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文章范例6篇

叙事文章

叙事文章范文1

关键词:叙事类;情节;质疑;思维

叙事类文章就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来抒情或说理的一种文学形式,它一般包括记叙文、小说、记事、记叙性或写景状物类的散文等文体,它几乎占了语文教材的半壁江山,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经过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反思,笔者深刻地认识到故事情节在叙事类文章教学中的核心作用,那么如何借助情节实现叙事类文章的教学目标呢?笔者总结出以下三点认识。

一、从了解情节大意出发,以复述为依据

在执教这一类文章时,语文教师一般要先复述情节梗概,从而让学生了解本文的背景、人物、事情、景物等等。由此可见,了解课文情节是课堂一切教学活动最基本的出发点,那么,教师如何判断学生对课文情节的了解程度呢?最好以学生的复述为依据,看看学生的复述是否完整,是否有序,是否突出重点情节(也可以几个学生互助完成)。例如,鲁迅的《故乡》,学生在充分了解了这篇课文之后,几个学生合作概括复述出本文的情节:离家二十多年的“我”为了搬家,回到家乡,看到眼前故乡人(闰土、杨二嫂)的生活更加的贫困和艰辛,精神更加的隔膜和麻木,心中悲伤之极,于是离开家乡的“我”希望打破故乡的现状,积极地探求人生新路。这个复述是比较好的,为什么?首先,复述的情节很完整,有起因、经过和结果。其次,复述是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顺序。最后,这个复述重点突出:重点的事是“故乡人的生活更加的贫困和艰辛,精神更加的隔膜和麻木”;重点的情是“‘我’希望打破故乡的现状,积极地探求人生新路”。如果复述的完整性、有序性和重点突出三方面缺少任何一方面,就说明学生对文章的了解还不够充分,这将直接影响以下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因为充分了解文章的情节大意,是学习这类文章的基石。

二、从故事情节出发,以质疑和求异为切入点

在学生较好的复述之后,教师如何让学生从故事情节渗入文章的深处?笔者认为,用质疑法和求异法效果较好。“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不断启发学生生疑、质疑,同时要组织学生析疑、解疑,这样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就会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这种状态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更能使学生把握课堂重点、突破难点。那么如何让学生生疑和质疑?笔者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质疑源于童心的自然流露

“童心”能把一些简单枯燥的东西,变得丰富有趣,它需要具备丰富的想象力、足够的好奇心、喜欢思考和发问等一些特点。它是孩子的天性。这种天性也体现在初中生的读书活动中,清代的张心斋在关于读书境界的论述中说道:“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如宋学孟的《柳叶儿》,当学生了解整篇课文情节之后,提出一系列问题:柳叶儿是什么?柳叶儿好吃吗?为什么吃柳叶儿还要起早?为什么我要拼命地吃那又苦又涩的柳叶儿?从成人角度看这些问题似乎很简单,但对于涉世未深的初中生来说,这就是问题,这就是好奇心的体现,这就是童心的自然流露。教师只要紧扣学生的好奇心,较好地满足学生的童心,这堂课就能有效、愉快地进行下去。

2.预习了解时提出疑问

鉴于学生中,有的敢于善于质疑,有的反之,笔者对全体学生提出一个要求:每个学生在预习了解课文时必须提出疑问(问题记在课本上或心中)。当然,仅有要求还不够,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如何发现问题,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1)情节困惑处要质疑

如今的语文课堂,教师提问较多,学生提问很少,这样的课堂教学其实是从教学大纲和教师出发,而忽略了教学的对象和主体――学生。“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解惑”是解学生的“惑”,如果不知学生的“惑”是什么,如何解?因此只要学生感到困惑不解的地方,都可以发问,以求帮助。如,“尴尬”这个字如何正确书写;《送行》中主人公勒罗送行的泪水是真是假;《鼎湖山听泉》中为什么写了三段关于庆云寺的内容――这些问题都提得较好,教师只有让学生吃透了这些问题,才是真正的“解惑”。

(2)情节对比处要质疑

问题一般产生于两者的碰撞或差异,因此文章中对比的地方容易引起学生的思考,进而产生疑问。如《送行》中,勒罗的送行感人之深,而我们的送行尴尬滑稽,同样的送行为何反差如此之大?又如《故乡》中,二十多年前小英雄般的少年闰土为什么变得麻木、与作者有了一层可悲的隔阂?《甜甜的泥土》中,作者写了亲妈和后妈对小亮截然相反的态度,他想告诉我们什么?这类问题一般都围绕文章中心展开,教师可以把它作为课堂教学的突破口。

(3)情节违背常理处要质疑

违背常理即不符合正常的思考习惯或生活习惯。既然有别于常态,那么肯定是特殊的原因造成的,什么原因呢?这就产生了疑问。如《背影》中,刻画人物一般是描写人物的正面肖像,但朱自清为什么偏偏写父亲的背影?再如《送行》中,主人公勒罗以送行为职业,还动之以情、感人肺腑,这可能吗?这样安排的目的又是什么?一般情况下,文章中出现违背常理之处都体现了作者独特的思考角度,此处引发的问题也较多地揭示了文章异乎寻常的主题,它理应是这篇文章的重、难点,教师应合理地利用这类问题,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

