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安装实训总结范例6篇

电气安装实训总结

电气安装实训总结范文1

关键词:校内实训基地;机电一体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是在原贵阳市高级技工学校维修电工专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校内原有实训设备主要围绕维修电工职业标准配置,由于高职教育和技工培养在目标、起点、学制的差异,以就业为导向,围绕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建好机电一体化校内实训基地具有重要意义。

一、机电一体化实训基地定位

通过对30余家大中型企业调研,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训应以机电设备生产和维护、维修为两个主要方向,根据企业机电岗位需求,定位为:机、电、气、液、信息化五位一体,突出电气控制与信息技术。

二、校内实训基地概述

1、基地主要实训室

学院现有机电技术实训室11间,可完成电工基本技能、电子产品装调、PLC/单片机应用、常见机床电气线路检修、机械装调等实训。

2、实训基地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有实训室设施设备基本能完成维修电工(高级)及以上培训及鉴定考核,能满足机电一体化技术、铁道机车车辆、铁道电气、化工设备维修等专业对电工安全、电气控制等基础实训的要求,但也存在以下问题:

(1)设备数量偏少。学院2011年前仅有4个高、中职专业开设机电类实训,年实训人次在600人左右,目前已增加到9个专业28个班约1700人次,由于每个实训室平均工位不足30个,难以满足教学要求。

(2)现有设施设备难以满足高职办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需求。现有设备从技能培训方面看,可基本满足维修电工的培训,但高职相关专业由于学制为2+1,在校学习时间中又有将近1半为国课、省课,因而难以沿用原中职教育8周以上的集中实训,根据目前高职教育课改的大趋势,都以任务驱动的一体化教学为主,这种教学模式对实训设备提出了较高要求,需要虚拟工厂、仿真实训等来满足教学。

(3)现有设施设备系统化、信息化程度不高,难以满足对各专业差异化实训教学需求。

三、建设方案

1、建设原则

实训基地建设遵循以下原则:

(1)基地建设要为专业群建设服务,有利于资源共享,培养学生岗位群职业能力;

(2)基地建设要有利于教学改革,要以融“教、学、做”合一的项目实训为载体,注重内涵建设;

(3)实训模块包括基本实训模块(基本技能训练的内容及设备构成的模块),项目实训模块(岗位项目训练的内容及设备构成的模块);

(4)基地要有利于各专业的资源整合;

(5)可供本地区实训条件不足的学校进行实训,发挥辐射作用;

(6)基地具备一定生产服务能力,要开展产教结合,直接对外经营服务,让学生实现近距离就业;

(7)面向社会开展相关专业的就业技能培训与职业资格认证,建立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针对本区域经济结构及发展趋势,把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科研结合在一起。

2、建设内容

根据调研企业机电设备及控制系统现状和发展趋势,校内机电实训基地拟采用工业网络控制系统,通过工业以太网、工业现场总线、PLC控制系统等,将原来独立的各个实训室有机联系在一起。新建一个总控室,利用组态软件,将重点企业的典型生产工艺、流程制做成动画、图型,将生产工艺、流程等画面实时显示在大屏幕上,并可通过网络系统,与对应的实训室连接,通过对现有设备的技术改造,实现对设备的控制。学生在实训中心,首先到总控室对生产工艺、过程进行了解,然后根据工作任务不同,可完成从机械部件组装调试、电路安装调试维修到编程、组网、组态等项目的实训。

(1)总控室

总控室配置2台工控主机(服务器)、现场总线模块、主流组态软件及工业以太网附属设备。

室内前期可利用投影机作为教学屏幕,根据专业拓展,在开设楼宇智能化、工业自动化等专业方向后,应配置拼接屏,用于安防、视频监控相关课程实训。

(2)各功能实训室

1)电气自动化实训室

该实训室以现有设备为主补充现场总线网络模块,根据专业需求,定制机车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等部分实训挂板,完成考核实训任务。

2)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实训室

该实训室利用现有部分设备,补充网络、组态、伺服、步进、传感、检测等功能模块,增加常见机构拆装台架,根据开磷集团矿山运输线、化肥生产线,轮胎股份公司轮胎生产线、雪花啤酒生产线等实际工作任务,搭建项目实训平台。

