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合作作文范例6篇

科幻合作作文

科幻合作作文范文1

吴岩:2009年对中国人来讲是一个不平凡的年度。新中国走过了60年的历程,科幻作家刘慈欣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预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20周年国庆之日,中国宇航员就可以在月球上向天安门发来问候……”刘慈欣的这个想法可能过分保守了。下一个60年,对中国来讲,可能踏上的不只是月球。过去的一年中,中国的科幻作家对未来作出了什么样的畅想与预测?

郭凯:2009年的科幻创作可以说是平稳发展。就长篇而言,影响最大的应该是王晋康的小说《十字》。这部作品延续了作者《生死平衡》等医学伦理小说的主题,集中探索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小说的故事基于一个如何“复活天花病毒”的构思,作家借“十字组织”之口表述了这样的观点:人类之于自然界是渺小的,无权宣判其它物种的死刑,像1979年灭绝天花病毒这样的事情看似进步,实际上造成了人类免疫力的真空,有可能使人类遭受更大灾难,现在要做的,反而是保留这一物种,让低活性的天花病毒刺激人的免疫力,同时也让自然恢复自身的平衡。

吴岩:听起来是作者提出的“低烈度纵火”理论的延续。这个理论曾经广遭一些人的质疑。不过,科幻小说恰恰就是要提出挑战的观念。王晋康仍然挑战性十足,他的勇敢和执著真是可嘉。

郭凯:那次大辩论是在SARS流行的时期。当时科幻作家和科普作家分成两派参加了讨论,我记得科学文化学者也跟科幻作家站在了一起,提出了敬畏自然的观点。和那次引起争论的作品相比,《十字》在科学哲学的思考上更深刻,特别是对于“甲流”肆虐的2009年,这部小说更显现出强烈的现实意义。由于作者多次与生物学专家讨论过小说的科学内容,因此该书的科技细节也非常扎实,有很强的现实感。可惜的是,在叙事、情节、语言等方面,小说没有跳出王晋康的原有模式。虽然作者想把迈克尔・克莱顿的风格引入其中,形成一部国际的、声影俱全的、惊险刺激的“科学惊悚小说”,但由于受到作者原有个人风格的限制,小说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吴岩:你的这个评价我能够理解。王晋康是中国科幻小说领域中风格性极强的作者,走克莱顿的路,确实有差距。但也不是不可能。从他的创作生涯看,他一直在改进自己的叙事和文字技巧。所以,作为转型作品,《十字》仍然是我们极力向读者推荐的作品。就你的阅读视野而言,还有哪些作品给你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郭凯:潘海天的《24格每秒天堂》和今何在的《十亿光年》是“无视边界”的新一代幻想作家的探索力作。前者将科幻的“赛博朋克”传统和正在日新月异的电影技术结合了起来,让主人公在电影的虚拟现实中游历,给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小说中不断穿插世界电影史和电影理论,这不但没有降低小说的可读性,反而让整个叙事亦真亦幻,既指向电影世界又指向现实世界,把科幻小说“新奇”和“认知”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而后者则是一部“太空歌剧”,在看似简单的星际战争背景下,今何在融进去了太多的东西:从三国到晚清,从历史到现实,从都市青少年的情感体验到产生这种体验的社会生活。小说中充满了贴着作者本人标签的、力图挣脱一切束缚的、孤绝的理想主义。

吴岩:这几年潘海天已经把大部分经历投入了《九州幻想》杂志的编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还能抓紧时间创作长篇小说,确实令人钦佩。而且,我觉得他已经从早期的尝试中逐渐摸索出自己的道路。今何在也是个非常有特色的作家,看他的小说,能感到作者掌握这种内容和形式时的那种自如,也能感到奇幻作家介入科幻时的那种独到的视角。

郭凯:遗憾的是,多数老作家没有在这一年推出自己的新作。当然,更多不知名的作者,虽然创作出了很好的作品,但却苦于找不到出版途径。姚海军介绍说,刘慈欣、钱莉芳、江波、何夕、景芳等的小说都已经排入了2010年出版计划。看来,2010年将是中国长篇科幻小说爆发的一年。

吴岩:的确,培养长篇小说新主力是刻不容缓的任务,长篇小说创作不够繁荣构成了当前中国科幻发展的一个瓶颈。仅仅靠少数名作家不行,要放眼更多的作家群体。我们从事科幻研究的人,也不能把视野缩在小圈子里,要增加“视觉广度”。《科幻世界》这几年也一直在培养新的作者、倡导新的风格。

二、短篇风采各异

郭凯:我觉得刚刚庆祝过创刊30周年的《科幻世界》依然是中国原创科幻的最高平台,在保证故事性的基础上,它的很多作品在风格、语言和思想深度上都有新的探索。如获得银河奖首奖的《扶桑之伤》,作者长铗试图把中国古代科学史和通俗、流行文化相互结合,他的更多尝试还体现在今年发表的《屠龙之技》和《若马凯还活着》中。迟卉的《古曼人棉城遗址调查手记》将奇幻文风和科普旨趣相互融合,文章有趣而沉重,对人类文明灭绝的细致考察令人联想起戴瑞德・雷蒙德的《崩溃》。她的《虫巢》《星渊吟游》也同样令人印象深刻。飞氘的一组“故事新编”非常引人注目。《一览众山小》和《荣光年代》探索了古代哲人与英烈如何跟时代搏斗,如何从有限的观察中思索生命的含义、宇宙的未来。陈楸帆的《鼠年》和《双击》更有现实批判的味道,他笔下的当代大学毕业生、工薪族、失意者们相当绝望,这样的作品肯定会获得刚刚步入社会的新一代读者的共鸣。安龙的《火星户口》写的是为了取得行星通行证的未来人参加的“另一次高考”,小说血淋淋地反射了现行中国高考制度的弊端。七月的《擦肩而过》以一种更加个人的视角来探讨宏大话题,从环境问题到人类在地球生命中的地位,应有尽有。

与新作者不同,“老”作家韩松、星河、王晋康的作品更加成熟,有着更广阔的表现领域和恰当的尺度把握。韩松的《绿岸山庄》里,整整一代人为祖国的荣誉所作的牺牲,在宇宙大尺度变异的背景下失去了意义。他的《星潮・建设者》看起来像是《宇宙墓碑》和《红色海洋》的整合,从中透射着中国现实。星河的《酷热的橡树》以一种巧妙的角度展示了作者对国际政治现实的理解,作品中的教授也突破了作家自己原有的形象画廊,个性更加独特和丰满。王晋康的《决战美杜沙》和发表于《科幻大王》上的《五月花号》,如他的长篇《十字》一样,尽管语言和思想饱受争议,却不能不引发对于科学和人类道德之间关系的思考。

吴岩:我特别喜欢飞氘的《一览众山小》,它从语言到情节、从思想意义到艺术表达,都达到了一种全新的境界。阅读这样的作品,能让人想到更多生活中永恒的东西。

至于说到对王晋康作品的争论,我同意星河的看法,即认为他在创作方面更加成熟,而这种成熟,除了在一般的写作手法方面的圆融,就是在期望表达自己意念方面的更加坚持。我觉得,今天的年轻读者也许不应该用原先的眼光看待王晋康,而应该从发展的眼光中寻求他风格变化或不变的答案。例如,他所针砭、反讽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我和姚海军等对王晋康小说的共识是,他所创立的是一种中国式的科幻小说,这些作品对中国文化注重道德伦理阐述的继承,确实使他与那些以西方科幻为模板的作品拉开了距离。

郭凯:说完《科幻世界》,我们再谈《科幻大王》,这个专业科幻刊物在过去的一年也发表了大量优秀作品。例如,万里秋风的《全金属情感》以爱情喜剧探索硅基生命的情感以及他们的生理发展和演化。北星的小说《黎曼的猫》从黎曼猜想这一数学问题入手,描写了科学家对于真理探求和自身的责任,可惜小说中的术语太多,确实影响阅读。陈茜的《一个人的愿望》和《爱情测试》,故事性很强且人物情感表现细腻。

吴岩:我听一些作者反映,《科幻世界》用比较同一的风格保持读者的忠诚度,而《科幻大王》因为还在成长阶段,所以喜欢尝试各种新的风格和新的内容。我想,两个说法不一定都准,但两个做法都有道理。科幻迷确实有自己强烈的好恶,而科幻文学也确实是一种尝试创新的文学。

郭凯:说到尝试,我觉得大幻想杂志在想像力方面尝试更多。《九州幻想》 是这样的杂志之一。这个刊物以白领为读者对象,特别注重流行因素,从封面到内容都很新潮。本年度骆灵左的《游戏与男孩》是两篇关于电子游戏的小说。谁都玩过《俄罗斯方块》和《扫雷》,但谁知道两个游戏的核心是什么?谁知道游戏是否也有着活的生命?还有夏笳的《倾城一笑》,其核心是语言学,小说通过语言和真实之间的关系,巧妙地穿过小说,进入了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哲学。

吴岩:谈到《九州幻想》,我确实同意你说的,我甚至感到这份杂志有日本化、武侠化、惊险化以及历史化的风格,它是个非常时尚的想像力据点。当然,它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我的年龄,但也许这就是年轻人喜爱它的地方吧?

