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的诗歌范例6篇

关于端午节的诗歌

关于端午节的诗歌范文1

端午节也叫端阳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端午节主持词开场白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端午节主持词开场白范文1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诗人、文艺理论家朋友们:大家早上好!

五月的风,像路旁的玉兰花散发着芳香。五月的风,像浪漫的`彩碟煸动着诗歌的翅膀。沐浴清风,穿过花香,踏着歌声,您来到来到端午诗会的现场,对您的到来我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两千多年前的一个五月,屈原走了,走进汨罗的波涛,走进无边的苍凉。天旋日转,沧海桑田,而屈原的伟大精神和诗歌余韵,与天地比寿,与日月同光。

屈原走了,他的诗魂却成为中国诗歌之梦想,成为盛产诗歌的沃土,成为华夏诗人的向往。

年年岁岁端午好,万方朝圣向屈原。旭日蓝天开新宇,青山绿水壮诗魂。我们的节日――端午2016年--市端午诗词朗诵会拉开序幕,首先向您介绍出席本次诗会的领导和嘉宾,今天出席诗词朗诵会的领导有:(省略)

我们的节日端午――--市20--年端午诗词朗诵会现在开始:

端午节主持词开场白范文2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居民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又是一年好时节,繁花似锦,欢歌如潮。五月节,划龙舟,龙鼓响,大江边。虽然不曾亲临大江,面对那汹涌的波涛,但是就像全国人民一样,我们在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即将到来之时欢聚在此,为我们社区的老人过一个祥和、温暖的端午佳节,请允许我代表---镇--社区的全体成员向居民朋友以及所有到场的在职党员们表示热烈的欢迎,谢谢你们长期以来对社区工作的支持,予以忠心的感谢。

(第一环节,包粽子)

俗话说的好,万水千山“粽”是情,今天既然是“五月五”端午节,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粽子的味道不用说了,是十分美味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包粽子的。下面我们进行一个包粽子比赛:我们总共()人,分成三组,在规定的时间里看谁的手最巧,包的粽子最漂亮。

那么现在哪,我们可以自由组合,但是人数一定要是相同的!(包的时候可以让大家说一些端午的习俗: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音雄黄酒,游百病,配香囊,备牲醴。等等)

(第二环节送粽子)

把我们的爱心粽子送给我们社区的两位孤寡老人,秦妈妈和刘妈妈!

端午节主持词开场白范文3当粽叶的清香穿越时空的阻挡,一个传统的佳节如约而至;

当艾草的芳馨释放魅力的因子,一个亘古的神话再续前缘。

把祝福做成一个粽子,包着快乐,携着温馨,浓香长久地驻留在心间;

把崇敬制成一艘龙舟,载着忠贞,溢着诗情,赤诚恒久地氤氲在文坛。

今天,我们相约聚首,与责任相牵,与奉献为伴;

今夜,我们邀来清风,与爱心同行,让未来温暖。

下面我宣布,呼兰区“新阳光志愿者协会”端午晚会现在开始!

端午节主持词开场白范文4(男)各位尊贵的游客、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女)欢迎大家来到汉兴圣地--体验和感受中华文化。

(男)今天,--汉博苑广场披红挂彩,古乐悠扬,盛装迎接各位宾客的到来。

(女)今天,我们将在这里举行端午节联欢活动,对您的参与,我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男)再隔一天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值此佳节来临之际,我谨代表--景区全体员工向各位送上最诚挚的端午节祝福:

(女)艾叶香,香满堂,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齐)祝您端阳节快乐!

(男)今天我们大家在这里欢聚一堂,用欢乐的歌乐,经典的诵读,有趣的民俗活动,来纪念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精神。

(女)“相约--粽香快乐”端午联欢活动现在开始

(不含现场活动部分)

(男)今天的活动内容为,健康快乐动起来,一同感受节日的气氛。一会还会有丰厚的礼品送给大家。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阳,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但不论如何这歌舞还是每个节日已必须的,下面请欣赏景区舞蹈队演出的《汉风长袖舞》。

