑工程起到支撑作用,因此需要掌握良好的地基处理技术要点。在施工前期要做好准备工作,选择适当的地基施工方案和处理技术,确保地基施工的质量和效率,从而有利于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和完成。

参考文献:

[1]丁建一,王新民,武美燕.我国预拌砂浆行业改革与发展研究报告――预拌砂浆行业发展的意义、现状、问题与建议[A].第二届全国商品砂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

[2]汪波.图式思维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A].西南六省、区、市七方土木建筑工程学会第二十三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

[3]高新华,高云.热泵循环的应用[A].山东制冷空调――2009年山东省制冷空调学术年会“烟台冰轮杯”优秀论文集[C],2009.

地基处理技术论文范文2

关键词 ITS集成;电子信息技术;数据处理;信息融合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5-0209-02

1 ITS信息及特征分析

1.1 智能交通信息(ITS)

交通系统由包括4个基本要素:人(交通出行者、驾驶员和管理者)、物(货物)、各类交通工具和相应的交通设施构成。交通信息是指所有与交通系统的四大要素相关联的信息,是ATMS的关键基础。面向ATMS的基础交通信息主要是指与交通运行状态和交通管理有关的交通信息,是交通信息中最直接、最基础的信息。基础交通信息包括基础交通地理信息、交通实时状态信息、交通控制和管理信息、交通政策法规信息、公共交通信息。

1.2 基础交通信息的属性特征

基础交通信息是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和管理系统,其应具有以下一些基本属性特征:1)准确性;2)及时性;3)共享性;4)信息的采集具有实时性和动态性;5)具有海量信息特征;6)增值性。

2 数据压缩处理技术

交通信息一方面时采集到的信息烦杂多样,要想利用这些不同类别的信息,需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另一方面,交通信息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它的空间性和随机性,因此对它的研究分析需要建立在广泛统计的基础上,应用各类信息处理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来探索它的规律性。

所谓多媒体技术就是能对多种载体(媒体)上的信息和多种存储(媒质)上的信息进行处理的技术,特点主要表现在它的综合性和交互性。交通信息是属于多媒体信息范畴。若要实时的综合处理声音、图像、视频、文字等多媒体信息,其数据量是非常大的。要传输或存储这样大的数据量是非常困难的,必须对其进行压缩编码,在满足实际需要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要传输或存储的数据量。

数据压缩主要依靠信源编码技术。一般的,图像压缩技术可分为两大类: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技术。在多媒体应用中常用的压缩方法有PCM(脉冲编码调制)、预测编码、变换编码、插值和外推法、统计编码、矢量量化和子带编码等;混合编码是近年来广泛采用的方法。新一代的数据压缩方法,如基于模型的压缩方法、分形压缩和小波变换方法等也已经接近实用化水平。

3 信息融合技术

信息融合技术在单纯数据采集融合(即一次融合)阶段称为数据融合,是研究多种信息的获取、传输与处理的基本方法、技术、手段以及信息的表示、内在联系和运动规律的一门技术。融合是指采集并集成各种信息源、多媒体和多格式信息,从而生成完整、准确、及时和有效的综合信息,它比直接从各信息源得到的信息更简洁、更少冗余、更有用途。

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ATMS)是一个典型的多传感器系统,信息融合技术给交通信息加工和处理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方法,信息融合技术的最大优势在于它能合理协调多源数据,充分综合有用信息,提高在多变环境中正确决策的能力。

在信息融合领域使用的主要数学工具或方法有概率论、推理网络、模糊理论和神经网络等,其中使用较多的是概率论、模糊理论、推理网络。当然,除了这几种常用的方法之外,还有其他很多解决途径。

3.1 概率论

在融合技术中最早应用的就是概率论。在一个公共空间根据概率或似然函数对输入数据建模,在一定的先验概率情况下,根据贝叶斯规则合并这些概率以获得每个输出假设的概率,这样可以处理不确定性问题。贝叶斯方法的主要难点在于对概率分布的描述,特别是当数据是由低档传感器给出时,就显得更为困难。另外,在进行计算的时候,常常简单地假定信息源是独立的,这个假设在大多数情况下非常受限制。卡尔曼滤波方法则根据早先估计和最新观测,递推地提供对观测特性的估计。另外,概率论和模糊集理论的综合应用给解决多源数据的融合问题提供了工具。

