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型政府建设工作要点范例6篇

五型政府建设工作要点

五型政府建设工作要点范文1

我国政府部门条块结合构成网状立体交叉结构,整体上可以划分为纵、横两条线,横向主要指按行政区划来划分的省市、地市、区县、乡镇等各级政府机构,纵向则依照政府机构的职能划分,构成的财政、税务、审计、公安、教育、交通、能源等各个行业部门。依据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点意见以及建设现状,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主要集中于两网、1站、4库、102金的建设,重视加强集成以及整合,同时踊跃推动公共服务,完美安全保障体系以及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加强政务工作人员的信息化培训以及考查,加快推动电子政务法制建设。二00三年中国电子政务利用市场的增长率到达一八.八%,电子政务利用总体市场范围为到三三二.一亿元,其中中国政府机构对于硬件产品采购额为二二二.六亿元,软件产品采购额为五四.二亿元,信息服务投资额为五五.三亿元。据统计在电子政务利用建设方面,最近几年来政府机构中将内、外网建设作为信息化建设重点的约为四八%,将电子政务业务系统作为建设重点的约为四七%,把办公自动化系统作为建设重点的约为三七%。

概括地讲,我国电子政务利用主要可以分为3大类型,即基础型利用、协同型利用以及分析性利用。

基础型、协同型、分析型电子政务利用

基础型电子政务利用属于比较基本的利用情势,利用模式为G&G,利用规模集中于政府机构内部,是为政府机构进行数据的采集、收拾、管理、查询、统计、分析等提供的。在电子政务建设进程中,常见的基础型电子政务利用情势上包含两类:第1类是利用于政府单位内部的电子政务业务系统,比如财务管理软件、人事管理软件、固定资产管理软件、物质管理软件、单位内部办公管理软件、工资管理软件等;第2类是纵向散布的、面向政府行业系统各单位使用的电子政务业务系统,这种基础型利用基本上可以对于应于我国的102金工程建设,比如面向财政的财政管理系统、面向税务行业的税务管理系统、面向审计的审计管理系统等。

协同型电子政务利用属于中端利用情势,利用模式包含G二G、G二B以及G二C3种,应为规模笼盖了政府、雇员、企业、公家3类,主要目的是为不同政府机构之间或者者政府机构与雇员、企业或者者公家之间进行协同工作、利用集成、互联通信等提供的。在电子政务建设进程中,常见的协同型电子政务利用情势包含政府机构之间的互联行政审批系统、政府统1的对于内门户网站、政府统1的对于外门户网站、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点对于点通信、视频会议系统等。

分析型电子政务利用属于较为高真个利用情势,利用规模可以是某1个政府单位、若干委办厅局,也能够是某1政府行业或者者某1区域内所有政府机构,主要目的是基于基础型电子政务或者者协同型电子政务之上,面向部份或者者区域内全体政府机构,为其提供电子政务相干的领导查询、经济分析、宏观预测、应急预警、决策支撑等功能。在电子政务建设进程中,常见的分析型利用情势包含领导综合查询系统、宏观经济预测系统、风险分析及预警系统、质量监督管理以及监测系统等。

分析型利用作为电子政务发展必然趋势,将逐步成为竞争新热门

从获取数据到理解信息、从理解信息到知识转化、从知识转化到智能分析辅助决策反应了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逐渐深刻的进程。举例而言,一、五、一八0等都是数字,然而人们其实不知道其具体代表的意思;一个政府机构、五个部门、一八0个工作人员则体现为信息;人们将关联的信息进行收拾并加以理解,就构成了知识,也即人们能够知道这个政府机构下属五个部门,具有一八0个工作人员和每一个具体人员的具体关联信息,包含具体的工作情况、薪资待遇等。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人们进而可以通过引入智能技术进行分析,从而能够获知一八0个人员的职能、春秋等散布情况、薪资水平划分、工作绩效情况等,并应用这些分析结果辅助决策。

电子政务利用也是如斯。前期,政府信息化主要集中在内部基础型电子政务利用建设,通过信息通讯技术匡助政府单位实现内部办公、财务、人事等信息化。跟着电子政务建设以及政府工作的需要,协同逐步成为电子政务利用的主流。从工作流管理、业务流程管理、点对于点通讯、视频会议到行政互联审批、集成门户利用等,协同理念在电子政务建设中逐渐取得认同并快速发展,逐渐在政府工作中施展巨大的增进作用。跟着

