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施工员总结范例6篇

土建施工员总结

土建施工员总结范文1

【关键词】混凝土;质量控制;房屋建筑;施工

房屋建筑行业已成为目前促进我国国民经济迅猛发展的主导力量,而房屋建筑作为建筑行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国内各个地区受到了重点关注[1]。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房屋建筑的质量要求随之不断上升。房屋建筑企业只有不断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总体质量,才能满足人们对高品质住房的需求。目前,我国的房屋建筑质量虽逐渐趋于完善,但在混凝土质量等方面尚有不足之处,以至于房屋建筑在使用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安全问题,或因其它原因而缩短使用寿命等。因此,做好房屋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对房屋建筑的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当前房屋建筑中混凝土质量存在的问题分析

作为房屋建筑中最重要的原材料之一,混凝土的质量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尤其是应用于剪力墙结构、房屋构架及高层房屋建筑等方面时,对混凝土的质量要求特别严格。虽大多数施工单位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大多数使用商品混凝土,但因运输距离远、搅拌过稀、水灰比不协调等,或部分施工人员在进行复杂的混凝土节点时,未严格按照要求制定相应的措施等原因,均可导致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除了上述问题,在混凝土质量控制管理、混凝土技术及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方面,也存在较大的问题:

1.1缺乏相关的混凝土质量控制管理体系

我国的经济体制正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受经济体制的影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尚缺乏相关的混凝土质量控制管控体系,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目标不明确、混凝土质量管理方法不规范、质量评定标准不科学等现象仍有存在[2]。如一些政府部分的工作力度低,导致混凝土材料市场管理混乱,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无保障,进而影响房屋建筑企业的发展。

1.2混凝土技术的创新力度不足

无论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或是在公路工程、公共设施工程等施工中,混凝土技术都是一种最常用的筑基技术,因此,优化混凝土技术,加大混凝土质量控制力度,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近年来我国房屋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加快了房屋建筑企业的崛起,而部分建筑企业因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混凝土技术的改革和创新,导致混凝土质量问题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房屋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

1.3施工人员混凝土质量控制意识低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因部分施工人员的混凝土质量意识较低,导致混凝土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出现问题,而这些问题若未能及时发现,则会对房屋建筑工程的总体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同时,部分施工人员为了追求其眼前的经济利益,或为了缩短工期等,私自偷工减料、不注重提升混凝土的使用技术水平,为房屋建筑工程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

2加强房屋建筑中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2.1建立和完善混凝土质量管理体制

建立和完善混凝土质量管理体系,对于房屋建筑工程的总体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也有利于房屋建筑工程的现场质量管理[3]。建筑企业根据房屋建筑质量管理要求标准制定相关的混凝土管理制度,并要求房屋建筑的主要负责人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管理制度严格进行监理,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找到当事人,并按照管理制度的内容进行处理,使混凝土质量问题及时得到解决,进而保证房屋建筑的质量。工程项目经理也应根据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规模制定出相对完善的人事管理制度,并总结经验、结合实际,针对建筑工程施工中常见的混凝土质量问题提出相应的规避及解决方案。

2.2加强对混凝土材料和技术管理

原材料的质量保证是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根本保障,加强混凝土质量的管理,有利于提高房屋建筑施工的总体质量[4]。因此,要求工程负责质量管理的工作人员做好混凝土质量的全面控制,通过应用科学的施工材料质量检验方式和健全的管理体系,对混凝土的运输方式、保管措施、使用方法等进行严格管理,以保证混凝土的使用质量。此外,还需加强对混凝土加工所应用的机械设备的管理力度,不断学习混凝土施工工艺、施工技术,了解混凝土施工时所要求的工艺及技术管理水平。质量管理人员还应学会应用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技术对混凝土材料和技术进行管理,利用智能化的管理方式实现混凝土材料与设备的管理,以提高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和管理水平。

2.3全面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

首先,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对其规范质量管理行为有重要作用。工程管理人员是施工人员的领导者,树立正确的质量管理行为,是落实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基础。因此,建筑企业应注重对工程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管理知识培训,指导其掌握正确的管理思想,通过管理者应用正确的管理方法,营造一个有效的施工管理环境。其次,施工人员是建筑工程目标得以实现的直接影响者,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施工技术水平对房屋建筑工程的总体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施工单位还应注重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控制意识和混凝土技术培训,如请专家进行培训讲座,并组织单位全体员工参加;请技术人员到场进行技术指导,并要求员工进行试验性操作等,以此不断提升施工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提高混凝土技术水平,为房屋建筑工程的总体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2.4加强采购管理保证混凝土质量

