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调研工作计划范例6篇

气象调研工作计划

气象调研工作计划范文1

(一)综合办公室(应急办)职责

1.负责目标管理、文秘、机要、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统计、档案、保密、网站、办公自动化、信访、计生、扶贫、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稳、创卫爱卫、后勤服务;

2.负责人事、教育培训、考核奖惩、职称、机构编制、劳动工资、社会保险及离退休干部职工管理;

3.负责综合性工作计划、总结、制度,并监督、检查、督办;

4.负责精神文明建设、党建工作、廉政监督;

5.负责计划财务、基本建设、国有资产管理、会计核算、经费预算执行、财务结算、票据使用和管理等;

6.负责气象依法行政工作,承担气象行政复议、行政应诉、转办、协调和监督检查;

7.负责安全生产工作、气象标准化管理及气象学会工作;

8.负责舆情监督管理、气象宣传及对外联络工作;

9.完成局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二)县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职责

1.组织相关单位和专家进行会商,对灾害发展趋势进行研判和评估;

2.拟定应对气象灾害行动方案;

3.传达上级机关和指挥部指令,负责指挥联络和协调工作;

4.组织召开全体或部分成员单位会议,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研讨工作;

5.负责相关信息的汇总及上报;

6.对应对处置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

7.督促指挥部成员单位制定和完善相关应急预案,负责落实气象灾害应急联络员制度;

8.完成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它任务。

(三)防灾减灾科职责

1.负责气象业务和公共服务管理工作,做好组织与协调;

2.负责防灾减灾管理,组织拟订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气象灾害应急管理工作;

3.负责组织指导城乡气象工作,组织推进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和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

4.负责镇(街道)气象工作站、气象协理员等社会化队伍组织管理工作;

5.负责预警信息管理、气象设施建设和探测环境保护、仪器设备运行管理;

6.负责组织气候资源的综合调查、组织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和重大气象灾害评估等工作;

7.负责农业、果业保险理赔气象服务工作;

8.完成局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四)防灾减灾服务中心职责

1.负责全县气象灾害预防、预警、应急工作;

2.负责组织、指挥、协调、监督相关职能部门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3.建立气象灾害预警联席会议制度,做好预警联动工作;

4.负责协调气象灾害预测预警及信息工作。

(五)气象台职责

1.负责业务观测、天气预报、气候资料分析应用、气候区划和评价、情报服务工作;

2.负责决策气象服务;

3.负责重大活动、突发公共事件预报预警信息、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灾情收集上报工作;

4.负责气象探测资料传输及数据质量控制;

5.负责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期间天气监测和预报;

6.负责通信网络和设备的维护、安全管理;

7.负责气象影视产品的采编加工、气象资料档案管理工作;

8.负责业务科研、相关新技术的开发应用;

9.完成局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六)xx气象台职责

1.负责全县xx气象服务平台建设;

2.负责xx气象服务技术保障,开展猕猴桃生长期气象精细化服务;

3.负责猕猴桃与气候研究、气象防灾技术培训及推广;

4.负责xx气象灾害调查和评估等工作。

(七)气象服务中心职责

1.负责为农服务、公众服务产品的制作;

2.负责旅游、交通、能源等专业专项气象服务;

3.负责气象科普知识教育培训工作;

4.负责指导镇(街办)气象工作站业务服务开展,组织协调气象信息员等社会化队伍教育培训;

5.负责制订重点工程建设、重大活动以及重要专项服务的气象保障服务方案;

6.负责气象灾害监测点、显示屏、预警大喇叭等设施设备建设和保障维护工作;

7.完成局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八)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职责

1.负责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协调,综合能力建设及年度实施方案制定实施工作;

2.负责编制人影发展规划,制定完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法规、规章、制度等工作。

3.负责组织开展人影作业,指挥作业队伍建设;

4.负责人影科学研究、新技术开发应用及教育培训工作;

5.负责人影装备、人员及安全安全管理工作;

6.负责作业信息收集上报及效果评估工作;

7.完成局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九)科技服务中心职责

1.负责制定气象科技服务与产业发展计划、阶段性目标任务等工作;

2.负责气象科技服务项目研究开发、利用、推广;

3.负责专业服务产品开发,气象信息咨询服务及计量检定与保障;

4.负责气象影视制作等媒体气象服务、天气预报节目广告业务;

5.负责开展升放系留和无人驾驶气球服务;

6.完成局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十)西安市xx县华云防雷电装置检测所职责

1.负责贯彻落实国家防雷减灾法律、法规,承担省、市防雷减灾机构布置的任务;

2.负责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管理,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开展年度安全检测工作;

3.负责防雷减灾决策气象服务,雷电灾害监测、新技术应用推广工作;

4.负责新(改)建建(构)筑物防雷设计技术审核、随工检测及竣工验收工作;

5.负责开展防雷技术指导、咨询服务、防雷安全技术培训及防雷科普知识宣传;

气象调研工作计划范文2

(一)加快气象事业发展是应对突发灾害事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迫切需要。我国是世界上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气象灾害种类多、强度大、频率高,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给国家和社会造成巨大损失。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各种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达5000万公顷,受台风、暴雨(雪)、干旱、沙尘暴、雷电、冰雹、霜冻和大雾等重大气象灾害影响的人口达4亿人次,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3%。提供准确及时的气象预报警报服务,提高全社会防御灾害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最大程度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加快气象事业发展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障国家安全的迫切需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水资源短缺、大面积干旱、海平面上升、冰川退缩、土地荒漠化、粮食产量波动、流行病传播等,对粮食、能源、水资源、生态环境和公共卫生安全等构成严重威胁,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加强气候变化监测、预估、影响和对策研究,为国家制定应对气候变化对策提供科学和技术支撑,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对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三)加快气象事业发展是应对我国资源压力、保障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气候资源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资源。我国横跨5个气候带,气候资源丰富多样,风能、太阳能、农业与生态气候资源、空中云水资源等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将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着巨大的经济、环保和生态价值。开展气候资源变化分析,评估气候资源的承载能力,合理开发、科学利用和有效保护气候资源,对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四)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按照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的要求,进一步强化观测基础,提高预报预测水平,加快科技创新,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气象现代化体系,提升气象事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与支撑能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一流的气象服务。

(五)奋斗目标。到年,初步建成结构合理、布局适当、功能齐备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和科技支撑保障系统,使气象整体实力达到20世纪末世界先进水平;到2020年,建成结构完善、功能先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使气象整体实力接近同期世界先进水平,若干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三、加强气象基础保障能力建设