3.教师从不同复述和质疑中再生疑

由于学生对文章复述和质疑具有差异性,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中找出可比处或矛盾处,主动激起学生的思考。如《故乡》一文,由于篇幅较长,初读时少部分学生认为“我”厌恶如今贫困隔膜的故乡,怀念儿时美丽的故乡,这是“我”追求的希望,而且以“碧绿的沙地”“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为证。然而有一些学生认为,“我”追求的是一种更美好的新的生活。文中说:“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对于这个问题,大家讨论热烈而深入,各抒己见,全面且深刻地理解了本文的主题。

三、以情节发展变化为导火线,以思维的碰撞、锻炼和提升为归宿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最基本的理念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中较重要的一个素养就是发展思维。思维的锻炼和发展,除了个体的独立思考,就是思维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碰撞。对于叙事类文章来说,背景、人物形象和各式情感都蕴含在情节之中,因此,思维激发和碰撞的导火线必须从情节开始点燃,思维的锤炼和提升必须从情节的矛盾处激荡。矛盾产生于变化发展,情节的变化产生矛盾,并进而引发学生无尽的思考。如《柳叶儿》中,学生可能会提出很多疑问(例子在前文),但教师应侧重解决后两个问题(为什么吃柳叶儿还要起早?为什么我要拼命地吃那又苦又涩的柳叶儿),因为学生从文中得知:柳叶儿很常见,而且并不好吃,这一情节的交代与后两个问题产生了鲜明的矛盾冲突,这是激发学生进行思维碰撞、锻炼和提升的绝佳机会。经过大家的充分思考和交流,产生了许多智慧的火花,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梳理、小结,让学生深刻明白那个年代生活的艰辛,要珍惜今天的美好幸福,忆苦思甜,从而达到语文课堂教学“思未尽,意无穷”的效果。

总之,叙事类文章课堂教学的开展离不开情节这一基础,叙事类文章教学目标的达成离不开情节这一抓手。至于如何更合理地巧借情节提高这类课堂的效益,智者见智,笔者若有不当之处,希望同仁包涵、指正。

参考文献:

叙事文章范文2

一、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

1.理清记叙文的六要素

一般情况下,记叙文包括六个要素,分别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弄清楚了这些要素,学生基本上就能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记叙文,把握记叙的要素,是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和关键,只有把文章所写的人物活动或事件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了,才能从材料出发准确把握文章的宗旨。

2.理清记叙的顺序

记叙文的顺序主要有三种,分别为顺叙、倒叙、插叙,其中倒叙和插叙是要学生特别注意的,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首先来看倒叙,作者或者根据表达的需要,或者为了突出中心,或者使文章结构有些变化,使叙述有波澜,或者为了造成悬念,常常会采用倒叙的手法。在具体的文章中,学生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分析倒叙的作用。其次,插叙,在记叙文中,插叙的方式有两种具体的表现,一是根据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有关的另一件事情,其目的是为了说明某个人某一方面的特点;二是对有关事情的追溯和回忆,叙述完了,仍然按照原来的线索继续叙述,其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资料或背景知识。

3.理出记叙的线索

记叙文不论采用哪种记叙方式,都会通过一个线索将文章的材料有机地组织起来,抓住了这个线索,就能很快理顺文章内容,而且能对文章的结构有清晰的认识。记叙文的线索有很多种,或以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转换、思想感情的发展为线索,或以某一个人、某一物品、某个具体的问题贯穿全文。线索的本质就是联结材料的或明或暗的纽带,其作用就是使材料统一,结构严谨,便于文章内容的表达。

二、引导学生分析综合文章

1.分析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记叙文最主要的表达方式是记叙,但不是唯一,我们通过学习教材中的记叙文会发现,它还有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这几种方式基本上是穿插在记叙中,虽然不成规模,但所起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各种表达方式的内涵和作用。首先是描写,即作者在叙述的过程中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环境、事件等进行较为细致的描绘,其目的是给读者鲜明生动的印象。其次是说明,一般是对某一物品或动物的形状、外貌、颜色等加以解释,可以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再次是议论,即作者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发表见解和看法,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最后是抒情,即作者表达自己的情感,可以让读者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分析记叙文常用表现手法

(1)过渡。记叙文中常见的过渡方式有词语过渡、句子过渡、段落过渡等,其目的是为了承上启下,穿针引线。

(2)照应。记叙文中的照应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是起始段落与文章题目的照应;二是开头和结尾的相互照应;三是前设悬念,后有照应,层层递进;四是文章中有相似或相近的词语、语句,称为复叠式照应,这类照应对突出文章中心、表明文章线索都有重要作用。

(3)悬念。在文章中设置悬念是为了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表达的效果。一般情况下,设置悬念后,会有照应。

(4) “抑扬”的表现手法。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是常见的“抑扬”手法,既可以贯穿文章的始终,也可以出现在某几个段落,我们可以通过对文章详略、主次的分析来把握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另外,这种表现手法如果运用得巧妙,能够使文章摇曳生姿、波澜陡起。

(5)衬托。衬托是用一些别的人或事物作陪衬来突出某一人或事物的写作手法。

3.把握关键词语的深刻含义

在记叙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把握关键词语的内涵:一是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借助上下文去推测、判断词语的含义。二是通过用近义词或同义词替换之后作比较,进而准确理解关键词语的内涵,可以通过朗读来体味,也可以通过查证工具书来区别。三是要注意关键词语的隐藏含义,即言外之意,有可能是褒义贬用,也有可能是贬义褒用。

