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检测专业技术范例6篇

三方检测专业技术

三方检测专业技术范文1

关键词:机动车 检测维修 专业技术 职业水平

为了有效提升机动车检测维修人员的整体素质,保证车辆安全运行,2006年国家制定了机动车检测维修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评价制度,并纳入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计划,每年进行全国统考。山东交院机动车检测维修中心是机动车检测维修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考试在山东省的唯一考点。该次考试分为机动车检测维修师和机动车检测维修工程师两个级别,同时分为机动车机电维修技术、机动车整形技术和机动车检测评估与运用技术三个专业。笔者作为此次实际操作考试的考官,结合自身体验及在日常工作中的经历,总结出机动车检测维修专业技术人员提升职业水平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熟悉相关法律法规

了解我国交通运输方面的政策,熟悉与机动车检测维修相关的标准和作业方法。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道路运输车辆维护管理规定》《汽车运输业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站管理办法》、GB7258-201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18565-2001《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等法律法规和标准。

只有明确国家交通运输方面的政策法规和机动车检测维修行业的作业要求,才能清楚自己工作的行为规范和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机动车检测维修相关标准和作业方法既是评定机动车性能好坏的标准,也是检验从业技术人员工作能力的标准。因此,作为从业人员,应该按照规范作业。

二、提高个人素质和技术水平

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机动车检测维修技术的发展,作为现代机动车检测维修技术人员,要在复杂多变的行业竞争中立足、发展,应同时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和一流的专业技术水平。

检测维修人员应严格遵守机动车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做到“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爱岗敬业、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发扬各尽其责、团结协作的工作精神,对待客户热情、尊重,切实从客户的角度出发,解决客户所遇到的问题。

此外,作为检测维修专业技术人员,还应具备扎实的机动车检测维修功底和娴熟的机动车检测维修技术,能够独立判断机动车故障并提出解决方案。随着机动车检测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检测维修人员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学习新标准、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提高机动车检测维修行业的服务质量。

三、不断学习,适应行业发展需要

随着现代汽车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出现,传统的维修和检测手段已不能适应汽车工业的发展需求。检测维修技术人员只有不断学习,努力创新,才能成为应用型技术人才,才能应对自动化、智能化检测仪器和维修设备大规模出现的局面。

检测维修人员应通过不断获取、更新知识来适应检测维修业的飞速发展。获取、更新知识的主要途径就是学习,从业人员可以通过向有经验的老师傅学习,可以通过网络获取相关的专业知识,也可以通过参加各院校开设的检测维修课程培训来获取信息资源。在有了扎实功底的同时,还要积极参加诸如机动车检测维修师、机动车检测维修工程师、机动车检测维修高级工程师、汽车修理工等权威考试、认证,在获得相关资格证书的同时,了解检测维修业先进技术的发展方向,从而为个人的职业发展拓宽道路。

四、制订发展计划,明确努力方向

三方检测专业技术范文2

为我国航天与国防工程配套的数字式激光自动跟踪瞄准仪、高精度光学分度头等项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为机械工业生产服务的位置度公差与检测研究及标准制定项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与德国BURONETS合作的纳微米精密测量溯源项目成果荣获中国、欧洲、美国三方专利授权。为我国机械制造工业配套的大型设备安装距激光准直仪、数字式轴承自动检测仪等项目曾获机械科技进步二等奖。

精密测试技术与装置方向的研究成果,诸如微纳米精密测量溯源、中大尺度微纳米检测技术、精密光学仪器与系统、六自由度纳米测试装置、微小颗粒精密测试技术等,达国际先进水平。

工业光电检测技术与装置方向的研究成果,诸如工业现场计算机视觉检测技术、可柔性适应典型被测对象在线检测、工业现场数字图像信息分析、目标物识别与形态鉴别等,达国内先进水平。

