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教学范例

初一语文教学

初一语文教学范文1

在课程开始以及过程中,提出考试相关的要求,比如平时作业的成绩也纳入期末总成绩,使学生建立近期目标。无论理论和实验课,在每堂课的开始,说明要求掌握以及了解的内容,明确当堂课的目标。比如学习口腔解剖的根管系统内容时,要使学生明确,根管系统总论的概念是要求掌握的重点。这样使学生明确了短期和长期目标,使他们听课时,重点分明,详略得当。实施差异教学,为优秀的学生设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实施差异教学,为部分学生提供他们感兴趣、具有挑战性而又不太难的学习目标,可以使学生觉得目标对自己来说有学习的价值,并且通过努力就能达到,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由此带来的成就感又可以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稳步提高[3]。在教学中,教师向优秀的学生布置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如鼓励学生走上讲台,模仿老师参照放大的牙体模型,讲解牙齿的形态特点。登台演讲的学生会得到奖励,主动要求演讲的以及讲解出色的学生会得到双倍的奖励。

密切联系临床,激发兴趣,保持好奇心。以问题和临床现象引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教学导入作为打开教学思路的钥匙,要有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和艺术性。针对性是指设计导入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需要,要求确切、精炼,一开始就把学生思路带入一个新的知识情境中,让学生对要学习的新内容产生认识上的需要。启发性是指设计导入,使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趣味性是指导入要做到引人入胜,使教材内容以新鲜活泼的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防止学生产生厌倦心理[4]。例如在讲解恒牙萌出顺序时,以一张微笑的露出“虎牙”的人像照片引出一个临床现象:即上下颌恒牙萌出顺序不同,尤其是上颌尖牙的萌出相对更晚,因此容易发生拥挤。另外,结合三维动画、教学录像以及互联网在线学习系统等,采取多样化、新颖的教学形式,提供相关教学资料,方便学生理解和学习。教师要时刻努力去提高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同时,也不能忽视学习的外部动机。并非每门课都能引发所有学生的内部动机。

有效应用表扬。对于刚刚进入口腔专业学习的大学三年级学生,更应该经常使用表扬。表扬的方式比表扬的次数更重要,当表扬是针对某一行为结果,而且具体可信时,表扬就是一种有效的课堂激励因素[1]。例如“你的支点运用得很好”,这些具体的反馈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对成功的努力归因。明确、及时和经常的反馈。教师对于学生的牙体绘图作业或是组织病理学绘图作业不但给出评分,还用红笔对绘画做出修改,必要时给出评语。例如局部解剖学绘图作业和组织病理学作业是当堂课参照标本和切片完成大部分绘图,课后上交,次堂课返还学生。这种及时和明确的反馈,兼具信息性和激发性,最好地激励了学生的动机。同样,经常向学生提问,或经常组织学生参与教学,可以使学生经常获得自己理解知识程度的反馈。另外,以分数作为诱因,定期举办竞赛以及适当的奖励,都可提高外部动机。

初一语文教学范文2

学生要开展自学,就必须要有相应的“利器”,而预习案正是学生自学的“利器”,通过预习案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重视自学目标的设计

在设计预习案时,必须要注重自学目标的设计,让学生们明白应该将自学的精力放在什么地方,做到有的放矢,也就是要通过预习案告诉他们本课的重点、难点 ,以及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教会学生自学的主要方法,即对学生进行学习内容和方法的指导。例如,九年级《登楼》一文,预习案可以这样设计:自学目标:(1)了解杜甫写作此诗的历史背景;(2)搜集杜甫简介以及其它重要作品;(3)了解杜甫写《登楼》时的心情;(4)诵读、品味诗歌,体会古典诗歌之美。学习内容:(1)杜甫登楼看到的景象;(2)体会杜甫当时的心情,弄懂诗人想表达的感情。通过对以上学习内容的分析和阐述,让学生学会分析课文,进而全面把握文章的内容。

(二)预习案设计应该具备的特点

设计预习案需要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所设计的问题要巧妙,要难易适度,学生“跳一跳才能摸得到”,即设计的问题必须经过一定的思考才能获取答案,避免毫无思维含量的提问。例如,《致女儿的信》一文,倘若在预习案上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本文的作者是谁? 学生一看到这个问题,就会立刻想到课本上现成的答案,而且他们会认为只需要找到答案就完成任务了,这样的预习设计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思维惰性,不利于对他们的自学习惯的培养,根本就达不到导学的目的。

二、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尝试的关键。

(一)引导、点拨解惑

教师的点拨解惑不是课堂上的“独角戏”,以学定教重在引导、点拨,不是把现成的答案随便的呈现给学生。而是需要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尽量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再分析、再讨论、再归纳,使学生逐步登上最后一个台阶,得出正确的结论,最终自我解决问题。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奇妙的克隆》一文时,有位学生突然间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老师,既然拥有克隆技术,为什么不把那些珍惜的动植物进行克隆呢,这样不就不会出现动物灭绝的现象了?面对学生这样的提问,教师并没有从正面进行回答,而是机智地抓住了课堂生成的这个新问题,从侧面对其进行重新提问:同学们,要是你们身边是一些克隆的人群,同样的人、同样的思想,你们的生活秩序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你能谈谈克隆技术带来的利与弊吗?并就这些问题分小组进行探讨,这样不仅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还激发了学生自己寻找答案,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的极大热情。

(二)利用测验解惑

在预习案中还有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测验。通过当堂测验,教师能够准确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到薄弱环节,也能够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还没有掌握的内容,从而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知识。对于测验内容的选定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分级,为每一个不同层次学生提供合适的题目,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从测验中有所收获。 导学测验设置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是否能够有效的检测出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端午的鸭蛋》一文,设计预习案时,教师应该结合文章的第一段与第二段的首句:“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我的家乡是水乡,产鸭。” 设计这样的问题:一、介绍你家乡最有名的特产,二、介绍家乡的传统节日、风俗习惯。以此来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巩固提高。

初一语文教学范文3

比如说,教师在《云南的歌会》一文的教学中,可以把歌会的具体场景展现出来,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云南的主要风俗以及关于歌会的具体内容,强化学生对云南歌会的了解与认识。这样学生在观赏的过程中,就会有很多美好的憧憬与幻想。这时,教师可以逐渐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是歌会的一员,使其充分感受到云南歌会的氛围,这样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也可以使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大大提高。这样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够得到一定的发展,不仅是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对于其他课程的学习也有很大帮助。

二、通过远程教育资源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观察能力

观察作为认识各种事物的前提条件,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鼓励学生开展观察训练,这样学生在观察训练的过程中就可以使自身的观察能力不断提高。