该平台除满足教学实训外,可为企业科研、培训提供服务。

3)电液综合控制实训室

该实训室利用现有部分液压气动实训台架,以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维护为工作任务,增加液压拆装、仿真挖掘机、挖掘机电控系统和现场总线网络功能模块,搭建实训平台。

4)数控机床装调实训室

利用现有数控装调、维修设备,针对主流数控操作系统,进行经济型数控机床装调实训。增设带现场总线网络功能的DCS控制系统模块、DDC控制模块,为复杂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等方面的实训、科研服务。

(3)仿真实训

1)电工电力拖动仿真软件

可满足学生对电气元件结构、作用、安装、接线、电路分析的多媒体教学和熟悉电气控制线路的虚拟接线实训及应知考核测试功能

2)PLC类仿真软件:

PLC仿真系统包括PLC仿真软件与仿真模块。通过仿真软件可以真实地改变PLC输入点的状态,完全真实地展示出PLC的工作过程。

3)气动液压仿真软件

该仿真软件包含液压和气动两部分,提供了各种气动和液压元件的实物图片、工作原理剖视图和详细的功能描述。逼真地模拟这些元件的工作过程及原理。

四、结语

不断改进校内机电实训基地的设施设备,营造学习和工作一体化的情境,开发“教、学、做”一体的项目化课程,打造集教学、培训、科研、技能鉴定、社会服务五位一体的机电实训基地,可大大提高机电大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等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电气安装实训总结范文2

关键词:整车教学 汽车电气实训 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2(a)-0108-02

大多数职业院校的汽车电气实训课程,仍然停留在以拆卸和装配发电机、起动机等解体项目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在电气实训台、空调实训台上做电路分析、电气元件检测等项目来支撑汽车电气实训教学的层面。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这样脱离整车的实训教学,远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现代汽车维修企业是以更换总成为主要维修手段,而不是以解体或维修某些总成、零部件为主要维修手段了。所以,学生掌握汽车各总成和零部件在整车上的安装位置、各系统或部件在整车上的连接和联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另外,汽车的故障现象是反映在整车上的,维修汽车必须通过对整车进行故障诊断才能确定故障点。在整车上进行教学,一是比较符合学生的视觉思维;二是能够让学生整体把握故障的原因及部位。为更好开发整车实训项目,还必须了解和把握汽车维修企业所需要的关键技能,即实训项目应该来源与企业典型工作任务。因此,去企业调研,获取典型工作任务,也是必不可少的。

该文的目的就是要改变原有汽车电气实训教学的缺陷,将离体的、解体的、分散的汽车电气实训教学,回归到整车上,在整车上开发必要的实训项目。使学生能把脑海中的各个系统及总成的安装位置“落实”在整车上,进一步理清诸如起动系统、汽车空调系统等的组成、工作原理和电路等,并能从整车上拆卸、更换各总成和开关,为就业后从事汽车维修打下坚实的基础。

1 汽车维修企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通过去企业调研,整理分析出与汽车电气相关的典型工作任务,包括:更换蓄电池及电源线;更换火花塞、高压线、点火线圈;拆装分电器、调整检查点火正时;拆装保养发电机;拆装保养起动机;更换各种灯光及开关;更换组合开关;更换雨刷总成及开关;更换点火开关;更换音响总成、更换收音机天线;更换各种保险及保险盒总成;更换玻璃升降器;更换空调高低压管、更换鼓风机及电阻、更换干燥罐、更换节流膨胀阀、更换压缩机、更换冷凝器。

2 项目开发前的整车准备

在整车上开发汽车电气实训项目,必须先把各电气元件、线束、总成或零部件出来。所以,首要工作就是拆车。

2.1 拆发动机舱

拆下凸轮轴罩盖或气缸盖罩盖、进气管道、空气滤清器、正时传动室上下罩盖,使得发电机、起动机、空气压缩机、点火线圈及其控制模块出来。在发动机舱内找到中央线路板、蓄电池。再找到发电机、蓄电池、起动机之间的导线,与空调压缩机相连的高压管路和低压管路,空调暖风水管。最后,对以上各部件、线路、管路做好标识。

