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人才工作计划范例6篇

人社人才工作计划

人社人才工作计划范文1

论文摘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社会福利待遇不断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不断上升,给社会居民提供的优质的服务。虽然中国的整体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有显著上升,但是,中国的公共服务质量任然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尤其是在人口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方面,人口与计划生育社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还不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急需改善。本文就针对人口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行分析和研究。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开展,中国社会整体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社会问题需要解决。就针对人口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水平来说,中国的公共服务水平还比较低,尤其是人口与计划生育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中国是人口大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尤其是加快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一、人口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措施

为了更好的提高人口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水平,实现公共基本卫生均等化,人口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人口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做才能更好的实现人口与计划生育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1、建立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机制

在实现人口与计划生育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中,人口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应该建立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人口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职能作用,促进工作人员的优化配置,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质量以及处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例如,建立职责明确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机制,可以明确机构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提高机构的工作效率。人口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通过建立完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机制,加强了部门间的信息沟通和协调互助的能力,提高了机构整体服务水平,加快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步伐。

2、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人口与计划生育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医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为广大社会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所以,人口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应该加强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医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合作,提高基层卫生服务单位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例如增强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卫生监督的能力,疾病预防控制的能力等。有利于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快速实现人口与计划生育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3、培养公共卫生技术人才和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人才

人口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为了早日实现人口与计划生育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应该加强对基层公共卫生技术人才和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人才的培养。机构通过举办公共卫生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培训班,对公共卫生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可以有效的提高公共卫生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综合能力。机构还可以招聘一些高素质和专业性强的大学毕业生和社会人才,有利于提高机构组成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所以,人口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通过加强对公共卫生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提高了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增强了公共卫生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对人口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人口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意义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教文卫等公共服务机构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社会居民开始重视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所以,人口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对于提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是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重要保障

中国是人口大国,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非常重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但是,为了控制人口增长,提高计划生育工作质量,国家首先应该实现人口与计划生育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由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在于基层社区和广大农村,尤其是农村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由于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够发达,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比较低以及农村居民对于计划生育的意识观念较弱导致中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面临很大的困难。所以,为了顺利完成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做到人口合理统筹,稳定计划生育低水平就必须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只有实现人口与计划生育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才能保障新时期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完成。

2、是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

从中国的具体实际情况看中国有2.3亿农民工,由于受到城乡分割体制的阻碍使很多农民工徘徊于城市和农村中,不仅影响了农民工的发展机会而且危及到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发展,阻碍城市化发展进程。所以,实现人口与计划生育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能够使农民工像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使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之中,有助于实现农民工市民化。

3、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健康保障

人口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有助于城乡人口与计划生育保障体系建立,提高社会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保障社会居民的身体健康,进而完善了社会基本保障体系,对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重要的健康保障。

三、总结:

本文通过对人口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行分析与研究,深刻的认识到人口与计划生育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实现人口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措施,有助于快速实现人口与计划生育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通过研究人口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意义了解到人口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对中国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人社人才工作计划范文2

一、发挥统筹职能,做到“三个注重”

积极发挥省级人社部门的统筹职能,推动落实《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一是注重领导推动。《规划》出台后,厅党组高度重视,召开厅党组会议进行专题学习,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具体意见并向全省转发学习,要求各地各学校深入学习,按照“技能本位、质量办学、高端引领、错位发展”的总体要求,完善政策,健全机制,改革创新,提升质量。二是注重调研推动。结合《划》中提出的目标任务,通过深入技工院校调研、召开专家论证会、加强与省直相关部门协调沟通等方式,研究提出要创建高水平技师学院、落实技师学院参照高职院校实行生均拨款、智慧校园建设等工作,引领带动技工教育全面发展。三是注重政策推动。制定出台《广东省技工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明确到2020年基本建立起与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相匹配、与社会充分就业相适应的现代技工教育体系。

二、紧贴发展战略,突出“四个服务”

按照部里的工作要求,紧贴广东发展战略,谋划技工教育事业发展。一是突出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培养一大批适应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需要的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技能人才队伍,为推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实现更高水平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二是突出服务振兴实体经济。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努力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夯实制造业人才基础,助推实体经济振兴。三是突出服务区域产业共建。扩大技能人才有效供给,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夯实区域产业共建的劳动力基础。四是突出服务脱贫攻坚。大力推进技能扶贫,引导贫困家庭子女学习一技之长,走技能成长成才之路。

三、深化改革创新,实施“八项行动”

人社人才工作计划范文3

这次全国人事计划工作座谈会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届六中全会精神,分析人事宏观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研究解决事业单位工资总量管理问题,进一步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事规划计划统计工作的思路和任务。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规划计划统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年来,各级人事计划管理部门按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紧紧围绕人事人才中心工作,以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工资总量管理为重点,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探索,不断改进计划管理的方式,完善管理手段,取得明显成效。

(一)人事计划备案制和报告制进一步完善。*年人事部《关于改进和加强人事计划工作的意见》出台以来,各地人事部门积极探索,不断规范人事计划备案制和报告制形式,丰富这项工作的内容。特别是去年南京会议以后,各地按照会议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使这项工作更加扎实推进。内蒙古、新疆等地将备案制和报告制推行到地市和省直部门,并对备案制和报告制的内容提出了明确要求。辽宁、安徽、福建、新疆兵团等地结合这项工作的开展,认真总结人员和工资总量变化特点及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措施。根据各地报送的人事计划执行情况,部里对全国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情况进行了分析,起草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工资总量情况分析》,提出了下一步加强人事计划管理的思路和目标。分析报告以内部资料印发各地人事部门,加强了人事计划管理工作的宏观指导。通过不断完善人事计划备案制和报告制,进一步健全了分级调控的人事计划管理体系,加强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总量的管理和监督。

