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幸福的感言范例6篇

关于幸福的感言

关于幸福的感言范文1

第一,基本收入是幸福的首要条件。整体而言,穷人的幸福感比富人低,穷国国民幸福感比富国国民低。当人的衣食住行等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增加收入就会增加幸福感。当一个国家的低收入群体很大的时候,增加他们的收入会显著导致整个国民幸福感的提高。因此,政府和社会要高度关注低收入阶层生存状态,保障他们的基本物质生活条件,特别是通过劳动获得这些条件的权利和能力。所以从国民幸福的层面讲,就业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失业、养老保障制度,是国民幸福的底线。面对失业、贫困、饥饿的人,奢谈什么幸福和尊严?说穷人也可能很幸福,仅从个人层面而言,没错;但从社会层面而言,这样说话只会贻笑大方,甚至遭受谴责,也不符合事实。各种幸福国家排名中,最幸福的国家也是国民富裕的国家,最不幸福的国家也是国民贫穷的国家,富裕国家不会是最不幸福的国家,贫穷国家更不可能是最幸福的国家。

第二,公平正义是国民幸福的社会基础。相对收入比绝对收入更能预测幸福感,贫富差距通过社会比较的心理过程导致普遍的不公平感,使得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都觉得不幸福。低收入者愤恨不平,高收入者拿自己与更高收入的人比较。因此,增加所有人的收入并不会提高所有人的幸福感,因为所有的人与别人相比,自己收入都没有提高。着重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通过税收等手段控制高收入者的收入增加幅度,缩小收入差距,使贫富差距控制在人们可接受的范围,可以提高国民幸福感。

第三,健康保障是幸福的前提。健康对于幸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什么奥巴马政府如此看重医保法案,为什么中国现在如此重视医疗改革?因为健康是每个人幸福的基本前提。在一个好的社会里,任何人不会因为看不起病被迫放弃治疗而等死。还有食品安全问题,包括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等。生活在一个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社会,还有什么幸福和尊严可言?在此基础上,还有自然环境、人口密度、出行便利、社会支持与人际关系等,这些因素与健康的关系在心理学中都有大量研究,如关于拥挤导致行为异常的动物实验研究,关于社会支持与康复的研究等等,心理学家要重视将这些研究成果传播给社会和政府。有研究显示,日本在高收入国家中幸福感最低,有人分析可能与人口密度、拥挤、过分强调竞争以及与此相关的应试教育等因素有关。

第四,教育机会与职业成功是现代人幸福感的支柱。从受教育是就业的基本条件这个意义上讲,教育是幸福的保护性条件;从教育是个人潜能实现的基本条件这个意义上讲,教育更是幸福的促进性条件。胜任的需要以及胜任力对于现代社会中的人太重要了,不能胜任往往意味着失败、挫折、焦虑、抑郁,这些都是幸福和自尊的破坏性因素。胜任的需要和潜能实现的需要的满足能大大提高幸福感,同时也使国家的创新能力大大提高。社会和政府有责任保障个人平等受教育的机会,使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受教育的条件,不因为贫穷、出身、残障等因素受到教育歧视。

第五,社会对个人自由的维护是现代人幸福感的制度保障。在旧的户籍制度、人事制度还有婚姻登记制度下,个人改变自己命运的可能性受到极大的限制,几乎所有成年的中国人都有切身感受。人身依附关系之中的人是没有幸福可言的。研究发现,对生活的控制感调节实际收入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就是说那些相信自己能够控制自己生活的人更可能成功地为自己创造出有利的经济条件,通过努力工作获得物质财富,从而导致更高的幸福感。收入低但能够维持高控制感的被试组报告的幸福感水平几乎与高收入的被试组一样高,他们不将这种低收入状态视为不可变的,而是确信能够改变这种情形。这里虽然有个人主观因素的作用,如乐观主义、控制感、能力等,但社会对个人自由的容忍程度,对个人自主的支持程度,对个人提供的选择机会,特别是社会对个人自由保障的制度设计,是很重要的外部条件。

以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不言而喻。人均国民收入与国民幸福之间不完全一致,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也不会必然使国民整体的幸福感增加。国外的研究是,当人均国民年收入超过8000美元时,国民收入与国民幸福感的相关就消失了。幸福感排名靠前的富裕国家不仅是收入高以及对于低收入者的基本保障,更重要的是其他社会条件值得我们重视,如贫富差距、医疗保障、受教育的机会、个人选择与发展的权利等,或者说高收入有利于促进这些条件的改善,从而提高了幸福感。因此,我们一方面要继续保持经济增长,同时更要重视社会、政治和文化方面的改革。

个人如何提高幸福感

从个人层面看幸福,也就是在既定的社会条件下,个人如何提高幸福感?

