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故事作文范例6篇

中秋故事作文

中秋故事作文范文1

郁达夫的作品在文学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其文学作品涉及多种题材,无论是小说,散文还是诗词,都散发着作者本身独特的魅力。它的文笔深刻,语言热情,总能把读者带入文章的意境之中。本文主要分析《故都的秋》的审美趣味。

关键词:《故都的秋》;审美趣味;分析

郁达夫具有自身独特的散文风格,他曾经讲过“总要把热情渗入,不能不达到忘情忘我的境地。”其散文多描写得是自身的亲身经历或者切身感受,文章中强烈的表达个人的感情。它的散文是忧郁而又坦荡的,说出了众多知识分子想要表达的。《故都的秋》是郁达夫散文的代表,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受当时社会中多种因素的影响,郁达夫从繁荣的上海移居到恬静的杭州,把自己置身于大自然之中,在山水之中,在淳朴的民风下《故都的秋》映入人们眼帘。贯穿《故都的秋》的感情基调是忧郁。全篇没有直接写“思”却又在每句的字里行间透漏出“思”。秋在大多数文人墨客的笔下多是以悲凉,感伤的笔调出现的,《故都的秋》并未过多流露出寂寥景象,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天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季节。本文主要把分析重点放在《故都的秋》的审美趣味。

一、作者笔下与众不同的秋

秋在不同人的眼中所代表的象征意味是不同的,在大自然的眼中秋是收获的季节,经历了懂得雕琢,春的洗礼,夏的考验,生命就要在秋天绽放了,秋是丰收,是喜悦,是守得云开见月明。在众多的游子眼里,秋是悲凉的,“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唤起了游子浓浓的思乡之情,在秋天游子们想起了有着和土地一样颜色的父老乡亲。在一些文人的眼中,秋还被赋予不一样的色彩,或喜或哀,都皆由心生。在凉风习习的秋的季节里,所有的植物都开始换上新装,他们以金色的盛装来迎接这个季节。在诗人眼中随风飞扬的黄叶,早晨植物上的霜,阵阵凉气,都在把秋的悲凉之色渲染的淋漓尽致。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有关于描写秋的文章层出不断。文章内容也不尽相同,有歌颂秋天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有感伤秋天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黄色的秋在不用人的眼中具有不同的色彩,有单一色有五彩斑斓。众多画家彩笔下的秋都是一种金黄色或者具有衰败色彩的黄。在生活中提起求,映入脑海的也是一片片黄。同一种颜色在不同人的眼中也具有不同的以为,悲伤者的眼中,黄色的秋是忧伤的,是寂寥的,是能够唤起内心最深处的忧伤的,它的颜色和它的镜像总能够轻易的浮动敏感人的心弦,引起他们对难过往事的回忆。黄色的秋在乐观人的艳丽,是收获,之付出的诸多努力终于获得了想要的成果,秋是一个具有魔力的季节,它给了诸多人希望。

郁达夫笔下的秋被赋予了强大的生命力,一改以往的悲秋之色,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都是对秋的无比喜爱之情。郁达夫说: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好的。这句话吧他对秋的感情淋漓尽致的体现了出来。秋在郁达夫的笔下是可爱的,是动人的,是散发着无穷魅力的。他笔下的秋更显示出与众不同的色彩。文学作品中赞美秋的文章并不少见,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之所以能够吸引很多人,是因为他的秋有着自己独特的个人魅力。《故都的秋》并不是仅仅是赞美这些表面的事物,迷人的红叶,各种花的香味,他笔下的秋是以“悲”的基调展开描写的。秋的悲凉,寂寥,正是他所赞美的地方。家乡的秋天是静谧的,一切都呈现出美好的状态,这种静,有着宁静,安静,还有着净的味道。“悲”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以不美好的姿态呈现的,而郁达夫喜欢的赞美的正是这静,凉的秋。与众不同的入笔,正是作者秋的魅力所在。

