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沟通心得体会范例6篇

职场沟通心得体会

职场沟通心得体会范文1

关键词:职业需求;高职;秘书;汉语运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1-0089-04

汉语运用能力是秘书的职业核心能力

通常来说,秘书职业能力主要是指秘书办文、办会、办事的能力。办文就是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而办会和办事,其中除了少数(如办公设备的操作及档案管理)是独自完成较少与他人沟通协调的事务,绝大多数都是需要秘书与组织内外的各种人物进行沟通协调获得他人支持完成某一项工作,从而协助领导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实现组织目的。会办事的具体表现就是秘书要善于交际、会公关、善于协调各种关系、活动能力强、容易与人沟通等。

国家《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中也将文秘专业归入“语言”大类之中,明确规定文秘专业“培养具有较强的文字功底和沟通能力,能熟练地运用现代化办公设备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其专业核心能力是指“较强的文字功底和沟通能力,能熟练地运用现代化办公设备的能力”。

随着计算机专业知识的普及和提高,能熟练地运用现代办公设备已经不是秘书独具的竞争力了,而且,随着在校生各种社团的蓬勃发展,许多学生社团的组织者办会办事的能力远远超越一般的文秘专业学生。要适应社会的需求,要保持文秘专业的基本特色,就必须回归到文秘专业的根基和核心能力的培养上,要强化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和沟通能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基于职业核心能力需求的高职文秘

专业学生汉语运用能力的具体培养目标

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传统的做法是开设“大学语文”、“现代汉语”之类的课程,但对于现阶段的高职生来说,“大学语文”等同于高四语文,而“现代汉语”围绕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五个板块的教学内容既无趣又无用,无论教师怎样改进教学方式,效果都不甚理想。

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英美,发展于70年代并为我国英语教学界引进推崇的“交际语言教学法”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交际能力是交际语言教学法的理论核心,该理论主张把学习者的交际需求作为出发点,而不是把语言平面结构放在首位。对交际能力的进一步研究中,影响最大的首推卡耐尔和斯温。他们把交际能力总结为四项能力元素:(1)语法能力:包括语音、词法、句法等语言知识,所注重的是正确理解、表达话和句子的字面意义所需的知识;(2)社会语言学能力:涉及语言使用的社会规则;(3)语言策略能力:包括言语和非言语两个方面的策略,主要用来补救交际较集中因缺乏应用能力导致的交际中断;(4)论述能力:指话语规则和在话语组成句子和话段时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因此,语言能力的培养目标更应注重如何运用语言进行有效的交际,包括生活交际和职业交际。对于初进高职文秘专业学习的学生来说,已经具备了母语(汉语)的基本词汇储备及语言策略能力,基本具备日常生活交际的能力,其所缺乏和亟待发展的是使用汉语的社会规则,即如何运用汉语进行职业交际的能力。

那么,培养基于秘书职业需求的汉语运用能力具有怎样的目标呢?笔者认为,有三个层面的目标是必须考虑的。

第一层面:使用汉语的规范性。中国多方言,为提高职业交际沟通效率,普通话作为标准语受到应有的重视。要求会说比较标准的普通话,会区分方言词语及句式、外语词汇及句式;能用书面语写作格式规范、无错别字无病句和方言的规范的公文;能正确使用公文专用语及应用文常用语;能区分应用文中容易混淆的词语的含义,如“定金”与“订金”、“遵照”与“参照”等。这个层面的标准可以使秘书上传下达的各种信息传递工作准确周密,忠实可信,体现出秘书的专业素养。

第二层面:使用汉语的得体性。语言文字是在人际之间使用的,由于职业交际沟通的场合和对象不同,交际目的内容不同,人境、心境、情境、物境不同,就会出现使用效果的差异。所谓得体地使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沟通,是指在职场中,秘书的沟通对象多样化,上司、部门领导、同事、客户都有不同的需求和期待,各持不同的“情”和“理”,秘书应该运用恰当的语言文字去沟通,做到沟通的内容切合其情其理,恰如其分,沟通的形式切合其物其境,从而被对方接受和认可,顺利实现交际沟通的目的。这条标准高度体现了秘书使用语言文字的有效性,是秘书汉语运用能力的核心标准,也是衡量秘书交际能力和办事能力的重要标准。