3.2 模糊理论

模糊集理论是基于分类的局部理论,因此,从产生起就有许多模糊分类技术得以发展。隶属函数可以表达词语的意思,这在数字表达和符号表达之间建立了一个便利的交互接口。在信息融合的应用中主要是通过与特征相连的规则对专家知识进行建模。另外,可以采用模糊理论来对数字化信息进行严格地、折衷或是宽松地建模。模糊理论的另一个方面是可以处理非精确描述问题,还能够自适应地归并信息。对估计过程的模糊拓展可以解决信息或决策冲突问题,应用于传感器融合、专家意见综合以及数据库融合,特别是在信息很少,又只是定性信息的情况下效果较好。

3.3 推理网络

推理网络的构建和应用有着很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3年由一位名叫John H W ig-more的美国学者所做的研究工作。近来,许多对于分析复杂推理网络的理论往往基于贝叶斯规则的推论,并且都被归类于贝叶斯网络。目前,大多数贝叶斯网络的研究都包括了对于概率有效传播的算法拓展,同时它在整个网络中也充当了新证据的角色。同时贝叶斯网络在许多A1任务里都己作为对于不确定推理的标准化有效方法。贝叶斯网络的优点是简洁、易于处理相关事件。缺点是不能区分不知道和不确定事件,并且要求处理的对象具有相关性。在实际运用中一般不知道先验概率,当假定的先验概率与实际相矛盾时,推理结果很差,特别是在处理多假设和多条件问题时显得相当复杂。

参考文献

[1]杨兆升.基础交通信息融合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2]史其信,陆化普.中国 ITS 发展战略构想[J].公路交通科技,1998,3.

地基处理技术论文范文3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教学改革;网络

中图分类号:C41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随着电子技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广播电视和通信这三大原来各自独立的领域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从而形成了一门崭新的技术,即多媒体技术,并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随着多媒体产品推陈出新,逐渐影响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因此,人们迫切需要学习多媒体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目前,各个高校的多媒体技术相关课程已经跨出计算机专业,如电子商务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艺术类等专业都开设了多媒体技术相关课程。

对于非计算机专业来说,设置《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的特点是课时少、实践性强、内容涉及面广。因此,如何应用网络技术建立网络辅助教学平台,解决课时少与内容涉及面广的矛盾,同时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呢?在教学过程中,即要注重理论基础知识,又要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为达成这种教学目的,笔者对该门课程进行了改革,设计开发了多媒体技术基础与应用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在实践教学中引入课程设计,对非计算机专业开设《多媒体技术基础与应用》课程进行讨论,供同行参考或指正。

二、课程内容的改革

1、课程知识体系结构的改革。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主要包括多媒体应用技术领域里的基本知识和内容,从总体上可以分为多媒体技术基本原理、多媒体硬件、多媒体软件应用设计三个大的方面,原理是基础,硬件和软件的应用是提高,它们是互相促进的两个方面。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多媒体技术应用人才,这就要求学生除了要掌握扎实的多媒体技术基本原理以外,各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此类课程,教学内容应该偏重于软件应用和硬件的使用方面,培养学生的灵活性,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目前的技术发展现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理论和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其教学目标定位于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掌握多媒体技术的数据压缩和解压缩技术,学会使用多媒体硬件设备和软件环境,从应用的角度出发使用多媒体创作工具开发多媒体应用系统或创作多媒体作品。(表1)

2、实验内容教学的改革。实验教学,一方面是为了配合理论学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基础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当前最新多媒体的应用技术,开阔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根据“实验驱动理论学习”的原则,实验内容设计如下:

(1)数字音频处理。通过几种常见的音频处理软件,实现对声音的采集、编辑和处理。实验以Windows自带的录音机软件、Adobe Audition3.0等软件为主。

