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质量工作计划范例6篇

数据质量工作计划

数据质量工作计划范文1

对制造过程质量数据信息进行了分类整理,通过对质量信息的整理和系统所要实现功能的分析和业务数据模型建立,为软件的详细设计和编程的快速实现和调试奠定了基础。

1.1制造过程质量信息收集与整理

制造过程质量信息是产品生产过程中质量监控的载体,是质量跟踪与管理系统的数据处理对象。根据产品工艺和工序流程,对产品制造过程的记录和报告进行收集、整理和分类,对每类记录报告的数量进行了统计,对同类报告进行了统一管理。

1.2业务流程数据规划

业务流程数据规划是对制造业务过程的质量信息单据和数据进行总体规划和逻辑设计,为软件编制过程的数据逻辑关系和数据流设计的提供输入。结合产品业务信息单据进行分类规划,建立了系统的数据模型总体框架和纲要性的数据关联关系图。

2生产质量管理系统设计

2.1系统总体功能设计与规划

根据对产品结构、制造工艺、业务过程流程和质量信息需求分析,结合产品制造过程全局业务和纲要性数据关联关系,在与客户进行详细沟通交流基础上完成了系统需求分析,制定了十大系统总体功能模块。

2.2系统功能说明

(1)物料出入库管理

库房管理包含物料出入库信息记录和库存物料情况查询。业务工作由原材料首次入库、复验后原材料入库、原材料放行、原材料外协加工出库、传递卡或者任务单领取原材料出库、焊丝领用、零件入库、传递卡或者任务单领取零件出库和中间产品出入库组成。

(2)生产计划管理

提供生产计划管理功能,辅助用户编制和查询各种生产计划。业务工作包含制定季度生产大纲、制定月生产计划、制定周生产计划、将周生产计划下发到具体生产部门、接收生产日报、接收生产周报、变更生产计划、下达临时生产任务和考核生产计划执行率。

(3)任务单工作

任务单工作包括:原材料材料和零部件复验。管理人员通过系统制定任务单,工作人员通过系统获取工位的任务单完成任务单工作信息。完成之后,用户记录任务单的完成情况,系统将任务单保存。

(4)传递卡工作

传递卡工作为生产的核心业务,工序人员通过传递卡流程完成部件及整台的全部生产任务。在工作传递卡的单个环节中,用户通过系统记录下工作开展信息,单个工作环节中所产生的信息包含有清洗记录、烘干记录、检验记录、组装记录等。

(5)不合格品控制

通过不合格信息提示,系统能够辅助防止生产过程中不合格品流入到下一步工序。在某个传递卡工作环节或任务单工作中,如果质量信息不合格,系统将提示用户,用户根据提示信息查询产品信息状态。

(6)生产信息查询

生产查询任务包含:产品的生产信息查询、生产记录查询、生产报告查询、任务单查询和零件合格信息查询。通过输入某一产品台的编号可以查询到该产品的所有生产信息。

(7)生产数据统计分析

系统能够实现各种生产关键参数的数据统计分析,自动形成工艺人员定制的各种统计分析结果。关键参数包括制造成品率、焊缝合格率、检测数据分析等。统计分析项目包括:百分比统计,平均值,极限偏差等,分析结果以图表的形式给出。

(8)工装检具管理

系统能够实现各类工装检具和计量设备的电子台帐管理,辅助人员随时了解设备及检具的工作状态,并提前实现检具设备的送检提醒,实现设备管理人员对设备使用状态的在线管理,对过期未送检的检具进行报警提示。

(9)文档管理

对各种文档进行管理,提供文档录入功能、文档维护功能和文档查询功能。文档包括:管理程序文件、生产质量文件、操作规程、检验规程以及其他各种技术文件。管理用户的基础信息和用户在系统中所具有的各种权限,对现有用户进行维护。用户权限分为系统菜单权限、工序传递卡的对应权限,可以给用户添加和修改权限。

3.生产质量管理系统软硬件结构

系统采用服务端为核心的思想实现,所有的软件功能将在服务端实现,用户通过客户端连接至服务端使用软件,服务端驱动客户端从而向用户提供各种功能服务并且响应用户的各种操作。软件结构采用浏览器/服务器方式,软件功能部署在web服务器上。通过网络连接,服务端向用户提供基于IE6的软件功能,从而实现了以服务端为核心的软件产品。软件产品开发实现涉及技术和工具主要包括:数据库服务器,SqlServer2005;Web服务器,Tomcat6;客户端浏览器,IE6。硬件结构运行平台满足基于网络的桌面工作站和服务器框架结构,工作站的数量根据具体用户工位数量确定。