比如说,教师在进行《珍珠鸟》一文的教学时,就可以通过远程教学资源把珍珠鸟的叫声及其在窗前飞来飞去的情境展现出来,同时还要提出学生进行观察的重点,鼓励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对珍珠鸟的行为进行思考等。在学生观察完毕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其观察到的珍珠鸟的行为进行描述,在学生描述完成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来体会作者的语言,这样学生就可以充分认识到作者观察事物的准确性以及描述的传神、恰当。

这样学生通过观察,就可以使自身的观察能力大大提升,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远程教育资源来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进而使其思维能力不断提高。比如说,教师在讲授《奇妙的克隆》一文时,可以通过远程教育资源将克隆的图片以及过程充分展示出来,使学生对克隆的原理以及相关技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就可以使其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三、通过远程教育资源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以及效率

在通过远程教育资源来开展教学时,其教学手段主要是以动画以及图形为主,同时还可以把图形从静态变为动态、从大变小、从小变大、从快变慢以及从慢变快等,学生在观察以及欣赏这些图形、动画的过程中,可以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这样学生不但能够接收到丰富的语文教学信息,同时还能够得到比较明快及清晰的感受。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远程教育资源可以将文、图以及声充分结合起来,使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热情大大提升,这样学生才能够集中其注意力,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这样就会使语文教学的质量以及效率大大提升。

比如说,教师在讲授《皇帝的新装》一文时,教师首先要明白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即皇帝及大臣们的虚伪,群众不敢表达自己真实想法以及小孩子的天真无邪、未被世俗污染等。通过远程教育资源将皇帝游街时的场景再现出来,并且教师可以在学生进行观察之后进行提问:世界上真的存在只有称职的人才能够看得见的衣服吗?为什么人们明明看到皇帝没有穿衣服,却还夸奖说皇帝的衣服是漂亮、合身的衣服呢?为什么到最后只有一个小孩子说出了实话?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图片来提出这一系列相关的问题来让学生进行思考,学生在思考与观察的过程中就会积极踊跃发言,把自己的认识以及想法表达出来,这样本节语文教学的重点就可以得到有效解决,还可以使学生对文章的主题以及反映的问题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及思考,真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为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必要的条件。

四、结语

初一语文教学范文4

关键词:初中语文;爱国主义;教材;课外阅读;写作与实践

教育的主要职责是教书育人,而爱国主义教育是初中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是最行之有效的途径,爱国主义教育应实施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潜移默化地使学生产生爱国之情,树立爱国之志,进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高尚品德。

1以教材学习为依托,实施爱国主义教育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1]语文教材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依托。

1.1立足现当代人物事迹,让学生感受爱国主义

教师的职责和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今天所授的“道”就是爱国主义,就是共产主义理想,让每个学生乃至每个公民都具有对伟大祖国的真挚的情感,培养爱国之心。[2]只有对祖国一往情深,才会对祖国无限依恋。例如在学习《最后一次讲演》时,教师就可以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闻一多先生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振兴大业,不惜冒着生命的危险,勇敢捍卫民主与和平,体现了他作为卓越的学者和大无畏的民主战士的伟大情怀,更是凸显了他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操。在学习《邓稼先》时,让学生了解到邓稼先放弃了在美国的优厚待遇,怀着炽烈的爱国激情,毅然回国,报效祖国母亲。他身为“两弹元勋”,为了祖国的主权和稳定、繁荣和富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些要让学生懂得,邓稼先的精神核心内容就是爱国主义。

1.2以古代历史人物为鉴,让学生认识爱国主义

中国作为有着五千年浩瀚文化的文明古国,历史人物浩如烟海。初中语文教材中此类素材很多,要好好品析这些人物的优秀品质。如《出师表》的作者诸葛亮,他为了国家大业,忠心耿耿,忠于职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后世爱国尽忠人物的楷模。在《公输》中塑造的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墨子,他“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冒着生命危险,劝诫楚王,模拟攻守,让自己的祖国免于战火涂炭,保全自己的国家。《曹刿论战》中的曹刿虽为一介平民,却忧心国事,有着远见卓识,亲临战场,指挥若定,运筹帷幄,以弱胜强,挽救自己的国家于水火之中。这些历史人物都是爱国志士的辉煌形象,教师在课堂中要认真引导,让学生认识并感受到其形象的意义,并体会其博大的爱国情怀。

1.3认知外国传奇人物,让学生感悟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情感是共通的,没有国界的,每个国家的公民都深深爱着自己的祖国。在《我的信念》一文中,大科学家玛丽•居里为了自己的信念,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几年如一日,埋头研究,功勋卓著,硕果累累,她把发现的元素物质命名为“钋”,并把研究成果无偿地捐献给国家,爱国之念让人动容。《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和小弗朗士在祖国领土阿尔萨斯和洛林沦陷的那一刻,沉浸于亡国的巨大悲痛之中,深切地感受到祖国语言的伟大,深刻地体会到对祖国的依恋和爱。这些作品很富有感染力,也很容易感化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在这时如化甘霖,能自觉地滋润学生的心田。

2以课外阅读为平台,延伸爱国主义教育

初中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还必须花大量时间进行课外阅读,而阅读的书目,有《课程标准》规定的名著,还有老师和家长指定的阅读书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说过,“爱国主义也和其他情感和信念一样,使人趋于高尚,使人愈来愈能了解并爱好美丽的东西,从对于美丽东西的知觉中体验到快乐,并且用尽一切使美丽的东西体现在行动中。”而名著就是这种“美丽的东西”,中外名著作品是历代文化的精华和沉淀,是汲取文学艺术营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很多作品都饱含着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愫。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塑造了保尔的典型形象,他有着钢铁般的意志、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在他身上更有着强烈的爱国精神。罗光斌、杨益言的革命题材小说《红岩》,更是一部让人群情激愤、热血沸腾的爱国篇章,许云峰、江雪琴投身于争取民主解放的斗争中,铮铮铁骨,赤胆忠心……。阅读这些内容时,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指导让学生情不自禁地产生报效祖国,为国献身的炽烈情感,并联系生活实际,明白今天美好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那是无数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读书可以益智,读书更能让人懂得家的珍贵,国的伟大。在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不仅要充足,而且要宽泛。必要时要指定阅读一定的文学作品,而爱国题材是最被认同与肯定的,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专项备课,有的放矢,每个假期指定一些书目让学生阅读,如《雷锋的故事》《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林海雪原》《野火春风斗古城》等,这样既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又陶冶了情操,更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以写作教学为跳板,贯穿爱国主义教育