叙事文章范文3

关键词:插叙 追叙 补叙 逆叙

插叙是叙述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即作者在进行故事的正常叙述过程中插入有关的另一故事片断或事件,对所叙述事件的内容作必要的补充、说明,从而使内容更充实的一种叙述方法。

插叙这种写作手法有很大的优点,它能避免顺叙手法的平铺直叙、缺少变化的缺点,使文章一波三折。但在运用这种手法时要注意:一要从实际出发,插叙的内容要符合情节要求,根据具体文章内容而定,不要不分内容乱插,分散中心,甚至不知所云,要为文章中心服务,以阐明文章观点、完善时间整体性为出发点,做到过渡自然、顺理成章;二要注意主次分明,插叙部分可长可短,插叙的故事内容可简单也可复杂,但无论怎样插叙部分都不应该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更不是事件的中心,是要围绕主题需要展开,成为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

插叙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

一、追叙

追叙是追忆往事,对事情的起因作说明,或对情节进行追溯性的叙述。如牛汉的散文《我的第一本书》就是采用追叙的手法,写出“我”的第一本书的不同寻常的经历,以及读书带给我的快乐,并交代了与书有关的几个人的命运。透过对往事的追忆,我们读到的不仅仅是关于第一本书的来历,还有与书有关或由书引发的父子之间、同学之间那浓浓的情意,从而使读者对当时的艰难的生活条件和恶劣的学习环境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加深了对文章的主旨的理解。朱德《回忆我的母亲》的第十三段就是一段追叙:“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直到晚年(1944年)“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真可谓“勤劳一生”。母亲身上的这种勤苦耐劳的美德,正是中华民族广大劳动妇女的美德的集中体现。这样写既照应了前文,又深化了文章的主题,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二、补叙

补叙是对事件作某些补充,从而丰富所叙述的内容。如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作品中安排了两段插叙:一是美女蛇的故事,另一是关于“怪哉”虫的传说。以前者为例,百草园里并没有赤练蛇,更没有什么美女蛇;长妈妈也不是这时讲的故事。这段内容,只是作者说到园里的长草时的一个联想。因此,从记叙的顺序上来看,这段文字具有补充的作用,把“百草园”的神奇与快乐写得惟妙惟肖。再如《小英雄雨来》中的一段补叙:文章在接近结尾时,曾写道鬼子军官下令枪毙小雨来。乡亲们听到了枪声,都难过得哭了。后来,大家到河边去找尸首,惊喜地发现:

在芦苇里,水面上露出个小脑袋来,还是那么像个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一手抓着芦苇,向岸上的人问道:“鬼子走了?”这时,大家才如梦初醒,惊叫起来:“雨来没有死,雨来没有死!”

这段对雨来没死的原因作出了补充说明,既更加突出了人物性格——机智、勇敢;又使情节发展波澜起伏。

三、逆叙

逆叙即逆向叙述,从时间上来说,顺序是由近及远,由今及古。即先叙过去,再叙过去的过去。逆叙法不按照自然时序来续写故事情节,好似一条河流的回旋部分;从因果上说,是先写果,后写因。

例如《红楼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今岁鹾政点的是林如海。这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至兰台寺大夫,本贯姑苏人氏,今钦点出为巡盐御史,到任方一月有余。原来这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今到如海,业经五世。起初时,只封袭三世,因当今隆恩盛德,远迈前代,额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代……

这里,先叙述林如海的过去——中过前科探花,继而叙述林如海祖先的过去——袭过列侯。这就是时间逆叙性插叙。由此交代清楚了林家的根底。

叙事文章范文4

【关键词】伊迪丝・华顿;《伊坦・弗洛美》;叙事艺术

引 论

伊迪丝・华顿(1862―1937)是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出生于美国纽约上层社会一个富足的家庭。自幼酷爱文学,在父亲的图书室里阅读了大量的古典文学作品,这为她以后的文学创作积累了深厚的文学素养。其著作颇丰,包括25部中长篇小说、87篇短篇小说、3本诗集、一本论文集、一本自传体《回顾》,还有其他文评和译作等等。其中有许多作品都是耳熟能详的,如《选择谷》(1902)、《欢乐之家》(1905)、《暗礁》(1912)、《纯真年代》(1920),以及以新英格兰背景的《伊坦・弗洛美》(1911)和《夏》(1917)等等。其中以《纯真年代》这部长篇小说使其创作达到高峰,因此而获得了1921年度的普利策奖,并于1923年成为第一位获得耶鲁大学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的女性。

华顿的小说题材广泛,既有描写纽约上流社会的世态风俗,又有真实刻画新英格兰的乡村生活和纽约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其小说结构精妙,语言俊美,思想深邃。《伊坦・弗洛美》是一部关于新英兰地区一对男女的爱情故事,伊坦・弗洛美爱上他妻子细娜的表妹玛提,但由于客观原因,还由于细娜的阻碍,他们只好以死相许,双双自杀,可是自杀未遂,导致他们的残疾,故事以这样的悲剧而结束。故事在于揭示社会底层人民的困境与悲苦生活。他们悲惨的命运一方面由于自然环境的残酷所致,另一方面也在于社会的压制以及机械化导致贫困人生活更潦倒不堪。