4.结论

数据质量工作计划范文2

[关键词] 信息化;MES;生产管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2. 030

[中图分类号] F27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12- 0047- 03

信息化浪潮改变着世界经济的各个方面,改变着世界贸易的各个方面,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信息通过全球网络在参加国际经贸活动的国家和地区间流动,导致了国际贸易信息化的发展趋势。给国际贸易的发展与新格局构形成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国际航空巨头也开始在中国寻找更多的合作伙伴,波音、空客等国际航空制造企业开始将飞机的重要部件转包给中国航空制造企业。

宏远公司作为一家资深的航空锻造企业,被波音、空客等国际航空制造企业选择作为其合作伙伴之一,来加工航空锻件。在与国际航空制造企业商谈转包合作的过程中,国际航空制造企业对宏远公司航空锻件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都非常满意,唯独对目前的车间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出在车间管理方面必须应用面向车间级管理的信息化系统(MES,制造执行系统)进行全程管理,以解决大批量锻件生产、质量和交货周期的跟踪与控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宏远公司针对外贸转包特点实施了MES项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1 宏远公司外贸转包产品生产特点

宏远公司作为典型的航空锻件产品定制生产企业,在生产组织、质量控制、物料要求等方面存在很多独特性,例如:研制、单件、小批量等多种生产模式并存,生产周期长且任务计划多变,技术状态多样,物料配套复杂,专用工装工具多,关键物资的供应与保障难度大,这些特点决定了企业生产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另外,作为航空科研生产体系的一环,设计更改频繁和上游输入条件不及时等因素也增加了生产运作的难度。宏远公司外贸转包产品生产特点具体如下。

1.1 产业及产品特点

航空产业是典型的大型离散性制造业,例如每架飞机有数十万乃至数百万个零件,而每一型号飞机的销售量不大,即使是最畅销的波音737新一代飞机,年产量也仅有400架左右。同时,飞机产品典型地按订单生产,从接到订单到交付飞机一般都有一个比较长的周期,因此飞机产品的需求计划比较刚性,不会轻易变动。从而导致锻造企业的外贸转包生产也具有这些特点,现在宏远的生产布局就是一种多品种、少批量的生产布局,不像汽车零部件的生产企业可以进行大批量的流水线作业,所以一旦使用MES系统后,将会大大提高这种生产布局的生产效率。

1.2 生产特点

在离散型生产模式下,航空锻造企业的产品航空制造企业内的零件种类多、数量少、加工周期长,所以我们必须严格按照客户的交付周期进行生产,特别是宏远公司的转包产品,波音和空客等知名航空企业要求供应商进行即时生产管理(JUST IN TIME),交付到波音和空客总装厂的时间与要求时间的公差为+7/0。

1.3 工艺特点

宏远公司的外贸转包锻件产品,必须按照客户的标准要求对锻件产品进行首件或首批试制,一旦首件或首批产品的所有性能要求符合客户的图纸和标准要求后,客户将所有的工艺包括锻造、热处理以及无损检测等工艺进行固化,锻件的批产必须严格按照固化的工艺流程进行生产,不得随意变更。如果要求进行变更,必须向国际客户提交变更申请,经客户批准后才能进行变更。由于锻造产品的规格形状各异,锻件材料的品种也很多,包括低合金钢、不锈钢、钛合金、高温合金、铜合金等,还有不同客户也有不同的技术和质量要求,所以导致不同的转包产品必须有一套不同的工艺来保证产品的生产。

1.4 质量特点

对于航空产品包括航空锻件产品,质量上的要求是各类大型制造业中最严格的,对于航空企业来说,质量就是生命,对产品的可追溯性、唯一性、有效性和安全性要求体现在产品设计制造的每一个环节中,并需要进行严格的监控。民用飞机产品还特别要求满足政府或协会对飞机的适航要求,确保飞机设计制造符合政府规定。例如中国商飞生产的ARJ21正在进行美国的FAA的适航认证。

2 宏远公司生产管理的现状

近几年随着宏远公司的快速发展和公司外部环境的快速发展,目前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手工数据录入和半手工的操作已经无法适应公司快速发展的形势需要,企业管理层在工作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和困惑:生产计划下达后,无法在线跟踪实际生产情况;无法及时、直观地了解生产现场的运行情况;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抄来的报表数据是否准确,以及依据这样的数据,如何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由于生产制造过程的数据量非常大,涉及的部门多,沟通协调困难;同时信息来源复杂、收集繁琐、查询费时、数据也不够准确,也使生产中存在大量推诿、扯皮、拖拉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生产的进度和质量,而生产过程的相关信息仅靠传统手工报表和定期统计,已经很难追溯产品零部件配套的历史情况,很难动态了解人员的工作量和设备的工作状态,乃至更深层次的产品成本核算、生产能力平衡和产品质量控制等等方面更是无法及时掌握,具体问题体现在以下方面。

2.1 生产过程中全面的质量监控与跟踪的问题

航空产品包括航空转包产品,对于质量管理方面要求非常高,制造执行系统需要做到在线检测、实时参数分析,跟踪生产产品的主要参数变化情况,及时发现造成质量波动的原因,有效提高产品品质。能否对产品的质量检测数据自动进行统计和分析,精确区分产品质量的随机波动与异常波动,将质量隐患消灭于萌芽之中。