(六)加快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建设。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是国家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是气象和地球相关学科业务与科研的重要基础。要大力加强气候观测系统、气象卫星系统和天气雷达、雷电监测网、农村和重点林区及海域气象站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保证其稳定可靠运行,不断提高综合气象观测能力和水平。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统筹规划,做到统一布局、共同建设。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重点加强中小尺度区域气象观测系统建设,提高区域灾害性天气的监测能力。

(七)推进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气象信息系统是国家基础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国家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把北京高性能计算机应用中心建设成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计算机系统和网络中心,建设全国统一的气象通信和信息存储、分发系统,充分发挥气象信息网络资源优势,实现观测数据共享。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气象观测数据的共享工作,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气象信息平台,积极提供和共享大气、水文、海洋、环境、生态等方面的数据信息。

(八)完善气象预报预测系统。以提高天气、气候预报预测准确率为核心,不断完善气象预报预测业务系统,努力提高预报预测水平。加快预报预测精细化进程,加强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系统建设,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预报警报和旱涝趋势气候预测。国务院有关部门要重点支持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建设,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要加大气象灾害发生机理、预测和防御等科学技术研究,为提高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能力提供科技支撑。

(九)建立气象灾害预警应急体系。高度重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坚持避害与趋利并举,建立各级政府组织协调、各部门分工负责的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构建气象灾害预警应急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大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有关部门要重点强化气象灾害预报功能,切实加强气象灾害的监测、调查和影响评估的能力建设,增强对农林业病虫害、地质灾害、沙尘暴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和有毒有害气体及核泄漏扩散、区域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突发公共事件的气象预警和应急保障能力。

(十)健全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地方各级政府要把公共气象服务系统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范畴,进一步强化气象公共服务职能,加快现代化进程。通过改善服务手段、拓宽服务领域、增加服务产品、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气象信息的迫切需求,特别是要加强海洋以及农村、社区、企业的气象服务。拓展气象信息渠道,引导有关媒体、网络和通信运行企业积极配合气象主管机构做好气象信息的播发工作,以气象警报、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手机短信息等多种形式及时气象灾害预报警报信息,扩大气象信息的公众覆盖面,建立畅通的气象信息服务渠道,提高公共气象服务的时效性。

四、发挥气象综合保障作用

(十一)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研究。要深入开展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国防和能源、水资源、生态环境等的影响评估和应对措施研究,认真组织气候变化监测、分析、预估、评价和信息工作。坚持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以科学技术进步为依托,不断提高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要充分发挥专家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加大对气候变化规律,特别是气候变暖机理的研究,为我国制定应对气候变化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十二)强化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粮食产量、品质和种植结构与天气、气候条件密切相关。要依靠科学,加强天气、气候和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及应对工作。充分利用有利的气候条件,指导农业生产,科学调整种植结构,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服务,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要建立粮食安全气象预警系统,进一步完善农业气象灾害预警、评估和粮食产量预报业务,开展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减轻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气象保障。

(十三)做好交通和空间气象保障。发展公路、铁路、海洋、内河航运等专业气象监测网和灾害预警系统,为运输、渔业、旅行等安全和海洋资源开发、应急救援提供气象保障与实时服务。加强航空气象业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北京航空气象中心建设,提高机场终端区探测和监控预报的能力,加强航空器探测资料的收集和使用,提升航空气象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加快空间天气监测预警网络建设,发展空间天气预警预报业务,提高空间天气灾害监测和空间环境变化预警能力。

(十四)加强城市和公共卫生气象监测。建立城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加密气象观测站点,实现气象灾害的动态监测,及时城市气象灾害信息,扩大预警信息覆盖面。建立气象与卫生、环保等部门的合作机制,积极开展天气、气候和气候变化对疾病发生规律、病理影响机理的综合研究,建立气象环境变化对疾病发生发展影响的业务服务系统,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环境事件等应急处置提供气象保障服务。

五、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

(十五)做好气候资源的普查和规划利用工作。要认真做好气候资源的普查工作,对重点地区进行区域高分辨率普查,形成完整的气候资源数据库。在全国气候资源普查的基础上,重新进行气候资源区划。要根据各地特点,积极开展生态气象监测,开展生态环境状况的气象评估,为制订生态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划提供依据。

(十六)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要按照建立统一协调的指挥和作业体系、建设性能优良的设备设施的要求,编制“”全国和地方人工影响天气发展规划,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城市供水和工农业用水紧缺地区的水源地及其上游地区,要积极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加大作业力度。建立应对扑灭大规模森林草原火灾、严重空气污染、城市高温天气等事件的人工影响天气应急作业机制。健全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作业规范和操作规程。

(十七)做好风能、太阳能开发利用的气象服务。气象主管机构要负责组建太阳辐射、风力强度监测网,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风能、太阳能资源的多层次普查和可利用资源的评估,为制订和修订风能、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为大型风电场和太阳能电站勘察、选址提供技术支持,为风电场、太阳能电站的建设、运行、调度提供实时气象监测和预报服务。

(十八)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各级气象主管机构要依法组织对城市规划编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大型工程建设、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避免和减少重要设施遭受气象灾害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或对城市气候资源造成破坏而导致局部地区气象环境恶化,确保项目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六、推进气象工作的法制、体制和机制建设

(十九)健全气象法规与标准体系。加快气象灾害防御、气候资源开发等法律法规建设,完善配套规章。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气象执法监督,保护好气象设施及探测环境,依法管理和规范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人工影响天气、雷电灾害防护、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气象信息等活动,严格禁止非法从事气象探测活动。加强气象法律法规和科学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社会气象法律意识,普及气象知识。建立健全以综合探测、气象仪器设备和气象服务技术为重点的气象标准体系,加强气象业务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二十)加强统筹规划与管理。要按照合理布局、有效利用的原则,统筹编制和实施重要气象设施的建设与布局规划,推进气象资源的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信息的有效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充分发挥国家投资的总体效益。要进一步改进行业管理,通过建立协调机制,将各部门自建的气象探测设施纳入国家气象观测网络的总体布局,由气象主管机构实行统一监督、指导。

(二十一)加快气象科技创新。按照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原则,不断深化气象科技体制改革,构建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气象开放实验室、科研机构基础设施、野外科学试验基地、气象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等科技设施建设。加强气象观测、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预报、气候变化应对、人工影响天气、大气成分分析、气象资源利用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重点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和气候系统模式。在实施国家重大科技计划中重视气象领域的科学研究,给予气象科研稳定的投入支持。在国家重大气象工程建设中,设立气象科技研发专项资金,切实加大对气象领域高新技术研究、开发的支持力度,加快气象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二十二)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各级财政要切实加大对气象事业的投入力度,积极创造条件支持气象事业发展。坚持气象部门和地方政府双重领导、以气象部门为主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机制,把增强气象能力建设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切实加大对重大气象工程、气象科学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项目建设运行的投入力度,特别是要保证气象卫星研制、开发和运行的经费。按有关规定做好气象部门职工的医疗、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障工作。

