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2-17 01:14:12
关键词:基层医院;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防范措施
手术室是医院内所有医疗活动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科室,是手术、抢救治疗计划实施的一个主要场所,其工作性质与环境都具有较强的特殊性[1]。资料显示[2],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常见的风险因素为: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医院自身管理问题、环境问题等。本文对当今基层医院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做了调查并探讨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此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减少手术室危险事件发生。
1 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发生的原因
1.1手术室的人力资源不稳定 近年来,护士流动性大是目前全球面临的共同问讨论题之一,护士离职现象严重, 较高的离职率影响了护理工作的衔接[3]。我院手术室从2008年~2014年离职人员有5名,部分竞聘到上级医院,部分更换职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手术室护理质量持续发展,增加了医院管理成本和人力成本。手术室作为外科手术和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场所, 护士工作繁忙,劳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工作速度快,经常遇到急重症及复杂手术、抢救等,常处于应激状态下,无论从责任压力还是精神压力都会造成一定的心理性伤害[4]。调查发现[5], 较低的收人、较大的工作压力、专业发展受限及工作环境差是手术室护士离职的主要原因。 因人力资源不稳定将直接导致手术室护理质量下降和风险性增加。
1.2护士工作满意度低 护士工作满意度与护理服务质量、护理队伍稳定及患者满意度有密切关系。不少研究者在该领域作了大量研究,李一明[6]等研究表明,护士满意度为一般水平,刘爱琴[7]等研究结果显示,护士满意度处于较低水平。当前基层医院随着发展手术量不断加大,一般手术室护士与手术床的比例应为3∶1,但目前多数医院达不到这个标准,繁忙的手术任务使护士超负荷的工作,护士工作满意度降低,直接、间接影响护士的工作倦怠感从而增加护理风险性的发生。
1.3绩效考核的运用 绩效考核作为一种现代管理理念,越来越引起医院经营管理层的重视。手术室常为外科系统工作的"瓶颈",其工作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到全院及相关科室的床位使用率、平均住院日和床位周转次数等重要工作任务指标的完成[8]。在基层医院中,绝大多数手术室没有进入单独的绩效考核管理模式,仍处于"大锅饭"的分配制度,例如我院手术室护士的绩效与外科护士相同。在医院中手术室护士与同等教育、技术水平的其他医务人员相比,收入处于较低水平,与"三甲"医院同专业护士相比收入也处于较低的水平。导致护士心理上的不平衡,没有充分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投入工作中。
1.4专科护士的缺乏 随着医学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外科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科专业化及微创技术在基层医院手术室的应用,对基层医院手术室护士的专业素质和专科配合技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医院管理者往往存在着着重医轻护思想,在基层医院常见的是送专科医生进行相关手术的进修学习,如关节置换以及腹腔、关节镜、鼻内镜、经皮肾镜等微创手术,而手术护士则因各种原因无法与医生一起系统学习相关手术配合,对台上、台下配合流程,患者术中护理,仪器使用操作、灭菌供应、保养的流程、规范、理念有很大的缺陷。
2 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防范措施
2.1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 工作压力源总分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关系[9]。护理管理者应针对基层手术室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的人力配制,改善工作环境,减轻了工作压力和提高了工作满意度;另一方面人性化管理,加强人文关怀,增加护士心理正能量,帮助新护士确立职业核心价值观,提高职业认同感。
2.2实施绩效管理体系 建立富有实效、充分量化、便于操作的的手术室护理人员考核制度。不少研究者在该领域作了大量调查研究,如孙瑞敏[10]等,提高护士的自我约束力及竞争意识 ,使综合素质得以提升。促进护士长的管理工作 ,加强了护理质量控制 ,促进护理质量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2.3有计划的培养专科护士 手术室的专业特色决定了护理人才专业化培养的重要性[11]。有调查显示[12],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使得护士多方面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通过专科培训,护士在学、做、教的训练过程中,加强了对理论知识的记忆,提高了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使护理工作的多个环节得到加强。基层医院也要重视专科护士的培养,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专科、特色教学,加强护理专业化骨干的培养,有效提升护理水平和促进专科护理发展。
3 结果
通过实施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在手术室实施绩效管理,有效降低了护士的离职率,提高了护士工作满意度,有计划对手术室护士的专科培训,有效的控制、减少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
4 讨论
安全是护理质量管理的核心,手术室作为高风险的医疗场所之一,手术室的护理质量不仅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还关系到医护人员的工作安全[13]。当今基层医院手术室除了常见的风险因素外,突出的还有人力资源不稳定、护士工作满意度、绩效考核的运用、专科护士的缺乏等,重视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做好防范措施,才能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真正减少手术室安全事件的发生,为手术患者提供安全放心的优质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郑灵.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8):66-67.
