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政依法行政论文范例6篇

路政依法行政论文

路政依法行政论文范文1

1.坚持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审查制度和行政执法情况统计报告制度。根据形势变化,年内修订完成《区交通局行政执法职责汇编》、《区交通局行政执法职权和责任分解》及有关行政执法监督制度,健全法制工作制度。

2.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认真做好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各项工作,按照市对我局行政执法评议考核的要求,加强执法监督,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3、积极做好行政复议应诉工作。

二、做好规范执法工作

1.全面落实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市交通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实施行政处罚要充分考虑违法行为的法定从重、从轻或减轻情节,依法确定相应的处罚基准,坚持在事实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行政处罚文书中说明裁量理由,做到处罚合法适当。

2.认真落实重大行政处罚案件集体讨论研究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规范执法活动的通知》,坚持重大行政处罚案件分级审签研究制度。同时针对疑难复杂案件在决定做出前邀请有关专家进行研究论证,促进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保证依法行政落到实处。

3.规范执法文书。根据市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案卷评查标准,进一步完善我局执法文书,规范执法文书制作归档。年内在全局开展一次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文书案卷评查活动,不断提高文书制作水平。

三、严格依法行政,加强交通运输环境综合整治

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市出租汽车客运管理条例》规定,继续查处未取得经营许可从事道路运输经营的“黑出租”、“黑班车”、“黑线路”和“黑摩的”,规范执法行为,严格依法行政,建立长效治理机制。认真贯彻落实新颁布的《省治理超限和超载运输办法》,加强货运源头治理力度,严格执行超限车辆有关检测、卸货规定,定期开展超限车辆集中整治,保持公路运输安全有序。

四、加强执法培训,夯实执法队伍基础

贯彻执行区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的实施意见》,认真落实《交通行政执法十条禁令》,提高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做到规范执法、文明执法、廉洁执法、安全执法。

1.建立健全执法人员法制教育培训考核长效机制,坚持法律知识培训制度、季度考试考核制度、岗前学法和岗位学法制度等。坚持学用结合,提高学习效果。分层次举办各类执法人员培训班,开展执法技能比赛、案卷评查、案例研讨等活动,全面提升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年内拟举办3次行政执法培训班或岗位技能竞赛。

2.做好执法证件胸牌管理工作。规范执法证件、胸牌号码的发放、审验等工作,建立行政执法人员证件、胸牌管理动态档案,认真做好执法证的换发、审验和新增执法人员岗前培训、考试发证工作。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年内做好ic卡式执法证件换发、审验工作。

3.积极开展依法治理调研活动。通过开展交通依法行政论文征集活动,探讨新形势下依法行政存在的突出问题,面临的困难,寻求解决的对策,推动全局依法行政工作上新台阶。

路政依法行政论文范文2

一、问题的提出

(一)概念界定

新公共管理,也叫“管理主义”(Pollitt,1990)、“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共行政”(FanandRosenbloom,1992)、“后官僚制典范”(Barzelay,1992)等,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其主旨思想是克服古典官僚制以及传统行政的缺陷,将私部门管理的方法与标准应用于公共机构的管理,重视3E(经济、效率、效能)。在公共行政中采用的策略包括专业化管理、私有化、合同外包、竞争、绩效测量等。路径依赖(Path-Dependence)是由W•BrianAr-thur首先提出。他指出,新技术的采用具有报酬递增的性质。著名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思(DouglassC.North)丰富完善了路径依赖理论,他将制度变量引进经济增长的分析中,指出国家发展与其所实行的制度具有密切关系,导致国家长期贫穷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于制度低效并且长期依赖,即制度变迁也具有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还是“坏”),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并且强化。因此,低效制度很难走出路径依赖自我强化的怪圈。[2]

