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实习岗位总结范例6篇

暑期实习岗位总结

暑期实习岗位总结范文1

关键词:暑期训练;装备操作;教练团;保障人员;现地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利用暑期进行装备操作训练是了解武器装备和部队操作训练流程,是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的重要途径,是感性认识部队岗位任职需求的大好机会。对于军队院校的学员来说,暑期装备操作训练是实践和创新的大课堂,对学员后期的装备学习和奋斗目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暑期装备操作训练现状分析

近几年,学校利用暑期组织学员进行装备操作训练。为了切实了解暑期装备操作训练的效果,课题组对四个专业、共219名学员进行问卷调查,这219名学员全部为四年级本科学员,上过“装备使用与管理”操作实践课,而且都参加过三年级暑期装备操作训练。

在对“你认为暑期装备操作训练有必要吗?”这个问题调查中,设置了四个选择项,调查结果如下表1所示。

参与调查的学员19名学员中,有28%认为“非常有必要”,有57%认为“有必要”,有11%认为“没有必要”,有4%的人“无所谓”。显然,认为“有必要”和“非常有必要”的人数占到了85%。在对“暑期装备操作训练对四年级专业课学习有帮助吗?”这个问题调查中,设置了三个选择项,参与调查的219名学员中,有53%认为“帮助很大”,有47%认为“有点帮助”,只有一个学员认为“没有什么作用”,即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暑期装备操作训练对四年级专业课学习有帮助,这也充分说明,虽然酷暑难耐,暑期也不能休息放松,但学员还是肯定了暑期装备操作训练的效果。但同时,学员也反映了以下一些情况:

(一)规程背对、模拟操作、参观以及观摩占用太多时间

在对“你认为哪些环节不应是训练的重点?”这个问题调查中,设置了九个选择项,调查结果如下表2所示。

参与调查的219名学员中,有26%选择“其他专业训练观摩”,有19%选择“参观装备”,有18%选择“模拟跑位”,有14%选择“规程背对”,有10%选择“实装不通电模拟操作”,选择这五项的学员占了87%。

在四年级毕业前开设的“装备使用与管理”操作实践课上,要求学员要严格背对规程,没有完成规程背对是不能通电操作的,而在通电操作前,需要完成一些跑位和展开电缆的动作,这些动作都要非常熟练、快速、准确地完成。因此,通常要花一定的时间练习模拟跑位和展开电缆,目的就是为安全通电操作做好准备。这些要求在“装备使用与管理”操作实践课上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在暑期装备操作训练中,如果仍然照搬四年级的这种组织训练模式,在练习模拟跑位和展开电缆方面花费的时间太长,一方面会减少学员认识装备的时间,达不到操作训练的真正目的,另一方面也会让学员感觉装备操作太枯燥,容易产生反感心理。

(二)虽然分组但没有进行轮换操作

装备操作训练中,学员是分组操作,但没有进行轮换操作,即每个组只熟悉一个方面的装备,如瞄准组的学员只对经纬仪等瞄准设备熟悉,发射组的学员只对发射台等发射设备熟悉,转载运输组的学员只对转载运输设备熟悉……这在后续专业课的学习中造成这样一种现象,当教员讲授经纬仪等瞄准设备时,瞄准组的学员兴趣盎然,积极发言,而其他的学员还是和原来一样,而当教员讲授发射设备时,只有发射组的学员踊跃发言……显然,这种获取知识的片面性与武器装备的系统性以及装备操作训练的初衷是不相符的。问卷调查中学员提意见最多的就是没有进行分组轮换操作。

(三)通电操作太少

在对“以下哪些环节你收获较大?”这个问题调查中,设置的选择项与问题“你认为哪些环节不应是训练的重点?”的选择项相同,调查结果如下表3所示。

参与调查的学员有23%选择“实装通电操作”,有16%选择“理论授课”,有14%选择“岗位轮换操作”。显然,学员认为在通电操作中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但是,暑期装备操作训练时间有限,学员除了要学习理论知识,还要进行规程背对、模拟操作、参观装备以及其他专业训练观摩,这些占用了太多时间,造成实装通电操作次数太少。

三、暑期装备训练的时机和时间

(一)暑期装备训练的时机

暑期装备训练的时机到底是在大二暑假还是大三暑假,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经过对四个专业、共219名学员的问卷调查,发现有78%的学员认为选在大三暑假比较合理,只有22%的学员认为应选在大二暑假。

如果在大二结束后的暑假开始装备训练,学员缺乏相应的工程技术和专业基础知识,对武器装备是完全陌生的,装备训练不具备可行性和针对性,结果可想而知,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选择在大三学期结束后的暑假进行装备操作训练是合适的,也是可行的。

(二)暑期装备训练的时间

选择在大三学期结束后的暑假进行装备操作训练,那么训练时间长短为多少合适呢?在对“你认为暑期装备操作训练多长时间合适?”这个问题调查中,参与调查的学员有48%选择“二周”,有18%选择“三周”,有34%选择“四周”,虽然有近一半的学员认为二周时间合适,但选择四周的学员比例仍然很高,这也说明虽然酷暑难耐,并且占用暑期,学员们学习的热情仍然很高。目前学员暑期装备操作训练的时间是三周,这个时间是结合训练的组织形式和训练内容而定的,时间的长短应该还是比较合适的。

四、暑期装备训练的目的

(一)加深学员对所学工程技术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的理解

由于学员已经完成了工程技术基础课程和一部分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储备了相关的知识,对武器装备系统中主要涉及的机电液和控制系统也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这时再让学员接触武器装备系统以及训练流程,有助于加深学员对所学工程技术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的理解,为后续的专业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打牢基础。

(二)先期接触武器装备,有利于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

在对“暑期装备操作训练对四年级专业课学习有帮助吗?”这个问卷调查中,参与调查的219名学员中,有53%认为“帮助很大”,有47%认为“有点帮助”,这充分说明暑期装备操作训练对四年级专业课学习是有帮助的。通过暑期装备操作训练,让学员先期接触武器装备,有利于学员对武器系统的总体组成以及各组成部分的功用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更有利于后续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如果学员从未操作过装备,即使教员的图片和动画再逼真,描述再精彩,也没有学员操作之后再来学习的效果好,学员会将教员的讲授与自己对装备的实际操作现象和感受结合起来,一方面对教员的讲授更便于理解,另一方面对前期操作中遗留的问题也会豁然开朗,迎刃而解。

