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节的文章范例6篇

关于教师节的文章

关于教师节的文章范文1

【关键词】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写作教学 结合策略

一、前言

结合教材来讲,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涉及的材料普遍都具有信息密集的特点,再加上语言也较为丰富,对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是很有益处的。但是,由于目前的教学中大多没有重视读写结合,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提升均受到了限制。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来讲,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科学结合起来,使二者互相促进,以保障学生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

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写作结合路径探讨

“读”的本质就是信息输入,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当着输入载体的角色,若其能够借助讨论等方法实现输入信息的有效转化,使其成为自身掌握的知识,其也就具备了信息输出的条件,而“写”就是主要的输出方式,同时也是检测输出的路径。本文分别从“读前”“读中”“读后”三个环节入手,探讨了读写结合的有效方法。

1.读前环节。结合阅读教学开展过程来讲,读前环节的主要任务是积累词汇,为写作过程中实现“厚积薄发”打基础。这个环节在具体实施中,需要注意下述几项:(1)帮助学生进入阅读情境。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创设情境的方式,使学生尽快融入,同时也要注意适当穿插一些新词汇。(2)鼓励学生进行大胆预测。预测是基于线索和兴趣的一种推断,有助于使学生对阅读内容产生期待,属于激活思维的有效方式。这个阶段中,教师做好上述工作,可以使学生储备一定的知识,为其打好写作的知识基础。

2.读中环节。这个环节中,教师的任务可以概括为“以读促知”,帮助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在具体实施时,基本步骤应为:(1)引导学生进行略读,使学生把握文章的基本脉络。(2)带领学生进行寻读,使学生自主发现有用信息。鉴于阅读材料体裁不一,在阅读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进行归类,把握好每种体裁的特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发挥能动性,尝试确定文章主题句子,进而帮助其概括材料大意,最后再借助文章剖析,使学生掌握此种题材的写作要求与文章布局特点。(3)借助精读,使学生全面把握文章内容。在精读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基本了解文章脉络及大意,因此,精读的意义在于使学生关注细节。(4)要求学生朗读材料。这个过程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内涵,对其语感的增强也很有益处。在阅读教学中,把握好阅读过程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说其决定着学生“究竟会不会写”。

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e2《Is this your pencil 》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播放歌曲的方式,创设轻松的氛围。在实际教学中,各项安排应围绕教学目标、借助多媒体展开,考虑到这节课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询问物品归属者的句型,在教学中教师应将疑问句的使用方法作为重点。在确保学生大体掌握的基础上,教师可安排学生写一些失物招领类的小作文,巩固句型用法。

3.读后环节。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作如下安排:(1)在阅读基本完成后,教师可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复述文章大意。此种方法可以使教师明确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新学到的句型,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比如,教师可要求学生用first、then、finally等词汇将文章大意复述出来,使其掌握“次序类”词汇的使用方法,为学生在写作中进行时间描述打好基础。(2)要求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自主进行改写,并在改写的过程中利用文章中的句型或者词汇。(3)要求学生进行仿写。这样可以将学生个人情感带入,有助于激发思考,对写作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以《How was your school trip》为例,在读后环节中,教师可要求学生在复述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围绕这个题目进行一些讨论,模仿文章结构,将自己实际的体验写出来。四、要求学生进行大胆创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围绕材料内容展开联想,并将自己的想象以写作的形式表达出来。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英语教学中,将阅读教学与写作结合起来,是促进学生读、写能力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具体实施中,教师需要把握好读前、读中、读后三个环节,帮助学生累积词汇、掌握方法,为其写作打好基础。只有这样做,才能够在完成阅读教学任务的同时,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读写结合对于初中生各项能力的发展意义重大,是顺应新课改趋势、创新英语教学模式的内在要求,值得关注。

参考文献:

[1]丁惜真.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03:217-218.

关于教师节的文章范文2

【关键词】有效提问;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223-02

1 问题的提出

课堂提问是阅读教学中是最常见,也是运用最广泛的一种教学手段。提问能引导学生阅读、理解文本,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然而,很多时候,教师的提问往往会出现以下现象:提问流于形式、提问没有层次性、提问停留在表层等。针对以上的现象,教师应该设计有效的问题来活跃学生的思维。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实施一般分为“读前” “读中”“读后”三个阶段,教学过程中的提问也相应分为三个层次:“阅读前”的导入提问、“阅读中”的理解提问和“阅读后”的拓展提问。那么,在阅读课中教师应该如何有效提问呢?本文通过选取一些教学片段,结合笔者对阅读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思考,谈谈有效提问在阅读教学各个环节中的运用。