高品质的房屋建筑工程与质量保证的建筑材料密切相关,而混凝土是建筑材料中必不可缺的原材料之一,混凝土的质量对建筑工程的总体质量也有紧密联系。因此,在混凝土的采购、验收、检测、配置等方面,都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相关标准进行,并通过有效的质量控制方式消除混凝土质量问题。采购部门在混凝土采购时,应选择质量保证、有国家认证资格证的厂家,并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材料的选取以设计方案中的相关标准为主。采购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建筑企业标准的采购流程购进混凝土,坚决制止有质量问题的混凝土进行施工现场。

3结束语

总之,房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房屋建筑工程的总体质量,关系到房屋建筑使用者的财产安全和生命安全,房屋建筑企业只有严格把好混凝土的质量关,根据施工工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管理,以保证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达到标准的质量控制目标,确保建筑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土建施工员总结范文2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土木工程受诸多因素影响其抗震能力有较大的波动性,掌握土木工程抗震技术的前提是明确土木工程影响抗震能力的因素,笔者对影响因素做了以下总结:第一,地基影响因素。地基是建筑物整体质量的基础保障,是后期各项施工顺利开展的依据,如果土木工程地基选址不合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建设工程的抗震能力将受到严重削弱;第二,土木工程的结构及原材料对土木工程抗震能力有直接影响,施工过程中如果土木工程结构设置不合理或者使用的原材料质量存在问题,土木工程的整体质量将受到严重影响,其抗震强度必将受到严重削弱;第三,建筑项目的高度对土木工程抗震能力有直接影响。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高层建筑数量越来越多,国家对高层建筑的安全指标、材料特性以及力学模型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以上因素如果不符合施工要求遇到地震危害后将产生严重的后果;第四,抗震预防影响因素。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各建设项目必须针对建筑物抗震性能编制合适的预防措施,为提高土木工程使用寿命提供技术保障。

2土木工程结构中的抗震技术发展

2.1合理选择地基场地

合理选择地基场地是促进我国土木工程抗震技术发展的基础保障。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设计人员应该结合实际施工状况选择合理的施工场地,施工人员必须深入施工现场,了解土木工程所在地的地质状况,明确该地段的地震活跃状况,结合当地实际地震发生情况对可能出现地震区域进行分析,研究人员还应该准确地评定该区域一旦发生地震后地震的等级以及毁坏程度等。选址过程中,应该尽量少选择不利于施工的场地,如果建设项目中必然存在施工困难的区域,施工人员应该对该区域的地质加工加固,经过筛选后的地基应该处在密度较高或者岩石较多的基土位置,从根本上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2.2关注建筑结构的规则特性

实际施工中,为提高土木工程的抗震能力,施工人员还应该更高度关注建筑结构的规则特性。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人员应该尽量选择最简单的抗侧力结构,与此同时确保结构的规律特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在合理分布建筑物承载能力的同时,还能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和牢固性。如果土木工程的结构不规则,施工时钢心和建筑物结构会出现严重的交错现象,一旦发生地震建筑物架构将出现严重偏离,整体强度降低后土木工程的稳定性也随之降低。因此,设计人员应该关注建筑结构的规则特性,减少因建筑结构不规则引发的地震灾害。

2.3合理选择建筑结构原材料

合理选择建筑结构原材料是提高建筑物整体质量的基础保障。钢筋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使用范围非常广,钢筋材料的质量直接决定建筑物的整体抗震能力。因此,施工人员应该结合建筑施工的实际状况,选择合适的材料,在考虑钢筋韧性的同时还应该充分考虑钢筋的受力方向与竖直方向。在选取土木工程施工中使用其他材料时,施工人员在考虑材料抗震性能的同时还应该注重成本控制,从根本上为土木工程的发展提供动力。

2.4合理设计隔震及消能减震项目

地震常发带对土木工程的抗震能力要求非常高,土木工程不仅要具备基本的抗震能力还应该具有隔震和消能减震的作用。因此,土木工程研究人员应该在选址期间确保地基的密实性和稳定性,从根本上降低地震对建筑物整体质量的影响。另外,研究人员还应该结合建筑物自身存在差异,明确各建筑物的隔震系数,选择合适的隔震支座,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最后,研究人员还应该设计合适的隔震和抗震构建,明确建筑用材的延性,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

2.5加固设计

第一,如果土木工程的结构设计存在问题,设计人员应该及时增加构建的数量,以增强土木工程整体强度为依据,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抗震性能。第二,设计人员应该通过增强建筑物承载性的方法提高土木工程的抗震能力,在扩大建筑物原截面的同时,增加构建提高建筑物的稳固性。第三,如果建筑物的整体结构不符合土木工程抗震标准,设计人员应该及时调整建筑物整体结构,在分散地震力的过程中减少地震对建筑带来的损坏。

3结束语

土建施工员总结范文3

关键词:土木工程;安全现状;风险监控

前言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发展速度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近些年来,土木工程建设项目也在保持着较快的发展趋势。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更高生产总值的同时也引出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像土木工程建设中面临着各种复杂的地形环境问题,以及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人员安全问题。