[2]田利平.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现代养生,2015,08:286.
[3]陈梓姗汕头市护士离职原因调查[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1:107.
[4]林红玉,孙永红,崔莉清.肿瘤专科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现状讨论[J].新疆医学,2012,4:110.
[5]梁姣,王晓娟.手术室护士离职原因的探讨与分析[J].新疆医学,2013,43(02):129-130.
[6]李一明,余红梅,冯荣梅,等.中山大学大型综合医院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9,30(2):110-112.
[7]刘爱琴,骆惠玉,王丁兰.同工同酬对合同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5):761-762.
[8]闫艳丽,张敏.手术室量化管理考核体系的建立与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5,20(12):55-56.
[9]张瑞雪,张利峰,陈梅仙,等.新入职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应对方式的调查分析[J].现代临床护理,2015,14(2):9-12.
[10]孙瑞敏,王建英.手术室护士绩效考核方案的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6):259-261.
[11]蓝飞虹.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养现状[J].当代护士(中旬版),2015,02:16-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8)-9-0034-02
【摘 要】目的 了解手术室护理管理的内容。方法 通过对手术室的重要性进行阐述。结果 责任落实、规章制度健全,科室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手术室 护理 管理
Talk About Nurse and Management of Operating Room
PENG Yin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Liangshan Yi Autonomy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Liangshan 615000, Sichuan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Understand the management of operating room.Method Expound the importance of operating room.Result Fulfil the duty、perfect rules and regulations,develop the division continuously.
【Keywords】Operating Room; Nurse ; Management
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护理单元,手术室护士是临床专科护士。临床专科护士指的是某一专业特殊或专门的护理领域具有较高水平和专长的专家型临床护士[1]。因此,对手术室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她们从护士学校毕业后,除进行正常的岗前培训外,还要进行手术室的特殊训练,如手术无菌术、手术的摆放、麻醉配合、器械护士、巡回护士专科培训、气管插管、心肺复苏等方可上岗。护士长是手术室护士的带头人,如何打造一批高素质的现代化护理人才,全面提高手术配合质量,适应创新开放的医疗市场,我就26年的手术室护理工作经验谈一些看法。
1 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
在当今医疗市场激烈竞争、医疗改革不断创新,医学模式也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社会医学模式,这就要求我们提高自身素质紧跟形势发展。我国口前100多万护理从业中,中专学历占90%以上,本科学历占1%以下,护理培训经验、能力、层次都比较低下[2]。首先,护士长必须从我做起,多年来,我带领全体护理人员一直坚持走自学成材之路,全科28名护士有25名取得了大专文凭,还有1名护士正在参加护理本科的学习。订阅各种护理杂志,浏览网络信息,更新观念、更新知识,用新的理论武装、充实自己,对新知识、新没备、新技术认真学习,反复研究,直到掌握要领,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对加压输血、手术患者的各种进行了改进,根据院感科的要求,对手术室的空气消毒、无菌物品管理、手术人员手的消毒、术中无菌技术操作的监控都进行了严格规范,请麻醉医师为护士进行气管插管、心肺复苏培训,请临床手术医师为大家讲课,对各科手术的特殊要求尤其是新开展及高难度手术的配合定期学习强化,提高手术室护士专科技术水平。其次,护士长在工作中,必须身体力行,勇挑重担,积极参加指导高难、急危手术,掌握第一手资料。另外,护士长还要是一个心理护理的能手,针对不同患者,开展有效的心理护理,使每个患者解除紧张恐惧思想,安心接受手术治疗。护士长还必须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很好的协调与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总务后勤人员、本科护士之问的关系,做到严以律己、诚信待人、宽以待人、乐于助人,使手术室形成一种团结向上、勇于进取的良好氛围。