(二十三)加强气象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加气候系统及其相关领域国际组织的有关业务计划,发起和参与全球性、区域性气象科学、资源环境等领域的国际合作计划,广泛开展多边、双边气象科技合作与交流。积极参加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各项国际活动,全力维护国家权益。根据我国的实际需要,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我国气象工作的整体水平。

气象调研工作计划范文3

“*”期间,是党的*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后的第一个五年,也是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后的第一个五年。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为气象事业“*”以至更长远期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提出了任务。威海气象事业作为威海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前瞻性公益事业,要以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为指导,结合威海经济社会发展对气象工作提出的新需求,按照突出重点、现实与可行的原则,编制和实施好我市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对于充分发挥气象事业的基础性、现实性、前瞻性作用和确保我市气象事业更快更好更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规划执行情况

(一)气象业务服务成效显著

1、大气探测监测系统建设取得新进展

“*”期间,我市在原有6个天气气象要素站,1个物候观测站、1个酸雨观测站、2部雷达卫星等观测站网组成的气象综合探测系统的基础上,我市抓住2001年国务院批准大气监测自动化一期工程开工建设的机遇,积极推进,大气监测自动化系统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新建了6个自动遥测气象站、1个紫外线强度观测站和1个闪电定位监测站与原有的观测站点共同构成了我市的新一代大气立体监测网络。

2、气象信息通信网络发展得到进一步完善

90年代后期,国家启动重点工程“气象卫星综合业务应用系统”建设,我市6个气象台站均建成了地球卫星接收站,20*年对地面气象通信网络进行升级,建成了市-县2MSDH宽带气象专用地面通信网络,进行大量省内外气象信息的交换,实现了省—市的可视化天气会商。20*年,在省局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已建网络资源,建设并开通了“威海兴农网”。

3、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目前我市气象部门拥有设施较为完善和技术较先进的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信息加工处理系统。该系统在防汛指挥、农时关键季节和重大社会活动的气象保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年。积极与相关部门合作,在全市开展了与生态环境相关的森林火险等级预报、空气质量预报等级预报等工作。目前,服务领域已经涵盖了对各级党政机关、广大公众的服务以及对国防、科技、工业、农业、林业、渔业、商业、能源、交通运输、水利、海洋、盐业、民航、保险等各个部门。

4、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成效显著

威海是全国严重缺水城市之一,也是气象旱灾发生较为严重的地区,但空中水资源较为丰富。据测算,每年流经威海的空中水资源尚不足5%转化为地面降水,仍有很大可开发利用潜力。我市自1996年开展人工增雨工作以来,在市政府的领导下,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全市三市一区均开展了人工增雨防雹工作,共有专用火箭发射装置4部、711雷达、闪电定位仪和卫星云图接收系统各一部。市人影办利用“3S”技术,根据我市气流运行特点和地理特征,绘制了人工影响天气安全射界图,确定了40多个安全作业点,配合地面和高空观测资料,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季节性人工增雨作业。依托气象业务系统的现代化建设,初步建立了较为全面的监测预警和作业决策指挥系统。全市共有31人从事人工影响作业工作,“*”期间,全市共进行火箭增雨作业22次,作业影响区内增加降水量6.95亿立方米,为全市抗旱减灾作出了积极贡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对多年人影作业的效益评估表明:全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效益与投入比超过40:1。

(二)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

市局和所属五个基层台站设计完成了一流台站建设规划。*期间,全市基本建设总投资500多万元。其中,市局共投资200多万元,建设了300多平方米的会议室和700多平方米的业务科技楼,预报业务大平面达到270多平方米;投资100多万元建成了电视预报虚拟演播室。所属文登局、乳山局、石岛台和成山头站均实现了台站的整体搬迁,荣成局的整体搬迁工程也正在运筹之中。截止到2005年,全市(包括市局)所有的基准(基本)站和县局都达到了省局制定的一流台站建设标准,基本达到了“一景、两化、三佳、四点”的效果。

(三)队伍机构得到改善

20*年底,全市气象职工总数为90人,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人数由2001年的34%达到20*年底的43%。具有硕士学位的人数1人。全市气象部门现在读气象及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的33人,在读硕士研究生4人。气象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有较大提高,在资料同化、数值预报模式、专业服务技术等方面均有突破,达到了“*”规划的目标。

(四)依法行政得到加强

与市法制办、安全监督管理局及相关部门联合制定并颁布了《关于认真落实<*省防御和减轻雷电灾害管理规定>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强避雷设施安全性能检测工作的通知》等文件10多个。组建了市县二级气象行政执法机构,全市共有行政执法人员17人。组织开展经常性执法、执法监督检查,及时查处各类气象违法案件,促进了气象法律制度落实。

(五)文明创建成果显著

至20*年底,市局及所属5个县站创建单位全部建成文明单位。其中省级文明单位1个;市级文明单位3个;县级文明单位2个;市局连年被威海市委、市政府授予“年度工作先进单位”,并被和国家局命名为“全国文明服务示范单位”;市局创建市直“巾帼文明服务示范岗”1个、市直文明科室1个;全市气象部门实现基本气象业务连续十三年达省定一级目标,年年获得全省气象部门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优秀达标单位”,并多年被省局评为“气象服务先进集体”。

(六)存在的不足

1、气象现代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综合观测能力和气象预警、预报、预测、预估水平仍然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2、气象科技整体创新能力和转化应用能力亟待加强,气象服务的水平和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

3、高层次人才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科技人才队伍、管理队伍和科技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与事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特别是在气象科技服务上,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基层台站尤为明显,有待进一步提高。

4、气象事业投入与气象事业快速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尤其是基础设施投入资金相对不足,仍有部分县站的基础设施未得到根本的改善,建设任务仍然比较艰巨。

5、拓展文明创建工作内涵,提高文明单位内在质量力度不够,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市级文明行业力度还要加大,打造创建品牌的意识需进一步加强。

二、“*”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积极实施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实现威海经济超常规跳跃式发展和率先在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为总需求,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新理念,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努力提高天气预警预报和气候预测预估水平,切实增强气象事业发展的能力。以新思想、新思路、新目标、新作为,推动全市气象事业更快更好更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1、把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作为主题,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并体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把贯彻落实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作为主线,要符合并体现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