1 中国土木工程建设面临的安全形势

1.1 中国土木工程建设面临的安全现状

土木工程建设拥有复杂的施工过程,以及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在实施土木工程项目中需要多种不同工种一同进行配合。其复杂的操作与施工过程注定要伴随着一定的风险与安全问题。据不完全统计结果,我国的土木工程领域发生事故数量以及伤亡人员仅次于交通事故与煤矿事故排在第三位。土木工程项目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与危险性[1]。因此,土木工程项目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则会造成人力与财力的巨大损失,进而导致工程难以继续如期进行下去。我们国家也针对土木工程项目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施工的相关人员与领导也针对安全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与防范措施,但是效果却差强人意。土木工程建设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相比之前略有下降,但还会经常发生[1]。

1.2 土木工程建设安全事故发生原因

土木工程项目拥有高额利润,可以为国家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国家也一直将工作重心放在赚取高额利润中,从而忽略了安全隐患问题。近些年伴随着多起安全事故的发生,施工方与相关部门开始逐步意识到安全问题的重要之处。但是由于许多施工方与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并且对于理论基础的理解不到位,导致安全理论常识的普及工作进展缓慢[2]。而一些学术界的学者也仅仅只是对国外的理论知识照抄照搬,导致土木工程建设的安全隐患问题一直没有取得成效。除此以外,我国对于土木工程建设的承包制度也存在一定问题。在承包项目中我国一直采用低价中标,如此一来使得许多承包商为了中标恶意压价。工程的总投资金额被极大程度的克扣压缩,但是为了在规定期限内完成中标项目还不亏损利益的前提下,只能牺牲安全资金的投入。承包商为了获取更多利润而忽视了安全问题。还有一点就是许多业主在招标中存在着违法违规的行为,违反法律规定去将工程包给一些资金技术条件不成熟的企业单位。而分包的企业又存在工程用料中克扣公款,偷工减料的行为。这也是长期以来土木工程建设频繁发生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

2 中国土木工程建设风险监控对策

针对土木工程建设的安全风险问题,政府也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研究并且取得了一些初步进展。但是研究出的风险监控对策在各个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情况却不尽人意。排除研究结果的漏洞与不足之外,在执行过程中也经常出现一些特殊情况。总而言之,我国的土木工程建设风险监控前景依旧不容乐观。

2.1 土木工程建设安全风险存在问题

土木工程建设存在着许多风险问题,归纳后总结出以下几方面。首先,对于工程的风险监控,我国目前还处在研究其表面的理论知识,并没有在实践操作中去试用我们的那一套理论知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若不能把这些理论知识切实的应用于实践之中进行检验,那么我们将不能得出对风险监控方面的有效的对策。其次,我国的土木工程建设的数据分析系统并不完善,存在着许多漏洞与问题,对于多类安全事故类别不能进行很有效的分析与整理。如果一旦我们可以改善这种数据分析系统,那么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或避免相似的安全事故的发生。还有最后一点,就是我国的风险监控责任制度存有一些漏洞。目前,土木工程建设的责任主体是由施工方负责,而那些开发商对于安全风险监控的作用可以说是微乎其微。这样一来造成了风险监控力度不足,存有安全隐患问题。除此以外,部分施工方对于项目工程所创造的利润过度关注,进而使得他们忽略了一些必要的安全资金投入。极少部分的施工方并不重视安全投入的重要性,这就直接造成了工程风险监控人的工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不具备基本的安全常识知识。如此一来就会造成许多风险监控并不能及时,准确的发现安全事故问题,进而去规避风险事故的发生[3]。

2.2 土木工程建设风险监控对策

对上述所阐述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并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的对策。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该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在土木工程实践中运用的力度。其次,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只有在严格的制度与法律监管下,才能让那些恶意竞争,心存侥幸心理的施工方,开发商无漏洞可钻。接下来就是建立一个完善,有效的安全风险监控系统,并强化施工团队间工作人员的信息交汇,总结归纳曾经发生过的安全事故,避免相同的安全问题再次发生。最后,可以对相关的工作人员与监控人员进行理论知识与安全常识的培训。增强他们的专业知识储备与安全意思,这样在投入实践工作中可以最大程度的规避发生安全风险问题[4]。

3 结束语

就目前而言,我国土木工程建设的安全现状问题依旧不容乐观。除去一些非人为的客观因素外,还存在类似于工作人员素质低下,安全意识薄弱、开发商之间的恶意价格竞争、赶超工期、层层分包等等主观因素。风险监控技术在土木工程领域已经得到广泛的普及与应用,并且已经取得了一些初步效果,但是在实践中依旧存在着一些安全风险监控问题。而我们能做的就是除去自然因素带来的安全问题外,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有效结合,并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归纳总结与处理。同时应该加强相关人员的安全常识,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全面深化风险监控的核心理念。只有这样才可以在最大程度中避免土木工程建设发生安全事故。

参考文献

[1]李二兵,王源,谭跃虎,等.中国土木工程建设安全现状与风险监控对策[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4,01(05):78-85.

