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册英语语法总结范例6篇

初一下册英语语法总结

初一下册英语语法总结范文1

摘要:本文主要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内容和语言两个层面对我国人教版初中英语教科书是否存在性别歧视现象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该套教科书中仍存在语言方面的性别歧视。

关键词:歧视性语言;思维;教科书

This research takes th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ethods to study the sexism in English textbooks in junior high schoo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guage and gend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henomenon still exists in the textbooks.

Key words: sexist language; thought; textbooks

一、引言

教材建设是整个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于国华,1996),英语教科书在我国英语课堂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果教科书中存在着性别歧视现象,那么将会对学生的认知发展产生不良影响。这里讲的性别歧视是狭义的对女性的性别歧视。有研究发现,世界著名的报刊有时也难免出现歧视性语言,本研究对于今后我国教科书编写及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避免性别歧视等方面有一定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就语言中的女性歧视现象而言,潘建(2001)将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做了比较研究。通过列举大量的实例来对比分析英汉语言中对女性的歧视。高月琴(2008)通过对比20世纪60年代与90年代以后出版的美国《读者文摘》各300篇文章的内容及语言,来研究英汉语言性别歧视现象是否呈减弱趋势。

曾天山(1995)研究人教版小学语文和中学英语教材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后发现男女在角色数量、职业特点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别。李晓惠、周民(2004)对《大学英语》精读练习题中体现出的语言性别歧视进行了研究。

以上研究都通过列举大量实例对性别歧视现象进行了分析,却没有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层次探讨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本文通过对新版人教版的初中英语课本八年级下册和九年级全册的阅读理解课文进行研究,试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层面分析产生歧视的原因。(注:七年级及八年级上册课本主要以对话为主,因此选择八年级下册和九年级全册的阅读理解课文进行研究)

三、研究方法

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课本中的语言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内容方面,统计了男女作为主角、杰出人物在课文标题、内容及插图中出现的次数。并用Microsoft Excel 2003对结果进行了统计。在语言方面,对课文的语言使用是否有歧视进行了统计。

四、结果分析

在内容方面,统计结果如下:

表1 初中英语教科书杰出人物性别统计表

次数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全一册) 合计

男性 9 11 20

所占比例 75% 78.57% 76.92%

女性 3 3 6

所占比例 25% 21.43% 23.08%

表2初中英语教科书插图中性别统计表

次数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全一册) 合计

男性 94 116 210

所占比例 68.12% 58% 62.13%

女性 44 84 128

所占比例 31.88% 42% 37.87%

在语言方面,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统计:表示女性职业的词,如:women police officers,women doctors,actress,policewoman,waitress;he或man来通称男女两性。据统计,在教科书中,表示女性职业的词出现了好多次,如:

He also thinks that watching English movies isn’t a bad way because he can watch the actors say the words. (Unit 1, 3a;第九册)

The waitress brought you the wrong food. (Unit 7, Section B 1a;第八册)

用he或者man来通称男女两性这一现象,在人教版教科书中有明显体现,如:

A solider must do his duty. (Unit 1, 3a;第九册)

He who would do great things should not attempt them all alone. (Unit 5, Self Check 2;第九册)

It might be a man riding a horse. (Review of Units 1-5,2a;第九册)

英语词典编纂家Samuel Johnson曾经说过:“语言是思想的外衣”,语言的变化与发展和社会是紧密相连的,语言本身不会歧视,正是因为有歧视女性思想的存在,才会影响人们的思维,从而是语言也就加上了歧视的色彩。反过来,如果教科书中有大量歧视女性语言的存在势必会强化人们女性歧视的观念,也会影响学生们对性别认知的发展。

五、结论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科书担负着语言学习与文化输入的重要责任。这套教材中的性别歧视现象较前人的研究有明显减弱,但仍存在某种程度上的歧视现象,但总的来说,这套教材编写质量高,内容丰富,兼顾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但仍有改进的余地。

参考文献:

[1]高月琴. 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象实例研究[J]. 语文学刊(高教 外文版),2008,8.

[2]李晓惠.周民.《大学英语》精读练习题中的语言性别歧视[J].理工高校研究,2004(1).

[3]潘建. 英汉语言性别歧视的比较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3.

[4]于国华. 必须抓好教材建设[J].求是,1996(22).

[5]赵蓉晖. 语言与性别一口语的社会语言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初一下册英语语法总结范文2

论文摘 要: 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初(1977年—1985年)大学英语三本典型教材的研究,发现教材的发展与教育背景和学生的水平紧密相关,对当时的大学英语教育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时由于其时代局限性,当时的大学英语教材和其中蕴含的教学模式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一、引言

brown认为,成功的教材一要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二要有利于教学法的贯彻。也就是说,教材在整个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中处于中枢地位,一头连接着教学大纲,另一头连接着教学法,即课堂教学模式。因此,教材的质量是影响外语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教材已经更新换代,教学模式也有了巨大的进步。实际上,每一次教材的发展都是建立在以往教材的经验基础上。回顾一下老教材,我们可以找到我国教材发展的脉络,从而为未来教材的发展和完善提供理论准备。

二、改革开放初的大学英语教育背景

1977年以后,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大学英语教育开始恢复发展。1980年8月,《高等学校理工科本科四年制试用英语教学大纲(草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自1983年起,高考英语成绩计入总分,极大地调动了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开放政策使社会对英语水平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在大纲的指导下,广大英语教师结合当时由于造成的学生基础差的情况,编写了适合当时的英语教材。其中,依据教育部1978年于湖南长沙召开的大学英语教材会议《关于编写零起点教材的决定》编写的《基础英语》(大连海运学院主编,1978年出版,共两册),对恢复我国高等教育的英语教学起到了铺路石的作用。适应恢复高考后我国中学英语教学逐步提高的需要而编写的高起点《英语》教程(吴银庚教授、张彦斌主编,1980年出版,共四册),为1985年《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制订提供了依据。这两部教材在全国各大高校选用最广。另外还有清华大学陆慈主编的《英语教程(理工科用)》(1981年出版,共四册)和复旦大学外文系主编的《英语(非英语专业用)》(1981年出版,共四册)(供文科使用)。由于1980年的大纲只规定了语法教学标准,因此各种教材的突出特点是都以很大的篇幅来教授语法。