在线检测技术与装置方向的研究成果,诸如工业泛化自适应柔性在线检测装置、多物性传感器信息融合在线检测技术等,达国内先进水平。

上海理工大学测试技术与仪器学科,将以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工程应用型研究为主,立足行业凝练特色,面向上海服务所需,逐步成为处于国内先进行列的仪器科学与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学科带头人侯文玫教授(图左二),曾获联邦德国洪堡研究基金,在联邦德国物理技术研究院PTB从事研究多年;受聘为英国Journal of physics D:Application physics编委会成员;是多自由度纳米测试技术领域国内外知名专家,任国际微纳米检测研究会常务理事。

学科骨干戴曙光教授(图左三),是工业光电检测技术与装置领域知名专家,任工业光电检测标准化委员会理事,汽车工业检测项目评审委员会常务理事。

三方检测专业技术范文3

0 引言

第三方检测,又称公正性检测,是指为了确保检测或验证结果的独立性、公正性、公平性,由独立于相互关联的两个主体之外的某个客体,即第三方,以权威的非当事人身份,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或合同对商品进行的检测验证活动。第三方检测机构,即具备所从事领域专业的检测技术实力,并经权威资质认可,可为利益相关的双方提供商品检测验证活动,并出具具有公信力的检测报告的组织机构。

分析第三方检测机构人力资源的特点,在国内的发展趋势,探讨如何对人才管理策略做出创新,为组织目标实现提供有力保障,对相关企业具有现实意义。

1 第三方检测机构人力资源的特点

第三方检测机构具备高新技术企业相关特征:知识技术密集、重视创新、高速成长、高风险性。

知识技术密集。第三方检测机构主要为各行业的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从事专业的检测验证活动,为各个不同领域的多个企业提供各国标准的合规检测,要求第三方检测机构除了对全球各个国家地区的商品管控法规体系和标准要求有精准的了解把握,同时还要第一时间了解各个行业的技术更新并跟进前沿技术动态,并对相应的检测技术做出快速的响应,是信息、知识、技术高度集中的企业。

重视创新。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创新是第一生产力,不仅要对已有的知识产权做好保护,同时更加注重在研发创新上的投入。将技术优势迅速转化为竞争优势,产生经济效益,形成“创新―效益―再创新”的良性循环,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关键。而第三方检测行业作为技术服务产业,必须保持与其检测领域相关产业技术更新同步,对检测机构的创新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新型材料不断被研发,产品种类不断更新换代,各国质量和安全法规的不断提高以及世界经济形势对贸易的影响,都促使检测行业要不断创新。

高速成长。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基于技术优势、知识产权保护、特许经营等因素,均使得其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较高,经过合理的运营,企业可获得超常成长速度。第三方检测行业有一定的技术门槛,现有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的一部分检测机构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以国内首家上市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从2003年创建到2010年成功在深交所上市,仅仅历时7年时间,其成长速度可见一斑。

高风险性。高成长高效益也伴随着高风险。由于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和市场竞争的激烈性,使高新技术企业面临较大风险。由于技术革新较快,如果在研发上投入不足,创新落后,无法迅速形成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导致第三方检测机构,尤其是中小型检测机构,被淘汰的几率很大。

作为企业的重要资本,第三方检测机构的人力资源自有其特点。

知识型人才占比较高。高新技术企业在战略推进过程中起着核心和关键作用的是高新技术人才。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大量需要有各领域专业知识背景的技术人才,无论是实验室从事具体测试的检测工程师、从事法规标准研究的技术支持、从事R&D的研发人员,均属于知识型人才。由于第三方检测行业的特殊性,实验室的建设尤为重要,对于人员的要求有其特殊性。第三方检测机构实验室一般依据ISO 17025体系运作,根据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制定的《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对人员做出了明确规定:“某些技术领域可能要求从事某些工作的人员持有个人资格证书,实验室有责任满足这些指定人员持证上岗的要求”;“对检测报告所含意见和解释负责的人员,除了具备相应的资格、培训、经验以及所进行的检测方面的充分知识外,还需具有用于制造被检测物品、材料、产品等的相关技术知识、已使用或拟使用方法的知识,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或降级等方面的知识;法规和标准中阐明的通用要求的知识;对物品、材料和产品等正常使用中发现的偏离所产生影响程度的了解”。因而,在人员投入上,知识型人才在第三方检测机构中一般占到30%以上,而在运作良好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中就占有更高的比例,达50%以上。

