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教学论文范例6篇

听说教学论文

听说教学论文范文1

关键词:听说教学;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近些年来,学习英语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国家对高校英语教学投入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是惊人的,但投入和产出之比并没有达到理想的程度,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听说能力普遍不强。在世界经济日益走向一体化的今天,社会对英语听说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与读、写、译能力相比,听说能力对大学毕业生来说是生存性的能力。在交际过程中,听说是即时进行的,听不懂,说不出,意味着交际失败。而读写是延时的,读不懂的材料,可以借助词典,可以请教他人,慢慢分析。

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2004年教育部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以下简称《课程要求》)。与1985年制定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和1999年修订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相比,在内容上有了重大突破,即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主转变为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基于计算机的多媒体教学模式。这两大突破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问题

当前,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已被提到突出的位置上,各高校近两年也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教学改革,尝试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尽管如此,由于种种因素,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改革之路并不平坦。

《课程要求》将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许多学校根据学生入校时的语言能力将他们归入三个不同层次。这样一来,那些进校时英语基础非常不错的学生能在有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的教学班级里得到进一步的听、说、读、写、译技能的提高,而无须浪费时间继续基础英语的学习。然而,由于师资力量不足等原因,大部分学生被归入到一般要求的教学行列中来。

统一的教学安排在一般要求的教学中,教学时间、课程设置、教材都是统一的。一般高校的大学英语是每周4课时。以《全新版大学英语》教材为例,每两周完成一个单元,其中综合5课时,泛读和快速阅读1课时,听说教程2课时。在每两周有限的2课时听说课堂上,要完成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只能是“学生听——教师对答案”,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听力策略的培养,更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说”的训练。

师资紧缺与校园环境的限制大学扩招使得班级人数居高不下。大班授课不利于听说训练的进行,教师不得不因循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在课堂上讲解词的拼写、词义、短语结构及短语意义、句子结构及语法表现、课文翻译、用课文里出现的词或短语造句等。这些授课内容在精读课上表现得尤其突出,教师始终处于主角的地位,而学生则只是课堂教学的配角,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在历史上曾起过较大的作用。学生在英语词法、句法等知识性方面的基本功较扎实,但口语交际能力相对低下;在英语的书面测试方面表现得比较出色,可在口头交谈方面却显得近乎“哑巴”。另外,我们的教室只有固定的桌椅,容纳的学生又比较多,有利于讲座式的教学,但不利于口语教学中经常需要进行的小组讨论等教学形式。

应试教育的影响由于就业的压力,目前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尤其是听力课教学大多以通过四、六级为目标,试图通过大量强化试题的训练追求应试能力这一短期效应。因此,听力训练方式与许多考试中的听力测试部分基本相同,无形中把听力课变成了听力测试课。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不是在教听力,而是在测验学生的听力。这种教学模式从根本上违背了听力教学的基本规律,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听力技能的提高。

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切实建议

第一,正如《课程要求》中指出的,鉴于“全国高等学校的教学资源、学生入学水平以及所面临的社会需求等不尽相同,各高等学校应参照《课程要求》,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系统的、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导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听说技能,各高等学校应克服种种客观因素的限制,制定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教学大纲,充分体现本校的特色,具体体现在教学时间、课程设置、教材、教法、考试、评估的个性化,确保听说技能培养能落实到位。

第二,《课程要求》中的第二个突破是多媒体教学模式的采用。这种模式不只是缓解师资紧张的压力,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个性化学习。多媒体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时空限制,构建了一个开放的教学空间,为听说能力培养提供了支持条件。外语课程从本质上说是一门技能训练课,好的听力和口语能力离不开大量的训练。在传统课堂上,由于班级规模和教学时间的限制,这种技能训练相对不足。教学软件可以替代教师的部分工作,克服传统课堂模式无法加大听说训练的时间和强度的缺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自己的能力进行训练。同时,在网络上学生可以直接点播英语电影、电视节目和教学片等。这些都为学生提供了比较真实的语言环境,有利于他们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第三,建立新的教学理念。建设基于网络多媒体的教学模式,不只是因采用多媒体技术而导致教学手段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引发了教学理念的一场革命,开始确立以学生为主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大学外语教学过程应是一个学习者积极参与的过程,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能力,而非取决于学习者被动地接受语言和语法知识的多寡。从外语学习规律来看,听说能力的提高更为困难。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除了为他们提供好的学习环境,更应该在教学中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实现自我价值。学生是内因,教师是外因。教师应通过巧设活动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形式上更多地借助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各种对话、讨论、辩论等活动。此外,教师还可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如多媒体与网络教学、朗诵比赛、演讲比赛、小品表演、英语晚会等,为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创造条件。

