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点亮人生作文范例6篇

理想点亮人生作文

理想点亮人生作文范文1

翻开陈旧的历史册,仿佛看见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放入侵北京,无情地烧毁了那座“万园之园——圆明园”,那座园林在那片深红的火焰中逐渐化为灰尘;仿佛看到1937年12月13日日本人拿着刀枪,正在滥烧,滥杀,滥抢,一阵惨不忍睹的疯狂抢杀过后,中国人的尸体遍布,鲜红的血洒了一地。染红了这片神圣的土地,染红了鲜艳的五星红旗。终于,沉睡的雄狮醒来了,它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怒吼。东方巨龙也抖擞精神扬威于世。

1949年10月1日,鲜红的五星红旗庄严的升起了,它是用烈士的鲜血染红的,在阳光下那么鲜艳,那么耀眼,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崛起的象征,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所有希望!1950年2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在莫斯科签订,标志着我过与别国成立外交关系,推动了我国进一步的发展。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我国西部新疆地区罗布泊上空,中国第一次将原子核裂变的巨大火球和蘑菇云升上了戈壁荒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个壮举引起了世界性的轰动,同时也向世界证明了我们中国不是弱者,这也是中国科学技术进步的标志。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华夏大地,吹进了每一个人民的心中,在“改革开放思想”的指导下,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全国上下一心,勇往直前。于是,中国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座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取代了茅草屋;笔直而又平坦的柏油路取代了羊肠小道,伸向远方,前面又是无限的光明和温柔……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向小康迈进。改革开放让中华民族的儿女看到了民族复兴的曙光!改革开放的春风不仅给中华大地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也重树了华夏儿女的信心,此后,中国在绚烂的国际舞台上演绎着美妙的乐章。

1979年11月15日中国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试办经济特区,设立经济特区为国内的进一步改革和开放,扩大对外经济交流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1982年1月1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成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第一步,突破了“一大二公”,“大锅饭”的旧体制。而且随着承包制的推行,个人付出与收入挂勾,是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大增,解放了农村生产力。2008年我国申奥成功,这说明我们伟大的中国已经日益强大了,有实力,也有能力举办奥运会了,接着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中国在国际的舞台上又跳了一支华丽的舞蹈……

现在的中国已与往日不同,她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强国,今天祖国的辉煌,也是前人用汗水和鲜血换来的,我们必须要将文明的火种继续传递下去,使中国越来越强大,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发达国家,虽然目标很远,但是有一天一定会实现。自然而然的,振兴中华民族这个艰巨的任务就落到我们这些炎黄子孙的肩上。然而,要想为祖国做出贡献,就必须有自己的理想,有远大的抱负。

理想就好比是指路明灯,为我们指清人生旅途中前进的方向;理想好比是沙漠戈壁中的一泓清泉,让身陷绝境的人看到生的希望;理想好比是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让孤独无依的人感受到黎明曙光的温暖。理想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目标,有了理想,人生才有意义,才会向着这个目标去奋斗,去努力,也才会有奋斗的动力和信心。

理想点亮人生作文范文2

1911年,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上学。一天,魏校长亲自为学生上课,题目是“立命”。正当魏校长讲到精彩处突然停下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请问为什么读书?”

教室里鸦雀无声,没有学生回答。

“如果没有人回答,我就一个个问了!”魏校长说。

魏校长走下讲台,指着前排一同学说:“你为什么而读书?”这个学生站起来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魏校长点点头,又问第二个学生,回答是:为了明礼而读书。第三个被问的学生是一个靴铺老板的儿子,他很认真地回答说:“我是为我爸而读书的。”同学们听了哈哈大笑。校长对这些回答都不满意,摇了摇头来到面前,问道:“你是为什么而读书?”

在学生中很威武,在以前不久,辛亥革命刚刚成功,他在同学们中第一个剪掉了长长的辫子,这是很不简单的一件事,因为满清政府规定,所有汉人男子都必须留长辫子,以表示忠于清朝朝廷,不留辫子就要杀头。因此,同学们都非常敬佩他。

站起身来,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等待他的回答。非常郑重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回答的多好啊!一句话,表达了从小立志振兴中华的伟大理想。

魏校长没有想到,竟然有这样出众的学生,非常高兴。他让坐下,然后对大家说:“有志者,当效周生啊!”意思是说,有理想的青年,都要向学习!

是呀,我们应该向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从小就立下远大的人生理想,然后为实现这个理想而坚持不懈,勤奋学习,为人民,为国家做出贡献,这样人生才有价值。发明大王爱迪生小时候特别爱动脑筋?喜欢思考一些很奇怪的问题。爱迪生5岁那年的一天,妈妈正在厨房忙着,爱迪生飞快的跑来,睁大眼睛问:“妈妈,咱们家的那只母鸡真奇怪,它把鸡蛋放在屁股底下坐着,为什么?”妈妈笑了,对爱迪生说:“鸡妈妈那是在孵小鸡呢!鸡妈妈把蛋暖热后,小鸡就往蛋里爬出来”。小爱迪生听了,觉得真神奇。他认真想了一会儿,抬头问道:“难道把蛋放在屁股底下暖面爬出来和暖和小鸡就能出来?爱迪生说。等到饭做好了,妈妈忽然发现小爱迪生不见了,哪儿都找不到,大声喊儿子的名字。这时,听到从仓库房里传来他的声音。妈妈觉得很奇怪,过去一看,原来爱迪生在那儿做了个“窝”,里面放了好多鸡蛋,他蹲在上面。妈妈问道:“你在干什么啊?”爱迪生说:“妈妈,你不知道吗?我在孵小鸡啊!”