二、悲凉事物呈现出富有生命力的景象

《故都的秋》中写道“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训鸽的飞声。”这种秋的景象呈现出来的是一个宁静世界。晴天的秋的天空是纯净的,这种纯净,让整个悲凉的心境可以得到放空。秋天是晴空万里的,抬头作者看到了碧蓝的天空。人在无事的时候便会莫名的倍感,作者写秋并没有刻意忽略这种悲感,即便是简单的天空,也可以描绘的具备生命色彩。泡一碗茶,给自己一个思考的空间,在秋的景象的环绕下,秋本身的悲也彰显出别具一格的风采。

《故都的秋》中出现的景象有槐树秋蝉、秋雨、果树。古老的槐树给人带来静谧的同时又让人感觉很舒服。秋蝉是秋夜里的歌唱家,它给秋天的夜晚增添了生气。北方的秋雨是作者热衷的事物,他偏爱这雨,因为雨给了秋更深沉的意味。

三、深刻的感悟

万事万物都有其存在价值。《故都的秋》中郁达夫流露出无尽的喜爱。从秋映入眼帘的景物再到对秋的思考,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有了变,才有了色彩斑斓的世界。郁达夫笔下不仅仅写的是秋,还有人生。

结语:《故都的秋》整篇文章中流露出的都是作者对秋的无尽喜爱。作者似乎在借秋告诉人们,生命中衰败与挫折都是不可避免的,保持对生活的热爱,要在寂静的空间里给自己思考的机会。作者能够在秋的悲凉笔调下,对秋展开了一系列的描绘赞美,勾勒出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秋景图。《故都的秋》以一种独特审美趣味征服了千千万万读者。

[参考文献]

[1]吴晓东. 中国现代审美主体的创生――郁达夫小说再解读[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7(03).

[2]张义顺. 《故都的秋》写作特色浅析[J].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4).

中秋故事作文范文2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选自《故都的秋》)

【妙处可言】

描写景物的文章,贵在描摹逼真、生动形象。描写是写景物常用的表达方式,但若能在此基础上,借助多种手法,对景物进行描绘,则可使所写景物的特点更加突出。郁达夫《故都的秋》一文就运用了多种手法对故都的秋进行了描绘,从而使故都的秋成为人人都向往的景致。

一、运用对比,扬此抑彼

对比手法是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描绘景物时,运用对比使之与其他事物进行对照,可以形成强烈的反差,使所描写景物的特点更加清晰、强烈。如《故都的秋》一文中作者以“南国之秋”的“淡”和“北国之秋”的“浓”作对比,以南国秋味的“看不饱”“尝不透”和故都秋味的“饱尝”作对比。突出北国之秋秋味浓厚的特点。又如作者写秋雨时,把北方的雨和南方的雨进行对比,“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从而体现出北方秋味浓厚的特点。再比如文中提到“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并拓展开来写南国之秋的特点,与北国之秋形成对比,通过扬此抑彼,强调北国之秋秋味的浓厚胜过南国之秋,从而使北国之秋的特点更鲜明突出。

二、连续设喻,凸显特点

展开联想和想象,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描写景物。运用修辞手法来描绘景物,能把景物写得更加生动传神,从而凸显景物的特点。如《故都的秋》一文中常用是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如“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作者用名花和美酒设喻,写出了渴望饱尝北国之秋的原因——名花含苞欲放时最美,美酒半醉微醺时最香,但于秋而言,只有在飒爽的秋风中,在清凉的秋雨中,在残弱的秋声中,处于一种“全开全醉”的状态,才能领略真正的秋。而北国的秋,那才是秋味十足的秋。

三、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写作时,只写静景,很容易使文章呆滞,而只写动景,又可能使之失去稳定。只有将静态描写刻画景物形态的长处和动态描写利于传神的长处结合起来,所绘景物才会具体、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故都的秋》一文有动有静,并融入了作者深沉而细腻的感受和情思,文中“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和“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平的特产”“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都是极细微的声音,而作者能够听得到这些细微的声音,正能说明故都的秋“静”的特点,这也得益于文中以动衬静的手法的运用。