第一,积极地面对世界,增强自我力量感。主动争取个人生存和追求个人幸福的基本权利,特别是通过劳动获得基本生活条件和个人幸福的权利。这种权利意识本身就是对自己负责也对社会负责的表现,因为这也是现代公民社会对个人素质的要求。保持乐观并有控制感的生活状态,相信自己能在一定程度上创造条件改变自己的环境,以至于改变自己的经济状况乃至整个生存状况。如果你生性是个内向且情绪很不稳定的人,要提升你的幸福感,还要尽力去改变自己的性格,使自己更外向一些,情绪更平和一些,多接触外向平和、乐观向上的人,寻求社会支持,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并构建积极的自我概念,提高自尊、自主性和控制感。人是环境的产物,但人也改造环境;性格决定命运,但性格也是可塑的。

第二,不要总是向上比较,适当向下比较,保持理性平和的心态,不仇富,不欺贫。幸福感没有绝对的衡量标准,人们往往拿自己的现有情形与周围的人进行对比,在收入方面也是如此。对一'hA--的心理感受来说,最重要的不是他的绝对收入水平,而是他和别人比较的相对地位。研究表明,向上比较能激励个体去做得更好,但也会使满意度降低,而向下比较虽然容易使人安于现状,但会使满意度增加。因此,当我们在朝目标奋进的过程中感觉太累的时候,不妨适当向下比较,缓解T压力,以便为下一次的奋斗蓄积能量。

第三,科学地认识物质财富与幸福的关系。金钱不是幸福的充分条件,钱本身买不来幸福。过高的物质生活目标不仅不会使人更幸福,反而使人更烦恼。中奖是很多人的梦想,如果真中了大奖,我们的幸福是不是会相应增长呢?一项经典的研究发现,中奖的人并不比一般的人更幸福。首先,与中奖后的兴奋和高峰体验相比,许多平常的生活事件看起来就不再那么有乐趣了。其次,中奖的兴奋会随着时间而逐步消退。当他们习惯了期待由新的财富所带来的快乐时,这些已经来到的快乐体验就不再那么强烈,对J总体的幸福感就不再有很大的影响。一项对《福布斯》杂志公布的富翁的调查发现,与一般的民众相比,他们的幸福感只是略高一点;49位超级富翁中,有80%的人报告钱既可以增加也可以减少幸福,一位富翁从来不记得自己曾

经幸福过;一位富翁(婆)报告钱不能解除由她孩子的问题所造成的痛苦。由此看来,金钱在人们心理上的作用被夸大了a在一定范围内,在贫穷状态下’金钱对幸福感的影响较大,而一旦超出这个范围,金钱对幸福感就不产生什么大的影响或者根本不产生影响。

第四,设置多样化多层次的生活目标。金钱是个人实现生活目标所需的条件或手段,如果把金钱本身作为追求的终极目标,它对幸福感又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大量研究表明,那些认为金钱比其他目标更重要的人对他们的生活质量更不满意,把追求经济的成功作为生活的中心目标反而会降低幸福感。因为过分追求经济目标会消耗大量的能量,如果多数心理能量都被投资到物质目标上,那么追求其他目标如亲密关系、体育锻炼、兴趣爱好、审美活动、公益事务化可用的能量就减少了,这样就减少了实现它们的机会而最终阻碍了总体幸福感的提升,因为这些目标对于幸福也是必要的。

关于幸福的感言范文2

语言与社会性别导论(Language and gender: An introduction)

[英]玛丽塔尔博特(Mary Talbot)著,艾晓明、唐红梅、柯倩婷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オオ

英国学者玛丽塔尔博特(Mary Talbot)的《语言与社会性别导论》虽然不论从装帧、内容到体例都是一本地道的“学术专著”,但其对一般读者的意义要远胜于对研究者。这本书的译者,中山大学的艾晓明教授在使用过本书的一些内容进行教学后,感叹令她印象最深的“是女生们的反应”,她认为这门课程开启了一个通道,让女生发出自己的声音。

作为一本导论,这本书对一般读者而言可以说是很好的“启蒙读物”,每种理论点到为止但有理有据;作为一本学术著作,其本身连贯的逻辑架构以及作者对所述理论的批判和质疑又能在为专业研究者提供一幅完整的思考画面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学术反思――在理解了语言在社会性别构建的过程中起到的重要角色后,反思日常的话语中暗藏着的权力关系。

这样的视角不仅是语言学和女性主义研究的议题,也为其他学科提供了反思空间,心理学便是一例。

近年来,发生在心理学界最大的事件,莫过于20世纪末由美国心理学会前会长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发起的积极心理学运动,这一运动的精神在于反对以往只针对“心理问题”进行研究的消极心理学模式(例如精神分析流派的研究范式),希望建构一种积极的心理学模式,最大限度地挖掘和激发个体的活力与潜能,其核心在于对个体意义上的“幸福”的追求。