(女)时逢端阳五月天,炎黄后辈思屈原。离骚九歌贯千古,傲骨诗风越万年。今朝吾辈过端午,吟诗抒怀敬先贤。端午节的起源有许多传说,其中又以纪念屈原投江最为。人们一想到屈原必然会想起端午,一到了端午必然会想到屈原。屈原和端午也因此构成了中华民族一个特殊的文化符号,他是传承民俗的节日,也是一个纪念文人的节日。下面请欣赏--为你带来的配乐朗诵《汨罗不灭的永恒》

端午节主持词开场白范文5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现场的观众:

大家好!二千多年来,飘香的端午和不朽的诗人屈原一路相伴走来,他那爱国情怀、浪漫诗篇,已经化为民族的文化与精魂。今天,让我们用青春的旋律、美妙的舞姿、动人的歌声,欢度民族的传统节日。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时光荏苒中,我们又来到了骄阳似火的夏季,微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房间,在这激情似火、绚丽多姿的日子里,20--年端午佳节到了,每逢佳节倍思亲,在居家团聚、畅谈心声!

今天我们又相聚在一起,相聚在聊歌缘舞房间,畅谈心声、表达情感,展示才艺,我代表--------欢迎大家的到来,接下来,请大家欣赏朗诵《端午》。

舞蹈《小扁担三尺三》

小扁担三尺三,一头挑着清晨,一头挑着黄昏,一头挑着现实,一头挑着希望。人们辛勤劳动就是满足的慰藉,可能还是微不足道的慰藉,动力就是希望!请欣赏舞蹈《小扁担三尺三》

歌曲《我是山西的小歌手》

小歌手生活在清山绿水间,唱着动听的歌曲,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甜美与快乐,希望大家能热爱我们的校园,爱护花草树木,也唱着我们的歌快乐的学习…请欣赏《我是山西的小歌手》

关于端午节的诗歌范文2

我国的传统节日,丰富多彩,源远流长,蕴涵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影响广及东方,乃至世界。中国的节日文化,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感召力。中国节日,从元日到除夕,计十四个,其中最盛大的节日是端午、中秋、年(春节)三节。

端午节起源,

传说多种。五月正值仲夏,“端”即“初”,端午既初五,古人“俗重五日”。又当“夏至”,汉初定五月五为节日,为逐疫辟邪。唐宋时称为“端午”(“五”“午”相通),别称端阳节、重午节。包粽子、赛龙舟成为端午节中国两大民俗。

五月五日又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殉国之日。每逢此日,屈原家乡人民以竹筒盛糯米,投江中纪念屈原。后演变用竹叶或苇叶代替竹筒并系以彩绳,即“粽子”。于是,端午节包粽子纪念屈原,为广大人民所认同,两千年来,代代相传,延续至今。

屈原(前340—前278)名平,字原。任楚国左徒,世称三闾大夫。他对内主张举贤任能,改革弊政;对外主张联齐抗秦,兴邦强国。因遭谗臣嫉谤,被楚怀王蔬远,后又放逐湘沅,虽辗转艰辛,仍忧国忧民。闻秦军攻破郢都,忧愤交加,投泪罗江以殉国难。

屈原心系国运民生,是爱国爱民的贤臣,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一生写下《离骚》、《九章》、《九歌》等二十余篇诗歌。屈原诗歌表现出强烈爱国精神,具有巨大艺术魅力,是高度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是中国古典文学遗产中的瑰宝。屈原和他的学生作品结集《楚辞》。《楚辞》与《诗经》并称中国古典诗歌璀灿星空中“双子星座”。

屈原代表作《离骚》,是中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眷恋故土的深挚感情和忠诚正直追求光明的高尚品质。《离骚》诗句优美,想象丰富,开中国古典诗歌浪漫主义创作手法之先河。诗如其人,屈原的崇高精神和屈原诗歌的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哺育着中国一代又一代诗人和文学家。

屈原热爱祖国,关怀人民,忠诚正直,信守芳洁,追求光明,舍生取义。他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屈原精神就是表率万世、积厚流光的中华民族精神。

关于端午节的诗歌范文3

2007年全国卷I苏轼的《望江南・超然台作》以寒食节为题材;

2008年上海卷王安石《壬辰寒食》以寒食节为题材;

2008年北京卷顾炎武《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以重阳节为题材:

2009年重庆卷孔尚任《折桂令・问秦淮》出现了重阳节与端午节两个节日;