第四,教学改革中的教师发展。现代社会的发展向教育者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外语教学也不例外。其总体培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有效的语言学习者和成功的语言使用者。对每一位大学外语教师而言,有限的职业教育经历难以满足终身从事教育工作的需要。教师只有在理论上不断地研究学习,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才能适应迅速变化的教学新形式。新的教学模式要求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多媒体网络条件下,教师的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如何从单纯讲解过渡到设计主题任务、组织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学习、评估学习活动,已成为新模式中的新课题。因此,外语教师应加强现代语言学理论和外语教学理论的学习与实践,勇于探索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第五,培养听说能力要注意的问题。提出加强听说能力,绝不是忽视或削弱读写能力的培养。只是目前大学生听说能力普遍不强,社会又对听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在我们的教学中应侧重听说能力的训练。听说能力的提高不应该以牺牲读写训练为代价。要有较强的听说能力,没有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基础是不行的,没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不行的。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围绕教材中的一个主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分工合作,利用网络查资料、读文献、做调查、写报告,再回到教室进行陈述、讨论。把听、说、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学到的语言知识得到应用,真正做到交际活动和语言学习相结合。此外,把多媒体教学模式理解为让学生“泡”在多媒体教室的做法是错误的,听说能力的提高不可能完全靠多媒体技术来完成,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只是辅的,不可能替代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

大学英语教学突出听说能力的培养是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建设多媒体教学模式为提高听说能力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条件。在这种全新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模式中,多媒体教学和课堂教学的完美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优点,克服各自的缺陷。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辅助与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教学模式的结合下加以实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6-7.

[2]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发展史上的两个新的突破[J].中国外语,2004,(9):17-20.

听说教学论文范文2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英语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对于英语能力来说,不仅仅只是拥有扎实的书面能力,还需要拥有良好的听说能力,而这也正是进行英语交际的重要保证。但是在我国的高中英语教学中,却经常由于对考试的过分重视而只看重对学生的词汇以及语法的教学,而这种应试性的英语教学对于学生的听说能力和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却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从而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降低了自身的学习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在更改教学观念的同时,以更为有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听说能力进行培养。

2在高中听说课程中实施情景教学的必要性

2.1新课标的必然要求

在高中新课标中,对于学生英语知识学习的多个方面都进行了较为具体的标准制定,而其中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则正是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对于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来说,其需要拥有听、说、读、写这四类技能,而其中听与说的能力则是最为重要的。这就需要高中英语教师在对学生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对原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在新课标中,更进一步地对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参与进行了提倡,并使学生能够在体验参与的过程中使自身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得到提高,从而在开创思维与积极实践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英语交际能力。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的听说课教学过程中努力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真实的英语语境,并使学生在感受实际的同时使听说课的教学内容同现实生活进行有效的结合。而这就需要教学通过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并根据本堂课程的实际内容来有针对性地创设出合理、真实的情境氛围,从而使学生能够在这种环境中积极地投入到其中。

2.2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

在目前的高中英语听说课程中,还存在着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完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全程被动听课的过程中学习积极性不强,学习热情不高。对于英语听说课来说,其应当对此进行改变,成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而这就少不了良好的课堂环境。对此,教师应当将以往完全以自身为中心的教学观念进行及时的改进,并从教学方式以及内容设置等方面进行全面、彻底的变革,从而将学生真正地视为听说课程的中心,并在听说课堂中以良好的情景设置使学生真正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从而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加强。在情景教学的过程中,不但能够使教师的课堂组织作用得到体现,还能够使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以及学习兴趣得到加强,从而完成提高教学效果的最终目标。