员工富于创新。正因为第三方检测机构中知识型员工占比相对较高,员工整体上具备良好的知识背景和专业素养,同时接受行业前沿科技的主观能动性较强,富于创新。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创新依赖于员工的创造力和集体智慧,在组织架构上注重研发团队的地位,并在企业文化上重视鼓励员工创新。以食品安全检测领域为例,2008年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在中国国内引起轩然大波,并直接影响后来中国食品安全法的修订出台。在事件发生当时,国内奶粉制造企业人人自危,急于自证产品质量,重振消费者信心,然而国内并无三聚氰胺的检测国家标准。少数第三方检测机构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技术手段迅速研发出三聚氰胺检测方法,完全得益于员工的研发创新能力和企业自身对于技术创新的重视。

员工具备强烈的成就感意识。由于具备较高知识文化水平,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员工对于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和长期的职业发展有更高的期望,更乐于接受全新的、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高端技术人才较稀缺。第三方检测机构对人员的聘用有其特殊要求,部分相关技术人员需要持证上岗。对于从事技术管理及质量管理的关键岗位除了对其本身的管理水平有相应要求之外,还需要有相关技术职称及一定的从业经验并经过严格的考核才被视为可以胜任工作。对于一个新兴并且飞速发展的行业来说,符合要求的高端人才非常稀缺,供不应求。

员工有较强的流动意愿。正因国内第三方检测行业起步较晚,在现有从业人员数量有限的情况下,检测机构不断扩展检测领域和检测项目,人均工作强度高,且工资水平及福利待遇与其他行业相比较低,上升空间小,导致第三方检测机构技术人员流动性较大。与此同时,第三方检测机构面临着飞速发展的技术革新和技术进步的冲击,也面临着复杂多变的社会经济政治环境,在高速的发展中伴随着组织的不断变革,无形中也增加了员工的流动性。

2 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策略

在目前的社会经济环境下,第三方检测机构人力资源管理面对几大竞争性挑战:新经济的挑战、全球化的挑战、满足利益相关群体需要的挑战以及高绩效工作系统的挑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电子商务的开展,专业性和技术服务性职位数量的增加,第三方检测机构对于职位的技能要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知识的价值越来越高。第三方检测机构要在全球经济中保持竞争力,人才争夺战不可避免。想要吸引和留住优质的人才,就必须在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上进行创新,充分利用员工掌握的知识来帮助企业赢得竞争优势。

树立人才战略理念。对于知识型员工占比较高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而言,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需要将人力资源的管理实践与企业的经营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即,实现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从人力资源的规划、员工招募、员工的甄选,到员工的培训发展的整个人才的获取与准备环节中,树立战略性理念。使所有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都必须服从于企业的战略目标。

建立完善的人才招募及自主培养体系。因其对人员的要求的特殊性,第三方检测机构面临着技术性人才供不应求,高端人才稀缺,员工流动性大等众多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要求企业有自己的人才招募及自主培养体系。在人才规划环节,第三方检测机构需要根据企业的主营业务领域对人才的需求,建立符合实验室体系和机构长期战略发展要求的用人标准,针对职能型岗位及技术性岗位制定相应的岗位说明书等相关文件。同时,对现有的团队进行合理的评估,充分考虑到人才数量、类型、年龄、团队协作、信息传递渠道等诸多因素,结合各部门的发展规划,建立相应的胜任力素质模型,进行梯队建设,实现效能最大化的人力资源规划。在人才招募环节,应根据岗位说明书细化招聘标准,选择最合适而非最优秀的人才。尤其是在第三方检测机构注重员工的实际操作能力,过多追求高学历背景而不注重团队协作,反而会造成人才的浪费。因《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要求第三方检测机构实验室“建立并保持人员培训程序和计划,应经过与其承担的任务相适应的教育、培训,并有相应的技术知识和经验”,企业需要根据质量管理体系、资质要求对专业技能进行相关培训外,还需要针对第三方检测机构的行业特殊性,人员的工作性质等诸多因素也要开展相关的企业文化、工作方式、时间管理、心理疏导等方面的辅助性培训,培养适应机构自身特点的人才。