3、把气象服务作为事业发展的宗旨,围绕威海市委、市政府和省局党组提出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思路,体现出与威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需求紧密结合。

4、把改革创新和科技进步作为事业发展的动力,体现出“自强不息,创新创业,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威海精神和“团结奋进,爱局如家,艰苦奋斗,勤政廉洁”的局魂精神。

5、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和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站在全市气象行业的高度,编制发展规划,并体现出与威海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保持紧密的衔接。

6、坚持以气象业务、技术、服务的建设为重点,反映新一代气象业务技术体制和服务体系的要求。

三、主要任务和目标

(一)气象业务和服务体系

1、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地面、高空和海洋气象监测工程。

——“*”期间,要建设三个海岛自动气象站,加强海上大风监测,为拓展完善海洋气象服务打下基础;完成城市5公里自动气象站网建设和乡镇20公里自动气象站网建设,为精细化预报和拓展领域提供信息支持,为半岛城市群建设提供更好的气象保障。

——在威海市中心建立气象自动站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系统,确保公众气象服务信息由气象部门在第一时间、第一。

——争取与环保部门合作,做好空气质量预报;与地质部门合作开展地质灾害预报;与水利、民航、国土资源局等部门协作,实现资源共享,进一步提高气象信息的准确率。

2、升级和优化气象监测信息数据传输及存储系统

——完善现有信息数据传输及存储工程

——建立与现有业务互联的新增业务传输及存储工程

——建立行业气象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3、进一步提高气象预报预警的水平

——优化决策气象预报预警工程

——优化海洋气象预报预警工程

——建立森林火险气象预报预警工程

——建立城市环境气象预报预警工程

——建立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程

——建立雷电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工程

(二)人工影响天气

1、建立现代化的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技术体系,努力提高作业服务能力。

——完善监测系统,提高综合探测能力和监测技术水平;依托我市自动气象站、卫星云图和闪电定位仪等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引进先进的车载多普勒雷达,组建中尺度自动站网和闪电定位监测网;建设基于地面探测网、气象遥感卫星、雷达、双通道微波辐射仪和闪电定位仪等多种探测平台组成的立体监测系统,提高对空中云水分布信息的综合探测能力和监测技术水平。

——引进先进的微型计算机机群,运行MM5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和云数值模式,完善业务流程,进一步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决策指挥系统的科技水平。

——建立以等效雷达探测指标判断依据为基础的作业决策系统和效果评估系统;建立基于地理信息和GPS技术的卫星定位和传输系统,提高指挥火箭增雨(雪)作业的保障能力。

2、加强人工影响天气组织管理系统建设,促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规范化发展。

——健全由市县两级政府直接领导、有关部门协同保障和气象主管机构归口业务管理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组织管理体制和协调机制。

——人工影响天气设备(装备)购置、维持增雨作业和科技开发等所需经费,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计划。

3、加强科学研究与开发,加强综合决策指挥技术研究。

——重点开展云降水物理、空中云水资源分析研究;作业条件、效果检验、评估方法及应用研究;人工影响天气对区域气候变化影响的评估研究。

——进行卫星遥感、等效多普勒天气雷达、雷电探测、GP风廓线仪等新技术的应用开发。

——逐步开展增加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森林防火灭火等人工增雨(雪)和机场、高速公路消雾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到2010年,我市人工影响天气总体规划、科技水平及实现经济社会效益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三)气象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

——加强理论创新与技术开发,提高气象科学理论研究应用技术水平。

——大力开展横向联合攻关,加快交叉学科领域技术进步,加强科研与业务的结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突出重点与优势,大力实施相关科学研究计划。

(四)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

以*省气象局《关于实施三大战略的指导意见》为指导,以省局“6121”人才工程为重点,继续围绕“吸引、培养、用好人才”三个关键环节,切实贯彻落实《威海市气象局实施人才战略意见》。要大力加强局校合作,突出对高层次和一线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大力推行岗位培训和在职学历(位)教育工作,扩大培训渠道、增加培训投入、更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检验培训效果,切实提高培训的成效。

到2010年,队伍总量要严格控制在省局下达的控制数额内;要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专业水平较高、管理能力较强的领导干部队伍;努力培养1-2名具有一定国内影响力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数名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气象科技骨干人才;形成能够应对服务需求和具有竞争力的气象科技服务人才队伍。

---人才工作机制实现新突破。人才引进更注重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初步建立各类人才评价体系,人才成长环境有较大改善,分配激励机制更加科学、合理和公平。

---人才队伍整体素质逐步提高。到2010年,具有大专、本科以上学历和硕士以上人员分别达到职工总数的80%、50%和10%,实现所属5个县局(台站)都拥有气象及相关专业全日制本科生;市局要拥有10名以上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职工的专业结构以大气科学、电子专业为主,兼顾环境等交叉学科专业。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要力争有1名人选跻身中国气象局“323人才工程”第二层次(科技业务骨干计划),3-5人作为第三层次(青年新秀计划)人选,并以他们为核心,努力形成市内科技创新团队;基层台站的高级专门人才要能适应新增业务和拓展领域的需要。

(五)气象依法行政。

——加强气象执法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地方气象法规体

系建设;

——增强与市法制办、消防局、建委、安监等法制部门的沟通、协调,密切合作,共同做好气象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和业务培训,加大政策性措施的研究和实施工作,着力解决在贯彻实施《气象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完善执法监督机制,加大执法力度。

(六)基层台站建设和职工生活改善

——按照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基层气象台站建设的意见和指导标准》进一步完善一流台站建设标准,充分体现气象台站的智能化、数字化和高科技化。

——进一步加强基本建设管理,提高基本建设投资效益。

——“*”期间,荣成市气象局要实现局址的整体搬迁,

成山头气象站要完成高空探测站的搬迁。

(七)气象文化、气象宣传和精神文明建设

1、确定气象文化和文明创建目标任务,打造气象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精品工程。

“*”期间,石岛气象台和成山气象站要有一个单位建成“市级文明单位”;荣成局、文登局和乳山局要有一个单位建成“省级文明单位”,达到市级文明行业标准。

2、树立学习观念,创建“学习型”部门。形成创建“学习型”部门的有效机制,纳入目标考核和规划,努力实现创建“学习型、创新型、团结型、廉洁型、勤政型”党组和学习型单位的目标。

3、加强气象文化建设的宣传工作,继续抓好典型的培养和宣传,不断总结气象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经验。

