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控培训总结范例6篇

风控培训总结

风控培训总结范文1

关键词:货币资金管理 控制制度 案例

1、案例背景资料

中国烟草总公司福建省公司厦门职工教育培训中心(以下简称“培训中心”)系经福建省烟草专卖局批准设立。业务范围主要为:①编制教育培训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②组织烟草农、工、贸理论研究;③对烟草专业各类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和再教育;④举办各类培训班、研讨班、讲习班,对职工进行在职短期培训和离职定期培训;⑤是全省烟草商业系统的职工教育培训基地,负责职工教育培训的后勤保障工作。本中心设主任1名,副主任1名,下设五个职能科室:财务部、行政部、经营管理部、安全保障部、会议培训部。

2、案例描述

培训中心自正式营业以来,由于业务范围相对单一,内部各方面的管理与规章制度都比较粗放。但是随着中心业务不断拓展,内部管理方面,特别是在资金、采购、成本管理等方面的内部控制制度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①资金管理计划性不强。培训中心没有制定资金收支计划,这样就造成了没有统一的资金管理,有时还会造成入不敷出的恶性循环;②对资金周转中的现金流量不重视。培训中心的领导主要以利润指标考核企业,导致培训中心重视利润的完成,不重视现金流入,造成应收账款上升,账面反映企业效益比较好,但财务状况不佳,培训中心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③资金使用审批制度不能适应培训中心日常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造成采购计划与生产计划不能顺利衔接;④货币资金管理制度不严,现金出现差错的现象时有发生。接待员和收银员没分开,造成有时款项有误,分不清责任,财务又无法及时核对前台业务,有时就只好不了了之,或者其责任大家一起分担,这样处罚大家都不一定满意;⑤培训中心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培训中心现金库存量没有经过科学分析,有时会出现大量的货币资金余额,有时又得向银行借款,支付借款利息,相当于把存贷款利息差额的利润白白地让给了银行,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在这种情况下,本人提议并经领导同意后,委托一家中介机构根据培训中心业务实际情况制定了《中国烟草总公司福建省公司厦门职工教育培训中心货币资金控制制度》。该制度共五节,其基本框架与主要内容为:第一节总则,主要对控制目标、定义与范围、关键控制点、职责分工、授权批准、监督检查等方面作了规范;第二节岗位职责,主要对货币资金控制相关的人员包括中心主任、财务部经理、会计人员、收银人员和出纳等的主要职责作了详细规定;第三节现金控制,主要对现金收入、现金支付、现金核对等几个方面作了详细的规定;第四节,银行存款控制,主要对银行存款收支、银行存款的核对、银行票据的管理、银行账户管理等几个方面作了规范;第五节备用金的管理,主要对备用金的范围、备用金借用与核销、备用金催收等方面作了规范。

3、案例分析的理论依据

本案例分析涉及到的理论依据主要有:

3.1、内部控制的目标、原则与要素。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单位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单位实现发展战略。内部控制原则是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遵循的基本指针,包括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制衡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将内部控制的要素归纳为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5大方面。

3.2、企业层面和业务层面控制。企业层面控制包括组织架构控制、发展战略控制、人力资源控制、社会责任控制和企业文化控制。业务层面控制包括资金活动控制、采购业务控制、资产管理控制、销售业务控制、研究与开发控制、工程项目控制、担保业务控制、业务外包控制、财务报告控制、全面预算控制、合同管理控制、内部信息传递控制和信息系统控制。

3.3、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评价,是指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形成评价结论、出具评价报告的过程。

3.4、内部控制审计。内部控制审计,是指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对特定基准日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审计。

4、会计案例具体分析

4.1、内部控制目标明确

该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目标有四个:①货币资金的安全性。通过良好的内部控制,来确保培训中心货币资金的安全,预防被盗窃、诈骗和挪用;②货币资金的完整性。该制度要求培训中心收到的货币资金在内部控制的制约下全部及时入帐,预防“小金库”等侵占培训中心收入违法行为的出现;③货币资金的合法性。该制度对货币资金的取得、使用是否符合国家财经法规,手续是否齐备都作了明确的规定;④货币资金的效益性。该制度要求合理调度货币资金,使货币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这些目标都有效地体现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内部控制的目标。

4.2、内部控制的原则清晰

该货币资金控制制度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培训中心的各种业务和事项,实现了全过程、全员性控制,体现了内部控制的全面性原则的要求;该制度结合培训中心的业务特点,关注了培训中心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并采取更为严格的控制措施,确保不存在重大缺陷,从而有效地体现了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制衡性原则要求培训中心完成某项工作必须经过互不隶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岗位和环节;同时,还要求履行内部控制监督职责的机构或人员具有良好的独立性,该制度在岗位职责、现金控制、银行存款控制、备用金管理等几个方面都建立了有效的内部牵制制度,这些制度都很好地体现了内部制衡性原则。