电子政务建设的逐渐深刻,人们在获取了数据、理解了信息并构成了知识以后,智能分析并辅助决策就成为必然。

最近几年来,商业智能技术逐渐走向成熟,商业智能利用的患上到迅速发展,在电信、保险、金融、商业等领域内累积了丰厚的数据、大量的智能分析模型以及众多胜利案例。分析型电子政务利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商业智能技术以及法子在电子政务建设中的利用,因而分析型电子政务利用的发展具备了所需要的技术前提。

我国通过两网、1站、4库以及102金工程的电子政务建设已经经累积下了海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分别由基础或者者协同型电子政务利用系统进行采集、收拾、处理、存储、查询、统计以及分析。跟着信息基础设施的完美以及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数据也将逐步由扩散、散布转为集中存储以及处理,这为分析型利用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五型政府建设工作要点范文2

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的最大亮点,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总理在“十二五”规划建议的说明中指出,把科学发展作为主题,第一次在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来,成为全党的意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仍然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着力把握发展趋势,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模式,完善发展机制,破解发展难题,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十二五”规划建议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代替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并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升为主线,这是我们党对我国现代化阶段的敏锐观察,是继续推进中国现代化航船的战略抉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规划的主线,是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五个坚持”,指明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方向和重点,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反映了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的认识。

要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经济结构不合理,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诸多问题的主要症结所在。其他“四个坚持”都是从这个问题派生出来的。目前我国国民经济中存在着明显的结构性问题,具体表现在:经济增长动力结构不合理(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重积累轻消费、重经济轻社会、重政府企业轻职工)、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农业基础很薄弱(2004年以来连续8个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都是锁定“三农”)、制造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高投入高消耗企业比重很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等等。必须按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大力调整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等全方位调整,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特别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我国还有相当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由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大量代工企业只能获得微薄加工费,利润绝大部分被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外企业获得。例如广东清源县为美国加工名牌运动鞋,在美国每双出售价100美元,清源县加工厂只获得2美元加工费。台商郭台铭在深圳经营的富士康,共有40万员工,其产品出口占深圳出口额的20%,但上缴给深圳市的税收仅5.2亿元;而本国民营企业华为集团公司,生产附加值较高的电信器材,虽然在深圳的员工只有5万,但上交深圳市税收22亿。迫切要求我们必须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与其相联系,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往往又是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破坏生态环境的产业。我国单位国内生产值的资源消耗是全世界平均水平的2.78倍。目前我国消耗了世界16.8%的能源,41%的煤炭,44%的钢铁,53%的水泥,13.8%的电力,排放世界20%的二氧化碳,15.1%的甲烷,15.0%的二氧化氮,已成为世界能源消耗、污染排放大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坚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倘若片面追求增长速度的体制机制不改,倘若以“GDP论英雄”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不变,倘若价格形成机制依然不能真正反映资源稀缺和环境代价,那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会“久推难转”、“转而不快,”重速度轻效益、重国际市场轻国内消费、重财富增长轻民生投入的现象,就难以得到根本扭转。这恰恰可以充分说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规划的主线,是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滞后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最根本的原因是体制机制改革没有到位。没有体制机制的重大突破,就难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1995年在制定“九五”计划的时候,中央就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但是,至今还没有取得根本性的转变。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府依然是经济建设型政府,还没有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依然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资源、要素价格依然是由政府直接控制的,而不是由市场机制决定的。能够反映资源稀缺、市场供求状况和环境成本的资源价格体系,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驱动器。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改变由政府定价制度,理顺资源价格体系。要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加快环境成本内部化过程,把资源环境压力转变为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驱动力。当前要把重点放在理顺煤、电、油、气、水、矿产等价格,深化资金、外汇等资源类产品价格关系,完善重要商品、服务、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健全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驱使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通过深化改革,发挥市场“无形之手”的基础性作用,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关键性作用,发挥政绩“导向之手”的引领性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一定能够取得实质性进展。只有加快改革攻坚步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四、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也论及扩大内需,指出立足扩大国内需求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方针。但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则首次把扩大内需独立成篇,并被排在首要位置,这和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深刻教训是有很大的关系。扩大内需最根本的是扩大消费。通过消费的扩大拉动生产与投资的扩大,才是可持续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因此提出要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使我国从全球生产大国转化为消费大国。“十二五”规划建议还明确指出,要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指出,要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构建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实现从生产大国(我国100多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制造业总量位居世界第二)向消费大国转变。要扩大消费需求,首先要较大幅度增加居民收入(“十二五”期间翻了一番,明年努力提高中低收入群众的收入水平),使老百姓有钱花,与此同时,还要让老百姓敢花钱,这就必须加大公共品或公共服务的投入,提高居民对未来的安全预期。改革开放31年来我国的消费率呈下降趋势。即从1992年的62.4%下降到2008年的48.6%,远远低于全世界平均77%的水平。居民消费率从1992年的47.2%,下降到2007年的35.0%。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1992年的72.5%下降到2007年的39.4%。说明了这段期间我们还是把强国放在第一位,以牺牲消费保证积累。