从此,爱迪生的母亲就当起儿子的老师。对于儿子的问题,只要她知道的,她就努力回答;不知道的,她就让儿子去看书。当她发现儿子对物理化学很感兴趣后,就给儿子买了本《派克科学读本》,她还把丈夫把家里的小楼改造成儿子的实验室。

就这样,在这个母亲的教育下,爱迪生虽然没有在学校读过几年书,却搞出许多伟大的发明,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我们知道很多名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而我们也有自己的理想,但每个人的理想都不一样,比如有的人长大要当医生;有的人要当教师;有的人要当建筑师等。而这些理想不是空想,需要靠我们自己去努力去实现。

理想点亮人生作文范文3

关键词:南宋;浙东学派;陈亮;事功思想

中图分类号:B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5-0076-02

由于在形成和发展浙东事功流派的过程当中,陈亮在其中甚至发挥着决定性的关键作用。陈亮对于事功思想所做的研究,不仅是在当时所处的年代,甚至在之后的中国思想发展历史当中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在当时的道德性命说教是处于主导地位,本文在对相关文献进行细致分析的基础上,检视与主导思想处于相对立的事功学派其中代表性人物陈亮的思想。

一、朱熹到陈亮――义利王霸

在对陈亮的描写中,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在《宋史・陈亮传》当中的记载:陈亮此人,“生而目光有芒,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议论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从其历史来看,北宋在公元1127年受到金朝的攻击下毁灭,丢失了北方大片领土之后,宋朝从此就窝在南方。陈亮此人胸怀着首付北方失地的雄才大略,也有着济世恩明的志向。而在这之后,事功道德理论则是陈亮所推崇的思想,其中最为精彩的则是从相关历史典籍当中体现出的朱熹的“义利王霸”的争论。

陈亮的思想在其三十岁左右的时间则是属于逐渐成长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当中,主要是侧重道学思想。而在1169年至1177年这段时期陈亮思想发展则体现出原先学习道学逐步向有着一定独立性的功利主义思想者转变。陈亮则是在1184年遭受别人的诬陷而锒铛入狱,虽然后来获得释放,可以也有着一百多天的牢狱之苦。从《朱文公文隽》卷三六当中,就能够了解到,而在陈亮出狱之后,朱熹听到这消息之后,专程给他修书一封,在书信当中,对其进行规劝就写到:“老兄高明刚决,非吝于改过者,鄙以愚言思之,拙去‘义利双行、王霸共用’之说”。针对朱熹在书信当中所提出的诸多观点,陈亮则是完全保持着否定的态度,而这样就开始争论“义利王霸”,这个事件在当时的思想界当中有着比较深远的影响。

从朱熹的观点来看,这里所谓的“义”则是指“天理”,“利”则就是“人欲”,那么就必须“存义灭利”。针对其中的客观性的人所具备的自然欲望,陈亮则是保持着肯定态度,在此基础上,而觉得对这样的观点进行满足。在《陈亮集・问答七》当中就提出:“耳之于声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除此之外,在《陈亮集・问答九》当中提到:“百骸九窍聚而为人,然而不可以赤立也。”通过陈亮的作品就能够了解到,所谓的利则是满足客观存的人的欲望。并且将人的欲望归结为实现利的条件,这不仅有志者应当实现的一面,而另外一面则是进行节制与制约。那么义就是欲的节点之所在。通过对陈亮所指的“义”进行分析,从本质上来看,就能够将其总结成为对于人的内心当中实现合理欲望进行保证的相应道德规范。陈亮立足于义利这样的关系来看,则是将道德的基础总结为事功,陈亮的这一观点当中则能够在黄宗羲所著的《龙川学案》当中进行体现:“乾无利,何以具四德,禹无功,何以成六府。”另外还通过《尚书・大禹模》当中的描述来看,所谓的“六府”其中就包含着谷食的利,可是从当时的现实情况来看,那时候则是将谷食当成是德,又按照《大戴礼记?卫将军之子》当中的说法,那么乾利当中所具备的四德有信、涕、孝、忠。那么在陈亮的观点来看,“义”与“利”这两者相互之间则是属于密切相关的关系。如果出现对追求功利的有效脱离,那么这就不可能对事功的实现。陈亮基于实现事功来看,则对于“干”所发挥作用的充分强调,在《陈亮集・王寅答朱元晦秘书》当中就描写到:“度外之功,岂可论说而至。”另外“天下,大物也,须是自家立起可以狭得转,干得功。”

