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次人才培养范例6篇

高层次人才培养

高层次人才培养范文1

为贯彻落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加快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文件精神,加快我市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我市将选拔一批素质高、有培养前途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进行重点管理培养。现将选拔培养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培养目标

通过3至5年的重点管理培养,使培养对象专业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在省内外同行业具有一定影响力,成为下列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1、“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部级人选;

2、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3、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4、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5、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才;

二、推荐范围和选拔数量

凡在我市企业事业(含各类非公有制)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在职在岗专业技术人员均在推荐范围。推荐选拔的重点是我市“四大基地一大产业”、重大项目、重点行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

党政群机关公务员、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的工作人员,企业事业单位党政领导和在管理岗位上工作的人员,不在推荐选拔范围。

年全市选拔30名。各县区各推荐1名。市直部门推荐数额见《市直部门年有一定影响力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选拔培养对象数额分配表》。

三、推荐选拔条件

(一)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模范履行岗位职责。

(二)年龄55周岁以下,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且现聘用在高级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的在职人员。

(三)专业技术业绩、贡献突出,并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学术造诣高深,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是我市学科领域的带头人;或者研究成果有开创性和重大科学价值,得到省内外同行专家公认,达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

2、在技术研究与开发中有重大发明创造、重大技术革新或解决了关键性的技术难题,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成绩卓著,对社会发展和学科建设做出突出贡献,是我市学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

4、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工作第一线,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事业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所创新的教育理论或教学方法,经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鉴定并普遍推广,成效显著并为同行所公认。

5、长期工作在工农业生产和科技推广第一线,有重大技术突破,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和国民经济发展;或者在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和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推广中,业绩突出,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长期在卫生工作第一线,医术高超,多次成功地治愈疑难、危重病症;或者在较大范围多次有效地预防、控制、消除疾病,社会影响大,业绩为同行所公认。

7、在文化艺术、新闻出版等其他学科领域,成绩卓著,享有盛誉,是本领域的带头人。

四、推荐选拔程序

(一)推荐选拔

采取自下而上、逐级推荐的方式,县区所属单位由基层单位按照隶属关系,逐级向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推荐人选;市直单位向市直主管部门推荐人选。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直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对推荐人选进行评审。对专家委员会评审通过的人选,县区和市直主管部门要在所属信息网站和推荐人选所在单位进行公示,无异议后将推荐人选材料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推荐人选材料进行审核,经研究同意后确定为年有一定影响力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对象,并将名单通知到有关单位。

(二)材料要求

县区和市直部门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报送如下材料:

1、综合推荐报告1份。内容包括人选推荐情况、专家评议情况、公示情况等,并附专家评议结果汇总表(附后)。报告须加盖单位公章,并注明联系单位、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2、《市有一定影响力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对象登记表》1份。

表格各项内容填写要准确、简明、写实,有数据例证,突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奖成果要注明颁奖单位和获奖时间、获奖名称、等级、位次;著作、论文要注明出版社、发表刊物名称及个人撰写位次,合著的要注明本人工作量。

3、推荐材料于8月31日前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办公室。

五、培养管理措施

(一)制定管理培养目标。根据工作实际,由单位和培养对象个人共同制定管理目标和年度工作计划。年终由主管部门和所在单位进行认真考核。

(二)有一定影响力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对象在申报科研项目、高新技术成果的开发应用、风险投资和科技开发资金时,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优先予以立项或支持。

(三)有关部门和所在单位要积极支持有一定影响力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对象参加业务进修、学习,“653”知识更新培训。优先安排他们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合作研究。

(四)有一定影响力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对象,有关部门和所在单位要根据其特长合理使用,在重大项目咨询论证、重大课题联合攻关中,要注重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