(二)问题:发展突破与路径依赖

路径依赖理论对解释不同社会体系中行政改革的成效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也为经验借鉴提供了有价值的对策建议。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本质是一场突破路径依赖,但同时又受制于路径依赖的行政改革。各国政府所进行的以“新公共管理”为主旨的行政改革都面临着这一“突破与依赖”的矛盾。新公共管理运动在克服古典公共行政缺陷的同时,也是对传统官僚制的脱离与改革。新公共管理运动以市场化的方式提升了公共服务的质量与效率,帮助克服困扰资本主义社会的滞胀和福利危机,帮助社会主义国家克服过度追求公平造成的社会效率低下。但是,当代中西方国家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中,也面临着诸多困难与障碍,英美国家的改革中先后都遭到反对派的大力阻挠,我国的公共行政改革也步履维艰。历史的限定与新理念的突破象一对天敌伴生而行,中西方国家共时下实施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因历史的限定而呈现不同的效果与发展趋势。我国的行政改革取得了更为显著的成就,民生状况大幅度改进,经济社会呈跳跃式发展,但面临的“路径依赖与突破发展”的矛盾也更为显著。西方国家的“新公共管理”运动虽广受批评与质疑,但对公共行政效率的提升以及缓解其社会问题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相比较而言,西方国家的行政改革体现了显著的“路径依赖”特征。在“跳跃式发展”与“路径依赖”的矛盾体下,怎样推进我国的行政改革?西方的“新公共管理”运动能够提供哪些经验借鉴?

二、西方国家的新公共管理运动:路径沿袭与政策修正

从近百年来西方国家频繁的行政改革来看,公共行政一直在“效率—公正”的钟摆下前行。“新公共管理”运动沿袭了“效率与公正”的钟摆路径,因其对效率的重视广受赞誉,同时又因公正问题备受诟病,政策在效率与公正之间不断进行调整。早期的公共行政为摆脱政党分赃、行政效率低下,实施了“政治—行政”二分。西方政府亦在“政治—行政”二分法理念的指导之下,在政治、行政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改革,追求公共行政的专业化、高效率。然而,过于重视效率导致了20世纪60年代的新公共行政思潮,公共行政逐渐强调公平、公正和民主,许多国家开始实施普遍的福利政策,降低贫富差距,工会权力强化,社会力量增强。普遍的福利政策又带来了新的危机。20世纪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遭遇“滞胀”,通货膨胀、经济下滑、失业率居高不下同时并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实施行政改革,将企业管理的方法应用于政府管理中,提高了公共行政的效率。这场改革被称之为“新公共管理”运动。由于“新公共管理”对效率及结果的的过度重视,相关政策亦在不断的调整中。新公共管理运动是西方国家政府为应对资本主义问题的自我改良方式之一。新公共管理将企业管理的方法应用于公共部门中,实现了行政方法上的创新,但并未突破西方公共行政的理念与价值观。总的来看,新公共管理运动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一次政策修正,是西方行政改革整体路径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沿袭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路径,在“效率—公正”的摇摆中寻求平衡,体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路径依赖特征。

三、我国行政改革的路径沿袭与突破

当前我国实施的行政改革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径的沿袭,同时,在行政管理的具体理念与方法上也实现了一定的突破,尤其是带动我国经济社会跳跃式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政治、经济、行政领域开启了大规模、有体系的全面改革。行政领域在经历了十年的瘫痪式运作之后,渐进调适型的改革开启,各项制度重新建构。当代我国的行政改革是公共机构为应对社会问题作出的重大政策调整,它的发展可以追溯至建国时期,先后经历了公平至上到效率至上的路径突破。建国之初,我国实施的是高度计划经济体制,政府全能,行政效率低下、行政机构庞大。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社会领域,都奉行“公平至上”的原则。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在经济领域,先后实施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改革,大力进行国有企业改革,下放权力,赋予企业更大自;在行政领域,改革行政机构设置、转变行政职能、实施公务员制度、进行绩效考核等;在社会领域,积极培育社会力量,提升社会参与,鼓励社会组织发展等。这一时期的改革,以“效率至上”为基本准则,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都得到较大改观,生产效率提高,民众生活水平提升。但是,“效率至上”导致中国社会问题频发,社会差距扩大、社会矛盾增多、社会不信任持续增强并引发“塔西佗”陷阱,社会需求更加多元。公共行政需要在更深更广的意义上回应社会需求。十之后,改革更为深入,并将着重点放在“法治”、“公平”上。从我国行政改革的路径来看,在观念、理念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突破,表现为以更加科学理性的精神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并在民生改善上实现了突破性发展。同时也要看到,行政改革旨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现行的行政改革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径的沿袭与发展。

四、当代中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路径差异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在中西方几乎同时进行的“新公共管理”取向的行政改革具有很多共同点,如对效率的追求,对绩效、竞争的重视,市场化机制的引进等,但是在背景、文化、价值等路径依赖的主要因素方面二者表现出明显差异。