(2)数字图像处理。通过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理解像素、色彩模式、有损和无损压缩、位图和矢量图的概念,了解计算机表示和处理图形图像的原理,熟悉不同的图形、图像文件格式。实验以PhotoShop CS、Coreldraw12工具软件为主。

(3)动画的制作。通过二维动画制作软件的使用,掌握动画采用的压缩格式以及动画与其他软件的相互结合。实验以Flash工具软件为主。

(4)数字视频的处理。通过视频处理软件的使用,掌握“时间线”窗口和“监视器”窗口的使用,了解多种特效效果基本使用方法,能够运用视频、音频、字幕和静止图像对多种素材进行编辑处理。实验以Adobe Premiere Pro工具软件为主。

(5)多媒体创作工具的应用。通过对多媒体创作工具Authorware的使用,熟悉多媒体应用系统的创作流程和各种媒体素材的集合应用。实验要求熟悉Authorware图标的使用,了解知识对象、函数、变量的基本使用方法。

三、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

1、案例教学法。为了突出本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需精心设计多媒体数据压缩、声音素材制作与处理、视频素材制作与处理、图形图像素材制作与处理、动画素材制作与处理、多媒体作品创作等教学用案例,通过这些案例的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去分析,如何利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完成作品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即提倡一种引导式的教学,灵活方便,绝对不能死板地把知识点与软件应用的模块单列地灌输给学生。

2、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建设。网络辅助教学资源是一种新型的媒体,是利用多媒体和流媒体技术,通过网络表现教学内容和实施教学活动的综合性教学系统,具有丰富性、灵活性、动态性、交互性等许多优势。我们设计开发的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包括教学资源、教学资源下载、网上答疑、提交作业、作品展示、实验指导、课程设计、在线测试、网上论坛等功能。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教学资源,解决课时少、上机时间不够的问题;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学习的能力,最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对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热情和参与程度。

3、课程设计的引入。多媒体技术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实践性强,对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习的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引入了课程设计,通过精心设计的实例,将多媒体技术中的视音频素材的采集与编辑、图像处理、动画制作、创作工具等内容汇编在一起,引导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多媒体应用的无穷魅力,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课程设计,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复杂的概念,提高了专业技能,获得运用科学和工程知识解决多媒体信息处理的技能,设计实验和动手实验的技能、分析和解释数据的技能等。

4、考核方式的改革。课程考核是一种督促学生学习的手段,其真正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鉴于本课程是一门考查课,因此考核方式比较灵活,主要以学生对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基本原理,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的理解,多媒体软件掌握的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评分依据,采用平时成绩+理论成绩+课程设计的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20%,结合实验和出勤情况评分;理论成绩占50%,采用闭卷的考核方式;课程设计占30%,内容为使用flah或premiere制作电子相册或MTV,或者使用Authorware开发一个多媒体课件,要求综合使用文字、图像、音频、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元素,采用所学的软件完成多媒体素材的制作和综合使用,课程设计的作品上传到辅助教学网站上,并附一份设计报告,阐述设计的思想和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四、结束语

通过对《多媒体技术基础与应用》这门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特别是该课程网络辅助教学系统的建立,这门课程受到了很多同学的喜爱,即便学时数少,特别是上机时间不充裕,同学们也能在寝室完成实验内容,然后通过Internet上传到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并通过在线聊天室进行作品的讨论,使得同学之间能取长补短,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薛为民.《多媒体技术与应用》.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6.

