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启示教案范例6篇

钓鱼的启示教案

钓鱼的启示教案范文1

规则是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它是办理事情、解决矛盾、调节利益关系的行事准则。规则有各种表现形式,从国之重器的法律法规,到一个行业、一个单位、一次比赛为了确保正常秩序而制订的条例制度等等,无不是规则的具体体现。

崇尚规则是现代民主社会、法治国家公民的基本素质。规则意识要从小培养。小学语文课本里有些课文就是这方面的主题,如《那天》《鱼的启示》。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有篇课文《那天》,讲述了一个的故事。小时候“我”家不富裕,父亲是汽车修理厂技工,他梦想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机会来了,父亲买中了一辆奔驰汽车,但中奖的是他为同事库伯代买的,他在上面做了记号,自己的那张却没有中。经过思想斗争,父亲把的消息如实告诉库伯。第二天,库伯把车开走了。文章最后写“我”成年以后回忆起父亲打电话给库伯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在故事中,哪张是自己的,哪张是库伯的,也只是一个谁先谁后的问题,这点与田忌赛马颇为类似。只要父亲调换一下顺序,也可以“转败为胜”,得到梦寐以求的轿车,但是父亲没有这样做。父亲内不欺心,外不欺人,诚实的品格让人敬佩。不是在面对面,有人监督时才尊重规则、尊重事实,而是对手根本没有在场,没有任何监督时依然要严格要求自己尊重事实、尊重规则。

同类型的故事还有《钓鱼的启示》。它讲述了作者34年前的一天晚上和父亲去钓鱼,好不容易钓到一条大鲈鱼,但此时离捕捞鲈鱼开放时间还差两个小时,于是父亲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这件事使我从中获得启示,那就是:道德虽然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要是人们从小受到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在利益和诱惑面前,父亲不是教我怎样突破规则获得利益,而是让我学会拒绝诱惑,放弃利益,守护规则的尊严。

钓鱼的启示教案范文2

一、角度――基于学生立场

提问应该也必须从学生立场出发,才是合理的、有效的,因为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教学的切入点是学生的需要、欲望、祈求,教学才不是多余的。否则目无学生,提问再振聋发聩,也是徒劳无益。优质的提问应该是学生自己的质疑或发问,即使由教师提出,也应该是“代生立言”。通常教师需要思考:

①兴趣:我们应当问什么样的问题来引起学生的注意?

②参与:我们应当问什么样的问题来保证学生的积极参与,让他们的观点成为该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③沉浸:我们应当问什么样的问题来促进学生承担对学习的责任?

④内化:我们应当问什么样的问题来创造一个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有机会反思与课程内容有关的个人想法、感觉、态度、观点、经验和价值观。

⑤解释:我们应当问什么样的问题来促进他们表达对个体主观世界、同伴的想法、中心思想三者关系的理解?我们应当提供什么样的机会使学生能够从自身新的理解中形成新的问题?

⑥评价:我们应当问什么样的问题给他们提供机会在不同媒介中检验新思维?

二、高度――把握整体结构

问题是思维活动的起点,提问是为了引发学生的思考,促使学生进行探索。如果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没有一定的思维价值,仅停留在简单的记忆与是非选择上,学生的思维能力就难以得到提高,也就是说,问与不问一个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握文本的整体结构,提纲挈领地引导学生明确研读的大方向,纵览全局,感悟全篇,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学生来参与思考讨论探究,做到一“问”立骨,起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

在全国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许嫣娜老师执教的《小动物过冬》获得特等奖,高林生老师如此评价:“这节课整个的教学流程综合、高效。特别是对第3、4、5、6小节的理解,许老师以‘小动物究竟是怎样商量,怎样过冬的呢?’为核心话题,统领教学过程,使整个教学纲举目张、条分缕析。”优秀教师用实践又一次证明了:精心设计的具有思维价值的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

三、梯度――合理安排顺序

问题是研读的线索,每个问题都可以看成是研读过程的一个环节,一个梯级。问题设计应该统筹全局,具有方向性、整体性和系统性,做到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形成梯度,逐步推进,达到高潮,符合学生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

