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信息化调研报告范例6篇

人社信息化调研报告

人社信息化调研报告范文1

关键词:整合报告;必要性;应用建议

一、整合报告的内涵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生态环境问题成为解决或危机时代和气候变化的主导性问题,企业应当以披露综合性信息的角度来协调企业利益与相关者乃至社会利益相一致的问题,向社会提供企业长期发展战略、内部治理、环境保护、社会责任、财务与非财务信息。出于此方面的考虑,2010年8月2日,国际整合报告委员会(IIRC)成立,旨在整合报告内容和编制,完善其评价标准。

整合报告的是一个充分整合企业财务与非财务信息的总体报告。整合报告是一种更为系统全面的信息披露工具,能够加强企业所披露信息的相关性与有用性,不仅是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的单独强化,更是两者相关度披露的强化。整合报告对企业的战略、治理、环境及财务信息的综合、就企业如何在短、中、长期创造价值、向利益相关者沟通的文件,聚焦未来性、相关性和战略性。

二、企业整合报告的必要性分析

1.外部环境变化推动下的必要性分析

首先,国际经济背景方面的变化推动了整合报告的提出和实施。全球化趋势带来了技术进步、人口增长、资源消耗等方面的变化,给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压力,利益相关者需要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使得企业改革的关键在于提高企业的透明度。

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改变,传统财务报告的缺点开始显现,企业报告要与经济社会背景的变化协调一致,而整合报告是完善企业信息披露的工具。除了传统的财务指标以外,整合报告同时着重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综合反映企业的治理、战略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情况,如碳排放量、人力资源等无形资源的使用情况。因此整合报告的实施存在其必要性,可作为维护市场稳定和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

其次,环境的恶化迫切需求企业披露非财务信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近年来,全球范围气候异常,我国大范围持续雾霾天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不再适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世界共同面对的问题。企业及利益相关者需要了解环境变化对其经营状况的影响,整合报告能够披露企业环境绩效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内在联系。由此,需要整合性的企业报告,为企业管理层、董事会及利益相关者提供必要的信息及工具,以理解财务绩效与非财务绩效的关系及解决有关环境挑战的相关问题。

再次,社会方面要求兼顾多种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有助于企业改善各种社会关系,整合性报告的相关性和综合性契合这一理念。投资者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之间存在逆向选择,其利益既不是完全一致,但并非完全对立。企业应该意识到,自身品牌的价值可以通过改善社会关系得以提升,包括改善工人的工作条件,改善与所在社区的关系,制订补偿计划等等,这些措施的实施有赖于企业信息的公开及整合。

此外,在将来,整合报告也许不仅是企业的自主选择,可能成为法规的强制要求。对于生态环境和企业社会责任各方面的关注,国际社会已经提出并在部分国家实施整合报告框架,国际整合报告委员会也不断致力于整合报告的体系框架和评价标准研究工作。整合报告近几年在我国也得到重视,在今年的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等共同举办的“管理会计与中国制造2025”的高层论坛上,台湾政治大学教授郑丁旺做出了关于整合性报告、互联网+和工业4.0的相关报告。

2.整合报告自身的优势分析

整合报告具有更强的相关性、更优的决策选择、更全面地参与,整合报告相对于传统的报告有以上优势。

整合报告是一种管理手段,用以连贯综合地描述财务与非财务信息之间关联性。现在许多企业虽然提供的信息量很大,但是这些信息有时是相互割裂的,应当增强这些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披露信息使用者需要的关键信息,整合报告要求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整合而不是简单的叠加,强调不同类型信息的相关性。将对外提供报告视为一个与利益相关者交流重要信息、助力实现社会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件不容易完成的任务,企业的发展需要将环境、社会责任问题提高到与财务问题同等重要的水平。这将涉及到会计、金融、投资者关系、政府政策、法律法规、可持续发展、市场营销以及企业战略的合作和互动关系。而整合报告的产生过程,正是该种互动和合作的体现,这个过程可以使各个部门更好地判断其决策对公司其他部门的影响,从而做出更优的决策选择。

整合报告阐释企业的财务、社会、环境和公司治理等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基于互联网技术来完成报告过程。互联网及Web2.0技术可以将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交流由单向传递转化为对话,用户可以通过意见和建议反馈与企业进行交流互动。在管理层开发这种深层次参与模式的过程中,股东将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企业,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参与其中。

三、我国企业应用整合报告的相关建议

尽管我国有很多企业选择公布社会责任等的相关报告,但是对整合报告的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并未全面应用于实践之中,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经济环境来看,整合报告的编制存在明显的优势,并对传统的报告模式形成冲击,因此我国企业有必要对整合报告进行研究和并且逐步在我国实际应用。

1.关注整合报告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在关注全球范围内整合报告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加强对整合报告的研究。整合报告在2010年首次提出,在后危机时代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背景下,受到社会和企业的重视,公众已经意识到它的优越性,但是其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相较于发达国家,虽然会计准则已经与国际趋同,但是我国存在着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殊方面,对于整合报告的研究也落后于发达国家,所以我们应该密切关注国际社会对整合报告的研究成果,并且发挥我国的作用,参与整合报告的理论研究过程。

2.要重视法律和行政法规的统一和协调

国际整合报告委员会在整合报告的编制及信息披露、评价指标和监督等方面,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在统一标准这一过程中,必然需要与各国的会计准则机构之间进行博弈,由此可见,我国也必须注重法律法规的协调统一。尽可能做到相互之间不存在重复与冲突,表达方法规范统一,在整体层面上维护管理体制的一致性。

3.编制系统的整合报告框架、披露指引和评价体系

即使是世界上率先整合报告的国家,如南非和其他试点国家,对于整合报告的框架结构、披露指引和评价标准等方面都处在研究与探索的阶段。我国企业应积极参与国际试点工作,总结我国实施整合报告的利弊得失,探索中国特色的报告实现路径,切实保证整合报告的信息披露质量,注重整合报告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切实保证利益相关者获得相关信息并用于决策的权利。整合报告要注重信息的相关性、重要性、可理解性、可靠性、综合性及一定程度的前瞻性,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等科学方法来选取适当的评价指标,明确企业整合报告的内容和预期需要达到的效果。

4.落实监管一体化

协调证券监管机构、人力资源和环境保护等各部门共同参与监管,加强对整合报告的信息监管,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为了避免重复性工作降低企业效率,加重企业不必要的负担,各有关部门在监管过程中应协调各自的职能,避免监管的漏洞和重叠。同时,要鼓励市场和社会公众一起同政府和投资者对企业进行监督,加快注册会计师对于非财务信息审计工作的相关准则制定,降低审计风险。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动态监督与反馈机制,鼓励信用评级机构相关评价工作和信息披露,以充分发挥其监督的作用。

5.大型国有公司组织率先开展试点

我国应根据国情及行业发展特点,选择石油化工,造纸业等公众对其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关注度较高的行业,针对不同区域,不同行业,通过税收政策等差异化政策,鼓励整合性报告的实施,并从中总结经验,对整合报告内容进行不断的修订与完善,逐步实现全国范围的推广。

除此之外,政府要大力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鼓励企业对外披露整合报告,使企业真正认识到整合报告对自身价值创造的作用,企业应将整合思维嵌入企业的各项活动,培养精通财务、社会责任、环保和治理的综合型人才,编制和披露企业整合报告,提升企业价值。

参考文献:

[1]Robert G.E, P.K Michael. One Report: Integrated Reporting for a Sustainable Strategy,2010.

[2]Michael C.J. Putting Integrity into Finance: Positive Approach. http:///sol3/papers.cfm?abstract_id=876312,2011.

[3]KPMG.Integrated reporting: closing the loop of strategy,2010.

[4]汪祥耀,潘莹.后危机时代公司整合报告的构想及创新--基于FESG四维信息与SWOT分析的思考[J].财经论丛,2012(01).

