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岗实训报告范例6篇

顶岗实训报告

顶岗实训报告范文1

Abstract: Post practice is essential for the quality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training. In view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blems of post practice of higher vocational mechanics specialty, this article proposes the implementation plan of post practice under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

关键词: 高职;顶岗实习;实践;校企合作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post practice;practice;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9-0265-02

0 引言

顶岗实习,是指在学过基础技术课和完成教学实习之后,到企业直接参与生产过程的一种实践性教学形式。当今高职教育蓬勃发展,顶岗实习作为高职教学环节中的重中之重,必须要加强,以更好的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

素质。

1 我院机械类专业概况

我院机械类专业包括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三个专业,学制三年。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充分考虑到学生长远发展和学生的综合能力,理论教学、实训环节教学三年不断线,第六学期主要是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及答辩环节。近年来,由于用人单位的迫切需求导致大多数学生在第五学期中、后期就参加顶岗实习环节。以2013年为例,我院机械类相关专业大三学生共计410人,第五学期大三陆续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210人,占同类学生总人数的50%以上,而第六学期所有学生都按时参加顶岗实习。

2 机械专业顶岗实习的特点

2.1 实习时间长,学习深入。按照规定,顶岗实习不少于半年,在机械专业顶岗实习实际操作中,50%以上的学生在第五学期中后期就开始了顶岗实习,有些学生顶岗实习时间能达到8个月以上。实习时间延长了,学生在企业对专业技能、知识有了更深入地学习。

2.2 在具体的实习岗位参与生产实践。实习单位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安排学生的实习岗位,学生在生产一线的技术岗位上可以参与实际工作,有好多企业为了留住人才,培养人才,让学生在不同岗位上参与实际工作,学生在此期间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2.3 师傅带徒弟。顶岗实习时每个单位均安排了企业实习老师,企业实习老师与学生一起工作,就像师傅带徒弟一样,学生边学边问,及时解决自己的问题,这种方式学生收获很大。

3 机械专业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

3.1 期望值存在差距 现今大学生对工作岗位认知存在误区,在企业中希望自己做技术含量高的工作。而实际每个单位提供的具体工作岗位较单一,学生从而产生学不致用的想法,于是有些学生就不安心实习甚至有擅自离岗的。而企业都想要完美胜任工作任务的学生,但是从学校直接走上岗位的学生显然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由此可见,双方期望值存在一定差距。

3.2 时间上存在冲突 有的学院安排顶岗实习时间过短,而企业希望学生顶岗时间较长,培养学生为企业所用。校企双方时间上存在冲突,导致企业不能对学生委以重任,学生理想和实际岗位落差大。

3.3 责权关系不明确 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具有“学生”和“员工”的双重身份。学生到企业后,主要管理权便由学校移交给企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企业不会对顶岗学生按照企业机制进行全方位的管理,这种现象使得学生权益保障的主体责任没有明确,从而导致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实习行为和活动得不到合法的保护。

4 机械类专业顶岗实习方案实施

以我院2013届机械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2013毕业生顶岗实习单位主要有东北特钢集团、首钢京唐钢铁、北京三一重机集团、天津冶金集团、石家庄制药集团、营口五矿集团等。通过顶岗实习情况的分析,提出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顶岗实习,总结了教学环节设计方面的经验与方法。

学生在顶岗实习开始前,应完成以下工作:首先学院教师培训学生,让学生弄清顶岗实习的要求、步骤、方法等,每名学生都非常清楚实习的全局性安排、时间进度及上交材料的要求。然后学生要与实习单位签订实习协议,协议交给自己的指导教师。同时离校前学生领取自己的顶岗实习手册,在顶岗实习期结束后应完成并上交顶岗实习手册、专业技术报告。

4.1 顶岗实习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①理论知识学习:在顶岗实习前专业理论知识要掌握设备的操作、工程的生产工艺,在校期间加强学生这方面的学习和培养。最终使学生端正实习态度,明确实习目的和任务,转变实习观念,调整实习心态。

②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顶岗实习比较复杂,必须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这包括建立稳固的实习基地,签订合理的实习协议,编制系统的顶岗实习指导文件,还要进行一系列的培训,如岗前培训、安全培训、工作态度培训、基本技能培训等。