多通道员工发展途径。在第三方检测机构中,常出现在技术职业通道发展的员工希望能转而从事销售或职能岗位的情况。为了留住员工,使员工得以在组织内部流动,第三方检测机构应建能够确认以及满足员工发展需要的多通道职业开发规划系统,通过有效的员工自评、企业内部现实审查、目标设定和具体行动规划方案来鼓励员工在不同职业通道里转换,既能满足员工的发展需要,也为企业的人才培养节省了成本。

注重员工技能的职位薪酬制度。为了更好地吸引和留住人才,并且激励员工提升个人技能,第三方检测机构可设置以胜任职位能力为基础的薪酬制度,以技能或知识等对机构自身发展最具影响力的员工个人特征作为考量薪资水平的主要因素。职位薪酬制度有利于员工的适应能力,并且在他们所从事的职位上变得更富有灵活性。从而让企业更适应技术变革带来的影响。

营造创新企业文化。为鼓励员工创新,营造积极的团队学习氛围,建立行业、检测技术研发创新、体系质量管理改进方案、知识产权申报等多方面的激励政策。重在提高成就激励,提高员工参与度。

三方检测专业技术范文4

关键词:检测;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

1引言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产品检测检验技术专业(以下简称检测专业)创建于2009年,是伴随着装备制造业机械产品检测手段的快速发展而诞生的。本专业遵循高职教育基本规律,确立了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制订了2009级~2020级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了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体系。培养目标明确,突出素质培养,注重劳动教育,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为智能制造产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专业发展与建设过程中,积极对接产业发展,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与修订,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及重点技能训练模块等课程资源。依靠部级教学资源库平台支撑,践行“三教”改革,积极推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以资源库建设为抓手,推动专业核心课程改革,开发《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新形态“互联网+”教材,学生扫描二维码即可获得对应知识点讲解资源,改变传统固化的教材形式,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乐学”、“爱学”,体现了资源库“能学、辅教”的建设宗旨。鼓励教师下企业锻炼,注重教师实践能力锻炼,全面提升教师队伍业务能力。检测专业以技能培养为主线,树立基于职业属性的专业观,发挥行业企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围绕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这一主线开展专业建设工作,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基本点,推行能力进阶式的“三个阶段、五化教学”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专业课程技能点渗透培养学生爱国精神、工匠精神、职业精神,注重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营造了一种有温度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习氛围。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2.1改革思路

2019年,《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职业教育发展方向与改革路径[1],2020年,《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再次强调,扎实推进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再次明确高职“双高计划”建设的核心要义[2,3]。我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群是高水平专业群(B档)立项建设单位(教职成函[2019]14号),结合双高专业群建设要求,积极探索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具体如下:以智能检测技术产业为引领,以部级资源库建设为抓手,以德育+技能培养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育复合型人才,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共享型优质教学资源库,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新型教学方法,开发新形态、活页式新型教材,打造优质师资队伍,建设智能检测创新实训基地,校企共建培训中心,服务复合型人才培养,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2.2改革策略