(三)了解测试发射流程,通识武器装备系统,激发学员学习兴趣

在对“你想借助暑期装备操作训练达到什么目的?”这个问卷调查中,设置了五个选择项,调查结果如表4所示。

参与调查的219名学员中,有26%选择“了解导弹测试发射流程”,有25%选择“掌握部分操作技能”,有19%选择“了解操作规程”,有17%选择“通识导弹武器系统”,有13%选择“了解装备工作原理”。

利用暑期组织学员装备操作训练的目的除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便于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另外一个重要的目的是通过实装操作训练,使学员了解导弹测试发射流程,了解各专业的功用和不同地位,了解操作技能和规程,通识武器装备全系统,打破专业限制,拓展知识面。

目前,学校的专业划分基本上是按照武器系统的各个功能组成划分的,虽然这种专业划分有它的好处,即所谓术业有专攻,但学员知识面太窄,眼界有限,不能适应部队对高素质指挥员的要求。而通过暑期装备操作训练,可以极大地开阔学员的眼界和知识面,使他们在大四的学习中,有意识地把将来的岗位任职、个人发展与专业课的学习联系起来,激发学员的学习动力,即学员不仅要学好本专业的知识,还要有意识地去拓展其他专业知识,要争取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成为合格的指挥员打下基础。

五、暑期装备训练的组织形式

对参加过暑期装备操作训练的保障分队的战士进行问卷调查,一致认为暑期装备操作训练的模式与大四学员毕业前开设的“装备使用与管理”实践操作课的模式基本一致,二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而同样的问题对学员问卷调查,有53%的学员认为暑期装备操作训练与毕业前的装备使用实践课在组织形式上区别不明显,47%的学员认为有区别,即有近一半的学员认为暑期装备操作训练与毕业前的装备使用实践课在组织形式上有区别。经过与学员座谈分析,认为造成这种调查结果不同的根本原因在于:经过一年的专业知识学习,学员无论在知识储备上,还是在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上,相比于大三来说都有长足的进步,这种进步主要表现在面对同样的装备和同样的训练流程,学员的收获和想法是不同的,这就造成有近一半的学员认为暑期装备操作训练与毕业前的装备使用实践课在组织形式上有区别。

为了更好地实现大三学员暑期装备操作训练的目的,在训练的组织形式上应有别于毕业前开设的“装备使用与管理”以及“合成演练”实践操作课。所谓因材施教,要根据三年级学员的知识储备、专业特点和能力不同,有针对性地设置训练科目,不能完全照搬四年级学员毕业前开设的“装备使用与管理”实践操作课的训练组织形式,从而切实提高暑期装备操作训练的效果。

六、结语

利用暑期组织学员装备操作训练是着眼新型军事人才培养要求和二炮部队基层“指技融合”的岗位任职特点,创新具有装备结构原理与操作应用背景的课程教学模式与手段,是加强实践教学的重大举措,有利于培养学员的学习兴趣与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初步了解导弹装备基本操作技能,以适应后续专业课程的需要,为综合实践与应用课程打牢基础。

由于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取消了四年级毕业前开设的“装备使用与管理”操作实践课程,这就赋予暑期装备操作训练更多新的要求。本课题的研究,希望能为暑期装备操作训练进一步理清思路,给出具体的方法、建议,使学员暑期装备操作训练目的更明确、组织更规范、效果更明显。

参考文献

暑期实习岗位总结范文2

关键词:中职学校;暑期工;管理;探讨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3-0112-01

暑期工,又称为暑期兼职,一般是从六月底开始到八月底将近两个月,在这段时间找个临时兼职工作。本文所指的打暑期工,是中职学校组织年满16周岁的在校学生在暑假的时间到企业实际工作岗位进行的打工。打暑期工是中职学生进入社会的第一步,它可以使学生早点接触社会,通过暑期工的机会为以后在企业顶岗实习作铺垫,从而更快适应环境, 融入企业。

一、中职学校组织学生打暑期工的必要性

1.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中职学校实行“2+1"培养模式,即在学校读书二年,第三年到企业顶岗实习,具体是一年学基础,一年学技能,一年顶岗实习。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市场不断发展变化,学校课程结构、教学内容远远跟不上行业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而打暑期工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重要途径,可以让学生工学交替,为第三年顶岗实习打好基础。

2.可以满足学生到企业锻炼的愿望。中职学校90%的学生来自农村,他们的父母大多数常年外出打工,学生变成了留守青年,而暑期时间又比较长,学生放假回家无所事事,不少学生希望利用暑期的时间去企业锻炼,早点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提高社会能力。

3.可以增加社会阅历,提高实践能力。知识可以传授,而能力是不能够传授的,只有通过实践不断获取。打暑期工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生活阅历,理解、掌握学习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动手能力。

4.可以培养自立、自强精神。靠自己的劳动生活,不依赖别人,勤奋进取,这是中职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品质、可贵的精神。打暑期工可以促使学生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品德,不断提高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5.可以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中职学生大多数家庭经济比较困难,通过打暑期工,可以赚取部分生活费,从而减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压力,也让学生找到自食其力的感觉。

6.可以积累人脉资源。人脉资源就是社交圈。在现代商业社会里,人脉资源是职业人士愈来愈重要的资源,通过打暑期工,可以认识企业内部不同职别的人员,甚至是企业外部的人员,作为将来的职业人,这种资源直接影响一个人一生的职业发展。

二、中职学校组织学生打暑期工的过程管理

1.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学生打暑期工的组织和管理。中职学校成立招生就业科或就业办公室,配备一定数量的专兼职教师,为学生打暑期工提供事前、事中、事后服务。