2.2 生产过程管理监控的问题

宏远公司的生产过程基本是连续进行,因此准确掌握整个生产工艺过程中的实际生产情况非常重要。只有对生产过程状况进行准确跟踪,才能保证生产计划的有效执行。

2.3 能否废除人工报表

自动统计每个过程的生产数量、合格率和缺陷代码。每月实际入库完成后,终检人员专门用3~5天的时间录入终检台账,造成产品质量指标统计滞后,手工录入,错误较多;目前质量工时,几乎全部通过手工台账的方式进行录入,出现错误的几率比较高,每月为此各分厂需要专门有人编制、检验校对、质量保证部审核、经营发展部批准,总耗时10天左右;在这项工作中,分厂核对大量的产品工时,耗时较长,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尤其是在月末大量工作积压的情况下,更难以提高工作效率。

2.4 各类质量问题较多,同一问题反复出现

质量数据难以共享,产品质量数据管理差强人意。出现用户产品投诉的时候,能否根据产品号码追溯这批产品的所有生产过程信息,能否立即查明它的原料供应商、操作机台、操作人员、经过的工序、生产时间日期和关键的工艺参数。

2.5 库存管理及在制品数量的问题

目前仓库以及前工序、中工序、后工序线上的每种产品数量各是多少?要分别供应给哪些供应商?何时能够及时交货?

3 生产管理系统(MES)的主要功能

通过以上两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宏远公司是一个典型的离散型制造企业,然而宏远公司现有的还是小批量管理模式,都是采用传统的手工方式进行管理,不但投入的人力多、成本高,并且效率低、准确性不高,因而在生产计划、生产过程监控、生产过程数据和质量数据记录方面都很难达到国际航空制造企业提出的要求。实施MES不仅是国际航空制造企业的要求,同时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宏远公司MES系统需要具备以下功能。

3.1 基础数据管理

在MES系统中维护的生产基础数据主要包括车间人员组成、工厂日历、班次设定、设备数据、数据采集终端管理、工种定义等;物料基础数据(包括自制件、采购件相关数据)、BOM数据(产品结构数据)、工艺数据等其他基础数据由PDM、CAPP等系统维护,MES系统通过与生产管理系统的紧密集成实现与这些数据保持一致;对于已完成生产的数据应可形成历史记录,供再次生产时借鉴。

3.2 任务管理

生产计划与生产准备计划同步生成,促进生产准备全面及时执行。生产准备情况关系到生产过程中是否需要停顿、等待的问题,对生产过程的连续性有重要影响。在实施系统前,生产准备情况通常只能靠人员电话或跑各部门进行了解,费时费力,很难全面及时。

MES系统以生产计划为驱动模型,全面推进工厂生产准备工作。当公司生产计划人员编制的月生产计划经领导审批后,MES系统自动根据月生产计划生成生产准备信息内容,月生产计划的同时生产准备计划给相关部门。在计划执行前可以随时检查生产资源准备情况,以保证生产开始时及时可用。

3.3 生产准备管理

根据工序和设备周生产计划及角色分工,提前做好生产准备工作,实现工装配送,减少设备非正常停工时间,提高设备运转效率。能够生成生产准备清单,对角色分工、生产准备完成情况进行督促和检查。根据设备周生产计划,把任务提前分解到每个角色,督促做好生产准备工作。计划采用对工序任务进行WBS再分解的形式,对包括工位、工装、夹具(专用、通用)、量具(或专用检验设备)、刀具、NC程序等产生准备计划,并根据相应的反馈信息以表明是否准备就绪,还需能够处理工艺、设计等的更改情况。

3.4 生产过程控制

生产过程数据及时采集和统计报表自动生成,便于精确掌控生产过程。在系统实施前,生产过程的管理存在“黑箱”问题,如公司到底生产了什么、生产了多少、如何生产的、生产品质怎么样等。这些信息的获取,只能通过人员填写的报表反馈,或是电话汇报,信息获取非常不及时,导致分厂的管理层不能及时有效地下达管理指令,制约了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公司MES系统通过工人生产现场扫描数据,收集工厂生产实时数据,以过程数据为驱动,实现各类过程统计报表、情况分析报表的自动生成,为公司领导精确掌握公司的生产进度、任务达成度、产品品质等生产过程状况并为作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3.5 车间生产信息的综合展示与查询

基于产品结构树将分散在车间内的数据有效组织起来,实现对产品生产相关设计变更情况、质量控制策划、生产工艺规划、生产原材料准备、生产计划情况、批次投产情况、现场生产进展情况、现场质量状况、相关资源使用情况等进行及时跟踪和呈现,实现对产品研制全过程的全面掌握,及对产品的动态调度和精细管理的决策支持。例如根据权限设定,形成设计看板、工艺看板、计划看板、进度看板、物料看板、质量看板等,并向公司级生产计划与调度管理系统反馈相应的信息。