(二)防范虚报冒领工资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根据国务院领导批示要求,针对部分地区少数机关事业单位存在的“吃空饷”问题,人事部出台了《关于加强事业单位人员和工资管理防范虚报冒领工资问题的通知》。各地人事部门高度重视,及时转发文件,明确相关处室抓好落实。湖北省通过媒体加强宣传,并派出调研组赴地方进行督办。四川省组建了由省政府办公厅牵头,人事、财政、纪检等部门参加的清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共清查出各类“吃空饷”人员37302人,每年可减少财政支出6404万元。湖南省共清查出各类“吃空饷”人员8314人,每年可节约财政资金8632万元。***等地通过强化工资基金管理、增人计划卡管理、工资统发审核和事业单位招聘人员计划审核备案等手段,严把人员“进口”关。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这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吃空饷”问题得到有效遏制。通过这项工作的开展,人事计划管理工作得到了重视和加强,人事计划管理制度、管理手段进一步完善。

(三)事业单位工资总量管理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近年来,一些省市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事业单位改革逐步深入的新形势,不断改进和完善事业单位工资总量管理方法。南京市根据事业单位的行业性质、经费来源和工作职能进行工资总量分类管理,形成了“以绩效为基础,以考核为依据”的工资总量动态管理机制。天津市出台了《关于做好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工资总量宏观调控工作的通知》,全面实行了按单位经费来源进行分类管理的办法。河北省以省政府令的形式出台了《河北省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基金管理暂行规定》,通过加强工资基金审批管理,促进工资总额计划的分解落实。部里也结合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方案,针对目前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方面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工资总量管理,多次到地方和中央事业单位进行调研,组织召开了有关部委、科研院所和地方人事部门专家座谈会,专门研究事业单位工资总量管理问题,初步形成了《事业单位工资总量管理规定》稿,这次也提交会议讨论,希望大家多提意见和建议。

(四)“*”人才规划编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制定“*”人才规划是这两年人事人才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今年中组部、人事部制定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规划纲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各地对“*”人才规划编制工作非常重视,做了大量工作,目前基本上都完成了规划编制任务,受到了当地党和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各地在制定人才规划时,按照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的要求,充分考虑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重点产业发展需要,积极探索人才工作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保障和支撑作用。吉林、、甘肃、宁夏等地以省委、省政府的名义出台了“*”人才规划。广西、北京、重庆、陕西、青海等地注重搞好规划衔接,将人才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体现了人事人才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要求。贵州省在人才规划中列出了人才开发项目,配备了专项经费,明确了工作进度,大大增强了规划的可操作性。

(五)人事统计工作稳步推进。各级人事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国有企事业单位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资源统计,以及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统计等各项常规统计工作。江苏、山西等地加强统计基础建设,改进统计手段,完善统计工作制度,提高了统计工作信息化、规范化水平。在做好统计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各级人事统计部门积极开展统计分析和研究,上海了本地区人才资源状况分析报告,***地加强统计分析,形成了一批质量较高的统计分析报告,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信息服务。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以人事计划管理为重点的人事宏观管理工作总体上还比较薄弱,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是,有些同志对新形势下人事计划管理工作的性质和定位存在一些片面的模糊的认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开展;改革创新意识不强,人事计划管理方式和手段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一些地方人事计划职能不够健全,人员和工资总量管理工作弱化。我们要认真分析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提高认识,增强做好新形势下人事计划管理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人事制度改革逐步深入,人事计划管理工作不断改革创新,在控制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增长、优化人员结构、规范机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我国的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我们要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将人事计划管理工作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来认识,摆到人事人才工作的全局当中来定位,认真总结近年来人事计划管理改革发展所积累的工作经验,进一步增强做好人事计划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人事计划管理是人事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不要人事计划,人事计划职能是逐步弱化还是要不断改进和加强,这是长期以来困扰人事计划管理工作的一个理论和现实问题。小平同志曾经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坚持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同时要加强宏观调控。该放开的要放开,该管住的管住。机关事业单位是公共部门,也是要管住的领域,这在世界各国都是如此,即使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对公共部门的人事管理,也要采用包括计划在内的各种方法进行非常严格的管理。另外,从资产国有的角度来看,对国有事业单位,包括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进行人员总量和工资总量管理也是必要的。特别是中央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更需要充分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职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因此,我们要认清形势,明确责任,切实履行人事计划管理职能,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认真做好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工资总量管理各方面工作。