地基处理技术论文范文4

关键词:3S技术;生态学;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8-0131-03

“3S”技术,即遥感(Remote Sensing,R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统称[1],是空间技术、传感器技术、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相结合,多学科高度集成的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分析、表达、传播和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是一门非常综合的学科[2],并具有获取信息及时、准确、宏观等优点[3]。目前,“3S”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军事、通讯等行业和部门,成为世界各国角逐尖端技术的热点[4]。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5]。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技术的进步,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强度影响环境。而诸如能源消耗、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粮食短缺、环境退化、生态失调等世界资源环境问题的出现,均有赖于生态学理论的指导[6]。“3S”技术由于具有快速、实时地采集、存储、管理、更新、分析和应用与资源环境有关数据的能力,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生态学研究领域。华南农业大学生态学本科专业自2003年招生以来,一直十分重视学生研究方法与手段的掌握,《3S技术及其应用》课程也因此作为生态学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为此,本文结合“3S”技术的综合性,突出生态学的学科特点,在概述“3S”技术在生态学领域的应用与发展趋势、分析当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基础上,探讨了在教学中重点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今后实践教学的方向,以期不断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3S”技术在生态学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在生态学研究领域,“3S”技术主要涉及全球变化、区域生态环境资源(大气环境、水环境、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污染的生态效应、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生态系统健康管理、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规划、生态工程与生态设计、区域可持续发展等[1,7]。目前,“3S”技术的结合与集成是其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3S”集成系统中,RS在生态学上的应用包括收集数据信息源、大面积的生态资源调查和动态监测,间接应用包括预测预报和灾害危险等级确定等。GIS在生态学上的应用主要是对各种来源的数据进行管理和处理,分析生态实体与其他生物体或环境的相关空间定位对其自身功能的影响,分析多种空间尺度下的海量数据。GPS则主要用于生态调查和定位。

二、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内容丰富,学时数有限

“3S”技术是一门内容涵盖广泛的学科,通常包括空间信息技术基础、遥感系统和遥感技术的物理基础、遥感技术系统、遥感图像处理技术、GIS的组成和功能、空间数据的结构、空间数据分析、GPS的构成、GPS定位方法和测量以及3S技术的综合应用等。此外,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还需要结合专业特点,适时扩充“3S”技术的前沿知识。可见,《3S技术及其应用》课程涉及范围相当广泛。但在课程教学中,为了与其他专业课程相协调,本课程仅安排了32学时(其中理论16学时,实践16学时),学生普遍反映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较难理解与掌握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也难掌握相关的软件操作。

(二)缺乏基础,理论掌握难

“3S”技术是测绘学、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地图学、地理科学、计算机科学、信息学等学科的有机集成,是一门综合交叉学科,涉及的基础学科多[8]。但生态学专业侧重于向学生讲授生态学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在教学计划中较多设置体现生态学专业领域(主要为微观和中观生态学)的基础理论课程,而未开设与“3S”技术相关的基础课程,如地理学、地图学等。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所涉及的学科术语及理论知识缺乏而较难衔接和掌握。

(三)学生畏难,动手实践少

实践性强不仅是《3S技术及其应用》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之一,更是“3S”技术采集、测量、分析、存储、管理、显示、传播以及应用与地理、空间分布相关数据的关键技术手段的要求。在《3S技术及其应用》课程教学中,RS、GIS软件操作和GPS仪器使用是掌握3S技术的必要环节,也是“3S”技术的丰富内容和广泛应用的实现方式[4]。但目前因相关软件均是英文版本,学生通常从传统的中文版本软件转到用复杂的英文版本软件,加之软件的操作步骤较平常使用的Word、Excel、PowerPoint等复杂,学生需要花大量时间来适应。另一方面,由于教学课时相对较少,学生畏难而不愿在课后花时间熟悉相关软件,最终导致动手实践少,软件操作能力差,难以结合专业知识进行有效应用。

三、教学内容选择

根据“3S”技术在生态学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可知,《3S技术及其应用》课程涉及的教学内容较为广泛,主要包括:(1)遥感图像处理及生态学应用;(2)遥感解译与应用;(3)GIS空间分析及应用;(4)GPS精确定位与导航应用等。但“3S”技术的集成或融合目前只是在个别的科学研究项目中实施,国内外均没有相应的专业教材作为参考[9],而要在有限的学时内系统地讲述“3S技术及其应用”显然不切实际。因此,针对《3S技术及其应用》课程的操作性以及实践的综合性等特点,及其在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上述问题,重点提出了具体的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操作环节(表1)。即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让学生掌握RS、GIS和GPS的基本理论和三种技术的基本使用方法,又要选择性地进行重点内容的讲授。由表1可知,在《3S技术及其应用》课程教学中,RS和GIS理论与软件上机操作是教学的主体内容,其中RS理论讲授安排了6个学时,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rdas Imaging实践操作6学时;GIS理论讲授7学时,GIS软件ArcView实践操作8学时;而GPS则作为辅助内容讲授,理论与手持GPS的操作分别安排了3学时和2学时。