2.2.1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在检测专业能力进阶“三个阶段、五化教学”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依托智能检测行业优质企业,参照专业教学标准,提炼岗位技能,归纳岗位知识点、技能点,重组课程内容,构建基于能力进阶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打造公共基础能力模块、专业基本能力模块、专业中级能力模块、专业高级能力模块有效衔接的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充分考虑高职学生身心特点,体现职业教育规律,结合专业实践情况,积极对接产业发展,校企共同修订技能模块,依靠部级资源库建设,践行“三教”改革,形成一定范式的高职检测专业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2.2.2师资队伍方面。依托部级资源库合作企业,坚持培养与聘请并举,对校内专业带头人进行国内外培训、校际交流,聘任企业带头人共同承担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材开发和实训基地建设,形成校企双带头人机制;骨干教师国内外培训、下企业锻炼、参与科研项目、参与专业优质核心课程与精品课程建设、参与实训基地建设,形成骨干教师培育机制。在学院政策的支持下,采用送出去、引进来等方法培养和引进高学历青年教师,鼓励专业教师外出进行技术技能培训。通过国内外培训、专项进修、学术交流、企业锻炼等途径,优化师资结构、提高师资质量,打造高水平标准化教学团队。2.2.3课程改革与课程思政方面。依靠部级资源库子项目建设,校企共建专业核心标准化课程、个性化课程、重点技能训练模块、社会培训包等,突出专业基本、中级、高级技能点建设。同时,利用资源库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形成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案例,服务课前、课中、课后教学全过程;注重专业课程思政点开发与建设,让专业课程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德育功能,运用德育的学科思维,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教学载体,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技能专业学习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开展师资培训,打造具有信息教学能力和课程思政的专业教学团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有机、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将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面,结合专业课程挖掘思政元素,实现专业教学与德育的有机结合。就专业课程本身而言,在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中挖掘思政元素,谈素养、讲思想,创新教学设计,如专业核心实训课中,讲解关键零部件的高精度高品质检测要求时,联系一丝不苟的大国工匠精神等,感染学生。就教师本身而言,作为实施课程思政的主体,可以从个人阅历、知识结构、课程特点等实际情况出发,发掘思政元素,创新育人方法,言传身教、师生共鸣。总之,从“课”与“人”两个方面,创新教学设计与育人方法,实现德技双修,提高人才培养综合质量。2.2.4实践条件方面。本专业积极探索智能检测行业发展需求,紧跟当前现代化检测设备发展趋势,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以智能化、数字式、现代化检测设备为基础,包括三坐标测量机、影像仪、表面粗糙度检测仪等先进仪器设备,以典型零件为载体,开发《零件精度分析与检测》《产品质量分析创新实践》等实训项目,编写项目化工作手册,培养学生运用智能化的现代检测仪器,完成零件尺寸、形位等的精度分析与检测,开拓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建设新型、现代、专业性强的智能检测实训中心,提供一个与实际职业岗位相贴近的技能训练场所,使学生到达就业岗位后,不会对所处的环境,所遇到的检测工艺、设备操作、组织管理等问题感到陌生,从而缩短了岗位适应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岗位能力。2.2.5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方面。依据专业特点,以智能检测实训中心为依托,鼓励教师参与技术创新、技术交流和技术转化,以科研带动教学,以教学促进科研,形成教学科研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实训室数字化、智能化设备的功能,为区域企业提供中级检验工培训、技能等级考核、零件检测等多方面的社会服务,使之具备开放性特点。同时,依托专业特色和智能检测实训中心计量设备,在机械制造行业、企业开展社会培训,为机械制造类技能竞赛提供检测服务。2.2.6创新创业与技能大赛方面。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整个人才培养方案,探索构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训练体系。在一年级学习阶段开设创新创业公共基础学习(领域)课程,主要是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业精神;在二年级学习阶段开设创新创业专业学习(领域)课程,通过项目化课程设计,根据课程内容设计创新创业项目,同时穿插职业规划课程,贯通创业、创业和就业,着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与方法;在二三年级开设创新创业拓展学习(领域)实践课程,以参加“互联网+”、“挑战杯”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抓手,以专业学生社团为载体有效开展创新创业实践。专业竞赛方面,以智能检测实训中心为基础,以机械大类专业学生为主要参赛对象,培育校内精密零件检测大赛项目,组织专业学生参加校级以上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培养机械产品检测检验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3结语

检测专业作为机电一体化技术高水平专业群重点建设专业,我校将以此为契机,在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课程改革与课程思政、实践条件、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创新创业与技能大赛等方面,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积极践行“三教”改革,打造公共基础能力模块、专业基本能力模块、专业中级能力模块、专业高级能力模块,构建能力进阶式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探索课程衔接、能力递进式的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欣斌.基于特色产业学院的校企双元育人模式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31):10~13.