2009年安徽卷 舒颉《小重山・端午》以端午节为题材。

传统节日进入高考试题当然不是骤然空降,而是在社会环境熏陶渐染下的软着陆,又恰恰体现了高考语文贴近生活,关注传统文化的特点。

2006年,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列入我国公布的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我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啜饮祖先流传下来的文化佳酿。而2006年起,传统节日就开始辐射到高考语文的方方面面:病句、成语、现代文小阅读、诗歌鉴赏、现代文大阅读、第六大题等。涉及题型之广,火爆时间之长,前所未有。

诗歌是最能体现传统节日文化底蕴的题材。学生面对这一类诗歌时。往往因为不了解传统节日的一些别称,于是不知道诗歌描写的是什么节日;或者不知道传统节日的来历、意义,进而影响对诗歌主旨情感的理解;或者没掌握节日题材诗歌惯常的文化心理,做起题来事倍功半。

首先,总结一下此类题材诗歌通常体现的主旨情感。

(一)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悲情:佳节冷落度过,有家难回(热闹佳节是别人的,寂寞孤独是“我”的)引发的思乡念亲之情;或者悲己境遇,哀叹漂泊在外,被贬他乡,年华老去,抑郁不得志等不幸;或者感慨社会现象,表明心志等。

(二)万家灯火闹春桥的乐情:描绘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热闹场景,尽情表达团聚一堂,辞旧迎新等人逢“书日”精神爽的愉悦。

必须了解的是,这类诗歌大多是体现一种悲情,大都是诗人们在佳节里用文字为自己的心情疗伤,以浇胸中块垒。所谓的幸福的人不码字儿,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其次,了解一下传统节日的称谓、来历、意义以及不同节目常见的文化心理。

经常入诗的节日有:除夕,元旦,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中秋节,重阳节,冬至等。

(1)除夕:又称除夜,就是大年三十。有守夜,吃饺子的习俗。“岁暮纷多思”,郁闷之人总结自己过去的生活“一事无成百不堪”,往往更加难过。多表达哀情。如高适的《除夜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表达了在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欢聚一堂之时,寒灯只影的客舍之中、自己远离家人,心境凄然难以入睡的心境。

(2)元旦:又称元日。旦是会意字,上面的“日”就是太阳,下面的“一”象征地平线,太阳刚从地平线升起,昭示新的一天开始。元旦,就是新年的第一个白天,是辞旧迎新之日。或者讴歌新气象如王安石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或者哀叹年华老去,时光荏苒,来能归家等不幸境遇。如刘长卿的《新年作》“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表达的正是自己年纪老大,官职低微,被贬他乡而思归的心痛。

(3)元宵节:又称元夕,元夜,上元节,上元,灯节,在正月十五日。是春节后第一个月圆之夜,有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观花灯的习俗。其描绘景色大都离不开“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灯火辉煌的热闹场景,但依旧多抒发悲情或表明心志。如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元宵之夜,月光依然普照,华灯照旧齐放。风景无二,但人事全异,今昔对比,写尽物是人非、不堪回首的伤感。再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诗歌着意刻画了在繁华热闹的佳节里,偏偏避开灯火辉煌人声鼎沸之处,一个人静静地站在冷清之地的人物形象,进而借以表明作者不肯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4)寒食节:又称禁火节、冷节,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寒食节顾名思义,不能生火做饭,要吃冷食。是晋公子重耳为了纪念“功不言禄”被火烧死的忠臣介子推所立。到了唐朝,寒食节与清明节合而为一,寒食禁火的习俗逐渐消失。多用以咏史思古。描写自己落魄处境,思归,抨击社会现实等。如2008年高考上海卷王安石的《壬辰寒食》:“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同时融合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好一份沉甸甸的伤感。

(5)清明节:又称踏青节,在四月五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也是春游踏青之日。大多表达祭祖之日的忧伤或者身在他乡不能归乡祭祖的痛苦。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体现悼念已亡人凄迷纷乱的心境。

(6)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端五,在五月初五。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节日,有佩戴香袋、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多怀古凭吊屈原,表明心志。如2009年高考安徽卷舒颉的《小重山・端午》:“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慨叹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淡忘了端午节厚重的历史内涵;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以及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的情怀。