3高中英语听说课情景教学应用策略

3.1借助多媒体技术感受情景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也已经全面进入了信息时代。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利用来为学生创造出更为真实的学习情境。通过听说课堂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将更为直观、真实的图片和影像向学生们进行展示,从而充分地调动其感官情绪,并在这个过程中对其知识的记忆进行有效的加强。比如在新课程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播放一段同本课内容有所联系的影片,从而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使其能够更好地进行相关训练。比如在课文“Gettingalongwithothers”中,教师在实际进行教学之前应当先准备一些同友谊有关的影片片段或者歌曲,并在实际课程开始之前使用计算机向学生播放,比如《友谊地久天长》等等。在播放完毕之后,再安排学生对素材进行讨论,从而有效地转入到本课程的主题。之后,当学生对本堂课程的问券调查回答完毕之后,教师则可以继续利用网络资源对问券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补充,之后再以多媒体模拟的形式,对朋友之间各种情境进行多样式模拟,并向学生提问每一种情境中应当使用的表达方式。与此同时,教师则可以将朋友之间交际所用的词汇如Ithink、Astome、Inmyopinion等向学生讲解,并对学生的回答结果进行一定的评价比对。通过多媒体情境教学的引入,能够有效地使学生在情境扮演交流的过程中对课程内容知识产生良好的理解和深刻的印象。

3.2用英文歌曲烘托情境

通过英语歌曲对课堂情境进行烘托也是一个较为有效的教学方式。歌曲是一门无国界的语言,而很多英文歌曲也受到了我国学生的喜爱。而在高中英语听说课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对音乐的有效使用来加强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其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实际的听说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英文歌曲对情境进行良好的创设,同时将英文歌曲同本堂内容进行良好的搭配,从而提高本堂课程的教学效果。当英文歌曲播放完毕之后,教师则可以歌曲为主题对学生展开相应的听说训练,并以“提问—回答—讨论”的形式使学生的听说能力得到提高。比如在歌曲YesterdayOnceMore中,教师在实际听歌之前向学生提问“Whatmoodisexpressedinsong”,从而使学生在听歌的过程中自身的英文听说能力以及知识归纳能力得到提高。

3.3贴近生活,巧设情境

在高中英语听说课程中,如果教师仅仅依靠单一讲解的方式,那么就会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导致其相关知识内容的记忆效果不佳。对于英语听说知识来说,其同简单的理论知识讲解有着较大的区别,其需要一定的背景、氛围才能够使学生在其中体验到更好的听说感受。而在设置的情境之中,越同学生自身背景知识联系紧密的知识就越会被学生接受与掌握。所以,教师应当针对此特点,在课堂中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以及实际情况,设置出符合其生活特点的教学情境,从而使学生在感受亲切的同时使自身的学习热情得到提高。比如在课程“Othercountriesandothercultures”中,教师可以课程内容为根据,向学生逐步提问:Whatisyourfavoritecountry?Whatisyourfavoriteforeignculture?当学生对自身不同意见发表完毕之后,教师再向学生提出“Ifyourforeignclassmatesrequireyoutocomparewiththeirnationalcultures,howwouldyoudo?”并将学生安排为两组,分别持同意和不同意两种意见并展开讨论。与此同时,教师再将关于观点的相关知识向学生进行讲解,如Iagreewith、I’mafraidnot、Ithinksso等等,之后再由教师对学生的表现情况进行评价。通过这种贴近生活的情境设置,学生乐于、敢于参与到其中,自身的语言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3.4通过表演体会情境