4 企业MES系统实施效果

宏远公司MES系统为企业建立起了规范的生产过程信息管理平台,使生产现场控制层与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提高了生产管理的效率,促进了精益生产管理的推行。通过MES系统的成功实施应用,给企业内带来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4.1 使车间变得“透明”,便于实时了解生产现场在干什么

以前要了解车间的实时生产状态需要下到车间,并只能看到你能看到的信息。通过制造执行系统的使用,工人和检验员完成工作的时间自动记录在服务器中,因而免去了过去人工收集这些信息所造成的问题。现在这些信息完全是实时的,同时在信息设置中,这些信息是公开的,也就是说,企业所有人员打开计算机登陆该系统看到的都是一样的信息,消除了信息壁垒。有了这些生产现场完成工序的第一时间信息,生产现场在某个时间点的状态及在某个时间段的状态都可以很方便地通过信息系统自动获得,不需要人工收集信息及听取汇报,因此可以说车间变成了“透明”的实体。

4.2 便于实时了解在制品情况,为压缩在制品库存提供基础数据

在传统的库存管理中,人们非常关注原材料库存及成品库存。一方面这些库存是能直接看到的,另一方面这些库存容易统计。经过压缩库存的精益制造活动,这两方面的库存有效地在工厂实现了减少和控制。此时人们发现,在制品库存相对于原材料库存和成品库存是更大的库存,这些库存更应在精益制造中压缩。但以前通过人工收集整理信息的方法,准确地了解在制品库存需要花相当大的代价,而通过该信息系统,在制品信息及库存将可以通过系统自动统计出来。实现在制品的台账汇总、进度跟踪、状态反馈、盘点等的有效管理;这些信息正是在精益制造中能够促使生产现场实现均衡生产和配套生产、缩短生产周期的基础数据。

4.3 实时掌握质量信息和质量损失

在实施MES前,每月实际入库完成后,终检人员专门用3~5天的时间录入终检台账,造成产品质量指标统计滞后,手工录入,错误较多;目前质量工时,几乎全部通过手工台账的方式进行录入,出现错误的几率比较高,每月为此各分厂需要专门有人编制、检验校对,质量保证部审核,经营发展部批准,总耗时10天左右;制造执行系统实施后,质量信息及质量损失等数据都可以实时获得,这为质量改进、及时发现问题、尽早解决问题提供了基础。

4.4 提高生产计划管理的科学性

利用MES中的先进计划排程功能和车间作业排程算法(JSSP),把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方式应用到具体的计划制订中,将大大提高生产计划的合理性、科学性,优化生产资源的利用,为具体的生产管理提供准确、细致的指导,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更好地完成各项任务。

4.5 防错功能

在精益制造中,防错是很重要的一项内容。而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一个优点是其规范性及计算机的“不讲情面”,因此在计算机系统中如果不符合标准要求,计算机将拒绝执行,这正体现了计算机系统在防错方面的优势。在该系统的实际应用中,防错方面的典型应用有:

・非授权人员不能进行特定的操作;

・没有合格证的人员不能进行合格证操作盖章;

・防止生产现场不按生产计划提前开工。

4.6 提高车间生产管理水平

制造执行系统将信息实时公开后,为各级管理人员对生产现场的进度、质量、人员的操作等提供了实时监督的基础,通过MES中的生产过程数据收集功能,车间管理人员可以全面了解车间的生产过程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而且统计分析功能还将帮助车间管理人员统计车间产值,分析车间生产资源利用率、质量问题分布焦点等等情况,全面提高车间生产过程管理水平。

数据质量工作计划范文3

[关键词] 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数据质量;提升方略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07. 100

[中图分类号] G8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07- 0212- 02

在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中,我国人口的流动性较大,人户分离现象严重,各种新建小区的出现为人口计生统计工作带了诸多不便,如何在这一背景下做好人口计生信息采集工作,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是文章探索和研究的主要内容。

1 造成计生统计质量差的主要原因

1.1 繁重的基层工作影响调查人员的精力

多次的考核和过于复杂的内容使得基层计生统计工作的负担较重,在街道中每个季度要实施一次或是两次自查,并且还要面对半年一次的省市区年终工作考核以及专项工作检查。每一次的检查不但需要对不同婚育状况的人群进行调查,还要对各种档案资料等进行查看,在繁重的工作中重心只能围绕着考核来进行,不能正常工作,实现工作质量的提升,有的考核指标出现偏离实际的情况[1]。