2 有效提问在阅读教学各个环节中的应用

2.1 Pre-reading(读前)。 读前活动是英语阅读教学的前奏和基础。Carrell认为读前活动应达到两个目标:激活已有的背景知识;构建新知识。在这个环节,教师通常设计一些与课文主题相关的问题,通过问答形式来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和相关经验,扫除影响学生理解文本的部分语言障碍,为导入新课做好铺垫。

2.1.1 导入型提问——导入细无声。 问题导入是英语教学过程中运用最广泛、操作最简单的一种导入法。它是指教师从学生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紧扣话题,通过提问帮助学生建立起语篇文本与以往经验、知识之间的联系,迅速自然地导入语篇话题,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案例】2011年温州市小学英语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李秀宜老师在上《What’s prettier than freckles》这一课时,是这样导入新课的:

(1)T: What’s Jerry(该老师的英文名)like?

Ss: You are tall/young/beautiful/….

多媒体课件出示一个男孩,满脸雀斑

(2)T:What’s the boy like?

Ss:He is young/short/ugly/not beautiful….

本课的授课教师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作为基础,从What’s Jerry like?What’s the boy like? 本课新单词freckle,干净利落地完成了新课的导入。

李老师提的两个问题看似简单,但是却简洁有效。她通过提问,给学生搭建了一座新旧知识过渡的桥梁,让学生很自然的进入文本,让本来难以理解的freckle变得特别简单、形象。

2.2 While-reading(读中)。 读中活动是阅读教学的核心环节。其主要任务是通过阅读了解文本大意,理清文本思路,从而获取文本的具体信息或细节性信息。

2.2.1 整体性提问——抓文章之主干。 课堂提问要有整体性。提问要紧扣教材内容,通盘考虑,将问题集中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以利于突出重点、攻克难点。若提问细碎,势必面面俱到,不仅繁琐费时,而且有可能冲淡教学的重难点,不易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了解文章主旨大意及结构。

下面的案例是笔者在杭州参加“千课万人”小学英语教学研讨会时记录下的:

【案例】:课题PEP小学英语五上unit5 《My new room》Part B Read and write.

(1)教师幻灯片呈现文本

让学生快速阅读一遍,然后回答问题

①T: Who lives on the third floor?

Ss:The rabbits.

面对这么长的阅读材料,如何提问,该以怎样的方式提问,这些都是让很多教师头疼的问题。该教师从整体入手,提出了一个有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文章的问题,既抓住了文章的主干,又让学生对文章有了初步的感知。

2.2.2 细节性提问——理文章之枝叶。 学生对阅读材料有了初步感知后,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文本细节。(钱峰)细节型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语篇中的一些细小而关键的字、词、句提出的一些关键性、隐蔽性的问题(如以what,who,when,why,how等提出的问题),旨在培养学生静心阅读,捕捉文本的细节信息,引领学生正确掌握语篇内容,从而达到全面透彻地理解语篇的目的。

【案例】:(与整体性提问是同一个案例)

该教师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后,再次呈现文本让学生再次阅读并提出了下面两个细节型的问题,帮助学生梳理文本,逐步理解文本。

T: Read and draw the rabbit’s flat.

Ss draw.

①T: Which bedroom is the baby rabbit’s? Why?

②T: What’s in the baby rabbit’s room?

教师通过which, what, why等一些细节性的问题帮助学生顺藤摸瓜,理清文章的脉络与细节,为学生进一步阅读文本扫清障碍。

3.理解性提问——挖文章之内涵

“理解性问题即它的答案在文中找,但不一定是现成的。(朱浦)”

【案例】(与整体性提问是同一个案例)

该老师在引领学生整体感知,细节分析本文后,提出了两个理解性的问题:

①T:Is the baby rabbit happy? Why?

②Ss: Yes. Because he has his own room now.

这个问题的答案在文章中找不到现成的,但是根据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学生能回答出这个问题。理解性的问题有助于学生从更深层次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文章的内涵。

2.3 Post-reading(读后)。 读后活动是整个语篇阅读教学的升华阶段。它是对文本阅读质量的检测评估,也是对文本内容的拓展、延伸和运用

2.3.1 拓展型提问——激活思维之火花。 拓展型问题设计强调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或已有的经验储备去解决语言与生活实际问题。它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开阔。它的设计是教师将语篇知识进行深层拓展,是课堂知识向课后实践的有效延伸,完成了从知识摄取到能力发展的过渡,将语篇教学与文本价值的提升融为一体。