气象调研工作计划范文4

关键词 电力;负荷;预测;管理

中图分类号:TN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21-0073-01

“大运行”体系改革运行之后,110 kV、220 kV变电站、大用户、地方非统调电厂的调度监控运行由原来的县域供电公司上划至市公司,变电站的日常运维管理则由检修公司承担 。各县级供电公司不在直接参与110 kV及以上变电站、大用户、非统调电厂的运行管理工作,而这些变电站、地方非统调电厂大多都是县域供电的主力受电点,直接影响地区实时负荷情况。管理方式的变化,为县域短期负荷预测工作带来难度,传统的管理模式将不再适应新体系下管理要求。对地区短期负荷预测工作提出了更高和新的要求,考核方法和标准也有着不小的变化。在新的形势和要求下,如何切实做好地区短期负荷预测工作,提升预测准确率,成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1 创新“全维度”式管理

“全维度”式管理着眼于负荷预测管理的全过程,对每一个有可能造成影响合格率的环节进行分析;从管理模式,管理人员,预测技术支持系统,信息互通,管理考核全方位全局优化。并建立效果检查机制,逐月回顾上月负荷预测管理情况,深入细致分析,总结经验和教训,以求稳步提升地区短期负荷预测合格率水平,促进电网调度运行向精益型管理模式的转变。

2 “全维度”式管理的应用

调控中心负荷预测管理小组每日将收集的地区气象条件、用电负荷特性、大用户用电负荷、电厂发电计划等信息,输入短期负荷预测软件系统,采用科学先进的预测技术,编制次日地区全天负荷曲线,经部门主管审核批准后并上报省调。负荷预测专职每日统计前日短期负荷预测合格率,并对产生偏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将引起合格率偏差的因素作为调整性输入次日负荷预测模型,尽量减少对次日的影响。每月末进行负荷预测准确率、各类信息准确率的统计计算,发生由于信息偏差较大造成对负荷预测准确率影响的事件,电力调控中心负荷预测管理小组提出改进和考核意见,使电网短期负荷预测满足合格率指标值。

1)各类信息的收集与整理。

①气象信息。电力调控中心与气象台签订长期的深度合作服务协议,由市气象台提供权威且精确的天气预报,增加建立实时天气数据、历史24点数据查询和长期天气预报,使小组掌握的气象资料更加的全面和准确,由小组成员负责整理气象信息,负责输入至短期负荷预测的软件系统,尽量减小天气情况带来的误差。

②大用户信息。成员经过走访营销、负控部门,建立了大用户用电信息共享和实时联动机制,及时掌握大用户的用电情况,并且按时统计分析大用户用电情况,并整理输入系统。

③地区负荷结构信息。目经过与营销部门和计划部门合作,取得了地区用电的负荷结构特点,以及用电情况,并整理输入系统。

④电厂数据。调控中心基于电力调度自动化open3000系统,开发地区非统调电厂发电计划考核系统,获取地区非统调电厂每日的发电计划和前日实际发电量。

⑤有序用电信息。由营销部、地区调控班负责提供地区有序用电安排,包括执行时间、负荷大小、恢复期限等,由小组成员负责整理输入系统。

⑥电网突发时间信息。由地区调控班负责提供地区电网突发时间信息,包括发生时间、负荷变化、恢复期限等,由小组成员负责整理输入系统。

2)科学先进的预测技术应用。

①“电力气象数据对比分析”功能。“负荷与气象数据规则对比分析”模块通过对一段时间内的电网负荷分时段计算出极值并与相应时间段内的温度、湿度、气压的极值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这一段时间以来天气的变化和负荷变化的对应关系,通过各种条件的组合比较帮助我们进行电力负荷与气象要素相关性的分析。

②神经元网络预测技术应用。电力调控中心研发利用神经元网络预测功能预测负荷,输入信息采集总共46个样本曲线包,实现负荷预测准确的统计与分析,并将结果直接输出,对检验成果提供了直接的量化依据。该算法在预测理论上有较大的突破,在具体设计中充分融合了长期从事负荷预测工作的专家的丰富而有效的经验,预测准确度较之以往预测软件有一定的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负荷预测偏差追忆分析。

充分利用open3000系统高软负荷预测模块现有功能,并进行巧妙利用,实现外部信息的导入,利用open3000系统高软负荷预测模块进行追忆分析。通过负荷预测偏差追忆分析系统的使用,减小了负荷预测的偏差率,提高了负荷预测的准确率,有效提高了负荷预测工作水平。

4)月度考核统计、改进反馈。

次月首日,由地区负荷预测专职负责统计前月负荷预测合格率结果,是否满足指标值,并上级调度。对各类信息进行分析的汇总、分析,检查是否存在信息准确度偏差较大的情况,反馈给各类信息提供单位或部门,并提出考核意见以及下阶段改进措施。

3 结论

总之,通过实施精确的气象信息预控、各类详实生产数据的归总、系统改进预测模型和算法,加强对历史负荷曲线和典型的天气变化情况的分析比较,采用基于数据挖掘和软计算的负荷特征点变化量预测的日负荷曲线绘制算法,提高了电力公司对地区电网负荷预测的预测准确度。今后要进一步应用好“负荷―信息特性分析工具”,通过对电网负荷特性的变化规律的充分研究,融合运行人员长期积累的丰富经验,做到超前预警、机动联调、智能跟踪。

参考文献

[1]牛东晓.电力负荷预测技术及应用[M].中国电力出版社.

气象调研工作计划范文5

关键词: 台湾地区;防灾;科技计划

一、 台湾推动防灾“国家型”科技计划的背景

台湾属亚热带地区,台风频繁,每年平均约有3.6次侵台,近年台湾的台风灾害损失,平均每年约为200亿元(台币,下同)。同时,台湾位于欧亚大陆板块与菲律宾海板块交界之处,属世界上有感地震最频发的地区之一。世界银行2005年曾有报告指出,台湾地区有73%土地及人口曝露于地震、洪水及旱灾等或其它自然灾害,在世界上属于易受自然灾害伤害的地区之一[1]。根据台湾有关方面的统计,从1958年起,台湾几乎每一年都有自然灾害的伤亡及损失。其中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为1999年发生的“921”大地震,有2,415人死亡;其次为1959年发生的“八七水灾”,造成667人死亡;第三为2009年8月的“莫拉克”台风,共有643人死亡 [2] 。自然灾害不仅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也给台湾社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例如,1959年8月7号受台风“艾伦”影响,在台湾引发了“八七水灾”,官方统计损失高达35亿元以上,约占当时“国民”所得的11%[3]。1999年的“921”大地震是近100年来台湾西部发生的最强烈地震,有关方面预计地震造成的损失将高达数百亿美元[4]。