3.1恰当的有方向性地命题

初中阶段的作文写作,主要以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为主,涉及的主题内容主要有爱国、孝顺、诚信、环保、亲情、友谊等。而爱国主题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要想在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恰当的有方向性的命题就至关重要,命题的内容可以有《我为祖国添光彩》《祖国,我为您而骄傲》《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观看〈**〉影片有感》《你看,东方巨龙》等。这些题目既可以让学生有话可写,又可以进一步挖掘对祖国的认知,加深对祖国的感情。

3.2广泛的有目的性地搜集素材

作文素材多种多样,来源广泛,涉及爱国这一主题的材料搜集,可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观看爱国影片。让学生有选择地收看爱国主义影片,这种形式简单易操作,也让学生乐于接受,如《厉害了我的国》《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开国大典》《中华文明-铁血帝国》等。观看影片后,可以让学生写读后感,也为其积累了鲜活的材料。(2)参观革命烈士纪念碑和纪念馆,访问游览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最直观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参观革命烈士纪念碑和纪念馆,访问游览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必不可少,如渡江战役纪念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等。通过这些游学经历,增强了学生的知识储备,也引发学生的深层思考,所谓“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了解祖国的红色历史,这样在写作时就会有话可写,有感可抒。

3.3深刻的有针对性的作文评讲

学生在写作时,先搜集素材,后构思成文,最后,必须由教师进行深刻的有针对性的评讲,这样才能完善学生的思维体系。在评讲时,要充分肯定学生热情而积极的爱国情感和意识,让学生充分理解有国才有家,祖国是我们骄傲和自豪的根源;及时指出学生一些狭隘或片面的认识。这样写作教学就能落到实处,爱国主义教育也就水到渠成。

4以课外活动为契机,润泽爱国主义教育

4.1课外口语活动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而言为心声,言语表达至关重要。但丁说:“语言作为工具,对于我们之重要,正如骏马对于骑士的重要,最好的骏马适合于最好的骑士,最好的语文适合于最好的思想”。通过开展演讲会、辩论会、故事会、讨论会等活动,让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广泛收集资料,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说真话,诉真情,净化思想,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1)演讲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举办像以“爱国人物”“爱国志士”等为主题的系列演讲和专题演讲活动,这样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政治、心理品质,有利于爱国主义情操的养成。(2)辩论会。辩论能让学生开动脑筋,从多方面去考虑问题,发散思维。加强团体之间的默契、团结协助能力,增加友谊,从而对问题有一个新的看法,达到追求真理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举办像“爱国距离中学生是否遥远”这样的辩题,让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4.2课外实践活动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初中生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如清明节去烈士陵园扫墓,这样可缅怀烈士的丰功伟绩,寄托对烈士的哀思,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树立牢固的爱国之心,使他们对国家的安危有深刻地认识,从小树立为国防献身的精神。可以组织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主题为“寻访红色足迹传承强国之志”的爱国主义教育游学活动等。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有切身的感受,在社会的大课堂中,认识祖国的地大物博,国家的繁荣富强,进一步加深爱国主义教育。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多方面多角度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使“文”与“道”两方面,获得相得益彰的效果,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打下重要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S].2014.

初一语文教学范文5

语文与国学同源共流,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方面,语文教育的作用无可替代。但《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现状并不乐观,课程设置或被边缘化,教学模式或被项目化,教学内容或被专业化。属于通识教育的《大学语文》课程,具有教学目标非功利性、教学过程非操作性、教学内容非实用性的特点。大学语文教育是国学传承的重要平台,要开设适合传播国学知识的《大学语文》课程,需要认清形势、转变认识,编写具有国学味道的教材,注意教学方法上的继承和创新,语文教师要做国学的守望者。

关键词:

国学;大学语文;教育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随着国家精神文化建设的推进,国学研究升温。十八大后,为树立新时代的核心价值观,党中央制定《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提到空前高度,国学热潮随之兴起。大学校园是文化知识的集结地,大学生是社会文明的先行者和引领者,更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国学教育是社会之共识。在专业和通识教育众多课程中,《大学语文》是进行国学教育的重要载体,如何利用好这一载体,使之成为传扬国学的主渠道,一直是人们探讨的话题。

一、大学语文教育属于通识教育

(一)教学目标的非功利性

通识教育是非专业性和非职业性的教育,它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健全完美的人格、独立自由的精神、勤奋好学的习惯、正直善良的情感为终极目标的。与直接服务于受教育者未来职业的专业化教育任务不同,通识教育要完成的任务是促进受教育者在独立思考、品行操守、价值取向、人际交往、终身学习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而这些目标是不可能像砌砖、炒菜一样在课堂之上立竿见影就能实现的。通识教育的目标是非功利性的,它追求的不是当下的功效和利益。《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并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是拥有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树立正能量的价值观,是具有博雅的精神气质。人文素养的培育着眼于受教育者终生受益,而非功利于当前。

(二)教学过程的非操作性

专业化教育最关注的是受教育者对专业技能掌握的程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然要有实践操作环节。比如,会计专业的学生要学会数钱,在教授“手持式点钞法”时,教师就要针对持票的左手和捻票的右手各手指的姿势与动作,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操作训练;建筑类专业要开设《工程测量》课程,对于经纬仪、水准仪操作技能的掌握,更是需要具体训练甚至是教师手把手地教授才能完成。这种操作训练与理论知识的逻辑关系并不紧密,但就某一个动作环节来讲,没有学过书本知识的人仅凭眼睛观察、动作模仿也可以完成。一些学历较低的工厂师傅,照样可以成为高级技工,就足以说明这一点。属于通识教育的《大学语文》则不同,它的教学过程是非操作性的。比如,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先让学生写小说,学生写不下去,教师再讲写作要领,并示范写作,一堂课结束,学生就能掌握要领、写出小说。一些学生写了十几年作文,仍然文不通字不顺,错字病句连篇,这就证明没有人文素养的储备,单凭操作训练是写不出好文章的。再比如,教师在讲解一首宋词的过程中,也不可能通过操作性的训练,让学生的文学修养瞬时提高。语文课程(尤其是《大学语文》)对人的教育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式的,它不可能通过操作化的手段达成。