4.3、充分考虑了内部控制五要素

《中国烟草总公司福建省公司厦门职工教育培训中心货币资金控制制度》充分考虑了内部控制五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的内在联系,整个货币资金内控制度都对五个要素作了充分考虑:

4.3.1、在内部控制环境方面

内部环境规定单位的纪律与架构,影响经营管理目标的制定,塑造单位文化并影响员工的控制意识,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本案例中从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方面都对内部控制环境作了较好的考虑与安排。本案例中的货币资金控制制度在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等方面充分结合培训中心的机构特点都作了规范与约束:从中心主任到普通员工的权责分配清晰明了,内部审计与复核流程规范到位,在与货币资金控制的关键点上的人员安排与考核都有涉及,从各个方面充分考虑了内部控制环境对货币资金控制制度的影响。

4.3.2、在风险评估方面

风险评估是企业及时识别、科学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风险评估主要包括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企业应当在分析相关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基础上,结合风险承受度,权衡风险与收益,确定风险应对策略。本案例中的货币资金控制制度在合理分析、准确掌握中心主任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关键岗位员工的风险偏好的程度上,采取了与培训中心相适当的控制措施,避免因个人风险偏好给培训中心经营带来重大损失的可能性。该制度对培训中心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都作了详细的分析,并规定了诸如风险规避、风险承受、风险降低、风险分担等常用的风险应对策略,而且在整个货币资金控制制度中,风险应对策略是结合运用的。

4.3.3、在控制活动方面

控制活动是指企业根据风险应对策略,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具体方式。常见的控制措施有: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等。本案例中的货币资金控制制度有效地运用了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等常用的内部控制方式,而且控制方式与培训中心业务特点紧密结合。

4.4.4、在信息与沟通方面

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企业应当建立信息与沟通制度,明确内部控制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程序,确保信息及时沟通,促进内部控制有效运行。本案例中的货币资金控制制度将货币资金收支手续,原始凭证传递、审核程序与要求表述得清清楚楚。从文字表述中可以勾画出一幅培训中心的货币资金收支及控制流程图,特别是制度对货币资金收支的原始凭证,以及相应表格的传递、保管做出清楚的规定。这样的制度便于阅读、理解,容易被员工所接受,从而有效地保证了信息的传递与内部相关人员的沟通,取得了良好的执行效果。

4.4.5、在内部监督方面

内部监督是单位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对于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及时加以改进,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内部监督包括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本案例中的货币资金控制制度对监督检查的内容作了详细描述,这些监督检查的内容包括:①货币资金业务相关岗位及人员的设置情况;②货币资金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③银行账户的开立及使用情况;④印章保管情况;⑤票据保管情况。本案例中的内部监督主要起到了两个方面的作用:第一,发现内控缺陷,改善内部控制体系,促进培训中心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合理性;第二,提高了培训中心内部控制施行的有效性。

5、分析结论与启示

5.1、中国烟草总公司福建省公司厦门职工教育培训中心推行《中国烟草总公司福建省公司厦门职工教育培训中心货币资金控制制度》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相关规定在培训中心内部对货币资金的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内部控制。根据实际执行效果来看,自从培训中心执行了该货币资金控制制度后,前述的一些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5.2、预防企业内部会计人员失职、犯错、犯罪,应从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加强企业会计队伍建设两方面着手,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规范会计工作秩序,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这是一些硬性的工作,如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并定期进行岗位轮换制度、授权批准控制制度、建立企业会计系统控制制度、建立风险控制制度、建立信息技术控制制度等制度,这些制度谁都不能违反,这些都是硬标准,硬指标;另外加强企业会计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水平,这个属于软工作,要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实际业务技能和理论水平;培养会计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的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将职业道德教育落到实处。本案例中就从制度建设和会计人员队伍建设两方面都作了明确的规范与要求。

5.3、注重内部环境在内部控制制度执行过程中的作用。内部环境中领导的参与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本案例中可以看出,该制度能得到有效推行首先是培训中心领导的支持,否则该项制度很难得到推行;另一方面该制度的设计也很好地结合了培训中心的业务特点与机构设置情况,《中国烟草总公司福建省公司厦门职工教育培训中心货币资金控制制度》在设计过程中本人与设计单位都进行了多次的沟通与交流,整个制度充分结合了培训中心的业务特点、流程、机构、人员设置情况。

根据上述案例,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三点启示:

启示一:培训中心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是也是宏观环境的必然影响结果。

启示二:在加强培训中心内部控制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内审的功能。企业应当按照内部控制评价办法规定的程序,有序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不断地完善与规范内部控制制度。

启示三:在培训中心加强内部控制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中介的作用。中介机构或相关专业人员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与评价都相对比较专业,通过他们的帮助培训中心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而且设计出来的制度更专业,执行效果更明显。另外也要聘请中介机构或相关专业人员对本单位的内部会计制度实施有效评价,对其中有重大缺陷的提出改进建议。

参考文献:

[1]郑东.刍议企业货币资金管理[J].企业管理,2003,(12):19.