比如《钓鱼的启示》的教学,揭题时,是引导学生关注“钓鱼”还是“启示”,起点是不一样的。如果一开始就关注“启示”,抓住“启示”的语句学习,从理性到感性,学生就会感到很抽象。而一开始从“钓鱼”入手,体会放鱼之难和父亲教育之严,再来感悟得到的“启示”,对文章哲理的理解就水到渠成。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思维。问题一:从钓到大鲈鱼到把大鲈鱼放回湖里,“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抓住主要词句感悟放弃已经到手的大鲈鱼有多难。问题二:父亲要“我”把到手的大鲈鱼放掉,态度那么坚决,是不爱“我”吗?他做得对不对?抓住主要词句感悟,体会父亲对“我”严格的道德教育。问题三:“我”从钓鱼中得到什么启示?引导学生联系上文理解作者得到的启示,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列举一些具体的例子,通过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而加深对“启示”的理解。

以上一个个循序渐进的问题使学生研读文本的过程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在发展学生言语能力的同时,更能训练其思维的严密性和逻辑性。

四、效度――立足学科本质

王尚文先生说:“把全部都聚集于如何指导学生理解或运用语言文字上,这就是把工夫花在了该花的地方的语文课。”所以,语文课设置问题要咬定语言不放,自始至终关注语言的内容、形式和表达效果,针对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语提问,引导学生细读课文,精读课文,品味词句,联系具体语境和设身处地的体验,增进对文本的理解。更要抓住重点语句和关键细节提问,引导学生弄懂深层道理,探究言外之意。

特级教师薛法根执教《爱如茉莉》,着意培养学生对语言敏锐的感受力,使学生从课文语言中体会字词的“冷暖”。

师:描述感人的画面与情景,哪个画面,哪个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没有表示)

师:轻轻柔柔的,阳光是悄悄地“探”了进来,有没有温度?有没有温暖?是几度?“探”字有温度吗?

(师板书:“探”)

生:应该是有的,因为阳光充满了温情。

师:“探”和“照”有什么不同?

生:“探”用的是拟人的写法。

师:为什么用“探”,“照”和“射”都可以呀?

生:这样写比较轻……

生:改了别的字就不是拟人了。

(师生笑)

师:完了吗?

生:用上“探”说明阳光也不打扰这幅画面。

师:也像做儿女的一样,不愿意打破这样的画面。这些景语是有感情的,所以是有温度的。同学们再读一读。

(学生齐读)

这个案例中薛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探”字与“照”“射”的比较,体会“探”在这里的感情魅力,让学生既感受到“探”的独特,又感受到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

五、敏度――把握生成契机

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再精心的预设也无法穷尽动态的生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课堂中突然出现的“意外”高度敏感,适时地捕捉转瞬即逝的契机,促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知识的系统化,鼓励学生挖掘所隐含的知识点,凸显思维的过程,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引导学生在追寻答案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

钓鱼的启示教案范文3

摘要像农庄一样组织课堂,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舞台,学生在其中自主地表演、参与、享受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体验运用知识的乐趣。文章针对年级越高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越低这一困惑,进行分析、研究,力求从自主参与和培养兴趣、创设和谐课堂等几个方面进行尝试。确实改变了这种现象,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自主参与;兴趣;创设情景

记得有个教学专家给我们作报告,他说:“小学生在课堂上举手发言非常积极,简直小手如林啊!虽然看上去很热闹,但上课老师的提问未必是有效的。”我很认同这一观点,但我却非常怀念这样的热闹场景。因为我一直被一个困惑包围着,那就是:在七年级时,学生对科学充满了好奇,只要提出的问题是他略有所知的就想积极举手发言,有时遇到抢答题或小组竞赛题时,生怕老师没看到他而把手举得高高的,甚至主动站起来抢着回答。但到了八年级,主动举手的学生渐渐少了,而且经常集中在几个人身上,到了九年级就更加明显了,难得有人主动举手,我不禁感叹:课堂本应是学生的舞台,是一展身手的地方,学生统统成了“过客”,老师在台上演“独角戏”,面对老师的一再追问,台下的学生仍面无表情,举手者寥寥无几,老师只好“点兵点将”,学生为何如此被动?有人说这是学生渐渐成熟的表现,果真如此吗?这个问号一直徘徊在我的脑海。