[2]胡洋杰.中国土木工程建设安全现状与风险监控对策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32(10):174-175.

土建施工员总结范文4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管理

1 深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现状

目前的建筑施工, 其中的深基坑支护因其专业性较强, 一般都分包给了岩土专业施工公司, 比较大的公司一般是当地的勘察设计施工单位, 另外还有一些规模和实力较强的专业公司, 当前市场上,个人岩土公司也有一些。

从设计和施工资质上看: 比较大的岩土专业施工公司既有施工资质又有设计资质; 而一些小的岩土专业施工公司只有施工资质, 而没有设计资质,这种情况在当前的岩土工程施工中为数较多。最近两年, 一些业主为了提前开工等多种因素, 在招标时改变常规, 对地下岩土工程部分在结构主体招标前先进行招标, 随之而来出现了一些新现象: 许多大的建筑总承包单位为了抢占市场, 纷纷参与了投标, 一些大的建筑总承包单位进入了岩土工程施工。然而, 不论是业主还是监理单位, 他们都忽视了建筑总承包单位一般都没有岩土工程设计资质的问题, 这给将来的施工造成了很多隐患。

从承包模式看: 基坑支护施工一般都实行分包, 有些是业主直接将基坑工程分包给了专业公司, 然后纳入总承包单位管理; 而另一种模式是业主将基坑任务交给了总承包单位, 而由总承包单位进行分包。前一种模式因业主将任务直接分包, 故

在总包单位管理时易出现管理难的问题, 而后一种模式容易出现工程质量问题。

从深基坑工程特点看: 深基坑开挖深度大, 很多深基坑紧邻其它建筑物(或构筑物) , 施工难度较大, 除了合理设计外, 必须加强施工管理, 确保严格按设计和相关规范施工, 必须对基坑边坡和周围建筑物(或构筑物) 加强监测, 实现信息化施工。

2 施工中遇到的问题

2.1 基坑边坡坍塌

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基坑施工阶段和基坑支护施工刚结束不久。在北京朝阳区洼里某一工地, 基坑支护刚完工不到两天, 边坡从上至下整体坍塌,长度达50 余米。纠其原因, 支护施工单位没有经过合理的设计, 也没有严格按设计施工。从坍塌的坡面看, 尽管是土钉支护, 但是没有按土钉支护规范进行。大多数土钉没有注浆, 只是打了一些孔把钢筋去; 有些土钉虽然注了浆, 但是孔内浆体没有注满; 有些土钉孔位置根本没有打孔, 只是将土钉杆体直接击入土体。

2.2 边坡水平位移较大

一些基坑边坡水平位移较大, 达到4cm 以上,并且经监测, 水平位移还在继续加大。面对此种情况, 结构主体施工单位停止了地下主体施工, 业主不得不立即召集基坑支护设计、施工单位和专家对基坑重新进行稳定性分析, 并就出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措施。

2.3 附近建筑物变形

在城市建设中, 很多基坑紧邻建筑物, 处理稍有不当, 附近建筑物就极易变形。一般来说, 建筑物变形都是其地基沉降引起的。建筑物出现较大变形后, 不仅危及楼上的居民或工作人员的安全, 而且也对在施的工程造成威胁, 使得工程难以继续进行下去。

2.4 边坡堆载不明确

基坑支护完成后, 如果不需要地基处理, 则很快就转入了结构主体施工。因可利用场地有限, 同时为了施工方便, 很多钢筋都放在了离基坑上口线不到1m 的位置, 并且堆载量较大; 在进行结构混凝土浇筑时, 混凝土罐车离基坑上口线也较近; 在进行塔吊安装时, 大吨位吊车非常靠近边坡坡顶。结果, 基坑边坡因承受不了太大的压力发生了较大的变形, 有的甚至坍塌。之所以出现如上现象, 主要是因为施工人员不明确基坑坡顶的极限承载力,不明确基坑坡顶容许堆载量与距离的关系。

2.5 临建对基坑边坡的影响没有考虑

基坑支护单位在进行基坑支护设计时, 除了特别强调说明外, 坡顶荷载一般考虑较小, 通常为20kPa , 但是等到总承包单位进场时, 由于现场临建需要较多, 同时受场地条件限制, 临建不得不靠近边坡设置, 并且一般都设置2~4 层。对于深基坑边坡支护, 临建荷载是一个不小的数值, 并且其存在时间较长。因很多临建都是在基坑支护施工一段时间后才搭建的, 故施工各方都忽略了临建荷载对基坑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很多基坑因临建荷载而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边坡变形。北京市东城区某一在施工地, 基坑深度达16m 之多, 在基坑支护施工前期, 经基坑变形监测, 水平位移仅几个毫米, 但三层临建办公楼搭建后, 靠近临建的边坡坡顶发生了218cm的水平位移, 根据最近观测, 水平位移仍在继续增大。