面对频发的自然灾害,台湾“国科会”曾于1982年推动了五年一期、共计三期的大型防灾研究计划,为台湾相关自然灾害的防救工作建立了一定的基础,也培育及凝聚了防灾科技人才。但由于台湾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的快速变迁,对保护生命财产安全的要求逐渐增高,当局也认识到必须尽快研究制订出更加具体有效的防灾救灾对策,并加强将防灾科技研究成果落实于防灾业务。1996年召开的台湾第5次“科技会议”,形成了“加强防灾科技研究及相关基础研究,特别是跨领域任务导向的整合研究,以‘国家型’计划推动”的建议。在1997年台湾首次设立的四项“国家型”科技计划中就包括了防灾科技计划。

二、 防灾科技计划的设立和终止

防灾科技计划是台湾的第一个“国家型”科技计划。台湾“国科会”在1997年正式设立防灾科技计划,并将1998年定为计划的预备年。防灾科技计划作为跨部门、跨领域的整合型计划,由“国科会”与防救灾业务相关行政部门共同研拟、推动与执行防灾减灾有关的上、中、下游的科研工作,并对研究成果加以整合,落实应用于防救灾业务上,以期提升台湾整体的灾害防救科技效能。

该计划分别于1999~2001年、2002~2006年执行了第一期和第二期,计划投入的总经费约34.1亿元(第一期计划7.5亿元、第二期计划26.6亿元)。参加该计划执行的台湾行政部门有“国科会”等十多个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下属机构,设立有防灾“国家型”科技计划办公室管理整个计划的实施工作,开展的研究项目总数超过1,200个。台湾“行政院”于2003年在防灾“国家型”科技计划办公室的基础上宣布设立“国家灾害防救科技中心”负责该计划的运作管理。此后,由于防救灾科技研究与落实应用导入常态运作,防灾科技计划在执行两期后于2007年终止执行。该计划结束后,由“国家灾害防救科技中心”负责全台灾害防救研发力量的整合与强化,协助政府拟订有效的防救灾对策,提升社会的整体抗灾能力。台湾有关部门还共同研拟了“强化灾害防救科技研发与落实运作方案”和“灾害防救应用科技方案”,这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看作是防灾科技计划的后续计划。台湾防灾研究工作推展历程如下图所示。

三、各期防灾科技计划的执行情况

防灾科技计划第一期实施的时间为3年,自1999年至2001年止。总经费约10.4亿元(含预备年2.9亿),由台湾“内政部”、“交通部”、“经济部”、“财政部”、“农委会”、“教育部”、“卫生署”、“环保署”、“公共工程委员会”、“国科会”等10个行政部门的13个单位共同推动。主要目的是结合相关部门,有系统地推动上、中、下游科技研发工作,整合研发成果,使其转化成可落实应用于防灾业务的技术。

计划第一期的工作以对台湾地区威胁性最高的台风、暴雨、地震等灾害为研究对象,分为防台(含气象、防洪、泥石流)、防震、防灾体系(含防灾体制、防灾资讯系统)等3组。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

(1)建立防救灾研究与实务所需的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数据库;

(2)研发灾害潜势的评估方法,并据以进行全台灾害潜势分析;

(3)选择示范区进行危险度评估及灾害情况模拟,以确立灾害危险度评估与灾害情况模拟的方法,作为今后划分危险区的依据;

(4)以潜势分析与情况模拟成果为基础,建立一套决策支持与展示系统,供相关行政机关与民间机构应用;

(5)研拟示范区的防救灾计划,为相关单位提供执行防救灾业务的依据,并对防救灾业务单位依计划的实际操作结果进行验证,以确立作业模式;

(6)针对现行的防救灾体系及其运作、防救灾相关法规等进行评估、检讨,并参考前述危险度评估、情况模拟等结果,提出现阶段的改善建议,作为今后继续改进防救灾工作的指引。

第二期防灾科技计划为期5年,于2002~2006年期间执行。第二期计划延续并强化第一期计划的工作内容,一方面持续推动防灾科技的研发,另一方面促进研发成果与防救灾实务的结合,以加速台湾灾害防救水平的提升。第二期总经费约为26.6亿元,由台湾“国科会”、“灾害防救委员会”、“农委会”、“公共工程委员会”、“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原住民族委员会”、“卫生署”、“环保署”、“内政部”、“经济部”、“交通部”、“教育部”等12个行政部门的18个单位共同推动,涉及的行政主管部门较计划第一期有所调整。此外,第二期计划还将“921”大地震的后续相关研究工作纳入,补充当时灾害防救的缺失并希望能有助于灾后重建工作的推动。

第二期计划规划的研究内容基本上保持了第一期计划的规划思路,即分为防台(含气象、防洪及坡地等3个研究群)、防震(含地震及地震工程等2个研究群)及体系(含防救灾体制、社会经济及防救灾信息等3个研究群)等3组8个研究群。第二期计划的课题架构将包括7项课题主轴,其重点放在以下三个方面:

(1)应用落实课题。第二期计划通过检讨第一期计划及其成果,就其中完成度较高且可运用的研发成果,研拟转移、应用到各县市政府防救灾实务的课题,并进一步研议相关配合作业使地方政府能主动参与和投入适当人力与资源,以建立防灾科技研发成果往下扎根的移转模式,落实第一期计划的研发成果。

(2)加强扩充课题。第二期计划以第一期研究成果为基础,规划了待强化或扩充的研发课题,在既有的研发成果上再力求精进,以增加其成效。其次,由第一期计划的推动及“921”大地震的经验发现和社会经济相关课题的研究,在灾害防救计划的研拟与相关工作的推动十分重要,故第二期计划将扩充此领域的研究范围。

(3)“921”震灾课题。就“921”大地震以及灾后重建工作所面临的诸多课题进行检讨,选择其中有助于强化台湾地区灾害防救水平及灾后重建顺利进行的课题,拟订相关计划进行研究,此类研究将着重其时效性与优先级。

在1999~2006年期间,防灾科技计划的年度经费及研究人力投入详见表1:

表1 1999~2006年台湾防灾科技计划年度经费及研究人力投入统计表

年度 经费(亿元) 人力(人年)