(一)社会文化

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依托于西方文化体系,重视个体性,强调个体利益、求异思维,改革的目标是个体福利的增长。我国的行政改革依托于东方文化体系,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重视整体利益、求同思维,行政改革的目标是国家利益与民族利益的整体提升。

(二)社会价值观

18、19世纪,欧洲的启蒙思想家,如洛克、密尔、卢梭、伏尔泰等提出的天赋人权、人人平等、社会契约论等思想奠定了西方社会的价值基础。西方发达国家的新公共管理运动依托于这些价值理念,进行行政方法上的革新。我国的行政改革依托于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强调“仁、义、礼、德”等。同时,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不仅是我国政治文化的主导,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前我国的行政改革来说,起到价值引领的作用。

(三)经济环境

从行政改革所依托的经济环境来看,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是在法治基础上的私有制经济,经过200多年的发展,相关制度比较规范,企业更是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与管理方法,为新公共管理运动提供了具体的管理工具。在我国,党的十四大初次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基础,仅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有关市场经济的法制还不太完善,公共机构的宏观调控、市场监管还面临艰巨的任务。

(四)路径连续性

从路径连续性来看,西方国家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是连续式路径。西方“新公共管理”未导致公共管理范式的转变。[3]在行政改革的整个路径上,西方国家表现出了目标、价值理念、依托文化上的连续性,政策变化属于框架之内的修正。我国的行政改革在路径上既有沿袭,也有突破,对市场经济、公共部门、社会等的认识不断深化,行政组织的结构、职能亦在不断调整甚至突破。总的来说,当代中西方国家的行政改革沿着各自的历史轨迹前行,阶段性策略的相似性并未改变二者前行的轨迹。但同时应该看到,追求社会物质福利的增长是中西方行政改革的共同愿景之一,因此,在策略的选择上会出现共同点,这也是中西方国家“新公共管理”取向的公共行政改革在路径上偶合的主要原因。

五、路径依赖理论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

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刻,改革的未来走向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中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对比分析表明,每一个国家和社会都有自己存在和发展的特殊环境和条件,不能轻易改变或取代。但是,不同发展路径下的经验可以互相借鉴,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方法,尤其是新公共管理运动在路径上的延续,通过政策微调实现社会改良为我国的行政改革提供了有价值的对策建议。

(一)确立传统文化的根基

哈耶克曾说:“在长期历史上经过筛选的意识形态是真正成功的,这是人类最宝贵的东西,你不能轻易的用另外的东西来代替它。”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基础,传统文化所确立的价值观念悄无声息的引领着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对世界的看法。当前的行政体系是我国文明发展的一部分,行政改革对服务型、责任型政府的追求,对和谐社会的追求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仅基于行政改革方法、形式上的特征模糊对我国改革路径依赖的价值观的认识是肤浅的。可以说,在我国的行政改革路径中,传统文化从未缺失过,它一直都是那只“看不见的手”。当前的行政改革,需要揭开那只“看不见的手”的面纱,清晰认知传统文化给予行政体系的滋养,明晰行政改革路径依赖的文化与价值基础,借鉴西方的经验,取其精华,使改革适应并回应本土需求。

(二)经验与方法的本土化

新公共管理运动起源于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主要策略、方法与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是吻合的。我国的行政改革借鉴西方国家的方法,行政改革的策略与方法面临水土不服的问题。我国改革要取得成效,必须进行经验与方法的本土化。结合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对西方国家公共管理运动的成功的经验方法进行改造、消化和吸收,使之适合我国国情。

(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对行政体制改革既有需求,也是障碍因素。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以法治为基础,规范市场运行。公共机构对市场经济以宏观监控、政策引导为主,要激励企业创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还要在社会中确立市场中平等、自由的价值观念,以经济发展带动社会发展,为政治、行政体制改革创造更好的环境。

(四)路径延续与突破

“路径依赖的分析并不一定意味着一个特定的选择将永久锁定在自我强化的路径中。”[4]我国的公共管理运动在价值理念、文化基础等方面承袭过往,但是,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突破原路径的限制性要素是行政改革取得发展的关键。因此,今天的行政改革应正视这些问题,理性分析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进行路径设计,明晰继承与发展的问题。另外,行政改革也是利益调整的过程,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激烈而残酷。因此,一条健康的行政改革路径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立于公共利益之上的、独立的改革部门。