从朱熹的观点来看,从其著作当中能够体现,诸如“汉唐以人欲行”,“三代专以天理行”,那么就必须做到绌霸道,从而将王道大力推崇。陈亮针对朱熹这样的观点,觉得事实情况也不一定的属于这样的,在《陈亮集・又乙巳秋书》当中就对其进行有效的得以有效的体现,“亮以为才有人心,便有许多不净洁”,根据这样的观点来进行分析,这就不仅仅是在宋朝不纯净,相应的也将这种不纯净扩展到别的朝代,而这又可以通过《陈亮集・问答一》当中进行体现,汉高祖刘邦“周防曲率,岂其将以私天下哉,定于一而已”,唐太宗李世民“终不失其初救民之心”,相对来说三代也显得并不纯洁,这些人所具备的功德不管多大则往往都在世人面前予以昭示,而这样就使得不能将其称之为人欲盛行与汉唐。

在陈亮的观点当中还觉得从本质上来看,并没有区别在“霸道”与“王道”这两者之间。不管是在禹、汤,一直延续到唐太宗李世民,在对天下治理的过程当中则完全都是借助于义理与王道,这样都会导致他们对国家爱的治理显得比较成功。即便是从汉高祖与唐太宗亦或出现间歇的对王道与义理相违背的地方。但是归根结底在他们相互之间基于义理与王道的角度来看,即便是存在着差异性可是并不是本质上的,往往也仅仅是区别的程度而已。所谓的王道则是指统治者在实施布证与决策的过程当中显得特别的适当圆满,而这样的做法也就是对天理的顺应,当出现并不显得特别圆满,也仅仅是部分适当,那么则可以将其归结于霸道的范畴,相对来说则是对功利的重视。陈亮通过分析实现事功的合理途径来看,觉得所有的人都必须对功利去进行争取,从另外的角度来看,还应该借助于社会群体的力量实现个体所具备的欲望,从而能够有着统一的社会与个人完善,而这就能够更进一步实现完美统一在“利”、“义”与人的社会性以及自然性。这可以从《陈亮集・勉强行道大有功》当中得以体现:“齐宣王之好色,好货人心之所问,则强勉行道以达其通信,人谁不好勇,而独患其不大耳。”

二、“成人”之道

而在朱熹与陈亮这两位学者之间所爆发的辩论“利”与“义”所存在的不同之处,通过研究发现,在《大学》这部经典儒家作品就写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先齐其家,先修其身,先正其心,先诚其意。”而这也就是在儒家思想当中所提倡出的思想则是“内圣外王”,儒家的这个思想朱熹往往的欣然接受与继承,在此基础上提出“求义不言利”的思想,针对这一思想,陈亮就提出“义利王霸”与事功思想。在这两位学者之间的焦点就是“义利王霸”,陈亮高度重视事功的思想这就是对其的集中体现。可是“成人”则属于陈亮事功思想的最终归宿,往往在解决“成人之道”这一问题则显示出朱熹与陈亮的不同。最早见诸于《论语・宪问》。从朱熹的观点来看:“成人之道,以儒者之学求之”。如果做不到这点,那么则当没有相应的规矩对其进行约束,进一步不能够成为君子,退一步也不能够成为小人。而要做的就是独善其身,进而以善来对天下进行治理。朱熹这样的观点遭到陈亮的嗤之以鼻,根据陈亮的观点认为,所谓的人才这就是通过使用从而能够了解到人才是否具备能力,有些有能力的人才并没有发挥作用,这样并不会感觉到。按照儒家则肯定要对国家大事进行关注,甚至觉得人必须有所作为,胸怀天下。陈亮对其进行进行总结,保持着积极有为这属于做到“成人之道”的关键之所在,通过对事功的高度重视,以便做到将这一思想在世予以使用。即便是在抱负着大志,即便是对于相应的义理不相符,可是也可以做到成为一世的英雄。从这样的分析来看,在陈亮的思想当中,不但要做到对德高度重视,对于那种颜闵之乐抱着赞许的态度,而且在这一过程当中,相应对于即便是有德可是并没有具备一定的才能高度反对,要想做到有一定作为仅仅是凭借着德这也是不行的,必须还要有着相应的勇气与才智才能够做到社会事功的实现。

通过对陈亮所具备的“成人”之道进行研究,总的来看,往往有着一致的看法在统一的天时、地利与人和上。根据陈亮的观点来看,将人和当成与天时、地利这两者并称为三个重要的因素,这主要是人和所存在的包含着气的存在,虽然孟子常年都是对仁义谈论,可是在和公孙丑在详细的谈论“勇”,往往将其归结为浩然之气,在勇、智、德三者之间做到有效统一。