2.2 拆卸方向盘和仪表板

在断开蓄电池电路后,拆下方向盘和安全气囊,拆下仪表板,出点火开关、组合开关、空调开关、各仪表和报警灯、继电器盒、保险丝盒、暖风机芯、蒸发器、鼓风机、各种线束,做好标识。

2.3 拆卸车门内饰板

拆下左前车门内饰板,拆开左侧后视镜,出中控门锁电动机及传动机构、电动车窗电动机及传动机构、后视镜电动机及传动机构、操作开关、导线,并做好标识。

2.4 拆卸座椅及地毯

拆除左前和左后座椅,拆除左侧A、B、C柱内饰板,拆除左半部分地毯,出安全带、线束、电脑、诊断接口等零部件,做好标识。

2.5 拆卸顶棚内饰板及A、B、C柱内饰

拆卸顶棚内饰板,出电动天窗系统、车内照明灯、连接导线,做好标识。拆卸A、B、C柱内饰,出安全带总成、线束。

3 汽车电气整车实训项目开发

在做好了上述准备工作之后,整车基本上被拆成半裸车,这有利于揭开各电气系统被内饰件所掩饰的“神秘面纱”。内饰件拆除一侧,剩下一侧,可以增强对比性,提高教学效果。实训项目开发以各系统为单位进行,并紧紧围绕汽车维修企业典型工作任务开展。

3.1 电源系统

实车查找蓄电池、发电机、点火开关、中央线路板、继电器盒、保险丝盒;对照电源系统电路图,理清蓄电池、发电机、中央线路板之间的电路;理清继电器、保险丝、电源系统、点火开关的电路;实车拆卸和装配蓄电池,更换正极线和负极线,并使用充电机给蓄电池充电;实车拆卸和装配发电机(不解体)。

3.2 起动系统

实车查找起动机;对照起动系统电路图,理清起动机、蓄电池之间的电路;实车拆卸和装配起动机(不解体)。

3.3 点火系统

实车查找点火线圈及其控制模块;实车查找发动机电脑;理清电脑与控制模块的电路;理清控制模块和点火线圈到火花塞间的电路;实车拆卸和装配火花塞、高压线;火花塞跳火实验。

3.4 照明与信号系统

实车查找各照明灯及开关;理清开关与照明灯之间的电路;实车拆卸和装配前后阅读灯总成、前照灯总成、前后雾灯总成、行李舱灯总成等。

实车查找各信号灯及操作开关、闪光器、制动灯开关、倒车灯开关;理清信号灯及开关之间的电路;实车拆卸和装配转向灯总成、前组合灯、后组合灯等。

3.5 仪表与报警系统

实车查找各仪表与报警系统的总成、车速传感器、低压报警传感器、制动液液面传感器、机油压力报警装置、燃油量报警装置、冷却液温度报警装置、倒车雷达、座椅安全带报警装置等;理清对应的电路;实车拆卸和装配发动机转速表和车速里程表总成、冷却液温度表、燃油表、机油压力表等。

3.6 车身附属电器设备

实车查找电动风窗刮水器及洗涤器系统、电动车窗系统、电动天窗系统、电动座椅系统、电动后视镜系统、中控门锁系统、音响及娱乐系统、安全带和安全气囊等系统的总成及开关;理清各系统的电路;拆卸和装配各总成。

3.7 汽车空调系统

实车查找空调系统各零部件;拆卸和装配空调控制面板总成、空调(暖风)温度调节开关、暖风开关、压缩机总成、冷凝器总成、储液干燥器、压缩机电磁离合器、鼓风机串联电阻、空调冷媒管、空调膨胀阀;抽真空,加注制冷剂及油。