2.要对安排的企业进行考察。学校应选择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依法经营、规范管理、安全生产有保障以及生产经营范围适合学生自身条件的企业安排。根据学生的特点,不安排上夜班,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加班学生要自愿等。

3.签订用工协议。为了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学校与企业、学生与企业要分别签订用工协议书,明确打工期限、工作时间、打工内容和地点、劳动报酬、劳动保护、意外伤害保险、打工纪律、打工终止条件等各自责任义务。

4.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端正态度。在学生离校前,要做好学生的打工动员,明确打暑期工的目的意义、打工注意事项、打工要求、打工应遵守的纪律、办理打工的各种手续,教育学生遵守学校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工作,服从安排,按质按量完成工作任务。

5.派教师驻企业管理。学校人和职业人在成长责任、个性团队、思维行为、智力品德等方面有很大的区别,必须派教师驻企业管理,加强学生打暑期工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同时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做好学生的思想稳定、情绪疏导工作。

6.打工期间安排教师看望学生。招生就业科的教师除了平时通过网络、通讯等与打暑期工的学生联系,了解学生打工情况,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还要在学生打工期间到企业看望学生,关心学生的思想、工作、生活和身体健康,协调企业处理学生打工中出现的问题。

三、组织学生打暑期工应注意的问题

1.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教育部《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等法律法规。不能安排16周岁以下学生、一年级中职生打暑期工,不能安排学生从事高空、井下、放射性、高毒、易燃易爆,以及其他具有安全健康隐患的企业打工,不得安排学生到酒吧、夜总会、歌厅、洗浴中心等营业场所打工。

2.必须办好打工手续。去打暑期工的学生必须本人提出申请,家长同意,班主任签署意见,职能科室审批,对于未满18周岁的学生,还应提供监护人知情同意书。

3.不能收取学生的任何费用。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不得通过中介机构有偿组织、安排和管理学生打工,不能收取管理费等费用,学生打工必须同工同酬,打工工资由企业直接发放到学生的银行卡。

4.派驻企业的教师为专业教师。根据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为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促使教师熟悉企业生产环节和操作工艺,获取最新技术信息,派出的教师最好是专业教师,并且具备一定的学生管理经验。

暑期实习岗位总结范文3

【Abstract】Internship practice is an important process of higher vocational teaching,it is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realize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operation of professional students have some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 the process of professional practice. In order to deepe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practice to help,the paper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to these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P键词】铁道运营;顶岗实习;策略

【Keywords】 railway operation; internship practice;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G6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3-0152-02

1 引言

高职院校以培养技术性人才为目标。高职院校普遍采用“2+1”的教学模式,即大学前两年在校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第三年到专业相关单位进行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学生必修的环节,是将理论知识与企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1]。

高职生顶岗实习作为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相关研究还比较少,特别是针对不同专业顶岗实习的研究更为缺乏。论文主要以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为例,以调研资料为基础,深入分析学生在顶岗实习环节中的问题及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2 铁道运营专业顶岗实习概况

铁道运营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一般安排在大三年级,学生已经基本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具备相关实习岗位所需的理论基础。顶岗实习的形式有分散实习和统一实习。

2.1 分散实习

铁路局、地铁等单位的招聘一般从大二第二学期开始,所以部分同学在开始顶岗实习前,已经与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部分铁路局组织学生在大三(以第二学期为主)到企业进行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缩短适应现场工作环境和岗位要求的实践。

2.2 统一实习

对于签约铁路局没有实习安排的学生和暂时没有签约的学生需要参加学校组织的统一实习。统一实习,是指有学校联系专业相关实习单位,并签订实习协议,然后组织学生前往顶岗实习。统一实习,由学校和单位共同确定实习时间、制定实习计划,单位负责现场实习安排、学校负责日常管理。

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铁道运营专业2017届毕业生有537人,其中参加签约单位分散实习的为95人,占总人数的17.7%,统一实习人数为442人,占82.3%。统一实习的学生安排在北京铁路局天津站、天津西站、塘沽站、南仓站。

3 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3.1 校企合作机制有待完善,学校作用有待加强

目前,铁道运营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单位一般为各客、货运车站和编组站。由于车站工作的专业性较强,学生只能在最基层的岗位实习,特别是对于编组站,实习生一般只能“跟岗实习”,不能对相应的设备进行操控。同时,在制定实习计划时,往往车站根据生产实践的需要进行安排,计划性较差,实习生只能在一两个岗点实习,不能全面接触专业相关岗位。

3.2 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特别是安全管理有待完善

顶岗实习在校外企业进行,学生的实习工作由单位负责,但主要的管理工作由学校负责。特别是在个别实习单位,实习任务相对较轻,实习学生的课余时间一般自己安排。对于进行分散实习的学生而言,由于学生分散、距离较远,单位一般只注重实习过程中的日常管理,存在安全隐患。总之,相对于在学校而言,实习生的管理难度加大,其日常生活、实习安全成为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3.3 评价机制不完善,学生实习积极性有待提高

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有的同学因为迟迟未签约,心理状态不好,无心或带情绪实习;而有些签约的学生,又觉得实习对自己意义不大,对实习应付了事。

4 铁道运营专业顶岗实习的策略建议

针对实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改进,对提高学生实习效果、深化校企合作、提升学校办学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4.1 加强校企合作,优化实习安排

根据专业的教学计划、企业的生产实际,合理安排学生实习计划。要尽量安排学生在可以实际操作的岗位进行实习,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于不能实际操作的岗位,要定期轮换,使学生能够了解更多岗位的生产操作流程[2]。在客运站实习的学生,一般和正式职工的工作时间、工作内容一致,学校要在合理范围内为实习生争取更多的报酬。

4.2 加强日常管理,建立定期巡视制度,确保分散实习学生安全、有序实习

分散实习,一般实习内容与自己签约的岗位一致或相关,实习内容相对充实,管理相对严格,学校管理的重点是做好日常联系,确保安全[3]。为分散实习的学生分配指导教师,实行班主任、指导教师双重管理。建立专门的QQ群、微信群、邮件群以及超级校园等现代化的通信手段,及时与学生沟通。指导教师要了解学生实习工作情况,解决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专业问题,提供有效指导。班主任要定期了解学生的在岗情况、生活情况、身体情况等,为学生排忧解难,遇到突然情况及时上报。班主任要及时将有关的学校政策、安排通知实习学生,以免影响学生正常毕业。