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生的实际实践,而表演则正是一种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在学生对相关表演准备的过程中,肯定更需要对相关的资料进行收集和准备,这对于学生的英语知识积累则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在表演设计以及实际表演的过程中,则能够有效地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组织能力得到提高。所以,在某些具有喜剧表演的课程中,教师应当通过表演的形式,使学生在情境表演的过程中对自身的交际用语及能力得到巩固。比如在一些具有故事情节的文章学习中如reading:Fog,教师则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文中的主要角色awoman、anoldman,按照文中的人物关系以及事件过程进行表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应当鼓励学生多进行自由发挥,保证学生在对角色任务深刻把握的基础上开展课文中所没有的话语及行为,并在表演的过程中对关键语句如Iwonderif/whether…、thetruthisthat…等进行练习。通过学生的角色表演,学生在感受趣味的同时也提高了学习效果。

听说教学论文范文3

关键词: 大学英语文化教学 听说 能力培养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是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大学英语四六级改革以上述文件为依据,侧重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开展技术上以多媒体技术为辅助的听说训练。这一注重听说能力培养的改革特点体现了语言学习的规律性与实用性。人类的语言习得的规律是先能听懂,然后会说。“听”作为一种基本的语言输入的方式是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的,而“说”是建立在大量听的输入的基础上的,听说是人类最基本、最有效的交流方式。语言先于文字而存在,因而优先培养听说能力更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更能体现语言学习的实用性。

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的语言习得理论指出:语言输入的作用就是激活大脑中的习得机制,而激活的条件就是恰当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由此可见,大量的、不超出学习者可理解范围的语料接触是语言习得的关键,而教师的主要功能就是向学生引入这些语料,使其自然地、符合语言习得规律地掌握一门语言。相反,传统的语言教学受制于技术手段、教学技巧与方法及语言环境等因素的约束,以读、写为主开展语言教学,严重忽视听、说的重要性,从而造成“哑巴英语”、“聋子英语”等问题。

造成“哑巴英语”、“聋子英语”问题的一个深层次因素是我国传统文化对语言习得者语言习得过程的影响。儒家以“中庸之道”影响我国民族性格的塑造。大多数国人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过于谨慎、保守,畏于开口与人交流,怯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情感,从而无法有效开展思想文化交流。日积月累,这种个体行为最终上升为集体行为,严重影响我国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与被认同,使我们在文化上处于一种尴尬的、孤立的状况。可见,改善听说能力绝不是停留在语言学习的层面上那么简单,听说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改善我国文化在世界上的传播与被认同,有利于改善国人、国家在国际上的形象,加强国家行为在国际上的被认同感。

《要求》指出:“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设计大学英语课程应当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

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指出:语言的使用受限于环境。使用语言讲话的人属于种族(或多种族),也就是属于一个因身体特征差异而与其他群体不同的群体。而且,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不能脱离人类社会传承下来的种种惯例和信仰而存在,而正是这些惯例和信仰定性了我们的生活。①

可见,语言作为我们了解外国文化与习俗的一面镜子反映出来的正是社会现实的状况。一个人语言习得的情况深刻地影响他的心理状况与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从而影响其对文化现象与社会现实的理解。

英语是一门国际语言,学好英语有助于我们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人进行交流。英语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别人的文化与社会,而且有助于我们传承、传播本民族的文化,使之走向世界,加深世界人民对我国文化的了解,有利于我国与他国在国际问题上的互助、互信,有利于我国软实力的提升。

《要求》指出:“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听说能力培养的要求,被给予足够的学时和学分;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和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课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

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极有助于构建视、听、说资源内涵丰富的网络外语教学资源数据库。从而使学习者不再受传统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即时地、大量地接触到相关资源,并通过网络这一互动交流手段自主地创造一定的语言学习环境。视听说材料资源引入课堂有助于学生了解英美文化与习俗,加强学生对不同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理解。PPT及影音等直观教具的使用要比教师单纯的、直白的描述更有效。语言不是干巴巴的对白,它还涉及说话者的语气语态、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辅助行为,将影视材料引入课堂有利于学习者把语言放在一种真实的语境之中加以考察,体会语言及肢体语言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总之,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要掌握一门外语,必须先了解目标语民族的文化。听、说在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具有关键作用,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促进由“教师一言堂”向“学生众言堂”教学模式的转变,激励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对促进国际交往,改善国家形象,加强其他国家、民族对我们的认同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注释:

①Edward Sapir,Languag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New York:Harcourt, Brace & Co., 1921:221.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3]胡文仲.文化与交际.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4]Berns,M.Context of Competence:Social and Cultural Considerations in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M].New York:Plenum Press,1990.