三、《基础英语》——零起点大学英语教学的铺路石

1.《基础英语》是为那些从来没有学过英语的大学新生编写的。教材从字母和音标开始,而且注意选材的真实性。全书共分两册。第一册内容包括语音、基本语法和大约六百个工科通用词汇,为学生阅读专业英语书刊资料提供初步的语言基础;第二册内容是为深入学习阅读专业英语书刊资料所必须掌握的一些疑难语法现象和大约四百个工科通用词汇,以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在《基础英语》使用总说明中,编者提出的目的要求如下:

(1)能借助学过的语音规则和国际音标顺利而正确地拼读单词;

(2)能基本正确地区分意群,朗读课文;

(3)熟练地掌握所学单词,能汉英可译;能汉英互译所学短语(不包括阅读材料中的生词短语);

(4)正确地分析理解简单句、复合句和长难句;

(5)借助词典能独立翻译中等难易程度的英文科普和科技文章(限于无专业性困难者);在生词量不超过10个时,每小时翻译速度为1500个印刷符号。

3.本套教材中所体现的教学模式。

本套教材基本上以语法为纲,吸收了结构主义的成分,强调句型操练、翻译能力的培养,侧重于科技文章的阅读,其它方面少有顾及。没有针对听力和口语的教学内容和练习。

以第二册第1课为例。课本建议6学时完成。生词0.5学时;语法句型2.5学时,本课学习动词的时态。后面有大量的语法练习。课文及练习2.5学时。课文学习advances in materials,引导学生从词语用法、语法结构、习惯用法等方面培养综合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课文实质上是以课文为载体系统传授词语、语法结构等知识。阅读材料0.5学时。有三篇文章:a.seeing is believing munication outside the earth c.law of conservation of energy。阅读材料主要是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阅读文章的能力。本书的阅读材料是三篇和正课文题材相同、内容相近的文章组成,符合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原则,而且保证了一定的阅读量,有助于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独立阅读文章的能力。

教材的编排符合语法翻译法的基本特征。语法翻译理论认为:学习外语首先通过语法规则的详细分析;使用以母语翻译过的单词表进行翻译练习;句子被认为是语言教授和练习的基本单元;外语学习的目标是阅读文献或从外语学习中获得思维能力的训练(jack c.richards and theodore s.rodgers)。语法翻译法从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支配了欧洲外语教学。在今天世界有很多地方还在使用修改变化后的语法翻译法。它为外语教学新方法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也符合我国当时经过十年“”后的学生英语水平。在大纲修订后所编的教材乃至今天的教材和教学中仍然能看到语法翻译法的影子。例如《大学英语(精读)》侧重阅读中词汇、语法的分析和练习。现在的大学英语教材也是同样的情况。这反映出我国大学英语教育继承发展传统的特点。语法翻译法的优点是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使用很方便,只要教师掌握外语基本知识,就可以教外语了,这也符合了当时我国大学英语比较落后的教育状况。

四、《英语》——较高起点英语代表作

1.由上海交通大学外语系吴银庚主编的《英语》使用对象是已掌握700个左右英语单词和一定英语语法知识的入学新生,教学目标是以培养阅读能力为主,并适当进行听、说、写的训练。本教材共分四册。试用单元教学作为本教材的编写形式。第一册和第二册每个单元有课文、词汇学习,结构学习,有指导的会话、听力训练和阅读材料。从第二册开始增设有指导的写作,第四册增设英译汉指导。

课文前两册以科普文体为主,宜于学生基础阶段的学习,以便较多地接触常用的普通词汇和半科技词汇,熟悉基本的语言结构,并利于开展听、说、读、写的训练。第三册和第四册以科技文体为主,以适应学生最终阅读科技文献的需要。

阅读材料:题材、词汇、语法力求配合课文。每个单元配2—3篇阅读材料。阅读材料(a)篇必读,有一定的教学要求;阅读材料(b)篇供自由阅读。

听力训练:主要培养耳听会意的能力。通过理解性练习检查学生的领会程度。

词汇学习:第一册安排动词和介词,以后三册增加词组、同义词对比和常用词缀等内容。

结构学习:相当于一般教材中的语法部分。以中学已学的语法知识为起点,重点讲解常用结构。

有指导的会话:内容从学校生活到科技对话。第一册到第三册安排一些口语习用句,第四册训练学生就某个科技题目作有准备的简单发言。

有指导的写作:第一册不单独列为项目,而是结合课文安排一项中译英练习,从而培养学生使用一些常用词组和写作一些句子的能力。从第三册开始列为项目,介绍科技英语的常用概念的表达法。第四册介绍科技文章摘要的一些写作特点,并进行初步的训练。

2.本套教材的教学模式。

(1)以阅读为主,同时对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也有一定的要求。本书课文和阅读材料的选择、词汇学习和结构学习的安排,都是围绕培养阅读能力这一根本目标而进行的,相当一部分练习也是为了提高理解能力和阅读技巧性而设计的。根据课文判断正误、回答问题、词汇填空和翻译句子等,这符合阅读教学法理论。阅读能力分成几个层次。在阅读过程中,有几个层次的因素在起作用,包括词语识别、语法分析、语境知识。阅读时,各个层次的知识互相补充。练习的设计涉及背景词汇、主旨及隐含之意,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重要信息。

(2)注意培养语言的实践能力。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讲解力求简明,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这表明本教材在以语法翻译法为基础的同时,有时也运用了交际式教学法的某些做法。表现最明显的就是有指导的会话部分。

交际法是一个多元理论的联合体,至今也没有一个能概括其内涵的定义。交际教学理论泛指1971年欧共体讨论单元—学分体系意念—功能大纲交际教学法的多种变体都用到的语言教学观点。撇开发展过程中的变化,现在来理解它的内容,主要是按学生需要取材,功能为经;教学交际化;学用结合;学到语篇,用得得体。从宏观上概括,其目的是学用一致,其途径是教学交际化。目前交际法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交际能力,避免只记一些死的语法、词汇,注重语言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本书中所体现的交际法仍主要保留在语法层面,对真正的交际原则和文化原则没有涉及。因此,本时期的交际法充其量是涉及语言知识层面。

我认为,语法翻译法和交际式教学法没有本质的冲突,实际应用中它们是相互促进的。简明的语法讲授可以让学生更快地学习外语的单词拼写、语法结构、篇章结构,提高学习效率,这是交际式教学做不到的。另外,授课时适当的母语可以打消学生在交际式教学中可能产生的误解。可以说语法翻译法在基础阶段是很好的教学手段,交际式教学法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能力提高。