(二)人事计划管理内容和方式要改革完善。实践证明,人事计划管理无论是在计划经济时期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但计划管理的内容和方式,要适应体制环境的变化不断改革和完善。目前,人事计划管理还有许多是沿袭传统做法,由于外部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在实际工作中就很难产生好的管理效果。计划制定不科学,与实际情况脱节,影响了计划管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改革计划管理的内容,完善计划管理的方式和手段。人员计划以前主要针对编制内的人员管理,现在一些事业单位编外用人情况很普遍,甚至占很大的比例,计划管理工作如何适应这种新情况就值得研究,既不能放任自流,又要落实单位用人自。工资计划的内容也需要调整,以前主要是制度内的工资总额管理,现在一些事业单位津补贴占很大比重,如果只是着眼于制度内工资,总量管理就名不副实,难以发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理顺收入分配关系的作用。下达人员工资总额计划的方式,也需要改进,有些地方的总额计划,缺乏科学性合理性,执行乏力,流于形式。我们一定要在人事计划管理中,坚持改革创新,适应新形势,研究新情况,形成新思路,推出新举措。

(三)人事计划管理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当前,我国的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公务员法实施全面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方案已经出台,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和岗位管理制度正在推行,机关事业单位各项人事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同时也要看到,一些地方机关事业单位还存在人员数量和结构不合理、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收入分配差距明显等情况,特别是一些机关事业单位出现了虚报冒领工资等“吃空饷”问题,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这些都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人事计划管理工作,完善各项制度,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要适应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要求,强化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总量管理。要适应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的人员计划管理工作。要搞好规划与计划的衔接,充分利用计划手段,将“*”人才规划落实到实处。要充分开发利用人事统计信息资源,提高计划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总之,加强人事计划管理是人事人才工作大局的要求,也是我们肩负的职责的要求,我们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开拓创新,扎扎实实地推动人事计划工作的开展。

三、突出重点,研究解决事业单位工资总量管理问题

在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规划计划统计各方面工作任务都很重,但从人事制度改革的全局考虑,我们要突出重点,把事业单位工资总量管理问题,摆到明年工作的突出位置。

(一)加强事业单位工资总量管理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迫切要求。事业单位工资总量管理是人事计划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机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加快事业单位改革,实行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收入分配制度。今年6月,人事部、财政部印发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事业单位的工资收入分配改革进入新的阶段。我国事业单位现有人员3000多万,工资总额5700多亿,是机关工资总额的3倍,占国家财政支出的17%,公共财政用于人头费的支出主要在事业单位。搞好事业单位工资总量管理,对全社会收入分配制度的完善和财政资金高效利用都有重要意义。但目前事业单位工资总量缺乏有效调控,还存在收入分配秩序比较混乱;一些行业和单位利用行政性职能收费和国有资产创收,取得过高收入;不同地区、行业和单位收入差距扩大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就难以形成合理的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关系,也会给理顺整个社会收入分配关系带来消极影响。我们要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大局出发,增强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在推进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改革的同时,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工资总量管理,完善事业单位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体系,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工资总量管理制度。

(二)改进和加强事业单位工资总量管理的总体思路和原则。事业单位工资总量管理改革,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立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的要求,健全统一指导、分级调控、分类管理的宏观调控体系,建立和完善符合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特点的工资总量管理制度,进一步创新管理方式,健全管理手段,加强监督检查,逐步形成宏观调控有力、微观搞活有效的事业单位工资总量管理新机制,不断促进公共事业发展。

改进和加强事业单位工资总量管理要在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总体框架下进行,具本把握以下几个原则。一要坚持分类管理。事业单位情况千差万别,不同事业单位承担的功能、收入来源各不相同,不可能采用单一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要根据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总量管理方式。二是要坚持绩效导向。按照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绩效工资在工资构成中占有很大比重。对事业单位进行工资总量管理,科学合理地核定绩效工资是一项重要任务。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核定的基本依据是单位的综合绩效水平,绩效考核指标要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突出公益性和公共服务,引导事业单位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三要坚持统筹协调。加强事业单位工资总量管理,科学核定单位工资水平,要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社会平均工资水平,考虑不同行业和地区事业单位工资水平的差距,统筹考虑单位领导人员与职工的收入分配关系,特别是加强对利用政策垄断地位取得高收入的行业和单位进行总量控制,努力缓解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保持事业单位工资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四要坚持促进发展。要将事业单位工资总量管理与事业单位其他改革结合起来,处理好加强工资总量管理与搞活内部分配的关系,既规范事业单位的收入分配,又不断激发事业单位的创造活力,促进事业单位持续健康发展。

(三)当前要着重研究解决的几个问题。一要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工资总量管理体制。要按照有关政策规定,进一步明确各级人事部门对搞好事业单位工资总量管理和宏观调控的责任。人事部负责全国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工资计划编制的宏观指导,重点监测全国人事宏观运行的突出问题和矛盾,针对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中央财政补贴情况,采取不同政策措施。省级人事计划部门对省直属事业单位和省级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工资总量进行计划管理,对市区县加强总量调控,并加强对基层人事计划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各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要根据国家收入分配的有关政策,在政府人事部门指导下,加强对事业单位工资总量的核定,严格监督检查总量计划的执行情况,认真负起主管部门的责任。

二要研究建立总量管理绩效考核机制。要适应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的要求,认真研究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核定和管理办法,加强绩效工资的总量调控和政策指导。要从工资总量管理的要求出发,建立符合不同事业单位特点的绩效考核机制,坚持以考核为基础,以绩效为导向,把绩效考核作为工资计划的重要手段和基本依据。要充分发挥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的作用,将绩效考核与领导责任目标管理结合起来。要认真分析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的特点,建立考核指标体系,制定考核标准,规范考核程序,不断增强绩效考核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充分发挥事业单位工资总量计划的导向和调控功能。