4.2 顶岗实习的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信息沟通:在顶岗实习实施过程中,实习学生、企业兼职指导教师和实习专职指导教师的个人登记表和个人信息表要建立,便于师生之间随时进行联系和沟通,及时解决实习过程中的出现的各种问题。

②实习检查:在顶岗实习实施过程中,企业兼职指导教师和实习专职指导教师随时进行检查、监督、指导学生实习的进程,从而纠正实习中遇到的问题来保证实习效果。

③实习记录:在顶岗实习实施过程中,填写顶岗实习手册,信息包括学生的联系方式、实习企业、实习主要任务等,还要按时填写实习周记来记录实习进程,撰写顶岗实结报告,最终由企业指导教师和学习指导教师填写实习评价等内容。

4.3 对实习成果的要求 实习成果主要包括实结和专业技术报告。学生要在实习结束后写出实习的个人总结,总结顶岗实习经验教训,如实习中出现了哪些问题,是如何进行解决的,对实习有哪些建议等等。专业技术报告要符合学院或者系里制定的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工作岗位完成专业技术报告撰写工作,要求专业技术报告原创性较高、有创新点,能对某一专业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4.4 实习成绩 实习成绩要由实习企业指导教师的鉴定、学院指导教师的考察、实习记录、实习成果各项分值累加评定最终成绩。

5 结论

校企合作模式下顶岗实习方案的研究和实践是成功的,研究结果表明,顶岗实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技能,还为学生就业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实现了企业、学校、学生的三方共赢。

参考文献:

[1]王娟等.工科顶岗实习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1(12).

顶岗实训报告范文2

顶岗实习成绩评价的原则和内容

1顶岗实习成绩评价的原则

坚持“校、企、生”共同评价的原则。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课程,顶岗实习是学校、企业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顶岗实习成绩评价的主体应当是学校和企业,但必须认识到学生自我评价的价值和作用。将学校、企业对实习的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结合起来,最后评定出学生的实习成绩,以有利于推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综合职业素质。坚持综合性评价的原则。顶岗实习的成绩评价应以实习的综合效果为参考,兼顾学校和企业双方的价值取向需要。特别是要考虑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状况,做到操作技能、职业素养、专业水平三者兼顾。

2顶岗实习成绩评价的内容

顶岗实习的成绩评价具体应该包含哪些内容,是由顶岗实习的性质确定的。顶岗实习是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是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它是“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校内技能培训-岗位综合实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形成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综合实训的目的在于正确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积极完成实习岗位的工作任务,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通过这一过程提高专业技能,提升专业认识,提升职业综合素质。这就决定了成绩评价从结构上应包括以下几个内容:实习态度、实习过程、实习效果、岗位技能、综合素质。将顶岗实习评价内容进一步分解落实为各考核点。考核点是顶岗实习过程中用以评价顶岗实习效果的具体观测点。一个完整的顶岗实习评价,应当具备下列基本考核点:顶岗实习记录、教师指导记录、顶岗实习报告、实习鉴定(含岗位技能鉴定和职业素质鉴定)。根据不同性质专业及不同类型顶岗实习的区别,可以适当延伸考核点,如个人实习计划、岗位综合理论测评、设计和答辩、指定项目任务(如职业资格证书、产品作品)等。具体要求是:顶岗实习记录由学生按照一定周期填写,目的是实现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使学生真正融入岗位工作,不断总结提高。一般情况下按照每周或者每月填写,内容包括岗位名称、实习内容、实习心得等。顶岗实习记录必须由企业盖章或者企业指导教师签字认可。顶岗实习报告由学生在校企指导教师的共同支持下完成,目的是使学生对顶岗实习过程作出全面总结,对实习过程中获取的经验教训进行及时提炼。学校应当对顶岗实习报告的基本形式和内容提出要求,要体现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各方面的收获与提高,要特别防止学生随意抄袭,应付了事。实习鉴定一般由企业指导教师填写,目的是了解企业对学生顶岗实习综合表现的认可程度。实习鉴定的内容除了填写岗位名称、实习内容外,还应对实习学生的岗位技能水平、岗位综合素质(如职业道德、劳动纪律、工作态度、团结友爱)等做出综合性评价,并评出优、良、中、差四等。鉴于实习鉴定在成绩评价中占有重要地位,其鉴定意见原则上要求加盖企业公章。教师指导记录由学校指导教师填写,目的在于及时反映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解决专业问题和提高综合能力的成长过程。教师指导记录应当包括学生实习内容、学生问题及具体指导内容以及学生主动性等。指导记录不仅是成绩评价的内容之一,也为实习报告的评价和设计答辩提供一定依据。岗位综合理论测评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组织或者由学校单独组织,目的是为了考核高职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拓展专业知识和提高专业素养的情况。内容包括:专业综合知识和实习岗位的基本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这一环节也可用获取与专业相关或与岗位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等形式来代替。答辩(或指定项目计划)指高职专业学生在完成顶岗实习后,学校或企业指导教师针对学生实习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考问,以了解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对某些问题的了解和掌握情况。