(三)教学内容的非实用性

专业化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受教育者掌握一门技能,这一技能关系到职场就业,它往往成为学生未来谋生的手段。因此,专业化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考虑实用性。一些院校在专业设置之初,就会根据社会需求,开设实用性较强的专业。目前大力提倡的校企合作,也是为了让学生在校期间有机会参加岗位实习,以便毕业即可上岗。为切实保证就业,学校还会进行订单培养,直接根据企业需求培养专业人才。比如汽车维修与检测、城市燃气等专业。这一切都在说明专业化教育其教学内容必须要有很强的实用性。但是,这种以实用性教学内容训练而出的学生,往往思想单一、思维机械,有人形象地将此比喻为生产流水线上重复制造的产品。通识教育则不然。如果说专业化教育要做的是对实用性内容的“教”,那么通识教育要做的则是对人文素养的“育”。通识教育要去开发、挖掘每一个受教育者个体的“人”的潜质,塑造他们的精神气质,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将学生培育成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产品。因此,《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不该为了服从于实用性的专业化课程而变成“实用语文”。语文课再实用,也不会使烹调专业的学生因学了几首描写美食的诗词就能炒出好菜;建筑专业的学生也不会因读了刘心武的《四合院》就能建出四合院。大学语文教育所重视的是通过对文史脉络清晰的传世经典之作的赏析,引导学生提高分析问题、探索规律、获得见解的能力,进而提高美学品格和人文素养。这些能力、素养和品格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而一旦养成,就必将受益终生。无论受教育者将来干不干本专业,不管未来职场发生怎样的变化,他都会以不变应万变。

二、大学语文教育是国学传承的重要平台

当国学热潮扑面而来时,各种各样的“国学班”也应运而生。人们敬重国学、仰视国学,以为国学高深玄妙,曲高难和。其实,国学就在我们身边。从幼儿园背诵的《三字经》、《弟子规》,到小学朗诵的古诗词,到中学作文引用的《论语》名句,再到大学鉴赏的经史子集,语文教育一直是国学传扬的重要平台。

(一)语文与国学同源共流

“国学”有两层含义:古代指国家设立的学校,如太学、国子监;现代指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包括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语言文字学等。太学、国子监是古时候国家的最高学府,现代含义上的国学内容恰恰是这些最高学府必开的课程。由此可见,通过高等教育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不是现代人的“奇思妙想”,而是自古如此。在语文单独设科之前,古人的教育内容无论是先秦的人伦之学,还是后来的四书、五经、六艺以及诗、词、赋、策论,都与后世的语文课所包含的国学内容同音共律。1904年语文单独设科,虽经文学科、国文、国语、语文等课程名称的改变,但课程内容从未偏离“涵盖文史哲、侧重文学性”这一方向,而这恰恰也是历朝历代高等教育所重视的。国学和语文从历史渊源上就是同根同脉,虽经社会发展、历史变迁,但它们始终就像拥有同一颗心脏的连体婴儿一样难以分割。

(二)语文是国学传扬的担大任者

尽管语文不是传扬国学的唯一学科和渠道,但是二者同源共流的史实,足以说明语文在国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的角度,我们都无法否认语文教育是国学教育的重要途径。探寻我国古代的教育史,人们会惊异地发现它几乎就是一部语文教育史。不管朝代如何更迭,意识形态如何变化,担当传播国学之大任者始终是语文教育。时至今日,在全社会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环境下,发掘并弘扬传统文化经世致用,使得国学地位再次凸显。以语文为名、以国学为实的语文教育,自然要顺应历史和时代的潮流,以此为契机,责无旁贷地担起传扬国学的重任。因此,高等教育中的《大学语文》课程,不仅不能被削减,还应将其作为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三)开设适合传播国学知识的《大学语文》课程

1.编写具有国学味道的教材。

近代教育家陆费逵说过:“国立根本,在乎教育,教育根本,实在教科书。”教材是决定教育质量的根本性因素。尽管语文教育不能拘泥于国学,还要兼顾中西文化的会通,但是承担弘扬传统文化重任的语文教材,必须以国学味道为主。体例要表现古今变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学呈现出各自的时代风貌,大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应清晰地表现文史发展脉络。在这方面,传统的“以史为经、以文为纬”的编写体例一时还不可取代。这种体例可以将历史发展的纵线和不同时期文学之胜的横线相互交织,让学习者边洞悉历史的变迁,边欣赏历史长廊中不断涌现的文学盛景。从而在每个人的国学知识体系中,架构起历史的完整性和文学发展的系统性。内容要涵盖文史哲多元。国学大师任继愈先生说过:“一个民族的文学、史学、哲学、宗教最能体现这个民族的性格和风格。”在我国,传统的国学文化集文史哲于一身,尽管历代的高等教育教材总要向文学侧重,但那些出自经史子集的经典文章,通常都是既抒发着文学情致,又饱含着历史底蕴,又散发着哲理光芒。比如《史记》,鲁迅就称其为“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再比如《论语》,文学家称其为文学名著,哲学家名其曰哲学经典。文学使人深思,历史使人深沉,哲学使人深刻。因此,以传播国学为己任的《大学语文》教材,应该多选一些传统名篇。那些以服务专业为借口,选用既缺少文学性又没有史学价值、哲学意味文章的做法,不仅会毁了语文课,更会影响国学的传扬。篇目要侧重文学经典。自先秦以来,高等教育教材的选文从未离开过经史子集的经典篇目,经典的才是历史的、民族的,才是厚重的、持久的,才能担当起启迪心智、陶冶情操、激励志向的人文重任。作为语文教材,篇目必当要向文学经典侧重。梁启超先生曾开列过国学入门书目,《诗经》、《楚辞》、《昭明文选》、《乐府诗集》、《李太白集》、《杜工部集》、《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长生殿》、《元曲选》、《西游记》、《水浒传》、《儒林外史》、《红楼梦》等众多文学经典都在其中。当年胡适先生应邀为清华学生开列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当被质疑书目过多时,他曾说:“我暂认思想与文学两部为国学最低限度。”先贤大师之所以将文学作为国学的重要内容加以强调,是因为文学具有审美功能、教化功能和认识功能。文学可以潜移默化地提升人的艺术修养,可以润物无声地陶冶人的性情、提高人的思想境界,可以循序渐进地帮助人们了解和认识不同时代的社会风尚和风土人情。因此,编写具有国学味道的《大学语文》教材,就要沿着历史的纵贯线,多遴选文学经典篇目。那些简单粗暴地砍掉诗词曲赋,牵强附会地拉凑“专业篇目”,任由建筑语文、烹调语文、服装语文……乱象产生的做法,既是对语文课程的不尊重,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不尊重。