3.8 常见故障诊断

在完好的整车上设置汽车电气常见故障,让学生诊断并排除。比如起动机运转无力故障、充电指示灯故障、照明系统故障、空调制冷不佳故障等。

4 结语

在整车上开发汽车电气实训项目,首要工作是去企业调研,获取典型工作任务。其次是拆解发动机舱必要的零部件,拆除左侧或右侧的汽车内饰件及座椅等,把汽车电气系统的各总成及零部件尽量出来,为开发实训项目做好准备工作。最后,汽车电气实训项目开发,重在让学生掌握各系统、总成及零部件在整车上的安装位置,并能从整车上拆卸和更换;能理清各系统的电路;能对电源系统、空调系统等做必要的维护保养。最后一个实训项目,是对整车常见电气故障进行诊断。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可以综合利用以上各实训项目解决具体问题,这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和成就感,非常重要。

只有通过开发整车实训项目,才能使学生更全面系统地了解汽车,更真实地接触汽车,以至于更好地为汽车服务。

参考文献

[1] 曾永志.浅谈利用整车进行汽车电气实训项目的开发[C]//中国职协2013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下册).2013.

[2] 钱文武.浅谈汽车电器教学整车项目开发[J].科技资讯,2014(35):173.

电气安装实训总结范文3

关键词 课相;灌装自动线;分级制;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20-0026-03

一、引言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北京首批分级制改革试验的专业之一,课相――《灌装自动线调试与维护》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四级课相之一。课相始终以职业教育分级标准提出的能力目标为依据,以实际职业活动或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采取教、学、训、做、评相融合的教学组织模式[1]。

《灌装自动线调试与维护》课相融合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低压电器与电机技术、PLC编程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通过本课相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灌装自动线的安装与调试技术、灌装生产线的现场管理与故障诊断、灌装生产线的管理和维护、技术改进方法。

本课相是在第四学期,以课相《工件传送站的安装与调试》《车床模型制作与装配》等课相为前导,后继教学环节为《高级维修电工取证》《中级维修电工取证》《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等。课相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如图1所示。

二、课相建设路径

(一)课相能力确定

根据企业调研,明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一次就业岗位(主要为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与维修)及职业发展方向,如图2所示。通过岗位能力分析,根据分级制标准指南,确定课相的能力目标,包括社会能力、操作能力和发展能力三个方面。其中,社会能力包括情感态度、交往能力、协作能力、责任意识;操作能力包括识图绘图、设备调试维护、PLC编程调试、组态监控界面;发展能力包括计划能力、自学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

(二)教学载体的选用

课相使用的设备为桶装纯净水灌装生产线。该生产线设计在依据桶装水灌装生产企业生产标准的基础上,增加学生安全保护设备,生产的纯净水达到饮用水标准。选用该套设备作为教学载体,能让学生学习技术的同时与工作环境零距离接触。

生产线由水处理系统站、拔盖机站、高压喷冲外洗桶机站、冲洗-灌装-压盖机站、灯检单元站、吹干及喷码机站、自动装箱机站、码垛机站等8个单站组成。自动线站点功能如表1所示。

每站都包含机械传动系统,气压传动系统,电气驱动系统,触摸屏,采用工业上应用广泛的西门子PLC控制,学生能够认识常用传感检测元器件、电气元器件、气动元器件;能够认识灌装自动线的功能与组成结构;根据图纸及控制要求完成灌装自动线的机械及电气组装、PLC编程、系统调试与维护;能够进行触摸屏界面组态和通讯调试;能够进行站点间通讯调试。每一站都有单独触摸屏控制,可以单独控制,也可以联机调试。

(三)教学项目设计

《灌装自动线调试与维护》课相由单站机械装调、单站电气设备装调、单站编程与调试、组态程序设计与调试、总线控制连接与调试5个项目组成,项目设置、课时分配及操作能力培养目标如表2所示。

5个项目的设置以企业工作岗位为依据,对应机械装调岗位、电气安装岗位、电气调试岗位。学生通过5个项目的训练达到课相能力目标的要求,并可以很快熟练上岗。

三、课相实施

(一)紧贴企业实际,实现“四统一”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课相工作规范紧贴企业实际,实现“四统一”,即技术文件与企业统一,安装规范与企业统一,操作规范与企业统一,调试方法与企业统一。技术文件与企业统一指CAD绘制机械图纸、电气图纸、元器件清单、使用说明等格式要求符合企业规范;安装规范与企业统一指元器件布置、工具使用及摆放、走线等符合企业规范;操作规范与企业统一指用电安全、操作流程符合企业规范;调试方法与企业统一指调试顺序与调试表格符合企业规范。