三、时代悲剧

通常来说,对于事功这一思想毕其一生的实践这属于陈亮尤为可贵的地方。而这就能够对陈亮的关心国计民生,将重心放在对经济的发展,强烈要求恢复北方失地等这些思想当中予以体现。陈亮在1188年拜访辛弃疾的“鹅湖之会”当中,则是对于收复北方失地的主题进行积极热烈的畅谈,对于南宋政府偏安于江南一隅忘记国仇家恨进行记录的批评。相对来说,这次会面对于陈亮与辛弃疾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两人则对于此次会面显得高度重视,并且都留下相应的词章。陈亮在这次会面之前的二月份,还专程到京口、金陵等这些要塞对相应的山川地理环境进行细致观察,以便对收复北方失地的相关行动计划作出积极谋划。陈亮在1169年则趁着应试里布的机会则将对荆襄实施经营以及主张对国家政治层面上积极实施改革的二十四条在《中兴无论》当中向孝宗进行汇报。陈亮这一举动饱含着希望,可是最后的结果却是并没有将这些政策实施。基于当时所处的社会现实情况来看,陈亮的这种遭遇则是必然。由于在当时的社会当中,受到迭相唱和的道德性命学说的影响,这就导致把主和派摆在端正人士的位置上,相应的主战派则是将他们划分为好大喜功的角色。陈亮随后在1178年则是三次以平民百姓的身份冒死上书,这就遭致当权派的非议与打压,使得陈亮有着极其悲惨的境遇。而陈亮在1191年再次受到迫害进入到狱中。而在第二年陈亮出狱之后只能够在京口避居。虽然在出狱后的第二年高中状元,可是备受摧残,高中状元的第二年就离职,陈亮溘然离世,年龄也仅仅是51岁,在陈亮身上所发生的遭遇,这不仅是属于陈亮个人的悲剧,也属于当时整个时代的悲剧。

参考文献:

〔1〕朱晓鹏.论陈亮思想的特质及其意义[J].浙江学刊,2009(01):41-48.

〔2〕徐庆利.功利与道义之间――陈亮、叶适对朱熹的挑战[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113-117.

理想点亮人生作文范文4

关键词:张贤亮 小说 女性 人性美

张贤亮的小说中,女性形象始终是最感人,最令人难忘的。从李秀芝、乔安萍,到马樱花、王香久,无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纵观张贤亮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她们几乎有着相似的性格特征:纯真善良,慈祥仁爱,理解关心他人,极富同情心和牺牲精神。而且,作者在塑造这些女性形象时,又几乎沿袭同一构筑模式:“他的作品几乎老是离不开说得俗一点就是落难公子和慧眼识君佳人的模式。”为什么张贤亮要反复地塑造这些有着相似性格特征的女性形象?她们究竟有何时代意义?对此,张贤亮在他的《边缘小品》中的一段话,实际上作了最好的注释:“文学是表现人类的幻想,而幻想就是对现实的反抗。”

很显然,张贤亮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就是作者幻想的一种产物。由于历史的原因,张贤亮青年时期有二十多年都在劳教、监管中度过,这使他在“四十三岁以前根本无法谈恋爱,”“直到三十九岁,还纯洁得和天使一样。”由此可见,张贤亮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是缺乏现实的原型基础的。“虽然我身边没有女人,但我可以幻想。正因为没有具体的女人更能够自由地幻想。”所以,他小说中的女人,一个个都是那么超凡脱俗,纯真善良,充满慈祥仁爱,富有强烈的理想色彩。

张贤亮的重要作品大都是以中国历史上那一个是非不分、黑白颠倒的苦难‘时代’为背景。而作者本人长期的劳教与监管的特殊经历,更使他亲身感受到人性压抑、亲情缺失给心灵带来的巨大创伤与痛苦。因此,当那个苦难的时代结束,作者本人也在政治上获得重获自由时,心中便有了作为一个正常人过正常生活的强烈愿望,有了对健康美好的人性的强烈渴求与向往,而这正成为他创作的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也成为他小说创作的中心主题之一。认识到这一点,对于张贤亮小说在女性形象的刻画中表现出的浓厚的主观色彩就可以作出客观而公正的评判。文学作为现实生活的反映,其反映的方式却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生活中本来面貌的真实呈现,也可以是对现实生活的超越或反叛,从而表现人类应有的或可能的生活理想与追求。因此,尽管张贤亮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在那样一个特殊的时代环境中似乎显得有点不合常理,但作为作者心中的一种理想,却是完全可以理解而且是非常完美的。

张贤亮通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所表达的对人与人性的理解与思考是深刻而丰富的,既有中国传统文化从社会伦理角度所强调的慈爱、善良、温厚、同情等的一面,又有现代西方文化从人的本质存在的角度所强调的个人欲望、理想、自由、博爱等的一面。前者的表现鲜明而强烈,后者的表现相对隐约而薄弱。这二个层面的结合,折射出作者在广阔的宇宙背景下对人的整体哲思及个体观照,表达作者心中的人性理想。

被评论界广为认同的张贤亮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最突出的共性特点就是浓厚的母性,而母性正是作为女性最天然的人性表现形式。“女人天性中有母性”。母爱的崇高与无私,使人类享受着阳光雨露般的温暖和滋润,世界才如此美好,人生才变得有意义。纵现张贤亮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她们不仅有超凡脱俗的美貌,更有纯洁善良、慈祥仁爱、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金子般的内心品质。