2.教学方法上的继承与创新。

与中小学的语文教材不同,大学语文不再将疏通字词句作为授课内容,而是专注于对选文的分析鉴赏。其课程的工具性特点在弱化,而人文性在增强。因此,像众多通识课程一样,在《大学语文》的课堂上,教师的讲授不可或缺。文学作品是有气韵的,这种由创作风格、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相揉发酵而成的气韵,很优美、很高贵、很玄妙,但也很矜持、很清高,它需要懂它的人去寻觅、领悟、欣赏、讲评、赞美;否则它就会被看做古奥晦涩而横遭白眼。这种气韵还具有一贯性、完整性的特点,如果被随意折断、割裂、分解,其思想性、艺术性都将被破坏。对于文学修养还不尽人意的学生来讲,古圣先贤的经典之作,需要有人为他们启发、点拨、解读、赏析。在教师或舒缓、或愉悦、或沉郁、或悲愤、或激昂的讲解中,作者的思想感情被共鸣,作品的艺术形象被再度塑造,文学之美悄然呈现。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方可以于文学殿堂之上感受经典之魅力。终身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古典诗词研究和教学的叶嘉莹教授,正是凭借传统的讲授方法,将人们引入了至真至善至美的古典文学的艺术化境,她也因此赢得了海内外无数学生的尊敬与厚爱。很难想象,如果叶教授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讲授古典诗词,要求学生学会写情诗、制作诗词动画,我们的国学瑰宝还能否有跨越国界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当然,在对传统的国学讲授方法予以继承的同时,我们也要尝试创新。但这种创新不意味着与传统的割裂、告别,而是与传统的一种融合、一种对传统的补充。比如,将传统的教师讲授与研究型教学模式相结合,这样既可以保证教师对传统经典正确解读、引导的一贯性和系统性,让整堂课的文化气韵不被破坏;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思考和概括能力。再比如,为使授课内容更直观、更生动,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科学研究表明,多种感官的交替刺激,可以使大脑维持较长时间的兴奋状态,从而提高对学习内容的感知和记忆。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一定是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兼备的人。作为中学语文教育的继续,大学语文教育的重点已不再是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育,与国学相融合的大学语文课程,授课内容更加多元,授课境界更加高远,其终极目标直指作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应该具备的人文素养,希望培育出的学生不仅有专业化的谋生手段,更要有独立的思辨能力和社会担当能力,有不怕挫折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有高品位的生活情趣和人生追求。国学视阈下,大学语文教育任重而道远。

作者:张泠 单位: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基础教学部

参考文献:

[1]顾明远等.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秦绍德等.通识教育:大学改革的路径选择[N].解放日报,2008-3-7.

[4]马凤岐.通识教育的目标、内容与途径[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2,(1).

[5]章太炎.国学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6]梁启超.梁启超讲国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

[7]王松泉等.中国语文教育史简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初一语文教学范文6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提问对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活跃学生思维,深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独立、敏捷的思维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课堂提问,不断提高提问的艺术性,积极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

初中语文;提问艺术;误区;提问设计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宋代学者陆九渊也说过,“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学习的原动力是有疑惑,有疑惑而去解疑,这一过程便是认识世界和求知的过程。在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提问,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变“注入式”模式为“主动性”、“创造性”、“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是广大语文教育者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

一提问对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一)激发学生求知欲

语文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教材、板书大多以文字形式为主,不像数学有符号和公式,物理、化学可以通过实验操作、模型展示来活跃课堂氛围。因此,能否把一堂语文课讲的生动和卓有成效,进行有效提问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传统的语文课,老师通常是按照作家作品介绍、范读课文、集体齐读课文、正音解词、教师分析、作业布置这几个环节进行,一节课中教师不由自主地唱了独角戏,课堂气氛往往显得沉闷,缺乏高潮,学生的思维和积极性根本没有调动起来。通过提问,使学生对课文中的人和事产生兴趣,自然就能激起他们的求知渴望,引发思考,进而把学生引导到教学方向上来。

(二)集中学生注意力

初中学生的自律性尚未完全养成,往往还处于这儿看看,那儿瞧瞧的年纪,如果教师没有很好的课堂掌控能力,往往是老师滔滔不绝,学生却无精打采,课堂上,学生交头接耳说悄悄话,看课外书、打瞌睡的现象经常发生,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如果老师在讲课过程中,适时的提出问题,请同学思考或请个别同学回答,自然能够使学生注意力集中起来,老师也能凭此有效地控制课堂进度,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自主地思考、品味、感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使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不断深入

语文教学的方式是课文教学,目的是字、词、句的运用以及主题思想的掌握。一篇文章,百字或千字,描述的内容往往是一个故事、一个过程,而作者想要表达的又往往不止这一件事或一个过程,我们要明白的更多的是作者为何要选取这件事,通过这件事想要表明哪种观点,反映什么问题,表达哪种感情,而这些无一不是需要我们通过问题、背景、思考、感受来获得的。因此,只有多提几个为什么,怎么回事,我们对主题的把握才能随之深入,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了一篇文章所赋予的内涵。

(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初步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性,进一步深入提问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深度提问无疑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起到极大的作用。在课堂教学目的基本达到的时候,引入更加深入的问题,引导学生往“深”处想,往“广”处想,追溯历史,预言未来,把问题与做人、做事、做事业联系起来,有效的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向纵向和横向发展。

二提问误区

(一)提问的导入时间过早或过晚

提问的时机很重要,过早过晚都不是合适的时间。过早发问,由于学生对教材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学生内心一片茫然,对问题毫无概念,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热情,反倒会使课堂气氛紧张,课堂沉闷。相反,如果等到教学内容基本讲完后再提问,学生无需思考就可对答如流,学生对于内容的重复加强表现不耐烦,往往会引起学生反感,即使回答,也大多按照老师讲课的思路和观点作答,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二)问题的难度太易或太难

课堂提出的问题如果过于简单,无疑而问,为问而问,提问就会流于形式,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达不到拓展学生思维的目的,也会使学生产生沾沾自喜的情绪,认为自己对所学知识已完全掌握,因此会浅尝辄止。反之,如果问题太难,大而无当,太广太深,已经远远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不符合学生的知识发展水平,那么这样的提问会使课堂陷入停顿状态,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提问的时机不对,不仅不能调动课堂气氛,反而会使学生或者松懈或者紧张,都是不利于正常学习的。

(三)提问频率过密或过疏

有的老师为了活跃课堂,过多的进行提问,往往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对于问题的解答也往往不全面、不深入。旧的问题没有弄清就又提出新的问题,看似学生注意力集中,实则学生只把精力放在应付老师的提问上,对于问题的深入探索既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提了一大堆问题,结果是越来越困惑,收效甚微。

(四)解答标准过“宽”或过“窄”

对于学生的回答,老师要进行分析点评。在实践中,评价标准往往过“宽”或过“窄”。如果评价定型呆板、答案标准统一,也就导致了课堂上以唯一标准答案来设计提问,有人戏称“诱使学生就范”,如果学生不肯“就范”,那教师就只好尴尬地将自已的或教参的标准答案和盘托出了,这样的点评只能限制学生的思维,根本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的老师为了丰富学生思维,所提的问题漫无边际,解答也毫无标准,脱离教学目标,抓不住重点和难点,提问没有针对性,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三提问设计