第三层面:使用汉语的灵活性。即应通过多样化的表达,体现汉语的文化表现力。职场交际与生活交际有一定的交叉,人们在实现沟通目的的同时同样需获得审美享受和情感的满足,比如一些时尚网络语言的使用,恰当的方言使用、幽默的语言技巧都能增强秘书的亲和力和个人魅力。在职业交际沟通中,它只是起辅助沟通成功的作用。

培养高职秘书专业学生汉语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课程体系建设,设置相关课程并对各课程进行科学清晰的定位

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贯穿一条培养学生汉语运用能力的主线(见表1中标的课程)。在这条主线当中,各门课程遵循语言运用的规律性,科学有序地或直接或间接地培养学生运用汉语的规范性、得体性和灵活性。《实用口才与交际》定位于普通话口语表达训练,减少口语交流障碍,要求获得国家普通话二级乙等证书。《应用文写作》定位于书面交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应用文以处理公私事务为写作目的,以精确严密和规范系统的语言按照一定的格式写作。作者写起来简便快捷,读者看起来直截了当,这样能迅速做出判断和处理意见。应用文的格式或者是“约定俗成”,或者是“法定使成”。在秘书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基于秘书职业需求的语言运用“规范性”,一是指写作格式和语言文字运用符合该文种本身的规范,二是指同时也要符合秘书职业交际本身的需求。

秘书职业写作的文种有两大类,一类是按《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的13种公文,无论是公文格式、语言、行文规则、收发文处理都是严格按法定规范进行训练,这一类的文种具有普遍的效应;另一类就是涉及行业的日常应用文书、事务性文书、财经类文书、传播类文书、礼仪类文书,这类文书的格式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形成的,互相效仿,习惯成自然,得到社会的公认。对这类文种的写作,就必须结合秘书职业交际沟通的需求,按照理论“够用”的原则,大胆摒弃“大而全”的写作理论,删繁就简,只让学生按最基本、最符合该文种特点和秘书职业需求的写法去写。如教授调查报告,教材介绍调查报告的标题有二种写法(文件式、文章式),前言有四种写法(简介式、结论式、评述式、提问式),主体有三种写法(纵式结构、横式结构、综合结构),结尾(或总结全篇加深读者印象,或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或对所调查的问题作归纳说明,指出其发展前景等等)有三种写法。如果从职业交际需求的角度来看,考虑秘书写作调查报告的目的都是给领导做决策提供参考,首先要确保所收集信息的真实性,其次不可过多地加工提炼,再次更没必要故弄玄虚以双标题去突出主题引起领导的注意,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标题只要求按文件式“(发文者+)事由+文种”去写作,就变成了规范的表达《关于……的调查报告》。为了证明调查报告的真实性,前言必须简介本次调查活动的时间、对象、范围、目的、调查方式等(采用简介式写法),这样学生牢记并掌握了标题和前言的最简单、最基本的写法,也是最符合秘书职业需求的规范的写法。主体部分按“调查获得的材料+从材料中发现的问题”这样的结构循环排列,给领导鲜明的印象(调查获得的材料和秘书从该材料中得出的看法都一目了然),便于领导对调查报告的内容重新整合,形成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思路。至于结尾的写法,就需要衡量领导的口味。有的领导对秘书的依赖性强,当然需要调查报告结尾提出建议,有的领导根本不希望受他人影响,该报告结尾顶多归纳一下所调查的问题,甚至不需要专门结尾。这样写出的调查报告就理性客观、平和内敛、张弛有度,适应交际对象的需求。这种写法既简便实用,又极大地提高了秘书职业交际沟通效率。

围绕学生提高交际沟通能力的教学目标,我院的文学作品鉴赏教学偏重于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中外文学作品鉴赏》定位于增强学生对人性和人情的感性认识,掌握一些人境、心境、情境、物境的规律性和共性,培养同情心和同理心,提高情商,为人际沟通的得体性奠定良好的心理和情感基础。经典文学作品塑造典型人物形象,从其社会角色到人物本我的角色直至最隐秘的内心世界,对人性人情的解剖深刻独到,引人深思。这些作品能把学生代入故事情节,与主人公同喜同悲。这不仅活络了学生在浮躁的功利社会几近麻木的情感,也训练了他们敏感细腻地琢磨、感受他人情绪变化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感知能力,为他们职业交际沟通的得体性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和情感基础。