(六)对事业单位中业务能力强、贡献突出、能够发挥重大作用的培养对象,经考核后聘用到专业技术三级、五级岗位任职。

高层次人才培养范文2

【关键词】 高层次 旅游 导游人才 培养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导游被认为是中国入世后最紧缺的人才之一,国家对导游人才的需求也正逐年增长。与此同时,随着旅游消费者观念的日益成熟,其对导游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本科高等院校作为培养旅游人才的主要阵地,义不容辞地肩负起高素质旅游人才的培养重任。但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对旅游本科人才的培养,长期以来都是侧重于旅游管理或酒店管理方面,导游方向的较少,导游人才培养多停留在高职高专层面上的职业技能培训。导游人才培养的低层面及相关教学改革研究的匮乏,最终造成培养出来的导游文化修养与文化感染力不强,外语水平低,致使国内高层次文化导游人才极缺。以广东省为例,截至2010年,广东持证导游46390人,其中本科学历以上仅占22.5%,大专41.6%,高中或中专学历占36%;而在涉及的23个语种中,中文导游人员43421人,占93.6%;英文导游人员2551人,仅占5.5%;其他语种导游418人,加起来不到1%。高层次导游人才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如何尽快培养出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高层次导游人才,将是旅游院校今后加强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发展方向。

二、调查对象及内容

为全面了解广东旅行社企业对高等院校旅游人才培养的需求情况,课题组采取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对广东省65家旅行社企业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旅行社基本情况及人才需求调查,即旅行社规模、人才需求变化趋势、需求人才类型、旅游人才来源方式、导游及外文导游薪酬情况;旅行社对旅游人才的要求,即学历要求、实践经历要求、知识结构要求、能力素质要求等;企业对旅游专业毕业生工作情况评价,即对旅游专业本科毕业生工作情况评价,旅游专业毕业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旅游本科院校的学生应加强的知识、素质或技能,对旅游专业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导游人才)培养或者教学改革的宝贵建议等。由此获得了大量来自旅游企业对人才需求的第一手资料,并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旅行社企业人才需求意愿

总的来说,在旅游业不断发展成长的今天,旅行社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数量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在本次问卷调查中,92.18%的旅行社表示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对旅游人才的需求都呈上升趋势,仅有7.81%的旅行社表示人才需求无变化,无对人才需求呈下降趋势的旅行社。从人才需求类型看,专业技能过硬、服务意识较强、应用型的旅游服务人才需求量依然最大,占总需求量的70.31%,其次是计调、旅游线路设计、旅游市场营销等专业技术人才和旅游企业经营管理需要的常规人才,分别占总需求量的20.3%和18.75%。从需求人才学历层次看,专科毕业生仍是需求主体,占总需求量的71.87%,本科生需求同比增幅较大,占总需求量的20.3%,中专学历层次有一定需求,占9.37%,数量明显减少。

2、旅行社企业人才所需的知识结构

在对旅行社企业认为旅游专业学生(尤其是致力于做高层次导游的学生)必须学习的专业课程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旅行社企业普遍认为,导游类课程、旅游文化类课程、英语运用类课程、旅游学基础类课程对于高层次导游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讲解能力强、知识面广、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是高层次导游的基本要求。此外,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旅游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如拥有出境旅游资格的旅行社认为英语运用类课程对于旅游人才非常重要,还有不少旅行社表示导游能适当地展示才艺会使其更受游客欢迎,今后规范化服务和个性化服务提供的有机结合将成为旅游消费者的要求。

3、旅行社企业人才所需的能力结构

在对旅行社企业招聘旅游人才,尤其是招聘高层次导游人才时最注重哪些方面的能力的问卷调查中,按重视程度从高到低排序为:应变能力(83.07%)、较强的专业技能(70.23%)、组织协调能力(66.15%)、人际交往能力(64.61%)、学习能力(50.76%)、英语口语能力(36.92%)、书面表达能力(20%)、计算机操作能力(18.46%)。这一结果表明,应变能力和较强的专业技能在旅行社招聘人才时占据重要位置;其次,代表职业素质的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能力以及英语口语能力也占据了较为重要的位置,其中,旅行社企业对“英语口语能力”的重视程度反差明显,有少数拥有出境游经营资格的旅游企业对“外语水平”非常重视,甚至将其放在了仅次于“应变能力”的位置;最后,对于书面表达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则普遍被旅行社企业放到较为次要的位置上,这与旅行社企业普遍重视实际操作的特点有关。