一天,陪女儿去儿童公园玩耍,看到这样一种场景让我若有所思,茅塞顿开。场景:在儿童公园内的平地上,小朋友围在充气水池边钓金鱼,鱼杆和饵料都是租来的,每钓一分钟付一元钱,大人和小孩都很兴奋,女儿平时经常喜欢买金鱼,买来喂两三天就不管了,所以没过几天鱼就死了。但她从来没有钓过鱼,看到别的小朋友钓得热火朝天就迫不及待地上阵了,由于没有经验,鱼总不上钩,急得她呀像热锅上的蚂蚁,幸好有旁人耐心指导,在第10分钟左右钓上来第一条鱼,她高兴得跳了起来,接下来一发不可收拾,接连钓了4条,速度也越来越快,恨不得把她看得上眼的金鱼都钓上来,不知不觉半小时过去了。

当把5条金鱼拿回家时,家人都觉得不值,而我却觉得相当值得,因为女儿真正体验了一回钓鱼的乐趣。而与以往买鱼相比,这次她更细心,5条金鱼养了半年左右。

启示:买鱼养和钓鱼养,为什么女儿对鱼的照料程度不一样,后者为什么更持久些呢?我想最主要的区别在于:钓鱼给了她一个亲自参与的机会,满足了她对参与的渴望,经历了过程,使她体会到钓上来的鱼是来之不易的,从而让她倍加珍惜。这与花同样的价钱买鱼来养是不能同日而语的,钓鱼时不仅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还可以从别人那里学到钓鱼的技巧和经验,体验其中的乐趣。这种自助参与式的方式让每一个小朋友在过程中收获了快乐,得到了满足,同时激发了热情,唤醒了自己的主体意识。

联想:近两年,当地涌现出很多的农庄,游客可以在付钱后钓鱼;采摘杨梅、桔子、挖春笋或烧烤,与直接拿到街上去出售相比,生意更为兴旺,这一手段与女儿钓鱼养有异曲同工之妙。那么课堂教学能不能借鉴农庄这种自助参与式的经营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中的主角呢?

反思: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道理都懂,让学生从“学会”转变为“会学”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但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我会挑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来回答,有时干脆就自己一讲到底,忽略了学生的感受,更没有把思考的时间留给学生,久而久之,学生参与的热情开始下降,老师由导演变成了演员,学生成了陪衬,参与度可想而知,教师这种长期单向的授予学生知识的课堂模式,严重抑制了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建构知识的热情。女儿钓鱼的事情给了我重要的启示:在教学中我们除了传授钓鱼的方法以外,更应该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垂钓之趣,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尝试:在经历以上这些思考后,我开始尝试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渗透这种意识,多创造让学生能参与其中,积极主动学习的条件,让他们学有所乐。如:上“心脏和血管”这一内容时,一上课我就组织学生右手放在左胸口上,齐唱国歌,感受心跳,并激励:“同学们,刚才你是否感到了别样的自豪与庄严”,然后乘势提出:“你知道我们的心脏是如何工作的吗?”导入新课。此时此刻学生对心跳的体验是深刻丰富的,而老师的提问又犹如在河中扔进了一块石头,激起学生求知的层层涟漪。有了这次课堂教学试验后,在备课过程中有意识地安排进一步的尝试。又比如上九年级酸的性质时,叫学生用厨房里的食醋做鉴别食盐和纯碱、检验鸡蛋壳能否溶于酸和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等实验,由于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对知识掌握的非常扎实。只要老师研究学生生活经验并通过设计,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让他们放开手脚大胆干、张开嘴巴尽情表达、竖起耳朵悉心聆听,他们就不会觉得课堂与自己无关,而是可以因自己的主动参与而变得富有灵气的活载体,是一种可看、可做、可验证的现实存在,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课堂也因而变得富有生机 ,我感悟到:主动参与犹如给学生按上了一对飞翔的翅膀,有了它学生才有可能真正飞向学习的乐园。

那么怎么样才能让学生在“农庄”里自由垂钓、自主采摘、尽情参与,创造课堂的精彩呢?