1.2 缺乏工作责任心

目前,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调查和研究,工作范围十分广泛,在工作中一直提倡要对事实进行摸清,保证将实话,报实数以及讲究工作实效。但是在计划生育的统计工作中难以避免一小部分单位在工作中弄虚作假、刻意欺瞒事实,极大的耽误了各项工作的开展。并且部分村的计划生育工作人员严重缺乏工作的责任心,对出身和初婚信息的需要依靠区级的通报和反馈。在统计书籍的不实情况中,最为严重的就是出生日期的错报以及漏报上。导致数据信息不是,影响之后分析工作的客观性,造成参考价值不大,危害了计划生育整体工作中的下一个环节。

1.3 统计数据不准确

村级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在数据的采集源头上,各项工作不到位,统计的对象底子不能详细摸清,造成统计对象的漏掉。并且在《婚姻登记条例》实施后,对新婚的通报不及时,不全面,造成新婚漏报和育龄妇女漏掉的现象,造成违法生育者不经过计生部门就可以实现落户。

2 提升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数据的方针和策略

2.1 提高基层管理能力,保证数据在采集阶段的准确性

建立规章制度,对统计资料的规范性进行加强,提升表、册的填写质量,有效保证了存档的规范性和整洁,核实并采集育龄妇女的信息,对已婚妇女纳入WIS作为管理中的婚、育、避孕等一系列措施信息的准确性,当成是核查工作的重点,并且对来源信息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对育龄女性的排查力度以及孕前管理力度进行加强[2]。在春秋期的健康检查服务中,做好定期的随访工作,保证不漏掉新婚、隐婚和隐形生育的统计。

2.2 改良工作作风,追求实事求是

各级领导要从思想深处认识到统计中存在水分会造成的危害,改良工作作风,为领导成员做好树立良好的榜样,带头讲真话、办实事,对于工作成绩不沾沾自喜,出现问题后不隐瞒,在存在不足的地方不能狡辩和护短。实抓干部思想,在计划生育的岗位目标上树立责任制度,实现干部树立计划生育工作人人有责的思想意识。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制度,敢于向上级汇报事实性的问题,满足科学、合理和符合基层的要求,对基层的计划生育干部实现引导,对工作过程中的计划生育服务部分进行重视,并且实现整体工作水平的提升。

2.3 加强资源共享

加强信息共享工作,对公安部门、民政局、劳动部门以及卫生部门的职能优势进行借助和利用,配合并实现对人口基础信息的共享平台的充分利用,并且要完善信息的通报和联动制度,做好负责、资源共享、互得互惠的目标。在固定的时间召开人口信息的交流会议,实现对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的问题进行及时沟通和协调。依靠联席办公制度下,对已婚育龄妇女的漏失、出生漏统等现象实现根本性解决,摸清人口的底数,保证各个管理措施到位和落实,有效提升人口计划统计工作质量[3]。

2.4 建设良好的统计队伍

在公开聘选村级计生主任时,依据年轻、知识、女性标准,将年轻、敬业、优秀的干部留在计生工作队伍中。建立严格的聘任和使用管理制度,并实行村级计划生育干部持证上岗制,实现计划生育工作走向职业和规范化道路。并且要实施相应的业务培训。在集中、一对一等多种形式下,定期培训街道和村委中的统计员以及计划生育干部,借助培训保证基层加护生育人员对各项业务知识进行掌握,同时打下了坚实的工作基础,进而保证统计人员业务能力的有效提升。并且对工作报酬等进行落实,实施严格的奖惩规章,对其工作的积极性进行激发,促进高质量的计划生育队伍的建设。

3 小 结

文章对我国当前的人口和加护生育的统计数据质量不高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改善策略,希望可以为我国的计生统计工作质量提升做出积极的建议,主要在制度上,领导工作人员的思想意识上,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上,以及信息采集的方法上都提出了改善策略,希望能够有效提升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数据的质量。

主要参考文献

[1]王莉. 提高人口和计生统计数据质量的实践探索[J]. 经济视野, 2014(4):482.

数据质量工作计划范文4

关键词:基层人口;计划生育;统计工作

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工作是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基础,其工作成绩的好坏,数据的真实程度,直接关系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整体布局。但是,当下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中仍然存在着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

1.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领导认识不到位,造成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被动

一是领导重视不够。一些基层领导聚焦经济建设和招商引资,认为全面放开二孩了,计生工作可有可无,忽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导致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基础薄弱,部分地方y计工作无法顺利开展。二是数据共享不够。相关部门以信息安全为借口,不对本部门信息资源进行共享,不提供部门数据,导致统计数据不能及时全面收集。

1.2计划生育工作的组织结构不合理,制约计生统计工作的发展

1.2.1计生统计人员能力不足

在村(居)基层组织中,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工作人员大多是年龄较大的妇女。尽管她们的计划生育工作经验,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但是她们的年龄太大,文化素质低,不能适应当前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而年轻的工作人员,虽然能够操作计生人口信息平台,但在日常工作中的能力远远不够。这样的人员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统计工作。