3顶岗实习成绩评价的手段和方法

采用传统管理与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评价顶岗位实习成绩。如果是集中性顶岗实习,用人单位一般不能接受大批量的学生同时离开工作岗位;如果是分散顶岗实习,又很难同时将学生组织起来完成某些教学任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则可以充分地解决成绩评价的时间和空间差异性问题。无论是提交实习报告、设计,还是进行综合测评和答辩,均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手段来实现。采用权重系数法进行成绩计算。权重系数是表示某一指标项在全系统中的重要程度,它表示在其它指标项不变的情况下,这一指标项的变化,对结果的影响。按照各个子项目的权重,采取计算加权平均数的方法得出综合成绩。对于不同专业,每个考核点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所以各考核点的权重系数必须根据专业情况作出合理的规定。在高职专业顶岗实习实践中,各考核点权重的确定,应结合校内外专家的意见后确定。一般情况下,基本考核点的权重大于延伸考核点的权重。顶岗实习记录单和实习鉴定等基本考核点的权重应当大于一般考核点的权重。

顶岗实习成绩评价的质量保障

1校企合作是顶岗实习成绩评价的基础

岗位开发、顶岗实习、成绩评价是三位一体的关系。没有优质的岗位开发,就不可能完成高质量的顶岗实习和成绩评价。在顶岗实习中,企业和学校关注的焦点虽然不同,但一定有合作的交集。企业更加关注的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润;而学校关注的是如何让学生在实习锻炼中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顶岗实习作为一门课程环节,需要在坚持人才培养规格的前提下,根据不同专业和合作对象的情况进行调整;需要努力找到企业和学校利益的共同点,协商制定顶岗实习计划和考核评价内容,在良好的合作中提高顶岗实习及顶岗实习成绩评价的质量。

2师资队伍是顶岗位实习成绩评价的关键

坚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必须引导校企双方指导教师树立正确的顶岗实习质量观。学校应对校内外指导教师进行动态管理,定期考核和组聘。特别是要加强选聘和激励企业专家和技术能手兼职指导顶岗实习工作。目标是要以高等职业教育的理念为指导,正确把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特定内涵,共同做好顶岗实习学生的教育管理、技术指导和成绩评价工作。考核越科学,考核结果越准确,越能保证实习效果;实习效果越好,校企合作就越长久。

顶岗实训报告范文3

【关键词】顶岗实习 存在问题 教学有效性

一、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实际意义及现有模式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已由重规模向重内涵建设、质量提高方向转变,教育部明确要求职业教育要“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而实现这种对接的有效方式就是顶岗实习。顶岗实习岗位的职业真实性、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工作体验的综合性成为高职实践教学体系不可缺少的一环,高职院校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企业岗位锻炼,能有效的适应职业岗位要求,提高专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同时自觉认识社会,熟悉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的工作氛围,自觉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所以,顶岗实习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此外,通过顶岗实习便于校企合作,使学校内涵建设和企业文化实现深层次的融合,形成校企共同体。

现有很多高职专业培养模式为“ 2+ 1 ”模式或是“ 2.5+ 0.5 ”模式,把毕业前的“1”或“0.5” 顶岗实习的教学环节纳入到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学生到企业具体工作岗位,到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履行其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在一线的岗位上边学习边工作,与一般职业人一样从事生产劳动。他们从单一的学生角色转变为学生和企业员工双重角色,对学生的能力锻炼起很大的作用。通过工学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的知识、技能综合应用、并从实践中提升-扩展-丰富原有的知识和技术应用能力,从而形成岗位相应职业能力的一系列实践过程,实现知识和技能与职业岗位要求“零距离”对接。