四、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改革探讨

鉴于《3S技术及其应用》课程的操作性以及综合实践性强等特点,结合上述教学内容的选择重点,提出了在教学实践中还需加强的一些环节。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目前,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已在各高校得到普遍推广。而“3S”技术涉及遥感图像的增强处理、裁剪与拼接、虚拟现实、计算机模拟等操作,必须运用多媒体教学才能更好地展示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4]。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二)注重软件的上机实践操作

RS、GIS和GPS仪器的使用以及软件操作是掌握“3S”技术的重要环节。因此,上机操作应重点练习遥感图像的增强处理、裁剪与拼接和几何校正、计算机自动分类、GIS的数字化及数据库构建、空间叠加分析以及专题图制作、GPS定位及野外数据采集与导航。此外,由于上机实践学时数有限,还需要学生课后自行安装相关软件,加强软件操作练习,最终达到熟练操作软件的目的。

(三)突出案例教学

在“3S技术及其应用”课程教学中,教师应结合专业特色,结合案例进行分析讲解。为突出“3S”技术的综合性,任课教师可结合相关研究课题,选择能反映本专业特色的典型案例,以更好地把研究中的细节问题讲透。例如,“生态学景观格局及其动态分析的综合应用”较适合用于生态学专业的教学案例,通过此案例教学,学生可以了解并掌握GPS的坐标定位、RS的遥感图像处理与解译、GIS的景观专题图生成与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等。

五、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针对当前《3S技术及其应用》课程在生态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实际情况,特提出以下教学改革建议。

(一)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增加相关基础课程的设置和学时数

由于“3S”技术涉及的基础课程较多,故建议在今后的人才培养计划修订中,增加一门与“3S”技术联系紧密的基础课程,如地理学或地图学,让生态学专业学生在学习完地理学或地图学课程后,再学习《3S技术及其应用》课程,将会更加轻松且易掌握。此外,“3S”技术内容丰富、范围广泛,为让学生更好地掌握“3S”的基础理论知识与相关软件操作,建议在人才培养计划修订中,可将总学时数增加到48学时。

(二)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相结合

目前,在本校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实践操作性较强的课程,除《3S技术及其应用》外,还有《生态规划学》和《生态学野外综合实习》等课程,这些课程均与《3S技术及其应用》课程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教学计划设置中,可考虑在《生态规划学》课程实践和《生态学野外综合实习》中增设“3S”技术的相应实践环节,以培养学生解决生态学相关问题的能力。如可在“生态规划学”课程教学实践中,把“3S”技术实践融合进去:确定生态规划项目和规划区域学生收集RS数据(可从Google Earth下载)野外现场调查时用GPS对特定点进行坐标定位室内对RS数据进行几何纠正等处理提取基本信息和用地分类拟定规划初步方案方案讨论确定方案利用GIS进行专题图制作。但需注意的是,相关课程实践的结合必须在课时上进行统筹安排。

(三)与校院各级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研究相结合

为了建立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协作性学习的良好氛围,学校和学院设立了不同类型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如华南农业大学科技创新计划、农学院金穗计划等,以鼓励本科生结合课程学习内容,申请课题,开展课外科研活动。而对于学习《3S技术及其应用》课程的生态学专业学生而言,可以鼓励他们走出课堂,积极申请与“3S”技术相关的科技创新课题,以科研实践方式,激发和鼓励学生的研究兴趣,使学生在科研实践中了解和熟悉“3S”技术及其具体应用,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进行科技创新的能力[10]。

参考文献:

[1]汤洁.3S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50.

[2]曹月娥.3S技术综合应用的教学与实习方法研究[J].中国教师,2013,(S1):224.

[3]任德智,潘刚.高校“3S”技术课程教学现状与对策[J].中国农业教育,2011,(1):71-74.

[4]刘健,余坤勇,赖日文,等.“3S技术”课程案例教学的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2010,28(3):72-76.