幸福,在心理学范畴的研究中常常用两个英文单词表示,一个是“happiness”,另一个是“well-being”,这两个单词从字面上看都很直观――“happiness”是“happy”这个形容词的名词化形式,而happy的含义再简单不过,快乐、愉快、高兴等积极的情绪体验都可以用happy表示;“well-being”直译成中文就是“好状态”,快乐、高兴是一种好状态,好状态也可以等同于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所以这两个词在西方研究中时常可以互换。积极心理学取向的研究者在使用实验方法进行有关幸福研究的时候,也常常将他们操作化为积极的情绪体验。

但有趣的是,当这两个词被翻译成中文,被叫做“幸福”的时候,含义就变得不那么直观了。我们能说幸福等同于快乐吗?恐怕很难。我们有时甚至相信幸福的结果常常出现在痛苦的体验中,比如一位父亲会说“我的工作本身毫无快乐可言,但是我感到幸福,因为艰苦赚来的钱可以让一家人吃饱穿暖”。这样的表述在汉语语境下是合理的、高尚的,说话者甚至能从这样的表述中感受到道德上的优越感。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快乐和幸福的意义极为相近,但是在这句话中二者却不能互换,这是因为这样的表述中包含了言说主体作为不同社会身份的心理体验――作为自主性的个体(一个痛苦的工作者)的体验和作为群体成员(一个承担家庭责任的父亲)的体验。“我”的幸福是建立在某种社会身份之上的,完全剥离社会身份而只谈快乐,虽然的确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但是不能直接被说成幸福。这样看来,仅仅是用积极心理学取向中将积极情绪等同于幸福体验的模式来看汉语语境中的关于幸福的研究,就可能出现误解。

如果我们试图将问题简化,给幸福的心理体验一个特定的主体――女性的时候,这个问题会变的更加有趣。“什么是女人的幸福”?我们会发现,只要女性和幸福这两个关键词被放在一起时,这个问题就被“自动生成了”。这个时候我们还能像西方心理学的实验研究那样,直接将其等同于“女性的积极情绪吗” ?恐怕中文语境下,这种机械地对应更难成立。

毋容置疑,当我们描述“女人的幸福”的时候,首先进入我们脑海的是一些既定的范畴,例如:婚姻美满、家庭和睦、孩子听话……除此之外一些私人化的、与性别身份无关的描述也同样成立,比如“做自己喜欢的事”、“衣食无忧”……

但是有一些范畴却很难用幸福来表达,尤其是用“女人的幸福”来表达,例如“事业成功”、“按自己意愿选择单身”、“拒绝生育”、“与有妇之夫恋爱”以及“婚外情”……假使我们放弃道德评价,抛开偏见只是探讨作出如上这些选择的女性是否能从自己的选择中得到快乐的话,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就拿事业成功来说,女性获得事业成就时的快乐体验并不亚于男性,但如果只是事业成功,而没有所谓“美好家庭”做靠山的女性,在中国社会中却很难被评价为是“幸福”的。为了证实这种假设的可靠性,我们不妨在百度中同时搜索“女性”、“成功”和“幸福”这三个关键词,我们会发现很多条目都在探讨,“成功的女人如何走向幸福”这样的主题。这个主题的表述很有趣,因为它暗含了一个前提――成功未必能带来幸福。而这里的幸福,虽然没有明确定义,却都会被约定俗成地等同于“家庭幸福”,我们不禁要发问,在汉语语境下,女人的幸福是不是根本无法脱离家庭?而个体在追逐自我目标中体验到的快乐又是否能被称做幸福?

戴尔斯彭德1985年的著作《男人创造语言》中就曾说到“英语语言确实是男人创造的,它也依然主要是在男性的掌控下。”为说明这一观点,她举出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词语加以分析,其中母职(motherhood)一词就非常具有启发性。用斯彭德的话来说“社会……赋予母职以法定意义,它意味着女性的圆满,代表美好生活,而使妇女充满欢乐,忘乎所以”。母职这个词,在汉语语境下,其实单单用“母亲”这一再普通不过的称谓就已经能很好地概括。和英语语境一样,“母亲”一词被赋予了神圣、美好和快乐的意义,因而“做母亲是幸福的”成为了约定俗成的心理体验,即便问少女或者男人,他们同样可以很轻松地认同这一说法,而我们的大众传媒为了激发观众的共情心理,也同样依照这种约定俗成设置剧情发展。在美国最受欢迎的电视剧《老友记》中,我们可以发现,瑞秋发现自己怀孕的一刻,不仅仅是自己,连她的好朋友菲比和莫妮卡都高兴地流出眼泪来;而在莫妮卡得知自己不能生育时,不仅仅是她和丈夫钱德勒痛苦难耐,连在场观众的反应也是唏嘘不已。新生命的降临永远是作为母亲这个身份无法替代的幸福体验,这是任何文艺作品中和日常话语中很难打破的一个规律。

