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教学论文范例6篇

群文阅读教学论文

群文阅读教学论文范文1

关键词:群文阅读;策略研究;初中生;阅读力

群文阅读教学需要教师采用不同风格、不同形式的阅读内容,促使初中学生的阅读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群文阅读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而且还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使得初中生通过阅读多思考,进而有效激发初中生的阅读兴趣,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完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任务,强化初中生的阅读能力。

一、群文阅读的基本概念

群文阅读教学是近年来研发并应用的一种新兴教学法,当前我国大部分民众对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缺乏深入认知。从本质上讲,群文阅读指的就是语文教师将一组文章,按照一定方式整合起来,用以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帮助学生通过阅读形成个人观点,鼓励学生围绕议题进行交流与讨论,最终形成思想共识的完整过程。[1]新兴的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语文教学思想的束缚,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做到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从各个角度对选文进行剖析,提炼出自己的认识与看法,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交流,进一步深化对选文的理解与把握。总之,群文阅读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而且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力。

二、群文阅读在培养初中生阅读力方面的重要性

(一)拓展初中生的阅读量

与传统单篇文章的阅读方式不同,群文阅读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各种文章,并对有关文章加以比较,最终得出自己的观点与结论。从中可以看出,扩大阅读量是群文阅读的重要原则。对语文学科而言,保证一定的阅读量至关重要。这是由于语文属于一个具象学科,其本身没有固定的概念或定义,诸多内容都要靠初中生根据自己的意识进行判断,并得出相关结论,因而阅读量的积累就显得尤为重要。群文阅读模式正好能够提升初中生的阅读量,且通过学习多篇文章的写作手法,进而有效提升初中生的文章表达能力。

(二)提升初中生的阅读速度

阅读作为学习语文的有效路径,采取群文阅读模式可以帮助初中生有计划的完成文章阅读,并能够逐渐提高初中生的阅读速度。同时,阅读速度的不断提高又有助于提升初中生的语文学习速度,进而提升语文学科的学习质量与成效。

(三)活跃语文课堂氛围

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不但初中生要相互讨论,而且教师也要进行讨论。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应以正确思路指引初中生进行思考,促使初中生按照正确的文本价值取向开展,最大程度预防初中生出现理解偏差。另一方面群文阅读还能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增加教师的亲近程度,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进而活跃语文课堂氛围。在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中,学习效率会进一步提升。

三、依托群文阅读培养初中生阅读力的具体策略

(一)科学合理选文

选文是开展群文阅读的重点与关键。伴随我国语文新课标的颁布与贯彻,初中语文教材获得了丰富扩充,教学内容也更加多样化。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文时,必须首先制定选文议题,且议题内容不能脱离实际或太过复杂,必须与初中生的接受能力与文化程度相匹配。[2]因而,教师只有选择接近初中生学习实际的议题,才能增强选文的吸引力。议题确定之后,教师就需要紧扣议题筛选文章,注重选文与议题之间的联系,科学合理选文。

(二)开展阅读交流

群文阅读的重要环节就是开展阅读交流。教师引导初中生阅读完文章之后,根据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交流,形成自己独特的思路,得出自己的结论,掌握阅读方法,进行自我评判与总结。与此同时,教师还应适时关注学生讨论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及时予以纠正或解答,特备是对学生提出的新观念、新方案与新办法等,教师应予以充分肯定与鼓励,激励初中生的创新热情,帮助其树立自信心。

(三)做好阅读记录

在实施群文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初中生制定合理的群文阅读记录表,让初中生对自己的阅读学习做好记录,当然教师也应做好阅读汇总记录。阅读记录有利于增加学生阅读学习的目的性,把握学习重点,及时记录学生的阅读想法与心得,帮助初中生了解自己的阅读学习情况。[3]另外,根据阅读记录还能为教师调整与创新群文阅读方法提供参考数据,从而为初中生提供合理的阅读学习建议,为实现阅读学习任务与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促使初中生的阅读力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I:

[1]杨溢.初中语文创新性教育的四步教学法[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2).