1999年 2.129 534

2000年 3.049 550

2001年 2.330 558

2002年 4.952 1528

2003年 5.355 1632

2004年 5.558 1839

2005年 5.189 1530

2006年 5.498 1625

数据来源:台湾《科学技术年鉴》

四、防灾科技计划成果简介

通过两期防灾科技计划的执行,已获得若干具体研发成果,并落实应用于相关防救灾工作,主要体现在:开展灾害趋势与危害度分析、建立防灾救灾资料库与决策支持系统、重大灾害勘察与评估、强化灾害防救体系、强化灾害应变作业效能、协助地方政府强化灾害防救作业能力、推动社区防灾工作、加强和推动防灾教育等方面。防灾科技计划第一期获得的成果主要包括:

(1)防台方面

完成无人飞机台风观测远距离遥控模式操作测试,有助于提升台风观测与降雨预报的正确性,以及拟定台风侵台前紧急应变的措施。完成台南县市、嘉义县市、高雄县市、台北县市、新竹县市、云林县、桃园县、基隆市、台中县市、南投县、苗栗县、彰化县、宜兰县及屏东县等地区的盐水潜势模拟分析,并依《灾害潜势资料公开作业要点》进行审议。完成神木地区出水溪流域泥石流灾害及治理评估报告,建立全台崩塌地资料库及地理资讯系统架构,泥石流危险溪流潜势分级、陈有兰溪(泥石流示范区)自然环境资料库及情况模拟方法等。

(2)防震方面

有效掌握台湾地理特性的资料,包括活断层位置分布图、场址土壤分类图、地下水位及山崩潜态图。建置完成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系统(HAZ-Taiwan),配合进行地震灾害的损失评估与情况模拟。

(3)防灾方面

完成救灾基本资料库的建立,有效整合防救灾资料库、模式库与灾情资讯。详细记录“921”大地震协助国外紧急搜救队至灾区进行抢救工作的作业方式,利用HAZ-Taiwan系统进行地震震度范围的模拟分析,并建立“921”大地震灾情资料库。为使研发成果落实应用,2000年5月台北市政府与“国科会”签订合作协议,将淹水潜势资料、泥石流危险溪流与坡地灾害防治、地震灾害损失评估及决策支持系统与灾害管理决策志愿系统等成果与技术转移至台北市政府相关业务单位,并协助台北市政府规划建立地区防灾计划与防救灾组织。

第二期防灾科技计划共有9个研究群,包括气象、防洪、坡地、地震、地震工程、人为灾害、社会经济、防救灾体制与防救灾信息等,其中人为灾害研究群成立较晚(2003年8月成立),其余8个研究群在第二期计划中执行项目工作的重要成果具体如下:

(1)气象研究群

进行台风降雨气候统计模型的建立、更新、验证与改进工作;协助推动Aerosonde台风观测任务,并于2005年10月成功穿越龙王台风抵达台风眼,创台风研究的世界记录。

(2)防洪研究群

完成台湾地区22县市淹水潜势资料,并进一步针对水灾近况演练需要,重新检讨与制作高精度的淹水潜势数据,以支持水灾情况演练以及相关工作推动并落实应用于灾害防救相关单位。

(3)坡地研究群

初步探讨示范区崩塌降雨特性分析并且将潜势资料初步落实于坡地灾害小区避难规划。

(4)地震研究群

以“921”大地震系列强震资料来研究台湾中部场址土壤非线性反应;以气象局强地动观测网所搜集的强震资料来研究高屏地区场址效应,此项研究成果可提供快速发展中的高雄都会区未来建设时的基础防震参考。

(5)地震工程研究群

台北示范区工址特性的研究,根据地表运动资料及仿真地震数据建立台北盆地显著周期分布图和台北盆地的工址设计反应谱;台北示范区维生管网系统的危害度分析与评估,进行台北市示范区机率地震的模拟分析并初步建立台北市示范区土壤液化潜能评估方法和台北市示范区地下自来水管、道路之网络系统SSP(series system in parallel) 。

(6)防救灾体制研究群

协助完成灾害防救基本计划的制订并推动小区防救灾活动。

(7)社会经济研究群

推动自然灾害保险机制的运作与研究,并规划台湾天灾风险社会、经济与心理基本调查内容与主题。

(8)防救灾信息研究群

规划灾害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及系统架构并建立灾害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数据库。

除此之外,第二期计划还在防灾科技研发推动机制方面、重大灾害勘查与检讨评估方面、建立防救灾数据库与决策支持系统方面、学术研究方面、提升灾害防救作业效能方面以及协助“地方政府”强化灾害防救能力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

五、简评

防灾科技计划开始实施以后就一直强调防灾科技成果的研发并将成果转化为实际防灾运用技术,以期望能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社会损失。有评估指出,虽然该计划执行两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尚不足以应付台湾未来多变化的艰巨挑战。

从计划的投入情况看,经费投入在第二期有飞速的增长,从第一期的7.5亿元跃升到26.6亿元,相应的人力资源投入在第二期也呈现出了极大的增长趋势。这主要是因为研发成果转化为实际防灾运用技术阶段需要大量的人力去推广促进,这其中也包括计划第一期执行期间台湾发生“921”大地震,有关抗震救灾的研究需要和课题大量增加,从而刺激了计划第二期的投入增长。从产出来看,第一期主要是防灾相关的一些科学基础研究工作,比如建立防救灾研究与实务所需的数据库、研发灾害评估方法、建立决策支持系统等;第二期在沿袭第一期研究的基础上主要是推动研发成果落实应用于灾害防救相关单位。该计划在学术研究上也有一定的产出,例如该计划的有关研究工作在2006年一年就发表学术论文338篇,召开国际防灾学术研讨会16次(其他年份的数据未公布)。

至于防灾科技计划为何在执行了两期以后宣布结束,“官方“给出的理由是“国家灾害防救科技中心”成立后,防灾减灾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转入了日常运作,不再需要以“国家型”科技计划方式予以推动和投入资源。其实,这与防灾科技计划设立后的执行过程和效果与当局最初设立“国家型”科技计划的宗旨有一定程度的偏差不无关系。从“国科会”1996年拟定的《“国家型”科技计划推动要点》就可看出,设立“国家型”科技计划必须有长期而明确的目标、能开发出创新技术,具有国际性、前瞻性,能够整合产业的上中下游以及官产学研资源,促进产业投资等[5]。显然,防灾科技计划的性质和特点并未与上述要求充分契合,而且其研究成果能发挥促进产业投资的功效甚微,该计划的终止就顺理成章了,这从 “国家型”科技计划后期推出的多个计划均为与台湾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也可以看出倪端。

参考文献

[1]《科学技术年鉴》[M].台北:国家实验研究院,2008.

[2]张修武,谢明昌.台湾的灾变天气[A].中国气象局.2011年海峡两岸气象科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气象局:2011:3.