听说教学论文范文4

著名语言学家威尔金斯曾经说过:“没有语法,人们不能表达很多事物;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根本无法表达任何事物。”词汇是构建语言大厦的基石,没有词汇的英语学习注定会成为空中楼阁。丰富的词汇是提高学生英语听说技能的重要前提与基础。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以往教师领读、学生跟读的机械记忆模式,要将单词的音形义结合起来,让学生活学活用,丰富学生的词汇积累。

(一)利用实物、图片等呈现

单词实物与图片具有很强的直观性与形象性,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单词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将词汇与实物结合起来,这样更加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思维力。如clock,key等。

(二)运用规则来记忆单词英语教学大纲提出

要引导学生能熟练地运用所学的拼读规则拼写单词,能根据所学的构词法判断和记忆派生词和合成词的词义、词类。在单词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机渗透拼读规则,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扩充学生的词汇量。

(三)在游戏中学习单词

通过设计集智力、活动和竞争于一体的英语游戏,可以模拟实际活动,更具趣味性与交际性,这样不仅可以激起学生参与的激情,而且更加利于学生对单词的掌握与运用。如学完身体部位名称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Pollysays游戏。如Putonyourhat./Takeoffyourcoat./Openyoureyes./Closethewindow./Touchyournose.等,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展开快乐的活动,在游戏中巩固单词。

二、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成功的教学是学生积极调动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展开的过程。如果学生对英语不感兴趣,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教学参与度,而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唯有建立在浓厚兴趣基础之上的认知活动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说,学生的学习热情直接决定着口语教学的成败,关系到学生听说技能的培养与提高。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教学艺术,来打造特色化教学,以激起学生更为强烈的学习热情。

(一)教师要用自身的教学热情来吸引学生试想

如果教师板着面孔,以不变的语气与语调来教学,只会带给学生压抑感,而限制学生的思维,降低参与热情。为此英语教师要说得一口标准流利的英语,要善于运用自身积极的情感,对生活的热爱,对英语的热情,善于运用肢体动作与表情,用自身快乐的因子、积极的情感来感染学生、打动学生、吸引学生,进而使学生更加关注英语学习,以更大的学习热情参与到英语交流与交际活动中来。

(二)善于运用媒体手段来吸引学生

初中生正处于形象认知阶段,对直观形象的事物更为感兴趣。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媒体手段来为学生打造一个动态的语言世界,如为学生播放一曲动听的音乐,播放一段精彩的影视剧片断,这些都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教学的趣味性,感受语言学科的生动活泼,这样自然可以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学习热情。

三、开展丰富的口语训练

(一)模仿朗读学习始于模仿

尤其是语言学科,其发音、语调都是在反复的模仿中逐渐内化形成的。我们要重视学生的模仿性朗读,让学生在模仿中来增强语感,提高语言驾驭水平。在新授课时,可以为学生播放课文录音,适当停顿,让学生模仿录音朗读。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模仿经典的英文影视剧片断或是英语节目,在模仿中来纠正发音、语气、语调等,从而让学生说得一口标准地道的英语。

(二)角色扮演初中生有着很强的表演天赋

教师可以表演活动来将学生与口语联系起来,这样既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同时又符合语言学习特征,可以将学生带入真实的交际场景与活动之中,让学生进入特定角色,这样更能让学生结合具体的场景来掌握与运用语言,这样更加利于学生用英语来进行交流,这正是提高学生口语水平的重要手段。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截取影视剧片断,让学生进行配音。诸如此类的活动,不再是没有感情的机械朗读,而是与特定情景相结合的真实语言运用,这样更加利于学生语言的内化,使他们能够真正地掌握语言的精髓。