人社信息化调研报告范文2

关键词:高校科研;转化;技术服务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6-0136-02

1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现状

在目前的形势下,我国高校的科研发展进入了相当重要的时期,在高校竞争力上,知识创新以及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其衡量指标[1]。高校科研成果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也是影响较大的,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使得中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新的方式,向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促进了中国走向繁荣的速度。

在多年里来,各个高校始终把“改革创新、服务国家”作为学校发展的理念,在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新阶段,各个高校明确提出要把技术创新放在学校发展的首位,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在截止到2016年底,中国高校与各个地方政府合作共建162个产业技术创新中心,24个技术转化中心,年度转化项目达到2281个,实现销售达到1073亿元,孵化产业1547个,共累计向社会培训人才53419人,在过去的一年,各个高校通过科研成果的转化,使得各个地方企业销售收入达到8434.28亿元,利税832.91亿元。

2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需求

基于向不同科研用户在成果转化中的信息需求了解,笔者在我国15个省份的42家科研院校中,通过调查问卷以及访谈的方法,围绕用户需求特点、用户产业信息搜集困难以及用户基本信息等等一共设计了几十余项观察指标,此次点差问卷共发放734份,对126名可以女人缘进行了访谈,这些科研人员主要由教授、副教授以及研究生等组成,在此之中,教授所占比为56.00%,副教授所占比为37.00%,研究生等所占比为7.00%。通过调查问卷以及访谈结果分析表明”:

1)中国高校的相关科研经费基本上都是来自于国家或者省级部门项目支持或者由高校自筹的方法来完成[2],在此之中,国家以及省级经费为84.00%,高校自筹或其他形式为16.00%。

2)在解读用户在项目上的实施数据是发现,多数处于试验阶段或者还在立项、研制阶段,假如又把市场预测目标阶段放入我们的调查来看,在科研成果转化的前几个阶段的总比达到82.41%,表明各个高校的科研成果还没有正式进入市场,他们依然处于探索阶段,所以,在科研成果推向市场工作上,还存在着大量的困难。

3)在高校成果转化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对于学位论文、专利等常规文献以及技术信息、政策信息、研究报告等非常规信息具有一定程度的需求,只是由于每个研究人员的工作职位不同,对于所需要的信息的需求也不尽相同。

4)在目前来看,高校科研人员在获取相关信息的渠道上,可以主要分为公共信息渠道、校内渠道、个人渠道以及商业渠道等等[3]。公共信息渠道包括公共图书馆、免费网站等,校内信息渠道包括校内图书馆、校地合作等等,个人渠道包括项目评审、项目申请等等。

5)在目前的环境中,高校科研人员对相关信息的@取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说信息面过于广泛,导致信息搜集耗时长,并且对于信息收集的准确性不能保证。此外,科研人员在获取信息的渠道数量上比较少,在对于所做科研行业的发展动态了解上比较弱,对于全程对数据的跟踪也是相当困难的。

6)访谈用户在对于相关信息服务上有相当大的期待,他们希望可以有一个信息整合与处理的平台,在对于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上有很大的需求,希望可以在需要时,对这些信息能够随时获取、调用。

3 面向科研用户需求的相关信息

3.1 相关信息类型与特点

在以上的调查中发现,中国高校在科研技术创新以及科研成果转化中比较注重非传统的信息,所以就这些信息进行了归纳[4]。

3.1.1统计类信息

在经过相关的研究部门对资料进行整理后,所得到的产业信息资源汇总。这些资源信息主要是以手册、数据库以及年鉴等形式表现,比如“中国历史文化资源数据库”“中国2016年经济统计手册”等等。

3.1.2报道类信息

其主要是由相关的技术创新进展、动向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所挂钩的信息。在报道类信息上,它的优点主要是可以向用户传递即时性的信息,在对于国内外的经济信息、生产建设信息以及市场动态上都可以向用户传递最新消息,通常报道类信息是以网站为通道,也有一部分是通过传统的报纸来传递,比如“中国新闻网”“新华日报”“第二财经新闻”等等。

3.1.3报告类信息

其信息主要是指通过对某一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分析后得到的要就成果信息,其主要特征是比较严谨,内容深刻等。在研究报告中,根据研究的层次可以对它分为分析报告、调查报告、可行性报告等等[5]。根据报告中的文字形式可以对它分为技术分析型与统计图表型。在研究报告的来源上又可分为政府研究报告、行业分析报告、数据库收录报告等。在内容上可以分为分析型、数据型等。

3.2相关信息获取途径

3.2.1国内外权威机构

国内外权威机构会定期一些研究报告、相关政策等信息,是非常具有参考价值的信息来源。

3.2.2行业机构

行业机构一般是指行业发展规划政策实行的行业权威部门。比如“国家能源部”“中国小麦研究中心”等。

3.2.3行业协会

行业协会是行业科技发展后形成的产物,行业协会作为沟通行业内部的纽带,对行业的利益平衡进行协调,是一个公共性的部门,比如“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科技协会”等。

3.2.4商业数据库

在商业数据库中,其信息存储相当广泛,并且检索速度很快,是一种比较重要的信息来源。

4 面向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与技术服务平台的构建

在各高校不同的科研领域中,笔者以新能源汽车为例,应用至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与技术平台构建中。

4.1 资源调研

在技术服务平台的构建中,资源调研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本次调研一共对几百个相关的网站进行了跟踪,通过上述信息渠道对所需要的信息进行搜集分析[6]。在这几百个网站中,对其中的每一项都进行了相关信息的汇总,在对会总会的信息进行分析之后,整理出需要的信息,应对其来源网站进行检测。在所需要的新能源汽车相关信息中,政策法规类信息网站为57个,生产技术网站有43个,新闻资讯类网站有273个,研究报告类网站有67个,在此之外,笔者要对相关的图书、报告以及年鉴进行了信息的更新与补充。

4.2信息采集

参考国家科技部的《网络资源描述元数据规范》、国家科技图书中心的《NSTL数据加工规范》以及《会议资源元数据研究》。

对于需要的信息网站上的更新频率以及资源数量等,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信息进行采集,对批量化数据进行自动导入、对零散数据进行人工添加、对有规律的信息进行智能识别[7]。对于信息数据分散比较广的内容,根据网站自有的数据分析软件自动进行收集,并在信息收集之后,有相关的人员进行识别,对于不需要的信息予以剔除,需要的信息进行录入。并按照前文所述的规范进行后台部分的导入,在数据库系统因为在元数据方面是相当规范的,所以可以采用批量化进行自动导入,对于数量比较少的信息通过人过添加方式进行导入。在收集信息之后,对这些信息按照后台录入标准进行统一标准制定,对不同的信息资源实现规范化组织。

4.3信息服务平台的开发

基于用户需求的调查情况,以新能源行业的信息整合平台建设技术为参考,对服务平台进行开发,对于整个服务平台运用dotCMS开源系统实现二次开发,增加服务平台的系统稳定性,在此系统中运用的基本环境是Eclipsc+MySQL+dotCMS+tomcal[8],系统主要模块包括系统管理模块(接口管理、数据库管理)、用户推荐模块、系统前台模块、用户资源评价模块、检索模块等等。

4.4服务平台前台的服务功能

在基于知识产权的大数据下,服务平台紧紧围绕用户的需求,对不同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整合。在服务平台中信息资源主要包括行业报告、政策法规、统计数据、新闻资讯以及相关的技术动态、专利成果等等。在每一种信息类型中,都按照信息内容进行分类导航以及相关连接。在服务平台上,还可以提供相应的信息资源下载功能、信息分享传递功能以及用户评论功能等等。并在平台使用的过程中,对平台的服务进行不断的完善与扩展,比如面向第三方的RSS调用、用户空间体验等等。

4.5服务平台试试效果

在改新能源产业服务平台设计应用成功后,在以此为基础之上,在各个高校的其他科研成果上也进行了相关服务平台的设计应用。在每一个服务平台上,对相关的科研人员进行了宣传,并且截止到目前,已经有许多技术服务平台信心实现了与其他系统的信息交换,在截止到2016年12底,从技术服务平台得到的反中可以得到,98.54%的用户在服务平台的体验感比较好,平台内容比较丰富,在平台的其他方面,用户也给了一些相关的建议。

5 结束语

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与技术服务平台是支撑高校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服务系统,在此系统的构建上,需要建立相关的高校合作工作方式,将这种合作方式贯彻至服务平台建设的整个过程,去实现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钱诚,王晓兰.产学研合作模式下地方高校科研成果培育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6(10):10-11.

[2] 朱雪忠,李闯豪.AUTM的新发展及其对我国构建高校技术转移信息平台的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16(16):166-171.

[3] Currie W L,Wang X,Weerakkody V,et al.Developing Web services using the platform:technical and business challenges[J].Journal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13,17(5):335-350.

[4] 陈飞宇.面向企业技术创新的校企技术转移机理及博弈模型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

[5] 邵荣,徐雯,丁小芹,杨锐,吴跃伟.面向中国科学院科研成果转移转化的产业信息集成服务平台构建方法探索[J].现代情报,2015(11):74-78.

[6] 白光敏.我国高校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法律制度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5(13):47-48.