[2]涂君.从货币资金案例浅析企业内部会计控制[J].现代经济,2009,(5):96-97.

[3]李氟.货币资金必须实施内部控制[J].中国农业会计,2006,(3):10-11.

[4]张希超.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失控的表现及其对策[J].科技资讯,2005,(23):173-175.

[5]《高级会计实务》编委会.高级会计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265-396.

风控培训总结范文2

**年,风险管理部将继续发挥保障、服务、风险管控职能,打好“组合拳”,努力推进全行**业务健康有序发展,为**管理工作全面提升继续努力。

现将**年的工作总结和**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年工作总结

一、人员合理配置,确保营业机构业务正常运行

**主管是营业机构业务**的现场组织者,是重要业务的授权和审批者,是**风险的事中控制者,种种职责都说明**主管在营业机构的重要性,所以做好**主管理的尤为重要。**年风险管理部制定了**主管轮岗位方案,保障**队伍的优化、廉洁、高效,保证业务**人员全面掌握核算和管理要求;二是建立**主管轮休制,避免休假高峰期轧堆休假,保障营业机构业务的正常开展,保证**主管的正常休假,同时透过机动**主管的轮替,作为**主管的履职检阅,发现和整改**主管好的方法和错误的做法,达到全行统一标准;三是做好营业机构**主管的补充和配备工作,协助**主管做好支行的各项**业务正常开展。

二、  业务培训到位,确保各项业务操作合规

新业务产生后,业务发展的好坏,其中首要的就是培训到不到位,所以培训工作很重要,风险管理部认真梳理以往的培训方式,总结培训的效果,年初重新制定“**业务培训方案”,采取集中培训(每周**主管和专职人员培训),分层次转培训(由**主管转培训受派机构的**人员),集中考核(由风险管理部组织考试)的方式,以期达到各层级**人员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技能,确保具备履行本岗位职责的能力,以促进全体**人员服务水平持续提高。

三、业务集中上收,确保业务顺畅高效便捷,促进网点转型

从3月份开始,总行和分行陆续上收了跨行支付业务、行内结算业务、个人开户及签约业务、支票影像提出、提入业务、自助设备加清钞业务、贷款发放业务、票据审验业务、账户录入业务、加密工资等9大项25种业务。为支行减负、为**人员减压,把风险集中化,把业务流程化,把管理扁平化,让柜面员工有机会、有时间充分的发挥其“一句话”的职能。

截止目前已初步形成“网点全面受理、后台集中处理”的业务**格局,逐步实现业务集约运行、风险集中控制和**效率提升。从而提高我行业务**效率,加强操作风险事中防控,促进网点由交易处理型向营销服务型转变。

业务集中上收,为支行减员13人,为对公人员减压50%,为对公人员转移风险50%。

四、创新风险管控方式,提升营业机构风险防范水平

为全面提升分行**管理工作水平,有效控制基层行操作风险,围绕**工作服务基层、提升员工专业素质,风险管理部努力创新,通过编制“**业务风险月刊”、“**业务风险季刊”,通过下发“风险警示书”,通过与风险薄弱机构和人员约见谈话、通过委派**业务监督人员到风险薄弱网点监督指导、通过召开全行**业务操作风险案防大会等方式,给营业机构负责人和**主管提供参考,更加方便、直观、有针对性的使支行**工作有的放矢,使**人员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保护自己,保护他人,保护全行不受风险损失。为全行风险管控文化。

四、科技与业务结合,构建快捷模式,努力实现业务

业务的开办结合科技的力量可以使办理业务的速度和准确率倍增,风险管理部与信息科技部密切合作开发了“分行业务集中处理综合填单系统”,“知识库”,“问题库”、“数据报表系统”,小小的系统程序给支行和员工提供了数据参考和业务查询,管理人员通过数据分析,填单平台即提升了客户的满意度,提高了业务核算质量,还减少了**人员的工作量,体现了科技与业务的完美结合。

**年工作计划

风险管理部**的工作,要更多的体现服务职能(为客户做了什么、为前台部门做了什么,为全行做了什么),体现培训职能(创新培训方式),体现监督指导职能(加大联动模式)。