(三)自由交流英语是一门语言

听说教学论文范文5

一、理论依据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化研究符合教育教学原理,又和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相吻合,具有丰厚的理论底蕴。

(1)新课程理念。小学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又是一门母语课程。语文教学主要通过语言文字实践提高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因以教师的分析来替代学生的阅读实践。

(2)认知学习理论。美国著名的教育家与心理学家布鲁纳强调认知学习与认知发展,提倡发现学习。信息在头脑中的表现与记载方式,有动作表证,肖像表征与符号表证三种形式,它们互相作用,顺序发展,但彼此不能替代。

(3)教育专家的精辟论述。语文课以听说读写为主要方法,字词句段篇为主要内容。正如教育家张志公所说:“语文课,它的特定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工具的能力,不过这个基础工具身上背负的东西比较多,有发展思维能力,有陶冶思想情操,有七零八碎的各种常识……这里就有一个处理好特定任务和连带功效的关系问题,不能喧宾夺主,热热闹闹搞了许多名堂,却没有把语言文字训练好。”

二、研究对策

阅读教学课堂实践不外乎借助听说读写之手段进行字词句段篇的语文训练。笔者主要的研究策略是:多听——夯实语文基础;多说——练就语文技能;多读——培养语文能力;多写——加强语文应用。

(1)多听——夯实语文基础。在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听”是语言活动最基础的环节,叶圣陶老先生说:“接受和发表,表现在口头是听和说,表现在书面是读和写。在接受方面,听和读同样重要;在发表方面,说和写同样重要。所以听、说、读、写四项缺一不可,学生都得学好。”在实际生活里,说和听的需要越来越广大了,新课程理念对说和听越来越强调了,而语文教学中真正让学生听的环节却越来越少了,为了改变这种教学现状,笔者在阅读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耐心倾听,培养听话习惯;边听边思,掌握听话方法;听说结合,提高听说能力。

听说教学论文范文6

【关键词】二语习得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1.导言。如何提高英语听力教学的质量一直是大家关心和探讨的话题。近年来,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已经引起人们前所未有的重视。听、说、读、写这四大基本技能,听最为关键。美国外语教学法专家里费斯(W. M. Rivers)和坦珀利(M. S.Temperly)的统计表明,听在交际活动中所占的比例高达45%。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语言掌控能力,达到流利地用英语进行交流的目的,听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听力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英语学习者仍视听力为一大难关。因此,提高英语听力教学的质量刻不容缓。

2.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Krashen(1982)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提出了著名的二语习得理论――语言输入理论。该理论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巨大反响。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对外语教学有直接、密切的关系。他的理论实际上是对近几十年来外语学习研究的总结,并把各种研究理论化、系统化,使之成为系统的学说。在这一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是语言的输入理论。本文指口头信息输入。同时,学习者的情绪、情感也影响着英语听力的提高。

Krashen二语习得理论主要包含五大“假设”:①习得―学得假设;②自然顺序假设;③监控假设;④输入假设;⑤情感过滤假设。其中,语言输入理论是Krashen二语习得理论的核心。

关于语言输入理论,Krashen认为,学习者所接触的语言应该和学习者的现有水平保持一定的差距:大部分的内容可以理解,但仍然有一些对他们来讲是具有挑战的。在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是极为重要的。只有语言输入变成内化的语言吸收时,语言学习者才能真正学会外语。Krashen“i+1”的语言输入模式给了我们一个理想的语言输入量,即立足于语言学习者的现有水平,适当地加大输入量和难度,从而达到理想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状态。在英语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如果采用单一的输入模式,学习者就会厌烦,甚至惰于将语言输入变为语言吸收,影响教学和学习效果。

然而,该理论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就是对“1”的定义太过模糊。究竟如何把握就得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来衡量。

关于情感过滤假设,Krashen认为情感因素直接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笔者认为,情感是一种心理因素,它直接影响到听力理解程度的高低。在听力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动机、自信心、焦虑感等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学生如果带着紧张、焦虑或是压抑的心情去听,思维也会跟着迟钝,很难发挥正常听力水平。

3.提高英语听力教学质量的途径。那么,究竟如何把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应用于英语听力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呢?