班主任、指导教师要每周与单位实习生管理负责人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动态;建议单位提供实习生考勤表,以便更准确地对学生进行评价。

学校排专门的实习管理人员(包括指导教师)定期赴实习单位现场巡视。一方面,与单位领导进行沟通,掌握学生实习的综合情况,针对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协商解决。实习生还没有毕业,要避免出现单位安排超范围的实习安排,保证实习生身心健康。另一方面,了解学生在实习、生活中的问题,有针对性进行帮助,对专业课程进行辅导。

4.3 统一实习派教师跟班,加强指导

对于统一实习的学生,要安排指导教师进行跟班指导,及时解决实习中的专业问题。若实习站段距离较远,需要在现场住宿,指导教师要做好值班工作。严格落实请销假制度,安排好学生日常生活,避免学生在非实习时间发生意外,遇突况要妥善处理、及时上报。特别是在编组站,位置相对偏僻,线路、车辆繁多,要加强宣传、引导,避免出现意外事故。

4.4 通过春暑运,深化顶岗实习机制

我国人口众多,每年的春运、暑运对铁路系统来说都是巨大的考验。春暑运期间,客运车站客流会激增,车站职工压力较大,对铁路院校相关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需要增大。目前该校铁路专业春暑运实习主要在天津站、天津西站、北京站。学校要以此为机遇,深化顶岗实习机会,建立专门的春暑运顶岗实习方案。一方面要加强与合作车站的联系,明确实习生的权利和义务,使学生在为春暑运贡献力量的同时,增强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要时概嘌倒ぷ鳎确保春暑运顶岗实习安全有序。

4.5 加强评价制度,建立奖惩措施,激发学生实习积极性

针对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积极性不高的情况,应该建立完善的评价制度评价由学校和单位共同完成,涵盖学生出勤情况、实习中遵守纪律情况、实习态度、实操考核结果以及非实习时间的日常表现情况等方面,是一个综合的考查结果。学校对顶岗实习评价为优秀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精神、物质奖励,甚至优先推荐工作。

【参考文献】

【1】张立平,叶清贫,石R峰.对接铁路春运暑运做实顶岗实习[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24.

暑期实习岗位总结范文4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台州317000)

摘要: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不可或缺的实践方式,然而工商管理类专业因其专业特性导致顶岗实习的开展困难重重。本文介绍了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在实践中不断改革的四种顶岗实习模式,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试图探索出一条最适合工商管理类专业顶岗实习的新模式。

关键词 :高职;工商管理;顶岗实习;实习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7-0138-03

顶岗实习是专业教学工作中综合性最强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高职院校有效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最重要的形式,也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近年来,高职院校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组织学生顶岗实习,教学效果显著。顶岗实习强化了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促进了高职教育与毕业生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

然而,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的顶岗实习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如专业就业岗位范围过大、实习单位岗位的有限性、实习地点无法集中等,不如工科专业容易组织和安排,最后导致岗位与专业不对口、走过场、流于形式、监管不力、评价不客观等问题产生。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从2009年至今对工商管理类专业顶岗实习进行了多次改革与实践,致力于探求适合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顶岗实习的新模式。

集中实习模式

传统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为“2.5+0.5”式,也就是两年半的在校内学习再加最后一个学期的毕业实习。但是,毕业实习更注重就业,从而轻视了学校指导教师对专业技能的指导,因此很多高职院校趋向于改革为“2+1”模式,即一年级、二年级在校内学习,三年级全年在企业进行实践锻炼。这种模式更多地只是延长了毕业实习时间,让学生成为某个岗位技能的熟手,但不符合知识认知的发展规律。因此,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工商管理专业2008级实行了“1.5+0.5+0.5+0.5”的工学交替集中顶岗实习,即一年级和二年级上学期在校内学习,二年级下学期集中去企业进行技能型顶岗实习,三年级上学期回校学习,三年级下学期进行毕业实习。

2008级工商管理系4个班共163位学生在经过了一年半的校内学习后,到离学校较近的星星集团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的顶岗实习。星星集团是一家以制造业为主体,产业多元且投资领域广泛的大型企业集团。实习生承包了该集团下属浙江星星家电股份有限公司的一个小冰箱生产车间和一个特种柜生产车间,在企业师傅的指导下进行轮岗实习。实习生吃住在企业,纳入该企业的员工管理。工商管理系工商管理教研室11名教师,每天一名轮流去企业进行指导。

不到两周时间,实习生对实习的新鲜感逐渐消失,问题便陆续出现:学生认为车间工作多是一线操作,与管理专业不对口,学不到专业知识且过于辛苦;企业对职工与实习生的不同待遇让实习生心生不满而消极怠工,迟到、早退现象严重;企业认为部分实习生过于心高气傲无视企业管理制度,企业常用的薪酬处罚方式对实习生起不到约束作用,导致车间绩效较低;教师每天的询问指导影响了企业的正常工作进度,反而不被企业欢迎,等等。

从第三周开始,就有个别学生提出自己有更合适的实习机会,希望不参与集中实习,经过系里核查,证实了该情况,系里最终同意了该请求。陆续地,有大量学生通过各种关系找到其他岗位并进行了最终的分散实习。到该学期末,只剩下23名学生在最初集中实习的企业。

分散模式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对口岗位的特性决定了集中模式的失败:(1)人数上无法满足。大型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大多实行岗位责任制,人员相对比较稳定,且考虑到安全、秩序、产品质量等因素无法接受大量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实习生进入管理类岗位实习。小型民营企业根本没有足够的管理岗位供给学生实习。(2)岗位难以对口。个别大企业基于校方关系愿意提供的实习岗位也多是基层的一线岗位,机械性的操作比较多,专业与岗位不对口,不能被广大学生所接受。