(一)时间设计

问的太早,学生毫无概念,不知所云,问的太晚又毫无悬念,达不到提问的目的。因此,提问要讲究合适的时机,并且要在课程推进的不同阶段,有区别、有层次的进行提问。课堂开始不久,适合提一些引入性问题,比如说对知识背景和历史人物的提问,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有兴趣的把接下来的课听下去。随着课程的深入,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进一步了解,这个时候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在学生似懂非懂,似通非通时及时提问,然后再与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势必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课程即将结束或是基本结束时,学生对整堂课的知识体系已经基本掌握,这时候应当提出一些发散性的问题或是针对课文主旨,提出一些反向思维、逆向思维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升华,这对于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具有很大的帮助。

(二)主题设计

不论何时提出何种问题,都要紧紧围绕所学主题进行。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时,要进行充分认真的准备,抓住每一课的重点、难点,提问要有针对性、靶向性。学习重点是指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重点如果把握好,那么对于这一课的学习就基本达到目的了。学习难点是指通过一般学习和讲授难以理解的知识节点,而这些难点如果不搞清又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提问要围绕难点和重点,对关键词、主旨句设问,从而达到了解文章创作动机、掌握文章思想主旨的效果。

(三)难度设计

问题难度要按照课程本身的难度和学生接受程度,动态调整。总体而言,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所提问题的难度应当逐渐增强。当然,这里要注意的一点是,设问的目的是为了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入,而不是要把学生问倒。因此,在提问题时,尤其是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采取先易后难,层层设问,一环扣一环,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有效降低学生回答问题的难度,也可以达到跟踪学生思维,掌控课堂进程的目的。

(四)对象设计

提问不仅要有时间纵向性的不同设置,在提问对象这个横断面也要有所区分。一般而言,对“优秀生”可以合理提高问题的难度、深度和广度,对于“中等生”的提问可以逐步升级,层层推进,对于学困生则要适当降低问题的难度。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都能体验思考和成功的快乐,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五)功能设计

提问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产生启发,往往学生回答的内容并不是最重要的,我们教学的目的更看重学生是从哪个思路进行回答,有效的问题设置能否对学生产生启发作用。通过提问,起到投石激浪、推波助澜的作用,也使语文教学真正呈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

(六)过程设计

提问的过程要体现一定的曲折性和迂回性,这不仅是要有效降低问题难度,更是为了增强提问的趣味性。如果一味地直来直去,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如若将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总之,课堂提问不只是一个教学工具,它更是一门教学艺术,设计巧妙、有效、高质量的提问,能够对课堂教学发挥重要作用。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注意提问的多向性、艺术性,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切合学生基础的提问艺术风格,通过“抛砖引玉”,全方位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使语文教学真正呈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杨宏.浅论初中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的途径与思考[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2016(1):80-80.

[2]曾丽艳.课堂提问艺术的妙用——初中语文课堂提问艺术浅析[J].中学教学参考,2013(16):43-43.

初一语文教学范文7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传统文化

初级中学教授中国古代诗词时,其传统文化的渗透体现出一个渐进的螺旋过程。随着初中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变化,对具体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解决了课堂教学的困难和进展,使中学生可以稳步提升汉语文化学习水平,逐步树立完善的汉语思维能力,轻松解决语言问题。

一、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特征

(一)广泛的教育内容。中学古代诗词教材的传统文化内容比较丰富。许多古老的诗词中都出现了对我国美丽的山脉和河流的描绘。古代诗词是历史传承文化的精髓。通过深入研究古代诗词学习,学生可以更多地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每个古老的故事都使中学生对这个国家的文化有了深刻的了解,而这个国家长期以来是从不同的方向继承下来的。

(二)教育的阶段性。在初级中学,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世界观。但是,初中高年级和低年级之间存在差异。他们对古代古诗词教育的心理观念和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具有独特的舞台特征。针对学生的心理变化,古诗词教学具有阶段性和秩序性。对于高中生,教师可以科学地考虑古代诗词教育的阶段,并准备一定数量的古代诗词,以供中学生课外阅读和当前诗词教学。

(三)教育的时效性。教授古代诗词和语言并不能总是在课堂上取得最佳效果。中学教师可以通过合理化课外实践培训教程来促进道德、智力、身体和综合素质的融合。学生可以在教学活动中与同学和教师建立良好的关系,并形成正确的道德思维。让学生通过良好的榜样学习,树立更高的抱负和理想。

二、当前中学时期的中国古代诗歌研究

在中学时期,中国古代诗歌的教学现状一般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太过重视古诗朗诵,忽略了古诗氛围,以致学生无法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其次,学生们忽略了对诗歌的感激之情,而过多地关注古代诗歌的翻译。就像美丽的古代文字一样,古代诗歌是一种华丽的气氛。诗歌必须用感情来理解古代诗歌的含义。但是,在应试教育中,背诵已成为记忆,成为教师传授古代诗歌的主要方式。朗诵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但也可以消除学生对学习古代诗歌的兴趣。例如,当教授部分诗歌时,教师会要求学生背诵整首诗,而无须说一句话或使用无声写作来帮助学生学习。但是,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含义了解得不够多,因此他们对作品中使用的创作技巧一无所知,最终学生对朗诵诗词产生了一定的抵制。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面向考试的培训。为了确保学生在考试中获得更多的分数,学生会尽力确保自己能记住它们,却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学生不应被动地获得知识,而应该主动地获得知识。传统教学方法的老化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低下。因此,教师必须及时改变教学观念,将传统文化的蕴意与古诗词融为一体。在中学时期教授古诗词,不仅是一种深厚的传统文化传承方式,而且是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因此,教师应能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古代诗歌作品的形式、内容和含义之美,加深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此外,教师必须将传统文化融入古代诗歌教学中,充分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为学生今后的语言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引入古诗词的基本方向

在学习古诗词之前,教师需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业水平、知识结构、理解力、学习背景、兴趣爱好等,并根据其不同的学习目标制定教育方式。例如,在教授简单的古代诗词时,因学生已经对古代诗词有了一定的了解,课程便可以侧重于内容模式并简要描述诗词的形式。随着互联网上新型教学方法的出现,中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日益增强。这些传统的教育设施和单调的学习环境已不能满足当前中学生的需求,互联网上的新教育将继续更新中学生可以接受的古代诗词的教育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显示不同古代诗词的背景图片,因此学生可以猜测每张图片所代表的古代诗词。古代诗词学习不是一种机械化的过程,而是将中国知识与生活和表达技巧完全融合在一起的。在学习古代诗词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体会到古代人物的英雄成就,欣赏到我国的历史古迹和历史艺术。通过这种方式,中学生可以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习得,欣赏到中华民族的耐心和朴素,形成健康的健康思维观念,从而有助于中学生的未来发展。