人社信息化调研报告范文3

从2007年5月起,《WTO经济导刊》进行了“在华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情况”访谈调研。截至2007年6月15日,各在华跨国公司问卷逐步反馈。

本次访谈调研的对象选取标准:

本次访谈调研涉及的在华跨国公司都是在全球范围内CSR方面口碑较好、在以下各大CSR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的公司。我们的选择依据如下:1、英国SustainAbility咨询公司对全球企业报告排名前100名的公司; 2、《南方周末》2006世界500强在华投资企业最具社会责任企业排行榜; 3、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2006企业社会责任评估”排名。

本次问卷调研发出有效问卷48份,收回有效问卷29份,问卷收回率为62%。此外,有10份问卷未在截止日期内返回,另外9家企业表示自愿放弃本次调研。

已收回有效问卷的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按国别/地域分布如下:美国公司10家,日本公司7家,欧洲公司12家。这些公司的业务领域涉及冶金、石化、汽车、家电、电子通信、零售、制药、生物、能源与公共事业以及餐饮连锁。

访谈调研提纲按调研对象不同分为三类,具体分布如下:

――已中国国别CSR报告的跨国公司问卷类:发出有效问卷11份,收回有效问卷7份。

――已中文版CSR报告(全球报告的中文直译)的跨国公司问卷类:发出有效问卷12份,收回有效问卷6份。

――尚未以上两种CSR报告的跨国公司问卷类:发出有效问卷25份,收回有效问卷16份。

从确定进行本次对在华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CSR)报告访谈调研的任务开始,《WTO经济导刊》的编辑部中就变得更加热闹。

编辑部几乎所有采编人员都主动领取了访谈调研对象的名单,一时间电话线路忙了起来。在几次选题会上,在华跨国公司对此次访谈调研的反应成为了大家交流的一个话题。

有的在华跨国公司一直和本刊保持着良好的沟通,对此次访谈调研非常重视,或接受电话访谈或电子邮件交流,很多企业在第一时间给出回复;尽管有的跨国公司是第一次接受本刊的访谈和调研,但听说是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内容,都给予了积极的配合和支持,有不少公司还专门预约了面访的时间;但也有个别公司,或是因为在中国的社会责任履行仍然是空白,或是因为公司员工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了解甚少,因此对本次访谈调研的回应冷淡,要么就是在几个部门之间相互推托后杳无音信了。

结合本次访谈调研的结果,编辑们发现,在某种程度上,在华跨国公司的不同反应,正是在华跨国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一个缩影。

企业社会责任:跨国公司在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门票

中国在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中占有重要位置,这是毋庸讳言的。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越快,市场越大,其所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就越大。而只有真正承担起相关的社会责任,跨国公司在中国才有可能持续发展。

调研结果一: CSR报告的动因(表1)

1、适合中国区发展需要:100%企业的选择

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动因是什么?这个问题几乎可以等同于跨国公司在华开展CSR活动的动因。因为报告只是企业与利益相关者沟通的工具,没有点真材实料是写不出报告也不敢写报告的。在本次调研中,国别报告的7家跨国公司无一例外地选择了“适合中国区发展需要”,可见,跨国公司已经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动因上升到中国区发展需要的高度。

在对索尼(中国)有限公司的采访中,据其CSR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只有在中国的CSR报告采用“全球报告+中国实践”的模式,在索尼开展业务的其他国家,只有全球报告,也就是“英日双语”。

翻开报告可以发现,跨国公司的这项选择与其报告中的阐述是高度吻合的。东芝公司在其《CSR报告书2006》第4页“东芝中国事业概要”中写道:“中国是东芝的综合事业发展基地,作为跨国企业,东芝以可持续成长为目标,特别重视在中国事业的发展。迄今为止,东芝在中国设立合资、独资公司达64家,投资总额逾80亿人民币,拥有员工2万3千人,事业规模达到570亿元人民币,东芝在中国不仅要扩大生产、营销活动,还要将中国作为全球采购中心,同时强化开展软件开发、语音识别等人机交汇技术为主的研发基地的职能。预计中国事业规模将达到680亿人民币。”

在福特中国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03-2005)》中,福特汽车公司董事长比尔・福特在致辞中写道:“当一个市场成为福特汽车公司全局的一部分,当那里的员工成为福特全球大家庭的成员,我们就不仅仅把自己视为在这个国家做生意的外国公司,我们更要把自己当作这个国家的‘公民’,一个具有国家感和正义感的公民。”

以上两家公司虽然表述有所不同,但是他们的选择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外资公司在华发展的新策略。

进入21世纪以来,跨国公司仅仅向中国出口和销售产品,或者在华投资建厂实现生产制造本地化,是远远不够的。按照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正如通用电气CEO韦尔奇所说,要在中国“广泛收罗人才”,开发中国智力资源,在中国从事研究开发和营运管理。此外,跨国公司在中国面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竞争从产业链上某个环节的竞争上升到全产业链的竞争。面对其他跨国公司以及中国当地企业的竞争,跨国公司在加大投资规模的同时,延伸了产业链条,一方面向研究、开发以及核心零部件制造等产业链的上游延伸,另一方面则向销售、物流等产业链下游发展。

2、中国区领导的远见卓识+总部要求

本次调研显示,跨国公司CSR报告的第二大动因是“中国区领导的远见卓识”,圈定这一选项的企业约有6成,其中有不少企业采用了多选的方式。相比之下,选择“总部要求”的公司并不多,在对已中国国别报告的跨国公司的调研(以下称为调研问卷一)中,只有一家公司选择了“总部要求”,但它同时也选择了“适合中国区发展需要”和“中国区领导的远见卓识”。而在对已中文版报告的跨国公司的调研(以下称为调研问卷二)中,只有两家公司选择了“总部要求”。

调研结果显示,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社会责任面临着本土化的挑战,必须体现出灵活性、适应性、标准化等特点。本次调研所选择的跨国公司都是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表现较好的公司,可以说从母公司到子公司有着一脉相承的CSR文化。这些跨国公司在中国的运营发展中,只有其中国区领导对母体CSR文化意会很深,才能体现为“中国区领导的远见卓识”。

当在华子公司有了自觉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意识,“总部要求”则成为其次的动因,发挥更大作用的应当是中国区领导人。索尼中国的回答直接证明了以上推论,该公司CSR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记者,“母公司和在华子公司双方都有促成中国国别CSR报告的意向,但主要还是在华子公司提出的要求。”

3、企业形象:国别报告与中文版报告企业显分歧

在调研问卷一中,只有一家已中国国别报告的跨国公司把“企业形象”作为其多选项之一。而在调研问卷二中,中文版报告的企业则把“企业形象”看得相对重要。有近半数的公司选择了这一选项。

“企业形象”是不是跨国公司在华CSR报告的动因?两类调研问卷对于“企业形象”这一选项的分歧,表明他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层次不同。很显然,已中国国别报告的跨国公司对这一问题的认识高度要优于仅仅把全球CSR报告翻译成中文版的公司,在他们眼中,“企业形象”是“适合中国区发展需要”的子集,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要条件。我们认为,在中国,随着企业社会责任从概念发展为行动,会有更多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仅仅是为了外在的“形象”,更多地是为了内在的“发展需要”。

[调研结果启示]

自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等方针,这对如何更好地利用外资、发挥外资的积极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根据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主动地承担起对各利益相关方的责任,已经成为跨国公司面临的新挑战,也是跨国公司在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前提。从我们这次访谈调研来看,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主要动因就是适应中国区的可持续发展。

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动因,既有商业动机也有来自外来的压力。随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持续发展,商业动机变得日益突出。更广泛利益相关者对非财务报告的增长的兴趣对企业有重要影响,未来的趋势是,对上市公司不断加强的立法要求也导致了报告的增长。企业利用结构化的报告和审核可以提高内部的商业价值以及良好的管理实践。

参考毕马威公司的相关调研,75%的公司认为他们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原因是经济考虑,有超过50%的公司谈到了伦理理念以及企业的正直与价值问题。此外,企业社会责任最重要的商业动力还来自于:获得好的品牌和声誉、获得并维持市场地位、获得金融市场的信任并提高股东价值、提供新产品和服务具有开拓能力并创造出新市场。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全球理念与中国国情的结合

由于发展历史阶段的原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具有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着在不同的国家,实施企业社会责任呈现不同的特点和路径。因而企业社会责任道路的探讨也更加本土化。在本次访谈调研中,不同公司的报告呈现出跨国公司全球理念与中国区实践相结合的特点。

调研结果二: 编写与的过程

独立编写还需总部指导

从表2中可以看出,“报告编写与的过程”一题中,多数接受问卷一调研的企业选择了总部指导、独立编写。在采访中,一家跨国公司的CSR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公司在编制中国报告之前,要把结构体系汇报给总部,得到确认后再开始编写。该公司在中国的公关部,有专门的CSR活动负责人在日常工作中会收集、整理相关数据,一年内2―3次向其全国各地的几十家合资、独资公司下发调研问卷收集数据。该负责人还透露,这本报告的诞生需要3个月的时间。

由此可见,总部的决定和指导在国别报告编写的过程中相当重要。本次调研的结果可以支持这一观点。在调研中仅有一家企业选择了“独立编写和”。

对于尚未国别/中文版CSR报告的跨国公司,在回答“未能报告的主要困难或障碍”时(表3),他们表示各有各的难处。因为总部和中国公司的协调上,不少公司还存在着管理的空缺,则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一家公司向本刊透露,目前他们正在计划中国CSR报告,公司总部有专门负责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领导和团队,正在整合各个国家的相关工作人员,整个管理体制正在完善之中。

另一家公司希望2007年出中文版本报告,已经上报公司总部,目前总部还在研究当中。

还有一家公司表示,目前未能报告的原因在于集团如何处理中国区的信息和集团整理的问题。

本次调研显示,在报告的编写和过程中,跨国公司离不开总部的决策和指导。只有公司总部和在华子公司均有意愿,并且能在具体管理、技术问题上协调一致,报告方能问世。

调研结果三:编写原则是什么?(表4,)