《商务沟通》定位于传授秘书职场文化和职场语境知识,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综合训练秘书在不同职场语境下,面对领导、部门、同事、客户、媒体,面对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沟通对象不同的需求,如何运用汉语进行得体的沟通交际的能力。语言交际的基本要素包括交际的主体(年龄和婚姻状况、职务和身份、兴趣爱好、处境心情、文化素养等)、交际的环境(时间、地点,人际环境、文化背景等)、参与者的交际动机等。秘书工作的性质决定了秘书交际沟通的语境特点是:(1)角色功能的多样性。秘书要发挥多种角色的作用,必须善于在各种语境中沟通。(2)沟通对象的层次性。主要指沟通对象的职位、文化程度、年龄等是多层次的。这种多层次性,制约着秘书的言语表达。(3)交际场合的广泛性。交际场合,是指沟通的具体地点、情境。这是沟通语境不可或缺的客观要素。秘书部门处于联系上下、左右、内外的位置,决定了秘书说话场合的广泛性。(4)关系环境的多变性。沟通主体之间构成的关系,就是关系环境。社会中的人际关系是复杂多变的,秘书的人际关系同样复杂多变。

秘书使用的语言文字与常人使用的无异,其使用语言文字的目的是解决问题,不是演戏、说相声,平实性和得体性就成了秘书沟通的基本风格。其活动能力、办事能力强弱,取决于其语言沟通能否随交际基本要素的改变而恰当变换,使之从内容到形式都被交际主体接受和认可,从而顺利实现交际沟通的目的。使用语言交际沟通的平实性容易做到,而得体性的培养非常艰难,需要学生多方面的知识积累。在课堂教学中,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可以提高培训效率。

第一,要帮助学生树立好角色意识,明确自己的职业角色和交际沟通对象的角色,沟通要符合秘书身份,不使用不符合职业角色的语言。“90后”大学生不少人比较以自我为中心,个性张扬,在待人处事诸多方面都不太考虑他人的感受,尤其是秘书的角色错位是常见的。例如,公司每年年终都要召开一次由各部门经理参加的以“批评和自我批评”为主题的会议,以前会议都是由张总主持,这天张总正好有事,他要求秘书代替他主持这次会议。秘书组织会议的开场白有两种,第一种“各位同仁,张总临时有事,会议就由我来主持”(“二老板“角色);第二种“各位同仁,张总临时有事,委托我主持本次会议”(秘书角色)。通过大量案例训练学生时刻牢记自己的职业角色,超越职业角色的语言坚决不使用。

第二,要帮助学生掌握公序良俗知识,辨识沟通对象的层次和需求。职场中每个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都必须遵守公序良俗,但社会地位确有不平等,需求也千差万别,如果把握住了社会的公序良俗及沟通对象的层次差别和需求差别,运用语言文字就比较容易合情合理,被对方接受,实现交际沟通目的。例如,一员工下班途中遭遇车祸身亡,家属到公司闹事,要经理去给死者磕头,经理回避了。其家属不罢休,在公司打闹,弄得一片混乱,正常工作无法开展。关键时刻秘书挺身而出,冷静地对死者家属说:“我们公司的员工,自然是我们的亲人,他的不幸罹难,我们都很悲痛。我是经理秘书,我一定代表经理前去吊唁,并参加治丧。与此次交通肇事单位交涉处理善后工作,我会向经理请示并与有关部门协调,尽快给你们答复。况且,经理比死者年长,让他去磕头,你们于心何忍啊!”一席话,说得有情有理,不卑不亢,掷地有声,对方哑口无言,一场风波基本平息。此案秘书沟通成功的关键在于准确地抓住了对方对“赔偿”的需求并尽力想法满足,其次利用公序良俗的道理使其沟通内容既有原则又切合实际,非常得体。

第三,要强化训练,帮助学生明确每一次交际沟通的目的,根据交际沟通目的的不同选择适度的沟通内容和方式。例如,公司总经理因贪污受贿被绳之以法,新的总经理已经到位,公司拟对外发一则告启,承诺公司的经营活动将不会受该事件的影响,并希望得到更多客户的支持。在撰写过程中,应根据沟通目的考虑如何对该事件定性并回避有关细节问题(分寸的掌握),通过怎样的措辞使客户放心与公司合作。