路政依法行政论文范文3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依法行政 党的群众路线

就宪法而言,我国的行政机关是由人民选举产生,受人民的监督,向人民负责。且行政机关的行为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才能行使行政权。即中国共产党是从群众中产生的,发展壮大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鼎力支持,广大人民群众是党得以生存和延续的基础,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在现阶段最好的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社会发展的最好方式就是构建一个真正的法治社会,而构建法治社会的行为依托必然走依法行政之路。

一、党的群众路线的发展是进行依法行政的群众来源

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是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她的诞生是依靠广大劳动人民对社会主义思想的信仰,她的强大过程是广大劳动人民的无条件支持。中国共产党就是人民群众的代表,因此人民群众就是中国共产党的血液,中国共产党和我国人民群众是一体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是思想活的灵魂的基本方面之一,是党的科学的领导方法,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生动体现。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这是由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我们党是在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共同战斗中诞生、发展、壮大、成熟起来的。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八十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党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

二、依法行政对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意义

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来源于党的群众路线,法是上层建筑的范畴,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们的经济基础直接表明我们一切行动的指引在于广大的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建设法治政府,依法行政是行之根本,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行政的基础,立法的前提。

(一)依法行政是落实党的群众路线保障。所有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都必须严格遵守并执行行政法律的规定,一切行政活动都必须以法律为依据,任何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不得享有法外特权,越权行为是无效行为,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应导致相应的法律后果,一切行政违法主体必须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二)合理行政原则是亲民爱民的基本表现。合理行政原则的主要含义是行政决定应当具有理性,属于实质行政法治的范畴,尤其适用于裁决性行政活动。要平等对待行政管理相对人,不偏私、不歧视。作出行政决定和进行行政裁量,只能考虑符合立法授权目的因素,不得考虑不相关内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实现行政目的,但应当避免采用损害当事人权益的方式。

(三)程序正当原则是维护人民心目中公正的基本条件。程序正当在行政活动中的表现为:1.情报公开,指的是行政机关应向社会大众公开其活动的依据、过程以及结果。2.作出行政行为应当说明理由,告知相对人权利;作出影响相对人权益的行为,应当听取相对人的意见;特别是作出对相对人不利的行为时,须听取他们的陈述和申辩。3.行政公务人员履行职责,与行政管理相对人存在利害关系时,应当回避。

(四)高效便民原则是真正实现群众路线的体现。行政机关能够依法高效率、高效益地行使职权,最大程度地方便人民群众。效率是在办事速度方面的要求;效益则针对行政管理结果,要求以较少的行政资源投入实现行政管理目的,并且取得好的效果。高效,是衡量行政机关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也是决定行政机关能否真正落实服务于民宗旨的重要环节。只有高效行政,才能真正做到便民、利民、为民。高效便民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当然也是依法行政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要使群众路线的落实真正达到实际效果,就要以依法行政作为第一出发点,只有从根本上落实了,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从根本上得到支持和热爱,才能够利用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真正实现“中国梦”。因此,依法行政是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第一步。

三、依法行政与群众路线的相辅相承

依法行政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第一步,立法是依法行政的基础,也是建立党和群众平等地位的保证。强化监督和提高行政透明度能够让人民群众充分行使自身权力,使得依法行政能够有效的得到监督和推进。

(一)完善立法。我国出台了的现行的行政法规700余件,地方性行政法规上万件,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依然是举步维艰,难以取得预期的成效,这与我国的行政法律法规漏洞相对比较多有着比较大的关系,一年一度的人大立法工作,对于保证法律的实效性明显力不从心,因此完善立法制度和行政法律法规是依法治国的源头。

(二)加强行政监督和行政透明度。所谓行政监督,既是狭义上的行政机关内部上下级之间,以及专设的行政监察、审计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监督。也是广义上的执政党、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和人民群众等多种社会力量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监督。要强调舆论监督的效果是明显的,但是超过应用范围,就会出现舆论左右法律公正的现象。因此用行政透明来为行政监督保驾护航尤为重要。

(三)加强惩治力度。完善的预防机制,明确而有效的惩罚措施,可以保证在具体司法的过程中有法律整个过程至上而下的统一,确保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法制理念,也是走群众路线的要求延伸。