四、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景贵有情,在描绘客观景物的同时,若能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思想感情融注到作品中去,可以使读者产生共鸣,进而给读者带来愉悦之情,陶醉之情,将读者带入特定的情景之中,使之受到美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如《故都的秋》一文作者喜欢蓝、白等冷色调,并且乐意看到“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这是与作者当时所处的黑暗时代和苦闷、孤寂的心情相契合的。“一切景语皆情语”,文中的景物既是对故都的秋的客观描述,又是作者内心情绪的反射。作者身处黑暗的社会环境,内心忧郁、冷落,因此,文中的景物无不笼罩着“清、静、悲凉”的强烈主观色彩,无不蕴涵着向往和眷恋故都的秋的真情。

中秋故事作文范文3

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唐伯虎也成了中国老百姓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在民间传说中,唐伯虎成了妻妾成群、腰缠万贯、荒唐风流的富豪。其实,这大大地歪曲了唐伯虎的本来面目。历史上的唐伯虎,不仅没有传说中的风流韵事,而且生活清贫,一生坎坷。

少年时期的唐伯虎能诗善文,他13岁时,父亲花重金为他请了一位六十多岁的塾师。在塾师的指导下,唐伯虎进步很大。十四五岁时,唐伯虎拜著名画家周东村为师,画艺日趋精湛。几年后,唐伯虎的山水、人物、仕女、花鸟画都已经出类拔萃。他也与当时著名文人和书画家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唐伯虎16岁时,一举夺得了苏州府府试头名秀才的桂冠,一时誉满江南,“童髫中科第一,四海惊称之”。

正当唐伯虎踌躇满志,立志有一番作为时,不幸却悄悄降临。父亲突然中风过世,母亲因太悲伤也随父亲而去。不久,妻子在生育孩子时,产后热盛,悄然离世。而小婴儿在出世3天后,也随亲娘而去。亲人接连病故,对唐伯虎打击甚大,料理完4位亲人的后事以后,唐伯虎把身边唯一的亲人、待字闺中的妹妹远嫁他乡,但是没过多久,又惊闻妹妹在夫家丧亡,这使得唐伯虎意志消沉。后来在好友祝枝山、文征明的鼓励下,唐伯虎重拾古文,发愤苦读,乡试名列榜首,“解元公唐伯虎”一时名遍南京城,他也自诩为“江南第一才子”。唐伯虎27岁时续弦,娶了何氏。可惜,好景不长,在第二年的会试中,唐伯虎受到科举舞弊案的牵连,吃了一连串冤枉官司,从此科举无门,功名路断。何氏见唐伯虎失去仕进希望,与唐伯虎日日争吵,唐伯虎一纸休书将何氏送回娘家。后来,唐伯虎娶青楼女子沈九娘为妻,两人情授意合,唐伯虎自此也潜心作画,在丹青上大有进展。

唐伯虎点秋香故事的雏形最早出现在明代的笔记体小说中。明代小说家王同轨在他的《耳谈》中叙述了另一个苏州才子陈元超与唐伯虎点秋香一模样的故事:“元,少年倜傥不羁,尝与客登虎丘,见官家从婢姣好姿媚,笑而顾己,悦之。令人迹至其家,微服作落魄,求佣书焉,留侍二子。自是二子文日奇,父师大惊,不知出元也。已而以娶求归,二子不从,曰:‘室中惟汝所择’。曰:‘必不得已,秋香可。’即前遇婢也。二子白父母,嫁之。元既娶,婢日:‘君非虎丘遇者乎?’曰:‘然!’曰:‘君既贵公子,何自贱若此?’曰:‘汝昔笑顾我,不能忘情耳!’”这个故事到了明末冯梦龙手上,就变成了《警世通言》中的《唐解元一笑姻缘》。而在戏曲中的唐伯虎故事,最早有明末孟称舜的杂剧《花前一笑》,后来人们觉得“一笑”太不过瘾,又从“一笑”发展到“三笑”,出现了王百谷的《三笑缘》弹词、卓人月的《唐伯虎千金花舫缘》杂剧。乾隆、嘉庆以后,苏州评弹艺人口中常唱的弹词有《三笑姻缘》、《三笑新编》、《三笑八美图》、《笑中缘》等等。到了清朝末年,民间开始流传弹词唱本《九美图》,开始有了唐伯虎娶9个老婆的说法。