五、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改革开放31年来,我国城乡差别不仅没有缩小,还呈扩大趋势,其根本原因是与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相联系的城乡要素的不平等交换,广大农民不能共享工业化、城市化成果。这突出表现在以农民工为特征的劳动力价格剪刀差和以农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的土地价格剪刀差。导致“农村空心化、农业副业化、劳力老龄化”。 “十一五”规划也单篇论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是“十二五”规划则用“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标题。突出推进农业现代化,为的是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强调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促进园艺产品、畜产品、水产品规模种养,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以利于更好地满足全社会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要。 “十二五”规划建议针对我国城乡差别不断扩大的趋势,特别强调要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此,特别强调要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以及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要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要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要按照节约用地、保障农民权益的要求,推进征地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通过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使广大农民群众也能共享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成果。

六、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如果说,我国以往的11个五年计划,其侧重点是放在强国,那么,从第12个五年规划开始,则应当是把重点逐步转移到关注民生和富裕人民上。即较大幅度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缩小贫富差别,富裕全社会成员。 “十二五”规划建议强调指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 “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及“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十七届五中全会描述“十二五”期间的主要目标,其中“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这一目标更加引人注目。因为它是各族人民对未来生活的莫大期待。这一目标追求对各级政府提出一系列新课题,不仅要进一步细化政策,还必须转变唯GDP论的政绩观,在确立科学政绩观的同时,确立民生政绩观,把民富程度作为衡量地方干部政绩的重要标尺。只有让更多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我们才能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国强民富的美好愿景。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指出:“要按照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强和改善公共服务,加快构建覆盖全体居民的终身教育体系、就业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保障体系、住房保障体系,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在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方面的基本需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向全体人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责任。构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政府转变职能的重要方面。这就需要科学界定政府职能与市场功能的边界。准确区分公共服务与非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与一般性公共服务。一般情况下,那些具有公共品性质的社会服务项目依靠市场机制难以实现充分供给,应该由政府提供一般性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既可以由政府直接提供,也可以通过政府购买间接实现。国际比较显示,人均GDP在3000―6000美元之间的国家,公共产品支出占政府支出比重平均为54%,我国2008年只占29.7%。因此大幅度增加政府对公共品的财政投入,提高政策公共品的财力保障能力,是十分紧迫的任务。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超过3800美元,初步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在这个阶段最大的挑战莫过于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一些发展中国家几十年前就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至今还没有跨越这个阶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解决好收入分配公平问题,以及公共产品供给严重短缺,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社会成员之间差别持续扩大,导致政治上、经济上没有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

如果说,30年前开启的第二次转型,使中国进入以市场化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时代,那么,新阶段的第三次转型,以公平和可持续为目标,使中国进入一个政府转型的行政体制与政治体制改革时代。相对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职能,经济建设型政府是一个进步。经济建设型政府的形成,是对“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历史性跨越,对中国推动改革开放和解放生产力,发挥了历史性的作用。但是,政府长期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发挥主导作用,其负面效应也是很明显的,即资源环境矛盾、产业结构扭曲(投资出口拉动为主)、产能严重过剩等矛盾越来越凸显,以及不恰当地把本来应当由政府提供或主要由政府提供的某些公共产品推向市场,推向社会。企业已经被塑造成为发展的主体力量,改变经济建设型政府的时机已经逐渐成熟。要因势利导地推进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通过国务院200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2006年召开的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文件正式提出。政府转型的实质是转变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尽管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过去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中国进入发展型阶段后,其负面效应逐渐凸显出来。从经济层面上看,政府主导的经济运行机制造成权力与市场的结合,既容易滋生腐败现象,又不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即短期行为);从社会层面看,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缺位,不利于缩小城乡差别、地区差别、穷富差别,协调重大利益关系,实现公平正义与社会和谐;从政治层面看,政府在经济领域拥有过大的权力,不利于规范和约束公共权力,还会削弱党的执政基础。