群文阅读教学论文范文2

学会阅读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能力,如果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未在基础教育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未来的竞争力将大受考验。因此,语文教师指导阅读教学重心应该放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让学生能够运用阅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上。

单篇文章阅读、多篇文章阅读、整本书阅读、多种相关文章类比阅读,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几种阅读方式。群文阅读,让我们看到阅读教学的另一种可能,尽管似乎还蒙着一层面纱,但是我们还是感觉到了让课内实现大量阅读有了实施路径。为了让学生学会多篇文章的阅读,重庆市忠县民族中学开展了群文阅读教学的课题研究,并举行了群文阅读教学的有关研讨活动,以利有效地更新了教师阅读教学的意识,改革了教师阅读教学的模式,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群文阅读教学,是教师在一个特定单位时间内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联的多篇文章(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类别)。群文阅读教学是拓展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式,更关注学生的阅读数量、质量和速度,更加关注学生在多种多样文章阅读过程中体验以及阅读的意义建构,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利用默读和浏览策略,发挥群文阅读的优势 与单文阅读不同的是:单篇阅读教学侧重于精读,而群文学习多采用略读、默读、浏览、边读边思考等不同的方式进行。我们提倡的群文阅读,不像平时传统精读课文那样去逐字逐句地肢解文章式分析、品鉴、大段大段地朗读,课堂上也没有额外单独安排时间扫除生字障碍等方式。说心里话,在一个特定单位时间内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联的多篇文章,难点还是挺多的,但是从课堂现场实际教学效果观察来看,这并没有影响学生的阅读,没有影响学生抓取信息,没有影响学生整体上的理解。况且就事而论,像神话故事《女娲造人》的教学内容是在古时候科学不发达,人们对很多现象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而产生的神话故事,神话不是某个人遣词造句创作出来的,是原始人的集体智慧,是通过口耳来代代相传的,因此,神话源于口头文学。作为口头文学,没有必要把过多精力放在体会、咀嚼、品味语言上,因为它的语言不是“结构化和过度修饰”的语言。因此,“群文阅读”的课堂是需要我们对“默读和浏览”等阅读方式的价值有着充分认识的课堂。

默读、浏览,是侧重于大量信息处理的有效阅读方式,是侧重思考的阅读。在教学中,要想锻炼并且提升学生的默读、浏览水平,课堂里提出方向明确的高质量的探究性问题是关键,简单地讲,富有成效的默读和浏览总是伴随着“好问题”的,否则,就是流于形式。笔者的“群文阅读”课中,在群文比较中提出了三个主干问题:你发现读各个国家创世神话的个性特征了吗?你发现各国创世神话的相近之处了吗?为什么各国创世神话会有如此多的相似点?每一个问题都激发了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每一个问题都把学生带入到群文阅读情景中,每一个问题都需要学生将“群文”横向联系起来读,并且让学生的知识储备、思考力得到很大的提高,我相信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是会有收获的。在信息时代,获得信息没有问题,如何筛选信息,获取有用的知识,形成新的概念,新的思想,这是简单的单一课堂教学永远无法达到的。习得方法比获得知识更重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阅读策略是知道在什么时候运用什么阅读方法或手段,更具有规律性、普适性。群文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从多篇文章阅读中获取丰富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快速阅读、整合信息、质疑讨论等群文阅读的策略。

可见,群文阅读有其独特的优势。

2. 利用群文阅读中的小组对话和讨论策略,拓展思维深度和广度

记得有人曾说过:“这是一个合作的时代,我真切的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学会小组合作,学会跟人合作,这很重要。”群文阅读,就是将传统课堂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分享对话等读书会形式的学习,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群文阅读就正好还权于学生,极大的解放了学生的“生产力”。

阅读课中的讨论,可参与性,开放,多面向,是群文阅读中人文的讨论突出的特点,每个学生都可以有自己的角度,每个学生都可以补充、发表自己的观点,有话可说。知识储备、阅读视野、想象推理能力不同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答案,答案是不尽相同的,这就很多篇文章放在一起阅读的优势。由于群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可以自由选取喜欢的文章内容,加上老师对学生的回答不作简单的对与错的判断,而是充分鼓励、引导、点拨、启发,给学生创造一个坦率、自由、富有探索性的氛围。“你有什么想法,说来听听”、“你太厉害了,竟能发现这一点,你能再解释一下吗”、“说句实话,我不太同意你的观点,我可以把我个人的想法说出来吗”……课堂里有好多这样的课堂用语,可见群文阅读是建立在学生是否有讨论意识和技术的基础上的,试想一下,如果在小组讨论时,讨论成员消极对待,拖延时间,重复话语,甚至互相扯皮,讨论完全就是浪费时间,所谓讨论的积极意义只停留在了理论上。