一、转变观念,创设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

1.给学生坚定的信任

要让学生主动参与,首先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了解他们已有的认知水平,从实际需求、兴趣和意愿出发设计活动,让他们大胆地展开手脚,并适时、适度地用一个肯定的点头,一个关爱的微笑,一个真诚亲切的目光和“你们成功了!”“你们的结果真不错!”“你比老师想得还周到!”等语言进行激励评价,这样他们参与的热情和主动性就会调动起来,有顾虑的学生才会放下思想包袱参与到活动中,课堂才会变得富有朝气。

2.创设民主、宽松的表达环境

教师要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尤其是照顾弱势学生的状况,要意识到每个学生的观点都非常重要,应想方设法让学生将不同的观点都亮出来,在教学中采用鼓励的语言、商量的口吻,比如主动问学生:“对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你能对这种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吗”等,或者让自己扮演小组成员,和学生一起选择问题、设计方案、讨论和解决问题,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学生会由衷地展现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积极大胆、畅所欲言、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积极营造敢问敢答、互相合作争论、争辩的课堂氛围,使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真正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3.明确目的

对于教师来说,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让学生有明确的参与目的。如果提前给学生导学案,并明确地给出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活动设计时要选择适合学生对象的参与方法,给出清晰的指导和说明,激活先前知识,那么学生就可以通过预习课本内容、为上新课做好准备,对自己要扮演的角色有个心理定位,便于顺利地、有效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演好自己的角色。避免宝贵的课堂时间。

钓鱼的启示教案范文4

1 学会"示弱",引发"侠义豪情"

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形象一直是知识渊博、无所不知的"圣人"。但是这样的"心理图像"却会抑制学生的表达欲望。在和学生的亲密接触中,我们要故意暴露自己的"短板",给学生一个帮助别人的机会。生活中,我常告诫学生"三人行,必有我师。"茶余饭后,我常常向喜欢钓鱼的学生请教钓鱼的学问(尽管我对钓鱼毫无兴趣)。课间,我会对他们玩的陀螺表现出极大的兴致,却又什么都不懂(尽管这一切在我眼里都是过去式的小儿科),虚心地向他们请教,还不时地秀几下我的三脚猫水平。他们总是很有耐心地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而我总学不会。最后,我往往自嘲地说:唉,你们比我强多了!通过这些小把戏,让学生们觉得老师也有很多不知道的东西,也需要他们的帮助。这样面对我时,他们便不再紧张。他们以帮助我为荣,为能被我需要而感到自豪。

课堂上,我经常把一些知识点巧妙地设置成我的"短板",让学生发现和帮助。例如,在巩固字词的练习中,我经常在板书时"忘记"或"写错"要写的字,让学生不经意地发现我的错误并指出来。而我总是很"懊恼"地说:"什么记性,怎么老记不住呢?"于是,学生们豪情大发,纷纷告诉我最好的记忆方法。不知不觉中,我达到了预设的目标,学生也沉浸在帮助我的快乐之中。

2 "难得糊涂",巧创交流机遇

高年级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对于"老师话语"和"文本见解",可能会提出疑问和不同看法。他们喜欢争辩,好追问,好自我表现,尽管有时显得片面和主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当"糊涂",保护学生独特的体验,并给学生创造说服别人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如,教学《钓鱼的启示》一课,当讨论到是否赞同父亲要"我"放掉好不容易钓到的大鲈鱼的做法时,很多学生都说": 没有到规定的钓鱼时间,钓上来的鱼就应该放回去,这是道德规则,我们应该遵守!"我相信这是很多老师都期待听到的标准答案。可正在这时,一个男孩站起来不服气地说:"好不容易钓到了大鱼,放掉了多可惜啊!"也有学生附和说:"机会不是经常有的。老师不是经常教育我们要抓住机遇吗?"就这一句话,使班上顿时像炸开了锅。"是啊,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难得的一个机会,能轻易放弃吗?""作者后来三十多年再也没有钓到这么大的鱼,不也说明这个决定是错误的吗?""规则也是人定的,可以修改!""无论如何,不遵守道德规范就不应该!"围绕"该不该放"的问题,同学们分成两派,争论起来了。眼看谁都说服不了对方,他们就来请我裁定。我灵机一动,打起了"太极":"这个,好像应该放了吧?""好像放了也不对!""你们说说看,为什么该放?不该放又是为什么?"求助无望,他们又从道德层面到竞争压力展开了激烈的争辩……最后,终于达成了共识:机遇固然重要,道德更是做人的根本。看他们争得面红耳赤,我却在心里笑开了花。教师的"糊涂"让学生得以充分地表现自我,给学生创造了思维碰撞的机遇。解决了问题,他们就会有探索者的收获、发现者的欢乐、胜利者的喜悦,这也是促使学生形成最佳学习心态的最好途径。