4、旅行社企业人才所需的素质结构

据笔者对各旅行社企业负责人访谈得知,旅行社企业对旅游人才素质主要有以下要求。首先,综合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优质的服务意识,踏实肯干、热情负责的工作态度,团结协作的工作精神,严谨、细致、认真的工作作风。其次,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较好的心理调节能力和承受能力。最后,职业形象。仪容仪表端庄得体,姿态优雅;懂礼貌、重礼节、讲礼仪,展现旅游服务人员良好的职业形象。

四、高层次导游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结合以上广东省旅行社旅游人才的需求特点,深圳大学旅游文化系自成立以来,就有意识地根据经济发展和旅游市场的实际需求,遵循教育规律要求,在培养模式上积极探索高层次导游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高层次人才培养范文3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教育规划纲要》精神,遵循教育规律和教育人才成长规律,以促进骨干教师专业发展、提升业务素质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加强骨干师资培养为重点,建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长效机制,形成教育人才培养的有效平台,造就一批教育名家、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努力实现“522”教育人才各项目标,为建设一流教育强市、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二、目标任务

为顺利完成“522”教育人才计划中提出的各项任务,用三年时间(2013-2015年),加大各层次教育人才的培养培训力度:组建首期名师沙龙,培养10名省级以上名师;组建第二期名师研修班,重点培养20名市级以上名师;组建第三期中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培养60名市、太仓市级骨干教师;组建校长发展共同体,培养一批教育管理人才;组建第二期名师工作室,突出学科团队的整合和提升;创建部级示范性教师发展中心,加强师资培养基地建设;实施新一轮全员培训,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三、主要措施

1.着力加强组织领导

教育局成立高层次教育人才培养工作领导小组,统一规划协调各项工作,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确保“十二五”各项教育人才任务的实现。市教师发展中心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放到日常工作的中心位置,科学指导,规范实施。各学校认真落实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工程,密切配合,做好各项培养培训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2.突出名师名家培育

组建首期名师沙龙,用两年时间,以国内外专家团队为依托,重点培养与培训10名省级及以上骨干教师。通过走访名家、与大师对话、教育思想集中研讨等形式,积极搭建交流和学习平台,促使专长突出、风格鲜明、发展潜力大的名教师和国内外专家学者之间进一步形成教育理念碰撞的良好氛围,促使他们在教育理论素养、创新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为他们成长为社会公认的教育名家奠定基础。

组建第二期名师研修班,用两年时间,以省内专家团队为依托,重点培养与培训20名市级及以上骨干教师。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突出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办班特色,重点推进双导师工作制度的落实。专家团队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制订研修规划,各学员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发展计划,各导师负责对其进行跟踪指导。

对经考核合格并顺利结业的名师沙龙、名师研修班学员给予每人10000元学费补助,从市人才开发专项资金中列支。

3.加快骨干队伍建设

组建第三期中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用两年时间,以省内外专家团队为依托,培养与培训60名骨干教师,建立高层次教育人才后备队伍,实现学科和学段的全覆盖,积极探索跨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在专家的指引下,各学员按计划深入开展课堂教学调研,开展相关教育教学专题研讨,积极开展小组互助研究和互动交流。对经考核合格并顺利结业的学员给予每人5000元学费补助,从市人才开发专项资金中列支。

4.创新构筑平台载体

依托本市名师名家,创新教育管理人才培养,组建小学和幼儿园两个校长发展共同体,通过合作研究和取长补短,扩大优秀教育管理人才的影响,积极研究新时期学校管理模式,积极探索实现教育城乡一体化和均衡化的有效思路;依托首批太仓市学科建设领军人才,组建第二期九个名师工作室,明确导师与学员的职责与任务,以学科建设为突破,突出学科团队的整合和提升,通过以老带新,以强促强,实现教育人才的跨越式发展。