七、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在我国的五年规划中,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独立成章,并要求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乃属首次。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仅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且对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起着不可或缺的独立作用。它能够助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化、由低端产业向高端产业提升、由挤占市场需求向创造市场需求转化、由资源消耗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化、由依托现有优势向创建优势转化。在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文化的特殊性,把社会效益放在重要位置,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要正确区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公益性文化事业由政府主导,经营性文化产业由市场主导,实现两者的协调发展。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八、推进行政体制改革,逐步转变政府职能

既然“十二五”规划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是经济体制转轨和发展方式转型的体制机制问题,而这些问题又是和政府职能转型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就把政府职能转型上升到决定全局的主导方面。可以预见,未来若干年,我国的改革重心将发生几个重要转变:由微观体制改革向宏观管理体制改革转变;由竞争性领域的改革向垄断性领域的改革转变;由经济体制改革向社会体制改革转变。而上述三方面改革在相当程度上都与政府的转型联系在一起。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在于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目前各级政府仍然管了许多不应该管又管不好的事,而不少应该由政府管的事情却没有管好(尤其是公共产品供给方面)。这就必须努力做到“既不越位、也不缺位”。应当通过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正确履行政府经济调节职能,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从直接调控为主转到间接调控为主上来,坚决实行政企分开,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加大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力度,强化对市场主体行为的监督管理。尤其是应该在做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改进社会管理方式,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努力为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和谐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要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的主要职责,是社会建设的基础。包括建立健全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社保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逐步缩小穷富差别、城乡差距。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公共服务提供者的职责。

五型政府建设工作要点范文3

“十二五”政府网站须由“名片型”向“服务型”转变

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等国家部委相继2010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让人们又一次把目光聚焦到政府信息化建设上。

早在1999年,我国40多个部委信息主管部门就共同倡议、发起“政府上网工程”。10多年过去,政府网站的集群规模、服务效率已今非昔比,然而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属的中国软件评测中心等单位联合开展的2010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结果显示,政府网站服务内容总量日益丰富,但用户关注度高的实用服务相对缺乏,与服务型政府建设要求、网站用户实际需求仍有差距。评估结果显示,87%的政府网站已建立起了网上政民互动的渠道,但公众对网站交流互动效果的满意度评价偏低,存在答复不及时、缺乏在线交流活动等问题。

简单回顾一下就不难发现,早期政府门户网站主要面对的是政务信息公开问题,各级政府的关注点也主要集中在“以我为主”的信息方面,用户意识和公共服务意识比较淡漠,地县级政府门户网站尤其如此。随着互联网和新兴媒体的高速发展,“互动交流”能力已成为人们评估政府网站的重要指标之一。政府网站作为信息公开、提供服务的平台,也必须顺应这种变化,由“名片型”向“服务型”转变,从“以政府为中心”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这也是服务型政府的题中应有之义。

有关专家指出,强化政府网站的服务功能,要特别重视提高服务的针对性。政府门户网站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政务信息和公共服务的供需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错位。因此,当前政府网站的发展不能再局限于技术层面的提升,而应当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在注重提供有效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把着力点放在对公众提供有效的政务服务,通过打造政府部门职能的分工界限对传统政务或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和改造,以业务为中心理念呈现给公众一站式便捷的政府服务,实现向服务型政府网站的转变。

“智慧政府”是政府从服务型走向智慧型的必然产物

目前,已有多个城市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目标。在“智慧城市”的规划建设中,“智慧政府”无疑是其中的一个重点领域,也是电子政务的重要目标之一。

部分城市“十二五”电子政务建设要点

传统城市和政府是按业务、管理职责分别设定的,各个部门各司其职。“智慧城市”则是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组合为基础,以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发展新模式,这对政府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电子政府发展指明了方向。

当前,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已然成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环节。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未来5年要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整合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这就要求各级政府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将电子政务延伸到街道、社区和乡村,形成全面覆盖、高效灵敏的社会管理信息网络,让政府运行、服务和管理更加高效。“智慧城市”建设能够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从而为社会转型提供更好的外部环境。以电子政务为代表的“智慧政务”将以信息化手段进一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提高各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通过智能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能有效提升政府决策水平、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质量,加快推进智慧产业及城市发展,促进“智慧政府”发展战略的顺利实现。

从这个意义上说,“智慧政府”是电子政务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的高级阶段,是电子政务效率最大化,是政府从服务型走向智慧型的必然产物,也是“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推动力。