郭凯:除了这些专业期刊,今年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是,主流文学、儿童文学、科普甚至电子游戏和IT杂志都开始少量发表科幻小说。例如,《奇幻世界》发表了林十三的《七日》;《萌芽》发表了景芳的《光速飞行》;《新知客》上开设了我的《推想》专栏,用科幻小说的形式来描述科学猜想,表达人类社会在未来的变化。

三、科幻的疆域在拓展

吴岩:有关科幻小说的评论,也逐渐进入更多类型的期刊和报纸之中。除了《中华读书报》《文艺报》等一直关注科幻发展之外,各种文学刊物对科幻的关注逐渐升温。我觉得,科幻走出科幻圈,是个好现象。

2009年科幻研究文章给人印象深刻的不多,但题材却相对集中。第一个大项是科幻电影方面的研究,这类研究的作者多数来自艺术类院校。第二个大项是西方科幻作家研究,受到关注的作家包括莱辛、冯尼格、勒古恩等。第三类则是对科幻作为一种图书产业的研究。此外,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金涛、张之路等为新中国科幻作出重要贡献的作家也得到了比较多的关注。

郭凯:我首先要说明,您所谓的“科普”在今天已经被“科学传播”所取代,当代科学传播理论认为科学普及、公众理解科学和科学传播是三个不同时期,其中读者的选择权力是区分三者最重要的核心。

吴岩:谢谢你的介绍。我也注意到,中国科普界发生过两次历史性大变动。第一次是科幻文学跟科普创作的分道扬镳,这次变动大约发生在1983―1984年。当时,重要的科幻作者都同意,科幻是文学的一类,当科幻文本中科学规律与文学规律相互冲突的时候,科幻必须符合文学规律。换言之,科幻和科学之间有着某种力矩,科幻作家和作品不可能是科学的仆从,创造力才是科幻的核心。这次变动导致了中国当时最有才华的科普作家离开了科普领地。第二次是90年代以来出现的科学文化运动。这一次,参与者提出的口号是“反对科学主义”。这次大的革新,也使科幻文学跟科学之间建立了一种力矩。可以说没有这种距离,就无法出现对科学的反思。其实,科普也好,理解科学也好,传播科学也好,依我的看法,存在是先决的、第一性的。科幻文学就是追求自己的存在的一种文学,它跟科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确实是一种独特的、属于自己的存在。科普领域是科幻文学家不应该放弃的阵地。

和别的文学门类不同的是,谈论科幻文学无法忽视“科幻迷”的介入。过去一年中,国内科幻迷已经逐渐形成了一种繁荣科幻的中坚力量,对这个群体你是怎么看的呢?

郭凯:中国科幻迷人数众多,文化背景十分复杂。前段时间一位叫芭芭拉的立陶宛人类学家还专门到中国来研究这个问题。据我所知,在成都、上海等地,科幻迷群体都在以十分不同的方式蓬勃发展着。成都是《科幻世界》杂志的大本营,当地的科幻迷与杂志社之间有着更多直接的互动。上海现在有了《九州幻想》杂志,他们的“大幻想”活动更发达,不久前结束的“2009上海高校幻想节”就令人印象很深刻。据说,在一些文化不发达的中小城市和乡镇农村,科幻迷们也在尽自己的努力。

在一批已经毕业的大学生的参与下,高校科幻迷群体逐渐跨出自己的小圈圈,相互合作并希望有计划地翻译或创作一些作品、举办一些大型活动,惠及更多爱好者。例如,兔子等着瞧在前两年组织翻译的《非卖品》,就选择了很多国外著名的科幻短篇译介给科幻迷欣赏。今年,网络期刊《新幻界》和《少年贩》特别引人瞩目。它们不但发表爱好者的作品,还举办征文比赛。

科幻迷通过网络相互联合,极大地推进了科幻事业的发展。例如,豆瓣网科幻世界小组也模仿“星云奖”和“雨果奖”举办了“白云杯”、“白果杯”和“星空奖”。由北航发起、北京高校联合举办的“原创之星”科幻征文已经进行到第四届,参加学校已经波及全国其它许多省市高校。科学松鼠会里也有很多科幻迷会员。今年,松鼠会举办的“科学嘉年华”系列活动中还有一场科幻化妆舞会,组织了“科技与未来―科幻专家与科学家、企业家的对话”活动。“集智俱乐部”是个专业科学工作者青年群体,他们每次的小组讨论中,提到最新科学进展常常会从科幻开始。

北京科幻迷群体中最有活力的,应该算是“42工作组”,这个小组因道格拉斯・亚当斯小说中计算出的宇宙终极答案“42”作为自己群体的名字。他们率先提出了“全民科幻”理念,组织科幻作家、科普工作者、科幻研究者、编辑在北京各高校巡回讲演,用“科幻大讲堂”作为题名,用“你所不知道的科幻”作为口号吸引爱好者。我有一种感觉,当前的科幻迷活动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兴趣行为,而是更多地和学术、商业等目的联系在一起。科幻迷的活动非常看重学术界的支持,比如常邀请作家、编辑、研究者去做嘉宾;和北京的各大影城合作组织观看科幻电影,参与科幻电影、书籍等文化产品的商业推广,有些活跃的科幻迷本身就是专业科幻书店的经营者。

吴岩:能有更多的科幻活动,对作者、读者、编者都是极大的福音,把这么多科幻迷和作家动员起来,让大家相互交流,互动讨论,思想相互冲撞融合,确实给人十分振奋的感觉。我听了其中一些重要的讲座,收获很多。

郭凯:是的,对科幻迷来讲,科幻就是生活。但对普通人呢?它是否也是一种生活?科普作家黄永明同意这个看法,他最近说:“科学不可能成为一种生活,科幻才是一种生活。”我理解,科学是一种行为过程,它不可能单独地成为一种生活,但是,对科学的思考、理解、幻想和艺术探索确实是一种独特的生活。确切地说,科幻是有关科学的生活方式的一种。

吴岩:科学在以高速向现实入侵,改变人们的生活,让人们遭受种种精神和心理上的焦虑和紧张。而科幻文学的普及,让更多人知道未来可以千变万化,必须及早做好准备。我曾经在很早前讲过,如果读者阅读科幻小说中看到了100种未来,那么他就不会惧怕现实生活中的第101种未来。所以,希望更多的读者能喜欢科幻。

科幻合作作文范文2

亚当·罗伯茨在书中不再以作品为中心,而是从科幻小说的起源说起,以时间为线索对科幻文学进行全面梳理,赋予“科幻”以严肃感。罗伯茨通过梳理科幻文学与科学、文学、宗教以及思想文化之间的关系,将科幻文学的丰富内涵全面展现。

罗伯茨认为科幻小说的原型——星际旅行,源起于古希腊的幻想旅行作品,并且认定“时空”是科幻小说的一个基本概念。罗伯茨指出“科学”和“技术”是科幻小说定义的两个核心术语,更在书中对“科幻”概念进行了一种“历史性描述”,并最终完成了这样一部史学性论著。作者对科幻定义引入了一种哲学概念,发出“技术”应该成为科幻小说“互文传统”的呼吁。正如罗伯茨在后记中所言,他想为“科幻的定义勾画出一条批判——历史的路径”。

《科幻小说史》视野广阔,更将易被忽略的非洲科幻小说也涵括在内。但令人不解的是,该书对成果丰富的中国科幻文学只字未提,作者为何对此视而不见?

回顾欧美科幻小说发展历史,欧美科幻小说的每一次变革皆由科学理念的更新所推动。科幻小说在17世纪得以再生,其背后的推动力量来自于现代科学的发展,正如罗伯茨在书中所言,布鲁诺的殉道引发了“想象性思辨”的浪潮,而哥白尼的“日心说”则开启了现代科学之门,这种新宇宙论直接推动了科幻文学的发展。而后的18世纪为科幻文学的发展注入了“启蒙主义”,理性、实验、知识等思想也成为了科幻文学创作的重要素材……时至21世纪,新兴的传媒技术赋予了“科幻”以新的表现形式,科幻电影应运而生。贯穿于每个世纪的科学浪潮皆催生出属于这个世纪的科幻小说,我们甚至可以说:在欧美,科幻小说是“科学”的产物,所以“科学性”是欧美科幻小说的主旋律。

反观中国科幻文学,其诞生之初便背负了太多的民族使命与国家责任。之后,中国科幻文学虽经历三次繁荣时期,但每一次转折似乎都依托于时代背景、文化政策,如何体现社会、反映现实成为了中国科幻小说创作的一条默许成规,科普教化成为了其与生俱来的功能。及至当代科幻小说,我们依然能从中察觉出作者对现实社会的种种影射与象征。“文以载道”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中国科幻小说家的创作。

伴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西方的实证主义与科学理念在“船坚炮利”中传入中国,使原本位于天下中央的“中国”被“世界”所取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价值理念与认知观发生了革命性颠覆,而颠覆的背后是中国版图的丧失与民族骄傲感的沦丧。于是,“科学”在这个时代更多地扮演着一种“拯救者”的角色,诞生于此的科幻小说势必会带有一种工具论色彩。但是“科幻文学”作为一种外来文化、新生文类具有鲜明的“现代”色彩。在晚清仅仅几十年的时间就出现了80余部科幻小说,这样的创作速度着实令人惊叹。晚清知识分子以这种方式热情地拥抱着初到中国的“现代”概念。

我国学者大多将荒江钓叟作于1904年的《月球殖民地》作为中国第一部科幻小说。书中有关“科学”的畅想还有着明显的凡尔纳科幻小说的影子。但之后由徐念慈创作的《新法螺先生谭》则可以说将中国本土的哲学理念同科学、技术等概念进行了融合,而小说中的“法螺先生”则是一个兼具中国传统哲学观与西方实验精神的“新人”。之后由吴趼人创作的《新石头记》立足于中国经典文本《红楼梦》,贾宝玉为达成“补天”之志重回人间,之后误入“文明境界”,见识到“科技”对“天人合一”的实现。至此,中国科幻小说于20世纪初迎来了第一个繁荣时期。