所以,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效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也是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与职业技能的有效途径[1],也是实现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有效途径。

二、高职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

(一)实习企业分布广,管理及指导难度大

当前就业压力较大,企业接纳学生能力的有限,学生往往把顶岗实习单位与就业单位捆绑在一起,与今后的发展联系起来选择顶岗实习单位,所以实习企业分布广,我们统计发现一个班级实习单位会有一定的密集地区,但分布散开也有半个中国。学校的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不便,学生远离学校环境,处在社会的大环境中,远离了学校的集中管理与指导,给学生的指导和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专职的实习指导教师,由担任专业的授课任务及其他管理工作教师兼任实习指导教师,对实习指导往往感到力不从心。由于学生实践区域分布大、岗位种类较多、指导教师难以多次到实践场所指导学生,借助电话、网络等通信手段进行沟通、咨询及指导,从而影响实践指导效果。

(二)实践岗位的技术含量达不到专业训练要求

企业都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的,他们有自己的生产计划和工作节奏,是否接受学生顶岗实习完全由企业的利益决定,他们认为接纳顶岗实习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利润就愿意接纳。有的企业把学生当作临时工和廉价劳动力,提供学生入职的岗位机械重复性的工作,学生很难完成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教学内容。部分企业不愿意接纳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学生来企业顶岗工作。往往实践岗位的技术含量达不到专业训练要求,而且一些实践岗位与学生所学的专业不对口或不完全对口。

(三)角色的转变不适应

顶岗实习期间,学生担当着学生和企业员工双重角色,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管理。在此期间要从“学生”变为“员工”,这种较大的差异的角色转变他们还不适应,在企业一般劳动强度较大,使部分学生身心疲惫,认为企业对他们的要求太高、太严、难以适应。再加上大多数企业给学生实习报酬并不是按正式员工的标准发放,可能会造成学生心理失衡。部分学生认为企业纪律“过严”、伙食“过差”,而自己接受高等教育,让其从事具体的工作“简单重复操作”,有“大材小用”之感,在实习岗位中工作中往往表现不积极,实习质量难以保证。

(四)顶岗实习考核问题

目前顶岗实习考核有这么几种情况:①由于制订顶岗实习质量标准难度较大,有的学校把学生顶岗实习评价完全或部分交给企业,由于每个指导教师(师傅)的要求不尽相同,难以避免不同实践单位对学生的实践成绩评定标准不一、使得学生的鉴定结果失去公平。②有的学校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实习日志或实习周志、实习报告进行考核,在整个考核过程中缺少了企业等校外实训基地人员的有效参与。③有的学校根据学生实习结束后提交顶岗实习报告,以及实习单位对学生的实习鉴定表,然后学校指导教师评定出学生的顶岗实习成绩。以上几种情况都反映出顶岗实习成绩评定标准不一、偏差过大的问题,影响实践效果。

三、提高顶岗实习教学有效性改革的措施

(一)提高重视程度,完善规章制度

要提高顶岗实习教学有效性首先要从体制机制入手,建立学校、企业深度融合的管理机制是提高顶岗实习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障。建立、规范、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质量监督与考核机制度,加强组织领导,强调责任意识,立足长远规划,加大经费投入。实行分级管理,层层负责。

(二)构建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合作平台

建立稳定可靠的校外实习基地。学生校外实习的岗位选择得当是提高学生顶岗实习质量的基础,因此大量开发顶岗实习合作企业资源,找到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利益,有计划地加强与学校专业相关的、有一定规模,管理严格、经营规范、生产技术先进、社会声誉好的企业的联系,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发挥自身优势,吸引企业与校方建立校企合作,共享设备资源。

(三) 深入渗透校企合作模式,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企业生产实践的内容与在校的课程相结合,将顶岗实习与学校的实践教学、学生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按企业需求优化教学计划,调整课程结构,适度调整学生顶岗培训周期,降低企业管理成木本。聘请企业骨干参与制订教学计划,大力调整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将学校顶岗课程与企业岗位有机融合,建立以岗位目标要求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开设与合作企业的设备、技术、管理、企业文化相关的课程。聘请企业骨干作为学校兼职教师,把技术“请”进课堂,同时也把课堂延伸到企业现场。