目前学术界对该作品的研究主要有两类:一是从自然主义的角度,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导致故事中人物的悲剧命运,个人只是社会中的一份薄弱力量,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面前,显得微不足道,受其双重压制,无法摆脱预定的命运。二是从《圣经》原型批评的角度,从人类的原罪观念以及上帝对人的拯救的视角,来分析该作品人物的《圣经》原型。通过仔细研读该作品,笔者发现该作品的研究潜质还不止于此,所以本文将从叙事学角度对其进行剖析,以弥补该方面的研究空白。

1.从叙事顺序来看伊迪丝・华顿在《伊坦・弗洛美》所采用的独特的叙事话语。

小说里一般总是先交待时间、地点,然后再引出人物,因此,叙述时间是叙事话语的重要内容。文学是一种在时间中展开和完成的艺术。一部叙事作品必然要涉及到两种时间:故事时间和叙事时间,而两者之间并不是一致的。故事越复杂,两者之间的不一致就越严重。而叙事顺序是表现叙事时间的一个重要方面。

就叙事顺序而言,有顺叙、倒叙和预叙三种。而在《伊坦・弗洛美》中,很容易看到本文是采取的倒叙的方法,即在叙述过程中打乱故事中事件排列的自然顺序,将过去发生的事放到现在来讲述。例如,在《伊坦・弗洛美》中,文章开篇讲的是叙述者就现在这个时间而言对伊坦・弗洛美的认识,及对其的初步印象和大致描述,从各种人口中隐约了解到伊坦・弗洛美的过去,采用这种倒叙的方式,可以增强读者的好奇心,激起读者往下读的欲望,以便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接着到文章第一节时,完全抛开上文的话题,直接回叙到伊坦・弗洛美和他妻子表妹玛提・息尔味的浪漫情节。讲述伊坦・弗洛美到邓尼斯・伊迪所开的供青年女子跳舞的铺面来接玛提的情形。而故事情节也没有照现阶段的时间展开,而是又回叙到关于玛提初来伊坦家时的情境,以及隐约提到玛提的出生背景。这一回叙完毕后,接着又回到伊坦接玛提的情形,而后故事又采用回叙的方式,跳跃时间的跨度,讲述了关于伊坦的女人细娜的细节。而到了第二节时,文章才又提及伊坦接玛提的这个时间片断。以下各节都是按照时间顺序得以展开,但其中也穿插了许多回忆性情节。利用到倒叙的手法。故事时间和叙事时间差距甚大,直到文章最后一节的最后一部份,故事时间才回到叙事时间,才继续回到开篇的讲述之时间中。

这种故事情节的安排以及时间的倒叙可以对故事中人物或事件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例如,在文章的第三、四节中,分别在文章中穿插了倒叙的成分,在第三节中,当讲到伊坦的工作时,又回叙到了玛提来伊坦家帮工的原因。又在第四节讲到伊坦和玛提单独相处时,又倒叙到了关于细娜的问题,更细致地介绍了细娜成为伊坦妻子的原因,以及介始了细娜的病情,以及伊坦为什么没有像他当初想的那样到城市发展,当工程师,干一番事业。通过对这些细节的倒叙以及补充描写,读者可以更深入的理解该文章的来龙去脉。

2.从叙述人称以及叙述声音的多重性来看该小说中对叙术者的运用的叙事艺术。

叙事文章范文5

[关键词] 莫言;葛浩文;叙事学;《天堂蒜薹之歌》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5595(2014)04-0087-05

叙事学(narratology)最初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结构主义活跃的法国,经典结构主义叙事学关注作品的内部结构,着力研究文本内部的结构规律和叙述技巧,是形式主义文学批评的一员。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文化转向”影响,后经典叙事学开始关注文本以外的社会历史语境,将注意力转向意识形态分析。[1]对于文学翻译而言,叙事学有着强有力的理论释解力和实际应用价值。Whitebrook曾言:“叙事理论能够帮助人们考察翻译如何在跨越时间和文本限制的叙述中起到重要作用。”[2]Mona Baker在《翻译与冲突――叙事性阐释》中也指出“叙事理论为阐述翻译的道德规范提供了基础”。[3]国内学者在将叙事学纳入翻译理论研究、翻译文本分析的过程中作出了一些更为细致具体的尝试:申丹将原著与一个或多个译本进行比较,为叙事文体学找到了“更为自然的分析素材”,为文体分析探出一条新路;[4]周晓梅认为“叙事学中的隐含作者和隐含读者的概念”能够帮助消除翻译过程中的“意图谬见和感受谬见”,为翻译和翻译批评提供更为客观公正的原则;[5]郑敏宇提倡译者在小说翻译中必须恰当把握原著叙事技巧并准确再现其叙事风格,方能实现“文艺美学功能的等值”。而叙事技巧往往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宏观叙事结构,如叙事模式、叙述聚焦主体、叙述层次等;二是热奈特所说的“叙述话语”,即“用于讲述某一事件或一系列事件的口头或笔头形式”,如叙述视角等。[6]