首先,要给学生提供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在充分了解学生听力水平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听力材料。如果学生的听力水平还可以,可适当的选择一些新闻听力,因为新闻听力语速较快且信息量大,比一般的听力材料难度大。学生在适应了这种语速之后,再听其他类型的听力就很容易把握了。但是,还要注意,对于一段听力材料要反复精听,直到学生把每句话都听清楚了。如果说确实很难,则可提前给学生介绍一下生单词和文化背景。

其次,在听力教学中,尤其要讲究方法态度,把握好学生的心理,沟通师生情感,消除学习的紧张、压抑感,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并经常给学生鼓励和肯定,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所蕴涵的情感,设计课堂教学情境,使要学的内容具有新颖性、探究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另外,听力课上一定要严格控制时间,中间穿插一些轻松、优美的音乐或是简短的幽默、笑话,让学生充分放松。教师通过表扬给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尽量减少他们的心理负担。这样,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除此之外,听力答题还需要一些技巧。这些可以在听力教学过程中有意地去训练学生。重视听力技巧的训练。听力也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预测的能力。根据语篇的局部语境所提供的信息,或相应的背景知识,对某些没听懂的部分进行合乎情理地推测;以及根据说话人的语音语调、关键词和前文提供的线索等信息对某些未知因素进行推断。这种预测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很快地推测出语篇所暗含的人际、空间、时间和意图等信息,进一步理解说话者的态度、情感或真实意图。此外,还要具有一定的猜词能力。听力中有时候会遇到一些关键性的生词,如果不能猜测出这些生词的含义,就会影响对句子,甚至是整个语篇的理解。因此,要训练学生利用上下文、句法知识和词义关系进行生词的推测,从语篇整体去理解文章。

最后,不断培养学生记笔记的能力。记笔记时要抓住关键信息。为了使笔记策略起到助记或提示的作用,学生在做笔记时应遵循以下原则:抓住时机,要有选择地做笔记,不要试图把听到的内容全部记下来。要有效运用缩写、符号等形式,减少记录的负担。

4.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本文重在讲述英语听力教学质量的提高,然而这绝不意味着只是关注听力而忽略其他三项能力。听、说、读、写相辅相成,缺少其中任何一项都不能说真正习得了这门语言。

从语言学习的规律来看,掌握语言知识的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或者说是在教师指导下的特殊的认识过程。语言信息必须先通过人们的感知器官(眼、耳)输入大脑,然后经过解码形成概念。这就是语言信息的自然接受过程或心理程序。当我们所接受的语言信息在大脑里形成概念之后需要再现时,则经提取和编码,作为信息输出。因此,视听是领会性机能,说写是表达性机能。通过视觉,能模拟出真实的语言环境,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而通过写能扩大词汇量,锻炼语法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增强语言的组织能力。语言要“说”出来,前提是要听得懂,“说”能激发“听”的欲望,听、说两种能力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视、听、说、写多方位有机地结合,才能达到听力教学的最佳效果。

因此,我们应该坚持听说并举、读写结合的原则。在听写过程中,要求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充分调动所有语言知识,把所听到的内容完整地记录下来。听写起步时可以听写一些基本词语和简单句型,进而听写难易适中的短文。当一个学生能较好地写下他所听到的内容时,那么它的听力理解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5.结语。我国的英语听力教学质量有待提高,这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至关重要。本文着重阐述了Krashen二语习得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尤其是语言输入理论和情感过滤假说对英语听力教学质量的影响。同时,还要注意听、说、读、写全面能力的培养。这才是健全的英语听力教学课,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

参考文献

1 Allwright, R.L.The Importance of Interaction in Classroom Language Learning. Applied Linguistics, Vol.5.No.2.1984

2 Brooks, N. Language and Language Teaching: Theory and Practice. 2nd ed. New York: Harcourt Brace.1964

3 Brumfit, municative Methodology in Language Teaching.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