三要不断完善工资总量计划管理手段。多年来,在各级人事计划部门的努力下,探索形成了一套人事计划管理方法和手段,如工资基金审核、工效挂钩、工资总额包干等。实践证明仍然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我们要继续坚持,并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加以改进。有些管理手段,总体上有效,但某一方面或某一环节不适应发展了的新情况,我们就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完善有关政策规定。同时,我们要认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结合其他方面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改革创新,在实践中创造新经验,推出新举措。

四要加强监督检查。加强监督检查,是落实人事计划的重要手段。要进一步加大计划执行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强与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密切配合,要注重发挥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的作用,搞好指导协调。政府人事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定期检查工资总量计划贯彻落实情况,及时纠正各种违规行为,增强工资总量计划的约束力和严肃性,确保事业单位收入分配的规范有序。

四、统筹兼顾,推动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按照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的要求,在重点抓好事业单位工资总量管理工作的同时,继续做好其他各方面工作,推动规划计划统计工作的全面协调发展。

第一,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人事计划备案制和报告制。人事计划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要根据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围绕人事人才工作的中心任务,切实加强统一指导,搞好宏观调控。坚持实行人事计划备案制和报告制,各地要按照要求及时向人事部报送本地区人事计划编制和执行情况,今年绝大多数地区按照要求都报送了有关材料,希望各地继续重视做好这项工作。要加强对各地区各部门的政策指导和信息指导,做好统计分析,定期公共部门人员队伍发展状况分析报告,及时发现并解决人员总量和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二,认真搞好机关事业单位年度人员计划管理工作。各地要结合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从本地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数量、结构和素质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年度人员计划管理,严格有关审批制度,保持人员增长的协调平衡,优化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结构。要针对一些单位存在的“吃空饷”问题,按照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清理检查,完善人事计划管理的各个环节,从制度上堵塞漏洞。要对目前一些事业单位存在的编外用人问题,加强调查研究,原则上编外用人也应纳入人员总量管理,但在管理方式上可以灵活多样。

第三,研究建立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计划备案制度。实行事业单位招聘计划备案制度,是新形势下加强事业单位人员计划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人事部6号令)的要求,事业单位年度招聘计划须报政府人事部门备案。今年部里在下达中央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工资计划时,要求各中央事业单位将年度招聘计划报规划司备案,我们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计划审核、备案制度,希望各地人事计划部门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不断规范公开招聘计划备案的程序和方法。

第四,做好工资统发工作。进一步发挥工资统发对机关进人的调控作用,按照工资统发的程序和要求,严格审核行政机关新增人员的有关手续。根据公务员登记工作总体安排,完善工资统发数据库。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工资统发,对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要纳入工资统发范围。加快推进工资统发信息联网进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进一步健全完善人员工资计划管理与财政预算拨款相结合的制约机制。

第五,搞好“*”人才规划的实施。今年大多数省市区都印发了“*”人才规划纲要,下一步要重点抓好贯彻实施工作。一是建立人才规划实施的责任制。做好任务分解落实工作,制定年度目标,并加强检查督促,搞好人才规划与人事计划的结合,确保规划目标任务的实现。二是总结经验,加强交流。要加强调研,总结典型经验,召开人才规划实施交流会,及时推广各地好的经验和做法,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规划实施的有效途径。三是研究建立人才规划的监测评估体系。要重视人才规划评估工作,组织各方面力量,认真研究人才规划监测评估的方式和方法,及时总结人才规划实施情况和效果。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部里正着手开展人才强国战略指标体系研究,希望各地积极参与配合。

人社人才工作计划范文4

关键词:高校 计算机 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2(c)-0246-01

专业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单元,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要依托专业建设来具体组织实施。专业建设是衡量评价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与质量的重要内容和考量指标,可以说高校专业建设是高校举办人民满意教育、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要现实载体。计算机专业建设是高校专业建设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建设,我国各高校大都相继开设了计算机相关专业,开展了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教学,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掌握信息技术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推动了我国信息化发展进程与信息产业的发展。

1 高校计算机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市场需求脱节

现阶段,因我国高校办学体制与管理体制等原因,我国高校行政化色彩与官本位思想较浓,这就形成了高校封闭办学与社会对于人才的强烈需求脱节的尴尬局面。尤其是高校在确定自身事业发展规划,以及专业建设规划时,前期的人才市场需求调研、分析不够充分,没有积极主动的与驻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整体事业有机融合。高校计算机专业建设闭门造车,这就使得高校计算机专业建设、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与市场需求脱节。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计算机专业建设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果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出现了问题,专业建设其他后继工作的水平和效率就没有了正确的衡量评价的标准与依据。如果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出现了问题,专业建设工作可能就会沿着一条不太合理的路径推进,专业建设工作也只是事倍功半。

1.2 人才培养模式有待创新

前面已经提到,我国高校因体制的原因,人才培养工作还是一种相对半封闭的状态。专业学生进入学校以后,专业学生整个培养过程几乎完全在高校完成。尤其是在高校课堂内完成,学生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大都是源自于间接经验。专业学生在高校学期期间没有社会实习实践平台与机会,毕业后目标就业岗位对于自身需求把握不准,认知不透彻。毕业后就业专业对口率不高,用人单位需对刚刚毕业的高校专业学生进行时间较长的岗前培训与在岗培养,专业学生方能实现角色转换,胜任本职工作。这无形中增加了用人单位用人的成本与风险,也制约了专业学生自身职业发展的空间。其实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都可归因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出了问题。尤其是高校计算机专业,作为特别强调实践性与应用型的专业,迫切需要破除原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病,大胆尝试探索适合学科专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