1、 总部报告与中国内容有机结合

从本次调研显示,从已国别报告的7家企业来看,在编写原则相当一致,全部是“总部报告内容与中国内容有机结合”。

索尼(中国)CSR办公室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索尼总部的报告是每年6月,索尼中国拿到总部的报告后要尽快翻译,加入中国的具体情况,这些工作要花费3个月的时间。9月份,是索尼中国CSR国别报告的正式时间。

就各公司提供的报告内容来看,也证实了“结合”之说。以日立集团《CSR报告书2006》为例,报告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包括日立集团CSR活动的整体情况和管理情况;在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利益相关方在社会方面的活动;第三部分,主要总结了环境保护方面的活动。以上每一部分的编写基本上都是总部理念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2、 GRI指南为跨国公司提供编写的指南框架

在调研中,已国别报告的跨国公司回答“编写原则”一题时,约占一半的公司选择了“按照GRI要求或相关行业标准”编写报告。此题的另外两个选项没有公司选择,这两个选项分别是“完全按照总部要求”和“完全按照中国区自行制定的原则和框架”。

据悉,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出现关于社会、伦理和环境报告的自愿标准或指南,包括GRI、AA1000、经济伦理学会的the Good Corporation等,都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管理框架。但是谈到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全球性指南,主要还是GRI。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SustainAbility 公司和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于2004年联合进行的调研和评分,非财务报告得分前50名中的47份、第51至100名的45 份均采用了《GRI指南》。

调研结果四:编写报告中遇到的主要困难(表5)

数据收集及编写技术是关键

在本次调研中,被访跨国公司坦承了编写报告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分别是“数据收集问题”、“编写人员面临的编写技术问题”,以及“在有限的篇幅内选择利益相关者感兴趣的内容”。

东芝公司一位参与报告编写者告诉记者,在翻译总部报告过程中,一些专业用语的翻译、解释比较困难,比如有害气体的“单位排放量”等。翻开东芝《CSR报告书2006》“环境报告”部分,记者发现报告中涉及的专业术语真是不少,例如水环境负荷转移中的“化学性氧需求量”以及“废气物最终处理量”等等。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这些名词的翻译和理解确实要下一番工夫。

索尼(中国)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06》,报告的篇幅长达80页,这在各公司的CSR报告中算是个“大制作”。索尼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认为,报告内容的筛选是他们遇到的难题。“报告太长了没人爱看,可是报告写短了又怕遗漏重要的内容”,这位负责人说。

在调研和访谈中我们发现,与其总部不同,跨国公司在中国的CSR报告之旅才刚刚开始,因此面临的困难也是相当复杂。许多公司在中国各地的子公司数量庞大,而这些子公司缺少相应的部门或人员收集报告所需要的相关数据,数据采集受到了限制。松下中国的有关人士说,由于编写报告工作已经持续了多年,松下中国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编写体系。根据每年情况的变化,都会对相关的条款、标准以及选取的对象进行调整。

[调研结果启示]

完整而又科学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是先进理念和扎实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在华跨国公司推出的中国国别报告也同样是其全球理念和中国区特点的结合。

然而,出版中国国别报告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第一,任何一份国别报告,都需要公司总部和地区的协调,或者说更多地服务于公司总部的整体安排。第二,在华跨国公司需要适应中国区的需要,建立起数据采集、报告编写的管理体系。

有关专家提出,利益相关者对于跨国公司国别报告应当采取宽容和积极支持的态度,GRI等机构也应该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而企业则可以借鉴其总部的经验,通过建立起一套适应中国特点的报告编制体系。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价与反馈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作为一个新的对话窗口,在向使用者提供大量信息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公司也都希望能获得利益相关者的建议和观点,以便对公司的策略和行动进一步改进,这也有助于报告的逐步完善。同时,为了增强可读性和说服力,许多公司的报告引用了大量的案例来进行论证观点或者说明事实,许多图表则使报告更具清晰性和直观性,大量数据的使用和对比使得报告避免了空洞的表白,而是更有说服力。

调研结果五:反馈及效果(表6)

1、报告反馈:以媒体为主,期待更多反馈

就像所有人在付出了劳动之后希望得到评价与肯定一样,跨国公司非常重视CSR报告后的反馈。收集这些反馈有助于企业CSR水平的提升,而且,公司对利益相关方质疑的回应和反馈,应当作为下一年度CSR报告不可或缺的内容。

从调研问卷来看,报告者得到了包括媒体在内的利益相关方、专业机构以及公司总部的意见。在所有的这些反馈中,来自“媒体”的最多,7家公司中有6家选择;来自“专业机构”的其次,7家公司中有5家选择;然后依次是“其他相关方意见,3/7”,以及“公司总部意见,3/7”。可以看出,很多公司在回答此题时是多选的。

据本次调研问卷中分析得出,媒体是目前CSR报告最活跃的反馈者。实际上,这可能是因为来自媒体的反馈意见最容易收集,而且,媒体本身也是相关专业机构、其他利益相关方发表反馈意见的平台。

跨国公司一方面肯定了报告的效果,另一方面,他们渴望收到更多高质量的反馈。

东芝公司的《CSR报告书2006》中附带一张正反面印刷的调研问卷,其中的一面是以图表的形式对上一年度报告反馈的总结;另外一面是对本期报告的调研问卷,类似“读者意见调研表”,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这样贴心的细节充分表现出公司与利益相关方沟通诚意。

“我们在5000份纸制报告中每一本都加了一份问卷调研,但是大部分人在看过报告后都不会填写问卷调研表。我们正在考虑如何与政府、媒体、专业机构更好的交流。” 东芝公司在采访中谈道。

索尼公司也表示:“CSR活动的反馈比较多,但是对报告本身的反馈比较少。”

另一家日资公司松下公司也持相同看法,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尽管在中国了《社会环境报告》,在网站上放上了相关内容,同时在各种展览活动、宣传活动中对报告进行了推广,但是报告反馈效果并不是很好。“目前松下在中国还没有收到关于报告的建议或意见。仅在记者会上,有一些记者提出过相关问题。”这位负责人进一步说,“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在日本国内,民众对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参与和关注度更高,报告中有些内容甚至因为得到了民众的建议而有了更好的改进。”

2、报告的效果:各方都很关注

在“报告的效果如何”一题中(表7),无论企业的是国别报告还是中文版报告,对于报告的效果大部分企业选择了“非常好,各方都很关注”以及“很好,很多媒体报道,总部也很支持”。就调研问卷来看,各公司基本实现了报告的初衷――与利益相关者达到沟通的目的。

对此,东芝公司表示,就效果来说,我们报告的目的之一是向中国的利益相关者公布我们的CSR活动,履行我们的义务。应该说这个目的我们是达到了。我们的报告以后会得更加广泛,增加回收反馈的途径。

可见,不管是国别报告还是中文版,报告的效果很好,表明社会和市场对这一行动的认可。

3、获得其他跨国公司的认可:部分质量高

在调研问卷三中,我们设计的一道问题是“如何评价其他在华外资企业的报告?”(表8),收回问卷的16家企业中,有1家公司认为“质量高”,有8家公司认为“部分质量高”,有2家认为“企业形象需要”,有3家选择其他,另外2家弃权。可见,已经CSR报告的跨国公司得到了没有报告的企业的认可,

有一家公司是这样评价其他在华外资企业的报告:虽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在中国还是一个新事物,但许多外企已经有了在其他国家编写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经验。这些公司会付出很多的努力以期达到一个很好的效果。看了一些其他跨国公司的报告,觉得一部分质量比较高。

然而记者也了解到另外一些未能反映在问卷中的评价,一家已国别报告的公司谈到,在华的外资企业的CSR报告多以翻译为主。这些公司所开展的CSR活动内容也较为近似,缺乏创新的CSR活动,这也影响了报告的质量。这家公司的负责人最后谦虚地说,“这也是我们想要努力改变的。”

调研结果六:方式略显低调(表9)

从表9中可以看出,跨国公司报告的主要方式是:挂在网站上,并向媒体发新闻稿。比较而言,为报告召开新闻会是比较高调的做法,然而选择这项的企业并不多。问卷一与问卷二相加,13家企业中只有3家企业选择。报告比较低调的做法是挂在网站上低调处理,在访问了这些跨国公司的网站后,记者发现,甚至有些企业在网站上只有一个页面、几幅照片。

这些调研结果表明跨国公司在CSR报告时并不想采取一种很高调的方式,事实上,召开新闻会显然会得到更多有效的高质量的反馈。在调研结果五中我们看到,跨国公司在报告后希望得到更多的反馈,但是他们却没有选择“召开新闻会”的方式。