1.2.2计生统计工作的岗位设置不科学

村(居)基层工作的条件通常简陋,工作难度相对较大,福利低,大量的工作人员流失,这导致了主要的统计工作缺乏连续性。大部分基层社区没有设置专职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岗位,而是由村(居)委会委员兼职。由于她们每天都忙碌自己的本职工作,没有足够的精力进行计划生育工作,对于计生统计信息直接敷衍了事,甚至捏造虚假的数据,这些因素都导致统计数据缺乏准确性、质量差,报告延迟现象频繁;统计工作能力和技巧的不足,直接影响计生数据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1.3家庭矛盾的复杂性,导致统计数据的误差增大

父母双方都为独子家庭,为了争夺孩子,产生了很多家庭矛盾,孩子归属的不确定性,导致基层统计人员不好把握,从而产生统计数据的漏报和重报。

1.4人口流动量大,统计信息难以及时掌控

我国是一个人口非常多的国家,人口状况非常复杂。一方面居民在城乡之间上下流动以及跨省、跨区域的相互流动已越来越频繁和复杂,造成流动人口的数量大,计生部门难以进行及时地监控,进而容易发生数据错误和统计不全的现象。因二孩生育政策放开,生育、节育信息增多,例如:2016年我街道共出生1915人,比2015年多出生217人,其中475人在外乡镇医院接产;因部分村(居)计生专干责任心不强造成迟报69例。另一方面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人员可能由于领导和上级部门给予的压力,对出生性别比、计划生育率等统计数据进行虚假的修改,这些违法行为严重影响了人口与计生统计数据的有效性。

1.5人口统计数据非法定数据,影响人口计生数据的公信力。

部分重要的人口统计数据只作为部门数据在内部使用,如出生人口,统计部门在对外公布时,未采用人口计生部门的数据,而是利用公安部门的数作为法定数据,影响了人口计生部门统计数据的公信力。

2.探究如何提升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的对策

2.1主要领导重视计生统计工作,把计生统计工作放在重要位置

首先基层主要领导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工作的必要性,加大对人口计生统计工作的管理力度,保障人口计生工作所需的人员、资金、设备,真正改变领导的思想观念,促进人口计生工作的有效开展。此外,基层党委政府也要大力支持,建立起相关部门统计数据共享交流机制,把公安、卫生、民政等部门的信息互通共享,定期召开人口信息共享部门会议,明确人口信息共享质量,确保提供给人口计生部门的数据准确无误,有效提高人口统计工作的质量。2016年我街道计生办通过公安、卫生部门共享的数据补报出生69人。

2.2加强计生统计队伍的组织建设,不断夯实计生统计基础工作

一是增加乡镇(街道办事处)计生统计人员编制,村级配备计生专干,配备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的人员。积极培养后备专业人才,以备在队伍专业人员变动时能及时进行替补。2016年我街道在村(居)委会改选时,要求各村(居)配备一名专职的计生工作人员;二是关心和支持基层统计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提高计生统计人员的福利待遇,增强计生统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维护计生工作基层队伍的稳定性。自2011年以来我街道对于考取统计职称的人员上岗聘用,并进行了增资,目前我街道共有计生统计中级人员5名。

2.3加大计生统计工作培训力度,提高基层计生统计人员素质能力

计生部门要完善工作人员培训的规章制度,定期对基层计生统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计生工作者的知识水平,加强统计业务知识培训,培训要求基层统计人员真正理解和掌握统计要求,强化采集口径、采集质量的培训,坚决杜绝瞒报、虚报,保证计生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强化电脑操作的培训,使乡镇计生办工作人员、村级计生专干都能熟练地操作电脑,利用网络及时进行数据上报。

2.4改革计划生育工作考核体系,加大对统计漏报瞒报的考核

现行生育政策调整后,取消二孩审批制,实行生育登记制,过去的计划生育考核体系不适应现在的工作状况;所以对基层计生工作进行考核时需联系实际,设置合理的考核制度,以前强调计划生育率,现在可对人口计生统计进行专项检查评比,应当着重统计的准确率、及时率,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为基层统计人员敢于讲实话报实数创造良好的氛围。同时还需大力加强对统计漏报虚报行为的考核,明确岗位责任制,增强基层计生统计人员的责任心,对于上报数据水分大,逻辑关系混乱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以此来促进计生统计质量的提升。

2.5创新基层计生统计工作方式,推进计生统计信息化建设

数据质量工作计划范文5

关键词: 统计质量 统计数据 重要性

现代经济正在步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轨道,经济运行的成败取决于信息的获取、识别、处理、转换、传递的准确性、效率与速度。因此,信息在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也将愈来愈显著。随着市场信息重要性的加强,统计的重要性也日渐地显著,最大限度的保障信息资料的科学性,保证源头数据的准确性。

一、充分认识统计工作质量的重要性

从某种意义上看,统计工作质量的重要性类似于市场情报,它常常能为领导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事实上,在许多国策的制定过程中,统计数据的参考价值都是功不可没的。统计在采集、记录、和分析的各个环节都要力求做到精确科学,只有这样在统计数据的收集上才可以客观、真实地反应出社会的整体发展趋势。所以,可以这样说统计质量水平的高低是统计工作的核心,是统计工作的命脉。