3 "无为而治",激发探究热情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享受热烈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要想使语文课生动活泼、有魅力,我认为,教师要"无为而治",把本该属于学生的课堂还给学生,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主独立"和"小组合作"主动发现知识、建构知识、解决能够解决的绝大部分问题;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亲历、体验,形成"生成"的能力。

钓鱼的启示教案范文5

一、案例呈现

第一次设计实录:

师:(出示“侧坐莓苔草映身”)“莓苔”是什么?什么部首?和什么有关?看图猜想一下。

课堂反响:学生一开始的猜想还是从词的意思入手,知道它们都与草有关。后来的猜想就有点偏题了,甚至对诗句的关键字词解读错误。如一位学生说:他坐的这个地方离河水很近,是湿的,所以要侧坐。

师:什么是“草映身”?

课堂反响:由于这个问题没有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结果学生说什么的都有,如:“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草映在人的身上。”“草把人的身体给遮掩住了。”虽然后者与诗句表达的“孩子用草来遮掩身体”这个意思比较接近,但不代表学生能真正解读诗句。学生似乎是在给教师做选择题,他们给出了多种答案,最终让教师来选择孰对孰错。

第二次设计实录:

师:谁能模拟一下这个孩子学钓鱼的动作、神情?

一个学生表演,教师描述:他歪斜着身子,眼睛盯着水面,一动也不动,他为什么不动呀?

生1:动了鱼就跑了。

师:这么谨小慎微,一看就是刚学的。看了他钓鱼的样子,你有什么问题?

生2:他的动作很别扭。

师:是呀,为什么会这样呢?让咱们再来读读诗句,说不定会受到启发。这句话连用了三个“草”字头的字,说明这个地方怎么样?草多得足以――

生3:把他遮掩住。

师:让他看不见――

生4:鱼

师:同样的,鱼也可能――

生5:看不见他。

师:现在想明白为什么他会这样钓鱼了吗?

课堂反响:学生比较被动,所有问题的回答都顺着老师的话说,不需要动脑筋。

二、案例带来的思考:学生的生命样态堪忧

古诗教学中的教学行为以“学生读――师生质疑――教师间接传递标准解读”为主,而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往往缺少主观能动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行为与意识。这样的课堂很无趣。古诗教学该引导学生有怎样的学习行为,呈现怎样的生命样态,来切实解决学习过程中由知到不知的矛盾?

我们的课堂提倡自主学习,把师生的主动发展当做课堂的生命。通过儿童自身活动获取的知识,比从教科书、从他人那里学来的知识要清楚得多,深刻得多。课堂是师生共同构建的课堂,教师的教学行为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的角色定位左右着学生的角色定位。要切实解决学习过程中学生由知到不知的矛盾,追求学生发展的最大化,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意以下两点。

1.教师的语言要以服务性优化主导性

从新课程理念的角度来看,教师的主导作用已经是课堂改革的一大进步了,从案例的第一、二次的实录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的语言,诸如“你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这是个怎样的小儿?小儿小儿,你为什么头发乱蓬蓬的呢?哪个词给你触动,让你觉得他是专心致志钓鱼的呢?看了他钓鱼的样子,你有什么问题吗?”等问题,确确实实都发挥着引导的作用,但细细品味,每一个问题的出现,都是因为教师教学流程的需要,而非学生的学习需要。

以第二次课堂实录为例,教师在引导学生表演钓鱼动作后,让其他学生来回答这个动作为什么会让人有别扭的感觉,其目的还是让学生主动发现这个动作背后反映出的孩子天真可爱的一面,但教师的串讲式的解读让学生不需要主动思考,只需要等着教师一步步揭开答案的面纱。这里的引导更多的是主导,学生的思维还是跟着教师转,课堂的主人实际上还是教师。只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跟着学生的思维转,这服务性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