(四) 加强实践过程管理,完善教学质量监控

1.把正确的实习观教育融入实践管理过程中。端正学生的实习心态,不要片面追求报酬、生活条件,更要从自己工作的发展、事业的成长性来考虑,建立务实的工作作风、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为提高顶岗实习的教学质量,按照学院构建的学生实践教学管理体系,进一步规范顶岗实习过程管理,加强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学校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地组织对实践教学工作的专项检查。这些专项检查有顶岗实习文件资料的检查,学生实践单位及岗位与专业的对口情况检查,实际管理与运行情况的检查,指导教师指导情况及教学的监控检查,深入学生实习工作岗位检查,与学生及实践单位人员交流检查,毕业设计(毕业实训报告)要组织工作的检查,毕业设计(毕业实训报告)效果评价的检查及毕业实践教学工作总结检查等工作。

3.建设毕业综合实践网络平台,把在线监控与教师巡视监控联系起来,可以在不增加太多师资的情况下有效加强监控力度。企业把每月的生产计划通过网络平台传给学校,学校根据企业生产计划布置实习任务,学生定期把自己实习成果、思想情况等通过网络平台反馈学校,企业师父通过网络平台记录学生实习情况,这样学校可以从企业的角度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有了网络平台,老师在定期巡视前对学生情况有了一定了解,为巡视前期工作提供了帮助。并且学生自己可以通过平台撰写实习报告,上传毕业设计等,并且在顶岗实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通过平台向指导教师提问,寻求解答。

(五) 构建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

顶岗实习作为一项教学活动,应该建立质量标准,即实习结果质量标准和教学过程标准。[3]根据顶岗实习的特点建立起的质量标准,再由质量标准构建考核评价体系,保证考核和评价的科学、准确、公平。评价最重要的目的是最大限度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过程如果缺少了评价,学生将无法获得改进的依据,所以应该采用过程化的评价体系。

在线监控与教师巡视监控结合的形式有阶段性的考核记录,包括填写实习周记和撰写实习报告,掌握学生在企业实习情况所有的记录,并将此纳入到对学生实习成绩的考核中。考核是多元化的,参与考核有企业师傅、教师、和学生三方。师傅应以职业岗位标准为要求,对学生的具体实习工作业绩、纪律、态度等方面进行考核;指导教师依据学校的顶岗实习方案,结合学生的报告书、教师巡查记录进行考核;学生自我评价,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工作自觉性、分析解决工程问题能力。

四、结束语

实施顶岗实习这些改革举措,深度融合了校企合作,在线监控与教师巡视监控结合优化顶岗实习管理手段,合理、公正、多元考核体系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稳步提高顶岗实习教学质量,提升了顶岗实习教学有效性,大大地帮助了学生成功就业。

参考文献:

[1]凌成树.高职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职教论坛,2013,(11).

顶岗实训报告范文4

页面第三行起:顶岗实训总结报告,一号字黑体居中;页面第十六行起: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小二号字宋体居中;页面第十七行起:专业、班级、姓名 小二号字宋体居中;页面第十八行起:年月日,小二号字宋体居中。

第二部分:标题:××专业××级顶岗实训总结报告

要求:××专业××级为宋体三号字居中;顶岗实训总结报告为黑体二号字加粗居中。

第三部分:正文:宋体四号字

一、实训单位基本情况(200字以内)

二、实训过程总结(800至1000字)

三、主要收获(500字以内)实习

四、实训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300字以内)

五、专业、班级

六、本人签名

七、年月日

第四部分:实训单位评价(单置一页,格式见附件2):由实训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或服务部门主管做出实训鉴定并盖章。

第五部分:经济管理系评价(单置一页空白,格式见附件3)

顶岗实训报告范文5

关键词:人才培养;顶岗实习;监控体系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4-0145-01

“2+1”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在多年的高职教育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种高职教育模式,以满足用人单位的职业需求和岗位需求为出发点,把高职学生三年的学习,按照知识的分类和转移的规律分成两个阶段。其中“2”为第一个阶段在校学习两年;“1”为第二个阶段到企业实践学习一年,即顶岗实习。“2+1”人才培养模式中,“1”的实施要坚持把理论知识贯穿到实际工作中的原则,加强学生专业水平的培养,增强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顶岗实习与毕业就业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学校、学生、用人单位三方联动的高效多元化教育保障体系。通过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及就业竞争力,达到“毕业即就业,就业即顶岗”的办学目标,最终保障高职教育持续、健康、稳定的和谐发展态势。