根据国际惯例,除了发行纸制文本外,一般企业也电子文本的报告书,通常可以在企业网站、专门机构或政府相关部门的网站上获取这些公开的报告,如根据GRI要求,采用《GRI指南》的报告者应提交电子版,由GRI储存在网上,供公众浏览和下载;类似地,日本政府专门建立环境报告网;一些相关的NGOs、NPOs甚至是个人博客也提供这样的报告或链接。报告对象非常广泛,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雇员、供应商、顾客、政府、公众等。

调研结果七:跨国公司中哪个部门负责撰写报告?(表10)

跨国公司中哪个部门负责撰写报告?哪个部门负责CSR事务?表10对这两个问题作出了回答。由表10可见,跨国公司在中国负责CSR报告撰写的主要部门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公关部/公共事务部/对外事务部,第二类是独立的CSR部门,第三类是人力资源部。一家公司在问卷中写道,报告的内容主要由人力资源部负责,文字校对及排版由对外事务部负责。据记者了解,大部分跨国公司在华分支机构都由公关部负责企业社会责任事务,包括开展CSR活动,参加各类CSR评选和颁奖。

[调研结果启示]

本次调研访谈从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跨国公司CSR的管理模式――报告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报告的目的应该是推进企业社会责任整合到管理当中。

我们希望企业社会责任真正融入到公司管理中去,变成公司战略的一部分。这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并且有的放矢地将企业社会责任与品牌、企业信誉以及风险管理融于一体。

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总体处于“初级阶段”

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利用全球资源、积极参与全球竞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跨国公司作为能够有效整合全球资源的组织形式,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依靠自己的强大实力,充分利用全球的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资源等,在信息革命的推动下,其数量、规模、经济实力和科技开发能力都得到空前的发展,在世界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在不断增强。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跨国公司已经充分意识到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实现,要以社会公众利益的实现为前提,跨国公司不仅在公司内部的管理、经营理念中体现了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而且还主动参与到企业社会责任在全球推广的运动中。

但从本次调研访谈对在华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实践看,跨国公司在企业社会责任的全球推广中,还处于起步阶段。部分公司对于在当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还逊色于他们的全球理念。

调研结果八:是否中国国别报告?

为什么不中国国别报告?是否计划中国国别报告?这两个问题是提给那些在中国了中文版报告的公司。对于前一个问题,我们提出了如下的选项:1、没有必要2、总部没有要求;3、技术困难;4、人员或资金困难;5、条件未成熟。有1/3公司的选项是技术困难,另外的2/3的公司选择的是条件未成熟(表11)。而对于后一个问题,有1/2的公司目前正在讨论中,其余的公司则没有计划单独出版中国国别报告(表12)。

调研结果九:是否计划中国国别报告?

对于尚未中国国别报告或中文版报告的公司来说,是否有计划中文版或中国国别报告?如果有,具体计划及决策过程又是怎样的?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16家公司中有4家选择有中国国别报告的计划,3家公司选择有中文版报告的计划,5家公司选择了“没有计划”,而4家公司选择了“其他”(表13)。

在计划中文版或中国国别报告的公司中,有2家将在2007年,有1家选择了2008年,另外的公司则选择了“未确定”或“其他”(表14)。

调研结果十:如何向公众披露企业社会、环境信息?

未中国国别报告或中文版报告,并不代表企业不用向社会披露企业社会、环境信息。那么,他们采用什么方式来披露这些信息呢?在表15中可以看出,16家公司中有14家通过公司网站平台来披露信息,16家公司中有13家公司借助新闻媒体及互联网披露信息。调研结果显示,公司还会通过一些其他途经来披露信息。

调研问卷三中的一家企业在问卷中写到,作为G市的明星企业,该公司每天、每月都会接待数批来自全国各地、社会各界的来宾到公司参观。该公司也会利用这个机会向来宾传递他们在CSR方面的努力。

[调研结果启示]

上述两项内容,反映出这些公司对于在中国中文版或者中国国别CSR报告的认识。在此次调研访谈过程中,我们所选择的跨国公司主要是从Sustainability 评选的前100家较好质量的CSR报告的企业,同时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也表现较好的企业。但是从报告的比率来看,相当多的企业还没有或计划中文版或中国国别报告。从全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看,这些在华跨国公司并没有完全把在中国的发展纳入到全球可持续发展系统中。因此,我们不能不说,部分跨国公司在华的企业社会责任尚处于“初级阶段”。

在此次调研访谈中,我们还发现部分在华跨国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还有待进一步普及,虽然这些被访谈调研的公司都是在国际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和业绩优秀的公司,但是还是有部分公司的职员对于本公司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和实施一无所知。

本次调研访谈,给我们带来了独特的视角,从报告审视在华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和实践。应该说:从报告的趋势来看,跨国公司开始逐步重视在华推广和履行社会责任理念和实践;从报告的实践来看,在华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从报告的形式来看,是否报告,是否国别报告,以及报告的形式和特点如何,还处于探索阶段;从报告的效果来看,报告起到了与社会、与利益相关方沟通的积极作用,而其中媒体发挥了重要作用。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定义】

何谓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最常被引用的是英国“社会与环境会计研究中心”(CSEAR)的会计学家格瑞(R.H.Gray) 教授为其所下的定义。格瑞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一个沟通的过程,其沟通的内容是组织的经济活动对社会定利益群体及社会整体所造成的社会和环境影响。因此,它涉及组织(尤其是公司)责任的延伸,即超越了传统上只对资本所有者特别是股东承担责任的角色。这种责任的延伸是基于这样的假设:公司不仅只是为股东创造利润,还应该承担更广泛的责任。

简言之,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企业(组织)对于其活动、产品和服务所产生的经济业绩、环境业绩和社会业绩的自愿性公开报告。(郑若娟)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种类】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从最早的雇员报告出现以来,几十年间,在企业披露社会议题的文件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独立报告,他们统称为非财务报告。这些报告被贴上不同标签,如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企业公民报告、健康安全环保报告、三重底线报告、伦理报告、企业责任报告等。尽管上述报告之间有着密切的相关性,甚至内容也有很多雷同之处,但彼此间在发展阶段、报告内容和目的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异。目前,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为题的社会信息披露文件最为广泛,主流观点认为,广义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实际上涵盖了可持续发展报告、企业公民报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企业责任报告等报告所涉及的内容,只是说法不同而已。(郑若娟)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作用】

正如《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中所说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具有如下作用:

1、可以对以往业绩和未来预测的业绩进行衡量和报告,而且这已成为一个关键的管理工具;

2、可以作为建设、维持和不断完善利益相关者参与的重要工具;

3、从更高的层次上帮助组织传递与经济、环境和社会机遇和挑战相关的信息;

4、有助于加强公司与外部各方(消费者、投资者、社区)关系,建立信任;

5、以更具战略意义的方式将财务、营销和研究开发等公司职能部门联系起来,建立内部对话;

6、制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过程也是建立预警机制的过程,即,针对供应链、社区、监管机构以及声誉和商标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曾预测的机遇提供警示。总体而言,可持续发展报告有助于管理层防患于未然,在可能产生危害的事件发展成负面的突发事件之前就对其进行评估;

人社信息化调研报告范文4

(一)信息评价的对象和目的

信息化范围广,含盖社会、经济信息化和国防信息化,社会经济信息化又可分为地区信息化、产业信息化及业务领域信息化;国防信息化可分为军队信息化、武器装备信息化。参见下面信息化分类图及社会经济信息化分类图:信息化的评价就是采用评价指标对各类信息化现状进行测评,以便了解其发展水平,更好采取措施,加快推进信息化向更高水平发展。

(二)我国信息化评价工作的发展现状

我国九十年代国家统计局、信息产业部等政府部门、国家信息中心及高校就开展信息化水平测评的理论、方法及评价指标的研究,提出了信息化水平指数及构成、信息能力的评价指标,对全国30多个省市地区1995-1998年的信息化指数作了统计和分析,2000年以来信息产业部制定信息化评价指标、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科技部制定了制造信息化评价指标,国家统计局信息化应用水平评价指标,在2005年国家统计局开展了信息化应用水平专项调查,对全国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居民家庭信息化进行专项调查,统计局国际统计中心还进行电子商务专项调查,形成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的统计报告。

目前已开展关于信息社会、信息经济、省市地区信息化、智慧城市、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工程、网站、平台、服务及信息安全等的评价:

1、信息社会评价

国家信息中心研制信息社会发展水平测评指标体系:由信息经济指数、网络社会指数、在线政府指数及数字生活指数四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18个三级指标组成,形成信息社会指数ISI,编写中国信息社会发展报告,按信息社会指数划分信息社会发展阶段:ISI0.9为高级阶段。

2、国家及省市信息化发展评价

国家统计局先后推出信息化水平总指数及信息化水平平价指数,2005年开展全国信息化水平专项条件调查,分析研究全国和各省市信息化发展指数(IDI),发改委用于制定国家信息化发展十一五规划,十二五信息化发展指数IDI(2)由基础设施、使用、应用消费、知识支撑和发展效果5个指数组成,2000年起每年31个省市信息化发展指数的比较分析,2011年与工信部联合中国信息化指数统计监测年度报告。