但问题是这种规律是否与现实生活相吻合呢?事实是,在最近关于产后抑郁症的调查中,有10% ―20%的妇女被诊断为产后抑郁症,且不说妇女在生育过程中经历的歧视待遇(这个主题在《语言与社会性别导论》的第八章中还有更详细的论述),单是生理痛苦和产后因为身体激素水平等原因带来的抑郁体验已经让很多女性苦不堪言,生育本身其实并没有多少快乐可言,但不管是生育者本身还是旁观者却都将其视为“一个女人人生中最大的幸福”,这足以说明,“幸福”这种体验,至少在汉语语境下,并不像心理学家想的那么简单,只是基于个体心理体验而已。它变成了一种社会话语构建出的“体验规范”,让一切关于“生育不幸福”的话语从日常用语和大众传媒中消失,使得这种不合理但却基于个体感受的个人体验变得从语言的角度看不合理。这就好像《1984》中所描述的思想机器,通过消除一些语言去消除人们的相关思想,让即便是痛苦难耐、毫无乐趣可言的生育过程被描述成“幸福”的,注意,是幸福的,而不是开心舒服的。

不过,虽然斯彭德的分析方法确实能够为我们打开一扇天窗,发现一直存在而被我们忽略的“星空”,但是就如塔尔博特所言,斯彭德的论述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一个问题是“语言并不是铁板一块的”,就像前面分析的,虽然我们可能很容易接受“生育对女人而言是幸福的”这一论调,但我们可以轻易发现,这样的观点在现实生活中并非总是成立,我们同样能看到有人在按照“自己的价值观”,选择做“女强人”、“剩女”或者“小三”,虽然这些身份在他人眼中并非“幸福的”,但她们同样会这样选择。由此可见,一味强调语言在性别中的不对称,以此来强调男性主控的模式似乎还是过于简单。在这个问题上,斯彭德的主张更倾向于从后结构的视角去看话语对社会性别的建构。

这就不得不再回到心理学研究,2010年末,清华大学心理系主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彭凯平教授在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新年论坛上介绍了自己关于幸福的最新研究,他发现具有“自由意志”的人会感到更幸福。这个结论让问题变得更容易解释。结合我们当前讨论的问题,生育虽然是一件痛苦的事,但是如果这是基于自己在没有任何人强迫下作出的选择,是“自由意志”的产物的话,那么幸福感会从这个自主选择人生与命运的过程中获得。这样的解释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语言并不像斯彭德那里描述的如同“铁板一块”。不过这引发了一个更有趣的话题,这里所说的自由意志等同于我们可以完全自由地选择自己的人生吗?通过彭教授对实验变量操作定义的详细介绍,我们不难发现,这里所说的自由意志更多地代表一种“自由意志信念”,也即我相信我的人生是由自己掌控和选择的。这种信念的产生源于人们是作为社会主体开始其生存的,人的身份看似不证自明,因此我们会产生自我由自己决定的幻觉,这种幻觉被法国话语分析者米歇尔佩切克斯(Michel Pêcheux)称做“孟乔森效应(Munchausen effect)”。这种幻觉使我们不承认我们是由几乎自己也没有意识到的因素构成的,但事实确实如此,我们在话语中被定义和解释着。当一个人被定义为女人时(大量研究解释了为什么女人是被定义出来的,这里不再赘述),她的幸福也被定义了,这种对幸福的定义很难摆脱她被语言所建构出的社会属性――女人,而独立存在。正如塔尔博特所分析的“我们既被其他话语谈论或书写,我们本身也是谈论者、聆听者、作者和读者。我们都是‘受到抑制的认知者’和被拘束的行为人。我们认为自己是掌握了语言、能够独立思考、自主决定的个人,这种自我感觉是在话语中形成的。”

所以当一个女人说“我选择的生活是做一个好太太好母亲,因为家庭生活让我感到幸福”的时候,我们有理由相信,她所说的幸福,是基于一种能够自主选择人生的幻觉,其实选择本身在她从学会说话那天开始已经在不断建构逐步成形,只是此时此刻她为自己的选择找到了解释的理由而已。在心理学中,有太多实验证明,我们的选择先于认知加工产生,例如道德判断,那么这里先于选择产生的幸福感也就不足为奇了。

关于幸福的感言范文3

幸福感收入职业

一、幸福感的不同理解

(一)官方解释

百度百科的解释是指人类基于自身的满足感与安全感而主观产生的一系列欣喜与愉悦的情绪。360百科的解释为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它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于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通常以幸福感指数来衡量幸福感这个主观意识上的心理体验。