故事的女主角秋香也确有其人。唐伯虎那个年代确实有一个叫秋香的女子有点名气,不过她并非是大户人家的婢女,而是当时南都金陵风月场中的名妓。秋香本名林奴儿,字金兰,号秋香,她琴、棋、诗、画样样精通,当时被誉为“吴中女才子”。秋香早年被迫堕人青楼,从良嫁人后还有些老主顾来找她,她不仅拒绝了,而且还在扇子上画了一幅画叫《新柳图》,题诗曰:“昔日章台舞细腰,任君攀折嫩枝条。如今写人丹青里,不许东风再动摇。”《金陵琐事》中还记载了秋香曾经向唐伯虎的绘画老师沈周学过画画。沈周是明代相当著名的大画家,曾为秋香画过一幅丹青画,写过一首词。秋香虽与唐伯虎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但据考证,秋香是生于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比唐伯虎足足大20岁,很难与产生感情。唐伯虎点秋香只不过是后人把一些才子佳人的风流韵事,附会到他们身上罢了。

中秋故事作文范文4

正当党的十七大召开之际,中央电视台播出了由孙军担任总撰稿,总政电视新闻中心制作完成的多集文献纪录片《秋收起义》,这既是对秋收起义80周年的纪念,同时也是给党的十七大的一部重要献礼片。作品披露的无数鲜为人知的重要史实,不仅彰显了历史的真实及等革命领袖们的斗争艺术,而且以其历史唯物主义的客观分析和叙述,给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重要的思想启示,那就是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党指挥枪的伟大原则,任何时候都必须保持和维护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早期的革命斗争中以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所换来的宝贵经验。

由于历史的原因,关于秋收起义,广大观众对这个重大事件的了解往往只是一个表层的一般概念,包括一些研究人员,对其历史事实的掌握也称不上是系统准确。文献纪录片《秋收起义》以其翔实的材料和经典画面,用客观准确的史实考据和鲜为人知的细节,填补了秋收起义在电视文献片宣传上的一个空白。同南昌起义一样,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发动和领导的1927年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开始,是创建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正是这次起义中,以为代表的党的领袖们逐步认识到根据中国国情、在中国土地上建立巩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意义。正是有了这次起义,才有了后来井冈山的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才有了燎原之火般的全国各地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中国共产党人才真正认识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伟大真理。作品高屋建瓴,用历史事实说话,为避免空洞的概念和说教,特别是在叙述秋收起义的背景和意义时,作品采用的全是真实画面和史实介绍,使观众在对历史背景的充分把握中,进一步认识到秋收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地位。

作品讲述秋收起义,首先介绍了1927年国内形势的剧变。1927年,、先后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遂告失败。为了挽救革命,中国共产党临时中央于1927年8月3日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湘鄂粤赣四省农民秋收暴动大纲》,8月5日,临时中央训令湘鄂粤赣四省举行秋收暴动,以响应南昌起义。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举行著名的“八七会议”,确定武装反抗反动派和开展土地革命的总方针,正式决定举行秋收暴动。当时身在武汉的被派往湖南具体组织和领导起义。正是在这期间,同志在党的会议上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那就是中国共产党不仅在政治上而且在军事上要公开打出自己的旗帜,坚决地同反动武装进行斗争,因为已经站在了革命的对立面。应该说,这是在“四・一二”和“七・一五”中我成千上万共产党员惨遭屠杀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在思想路线上完成的一次伟大转变。这部作品对为什么发动秋收起义,起义过程的组织领导,起义爆发后各团的进攻方向及其进展,以及同志发现中央攻打长沙的原定计划有重大失误时,立即决定放弃这一计划,改为向农村进发的整个过程,条分缕析地进行叙述,以秋收起义的发展为经,同时也介绍国际国内大的背景。对这一历史过程的叙述,文献纪录片《秋收起义》有详有略,详简得当,既介绍党的重要会议、文件和决定,同时也穿插一些历史故事和重要细节。其中包括曾被拟定派赴贵州开展斗争,但对湖南情况更为熟悉的主动要求赴湖南领导武装斗争,其博怀和战略思考,受到党内包括瞿秋白在内的高层领导同志的赞许。他抛妻别子的场景给观众以深刻感人的印象。作为伟大的战略家,在夺取长沙并举行长沙暴动的原定计划遭受严重挫折后,他果断命令各路起义军向浏阳文家市集中,迅疾提出放弃进攻长沙、沿罗霄山脉南移、寻求立足之地的正确主张。这一主张,无疑是审时度势,挽救革命力量于危途、把革命引向光明前景的伟大决定。