3、智慧城市评价

近年来发改委、住建部、工信部、科技部等部委各自安排一批智慧城市试点,目前300多个城市提出要建设智慧城市,住建部、工信部下属单位、宁波、上海、南京等市以及有关研究单位各自提出智慧城市评价指标约14套方案,有的单位如国脉互联还对全国百十个城市进行测评,编写中国智慧城市评估报告。北京智慧城市发展指数研究报告,上海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价报告。国家标准委成立有关部委智慧城市标准化协调推进组,组织电子、通信及智能建筑标委研究制定智慧城市系列评价标准,目前已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指标体系及有关标准并在试点城市进行试验和试评估,今年网信办及发改委组织制定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并将在试点城市实施。

4、信息经济评价

中国信息化百人会课题组研究信息经济评价,形成“信息经济崛起,重构世界经济新版图”报告,把信息经济分为基础型、融合型、效率型、新生型、福利型层次和类型,提出了基础型与融合型信息经济测算方法。

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研究信息化与信息经济测评理论和方法,已有研究成果:《信息化与网络经济:基于均衡的效率与效能计量》,上篇:信息化与网络经济体系创新,基于新技术经济范式的基础框架,下篇:信息化与网络经济计量应用,宏观、中观、微观测度与评价,提出窄义和广义信息经济及计量方法。

5、企业信息化评价

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2001年提出企业信息化评价基本指标,CECA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组织企业信息化500强评选活动,选出企业信息化500强。

科技部推广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及制造信息化,研究制定制造信息化评价指标,提出制造信息化指数,以制造业信息化企业指数和制造业信息化环境指数为基础,合成地区、行业等不同层次的制造业信息化指数。

国资委2007《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国资发[2007]8号文件),制定《中央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暂行办法》(113号文件),根据各企业信息化测评结果,将其划分五个级别。划分标准为:90―100分为A级、80―89分为B级、60―79分为C级、40―59分为D级、39分以下为E级。国资委对145家中央企业开展了2007年度信息化评价工作,定期央企信息化测评报告。

工业和信息化部2013年了《工业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国家标准GB/T23020-2013》,2013年10月成立中国两化融合咨询服务联盟,2014年《信息化合工业化融合管理要求(试行)》,制定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系列标准,全国1000家企业开展了两化融合管理贯标工作,200家企业通过了第三方认定。

工信部已立项组织电子技g标准化研究院等单位开展智能制造专项综合标准化及试验验证,包含评价指标研究,六所提出智能制造企业评价指标及评估方法。

6、领域信息化的评价

电子政务评价:电子政务网站评价,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国脉互联对政府网站进行测评,提出年度政府网站评估报告。

电子商务评价:六所完成科技部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电子商务工程评价,提出电子商务工程评价指标和评估方法,近年提出电子商务网站评价、电子商务服务水平评价指标及评估方法,电子商务网站评价已编入电子商务师培训教材,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及物流平台评价已有标准,行业网站评价有媒体(互联网刊物)评选商务网站100强,中国互联网协会、农业部信息中心等单位评选涉农网站100强。

信息安全评价:公安部制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标准,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及一批有资质单位,对重点行业、企事业单位进行信息安全评估。

二、信息化评价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多年来信息化评价工作,各部门各自为政,缺乏统一规划和组织协调

信息化测评工作,由政府有关部门、研究机构分头进行,政出多门,缺乏统一规划和组织协调。信息化的评价研究力量薄弱、分散、缺少整合,未形成国家队,研究水平有待提高。

(二)信息化测评、评价指标的研究,缺少信息化评价的理论及顶层设计

信息化有共同的基本要素,不同部门按同一要素设计的评价指标各不相同,有的五花八门,有的信息化、智能化评价指标与评价内容不匹配。有的名为智能、智慧的评价,但评价内容名不符实,还未能体现智能和智慧。有部分社会领域、行业与地区信息化的评价尚处空白、尚未开展评价工作。

(三)信息化评价的标准化与规范的研制严重迟后,不能满足实际发展的需要

信息化测评需要的原始数据采集缺少标准规范,缺少行业、地区信息化的评价标准。有的标准规范没有与时俱进,统计局企业数据采集表,不能反映近年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实际状况。

(四)有关信息化调查统计与测评数据,调查手段、收集方法有待改进,有关数据库建设迟后,尚无信息化的公共数据库,部门数据也不能共享。

三、“十三五”信息化评价工作的发展目标和重点

(一)“十三五”信息化评价工作的发展目标

1. 信息化评价理论有突破,初步建立信息化评估理论框架及各类信息化的评价模型

2. 建立与完善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包含基本指标体系、行业、地区、领域指标体系)

3. 研究制定主要领域信息化的评价标准和规范

4. 积极开展社会经济信息化、产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智慧城市、智慧企业、智能制造评价评估

(二)“十三五”信息化评价工作的重点

1. 加强信息化评价理论研究,建立信息化评价模型,完成重要领域信息化评价的顶层设计

2. 整合资源,建立和完善重要领域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信息化评价指标库和评价标准库

3. 加快研制信息社会、信息经济、产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评价标准、规范

在梳理现有标准规范基础上,加以修订完善和版本升级,有的需要重新研制,要与国际标准接轨,研究制定新一代的信息社会、信息经济、产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的评价标准和规范

4. 政产学研用结合,大力开展信息经济、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信息化评价评估工作,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有关部委及省市政府组织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城市进行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家庭评价评估,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

5. 加强信息安全、企业与个人信用、农村信息化的评价指标研究及积极开展有关评价评估工作

四、信息化评估政策措施建议

(一)中央部委加强对信息化评估工作的领导

国家网信办、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国家标准委等政府部门联合成立信息化评估部际协调小组,加强对信息化评估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协调,各部门要把信息化测评与评估纳入互联网+行动计划及十三五规划。

(二)成立信息化研究国家队,加强信息化评价理论研究和评价指标的顶层设计

组织中国社科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及有关科研院所、高校力量,成立各类信息化研究的国家队(信息化研究院或信息化研究联盟),分工合作,跨界协同创新,加快重点领域信息化评价研究和完成顶层设计,指导建立和完善信息化评价指标和标准体系。

(三)国家统计局牵头与有关部委合作,更新与完善信息化统计制度

尽快修订和完善各类信息化数据报表,更广泛地建立网上直报系统,利用网络采集数据,建立信息化调查统计数据库,为各部门及有关单位提供稻莨蚕矸务

(四)积极发展信息化评价评估及咨询服务业,建设信息化咨询服务体系,鼓励建立信息化评价服务平台,为行业、企业信息化评估评价提供支持和服务。

人社信息化调研报告范文5

2016社会调研报告格式:

一般格式

标题页:1、标题 2、客户(委托人) 3、调研公司 4、日期内容目录

执行性摘要:1、目标的简要陈述 2、调研方法的简要陈述 3、主要调研结果的简要陈述 4、结论与建议的简要陈述 5、其他相关信息(如特殊技术、局限、背景信息)

分析与结果(详细):1、调查基础信息 2、一般性的介绍分析类型 3、表格与图形 4、解释性的正文结论与建议

调查方法: 1、研究类型、研究意图、总体的界定 2、样本设计与技术规定a、样本单位的界定b、设计类型(概率性与非概率性,特殊性) 3、调查问卷a、一般性描述b、对使用特殊类型问题的讨论 4、特殊性问题或考虑5、局限a、样本规模的局限b、样本选择的局限c、其他局限(抽样误差、时机、分析等)

附录:1、调查问卷 2、技术性附录(如统计工具、统计方法) 3、其他必要的附录(如调查地点的地图等)

一般写法

一、标题。

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陈述式如《教学反思实效性研究实验调查》,提问式如《为什么要进行教学反思实效性研究》,正副标题结合式,正题陈述调查报告的主要结论或提出中心问题,副题标明调查的对象、范围、问题,这实际上类似于发文主题加文种的规范格式,如《提高教师教学反思质量――教学反思实效性研究的调查报告》等。

二、正文。

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主体。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3.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2016社会调研报告范文

为积极领会xx有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深入推进全县统计系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我局认真组织相关人员学习,梳理统计部门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结合部门实际,狠抓落实,认真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现将201x年xx县统计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如下: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x年来,为让社会公众更好地了解、监督、关心和支持xx县统计工作,我局干部职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各项制度、措施,切实保障社会公众对政府统计工作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努力提高统计部门执行力和公信力,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作为机关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按要求公布可以公开的政府信息。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同时,为防止泄密事件的发生,我局进一步健全了保密审查和信息沟通协调机制,加强对拟公开政府信息的逐级保密审查,坚决防止失泄密事件发生。并每月收录全县经济发展指标资料编印成《统计快报》、《统计月报》和《统计季报》、《两会统计特刊》公开分发到各乡镇、各单位和两会代表。

二、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

全年未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对统计数据未审核评估前未进行公开,对个人和单项统计资料严格按《统计法》规定不予公开。