创作于1988年的《天堂蒜薹之歌》是莫言小说中极富特色的一部作品。小说以1978―1989年的农村改革全盛期为背景,讲述了天堂县政府欺农坑农、农民不堪压迫奋起反抗的故事,再现了当时中国农村的经济改革画面、社会矛盾以及农民的日常生活、感情经历、思想变化等。不同于莫言所创作的一系列家族历史小说(如《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生死疲劳》),《天堂蒜薹之歌》是一部鞭笞现实的“义愤填膺”[7]329之作。虽然莫言在《新版后记》中谦称这是一部“为农民鸣不平的急就章”[7]330,但这部作品不仅在现实关怀,而且在叙事艺术上也呈现出了高度的独创性。作者借由民间说书人、故事叙述者、报纸评论文章三重身份,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了天堂县发生的这起群众性反抗事件的始末,呈现给读者一个叙述多面体,“第一次较为彻底地实现了由传统叙事模式向多重话语叙事模式的转变”[8]。除此之外,小说的主线故事(农民不堪政府昏庸、奋起反抗)与诸支线故事(高马和金菊的爱情故事、高羊和女儿杏花的亲情故事、方四叔一家的是非遭遇)交叉进行、错落出现,合奏了一曲悲怆哀歌。这种非线性聚焦主体的交错叙述瓦解了一成不变的读者预期,呈现出一种错落的凌乱美感和冲突力量。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即使描述这样一起悲剧性事件,但仍不时点缀着一些民间传说和笑话(如教学先生的故事、张家湾的蛤蟆为什么不会叫等),希冀给苦难的生活增添一抹微笑和一丝希望。

一、《天堂蒜薹之歌》英译本

著名翻译学家、汉学家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在读完《天堂蒜薹之歌》之后“深感震撼”,认为“其中的爱与恨很能打动人”。他“主动写信”给莫言请求将其翻译成英文并得到了作家的首肯。[9]迄今为止,葛浩文已经翻译了莫言的7部长篇小说(包括《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酒国》、《丰乳肥臀》、《生死疲劳》、《檀香刑》、《变》)和多部中短篇小说,是翻译莫言作品最多的英语译者。作为美国“中国现当代文学首席翻译家”[10],译者葛浩文的翻译实力和声望势必有助于小说在英语国家的传播和接受。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8月第30卷第4期韩辉:叙事学视域内的《天堂蒜薹之歌》葛浩文译本阐释英译本面世后在西方文艺批评界获得了较高评价:杜迈克(Michael S. Duke)称赞这部作品是“一件完美的艺术杰作,风格与众不同,深切感人,有智性的魅力”,并称它是“莫言最具有思想性的文本。是二十世纪中国小说中形象地再现农民生活复杂性的最具想象力和艺术造诣的作品之一”[11]。诺贝尔奖常任秘书将其与《第二十二条军规》和《愤怒的葡萄》相媲美。[12]115《旧金山纪事报》(San Francisco Chronicle)认为这部小说展现了“相当的政治力度和极高的抒情审美”(“A work of considerable political power and lyrical beauty”)。[13]封底西方文学评论界对《天堂蒜薹之歌》的叙事艺术给予了高度认可,这或许是因为西方文论对形式主义美学传统的一贯重视,更重要的原因则在于译者以目标语读者更易接受的方式巧妙再现了原作的叙事艺术。

为进一步探讨叙事学在文学翻译文本阐释中的应用价值,同时也为了考察叙事技巧转换对译作在目标语境中接受效果的影响,本文试从叙事技巧的两大体现途径(即宏观的叙事结构和微观的“叙述话语”)入手,以《天堂蒜薹之歌》(以下简称源文本)的英译本The Garlic Ballads(以下简称目标文本)为个案研究对象,通过采用双语比较、文本细读的研究方法,对比源文本与目标文本在叙述模式、聚焦主体、叙述视角和叙述层次上的异同,分析译文本对原作叙事技巧的转换及承袭。

二、目标文本叙事性解读

《天堂蒜薹之歌》主要讲述了天堂县政府欺农坑农、农民不堪压迫奋起反抗的故事,主线故事以外还交织着诸多个体的支线故事,如高马和金菊的爱情故事、高羊和女儿杏花的亲情故事、方四叔一家的是非遭遇等。为最大程度地展现当代中国农民社会生活和心理活动的丰富性、复杂性,莫言吸收中国传统章回体小说和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精华,在《天堂蒜薹之歌》中独创了多重话语叙事模式和聚焦主体的非线性叙述。

(一)叙事模式

源文本中,天堂县政府欺农坑农、农民不堪压迫奋起反抗的故事分别被小说作者(知识分子话语代表)、天堂县盲眼说书人张扣(民间话语代表)和《群众日报》(权力话语代表)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讲述了三遍,呈现明显的复调话语特征。三重话语模式的选用展现了农村生活和意识形态的丰富层面,突出了不同视角的矛盾冲突,形成了多面化且张弛有度的审美张力,是小说叙事艺术的一次创新。目标文本沿用了源文本中的前两重叙事模式(即知识分子话语和民间话语),却将源文本中展现权力话语内容的第21章(《群众日报》评论文章)予以删除。