以上四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规范性和得体性,除《中外文学作品鉴赏》外,其余课程的共同特点是在使用汉语中训练规范性和得体性。在训练得体性方面所占的课时数多于训练规范性的课时数。

此外,“经济法”、“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与客服”在完成各自教学目标的同时,对学生掌握语言使用的社会规则,提升职业交际沟通的规范性和得体性都起到辅助作用。

(二)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团活动,阅读交流时尚流行语、朗诵演讲、主持人大赛、文学沙龙、话本剧表演、方言接龙游戏、现场作文大赛、主题海报制作等。这些活动旨在培养学生汉语运用的灵活性,增强语言的文化表现力。秘书交际沟通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表现出特殊的社会生活美,是精神美、形象美、技巧美诸多要素完美和谐的统一,语言美与行为美的统一,语言美与仪表美的统一,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统一,技巧美与质朴美的统一。这四个统一,归根结底是规范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内秀与外美的统一。语言的文化表现力在秘书职业交际沟通中只是起辅助作用,况且它与使用者个人的情趣爱好性格关系较大,短时间内难以在课程体系中实现,所以主要放在课外活动中以学生的自主发展为培养途径。

(三)搭建社会生活和职场环境的桥梁,启发学生随时随地对自己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如亲朋聚会、各种义工活动、三下乡活动、勤工俭学、求职应聘,主动地、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在不同人境、心境、情境、物境中得体地运用汉语交际沟通,这是学生运用汉语实现职场有效交际沟通的前奏。

参考文献:

[1]杨群欢,吴新化.新时期秘书职业能力调查与高职文秘人才培养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1).

[2]马慧.交际语言教学法及其对高职应用型专业现代汉语教学的启示[J].语文学刊,2010(3).

[3]王艳慧.如何培养高职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J].辽宁高职学报,2009(8).

[4]刘桂婷,刘志忠.秘书实用口才艺术[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5]赵丽光.浅析秘书从业人员口才要求[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

职场沟通心得体会范文2

管理需要从沟通开始,新生代员工的社会适应、职场融入和成长发展也需要从沟通着手。有效沟通对于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职场中十有八九的人的心结和纠结都能通过有效沟通解决。

克服“这事不赖我”的沟通模式

当新生代员工遭遇上司不待见、同事不给力、老板不器重、客户刁难、频繁性流动等职场不适应症结时,会陷入“这事不赖我”的沟通模式:这个不对、那个不对;你错了、他错了、主管错了、环境错了好像唯独自己永远是正确的。

如果所有摆不平、搞不定的事情和问题,在沟通时老是从外在、环境和别人身上找原因,永远不能获得成长、改善和提高,更谈不上成人、成熟和成才,也绝不会有卓尔不群的成果、成就和成功。我们一定要先从自我身上找找看,寻根究底、追本溯源,问题症结在哪里?懂得反省和反思的人总是倾向于怪自己,不会反省和反思的人总是倾向于怪别人。“这事不赖我”的抱怨和指责是有效沟通的大忌,这是转嫁责任和自我原谅的最常见、最容易的逃避办法。

凡事找借口的员工,一定是组织中最不受欢迎的员工;凡事找方法的员工,一定是组织中最优秀的员工。在职来职往的上下左右沟通中,高手总是倾向于对内改变,专注于目标和行动,善于经营和反思自己。而低手总是想着对外改变,整天琢磨怎么搞定别人、改变环境,最后连自己也搞不定。当新生代员工的沟通模式与责任、担当绝缘,也就意味着与成长和成功绝缘。

了解上司的特点和需求,超越期望和要求

新生代员工要构建和谐、共赢的上下级关系,有必要深入观察和解读上司,了解他们的价值观、个人背景、管理风格和工作方式等,并在沟通中做出相应的自我调整,适应上司的处事原则和性格特征,探索掌握与各种上司的相处之道。

新生代员工只有基于对上司人性和人情的洞察进行沟通,才能深入了解上司的特点和需求。要在行动中与上司达成共识、形成共鸣、引起共振,首先应该把上司当成一个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有独特个性的平常人看待,然后才是前辈、领导、权威,他们内心深处也有脆弱和柔软的地方,也需要反馈、认同、肯定、关爱、激励和帮助。