1.3 专业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我国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建设,基本形成了一支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然而因现有体制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原因,我国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师大都没有信息技术行业企业的实际工作经验。在接受计算机专业学习、担任计算机专业任课教师前,也没有相关的实习、实践经历,这就使得我国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队伍很难适应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及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我国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2 高校计算机专业建设主要思路

2.1 根据市场需求及学校发展建设规划确定计算机专业建设规划

高校如若提升专业建设工作整体水平,必须要大胆探索,积极尝试。首先,高校应大胆突破原有办学体制与管理体制的制约,克服行政化倾向,充分行使办学自,积极主动的推进专业建设。其次,积极探索高校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共建的模式,推进高校与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的资源共享,形成协调合作的有效机制,提高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高校如若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用人单位用的好、用得上的掌握信息技术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必须要科学合理的做好计算机专业建设规划。制定高校计算机专业建设规划,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在高校自身整体事业发展规划的指引下,进行周密细致的市场需求调研,通过对行业企业进行沟通访谈的形式、通过对专业毕业生进行跟踪反馈的形式,通过建立由高校计算机学科专业教学带头人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相关人员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人才市场需求及环境进行科学的分析、预测,确定专业建设规划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高校只有明确了科学合理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规划,整个计算机专业建设工作就有了方向与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切实可行的有效路径,高校计算机专业建设工作才能够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2.2 探索校企合作开发专业课程,联合培养人才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高校要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课外及校外活动。这为我国高校创新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政策支持与方向引领。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上述规划内容,结合高校计算机学科专业特性,高校计算机专业应大力探索尝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校外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参与高校计算机专业建设与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积极性,实现高校与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过程中互利共赢。

2.3 加快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专业教师队伍是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对于专业人才培养的水平与质量起着直接决定性的作用,高校必须要加快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高校通过政策支持,吸引社会优秀人才参与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另一方面,高校依托校企合作平台,选派计算机专业教师深入行业企业一线学习、交流,提升计算机专业教师的教学、科研与实际应用信息技术开展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能力。

参考文献

人社人才工作计划范文5

海外高层次人才入选

第二批“青年”

据“中国新闻网”消息,根据《青年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细则》,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专项办公室组织实施了第二批“青年”申报评审工作。近日,经初审、通信评审、面试评审、公示及复核,北京大学刘若川等218人入选第二批“青年”。

据悉,2010年12月,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批准通过了《青年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细则》,“青年”正式启动实施。计划从2011年开始,每年引进400名左右海外优秀青年人才,至2015年共引进2000人。

2012年

“”申报工作于

3月、7月分两批进行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消息,为做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2012年“”部分项目申报工作将于3月、7月分两批进行。

据了解,2012年“”部分项目的申请工作是“”开展以来的第八批。这批申报工作的申报类型包括:创新人才长期项目、创新人才短期项目、创业人才项目、“外专”项目和“青年”项目。

本次申报创新人才长期项目、“外专”项目、“青年”项目的申报人,申报时一般应未全职在国内工作;已经在国内工作的,回国时间应在该批次申报截止日前6个月内。申报创业人才的申报人,其创办的公司应成立1年以上5年以下,不得连续申报。创新人才长期项目、创新人才短期项目、“外专”项目的申报人,最多可申报两次。具体信息可登陆“”网站(省略)查询。

国家外专局

启动“海外高层次人才交流基金”

据“新华网”消息,日前,记者获悉,国家外专局已同香港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各出资1000万元人民币,共同设立“海外高层次人才交流基金”,其中的社会管理专项正式启动,开始面向全社会征集项目。

据介绍,社会管理专项海外人才交流资助方向主要包括:社会管理法律制度建设;社会征信体系建设;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深化户籍制度、财税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等体制机制改革;电子信息网络动态管理机制建设;社会应急管理法律和预案体系建设。

据了解,凡是通过开展海外高层次人才交流活动,推动中国社会管理工作发展的机构都可以申报这一专项,引进人才的标准是在海外社会管理领域具备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专家学者或在相关机构担任重要职务的知名人士。

申报并通过评审、批准的项目将于今年6月底公示,并在年内开始执行。专项执行过程中,对于在华工作时间累计6个月以上的长期项目,每个项目资助人员及项目经费总额为60~100万元人民币;对于累计少于6个月的短期项目,每个项目每月资助人员及项目经费额度不超过10万元人民币,资助总额不超过60万元人民币。资助内容为社会管理领域海外高层次人才来华工作、交流和指导的旅费、薪酬、生活等相关费用。

天津

今年海外引智1500人

助“海归”尽快释放能量

据《渤海早报》消息,今年天津力争引进留学人员1500人。为让“海归”尽快适应天津的发展环境,今年将实施“海归能力提升计划”。

据介绍,在今年引进的留学人员中,博士力争达到25%,在海外跨国公司、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担任中高层职务或有较好创业经历的人才占20%。留学人员承担国家和天津重大项目和科技专项数,创新成果获市级以上奖励数、申报专利、数同比均有明显增长;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取得新进展,新引进留学人员企业力争达100家,注册资金2亿元。实施引智项目480项,力争形成引智成果100项,实现创效7亿元,引智示范基地建设和成果推广取得新突破。