[5]骆世明.普通生态学[M].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1-10.

[6]明素华.3S技术在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2):224-225.

[7]聂呈荣,李明辉,崔志新,等.3S技术及其在生态学上的应用[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1(1):70-73.

[8]余坤勇,刘健,赖日文,等.《3S技术》课程引进科研成果的教学分析探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4):131-133.

地基处理技术论文范文5

【关键词】: 数字摄影 信息化测绘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P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数字摄影测量不断的发展与进步,整个测绘领域已有逐渐向信息化测绘发展的趋势,但是目前我国信息化测绘领域还存在一定理论和技术上的障碍,目前我国正处于数字化测绘向信息化测绘发展的关键时期,经国务院批准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形成以基础地理信息获取空间化实时化、处理自动化智能化、服务网络化社会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测绘体系,信息化测绘是数字化测绘发展的必然结果。现在就数字摄影测量谈一下信息化测绘的相关问题。

一 数字摄影测量技术

1概念:数字摄影测量技术是在DGPS/IMU组合导航技术和LIDAR激光雷达扫描技术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数字测量手段。

2相关技术

2.1航空数码相机:这种技术的优点在于可通过不增加飞行成本而大幅度提高重叠度影像获取、匹配及三维重建的精度。

2.2无地面控制的卫星影像对地定位技术:这种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到高空间分辨率卫星影像几何处理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3数码城市建模中数字摄影测量技术:这一技术是利用低空飞行为传感载体,将安装到旋转平台上的数码相机拍到的航带城区影像进行整体处理,生成城市立体影像拼图。这样一来大大降低劳动量同时减少一些由于地理复杂带来的误差。

二 信息化测绘技术

1内涵:信息化测绘没有改变测绘的本质,数字化测绘是信息化测绘的基础,离开了数字化测绘就没有信息化测绘,二者密不可分,也就是说,信息化测绘不是替代数字化测绘,而是数字化测绘的新一轮发展,是数字化测绘的发展的必然结果。

2信息化测绘技术组成

2.1智能化移动测量技术

智能化移动测量技术是结合了空间同步、自动提取及传输移动实时信息等技术,作用在于整个测绘过程中对于热点数据的采集。由于采取多项技术结合,能够实现地理信息服务的社会化、实时化和大众化。

2.2地理信息动态更新技术

地理信息动态更新技术有及时更新时态增量、地物变化信息以及数据保存等作用。由于这项技术的更新速度快、信息搜索及时以及能处理庞大复杂数据等优势使得整个信息化测绘的效率大大提高。

2.3数字化地图技术

数字化地图技术实现了纸制地图的数字化处理,是将能满足条件的纸制地图利用数字化地图处理仪处理后将产生的相关信息数据输入电脑中,生成相应的数字地图。这种地图具有保真、便捷等特性。

2.4全球定位系统技术

该技术为地面上GPS使用提供精确实时、高精度的三维坐标及相关信息,该技术广泛的应用到运输导航、城市建设及航空航天等

2.5数字摄影测量技术

数字摄影测量技术以数字影像和摄影测量为基础,结合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影像匹配等技术广泛应用到大比例尺地形测量中,是信息化测量技术的基础。

3信息化测绘的核心

信息的集成和管理是信息化测绘的核心,在测绘领域,由于空间信息获取速度快、信息获取量大以及空间测绘产品多样,如各种比例尺的4D产品(DOM、DRG);还有各类更新信息乃至专题信息,如何将这些原始影像高度集中管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4传统观念突破是信息化测绘发展的关键

随着信息测绘的发展,数字真影测量技术的流程、组织奖发生深刻的变化,如数字摄影测量中影像的“控制点库”建立有一定的作用及意义,但随着真正的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到来,新影像与已有正射影像直接匹配,这样一来“控制点库”的作用就不太大啦,因此不能只停留在传统的理念上来考虑数字摄影测量问题。