我院实行“2+1”人才培养模式以来,取得了显著成绩。这种模式很受企业的欢迎,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和素质都有很大的提高。在顶岗实习运行过程中,除部分学生集中定点实习外,大部分学生的实习都是分散进行的。顶岗实习需要学校、用人单位、学生三方共同参与完成,在管理方面存在着实习地点比较分散化、实习内容多样化等问题,怎样做好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监控和管理,建立一套适应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岗实习监控体系成为高职院校研究的新课题。

一、建立完善的顶岗实习工作的组织体系

一是实施顶岗实习工作“一把手”工程。成立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学院院长亲任组长,负责组织制定毕业生顶岗实习工作计划、校企合作机制体制研究和决定顶岗实习工作重大事项等。二是建立学院、二级学院两级顶岗实习机构和顶岗实习工作队伍,确立学院统筹、部门协调、层层落实的工作体系。二级学院成立的顶岗实习工作管理机构,负责顶岗实习工作的管理、指导和监督,保障顶岗实习工作的顺利开展。二级学院院长一把手抓,下面由院校企合作教育科、团总支学工办等相关人员负责全学院顶岗实习的管理工作,主要职责是召开顶岗实习动员大会,组织全院顶岗实习工作经验交流,落实顶岗实习工作地点。三是以建立和完善工作制度保证就业工作质量。制定了《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管理规定》、《学生顶岗实习工作考评办法》、《学生顶岗实习安全协议》和《校企合作教育协议书》等相关规章制度,为就业工作的各项具体任务、流程、标准和考核提供了依据。四是顶岗实习工作的资金投入和硬件支撑。

学院遵循教学中心原则、科学规范原则,同分结合、重心下移,下放包括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教育教学、教学运行、评价、学生、干部人事等各项权力。在学院全面实施校院两级管理,学院下放各项管理权限,全面推进“三自一包”。即:各二级学院资产自主管理;人员自主管理;创收自主管理;按各院学费收入比例分成。极大地调动了二级学院办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二、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

(一)准备阶段

教务处和各学院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实习安全教育和实习前的岗位培训,应包括学生签名已知晓安全教育内容;开具顶岗实习联系函,告知家长学校开展顶岗实习的情况,学生要将家长签字的回执,包括家长身份证复印件交学院;学生填写顶岗实习申请表,其中包括家长签字;与学生、学生与企业签订实习协议书;制定其相应专业的顶岗实习计划、顶岗实纲、确定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并及时提交至教务处;各学院要将顶岗实习学生信息表上报教务处、学生处、组织部、团委等相关部门。

学生在完成校内教学任务后,根据与企业签订的顶岗实习协议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赴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实习期间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用人单位根据实习期间对学生的全面考察,与聘用的毕业生签订正式劳动合同。

(二)顶岗实习实施阶段

各学院整理顶岗实习学生信息表,对实习学生通过短信、QQ、电话、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全程式指导”或“巡回式指导”,并做到及时更新,每周上报至校企合作教育科;建立顶岗实习期间紧急情况登记制度,突发的事件要及时汇报;定期对顶岗实习情况进行检查;学生填写顶岗实习周志;要完成教学计划的安排和考试成绩的评定。

顶岗实习期间,院方、企业共同制定实习要求和培训计划。根据学生实习的企业、项目、工程进度为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有针对性制定培养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并以校内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实施校企共管共育,进行全过程的跟踪和指导,从而达到人才培养的要求。为每个学生简历顶岗实习档案,实现对学生的全过程跟踪,实现全过程管理。建立多层次的管理模式,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并在好记录,重点解决学生实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学生在实习单位零距离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总结交流和表彰阶段

学生上交顶岗实习周报表和实习鉴定表;学生上交实习报告;组织毕业答辩委员会对学生实习期间的论文进行考核,最终给出学生考核成绩,对表现优秀的学生颁发学生岗位能力证书,同时召开表彰大会对顶岗实习表现优秀同时答辩优秀的同学进行表彰。