5.强化资源有效整合

强化教师发展中心自身建设,积极创建部级示范性教师发展中心,突出四位一体服务功能,强化远程研修平台建设,构建部级培训、省级培训、市级培训、县区级培训和校本研修五级培训体系。充分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加强师资培养基地学校建设。通过多种渠道,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培训专家和管理者队伍,建立适应改革发展需要的课程资源体系。确保到2015年,全市每位中小学教师和校长接受不少于300学时的在职培训,普遍接受一次市级以上培训。

高层次人才培养范文4

2013年11月18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开展增列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审核工作的通知》,其中与新闻传播行业密切相关的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和出版专业硕士明确列入了36种专业学位的增列申报范围。新闻与传播类专业硕士教育,是满足新闻传播行业、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对于新闻与传播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重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教育模式,完全有别于传统的以培养学生科研能力为主的新闻传播学术型硕士。因此,重视职业能力培养、密切把握行业需求,是新闻传播专业硕士培养的重要导向与根本要求。

新兴媒体和新闻传媒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既熟悉新媒体技术又具有扎实新闻传播理论和熟练技能的综合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在当前新媒体新技术快速发展、经济社会快速转型的情况下,应该瞄准行业和社会的最新需求,重点加强以下新闻传播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综合型新媒体人才。随着手机、移动阅读终端等新媒体的快速兴起,传统媒体行业开始向新兴行业转型,对具有新媒体采编能力,同时又熟悉新媒体技术和运营能力的综合型新媒体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

服务于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新媒体人才。政府和机关事业单位要做好网上舆论、引导、监测和便民服务、沟通工作,企业要利用网络媒体做好形象宣传、品牌推介和产品推广工作,都需要大量既掌握新闻传播规律,又熟悉新媒体属性的从业人员。据估算,仅全国各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对于新闻发言人(含网络新闻发言人)及舆情监测人才的需求就在10万人以上,而目前国内专门培养新闻发言人的专业尚少有专门设置,无法满足当前机关企事业单位对于新闻发言人职业化的需要。

深度报道和高水平新闻实务人才。传统媒体以及包括门户网站在内的一些“新媒体”,在与社会化媒体的竞争中已经失去了时效性的优势。只有通过挖掘动态信息背后的深度信息,依靠信息质量取胜,才能取得竞争优势,也才能满足人们渴望了解新闻背后真相的需求。这就导致了传统媒体,包括一些新媒体必须加强深度报道,提高传播内容的质量,从而增加了对于深度报道人才的需求。而传统媒体对已有人才技能升级和人才更新的需求,也迫切需要新闻传播教育加大对于新闻实务人才的培养。众多广播、电视、报纸、期刊、出版社等传统媒体的转型升级,也需要对现有大量从业人员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全方位培训。笔者所做的一些新闻人调查也显示,目前新闻从业人员中具备硕士以上学历的高层次人才只占10%左右,这与新闻传播行业的高智力性、高创造性特点难以匹配。

影视传播和艺术传播人才。影视、艺术及相关产业是文化产业的核心产业,也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培养高水平影视、艺术品生产、制作、策划和传播人才,对于加快文化强国战略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而人们天生对于视觉信息和艺术品的偏爱,以及视频网站、手机视频等视频类媒体的快速发展,导致对于影视和艺术传播类应用人才需求的增加。

传媒创意和品牌传播人才。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必然导致对广告设计、品牌传播和创意人才的大量需求。一些发达地区如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市场经济活跃、企业数量众多,培养符合广告、传媒和生产营销类企业需要的传媒创意和品牌传播应用人才,既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又能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高层次人才培养范文5

中美双边留学工作主要特点

美国是世界教育大国,也是世界教育强国,是拥有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国家。中国是世界教育大国,是需要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国留学工作官民并举,形式多样,效果显著,其中赴美留学工作已取得重大成绩。目前,中美双边留学工作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一是来美留学人员持续增加。据统计,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来美留学人员累计已超过30万人,目前在读的各类留学人员约8万余人,其中国家公派生占3%,单位公派生占26.6%,自费生为70.4%。来美留学人员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海外人才库。