(二)个人理解

幸福是以行动者自己界定的标准,是一种人类情感,属于社会学学科,是指人的一种主观的感受,就是在现实的生活中可以使自己保持一定长时间欣喜的感觉,而并不是一瞬间的心理或者说是情感的愉悦,且对于每一个有意识地主体、群体,对于这种感觉的体验是不同的。

(三)简单调查

对不同年龄段和不同职业的郑州公民进行简单抽查,其中小学生的回答集中在作业少就很幸福;初三和高三的同学回答集中在成绩稳定,家长不为成绩而施加压力,考入理想的高中和大学最幸福;当问到环卫工人时,他们却说自己打扫的路段人们少扔点垃圾,垃圾都入垃圾桶最幸福;快递大哥说每天多送点快件,多挣点儿钱很幸福。

古往今来,不管是东西方的,不同年代的,关于幸福的话题并不少见,关于爱情的、亲情的、国泰安康的,总之对于幸福感都有不同的见解。

二、当今影响不同幸福感的因素

(一)自我感知的不同

每个人的世界观不同,衡量幸福的标准也不同。每个人的自我调适能力,在生活中对待挫折的消极看法同样会对幸福感大打折扣,面对人生不得意有人会客观看待等待转机,而有些人从此消糜不振,对人生失去信心。在个体不同的生命阶段,不同事物对其幸福感的作用可能也是不同的。比如金钱对成年人幸福感的影响可能比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更大。

(二)收入的差距

收入因素与主观幸福感息息相关,收入差距通过社会比较的心理机制使人们产生不公平感。对于个人而言,收入的变化将会引起主观幸福感的波动,同时收入因素也还是引起生活方式、生活水平差距的直接因素。虽然说“钱不是万能,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幸福感的程度并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可金钱与幸福感的没有关系是没有一个正常人认同的。

(三)职业的差异

当今时代,工作是人们生活的主旋律,它提供着社会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同时也是个人收入的主要来源,所以说工作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不同职业之间的劳作程度与劳作收入并非成正比。工作在一线的劳苦煤矿工作者冒着生命的危险却和坐在空调房间里的大boss有着天壤之别。

三、关于增强幸福感的对策

(一)走出幸福感误区

1、虽然说“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是钱不是万能”,其实对不同阶层的人群而言,金钱对于他们的意义和价值可能是不一样的。尽管富裕国家的人民一般来说比贫穷国家的人民感到更幸福,但这种差异也不能简单归结为财富的差异,更多的在于对幸福感受的不同追求,而个体收入的改变和国民经济的增长并不一定带来幸福感的提高。

2、正确认识自己,积极接纳自己,合理评价自己,多做积极的自我暗示。注重自我调节,工作与生活要平衡对待,有张有弛。学会自己给自己减压,营造一种和谐的工作环境和成长环境,不忘自己的精神成长。

(二)社会层面

幸福感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也就是说,对整体生活的满意度越高,社会要给予个体获得幸福感的支持,因为我们都知道,个人离不开社会,社会也离不开个人,所以幸福感它必然和外部条件相联系,也需要外部条件的支持。

1、提供个体形成健康幸福观的文化环境,文化作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物质与精神产品的总和,强大地影响着个体的幸福观和行为取向。一个社会的内在核心体现为待定的价值精神内核,构成这一社会和文化的凝聚力和认同标准,形成整个社会的价值导向。

2、和谐社会,生活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样社会中的人更容易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因为这样的社会以其个人主动追求幸福的能力和全面发展为基本动力,使整个社会拥有一大批精神愉快和行为高尚的人,能够达到全社会的共同幸福。幸福就会对人们起到永无止尽的拉动作用,最终达到社会的整体和谐与幸福。

3、媒体在关注教育问题时应该尽量做到客观公正,不能为了提高自身影响力而过分渲染。反面的事例要报道,但更多地应该树立正面榜样,多宣传报道优秀理念,应该透过现象深入挖掘事情的本质,从全局上认识问题,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切实起到媒体的导向作用。

(三)政府层面

罗素早就指出,种种不幸的根源,部分在于社会制度,部分在于个人,当然,后者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社会制度的产物。制度的安排要体现公正。公正的制度就是要体现对人平等尊严的关怀,对政府而言可制定一些以提高人民整体幸福感的相关政策,如解决贫困问题、缩小收入差距。

(四)个人层面

要弘扬传统美德,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提高工作的效能,自我价值发挥最大化自我实现包括个体能够在工作中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长、在组织中感觉有发展前途、完美实现自我潜能。

(五)企业方面

要不定期的组织一些休闲活动,以减轻职工的紧迫感。现代社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工作压力。因此,不定期的开展一些健康、休闲的活动,确保一个健康的工作环境,对于提高个体的幸福感和人员的稳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幸福感是人类的一份永恒追求。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整个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人类追求自身幸福生活的历史。个人幸福是人们活动的终极目的,而人类幸福是一切科学探索的终极目的。拥有幸福感的人,每天都会感到心情舒畅,活力迸发。追求幸福,让“草色更青,阳光更灿烂”。

参考文献:

[1]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EB/OL] .