(一) 统计工作质量的社会重要性

统计工作触及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它的重要性非同寻常。统计工作为领导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在制定大的发展规划中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是毋庸置疑的。统计工作如此重要的地位,也决定了它统计质量的水平必须要达到一定的高度。对于经营而言,切实加强自身统计功能,定期统计各方面数据,对出现的一些突出问题作深入调查,撰写统计分析报告,大胆提出一些新的建议和设想,能为企业领导经营管理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如果没有科学的统计数据,各项管理运行就将如空中楼阁,虚而不实,管理过程中就不能很好地找到切入点。站在国家的高度上来看待统计质量也是如此,一个国家的发展计划、经济规划、乃至于长期的国策也必须要建立在科学的社会统计调研的基础上。

准确统计是统计工作重要性的根本保障,从统计的功能上看,应做到数据准确性和统计科学性的有效整合。只有减少统计数据质量的人为和自然的误差,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就会大大提高。当领导决策机构的内部参考依据真实科学,这样所制定的决策才可以合理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这也就要求统计数据的真实。反之,当统计数据存在着质量上的问题时,那么可想而知,制定的发展规划也必将会是严重脱离现实。

(二)统计对象广泛性的意义

统计对象上也要力求普遍性和广泛性,统计方法制度还应进一步精简统计要素,更多关注民生问题。对于有些过时的计划经济指标或统计部门确实无法准确掌握的经济指标,建议不再列入统计范围,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资源的浪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及时迅速地信息反馈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反映市场经济波动。在提高统计效率方面,提升数据质量是重要的措施。另外,统计也不必过分关注那些要考核的经济指标,而更应多关注一些和老百姓生活休戚相关的实际问题,使统计工作可以更能为老百姓服务。

二、统计工作全过程中数据质量

现代管理经营离不开统计的相关数据,起数据质量的保证是统计工作全过程的科学化进行和运作效率化。可以这么说统计数据质量好坏直接导致公司管理运作的好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独立的法人自主能力加强,独立生产自负盈亏。所以,这也要求在统计的全过程中要环环相扣,不能出现脱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

(一) 数据高质量的意义

数据本身就是自然真实的社会角度层面的反映,由于统计数据有关的原始数据本身就存在很大的人为因素,所以统计数据的高质量就对企业的决策有重大的影响意义。尽管计算统计过程都是公平的,但数据中的误差是避免不了的,这些都有可能造成统计数据质量被破坏。所以,高质量的数据在反映客观现实和生活动向的方面就有更加重要的参考价值。

企业在统计数据质量上的要求也是力求精确。高质量的数据的重要意义在此处就表现地淋漓尽致。数据是组织最具价值的资产之一,企业的数据质量与业务绩效之间存在着直接联系,高质量的数据可以使公司保持竞争力并在经济动荡时期立于不败之地。有了普遍深入的数据质量,企业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信任满足所有需求的所有数据。

(二)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建议

明确了统计数据质量是影响企业运作的重要因素,就可以有适当地做一些改进举措来达到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目的。在统计人员角度从统计人员入手,加强对统计人员职业素质的培养,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这样方便统计人员一心一意从事统计数据不受干扰;原始数据本身角度,原始数据是数据统计质量的关键环节,确保原始数据真实性,就需要采取考核机制,从源头上进行把关,保证统计的原始信息数据采集中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统计标准化角度要搞好统计调查表的设计,保证核算数字的准确性,要求核算的数字来源,都有真实的原始记录为依据;统计部门角度精简机构,双向循环机制,所谓精简就是少环节多内容,而且要加强数据交流沟通,才能保证数据统计的实效性。

三、结语

现代化的管理和发展离不开统计工作相关数据的有效支持,统计数据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管理运作的效率。统计质量是统计工作的主要部分,这两者在一定程度上是互为一体的,两者的有机结合将统计的实用性和服务性充分地运用到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中。

参考文献:

[1]邵兰英 李晓静. 浅论统计质量对统计的重要性[J].现代制作技术与装备,2010,(2)

数据质量工作计划范文6

关键词:工程项目;计划工作;统计工作;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2(b)-0000-00

工程项目施工中的计划与统计工作涉及人力资源、物资设备、进度、质量、成本、资金管理等各个方面,进度管理是项目管理中“质量、进度、成本”三大目标管理的核心之一,人、财、物是进度管理按计划实施与完成的保障,本文主要从进度管理方面来谈工程项目施工中的计划统计。