2 知人善任、人尽其才,充分发挥科室同志的主观能动性
护士长管理的对象主要是护士,护理人员在医院是最辛苦的群体,地位低、收入少、夜班频繁,手术室护士又在一个相对封闭、相对独立的环境工作,因此,如何做好她们的工作,使她们从思想上对护理工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是至关重要的。要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贯彻在工作中,动态的了解每个护士的工作能力、特长、家庭状况、处世方法,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扬长避短,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积极创造条件安排有文体特长的同志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安排工作细心认真的同志负责设备器械的保养,年轻的同志安排做器械护士,道德高尚、技术精湛、吃苦耐劳的同志则负责科室的新生带教、业务学习,并经常利用科室晨会和业务学习的时间,听取大家对科室工作的建设性意见,不论年龄、资历只要提的是合理化建议,就积极采纳并给予表扬,在科室形成一种和谐、文明、宽松、向上的良好氛围。
3 手术室护理管理建设
3.1 将护理学理论引入护理管理 护理管理是以提高护理质量为目标的工作程序。护理管理者要学习、掌握管理心理学的内容,因为管理不是只管物、管事,更重要的是管人,不了解人的心理,就很难发挥人的积极性,就不能适应现代的管理方式。
3.2 思想建设
3.2.1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思想素质 护理部组织护士观看《护士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录像,请专家讲课,增强护理人员爱岗敬业精神。
3.2.2 强化法律意识,增强工作责任心 法律是人们行为规范的准则,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地运用法律手段去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和依靠维护医院的正当权利[3]。医院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民事诉讼法》、《民法通则》中与医疗、护理有关法律、法规。科室组织认真讨论,让每位护士知道,自己的工作责任与法律责任关系,违规者应承担的行政责任、刑事责任、民事责任。树立对病人高度负责的思想,增强工作责任心。同时通过学习讨论,使每位护士了解工作中存在的和潜在法律问题,并制订一系列的防范措施。
3.3 业务建设
3.3.1 转变护理模式 即从功能制护理向整体护理转为。手术室的护理工作由单纯的手术配合向围手术期扩展,做到术前访视,术后随访,做好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根据病人身心、社会需要提供优质服务,增强了病人的安全感,消除了紧张情绪,密切了护患关系[4],提高了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
3.3.2 培养手术室护士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一丝不苟地执行操作规程,树立严格的无菌操作观念,提高“慎独”修养。
4 强化管理、健全制度,使科室工作沿着规范化管理轨道发展
现代化管理是一门综合艺术,应用科学的决策分析方法,在具体实施各项规章制度时,结合本科实际进行有效、灵活、合理的改进,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手术患者与日俱增,高、精、难手术越来越多,工作量的加大,护理质量要求的越来越高,造成护理人员的相对不足,护士经常加班加点,甚至连轴转,根据我院急诊手术较多的特点,每日安排一名护士上副班,在家待命,择期手术较少时给部分同志放假休息,鼓励大家积极参加自学考试、技术比武、医院业务学习等,并安排其他同志顶班,让她们安心学习,把新的知识带回来促进科室工作的提高。科室成立质量控制小组,由护士长和两名老护士担任,每月定期对科室人员的劳动纪律、业务学习、设备维护、无菌物品管理、值班护士职责、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工作质量、个人卫生区、卫生员工作等进行严格考核,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纠正,确保科室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使科室工作多年来沿着规范化管理轨道持续发展。
多年来的手术室管理实践证明,作为护士长必须率先垂范,做学习型人才,当好科室带头人,做到知人善任,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在强化内部管理、严格规范各项制度时,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应用,就能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手术配合质量,满足日益发展的医疗市场需要,使科室工作沿着规范管理轨道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梁红.正确书写护理文书.中国护理,2002,8(8):8.
[2] 辜晓芳.浅谈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国医疗纠纷与对策2003,6(6):8.