梁启超和鲁迅可谓中国科幻文学理论的先行者。鲁迅在《月界旅行·辨言》中提出科幻文学是对未来的一种预言,但须“经以科学,纬以人情”,以此来坚持文学的品质。这种观点为后来的科幻文学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梁启超则不仅是科幻理论的发起人,更是科幻小说创作的践行者。虽然他创作的《新中国未来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初载于《新小说》第一、二、三、七号,后收录于《饮冰室合集》1936年版)并未完成,但从中我们已然能看出晚清知识分子借助科幻小说所传达出的政治理想和爱国热情。

此时的学者更多关注“科学”所带给中国文学以及中国社会的价值和意义。此时的“科学”被赋予了太多的历史责任,被视为改变中国现状的重要因素,所以研究文章大多也呈现出了宏观的、跨文化的特点。

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双百”方针等一系列文艺政策的推行,我国科幻文学创作再次步入高峰,儿童文艺是其主要创作形式,正如萧建亨所言,这个时期的科幻文学中总会出现老教授、工程师等形象,为孩子们解开谜团,于是“参观记·误会记·解开谜底的办法,就成了我们大家都想躲开,但却无法躲开的创作套子”。(参见萧建亨《试谈我国科学幻想小说的发展》,黄伊主编《论科学幻想小说》,科学普及出版社1981年版,第24页。)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为中国科幻文学带来转折,中国科幻小说创作再次迎来高峰,小说将受众群体再次从少年儿童扩充到了成人,代表作有童恩正的《珊瑚岛上的死光》、郑文光的《飞向人马座》等等。这些科幻小说中的“奇想”蕴涵着一种对社会的思考,小说层面也从“科学论”上升到了“社会论”,散发出“科学爱国”的味道。

进入21世纪,沉寂了几十年的中国科幻重新勃发,小说创作和理论研究双双步入高潮。

以刘慈欣、韩松、王晋康、钱莉芳等人为代表的科幻小说家们在此时期创作了大量的科幻小说。王晋康从处女作《亚当回归》开始,到后来的《生命之歌》、《类人》等代表作都体现着作者对人类生命价值的追问;韩松的《红色海洋》、《地铁》里面的充斥着影射当下人类生存状态的幻想;《问客》更是凭借其史诗般的结构,借由科幻世界传达出关于个人意志、弱者同情以及专制反抗等内容的思考,发出了宇宙与道德准则关系的思考……中国科幻小说家的“视界”在不断扩大。

而此时期的科幻文学研究聚焦于科幻小说中所体现的“现代性”。科幻小说中的科技幻想,以及科学意识正是中国知识分子对于“现代性”的回应。“现代性”并非仅仅是对西方学术界概念的照搬,而是建立在一种对话的机制上。“科学救国”的思想并非仅仅出于政治目的,发挥工具意义。

当代中国科幻文学研究已经走上了学科化、规范化的道路,研究方向涉及科幻概念、科幻文学理论,以及科幻文学的跨学科研究等等。当然,我们必须承认现在中国的科幻文学,以及科幻理论研究还在成长阶段,但是也正因为年轻才拥有无限的发展空间。中国知识分子自睁眼看世界的第一天起,“科幻”对于中国的意义便不仅仅是科学幻想那么简单。正如王泉根所说:“科幻文学是科学和未来双重进入现实的文学,是关于现代化的文学,更是关于现代性的文学”。中国社会特殊的历史背景赋予中国科幻文学特殊启蒙意义,中国知识分子对于社会的见解,以及个人的抱负皆通过科幻小说抒发出来。

王泉根在《现代中国科幻文学主潮》的序言《百年中国科幻的理想之光》中指出,中国科幻文学这近100年的发展历程是一条“光荣的荆棘路”,而这条光荣之路才刚刚开始。当代科幻小说已经摆脱了政治束缚,科幻小说凭借其自身的“现代”、“科学”、“探索”等品质散发出了独特的美学价值,而这也是科幻文学研究和科幻理论研究存在的价值所在。

回望中国科幻的百年之路,中国科幻从最初粗糙的科幻文学雏形,到20世纪30年代的儿童科幻文艺创作,再到70年代科幻文学重新回到了成人世界,学术界重申科幻文学严肃性的同时,也赋予了其独立的文学地位。科幻小说从来不是架构在科学框架下的一场空谈。

科幻合作作文范文3

一部大红大紫的《三体》让科幻IP不再是限于科幻迷间的小众话题,资本也开始对这块市场青睐有加。竺灿文化是一家专注于科幻和奇幻IP的影视制作公司,创始人兼CEO季炜铭是知名科幻奇幻作家,竺灿文化的联合创始人之一潘海天外号“大角”,曾五次获得中国原创科幻最高奖项的银河奖,也是九州系列――国内具备最成熟世界观的奇幻作品――的原作者之一。他们在近期获得了小村资本和经纬资本的A轮投资。

风口:科幻IP成为市场刚需

就现状而言,硬科幻和软科幻的投入产出比相差悬殊。好莱坞的大多数硬科幻作品依靠炫目的视觉特效来吸引人,如果一部硬科幻电影没有5亿元的票房收入,很难堪称盈利。软科幻则一直处于火热的阶段,广义来说,穿越剧和漫威宇宙的片子都可以算作软科幻。

然而如今《三体》带来的科幻热让科幻这一类型片成为中国市场新刚需。不论是郭敬明、韩寒等新晋导演,还是老一辈的冯小刚等,都有做科幻电影的想法。COO戚辉说,科幻热的现象是和社会发展程度相关的。

首先,人均GDP的增长带动科幻热,消费水平提升;其次,实证科学的普及,即教育水平的提升,会让人们对硬科幻更有兴趣。

对于季炜铭和大角这样浸淫科幻圈多年的从业人员来说,他们可以最直观地感受到风口来临。

起源:九州系列的影视化计划

谈起竺灿的起源,和九州幻想系列是分不开的。九州是一个世界观,在其1万年的框架内,各作者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时间轴去写,九州世界观本身相当于开放的源代码。

《九州幻想》从2005年创刊,一共有63本杂志和14本单行本,总计发行了近1000万册。可是,九州系列虽然积淀很深,问题却也不少:

第一,九州系列本身依附于传统纸媒,无论从面向的受众群还是整个传播范围来看,始终处于奇幻的小圈子中。

第二,运营九州系列的各公司和,基本处于分散的工作状态,各自为战。当时IP概念还没有形成,版权四处散落,归属于不同的作者。

第三,九州起源于论坛,但是最终也受困于论坛,没有赶上IP变现的好时代。

2013年,季炜铭和大角等人成立了竺灿文化,初心是为了让九州系列影视化,可以被更多人看到。不过,当时国内的奇幻电影市场还很原始,只有类似《狄仁杰之通天帝国》这样的作品。大角说,他们原本打算用四五年的时间去好好经营制作,谁知在短短几年内,IP概念爆发。九州的版权遭到各方争抢,目前版权已经卖出去十几本了。

竺灿文化希望改变九州系列版权分散的情况,于是策划了“暗月纪”的影视计划。暗月纪是九州系列走向终结的故事。不同于其他故事中以宫斗或爱情元素为主线,暗月六族的故事更加具有史诗感。这个独立纪元已经策划了很多年,所有的版权都在竺灿手中,是公司战略级别的产品。

成长:从一个科幻IP到合格剧本

竺灿文化在成立之初由科幻作家和杂志编辑所组成,所以选择以IP制作切入影视行业是公司转型发展的决定。2013年,国内尚且没有完整的数据去说服投资人看好科幻电影,所以竺灿文化希望用对方熟悉的方式来证明自身的能力和价值。

通过制作一些系列有关都市、爱情、谍战的剧本作品,竺灿文化获得了业内的认可。

从作家到剧作家是一个非常大的跨越,因为小说更多是个人化的表达,不受限制,而剧作家则需要兼顾到受众的想法,同时考虑到场景、镜头、台词等多维度的因素,限制较多。

竺灿文化选择接手大量的编剧任务来锻炼团队,以此在影视制作行业中站住脚。2014年底,公司实现了盈亏平衡。不过,竺灿文化很注意在影视制作中加入自己的理解。类似强情节、美剧格式、悬念推进的手法也被他们运用到了电视剧《潜伏在延安》中,让它成为有别于传统国内电视剧的作品。

大角说,他一直认为之前国内电视剧应该有突破。直到最近超级网剧的出现,才让人意识到除了家庭主妇之外,年轻人也有爱看的电视剧形式。

突破:和优酷“闪婚”

2013年,暗月六族的影视化计划还只有一份PPT,优酷就凭着这份PPT和竺灿文化签下了1000万的合作。双方签署的是联合开发协议,剧本方面仍旧由竺灿文化把关。戚辉告诉《创业邦》,暗月六族完整的世界观架构符合优酷今后网剧策划的思路。

对优酷而言,与其用几千万元甚至更多去买下类似《刘老根》这样现成的电视剧,还是具备完整IP概念的作品更有价值。砸钱砸来的现成电视剧,变现手段无非就是贴片广告和会员收入。同样的价格还不如用来投资具有长线价值的IP。恰巧对中国奇幻来说,最大的IP就是九州系列。对优酷而言,他们希望有自身的超级网剧,用来对抗爱奇艺的《盗墓笔记》、腾讯的《暗黑者》。如今,仅仅依靠《万万没想到》之类的短剧尚不足以支撑优酷的品牌剧,更何况版权还在万合天宜手中。