以精细管理提升制度执行力,以创新模式提升风险管控力、以沟通交流提升工作战斗力,以文化引领提升团队凝聚力。

一、整合资源 优化配置

按照总行风险管理部的指导意见,结合**的实际,对内设团队的相关职能进一步细分,将原有五大中心重新设置为集中作业中心(清算中心和出纳中心)、**风险控制中心和**质量管理中心,并分别指定相应的团队负责人员履行相关管理职责。建立一套精干的**管理体系及科学的**管理模式,达到“流程顺畅、风险可控”的工作目标,提高分行**管理能力,有效发挥**管理的支持保障作用。

二、建章立制,提升业务执行力和团队凝聚力

编制分行风险管理部管理手册,通过阐述风险管理部部门文化和警训,明确风险管理部部门定位和职责,建立风险管理部部门架构、轮岗机制和考核机制等八方面的要求,科学规范的建立一支高效的**团队,提高组织机构整体运作和执行能力,更好的为前台经营部门和客户服务。

根据学什么补什么的要求,各部门及各岗位要将涉及本中心和本岗位的制度办法专夹保管,并严格执行。

三、打好组合拳 优化创新模式 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一)培训+考核,提高员工业务知识水平,规范员工操作行为。一是改变对管理人员(中心主管和**主管)的培训模式,加入管理元素,提升主管管理水平;二是改变内容,用图片代替文字,用图表代替数字,使枯燥的内容变得直观易懂,提高员工的业务认知度。

(二)监督检查+跟踪规范,促使营业机构各项业务统一,员工操作驱于规范。

改变检查模式,加大后续问题整改和跟踪检查的力度,做到现场告知、原因分析、持续跟踪、落实整改一条龙的检查方式。

改善监督方式,事后监督岗做好账务监督的同时,开展每周一个业务种类,讨论业务操作、凭证摆放等,逐步将全行业务统一、规范。

(三)风险刊物+数据分析,努力提高营业机构和**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为机构的业务发展、组织规划、人员调配、机具配置以及其他管理行为起到参考并在**业务等方面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五) 科技+业务,省时省力,改善客户及员工业务办理时效。加大与科技部门的合作,深入网点一线,用风险管理部和科技部融合的视角,挖掘潜在的业务优化和便捷方式的开发,旨在进一步提高客户服务能力和业务风险环节的防范。

风控培训总结范文3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风险 控制 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4-0070-01

1 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风险:

企业客观上存在遭受风险的可能性,每一个行为或每一项业务活动都可能带有风险,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也不例外,常常存在一些问题。通常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往往重视招聘、培训、考评、薪资等具体内容的操作,而忽视了其中的风险管理问题。如招聘失败、新的人事政策引起员工不满、技术骨干突然离职等等,这些事件都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转,甚至对企业造成致命的打击。按照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各环节内容,具体人力资源管理存在以下风险:

1.1 人力资源规划风险

人力资源规划是指根据企业的发展规划,通过诊断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状况,结合企业经营发展战略,并考虑未来的人力资源的需要和供给状况的分析及估计、对职务编制、人员配置、教育培训、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招聘和选择等内容进行的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能性规划。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开展得不好,就会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极大的风险,造成被动局面。许多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很不规范,只是做一些简单的估算与预测。一旦遇到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人员的供求关系达不到一个较平衡的状态,给企业正常生产运营造成不良的后果。

1.2 人力资源招聘风险

人员招聘是企业为了弥补岗位的空缺而进行的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总称。人力资源招聘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二个方面:(一)缺乏对岗位要求的深入分析,招聘与用工需求脱节。(二)缺少对法律知识的了解,产生招聘过程中的法律风险。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往往会有一些招聘条件的限制,主要是为了吸引符合条件的人才前来应聘、面试。而在现实的招聘工作中,由于部分企业招聘人员不懂相关法律法规,便可能使自己的“招聘条件”违反法律规定。

1.3 人力资源培训风险

培训工作属于人力资源开发范畴,它主要着眼于员工的成长,以便于将来更好地开展工作。员工培训机会可以视为企业提供给员工的福利待遇,员工培训也存在较高的培训成本。正因为如此,员工培训风险常常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选错了培训对象。许多企业往往将培训机会激励表现优秀的员工。但优秀的员工往往存在更多的选择,容易另攀高枝,让企业浪费了宝贵的培训机会。(二)选错了培训课程。一些企业的培训主管担心承担责任,在选择培训机构时,很注重培训机构的名气。但在选择培训课程时,往往没有事先做详细的需求调查,出现了“你讲的我不爱听,我想听的你又没讲”的尴尬局面。