【摘要】 目的 探讨影响整体护理在手术室运用的相关因素,寻找相应措施以提高整体护理服务质量。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从手术室开展整体护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三方面进行论述。结果 发现护理人员素质偏低,健康教育力度不够,手术室工作性质的特殊性,管理缺陷等因素制约了整体护理在手术室运用。结论 针对不同情况采取加强在职人员培训,转变护理观念,加强健康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减轻工作压力,提高管理水平等措施以确保整体护理的连续性、完整性和系统性。
【关键词】 整体护理;现状;问题;对策
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根据患者身心需要,提供适合于个人的最佳护理〔1〕。随着医学模式和护理观念的转变,整体护理从病房逐渐深入到手术室。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开展整体护理,确保了护理的连续性、完整性和系统性,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手术室护士的整体素质。
1 手术室整体护理的现状
1.1 术前护理
1.1.1 术前访视 安排在手术前一天的下午进行,时间一般为10~15min。目的是通过与患者家属的交谈,取得患者信任,减轻其心理压力,同时介绍手术室情况,如手术间的布置、先进设备等,了解麻醉方式、手术的摆放等,以增强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
1.1.2 术前评估 (1)患者的一般生理、心理和发育情况;(2)患者事先对手术的了解程度、接受手术的态度、对医疗的配合程度。
1.1.3 确定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 访视护士根据收集的资料和手术种类预测术中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1.2 术中配合 (1)手术当天早会,由访视护士汇报病历,列出护理问题和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然后由护士长和其他护士加以补充,使计划更趋完善。(2)准备常用物品、药品,严格检查手术间的设备是否齐全、功能是否良好;调节适宜的手术间温、湿度,根据手术类型准备特殊的器械及辅助设备等。(3)热情迎接患者进入手术室。严格核对患者及术前准备情况,清点随患者带入手术间的物品,再次向患者讲明手术配合的注意事项。(4)巡回护士建立静脉通道,确保术中输液、输血通畅。安置手术,尽量减少患者身体的暴露,以维护患者的自尊心和减少体液的丢失。全程陪护患者,同时整理护理记录。(5)器械护士准备手术器械,熟悉手术步骤,力求做到稳、准、快。术中不谈论无关话题、不议论患者病情,以免伤害患者的自尊心或加重其疑虑心理。手术结束前,认真清点纱布、缝针、器械,保管手术切除标本等。
1.3 术后随访 (1)术后48~72h到病房了解患者的生命体征、手术切口疼痛及感染情况。征询患者对手术室工作不满意之处,填术室整体护理反馈表。(2)收集有关手术操作、麻醉、手术、术中护理带来的后续效果的资料,从而对手术期护理做出客观评估。(3)术后随访后,通过手术护士自评、护士长对手术护士工作及术后有无并发症的评审、患者的评价、麻醉师和手术医生对手术护士配合质量的评价以确认整体护理计划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2 存在的问题
2.1 护理人员素质偏低,护理观念陈旧 开展整体护理,手术室的护士不但需要具备传统的配合手术医生完成手术的能力,还要求具备“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念,具备在生理上及社会心理健康方面评估患者的能力及与患者沟通的能力。而目前护士的培养以中专为主,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另外,整体护理虽然已在我国临床实践中推行和应用,但目前大多数手术室仍以传统的护理观念和模式服务于患者,即医生―护士―仪器―患者的服务模式〔2〕。
2.2 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内容片面、肤浅,缺乏自我保健、疾病预防和身心健康方面的知识教育;(2)教育方式单一,健康教育多停留于口头宣教,影响了患者对教育内容的理解和接受;(3)教育时机把握不当,对不同的对象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对同一对象在不同的阶段也应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及方式。
2.3 手术室特殊的工作性质和环境限制了整体护理的开展 (1)手术室护理工作时间性强,工作量大,抢救任务多、要求高;(2)手术室护士服务的对象主要包括医生和患者,手术室护士既要为患者提供全面的优质服务,又要保质保量地完成手术配合;(3)患者在手术室停留时间短暂,使护士难以按照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4)手术室长期的传统护理模式影响护士的价值观、短程更新和才能发挥。
2.4 管理缺陷 整体护理要求护理管理实行分层、能级化、金字塔式的管理方式。目前国内许多医院对护士的管理仍然是简单的,即所有护士不论学历、职称、职务都值同样的班,做同样的工作,承担同样的责任。这种管理方式不利于开展整体护理和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另外,一部分手术室护士长缺乏有关整体护理的管理技巧,缺乏与下属沟通,限制了护士参与计划和决策的权利,导致整体护理在手术室难以实施和开展。
3 对策
3.1 转变护理观念 组织大家学习整体护理理论知识,接受模式训练,使大家认识到,手术室护士从术前访视到术中给予患者的关心、支持是其他科室护士所无法代替的。
3.2 加强在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素质 鼓励护士参加各类专科、本科的学习,提高知识层次;加强在职培训,拓宽知识面;强调手术室护士的角色功能,即:顾问指导角色、安全卫士角色、体贴的亲人角色、协调管理角色等,使手术护理在广度和深度上得到拓展〔3〕。
3.3 加强健康教育 (1)充分认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2)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讲解相关知识和护理技巧;(3)选择健康教育的恰当时机。
3.4 努力创造宽松的环境,减轻护士压力 如多配备工人,加强计算机网络的运用,使手术室护士从一些非护理技术性劳动中解放出来。只有医院从上到下在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都真正形成护理与医疗平等、互助、配合的格局,才能使手术室护士在实施整体护理中发挥自主行为,提高护理水平和整体护理的效果〔2〕。
3.5 提高管理水平 首先,护理管理者加强自身修养。其次,充分运用现代管理学知识、方法,发挥领导者的非权利因素和特殊魅力(知识、才能、品格的情感),加强管理中的计划职能和沟通联络,成立各种质量管理小组和贵重物资管理小组等,使管理职能下放,从而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推动整体护理在手术室的实施和开展。
参考文献
[1] 沈志萍.浅谈整体护理在手术室的实施.铁道医学,2001, 29(3):173.