智慧政府需要“智慧信息”

政府既是信息资源的最大拥有者,又是信息资源的最大消费者。加快各级政府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建设刻不容缓。

目前,由于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和评估制度,电子政务建设中重建设轻应用、重电子轻政务的问题仍然突出,对政务监测信息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认识不深的问题更是普遍存在。有鉴于此,很多专家指出,在打造“智慧政府”的过程中,下阶段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应该是网络技术和信息产品的应用,它不仅意味着信息的公开透明,还意味着政务效能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利用网络技术的特有优势,为政府执政能力的提高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持平台,为领导科学决策水平的提高提供全面、准确、最新的一站式信息服务。在此基础上,通过电子政务建设和领导决策信息系统的双向互动,还可以进一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政府公共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的重大命题。当前,解决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有电子没政务”的矛盾,关键是用市场化的方式,发挥专业信息机构的作用,实现生产和服务的专业化,实现政务信息与政务部门的有效对接,开展政务信息的战略合作,通过信息共享、信息定制等多种合作途径和方式,充分发挥类似政务景气监测机构的专业优势、技术优势、资源优势、人才优势、网络优势,打造一个真正有效的领导决策信息服务体系,使电子政务真正成为各级领导制定政策和决策的有效工具。

一周声音

有些地方还持观望情绪,希望各地不要抱不切实际的幻想

――从4月上旬开始,国务院派出8个督查组,对16个省(区、市)贯彻落实国务院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措施情况开展专项督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穆虹表示,我国各地调控房地产市场的任务十分艰巨,但中央的态度是很坚决的。

不会交给这会那会。不能让善款成为中介灌输脑满肠肥的天价餐费

――一张近万元的天价餐饮发票把中国红十字会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一顿天价饭,不仅引发了人们对公益事业从业者的道德拷问,还“绑架了民众对公益慈善的信任”。著名作家郑渊洁父子表示,将会捐助10万元给感动中国人物丛飞的遗孤邢小丛飞,善款会直接交到孩子姥姥手里。

接回所有新疆籍流浪儿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在21日举行的“自治区赴内地活动安排会”上说,4月23日至5月1日期间,新疆将派出代表团分赴19个对口援疆省(市)进行走访,其中的重要议题之一,就是向所到省(市)宣布上述消息。

五型政府建设工作要点范文4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强化组织领导,创新手段载体,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全面启动和实施新一轮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进一步提升我办法律素质和法治化管理水平,为服务和保障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主要任务

(一)广泛宣传,精心部署,为“六五”普法工作开好局

1.认真做好“五五”普法总结和“六五”普法的启动工作。在总结“五五”普法工作情况,全面部署“六五”普法工作和“十二五”期间依法治理工作。做好“六五”普法规划实施的宣传发动和舆论引导工作,力争“六五”普法工作开好局。

2.制定相应规划,出台“六五”普法规划和“十二五”期间依法治理规划。

(二)丰富手段,创新载体,全面推进法制宣传教育的深入开展

1.突出宪法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宣传普及。继续把宪法的学习宣传作为贯穿全民普法教育工作始终的一项重要任务,进一步增强我办全体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爱国意识、国家安全和统一意识以及民主法治观念,形成崇尚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的良好氛围。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和工作人员树立依法行政、公平公正、服务大局的理念。

2.切实抓好重点普及法律的学习宣传。根据区里的统一部署,在全办组织全办人员学习《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行政处罚法》、《反腐倡廉10个热点问题》等文件精神。

三、工作要求和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依法行政领导小组,明确综合科科长具体抓,在工作中,把依法行政工作和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列入重要内容和议事日程。同时,不断加强法制教育,制定学法计划,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积极主动地完成上级要求的各项依法行政任务,使全办干部职工法治观念不断增强,对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依法行政工作重视程度有了进一步提高。

五型政府建设工作要点范文5

历史的关节点

《南风窗》: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迎来了第12个五年规划,各界都对“十二五”寄予厚望,认为“十二五”将是改革的再出发,是很多进入深水区改革的推进时机,您认为呢?