大角说,暗月六族对于竺灿文化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IP,他们本身不希望将它打造成一个迎合快餐消费的作品。另一方面,暗月六族的改编将会非常困难。优酷把前期交给竺灿文化来做,包括设定、编剧、制作,这是因为剧本本身世界观庞大,内容复杂,其故事背景、政治制度、服装发誓、建筑样式都需要重新设计,文字设定无法直接用来影视化。

综合了战略意义、IP价值以及双方契合的诉求,优酷和竺灿文化迅速达成一致。

借力:与阿凡达特效团队Weta合作

科幻合作作文范文4

[关键词]科幻电影服装;艺术特征;后现代艺术映射

■课题项目:本文系吉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开放项目

“服装高端塞事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成果之一。

一、科幻电影概念及发展历程

“科幻电影” 就是“科学幻想电影”,目前主要从超现实的虚构角度对其进行界定,其基本特点是从今天已知的科学原理和科学成就出发,对未来的世界或遥远的过去的情景做幻想式的描述。科幻电影是电影史上出现最早的类型电影之一。

在电影发展的百年历史中,科幻电影是历史最悠久且最具票房号召力的类型片。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时期。

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是科幻电影的萌芽期。19世纪末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cinematograph,标志科幻影片的问世,但称不上严格意义上的科幻影片。1895年的《机器屠夫》可算作科幻影片的开山鼻祖,影片向人们展示了未来的自动化工厂景象。1902年的《月球之旅》,标志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电影出现,同时也被誉为科幻影片的里程碑作品。

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是科幻电影蓬勃发展时期。随着科技水平的革新,题材呈现多元化,其放映时间从数分钟延长到数小时,技术从无声走向有声,场面趋于庞大壮阔,蒙太奇等电影理论也逐一出现。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是好莱坞科幻片的繁荣期。也许是由于人们心里笼罩着的冷战恐惧阴影加强了人们的想象力,好莱坞在此期间产生了大量科幻片佳作。

20世纪70年代以后,科幻电影稳步进入成熟期,在电脑特效和高科技信息技术的作用下,画面更加精真,视觉效果更富冲击力。如《星球大战》《第三类接触》《异形》《银翼杀手》《终结者》等。20世纪90年代,好莱坞科幻片的电脑特效和信息技术发挥到极致。2003年以来,以欧洲为代表的科幻电影出现了新的增长趋势,其中不乏法国《女神陷阱》、俄罗斯《守夜人》、美国《阿凡达》等优秀之作。相信不久的未来,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海外片场将挑战好莱坞,科幻片多元化时代即将来临。

二、科幻电影服装的艺术特征及作用

影视作品中,人物的服装设计与日常生活中的服装设计不同。它是为人物性格塑造及剧情推动而服务的,在影视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是镜头语言表达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科幻电影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影片,幻想是科幻电影的主题,具有新奇的特点和强化的视觉冲击力。一般来讲科幻都是与未来相关的,所以我们常看到的科幻电影中的服装几乎完全没有限制,不像其他现实题材的电影需要考虑时代、地域、民族、文化等背景。因此科幻电影的服装设计有更大的空间,更强调设计感,也更具后现代特征。其营造的超级视觉效果,在服饰设计和形象的塑造和角色的心理表达上给观众带来强大的视觉功效,使完全虚构的幻想世界中的角色真实可信。所以说成功的服装设计会为影片增色,而一旦失败则会影响整个影片的表达效果。

三、后现代服装的艺术特征

后现代主义思潮有着思想文化背景和社会历史背景,(爱)相对论,(海森堡)测不准原理,(哥德尔)不完全定理等新的科学理论提出,对传统理性主义的绝对性形成巨大冲击。这些新的科学理论的“不确定”性,“非中心性”“非整体性”“非连续性等内容被后现代主义吸收利用。

后现代主义艺术的虚无,使人们处于游戏中,风格的丢失是后现代主义艺术的重要特征。“游戏”是后现代时装设计的典型特征。它可包容任何形式,利用传统而又彻底改造传统所呈现的破碎的不连续的展示的不确定性,来强调个性的突出以及设计的极端化。而后现代主义思潮与服装设计的相结合说明了人们对于后现代主义的需要。20世纪80年代左右它强调疯狂、颠覆、“非理性”;现在它所要表达的是随意与自我的重新诠释的“非理性”。无论是思潮或是运动都会随着人们不断进步的文明而进步和改变。

后现代是信息社会的产物,世界不再有中心,艺术不再有潮流,“怎么都行”体现了后现代艺术的无限包容性和多元发展的可能。这也正好与科幻电影服装达到了某种程度上的契合。

四、科幻电影服装的后现代艺术映射

服饰美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从“后现代服饰观”中吸取丰富的服饰设计语汇、表现方式等有用成分,符合服饰创新的需要。“科幻服饰观”在后现代服饰观与现代服饰观相互冲突、交融、互补中,呈现出具有丰富的、多样性的内涵。后现代服饰观与科幻服饰观最终以相互交融的新的服饰观推动服饰创新。并在新的服饰观与服饰创新的相互作用中得以共同发展。

(一)服装中的波普艺术与欧普艺术

波普艺术又称“新写实主义”或“新达达主义”,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流行于美国。是指大众文化(流行性)及当代都市环境中的流行性现象,这些都是波普文化的载体。波普是由英国劳伦斯·艾罗伟发明的一个词,指通俗的大众文化,其设计强调趣味的新颖与奇特,充满了对传统的反叛,主要内容涉及反美学问题。《剪刀手爱德华》中带有戏剧性的设计,广泛采用金属和皮质材料等。在服装上应用浮雕感皮质纹样图案和靴子,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奇的另类视觉效果。

欧普艺术亦称为视幻艺术和光效应艺术,《蜘蛛侠》以抽象形态出现利用几何图形和色彩对比产生形和光的运动。造成视觉错乱,并与蜘蛛图案呼应创造了新的秩序,它既是欧普艺术的体现,也是波普艺术的体现。

(二)服装中的嬉皮与朋克

作为60年代亚文化群体的嬉皮士,其服饰符号在科幻电影服饰中受到关注和采用。朋克服装怪诞,印有刺眼的图案和文字,下身穿紧身裤长靴。发型古怪、染发,对80年代以后的时装有非常大的影响。

90年代初服饰又向70年代回归,新朋克风格开始流行。服装的主要特征体现为:内衣外衣化、粗犷反朴,旧物再利用、透空现象、重新加工,留有未完成痕迹如针角、无边、破洞等以及古典艺术样式拿来再加工。如: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及现代派的视觉元素进行无序组合形成折中的戏剧性组合。

《剪刀手爱德华》中爱德华身上那种集合了唯美和凌厉的哥特风格,背带+衬衫给人的印象就是比较绅士风格,给人以嬉皮印象。但是德普却演绎出了哥特味道化妆和造型把本来正常的一套衣服演绎出“离经叛道”的效果。《银翼杀手》中女战士的服装以自己独特张扬的标签深刻印在人们的记忆中,在现实和幻想之间找到了传统与另类的精髓,爆发了人类最个性最反叛的创意之灵。展现了天马行空的才思充满着朋克风格。没有任何一个国度如此盛产以纯粹设计精神打破世人所有想象极限的设计大师。

(三)服装中的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艺术运动。最初起源于文学作品,后来在视觉艺术中被广泛运用,同时在科幻电影中也体现了这种意识形态。

20世纪30年代,超现实主义发端以来,它的概念性思维波及整个艺术领域,在科幻电影作品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超现实主义理念也使时装本身发生了观念的更新变化。在《生化危机》《星球大战》中超现实主义风格被运用在服装上,采用了奇异的剪裁修饰和强烈造型,给服装设计带来更多新颖的打破常规的创意和设计理念,超现实主义对于发挥设计师的创造性思维,推动时装的革新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移魂都市》试图通过对眼睛的巧妙蒙骗寻求奇迹和梦境,将体现视幻技巧并且带有喻示性和幻觉色彩的图案贯穿于服装中,其极富迷惑力的表现手法运用体现出设计师的思想,服装不仅仅是一个穿着物,更是穿着者心境的载体。《机械公敌》中的肌肉模型式的服装,这种特殊的视觉效果与服装结合能给人以一种新颖视觉美感和体验,在色彩表现上,超现实主义风格强调设计师的直觉感受,表现出视觉的强大冲击力。作为表达灵感的一种方式,超现实创作手法只是表达一种概念。超现实主义设计师大胆摄入于人的精神世界,以各种奇特的想法和标新立异的设计来试图呈现人类潜意识梦幻世界和某种精神文化。

(四)服装中的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

结构主义亦称“构成主义”,是现代西方流行的一种流派,1913年至1917年间在俄国形成。结构主义是20世纪下半叶最常使用来分析语言、文化与社会的研究方法之一。结构主义在服装中表现为大胆的几何形式和抽象形式的运用。在《星际之门》中具有未来意念的外太空人员服饰,大量的贴身皮革或反光涂层PVC,进行几何形式的设计,构成了明显的结构主义特征。

解构主义,又称后结构主义,是由解构主义发展而来的现代西方哲学流派。“解构”的含义为“解开、分解、拆卸”。解构主义实质是对结构主义的破坏和分解,是在反结构主义的基础上产生的。说到底解构的问题是一个打破固定模式,开创多种多样可能性的问题,其结果常常是标新立异令人耳目一新。