1.4 人力资源绩效风险

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中心环节。在一些企业中,绩效考核存在走过场、轮流坐庄等现象,没有起到什么作用,甚至带来负面作用。绩效风险具体的表现形式:(一)考核指标、标准不明确。缺乏明确的考核指标及考核标准,绩效考核就形同虚设。(二)考核实施在走过场。部分企业没有形成健康的绩效考核文化,失去了绩效考核的本来意义。(三)考核结果缺乏有效应用。一些企业只是把绩效考核简单的与薪酬挂钩,优秀员工就不能得到有效的激励。(四)缺少沟通与反馈环节。没有有效的沟通与反馈,使员工失去改进的机会,增加员工的不满情绪。

1.5 人力资源薪酬风险

薪酬管理的风险主要是由于薪酬管理缺乏规范性、科学性而影响员工行为绩效和组织绩效的制度与行为。薪酬管理的风险一方面来自于对薪酬内容和形式的理解与认识,以及薪酬管理的规范程度;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对不同管理对象所进行的薪酬设计,包括薪酬结构及其表现是否具有激励性。

1.6 人力资源人事管理风险

在新的《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劳动者的权益得到更好的保护,企业人事管理相关工作受到更加严格的规范。同时,随着劳动者自我保护意识加强,企业人事管理风险明显上升。具体有以下风险:(一)劳动合同签订风险。(二)劳动关系解除风险。(三)社会保险风险。

2 产生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原因

(一)在观念和重视程度上,针对规避和防范风险,企业常常把注意力集中在对付经营、财务、生产、技术、质量等风险上,对人力资源风险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人力资源风险的管理只是进行定性的随机管理(事后管理),缺乏制度化的全过程管理。

(二)在应对反应上,对于变化的洞察和防范还不够敏锐,由于身处特殊的行业,对于因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而对组织及其管理本身造成的影响,很少能够作系统的思考和策划,只有在宏观的环境变化已经产生明显的威胁时,才仓促应对。

(三)在管理理念上,对于深度的社会化大分工及其影响还未知觉,习惯于什么事都要管、什么钱都想赚的“大一统”思维以及与其相配套的“大而全”组织模式,没有发现、培育和选择战略合作伙伴的概念,客观上造成组织的庞大和低效率,从风险控制的角度看,则造成了潜在的危机。在组织的内部,以人为本和内部公平的理念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客观上造成了风险的积累。

3 人力资源管理风险控制措施

3.1 人力资源规划风险控制措施

人力资源规划一方面要结合企业战略对企业未来几年的整体用工做一个预测,包括人员的数量与质量要求,并与目前现状进行对照,形成差距分析,进而提出具体性的人员招聘(或解聘)计划,实现人力资源的总体均衡。

3.2 人力资源招聘风险控制措施

企业人员的招聘必须注意招聘的数量和结构两个方面的内容。数量首先根据企业经营目标及目标管理体系的要求,确定人员总需求量及其结构。再结合企业内部合理流动量和人员结构调整,企业发展需要的数量储备及结构。企业人员的正常输出量及结构包括离、退休人员、辞职人员和病退人员等确定招聘的数量及结构,人员的结构体系包括专业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技能结构、年龄结构、工作风格结构等。

3.3 人力资源培训风险控制措施

企业在开展培训工作要做好培训需求分析,合理的制定员工培训计划;要谨慎确定接受培训的员工名单,除了考虑绩效表现外,还要倾向于那些“有潜力、忠诚度高”的员工,这些员工才是公司的未来;根据培训需求分析,选好培训师、培训内容,做到有的放矢,让培训工作真正服务于员工的日常工作。

3.4 人力资源绩效风险控制措施

企业应该设计系统性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通过系统性机制来控制绩效考核风险。这些具体措施或内容包括:设计易于量化的关键考核指标、选择符合实际的考核周期、加强企业绩效考核文化、严格执行考核、注意考核过程中信息的收集、强化绩效考核反馈、加强绩效结果的应用等。

3.5 人力资源薪酬风险控制措施

企业在制定员工薪酬体系时,应强调薪酬系统灵活性、外部竞争性以及薪酬与风险因素挂钩。(一)建立企业薪酬管理风险预警体系。对于国家政策、法律法规调整等信息要保持时刻敏感,适时调整薪酬策略和模式,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二)建立宽带的薪酬体系,增强薪酬的激励性。设计科学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使员工的权益得到保障,减少人员的流失。(三)加强管理沟通,让员工参与薪酬设计。这样使员工增强团队观念,增强对企业和管理层的信任度,有利于完善薪酬制度,构建一个有效的全面的薪资系统。

3.6 人力资源人事管理风险控制措施

企业人事主管应该系统性地学习《劳动合同法》,并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执行,同时避免侥幸心理。具体做法为:全员签订劳动合同,确保合同内容、合同的期限合法有效,劳动关系解除依法合规,足额为员工建立社会保险。