因此,在第三次教学尝试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说什么、问什么都取决于学生说了什么,如通过再读诗句,学生均有了自己的阅读见解。教师以生定教的细节还有很多,我们可以把这样的语言定义为服务性语言。这样的课堂,需要教师主导,更需要通过服务性优化的教师主导。

2.学生的行为角色要以“合作”替换“配合”

案例的第一、二次实录中,我们发现,在教师的主导之下,学生只能配合。师生要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教师要交出主动权,还课堂给学生。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从学生的学习习惯、思维能力的实际情况去考虑,充分预设,积极与学生合作。

第三次的教学尝试较前两次相比,学生的表演效果由“教师评价”换成了“学生评价”,负责表演的学生的别扭的钓鱼姿势,使其他学生困惑,由此引出了一个讨论话题。在对“别扭的钓鱼姿势”的理解上,教师没有强加自己的解读,而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扮演的是一个服务、配合学生学习的角色。因此,我们所倡导的课堂中,当学生的理解出现偏差的时候,教师应因势利导,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有效的学习方向。比如在学生交流“他可能是在躲草”时,教师追问:“这是什么样的草,竟然要让人躲避?”当学生的思维停留于表面时,教师可点拨他们探究更深层次的问题。比如学生说:“河边都是草。”教师点拨:“草非常多,多到怎么样?”学生自然想到可以把一个人遮掩起来。教师进一步追问:“这样的话,有什么好处呢?”以此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

钓鱼的启示教案范文6

随着一阵刺耳急促的喇叭声临近,从货车上卸下几十桶、上千斤的黄鳝、鲤鱼、甲鱼……接着被一群善男信女抬上江边的放生台,片刻,随着“咚咚……”清脆洪亮的钟声敲响,发颐震耳,人们的神经末梢被挑动兴奋而又发紧。接着只见二位穿着黄色袈裟的大法师,面向江水,虔诚朗诵《大悲咒》,经声佛号像在唤醒芸芸众生,又在警示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迷途之人。约过了半个时辰,一大群衣着光鲜的善男信女,卷起裤腿和袖子,一张张的脸被兴奋鼓荡得略显微红,一条条鱼从他们手上放进了映衬着太阳光的江里,很快就被江水卷走了,唯有甲鱼在江水上半浮半沉,转了几个圈,不一会儿也不见了。

此时此景,我心里感触良多,同时也很矛盾,放生,对出家人和持长斋的居士来说,有着对佛的无限信仰,受佛理的教诲和启迪,自然无可厚非。不久前,我到印度这个释迦牟尼修行成佛的国度,在孟买就见到百分之六十的居民持斋食素,各种鱼肉类与他(她)一生无缘。但是在这群放生的男女中,我倒认识其中几位小老板,他们三天两头进宾馆、吃大餐,他们也是吃腥吃荤,酒肉穿肠过,就算佛祖心中留,放生对他们又有何益?于是,不久后,我见到寺院一位大法师,我们有以下一段难忘的对话。

我双手合十,虔诚地问:“法师,放生,对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有何教益?”

大师脸上泛着红光答道:“放生,就是救命,让无数垂危的生命获得自由,重拾生机。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每一条生命都弥珍贵重。放生就是积最大的善福。对众人来说,就是还债,出钱出力救赎众生生命,以偿还我们平生积欠无数的杀业,既消灾避祸,又功德无量。”

我又问:“法师,如果每天我们都吃鱼吃肉,放生对凡人是不是毫无意义?”

大师答:“阿弥陀佛,放生,就是觉悟众生平等,众生皆有贪生怕死、趋吉避凶的本性,皆有与我相同的喜怒哀乐,众生皆具备真如佛性,一旦业尽情空,皆能成佛,救一命如救一佛子,等于救未来佛。放生以慈悲为怀,佛心就是大慈悲心。通过放生,可以滋养和生长我们的慈悲心,与佛心更相契。一旦拥有慈悲心,你们吃鱼吃肉就会愈来愈少,甚至斋戒。”

我再问:“法师,佛祖最初因看到人间的生老病死的苦业,为普度一切苦厄,才出家修行成佛。如果人生病,到了生命垂危又亟须鱼肉补充营养之时,捕鱼吃肉,这是否也算救赎生命?”