依法行政和党的群众路线相辅相承,实现依法行政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强化依法行政理论的研究,推进依法行政理论的创新,从民主政治的角度深入开展依法行政的改革,用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指导不断发展的实践,已经成为当前推进依法行政、提高各级政府及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水平的一项紧迫任务。

作者简介:

路政依法行政论文范文4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全省依法行政示范区为主线,进一步坚持科学、民主、合法的原则,全面提升政府法制工作水平

1、自觉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政府法制工作,深刻认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政府法制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提高各部门及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着力构建政府法制工作更好地为科学发展服务的制度和机制。

2、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进取,开拓创新,踏实干事。努力探索法制建设新理论,丰富政府法制更好服务于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使政府法制建设与时俱进。

3、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夯实建设法治政府的基础,经过积极努力,争创为省依法行政示范区。

二、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提高制度建设质量

1、完善政府决策机制。认真落实《市区人民政府工作规则》确立的各项决策制度,健全决策规则,规范决策程序,强化决策责任。建立和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和评估制度、决策听证和公示制度、决策责任追究制度。

2、增强创新精神,不断探索规范性文件制定的新思路、新方式,进一步提高政府规范性文件质量。完善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完善规范性文件调研、征求意见、听证和咨询论证制度。积极开展规范性文件实施后的评估工作。及时清理与法律、法规相抵触或规定不一致的规范性文件。做好规范性文件制定审核和备案审查工作,进一步提高规范性文件的法律审查率和报送备案率。

三、以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为中心,强化法制监督,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

1、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对各镇办、区政府各部门(包括法律、法规授予行政执法权的组织)的行政权力项目进行全面清理,明确行政执法职责。

2、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度。深入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度。

3、落实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界定行政责任追究范围,规范责任追究程序。

4、进一步做好行政执法案卷管理工作。加强有关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裁决、行政监督检查、行政给付、行政确认等行政执法案卷管理。行政执法检查记录、证据材料、执法文书等有关资料应当立卷归档,并开展经常性的案卷评查活动。

5、严格落实《省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的各项规定,全面启用新版省行政执法证件,强化行政执法人员的责任意识,全面提高行政执法水平。不断完善全区行政执法人员数据查询系统,公布全区行政执法人员情况,自觉接受社会公众查询和监督。

6、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加强对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行政执法人员整体素质,强化依法行政意识,全面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四、以人为本,创新机制,加强行政复议工作

1、加强复议机构建设,提高行政复议能力,要切实履行复议职责,畅通行政复议渠道,积极受理行政复议申请。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依法办理行政复议事项,增强透明度,提高公信力。

2、提高复议案件的办理质量,创新行政复议方式。坚持“以人为本,复议为民”的方针,依法审查,公正裁决。积极运用调解方式结案,达到“定纷止争,案结事了”,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六、加强依法行政知识的学习和宣传工作,增强依法行政意识

1、围绕建国周年、改革开放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推进依法行政,做好政府法制宣传工作,及时向社会宣传政府法制工作的新情况新动态。

2、加强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知识培训,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把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作为考核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内容。

3、积极开展政府法制理论研究。尤其加大对政府法制工作遇到的共性问题的研究,重点对规范性文件评估、规范自由裁量、行政收费、行政调解等制度进行研究。

七、进一步发挥法律顾问作用,为政府法制建设服务

路政依法行政论文范文5

[论文摘要]由中共党章修正案到宪法修正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的必然历史要求,也是当代中国重要的治宪方式。因此,通过中共十七大党章修正案,可预测中国宪政未来的走向及趋势。

一、由党章修正案到宪法修正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的必然历史要求

依法治国、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历史性跨越,其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执政党的政策和社会主义法律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实现主要由依政策执政向主要依法执政的转变。这是因为,尽管执政党的政策和社会主义法律在本质、经济基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社会目标等根本方面高度一致,都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及反映,但又有如下区别:第一,从制定程序来看,法律是国家机关通过法定程序制定和认可的,具有国家意志属性。而党推行的执政的政策不具有国家意志属性;第二,从表现形式和基本要求来看,法律有特定的表现形式及明确具体的行为规范,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政策通常是以决议、决定、纲领等方式表现出来,一般比较原则,常表现在时效性上;第三,从实施方式和手段来看,法律的实施依靠国家权威强制力,而政策的实施主要依靠宣传教育来推行;第四,从调整社会关系的范围和对人的效力来看,政策调整社会关系的范围比法律要广,可以渗透到各个领域,但其约束有限,而法律主要调整国家权力涉及的范围,并对全体公民具有普遍约束力;第六,从稳定性方面来看,尽管法律和党的政策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法律具有稳定性强、修改程序较复杂等特点。因此,党要想保证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使政策成为全体人民共同遵行的准则,就必须将可上升为国家意志力的政策及时转化为法律,依法执政。