3 深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的几点建议

针对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出现的一些情况, 为了后续的结构主体施工能够顺利、安全、有序地进行, 特对深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3.1 明确基坑支护设计单位

深基坑工程越来越多, 而深基坑坍塌的事故也频频发生, 为防止深基坑工程事故, 地方主管部门出台了许多有关深基坑的强制性文件。所有这些都说明了深基坑工程事故的严重性和做好深基坑工程的重要性。在包括深基坑支护在内的岩土工程专业施工单位, 同时一般也是设计单位。只有明确了深基坑支护设计单位, 提交了深基坑支护设计单位资质, 这在将来的施工中如出现问题时才能容易找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可追溯性强。

3.2 投标和施工时提交基坑支护设计

深基坑支护施工的依据是深基坑支护设计, 故加强深基坑工程设计的审核和监督非常必要。无论在基坑支护投标时还是在基坑支护施工之前, 都应单独提交基坑支护设计, 设计封面和设计图上均应有设计人、审核人和审批人签字。这样, 在基坑支护施工中如出现问题需做设计变更时, 才能够很快找到设计人, 也便于快速解决问题, 同时也便于追究责任。

3.3 基坑支护应明确的几个问题

基坑支护不仅负责基坑支护施工阶段的安全与稳定, 同时应考虑到将来的结构施工能顺利、有序地进行。基坑支护设计应包括如下方面的内容。

3.3.1 基坑坡顶堆载的说明

对于坡顶堆载, 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 充分考虑结构施工阶段现场堆载要求, 在进行基坑支护设计荷载选择时进行全面考虑。在设计说明中, 应明确边坡堆载量与坡顶距离的关系。这样在将来的结构施工时非常明确基坑边坡堆载要求, 有效避免了基坑坡顶过量堆载而导致的基坑边坡变形或破坏。

3.3.2 临建的布置

在进行基坑设计时, 应结合现场情况, 主动了解或最大可能地考虑总承包单位临建的布置位置,以便在设计时考虑坡顶荷载。

3.3.3 塔吊的布置与吊装

塔吊的位置选择应根据总承包单位的要求, 但是在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时必须考虑, 如果布置在槽内, 则需进行塔吊位置处的土方挖除; 如果塔吊布置在基坑边坡处并与基坑边坡下口线重合, 则需考虑塔吊处的土方开挖和边坡支护。在进行塔吊安装时, 基坑支护应给出大吨位吊车离开边坡上口线的最小距离。

3.4 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与下发

在基坑支护施工时, 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考虑到上报、审阅与返回周期, 专项施工方案应在施工前几天编制, 并及时上报监理。监理应抓紧批复, 在批复后及时返回施工单位, 以便施工单位能够及时准确下发到各相关部门和人员。施工单位在接到正式批复的施工方案前不得进行施工。在当前的基坑支护施工中, 施工方案未批复前就开始施工的情况时有发生, 这作为深基坑支护规范化施工是应当避免的。

3.5 施工前开总动员会

施工前的施工动员会是很有必要的。参加人员应包括业主现场代表、施工监理、总承包单位主要管理人员、深基坑支护所有施工人员和深基坑支护设计人。会上应介绍各方主要施工负责人员, 明确各方的责任, 强调安全文明施工和施工质量, 让所有施工人员特别是深基坑一线施工人员都有一个明确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设计人应留下联系方式, 以便在工程出现问题时及时沟通。深基坑支护单位技术负责人和安全员应向所有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通过总动员会, 不仅每个人员都更明确自己的职责, 而且更方便在将来施工中的快速沟通。

3.6 施工过程控制

深基坑支护施工中, 应加强过程控制。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基坑支护设计、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和相关规范等进行施工。施工中如出现异常情况, 应由现场技术负责人根据情况的性质和大小,向基坑支护设计人汇报, 设计人应及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变更, 将问题消灭在萌芽中。

3.7 地下水的控制

“十坡九塌因为水”, 这应该作为所有深基坑支护人员的警言名句, 我们必须加强对地下水的控制。

对于边坡内土体积水, 宜疏不宜堵, 除了采用降水方式降低地下水位外, 而且还应在基坑边坡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泄水孔。施工时必须保证泄水孔的质量, 保证基坑边坡土体内积水快速从泄水孔排出。否则, 坡内土体则会因积水饱和而导致基坑变形乃至破坏。