1 工程项目施工中的计划工作

1.1 计划管理内容

计划管理的过程可简述为:编制计划――计划实施――检查计划执行情况――计划调整――调整后计划实施――计划完成后分析考核。

施工计划包括总体进度计划和阶段进度计划。项目部要根据工程进度目标,认真熟悉图纸,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计划。1、总体进度计划一般包含:工程概况;施工方案和方法;进度计划;工料机需求量;临建工程情况;施工生产组织保障措施等。2、阶段进度计划一般包含:上一阶段计划执行情况、存在问题及下一阶段采取的措施;本阶段进度计划;目前工料机拥有量及下一阶段需求量。

1.2 工程进度计划动态管理

项目部要推行进度计划交底制度,使各级人员明确各自的目标任务。以项目的关键工作为进度控制的依据,定期、经常地对实际进度和计划进度进行对比分析,出现偏差或环境条件等发生变化时(如工程变更),应寻找产生偏差的原因并评估其对计划的影响程度,及时对原计划进行调整,确保项目在预期的工期目标内完成。

2 工程项目施工中的统计工作

统计是一门科学,是人类认识从定量到定性、从个体到总体、从个别到一般的科学过程。统计工作,指的是利用科学的方法,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的信息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工作过程。

2.1 统计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2.1.1 原始记录

原始记录包含施工日志、施工照片、检查记录、原材料检测和试验结果等。技术人员应在施工日志上记录天气情况、分部分项工程的开始结束日期、每日完成工程内容及数量、存在的问题、工料机消耗等;关键工程尤其隐蔽工程应拍摄施工照片;检查记录等应按要求填写,相关人员签字齐全。原始资料应及时整理并妥善归档、保存。

2.1.2 统计台账

统计台账是按照时间的顺序进行登记、汇总或积累资料的账册。施工过程中应将原始记录及时登录、加工成台账,便于项目管理人员查询和及时发现问题。

2.1.3 统计报表

统计报表是为满足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指挥生产、管理企业等需要而设立的,报表要全面、准确、及时,上级部门可以在过程中对照检查,指导施工,完善管理。

2.2 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是指运用统计方法及与分析对象有关的知识,从定量与定性的结合上进行的研究活动。统计分析的产品是统计报告。工程项目施工统计报告即为工程施工进度报告,主要内容有:1、进度执行情况的综合描述; 2、形象进度完成情况(实际施工进度图);3、产值完成情况;4、工料机、劳务队伍等资源是否满足生产需要;5、工程变更、价格调整、索赔情况;6、质量、技术、安全情况;7、进度偏差的状况和导致偏差的原因分析;8、存在的问题及拟解决问题的措施;9、计划调整意见;10、下月(阶段)施工计划安排等。

3 计划与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进度计划是项目保质保量完成工程任务的关键。对项目进行详细策划,确保项目连续、均衡地施工,对工程质量、安全生产、节约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有重要的作用。统计是为编制计划、检查计划执行情况、调整施工计划提供依据;统计资料的积累与统计分析,不仅可以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还可以为企业提供经验数据用于编制完善企业定额、经验成本价等。计划和统计工作对项目生产经营管理同样重要,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4 计划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目前对计划统计工作的认识只停留在简单的填报表,没有认真的对工程进度进行计划、预测、分解,没有收集完整的数据并对其进行很好的分析利用。项目部很少有专门从事计划统计工作的人员,通常由工程部或合同部相关人员兼职,这些人员或许知识不全面,经验不足、沟通不及时,或对计划统计工作的积极主动性不高,因此,计划统计工作未能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提高计划统计工作质量的措施:

1、完善制度、责任到人

制定并不断完善计划和统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计划统计相关责任制,明确计划和统计主管领导及主办人员的责任。

2、做好计划统计基础工作,包括: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明确统计相关指标含义,将计划统计工作规范化,避免出现格式不统一、数据有冲突的情况等。

3、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统计数据质量的检查。

计划统计人员在收集资料时,要进行审核与检查,如发现不齐全或有差错,要及时纠正;项目领导要对计划、统计报表、报告进行最后的复核与审批。

4、提高计划统计人员素质

(1) 配备计划统计专职人员,若存在人员调离计划统计岗位时,选择合格人员做好工作交接;(2) 加强对计划统计人员的培训,组织学习与掌握统计相关业务知识;(3)设立计划统计人员专项奖励,对优秀的计划统计人员及时给予表彰和奖励,有效激发其工作积极性。

5 计划统计信息化建设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推广,计划统计方法也在不断改进,从手工记录逐步发展到办公自动化软件操作,包括OA系统及生产经营系统。OA系统的进度管理模块中完成产值与计划产值对比分析、进度产值与计量产值对比分析、计划进度总体分析等能够清晰的体现其差异。项目应充分利用办公自动化的优势,进一步提高计划统计数据质量与计划统计工作效率。

结束语

项目部从项目经理到主办人员都要充分认识到计划统计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加强计划统计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探究科学的计划统计管理方式,分析生产经营的发展变化情况,使计划统计工作发挥最大的作用,促进生产经营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云等.交通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指南,2008:151-153

[2] 鲜祖德,方宽.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