(二)站点负责制

课相采用站点负责制,学生分为8个工作组,分别负责8个单站的安装、编程、调试。选出一名学生作为站长,组织学生制定工作计划,完成本站点的安装调试及技术文件整理工作。教师根据站点装调情况给出成绩。

(三)项目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学、训、做、评相融合

课相实施以项目为引导,采取“任务驱动”方式进行教学。教师的角色由教学为主变为以辅导为主。给予学生充分的学材,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较深的内容,教师只作为指导者。安排足够的训练任务及训练时间,让学生熟练操作任务,提高动手能力,并且总结归纳,提高归纳能力。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主要体现学生做任务的规范性和正确性,并给予相应的评价。如在组态程序设计与调试项目中,教师将触摸屏的技术文件、组态软件使用说明、相关的视频、指导书下发给学生,然后每次课布置任务。对于问题教师集中分析讲解。每个组进行分组汇报,然后进行小组测评。

(四)装调过程采取绘、拆、装、调四步走

“绘”指根据国家标准绘制图纸,“拆”指利用指定工具拆卸所有零部件,“装”指按照图纸安装设备,“调”指根据调试表格进行设备调试并记录相关数据。

四、课相评价

评价采用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过程考核占总成绩的70%,其中,教占20%、学占20%、训占30%,分别考核学生对教师教的内容掌握情况、学生对拓展性知识的学习情况、技能训练中技能的掌握情况。终结性评价占总成绩的30%,主要指任务的完成情况。

引入企业员工评价,包括考勤制度、安全意识、任务定额。每天每人安排定额任务,并设立全勤奖励,同时规范课相实施过程中的文件,例如,任务单、材料单、评价表等均参考企业标准制定。在“做”任务环节之后,进行分组答辩,依据每个人在组内发挥作用情况,给予成绩评定,在情况许可的情况下,引入企业工程师作为专家,按照企业检查标准进行答辩考核。

五、结论

《灌装自动线调试与维护》课相教学完成了机电一体专业4级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和素质能力的培养。评价引入企业评价要素,采用教、学、训、做、评相融合,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实践表明,学生在后续进行的顶岗实习以及毕业上岗中都能更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参 考 文 献

[1]叶靖.现代物流专业4级“仓储类”课相开发构思[J].物流技术,2012(8):420-422.

[2]赵堂春,黄敦华,刘玉娟.“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职教分级制改革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8):5-8.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rse of “Automatic Filling Line Debugging and Maintenance”

电气安装实训总结范文4

关键字:项目 任务 目标 模式 能力 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4(b)-0166-01

《电气控制技术与PLC技术》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气及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以往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般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先理论后实践,实践教学往往与理论教学脱节,学生缺乏知识的有效应用能力。二是过于强调教学结果,忽视教学过程,缺少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能力的评价。三是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陈旧,现代化教学资源利用不够,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四是缺乏科学、系统的考核评价体系,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及运用程,特别是不能很好地反映其动手应用能力。在此次教学改革过程中引入了项目教学法,项目化教学主要强调工学结合、理实并重、学用一致、"教-学-做"的一体化,通过师生互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1 明确教学目标

要进行教学改革必须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做到有的放矢。项目化教学目标主要包含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养目标。

1.1 知识目标

常用低压电器的选择和整定、基本控制电路、典型设备的控制电路分析及维修;PLC指令系统、PLC的配置;梯形图程序编制及应用设计、PLC编程软件和组态软件的使用。

1.2 能力目标

掌握基本的继电-接触器控制线路的安装及PLC改造,了解常用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的故障检修;掌握PLC的程序录入、检查、运行和PLC接线的方法。掌握PLC的工程应用、维护和使用以及PLC在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的应用。

1.3 素养目标

了解自动化技术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树立积极的人生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精神、形成科学的世界观。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态度和观点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信息交流及合作、学习及工作能力、独立性的责任感、毅力、适应社会能力。