3. 利用群文阅读比较策略,凸显群文阅读中的亮点 “比较”应该是群文阅读用得最多的阅读策略:横向章节同类比较、纵向难易比较、大略地比较、细致地比较、比较相同点、比较不同点、比较内容方面的、比较表达形式方面的……,“比较”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自己有发现探索并领悟。

在《女娲造人》这一类文群文阅读,笔者让学生比较神话与《万物简史》中对宇宙产生的科学描述,一比较,学生就明了了神话与科学的差别,学生就不会从科学和逻辑的角度较真神话的科学性、合理性了,因为神话的结构原本就是脱离心智的文学结构。再次让学生收集比较各国创世神话的不同之处,通过比较学生立即就明白了神话原来有其独有的鲜明的地域特点、民族元素,所以当学生重读相同类别的文章的时候,眼光变得敏锐起来,他们可以从地名、地貌的复杂性、数量词、劳动工具等多个角度看到了世界神话故事中的“中国元素”。最后是比较各国神话的异同点,从而引出疑问:为什么无论哪个国家的创世神话里都有一个“大神”?为什么为什么各国神话都不约而同认为是神的身体变成了世界的万物?通过疑问,进而猜测,让我们感到非常兴奋的是学生不但感受了原始人类对于创世的神奇想象,而且初步地感知人类的原始智慧和初始心理结构。

其实,这些疑问和猜测很多是神话学家多年研究后才有的“发现”,但是经由老师将一些不连续文本有意放在了一起,并引导学生去群文比较阅读,“发现”的周期和难度大大缩短和降低了。这种课堂上的“发现”的意义虽然不能和神话学家的“发现”相提并论,但在教学意义层面,确实大大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可见,群文阅读教学的优势是传统模式不可比拟的。

4. 利用群文阅读探究思考策略,提升阅读中的思考效率 群文阅读中不光是要读,而且还要大胆探索思考。如果仅仅是盲目加大了阅读量,而不引导学生通过推论、比较、猜测、反思等方法对于文本进行探究性思考,显然只会让群文阅读活动是流于形式的,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并且徒然浪费时间与精力。

群文阅读教学论文范文3

一、课题的提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一)理论依据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哲人也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可以积累词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的学生阅读量必须达到145万字。然而对农村偏远地区来说,阅读量要达到145万字是比较困难的。基于当前农村的阅读教学状况,学者们也提出了新的教学方式来增加学生的 阅读量,提升语文素质和水平一一群文阅读。群文阅读就是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师生围绕议 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

(二)政策依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是语文教学的指南,它指出语文课程编写理念是“全面提髙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且提出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该在400万字以上。课标要求语文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素养,主张在教学中使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传统单篇阅读教学,重视文本内部结构,充分挖掘文本中的语 文价值,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单向形式为主,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不易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理论和现实的矛盾加快了新型阅读教学方式产生的速度,群文阅读重视自我建构与集体建构,强调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鼓 励学生多元理解文本,学生必须通过自主阅读和小组合作才能实现对文本意义的 建构。同时学生在众多文学作品熏陶下逐渐养成良好的语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三观。群文阅读教学思想与课标提出来的理念不谋而合,使学生在大量阅读中提高语文素养。

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部分,提出“要 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在“课程目 标”中规定学生在第一、二、三学段的课外阅读量分别不少于5万、40万、100万字。 @而当前小学语文整套教材的字数在15万所有,达不到课程目标的要求。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或者说语文阅读学习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阅读量的问题,而且学生阅读素养、阅读思维都会的到发展,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群文阅读”立足于践 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的精神,牢牢把握语文课程改革和发展的趋势,突破并极大拓宽学生阅读资源的 结构和来源,是对传统语文的阅读教学思想的有效补充和重要创新,有利于小学语文课程 和教学的发展。群文阅读是让“全民阅读”落实到课堂中的重要途径。群文阅读有利于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锻炼学生的高阶思维。

(三)现实依据

课标要求小学六年达到145万字的阅读总量,其中第一学段(1-2年级)不能低于5万字,第二学段(3-4年级)不低于40万字,第三学段(5-6年级)不低 于100万字。单纯依靠阅读教材中的文本是难以到达的,以部编本二年级课本为例,二年级上册共有8个单元,每个单元有4篇文本,每篇文本大约250-400字之间,一册书文本基本上在8000到12800字之间,这个阅读量是远远不能达标的。部编本教材的主编温懦敏也坦言:“教材只能提供少量的课文,光是教课文读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教师在上课中,不能仅局限于教材内的文本,应该把目光放远,以教材为基础,充分利用课外优质阅读资源,引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 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而且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学习能力。