[2]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通知(教职成[2020]7号)[A].2020-09-16.

三方检测专业技术范文5

1.1建筑节能技术概述

建筑节能技术主要是完善和提高包括墙体、地面和门窗等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来进行节能,这也是建筑节能的主要依据。

1.2建筑节能检测和评估方法

1)建筑节能检测方法针对建筑节能的检测主要是依据现行的检测标准,用专门的仪器或实验对建筑的节能进行测试;其中的材料检测一般依靠实验室进行,目前的建筑节能技术相对成熟。2)建筑节能评估方法节能的评估是来源于工业中的节能,所以目前建筑节能的评估发展不是很成熟,但是未来的前景很广阔。它是依照专门的标准,利用一系列的方法进行模拟计算,常用的方法有账单法,这主要是对建筑节能前后的能耗进行对比,然后进行数据递推;模拟法,这种方法一般依托专业的计算机软件为平台,然后将材料节能的相关参数代入到模型,然后进行计算得出评估结果,这种方法的误差较大;还有一种就是隔离计算法,它是将建筑的各部分进行单独隔离,然后进行分别计算,最后进行整体糅合,得出结果的方法。

二、建筑节能检测与评估技术的现状

目前建筑节能检测行业已经越来越成熟,相关的检测和评估标准也日臻完善。

2.1建筑节能检测及评估的类别

目前的建筑节能检测技术日渐成熟,所以针对不同的建筑也出现了专门的对应的检测评估方法。按照建筑类型进行分类,有针对居民建筑的检测评估、工业建筑的检测评估和公共建筑的检测评估,针对不同的建筑对应不同的检测和评估技术。按照检测与评估地点分类,有现场检测评估和实验室检测评估两种技术方法,它们也可以结合进行使用。按照建筑工程进行分类,有针对供电系统的评估检测、针对空调系统的检测和针对建筑围护结构的检测评估等方法。

2.2建筑节能检测和评估机构的情况

目前国家针对建筑节能的检测和评估将对应的机构分类四种类型,主要有部级地方政府的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各高校针对节能检测和评估成立的实验室、建筑企业内部建立的实验室和第三方专业检测公司;目前,它们的数量已经超过1000多家,相当部分的检测及评估机构通过了国家认证机构的认证,他们承担着建筑节能检测与评估的重要任务,更是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

2.3建筑节能检测与评估的标准

自建筑节能概念提出以来,国家针对此行业的标准及规范已经达到40多部,并且行业标准也不断推出,这是建筑节能与评估的重要参考,下面对其关键标准的现状进行分析:其一、《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此标准主要是针对建筑验收时节能的检测和评估依照,有很多强制性的标准。这不但能提高国内建筑节能水平的提高更能够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维权意识,更是节能检测进行的基础。其二、《外墙外保温系统性能试验方法》,此标准是对建筑的各类型的墙体,就其节能检测及评估涉及到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汇总,针对于建筑节能检测提出了广泛的标准依据。

三、针对建筑节能检测与评估技术的发展探究

3.1建筑节能检测与评估技术的统一

目前,建筑节能检测与评估的方法较为繁杂,未来的检测技术和评估方法肯定会进行新的阶段,到时候检测与评估技术会逐渐统一,形成常规的检测性技术,行业也会进行大的统一调整。举例,目前常用的节能量化的方法为:=+-,其中的是由于测量基准和当下能耗而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运行时间和天气等外部情况;为了更加准确的对进行描述,应该讲基准和当下两个时间当量置于同样条件下进行考量,将这样的结果作为能够大大的提高检测和评价的精度,这是未来的统一趋势。