[2] 杨晓莹,吴元琼,胡正浩.手术室实施整体护理存在的问题 及对策.黑龙江护理杂志,2000,6(10):50-51.
[3] 谢卫.巡回护士在整体护理中的角色功能.九江医学,2000, 15(1):54-55.
1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1制度不健全。沟通反馈机制不健全,制度、流程不够健全或不够完美,造成职责不明,责任不清。
1.2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人力资源不足或分工不合理,护士长期超负荷工作,使护士工作压力大,容易出现护理过失。
1.3未体现人文关怀。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环境,病人心理上比较复杂、紧张、焦虑、恐惧等,任何一句安慰话语,一个关切眼神都是对患者莫大的关怀与支持。 65%的护理纠纷是由于护士语言使用不当所引起的〔1〕。
1.4器械设备准备不充分。随着新仪器设备的使用、新手术的开展,医学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护理人员没有认真及时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业务技术操作不够熟练,对器械设备准备重要性认识不够。
1.5护理文件书写不规范。护理文件书写漏记、错记或记录不及时,涂改或保不存不善,内容不真实等,都为护理纠纷埋下隐患。
2 持续质量改进方案
2.1进一步建立健全手术室持续质量管理小组,合理分工,明确职责。护士长担任组长,组员由全体护理人员组成,每月进行两次一级质控检查,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在每月护理质控讨论中,查找工作中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进行分析讨论,制订整改措施并落实。
2.2制订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是预防和判定差错事故的法律依据,是正常医疗活动的保障,制订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让护士感觉到有章可循。严格要求护士执行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及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安全核查等制度。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是护理质量的必要保证,一切护理操作必须按照常规制度实施。
2.3优化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安排实行弹性原则。遵循弹性排班制度,即工作人员上班以手术量决定工作长短〔2〕,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坚持能级相符,择优互补的原则,在保证护理质量同时,使护理人员才智得到充分发掘,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实现手术室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使用。
2.4进行有效沟通。沟通既是一种科学的工作方法,也是一门艺术,有效的沟通将产生良好的护患关系。手术室护士在做好护理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作好语言沟通,运用良好的沟通能力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2.5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技能,综合提高护理人员素质。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可以降低手术风险〔3〕。随着各种新技术不断开展,对手术室护士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手术室护理人员必须及时更新知识,掌握技能以适应外科手术发展需要〔4〕。根据手术室专科特点每月应组织业务学习、护理查房,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提高手术室业务技能及应急能力。建立晨会提问制,鼓励护士参加大专、本科的继续教育,在全员培训的基础上,培养手术室专科护士,以提高护理质量,提高专科护士的护理技能。
2.6提高手术室护士风险防范意识,强化法律意识。加强法律法规教育,讨论学习有关案件,将不安全因素消失在萌芽状态。树立“病人第一,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观念,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慎独修养。手术护理记录要齐全,不漏项,术语要规范、字迹清晰,数据要统一,不得涂刮。
3 讨论
持续质量改进是在全面质量管理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注意过程管理和环节质量控制的一种新的管理机制理论,手术室护士通过护理质量检查及安全管理教育,增强对护理安全风险的认识能力及防护能力,减少手术过程中出现的护理管理缺陷与错误,大大提高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质量,通过持续质量改进工作,使手术室护士有良好的工作态度、优质的技能、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和“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创造一个和谐安全的医院护理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敏.护士交流技巧与患者满意度的关系.中华国际护理杂志,2004.3(3):237-238
[2] 黄文霞.大型手术室人力资源优化排程模式探讨.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3):2131-2133
通讯作者:陈秀丽
【摘要】 目的 探讨专科化管理对骨科手术围手术期整体护理的影响。方法 手术室设立专科组,在手术设备、环境、人员相对固定的前提,选择50例采用传统方法随机抽取护士配合的骨科手术为对照组,选择50例采用专科护士配合的同种手术为实验组。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前对骨科手术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术中手术医生对护士配合的满意度、平均每台手术时间;术后患者对手术室工作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患者术前对骨科手术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术中手术医师对护士配合满意度明显提高,平均每台手术时间显著缩短;术后患者对手术室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专科化管理能够进一步深化手术室围手术期整体护理,提高手术室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有利于改善医护和护患关系。