经过前期的调查分析,我校学生在作文方面的兴趣不浓厚,惧怕写作;写作时不能将平时积累的词句加以灵活正确地运用;经常出现记流水账,抓不住重点,也不按一定的写作顺序来写;写作时脱离了现实生活实际,多数是“编”故事,表达不出真情实感来…结合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校提出了“农村小学群文阅读与习作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课题。

二、群文阅读与习作教学的联系

众所周知学习语文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要想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把写作教学渗透到整个语文教学中,以阅读教学的契机,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和扩大阅读量,构建群文阅读教学,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切实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我校决定以“在群文阅读中有效提升小学生的习作水平”为题,开展教学研究。

作文教学就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手段,写作水平是学生综合素养的真实体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语文课程课标》在关于写作总目标的陈述中特别指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在当前课程改革大潮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是作文教学的关键。

三、课题研究的对象

本研究以xx学校低、中、高段学生为主体,进行了抽样调查,了解、分析了学生目前的在阅读、习作等方面的现状与问题。确定各学段一至二个班级为研究对象。

四、实践研究的主要内容

小学阶段是儿童阅读与习作兴趣养成、方法掌握的奠基阶段,同时也是培养良好写作习惯的关键期。以习作为目的的群文阅读实践有利于集中思路,丰富并拓展习作内容。小学生中高年段群文阅读与习作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大概分三部分,从材料的组织搜集,过程与方法到形成策略。课题组以《课程标准》为依据,针对学生特点,开展实践研究。具体内容为:

1.如何针对学生兴趣及作文类别有目的选取群文阅读材料。

2.如何实现在群文阅读中以读促写的教学策略。

3.群文阅读与习作教学的模式建构。

五、课题实践研究的目标

(一)学生层面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在阅读中感受阅读的乐趣,激发学生想写的愿望。

(二)教师层面

1.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2.摸索出适合农村学生的群文阅读与习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家长层面

1.让家长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

2.引导家长乐于阅读。

(四)学校层面

1.营造书香校园的良好氛围。

2.转变教学理念,提升学校教育内涵与办学品质。

(五)课程层面

1.将优质多元的阅读教育资源引入课堂,积累群文素材。

2.研发适合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师读本和学生读本的校本课程资源。

六、课题研究的措施与步骤

(一)课题研究的思路

“群文阅读教学与习作”理论建构“群文阅读教学与习作”在小学教学中实施“群文阅读教学与习作”分类训练目标“群文阅读教学与习作”课程资源开发 “群文阅读教学与习作”课程资源利用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群文阅读教学与习作”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阅读与习作能力影响的实验过程性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撰写研究报告

(二)实施方法

1.学习多样化,助推教师专业化成长。

教师通过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相合,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通过选派教师参加全国或省、市、区、群文联盟小组的群文阅读研讨活动观摩、培训;充分发挥本校教师骨干带头作用,组织群文阅读与习作教学优质示范课评议活动。

2.活动具体化,保障群文阅读与习作教学的有序开展。

将群文阅读与习作教学课程排入课表,间周开展一次群文阅读与习作教学课程;对群文阅读与习作教学课程实行集体备课,全镇分年级建立集体备课组,要求每个集体备课小组每学期要完成适合该年级学生的8个议题、选文及8个教学设计;开展群文阅读与习作教学的课堂研讨、赛课等活动,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经验文章及教学设计的征文比赛等。

3.课程校本化,确保课程资源切合实际。

研发部编背下村小学群文阅读与习作教学的课程资源。以校本教研为依托,课题研究与校本教研有效对接,形成校本培训与课题研究紧密结合的研究体系。实验教师通过对群文阅读系列教材、《学语文之友》杂志、《新群文读本》、诵读图书等优质课程资源的使用,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研发以小学叙事性记叙文为主的群文阅读课程资源,以支撑实验的有效开展。

4.档案规范化,加强课题过程资料归档。

各实验教师应认真负责,进行建档。本课题要汇编的资料有:课题研究方案,学期计划、阶段小结、优秀论文等。每次活动的资料应包括签到表、活动通知、活动布置、活动总结、信息报道、活动剪影等。

(三)研究阶段

1.课题准备阶段(2020.3~2020.8):申报课题

(1)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分工到人,各明其职。

(2)调查、分析现状,明确课题研究方向;制定研究方案,申请立项。

(3)思想动员,加强课题研究理论方面的学习。

(4)组织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确保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课题实施阶段(2020.9~2022.8):建设“群文阅读教学与习作”理论架构,开展群文阅读与习作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建构“群文阅读与习作”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模式。