四、体会古诗词的用词之妙

古代诗歌的韵律感强,节奏分明,很有音乐感。每首诗和句子中的音节都有节奏变化,大声朗读古代诗歌,会感到连贯和流畅。教授古代诗歌时,大声朗读是引导学生体验作品含义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例如,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大声阅读来帮助学生识别作者在“抑郁—渴望—矛盾—开放”中的情绪变化。然后通过对关键词和句子的深入分析,学生大声朗读并体验作者复杂的心理变化。通过阅读古代诗歌,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到作品形式的美,并更好地理解作品。古诗词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必须解释古诗词的含义。在《游子吟》教学中,“意识”和“三春晖”等新词不是真实的物体,因此比其他真实词汇更难解释,因此教师可以简单地对其进行总结。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节录,在最终被采纳之前,都是由专家们决定的。这首古诗不仅包含了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且诗词和句子也非常有趣,美丽而经典。中学教师必须深入学习,并将这首古老的诗词重复给学生展示。通过模仿这首古诗的句子,学生可以在写作上取得重大进展。教师在讲课时,可以使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通过音乐、视频等手段加深学生的理解,摘录部分著名的句子作为写作材料。通过体现古代诗词的中心思想,教师可以在课后收集学生的鼓舞性故事,收集手写的报纸、小黑板等活动,并在课堂上积极与同学讨论。

五、品味古诗词的意境之美

在古代诗词中,意境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既包含着诗人的主观情思,也包含着客观景物。诗人或词人往往借助多种意象,创造出一个或优美或动人或悲壮或凄凉的艺术情境,让人沉醉其中,形成思想上的共鸣。教师在古诗词教学课堂上,应引导学生品味古诗词中包含的意境之美,从而感受古代诗词的美。意境是诗人创作过程中客观领域和主观情感有机结合的状态。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理解作品的艺术意境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只有把握艺术观念,才能更好地感受到作品的深层含义。在具体的诗词教学中,教师要提前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了解古诗词写作的背景和作者的境况,对诗词进行一个整体的了解。在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摒弃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借助微课、课件、音乐等,辅助诗歌教学,让学生深入情境中,感受诗词中事物的意象内涵,感受诗歌中蕴含的意境之美。例如,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课程中,教师应着重于描述“月亮”蕴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提供简单的指导和见解,所以学生了解到古代诗歌的“月亮”形象通常代表着诗人的乡愁。通过赏析古代诗歌的意境美,教师可以向学生传达传统文学的美。

六、领悟古诗词的情感之深

教师在讲授古诗词课程时,往往会通过诗歌的表达技巧和诗歌的背景故事介绍,来讲授古代诗歌的情感或感受。阅读古代诗歌,可以感觉到诗人发自内心的情感。在学习了古代诗歌之后,学生们会体会到作者寄托在诗歌中的情感或实现,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学生在阅读诗歌后,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从而提高写作热情。中学教师指导学生写出自己的情感变化,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每个人对古代诗歌的感觉都会不同。教师应专注于古诗词句品析,确保学生深情地阅读,以加深他们的阅读印象。这样的情感教育可以使语文课堂更加生动活泼,使教学效果更加突出。将古代诗歌传达的核心思想,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关联,不仅降低了学生理解难度,还使其阅读体验更加逼真、简单明了。学习古诗词后,可鼓励学生用古诗词进行写作,可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为了将传统文化融入中学古代诗歌教学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加深对古代诗歌创作的理解,并体验诗人的思想和情感。例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在苏轼经历了官场上的失意和人生中遭遇的一些苦难后所写的。苏轼生活跌宕起伏,他向往皎皎明月,想回到自然和田野,过上安静祥和的生活,却又不想脱离人世间,舍不得离开自己的亲人,放不下心中的牵挂和思念,其内心的矛盾在诗词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确保学生阅读全文后感受诗人的内心感受。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背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精神。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并非一日之功,而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教师必须克服教学困难,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分层次地推进初中古诗词教学活动。必须在教学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循序渐进”的原则,真正帮助初中生掌握古诗词的奥秘和诀窍。教师从用词、意境以及情感等方面,展现古诗词的魅力所在,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胡凌.论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语文教学通讯(学术刊),2015(1).

[2]王敏.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4).

初一语文教学范文8

关键词:群文阅读;组文类型;阅读方式;课型

群文阅读是在语文课堂上围绕一个议题选择一组相关联的文本,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议题展开自主阅读,在阅读中产生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并进行多方面的语言实践的语文阅读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创新,是拓展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式。现在使用的统编教材的编者也积极倡导阅读教学的1+X,即把语文教材文本的学习作为导向,把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作为目的,把精读课文或单元主题的有效延伸作为主要路径,进行多文本组元的群文阅读方式。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基于1+X理念指导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尝试探索。

一、对单篇文本阅读与群文阅读关系的认识

单篇文本阅读是群文阅读的基础,我们进行群文阅读教学但并不否定单篇文本教学的价值和意义。单篇文本阅读可以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分析解读领会,达到精读细读的目的,能够解决“字、词、句、段、篇”的问题,训练学生“听、说、读、写、思”的能力,对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课标中既有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的表述,也有重视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的建议。阅读方法的学习就需要细嚼品味式的单篇文本的“慢阅读”,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就需要一节课里读一“群”文章的群文阅读。基于教材进行1+X群文阅读教学,单篇阅读可看做1,群文阅读便是X,单篇是“举一”,群文就是“反三”。

二、议题选定策略的运用

群文阅读三要素中议题是教学实践中的关键要素,是群文阅读教学实施的出发点。群文阅读教学中议题的确定是多角度的,可以是文本语言,可以是文章内容,可以是写作方法,也可以是情感表达……如果我们归纳一下会发现,群文阅读的议题确定其实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个是语文知识、方法方面,另一个是主题思想情感方面,这是和统编教材的单元语文要素的训练点和人文主题恰好是契合的。比如“凡景语,皆情语”“于细微处品人物”等当属于前者,是围绕语文要素确定的。“东坡望月”“触摸探险者的精神世界”等当属后者,围绕人文主题确定的。但不管哪个方面,只要以学生的认识水平特点和发展需求作为导向,把握整个学段目标、文本在学生语文学习中的价值作用来确定议题,就能选定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语文学习素养的议题。