迟福林:从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与趋势看,至少应当包括两次大的转型与改革:第一次转型与改革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经济体制改革,其主线是经济体制转轨,目标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做大经济总量;第二次转型的主线是发展方式转变,目标是形成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走向富民强国,关系到未来几十年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将是一次深刻的变革,将为我国今后30年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构筑坚定的体制制度基础。

在这个大背景下,一个总的判断是:“十二五”是中国发展方式历史转折的关节点,也是第二次转型与改革的历史起点。“十二五”改革有“三条主线”,即: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的经济体制改革;以适应公共需求变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主线的社会体制改革;以政府转型为主线的行政体制改革。

《南风窗》:这三条主线其实是交织在一起的,单纯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后继乏力,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同时推动社会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这应该也是您提到的第二次转型与改革的难点所在。如果说第一次转型相对容易把握,即以经济总量为导向,那么第二次转型如何把握呢?

迟福林:第二次转型应该从经济总量导向转向国民收入导向,这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质。经济总量导向是在普遍贫穷情况下的选择,只要经济总量上去了,贫困问题的解决就有了基础。但是,当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百姓收入达到一定水平,便会出现很多总量导向解决不了的问题。转变发展方式重要的是把13亿人的消费需求释放出来,以形成扩大内需的基础。以国民收入为导向的发展能够扩大社会总需求,并由此走出一条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包容性增长的核心是全社会成员公平分享经济增长提供的机会和成果,也就是国民收入导向。

《南风窗》:如何实现从经济总量导向向国民收入导向的转型呢?

迟福林:实现国民收入导向有几点比较重要,一是要民富优先,二是调整国民收入格局,三是通过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强化公共服务的再分配功能。

政府转型是关键

《南风窗》:您曾说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在于政府转型,发展方式转变必然伴随着政府发展理念的深刻变革。政府转型一直在进行,但效果不彰,“十二五”期间政府要完成哪些转型?

迟福林:政府转型早在2003年就已经提出,在2005年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时候,我曾在国务院座谈会上建议把行政体制改革作为重点。可以说,中国发展方式转型的主要挑战不是经济社会本身,而是政府转型与政府自身建设。转变发展方式中的很多矛盾与问题集中在政府转型上。就是说,发展方式转变的难点和关键是政府转型。新阶段发展方式转变对政府转型的依赖性全面增强。为此,政府转型应成为“十二五”全面改革的关键和重点,因为政府的转型还远未到位。

首先是要实现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政府转型的核心是要不要放弃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政府真正成为公共服务型政府。在做大经济总量为导向的发展阶段,政府主导更容易快速提高经济总量。而在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背景下,政府把经济性公共服务、社会性公共服务、制度性公共服务这些事情做好了,整个社会的公平与可持续发展就有了重要基础和保证。从地方层面看,政府主导经济增长还有普遍性。但是,由于政府主导带来的发展不是完全建立在市场基础之上,缺少可持续性。以GDP为核心目标的经济增长与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有内在的联系,共同作用形成政府追求经济总量扩张的相关机制与政策。改变GDP为主要目标的发展方式,不能不改变政府主导型的增长方式。建立在市场主导基础上的发展才有可持续性,才能抑制政府的投资欲望。

其次是要从行政管理型向公共治理型转型,这方面有一定进展,但还没有实质性突破。适应社会公共需求转型的关键在于确立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政府自身建设与改革的突破,关键在于通过政府转型形成规范的公共权力运行的制度框架。

《南风窗》:“十二五”要实现政府转型都面临哪些制约?

迟福林:我认为主要应从三方面突破。一是政府理念还滞后于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GDP主义太根深蒂固。二是体制上的制约,财政税收体制、干部选拔机制等等。这些体制问题本应在“十一五”有所突破,但因为金融危机等诸多原因还没有完成。三是这些年政府自身利益的形成具有相当的普遍性,政府部门利益形成的速度相当快。曾有地方官员问过我,如果政府转型,政府自身的利益怎么保证。

《南风窗》: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非常难,特别是现在的利益格局已经形成。

迟福林:政府转型将撬动一场深刻的利益关系调整。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需要一场深刻的变革,但我还是持很乐观的态度。政府的理念转变有个过程,其实已经在逐渐转变了。在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等到要求之下,政府理念的转变是必然的。财税体制改革肯定会推进,干部选拔机制肯定逐步完善。

《南风窗》:但是当改革触动改革者的利益,政府转型还会继续进行吗?

迟福林: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很有限的,把以权力制约和以社会监督制约相结合才能更有效。政府应从封闭走向公开,行政行为和行政程序更透明,更公开化。这些其实已经在变化。我比较乐观。

从投资主导到消费主导

《南风窗》:从中共十七大开始,党和国家领导人一再讲“新时期”、“新阶段”、“新矛盾”、“新特点”、“新任务”等等,强调要注意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到底是什么?