本套教材中所倡导的教学模式是在1985年《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制订前编写的。但它所体现的目标和后来的大纲的教学目标非常贴合,或者可以说它为《大纲》的制订提供了可行的参考依据。

五、文科教材的代表——《英语》

相对于理科教材,文科教材的发行量和影响力要弱很多。影响比较大的有由王慧玲、李荫华等编写《英语》(非英语专业用)。本教材编于1980年,于1981年出版。到90年代仍有很大的影响力。本套教材是为文科学生学习基础英语而编写的,旨在帮助学生学好语言、词汇和语法的基本功,注重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兼顾听、说、译、写的能力。教材中每课的语法和词汇占据了大部分篇幅,练习也以此为中心,因此教学模式也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语法翻译教学模式,虽然也兼顾了听、说能力,使用了交际法等其它教学模式,但内容很少。如第二册第一课用很小的篇幅介绍asking the way,练习中设计练习“i’d like to...”句型操练。虽然很少,但也涉及口语训练。这也是符合了学生的英语基础和时代现状的。

值得一提的是,本教材的主编李荫华等是后来《大学英语》系列教材中《精读》的主编,因此,从该教材中课文、词汇、练习的编排中可以看到是和《英语》一脉相承的。这也反映出我国大学英语教材继承借鉴的传统。

六、本时期大学英语教材的主要问题

本时期的教材为那些从未学过英语或英语知识很少的学生打下了一定的英语基础,为我国的英语建设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利用语法翻译法讲授语法时概念清晰,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了很快提高,翻译能力也得到了适当的培养。但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它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

1.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单一。各套教材都把语法和翻译当成教学的中心,忽视对听、说、写的培养,学生得不到或得到很少的听说训练,口头交际能力缺失;过于追求语法的准确性,忽视了学生的语言创造能力,不能充分发挥语言学习者学习语言的主观能动性。在语法翻译法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室的中心,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学生只是知识的接受者。这样效率很高,但缺陷也是明显的,其中最关键的是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始终处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的地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忽视,甚至被压抑。所以传统教学模式总是与“一言堂”、“满堂灌”、“填鸭式”等名词相连。很显然,这与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不相符的,这种模式担负不了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重担。

2.体裁、题材单一。理工科的教材的文章都是科普文章,没有记叙文体,更不用说诗歌、文学作品等了。这违背了教材编写要选择不同体裁、题材、语域的多样性原则,也很难选出有代表性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文章。同时文章缺少趣味性,忽视了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知识的原则,也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

3.忽略了阅读方法和技巧的训练。各大主要教材中没有一处涉及阅读方法和技巧的训练,也缺乏其它英语学习策略的指导。这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无法满足学生后续学习中进一步提高的要求。

七、结语

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当时的大学英语教材还有很多问题,基本上以语法为纲,能力的培养侧重于阅读,其它方面少有顾及。但是它们为我们后来的教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后来教材的编写提供了经验。同时,目前外语教学界应该对国内、国外教材进行横向、纵向对比研究,以便发现问题,发扬优点,从而推动我国的大学英语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大连海运学院英语教研室.基础英语(共两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8.

[2]吴银庚等.英语(共四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3]复旦大学外语系.英语(试用本)(非英语专业用)(共四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初一下册英语语法总结范文3

关键词:新目标;新教材;七年级英语

自Go For it!教材使用以来,很多老师都认为这本教材变化大,对于广大农村学生来说,使用起来有较大的困难,比如,单词量太大、知识面太广、所涉及的内容知识体系繁杂零散且难度较大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对七年级英语教材进行了改版。最新版的新教材与老教材相比,有了很大改变,充分考虑了学生们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

一、旧版教材所具备的特征

1.从教材编写理念与思路看,以任务型语言教学为编写理念,以“合理引进国外语言教育理念,适应我国英语教育实际状况”为宗旨,分析和研究了我国大部分地区初中英语教育的现实情况,力图把基于生活任务的语言教学模式引入到我国的英语教学领域中来。本套教材的基本编写思路是:以话题为主线,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兼顾交际功能和语言知识结构的学习,以一种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学习程序,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英语有目的地做事情。

2.从教材的发展性来看,毋庸置疑本教材是符合国家课程标准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也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除此以外,本教材同其他学科教材在跨培养文化意识的基础上,不失时机的包含了德育教育的因素。常常把中国传统文化和其他一些有德育渗透点的内容与世界优秀文化放在同一教学活动中进行对比,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从教材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来看。作为一门跨学科的课程,英语的教学内容包含着其他各个学科的内容,不论是从科学、文化知识、还是人文方面的知识等方面来说都是正确和科学的。总的来说教材编写从易到难,单词语法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循环出现,构成达到五级水平的标准内容体系。这种传统的编排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4.从教材的趣味性和实践性来看。这是本教材一直以来最大的特点。翻开课本,在每一页上看到一幅幅充满情趣,幽默生动的画面。它不仅版面设计充满新意,而且在内容和结构方面更富有创意,更具时代感,更有现代气息,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适合现代年轻人的认知情趣。在每个单元的最后一页都有一个图文并茂的小幽默,非常生动有趣,在读完每一则小幽默之后,同学们常常发出开心愉快的笑声;教材中为一些活动增加的附加材料也很有趣。从内容上看,大量的话题来源于生活实际,大部分贴近学生实际,例如谈论家庭、天气、礼仪、假期等等,由于这些都是学生熟悉的话题,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事情,因此,学生在学习了语言目标之后,就有要表达自己思想的欲望,学习热情自然就高。使教学活动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学习效果好。

二、新教材的变化及优势

新版教材除了继承旧版教材的优点,它与老教材相比有很多优势,这套教材是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来编写的。它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适当减少教学内容

1.减少七年级上册单元数量。将原七年级上册15个单元(包括预备篇)减少到12个单元。考虑到话题和语言学习内容的衔接,将原教材第九单元删除,将第十、十一单元移至七年级下册。

2.严格控制词汇量。以七年级上册为例,总生词量由原来的487个减少到346个,人名由原来的74个减少到28个,大大降低了起始年级的学习负担,有利于小学和初中的衔接教学,为学生后面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在教材内容方面的变化