三、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情况

201x年我局无受理依申请公开事项,因此没有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五、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情况

201x年,我局未收到涉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六、围绕政府信息公开所做的工作

(一)注重组织,加强领导。xx县统计局党组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机制的建立健全工作,成立了局政务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工作的开展。并把统计信息公开工作纳入局队全年重点工作内容和局队机关干部职工的年度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范畴。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二)落实责任,规范程序。按照县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公开目录编制方案,结合我局实际,进一步细化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任务,明确了编制原则、内容、组织机构、职责分工、梳理方式和工作要求,确保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人社信息化调研报告范文6

1968 年,美国会计学家戴维·f·林诺维斯(david f. l inones) 发表了《会计职业和社会进步》一文,初步提出了社会责任会计的概念,揭开了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的序幕[1]87。美国著名会计学者贝尔科伊在他所著的《会计史论》一书中,对会计的发展史作出了历史性的划分,将社会责任会计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2] 。此后,一系列对社会责任会计进行系统论述的著作相继问世,英国的特雷佛·干布林著的《社会会计学》一书,除了对社会责任的概念性问题进行探讨之外,还对未来社会责任会计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3] ,这是有关该课题的较权威的一本著作。

一、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研究述评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企业社会责任及其披露问题进行了研究。如leeburke和jeannem. logsdon (1996)认为,应从战略上重新定位企业社会责任理念,把社会责任作为企业的一项长期投资,而不是当期的成本或费用,研究旨在更好地评估社会责任活动在何时、以何种方式可以使企业、社会均受益[4]25-29。近年来,许多学者热衷于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进行实证研究。carol (1994)使用问卷调查方法,研究了压力集团对于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影响,研究表明,压力集团是社会责任信息的主要使用者之一,他们认为企业所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非常不足[5]。heledd jenkins和natalia yakovlva(2005)通过对全球十大矿业公司的调查研究发现:尽管报告的模式和内容不一,但披露社会责任和环境信息成为他们的共同举措[6] 。

我国财政部于1995年公布了企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其中第九项“社会贡献率”和第十项“社会积累率”是评价企业社会效益的指标,社会责任会计自此受到有关方面重视。2007年12月28日,中国首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指南———《国家电网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指南》在北京,为全面提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保障,标志着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步入规范化阶段。复旦大学张文贤教授通过向国内知名会计学家进行调查,来研究社会责任会计的发展现状。廖洪主编的《会计理论及其应用分析》中,从会计与国际接轨以及企业需求的角度,对有关企业社会责任会计问题进行了探讨[ 7 ] 。殷格非从全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入手,结合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经验,对报告编制的组织、撰写、设计、等各个环节逐一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论述。这填补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领域的空白,是我国首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撰写指南,对报告编制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8 ] 。

明确社会责任会计的内涵首先应明确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刘刚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责任将经济责任视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将企业社会责任分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及慈善责任,这种观点使得企业社会责任基本上与企业责任等同起来,导致企业社会责任内涵过于庞大,在一定程度上模糊甚至掩盖了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经济责任可能出现的矛盾;狭义的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与企业经济责任相对应的概念,强调企业在追求自我利益的同时,必须采取行动以保护和改进公众利益[ 9 ] 。本文采纳狭义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指的是企业在创造物质财富、满足投资人利益的同时,还要承担对企业员工、消费者、供应商、社区等利益相关者的责任。

关于社会责任会计的概念,阳秋林( 2005)认为:社会责任会计是会计学的一个分支,它是运用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采用多种计量属性和手段,对企业的社会责任及其履行情况进行反映和监督,以便向相关利害关系人提供有用的社会责任信息, 其目的在于提高全民族的社会效益[10] 。这一定义比较符合我国实际。

二、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需求分析的理论基础

1.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迫切性

(1) 避免环境进一步恶化要求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成为经济增长的副产品[ 11 ] 。但是,当人们的环保意识和公众意识被普遍唤醒后,那种一味追求利润、不顾社会责任的企业将难容于社会,因此,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必须兼顾其社会责任,以负责的态度处理企业的社会问题。要反映企业完成社会责任的实际情况,传统会计显然不能胜任,只有尽快建立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并借此揭示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才能满足企业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2) 市场经济呼唤企业社会责任并要求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作为社会和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应通过自身的努力,尽可能多地为公众、为社会尽一份责任,并将自己努力的成本和效益公允地予以反映。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加需要社会责任会计,它一方面要求企业如实反映自身履行法律规定的社会责任的情况,另一方面要求反映企业对公共道德、公众利益等社会责任的关注和努力程度。这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社会形象,从长远看,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3) 建立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并披露信息是实现会计目标的要求。国际会计准则对会计目标的描述包括: ①作出关于利用有限资源的决策,包括确定重要的决策领域与目标; ②有效地管理和控制一个组织内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③ 保护资源,并报告其管理情况; ④有利于履行社会职能和社会控制[12]。显然,第四个目标要求企业促进其社会职能,以使企业的社会目标得以实现;而前三个目标的内涵也包括了社会资源配置、人力资源利用、环境污染、工作安全等属于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目标。可见,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是传统企业会计的逻辑拓展,尤其是在我国目前情况下,要真正实现企业会计目标,建立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并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进行披露已刻不容缓。

2.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必要性

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 corporate social res2ponsibility, csr)信息披露分为3个阶段:一是导入阶段(1996—2000年) ,中国企业不得不被动地接受来自国外的csr 要求; 二是观望阶段(2001—2004年) ,中国的学术机构、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开始对csr进行深入的研究,试图促进csr运动在中国的发展;三是参与阶段(2005年至现在) ,因担心遭受经济制裁、贸易壁垒以及出于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愿望,政府放弃了原来被动观望的态度,积极参与到csr 运动中来,至少有了参与的姿态,甚至采取了一定措施[13]。深圳市于2006年在全国率先制订了《深圳市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指导意见》,我国的一些上市公司也相继自愿披露了社会责任报告,如国家电网公司分别2005年、2006年和2007年的社会责任报告,中国石油股份公司也于2007年首次社会责任报告[ 14 ] 。媒体也通过舆论宣传,增加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动力,如《光明日报》通过“公益报告”专栏,全方位报道了跨国公司和我国大型企业的社会责任情况。

由于我国对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企业基本没有单独反映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指标,只有“社会贡献率”和“社会积累率”两项指标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关:其一,社会贡献率=企业社会贡献总额/平均资产总额;其二,社会积累率=上缴国家财政总额/企业社会贡献总额。企业社会贡献总额包括工资、劳保退休统筹及其他社会福利支出、利息净支出额、应交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所得税等各种税金及附加费和上缴净利润等,但这些仅仅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一部分。我国现行用于指导企业会计和报告事务的法规主要是由财政部和。

可见在我国现阶段,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以及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情况都有了明显的改善,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15],因此,了解广大财务信息使用者对我国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需求到底处于一种什么状态,就成为会计理论工作者非常关注的问题。

三、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需求的调查分析

(一)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需求者的认定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需求者,就是那些需要对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及其后果作出反应的社会群体。在众多关注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社会群体中,可以把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需求者划分为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两大类:企业外部的信息需求者主要包括债权人、政府及相关部门、供应商、潜在投资者、经销商、消费者、企业职工(雇员) 、社区居民和社会公众等;企业内部的信息需求者主要是指企业管理者[ 16 ] 。他们需要以既往社会责任会计信息作基础来制订财务和社会责任预算,向社会揭示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状况。

(二)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需求调查

本次调查的对象包括机构投资公司、环保组织、政府人事部门、社会福利机构、经销商、消费者、企业职工、社区居民以及社会公众。在本文中,机构征询范围为辽宁省各地机构,个人信息使用者征询范围是沈阳市的社会公众。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形式。对于机构投资者,随机抽取100家机构并将问卷寄给其负责人;对于个人使用者,采用当场发放问卷、当场收回的方式征询意见。对机构投资者共寄出问卷100份,收回37份,其中35份回答有效;对个人投资者发放问卷100份,收回100份,问卷全部有效。

(三) 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及调查结论

通过对问卷的统计分析,可以了解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需求。

1.使用者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需求情况

投资者是否需要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调查结果表明,有69%的机构和24%的个人投资者表示“非常需要”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而且需要的评价值分别为1131和1179,说明机构投资者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需求程度高于个人投资者(见表1)。

表1 投资者对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需求情况

投资者 非常需要 需要 不需要 完全不需要 评价值 次数 比重/% 次数 比重/% 次数 比重/% 次数 比重/% 机构 24 69 11 31 0 0 0 0 1.31 个人 24 24 73 73 3 3 0 0 1.79

2.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模式

目前,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还未制定出严格的标准和固定的披露模式,企业在披露自身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时候比较随意。调查结果表明,有63%的机构和22%的个人投资者认为制定统一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模式“非常必要”,而且需要的评价值分别为1145和1188 (见表2) 。