张贤亮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不仅仅是单纯的富有母性特点的传统妇女的典型,她们是妻子,是情人,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她们有着丰富多彩的个性,有着独立的人格,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与自由,与当时极度压抑的社会背景形成鲜明的映衬。她们大多是下层劳动者,文化水平不高,较少意识形态上的观念的束缚,所以更能按生命的本然感觉去生活。张贤亮正是通过其切身的经历与感悟意识到了遗留到20世纪80年代的人的“未解放”问题,才通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来揭示生命本然的应有状态,以唤醒人们重视自我的生存环境,重视社会,尤其重视个体生命存在的意义,以求得人的真正解放。事实上,与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截然不同的男主人公,往往都是缺乏自振,在心理上、生理上都被深度扭曲的现实形象,他们才是那个时代人性压抑的真实写照。作者以现实的男主人公形象去反衬理想中的女性形象,既引起人们对历史的痛切反思,也唤起人们对美好人性的向往,这也正是张贤亮小说中女性形象固定的构筑模式的深刻用意。

培根说:“最美的刺绣,是以明丽的花朵映衬于暗淡的背景,而绝不是以暗淡的花朵映衬于明丽的背景。”张贤亮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之所以能给人心灵震撼的艺术魅力,正在于她们在苦难的生活环境中展示了最美的人性光辉。她们是污泥中的莲花,是荒山上的百合,用她们最纯朴的信念,绽放着生命的神圣、庄严与美丽。虽然她们只是作者理想的一种寄托,但更是一代中国人心中最现实的追求。“衡量作家或者个别作品价值的尺度,我们认为是:“他们究竟把某一时代、某一民族的(自然)追求表现到什么程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张贤亮及其小说,无疑应归于当代文学最有价值之列的。

参考文献:

[1]王 蒙:《论张贤亮》,《北京文学》,1988.5。

理想点亮人生作文范文5

一、感染学生思想才是有意义的

这堂课围绕一个主问题“街亭失守,谁之过?”而展开,问题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促使学生思想的启迪与感染达到高潮。主问题切入后,引出“马谡言过其实、刚愎自用、纸上谈兵和诸葛亮用人失察”这一普适性结论。接着,老师用“诸葛一生唯谨慎”的历史评价和刘备白帝托孤“马谡其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之言提出质疑:“诸葛亮真的用人不察吗?”继而,引导学生对诸葛亮“三个不放心”进行文本梳理,提出“既然不放心,为何仍用马谡?”这个问题。再通过对魏延、赵云、姜维的安排及意图的解说,以及用王夫之“察于名法,勤于耕战,但于长养人才,涵育熏陶之道未之讲也”之评论,转入诸葛亮用人“捉襟见肘”与他事必躬亲的理政风格有关,从而导致属下产生依赖思想,缺乏独立锻炼以致蜀汉后备人才匮乏的义理之上。课堂本可到此结束,但老师又推向更深一层的探究——“诸葛亮式的法治”,把课堂的思想感染推向了高潮。

1.诸葛亮式的法治

师:以诸子百家来归类,诸葛亮应该属于儒家、道家,还是法家?

生:法家、儒家……

师:哪一家占主导地位?

生:儒家

师:说他是儒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他在治理蜀国的时候,刑罚非常的严厉,所以一般把他看作是法家——诸葛亮式的法治(板书)。首先,他具有一般法治的哪些共同特点?

韩非子所主张的整个法令:法令严明,赏罚分明。(板书)你们从“失街亭”的结果处置来看,很能看出这个特点吗?

生:赵云,“取金五十斤以赠赵云,又取绢一万匹赏云部卒”。

师:第二,对王平的处置:他先把王平唤进帐来,听了王平讲了事情的原委之后,王平已经尽职尽责了,一点过错都没有。他对王平根本没处罚。“孔明喝退”,接下来又唤马谡进帐,对马谡说:“汝自幼饱读兵书,熟谙战法……若不明正军律,何以服众?”最后是挥泪斩马谡。对于法治这一点,实际上在《出师表》中也有体现,大家回忆一下,哪些是讲法治的?

生: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师:还有一段是……

生: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师:里边有几个关键词体现了法治的特点,即“不宜偏私”(板书),也就是再亲近的人违了法也要处置。追求的结果是什么?“平明之治”(板书),平,公平;明,严明。公平、严明地治理。后来陈寿在《三国志》上也作过类似的评价。

师:除此之外,他在挥泪斩马谡之前,已经对马谡的后事做了交代:“汝今犯法,休得怨吾。汝死之后,汝之家小,吾按月给予禄粮,汝不必挂心。”这是非常仁爱的,想得很周到。

文本写诸葛斩马谡,三次挥泪,三次哭。三次哭含有什么意思?

生:第一次,“吾与汝义同兄弟,汝之子即吾之子,不必多嘱”。情同手足,舍不得杀他。

师:第二次,“孔明流涕而答曰:‘昔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今四方纷争,兵戈方始,若复废法,何以讨贼耶’”,不得不杀。为什么不得不杀?