1.修订后的教材将原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Unit 3 This is my sister.)和第三单元(Unit 2 Is this your pencil?)顺序对调。让学生先学This is…的肯定句,再学一般疑问句Is this…。一方面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另一方面可使前后单元的话题衔接起来,即先介绍自己、再介绍家人,然后询问学习物品的所属关系,为下个单元学习询问这些物品的位置打下基础。

2.合理编排语法项目。修订后的Grammar Focus部分一方面使语法规律更加清晰,便于学生发现、探究、归纳,另一方面紧扣单元话题和核心词汇,重点突出。语法页除了保留原有的Grammar Focus部分,还设计了形式多样、不同层次的语法练习和活动,既有控制性、半控制性的练习,也有开放性的活动;既有关注语言形式的练习,也有关注语言意义表达的活动;既有笔头练习,也有口头练习。

3.精心设计阅读版块。原教材起始年级的阅读输入量不足,所选语篇篇幅较短,与后几册教材的阅读输入量不能形成较好的梯度。所以在此次修订中,适当增加起始年级七年级上册和下册的阅读量,适当减少后续册次的阅读量,整套教材坡度平缓。

4.增强写作的过程性和指导性。原教材中写作板块的设计采用的是读写结合的编写方式,写作活动紧跟阅读活动之后。修订后的教材写作板块从阅读板块中分离开来,单独设计,并移至各单元的最后一页。

5.加强语音学习指导。修订后的教材除了保留预备篇单元和附录中原有的语音规则总结、朗读知识讲解以外,还在附录中增设了与每个单元内容同步的语音训练活动,包括基本发音的训练和朗读技巧的训练。基本发音训练中的单词大多是该单元学过的词汇,不仅加强了词汇复现,还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和总结单词读音规律。

三、使用新教材的建议

对于新教材我们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如何更好地使用新教材呢?就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要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切忌穿新鞋,走老路。现行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要淡化语法教学,注重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和良好学习习惯、学习策略的养成。

(二)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尽量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不能照般教参中提供的任务活动,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比较有意义的、学生感兴趣且有能力完成的任务。

(三)在初一上学期不必强求学生去背所有单词的拼写形式,只要他们能够会读、会听、会说就可以了,要知道,在起始阶段出现的词汇,大部分在今后的教学内容中还会再出现,到那时学生有了一定的语音基础再来记也不迟。否则,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由害怕背单词到对英语逐渐失去兴趣,再到最终放弃学习英语,这是任何一个英语老师都不愿看到的结果。

初一下册英语语法总结范文4

英语话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等密切相关,能使学生觉得熟悉、实用,既便于课堂教学的展开,又便于学会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套用与这些话题相关的句子,进行简单的交流。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冀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三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1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具有好奇、好活动、爱表现、善模仿等特点。他们喜欢新鲜事物,对陌生语言的好奇心能激起他们对外语的兴趣。他们喜欢引起别人的注意,重视老师的表扬,不怕犯错,很少有羞怯感。他们处在发育阶段,尚未定性,发音器官较成人的灵活,因此模仿外语的语音语点远比成年人容易。他们的记忆力好,形象思维好,但缺乏理性思维,逻辑思维不强。他们爱玩、爱唱、爱游戏、爱活动,这一切都是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三年级个别学生还存在顽劣和懒惰倾向,上课爱搞小动作、课下作业完成不及时的坏毛病,学习效率也较差。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趣味教学的模式,课上多为学生创设习得语言的环境,尽最大努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便更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任务

1、本学期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同时,加强学习英语的能力。

2、课堂上加强学习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和听力能力;培养学习的积极态度、自信心、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

三、教学目标: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发展需求,本学期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

1、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和良好学习习惯,帮助他们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

2、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帮助他们形成初步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26个字母教学(字母教学是重中之重),会话教学和词汇教学。 难点:

1、字母的读音和书写,要让学生分辨易于混淆的发音和学会用正确的书写体形式来书写字母;

2、会话教学,学生能在相应的情景下学会说相应的话来进行简单的交流。

五、具体措施和方法

1、注重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教学组织和课堂安排灵活,以学生为主体,短时间、高频率、保证学生多次接触英语和足够的实践量,加大每个学生的实践量,多开展两人小组、多人小组、成行、成排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认真钻研教材,改进教法。

贯彻精讲多练,以练为主的原则,抓好基础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直接用英语表达思想的能力,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3、坚持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在教学活动中,利用英语教学音像资源--图画、图表、录音等多媒体软件,还有体态语——手势、动作、表情等来示范。把各种各样的人物、情景和实地表演等结合起来,身体力行,与他们交朋友,一起游戏、一起听说,使他们在有趣而轻松的气氛中感到学习英语并不是件苦差事,潜移默化,使得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兴趣也随之越加浓烈。随着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增加,平时少言寡语的学生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参与进来一块做学习英语。

4、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坚持抓好预习、听课、复习、作业、书写、朗读、口语操练、

提问及语言行为习惯的培养。

5、注意传授知识与及时评价相结合。

特别要注意对学习后进的学生所取得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让进步的同学体会到成就感,让落后的同学找出差距,及时改进。

四、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能听懂、会说简单会话,并能进行简单的交流。

3、能听、说、认读、写单词并进行简单地运用。

4、培养两人对话以及小组对话合作的能力。

5、能唱歌曲。

7、能听、说、吟唱歌谣。

五、教学措施: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电教手段,创设良好的语言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3、活用教材,根据学生会的实际情况,将每单元各个板块重现组排降低难度。

4、设计全面、高效的课后作业,落实巩固知识,并加以运用。

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共分11个模块,内含一个复习模块。每个模块分两个单元。一般情况下,第一单元呈现本模块所要学习的语言内容,第二单元提供若干任务型练习,包括一首歌谣或小诗。在这一册,学生刚开始学习英语,所以设计了一些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语句,主要内容包括:问候并回应;询问姓名、年龄、地点、物品名称,并给予回答;数字1---12;谈论人、物品、地点、动物;表达自己的喜好等。所有内容都是依据语用、语境和语义相结合的原则而呈现的,通过学习让学生结合语用和语境掌握语句和语词的基本语义,逐步获得最基本的运用英语的能力。这册教材编写的总思路是以话题为纲,以交际功能为主线,兼顾语言结构,逐步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完成有实际目的的语言任务。即:话题——功能——结构——任务。教材的教学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书写基础,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适当介绍中西方文化,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意识,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册教材吸收了交际教学思想,注重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教材在整体构思、内容安排、活动设计和教学方法选用等方面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语言的交际能力。贯彻语言应用的基本原则,把知识和技能目标融会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之中,从而体现教材提出的把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结合起来的总思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在起始阶段采用“全部动作反应法”,让学生在有节奏的说唱中体验语言,在轻松愉快的行动中输入语言,让他们在做中学,在唱中学,在表演中学,从而为培养他们运用英语进行顺利地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二)知识结构:

这册书在内容安排、活动设计和学习评价上都贯穿“学会学习”的主题。还特别设计了学习评价的栏目,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学习,有效地增进他们的自我评价意识,以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突出兴趣激发,教材从内容、形式、方法、插图及装祯设计等方面都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小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选择话题充分考虑小学生的需求,如学校、家庭、饮食、玩具、动物、颜色、数字等。语言材料真实地道,活泼有趣,让学生易学乐学。教学形式强调多样化,其中包括对话、歌谣、小诗、歌曲、游戏、活动、绘画、剪贴等,使学生能够在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中感知语言,习得语言。重视双向交流。这册教材注重中西方文化的渗透。如:本册第一模块安排了“greetings”,通过学习这一模块,使学生了解东西方国家的人们在见面时的问候习惯是不大一样的;第四模块安排了“colours”,结合学习颜色的词汇,让学生辨认中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国旗的式样与颜色;第五模块安排了“numbers”结合学习听词,让学生了解中西方的幸运数字;第八模块安排了“friends”,结合学习询问年龄,让学生知道在西方国家,对小孩子可以询问他们的年龄,如果对?年人,尤其是妇女,就不能这么问,因为那是很不礼貌的。

小学三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2三年级大部分同学对学习英语都有浓厚的兴趣,学习英语的自信心较强,但有一部分同学是从完小转学过来的,从来没有学过英语,英语基础更差,教学难度很大,同时有一小部分奇特学生,他们的性格和上课的习惯等都比较特别,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自主能动性、积极性,并发挥团队协作精神,营造互帮互助,共同学习英语的语境。

二、教材分析

教材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差异,设计了符合各种学习模式的练习活动,如讲故事和听力游戏适合听说能力强的学生,拼字、拼卡片以及记忆游戏适合逻辑推理能力强的学生。书本上的故事有精美幽默的绘画以及听指令画画、涂颜色等活动。本套教材以动作或手势进行的字谜游戏、角色扮演以及tpr活动适合好动爱表现的学生学习,喜欢交际的学生会对教材设计的各种对子活动、小组活动、问卷式调查和访问活动感兴趣。

三、教学目的:

使学生通过学习这六课程激发起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他们树立起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形成初步的英语语感,打好语音、语调基础,帮助他们具备初步的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同时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世界意识,为他们升入初中后进一步学习英语打好基础。

四、教学目的要求:

1、深钻教材,挖掘教材的内在联系,认真备好每节课,精心设计教案。

2、更新教育观念,明确教师角色,建立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观,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教育观,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3、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方式,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课堂上,有讲有练,精讲精练,有动有静,让学生说起来,动起来。

4、实行开放式教学方式,让每个学生在参与交流中提高英语交际水平,同时提高学习兴趣和合作能力。

5、训练和提高学生能听懂一些日常生活对话,能用英语进行简单交流。

五、教学重难点:

听:能说:能够回应问题和提出简单的问题(使用一般现在时态)。

读:能够辨认单词和句子。

写:能够书写字母和主要单词。够根据听到的句子选出相应图画。

小学三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3一、学生情况分析:

大部分三年级学生虽然在一、二年级接触了英语,但是并没有形成很大的兴趣,口语成绩也不是很理想;还有少部分从老家过来的并没有接触过英语的学生,基础比较薄弱。

二、教材分析

本册是小学开设英语的第一学年第一学期使用,本册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注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突出语言的实践性和交际性,同时也突出语言的真实性和实用性。

2、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和学习策略的培养,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或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3、注重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使学生通过学习,培养未来跨文化交际所需要的能力。

4、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不同方式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5、注重融合学科内容,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和渗透,让学生通过英语学习来获得其他学科的知识。

6、注重教材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

7、注重教学资料的配套,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拓展自我发展的空间。

8、注重中小学各阶段的衔接,以保证各学段的顺利过渡,全面提高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整体质量。

三、教学目的要求:

三年级英语上册教材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激发起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他们树起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形成初步的英语语感,打好语音,语调基础,帮助他们具备初步的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1、听:能够根据听到的单词、短语或主要句子选出相应的图画。

2、说;

能够模仿示范提出和回答简单的问题。

3、读:能够辨认字母(大写和小写)和主要单词。

4、写:能够描摹字母(大写和小写)和主要单词。

五、教学质量的措施:

小学生主体性地位在英语对话教学中的体现,小学英语对话教学在整个英语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量。怎样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地位呢?在小学英语教材中,安排了许多浅显易懂、生动活泼的对话。根据这些对话稍稍用心设计一下,便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建立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形成学习对话的良好氛围。

通过复习与新授对话内容有联系的已学过的对话,为新对话教学作好辅垫,并可以以此导入新对话教学。从而达到以旧引新,更好地为新授打好基础。对话的方式可以有:教师与全班对话(个别学生也可),或是让学生问候教师,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二、以学生为中心,设置场景,表演对话。

在教学对话前为学生设计场景,营造氛围,诱发学生的语言动机。让学生发言,教师稍稍加以引导,将他们的句子串联成对话。请学生跟读。然后操练几遍,便可让学生在设置的场景里进行表演,充分利用道具让学生有真实的体验。而下面的学生当“观众”并打分,并请打分的同学说说为什么打这个分?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更能够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怎么说?对不对?应带怎样的表情?怎样演会更好?学生无论是表演的还是看表演的,都会在打分时找到他们需要的答案。

三、通过娱乐、竞赛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

小学生中,就是再高年级的学生还是非常爱玩。我们可以利用小学生爱玩

的天性。在对话教学中,设计各类竞赛、游戏。让学生在比中学,猜中学,玩中学,唱、跳中学。如:藏卡片、快看快说、快听快指等。印象会特别深。

四、注重在教学中,运用手势。

把一些单词、短语、甚至是句子与手势或是肢体语言相结合,让学生全身活动,手脑并用,即加深了记忆,又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六、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