讲故事,说细节,是文献纪录片《秋收起义》至为鲜明的特点。秋收起义发生过程中人们了解的,一般都是简要的介绍,而这部片子以讲故事的形式记述事件,观后给人印象深刻。在主持一次重要会议的途中,曾遭当地反动民团拘捕,作品较详细地叙述了这个事件的全过程,突显了沉着冷静、临危不乱的大家风度和机智脱险的敏捷睿智。同时,通过这个事件的叙述,也由衷地赞颂了革命领袖置个人生死于不顾的高风亮节。、何长工、谭政、张宗逊、宋任穷、赖毅、杨立三、陈士榘等这些今天听来耳熟能详的一代将帅,都是秋收起义的亲历者并留下了精彩动人的故事。诸如何长工、杨立三奉命设计中国工农革命军军旗,飞马送情报解起义军于危途,以及袁文才、王佐请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向袁文才、王佐部队赠送武器等等,许多故事都记述得生动具体。就连在文家市一所学校为起义部队作报告时,扒在墙外听得入神的两个少年学生也在作品中被如实记下,这两个孩子后来分别成为共和国的领导人和高级将领,他们便是和杨勇。这些不经意间的记述,使得似显概念和枯燥的文献片变得极具观赏性并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用讲故事记述重大事件,也正是这部作品作为文献纪录片的有益探索。正是在对史料用故事手法的记述中,观众熟悉了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物卢德铭、陈独秀、彭公达、易礼容等,熟悉了对革命贡献很大但很早就牺牲战场的潘心源、曾士峨、安、张子清等。今天,我们回首历史,秋收起义成为党和军队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可当我们走进历史,却有那么多构成这段历史的伟大英雄和感天动地的悲壮故事。

作为这部文献纪录片的总撰稿孙军,特别值得称道的是他创作这部作品时,赋予了作品高度的思想性,这是贯穿作品的一条红线,这条红线就是“党指挥枪”的伟大原则。从为代表的共产党领袖提出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到三湾改编确立“支部建在连上”,作品用画面语言叙述了这个理论的形成和运用。此外,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积极开展农村革命斗争,这些党的早期革命理论的形成发展像一条纲成为全部作品的主线。有了这样一个思想主线,作者无论是介绍人和记述故事,都做到了形散而神聚。在纪念秋收起义80周年的时候,回首这段历史,聆听历史遥远的回声,我想我们看到听到的不仅仅是故事,更多的是教益、是启示。在历史的回声里,我们以史鉴今,将更进一步明白开国领袖们用毕生实践探索的科学真理,对我们今天所从事的伟大事业依然不乏现实意义。

中秋故事作文范文5

[关键词]时代背景 性格特点 人物形象 分析

[中图分类号]I2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6-0075-01

一、时代背景

《山楂树之恋》是一部唯美的爱情童话,是一部最纯的爱情故事,是提纯化处理的古典式爱情,是一部被诗化的爱情。故事发生在1975年前后那段贫穷而饱含理想的时光:那个年代的爱情是被压抑被克制的爱恋,同样是落后年代的前卫恋爱。把“自由式爱情”限定在某一个特定的空间,就是在这种大环境下却产生了一段唯美的爱情故事。