党章修正案是中共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对党章进行的适当修改,要想贯彻落实党章修正案中确立的最新政策主张,使党章更好地发挥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规范和指导作用,就必须按照党依法执政的基本要求,加强立法,把党章修正案中关于国家事务的重要主张作为建议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使之经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特别是应该把党章修正案中确立的最新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写入宪法,使其成为指导国家和社会生活的重要准则。

二、由党章修正案到宪法修正案

体现了当代中国治宪的重要方式治宪方式系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存在和通行并经国家认可、具有宪法效力的惯例。尽管中国有内容丰富、结构完整的宪法典,也有大量的宪法性法律,但宪法惯例却顽强地生长着,并开始在中国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而由党章修正案到宪法修正案就是中国的重要宪法惯例之一。综观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党章和中国宪法修改的历程可以发现,总是党章修改在先,宪法修改位列其后。并且,每一次宪法的修改都是为了及时贯彻和落实党章修正案的基本精神,都是为了及时确立党的最新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宪法地位,使其成为指导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重要准则。可以说,根据党章修正案确立的最新政策来及时修改现行宪法的相关规定,使得宪法能够及时地反映执政党重大政策要求,同时也可以保证宪法始终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要求相适应,进一步增强宪法的“现实性”和“有效性”,这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现行宪法制度中一项行之有效的宪法惯例。

自从1982年宪法实施以来,中国宪法已进行了四次部分修改,几乎每次修改都是以中共党章修正案为文本,及时、准确和有效地反映执政党的最新路线、方针和政策,用宪法保障执政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例如,1992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四大对党章所作的较大修改,1993年3月召开的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对宪法作了相应修改;1997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五大对党章总纲进行修改后,1999年3月召开的第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对宪法作了相应修改;2002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大对党章进行修改后,2O04年召开的第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对宪法作了相应修改。中共十七大是在中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中共十七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体现了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共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把中共十七大报告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战略思想和工作部署写入党章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遵循当代中国的治宪方式惯例,我们应以中共十七大精神为指引,以中共十七大党章修正案为文本,对现行宪法进行第四次修改,通过宪法修改来及时、准确和有效地反映执政党的最新方针和政策,体现执政党的最新执政理念。

三、以中共十七大党章修正案为文本修改和完善现行宪法

(一)应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写入宪法

中共十七大报告在总结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历程的基础上,鲜明地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根据中共十七大报告的有关论述,党章修正案总纲增写了第八自然段,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并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就在于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完全正确并能够指引中国不断前进,其关键也在于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根据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因此,我们应修改宪法,在宪法序言中增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用根本法的形式把我们国家未来要走的道路和要举的旗帜固定下来,为进一步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社会和谐提供方向指引。

(二)应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宪法

中共十七大报告在全面总结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首次对科学发展观作了完整阐述:“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根据中共十七大报告的相关论述,为了推动全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党章修正案增写了第七自然段,来集中阐述科学发展观问题,并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在党章条文部分的相关段落,还指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这就要求我们应在宪法中确立科学发展观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使之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共同成为国家的法定指导思想,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可以说,这既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又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三)应将“和谐社会”写入宪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共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与此相适应,党章修正案增写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自然段,并把党的基本路线关于奋斗目标的内容,由“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修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而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坚持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必须依靠全体人民的努力。要在党的领导下,动员全社会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齐心协力搞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写入宪法,使之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目标。相应地,应把宪法序言中关于奋斗目标的内容,由“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修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有利于保护全国各族人民群众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去,有利于国家依法有序、有重点、分步骤地持续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路政依法行政论文范文6