关于幸福的感言范文4

据了解,央视在今年中秋、国庆“双节”前,推出了特别调查节目“幸福是什么”。央视走基层的记者们分赴各地采访了包括城市白领、乡村农民、科研专家、企业工人在内的几千名各行各业的人士,而采访对象面对的都是同样的问题:你幸福吗?幸福是什么呢?

10月15日,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接受央视《面对面》记者采访。记者问:您幸福吗?莫言答:我不知道。记者说:绝大多数人觉得您这个时候应该高兴,应该幸福。莫言说:幸福就是什么都不想,一切都放下,身体健康,精神没有任何压力。我现在压力很大,忧心忡忡,能幸福吗?但是我要说我不幸福,你就会说太装了吧,刚得了诺贝尔奖还不幸福。

【网络人语】

一、莫言的幸福观,凸显央视的没趣与浅薄

本来,国庆黄金周期间,央视推出“你幸福吗”问话栏目已遭国人调侃和非议,可央视却自以为是,沾沾自喜,认为自己在节目形式上做了创新,独创了一个鲜活的海采方式的“实时节目”,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心,大大提高了收视率,央视领导还对该栏目组的创举“大加赞赏”。却不想,就在10月14日晚,央视记者董倩在《面对面》采访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时,重提“幸福”话题,却碰了一鼻子灰!

幸福,既虚又实,既是精神上的满足,是一种心情,是一种态度;亦是物质上的追求,以及利益的享受。

尽管有人说“幸福的家庭个个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但是,从狭义的角度理解,其实是“各有各的幸福”。相对于病人而言,健康即幸福;相对于老人而言,长寿即幸福;相对于小学生而言,兴趣由己即是幸福;相对于乞丐而言,一个施舍的面包即幸福;相对于沙漠的跋涉者而言,一杯水即幸福;相对于黄金周驾车出行者而言,不堵车即幸福;相对于游人而言,能看到风景而不只是看到人头即幸福……幸福,随性随情而生,亦随时随景而灭,亦可瞬间,亦可永远!

所以,面对央视记者“你幸福吗”的问话,莫言以“我不知道”相答,实乃以实相告,而决非莫言的灵性与乖巧,大智若愚,抑或是谦逊之言。

反之,综观从国庆黄金周央视“你幸福吗”的出笼,到董倩询问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你幸福吗”,处处凸显了央视的没趣与浅薄。一是问话幼稚,简短突兀,无厘头似的胡乱采访;二是没有给受访者思考、体味的时间;三是居高临下,刻意充当正义、幸福的发言人,以为人人都幸福;四是不分场合,不体会受访者当时的身心感受。

真希望央视能从莫言的“幸福观”中悟出一些新闻报道的真谛来,切切实实走好“走、转、改”之路,而不只是弄些花哨无聊的问题愚弄观众!

(选自李敏光博客,2012年10月15日)

二、莫言为何回答不了“你幸福吗”(王捷)

莫言获诺奖,应该说是最幸福的人了。可是,莫言的回答却令央视很没面子。事实上,错不在莫言,不是莫言耍大牌,也不是莫言故作清高,而是错在央视。

央视开展“你幸福吗”调查,在大街上碰到人就问,早就闹出了不少笑话。面对“你幸福吗”的问话,答案笑话百出。首先是“我姓曾”走红网络,接着是“队被人插了”,然后是“我耳朵不好”……央视的调查处处碰壁,问题在央视。

“你幸福吗”,没有标准答案,被调查人无从回答。每个人的幸福观不一样,如何回答央视的调查呢?每个人的生活水平和现状不一样,到底参照什么才叫幸福,被调查人心里没有底,又如何能得出幸福与否的答案呢?每个人的理想与愿望不一样,如何判断愿望实现的程度是否满意呢?显然,虽然不知央视开展这样的调查有何目的,但是,对被调查人而言,这样的调查有些无厘头,被调查人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你幸福吗”,是一个动态曲线,有时候幸福,有时候不幸福,是不断变化的,不是静止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累了,希望能好好休息一天,是最幸福的,但是,满足了一天的休息之后,可能又有新的烦恼、新的愿望;比如,看上了某款服装,可是囊中羞涩,忽然有一天发了,如愿以偿了,是幸福的,但是,过一阵子可能有新的想法;比如想升职了,未能如愿,不幸福,突然有一天升职不期而至,感觉事业很成功,有了幸福感,也许过几天发现工作难做,不如意了……

“你幸福吗”,此话题离不开社会发展环境,离不开时代的语境。其实只有当自己的理想和愿望都实现了,才会感觉到满足,但幸福与否,还要看其他指标参数,比如事业是否顺心、人际关系是否简单明了、升职是否顺利、身体是否健康、家庭是否和睦等等,包罗万象,岂能简单衡量?