在基坑开挖之前, 应加快地下水的抽降, 以保证基坑开挖的正常进行和基础底板的正常施工。当能保证基础底板正常施工后, 应严格限制地下水的继续抽降, 其一, 地下水对附近建筑物(或构筑物) 影响较明显, 过度的降水会使其发生沉降、变形乃至破坏; 其二, 在我国的很多城市中, 因城市建设不断抽取地下水, 形成了较大的降水漏斗, 现在, 我国的地下水资源比较贫缺, 尤其是大中型城市供水紧张情况更为严峻。据最近报道, 我国正面临50 年以来的最严重枯水期, 故珍惜地下水资源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4 结语

对于深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必须加强管理, 要做好深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 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

4.1 设计应全面考虑深基坑支护的设计依据和条件, 这是做好深基坑支护工程的前提条件。

4.2 深基坑支护应重视设计, 加强对设计的全面管理; 投标时应单独提供基坑支护设计。

4.3 基坑支护施工是工程得以安全、顺利进行的保证, 应加强施工过程控制。

土建施工员总结范文5

【关键词】 土建工程;安装工程;施工配合

在供热管道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要存在土建与安装施工的配合。为了保证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控制,我们需要解决好土建与安装的配合。随着我国现代化设计和施工技术不断发展更新,许多新结构、新工艺技术的推广应用,工程施工中的协调配合就愈加显得重要。我们应合理地优化现代的土建施工与安装施工的配合,从而减少其中出现的问题,以提高社会经济效率。

一、观念、意识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对于集中供暖企业管道施工来说,无论从形体、造价,还是从工种种类、施工人员数量、机具设备的占用量等诸方面,土建与安装的比重总是有一定的侧重。往往在我们的施工管理施工管理决策层形成一种重安装轻土建的观念与意识,忽视了土建与安装的施工配合问题,同时由于各施工企业基层土建与安装经营管理权分离,致使土建施工单位与安装施工单位各自为战,无法有效配合施工。

二、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管道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土建与安装的施工配合问题:供热施工过程是控制的重点和根源。供热土建施工主要是管沟开挖后,实际标高、尺寸、位置与施工图纸有偏差。井室的制作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有:预留孔洞尺寸、位置有偏差;预埋件的材料规格不对,做法不对;设备基础尺寸、标高、位置出现偏差;遗漏预埋爬梯;堵洞、二次灌浆、基础二次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安装单位原因造成配合不好这种现象时有发生。

2.施工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在施工中造成土建与安装配合不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归结为以下4个原因:

⑴、设计缺陷:由于设计时土建与工艺专业之间没协调好或通气不够,或设计有修改,从而造成先天不足

⑵、没按图进行施工:这种情况在工程中比较常见,由于土建施工中各种因素的影响或人员的粗心,结果造成土建工程出现错误或误差给安装工程造成施工上的困难。

⑶、现场条件的原因:由于现场地下障碍物、其他部门管道、管线、井位等可见或不可预见的平面或空间位置条件,出现地下管线交叉、占位,安装单位不得不调整管线的走向,使原来的管沟开挖走向出现偏差,只有重新设计,重新开挖。

⑷、建设单位协调问题:有时因为建设单位协调不好,如土建不具备交工条件或安装与土建单位的关系处理不好等也会给工程的施工带来影响。由于现行的管理体制,施工单位的分包现象普遍存在,分包单位在工作范围的界定上很难做到十分明确。主观上各单位在利益的驱使下,总希望相关单位承担更多的工作。往往造成工序上的遗漏,人为的带来一些问题,增加了协调管理的复杂性。比如,沟槽施工单位将一个施工段开挖完成后,安装单位入场施工,施工完毕,又的将沟槽移交回沟槽土建施工单位。这个时候,沟槽的安全维护、防汛、设施监管等工作都有一个来回移交问题,协调不好,互相推诿、扯皮,造成安全、汛期防汛等诸多问题的出现。

此外,施工组织管理不健全,存在着人员责任不明确,或者是专业人员思想麻痹,认为这么大的工程项目,出现一些小问题,返返工是五常的,没什么大不了,反正以后总有办法补救处理,加之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的水平素质参差不齐,都会给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工作带来困难与不便,也是产生问题的重要原因。

再者,由于各专业的分工协调不尽如意,每一个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对其他专业的工作、工序以及技术、质量要求很难全面了解和掌握,有的就是本专业的问题,也由于是新产品、新技术,对其性能与施工工序不太熟悉,这也就无疑给协调工作带来更多的问题。

三、做好土建与安装配合的措施

工程施工概括而言其实是一个由多工种、多系统互相渗透、密切配合、综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因此搞好土建和安装协调与配合就显得至关重要。