Unit One Hello 6课时

Unit Two Look At Me 6课时

Unit Three Let Us Paint 6课时

Recycle One 3课时

Unit Four We Love Animals 6课时

Unit Five Let Us Eat 6课时

Unit Six Happy Birthday 6课时

Recycle Two 3课时

每单元安排一次练习:8课时;复习、考查:2课

小学三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4一、教材分析

共有20个教学周,每周3节英语课。本教科书每单元的教学可用5节课完成,共12个单元50课。复习单元用4节课,每个单元的最后一课以复习为主。

根据教材编写的宗旨,现将教材具体分析如下:

1、按“话题—功能—结构—任务”体系编写。

话题、功能、结构、任务四个方面紧密联系、融为一体,既吸取国外教材注重交际、情景真实的优点,又发扬国内以往教材结构清晰、系统性强的长处,以利于学生在掌握语言基本结构的同时获得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能力。

句型不是通过机械性的单句操练进行教学,而是溶化在有情景的对话之中,力求使学生在操练句型时就学到现实生活中有交际价值的语言。

2、内容浅显易懂、重点突出,题材结合实际、贴近生活,语言正确规范、真实地道,插图生动活泼、富有情趣,比较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比较符合儿童学习语言的规律。

3、采用循环式编排方法,较好地体现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扩展、点面结合、不断复现”的原则。

4、在安排词语和语法项目时采用了“早渗透”和“重积累”的方法。

所谓“早渗透”,是指某些词语和某个语法项目在进行正式教学之前,先在前面课文中少量出现,使学生对之有所接触和了解,以便正式学习时比较容易领会和掌握。所谓“重积累”,是指把已学过的词语或语法与教授内容结合起来,以旧带新,温故知新,逐步扩展,不断积累。

二、教学建议

1、教学不要进行淘汰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尽量让学生做到单词、课文能认读。

2、对每个学生要有不同的标准,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有创造地学。

3、学生学习的成功与否标准是兴趣。

(当然是一定要求的兴趣:单词认读,能整体认读课文,对话。)

4、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设计真实的场景,真实的人物,在学中学会交际。

教师一定注意三年级不能单纯地听说,三级目标级级把关顺利过渡。

5、规范学生的书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6、充分激发学生的各种感官来学习英语,如耳、眼、口、鼻、身等。

充分利用学生的各种才能组织安排课堂,如唱歌、跳舞、画画等。

三、实施方案

1、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设计真实的场景,真实的人物,在学中学会交际。

2、在日常生活中要求学生多说多练。

3、规范学生的书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4、引导学生的各种感官来学习英语,如耳、眼、口、鼻、身等。

充分利用学生的各种才能组织安排课堂,如唱歌、跳舞、画画等。

以上就是为大家提供的三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帮助!

小学三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5一、教材分析

本册是小学开设英语的第一学年第一学期使用,本册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注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突出语言的实践性和交际性,同时也突出语言的真实性和实用性。

2、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和学习策略的培养,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或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3、注重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使学生通过学习,培养未来跨文化交际所需要的能力。

4、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不同方式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5、注重融合学科内容,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和渗透,让学生通过英语学习来获得其他学科的知识。

6、注重教材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

7、注重教学资料的配套,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拓展自我发展的空间。

8、注重中小学各阶段的衔接,以保证各学段的顺利过渡,全面提高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整体质量。

二、教学目的要求:

三年级英语上册教材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激发起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他们树起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形成初步的英语语感,打好语音,语调基础,帮助他们具备初步的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听:能够根据听到的单词、短语或主要句子选出相应的图画。

2、说;

能够模仿示范提出和回答简单的问题。

3、读:能够辨认字母(大写和小写)和主要单词。

4、写:能够描摹字母(大写和小写)和主要单词。

四、教学质量措施:

小学生主体性地位在英语对话教学中的体现,小学英语对话教学在整个英语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量。怎样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地位呢?在小学英语教材中,安排了许多浅显易懂、生动活泼的对话。根据这些对话稍稍用心设计一下,便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1、建立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形成学习对话的良好氛围。

通过复习与新授对话内容有联系的已学过的对话,为新对话教学作好辅垫,并可以以此导入新对话教学。从而达到以旧引新,更好地为新授打好基础。对话的方式可以有:教师与全班对话(个别学生也可),或是让学生问候教师,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2、以学生为中心,设置场景,表演对话。

在教学对话前为学生设计场景,营造氛围,诱发学生的语言动机。让学生发言,教师稍稍加以引导,将他们的句子串联成对话。请学生跟读。然后操练几遍,便可让学生在设置的场景里进行表演,充分利用道具让学生有真实的体验。而下面的学生当“观众”并打分,并请打分的同学说说为什么打这个分?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更能够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怎么说?对不对?应带怎样的表情?怎样演会更好?学生无论是表演的还是看表演的,都会在打分时找到他们需要的答案。

3、通过娱乐、竞赛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

小学生中,就是再高年级的学生还是非常爱玩。我们可以利用小学生爱玩

的天性。在对话教学中,设计各类竞赛、游戏。让学生在比中学,猜中学,玩中学,唱、跳中学。如:藏卡片、快看快说、快听快指等。印象会特别深。

初一下册英语语法总结范文5

【关键词】激励评价;游戏竞赛;有效英语教学

英语是当今世界上最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种。学好英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当前,随着新一轮课改的逐步推行,农村英语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农村学生学英语的劲头不如城关学生足,课后能够自觉去学习英语的学生更是寥寥无几,尤其是在英语单词句型的背诵方面农村学生显得很是被动,甚至老师催着也是拖拖拉拉的,有的学生连作业也是随便应付、甚至不做;刚接触英语时因为好奇还能听一些,学一些,但随着英语学习难度的增长,知识点的增加,部分学生开始感觉到吃力,到了初二已感觉英语俨然就是天书,到了初三,部分学生甚至彻底放弃了英语。于是,英语学习成绩两级分化日趋严重,英语教学处于低效甚至无效境地。

那么,为什么农村学生学习英语会出现这些问题呢?笔者认为除了学生语言知识能力、智力水平、生理发展水平以及心理因素外,主要是农村学生对学习英语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因而缺失学习兴趣和动力,又因为兴趣不强动力不足导致课余学习不自觉、学习态度不认真、学习意志不强等一系列的恶性连锁反应。