(节选自2012年10月17日“东方网”)

三、莫言的“幸福观”是一道心灵鸡汤

莫言的“幸福观”就像一道心灵鸡汤,无需任何作料,味美鲜香,值得反复回味。这样的“幸福观”,看似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但是真正做到一切都放下,却是困难的抉择。我们之所以感到不幸福,恰恰是因为我们放不下;而我们之所以放不下,恰恰又是为了追求更多更好的幸福。

事实上,幸福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对于疾病缠身的人来说,健康就是幸福,而健康的人却没有这种感觉;对于饥肠辘辘的人来说,填饱肚子就是幸福,对于天天吃大餐的人来说,吃顿大餐不是幸福,反而是负担。

从莫言回答记者的提问来看,少了魔幻多了现实,“幸福就是什么都不想,一切都放下”,意即该放下的就必须放下,舍不得放下的,要下狠心放下,才能收获幸福。时下,不少人体会不到幸福,症结就在于金钱、权力放不下,荣华富贵放不下,悲欢离合放不下,是非得失放不下,虚荣脸面放不下……

寥寥数语,莫言的“幸福观”告诉我们,幸福与否取决于是否懂得了“放下”,更取决于你站的位置、看的方向和你的欲望。

(节选自2012年10月16日“中国文明网”)

关于幸福的感言范文5

那幸福跟钱有关系吗?这就涉及一个”有无,多寡“的问题了,有钱就幸福吗?钱越多就越幸福吗?外国学者曾做过一个课题”幸福---收入之谜“,发现幸福和金钱并没有很大的关系,美国曾对人的幸福指数做过调查,随着收入的提高,幸福指数并没有提升。当今社会都在谈幸福,是因为我们不幸福。因为一个人如果有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就不会去谈论。有人发现性相对于高收入,高学历,高地位这些指标对于幸福指数的影响,最起作用的是:”和谐友好的人迹关系,至爱亲朋的关怀,温暖的社会支持以及适当的社会交往技巧。“

幸福在词典上的定义是:“称心如意。”曹操曾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幸福的定义还受到自我中心意识的影响,中国自古就有“天下无人不识君”的气势,很多人去拜访别人,当人家隔着门问道:“你是谁?”很多人毫不犹豫,脱口而出,“是我。”有两个老妇人在一起聊天,其中一位老人问另一位老人,你的儿子现在过得幸福吗?老人摇着头说,不幸福,一点也不幸福,娶了一个懒老婆,天天啥事也不做,而且还让我儿子洗衣做家务,还要给她做早餐。老人接着问,你女儿呢,她幸福吗?这时老人家脸上洋溢着满足的微笑,我女儿很幸福,她嫁了个好老公,不用洗衣做饭,而且老公每天早上给她做早餐。同样的事情为什么就有了两种不同的感受呢,这其实是因为每个人都会站在自我为中心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幸福还与心理学的归因有关系。例如,对待考试的不同归因,如果考的好大部分的归因是觉得自己的能力高,水平高,如果考的不好大部分的归因是出题没有出好,不是自己没有水平,是出试卷的老师没有水平。司机撞车,夫妻吵架都会从自己的有利的方面去归因。这就是自利归因的现象,但是这种自利归因能不能说一定就没有好处?我们举个例子:“两个人去约会,男生在约定的时间到了,可是等了两个小时女生都没有来,这时男生就会做一件事---归因。他也许会归因是女孩不愿意来,和别的男的约会去了,这是一种消极的归因。他也许会归因女孩来了,只是躲着偷偷看着他,想考验他的毅力,而这就是一种积极的归因。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两种不同的归因带来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这就给了我们启示,多给自己积极的归因,让自己有一个良好的感觉,自尊,自信,自强。推荐大家看《幸福终点站》,《肖申克的救赎》等给自己积极的归因训练。

关于幸福的感言范文6

【关键词】教师;职业;幸福感;诚敬

幸福感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也是对人生意义追寻的一种满足感。教师职业的幸福感从何而来呢?真正的幸福感并不局限在个体对生理、物质方面的满足,更重要的是心理方面的需要。对于教师来说,如果能得到学生尊重和爱戴,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和追求,那么教师就有可能获得持续的快乐体验,凸显主体的生命意义,建构幸福的教育人生。

“我们的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期盼着孩子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这是对人民幸福感的科学阐释之一。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在一定程度上,孩子的前途与教师的教育是息息相关的,每个教师身上背负着艰巨而又神圣的使命。笔者认为,教师以真诚的爱心对待学生,以爱岗敬业的精神对学生负责,用创造学生的幸福人生,来实现教师自身价值,从而获得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一、思诚篇:以诚立信,师生共同感受幸福