[3]戴宝村.台湾历史上的八七水灾[N].Taiwan News,20010806(台湾之窗专栏)

气象调研工作计划范文6

【关键词】水文分析工程;特色;规模设计

一、水文分析计算工程简述

在应用频率方法的早期,最大洪峰流量或最高水位的计算,对资料系列的选择注意较少,往往只要是一年中的最大值就选用,而忽视频率分析的前提条件——洪水系列中各项洪水应满足相互独立且服从同一分布的假定,经过较长时间的研究和资料积累,逐渐认识到:不同物理成因的洪水分布是不同的,具有不同统计特性,因此,不能混同作频率分析。例如暴雨洪水与融雪洪水(长江上游);梅雨期洪水与台风洪水(长江下游);有些地区的夏季洪水与秋季洪水(汉江流域)就不宜当作一个洪水系列,更不应把垮坝决口所形成的洪水加入系列;另外,由于流域内水利工程(主要是水库等蓄水工程)和水土保持措施的增多,影响到实测洪峰流量或最高水位的变化,因此,在用作频率计算时还需要进行还原。

水文分析计算是水利水电和有关工程建设中规划设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提供水文数据和成果,是研究工程项目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的重要依据,水文分析计算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统计;设计洪水计算;设计暴雨及产、汇流计算;径流分析计算;泥沙分析计算;水资源评价及地下水、水情、水质等专项水文分析计算;是水文学的一个分支,是为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及运行管理提供水文依据的一门科学,主要内容分为水文分析计算和水文预报两方面,水文学知识河川径流,水文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水文资料的收集与统计,设计洪水,流域分析计算,水质及水质评价。

不同工程要求估算的水文设计特征值不尽相同。桥梁工程要求估算所在河段可能出现的设计最高水位和最大流量,以便合理决定桥梁的高程和跨度;防洪工程为权衡下游和自身的安全、经济和风险,要求估算工程未来运行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稀遇的洪水;灌溉、发电、供水、航运等工程需要知道所在河流可能提供的水量和水能蕴藏量,以确定灌溉面积、发电量、城市或工矿企业供水量和航运发展规模。工程的运行时期可长达几十至几百年,不可能象水文预报那样给出该时期内某一水文特征值出现的具体时间和大小,而是用水文统计的方法,估算在该时期中可能出现的某一设计标准的水文特征值,一般说,运用水文统计方法所依据的样本很少,抽样误差较大,往往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因此,不能单纯根据工程所在地点的水文资料进行计算,还必须对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进行充分的合理性分析,才能较可靠地求得工程所在地的设计水文数据,因此,也常称水文计算为水文分析与计算。

二、水文分析计算的特色

计算方法主要是根据水文现象的随机性质,应用概率论、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实测水文资料的统计分析,估算指定设计频率的水文特征值,在实际计算(或称频率分析)中,水文资料条件大致有两种情况,即有较长实测水文资料和短缺实测水文资料,经过长期以来的实践和研究,水文分析计算技术发展已具有自己的特色:

(1)在设计计算方面,由单纯对已发生事件资料的直接使用,到根据数理统计理论,运用随机模拟方法,从气象方面分析暴雨洪水的成因,进而发展到统计、成因有机综合的水文气象途径;同时,从计算坝址设计洪水到研究入库设计洪水也有可喜的进展。

(2)地下水流动系统发育的时间尺度,变化范围很大.

(3)在水文资料应用方面,由仅仅应用短期少量实测水文资料,到充分利用我国历史文化悠久、文献典籍丰富的优势,查考历史雨情、水情记载,延展水文资料系列;尤以利用现代技术分析估算历史洪水的量级和重现期,具有开创性特色,其经验已得到国际水文界的重视。

(4)在频率计算方面,在广泛分析各种经验频率公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多个特大洪水加入的经验频率计算公式。

(5)地下水流动系统发育的空间尺度,变化范围很大。

(6)在产、汇流方面,成功地研制出不同条件下的产流模型和实用的汇流曲线。

(7)在可能最大降水计算方面,在国内最先将气象与水文结合,进行可能最大降水计算研究,提出了大面积长历时可能最大降水计算的一系列方法,并对水汽净输送量、对流模式等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

(8)流动的地下水是无处不在的地质营力,其作用可以达到地面以下极大深度,对极其广泛的自然过程与现象,都有着控制性影响。

三、水文分析计算对工程规模的影响

水文分析计算对工程的建设改变了天然河流的水文特征和结构,在河流上建坝,使上游水流速减缓、水深增大水体自净能力减弱;库区水体增大后,水温结构也会发生变化对水体密度、溶解氧、微生物和水生生物都产生影响,下游河道的径污比和鱼类繁殖条件发生变化;水库蓄水后可引起周围地区的地下水位上升,导致土壤环境变化等。

在涉及工程水文水利计算应用方面,已由工程规划、设计阶段水文水利计算扩展到应用与管理阶段;在研究内容上,主要涉及一些特定条件下(设计条件、管理条件),水文循环、水量平衡、水体相变中同降水、蒸发、气温等有关问题,为工程水文水利计算提供一些必要依据和改进一些应用水文计算方法;在气象学分支学科应用上,已由天气学、气候学向天气气候学、古气候学扩展,并向其他学科延伸合作,逐步形成了多学科交叉(如环境学科、信息技术、遥测与遥感技术)应用局面;在研究方法上,强调统计与成因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建立在一定成因基础上的概化模型与统计模型法为主,以及在一定天气气候与环境背景下的地理综合法。

根据实践经验,以及综合目前对水文气象学科比较盛行的看法,我们认为这门学科是研究不同情况下(自然状况与设计概化条件下)水文循环、水量平衡、水体相变中同降水、蒸发、气温等有关问题的一门学科。它是气象学与水文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既是应用气象学的一个分支,又是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步向其他学科延伸,其研究成果主要用于河道、水库的防洪(包括防凌洪)兴利,以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设计、应用与管理。

总结:

水文分析计算对工程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我们在水文分析计算对工程影响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工程作为新生的环境组成与其他各环境组成的协调和平衡问题。使它们组成一个更为和谐的水资源系统,当前水文工程急需树立起环境保护的意识,充分意识到环境问题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现代水利事业发展方向是变工程水利为资源水利,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我国工程水文分析计算的新进展《水文》2012年05期.

[2]分蓄洪区架空送电线路工程水文分析方法《电力勘测设计》2012年06期.

[3]灞河流域水文分析《黑龙江水专学报》2011年04期.

[4]嫩江大赉水文站枯冰期最小流量系列分析《东北水利水电》2010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