表2 投资者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统一模式的需求情况

投资者 非常需要 需要 不需要 完全不需要 评价值 次数 比重/% 次数 比重/% 次数 比重/% 次数 比重/% 机构 22 63 10 29 3 8 0 0 1.45 个人 22 22 68 68 10 10 0 0 1.88

这些数据表明,我国投资者认为企业当前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没有统一的模式,不利于企业报告之间信息的比较,所以非常迫切地希望国家能够尽快制定出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统一模式,其中机构投资者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需求程度高于个人投资者。

3.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内容构成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包括的领域很广,按所属的社会责任类别不同,可将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分为5种类型。调查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主要内容的需求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而且对信息内容的重视程度也异常相似。按机构投资者重视程度,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分别是: ①在产品和服务上对消费者履行社会责任的会计信息; ②对企业职工履行社会责任的会计信息; ③承担改善生态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方面的责任而产生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 ④因违反法律法规的要求,未能履行社会责任而承担罚款支出的会计信息; ⑤承担公益和社会福利方面社会责任的会计信息。个人投资者仅仅对④和⑤的重视程度与机构投资者有差异,其他情况基本相同(见表3) 。

表3 投资者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内容及地位的认知情况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内容 机构投资者 个人投资者 次数 比重/% 排序 次数 比重/% 排序 改善生态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 27 77 3 82 82 3 承担公益和社会福利 21 60 5 78 78 4 对企业职工履行社会责任 29 83 2 88 88 2 在产品和服务上对消费者履行社会责任 32 91 1 92 92 1 未能履行社会责任而承担罚款支出 25 71 4 73 73 5

4.使用者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从调查结果来看,会计信息使用者对我国企业披露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质量并不很满意,大多数人认为企业普遍存在会计信息失真,披露不及时、不充分等现象,具体结果见表4、5。相对来讲,机构投资者比个人投资者更认为企业披露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存在不真实、不客观的现象,因为机构投资者比个人投资者更有能力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故能较客观地评价企业披露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表4 投资者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是否存在失真现象的认知情况

投资者 普遍存在 大多数存在 少数存在 不存在 评价值 次数 比重/% 次数 比重/% 次数 比重/% 次数 比重/% 机构 28 28 52 52 16 16 4 4 1.96 个人 5 14 18 51 12 35 0 0 2.21

表5 投资者对企业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可信任程度的认知情况

投资者 完全可信 基本上可信 部分可信 完全不可信 评价值 次数 比重/% 次数 比重/% 次数 比重/% 次数 比重/% 机构 3 3 24 24 48 48 25 25 2.95 个人 2 6 10 29 22 63 1 2 2.61

企业外部信息的使用者除了投资者之外还有很多,他们虽然不仅仅依靠企业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报告作出投资决策,但也与企业的利益息息相关。为了体现实证研究的客观性和全面性,笔者除了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最大需求者———投资者进行调查分析之外,对企业的其他利益相关者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客观地呈现他们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需求情况。在表6中,笔者把这些利益相关者分为信息的机构使用者和信息的个人使用者,其中机构使用者包括国家人事部门、社会福利机构、环保组织、供应商等,个人使用者包括消费者、公司职员、社区居民和社会公众等。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机构使用者更加关注与自己部门利益相关的企业社会责任,从国家宏观的角度考虑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问题,而个人使用者则更关注有关自身利益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这是和每个受调查者的身份和所处地位有关的,但这两类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都比较感兴趣,只是对某种信息的具体关注程度不同而已。

表6 其他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内容及地位的认知情况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内容 机构投资者 个人投资者 次数 比重/% 排序 次数 比重/% 排序 改善生态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 32 91 1 82 82 3 承担公益和社会福利 29 83 2 78 78 4 对企业职工履行社会责任 21 60 5 88 88 2 在产品和服务上对消费者履行社会责任 25 71 4 92 92 1 未能履行社会责任而承担罚款支出 27 77 3 73 73 5

5.调查结论

(1) 我国的投资者在以往注重企业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的基础上,已经开始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说明企业的社会责任越来越受到广大投资者的重视,相比而言,机构投资者比个人投资者更加关注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

(2)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缺乏统一的模式,导致各个企业披露信息的内容和形式混乱,使企业的社会责任会计报告某种程度上缺乏可比性。

(3) 我国的投资者包括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内容的需要大致相同,企业披露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与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息息相关,不论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都越来越需要了解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

(4) 除投资者之外,企业的其他利益相关者也对与自身利益相关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感兴趣,并且越来越关注这类信息的披露,这对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起到了监督和舆论导向的作用。

四、改善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现状的建议

由上述分析可知,在我国现阶段,会计信息使用者及社会公众对企业的社会责任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企业本身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状况却不容乐观,这是我国会计理论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1.制度建设层面的建议

(1) 建立、健全与社会责任有关的立法工作,制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准则。应加强立法工作,用法律来规定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应该依法强制企业提供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并对企业损害社会利益的行为进行处罚,促使企业变被动履行社会责任为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2) 大力开展社会责任会计理论学习研究。由于社会责任会计方法体系的多元化、核算对象的复杂性,尤其是在计量环节尚未突破,使得当前社会责任会计缺乏与实务相结合的理论支点,其结果是社会责任会计实务没有相应的理论指导,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出现盲点。对此,会计理论界应对社会责任会计这门新兴学科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力求解决确认、计量等基本理论问题,以突破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中的障碍。

2.具体执行层面的建议

(1) 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信息披露制度与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和目标相结合。当前,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主要围绕企业已有的信息及管理工具进行,至于这些信息与企业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战略有什么具体关系,还需要更为清晰的阐述。

(2) 建立利益相关者参与机制,注重利益相关者对报告的信息需求和反馈意见。根据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理论基础———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在社会责任报告之前,要通过利益相关者参与机制加强信息沟通和反馈,分析他们具体的信息需求,在报告中披露他们参与的过程以及对报告内容的评价等。

(3) 报告的信息披露内容要走向理性化、客观化。随着社会各界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报告的读者指出,企业在报告中过多地披露了正面和积极的信息,而对于具有潜在负面影响的或者不好的信息缺乏披露,极大地削弱了信息的可信度。因此,企业报告应体现平衡性原则,要披露存在的负面信息及随后的整治处理成效等。

(4) 社会责任的审计报告要符合国际相关的认证程序和原则。为了增加报告的可比性和可信度,报告机构从最开始的内部信息审核机制转向了独立第三方的审核认证机制。当前国际上两个比较重要的第三方审计认证指南工具,是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的isae3000担保约定国际标准和社会与道德责任研究所的aa1000保证标准,制定这些国际标准的目的是保证环境和社会业绩的指标能像财务报告中的指标那样具有可核实性、可验证性。

3.社会组织监督层面的建议

“社会责任审计是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个工具,它监督企业经营活动的社会后果,提出审计报告并从而影响企业的经营及管理决策。”[17]61-65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在我国是新生事物,没有严格的标准可供遵循,因此,通过社会责任审计工作可以使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逐步走上规范化的道路。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进行审计,主要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报告进行审核,包括对社会责任会计要素信息和社会责任绩效信息的审核,重点审计其真实性、正确性和客观性,确保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以满足利益相关者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需求。由于社会责任范围的广泛性和复杂性,进行社会责任审计的人员除具备专业知识与技能外,还必须拥有社会责任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技能。鉴于此,我国目前实施社会责任审计的主体只能是政府。

参考文献:

[1] 阳秋林.中国社会责任会计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2] b otosan c a.disc losure leve l and the cost of equitycap ital[j].the a ccounting review,1997,72(1):68-72.

[3] m cguire j b, sundgren a, schneew eis t. corpora te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firm financialpe rform ance[j]. a cademy of managem ent journa l,1988,31(4):78-81.

[4] s im on z, pe te r p, r ichard e. b uilding corpora te ac2count ability [m]. london: new econom ic founda2tion, 1997.

[5] 陈玉清,马丽丽. 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市场反应实证分析[j]. 会计研究, 2005(11):76281.

[6] 郭威. 我国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分析[ j ]. 决策探索, 2006(8):47-48.

[7] 黄静. 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j]. 商场现代化,2006(36):332-333.

[8] 贺梅, 崔贤光. 我国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分析[j]. 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 (12):119-120.

[9] 刘建红,杨亚娥. 西方国家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4(2):65-67.

[10] 李冬生,阳秋林. 社会责任会计涵义研究[j]. 财会月刊,2005(12):3-5.

[11] 李正,向锐.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界定、计量方法和现状研究[j]. 会计研究, 2007(7):3-10.

[12] 刘长翠,孔晓婷. 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来自沪市2002—2004年度的经验数据[j].会计研究,2006(10):36-43.

[13] 雷振华,周颖. 谈社会责任会计主体、核算内容及信息披露[j].财会月刊, 2007 (7):21-22.

[14] 中国石油. 中国石油首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eb /ol].[2008-12-30]..cn/tnc/4275.html.

[15] 黎精明. 关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2004(9):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