知青上山下乡成了这个时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山楂树之恋》的故事情节就是通过那个时期山楂树和特定的历史背景而展开。

二、女主人公的形象分析

下面就对故事中的女主人公的形象作简要的分析。

(一)一个符合历史背景的羞涩女孩,一个朦胧爱情的代表者

静秋是个恬静纯情的女孩,她的言谈举止无不渗透着她那纯情下的羞涩。内心中也蕴藏着属于自己的爱情,但是她的爱情观在那个时候还是比较朦胧的。静秋的脑海中总有一种幻觉,隐约中看见一个身穿白衬衣的英俊小伙子正站在山楂树下等待自己心爱姑娘的到来。这就预示着静秋的内心深处有种爱情在萌动。静秋和老三孙建新的第一次见面是从静秋听到优美的手风琴琴声开始的,拉的正是静秋最喜欢的苏联歌曲《山楂树》。静秋一下子被琴声吸引住了,不禁开始幻想起拉琴人的长相。这个时候静秋突然开始变得无比慌乱起来,似乎突然很在乎自己的穿着打扮起来,这是她原来从未出现过的情况,她从没有在谁的面前如此局促不安过。这是静秋朦胧爱情的进一步深化。这就是爱情吗?在静秋心中并没有明确的答案。

表现在静秋身上的那种羞涩是无法掩盖的,她在与人交谈中也流露出那种羞涩的表情。在故事中村长家中的小女儿就是对静秋的一个映衬,因为小女孩的表情在某方面也和静秋很相似,也意在表现那个时代的人是多么的纯美。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爱情,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爱情程序,最起码大部分的人都在按照当时的程序进行着。

(二)家庭责任感

静秋的父亲被定义为走资派,母亲也无法逃脱相应的惩罚,于是成了学校里的清洁工。静秋课后总会看见母亲在辛苦地工作。此时的静秋总是泪流满面,当某次泪水划过脸庞落地的瞬间,静秋下定决心要找份工作减轻母亲的负担。静秋找到一份零工,很辛苦,脚也被沙石磨破,但是静秋很满意这份收入。

(三)略带青涩和稚嫩的形象

喜于言表:老三李建新离开几天后,她就要写决心书,不与老三联系,当老三回来之后她又把所有的不如意抛到脑后。当她无意中从别人口中得知老三是有未婚妻的,而且是城里高官的女儿,她深受打击,决定从此不再理他,还向别人借钱,将买冰糖的钱还给了老三。

知识的匮乏:与老三度过生死离别的一夜之后,静秋以为发生了什么。恰巧老三自己由于白血病转院,让静秋产生了怀疑,认定老三是个骗子。当她的女伴魏玲来找她陪自己做人工流产的时候,她才意识到她错怪了老三。

这些从不同层面反映了静秋的孩子气和对某些知识的匮乏。其实对知识的匮乏不单单指静秋个人,在那个时代文化知识并不被重视,甚至反而会让你面临牢狱之灾。所以纵观那个年代,静秋的青涩和幼稚实属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四)静秋的形象是对时代背景的烘托

一个简单的恋爱故事,一段纯美的爱情,一个单纯的人物,一个纯美的形象,但是却蕴含着极为复杂的社会背景。从文化角度来说,静秋在那个时代算是幸运的,在要下乡的时刻,遇上政策的转变,于是留校顶替其母亲的职务做了老师。

(五)一个时代女性恋爱的缩影

中秋故事作文范文6

关键词:语言教学;启蒙;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191-02

阅读是学习的基础,是思维和语言共同作用的过程,阅读能力是每一个获取成功认识必备条件之一。从幼儿阶段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教师应从幼儿的身心发展出发,在语言教学活动中采用多种形式的阅读策略,激发幼儿的阅读欲望,让幼儿积极参与阅读活动,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使幼儿通过阅读提高基本技能,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以后的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参与阅读活动