(1)间周一次理论学习,研讨、搜集、整理课程资源。

(2)外出观摩、学习。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自主学习与集体学习相结合。

(3)在实验班级设立班级小记者站,建立校园新闻站。

(4)开展学生读书心得交流活动。

(5)间周一次交流课,教师之间相互观摩,共同提高。

(6)“群文阅读与习作”进课堂。

(7)学校组织每期开展一次“群文阅读与习作”赛课活动,使教师的专业技能在反复的打磨中得以提升。

(8)组织教师开展实践活动,探索“群文阅读与习作”课堂教学模式,并做好记录,确保课程资源利用的有效性。

(9)教师收集好自己的学习笔记、听课笔记、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撰写论文和学习总结,鼓励教师们撰写相关经验文章。

(10)设立群文阅读QQ群,让语文老师都加入该群积极分享群文阅读教学的成功经验,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一个互帮互助的学习平台。

(11)积极承办各级、各类的竞赛活动,组织教师参赛、观摩并参与评课。

(12)积极组织老师参加师培中心、片区、区级及以上的培训、学习或研讨,定期开展学习心得交流会。

3.课题总结阶段(2022.9~2023.2):总结经验,推广成果,深化研究.

(1)课题组对材料进行总结、整理分析,撰写研究报告。

(2)课题成果展示。

(3)对于在研究中形成的所有材料进行汇总、整理,并认真撰写结题报告,进行总结提炼和研究成果的综合评估。

七、主要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采用观察法进入群文阅读的课堂,直接参与了 22名教师执教的“群文阅读与习作”课堂观察,观察教师的整个教学过程和行为以及学生的反应。观察工具有录音笔和观察记录 表,在随堂观察的过程中笔者用录音笔和记录管记录下课程的全过程,并且在课程结束后 做了及时的整理和分析。

(二)调查法

通过问卷、座谈等形式了解现在的课堂阅读教学状况,包括阅读内容、基本模式、课堂容量、学生的参与程度、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对阅读的需求、建议等,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依据和方向。

(三)文献法

文献法是本研究所米用的基础性方法,它为本研究提供了强大的文献基础和理论支 撑。笔者在CNKI上,分别以“群文阅读”、“小学群文阅读”、“群文阅读教学”、“辽 宁省群文阅读教学”进行搜索,并利用图书馆及网络媒体查看群文阅读以及研究方法等相 关书籍。通过运用文献法了解群文阅读现有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 的基础。

(四)非正式访谈法

本研究还采用了非正式访谈法,简单来说就是与教师进行了随意的交谈。在非正式访 谈当中,教师和学生询问与研究有关的事情,一般安排在课堂观察之后,作为课堂观察的 辅助方式,目的是了解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教学行为的依据等。根据研究目的,围绕研究 问题,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笔者对10位教师进行了非正式的访谈,在征得同 意的情况下进行了录音,以便对研究中相关问题的解释性理解。

(五)实物分析法

实物分析法主要是通过收集学生和教师的文本、图片等实物资料,为研究者提供进一 步认识研究对象的一种研究方法。笔者在调研过程中收集了 7个班级的学生课堂学习成 果,包括学习单、任务表格、档案袋等。

(六)经验总结法

参研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整理、搜集优质的课例,注重经验的总结,将一些有价值的课堂实录、活动设计、教学案例等备案,开展横向、纵向的交流,也为后期集结成文集准备素材。

(七)行动研究法

本课题将吸收学校初中语文教师共同开展课题的研究工作。行动研究法渗透在学校教师研究过程当中,把行动与研究结合起来,引导并组织语文教师从各种渠道搜集资料,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开展协作式研究,解决问题,寻找规律,由浅入深地开展研究。“教师即研究者”、“教师即反思实践者”是本课题研究工作的主要观念。

八、保障措施

课题组主研曾参加过区级课题研究。他们都有积极参与的热情,有丰富的研究经验,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意识,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和较高的学术水平。主研教师中有语文教研组长、有市、区级骨干教师,这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一)人员保障

成立“统编教材背景下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学与习作的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课题工作领导组,具体负责本课题的管理、协调、指导等方面的工作:

组长:

主研人员:

(二)制度保障

为了保证课题研究顺利开展,学校分管领导定期检查、督促,每学期召开两次课题研究工作研讨会。我们以“有重点、规范化、求实效”为工作思路,建立了一整套课题管理制度,如:《“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学与习作课程资源开发实践研究”领导小组及职责》《“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学与习作课程资源开发实践研究”课题组工作制度》《课题组档案管理制度》《“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学与习作课程资源开发实践研究”经费保障制度》《“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学与习作课程资源开发实践研究”教师考评办法》《“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学与习作课程资源开发实践研究”课程资源保障制度》等。

(三)技术保障

专家引领,充分借助于课题规划部门、科研部门、专家的智慧;同时,邀请专家学者到校确保技术层面的专业指导。

(四)课题经费保障

学校为课题组提供较充足的经费保障,将课题研究经费(计划资料费:1万,培训费:3.5万,成果打印:5000元)纳入学校预算。

九、成果及形式

(一)认识性成果

(二)操作性成果

1.找到适合指导农村小学生的群文阅读与习作的教学方法。

2.摸索出适合农村小学群文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三)物化成果

1.《“农村小学群文阅读与习作教学的课程资源开发”的工作报告》

2.《“农村小学群文阅读与习作教学的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报告》

3.《教师读本集》

4.《学生读本集》

5.《教师论文选》

群文阅读教学论文范文4

关键词 群文阅读 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0-0025-02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有效的阅读教学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从阅读的方式上来讲,单篇文章阅读、多篇文章阅读以及整本书籍的阅读是当前主要的阅读模式。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采取的是“单篇精读讲式”的阅读教学模式。而教师在单篇阅读教学中,对知识的线性讲解和注重学生的字词句的讲解占据着阅读教学的主要部分。学生在死记硬背的过程中,容易对阅读教学课程失去兴趣。而近年来悄然兴起的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

一、群文阅读教学法的含义

群文阅读教学是指教师在一个单位时间内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联的多篇文章,是拓展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式。它更关注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速度,更关注学生在多种多样文章阅读过程中的意义建构,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种全新阅读教学模式的要义是立足于课内精读,做好方法引领,使学生的阅读实现向课外多向度的有效迁移、拓展、整合,从而达到拓宽知识视野,提高有目的的获取并概括信息能力,涵养人文情怀的目的。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一)提高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群文阅读教学则打破了单篇分析式教学,从而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发生改变。在群文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没有过高要求,没有太多复杂问题,学生只是静静阅读,对自己的阅读感受和疑惑做批注,而教师则是巡视、指导、辅助、倾听,并和学生一起阅读,而后师生围绕“议题”集体构建,达成共识。一堂课下来,学生大部分时间沉浸在阅读当中,没有“外因”的干扰,如此轻松的阅读课堂,学生怎能没有兴趣?学生怎能不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合理的选取题材,保证阅读质量

教师如何选取题材是群文阅读教学法进行的关键。随着我国新课标的实施,初中语文教材得到了丰富的扩充,使语文教学内容变得多样化。教师在选取题材时,首先应该从制定议题出发,议题内容切勿选择太过于复杂或不符合实际的,因为初中生的文化程度有限,对于太过深奥的内容不容易理解。所以,教师选择议题时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文章的选择也很重要,教师应该对文章进行深入的了解,根据文章的内容与文章之间的联系选择合适的文章,教师也可以通过课外书籍来增加群文阅读的题材,扩展学生的阅读范围。

(三)重视学生在群文阅读教学中主体地位的凸显

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当是整个阅读教学过程的主体。从根本上讲,学生在群文阅读中的主体地位,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一直以来,在传统单篇式阅读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都是重视字词句、篇章结构的讲解,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对文章思想内涵的见解和思想,严重影响了学生阅读兴趣的提升。而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下,教师充分重视学生的阅读主体性,教师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共同思考,积极讨论,体现了群文阅读教学的民主性,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

(四)让学生之间多交流,进行合作阅读模式,共同促进学习

这一环节,是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以后,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教师要进行小组合作阅读模式,在各小组内讨论交流,在讨论的基础上,要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路,自己的答案,和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班级内交流,自我评判和总结,然后总结出每个小组的思想和见解。这种合作阅读方式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团队协助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在这种类似于头脑风暴似的议题讨论中,思维能力会得到空前的提升。并且老师要适时的发现学生在交流中出现的问题,并给予解答,对于学生解决问题的新办法、新方案、新观念,一定要加以肯定和鼓睿并要强化学生的“新办法、新方案、新观念”激励学生勇于创新的热情,尝试创新成功的喜悦。