一、法治在推进中国道路新发展中的重要性法治是一种靠共同体所认同的规则形成的一种有秩序的社会状态,是社会成员达到一定规模的人类共同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法律不是静止不变的,但具有相对稳定的特质,并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完善。也就是说,宪法是建立在一定经济社会基础上的上层建筑,必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进。法治作为利益协调、权益保障的根本依据,也是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有效手段。当前,中国处于改革深水区,改革是一个旧问题解决,新问题不断产生的动态过程。在发展中敢于直面并注重破解中国道路所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具有真正的问题意识,符合马克思主义辩证之否定的发展规律。法治在中国道路发展中的关键性定位,说明在当前,法治才是解决中国改革面临的诸多严峻问题的关键,体现了执政党强烈的问题理念和清晰的改革思路。指出,具有强烈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只有关注和解决问题,才能真正提高治国理政水平。这关键在于加快建设法治经济和法治社会,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中国特色道路中所面临挑战,是中国社会自身不断走向文明和成熟的核心要素和根本途径。正如卢梭所说,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使法律成为整个国家的一种信仰。既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也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任何对法律的随意变通,都将有损于人民对法律的拥护和坚定信念。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依法治国,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水平。强调,凡属于重大改革都要有法有据。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发挥法治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加强对相关立法工作的协调,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

因此说,研究和把握法治在推进中国特色道路发展中总体定位,可以深刻认识到法治不但属于政治制度范畴,而且也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及党的建设都有密切的联系,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这种大格局必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推进和健全,且法治在中国道路发展中也必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二、法治在推进中国道路新发展中的体系特征

以法治在推进中国道路新发展中不断体现出的重要性为背景,而进行学术性梳理、探究,及对其进行系统的论证,旨在阐明只有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作为解决中国道路新发展所遇到新问题、新情况、新现象的重要途径,并以此为总体价值导向,进而认真思考和剖析法治在发展战略布局中的体现特征,中国道路才能越走越坚定、越走越宽广。

1. 法治是市场经济成熟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市场经济发展成熟完善,就要求法治的健全完善,这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重要理论命题。法治发展是现代化市场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要求,是探索中国发展道路的指南针。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从粗放发展阶段转向科学发展阶段,必须通过法治克服短板化、功利化倾向,这些都必须通过法治形成更加规范有序推进改革的方式,形成法治市场、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真正形成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现代市场企业制度,中国的民族企业才能振兴并走向辉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为决定性作用,而法治则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实质反映了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是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飞跃。加快完善法治经济的步伐,关键是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法治恰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最佳契合点。因而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最为重要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市场主体的行为受法律约束和保护,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与完善的法治遥相呼应、相辅相成。

2. 法治是民主政治的关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是指人民当家做主,是国体与政体的统一。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发展,必须运用宪法和法律使绝大多数人的权利得到保障,使少数人的权力得到监督和制约。权力只有通过制度才能得到实现,只有通过制度,个人和群体的自然权力才能转变为现实权力。而民主制度、民主权利只有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转化为国家的宪法和法律,才能得到保障和落实。从理论上讲,民主和法治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发展应该不分先后的而是齐头并进的。但是,由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道路的发展,应该是先法治后民主的,这对于中国政治未来发展趋势来说,也许是建设法治中国的一条最佳路径。宪法明确规定,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就要对人民负责。权力运行的宗旨是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有权通过法定途径赋予权力并监督、制约权力,其本质是以民为本、用法为民。2014 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中国,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道路的新篇章。这些都为中国民主道路新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研究视域。

3. 法治是文化价值观核心元素。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中国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也前所未有,人民群众对幸福安康生活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期望值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这样一个关键发展时期,要推动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开拓中国道路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就必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从法治上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制度化方案。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将法治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练表达,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法治被确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重要元素,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法治建设和德治建设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实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不断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因此,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保障民生、体现公正、维护和谐,同时带头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崇德向善、遵纪守法。这是也是探索以法治思维推进中国发展和谐社会道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4. 健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法律法规。在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亮起法治之剑。李克强总理在2015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一定要严格环境执法,对偷排偷放等迫害生态环境者出重拳,让其付出沉重代价与教训。深化生态文明法治制度改革,以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生态补偿,资源环境生态红线和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用途管控等为重要突破口。所以说,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生产方式的革命性变革。实现这样的根本变革,必须依靠法治。对此,指出: 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当前,我国现行的环境法律法规对损害生态文明发展的行为主要表现为: 权责不明确,提倡性的规定多,制约性的规定少; 具体针对性不强,治理效益很弱; 一些人罔顾保护环境法律法规,处罚力度不严,等等现象。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用严格的法治保障生态环境,这是生态文明建设治标治本的关键所在。因此,可以说,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是解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出现问题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5. 法治是解决党科学执政问题的关键。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党风廉政建设需要标本兼治,依法反腐、制度反腐是治理腐败的治本之策。走好中国道路关键在党,一个忠实代表人民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的强大政党,是关系国家的兴衰成败。提高依法执政水平,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和社会的基本方略,实施这一方略,有助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作为执政领导的政党,只有支持人民创造各种有效的当家做主的民主形式,坚持依法治国,才能充分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坚信这才是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和夯实党的执政地位。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 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中国道路新发展,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追求和实现民主政治价值目标上的魄力与智慧,不断提升依法执政水平的决心。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宝贵经验。