译者的翻译活动并非在理想的真空状态下进行,翻译过程中的策略抉择往往受到意识形态、赞助人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如果说意识形态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译者决策,赞助人则可以直接干预翻译活动。葛浩文在谈到小说结尾的结构调整时说:“国外编辑认为《天堂蒜薹之歌》是个充满愤怒的故事,但原作结尾却有些不了了之。”葛浩文将此看法传达给莫言,“十天后,莫言撰写出一个新的结尾”[12]115。可见,译者对原作的“不忠”有时其实是对赞助人和读者预期的妥协,而这种迎合了目的语市场需要和读者预期的妥协甚至会促进译本的流通和畅销。但笔者以为,第21章在形式构成和突出主题方面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形式层面,本章是多重话语叙事模式的必要组成部分,有助于丰富故事,满足读者的多重阅读期待;主题方面,报纸话语不夹杂任何感彩的理性声音与前20章所表述的知识分子话语和民间话语形成巨大反衬,三种叙事所代表的三个角度的矛盾和对抗再次凸显。目标文本对此章节的删除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小说的多重叙事模式,弱化了文本的艺术张力。

张扣所代表的民间话语出现在前20章各章所讲述内容之前,分别由唱词和作者简评两部分组成。这20篇唱词相连构成了对“天堂事件”的完整叙述,其中各篇或是与本章叙述内容一致或是不相关联,起到满足或瓦解读者预期、增强阅读感受的作用。对比源文本,目标文本对张扣叙述话语的处理也有不同之处。见下例:

案例一

源文本:

你要抓你就抓

……

――“你不闭住嘴巴,俺给你封住嘴巴!”一位白衣警察怒气冲冲地说着,把手中的二尺长的电警棍举起来。电警棍头上“喇喇”地喷着绿色的火花。“俺用电封住你的嘴巴!”警察把电警棍戳在张扣嘴上。这是……[7]244

目标文本:

Arrest me if that’s what you want…

―― from a ballad by Zhang Kou sung after being touched on the mouth with a policeman’s electric prod. The incident occurred…[13]221

评析:本案例中,源文本的情节性描述(“一位白衣警察怒气冲冲地说着,把手中的二尺长的电警棍举起来。电警棍头上“喇喇”地喷着绿色的火花。“俺用电封住你的嘴巴!”警察把电警棍戳在张扣嘴上。”)被目标文本的陈述性语句(“被警察以电棍戳嘴之后,张扣唱到……”)所代替。考虑到第20章中张扣以回忆性视角再次详细展现了“警察以电棍戳嘴”这一事件,译者删节此处情节似乎是为了避免重复,创造更为紧凑的阅读。此外,目标文本将源文本中“张扣说唱―警棍戳嘴”调适为“sung after being touched”(“戳嘴之后唱到”),情节发展顺序的调适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坚强无畏、敢为农民代言的盲人说书人形象。

(二)聚焦主体

聚焦(focalization)是“表现被叙述情境与事件的视角(perspective);据此,感知或认知的立场得到表达(热奈特)”。[14]75聚焦者(focalizer)是聚焦的主体,他通过采用某种视角聚焦于被聚焦者(focalized),即某种存在体或事件。源文本呈现非线性叙述聚焦,聚焦主体轮换出场、频繁变动,构成了拼接式叙述结构。源文本中不同聚焦主体在各章中的轮换出场顺序如下:

案例二

高羊:第1、3、5、7、12、14、16、18、19、20章;

高马+金菊:第2、4、6、8章;

高马:第11、13、17、19、20章;

金菊:第10章;

方四叔+四婶:第9、15章。

目标文本承袭了这一独有的非线性叙述聚焦模式,与源文本在形式上取得了统一,能够多视角展示事件对故事人物的不同影响,实现了消解读者预期、增强阅读趣味、促成文本―读者互动的艺术效果。

(三)叙述视角

叙述视角(perspective)分为内视角、外视角、全知视角、限知视角等。一般认为,视角与叙述人称相关,第三人称全知视角(the third person omniscient point of view)和第一人称限知视角(the first person limited point of view)是传统小说作品中经常出现的视点。源文本中多重视角并存且切换频繁,增强了阅读和模糊审美,目标文本对视角切换的策略性处理也可圈可点,详见下例。

案例三

源文本:

(1) 今天晚上,我一定要抓住她的手!……等张扣唱出第一句歌词时,我就要抓住她的手,……我该行动了。……

(2) 张扣咳嗽了一声。高马向金菊的方向移动了一步。……

(3) 县政府号召咱齐把大蒜种――供销社收蒜薹安磅设秤――……

(4) 死张扣,说点正经的吧!你弯下了腰,……

(5) 我一定要抓住你的手,我已经二十七岁了,……

(6) 我仰面朝天躺在玉米地里,……这是去年的事情。[7]1518

目标文本:

(1) I’m going to hold her hand tonight,… As soon as Zhang Kou picks up his erhu to sing the first line of his ballad, I’ll grab her hand … I can’t wait any longer. …

(2) Zhang Kou coughed, and Gao Ma silently moved a step closer to Jinju.

(3) “The county government called on us to plant garlic――the marketing coop would buy our harvest――…”

(4) Damn you, Zhang Kou, do you have to say things like that? Gao Ma swore to himself . When you bend over, …

(5) I want to hold your hand, Jinju. I’m twentyseven already; …

(6) And he remembered when he first felt his heart moving toward Jinju, a year earlier.