群文阅读教学论文范文5

【关键词】群文阅读;小学生;快乐成长

【中图分类号】G623.2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减负后的小学生拥有更多的自由时间,教师开始探究科学安排小学生自由时间的有效策略,集趣味性、知识性、思想性、教育性于一身的群文阅读开始进入小学生的阅读课堂。小学生在如饥似渴的阅读过程中受到很多的启迪与教育,受益匪浅的小学生逐渐开始喜欢群文阅读,群文阅读也因此而成为新课改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呈现在世人面前。

一、 群文阅读的重要性

首先,群文阅读具有很强的指向性、趣味性和知识性,小学生在教师指定的作品阅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故事情节及人物语言的趣味性,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在积极阅读中快乐地获得大量知识。可以说,群文阅读就是快乐阅读。

其次,群文阅读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教育性,优秀作品中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觉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给予小学生身心发展方面积极的影响,能够在“与伟人的交谈”中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可以说,群文阅读就是思想教育。

最后,群文阅读能够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效摆脱小学生对智能手机、电脑、游戏机的痴迷,养成积极阅读、健康成长的高雅爱好,学会享受阅读享受生活,有助于小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可以说,群文阅读就是习惯养成。

二、兴趣是群文阅读科学发展的保障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刚刚起步,自律意识和自控能力较差,注意力也难以长时间地集中在一件事上。所有,群文阅读的首要特点就是要具有较强的趣味性,能够通过作品中的趣味性牢牢“抓住”小学生,有效提高小学生对群文阅读的关注度,从而使群文阅读的开展成为可能。兴趣是小学生高效开展群文阅读的最好老师,兴趣能够催生小学生积极阅读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能够引导小学生积极探究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的思想内涵,主动接受高雅艺术的启迪与熏陶,真正实现小学生的快乐阅读、健康成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积极思考,大胆探索,从而优化自己的认知活动,促进学习的科学发展”[1]。所以,教师在组织小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时要格外注意阅读任务的趣味性。

三、群文阅读开启小学生的快乐成长之路

群文阅读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是学校教育、素质教育的有力抓手。但是,教师在组织群文阅读时要注意群文阅读的形式,形式越丰富,小学生越爱读。

(一)集体阅读,轻松愉悦

群文阅读是小学生接受文学艺术熏陶的重要形式,是小学生思想意识、道德觉悟获得提升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要为小学生准备一些短小精悍的文学作品,让小学生在经典美文的阅读中接受中华传统美德的熏陶。在群文阅读中,小学生在泛读中投入的时间较短,深入研究的机会不多。因此,教师在帮助小学生选定阅读主体和阅读素材时要注意内容要浅显易懂,适合小学生快速阅读的特点,满足小学生身心发展对“思想营养品”的需求,实现小学生的快乐阅读健康成长。

适合小学生集体识读的阅读材料很多,应以课内文章为主,课外内容为辅。以国学经典作品《三字经》为例,《三字经》三字一句,言简意赅,合辙押韵,朗朗上口,思想教育价值很高,适合进入群文阅读体系。当小学生阅读《三字经》一段时间后,逐渐形成疲倦感时,可以让小学生通过齐声朗读代替集体阅读,使小学生在感受气势如虹中进入激昂、愉悦的积极状态之中,帮助小学生获得较好的情感体验,产生积极阅读的良好动机。

(二)个人朗诵,兴奋快乐

集体阅读能够给予小学生一起学习、团结协作的机会,营造出集体阅读的良好氛围,教师还要注意强化小学生之间的阅读交流,给予小学生朗读自己最喜爱的作品片段或完整的小故事,以此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动机和阅读积极性。“动机是指激发、维持、调节并引导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推动力量”[2],

能够为小学生的群文阅读提供持久动力。教师还可以通过个人朗诵了解小学生的阅读效果,检查小学生在群文阅读中是否真正理解了作品的思想内涵。

个人朗读表演是集体阅读的有益补充,能够给予表演者良好的自我满足感,能够有效培养表演者的自信心。个人朗读、集体听读是群文阅读的拓展,能够在一节课内让小学生进行多文本阅读,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小学生群文阅读的保有量,实现了群文阅读的目的。以《孔融让梨》为例,这则小故事很短,特别适合低年级小学生阅读,也适合低年级小学生进行个人朗诵表演。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多读一些含义深刻、有教育价值的成语故事。