三 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对信息化测绘的积极作用

1数字摄影测量技术保障信息化测绘的科学实施

随着数字测绘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整个测绘体系正朝着信息化测绘方向发展。发展的过程中数字摄影测量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成全数字化与计算机结合,覆盖面积更广,应用范围更大得技术体系。在信息化测绘技术将成为未来主流的大趋势下,完善的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将不断的有力的保障信息化测绘的科学实施。

2数字摄影测量理论的完善有利于信息化测绘体系的建立

科技不断进步使得数字摄影测量理论不断自我完善。数字摄影测量理论是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基础,而数字摄影测量技术是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基石,信息化测绘技术则是信息化测绘的核心内容,总之,数字摄影测量理论的完善将会为信息化测绘体系提供一个科学可靠的理论平台,在对各种测绘技术中和整理后,信息测绘体系将会有建立起一个扎实可靠的理论基础,符合了我国信息测绘的可持续发展。

3传感器进步为信息化测绘提供技术手段

近些年来随着传感器的不断进步已经突破数字摄影测量依靠控制点进行测量的传统模式,这样一来将大大的提高传感器捕捉信息的及时性与准确性,从而减少控制点的复杂性造成的误差和其他一些不利的影响,传感器不断进步下衍生出的各种传感技术将为信息化测绘技术提供先进的技术手段,促进了信息化测绘的发展进程。

总结:数字摄影测量技术与信息化测绘二者密不可分,数字摄影测量技术是信息化测绘发展的基石,数字摄影测量技术也是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综上所述:信息化测绘解放整个测绘工作的劳动力,提高测绘效率应用前景广发,但是我国的测绘体系有数字化测绘向信息化测绘发展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在这过程中需要克服种种困难,资源利用最大化,才能推动信息化测绘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测绘。

参考文献

[1] 张祖勋,张剑清,张力.数字摄影测量学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2000,25(1):7-11

[2] 王金鑫,叶海翔,田高力,孙晓兵,当代摄影测量的发展与定位[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一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3],2007年.

地基处理技术论文范文6

关键词: 表面工程 表面技术 课程 教学

《表面工程》是高等院校材料类专业如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等专业学生必修的技术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传统材料表面技术和现代材料表面技术的基础知识,并将所学知识系统化,具有初步解决工程构件和机械零部件表面技术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奠定必要的技术基础知识。该课程所涉及的表面工程技术,是在保证材料整体强度水平不降低的基础上,应用不同的现代技术手段赋予材料表面各种所需要的性能。

表面工程技术理论是建立在物理、化学、冶金、材料、机械等学科基础上的交叉学科,是表面涂镀层技术、表面改性技术、表面处理技术的综合应用,分别具有原子沉积技术、颗粒沉积技术、整体覆盖技术、表面改性技术的原理特点[1]。因此《表面工程》课程涉及范围较广、内容多,涉及多种表面改性技术和分析测试技术,内容相对较为繁杂。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让学生真正掌握各种表面技术是至关重要的。笔者认为,需将表面工程的“表面文章”做到实处。就教学方面而言,可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合理选择教材、科学安排内容、重点突出

表面工程技术内涵丰富,外延广泛,发展迅猛。任课教师可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前修课程基础或选用教材的不同。在此基础上再挑选2~3本参考教材推荐给学生,并且在讲课过程中提醒学生,哪些内容主要参考哪本教材能有利于自己更好地理解。教师应针对专业特点及本学科研究与应用发展态势,对有关内容合理取舍与增删。很多高校多以钱苗根等著的“现代表面技术”为教材,笔者所在学校也以此为基本教材,但是进行了较多的调整,例如该教材对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微弧氧化技术”没有介绍,我们在授课内容中加入了此项内容。

授课时应注重学习方法、研究思路和工程意识的启发与引导。各讲学时分配不求统一,任课教师应根据学生课堂反馈,灵活合理地安排每次授课内容的顺序、详略、深浅、难易与进度。讲授内容和顺序按本学科基本结构及学生先修课程基础确定,而非特定的教材全部内容或授课教案顺序。课堂教学的难易程度,即对三个基本认识层次“了解”、“熟悉”、“掌握”的把握,可转化为“懂”与“会”尺度的把握,前者包括所有认识层次的内容,后者仅限部分“掌握”内容。此外,这些认识层次的划分与所谓课程重点、难点没有关系,更与课程考试重点无关。