三、校企双方共同做好顶岗实习成绩考核

顶岗实训报告范文6

关键词:课程体系;教学计划;质量控制;机械制造专业

高职教育的办学要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找准学校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要为当地企业发展提供合格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它的主要内容集中在企业岗位所需要的技术技能和能力培养上。因此,对于这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院校进行一切工作的最终目标和任务。基于这个原因,高职院校将与能力培养最为直接的课程设置作为能力培养规划的具体操作方案,在最初进行专业设置时,就已经把企业对人才的能力需求所必需的知识支撑与具体课程对应起来,使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具备了明确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当然,作为高职院校系统化教学的课程设置,它有着能力培养和形成知识多元性、综合性的规律和特点,仅仅简单地就某一种能力,开设具体相关知识的课程,其效果并不能让人满意。其原因就在于缺乏其他相关知识的补充,致使能力形成的基础产生缺陷。因此,在高职课程的设置中,不仅要把直接对于能力的形成产生最为直接意义的课程作为主干课程,还必须把能力形成所必需的相关知识的课程作为辅助,使课程设置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我校机械制造类专业基于本地企业发展的需求,在充分进行社会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课程体系设计和质量控制方案。

一、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在学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下,校企双方组成专业课程开发专家小组,深入企事业单位调研,明确专业面对的职业岗位群及相关职位所具备的职业能力。按照“教、学、做合一”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深度合作,以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确定岗位群能力和素质要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结合行业技术标准和学生持续发展需要,构建模块化的专业课程体系。

1.“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课程结构、课程内容采取“基于工作过程”的方法构建

邀请行业和企业的技术专家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根据人才需求调研与分析,结合社会需求和企业的具体要求对教学设计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和修订,并围绕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所应具备的核心能力,构建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在技术专家的参与指导下,确定材料成型及控制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群,总结出若干典型工作任务,通过岗位任务描述,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3.融合“双证”教学内容,专业教育和职业资格认定 “一体化”

将专业教学与职业资格认定有机结合,客观评估学生的动手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专业教育和职业资格认定实现一体化,社会培训与认证一体化。

二、课程体系模块

课程体系由四大模块构成:通识能力模块、职业通识能力模块、职业岗位能力模块、职业拓展能力模块。按类别分为素质提升课程、专业平台课程、专业定向课程、素质拓展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

三、教学计划安排表

1.全学程时间安排表

见表1。

2.教学计划进程

按照课程的类别和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安排课程教学。

3.教学课程设计及课时比例表

见表2。

四、质量监控保障机制

1.课内教学质量监控

学校建立了三级教学管理系统,一级是由学校领导督查和评督处负责的顶层管理系统;二级是由系部与教务处负责的中层管理系统,负责落实学院的教学规划;三级是由教研室负责的基层管理系统,具体安排落实学院和系部教学计划。

(1)学院领导督查和评督处管理系统。校领导和评督处每学期开学之初即制订本期听课计划。该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既要检查那些平时学生反映比较好的老师的授课情况,更要对那些学生评教反映一般的教师的授课起督促作用。听课后认真填写《教学督导委员会课堂教学评估表》,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秩序进行检查、评价,该评价作为考核教师教学质量的依据之一。

(2)系部与教务处管理系统。系部负责教学质量体系的实施,负责落实系部级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课程教师梯队建设、审定课程主讲教师资格;推进教学内容与课程系统改革;做好专 业、课程、教材、现代化教学手段建设,尤其是重点专业、重点课程、重点教材的建设;强化实践教学以及青年教师培养等工作;配合学校完成对各教学环节教学工作的状态监控和质量评估。

以教务处为主的教学质量信息收集系统,包括教学质量意见、教师评学、学生评教、听课、各类教学评估和检查、学生信息员信息、毕业就业信息等。通过各种方式,广泛收集各级各类人员和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意见;对教风学风建设、教学改革的有关建 议;对实践教学环节,尤其是对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意见和建议等。经过统计、分析、汇总、处理各类意见和建议,为学校的教学质量论证决策系统提供决策依据。