因此,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专业2009级学生的二年级技能型顶岗实习采取了分散模式,即由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岗位的方式。在由各班班主任统计好学生最终的实习地点之后,均衡考虑实习地点距离以及学生人数确定指导难度系数进行指导教师的分配。例如,较远的杭嘉湖区域的实习学生共6名,由1位教师指导;周边温州地区实习生共18名,9人一组,由2位教师指导;台州三区内的实习生共80名,16人一组,由5位教师指导。台州三区内的学生指导教师必须每周去企业指导一次,浙江省内的其他地区指导教师必须一个月去企业指导一次,省外(经劝阻及帮忙落实,只有一名学生坚持在省外)学生经家长证明后,指导教师不需要到场指导。其余时间定期通过E-mail、QQ、电话、微信等方式进行指导,学生周记通过网络传给指导教师,教师审阅后进行回复。

此种方式运行不久,出现了诸多问题:(1)学生频繁“跳槽”导致按照地点分配的指导混乱。实习单位是学生自由联系的,很多学生频繁更换实习单位,甚至跨区域变动,导致按照地点进行分配的指导教师频繁变动指导的学生,而使指导教师并不能掌握学生的整体实习情况而无法指导到位。个别学生甚至在实习地点变动后没有及时告诉指导教师,导致教师到原来的企业无法找到学生。(2)指导教师差旅费报销无法落实。因为频繁地到岗指导,产生了大量的差旅费,而顶岗实习没有专门的补贴,导致差旅费报销的难度增大。很多指导教师在几次自掏腰包之后就失去了到岗指导的积极性。(3)指导教师时间的限制。因为指导教师还有大量其他年级的教学任务以及科研等常规任务,而远距离的到岗指导需要的时间往往与其他任务产生冲突,加上对指导教师外出指导监管的缺失导致最初规定的指导次数没有真正达到。(4)外界与家长的质疑。有家长提出质疑:一周一次甚至一个月一次的到岗指导有没有作用?这样长达一个学期的分散实习对于技能性的实习有没有必要?

有限的分散模式

在经历了两届“1.5+0.5+0.5+0.5”分散模式之后,工商管理教研室对该模式的实习生进行了多次调研,最终得出了一个重要的启示——一个学期的技能型实践时间过长,应在期间相应地加入岗前培训和实习后交流的阶段。为此,企业管理教研室又进行了新的探索,即“1.5+0.1+0.3+0.1+0.5+0.5”分散模式。也就是二年级的技能型实践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月,校内岗前培训;中间三个月,在台州内的企业分散顶岗;最后一个月,回学校再培训。

第一阶段,一个月的前两周安排企业模拟综合实训课程,学生通过手工沙盘的模拟操作对企业的整个管理流程有大致的了解;后两周安排几名企业专家对学生进行预实习指导并由校内教师对学生进行找实习工作的相关指导。第二阶段,除限制了实习区域外其他等同于第二种模式。第三阶段,学生回校安排了两周电子沙盘综合实训和两周总结交流提问时间。

该种模式下,学生对技能型的顶岗实习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作了更充分的准备,在实习过程中也更理性和忠诚,实习总结阶段通过电子沙盘的训练对企业各职能如生产、物流、营销、人事、财务有了更清晰宏观的再认识,并通过同学交流以及教师解答对其他行业和岗位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未来择业也有了一定的方向。而且因为实习期缩短以及对实习区域作了限制,大多数实习生愿意在学校所在地附近寻找实习岗位,也方便了教师指导。但是此种模式存在一个问题,因时间缩短和区域的限制,使得寻找就业岗位的困难大大增加。很多学生找实习岗位就占去了一个月甚至更久的时间,最后只能接受专业不对口的岗位。

分散、集中结合模式

对上述三种实习模式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可以找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工作中的关键问题:(1)从实习客观条件来说,工商管理专业对口管理岗位数量有限,很难找到能容纳大量学生集中进行专业对口顶岗实习的企业。完全分散后,有部分学生短期找不到合适的实习岗位,学校经费和教师工作强度的限制也无法保证指导教师到岗进行指导。(2)从实习主体主观上来说,企业不愿接收更不愿培养短期的实习生,甚至因为怕影响企业正常秩序而不愿意让教师到企业指导。学生眼高手低,无法胜任管理岗位工作,也不愿到一线进行实习。

基于上述问题,工商管理教研室在进行了企业、学生双方的大量调研之后,推出了“1.9+0.1+暑期+0.4+0.1+0.5”分散、集中结合模式。具体过程为:(1)“1.9”为理论学习阶段。时间为一年级和二年级(除去二年级下学期最后一个月)。(2)“0.1”为预顶岗阶段。时间为二年级下学期最后一个月。即模式三中启用的两周企业模拟综合实训和两周就业指导(比模式三更倾向于指导寻找到真正的就业单位而非仅仅实习单位的学生)。(3)“暑期”为确定实习单位阶段。时间为二年级的暑期。考虑完全分散和完全集中模式的弊端,必须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模式。因为分散模式均出现顶岗实习开始后学生仍然在求职的过程中,浪费了实习的宝贵时间,因此提早利用暑期时间先由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台州)求职并在暑期结束前一周内上报到教研室由教研室对岗位进行认可。尚未找到单位的学生由教研室统一安排到合适企业进行集中实习。最后进行指导教师的分配。(4)“0.4”为顶岗实习阶段。时间为三年级上学期(最后一个月除外)。因为地点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也为指导教师下企业指导提供了方便。指导教师每周一次到企业进行指导,每个月利用周末时间集中自己指导的学生进行交流。另外,引进顶岗实习软件,让指导更加秩序化并且严格监管。(5)“0.1”为综合模拟实训阶段。时间为三年级上学期最后一个月。学生回校进行管理沙盘的综合模拟实训以及经验交流。学生在经过了4个月的企业实践之后,也可能会出现疑问和困惑。通过管理沙盘的综合模拟,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掌握企业管理流程和操作技能。(6)“0.5”为毕业顶岗实习阶段。这一阶段可以继续第四阶段的岗位工作直接进入预就业阶段,也可以进行再次选择而进入预就业阶段。

这种模式可使顶岗实习单位和岗位的选择与真正的毕业就业紧密联系起来。中间仅仅只有一个月回校时间,这个时间尚在大多数企业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而且这一个月,学校也为企业提供了培训,因此受到企业欢迎。实习期间,作为企业未来的正式员工,实习生会严格要求自己,企业也更愿意接收学生并投入相应的培训成本。

这种顶岗实习模式一定程度上借鉴了订单培养的优势,将顶岗实习与学生就业无缝对接,又利用了顶岗实习的跟踪指导以及一个月的回炉时间让学生有了理论实践的再次认识过程,收到了良好的实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林国安.高职经贸类专业顶岗实习的全过程管理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12).