(三)故事叙述,妙趣横生

集体阅读是小学生阅读课内文章的主要形式,而个人朗诵又是小学生阅读成语故事、表演精品美文的主要形式,故事叙述就成为群文阅读的创新形式,由小学生朗读故事变为转述故事,这是群文阅读的另一种解读。故事叙述不但能够激发小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促进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的大幅度提升,还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转述能力、语言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更能够锻炼小学生的心理耐压能力和舞台表演能力,真正实现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年级的小学生具有较高的理解能力、表演能力和转述能力,他们不喜欢过于死板的阅读形式,比较喜欢自由、开放、个性化的故事叙述,能够拥有充足的个人拓展空间,自然也喜欢在众人面前展现自我实现自我。所以,教师可以利用高年级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让他们成为故事叙述的主角,将更多的故事资源引入群文阅读的教学实践,大力丰富群文阅读教学的文本容量,提高群文阅读效果。

结束语

教师积极探究群文阅读教学实践的科学构建,主动寻找小学生快乐阅读、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精心创建小学生的主体阅读课堂,让小学生在群文阅读教学中体验到阅读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从而有效激发小学生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实现群文阅读教学的高效化、人性化和科学化。

注释

[1]骆伯巍《教学心理学原理》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第130页

[2]明宏 《心理健康辅导基础理论》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5年版 第13页

参考文献

[1]李光华《群文阅读的教学策略》《读写算:教育导刊》 2014年 第14期

群文阅读教学论文范文6

关键词:高中语文;“互联网+群文阅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5-123-1

“群文阅读”提倡在有限的时间内适度增加阅读量,扩大阅读范围,为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好基础,而互联网为群文阅读又构建了一个好的平台和媒介,这样的阅读与新课标要求不谋而合,既是对传统教学观念的突破,也是对常规教学思想的突破。笔者下面谈谈如何开展“互联网+群文阅读”的具體策略。

一、充分开发网络资源,为群文阅读服务

分析近年来的高考试题发现,阅读理解考查年年创新。在日常高中语文教学中,每一位语文教师要特别注意。我们可以在两个方面加以利用:

1.拓宽搜索视野,优化选文组文

群文阅读“围绕一个或多个主题,选择一组文章”,这“一组文章”涉及的内容、题材、风格多种多样,范围无穷无尽,而我们手中的纸质阅读材料是有限的,其中的文章难以满足我们的“选文”“组文”需求。况且,我们的教学对象是高中生,阅读材料的选取只有适合其阅读兴趣,才能收到最佳教学效果。只有阅读方式灵活自由,才能为学生所接受,才能激发学生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保质保量完成阅读任务。

2.建设电子书库,提供阅读便利

如果所需书籍都要求学生购买,花费会很多,就会大大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学生和家长恐怕难以接受。而网上有很多电子图书网站,这些网站经过多年建设,已经相当完善,古今中外各种经典、名著应有尽有,大多网站提供电子书籍下载。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自行下载,建成电子书库,让学生用U盘拷贝,或者放到自己创建的群文阅读网页上,供学生随时随地阅读,非常方便。

二、创建微课资源,弥补课堂教学不足

群文阅读教学要求把大量课堂时间交给学生阅读文本,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感悟,这样的教学方式很难全面照顾到字、词、句、段等语文知识和语文常识。教学中,教师要恰当地使用微课教学资源,在课堂上播放微课资源,供学生观看、学习,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教学中,教师只需担当起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教师可以在网上创建一个“群文阅读空间”,利用空间做好以下工作:

1.先读后讲

课堂时间非常有限,学生在课堂上读完几篇文章并且要读懂读透,难免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学生应该在上课前就在空间里预习和熟读课文,这样,到了课堂上,学生就会轻车熟路,得心应手,收到好的教学效果也就不难了。

2.交流讨论

学生把课前读书获得的感悟、心得,借用微信、微博、语音或者文字留言等方式,在空间进行交流,加深理解,达成共识,使预习与教学同步进行。然后,学生再把经过深入思考所得的结果拿到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教学目的与同学们进行充分的讨论、归纳、总结。学生可以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在“群文阅读空间”展示出来,互相鉴赏,互相评判,利于取长补短,让群体智慧提升阅读水平,逐步养成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3.认真评价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做好课堂评价,以便激发学生继续努力,巩固学习成果,改进学习方法。教师还可以邀请家长参与评价,这样既可以督促学生学习,又能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方便更好地配合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三、加强名著阅读指导,培养高中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