【案例】千课万人的课堂上,大师田湘军老师通过观看电影《Wallace and Gromit》教授了first, next, then, later, finally等几个关于次序的单词。在课接近尾声的时候,田老师提出了问题T:If class is over, how many steps should we take to leave here?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现在英语课结束了,我们要用几个步骤离开这里,怎么离开?)田老师这个问题提出之后,赢得了全场老师的鼓掌声,大家都由衷地佩服他的教学机智。因为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马上运用上了今天学过的五个单词,将课堂知识巧妙延伸到了实际的生活中,从真正意义上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 结束语

总之,提问艺术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对启发全体学生迅速进入思维过程,积极主动思考,发展创新能力至关重要。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结合教学实体进行精心设计,诱发学生的“内驱力”,充分发挥提问的教学功能,最终促使学生思维的发展和精彩的阅读课堂。

参考文献

[1] 加里.D.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M],江苏教育出版社,作者:鲍里奇 (著),易东平 (译) 出版日期:2002.12.1

[2] 宋菊霞:《精心设计问题,提高小学英语阅读的有效性》[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09,第7期

[3] 王蔷:《小学英语课堂提问的现状、原则与策略》[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9,第 11期,P1-7

关于教师节的文章范文3

一、注重教学重难点细节

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比较薄弱,在进行语文阅读过程中,对于教学中的重难点有时无法正确的理解与把握,为此,教师在进行备课时应该对教学中重难点处的细节,结合小学生的学情和文本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桂花雨》一课时,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就应该针对如何让学生快速的掌握文章的篇章结构,如何让学生能被文中优美的文字所打动,并且仿佛沐浴在一场香甜的桂花雨中,体验到作者那种童年难忘和乡情难忘的情怀,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的方式难以真正的感受到,为此,教师就应该注重该细节处,引导学生认真的品味字里行间的蕴意,为此,教师可以首先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预习,圈出学生所认为作者表达出喜爱桂花的句子,并且在感受比较深的地方做出相应的批注和注解,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进而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体会到文章中所表达出的情感。

二、注重学生兴趣引导细节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细心的教师往往会发现很多学生在预习课文时,仅仅只是敷衍了事,随意的读读而已,这完全没有发挥出预习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这样的细节问题,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预习,通过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融入到课文的情境中,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黄果树瀑布》一课时,教师在让学生进行课文预习时设计如下的目标,在阅读课文的同时,思考文章中写了黄果树瀑布的哪些方面,除了写瀑布外,还写了些什么,瀑布、声音、杨子、水花散落在黄果树小镇的情景;人们的感受:下到谷底的感受、瞻仰徐霞客塑像的感受。

其中哪些段落和语句比较打动你,请标注出来,之后让学生通过观看《黄果树瀑布》的视频和图片,这样通过情境的创设和真实的语境氛围,引导学生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和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进而让学生能够对阅读产生兴趣,为此,对学生兴趣引导细节处的关注,有利于学生自主阅读的开展。

三、注重学生情感体验细节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文章中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方式,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抓住这些细节处进行科学的教案设计,能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情感的体验和升华,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姥姥的剪纸》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首先分析文中作者围绕剪纸回忆了他和姥姥的哪些往事呢?生1:回了作者刁难姥姥,蒙住姥姥的眼睛让她剪喜鹊登枝的窗花;生2:回忆了姥姥给作者剪牛驮小兔的场景;生3:回忆了姥姥剪纸时剪刀发出的刷刷声和乡亲们的啧啧赞叹声。通过这些场景的回忆,让学生感受到作者与姥姥的相处是甜蜜的、温馨的、依恋的。此时,教师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童年生活,回忆起长辈对自己的关爱,哪些事情让自己终身难忘,自己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然后通过语言和写作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教师对于学生情感体验细节处的巧妙处理,能让学生真正的深入到文章中去,切实的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负荆请罪》一课时,有的学生在朗读廉颇负荆请罪时的感情比较生硬,觉得请罪让人很没有面子。为此,教师首先应该引导小学生明白文中的罪到底是什么含义,廉颇为什么会负荆请罪?如果学生能够对文章进行认真的品读,深刻的领悟到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主要情感,那么就能很好的认识该问题,就能很好的读出廉颇那种有错就改、勇于面对的性格特点,并且能够体会到廉颇在负荆请罪时内心深处的自责和惭愧之情,就能进一步的表现出文中人物的表情、神态和动作,为此,关注情感体验的细节,能让学生感受到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情感。