1.高标准、严要求、把好质量关。无论管理制度、工艺措施、规范规范规定要求,还是从平时检查到具体指导,从关键部位到每道工序,都必须强调一个:严;对出现的质量问题,更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地进行妥善管理,该返工的一定要返工,该停工的也一定要停工,不能迁就。检查和评定、评估和建议,都是为了提高工程质量,各级技术负责人对质量管理要做到事先指导、中间检查、成果评审和信息反馈、纠正。过去往往偏重事后把关,只注意结果,不注意中间检查和控制的工作习惯。各单位要加强质量教育,树立质量意识,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各施工单位在施工前要开展质量教育。并认真检查图纸中是否存在设计遗漏或问题,尽可能在图纸会审中得以解决,技术人员要将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做到心中有数。

2.预留、预埋的配合:土建图纸中预留工程施工作业人员应严格按照预留、预埋图纸进行预留预埋。预留预埋时要注意两点:一是预留预埋的尺寸、材料的规格必须正确;二是位置必须准确、选择的定位尺寸必须正确。当预留孔洞与土建结构有矛盾时,及时联系设计及安装单位相关人员与土建技术人员协商解决处理。

3.前后方的协调与配合:前后方协调与配合实际上是人、财、物、机各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问题,它对于各类施工是个带有共性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关键所在是诸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决定权是在前方还是在后方?是在项目上,还是在大本营里?项目法施工运用动态管理原理很好地回答和解决了这个问题,使长期以来的前方与后方难以协调与配合的局面得到了根本转变。合理组合各生产要素,达到前方与后方的有序协调和密切配合。

各专业人员应对工程的构造特性和结构有所了解,且相互之间要密切配合,相互协作,要严格控制工程质量,严把工程质量关;在施工过程中安装专业人员必须与土建专业人员相互配合,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避免不必要的返工,如果配合得法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一个优良工程的创建离不开各专业、单位管理人员之间在技术、技能与管理经验等方面的密切配合。

参考文献

[1]电气安装工程与土建工程的施工配合,皮珍军《中华建设》2007年12期

土建施工员总结范文6

关键词:水利工程;土坝防渗;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V5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853(2016)01-0053-02

0前言

在世界范围内,我国现有水库数量最多。可以说,水利工程是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工程,修建水利工程不仅可以避免旱涝灾害,为人们的生命安全、健康效益提供基础保障,还能帮助我国社会经济建设进程实现进一步发展。然而,现阶段,基于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我国水利工程投入使用后显露出了大量的结构质量问题,例如堤坝渗漏、变形等。如果施工人员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及时处理,极易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本文以我国某水利工程为例,对土坝渗漏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应对策略,希望可以为我国水利工程施工人员提供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1工程概况

某水利工程的堤坝总长约为51.70m,坝高最大值约为15.30m,边坡比下游约为1:2.60,边坡比上游约为1:3.20。该工程坝体的主要填筑物为残坡积土,其主要组成因素为砂砾,约为总量的50%,其次为粘土,约为总量的15%。土坝的干密度值在每立方厘米1.43~1.47g范围内。以冲积层为坝下覆盖层,因此,相对而言,颗粒值较大,在实施筑坝工程时,必须采取合理有效的防渗措施进行加固处理。由于施工人员技术缺失,导致水库蓄水后土坝无法承受巨大的水压力,进而出现了大面积散浸与渗漏现象,严重破坏了该工程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2土坝发生渗漏现象的原因

2.1坝体渗漏

首先,该工程坝体土料较差,其中含有大量杂质,例如石块等。施工人员在建设过程中,没有对回填土取料进行严格控制,导致其不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其次,施工人员没有选择适宜的抗剪指标,导致坝体设计方案严重缺乏合理性;再次,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没有对碾压夯实作业进行严格管控,存在漏压、少压现象;第四,没有采取分层碾压法,致使土坝浸润线较高,下游坡面湿度过高,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坝坡结构的稳定性;第五,排水系统安装不合理,导致该工程排水性能较差,基坑内含有大量雨水,加之动物打洞、筑巢等,造成了严重的渗漏危害。

2.2坝基渗漏

该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没有对基础清理作业给予高度重视,导致坝体以及基础结合面存在大量的腐烂物质,例如,树根、杂草等,进而影响工程结构质量,诱发渗漏灾害;除此之外,施工人员在对该工程进行设计时,并没有对截水槽进行深入考量,导致其深度值与该工程实际需求不符,且没有有效衔接该工程的不透水层,导致截水槽投入使用后,无法承受水冲击力,防渗效果非常差。

2.3绕坝渗流

该工程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相对而言较差,施工人员在建设过程中,没有对该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工程实际需求进行综合考虑,并没有对节理发育较差、破碎岩石以及风化岩等地质进行详细勘探,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渗加固处理策略;施工人员在作业技术方面,存在较大程度的缺失现象,例如,截水槽的回填夯实作业质量较差,导致结合面绕坝接触产生集中渗漏现象。