~ ~

I am lying in the cornfield … [13]1316

评析:截取的这部分源文本来自小说第2章,描述的是大伙儿围绕在方四婶门口的打麦场听张扣说唱,而高马想要伺机接近金菊的场景。源文本共6部分,为了指称方便,笔者在句首加上了序号。此案例叙事繁复、叙述层次丰富、视角切换频繁,即使还原到小说中,也很难厘清其间的叙述声音、叙述主体和故事层面。

首先来解读源文本的叙事模式。本部分共涉及6次视角切换,4种叙述途径。具体而言,其一,截取部分的视角切换依次体现为(1)第一人称内视角―(2)第三人称全知视角―(3)直接引语―(4)第二人称叙述视角―(5) 第一人称内视角―(6)第一人称回忆性视角。其二,从叙事学途径(narratological approach)来看,本案例中出现了4种叙述途径,其中(1)、 (4)为内心独白叙事,(2)、 (5)为第三人称全知叙事,(3)为直接引语,(6)则为第一人称插叙。

再来看目标文本,同样,译者沿袭了源文本中的视角切换和叙述途径呈现(见案例中黑色加粗部分)。与源文本相比,目标文本中共出现了三处添加,笔者在该案例的目标文本中通过加注下划线明示。详细说来,其一,译者在(3)中添加附加符号――双引号以提示话语的直接引语性质,帮助读者明确叙述声音的来源是张扣。其二,(4)中添加解释性话语“Gao Ma swore to himself”(“高马暗暗骂道”)以区分切换前后的不同声音,阐明叙事角度。其三, 译者在(5)高马的内心独白中添加了呼唤性话语“Jinju”(“金菊”),更形象地展现了高马对金菊的迫切渴望。究其原因,译者似乎是从目标语读者效应出发,为增强文本易读性、可读性做出了变通。总之,忠实呈现原文叙述艺术基础上的隐性的、细微的符号添加和话语顺序变动无伤大雅,而面对追求阅读娱乐性和消遣性的一般读者,这更不失为一种实用策略。

(四)叙述层次

复杂叙事结构中通常包括一个以上甚至多个叙述层次,普林斯(Gerald Prince)认为首要叙述(primary narrative)是在“叙述时引介另外一个(或更多)叙述事例的一种叙述,而且并不被其他任何叙述事例所引介”[14]180。同理,首要叙述所引介的叙述则属于第二等级叙述(seconddegree narrative)。案例三的源文本中包含两个故事叙述层面。其中,作者对“农人们倾听张扣说书,高马伺机接近金菊”的情节描述属于首要叙述。而张扣说唱的江姐故事和高马回忆的一年前与金菊初次相遇的情景则属于第二等级叙述。

与源文本相比,目标文本(6)中添加了叙述提示性话语“And he remembered when he first felt his heart moving toward Jinju”(“他想起第一次对金菊动心的时候”)和起事件分隔作用的符号“~ ~”,并且将源文本中处于该段结尾的时间提示词“这是去年的事情”移至本段插叙回忆之前。无疑,提示性话语和分隔符号的添加以及时间提示词的前移更加清晰地表明了两个故事的层面以及叙述主体在叙述中的位置。

如前所述,首要叙述引出第二等级叙述,但首要叙述并不一定是作者的叙述重点,也不一定要比第二等级叙述更为有趣。如果叙述者恰巧是所讲叙故事中的人物,那么该叙述则构成同故事叙述(homodiegetic narrative)。源文本第2章第4节中高马回忆的自己在乡政府大院的惨遇就属于第二等级的同故事叙述。

案例四

源文本:高马躺在炕上,……,他已记不清……,只记得那些鲜红的鼻血无声无息地滴落在白色水泥台阶上的情景……红的血珠像小樱桃一样落在台阶上,……[7]34

目标文本:Gao Ma lay dazed on his kang, with no idea …, in fact, all he could recall was fresh blood dripping silently from his nose onto the steps.

Little red pearl drops splashing like fragile cherries … [13]30

评析:目标文本将源文本中的隐性提示符号“……”替换为“另起一段”,更清晰地表明了两个故事之间的叙述层次以及同故事叙述的回忆性质。

案例五

源文本:(1)小弟弟,小妹妹,快把手伸给我,唱个歌,……

(2) ……杏花手扶竹竿,站在街上……他伸手捏住她的胳膊,把她牵回家去。她晃着身体抗拒着。……

(3) ……他发不出声,焦急地啃着槐树的皮。

(4) ……好爸爸,好妈妈,快用手拉住我,唱个歌,

(5) ……槐树皮磨破了他的嘴唇,血涂在槐树皮上。[7]3940

目标文本:(1) All right, boys and girls, hold hands, sing, …

(2) Xinghua stands in the middle of the road, staff in hand, … He tries to drag her home, but she struggles to stay put.

(4) Daddy, Mommy, hold my hand, hurry, I want to sing …[13]36

评析:源文本中(1)、(4)是高羊回忆性叙述中杏花(高羊的女儿)听到的学校老师教唱的歌谣,在本案例中作为背景声音存在;(2)是高羊所回忆的拖拽杏花回家的情景;(3)和(5)是作为被聚焦主体的高羊现在所处的情景。可见,源文本包括两层故事叙述,其中现实情景是首要叙述,高羊的回忆性叙述是第二等级叙述。然而,目标文本删除了对(3)和(5)的叙述,剥夺了源文本的首要叙述,从而使得原本的第二等级叙述上升为首要叙述,造成叙事层面的越界。这种越界一方面未能完整呈现原文的丰富叙事层面,在叙事结构上未免略显单薄;另一方面却也起到了减少阅读难度、缓解阅读摩擦、增强阅读顺畅愉悦感的作用。

三、结语

在仔细比对《天堂蒜薹之歌》源文本与目标文本后,笔者发现,葛浩文的翻译基本上原貌呈现了原作的精巧叙事艺术。具体说来,目标文本忠实承袭了原作的非线性叙述格局,批判性地选择了代表知识分子话语和民间话语的双重话语叙述模式,通过适当添加符号和提示性话语等手段“显化”处理了视角切换和叙述层次多样性问题,减少了阅读摩擦,增强了阅读,从而赢得了较好的目标读者效应。

[参考文献]

[1] 申丹. 叙事学研究在中国与西方[J]. 外国文学研究,2005(4):110113.