3.2建筑节能检测与评估技术的发展

我国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和外国相比,具有起步晚的特点,基于外国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较为成熟的情况,我们可以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和国内行业的具体情况进行结合,然后形成自己的关键技术;同时要不断创新,研发自己的检测和评估技术。在检测和评估方面未来的技术发展具有很大的空间。首先,是材料性能的检测评估技术。此项评估技术是为了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目的是对其节能性能进行测量。例如,外墙外保温的试验,国家科学院针对此研究出外墙保温检测设备,这代表着同行业检测的国内顶尖水平,在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该检测设备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于控制外墙保温层的开裂产生了良好的把关,增强了建筑节能。近年来,此方面的检测和评估手段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这是未来材料节能性能检测的趋势。其次,是材料进场检测评估技术。随着国家对建筑节能标准的不断提高,建筑行业对进场材料的检测力度逐渐增大,尤其是相关法规出台以后,检测和评估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实际情况是很多企业单位没有真正的将之落到实处,一般都是敷衍了事。近年来,国家上、国内对建筑节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诸多措施正在被实施,未来材料进场的检测和评估会逐步落到实处,这是未来不可逆转的趋势。最后,是建筑竣工后的检测评估技术。建筑竣工后,是建筑节能综合检测的开始,需要对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性、窗户的气密性和、透水能力和其它冲击强度等方面进行测试。作为检测与评估单位,要不断熟悉国家相关标准的更新,比如《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中更新的照明配电与采暖空调配电的检测评估方法;同时要不断学习国内和国外先进的检测评估技术,带领建筑节能的有效发展。

3.3建筑节能检测评估行业的发展

就国外建筑节能发展的趋势来看,未来建筑节能检测与评估会走向专业化和正规化,其相关标准会不断提升,这样未来其进入门槛较高。同时,其执业问题会更加正规化,必然会出现专业的分级考试,来区分技能的高低。目前建筑节能检测与评估行业缺乏专业的人才,从各行业的发展特性来看,未来从业人员的学历会逐渐变高,专业要求会持续增强,相关专业会成为工程检测的明星专业。

四、结语

三方检测专业技术范文6

摘 要:不动产登记自实施以来取得很大的进展,但在实际测绘中也遇到了一些关于测绘成果质量管理的难题。不动产测绘成果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不动产的统一登记。不动产测绘成果作为一项技术成果,一经不动产登记部门采用,将成为建立不动产楼盘表和不动产电子登记簿的根本依据,同时也是不动产价格评估、财政税收、房屋征收征用等方面不可或缺的依据。

关键词:不动产;测绘;质量管理

引言

不动产测绘成果是对不动产自然状况的真实反映,包括不动产的数据、图件、信息、成果表和测绘质量检查报告、验收报告、技术设计与总结以及其他相关材料。此外,不动产测绘成果依据测绘对象可分为地籍测绘成果、不动产测绘成果、海籍测绘成果三大类。其中与百姓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主要是地籍测绘成果和房产测绘成果。因此,本文研究如何加强对不动产测绘成果的质量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影响测绘质量的三大因素

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影响测绘质量的原因非常广泛,但是对测绘质量产生的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三个因素,即规范标准、质量控制体系和从业人员的素质。

(一)规范标准对测绘质量的影响。

不动产测绘工作对专业性和技术性要求比较高,但是不动产测绘领域的规范标准还不够完备,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很缺失,各省市出台的地方性不动产测算技术规程比较具有局限性,不能够形成全国范围内的统一测算标准。现有的有关不动产测绘的法律法规对规范不动产测绘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建筑形态多样化设计以及对艺术造型的追求,许多问题根据现有的规范无法充分判定,不动产测绘从业人员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同行间的技术交流和以往的惯例进行判断,这些都给不动产测绘成果的规范性、适用性带来一定的争议。

(二)质量控制体系对测绘质量的影响

不动产测绘单位质量控制体系的不规范、不健全,容易导致测绘成果的可追溯性不强,责任分担难以实现有规可依、有据可查。比如对房产进行测绘时,在功能单一、造型简单的普通住宅、一般商住楼等建筑的测算中,质量体系对不动产测绘成果精度的影响较小,但是商业综合体等比较复杂的建筑,测绘数据量大,内业制图成果计算以及功能区划分等方面判断难度大,在测绘时很容易产生质量问题[1]。