风控培训总结范文4

一、工作进展情况及主要亮点

目前,6家单位都完成了本部机关层面重点涉法岗位防控指引编制,大庆石化、西南油气田和四川销售还全面或部分完成了基层单位指引编制;各单位均程度不同地开始组织指引培训和实施工作。总结6家单位工作组织及推进情况,主要有4个方面的亮点:

一是各单位对法律风险岗位防控工作认识比较到位,并给予了高度重视。大家普遍认为,将法律风险防控要求对应到岗位、落实到人头的思路,较好地解决了有思路没抓手,有要求没落实等问题,对提高岗位员工法律意识和技能、依法规范岗位履职行为、从源头避免违法违规事件具有重要意义。为确保工作有效开展,6家单位研究制定了推进方案,组建了工作团队,企业总法律顾问和法律机构负责人定期组织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重点问题,在工作上投入了较大精力。其中,吉林石化邱克副总经理、西南油气田康建国副总经理、四川销售刘华治总会计师多次组织专题会议,部署、研究和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各类问题,在工作组织、横向协调和督促指导等方面较好地发挥了作用。

二是在加强法律与业务融合方面采取了很多切实有效的措施,并见到了较好的效果。6家单位将加强法律部门与业务部门的沟通联动贯穿于法律风险岗位防控工作的全过程,通过组织业务人员开展法律风险写实、法律人员与业务人员一对一访谈、要求业务部门明确法律风险岗位防控分管领导和联络员并定期联席会议等措施,较好地调动了业务部门的积极性,避免了法律风险防控与业务管理两张皮的情况,确保了工作的实效性。

特别是通过吉林石化人事、财务、商务、安全环保等部门负责人在座谈会上的发言,我们切实感受到这些部门对法律风险岗位防控工作高度认同,并已经将其作为本部门一项重要的常规性工作,针对主要风险源点采取了很多管理举措,有的已经见到了初步效果。四川销售营销处、质量安全处、财务处、加油站管理处等相关处室负责人,不仅对法律风险岗位防控工作非常重视,而且能够熟练掌握业务管理涉及的法律法规,体现出较高的法律素质,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四川销售在加强法律与业务融合上已初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三是在指引培训和实施上结合自身管理实际做了大量探索实践工作,指引培训和实施工作有了一个好的开端。大庆石化结合普法工作,按照组织自学、集中培训和组织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指引培训,先后于今年3-4月份对机关200余名重要涉法岗位人员分两期组织了集中培训,对二级单位相关人员组织了法律风险防控知识考试,提高了相关人员法律风险防控意识和技能。

四川销售将法律风险岗位防控指引培训和考核纳入公司技术大比武活动安排。从2月份开始,四川销售以法律风险岗位防控指引为主要培训教材,组织法律岗位人员加强学习。6月8日,四川销售举行法律岗位大比武活动,组织25家地市分公司的49名法律人员进行了法律风险防控知识竞赛,对成绩优秀者进行了表彰。

四是组织重大风险专题研究,进一步深化了对法律风险防控的认识。特别是大庆油田成立项目组对法律风险概念、特点、分级分类、管理模式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同时针对油田土地补偿争议纠纷频发的实际,重点分析了地震勘探业务土地补偿重大法律风险防控问题,研究制定了具体防控措施,并结合业务实际形成了操作手册。这些研究对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法律风险岗位防控工作从去年5月份全面启动到现在已有一年多时间。对前一阶段的工作,在肯定6家单位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不同单位工作开展不平衡的问题比较突出,同时6家单位还程度不同地存在一些共性问题,比较突出的包括:

一是指引质量有待提高。尤其是遗漏重要法律风险源点和重点涉法岗位;法律风险源点与岗位对应不准确,张冠李戴;防控措施过于原则,不少是笼统的、抽象的、目标性的要求,缺乏操作性等问题依然存在。如有的单位现有指引仅涵盖部分机关部室和少数岗位,且重要涉法岗位局限在科员层面,未包括科级、处级岗位,在覆盖面上有较大欠缺,难以很好地满足防控法律风险的客观需要。有的单位编制的指引,部分处室仅有处长岗一个涉法岗位而没有其他涉法岗位,部分处室仅在工作人员层面有涉法岗位而没有处长岗,除极特殊的例外情况外,明显与管理实际不符。

二是对指引培训工作,有的尚未开展,有的只停留在面上而缺乏针对性。有的单位在指引培训方面采取的措施和做的工作相对较少。其他单位组织的指引培训活动,形式以集中讲座为主,内容以讲解法律风险岗位防控的意义和基本要求为主。这些活动是必要的,但仅仅在面上泛泛地提出一般性要求,没有将培训工作落实到具体岗位,难以使相关岗位人员真正掌握本岗位法律风险防控的相关内容和要求。