解构主义作为科幻电影的表现手法之一,是通过偶然机遇、荒诞组合、随意堆砌、解构中心、解构抽象、解构具象等手段进行创作,寻找艺术支点。它是对传统意义的解构,也是对于时装结构的解构:重新切割组合或非常规的改造。这些特征在科幻电影中有着具体的表现。《X战警2》和《加勒比海盗》中对结构进行了新的解构,雕塑感效果处理增添了一种戏剧性的强调作用,极其干练的造型和多变的结构分割方形的袖头和绗缝细节,打造出雕塑感的前卫、时尚科幻感服装概念。《贝奥武夫》中将简洁的结构和流畅的造型、创新的面料与若隐若现的人体完美结合,向人们诠释了解构主义的新概念。

(五)服装中的表现主义

服装设计是人类心理的一种表现形式,受表现主义的影响。科幻电影大胆应用表现主义的精神,以服装为载体,对客观形态进行夸张、变形乃至怪诞处理来表达内心世界。探索表现主义和服装设计的内在联系,对当今服装设计的发展和研究有着深刻意义。通过一部大热的《阿凡达》, 让所有人了解到了还有这样的一种“人”的存在,然而大热的影片背后总是会有很多辐射效应,其中土著人的身色——蓝绿色因内心恐惧而产生的色彩及思想的夸张应用于服装设计上夸张应用相互辉映。它是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对人性中复杂、美好和阴暗的东西进行变形揭示……

科幻电影服装作为一种艺术形态,是一门各种艺术交融的边缘学科,具有强烈的后现代风格特点。本选题通过对科幻电影服装的后现代风格进行系统研究,掌握其创作理念、方法及其后现念的应用。从文化上对科幻电影服装进行研究,不仅具有一定的创新理论价值,而且对现代服装产业也有某种借鉴价值。同时它也可供高等教育及服装设计、影视设计专业人士参考,对专业教育的理论发展起到促进性作用,达到专业与行业的稳步接轨。

[参考文献]

[1] 卞向阳.服装艺术判断[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6:213-219.

[2] 包铭新,曹喆.国外后现代服饰[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40-94.

科幻合作作文范文5

科学幻想,英语:ScienceFiction,又称Scientifiction,是科学与文学、幻想与现实的完美结合。在非科幻迷眼里,对科幻的印象只有两点:一,假的,虚构的,胡思乱想加胡说八道的;二,小孩子的玩意儿,只有没有长大的人才会喜欢。事实并非如此。科幻绝对不是空中楼阁,绝对不是小孩能玩转的东西。它,比你想像的更宽广。

自降生以来,诸多人士对科幻下过各自的定义。但由于科幻外延模糊,内涵也很模糊,使得科幻一直没有一个得到广泛认同的定义。美国著名科幻作家阿西莫夫说:“一百个科幻作家,对科幻就有一百种不同的定义。”中国学者吴岩也介绍说:“科幻小说是一类容易指认、却不容易定义的文学作品。美国评论家阿尔斯物·卡梅伦曾经期望给科幻小说做一个完整的定义,他用了整整52页篇幅来撰写这个概念,写好之后,发现仍然无法将一些现成的作品纳入其中。”。内涵与外延的双重模糊使得对科幻的定义与归类非常困难。同一部作品,甲说是科幻,乙说非科幻,丙说介于科幻与非科幻之间,难以分明。

在不同国度,科幻的定义也相去甚远。法国科幻显然不同于英国科幻,英国科幻也与美国科幻大相径庭。英国科幻绅士味十足,美国科幻则从头到脚散发着大美国主义,而日本科幻,总弥漫着岛国气息,即便是以“宇宙研究所”、“地球防御总部”等大字眼命名,也无法掩饰内在的小家子气。中国科幻里历史题材之多,恐怕也是举世无双。

在我看来科幻的主题与题材无限广阔,它既可以与其他文艺门类相同:弘扬正义、鞭笞罪恶、歌颂爱情、赞美友谊、抨击腐败、反对战争、抗击暴政、反思历史……也可以开掘科幻所独有的主题与题材:时间悖论、人机关系、黑洞原理、外星入侵、未来动向……在载体上,科幻也有小说、影视、动漫、游戏以及模型等诸多方式。

科幻,比你想像的更宽广。

一、世界科幻发展小史

1818年夏天,日内瓦。天气阴冷,淫雨连绵——若干年后证实,远东的一次大规模火山喷发造成了当年整个欧洲的气候异常。玛丽·雪莱和丈夫著名浪漫主义诗人雪莱以及拜伦等几个友人在郊外游玩,闲来无事,议定写鬼怪故事自娱。只有玛丽·雪莱完成了名为小说《弗兰肯斯坦因》的创作。后世公认,《弗兰肯斯坦因》是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小说中,制造人形怪物的,不是魔法,而是科学技术。“它在勇敢地证明,技术可以向上帝挑战,在雪莱夫人的笔下,科学家成了造物主。”①科幻由此诞生。

在科幻历史上,法国的儒勒·凡尔纳和英国的赫伯特·乔治·威尔斯不能不提。他们两人从不同的方面开拓出了科幻小说的两个主要派别:技术派和社会派。

凡尔纳(1828—1905),写过剧本,当过剧院秘书。他一生创作过上百部科幻小说,其中最有名的有《地心游记》、《从地球到月球》(、《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地球》等。凡尔纳开拓了科幻小说的许多领域,他所写过的纷繁题材,至今仍被作家们重复着。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1866—1946)是个生物学家,也是政治评论家。他一生涉猎广泛,科幻小说只是其创作早期的一个部分,主要有《时间机器》、《摩洛博士岛》、《隐身人》、《星际战争》、《登月先驱》等。威尔斯的小说更多地思考着科学与人类的关系。

20世纪40-60年代,是科幻的黄金时代。大量优秀的作家创作出大量优秀的作品。其中代表人物是所谓“科幻三巨头”,包括艾萨克·阿西莫夫(美国),代表作《基地三部曲》;阿瑟·克拉克(英国),代表作《太空之旅:2001》;罗伯特·安森·海因来因(美国),代表作《星船伞兵》。

“新浪潮运动”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一直蔓延到80年代。这时的科幻,提倡向主流文学靠近,完整、清晰的故事没有了,片断的、琐碎的、意识流的,幽默嘲弄式的、象征主义的手法出现了。这些小说晦涩难懂,但仔细品味,其中的寓意十分深远。布里安·奥尔迪斯(《温室》)、米歇尔.摩尔科克(《走进灵光》)、J·D·巴拉德(《毁灭三部曲》)为主要代表。

20世纪70年代后期,科幻创作进入塞伯朋克(CyberPunk)时代。这个新词是用英文“控制论”的前缀(Cyber)加上新兴的反文化生活方式(Punk)构成的。其意思指的是,某一类具有超越传统和极端未来主义观念的电脑技师。科幻电影《黑客帝国》就是此类作品的集大成者。代表作家有:威廉·吉布森(《神经漫游者》)、布鲁斯·斯特灵(《晶体点阵》)。

二、几种常见的科幻论点

1,科幻就是预言未来的

预言的精准性是此类观点最为看重的。常常有两个例子被提起:凡尔纳的登月和克拉克的地球通讯卫星。克拉克1945年发表的论文《地球外的中继》里,第一个讲述了卫星地球通讯的可能性及方法。但那些预言错了的科幻不是更多?

2,科幻是科普

专属于中国的科幻观点,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统治着中国科幻界,至今仍余音未了。但科学需要实证性,而科幻显然不具备这一特征,科幻只提供一种思维方式,乃至根本就是一种娱乐方式,既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于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伪科学”的大帽子被牢牢地扣到了科幻头上,中国科幻的发展进入低谷。

3,科幻属于儿童文学

专属于中国的科幻观点。科幻属于科普,科普属于儿童文学,科幻理所当然属于儿童文学(好像就只有儿童需要普及科学知识,就只有儿童需要科学幻想似的)。参考别国的科幻,儿童科幻仅仅是科幻大家庭中的一员。

三、科幻里的幻想

1,去那遥远的地方

哲学家说:生活在别处。于是不羁的人打点行装,踏上征程,开始又一次探险。但只有科幻里的人,走得最为遥远,他们走到了时间停止的时候,走到了空间消失的地方,走到了想像力的极限。

地球,人类的家园,对它的探索从未停止过:固执得可爱的教授查林杰和他的朋友来到南美丛林中”失落的世界”,看见恐龙和别的奇妙生物生活得有滋有味(《失落的世界》,英国,阿瑟·柯南·道尔);“鹦鹉螺”号潜艇潜到从未有人涉足的大海深处,尼摩船长举起锋利的斧头与巨大的乌贼搏斗(《海底两万里》,法国,法尔纳);可怜而又可敬的领航员,跟随“落日六号”地航飞船被困在地下六千公里的地核里,做着回到地表的梦(《带上她的眼睛》,中国,刘慈欣);天空从来就是人类的梦想,但只有“飞机”的问世才真正实现了人类征服天空的愿望,可惜那却是另一个噩梦的开始(《空中战争》,英国,威尔斯)……

对科幻而言,地球实在太小,作家们早就把目标瞄准太空。月亮首当其冲,科幻作家争先恐后地把人送上月球。凡尔纳经过详细的考证与计算,决定不惜一切代价不计一切后果,用大炮把第一批宇航员送上月球(《大炮俱乐部》);威尔斯则用一种叫“加富里特”的奇妙物质把头一批人首先送到月球上,当然,作者更在意的是登月先驱们在月球上见识到的暴政(《登月先驱》)。