(7)七夕:又称七月七,乞巧节,少女节,在七月初七。家家户户的女子把瓜、果等摆列在庭院中,向织女星神乞巧。诗歌主角多为女子,多体现男女相恋相思,夫妻聚少离多,或者其他怨情。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8)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十五日。有全家团圆,望月赏月的习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多表达思乡盼团圆之情。

(9)重阳节:又称重九,登高节,茱萸节,节,在九月初九。有登高赏菊,喝酒,吃重阳糕的习俗。多表达思乡念亲之情。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0)冬至:又称小至,冬节,长至节,亚岁。在古代冬至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节日共三天,百官纷纷朝贺,君王暂不听政,民间歇市三日。依然多用来表达思归等哀情。

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关于端午节的诗歌范文4

一次是中韩端午之争。2005年的11月24日,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消息传出,国内舆论哗然,中韩端午申遗之争再次成为热点。众多国内人士撰文发表高论,或痛心疾首,感叹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中华民族传统节庆的申遗竟为异域韩国抢得先机;或条分缕析,论证中国的端午节庆与韩国“江陵端午祭”的异同……是是非非,林林总总,喧嚣一时。

一次是端午节的“姓氏之争”。与前一次“端午之争”不同的是,端午节的“姓氏之争”则是在国内不同地域间展开。2006年5月底,苏州宣布,将在端午节正式举行“伍子胥大型祭祀活动”,以宣传端午节的“伍子胥起源说”。苏州要用其建城鼻祖伍子胥为端午节起源说正名的做法引发一场关于端午节姓“屈”还是姓“伍”的争论。

中韩端午之争的是是非非自有博学之士去讨论。我所关注的是,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的成功及由此引发的论争,暴露出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保护、挖掘与弘扬的软肋。坐着谈,自然有醒世之功,但与事所补不大;起来行,才能有所建树,也才是最重要的。

端午节姓“屈”还是姓“伍”之争则传递区域利益与民族利益的不和谐之声。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自古便有很多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等。纪念伍子胥说,不过是众多关于端午节由来的说法之一。有关专家指出,伍子胥的一生,除了帮助吴王建立了苏州城之外,其人生使命可归结为两个字:复仇――为自己的家族向楚国复仇。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唐?文秀)端午节纪念谁,历史早做出了选择。虽然端午起源说有好几个版本,但几千年来,在端午节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习俗早已深入华夏炎黄子孙的心中。

端午节的“姓氏之争”事关民族大义!应放弃无益的争议,让端午节回归文化本位,传承发扬端午文化,让端午节重新成为凝聚中国人的强大精神支柱,而不再是政治经济等的“附属物”。

在国内除端午节的“姓氏之争”外,还有有关端午节庆的地域之争,诸如湖北省秭归县“屈原故里端午习俗”、湖南省汨罗市的“汨罗江畔端午习俗”等。屈原一生曾在很多地方留下了足迹,各地举办不同内容的纪念活动,本无可非议。而且,这些活动在一定意义上讲,有助于传播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但我以为,在涉及民族大义时,必须搁置局部利益之争。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可将传统节庆当做“唐僧肉”而忽略了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第一要义。

屈原一生写下《离骚》、《九章》、《九歌》等二十余篇诗歌。屈原诗歌表现出强烈爱国精神,具有巨大艺术魅力,是高度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是中国古典文学遗产中的瑰宝。一代伟人这样评价屈原和他的诗:“我国是一个诗歌创作极为繁荣的国家,从古至今,诗词曲赋作家如繁星丽天,而以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为其冠冕。”

屈原不仅在历史的天空中留下一个永不泯灭的诗魂,更以其热爱祖国、关怀人民、忠诚正直、信守芳洁、追求光明、舍生取义的精神堪为万世表率。在屈原身后,受其诗作及其高贵品质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独特的端午文化河流,也成就了一个震古烁今的不朽的文化传奇。

西汉司马迁被处宫刑后,以“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来激励自己,发奋写作《史记》。北宋诗人张耒在诗中写道“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元朝贝琼的诗中有“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之名。明朝的边贡在诗中用“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来追溯了楚乡端午遗韵。在访苏旅途中对苏联翻译、汉学家费德林谈到屈原时说,“我们就生活在他流放过的那片土地上,我们是这位天才诗人的后代,我们对他的感情特别深切。”古往今来,端午节纪念屈原,弘扬民族精神,抒发爱国情怀,已成中华海内外华夏儿女的共识,这就赋予端午节爱国主义情结,既“端午情结”。