三是在实施检查、测评等方面没有形成长效机制。虽然部分单位在指引实施检查、测评方面有了一些实践,但总体处于持续探索阶段,在如何更好地发挥业务部门作为防控主体的作用、如何加强法律部门对指引实施的支持和督促等方面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常规管理模式和制度性保障。

四是部分单位在向基层单位延伸上抓得不紧,效果不明显。部分单位法律风险岗位防控工作仍然停留在机关层面,没能及时向基层单位延伸,工作节奏略显缓慢,影响了整体工作效果。

三、下步工作重点

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上述问题在大部分地区企业中都程度不同地存在,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高度关注并着力解决。针对这些问题,下步重点要抓好以下5方面的工作:

一是,组织地区企业持续优化法律风险防控指引,要求地区企业结合油气田、销售企业指引示范文本,根据业务发展及岗位调整等情况,不断组织指引修订完善工作,解决法律风险源点与岗位职责不匹配、防控措施操作性不强等突出问题,切实提高指引质量。

二是,组织地区企业开展自上而下、一对一的指引培训工作,基本思路是上级岗位要按照管理隶属关系,对下属涉法岗位逐条讲解指引内容,确保其熟练掌握指引各项要求。

三是,组织地区企业根据本单位实际,按照法律与业务融合、科学高效的原则,加紧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指引实施检查和测评机制。

风控培训总结范文5

指导思想及意义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紧密结合国土资源系统正在开展的国土资源领域腐败问题治理工作实际和我局开展的思想作风整顿月活动,坚持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廉洁正气鼓舞人、以严明法纪约束人、以反面典型警示人的工作思路,在全局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培训工作。此项工作的开展是加强廉政教育培训,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和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是提高依法履职能力、落实省委“约法八章”的具体行动、是促进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健康发展的政治保障、是提高廉政勤政意识,打造“廉洁国土、阳光行政”的重要举措。

培训内容及形式

(一)培训内容。以依法行政、廉洁总则、廉政风险防控六大机制、失职渎职、廉洁从政警示教育为主。

1、依法行政。各股室、基层所要认真学习国土资源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要以“廉洁国土、依法执政、文明执法、阳光行政、构建和谐国土”为主题,安排各股室、基层所利用每星期五集中学习,股室所负责人讲课进行业务交流;

2、廉政总则。主要学习国土资源部十个不准和国土资源部公布的十项为民措施和五条禁令、“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及“三自六不让”活动开展以来的文件精神;

3、廉政风险防控六大机制。主要学习文件要求,掌握廉政风险防控“六大机制”的内涵和意义;

4、廉政从政警示教育。主要组织全局干部职工观看廉洁从政警示教育光盘、邀请纪检委、检察院的同志讲课,通过反面案例教育干部职工要牢固树立廉洁从政和执政为民的理念。

(二)培训形式。主要采取每星期五全体干部职工集中学习、省市国土系统组织的视频讲座、各股室所干部职工集中学习、邀请纪检委、检察院的同志授课、个人自学、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

参加人员与日程安排

(一)参加人员。全体在职干部职工。

(二)课程安排。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培训工作课程表(附表)。

培训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为深入开展好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培训工作,我局成立了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总体负责全局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及课程安排、监督检查、总结汇报工作。

风控培训总结范文6

关键词:安全管控;质量管理;费控管理

新生产设施的工程建造,从设计阶段、建造阶段、机械完工到试生产阶段是一个综合而涵盖多种风险作业的施工过程。本文基于业主方介入后的实际管理经验,综合分析总结了新项目建造过程中现场采取的一系列有助于质效提升的优化措施,最大程度保证过程施工质量和后续生产运行的可靠性。

1以业主方为主导的安全管控

业主方安全管理的工作重点为生产设施机械完工后到油气田试生产之间的作业安全管理,它包括单机调试、联合调试和试生产的全过程。安全管理工作是所有施工作业的前提,其重点工作是作业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特别是针对一些高风险作业,一定要划纲划线,严格落实公司管理体系与作业程序。项目施工现场,往往同时存在立体交叉作业和大型吊装作业,作业时间和空间维度相对集中,再加上施工承包商人员多、流动性大,都给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1]。人员动态管理:建立了人员动态管理制度和苛刻的“门禁”管理制度[2],确保作业人员信息清晰而有条理。作业人员包括业主方、工程建设、设备厂家及钻修井人员等。计划性控制管理:现场工程参建方联合办公,针对当天施工问题、明日计划工作进行交流切磋,统筹协调各方人员有计划性地开展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执行、有跟踪、有反馈,有效提升了调试阶段的过程质量和作业效率。联合作业管理:现场工程参建方进行严格的属地划分、作业风险管控,周期性执行现场作业联合检查和联合应急演习,整个开发过程中起到了主导作用,实现了可记录安全事故天数为零的优秀成绩。