四、结语

关于教师节的文章范文4

1.阅读前的语言输入阶段――激活背景,语言准备

我们读前活动语言铺垫的充分与否直接影响整堂课的节奏和效率,阅读前导入要有趣味性和新颖性,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1 借助图片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与讨论活动。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根据所教学的篇章内容,利用相关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交流和讨论相关内容,激发学生了解篇章细节内容的欲望,讨论与此相关的话题。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1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是一单元介绍假期的各种活动等相关知识的文章。在读前仔细分析一下插图,引导学生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Do you like vacation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学生本身就对假期很感兴趣,提出的问题激发了学生思考,学生纷纷举手和大家分享自己所知道的有关知识,教师在大家争论最激烈或者趣味正浓的时候适时引出要学习的阅读篇章,引起学生极大的阅读欲望。

1.1.2 以一些文化背景知识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唤起其阅读欲望,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在英语教学中,我发现文化是基础,文化因素是学生学习语言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障碍。例如:七年级下册学习关于端阳节的阅读材料时,所以我先播放与此相关的幻灯片出示这节日所吃的食品,辅以这些图片简单介绍人们如何过这个传统的节日。我还将西方的万圣节和中国的元宵节进行对比,西方的Christmas与中国的Spring Festival进行对比,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展开讨论,加深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1.1.3 利用阅读文章中的图片,让学生预测故事内容。平时阅读是一个语言心理的猜测过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运用自己的知识对文章进行预测。阅读前我呈现故事的题目或一组图片,设置一系列疑问,让学生根据这些信息猜一猜故事内容,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例如,七年级英语下册阅读文章中涉及现在进行时,我先出示一组图片,然后提问:This girl is Jenny. What does she want? Who is that young man? What is he doing? Who is that old woman? What is she doing? 让学生观察图片中都有谁?他们都在干什么?Jenny 都和谁在说话以及她的神情和动作,预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最后给图片进行排序,达到对故事的整体理解。

2.阅读后的语言输出阶段--提升综合能力

所谓的阅读后阶段是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目的是练习、巩固和拓展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所学的语言知识,并培养其听说读写的能力。

2.1 按照故事情节发生的先后顺序把握故事脉络的技能。学习完文章后,我会根据所学语篇的主题、难易程度和学生的接受程度来设计相关练习,设计练习时注意活动的基础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

2.2 拓展演练,培养能力。平时我让学生根据挂图和板书的关键词语复述阅读的主要内容。学生还可以分配角色,表演故事。在这个过程中我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指导他们改编故事,进一步培养其语言运用能力。

3.阅读中的任务活动――深化认知过程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应重视语言学习的整体性,让学生在真实、自然的情景中学习语言,感知整个语篇的意义,并了解语篇的细节内容。这一环节是阅读教学的核心,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体现教师指导作用的过程。

3.1 整体呈现,初步感知。整体语言教学论提倡在自然、真实、完整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让学生感知整个语篇全过程的意义。阅读是为了获取信息,学生在阅读中只要是不影响理解文章整体含义,在整体感知环节中,可以通过跳读来完成对阅读内容的整体感知。

3.2 分段阅读,培养技能,了解语篇的细节。学生初步感知整体内容后,教师引领学生采用跳读、寻读等多种方式理解细节内容,获取信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寻读与略读不同的是,寻读带有明确的目的性,要求学生有针对性寻找问题的答案,如从文章中迅速查找某一具体事实或特定信息,如时间、地点、数字或者原因等。在寻找特定信息的寻读中,学生可以更细致地了解文章的细节。在细节阅读环节中,我一般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捕捉文中的细节。细读文章,对于影响学生阅读理解的单词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关于教师节的文章范文5

1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好英语阅读的前提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在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传播的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不仅组织学生的智力活动,而且要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使学生在心情愉快中学习,良好的师生关系也就成了学生能否学好英语阅读知识的前提。

首先,教师要尊重、关心、信任学生。尊重、关心、信任学生,和学生友好相处是营造和谐课堂氛围的基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在心理上形成一种稳定、持续的关系,不仅是在知识、能力上的交往,也是情感心灵上的沟通、交流,首要的是教师要对学生关心、信任、尊重。课堂上,教师要与学生以平等、同志式的关系与学生相处,从各个角度上表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关心与信任,使学生在没有束缚,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融入集体和谐的氛围中。这样,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学习更加积极,理解能力得到逐渐的提高。

其次,通过师生合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行科学的教学活动。英语课堂上要经常开展口语交际活动。教学中,我时常鼓励学生之间围绕本课的阅读内容进行互相提问,并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因为和蔼可亲的教师释放了学生的心理压力,所以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了知识。