生:为国家社稷考虑,一片公心。

师:第一次挥泪,是表明一种情深义重,不忍杀;第二次“流涕而答”,表明他是为蜀汉事业考虑的;第三次杀了之后“大哭不已”,这时他解释说“吾非为马谡而哭。吾想先帝在白帝城临危之时,……追思先帝之言,因此痛哭耳”,表达一种愧对先帝的深深的自责,是一片忠心。因此,第二个特点,“本与仁爱”(板书)。

师:诸葛亮的法治虽严,但他是“本与仁爱”。什么叫作仁爱?孟子说:“仁者,恻隐之心也。”“本与仁爱”,同时又“允公允忠”(板书)。

我这个词是仿造的。“允公允忠”,既为国家考虑一片公心,又对先帝一片忠心。马谡受刑被杀了,他愿不愿意?

生:不愿意。

师:十分不愿意。你看这对其他人的感动效果是什么?课文最后一句交代。

生:大小将士,无不流涕。

师:大家不怪他劳师动众,反而是被他感动得痛哭流涕。实际上他本人在“伐魏”的大方略上是有严重错误的。魏蜀吴三国鼎立,势力最强的是哪一国?

生:魏国。

师:魏国应该处于攻势,蜀吴两个国家应该处于守势。诸葛亮偏偏要出攻势,“六出祁山”都失败了,不仅断送了蜀国许多将士性命,同时也劳民伤财。但是蜀中百姓不仅没有怨恨他,反而很爱戴他,后代留下的是他不朽的芳名,这是为什么呢?他虽然方略错误,但是人格力量太强大了,也就是说“本与仁爱,允公允忠”诸葛亮式的法治,也是中国传统法治中最好的法治。与这种法治区别的是哪一种法治?

2.商韩式法治

师:传统的法治,商鞅、韩非是法家法治集大成者。跟诸葛亮对立的就是商韩式法治(板书)。诸葛亮式的法治“本与仁爱”,一片恻隐之心,温润泽爱。商韩式法治,第一,《史记》司马迁在写商鞅、韩非的时候,一开头就对这两个人做了评价:天生刻薄之人,对下属是“刻薄寡恩”(板书)。第二,诸葛亮“允公允忠”,他在实施法治的时候让人感到是光明正大。而商韩式法治讲的是“玩弄权术”(板书),非常阴险狡诈。这就是商韩式法治的两个特点。

3.曹操式法治

师:与诸葛亮同时代的两个法治,一个是诸葛亮式的法治,另外一个是谁的法治?

生:曹操。

师:曹操秉承商韩式的法治。《杨修之死》里面就讲了曹操玩弄权术——“眠中杀人”。曹操对身边的人说,我睡觉的时候,大家千万不要靠近我,我会“眠中杀人”。他希望这句话震慑住刺客。事实上,他设了个局,玩弄权术。他把一个亲近的侍卫给杀了,又假惺惺地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这恰被偏偏不识时务的杨修识破了。也正因这一点,曹操权术玩不下去了,把杨修也给杀了。

4.现代社会的法治

师:这样看来,诸葛亮的法治是最好的,当然还是不及我们现代的法治。现代的法治主要指的是欧美的法治。

二、课堂的生成不在于讨论

叶澜指出,好课要有生成性。“这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的、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这样的课可称为丰实的课。”[2]

新旧课堂观一个争论的焦点:课堂教学意义的生成,是否一定要师生互动、分组讨论、合作学习?老师高屋建瓴的问题启发,环环相扣、逐层深入的探究,旁征博引的精准人物评点,基于文本文献的知人论世的背景建构,难道这些都需要与学生互动生成吗?没有建立在深厚的文化学养和文本认知力的基础上的互动与生成,是仅据于文本的肤浅的生成。倾听与吸纳,也是一种最重要的学识生成方式。

按照我们所持的新课堂观,课堂一定要生成、互动、合作、讨论。张老师这一堂课显然不是一堂成功的课,至少它是一堂“不合时宜”“不规范”的课。然而,我们评价一堂课是否成功,关键要看学生获得了什么,学生喜不喜欢。这堂课,随着老师广博的、有针对性的、有故事趣味性的背景的穿插引入,问题层层深入,学生自始至终非常投入,虽然没有单个学生回答问题或朗读,只有认真专注的倾听、附议、热议、点头赞可。下课结束时,学生们自发站起来鼓掌,衷心地表达了对老师精彩授课的认可。这个班是文科实验班,没有水平的课,学生是不会“来电”的。

三、课堂简洁有序、变化出新

这堂课整体简洁有序。首先,教学目标简单明确。全课围绕“街亭失守,谁之过?”和“诸葛亮的理政风格”两大主问题展开,目标看似简单实则丰厚;其次,整个课堂言语干净、清洁,不杂糅,不像有些现代性的课堂看似生动活泼、绚丽多彩,实则量多而杂、干扰视听,影响学生对主问题的关注与思考;再次,课堂流程有序、一波三折。由于课堂目标简单明确,致使课堂结构及课堂流程有序,并在起承转合中一波三折、富于变化,学生兴味不尽。