2过程控制

2.1以质量风险识别预防为主的质控管理制度

质量控制管理要以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风险识别和预防为基础。应考虑质量管理活动中有关的主要风险因素,例如法律法规风险、行业规范风险,方案审批风险,承包商/分包商资质风险,人员资质风险,设备、材料、方法和环境符合性风险,过程执行风险,验收风险以及文件归档风险等。质控管理过程中,引入了风险矩阵,对质量风险分级分责,落实到岗,层层落实,做到了从质量风险点的预防性发现到整改后的措施处理,建立起良性的质控管理环路。另外根据实际管理情况,建立动态质量风险数据库,为后续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2.2现场问题跟踪与反馈管理制度

工作联系函的运用:针对新生产设施的设计与现场建造施工,灵活应用工作联络函,与多方参建单位有效沟通,实现了业主方、工建中心及设备厂家等多方的互赢局面。现场问题跟踪反馈制度:对现场施工作业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级分类,梳理出解决问题的先后顺序,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层层落实推进,逐级汇报反馈,建立了持续性的问题跟踪与反馈管理制度,避免了设备设施“带病”运维问题。

3实施多元化的人员管理模式

3.1全员取证上岗,确保团队工作资质

参照工作人员的取证矩阵,建立人员培训取证跟踪制度,协调好各方时间,将培训取证统一安排,确保全员百分百出勤,全部取得相关岗位证书,保证工作人员良好的上岗资质。

3.2多元化的人员培训机制

现场工作人员结构较年轻,实战经验不足,队伍建设方面需加强引领。虽然生产设施经过国产化升级,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但很多设备设施借鉴了较成熟的生产模式,这就为实际人员培训管理提供了参考。将员工培训纳入系统管理范畴,以绩效考核为激励手段,建立周期性以内部培训为主,提升培训为辅的多元化培训机制。同时周期性组织岗位练兵和技能比武进行培训效果检验。另外,不定期组织设备厂家、施工方、建造方和业主方等多方参建单位联合培训和资料共享,从设计源头了解设施建造,从生产厂家熟悉设备细节,不断将优秀经验融入人员培训管理中。在建立清爽的工作人际关系同时,也为下一轮的培训和学习方向提供了参考和指导,得以持续有效地敦促作业团队软实力的不断加强与提升。

4推动新生产设施建档立制

4.1健全基础文档体系

新生产设施的投建,在文件准备、建档立制方面是一块白板,业主方的介入不仅建立健全了相应的文件资料、备查资料等文档体系,更为新生产设施项目监造、试生产阶段提供了调试程序,操作程序,预防性程序和验收标准等指导性文件体系,为整个新项目的机械完工和试生产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在整个项目期间,业主方对设备和流程图纸、施工图纸等设计性指导资料,进行严格审核,从设计、建造和后期运维等不同角度进行不符合性问题、安全隐患梳理总结,不断修正升级,防患于未然。

4.2库存物料管理

物料工具管理是库存物料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新生产设施的物料多,工具杂,管理难度大。以正式库房的管理经验为借鉴,从物料入库,上架管理,到出库使用登记,建立了动态的备件管理档案和备件管理卡片,为实现最佳的储备方式创造条件。同时,建立了精细化的物料信息管理制度。基于主数据库,不断完善数据库系统材料号信息。对待扩展物料进行编码扩展和申请,以满足现场管理和使用需求。这样既能避免额外库存的发生,又能保证物料管理细致到位。

5费控管理

安全施工和安全生产是最有效的费控管理措施。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力实施和正向反馈,是可以实现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现场作业中,业主方不断促进各岗位间的专业优势互补,加大队伍间协作力度和深度,剔除了多项公司级安全隐患,将安全工作真正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工程项目期间,业主方充分发挥了油田一体化优势,建立资源共享和分摊机制,合理规划船舶调度,合理利用各设施工作甲板面积,统筹控制直升机通航,实现了高效机动的工程物料、作业人员调配管理模式,为多方向的作业项目同期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另外,业主方还建立健全了计划性的预防性维护和自检自修制度,完善了以新生产设施为中心的海陆信息共享与沟通合作机制,确保了联合应对大型设备故障抢维修和抢险应急处理的优良战备能力和资源,主动有效的控制了额外生产费用的发生。

6结语

通过业主方对新项目的多点介入管理,包括安全管控、过程控制、人员管理、文件体系管理和费控管理,采取的一系列有效措施,使得新生产设施顺利机械完工,试生产时间点比预期提前一个多月。纵观全程,多点介入的管理模式对推动工程建设质效提升是非常有利的,这也为油田后续滚动开发项目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刘喜然.探讨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21,656(0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