[2]张志强.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4).

暑期实习岗位总结范文5

大学生自我鉴定

暑期社会实践,是我们大学生充分利用暑期的时间,以各种方式深入社会之中展开形式多样的各种实践活动.积极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促进我们对社会的了解,提高自身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的认识,实现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更好结合,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要求,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的需要。而今年的暑假暑期社会实践则恰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走出校园,踏上社会,展现自我的绚丽舞台.利用假期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社会实践中检验自我.在实践中积累社会经验,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这将为我们以后走出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希望能通过暑期实践接触到一些大学里所接触不到的事物、学到无法通过课本来学习的社会知识,也希望通过暑假这个较为难得的机遇,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会所承认,找出自己的不足,来锻炼自己,完善自己,实现自我价值.

第一天由工人师傅带我参观了生产线、给我们进行了入厂安全讲座.

第二天我就正式进入车间参加生产.由于厂里对大学生比较照顾,同时也担心产品的质量所以我和其他三名工人一组,也包括那名带我参观生产线的工人师傅.

这次打工我被安排在*钠、亚*钠生产车间.(以下是对车间的介绍)

该车间主要产品为*纳和亚*钠,所用的原料是氨气和氢氧化钠,所经过的工艺流程有:氧化、吸收、蒸发、结晶、转化.

1氧化岗位

该岗位的生产任务是将原料之一的氨气经与空气的高温氧化后生成氮氧化物,作为下一步吸收的原料.

2吸收岗位

该岗位的生产任务是将氧化岗位产生的中间产物--氮氧化物与氢氧化钠反应,即实现氮氧化物的吸收,生成最初的钠盐.

3蒸发岗位

该岗位的生产任务是将吸收岗位产生的钠盐反应液进行蒸发饱和,以形成过饱和溶液,用于下一流程的结晶.

4结晶岗位

该岗位的生产任务是将蒸发岗位产生的过饱和溶液进行冷却结晶,并将形成的晶体和母液的混合物进行离心分离,最终得到产品和母液.

5转化岗位

该岗位可以说是一个中间循环岗位,其任务是将结晶岗位产生的母液(含未反应的碱液)与钠氧化物反应,进一步生成钠盐,并将本岗位产生的钠盐送入蒸发岗位重复进行上述工艺,本岗位是生产循环的中间载体.

我们一组是在吸收岗位,我本身不是化工专业的,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就被分配第五道控制程序,同时由那名工人师傅给我做一些必要的示范,指导,同时起到一些监督作用,避免我的失误给生产带来麻烦:第五道生产控制程序相对简单,负责输液泵的工作,就是注意循环水泵的润滑、电机电流是否正常,并做好评细纪录.现在的化工厂自动化程度比较高,工人劳动相对比较轻松,但是一般一个产间一班就一个人,一班的时间是8个小时,也就是说一个人在一个岗位上一呆就是八个小时.这八个小时的工作真的是十分单调,面对着没有丝毫生机的仪表板和电流表,让人全然提不起兴趣,但是随着与工人师傅共同工作的时间久了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不正确的,我现在只是短期性打工,没有过多体会到工作的压力,但是真正到了社会上,假若这份工作就是我的经济来源,有上司的批评监督,有固定工作时间的约束,有来自家庭的压力,有身体和精神的压迫感,,那时的工作就完全不同于现在的了,这时我就不会觉得这八个小时是多么的漫长,而是多么幸运了,毕竟只是暑假的实践性打工而已.大学是一个教育、培养的圣地,而社会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基地,能将学校学的知识联系于社会是一个需要不断磨练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升华的过程,实践活动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运用所学知识实践的途径与方式.亲身实践,而不是闭门造车,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为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将来更好的进入社会,

我总结了几点打工时候应该注意的问题,

1要善于与别人沟通,

2要有自信,

3要克服自己胆怯的心态,4在工作中不断地丰富知识.

自我鉴定范文

我于20xx年3月21日开始参加了由学校组织的为期2周的工厂实习活动。实习地点为吉林石化公司炼油厂。整个实习过程有:一、安全知识教育;二、熟悉流程、生产工艺;三、参观现场。主要的实习车间为成品车间、原油车间、装洗车间,最后还在工人师傅的带领下参观了整个厂区。实习内容以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和生产操作为主。这次的实习任务主要是在工人师傅、工程技术人员和老师的指导帮助下,通过自学、讨论、参观听报告、参观现场、草图绘制、总结等实习方式,具体做到以下内容:

1、了解工厂基建、生产和发展的全过程;产品种类、生产方法、产品质量和技术规格;原料、产品的性质、贮藏、运输以及产品用途等方面的概况。

2、了解各工段的生产方法、工艺流程;主要工艺条件和主要设备结构;各工段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实习目的

生产实习是高等工科院校教学过程的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之一,是学生在校期间完成理论教学向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过渡的必要环节,是对学生学习期间所获得知识的综合考察,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应用。生产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深入生产实际,使学生获得感性的生产工艺知识,在生产实习过程中,学生在工厂技术人员、带队教师的指导下,从生产工艺、原理、仪器、设备、仪表、厂房构筑、设备布置、技术指标、经济效益等等各方面在不同程度上掌握和了解,初步建立工程概念,为今后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理论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企业组织管理知识,培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完成在校期间的工程基本训练。