火星是容易发生科幻故事的地方。开外星人入侵之先河的《世界大战》(威尔斯)里,威胁地球和平的家伙就来自火星。讲述人类征服火星的故事不计其数,一点儿也不严谨的,如《火星公主》(美国,埃德加·赖斯·巴勒斯),非常严谨的《火星三部曲》(美国,金·斯坦利·罗宾逊),都已经成为科幻史上的经典。

事实上,太阳系所有星球上都曾经发生过科幻故事。就算太阳,也没有逃脱被人类征服的命运。《登日》(中国,李兴春)里,胆大的中国人用中子材料做的宇宙飞船,成功地把57个中国人送“到”了太阳上……

半径60亿公里的太阳系哪里容得下科幻作家征服一切的决心?飞出太阳系成为必然。太阳系外,横亘在探险者面前的最大障碍就是距离。这时的距离,就算是光年为单位,其数字也巨大无比,完全超越了人类的感知范围。但这丝毫难不到科幻作家,他们继续旅行。承认爱因斯坦相对论的科幻作家大多采用冬眠的方式来度过漫长的旅程。另外一些科幻作家不认为光速是无法逾越的,他们的飞船轻而易举就能超越光速,这方面的新鲜名词很多,“空间折迭”、“时间翘曲”、“四维引擎”、“虫洞”什么的,于是,银河变成了村落,从一个星球到另一个星球就像如今我们到另一个国家一样容易。《星丛》(加拿大,罗伯特·J·索耶)中,人类借助神秘的“捷径”穿行于浩淼的银河系,一群勇敢者穿过一个陌生的捷径,“瞬间”来到距离银河系60亿光年的地方,在那么遥远的地方,直径10万光年、有着亿万星辰的银河系,仅仅“用一只手就可以圈住”。

不要以为科幻就会往远处走,在时间里长河旅行更是科幻独一无二的创举。《时间机器》(威尔斯)里,时间旅行者到了公元802701年的地球。他发现,在那个时代里,地球上的人分成两支,一支称为埃洛依,他们生活在地球的表面,整日花天酒地,不劳而获;而另一支称为莫洛克,生活在地面以下,他们的身体已经退化,但仍然劳作不止,为埃洛依的世界创造财富……迄今为止,科幻作家已经在时间旅行这个题材上开掘出无数精彩的故事,发明出无数深奥的理论。比如“外祖父悖论”,一个人,回到过去,杀死了他的外祖父,可是,没有外祖父,又哪里来的他呢?悖论由此产生。

下面这段话出自《深渊上的火》(美国,弗诺·文奇),是主人公范·纽文从二万光年外回望自己的家乡时所说的,很能说明人类来到新世界的感觉:

“那边那一小片,我一生都住在那里。当时我还以为自己是寰宇之王。连做梦都没想到,站在这里,一眼看尽这一片美景。”

2,还有什么办不到?

人为什么会幻想?因为现实里有很多事情他办不到。“任何神话都是用想像和借助想像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这样评述神话。这话同样适合来描述科幻。科幻里,最能显示对自然力的支配与征服的,就是那些巨大无比的工程。

《飞城》(美国,詹姆斯·布利什)中,借助最不可思议的技术,地球上的一座座超级城市——纽约、东京、伦敦,你所知道的所有城市——全都拔地而起,飞向太空,直接飞向宇宙的彼端。

拉里·尼文(美国)笔下的《环形世界》不是由地球人建造的,它却创造了已知宇宙最大人工造物的记录:直径9000万英里,周长6亿英里,宽100万英里,面积为地球的300万倍,如同太阳系的小行星环一般,绕着它的“太阳”不停旋转。

中国科幻作家笔下的工程毫不逊色,《流浪地球》(中国,刘慈欣)中,太阳的能量提前耗尽,为了继续生存下去,人类建造了一万二千台地球发动机,这些使用重元素为聚变材料的庞然大物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然后使用这些发动机,花了42年时间停止了地球的自转,随即全功率开动地球发动机,加速到第二宇宙速度,逃离即将熄灭的太阳……整个移民过程将延续两千五百年时间!同一作者写的《地球大炮》里,人类的野心小了许多,就是在地球上穿了个“洞”,把南极和北极连接起来而已。

对外部世界的改造,往往以宏大著称。对人自己——以及其他生物——的改造却因为触及了上帝的领域而变得非常敏感。开山之作,《莫洛博士岛》(英国,威尔斯)就借助外科手术,让一批动物拥有了人类的智慧,却因为无法摆脱动物的本能而痛苦万分。《人变火星人》(美国,弗雷德里克·波尔)里,为了尽快征服环境恶劣的火星,主人公接受了一系列手术,最终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火星人”,过程痛苦,结局乐观。《鲜花献给阿尔伽农》(美国,丹尼尔·基斯)一个弱智接受脑部手术,转眼间成为天才,哪里知道好景不长,超高智商日渐消失,终就归为一无所知的弱智,令每个读者嘘唏。《豹》(中国,王晋康)中,科学家把豹的短跑基因嵌入一个人的基因,该人因此成为世界短跑之王,进而引发“何以为人”的讨论。

3,思考,思考,再思考

“人类自从成为人类以来,最重要的是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人与自然的关系;二,人与人的关系,也就是社会关系;三,个人内心思想、感情的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走向天人合一》,中国,季羡林)所有门类的艺术表现的都是上述关系。科幻在这些方面的表现与思考是非常独到而深刻的。

《化身博士》(英国,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展现的就是人的两面性:医学博士杰基尔,发现了一种能将人性中的善与恶分开的化学合剂。喝下药剂,,他变成形象丑陋、邪恶无比的海德先生,出去寻欢作乐,为非作歹,干尽作为医学博士不敢做的一切,完事之后,他喝下解药,就又变回善良的杰基尔……

《安德的游戏》(美国,奥森·斯科特·卡德)表面上是战争小说,细细品位,你能看到作者想说的其实是天才与社会的关系:地球面临虫族的大规模入侵,7岁的军事天才安德被强征入伍,在军事院校接受非人的训练,所有的故事都是在安德与整个社会的抗争中展开的,到最后,在一场“游戏”中,安德毁灭了虫族,替成人世界赢得了战争,他自己却背负上“毁灭者”的罪名……

人与其他智慧生命的关系,是唯有科幻才思考的命题。这个其他智慧生命主要指机器人、外星人和人造生命。

人类制造的所有工具都是人类肢体的延伸与放大,因为人类有一颗聪明的大脑,电脑或者人工智能却是人脑的延伸与放大——如果电脑和人类一样甚至更加聪明,那哪里是人类的容身之处?人类将何去何从?科幻探讨这个问题已经很久了。提到人与机器人的关系,《铁臂阿童木》(日本,手塚治虫)就必须被提到。那个叫阿童木的机器男孩完美地演绎了人和机器人和谐相处和矛盾冲突的全部涵义。《未来战士2》(又译《魔鬼终结者2》,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中由于命令者的不同,同样顽强的机器人也有了正邪之分,归根结底,是人在命令啊。阿西莫夫机器人三原则也是绕不过去的话题:第一:机器人不可伤害人,也不可眼看着人将遇害而袖手不管;第二:机器人必修服从人给它的命令,当该命令与第一条抵触时,不予服从;第三:机器人必须在不违反第一、第二项原则的情况下保护自己。这三原则不但写科幻的自觉遵守,就是科学家们也把它作为准则输进自己制造的机器人里,充分说明了科幻的影响。

到目前为止,地球人类是已知宇宙唯一的智慧生命。宇宙如此浩淼,难道地球人类会是唯一?外星生命早在布鲁诺的作品中就得到了深入的探讨。也许正因为现在对外星生命的无知,反而给了科幻极大的幻想空间,科幻里外星生物的丰富多彩完全可以出一本百科全书。用最简单的二分法,可以将外星生命分为善良和邪恶两类。E·T(《E·T外星人》,美国,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大大的眼睛,长长的手指,像每一个孩子都喜欢玩偶,关键时刻还能创造奇迹,就是善良外星人的代表;异形(《异形》,美国,导演:雷德利·斯科特)浑身黏液,牙齿锋利,动作迅猛,把人体当寄主,还动不动就把人撕成碎片,显然是邪恶外星生命的典型了。事实上,科幻里的外星生命远不是这样浅薄。《计算中的上帝》(加拿大,罗伯特·J·索耶)给出了外星生命进化的完整路线,《沙丘》(美国,弗兰克·赫伯特)甚至设计出了一个全新的迥异于地球的外星生态系统,《事关良心》(美国,詹姆斯·布利什)则探讨外星人是否有灵魂是否有信仰的问题。

人造生命一直是个,哪怕是在小说里。很多人相信,尤其是西方,制造生命是上帝的特权,人类如果越权,必被上帝抛弃。所以,科幻里人造生命——从弗兰肯斯坦因的怪物开始——的遭遇多数很悲惨。人造人虽然完美,但却不被视作人,人们叫他们“人皮机器”,他们只有3年的寿命,谁如果敢于反抗,“银翼杀手”正等着他们(《银翼杀手》,美国:导演:雷德利·斯科特);个体如山一般庞大的“哥斯拉”是核试验的产物,人类对它同样毫不留情,用导弹把它炸得粉碎(《哥斯拉》,美国,导演:罗兰·艾默里克)。