据了解,提升计划包括举办“”人选国情、市情培训班,帮助留学人员了解掌握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创新创业支持政策,尽快适应新的发展环境。开展“名师带培计划”,启动“”人选高校兼职专项,加快“”人选创新创业的进程。举办“创新创业名师讲堂”,邀请部分在津专家学者、著名企业家,分别介绍创新创业的经历和体会,引导留学回国人员尽快实现“本土化”,增强适应力。继续举办“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沙龙”等专项活动,帮助留学人员交流体会、增进友谊、推进合作。

辽宁

今年将引进200个海外研发团队

据《辽宁日报》消息,今年辽宁省拟引进海外研发团队200个,引进外国技术管理专家1200人次、文教专家1500人次。

据介绍,今年辽宁省将继续实施引进海外研发团队工程,着力围绕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及工业产业集群做好项目的引进和实施工作。依托各项人才工程,辽宁将重点引进战略性新兴行业、急需紧缺领域、重大关键技术领域的外国专家和高层次人才;同时,继续完善留学人员服务机制,积极引进海外学子来辽创业和服务,重点支持一批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引智项目。

湖北

今年将启动实施4项人才工程

据《楚天金报》消息,日前,湖北省召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决定在启动6项重大人才工程基础上,启动实施4项重大人才工程。

据了解,这4项重大人才工程包括:科技人才向经济社会发展一线集聚工程,名师、名医和文化名家造就工程,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人才支持计划,人才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根据即将实施的《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医疗保障实施办法》,“引进人才”在鄂工作期间,将发放专门医疗保健证,享受厅(局)级干部同等优先医疗服务待遇,凭证可在定点保健基地医院特需门诊就医和综合病房住院治疗。同时,“引进人才”还将享每年一次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及时记录其动态健康信息。“引进人才”范围包括:纳入国家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湖北省“百人计划”的专家,以及东湖高新开发区“35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并在鄂工作的海外高层次人才。

武汉

将出台系列优惠政策引才

定期人才目录

据“长江网”消息,日前记者获悉,武汉市将出台系列优惠政策引才,定期人才目录。

据了解,武汉市将研究建立人力资本和科技成果有偿转移制度:积极推行技术成果入股、技术分红等制度。以科技成果入股的,经评估认定,其作价出资额最高可占注册资本的70%。

武汉市将探索和深化人力资本产权激励制度,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对作出突出贡献的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实行期权、股权激励。根据武汉市规划部署,各省级开发区、市级工业园区要用3年左右时间,围绕产业发展需要,新建一批科技孵化器或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引进培养一批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其他急需紧缺人才,推进一批原创性科研成果转化,形成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人才集聚区。

武汉市还将定期开展重点产业领域人才需求调查和预测,及时编制和紧缺人才目录。各园区每年拿出一部分重点创新创业岗位,组织重点企业参加省、市人才招聘活动,寻访合适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

马鞍山

启动2012年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

据“网”消息,日前,安徽省马鞍山市全面启动2012年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被列入计划的高层次人才可获多项政策支持。

据介绍,此次高层次人才引进重点是3类人才:一是事业单位急需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城建、规划、交通、国土、环保、商务、投融资以及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急需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二是企业紧缺的高层次人才,企业引进的具有较强产品开发能力的高层次研究开发人才,以及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引进的具有较高社会知名度、突出管理业绩、通晓国际先进管理知识、善于资本运作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三是来马创业的高层次人才,指符合支持重点,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来创业的高层次人才。

据悉,此项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将经历征集需求、公告、资格审核、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环节。最终确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将享受工作条件、落户、执业资格、医疗、保险、税收、配偶安置、子女入学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对来马创业高层次人才,还将特别享受资金扶持、办公用房、创新资助、投融资、技术入股等6个方面的创业支持。详情可登录马鞍山人才工作网(masrcgz.省略)查阅。

湖南

2012年将实施海外引智项目500个

据《湖南日报》消息,湖南省今年将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智项目500个,聘请外国专家5100人次,以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作为工作重点,积极引进国外高层次紧缺、急需人才与技术,为富民强省不断拓展引智工作规模与领域。

据了解,今年,湖南省计划新建省级引智基地和示范单位5个,申报部级引智基地和示范单位1个。引智工作将紧贴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建设工程和攻关项目,构建“项目、引智、基地”三位一体、互为依托、相互促进的国外引智新模式,加强与其他部门、地方、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合作,不断构筑新的引智平台,建立新的引智工作机制。

今年湖南将围绕实施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以独联体、软件专项为引进重点,以高新技术、节能降耗、新材料、环境保护、工程机械等为重点支持领域,帮助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

无锡

紧缺人才需求目录

超半数企业想招海归

据《新华日报》消息,日前,《无锡市2012年度紧缺专业人才需求目录》。

据了解,目录收录了江苏省无锡市17个行业、1050家企事业单位的422个紧缺岗位。调查发现,在物联网与云计算、金融、新能源、软件与服务外包以及生物医药5个行业中,超过一半的企业希望招聘留学归国人才。今年计划招聘外籍人才的企业也达18%,其中机械装备、物联网与云计算行业对外籍人才的需求最大。

徐州

今年实施“十百千高层次人才

年度引进计划”