二、坚持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加深学生理解

从大的方面来说,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是高校“产学研”体制本身的要求;就课程教学而言,科研与教学相结合能够起到很好的相互促进作用。同时,由于表面工程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很多教师的科研内容涉及多种表面技术,为科研与教学的结合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科研与教学具体体现在:

1.课程讲解要深入介绍科研动向。在分章节讲授每一种表面工程技术时,除了介绍其发展现状及趋势之外,更要介绍当前该技术的科研动向、研究热点,更重要的是要引入了身边教师甚至是任课教师自己的科研动向及成果。仍以微弧氧化技术为例,在介绍该技术时,我们提到了相关学者获得的国家科技进步奖,并以PPT的形式给出相应的图片和文字介绍。同时,笔者结合自己利用微弧氧化技术在铝、镁合金等方面的研究,给学生做更详细细致的讲解。尤其是当给学生提到光催化、生物涂层时,学生表现出较大的兴趣。

2.将学生直接引入科研工作中。对于有兴趣的学生可以让其直接参与老师的科研工作。笔者所在的江苏大学为此项工作提供了可操作的平台,学校鼓励大学生参与科研,进行“科研立项”,让学生作为项目的“主持人”并提供经费支持。笔者结合表面工程课程内容,带了数名科研立项的学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加深了学生对相应内容的理解,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坚持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践课程教学相结合,增强学生感性认识

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的知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消化、理解和掌握,并在实践中获得创新[2]。“表面工程”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生产实际应用性强[3]。我们主要从理论教学、科研、实验教学等方面来增强学生在表面工程技术方面的实践能力,强化教学效果。高校一般同时开设“表面工程”与“综合实验”课程。

理论教学应当适当提前,相应章节讲授完成后就进行实验教学。我们在教学中发现,理论教学之后就进行试验教学,学生能够理解得更加深刻。经常听见学生说“原来是这样”。说明实验教学更加加深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比如,在阳极氧化章节,学生在理论课上学到了膜具有多孔结构,当他们进行了铝合金的阳极氧化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膜的形貌时,大大加深了他们对膜结构的认识和理解,也体会到这种多孔结构的性能特点,比如减小孔隙率是提高膜耐腐蚀性能的重要途径。另外,理论教学还应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之后,带领学生到工厂实地参观实习,有选择地同理论学习相结合,能进一步深化学生认识,并且让他们体会到所学的正在为企业所用。

四、坚持课程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兴趣与积极性

实际上,任何课程学习都应联系实际。这一方面,让学生感到所学有用,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到所学触手可及,就在身边。“表面工程”更要求联系实际,这也是其他一些学者所提倡[4]。表面技术应用的广泛性为更好地联系实际提供了可能。。比如,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上课玩手机。我适时地抓住机会,因势利导,跟学生们研究起手机来。我从他们感兴趣的通信与娱乐功能入手,谈到手机的材料,最后谈到手机材料的表面处理,并从即将面世的“苹果”5代手机不耐磨——已经上市的港版一个月表面就磨花了。谈到表面技术在耐磨方面的作用,并告诉学生,最近上市HTC、三星等不少手机采用了微弧氧化技术。并利用本校上课的多媒体网络平台,直接连接互联网一些视频网站,直接观看微弧氧化技术对手机外壳的处理过程。经过这样的过程,笔者发现学生都瞪大了眼睛,提高了兴趣和积极性。因此,联系实际,尤其是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现象入手,能够抓住学生的心理,进而顺利引入课程相关知识点的学习。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高校“表面工程”课程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将“表面文章”做到实处。需要合理选择教材、科学安排内容;坚持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加深学生理解;坚持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践课程教学相结合,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坚持课程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兴趣与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龙世卫,解念锁.我国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J].中国西部科技,2011,10(3):51-52.

[2]曹红霞,杨树.《分析化学》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方法探析[J].开封大学学报,2006,20(3):46-47.

[3]张微,张津,曾英.“材料表面工程”课程教学改革.四川兵工学,2009,29(2):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