2 改革教学模式

以往的教学模式是以理论和实训分开进行,学生在理论课上由于没有实物对照,不容易理解。为加强实践技能,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以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学过程改革:(1)明确目标、适当分组;(2)选择内容、搜寻资源;(3)项目分析、初定方案;(4)确定方案、仿真练习;(5)项目实施、操作加工;(6)项目答辩、评价总结。教学过程也应融入对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的培养。整个教学过程体现“做中学、做中教”,积极探索“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使机床电器控制与PLC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与实际相结合,通过具体的电气控制实例的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基本的电气控制线路以及PLC控制的实例,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3 教学内容改革

经过近两年的企业岗位需求的调研,我们发现企业基本都需要电气控制线路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等应用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在内容上跟据企业岗位所需,把个各知识点都融合成了一个个具体的操作项目,项目下会有子项目和完成项目的不同任务。

我们所设计的《电气控制与PLC》教学内容主要由继电接触器控制基本线路的安装与调试PLC改造、机床继电接触器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工业PLC控制编程应用一、工业PLC控制编程二四个大项目组成。四个项目总学时为200学时。

其中项目一是基本控制线路的安装、调试和PLC改造,由电动机点动长动继电-接触器控制线路的安装与PLC改造、PLC的硬件及I/O连接、三相异步电动机顺序控制线路的安装接线及PLC改造、电动机制动控制及PLC改造四个子项目组成,主要让学生掌握基本机电接触器控制线路的安装、接线与调试,认识PLC、了解PLC编程、掌握其接线和控制运行方法。 占用课时70学时。

项目二由CA6140车床控制线路的安装、接线及PLC改造、T68镗床控制线路的安装、调试及PLC改造、X62W铣床继电接触控制线路的安装、调试及PLC改造由三个子项目组成,使学生掌握基本继电接触器控制的一个综合应用。占用课时80学时

项目三和项目四是工业PLC控制编程的应用,由十字路通灯的PLC控制、电镀生产线的PLC控制、自动送料装车系统的PLC控制、PLC实现恒压供水的控制、以及步进电机的PLC控制五各子项目组成,使学生了解来自工业和交通方面的PLC控制应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PLC的兴趣。占用课时50学时。

4 改革考核方式

考核突出对学生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实践技能、综合能力、职业能力、创新能力的考核,充分体现全程化、多元化课程考核的思想,增加课程考核方式和内容的透明度,使教师更加明确教学的针对性。

“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考核评价体系项目分析在“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考核新评价体系中,学习态度考核占20%,实践能力考核占40%,期末综合考核占40%,三项成绩之和即为学生该门课程的总评成绩。

学习态度考核考核指标包括学生平时上课出勤和作业完成的情况。平时出勤主要由授课教师每次上课点名考核,占课程总评成绩10%,学生无故旷课一节扣一分,直至10分扣完为止。作业占课程总评成绩的10%。

实训项目考核成绩占总评成绩的20%,由10个实训项目构成,学习时间一周。考核指标主要考核实训态度、实际操作、实训报告,在实训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由课程组老师综合评定每个学生的实训成绩。课程设计考核成绩占总评成绩的20%学,分组(4~6名学生为一组)进行。

期末综合考核期末综合考核于学期末采用笔试闭卷的形式进行,主要考核“电气控制与PLC”基本理论知识。

总之,为使学生的理论知识能真正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为以后从事专业型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项目式教学的确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项目是教学方法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水平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希望教师们多参加培训多下企业锻炼,做一名合格的“双师型”人才,为国家培养出更好更实用性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齐占庆,王振臣.机床电器控制技术[M].4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 王兆明.电气控制与PLC技术[M].4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电气安装实训总结范文5

[关键词]变频器 实训台 开发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G5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0-0213-01

1 引言

当前制造业向消费市场提供的机床、装备机械、电气设备及各种含有电力拖动与电气控制的产品中,其电气系统都占有很大的分量和起着关键作用。要想完成装备中电气系统的研发、试制、安装、维修、操作及使用,就必须要有大量的专业技能人才参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变频器的应用越来越普遍,而且种类也越来越多。变频器与PLC综合应用更为广泛。按照目前社会生产生活对各种电机广泛应用的需要,我们急需培养能够控制各种电机的高级技能人才。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机电专业正在开发和建设变频器实训台。