新生代员工要想在职场中赢得上司的认可,要明确上司对工作的要求和期望是什么,做事情一定不要限于最低标准,随便糊弄一下就OK了,上司想要的结果绝不是“太难了”、“摆不平”、“搞不定”等。许多工作和事情值得多花些精力和心思,朝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标准努力,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让卓越成为一种追求,超越上司的期望和要求,不仅仅是达到上司的工作底线标准,也一定会赢得上司的另眼相看和关爱有加。

新生代员工若每次接受上司的任务时,都庄重承诺“老板,我办事,你放心”,刚开始上司对涉世未深的职场新人不了解,还会心中质疑:“你凭什么让我放心?”若他们每一次都正式许诺,不打折扣地践行自己的诺言,时间久了,老板在交待任务时会由衷地说:“你办事,我放心。”那种把事儿当事儿、全力以赴的态度是每个职场中人开疆拓土、升级晋迁、走得更远的利器和法宝。新生代员工若能运用好这一利器和法宝的话,就能构建自己职业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可依赖度。

以供应商思维,取沟通之势

职场的本质是一种供给需求匹配的交易关系,员工就如同供应商,提供独特的产品与服务,创造一定的贡献和价值;老板好比客户,为员工买单、支付相应报酬;员工与同事之间是一种竞争对手与合作伙伴兼具的竞合关系。新生代员工不妨把自己看成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若能以供应商思维和心态与上下左右进行有效沟通,以自己的持续有效供给满足对方需求,就能够获得好心情、好薪情。

新生代员工要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的工作我规划,能确保提供的独特产品与服务的质量超越对方的要求。没有哪一个公司不喜欢勇于担当、恪尽职守的员工,还要学会取沟通之势,不仅要了解与对方沟通的时机、场合、环境是不是适合,还要了解对方的性格特质、情绪状态和需求偏好,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顺势而为。

有效沟通需要清楚与不同性格、不同背景、不同层次的人交往的游戏规则,需要根据对方的性格、特点、背景与层次先迎合别人,满足对方的需要和思维习惯,从而实现话语投机、思维共振、情感共鸣的沟通效果。迎合对方并不意味着谄媚或者拍马屁,沟通主体的价值观、想法、信念以及原则并没有改变,只是选择了一种既可以帮助别人同时也可以帮助自己的更有效沟通方式。新生代员工在上下左右的沟通中若想利用对方的力量、赢得对方的好感、获得对方的支持,不管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要先迎合和屈从于对方的力量,这可以称得上有效沟通的“柔道法”(顺势而为),也可说是不抵抗原则,可以讨论,偶尔可以辩论,尽量不要争论。本·富兰克林说:“你与他人争论、辩驳、冲突,有时候会赢,但那是一个空洞的胜利,因为你不可能赢得对方的好感。”

摆正心态,明沟通之道

新生代员工在职场交往中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明沟通之道,明白与对方沟通的基本道理和原则,放低身段摆正心态,给对方充分尊重和支持。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新生代员工在沟通中一方面要学会对自身角色有清醒深入的认知:我是谁(角色认知)?我在什么地方(角色定位)?另一方面也要学会对其他人角色的正确认识和定位。只有准确理解了受众定位(受众需要什么)和自我定位(我能给受众什么),将沟通双方的需求和供给连结为一体,才能实现良性而有效的建设性沟通。

新生代员工要学会建设性沟通,就要有一颗同理心,学会换位思考,懂得基本的人情世故,不可逾越人际沟通的边界。新生代员工的平行沟通很容易产生“who怕who”的心态,这对沟通十分不利,要克服沟通障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先从自己做起、尊重对方,对方才会用同样的态度和方式对待你。

新生代员工的上行沟通要了解上司意图、表现积极支持、寻求上司反馈、迎合上司风格,谨记“上下”观念、安守本分、谨言慎行,尊重而不吹捧、请示而不依赖、主动而不越权。让上司感受到尊重、让上司省心放心,不可以下犯上,当然也不必奴颜婢膝。