据“中国徐州网”消息,今年江苏省徐州市将加大招才引智力度,重点实施“十百千高层次人才年度引进计划”,力争全年引进10名“两院”院士、国家“”等高端领军人才,引进百名左右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千名左右硕士博士来徐就业创业。

据了解,今年,徐州市将继续深化“双创计划”评审活动,省级入选量有增长,市级资助对象向自主创业类高层次人才倾斜,县级评审资助活动全面铺开。围绕产业升级“四大行动计划”,徐州还将组织开展“专家企业行、企业院校行、名校徐州行”活动,引导产业园区、驻徐高校、科研院所发挥优势,高效配置产业、科技、人才和公共服务等资源。继续完善大学生创业就业相关扶持政策,打造“全国大学生创业首选地”。

宿迁

今年将重点引进

4类创业创新领军人才

据“宿迁新闻网”消息,江苏省宿迁市2012年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引进工作已启动,重点突出引进4类人才。

据介绍,这4类人才包括:自主创业领军人才,主要是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带团队来宿迁创业的领军人才;嫁接创业领军人才,主要是通过股权参与方式与宿迁现有企业进行合作创业的领军人才;长期引进型创新领军人才,主要是企业引进的能够带领研发团队开展科技创新的领军人才;项目合作型创新领军人才,主要是企业引进的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人才等高端人才,能够在企业设立工作站、研究院等引智平台并获得市级以上认定。

经评审认定,引进的领军人才将获得最高300万元的创业创新启动资金支持和1000万元的股权融资支持,以及其他10个方面的政策扶持。

福州

创新人才工作机制

构建海内外引才“绿色通道”

据“中国经济网”消息,近日,福州市政府与福建省公务员局在福州签订了《共建闽都人才集聚区合作框架协议》,首创了省市共建人才集聚区的合作模式,为推动海西大都市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据介绍,根据《协议》,福州市政府与福建省公务员局将联合开展高层次人才招聘和推介,举办海外人才与项目对接等活动。同时,双方将共同搭建在榕留学人员创业园、博士后工作站、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等平台,提升省、市高层次人才集聚和创新能力。

为了进一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福州市将着力完善人才服务、人才评价、人才共享、人才交流合作等机制,推进省属高校、科研院所与福州市的对接合作,构建引进人才的“绿色通道”,共建福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

广东

14类科技人才评职称可走

“绿色通道”

据《南方日报》消息,近日,广东省出台了《关于突出贡献人员专业技术资格评定的暂行办法》,为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中国发明专利金奖,“两院”院士,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人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部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人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南粤功勋奖”、“南粤创新奖”的个人或团队带头人,“广东引进领军人才”人选、“广东引进科研创新团队”的带头人,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一等奖等14类人才职称评定开辟“绿色通道”。

据该《办法》规定,凡在本专业领域作出突出贡献、获重大荣誉称号或科技奖项的14类高层次科技创新型人才,可根据本人专业技术水平和工作业绩申报晋升相应专业高一档次或最高档次的专业技术资格,申报时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继续教育不作为申报必备条件,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专门成立突出贡献人员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

佛山南海区

推出“蓝海人才计划”

据《珠江时报》消息,近日,佛山市南海整体打包推出4份人才新政,不仅包括“蓝海人才计划”――《佛山市南海区人才团队创业计划扶持办法》,同时还包括了《佛山市南海区高层次人才认定评定试行办法》、《佛山市南海区高层次人才认定评定标准(2012~2013年)》、《佛山市南海区人才立区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3份政策。

据介绍,佛山市南海区将对通过评审的人才团队根据综合评分分为A、B、C三类团队,分别给予不同类别的奖励。新引进的团队将获得最高300万元的项目启动资金、3年免租的办公场地和人才公寓等奖励。

为促进团队新成立公司快速成长壮大,南海区还将优先给予200~500万元的风险投资和200~500万元的资金担保。此外,为解决落户团队工作、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南海区相关职能部门成立了“一站式”人才服务工作小组,解决好团队个人子女入学入托、家属安置、住房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对人才创业团队的评审将在每年4月、10月各举办一次;而对高层次人才的评定和认定一般会在每年的第四季度进行。鉴于今年是首次开展该项工作,最快今年二季度即可开展首次认定评定工作。

昆明

推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

奖励海外高级人才创业

据《昆明日报》消息,日前,昆明市《昆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若干政策》,将推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奖励海外高级人才来昆明创业。

《政策》明确,“十二五”期间,每年市级应用与研发资金中安排不低于1亿元经费,确保5年不低于5亿元。为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昆明将开展市级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对创新型试点企业安排10万元创新试点引导经费,企业按不低于3∶1的比例配套使用经费;获国家、省级认定的创新型企业试点,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奖补。

用人单位引进的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项目或创新团队,经评审认定后由市财政给予50万元的一次性项目研发经费;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或创新团队,由市财政给予人均30万元一次性安家费补助。鼓励科技人才来创新创业,对符合条件的自主创业者给予30万元创业扶持资金;引进人才自主创办的企业,可享受不超过20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贴息扶持政策。

甘肃

急缺5大类高层次人才

引进不受国籍等限制

据“甘肃新闻网”消息,甘肃将于近期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认定工作。此次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认定不受国籍、户籍和身份限制。认定范围主要包括5大类。2008年以来,来甘自主创新创业的高层次人才也可申请认定。