二是各类来美留学培训与交流活动不断扩大。中国现在每年选派数以千计的各级各类在职管理干部和专业人才来美培训,其中哈佛大学、耶鲁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洛杉矶加州大学、乔治城大学、马里兰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名校已成为研修培训的重要基地。

三是美国赴中国留学与培训出现增长态势。近年来,美国赴中国留学与研修的人数呈上升趋势。目前,每年有3000多人赴华学习与培训,首次呈现中美双向留学并存与上升的状态。

四是中美两国政府都支持留学工作。在对美教育交流工作中,中国政府坚持“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政策。美国政府和国会相关部门对开展中美留学交流持鼓励与支持态度并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

上述特点,不仅为我们协助做好“三个一流”工作提供了新的理论思考,也为我们创造了新的工作条件。

留学人才简要情况

据统计,华盛顿馆区共有各类大学600余所,综合排位在前50名的院校有8所,是美国优质教育资源分布和我留学人员就读的重要地区之一。以我馆区的知名院校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为例,该校有中国留学人员900人,担任助理教授以上的中国学者超过50人,其中正教授近10人。肯塔基大学的例子也有代表性,其综合排名虽然不高,但有一批专业却很有特色,如超低温生物技术、强磁场、生物医学、矫形医学等领域居于领先地位。在这些领域学习和工作的我优秀人才大多是改革开放初期来美留学的,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他们已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取得了优异成绩。

在我馆区的优秀留学人才当中,有十几位中国科学院海外评审专家,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的一批海外学者。他们以“候鸟式”、“哑铃式”等多种方式,积极为国服务。另外,马里兰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高校成立了中国教授联谊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成立了中国职员协会,他们开展各类学术交流活动,为推动与国内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交流与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此外,一批优秀人才回国工作。如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的一位教授,在上海合作创建了上海中信国际生物技术研究院及生物制药公司,融资11亿元人民币.使该领域的生物高新技术处于国际前沿。内布拉斯加大学计算机信息专业石勇教授近期回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在国内创办最新的信息挖掘技术实验室,为国内超大型信息处理、管理,国内银行信用系统的建立和管理提供最新的技术手段。陈十一教授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工学院系主任,同时也是北京大学的“长江学者”,目前他正在帮助北京大学筹建工学院并担任负责人。馆区内还有很多在科研单位、企业机构以及各类学术协会学会团体工作的中国优秀留学人员,正在以多种方式同中国相关部门开展交流与合作,并在此基础上准备选择适当时机回国服务。

对扩大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若干建议

根据我培养高层次人才工作的任务,中美留学工作的特点及馆区我留学人员工作与教育资源状况,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对加快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优先扩大博士后选派规模。我国业已建立并完善了各领域的博士研究生培养体系,每年有大批的博士进入教学、科研队伍,他们应该成为国家教育、科研领域的中坚。根据美国对J-1签证期满必须回国服务的限制条款,建议从优秀博士中选派一些到美国,有针对性地选择美方相关教学与科研项目,有目标地从事博士后教学与研究工作。博士后公费留学期限设定为1―2年,获美方资助后允许延期1年;出国前安排好被派遣人的回国工作单位,确定工作领域和方向,双方签订协议;单位根据国家选派重点领域和人才培养规划,选定派遣方向和研究领域,并负责博士后派遣生在国外期间的业务指导和联系。

适度选派博士研究生。美国大学研究生协会去年曾通过我处与国家留学基金委联系,商讨中国学生来美攻读博士学位事宜。目前,我们也正在积极与美国大学协会、美国乔治城大学等部门协商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有关事宜。从接触情况看,馆区有关大学和协会对同我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有积极性。中美合作培养研究生,建议主要采取三种模式,一是“强强合作”,即美方一所知名大学与一所或两所国内重点大学之间合作:二是”强项合作”,即通过美国研究生协会或美国大学协会会员中知名大学的优势专业同国内几所大学合作;三是“校研合作”,即同拥有相应学术资格的重要科研院所合作。上述三类合作都可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同相关院校或协会签署合作协议后实施。