大师再答:“施主,你心未明也。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一切因果皆有报应。苦难和疾病,都源于杀业而来,应遭受报应。我们在放生的过程中,积福行善,诚心忏悔,消除宿业,偿还业报,病苦自然好转,人的命运完全可以改变。放生延长无数众生的寿命,同时也延长了自己的寿命。”

问到这里,我心领了,只能说声:“阿弥陀佛,谢谢法师,一切随缘吧!”

无独有偶,在距离放生台三公里的江面下游,水闸附近,市钓鱼协会筑起了一座钓鱼台,设施虽简陋,但经常聚集一大班钓鱼高手。

礼拜天的清晨,微风轻拂,东边泛红,我漫步于江边。见垂钓者一边放竿,呼吸着江面的新鲜空气,一边抽烟闲聊,海阔天空,轻松自在,优哉游哉,其乐融融。

我国垂钓活动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垂钓文化悠久厚重。古代就有姜太公钓鱼台、庄子钓鱼台、屈原钓鱼台、韩信钓鱼台等十大钓鱼台。且有诗为证,李白在《行路难》中有“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白日边”的佳句。柳宗元在《江雪》中写下脍炙人口的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郑板桥在《道情》里盛赞钓鱼翁的闲适生活:“老渔翁一钓竿,靠青崖,傍水湾,扁舟来往无牵绊。”充满诗情画意。

我走进了垂钓的人群,选择与身边一位四十来岁,身宽体胖,脸色白净,戴着一副眼镜的先生聊起来。

我一边递给他一根香烟,一边问:“先生,近来收获如何?”胖先生答:“钓鱼这玩意,愿者上钩,不愿顺水流。生于斯,食于斯。垂钓者是与大自然谈判的代表,像我钓到小鱼都会放回江里,我想钓到的是十多斤、二十来斤的青鱼、松鱼、鲤鱼……当然靠运气。”

我感觉此人有点文化修养,是个健谈的人,值得一聊。我单刀直入地问:“上游有放生台,下游有钓鱼台,一边是放生,一边是钓鱼,这是不是很矛盾?”

胖先生可能觉得我的话唐突些,沉思片刻答:“道不同,放生图的是精神享受和心里满足,钓鱼图的是物质享受和一饱口福。出家人有‘五戒’的清规戒律,我们都是凡人,有七情六欲,是食人间烟火的。我们这群垂钓者当中,我是寝食无忧之人,但生活层次不一样,有些人还是失业者,还得照顾家里的柴米油盐,两个字,为了‘生活’。”

说到这里,江面上出现了不少水花、鱼星(气泡),浮椎在水面上半浮半沉漂动起来,鱼开始咬钩了,胖先生顿时来了精神头,屏住呼吸,沉住气,一会儿,提竿拉线,一条二斤多重的鲮鱼活蹦乱跳地钓了上来。那动作干净利索,一看就知道是个钓鱼的行家里手,他把鱼扔进附近一个瘦老头的桶里,瘦老头轻轻说声:“谢谢。”

等他重新捏好鱼饵下竿后,我们再次聊开了。

我又问:“佛门弟子说,放生是行善积德。那么钓鱼吃鱼是否属不善良的行为?”

他笑了笑,狡黠地反问我:“上至国家总理,下至庶民,除吃斋者外,哪有人不吃鱼?全国全市那么多的家庭、宾馆、餐厅吃什么?那么多的渔民又在干什么?行善不仅仅是放生,渠道太多了。如果是作孽深重的人,放生也无济于事。人们的善良在于心。”

他的一席话,说得亮堂堂的。本来谈到这里就可以打住了,我不甘心地最后再问:“像你这样生活富裕的人,钓鱼也是为了物质需要吗?”

他不假思索地答:“不是!我钓鱼是钓个心境,一种精神放松,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的贪欲无止境,太累了。我通过钓鱼磨炼恒心,戒去浮躁,图个心静。”

这不就是一个垂钓者的文化修养吗?甚至是一种精神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