4,和未来有约

20多年前,有部叫《小灵通漫游未来》的书创下了当时的销售纪录,首版150万册一抢而空。家长们争先恐后地把这本书作为最佳礼物馈赠给自己的孩子。读过该书的人,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小孩子,都无一例外地无比向往书中所描述的公元2000年的幸福生活。

事实上,熟悉科幻的人都知道,对于未来,科幻作家们不外乎两种态度;乐观,或者悲观。《小灵通漫游未来》无疑属于乐观类的代表,在书中,作家叶永烈向读者许诺:技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可以给人民带来最终的幸福。但在此类故事中,乐观主义显得非常盲目,“在那些世界中,罪恶、危险和灾难这类东西仿佛被一个强有力的吸尘器吸得无影无踪,一切都那么纯洁,那么合理舒适,整个社会如同一块晶莹的水晶,而这社会的人都成了幸福宁静的机器。”“看多了这些小说,你甚至宁愿选择一个不那么理想的未来”。(《理想之路:科幻和理想社会》,中国,刘慈欣)所以,反倒是描写丑恶未来的“反乌托邦小说”更为大名鼎鼎,甚至超越了科幻,在世界文艺史也有一席之地。

乔治·奥威尔写于1948年《1984》充满隐喻,虚构中的1984年的英国政府控制了一切,包括政治组织、社会生活、舆论工具、艺术创作甚至个人思想与隐私,无不是在“老大哥”的严密监控之下。

《我们》(前苏联,亚米扎京)中的人连个人的名字都没有,只以号码加以区分。他们统一劳动,统一思考,数百万居民犹如一个人。他们生活的唯一目的就是制造宇宙飞船“一统号”,将他们的生活方式传播到其他星球。

《美丽新世界》(英国,赫黎胥)里,国家是在流水线上成批地制造不同用途或者型号的“人”,然后用催眠教育法将他们培养成安分守己的人形机器——你会成为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全由不得你做主,真令人胆寒。

中国刘维佳的《来看天堂》堪称中国反乌托邦科幻的代表。在作者抑郁的笔下,人被分为精英和弱者两种。精英享有整个世界,为世界创造全部财富;弱者呢,由政府无偿提供全部消费品,甚至包括最为善解人意的机器人妻子。可是,同时,弱者们不能工作,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不能有孩子,因为劣质基因会遗传……到底他们是生活在地狱还是天堂?这是个问题。

四、科幻里的现实

1,都是高科技

科幻的经典定义里,技术幻想都必须有现实的技术作为基础。许多科幻作家在这方面做得兢兢业业。

《侏罗纪公园》(美国,迈克尔·克莱顿)中科学家们“复制”出了早已经灭绝的恐龙。第一批公园的游客听到如下解释:为了进行无性系繁殖,科学家需要整个恐龙DNA链。他们从琥珀——史前树液的石化树脂中的得到。那些吸血昆虫吮吸了恐龙的血,然后碰巧被树液困住,陷进地下深处,千万年后化作琥珀展现在世人面前,科学家得到了它,从琥珀里的昆虫体内抽取出恐龙的血液,用大型计算机加以分析,破损了的恐龙DNA构成就出来了。剩下的事情就是用限制酶修补,“复制”恐龙的基础工作就完成了……接下去怎么复制呢?其实在现实里已经解决了,美国科学家卡里·穆利斯发明了聚合酶链反应技术以及可以无限制复制任何生物的脱氧核糖核酸的方法,并因此获得1993年诺贝尔化学奖。

阿瑟·克拉克在《天堂的喷泉》里设计了一种“宇宙升降机:“如果空间的物体能够保持相当于地面的固定位置,那么,又为什么不能够从这一物体上放下一条缆绳,用它把地球和宇宙连接起来呢?但是,怎样才能在实际上体现这种思想呢?计算表明,没有一种物质能够具备足够的强度。即使是用最好的优质钢制成的钢丝绳,也根本无法贯通地球和同步轨道之间三万六千公里的距离,因为在远未达到着一长度之前,它就已经承受不了本身的自重。”该怎么解决这个难题,小说中给出答案:固体物理学二百年的发展成果——假单基金刚石单晶体,无比纤细,无比坚韧,完全能够满足上述要求。当然,那个玩意儿是作者虚构的。现实里,纳米技术正在逐步当年克拉克的梦想。可以说,只要纳米技术完全成熟,宇宙升降机就能变成现实。

除了这些大的设想,科幻里也不乏有意思的小设想。写于1985年的《割掉鼻子的大象》(中国,迟叔晶)中介绍说:“这种猪是中国四川白毛猪和英国约克夏猪的杂种,用一定波长的电波刺激它的脑下垂体,促使它肥大;又采用了一系列的办法,使它的骨胳长得特别健壮。经过几代的试验,它就长成这个象大象一样的猪了。‘奇迹72号’长足了,一头就有二万五千斤!”那猪不但肥大,而且味道好极:“我咬了一口炸猪排,肉比童子鸡还要嫩,又是酥,又是脆。我从没有吃到过这么好的猪肉,就贪馋地咬了第二口……”

不要以为科幻里全是高科技,有时“低科技”也会有惊人的表现。《美丽新世界》中,伦敦中央孵化与条件设置中心的主任向前去参观的学生介绍了中心如何“预设”一个人的未来其中有这样一个情景:“孩子们一转身,也许是为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一个个朝着一丛丛花花绿绿的颜色和白色书页上的美丽形象爬去。”主任一声令下,“等候在屋子另一端仪表盘边的护士长优雅地按下了一个小小的杠杆。一时爆炸声、汽笛声、警铃声疯狂地响起,声音嘈杂而刺耳。孩子们的哭声、尖叫声跟着响起,小脸因惊恐而变了形。”主任再次发出信号,“护士长按下第二根杠杆。婴儿们的哭叫声突然变了调子,发出的抽搐叫喊中哟一种绝望的、几乎是疯狂的调子。”等再把花和书给他们的时候,“婴儿们就如惊弓之鸟,吓得胡乱躲闪,叫喊声也跟着大了起来。”主任向来参观的学生解释道:“他们会带着被心理学家称之为条件反射的对书本和鲜花的厌恶长大成人。他们一辈子再也不会有爱书籍和爱植物的举止了。”没有高科技,仅仅是条件反射就使得这些孩子只能成长为低种姓的人。

2,始终是人

加拿大科幻教父罗伯特·J·索耶在长篇科幻小说《计算中的上帝》中这样一个情节,外星人霍勒斯来到地球上,与一个古生物学家搞共同研究,他们一起观看了《星际迷航》的第一集《竞技场》:

“那是格恩。”我说,指着一个长着复眼,穿着束腰衣,没有尾巴的爬行动物。“他是另一艘星际飞船的船长。模样挺不错吧,我一直喜欢这家伙——它让我想到恐龙。”

“确实。”霍勒斯说,“同时,我必须再次指出,他的外表太地球化了。”

“哎,那不过是个穿上戏服的演员罢了。”我说。

霍勒斯的眼睛看着我,好像把我当成了爱胡说八道的家伙。

问题出来了,霍勒斯本身是个外星人——出场的时候用了好几百字来描写他与地球人类的不同之处——在他观看地球人拍摄的科幻影片时居然认为影片里的外星人“太像人”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原因很简单:写科幻的是人,科幻必然沾染上人间烟火。更何况,文学即人学,科幻绝对也能不例外。不管科幻的主角多么奇怪,哪怕他来自亿万光年之外,哪怕他来自亿万世纪之前,哪怕他巨大如山,哪怕他细小如尘,他都必然具备人的感情,这正是我们能与他们产生共鸣的原因。

《计算中的上帝》后文写“我“邀请外星人到他家作客,因为”这是人类的一种做法。我们邀请朋友共进晚餐。”外星人霍勒斯非常激动:

“我很高兴了解到你对我的感觉和我对你的感觉是一样的。”它的眼柄在跳舞。“我很乐意去你家拜访并见你的家人。”

在其他方面我们也能找到共鸣,请看下面这段引文:

一个可怕的念头在他脑海里闪过。

有一个办法。

一种保守所有秘密的办法。

让这个危险的真相不为众人所知。

他可以往外跳,可以结束自己的生命。

如果他跳下去——现在!——摔到坚硬的木甲板上,就会立刻丧命。这是一种迅速的死亡,像一盏灯,一下子被掐灭。

这样,他就可以永远不让世界知道他知道的东西,永远不让世人了解他的发现,永远不去冒险稀释连接文明的粘合剂。

这样最好。而且,没有一个人会思念他。

阿夫塞越过桶边朝下看,大船在来回晃动。

不。

不,当然不。

他发现的是真理。他要把真理告诉任何一个愿意聆听的人。

他必须这样。他是一个学者。

如果我不告诉你上述话语的出处,你一定以为这是某位著名学者的感受。其实,此话出自《远望》,也是索耶的作品,描写“昆特格利欧恐龙”中勇敢与智慧者发现了他们世界的真相。尽管全文写的都是智慧恐龙的生活,但贯穿全文的,仍是人的感情,人的感受。

类似的描述在科幻里层出不穷。

3,距离现实一公尺

鲁迅说,神话大抵上是一个人长了3颗脑袋或者脖子加长了几尺。科幻同样如此,只要你留心观察,总能在那纷繁富丽的幻想背后捕捉到现实的影子。看起来科幻天马行空,或者是胡说八道,距离现实甚远,其实它离现实很近很近,一公尺而已。