2 变频器实训台研制方案

2.1 功能开发与研究

变频器技术课程是机电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由于新校区搬迁,机电工程系与电气工程系原共用的变频器实训室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机电工程系急需新建一个变频器实训室。变频器实训室设备主要是变频器操作实训台,为了拓宽学生学习领域,提高实践技能。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训台的设计:

1、实训台从设计到制作都是我院自主完成,采用桌面和实训用网孔板相接合,由校工厂制作。

2、实训设备的来源通过政府的招标采购获取。

3、实训台主要实现变频器控制,PLC与变频器的联机控制,以及实际工业控制等。

4、实训台还可以实现《机床电路》、《电气控制技术》、《恒压供水》、《电力电子与变频器》等课程的实践教学以及实训教学,还可以为维修电工技能鉴定提供实操场地。

5、拟建成一个综合应用的实训台。

2.2 实训台控制屏上电气元件布置图设计

3 变频器实训台研制

3.1 设备清单

变频器实训台设备清单

3.2 实训台的制作

教学仪器厂家生产出的实训设备,大多缺乏职业教育理念,其次是由于生产厂商的出发点与我院实际不同,往往在设备上要加上一些不必要的仪表和过度装饰,构成卖点的地方但并不实用,表面看起来很先进,但对学生的实践教学起不到真正的锻炼效果,却又增加了成本。

变频器实训全由我院师生自主设计、研发和制作的实训台。实训台主体框架是由桌面与网孔板相结合,采用共用一个桌面的双面实训台,这样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而且能够有效利用空间。实训台是由我院校办工厂制作,从质量和耐用性上都能够得到保障。

实训台元器件的安装和接线是由我院机电14-3班学生和机电M13-2班学生,利用专业实习时间在机电专专业教师带领和指导下完成的。机电专业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四周行线槽的安装和固定,滑道的安装,元器件的安装。再根据实训台的大小,在保证实现功能最大化的前提下,考虑设计的合理性和美观性,对实训台元器件的布局进行调整。学生按照电工接线原则,将元器件接到接线端子,这样可以避免元器件的重复接线,降低元器件的损坏率,有效节约资源。通过学生参与实训台的研发、设计、安装、接线,降低了实训台的成本,具有极高的性价比,更贴近于生产、生活实践。而且使教师和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大大提高,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工学结合”、“做中学、做中教”。变频器实训台的总成本是1.0万元/每套左右,价格远远低于相同功能的成套产品,大约是教学仪器厂家价格的将近一半。因此从价格来讲,变频器实训台的研发项目为学院节省了近10万元左右的资金。

4 预期效益分析

学生可以在实训台上了解变频器的结构、安装及接线的基本知识,进而学会使用变频器的基本技能,包括参数设定和操作方法,控制回路接线端子的设置,接线及智能化功能,功能参数的设置,变频器的维护等进行实际操作培训.在此基础上可以对模拟的实际工业控制系统,完成变频器工程题的实际操作训练,以满足社会生产实践的需要,真正实现学生与企业的零距离就业。本实训台还可以完成《电气控制技术》、《机床电路》等课程的实践教学,以及维修电工的实操考核等。面向电气自动化技术、铁道通信信号、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铁道供电和铁道车辆等专业的相关课程的实训及相关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

5 结束语

目前实训台已经初步建成,并且已投入使用,能够满足学生实践教学和实训教学的需要,教师和学生反馈效果很好。后续仍需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实训台,能够全面实现实训台的使用功能。

参考文献

[1] 周蕙芳,变频器技术及应用课程项目化改革探索与实践,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12)

[2] 丁宏,论《变频器技术》课程在职业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速读,2014(5)

电气安装实训总结范文6

【关键词】:长株潭 新能源 电气自动化专业 实训基地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7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立项课题《对接长株潭新能源产业的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创新研究》n题号:XJK012CZJ010

1、引言

随着长沙、株洲和湘潭被确定为“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程首批试点城市”,长株潭地区的新能源产业规模经济正在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必将得到飞速的发展。与之相匹配的职业教育,也在同步发展中[1]。