【关键词】 专科化管理; 骨科手术; 深化; 围手术期整体护理
笔者所在医院自2010年起,手术室实施专科化管理,设立专科护士组,根据手术种类分为4个专科组,其中设有骨科组,与传统管理方式进行比较,专科化管理进一步深化了手术室围手术期整体护理,提高了手术室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有利于改善医护和护患关系。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4月份50例采用专科护士配合的骨科手术为对照组,其中脊柱结核24例,膝关节结核15例,髋关节置换5例,胫(腓)骨骨折6例。以2010年6月50例采用传统方式配合的骨科手术为实验组,其中脊柱结核25例,膝关节结核14例,髋关节置换4例,胫(腓)骨骨折7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文化程度、家庭背景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专科分组方法 手术室成立专科护士组,各专科护士组设组长1名,组员2~3名,专科组长不轮转,专科护士每半年轮转一次。
1.2.1 专科管理方法 管理框架实行三级管理,即护士长-专科组长-组员[1]。护士长每月组织一次各专科组长座谈会,了解各专业存在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同时组织一次各专业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考试;定期征求专科主任、医生意见,发放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及时收集反馈意见和建议,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切实起到督导作用。
1.2.2 骨科组专科组长要求 (1)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大专及以上学历,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2)曾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骨科专科知识,精通本专业理论和技能,经验丰富;(3)具有高度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担负本组疑难、复杂手术和新开展手术的配合工作,做到术前有准备,术后有小结;(4)负责骨科手术间的管理,做好骨科手术器械、仪器及特殊手术用物的管理,定期检查指导本组器械的清洗、保养及灭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5)严格管理好术中所用的人体植入物品,详细登记;(6)负责专科组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不断学习业务知识、人文知识及心理知识,指导本组护士正确实施术前访视、术中关怀及术后回访工作;(7)经常听取医生评价和回访手术患者,征求患者和家属的意见,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手术配合技巧,提高专科护理质量。
1.2.3 骨科专科组员要求 (1)服从组长管理,完成专科组常规工作任务;(2)协助专科组长参与新手术项目、疑难、复杂手术的开展;(3)掌握本专科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如骨科常用的C-臂X机、电动止血器、高频电刀、电动床等,熟练掌握各种摆布;(4)虚心学习,不断总结经验提高专科理论和技能水平,熟悉手术医生的个人习惯与特殊要求,熟练完成手术配合。
1.3 观察指标 (1)患者术前对骨科手术相关知识的知晓率;(2)术中手术医师对护士配合满意度;(3)平均每台手术时间;(4)术后患者对手术室工作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组较对照组患者术前对骨科手术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平均每台手术时间显著缩短(P <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前对骨科手术相关知识的知晓率、
平均每台手术时间比较
2.2 实验组较对照组术中手术医师对护士配合满意度、术后患者对手术室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医师对护士配合满意度、术后患者对手术室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3.1 专科化管理提高了手术室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以往手术排班是管理者根据手术的大小、护士的年资随机安排,手术配合流动性大,不能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同时由于医生的习惯不同,易出现理解偏差而影响手术配合质量。实行专科分组后,医护相互固定,使护士强化掌握专科理论和技能,通过连续性专科手术配合,护士熟练掌握了手术配合路径,如安置、特殊用物的准备、手术配合注意事项等,使手术配合趋于规范化、程序化,减少了差错发生。熟记医生的习惯及特殊要求,掌握了手术配合技巧,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医护配合熟练而默契,协调了医护关系,提高了医生满意度[2]。手术进行顺利,减少了因传递器械失误、设备使用不熟练、摆布不合适而浪费的时间,手术时间缩短,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工作效率。
3.2 专科化管理进一步深化了手术室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工作内涵 多数患者术前怀有焦虑、不安心理,导致失眠、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一系列应激反应,直接影响手术效果[3]。如果患者对手术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他就会尽可能地调动自身的潜能予以应对,并尽力配合。专科护士通过专科组培训和连续性专科手术配合,具有更丰富的专科知识及人文知识,在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时,能够根据患者的文化背景,用适当的语言向患者讲解并提出应对策略。