屈原一生及其诗中所体现出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爱国主义情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追求真理的执着精神;“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我艰”的深切关注民生的态度;“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悉苦而终穷”的对社会邪恶势力的果决斗争精神,已经烙印在了我们民族文化的灵魂深处。

从自然形态上来看,发源于江西省修水县,往西流经湖南省平江县、汨罗市至湘阴县进入湘江的汨罗江,实在算不得什么名川大河。两千年前,愤世嫉俗的屈原为洗去人们心中的“污垢”,不惜和流水共舞,了结了余生。屈原的纵身一跃赋予了汨罗江以经久不息的文化内涵。因此,全长只有253公里的汨罗江也成了流淌在中华子孙心中的精神之河。两千年前,吞噬三闾大夫的滚滚江水没有洗去楚人心中的“污垢”,却洗涤了千百年来中华子孙的灵魂。曾说过,“屈原喝的是一杯苦酒”。今天,在我看来,这杯“苦酒”具有永恒的精神魅力。

关于端午节的诗歌范文5

活动日期:端午节,也就是农历五月初五。

活动地点:**

活动目的: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端午节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端午节的来源之一是纪念屈原,我们也要通过端午节来怀念屈原——这位可歌可敬的爱国诗人。

活动内容:

1. 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具体内容如下:

(1)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端午节)

(2)那么,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

(3)学生讲述端午节的起源故事。

(4)一起收看端午节各地的风俗习惯视频

2.包粽子

(主持人):**,在端午节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粽子的味道不用说了,是十分美味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包粽子的。今天我们就自己动手一起来包粽子,看谁的手儿最巧,包的粽子最漂亮。

材料:糯米、去皮绿豆、肉粹、粽叶、粽绳。

方法:

1. 将粽叶折成漏斗形

2. 在漏斗形的粽叶里放入适量的糯米、去皮绿豆以及肉粹。

3. 用大拇指和食指按住粽叶的两边把那个比较长的粽叶向糯米这边压成一个三角形。

4. 将粽叶包好后用准备好的绳子把它绑紧。

5. 蒸煮。

三)诗歌朗诵

(主持人):**,你们有谁知道端午节也是什么节?不知道吧,告诉大家端午节也是诗人节,诗人写了很多赞颂端午的诗歌,下面请看诗朗诵表演。

第一:xx朗诵。

第二:小组朗诵。

第三:女生齐诵。

第四:男女朗诵。

第五:大家齐诵

(诗歌内容附后)

四)观看赛龙舟录像。

(主持人):**,你们到过汨罗江吗?看过“龙舟竞赛”吗﹖端午节赛龙舟不单是传统庆祝活动,也是一项国际体坛盛事!端午节起源于诗人屈原因不满朝廷腐败而投汨罗江自尽,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锣鼓声把江中鱼虾吓走,而同时又把粽子抛进江中喂饲鱼虾,以免它们啄食屈原的躯体。

赛龙舟可以说是端午节的高潮。龙舟长10米多,以龙头和龙尾作装饰,船身还特意雕上麟状花纹,唯妙唯肖;每只龙舟可容纳20至22人, 二人并肩而坐,在船首的鼓手和船尾的舵手引领下,以及围观人群的呐喊声中划向终点。现在,我让我们一起加入这一行列。

(播放赛龙船庆端午的视频。)

(主持人):看了刚才的录像,我们来谈谈自己的想法吧!

**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

七.吃粽子

请评委根据粽子的样式,口感评价。并且评出最佳包粽子大王;最好吃的粽子;以及最会吃粽子大王。

八、领导讲话:

**,今天的端午节过得很有意义。**高兴地看到同学们心灵手巧的一面,感受到学生的参与的热情,强烈的表现欲望以及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少年对信息、资料的搜集能力。同时也非常感谢家长对我们活动的热情参与。通过本次活动,我们近距离接触了端午节,对它有了更深的认识。

七、活动结束

附活动资料:

1、故事概况。

(1)屈原投江

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居民为了不让跳下汨罗江的屈原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在江里投下许多用竹叶包裹的米食(粽子),并且竞相划船(赛龙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体。