迟福林:中国已开始由以温饱为主要目标的生存型阶段,进入到以人的自身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发展型新阶段。

何谓发展型新阶段?从消费结构来看,在发展型新阶段,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的基本物质需求比例明显降低;从经济结构来看,农业比例较小,工业、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逐步提升;从社会结构来看,多数社会成员从事工业和服务业,由于市场分工的拓展,社会利益群体开始分化,利益分化的结果将相对稳定一个时期。总的来看,进入发展型新阶段,尽管经济发展水平还有

待提高,但全社会大多数人的温饱问题已得到初步解决,保障并提升人的发展权成为发展型新阶段的主要任务和核心目标。从根本上说,新阶段我国发展方式转变的本质是满足人的自身发展的基本要求,由此促进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的战略性提升。

《南风窗》:当中国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消费需求显然会大大提高。内需包括投资和消费,中国扩大内需扩大的其实主要是投资,消费一直没有很好地启动,但中国要实现经济转型,显然要启动国内消费市场,怎样才能真正启动消费?

迟福林:在“十二五”时期,我国可以初步形成消费主导的基本格局。从理论上说,人均GDP在3000~4000美元间,应该是一个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转变的拐点。从现实而言,城市由住房和汽车刺激拉动消费提升,农村在多种作用刺激下消费潜力开始释放。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未来几年农村潜在消费需求释放的更多。但这个趋势不是自然形成的过程,关键取决于两条:一是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需要调整;二是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十二五”时期,我国应在改变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快推进相关方面的制度改革上有一些重要的举措,这对于形成消费主导型经济发展十分重要。

消费拐点到来后,应该是生存问题解决,发展性问题突出的时候。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是文化消费大幅提升的阶段。2009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3000美元,但人均文化消费水平只有发达国家的1/4,应当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正处在大幅提升的历史拐点。从国际比较看,美国文化产业比重达到25%,相当于我国2008年GDP的82%,日本为20%,欧洲平均为10%~15%,韩国也高于15%。可见,我国文化消费市场空间还很大。2009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8400亿元,占GDP比重2.5%。有专家预测,如果2020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以上,文化产业的总产值将达到3万亿元。

从农民工到市民

《南风窗》:消费主导关键是要释放出7亿多农民的消费需求,您主张让农民工在“十二五”成为历史,引起了很大反响。农民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形成的一个规模庞大的特殊群体。30年来,这个“特殊群体”在为工业化、城市化作出历史性巨大贡献的同时,却难以公平分享改革发展成果。要让农民工在“十二五”成为历史,目前存在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十二五”期间是否能全部得到有效解决?

迟福林:无论是城市化还是城乡一体化,都绕不过“农民工”这个坎。实现农民工市民化,既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头戏,也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突破口。“十二五”期间,中国的发展方式转变与农村改革发展直接联系在一起。这就需要加快城市化进程,使城市成为建设消费大国的主要载体。未来5年左右,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是完全有可能的。就是说城镇化率每年增长至少1%~1.2%,搞得好1.3%~1.4%是很有可能的。

我曾建议“十二五”时期分两步走,第一步,前三年实现中小城镇户籍制度全面放开;第二步,后两年实现大城市户籍制度基本放开。“十二五”末期,把农民工“暂住证”改为“居住证”,实现农民工在全国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统一管理。解决农民工的问题,我认为,解决农民工问题基本不存在难以解决的体制性问题。像户籍、公共服务、住房保障等诸多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其中最难的可能是住房保障问题,要不要把农民工纳入住房保障体系,需要区别不同情况出台政策,但不是不能解决。

《南风窗》:目前很多地方都在着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就其它国蒙的经验来说,在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应该是最大的受益者,但目前中国城市化中农民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好处?