术中注重人文关怀,对清醒患者注意控制手术间的环境和声音,保护患者的隐私,不随意议论患者的病情,尤其是骨科器械的撞击声,经常给予患者解释和安慰。巡回护士关心体贴患者,经常出现在患者的视线范围内,使患者有心理依托感,增强战胜疾病的意志。亲切询问患者感受,必要时握住患者的手,减轻患者紧张、恐惧感,使其心理得到稳定,确保手术顺利完成。
术后随访了解患者对手术的感受,运用专科知识做术后指导。收集患者及家属的意见,评价护理服务效果,针对问题加以改进。将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康复指导贯穿手术患者护理的全过程,使患者感到手术室对自己的关心和重视,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深化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服务理念[4]。
综上所述,手术室通过专科化管理,系统培养专科护士,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使护理工作由被动式变为主动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密切了医护和护患关系,提高了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工作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毛晓萍,戴红霞.手术室专科护士组的设置与管理.护理杂志,2005,22 (8):83.
[2] 张剑芳.手术医生档案在手术室的应用与管理.护士进修杂志,2006,2(3):3.
[3] 谢倩,杨敏,陈莉,等.我国医院手术室术前访视的现状及展望.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0):809-811.
【关键词】 手术室护士; 层级培训; 效果
Effects Analysis of Nurses Hierarchy Training in Operation Room/ZHOU Jie-yi,WANG Shu-he,ZHENG Qiu-guang,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4,11(01):089-090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application value of training method of nurses with different level in operation room.Method:Fifty nurses who working in the hospital operation room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each group had 25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training method,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level training method, then the training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observed. Result:The clinical working ability, learning time management ability, teamwork ability, communication skill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operation coordination abilit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nurses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Nurses in operation room; Hierarchy training; Effect
First-author’s address:Changping Hospital of Dongguan City,Dongguan 523573,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4.01.042
手术室是多专业外科治疗的整合体,作为一个特殊的护理单元近年来对护士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本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在手术室工作的50名护士的临床资料,运用护士层级培训方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在手术室工作的50名护士,随机将这些护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平均25例。观察组中有2名男护士,23名女护士,年龄20~42岁,平均(25.58±3.16)岁。有8例护士为本科学历,12例护士为大专学历,5例护士为中专学历;对照组中有1名男护士,24名女护士,年龄22~40岁,平均(24.32±3.41)岁。有6例护士为本科学历,15例护士为大专学历,4例护士为中专学历。两组护士在性别、年龄、学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护士常规培训方法:在对传统手术室护士培训中统一进行培训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要求手术室护士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和相关手术室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护士层级培训方法,具体操如下。
1.2.1 专科护士培训 在培训的过程中将培训和手术室专业特性有机结合起来,对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相关医学知识进行重点讲授,采用理论授课+实践操作的方式,定期对本组护士进行理论授课,同时定期让其参加实践培训,每季度一次。理论授课的形式是课堂教学方式和专题讲座方式,授课者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经验丰富的医疗护理人员,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和专科知识。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医院手术室护理概念、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手术室的职业安全和防范、卫生部消毒供应中心规范、护理科研设计及文献写作等。专科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本专科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概况;本专科手术的配合要点、手术步骤;本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等。理论联系实践,通过实践操作来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积极有效的巩固,从而对专科手术配合熟练掌握。此外,还应该了解医疗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方法,并掌握排除简单故障的方法。对专科医师个人的手术习惯进行了解,对医师资料卡进行等级、记录和建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即基础操作、专科仪器设备、专科手术配合部分[2]。