(2)曹娥寻父尸

东汉孝女曹娥,因曹父溺江而亡,年仅十四岁的她沿江豪哭,经十七日仍不见曹父尸首,乃在五月一日投江,五日后两尸合抱而浮起的感人事迹,乡人群而祭之。

(3)伍子胥的忌日

关于端午节的诗歌范文6

(三)与诗共舞 (主持人):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端午节也是什么节?不知道吧,告诉大家端午节也是诗人节,诗人写了很多赞颂端午的诗歌,下面请各小队表演诗朗诵。第一小队:女生小组朗诵。第二小队:配乐朗诵。第三小队:小队齐诵。第四小队:男女朗诵。(诗歌内容附后)(四)观看赛龙船庆端午的录像。(主持人):同学们,你看过“龙舟竞赛”吗﹖端午节龙舟竞渡不单是传统庆祝活动,也是一项体坛盛事!端午节起源于诗人屈原因不满朝廷腐败而投江自尽,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锣鼓声把江中鱼虾吓走,而同时又把粽子抛进江中喂饲鱼虾,以免它们啄食屈原的躯体 。 (播放赛龙船庆端午的录像。)(主持人):看了刚才的录像,想谈谈自己的想法吗?队员们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六、辅导员讲话:

同学们,今天的活动搞得非常成功,在此向你们表示祝贺。老师高兴地看到同学们参与的热情,强烈的表现欲望以及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少年对信息、资料的搜集能力。通过本次活动,我们近距离接触了端午节,对它有了更深的认识,老师相信今年的端午节大家一定会过得特别有意思。到时候我们再一起畅谈节后的感受。七、呼号八、退旗、奏乐、敬礼九、活动结束附活动资料:1、故事概况。①屈原投江 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居民为了不让跳下汨罗江的屈原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在江里投下许多用竹叶包裹的米食(粽子),并且竞相划船(赛龙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体。②曹娥寻父尸东汉孝女曹娥,因曹父溺江而亡,年仅十四岁的她沿江豪哭,经十七日仍不见曹父尸首,乃在五月一日投江,五日后两尸合抱而浮起的感人事迹,乡人群而祭之。③白蛇传传说白蛇白素贞,为了报答许仙的恩惠,与许仙结为夫妻的凄美的爱情故事,传说端午节当天白蛇喝了雄黄酒,差点现出蛇形,加上法海白蛇及水淹金山寺的情节,都是脍炙人口的民间戏曲的曲目。④伍子胥的忌日传说伍子胥助吴伐楚后,吴王阖闾逝世,皇子夫差继位,伐越大胜,越王勾践请和,伍子胥主战,夫差不听,却听信奸臣言,赐伍

子胥自杀,并于于五月五日将尸体投入江中,此后人们于端午节纪祀伍子胥。

4、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呢?(同学们交流从各种渠道了解的有关于端午节的各种习俗。)附:习俗的传说。①吃粽子 因屈原投江,民众怕屈原的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用竹筒装好米食投入江中,后来演变成用竹箨、竹叶包好投入江里喂鱼、虾。②喝雄黄因端午节后各种虫类,开始活跃起来,瘟疫渐多,雄黄具有消除疫病的功用;也是因白蛇传的故事,白蛇喝了雄黄酒之后,差点现出蛇形,所以民众则起而彷效,希望收到去邪的功能。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③挂艾草、菖蒲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都有其原因。通常将艾草、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去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伸为“蒲剑”,可 以斩千邪。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在 我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做为主要成分 ,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④悬钟馗像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⑤划龙船竞赛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现代则为一种表现团队精神的最佳活动,而且举办划龙船比赛,近年来有逐渐发展成国际邀请赛的情形。龙船比赛会让外国友人喜欢的原因:它是一种有别于国外盛行的独木舟或八人式的划船,而是一种需要更多默契的力与美的运动。⑥游百病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⑦佩香袋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玲珑夺目。2、诗歌内容五月五日 梅 尧 臣 屈氏已沉死, 徒欲却蛟龙。 沅湘碧潭水,楚人哀不容。 未泯生前恨, 应自照千峰。何尝奈谗谤, 而追没後踪。 已酉端午 午日处州禁竞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