迟福林:好多地方搞的城乡一体化试点,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土地换社保的做法。这种做法会造成后患,产生更大的社会问题。作为公民,农民本就应享受基本社会保障。土地是农民发展的基本条件,在城市化中,土地收益是农民成为市民后实现自身发展的原始资本。

五型政府建设工作要点范文6

一、总体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性机遇,以加强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基础建设和提高供养服务水平为重点,到“十一五”期末,在我国农村基本建成以县、乡人民政府兴办的五保供养服务机构为骨干,社会力量举办的五保供养服务机构为补充,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的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网络,初步满足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供养需要,并逐步开展对农村其他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的供养服务。

二、基本原则

(一)依法管理,规范建设。严格按照《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等法规文件的规定,在选址布局、建筑设计、设施设备等方面,规范规划设计、统一技术标准,认真组织实施,加强工程管理,保证机构建设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

(二)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立足当地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数量和年龄结构及其变动情况,根据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兼顾需求和可行性,科学确定机构建设的区域布局、筹资机制、床位规模和配套设施,合理整合、充分利用乡村闲置基础设施资源,坚持改建、扩建、新建并举,充分发挥建设资金的最大效益。

(三)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将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着眼长远,统筹规划,有重点、有选择、分步骤组织实施,不仅要建设机构的基础设施,还要建立保障机构运转的长效机制,不仅要服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还要逐步服务当地农村特殊困难群体以及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等弱势群体。

(四)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各级政府逐年增加对五保服务机构建设的投入,增加福利公益金投入,重点用在支持县乡政府兴建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立政府扶持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和发展的长效机制;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社会团体等社会力量捐助或兴办五保供养服务机构,逐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协调,多种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模式共同发展的格局。

三、建设标准

(一)布局。原则上一个乡(镇)应建立一所规模适中,基本满足当地实际需要的五保供养服务机构;也可以根据当地实际,由县级人民政府兴办服务全县或部分乡(镇)的服务机构。具体地点原则上应临近乡(镇)人民政府驻地或集中居住区,交通便利,环境安全、卫生,并尽量靠近医疗卫生、体育健身、文化娱乐、商业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

(二)建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的各类建筑应当根据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生活需要进行设计,宜为砖混结构的平房院落或三层以下楼房,室内地面应选用平整、防滑材料,台阶、楼梯、扶手等设计要考虑供养对象生活安全的需要,并且不得采用易燃、易碎、化纤及散发有害有毒气味的建筑、装饰材料。

(三)规模。每所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床位数原则上不低于40张,具有开展日常工作所必需的居住用房和辅助用房。居住用房使用面积每间不宜小于10平方米,每床位使用面积不应小于5平方米。辅助用房要设置办公室、厨房、餐厅、储藏室、活动室、医疗室、浴室和公厕等,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建设用于康体保健、文体娱乐等方面的功能室,配备必要的农副业生产基地。

(四)设备。五保供养服务机构要做到“四通”,即通电、通水、通路、通电话,配备必要的膳食制作、文体娱乐、医疗卫生、洗浴、消防及办公管理等设备,严寒和寒冷地区应当配供暖设备,炎热地区应当配降温设备。居住用房要配备床、桌、椅、柜、被褥等生活必备用品。

四、建设要求

(一)规划计划。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应采取统一规划、逐步推进、分工负责、县乡实施的管理体制,各级政府应将五保供养机构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结合当地实际编制专项建设规划或方案,明确“十一五”时期机构建设的目标任务与总体思路。县级以上各级民政部门要会同发展改革、财政、建设等部门,制订年度建设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强化工作措施,加强对县、乡人民政府项目建设单位的指导督促,稳步推进机构建设工作。

(二)项目实施。原则上实行项目管理,县、乡人民政府项目建设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对项目申报、实施、质量、资金管理负责。投资在100万元以上或建筑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建设项目应当遵循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实施,小型项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适当简化。基本建设程序包括提出项目建议书、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初步设计、施工准备、建设实施、竣工验收、后评价等阶段。

(三)资金管理。各级政府安排、筹集的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资金,包括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中央预算外专项资金、福利公益金,以及地方人民政府和建设单位投入或筹集的项目建设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不得挤占、挪用、截留。

(四)质量监督。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筑质量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建设单位对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材料采购都要依法订立合同,明确质量要求、履约担保和违约责任,加强对施工各环节的质量监控,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投资在100万元以上或建筑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建设项目,要按照规定通过招标确定施工单位,委托监理单位进行施工监理,建立健全设备材料质量检查制度,督促施工单位和监理机构履行职责。

五、机构管理

(一)单位性质。五保供养服务机构作为主要服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公益性非营利组织,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应当具有法人资格,依法承担独立的法律责任。县、乡人民政府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应当根据我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应当根据我国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登记。

(二)基本功能。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应在优先供养生活不能自理的五保供养对象的基础上,吸纳其他有需求的五保供养对象,向他们提供吃、穿、住、医、葬方面的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同时,对分散供养的五保供养对象提供必要的供养服务,并逐步开展面向农村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的各项生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