1.2.2 专科组员培训 专科护士负责对组内培训计划进行制定和实施,并有效组织、落实、协调和管理教学计划。同样采用理论授课+实践培训的模式,理论授课每周一次,实践培训采用跟班带教的形式,由专科护士骨干一带一。将培训重点放在专科能力培养、危重患者抢救、专科手术配合等方面,主要内容包括专科手术配合、专科仪器设备的运用和维护等。督促组员将业务学习笔记本建立起来,勤术笔记,出科时积极进行个人总结,并参加医院组织的相关考核[3]。
1.2.3 新护士培训 对新护士进行为期2年的培训,然后对其进行认真严格的考核,待考核合格之后让其进入专科组轮转。要将对新护士的培训重点放在提升其思想素质、业务素质等方面,培训方法同样采用理论授课+实践操作+考核的方式。
1.3 评价标准 采用本院根据科室特点制定的护理人员综合素质评价表进行评价,其中评价内容主要有临床工作能力、管理学习时间的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专科知识和手术配合能力,每一条统一给予10分,评分8分以上为合格。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观察组护士的临床工作能力、管理学习时间的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专科知识和手术配合能力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随着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不断进步,社会对手术室护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层级培训方法要求各层级护士认真做好各职责范围内的事,在同一工作领域中,不同等级的护士的不同发展阶段在其培训内容中得到了有效的反映,能够促进各层级护士综合素质的显著提升,从而极大程度地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4-6]。
手术室是诊断治疗疾病的重要场所,手术室大量的护理工作需要不同层次的护士完成。在手术室护理中护士的工作能力、护理技术含量只有相应的护士人员的学历、技能以及资历相符合,才能达到手术室护理要求。据有关人员表明,在对手术室护士进行培训时,如果护士人员的资历、学历、理论知识等方面存在差异,则手术室护士人员对培训内容的要求也存在一定的差异[7-8]。分层级培训方法主要是根据不同层级护士的学习能力,知识以及技能不同而制定的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以充分调动护士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达到提高手术室护士的操作技术和综合水平。在分层级培训中还应对手术室护士团队协作的精神进行积极的鼓励和培养,积极倡导在繁忙的工作中相互监督和提醒,对工作中存在的各种缺陷和漏洞进行有效的弥补,以不断提高护士人员的护理质量。对手术室护士实施层级培训,不仅能够提高手术室护士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同时还能够使护理工作更加系统化,对提高医院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护理工作效率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9-10]。
传统的手术室护士培训方法主要是统一的培训方式,没有针对性,并且传统的培训方式只注重护理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培训,造成手术室培训工作既不能达到护士要求,也不能达到实际工作的要求。本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的手术室护士培训方法实施后护士临床工作能力合格的有18位,管理学习时间的能力合格的有16位,团结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合格的有16位,专科知识的手术配合能力合格的有13位,而观察组实施分层级护士培训方法实施后护士临床工作能力合格的有25位,管理学习时间的能力合格的有24位,团结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合格的有22位,专科知识的手术配合能力合格的有21位,观察组护士的临床工作能力、管理学习时间的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专科知识和手术配合能力的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士层级培训方法能够显著提升护士各项能力,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林岩,潘丽芬,谭淑芳.手术室专业护士分层级核心能力培训阶段性效果评价[J].护理学报,2010,17(3):142-143.
[2]孟葆莉,孟庆云.护士层级培训在手术室的应用与效果[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2,10(11):160-162.
[3]龚兰英,杜凤娟,肖斌.基层医院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培训的实施与效果[J]. 中国医药导报,2011,8(12):106-107.
[4]董琼虹,邹佩珍,蔡骅.层级培训在手术室护士长助理选拔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0):101-102.
[5]冯立,康琳,尹珍爱,等.手术室护士分阶段培养的方法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5):699-701.
[6]郦红艳.基层医院护士职业暴露原因分析与防[J].中外医学研究,2012,9(30):89-90.
[7]林岩,潘丽芬,谭淑芳.手术室专业护士分层级核心能力培训阶段性效果评价[J].护理学报,2010,17(3):25-27.
[8]董燕,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及防护措施[J].中外医学研究,2012,9(29):94-95.
[9]谭双运.手术室护士心理压力及心理健康维护[J].中外医学研究,2012,9(2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