2 设计兴趣情境理解课文内容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对学生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英语这门学科,大多数学生对其不感兴趣,认为英语不好掌握,太难学。因此,我认为兴趣是学生学好英语的一项重要保证。实践中,为了更好地完成英语阅读教学中每一课的教学任务,在教学之前,我尝试着围绕课文内容设计与之密切相关的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练习题,让学生以这些练习题为引导,教师以轻松明快的节奏创设出快速度通读课文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学习兴趣,这其间选择重点内容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以利于获得更好的学习英语课文的信息,对下一步的英语阅读教学任务作好铺垫。教学中使用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如:投影片、多媒体计算机等,充分发挥了它们拥有的效能,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调节了课堂上枯燥、乏味的气氛,学习英语的兴趣越发浓厚起来,他们的英语阅读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3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进行阅读教学总结的几点建议

3.1 阅读材料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现有水平和接受能力来进行。如初一、初二的阅读材料,倾向于生活实际功能,问路、指路,接听电话,天气表达、寻物、招领等,而在初三、初四的阅读材料中,人文情感、社会责任、道德伦理深深隐含在其中。另外多选择一些与所学课文训练要点相契和的文章,以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从而强化课内学习。

3.2 做好阅读前的必要铺垫和激发兴趣工作。老师可以介绍阅读材料的背景来历,特别是与我国不同的英美西方国家的历史地理和风俗习惯,或者通过直观的形式引导学生猜测生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这一环节的缺少会造成学生阅读兴趣不高。

关于教师节的文章范文6

一、过程写作教学法的具体概念

过程写作教学法是第二语言写作教学备受推崇的一种教学方法,其观点认为写作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师应当将教学重点放在写作内容和写作过程方面,而不是只关注篇章结构、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内容;写作应当与学生人生经验相联系,成为一种有意图、有意义的学习活动。

二、过程写作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的具体应用

根据过程写作法的具体含义,一般可以将其划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话题选择、构思、撰写提纲、收集书面词汇和正式写作。

1.?题选择

为了促使学生在写作中充分表达个人意见与看法,教师在每次作文训练中至少应当给出三个话题,以供自由选择。

以九年级Unit 2 I think that moomcakes are delicious!(我觉得那些月饼真是人间美味)一课过程写作为例,教师可以布置这样的题目:What is your favorite traditional festival?Could you introduce it to us?(你最喜欢的传统节日是什么?能不能向我们介绍一下?)根据这一题目,学生可以任意选择The Dragon Boat Festival,The Chinese Spring Festival,The Lantern Testival(端午节、春节、元宵节)等作为主题。

2.构思

教师应当体现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或者个人构思的方式,整理文章写作思路。构思时学生应当考虑这几个问题:这篇文章是关于什么话题的?关于这个话题可以说一些什么?我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话题写作?读者可能会对文章中的哪些内容感兴趣?关于本次写作,有哪些知识是我已经具备的,哪些知识需要查找工具书?

以The Dragon Boat Festival写作为例,学生需要构思这几个方面的内容:这篇文章是关于端午节的,端午节有什么特色(例如吃粽子、屈原、赛龙舟、插艾叶等)我为什么要选择端午节为话题,是因为喜欢端午节还是其他原因?读者会不会对端午节的来源格外感兴趣?与端午节有关的英文单词,我是否都掌握了(例如traditional Chinese rice-pudding,dragon-boat racing,artemisia argyi等)?

3.撰写提纲

撰写提纲可以帮助学生梳理脑海中纷繁复杂的思路,明确那些最终进入文章的内容和观点。多年写作教学经验表明,学生写作活动之所以失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提纲挈领的重要方法,写出来的文章自然思路混乱、主次不分。撰写提纲时学生需要经历如下几个步骤:(1)绘制思路图;(2)用几分钟时间,在思路图中最重要的内容上面进行标记;(3)按照重要程度给以上内容排序(这是确定文章段落结构的关键步骤);(4)添加起始段落和结尾段落;(5)拟题。

同样以The Dragon Boat Festival写作为例,按照构思内容,教师应当有效引导学生撰写提纲,包括:端午节特色、端午节来源、我喜欢端午节的原因这些内容哪些是文章一定要体现的,先写端午节的起源还是先写端午节的特色,文章一共可以划分为几个段落,题目是什么。

4.收集书面词汇

词汇是英语写作的基础,词汇量的缺乏常常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词不达意,影响写作质量。现在各种英语学习APP比较普遍,有道词典、牛津词典、英语流利说都是收集书面词汇的有力工具。与此同时,这些APP的另一优势在于,每个单词的后面都附有相关句型,有助于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借鉴揣摩。

5.正式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