据了解,认定范围的5大类主要包括:1.创业领军人才。围绕石油化工、煤电化工、新能源、新材料、有色冶金、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航天科技、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产业领域,引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其技术成果国内外领先,具有较好市场潜力,能够创办企业、进行成果转化、有望产生较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高层次人才;2.高层次创新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建设、重大科技攻关等方面,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能够发挥领军作用、带动重点学科、突破关键性技术的高层次人才;3.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在企业经营管理、现代物流、文化旅游、金融服务、资本运作、市场营销、信息服务等领域,具有国际先进理念,掌握产业发展前沿,熟悉国际规则,业界影响较大、业绩非常突出的高层次人才;4.高层次实用技术人才。在产业发展、技术进步等方面,具有一技之长,能够突破关键技术、解决技术难题的各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5.其他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

人社人才工作计划范文6

关键词:全民健身社会体育作用

1、前言

全民健身计划是我国实施的一项跨世纪的伟大工程,它的实施重点是青少年儿童,实施目标在于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和健康水平。学校是青少年的集中地,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它担负着培养造就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作为培养学校体育工作直接实施者(体育教师)的高师体育院系,在这项跨世纪工程实施中,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和专业优势,配合全民健身计划实施,如何抓住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这一良好机遇来促进本专业的全面发展,均是高师体育院系面临的新课题。认真研究这一课题对保证全民健身计划实施,对促进高师体育院系面向21世纪求发展,均有十分重意义。

2高师体育院系在全民健身计划实施中的地位与作用

2.1为全民健身理论与方法提供科学保证

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是一项宏伟的社会系统工程,它联系着社会的方方面面,要保障它的顺利实施,必须以系统的全民健身理论为基础,以科学的方法为先导。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摆脱全民健身实施中可能出现的盲目性,让国民在科学健身活动中享受到体育强身的实效,达到增强国民体质的目的。因此,建立全民健身的科学理论,研究全民健身的科学方法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首要任务。

2.2研究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是高师体育院系日常科研工作的一项任务。高师体育院系在研究全民健身理论与方法中具有丰富的经验,在学科队伍中聚集了一大批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和各类专业人才,具有学科门类广,人才齐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充分发挥这些优势,为全民健身理论与方法提供科学保证,对全民健身具有重要意义。

2.3培养优秀体育教师,促进青少年健身活动开展是高师体育院系的基本工作。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直接实施者,在学校体育工作中责无旁贷地成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技能与习惯的教育者和指导者。他们肩负着对学生进行终身健康教育、培养锻炼习惯、增强体质的多重任务。青少年是我国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他们的体育活动大部分集中在学校,学校体育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这部分人的体育活动质量。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直接实施者——体育教师,自身的素质高低,工作质量的好坏无疑直接影响着学校体育工作。从这一意义上讲,通过高师体育院系培养出来的体育教师,能否胜此重任,将直接关系到全民健身计划在青少年儿童中的实施效果。因此,培养合格的体育教师,开展好学校体育工作,保证全民健身计划在青少年中的实施效果,是高师体育院系在这项宏伟工程中应起的作用。

2.4为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

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面向全社会和全体国民,社会群众体育活动与健身是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体育指导员是社会群体健身活动的宣传者、组织者和执行者。全社会推行全民健身计划,需要一大批具有思想觉悟高、业务能力强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根据《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社会体育指导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体育专业理论知识,掌握体育健身活动的方法和手段,并有较强的社会体育组织管理能力。要达到《制度》规定的标准,必须进行培训。作为高师体育院系在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中具有责无旁贷的责任和得天独厚的教学优势与条件。充分利用教学人才优势与教学条件优势,培训一大批优秀的体育指导员,对保证全民健身计划的顺利实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高师体育院系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人才培训作用。

3把握机遇,利用优势促进高师体育院系的发展

3.1改变教学观念p加强学科建设,适应社会发展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掌握体育锻炼手段与方法,促进体质增强是面向21世纪学校体育的历史重任。作为培养体育教师的高师体育院系在培养目标上要主动适应学校体育的新观念,改变过去那种以运动技术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健身能力的培养,增设群众体育课程(不同人群的生理、生化、保健、体育健身方法等有关课程),加强全民健身的责任感教育,使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在专业方面,增设社会体育专业,扩大高师体育院系的办学面,增强适应社会的办学能力。

3.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高师体育院系虽是人才聚集,但因过去旧的教学观念,教师对体育健身和以健身为目的的体育手段了解和研究并不多。因此,要改变以运动技术为中心的教学观,树立以健身为目的教学观,教师除在思想上更新观念外,教学中也应更新教学手段与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适应社会的需要,培养的体育教师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

3.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计划》亟需科研为先导。高师体育院系应将科研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全民健身,积极开展健身功能研究,加强对不同人群(不同年龄、性别和种族)的生理特点、健身方法与手段以及体质测定标准的研究。这不但是高师体育院系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当今社会的需要。

3.4抓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工作

高师体育院系应发挥教学单位教学资源优势,把为社会培养体育指导员作为对社会应尽的责任,以《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为依据,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高效计划,为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培训出一大批有热情、有能力、懂技术、懂理论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

4结束语

4.1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为高师体育院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把握机遇,充分利用本专业在全民健身中的地位和作用,发挥专业优势与人才优势,发展自己,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4.2改变教学思想,改革教学模式,适应社会发展,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体育教师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应作为当前高师体育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