《星球大战》借助电影特技,将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呈现在观众面前,令所有观众目瞪口呆。但如果剥离掉那些眩目的特技,抛开那些魑魅魍魉和呼啸来去的飞船,你会发现,这其实是个老掉牙的王子复仇的故事,把光剑换成长剑,把飞车换成马车,公主还是公主,城堡还是城堡,英雄就还是英雄。。

超人(美国科幻电影,《超人》系列)上天入地,力大无穷,似乎无所不能。但有一件事情他办不到,那就是违反美国法律,虽然故事里他是来自氪星球的外星人,但现实里编故事的是个美国人,所以尽管超人做了无数除暴安良的事,美国人最为感动的事还是超人跑到苏联去把苏联的全部核弹送上了太空。

《利伯蒂的远征》,以即时战略游戏“星际争霸”为对象写的科幻小说,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离现实都无比遥远,但仍然深刻地反映出911后美国社会的心态:记者利伯蒂奉命随军报道军队剿灭的英勇事迹,军队的无能与政府的丑恶令他大失所望,他转而投向以解放者自居的,然而确实是能干些,但他们的冷血同样让他失望;他夹在虚伪懦弱的政府和冷酷强悍的叛军之间,不知道该相信谁的……如果把故事里的联邦政府换成美国政府,叛军换成,那就很能感受到作者的言外之意。

《千年战争》(美国,乔·霍尔德曼)写人类精英组成的军队前往外太空执行剿灭外星人的任务,当他们九死一生回到地球,却发现他们所要保卫的地球也变得像外星一样陌生……书中最后总结道:“这场历经一千一百四十三年之久的战争皆因人为捏造的理由而起,又因交战双方的交流障碍而经年不休。”该书作者1967应征入伍,参加过越南战争,并因受伤而获得过紫心勋章。书中所写的外星人无疑是共产主义的信仰者,时时处处都有越战的影子。

霍拉斯·戈德(美国)说得好:“在深刻地揭示一个时代的要求、希望、恐惧,以及人们内心的忧虑与烦恼方面,在准确地反映一个时代的局限性方面,很少有什么艺术形式能与科幻小说相匹敌。”

结论:科幻是幻想与现实的结合

科幻首先具有幻想的一面。

幻想性,使是科幻区别于纪实性的文艺形式。阿西莫夫说:“科幻小说是文学的一个分支,主要描绘虚构的社会,这个社会与现实社会的不同之处在于科技发展的性质和程度。”作家们先在自己的脑海里,虚构科幻,再诉诸笔端,展现出一个个光怪陆离、神秘莫测的世界;如果不允许虚构,他们将一个字也写不出来。科幻所描写的都是作家想像的、未经证明的理论、尚未实现的工程、未曾到达的国度,还有他们对未来的恐惧与热望。所有这一切,都源自于作家和读者的幻想。没有幻想,就没有科幻。

科幻,没有现实,既是不行的,也是不可能的。

区别于别的幻想性作品,是科幻必须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哪怕这个所谓的“基础”是作者自己杜撰的。神话里,孙悟空可以说变就变,科幻不能这样写,像ET1000(《未来战士2》中的机器人)一样会变化,但前提是它是“液态金属”做的。童话里,眼泪能幻化为鲜花和面包,科幻不能这样写,就算要写,那也是“物质转化机”。写科幻的人生活在现实里,不管他在科幻走得多远,他都不可避免地受到现实的种种影响,并且在不知不觉中将这些影响反映到他的科幻作品当中。科幻的主角始终是人,“他”可以没有人的外貌,但必须有人的思想和感情,没有“人”的科幻不可想象,就是一份冰冷的技术说明书也包含着人的因素。科幻,距离现实并不遥远,一公尺而已

优秀的科幻,是既有现实的一面,也有幻想的一面的。没有现实坚定的支撑,科幻是梦幻空花空中楼阁。没有华丽的幻想,科幻也不过是对现实的复制,也就不成其为科幻。

科幻是幻想与现实的结合。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世界科幻的发展史,罗列了几种常见的科幻论点,具体而微地从幻想与现实两个方面介绍了在科幻里的表现,最后论述了科幻是现实与幻想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科幻观点幻想现实结合

主要参考文献:

《想像力宣言》,韩松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科幻小说:预言与真相》,郑军著,东方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版

科幻合作作文范文6

雨果奖是一个颁发给科幻或奇幻小说的文学奖。得名于《惊奇故事杂志》的创办人雨果·根斯巴克。每年由世界科幻年会的参加者投票,从上年度内的作品中选出获奖者,其选举过程则由世界科幻社群制订。为科幻界最受瞩目的年度奖项。而星云奖则被誉为幻想小说界的奥斯卡,首创于1965年,与雨果奖并列(比雨果奖问世的时间晚了12年)为当今科幻小说奖中最有权威的奖项。

“我完全没想到我会得奖。我甚至没准备好感言,因为我完全不认为我有这个机会得奖。”刘宇昆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专访时这样说道。这位近年来作品频频的科幻作家谦和、友善,同时做事效率奇高。

《折纸》获奖引国内“争论”

与小说作者谈论的话题永远绕不开“创作缘起”。

“创作这个故事的原因有很多。”刘宇昆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第一,从小我就很喜欢用纸来折小动物,它们给了我无穷尽的时间来进行充满想像力的游戏;第二,严歌苓的小说《小姨多鹤》对母亲与孩子处在两种文化当中的描写打动了我;第三,我读了几个邮购新娘用她们自己的经历写的故事,我被这故事中人们在伪造新的身份同时又保持着旧身份时流露的永恒的人性所打动。这些念头盘旋在我脑海里,然后形成了这个故事。”

《折纸》,又被译作《手中纸,心中爱》,讲述“我”的母亲是一位从香港嫁到美国的传统女性,儿时母亲为“我”用纸折成的小动物竟然被赋予生命,但“我”因为遭受歧视迁怒于母亲,并逐渐疏远。后来,母亲去世,给儿子留下的一封信,令“我”陷入悔恨与羞愧中,并真正理解了中国人深沉的爱。

不过,当《折纸》第一时间被翻译成中文、并迅速在互联网上流传后,国内科幻迷纷纷对该文的获奖表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解”。在中国最大的科幻论坛、成员多达35000人的豆瓣网科幻小组里,争论的焦点集中在“是不是科幻”以及“感情是否动人”两点。

不认同该文的读者认为:“《手中纸,心中爱》完全不好看啊!是我审美水平的问题吗!这和大刘的根本不能比啊!”“在国内这样的题材会被当做一般的小故事打回重写吧。”“软成这样我才不屑看呢。”

而少数认为是“科幻”的读者,比如网友“kalasasa”这样解读:“从某些方面来说其实是科幻,只是内核被隐藏了,是通过描述一个时有好转的精神病人的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关联,来探讨这种精神病的成因以及现实对病情的影响。事实上这是美国一个比较常见的科幻命题,那就是虚幻精神与物质实体之间可能存在的某种感应,比如灵魂与肉体,心灵与鸡汤什么的。”

被国内科幻迷亲切称为“大刘”、其作品《三体》三部曲销量突破45万创下了中国原创科幻纪录的刘慈欣也在第一时间对刘宇昆的获奖进行了解读。在刘慈欣看来,刘宇昆作为华裔的作者对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都比较熟悉,使得他造就出一种不同于美国主流科幻的风格。

“他的小说把东方文化与科学幻想结合得很好,就这次的获奖小说来看,其中充满了东方文化的色彩,比如伦理、价值观、母亲对孩子的责任等等。”刘慈欣说自己并没有看过刘宇昆的全部作品,但觉得他作品中的文学构思与科幻构思都极其精巧,小说的结构与文笔都给人一种精致的感觉,同时他也认为刘宇昆创作的风格较为多元,“他是工科出身,有些作品有很精准的技术内核,比如《结绳记事》,但这次获奖的作品中没有任何技术内容,其实更类似于奇幻。”

中国科幻代表团“首度走出去”

国内读者知道刘宇昆,大概可以追溯到他2009年4月发表在《科幻世界》的两个短篇小说《爱的算法》和《单比特错误》。其中《爱的算法》一文深受读者好评,此后,他的许多科幻小说在国内发表,逐渐为国内的科幻迷熟识。

事实上,刘宇昆也为华语小说的翻译作出了巨大贡献。在自身创作的同时,他还将刘慈欣、夏笳、马伯庸以及陈楸帆等国内作家的小说翻译成英文,并发表在欧美主流科幻媒体上。早在今年7月21日在芬兰科幻大会上,中国内地作家陈楸帆的《丽江的鱼儿们》获得“科幻奇幻翻译奖”的短篇类奖项,被视为华语科幻“走出去”的重要一步。值得一提的是,该文的翻译便是刘宇昆。

“华语科幻走出去”的另一“盛况”是刘宇昆获得“雨果奖”的世界科幻大会(WorldCon)现场。据参加今年大会的陈楸帆撰文回忆:

9月初的芝加哥依然有几分闷热。在8月30日至9月3日的短短五天里,它迎来了一群颇为惹眼的访客。白天,他们胸前佩戴着蓝色胸牌,垂挂着五颜六色的缎带标签,上面写着诸如“不要惊慌”、“42”、“我的天,那儿全是星星”等令局外人迷惘的字句,装扮成精灵、吸血鬼、星际迷航宇航员、黑武士或者维多利亚式怪客,出没于芝加哥河南畔的君悦酒店的各个角落。

这些人中的大多数头顶银发,身形肥胖臃肿,甚至已经行动不便,只能依靠助行车游荡于酒店东西双塔的地面及地下各层;有的却颇为年轻,共同的,他们有张亚洲面孔。两组人马相映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