孟子云:“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真诚是做人的根本,教师真挚的情感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从学生的心理需要上讲,爱和信任是他们最渴望得到的东西,他们都渴望在充满爱心和信任的环境中成长。因此,教师要用真诚与爱去感化学生心灵,让师生共同体会幸福的感觉。

1.用心倾听,赏识每一位学生

“只有在‘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想和情感相互交流’……”任何一个课堂都离不开学生主体的发言,不管学生的好差,在他们回答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教师都要耐心倾听,让学生感到教师在认真对待他、尊重他。教师静静地倾听,虽然无声,但却是教师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相融,字里行间洋溢着幸福的感觉。

教师赏识每一位学生,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愉悦感。尤其是对一些学困生,教师在课堂上应给他们创设更多的机会,给予他们特别的照顾,帮助他们消除心理上的自卑感,树立自信心,对他们取得的点点滴滴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一个温和的眼神、一次赞许的微笑都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精神力量,同样教师也会从中得到些许满足感或幸福感。

2.培养情感,感化每一位学生

积极心理学研究者指出:“如果想要过充实而幸福的生活,就必须追求快乐和意义两种价值。”教师不仅要把课堂当成学生快乐成长的沃土,而且也要把它看作是自己生命价值的实现途径,用自己的真情鼓励学生,以学生的快乐,获得教师的幸福。

一位教师如果能用发自内心的爱对待学生,那么他们往往把老师当成知心朋友,把内心的苦闷向老师倾诉,也会把自己的快乐和老师分享。对于班级里的贫困生、后进生等特殊学生,教师更应用宽广的胸怀和博大的爱心去融化他们心灵的冰霜,以老师对学生加倍的信任去赢得学生对老师的信赖。某校一位2009届高中毕业生在教师节来临之际,给他的班主任曾发过这样一个短信:“老师,您好!今天是教师节,在此,我想表达对您最真挚的谢意!曾经我有过许多困难和挫折,每每此时,您都会来帮助我度过难关,在高三的最后关头,您还是始终的关心我,我始终记在心中!等我毕业以后,我会回到母校,带着最优异的成绩,来看望您……”这是一个并不优秀的学生,甚至是大家所认为的后进生,他能说出这样发自肺腑的言语,是这位班主任最大的欣慰,也是教师对学生的关爱结出的幸福果实。很多教育实践证明,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真挚的爱,才会让学生感到温暖幸福,学生也才会尊重和爱戴教师,对教师充满感激之情。

二、敬业篇:以敬树德,夯实师生幸福的根基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至理名言。这句名言让每一位教师真切地感受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于党的教育事业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教师爱岗敬业对于学生成长成才具有深远的影响,为学生的幸福人生提供精神保障,进而为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夯实坚定的精神根基。

1.立足岗位,塑造高尚品德

爱岗敬业是教师基本的职业道德,是对国家教育发展和学生成长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是对事业全身投入和不懈追求的信念。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一个爱岗敬业的教师,在对学生教育的过程中,会以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言传身教,律己正身,用榜样示范去规范学生行为。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坚持基本职业道德,塑造高尚的道德品质,搭建幸福的课堂,为实现学生幸福的人生创造必要条件。教师不仅要立足本职岗位,对教育教学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把培养国家栋梁之才、社会有用之才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更要对每一位学生热情关怀、尽心尽力和无微不至,在教师岗位上播撒爱心,“用教师的激情感染学生,促进学生的成长;用教师的智慧感化学生, 促进学生的发展;用教师的责任心感动学生, 促进学生的完善。”

2.平凡岗位,铸就不平凡事业

教师的事业是平凡的,每一位教师就要用平凡的心对待教育事业。教师敬业爱岗,讲究职业良心,才能在学生中形成一种强大的人格力量,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事迹。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要脚踏实地,扎根于教育基地,诚实苦干,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育人环境,锤练一套精良巧妙的育人方法。同时还要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对知识精益求精,深入教学第一线,认清新课改形势,探索有效教学方式,跟上时代步伐,在求真务实中开拓进取。

总之,诚信、敬业是教师的立德之本、立业之基。幸福不是孤立存在的,给人幸福才能真正获得自己的幸福。每一位教师要以诚立信、以敬树德,用“诚敬”理念引领教育,“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才能真正获得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参考文献】

[1]王宝珠,邬余俊.“关于乐教敬业的辩证思考——兼谈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教育实验和研究》[J].2010年第2期

[2]王海.“教师爱岗敬业之我见”.《当代教育科学》[J].2006年第16期

[3]黄艳.“以爱树威,以诚立信”.《中小学教学研究》[J].2005年第6期

[4]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1991,第19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