游戏竞赛法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在英语教学中是被普遍应用的。但少有人在课后运用游戏竞赛全过程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所提的“激励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课内课后的英语学习情况,利用游戏竞赛法优化学生的课后学习,表现为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改善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达到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激励评价机制的操作方法

(1)激励评价机制的研究内容。激励评价机制主要研究的是学生课前预习情况、课堂听课效果、课后复习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从四方面来反映学生学习英语的有效性。

(2)激励评价机制的形式。根据评价表的内容和标准学生以课时为单位对评价表内的每项内容进行自评,学生评好全部课时后,再由教师进行评价,最后汇总后由教师根据评价结果对学生进行绩效奖励。

(3)操作过程:①由教师制定单元学习时的学生评价表。复印给学生人手一份,学生把它粘贴在英语作业记录本(后有说明其用法)的左侧页,右侧页用来记录每次的回家作业。②由教师设计单元学习反馈表。将其张贴在教室内较为明显的墙面上,便于学生时常对自己和他人的英语学习情况进行对比。③每课时的自评。学生学完一课时完成相应作业后,自己就根据评价表所列内容进行自我评价,第二天上交作业的同时上交作业记录册。老师改完作业、上完课和改完听写之后,对学生的自评进行浏阅,有异议的如发现评价不真实或失真的找学生问谈,之后再让学生评定好,无异议的发下即可。④汇总自评分。一单元学完后由学生汇总所有自评分。⑤兑换苹果。根据总分进行水果的兑换,10分计一个水果,我们把水果定为“苹果”,因它普遍最受欢迎。分数不到10分的不计“苹果”。⑥教师评定。教师根据学生的课时学习情况和参考单元考试成绩评定该学生本单元总的学习效果,等级依次为:4个苹果为优,3个苹果为良,2个苹果为及格,1个苹果为不及格。教师评定后给学生汇总苹果数,再在“官职评定”一栏给学生评定其相应的“官职位”。⑦记录存档。教师把学生一单元兑换的苹果数和官职在教师记分册内记录存档,同时相对应地在班级中的墙上表格中展示,以便让学生们及时知道自己的学习效果和比较他人的效果。⑧单元绩效奖励。一单元学习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官职位”进行绩效奖励。6个苹果以上就可获得老师的小礼品。小奖品由教师提供,一般定价在五角到两元不等。发奖时还可进行抓阄摸奖,幸运者就获得价值高点的礼品。⑨反馈优缺点。一单元结束后教师反馈学生的“突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主要问题”,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点。对下单元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可相对应地改进措施。⑩总绩效奖励。每4单元大总结一次,等4次“官职”兑换完毕,最终看谁“升官”升得快,然后教师奖励“升官”升得快的人。

二、激励评价机制的作用

(1)养成了学生的学习习惯。首先要求每位学生在家配备好听力所需要的录音机或复读机。其次,要为学生们专供一本练习本作为《英语作业记录册》,每天的回家作业都需要学生们一一记录在册,当完成一项任务时就打个勾子,初一时如是布置口头作业,还需记录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第二天记录册同作业本一起上交,等批改好书面作业和听写之后再对学生的作业记录册用勾子和叉的形式反馈给学生。有严重过失的立即询问并教育学生。学生根据教师的反馈及时改进下次的课后学习情况。

(2)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有兴趣的状态下学习和在沮丧厌恶的状态下学习,效果是极为不同的。兴趣的强度决定行为的结果,有了积极的学习兴趣,人的神经、情感领域也就无意识地产生了动力。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成功的欢乐是一个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的确,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浓了,他们英语学习的质量就提高了;而他们取得的好成绩又增强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自从进行了激励评价机制后,学生每单元获得礼品的人数不断地上升,这一趋势说明学生学习英语的认真劲加强了,兴趣也进一步提高,心理上的内外驱力发生了转变,这正是我们所想要的。

(3)实现了学生的自我价值。积苹果兑换官职获取小礼物这些行为大大刺激了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动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些学生很珍惜每次获得的“苹果”。为了获得“苹果”、有趣的生活小用品,学生学英语比以往更加努力了。学生能争取到哪个官职,显示了学生学英语的认真劲和学英语的价值。

(4)实现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至今,激励评价机制已经实施近一年了,笔者所带的学生参加阶段性考试英语测试,成绩一次好于一次。这明显的变化更加肯定了激励评价机制在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上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

三、问题与讨论

激励评价机制虽提高了大多数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但对于个别学生而言还没有充分地调动其积极性,还需要教师不停地监督才会在意。我思考着对于这部分学生,是否还可结合小组游戏。也许在小组合作的游戏竞赛中这些学生就会顾及自我在小集体中的形象,从而对自我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本激励评价机制中,我借用的是学生们喜所熟悉的陆战棋官职制,但有些学生反映说这种官职位有点落伍不够时代化。所以我打算在以后的评价中可改一下官职制,如借用我国现行的军人官职制,像少尉、中尉、上校等,或是我国古时某一朝代的官职,这样对学生而言又新奇又可学到知识,一举两得。

参考文献:

初一下册英语语法总结范文6

自1992年起, 我校创办了六岁英语实验班, 进行了小学外语早起步及现代化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验。通过六年实验, 取得了积极成果。 一、小学外语早起步是学好外语的基础工程 从外语实验班创办开始, 即确定了办学指导思想、原则和育人目标。一是确定了“兼融东西方文明, 培育中华之精英”为办学指导思想; 二是制定了现代化教育原则: 融发展共性于个性之中,融先进的教育于鲜明的特色之中,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 英语教学, 既是人际交往的一种语言, 也是一种信息与文化载体, 使之成为学生自动开启世界文化宝库的“金钥匙”, 并以外语实验为手段, 探索一条适合国情的英语教学新路子和现代化教育模式; 三是明确实验目标:“求真务实办学, 高瞻远瞩育人”的办学宗旨、“全面兼具特色”的育人目标、“系统而富特色”的课程体系、“优质高效”的教学活动、“强化结合分层”的科研兴校体制。经过积极筹建,新学期开学英语实验班便正式开班。第一期招两个学前班, 坚持小班上课, 每班30人, 共60人。目前共有实验班32个, 七个年级, 共有学生1200余人, 有33名受过专业训练的青年外语教师, 外教3人。教师平均年龄23岁, 大本8人, 其余均为大专毕业。我们先后试用四套教材, 有上海的《儿童英语》1~3册, 上海华东大学章兼中教授编的《直接拼音,英语入门》1、2册, 以及初中英语课本1~3册。从本学期开始, 又开始试用美国最新出版的“灵通少儿英语”1~4册。准备在多版本试用的基础上, 自编一套从学前到小学乃至初中的教材。通过六年实验, 外语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有明显提高。小学外语早起步不仅是可行, 而且促进了教育整体改革和学生素质的提高。学前班虽然学习不到一年, 但他们已掌握单词300个、句型40个, 初步接触了数词、代词和介词、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以及复数形式等简单语法知识。通过学前一年学习, 为外语系统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1~2年学习初中一、二册英语, 3~6年学习初中第三册英语。首届实验班已学习七年(六年级), 他们已掌握2000个单词、800多种句型, 以及一般现在时、一般将来时、一般过去时、现在过去进行时和现在完成时等语法知识。他们将于年末学完初中第三册英语课本。由于学前班外语早起步, 基础打得好, 所以实验班学生及格率均100%, 其中优秀率即使中高年级也在90%以上。实验班学生, 不仅在外语, 而且他们的知识面、思维的灵活性、表达能力都优于普通班。参加全市英语竞赛, 获奖人数占58.2%, 一等奖占50%, 全市第一名为我校学生(99.5分), 参赛总平均分为89.57分, 远远高于市获奖率。 二、潜能早开发,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发展 从实验班创办那一天起, 我们就把眼睛紧紧地盯在外语学习质量、学生的素质上。外语早起步和潜能早开发, 归根结底是人的素质发展。但怎样使外语早起步、潜能早开发, 更科学, 也就是说构建一个什么样教育体制、课程结构、教学模式, 才能适应学生素质的发展, 这是我们实验的基本课题。 (一)外语实验, 促进了现代化教育整体改革。 外语实验, 为构建一个着眼于学生潜能的早开发, 有利于素质发展的现代化教育模式, 提供了一个有利条件。因此, 从创办实验班开始, 就63英语教学确定了“三高一加强”的主思想: 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 加强改革力度。在创办实验班同时, 经过充分论证, 进行了《小学英语早起步与现代化教育模式的实验与研究》科研课题立项, 并成为省科研项目。接着, 以外语实验为契机,加大改革力度, 不断扩大成果, 进行了公办民助的体制改革, 建立“幼小衔接, 中小衔接”的学制改革, 以及在校长、教师和学生素质, 教学设备现代化, 课程结构现代化等诸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体改革。我校的科研项目《教育面向现代化基础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验》列入省“九五”科研重点课题。同时, 《教育面向现代化与学生素质研究》、《电化教育优化课业, 减轻学生负担, 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现代化课程结构改革实验》等科研项目, 都列入“九五”国家、省市重点课题, 并批准为国家和省科研实验校。1997和1998年又承担了《面向21世纪中小学现代化教育模式实验与研究》、《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国家两项科研课题。改革成为以英语实验为中心的现代化教育整体改革, 开辟了广阔发展前景。这样, 以外语实验为中心的办学体制、学制、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以及优化校长、教师队伍的现代化基础教育模式已初具规模,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二)外语实验, 促进了学生素质发展。 提高素质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 既研究他们的基础条件, 又要开发他们未来发展的潜能, 这是一项伟大的育人工程。因而, 外语实验坚持三个“早”字, 即外语早起步、潜能早开发、实施早慧教育。6~10岁儿童是语言最佳发展时期, 尤其今天的儿童, 在信息渠道多、信息量大的大环境下, 无论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都优于过去, 他们的潜能是大的, 只要经过科学的早期开发, 他们潜在的各种才智、能量, 便会充分发挥出来。这是一项提高儿童素质的系统工程。由于把“外语早起步,潜能早开发, 实施早慧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和教学原则, 因而, 教学中“以人为本, 因学施教”, 千方百计把学生的主体潜能充分开发出来。它不仅推动了外语教学新模式的构建, 而且积累了一些开发潜能的规律和途径。在学前班六岁儿童外语启蒙教育中, 我们发现学生的观察能力、迁移能力都很强。如学前班在学习表示复数单词之后, 学生便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对老师说:“是不是表示复数单词后面都加s或es?”经过一段学习, 有的学生问老师:“怎么没有Z打头的单词?”教师十分高兴, 对学生说以后会学的。学生的潜在能力更加坚定了“高起点”──听说读等同步的改革信心, 加快了知识教学向智能教学转化的步伐。外语教学有两个倾向: 一是“盲”,只会说, 不会写; 二是“哑”, 只会写不能说。因此我们从入学前班那天开始, 即进行听说读写同步的高起点教学。实践证明, 学生不仅能听会说, 而且能读会写。上海华东师大章兼中教授来我校讲学, 当他看到我们学前班能听说, 会读写, 感到很惊奇, 他说上海都是从三年才开始听说读写。六岁儿童有那么多潜能需要我们去开发, 不但有潜能, 又能开发, 但不能滥砍乱伐, 必须讲科学,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 因学施教, 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发展。在实验中逐步积累并总结出外语教学基本经验, 即“三早”(早起步、早开发、早慧教育); 四同步(知情同步, 字母、拼读、语义同步, 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同步, 四素“听说读写”同步); 五结合(课内外结合、左脑开发与右脑开发结合、课堂教学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科研与教学结合、中教与外教结合)。外语实验促进了现代化教育整体改革, 反过来, 现代化教育整体改革又为外语实验提供了现代化设备和一系列有利学生素质发展的教育机制。因而, 实验班不仅外语学得好, 带动其他学科, 而且身心素质、德智体美劳都得到全面发展。他们兴趣广泛, 能读外语读物, 讲外语故事, 表演节目, 开外语主题班队会, 搞外语手抄报、美术日记和外语智力竞赛。1~4年学生有20~40%参加双休日的英语角活动, 五、六年最多, 有60%参加。有的学生成为英语角“老”活动积极分子。外语实验班还搞现代小学数学教材试验。他们积极参加“校中校”等各种活动, 近二年来获绘画、书法、歌舞、演奏、球类和棋类体育、作文、数学等25项竞赛活动, 有89人获国家、省市区一、二、三等奖, 有的作品还获国家奖。

(长春市解放大路小学 关雨涛 《现代中小学教育》1999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