3土坝防渗技术

3.1坝体劈裂灌浆法

水利工程防渗处理过程中,要想合理有效地应用坝体劈裂灌浆法,必须结合坝体应力的实际分布情况,沿其轴线布设单排孔,择取适宜灌浆泵,将特定压力、浓度的浆体注射到单排孔内,基于水利劈裂原理的指导,对坝体劈开程度进行严格管控,确保可以有效堵塞或是切断相关隐患,例如裂缝、漏洞以及裂缝衔接软弱层等,从而形成具有良好连续性的浆体防渗墙,改善土坝应力的实际分布规律,促使坝体更具稳定性与可靠性。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想提高坝体劈裂灌浆法的防渗性能,施工人员应结合工程实际裂缝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如果水利工程的坝体质量较差,属于上下游横缝贯通工程,施工人员应采取全线劈裂灌浆法;如果水利工程的土坝工程采取的是局部灌浆作业法,施工人员应该将灌浆群均匀布置于坝体裂缝区,实施灌浆泵灌注作业。应用坝体劈裂灌浆法可以有效加固土坝全线的防渗性能,在提高其结构密实性的同时,缩减其渗透系数。

3.2高压喷射注浆法

水利工程防渗加固处理作业中,应用高压喷射注浆法,不仅可以降低工程开挖量,缩减工程施工面积,降低工程总体造价,而且由于其具有良好的施工便捷性,不会对周边建筑造成严重影响。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结合具体所应用的高喷方法明确相关技术参数。不同区域的注浆压力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其提升速度也不同,然而,在各个地层作业时,择取相同施工方法,并不会对水压、气压以及浆压造成显著影响,而提升速度的差异性却十分明显。由此可见,在实施高压喷射注浆法时,施工人员要对提升速度给予高度重视。普遍而言,施工人员要想对提升速度进行明确,必须将以下几个方面作为切入点:首先,施工人员要参考水利工程建筑区域的实际情况,根据地层具体条件对提升速度进行合理化选择,如果该地层石块密度较大或粒径较大,施工人员应择取缓慢的提升速度。如果是在砂层中、后序孔等区域,可以择取相对较快的提升速度;如果是在先序孔,则要应用相对较缓慢的提升速度。其次,如果施工人员在开展高压喷射注浆作业时,发现该工程出现孔内返浆现象,应该降低提升速度。最后,施工人员在设计喷射直径时,应对施工现场进行相关试验,并有效结合试验的结果数据,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提高工程施工质量,进而促使水利工程收获良好的整体效益。

3.3复合土工膜法

复合土工膜法的土工膜厚度值普遍在0.50mm左右,施工人员在应用过程中必须对其进行严格掌控,除此之外,还要确保其具有良好的防渗性能与抗化学腐蚀性能,避免其投入使用后出现化学腐蚀以及自然老化现象,降低使用寿命。如果水利工程坝体出现大面积渗漏的原因是坝体土质较差、不具备良好的防渗性能、施工技术质量较差等,或是坝内坡度较缓、坝体缺失稳定性等,则可以应用复合土工膜法进行防渗加固处理。如果水利工程坝体因水库无法放空、白蚁危害产生渗漏危害,或是局部需要防渗处理,则不适宜应用复合土工膜法。

3.4黏土铺盖法

在开展土坝防渗加固作业时,施工人员可以择取黏土覆盖法,该方法的最为显著的优点便是可以就地取材,不仅可以缩减施工周期,还能大幅度降低工程总体造价。施工人员可以采取层次填筑、分层碾压法对坝体上游区域进行夯实处理,并将其作为覆盖层。这样作业的优势有以下几点:其一,增长渗径;其二,降低坝体的渗流比降;其三,降低工程总体造价;其四,缩减工程作业面积;其五,提高工程施工效率;其六,施工设备以及机械器材需求较少。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用黏土覆盖法,需要对施工现场的黏土进行充分利用。因此,施工人员在作业前期,应详细勘查工程施工现场黏土的实际分布情况,并结合自身作业经验,对土坝水头以及黏土铺盖长度进行合理化设计。如果土坝不透水层较薄,透水性能相对较差,施工人员应结合导渗沟开展导渗作业,从而对渗沟渗流进行严格控制;如果土坝不透水层较厚,施工人员则应在坝体下部的强透层实施减压井作业。

4结语

水利工程的土坝渗漏问题十分常见,其诱发原因复杂多样,严重时会降低水利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危害周边人们的生命健康。我国只有不断加强在防渗技术方面的科研力度,才能以高水平技术保障水利工程结构的质量,进而促使我国早日实现经济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林志光.水利工程施工中土坝防渗的技术处理措施[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5(01).

[2]万卫平,匡野仙.水利施工中土坝防渗的技术处理措施[J].江西建材,2014(10).

[3]黄湛勇.分析水利工程施工中土坝软土地基的处理措施[J].珠江水运,2013(08).

[4]欧阳洪波.关于水利工程施工中土坝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13(06).

[5]殷荣军.论水利工程防渗施工处理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