设立一流研究型院校青年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为保证派出一流人才的质量,建议设立“一流研究型院校青年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一流研究型大学选派骨干青年教师到美国一流院校学习、合作科研,国家从资助经费和选派形式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与协助。

设立海外留学专家咨询系统和优质留学资源信息库。选拔一流的学生到国外一流的大学、研究机构和实验室,师从一流的导师学习和深造.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选派工作。首先国内要选准人。其次是国外要选对专业与导师。选准人的工作,主要靠国内相关单位和部门做。选对专业与导师的工作要靠国外与国内配合进行。

建议在国家留学基金委设立“海外留学咨询专家系统”,聘请一批海外知名学府中原籍是中国的教授为咨询专家,请他们提供接受我留学人员单位的优势专业和指导教授的水平和能力的咨询意见。生活在海外的原中国籍教授常年在教学和科研一线工作,熟悉本校以及自己研究领域的状况,他们提供的咨询意见会有比较可靠的参考价值。“海外留学咨询专家系统”可以按照不同国家或地区组成数个子系统,由各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推荐,国家留学基金委组织专家评审后确定,并颁发有任期的聘书。咨询工作可以借助网络平台或电子通讯的方式随时随地进行。模式可以参考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海外评审专家系统”。

高层次人才培养范文6

一、确定水产养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辽西沿海水产养殖技术人才需求现状,我们把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通过水产养殖专业的学习和实践,学生能熟练掌握大菱鲆、牙鲆等名贵海水鱼类的人工繁殖及养殖技术;熟练掌握中国对虾及日本对虾的人工育苗和池塘养殖技术;熟练掌握河蟹的土池生态育苗技术及稻田养殖技术;熟练掌握海参的人工育苗技术和池塘养殖技术;熟练掌握水产动物常见病害的诊断及防治技术;基本掌握渔业水质常规指标的分析检测技术;基本掌握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的成分分析及制作技术;具有一定的从事水产养殖企业的生产管理技能。

二、水产养殖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

1.理论课程体系建设

在水产养殖技术专业课程建设过程中,结合生产实际情况从教学大纲、实践教学指导书等方面进行课程改革和考核方式改革。为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同时以实用、够用为原则,所以压缩原有专业课程的学时,突出实用性。在教学过程中,既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知识的传授,又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水产养殖技术专业高职层次的办学特色。同时结合水产类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大纲对课程授课内容进行相关的调整,合理分配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实践课的比例,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完成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的讲授,同时注重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2.实践课程体系建设

我们根据当地水产养殖行业发展趋势和对水产技能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每年春季新学期开始,给学生重点讲授专业课程的内容。在学生进入生产厂家之前对学生进行水产专业技能操作集中综合实训。进入企业后学生带薪顶岗实习,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由校内教师和厂家技术人员共同在真实的生产过程中完成生产实践任务,并改革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考核。

同时,结合专业实习,依托我校农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024站),学生可以选择参加海水水生动物苗种繁育工、海水水生动物养殖工、淡水水生动物苗种繁育工和淡水水生动物养殖工等的职业技能鉴定,获得职业工种的从业证书,具有双证的学生在就业市场更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三、师资队伍建设

水产养殖专业本身具有实践性非常强的特点,所以专业授课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实践技能。学校建立了相应的奖励制度鼓励教师走出校门,走进企业,指导并与学生一起参加企业生产活动,充分提高自身的生产技能,同时在生产车间收集教学案例,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用以指导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郝瑞荣,王伟伟.提高水产专业教学生产实习质量的探讨.科教文汇,2009,(5):91.

[2]董志国,程汉良,阎斌伦.构建实践教学“四化”模式培养水产养殖专业应用型人才.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1):14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