(1)街亭战略地位及双方兵力布置(40万与6.5万;街亭对蜀魏双方的重要性)。

(2)街亭失守,谁之过?(马谡之过,诸葛用人失察)

(3)诸葛亮真的用人失察?(诸葛一生唯谨慎,白帝托孤之言,“三个不放心”漏洞补丁,赵云、姜维、魏延三位大将人事安排及意图——用人“捉襟见肘”,不得而为之)

(4)诸葛亮用人为何“捉襟见肘”?(王夫之评价)

(5)诸葛亮的理政风格(事必躬亲致使不擅长养人才,但都出于公心与忠心)。

(6)诸葛亮式的法治:①诸葛亮式的法治(本与仁爱、允公允忠)(诸葛亮的“三泪”与“三哭”);②商韩式法治(刻薄寡思、玩弄权术)(《史记》);③曹操法治(曹操梦中杀人与杨修之死)⑤现代法治。

中学语文教学为何精彩课堂不多?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语文课堂太局限于“语言工具论”。裴娣娜指出,语文教育应该在“发展论的语言观”指导下,将语言视为一种“构形”符号,“学习语言,不是‘掌握’,而是‘生长’,语言不是‘外在物’,而是思维与精神的展现与显现”[3];二是课堂教学目标设置过多,势必平均用力,重难点不突出。

该课堂另一大亮点就是课堂设计角度新、观点新、史评人物用料与方法新。

1.角度新。一是文本背景介绍新,不从泛泛介绍三国演义作品出发,而是对街亭对蜀魏双方重要军事战略意图及意义做有针对性的介绍。二是从“街亭失守,诸葛用人失察”这一普适性结论出发,全面分析诸葛亮用马谡实为一险招,这与他用人“捉襟见肘”、与诸葛亮的理政风格与诸葛亮式的法治有着内在之必然。

2.观点新。课堂结合文本对诸葛亮用人失察的历史隐情的历史还原与论说,以及对中国传统法治精神梳理与总结,观点新颖,又实在精辟!

具体而言,从蜀军6万兵马和司马懿40万大军的来看,蜀军守街亭肯定是守不住的,诸葛亮的真实意图是想派一得力将领镇守街亭,自己亲率大军直逼长安,从而赢得时间。这一险招“押”马谡身上,即马谡若能按计行事,大事可成!同时,诸葛亮对马谡很不放心,故做了“三个不放心”的漏洞补丁,理应无懈可击。诸葛亮用马谡背后的历史隐情,却是用人的“捉襟见肘”。小将张苞、关兴等沙场经验不足,难以独当一面。赵云,作为蜀中第一名将,出箕谷,作疑兵,吸引长安守军。魏延,“牧竖小子”,对蜀不够忠心,且与诸葛政见不和,不可大用。姜维,足智多谋,老成持重,被诸葛亮视为蜀汉事业的接班人。由于新降,无大公难以服众,故诸葛亲自带姜维直奔长安就是树立他的威信,这既是私心,也是一片公心。诸葛为何用人“捉襟见肘”,这又与诸葛的理政风格有关。诸葛亮对事后将领的处置体现了诸葛的法治精神。

3.史评人物用料与方法新。课堂对人物的评价,基于《三国演义》的小说的文学性特征,结合《史记》《三国志》等历史文献,王夫之、鲁迅、等对历史人物的评述,以及自己的学术观点,做到人物评价的文学性与学术性、文学笔法与史家评述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联系。

没有缺陷的课,是不充分和缺乏个性的课。张老师这堂课同样存在着因学习方式和授课形式的局限,以及时间的限制而产生的问题,“专题学术性讲授”势必会导致学生独立思考和言语表达相对不足,如果增加一个课时,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就会多一些机会。

参考文献

[1]程翔.谈谈语文课的感染力[J].河南教育.2001(2).

理想点亮人生作文范文6

一、设境质疑,触发探究

师:同学们,前些天,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王老师。王老师想来又想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把《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整整读了25遍。你们想知道是个什么问题吗?(学生大声回答:想!)我暂时不告诉你们,请你们先仔仔细细地读读课文,猜猜困惑王老师的会是一个什么问题?看谁有水平,猜的准。

(学生兴趣盎然地读课文,思索)

师:好,请同学们大胆地猜,是哪个问题困扰着王老师?

生:3天怎么能造好10万枝箭?

生:为什么诸葛亮向鲁肃借船这件事儿不能让周瑜知道?

生:诸葛亮的计策妙在哪里?

生:曹操为什么不射“火箭”?

生:鲁肃是周瑜的下人,为什么不向他报告诸葛亮借船的事?

……

【感想】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兴趣的源泉藏在深处,你得去挖掘,才能发现它。王老师通过创设猜问题的情境,激发了学生初读探究的强烈兴趣,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探究的自主性、主动性。同时,这一初读探究环节的实施,还有助于学生感知课文的“语表层”,形成初步的整体印象,为学生深入探究课文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呈现专题,潜心探究

师:王老师非常遗憾地告诉同学们,刚才你们提的这些问题都比较浅,都可以通过初读课文来解决。那么,到底是哪个问题困扰着王老师呢?(师板书:诸葛亮在跟周瑜立军令状之前,到底想过些什么?生:齐读)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用哪些方法?