教师要从幼儿的实际需求出发,根据幼儿身心特点,创设各种具体、生动阅读活动情境,将幼儿引入所要学习的情境之中,激起幼儿的阅读情思,促进幼儿全身心地进入阅读活动中。因而教师要善于为幼儿创设宽松和谐的阅读情境,激发幼儿全身心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以积极的情感、态度体验、了解阅读的内涵,初步发展学生启蒙阅读能力。如一位教师教学《造字的故事》片段: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古筝乐曲声,在优雅的古筝声中,画面上呈现出“结绳记事”、“画图记事”以及仓颉当史官怎样记录各地发生的事情,接着仓颉又是怎样通过记事发明中国最早的象形字。教师结合画面进行娓娓叙述,让幼儿沉浸在故事情境中,教师讲述的过程中,应着重出示打结的绳子及故事中出现的象形字,使幼儿明白“结绳记事”的意思以及“象形字”的基本特点,接着教师根据故事情节设计一些问题,如:①“结绳记事”是什么意思?②发明字的仓颉为什么不赞成用绳子打结来记事的方法?③最早的象形文字是不是很像画出来的物体形状?你知道的象形字有哪些?幼儿带着这些问题再一次倾听教师讲述第二遍故事,然后让幼儿根据问题自由地说一说、答一答,由于幼儿对故事内容有了深入的了解,回答问题积极性较高,教师则适时给予帮助、点拨,使幼儿的解答更加完整具体。教师又出示一些象形字,让幼儿根据象形字体猜一猜现代汉字,此时,幼儿对了解汉字来源的欲望自然更加强烈了。教师并提出,要想对我们中国文字的来源了解更深刻,就必须利用时间多阅读有关汉字来源的故事、歌谣。教师布置幼儿课后搜集、阅读汉字来源的故事、歌谣、谜语等。教师以生动的故事情境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调动幼儿的情感,让幼儿带着探究的欲望参与阅读活动,这样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阅读能力。

二、结合语言教学,培养阅读技能

阅读的技能和方法是幼儿阅读活动的前提,也是阅读得以深化的基础。语言课堂教学是形成幼儿初步阅读能力的主阵地,因而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语言教学活动时,应创设有利于幼儿阅读能力发展的环境和空间,让幼儿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和方法,使幼儿掌握语言能力的同时,阅读能力获得应有的生成。如在一次语言课堂教学时,有一位教师与幼儿以聊天的形式谈论应该怎样爱护公共卫生,或讲一讲不讲卫生的笑话。教师给每一个幼儿分发一本故事书,其中就有《鸡毛鸭》这个故事,教师先教幼儿按页码顺序翻书,找到《鸡毛鸭》这篇故事,培养幼儿学习按页码顺序看书的方法并养成习惯。接着指导幼儿学习按从左向右、自上向下的顺序看书,让幼儿亲身感受到图书是一页一页组成的,故事是要一幅一幅有序的接下去看,才能知道故事内容,并且详细指导幼儿学会观察每幅画面上人物、动物,理解前后画面的联系。最后,教师要帮助幼儿把相关的知识经验与当前的故事阅读联系起来,这时,教师要时刻有意识地利用幼儿已有的经验,如与主题有关的汉字、单词、概念、知识和言语经验等,从而提高幼儿对故事的学习与理解。教师有意识地采取各种策略,引导幼儿自觉形成阅读习惯,形成初步的阅读技能。教师引导幼儿自主阅读故事后,继续组织幼儿讨论:故事中有哪个不讲公共卫生,所以被惩罚了?我们自己讲不讲卫生?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探究故事内容。幼儿已基本了解故事的内容和教育意义,教师则将鸡毛鸭、大脚、大头的形态、动作在黑板上画出来或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来,让幼儿观察画面可笑不可笑,同时又出示写有“鸡”“鸭”两字的卡片,引导幼儿认真观察这两个字在书中故事的位置,师幼一起交流这两个字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语言学习活动后,教师让幼儿课后从故事书里找一找类似讲究公共卫生的故事,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了解故事内容,然后与小伙伴或在家中与他人交流。教师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注重幼儿阅读技能的培养,既可以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发展幼儿语言能力,为幼儿逐步达到独立阅读的状态,为幼儿入小学学习,获得知识,增长智慧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