由教务处负责教学状态及质量测评结果,应做到信息及时到位,问题、责任到人,并限期整改。对于通过教学检查、质量抽查及其他渠道获取的教学信息,要通过文件、报告、简报或校内媒体等方式及时给有关教学单位和职能部门,必要时通过教学工作委员会召开教学信息反馈会,及时将信息反馈给有关系(部)、职能部门、教师和学生班级,敦促各类问题尽快解决。

系部与教务处检查教师日常授课情况及教学运行情况。重点检查课程授课计划、教案是否完整。

(3)教研室管理系统。作为最基层的教学管理机构,它在提升教学质量过程中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一是发挥组织管理作用的范围广,覆盖了该部门所有的授课教师。尤其是对于年轻教师,要体现教研室的传帮带的功能。二是管理最为细致:从教材的选择开始, 课程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的制订,教学计划的安排,尤其是授课教案内容,包括教学目的是否明确,各章节基本内容及重点、难点、疑点是否突出;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否合理,教学手段的采用是否先进、合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运用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教学进度安排是否合理;课后作业安排是否适当。

2.实训教学管理

实训教学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强化学生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生产过程中建立实际工作思维、独立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

实训教学管理由系部、教务处、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参与实训教学质量管理的全过程,负责全校学生实训的管理与监督检查。

(1)实训教学计划的管理。实训教学计划由系部相关教研室带训老师编写,系部审核,报教务处批准后列入实施计划执行。实训教学计划设计应以学生训练自身的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强调学生动手,采用认识见习、多媒体教学、模型制作、实践模拟训练等教学方法,以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展开,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团队协调能力得到发展,适应现代企业提出的要求。

(2)实训过程的管理与监控。教务处、各系部和实训基地共同负责学生实训教学质量的管理与监督检查。学生实训的日常检查由各系部负责。各系部要经常对教职工和学生进行安全、卫生知识教育。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同时要求学生爱护仪器设备,保持环境的整洁和整齐,确保实验实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教务处和系部每年对实训基地进行现场检查1~2次,及时了解学生实训情况,与实训基地一起共同解决所出现的问题。

3.毕业顶岗实习管理

顶岗实习是学生在完成了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专业理论学习和专项实践训练之后,到生产第一线的实际工作岗位进行的现场实习;是人才培养方案中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是产学结合的一种重要形式。为保证毕业生顶岗实习质量,我们采取了以下办法。

(1)建立顶岗实习校企合作管理机构。建立顶岗实习工作指导委员会,由学校教务处、就业处、系部、企业人资部门等相关部门代表组成,对顶岗实习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处理签订顶岗实习协议等各项具体事宜。

(2)顶岗实习教学计划的管理。顶岗实习教学计划应该包括实习教学大纲、实习指导书及实习计划,由系部和实习单位带教老师共同编写,系部主任审核,报教务处批准后列入实施计划执行。

(3)顶岗实习过程管理与监控。学生要严格执行学校顶岗实习管理暂行规定,按要求完成实习教学任务。教务处、系部和顶岗实习基地共同负责学生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的管理与监督检查。顶岗实习基地的具体教学工作由基地负责人和指导教师负责。学校组织教务处、系部和就业处与实习基地加强衔接,每期对顶岗实习基地企业进行访问调查,及时了解顶岗实习的学生生活和工作情况,共同探讨解决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4)顶岗实习鉴定的管理。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由实习指导老师和企业接受实习的相关部门负责人对学生实习期间的思想政治表现、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水平、适应职业岗位能力等进行全面的考核和评价。学生实习完成时应上交如下文件:实习笔记和实习报告,在报告中提供劳动照片等资料;企业考勤 (有公章);企业评价考核表(有公章)。

(5)成绩评定方法。有关教师与企业人员共同评定学生表现及成绩,其中:

各工位实践成绩和企业评价――50%。

劳动纪律――20%。

实习笔记、实习报告――30%。

高职院校机械制造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一项从理论到实践的复杂的系统过程。我校机械制造类课程体系采取的以就业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仍处在探索阶段,还需要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检验,需要不断地总结修正。

参考文献:

[1]王新荣,张 霞,王俊发,等.机械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整体优化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10(03).

[2]柳 青,张辛喜.高职机械类课程教学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探讨[J].陕西教育(高教),2009(02).

[3]田彩萍.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运行机制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

[4]龚永坚,成 军.高职教育“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与实施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