生:可以看《三国演义》。

生:可以上网查询。

师:是呀,可咱们现在是在课堂上,身边既没有《三国演义》,又没有电脑,怎么办呢?

生:我们可以动动脑子。 生:我觉得最好的方法是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来解决。

师:不错,反复读书,认真思考,也能解决这个问题。下面请同学们分组研究这个问题。王老师建议每个小组中的人员分好工:先是一人读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想课文中哪些材料与解决这个问题有关;读完课文后互相交流、讨论,一人准备汇报,其余同学准备补充。

(学生读文讨论,教师巡视,点拨引导)

师:刚才同学们学习、研究得很投入、很专心,可见这个问题确实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接下去我们来汇报,按照这样的规则:我认为诸葛亮在跟周瑜立军令状之前肯定想到(什么),我的根据是(读一读课文中的材料);然后再具体地说一说我是怎么根据这个材料想到这点的。

生:我认为诸葛亮在跟周瑜立军令状之前肯定想到周瑜想暗害他,我的根据是课文中写道“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因为诸葛亮的才能要超过周瑜,而周瑜又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所以对他很妒忌,恨不得杀害他。

生:我认为诸葛亮在跟周瑜立军令状之前肯定想到三天后必有大雾,我的根据是“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因为如果没有大雾,诸葛亮的借箭计划就会全部落空,那么他一定会落在周瑜的圈套之中。 生:我认为诸葛亮在跟周瑜立军令状之前肯定会想到鲁肃一定会借船给他,课文中说“鲁肃私自拨了20只快船,每只船上30个军士,照诸葛亮说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候诸葛亮调度。”“私自”是偷偷地干,说明鲁肃没有把借船的事报告周瑜;“照诸葛亮说的”“等候诸葛亮调度”说明鲁肃很听诸葛亮的话,他是不会为难诸葛亮的。

生:我认为诸葛亮在跟周瑜立军令状之前肯定想到在大雾漫天的天气下,曹操一定不会派兵出来。课文中写了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曹操生性多疑,再加上天气的原因,只叫弓弩手射箭而不派兵进攻,正中诸葛亮的下怀,这也是他事先算到的。 ……

师:可见,诸葛亮在立军令状之前想得那么周到、那么成熟、那么滴水不漏,你们说诸葛亮神不神?(生齐答:神。)妙不妙?(生齐答:妙。)

……

【感想】这部分教学是探究性阅读课的关键,王老师的处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确立了高质量的探究性阅读专题。这个专题具有四个特点:集中性,因为它涵盖了课文的最大内容;深广性,因为它有相当难度,足以让学生花一番精力研究、探索;开放性,因为它答案多维,能充分展示学生的学习个性;逆向性,因为它必须根据文中已知内容去推断未知,训练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2重视探究性阅读过程的指导,如引导学生选择解决专题的方法,对小组合作研究的分工建议,学生自主探究中教师的巡视、点拨、参与以及要求学生按照规则来交流汇报等等,这些指导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学生潜心探究,更是引导学生很好地解决专题,提高探究性阅读的效率,更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性阅读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因为对于探究性阅读来说,探究过程往往比探究结果更重要,学生的探究能力是在具体的探究过程中逐步形成的。3汇报交流中,王老师运用精妙的“片言只语”,或以引导,或以点拨,或以矫正,或以碰撞,或以激励,或以启迪,使学生认识不断深化,探究不断深入,信心不断增强。

三、巧问妙点,深化探究

师:同学们,王老师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问题,课文写诸葛亮的话共有11处,只有一处有提示语,而且是个“笑”字,请你联系课文,想想诸葛亮此时在“笑”谁?为什么而“笑”?

生:诸葛亮在笑周瑜,笑他妒忌自己的才干,笑他设计圈套来陷害自己,结果却落空。

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笑”?

生:这是一种自信的笑,一种胜利的笑!

生:诸葛亮在笑曹操,笑他胆小如鼠、生性多疑、这是一种嘲讽的笑、一种鄙视的笑。

生:诸葛亮还在笑鲁肃,笑鲁肃宽厚仁慈、忠心为人,这是一种幽默的笑、宽厚的笑。

师:同学们,诸葛亮这一“笑”,“笑”出了他的本事,更“笑”出了他超人的智慧,难怪周瑜长叹一声,说:“(生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那么,周瑜到底在哪些地方不如诸葛亮呢?请你把想到的写下来。

(写后交流)

生:我觉得周瑜的智商不如诸葛亮,因为周瑜想到的是“造箭”,而诸葛亮想到的是“借”箭。

生:周瑜的胸襟不如诸葛亮,周瑜心胸狭窄,嫉贤妒能,而诸葛亮宽厚待人,善于把握全局。

生:诸葛亮考虑问题的能力、观察事物的能力,掌握天文、地理的能力都要胜过周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