工厂概况

炼油厂前身吉林省石油化工厂,建厂初期隶属于吉林省管理,1970年开工建设,1980年建成投产。1978年划归吉林化学工业公司管理,更名为吉林化学工业公司炼油厂;1994年股份制改造,更名为吉林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炼油厂;20xx年11月,更名为吉林石化公司炼油厂。。截止20xx年末,炼油厂有员工20xx人,其中管理人员227人,专业技术人员223人,操作及服务人员15

62;机关设综合办公室、生产科、技术科、机动科、安全环保科、组织人事科、党群工作科等7个科室;下辖常减压一车间、常减压二车间、催化裂化车间、重油催化车间、柴油加氢车间、加氢裂化车间、联合芳烃车间、硫磺回收车间、延迟焦化车间、成品车间、原油车间、装洗车间、分析车间、仪表车间、电气车间、供排水车间、锅炉车间、综合车间等18个生产及辅助车间。炼油厂厂区占地面积1

55.42公顷,原油加工能力700万吨/年,有380万吨/年和320万吨/年两套常减压装置、140万吨/年和70万吨/年两套重油催化裂化装置、25万吨/年气体分馏装置、40万吨/年联合芳烃装置、90万吨/年加氢裂化装置、12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100万吨/年延迟焦化装置、90万吨/年汽油脱硫醇装置、30万吨/年液化气脱硫装置、10万

吨/年催化干气脱硫装置、7万吨/年加氢干气脱硫装置、60万吨/年酸性水汽提体装置、64万吨/年溶剂再生装置、7000吨/年硫磺回收等16套生产装置,以及锅炉、循环水场、污水处理场、原油和成品油罐区、装卸车等辅助设施。主要产品有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丙烯、苯、甲苯、邻二甲苯、混苯、化工原料油、石油焦、硫磺等20多个品种。20xx年,原油加工总量675万吨,商品总量650万吨。目前,炼油厂正在实施汽柴油质量升级和Ⅱ常减压装置改造项目,项目主要包括:Ⅱ常减压装置600万吨/年改造、催化裂化装置140万吨/年采用MIP技术改造、建设60万吨/年液化气脱硫及气分装置、新建120万吨/年催化汽油加氢脱硫及烃重组联合装置、160万吨/年柴油加氢精制装置和2万吨/年硫磺回收装置、以及进行贮运系统、公用工程配套系统的改造。项目建成后工厂原油加工量可达1000万吨/年,汽油产品质量全部达到国Ⅲ标准

车间实习记录

原油车间:

原油车间是以原油储存为主要任务的车间,车间的主要岗位分别是:原油罐区、蜡油罐区、原油卸车站、驻寨、计量、调度、办公室等。现车间共有人员为162人。岗位班次的运转方式为两种;一种是四班三倒(原油罐区、蜡油罐区),另一种为运输班(卸车站、调度)。

装置特点

a.车间大部分原油储罐为浮顶油罐,此种储罐限度地减小了原油蒸发损失。b.三个原油罐区与卸车站之间流程相连,可以实现最科学的原料平衡。c.原油卸车站拥有四个原油上卸鹤位和两个渣油上卸鹤位,可以最快速地处理原油、渣油瞎子车。d.渣油站台为装卸一体化站台,可以同时实现渣油装车与卸车。

储存原油种类及输送形式

储存原油主要分轻、重两种组分,按来源主要分为大庆原油、吉林油田原油、俄罗斯原油、扎赉诺尔原油。按输送形式主要分为管输原油和铁路槽车原油。俄油、大庆油两种原油性质的差异。

工艺原理

利用液体油品流动性能,通过不同的管路自压或用泵压进行卸车及输送油品入装置。

成品车间

成品系统于1976年开始长周期的投入使用。其主要操作是接收、储存、调合、转输半成品油和成品油,并按要求进行加温、脱水及计量。其最主要特点是罐区分散、战线长且储存介质易燃易爆。目前的成品车间共设置五个罐区,即:汽油罐区、柴油罐区、液化气罐区、渣油罐区、芳烃成品罐区,总存储能力19万立。9个泵房,即:汽油泵房、汽油消防泵房、汽油加铅泵房、柴油泵房、柴油消防泵房、液化气泵房、液化气消防泵房、渣油泵房、芳烃成品泵房。共有储罐77台,其中储油罐64台(包括10台球罐),其他储罐13台,冷换设备9台,机泵61台,其中油品转输用泵44台,消防用泵10台,其它机泵7台,以及全部出入该5个

罐区的全部输油管线约35万多延长米。汽油罐区1976年建成。目前的汽油罐区共有储罐17台,其中5000立储罐11台,20xx立储罐2台,1000立储罐4台,总储存能力63000立,共有离心泵12台,其中加铅泵1台,消防泵3台,消防泡沫罐2座。总占地面积约为93100米

2。柴油罐区1976年建成。最初的柴油罐区共有储罐11台,目前的柴油罐区共有13台储罐,其中5000立储罐9台,10000立储罐2台,20xx立的储罐2台,总储存能力69000立。油品转输泵7台,加降凝剂泵2台,消防水泵3台,消防泡沫罐1座。总占地面积约为54600M

2。渣油罐区1976年建成,目前渣油共有储罐7台,其中5000立储罐3台,3000立储罐2台,20xx立储罐2台,总储存能力25000立,共有油品转输用泵7台,其中离心泵5台,蒸汽往复泵2台,总占地面积约为21600米

2。液化气罐区1976年建成,后有扩建和改建,目前共有球罐13台,总储存能力7200立.其中1981年建成400立球罐三台,1986年建成400立球罐四台,1992年建成400立球罐一台,随着生产装置的扩建和改造,20xx年增建两台1000立球罐,20xx年增建3台1000立球罐。共有油品转输用泵10台,消防用水泵4台,另设汽车装车鹤位19个,总占地面积约为58000m

2。芳烃罐区1995建成,为30万吨乙烯装置配套。1996年10月投用,共有储罐8台,其中3000立储罐6台,1000立储罐2台,总储存能力20xx0立,共有油品转输用泵10台,总占地面积约为8400M

2。油品储罐及其附件炼油厂成品车间用于储存油品的设施为油罐,油罐共分三种类型,分别是立式拱顶罐、立式浮顶罐和球罐。汽油罐区、四苯罐区全部为浮顶罐,柴油罐区为部分浮顶罐和部分拱顶罐。渣油罐为拱顶罐,液化气罐区储存液态烃,全部为压力球罐油品储存的注意事项?