株洲市新能源、能源装备制造业完成的销售收入连续数年增幅保持40%以上,远远领先于整体面上规模工业增速。湘电集团风电设备公司、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逐步赶超10亿元和100亿元,成为新能源、能源装备制造业的重要主体。一些传统工业企业纷纷调整转型涉足新能源装备产业。时代风电集团自筹资金新上风力发电机生产线,并着手在如湘东南东建设1兆瓦太阳能电池发电站。郴州从2007年开始投资风电装备制造, 2010年实现1.5兆瓦风机叶片和双馈变频风电机组产能各达100套。随着电力建设步伐的加速、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国家、省发展装备制造业政策的落实,株洲市新能源、能源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2]。

因此,建立基于校中厂模式的新能源产业电气专业实训基地,建立真实生产线,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与指导学生的过程综合技能实训、毕业设计等整个教学过程,研究制定综合考核办法,在突出实践技能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框架下,实施教学质量监控等措施,建立以各岗位综合技能为主导,对课程进行优化组合,使能力培养形成横向多元化、纵向层次化。构建具有一定综合度,完成循序渐进的能力递进的学习过程[3]。

2、初步设计方案

与从事新能源产品开发相关企业的资深工程师一起研究和设计相应的实训项目,以达到专业实训项目转型服务新能源方向教学为目的,以最小投入为优化目标,研究如何在原有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调件下的实训设备及实训场地做最小资金投入而完成实训设备和场地从传统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向新能源电气技术教学功能的转移[4]。按照风力发电电气设备装配企业生产与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规律。依据学院管理要求原则,风力发电电气设备装配与风力发电电气设备组装工序内容安排合理,有利于参与者整体掌握风力发电电气设备装配工艺流程。 设计时,主要风力发电电气设备装配线型结构简单。风力发电电气设备组装线布局合理。生产和实训条件满足安全规范,便于生产和教学管理,并且使教学与生产互不干扰。风力发电电气设备整机保证多机兼容,因此采用柔性电气设备装配模式,即,生产线经过简单组合和改装,能够同时满足多个风力发电电气设备机型实现共线装配,真实符合企业生产环境。

电气设备装配生产线如图1所示,以风力发电电气控制屏柜的电气设备装配工艺为主要教学内容,以风力发电电气企业生产现场管理模式,结合现代实习教学手段的设计思路,本方案达到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风力发电电气控制屏柜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和电气设备装配工艺流程。风力发电电气装配实习车间设为三条电气设备装配线,一个其它零部件常规电气设备装配练习区,每条线均设计成直线型双轨道如图1a所示,电气设备装配线的输送为推(拉)式步进输送工装车,拟采用轮式人力驱动,如图1b所示[4]。

这种设计的其特点是:车间整体布局为矩阵式结构,物件转运流畅合理互不干涉,空间利用率高,如图3所示。

还可预留一个备用区(即:其它零部件常规电气设备装配综合练习区或技能鉴定用区或考试考核专用区);电气设备装配线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便于管理。根据不同的部件特点,电气设备装配线设定不同的电气设备装配工艺内容,电气设备装配线分三类部件电气设备装配,分别为,一号线:柜外支架装配线;二号线:柜内设备安装线;三号线:柜内电气设备总装线;四号区:其它部件常规电气设备装配练习区(也可作为综合训练区或考试鉴定用区),各线应配有电气设备装配工艺工装器具、电气设备装配工艺技术文件(含电气设备装配作业指导书、工位标志牌等)和必要的电气设备装配吊装设备及辅助设施[4]。

3、结论

研究结果在对接长株潭新能源产业的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中,以风力发电电气装置组装生产线为实训基地建设载体。研究分析将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应用、交直流调速技术等核心专业课程的实训基地建设全部应用新能源应用背景,以风力发电电气技术、太阳能光伏电气技术、电动汽车电气技术中的环节为特定工作任务和项目,以真实工作过程进行开发。以最小投入为优化目标,将原有专业实训项目转型服务新能源方向教学。

参考文献

[1]李艳娥,吴勇.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适应性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7(31).

[2]贺大松 构建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机械职业教育 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