[2] WHITEBROOK M. Identity, Narrative and Politics [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2001:3.

[3] 莫娜・贝克,安德鲁・切斯特曼.重述之道德规范[J].赵文静,译.中国翻译,2009(4):3444.

[4] 魏宣.深入钻研 见解独到――申丹教授的文体学、叙事学与翻译理论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140141.

[5] 周晓梅,吕俊.翻译批评的叙事学视角[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2):5356.

[6] 郑敏宇.小说翻译研究的叙事学视角[J].外语研究,2001(3):6568.

[7] 莫言. 天堂蒜薹之歌[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

[8] 王西强,张笛声. 叙事语境转换中的现实关怀言说――从《红高粱家族》到《天堂蒜薹之歌》[J].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1):5457.

[9] 季进. 我译故我在――葛浩文访谈录[J]. 当代作家评论,2009(6):4556.

[10] 谢天振. 莫言作品“外译”成功的启示[N].文汇读书周报,20121214(3).

[11] 杜迈克. 论《天堂蒜薹之歌》[J].季进,王娟娟,译. 当代作家评论,2006(6):5561.

[12] 赵枰.改写理论视角下莫言小说《天堂蒜薹之歌》的英译[J].安徽文学,2013(9).

叙事文章范文6

【关键词】如何巧答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题

由于记叙文阅读一直占主导地位,相对而言所占分值也较多。记叙文阅读试题紧扣《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阅读要求设计,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阅读材料来自课外,材料内容文质兼美,人文内涵丰富,贴近生活,具有时代性,体现了时代特色和精神。阅读材料更多的选择主要反映亲情、友情的内容,因此能够给予我们人生启迪。试题注重对文章的整体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的考查。

考查角度灵活,题型多样。设计的试题紧扣“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一重点,试题设置难易适中,并进一步强化了联系生活,整体感知,注重理解,关注语言品味,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与作者的心灵对话的意识。同时突出了认知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结合,强调了情感体验,鼓励创新能力,注重自主、探究等理念的渗透。

由于记叙文阅读综合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表达等能力,因此难度大,大多数学生此项内容丢分较多。可见记叙文阅读练习在复习备考中是十分重要的。因此,作为中考考生,必须掌握记叙文的相关知识以及记叙文阅读的答题技巧和基本格式。

一、记叙文的分类

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叫记叙文。记叙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记叙文既包括记叙性的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等,又包括一般的记叙性文章。狭义的记叙文是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的文章,常见的如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游记、日记、参观记、回忆录,以及一部分书信等。

二、记叙文的知识点

记叙文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对于记叙文要素的交代,既可具体也可概括,既可直接也可间接。因此分析清楚每个要素的作用,有助与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记叙文的顺序。常见的顺序有三类:一是按时间顺序安排情节,包括顺叙、倒叙、插叙等。⑴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楚,读起来脉络清晰,印象深刻。⑵倒叙:先写结果,再交代前面发生的事。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⑶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二是按空间顺序安排内容;三是按照材料不同而分门别类叙述内容。分析记叙的顺序,可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条理、层次,体会不同的叙述方式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3、记叙文的线索。记叙文常以时间、地点、事物、人物情感或话语等为线索。线索贯穿全文,增强表达效果。分析线索有助于把握行文的思路和全文的结构。

找线索的技巧:注意题目,文中多次出现的字眼,议论、抒情的句子。

4、记叙文的表达方式。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主要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⑴记叙:要注意叙述的人称和内容的详略。人称,可以有第一、第二、第三人称。用第一人称的好处是亲切自然,真实可信,便于抒情。用第二人称的好处是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交流。用第三人称的好处是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地叙述。详写与略写,取决于文章中心的需要。⑵描写:①人物描写。包括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②环境描写。其作用有、烘托气氛b、烘托任务心理c、推动情节发展⑶议论:包括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三种基本方式。⑷抒情: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5、划分记叙文的段落的方法。⑴按时间的顺序划分;⑵按地点的变换划分;⑶按事件情节的发展划分;⑷按任务活动的场面划分;⑸按材料的性质划分;⑹按总──分──总的形式划分;⑺按作者的思路或感情变化划分。

6、提炼文章中心的方法。⑴通读全文,把握要点;⑵分析题目;⑶分析开头、结尾;⑷借助中心句、议论句、抒情句和过渡句等;⑸分析事件背景,写作背景。归纳中心的小技巧:①写人:记叙了……赞扬了……表达了……;②记事:记叙了……歌颂了(批评了)……表现了……;③写景:采用……手法,借助……描写,赞扬……;④游记:描写了……表达了……感情。

7、记叙文结尾的作用。⑴总结上文;⑵深化主题;⑶照应开头(或标题)⑷含蓄委婉,发人深思。

上一篇求职经历

下一篇教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