三、法治在推进中国道路新发展中走势路线图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决定》提出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和目标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和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因此,在全面依法治国形势下,法治建设集中体现政治文明发展趋向,与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六位一体战略布局,共同构成中国道路新发展的大格局,而法治在中国未来发展战略布局中,必将起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和价值,只有这样,以此来解决在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才能在发展道路中提高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增强治国理政的体系性效用,确保提前和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强调在改革关键期以法治思维和法制方式推进中国道路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所勾画十三五期间的基本蓝图和实现途径,重点指出无论是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还是推动其他领域的发展,都应更多地用法治眼光审视发展问题、用法治思维谋划发展思路、用法治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并建立健全适应科学发展要求的法律法规。

阐明法治在推进中国道路新发展中的关键性定位,就必须从法治视角来探讨中国新发展中所面临问题,进而构建未来发展趋势体系架构。以此来把握法治在中国道路新发展中总体定位,进一步显现法治不但属于政治制度范畴,而且与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等都有紧密的联系,也必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健全完善。总之,法治在推进中国道路新发展中所处的关键位置,其独特性在于,主要以法治作为切入点,探讨中国道路新发展整体性推进问题,

总之,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则,以党的十八大以来精神、十三五规划为指导思想。点、线、面相结合,多维度、多视角地审视在法治下探讨如何应对中国发展道路所遇到的新问题、新挑战。具体是以用法治思想作为发展基点,以破解中国道路新发展难题作为体系特征和理论风格,以法治方式谋划发展作为研究思路,以中国道路新发展总战略布局建设为旨归,最终落脚到法治才是国家治国理政现代化的关键,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布局上形成法治化市场、法治化民主、法治化公民、法治化社会、法治化生态、法治化政府及法治化政党。这样,法治在推进中国道路新发展中走势路线图就更加清晰可见了。

四、法治道路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在我国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善于研究新情况、新现象,并作为解决新问题和妥善处理各种矛盾的方式,以及如何以开拓创新思维寻找解决中国道路新发展中面临问题的途径及措施,这些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提供科学有效的基本方式和重要保障。

国家治理现代化战略是在我国法治建设进入新境界背景下,实现国家各项治理事业从传统型向现代转型的一项系统工程,是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国情基础之上,吸收与借鉴人类社会治理文明的有益成果而提出的。涵盖了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两个核心要素,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六位一体的发展战略总布局,这将有力推动和保障全面深化改革的顺利进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长远发展。

法治化治理既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道路新发展题中应有之义。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国家治理现代化包括国家治理体系的制度化,以及国家治理能力的法治化两个重要方面。国家治理体系的制度化,涉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 国家治理能力的法治化是指国家政权的所有者、管理者和利益相关者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国家治理只有法治化,才能真正实现中国道路民主化和科学化,因为它们是内在一致的。国家治理只有法治化,才能实现硬治理模式和软治理模式相统一的发展道路,即法治化经济、法治化民主、法治化政府、法治化政党、法治化管理和法治与德治齐头并进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改善国家治理的生态状况,使国家治理法治化,并始终贯穿于中国道路现代化实践全过程,这是调节国家与地方、市场与政府、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之有效的重要措施,是新阶段中国发展道路谋复兴大业、扬改革风帆、行法治正道、筑执政之基的集中体现。尤其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更集中体现了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基点和鲜明特色。四个全面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相得益彰,既是具有严密逻辑性的科学体系,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而全面依法治国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关键一环,处在四个全面整个科学体系的核心地位,并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全面依法治国,既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中国道路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方式,还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新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增进人民幸福指数、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据此,法治对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引领、规范、促进和保障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