1、易燃性。燃烧的难易和石油产品的闪点,燃点和自燃点三个指标有密切关系。石油闪点是鉴定石油产品馏分组成和发生火灾危险程度的重要标准。油品越轻闪点越低,着火危险性越大,但轻质油自燃点比重质油自燃点高,加此轻质油不会自燃。对重油来说闪点虽高,但自燃低,着火危险性同样也较大,故罐区不应有油布等垃圾堆放,尤其是夏天,防止自燃起火。

2、易爆性。石油产品易挥发产生可燃蒸气,这些气体和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一遇明火都有发生火灾、爆炸危险。爆炸的危险性取决于物质的爆炸浓度范围。?

3、易挥发、易扩散、易流淌性。

4、易产生静电。石油及产品本身是绝缘体,当它流经管路进入容器或车辆运油过程中,都有产生静电的特性,为了防止静电引起火灾,在油品储运过程中,设备都应装有导电接地设施;装车要控制流速并防止油料喷溅、冲击,尽量减少静电发生。

装洗车间

?装洗车间建于1970年,是我厂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担负着我厂成品油出厂主要任务。目前车间共有三座装车站台,分别是汽油装车站台,柴油装车一站台,柴油装车二站台;一坐挑车站台,一座洗槽站台。汽油装车站台于1986年3月建成投用,设有2台浸没式内液压柴油大鹤管,另设有2台浸没式外液压汽油油大鹤管,同采用爬车牵引,双侧轮换液下装车。(20xx年新建一套膜法油气回收装置与其配套)柴油装车站台于20xx年9月建成投用,设有2台浸没式内液压轻油大鹤管,采用爬车牵引,双侧轮换液下装车。

?汽油装车站台设计装车能力为130万吨/年。两坐柴油装车站台设计装车能力为300万吨/年。汽油装车二站台设计装车能力为130万吨/年,目前正在建设中。洗槽站共有48个洗车鹤位,采用双侧洗车,可洗汽油、柴油槽车。工艺原理

1、根据液体油品流动性能,通过不同的管路自压或泵压进行装车。

2、对含污油槽车进行清洗,将清洗后的污油抽至污油罐内,从而达到洗车目的。

暑期实习岗位总结范文6

实 施 方 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落实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有关要求。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真正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根据市教育局统一部署,继续开展暑期教师集训活动。为确保暑期集训务实有效,特制订本方案。

一、集训的主要内容

1、把学习《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没的若干意见》,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规定的篇目、全国优秀授师郑琦和本单位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作为今年暑期教师集训的重要内容。学习《教育法》、《教师法》,学习教育局关于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

2.把暑期集训学习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利用集训时间,组织党员集中学习,保证规定学习时间,完成规定的学习内容,按照先进性教育要求,对照武穴市教育工作者对社会“八项承诺”,组织教职工开展针对性的自查反思,认真查找和整改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各自实际,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

3、继续开展重塑教育形象、校园形象、教师形象、校长形象活动,开展“无乱收费行为,无不良教师言行,无重大安全事故学校”创建活动,加强教行风建设,办好让人民满意教育的乡镇和人民满意教育的学校,争当人民满意的教师。

4、学习有关治理教育乱收费、乱补课、乱办班的会议和文件精神,自查自纠学校和个人存在的“三乱问题”。

5、把暑期集训时间和深化教育改革结合起来。学校要结合实际,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实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干部竞争上岗制,增强教育活力。

6、认真总结上学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好教师节表彰的推荐工作。制订新学年工作计划,布置秋季开学准备工作,做好劝学堵流工作。

二、集训形式和时间安排

1、集训形式:本次暑期集训采取分组讨论、学习为主,集中学习为辅相结合方式进行。

2、集训内容及时间安排(见附表)。

三、集训要求

1、学校要把暑期集训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抓紧抓好。加强领导,主要领导郭校长亲自负责,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特别在学习和讨论期间切忌搞形式、走过场,做表面文章。要务求实效。

2、集训期间,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任何人无特殊原因不得缺席,无故不参加集训的人员不能聘用上岗。有事必须向学校请假。学校制订集训纪律,并做好暑期集训考勤记载。学校将把本次集训情况作为年度考核、晋级、评优和实行聘用制的主要依据。

3、在学习讨论期间,学校因地制宜,紧密联系实际,重在更新观念,提高认识,解决问题,特别是在转变校风、教风上下功夫。

四、组织领导

为保障暑期集训工作顺利进行,特成立暑期集训领导小组。

组 长:何利民

成 员:郭国刚 周 斌

朱河小学

二00六年八月二十五日

附表

时 间集 训 内 容

8

26

日上午①组织学习《朱河小学暑期教师集训实施方案》

②组织学习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有关文件精神。

③组织学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有关文献

④何校长讲话

下午①分组讨论何利民校长讲话

②开展以“重塑教师形象,争当人民满意教师”为主题的大讨论

③按照先进性教育要求,征求意见交心谈心

8

27

日上午①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②组织学习“保先”教育活动规定的篇目

③组织学习全国优秀教师郑琦的先进事迹

④组织学习新修订《教育法》、《教师法》

⑤组织学习市教育局关于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

下午①对照武穴市教育工作者对社会“八项承诺”,组织开展针对性的自查反思

②针对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互查互帮活动,人人表态发言

③对照有关治理教育“三乱”的会议和文件精神,自查自纠学校和个人存在的“三乱”问题

④结合学校实际,针对查找出来的实际问题,制订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

8

28

日上午①制订人事改革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