三、“1+X”群文阅读组文策略的运用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起到了拓宽学生知识面、提升学生思辨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等重要作用。所以,群文阅读教学的组文就需要用心、用智。选对文、选好文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切实获益。群文阅读组文要求结构化,也就是组文时要发现一组文本的内在规律,有规律的文本才是最佳的阅读材料。

1.并列类文本组文。我们把并列类文本理解为所组“群文”针对已确定的议题有共同教学点(如体裁、主题等相同)的文本。1是例子,X成了举一反三的材料。并列类文本的组文旨在比较中求同,探索具有规律性的内容,或旨在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提高阅读分析能力。另外,还可以提高阅读效率。只要从一组文本中的一篇中学会了阅读的方法和规律,就可以举一反三,在较短的时间内读懂若干篇同类文本。这样组文势必会增加阅读量,在这样的条件下,群文阅读教学的目标确定就注定不同于单篇文章教学的目标,一般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对教学目标要做必要的整合,且目标要清晰,更细化,更有导向性。在七年级上册诗歌教学中,我们把八首写景抒情类诗歌作为一组文本,将议题定为“探索古诗的内容”,来引导学生学习读懂诗歌内容的基本方法,为今后阅读鉴赏诗歌打好基础。教学实施中,指导学生合作探究诗歌当中写了什么人在做什么的时候看到了怎样的景物,产生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在诗歌中抓住了这几个关键点就可在不用翻译诗歌的情况下读懂诗歌的基本内容,为鉴赏诗歌打下良好基础;又如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几篇课文组成群文,议题选定为“触摸科学家的精神世界”,教学中指导学生归纳几篇课文中写了什么人在做什么科学探索中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又都是怎么克服的,之所以能够克服这些困难的力量源泉是什么。这种组文方式适合同类型文本的组文,文本之间是“并列”关系,也应该是比较容易操作的组文方法。

2.阶梯式文本组文。我们把这类组文中的各组文本理解为因果关系,而非并列关系,后一组文本一般是前一组文本的深入。这样组文是因为人们认识事物有其规律,一般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群文教学在组文时也应当遵循这个规律。这样做旨在就一个问题进行点式挖掘。在“做有教养的人”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学按照三个层次来设计:什么是有(无)教养的外在表现—教养的内涵是什么—怎样才能成为有教养的人。按照这个思路,第一组文本选择《散步》中“我”面对母亲和儿子产生分歧时的做法的段落和《故乡》中杨二嫂“顺手牵羊”行为的段落;第二组文本选择《论教养》一文中的部分段落;第三组文本选择《论语》当中的与提升教养相关的章节。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第一组文本中认识有(无)教养的外在表现,第二组文本中理解教养的本质和意义,第三组文本中学习做一个有教养的人。由浅入深,水到渠成。

3.互解类文本组文。我们认为在这类文本的组文中,1应当是重点精读的文本,X主要用来帮助学生理解1,同时也是学习的对象。以文解文,训练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在“陶渊明诗歌中的道家思想”一课中,将《饮酒(其五)》《归园田居(其一)》、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和老子的部分语录组成群文。《饮酒》是重点精读文本,其他文本用来帮助学生理解陶渊明在《饮酒》一诗中反映出的道家“道法自然”思想对他的影响。教学中先出示老子语录,让学生对道家主张有所了解,然后借《归园田居》中对居所的描写来帮助学生理解《饮酒》中的“庐”,借“性本爱丘山”“复得返自然”等句来理解“此中有真意”,进一步理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表达出的“道法自然”思想,再借助孟浩然诗《过故人庄》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陶渊明回归自然的愿望和他对后世山水田园诗歌的影响,最终达到对陶诗的审美理解。

4.多种文体文本组文。顾名思义,我们认为这种组文方式就是将不同文体、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文本放到一起组文进行教学的方式。多文体文本组文可多角度地进行科学搭配,这种方式能够给教师极大的选择材料、组合材料、呈现材料的自主权,但要注重层次与整体效果,使文章的选择更趋合理,能更好地为学生能力和素养的提升服务。比如上面提到“做有教养的人”一课中,就有《故乡》(小说)、《散步》(散文)、《论教养》(议论文、外国)、《论语八则》(文言、议论文)等不同文体。在“凡景语,皆情语”一课的教学中,选了写景抒情诗歌若干首,还选了《秋天的怀念》一文中两段景物描写,目的是达到古今融汇,增加阅读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这种广泛的选文方法,可以拓宽学生阅读的视野,也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深度。

四、阅读实施策略的运用

群文阅读教学既是一种阅读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方法。在阅读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应当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指导学生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群文阅读的课堂,应当是尊重学生个体体验,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技巧和方法,通过合作探究自我构建的课堂。只有这样,课堂中学生才能成为阅读的主体,课堂的主人。

1.阅读方式的选择。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大量阅读,所以阅读方法的指导是十分重要的。新课标教学建设中指出“应当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品味式的精读可提升学生的阅读品位,不求甚解式的略读也能让学生在短时间感受文章。面对多文本,教师可以围绕议题,根据教学目标、完成阅读任务的需要或组文的方式指导学生恰当运用跳读、朗读、默读、品读等各种方法精读一篇,略读若干篇,或者精读若干段,略读其他段。对于一些阅读文本,也可以课堂精读,课前课后略读,有些文本必须在课前阅读,为课堂师生共建做好准备。如在“触摸探险者的精神世界”一课中,采用并列式组文,所以采取了指导精读《伟大的悲剧》,略读《太空一日》等其他两篇的方法。

2.基本课型的运用。群文阅读的基本课型是求同式,有比较和整合两个“心法”。“比较”是群文阅读用得相对比较多一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可以是对比也可以是类比,比较的角度也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需要来从多维度确定:横向、纵向,相同点、不同点,内容、表达形式……在“比较”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在具体实操过程中,老师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填写表格。表格简明、醒目,能将比较点直观呈现,在教学中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写作教学的渗透。叶圣陶先生把语文学科学习的内容简括为两项,即阅读和写作。阅读和写作是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群文阅读教学和写作应当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把阅读中获得的语文知识方法和情感表达意愿通过写作呈现出来。而写作表达时出现的无话可说、无语可用又在某种程度上能激发阅读的兴趣。“边塞风光边塞情”一课教学中,因为学生正好生活在古诗中的“边塞”地区,在引导学生阅读一组唐代边塞诗的过程中,归纳出边塞诗所描绘的边塞风景特点和思想情感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进行简单诗歌创作,描绘自己眼中现时的“边塞”。

参考文献

[1]方东流,王雁玲,黄利梅.群文阅读视域下的“1+X”教学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