(三)从业人员素质对测绘质量的影响

不动产测绘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技术水平有较高的要求。此外,从业人员还应具有足够的责任心和细致的工作技能,在测算过程中遵守职业道德,坚持公平、公正原则。专业素质与技术水平落后,有可能客观造成测绘成果的质量问题;责任意识和工作不到位,则会导致严重的人为错误;不能在测算过程中按照规范和法律规定操作并坚持公平、公正原则,都会产生持久的不良影响。

二、完善质量管控体系

不动产测绘成果的质量在各种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可能会出现测算成果失实、引发纠纷。因此,应根据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控制措施,有效提高不动产测绘成果质量。

首先,加快完善标准规范。标准规程的滞后,对不动产测绘成果的影响是持续深远的。因此,建议国家层面加快有关规范标准的修订进程,将各种规则以及名词术语等尽快在规范中予以说明;在行业内,应由各地行政管理部门选择长期从事不动产测绘工作,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成立专家会审认定小组,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和具有争议的内容进行技术指导、协调解决纠纷,研究出现的新情况、统一业务处理原则,不断完善更新适合本地的不动产面积计算规程,为从业人员提供技术指导,从而避免质量争议。

其次,全程严把质量关。一般而言,不动产测绘过程是指对工程概况和现场情况进行分析设计、针对大型综合项目组织具体实施人员进行设计书学习、外业实施数据采集、内业数据校核制图计算、质检人员检查验收的过程。作业过程中方法分析设计、外业实施数据采集、检查验收尤为重要,其完成的情况直接对不动产测绘成果产生重大影响[2]。一般而言,分析设计过程计算中应注意按照相应批文的要求,来确定测绘的类型、采用的规范条文、计算方法以及分摊方案。分析设计完成后,再核实现场施工情况。

最后,检查过程的质量控制。不动产测绘产品实行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一级检查是在测绘人员全面自查、互查的基础上,由专职或兼职检查人员对产品质量实行的过程检查。主要是按照相应的技术规范规程、技术设计书和其他的有关资料,对测绘成果的图形、数据、文字资料以及测绘成果的生产过程是否符合作业程序规定进行细致、全面的检查。自查是保证测绘成果质量的重要环节。在整个作业过程中,第一测绘人员必须在下一环节开始前检查自己前一环节的各项作业方法是否符合要求,对完成的任务要百分之百地进行自我检查,一旦发现遗漏或错误,必须立即改正,把遗漏、错误消灭在生产过程中。自查完成后,由另一组测绘人员进行检查、确认。二级检查是在一级检查的基础上,由测绘单位质量管理部门的专职质检人员在一级检查的基础上实行的最终检查。二级检查应重点检查测绘成果生产的依据和过程,对图形、数据、文字资料等进行全面检查。各级检查之间必须独立进行,不得省略或代替。同时,下一级检查应结合上一级检查的完成情况,对其忽略的问题重点检查。产品的验收工作一般由委托方组织相关技术专家进行验收,或委托具有资质的质量检验机构进行验收。当委托方不具备以上验收条件时,可由测绘单位总工程师以对测绘成果的审批代替验收。

上述过程控制,在以ISO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建立的、具有不动产测绘特色的质量管理体系中,都有规范的记录和控制,可以形成完善的质量检查制度,有效地提高了作业人员的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实现了责任有序分担、质量有效追溯。

此外,还要加强对从业人员培训。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也是提高不动产测绘成果质量的一个必要前提。不动产测绘从业人员包括外业测绘人员、内业计算人员和档案管理人员、质量检验人员。所有这些人员都必须经过认真、有效、细致的培训,取得从业资格认证。培训的内容必须包括《物权法》《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不动产测量规范》《不动产测绘管理办法》《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等以及业道德、廉政教育等相关内容,从而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职业素养和法律意识。

结束语

不动产测绘是一项持久复杂的系统工程,通过建立具有不动产测绘特色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加强与专家的交流,可以有效提高不动产测绘成果质量,推进不动产测绘行业的整体发展,也有利于避免不动产测绘成果质量纠纷,创建和谐的外部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