精益求精,优沟通之术

新生代员工在与上下左右的交往中要学会不断总结、检讨反思、精益求精、优沟通之术,掌握、优化和完善一些与对方沟通的基本技巧、技术、方式和方法。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人无法靠一句话来沟通,总得靠一个人来沟通。”有效沟通意味着意义的有效传递和充分理解,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综合运用有效倾听、有效表达和非语言方式等多元沟通形态。有效倾听就是用耳朵聆听、用眼睛观察、用嘴巴提问、用脑袋思考、用心灵感受;有效表达要做到让对方听得进去、听得乐意、听得合理。非言语沟通在实际沟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比具体语言表达的信息更为重要。

新生代员工在特定沟通情景中除了要关注自己如何表达外,还要学会有效倾听,更要关注自己和对方的身体语言,因为对方不仅在乎你说什么,更看重你怎么说,话里有话会透出画外音、弦外意。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的身体是不会说谎的,形体暗示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晴雨表。

有效沟通是与上司建立和谐关系的关键,是上下级关系的剂、粘合剂和催化剂。有效沟通是职业成功的金钥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和影响职业生涯的成长与发展。沟通的背后其实是做人道理,沟通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职场沟通心得体会范文3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学生素质;沟通能力培养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当今社会已经形成一个各种关系纵横交织、各类环境重叠覆盖、各方因素相互作用的系统,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可以在脱离时局、脱离市场、脱离合作伙伴的情况下独自运行,也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在脱离社会、脱离人群、脱离环境的条件下独自发展,不论企业或是个人,要成功,就要全面融入社会这个复杂而开放的系统,而融入这个系统并能在其中游刃有余,沟通能力尤为重要。我们注意到,现在许多企业在招聘中都列出了“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具有团队精神”的要求,这是因为企业的管理者都意识到,在今天的社会要使事业得到发展,仅靠一些所谓的“能人”去单打独斗是难以成功的,工作的开展、事业的开拓,需要的是能够与他人有效沟通、积极合作的人才。因此,在我们的高职教育中,应该尤为注意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必须认识到,学生今后的成长成才,除应具有优良的职业道德、掌握好扎实的专业技能外,还应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

研究表明,一个人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有先天素质,也包括后天因素。所谓先天素质,指的是人们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它是能力形成与发展的自然前提和物质基础;后天因素,则是指对先天素质产生影响作用的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等。先天素质和后天因素交织作用,形成了人的能力并使其不断地发展。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通常简称为“民族地区”。受所在地域历史、文化、经济及教育发展水平的影响,民族地区高职学校的生源素质,与国内同类高职院校相比,有许多不同的特质。民族地区高职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相比其他地区而言,需要考虑其共性的地方,同时更应注意民族地区青年学生的素质特点。

一、民族地区高职生在沟通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语言能力

由于生活地域语言环境的影响,民族地区高职生的口语受母语习惯影响,在与他人用普通话进行沟通时,语言表达往往显得稍欠一筹,在对话反应、语意表述、吐字发音等方面常常是跟不上、讲不清、说不准,容易形成沟通障碍,这种情况特别是在进行初次沟通时,更为明显。

(二)人文素质

民族地区高职生以来自农牧民家庭子女为多,生活环境比较艰苦,家庭的收入层次和教育层次都比较低,从小在人文教育方面的培养会有所欠缺,在走出外乡与人沟通时,思想交流就显得不够顺畅,不易找到共同点。

(三)礼仪素养

民族地区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环境相对比较闭塞,人际关系相对较为简单。受其生活环境、习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民族地区高职生在生活习惯、礼仪素养上就显现出与现代文明礼仪的差异性,在与人沟通时,容易造成误解。

(四)沟通意识

高职生在沟通意识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民族地区高职生身上也同样有所表现。许多学生从小在父母面前和在家庭的圈子里,已经习惯了以我为中心,所以自我意识比较强烈,特别注重自己的感受,很少有换位思考的时候,与人打交道时缺少主动沟通的意识,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交流障碍。

(五)心理素质

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定式,也使得许多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在与人沟通不畅、人际关系理不顺的时候,会产生比较强的挫折感。一些学生可以在网络上洋洋洒洒、侃侃而谈,可回到现实生活中,便似乎换了一个人,对自己的身体、相貌、语言缺乏自信,甚至感到自卑,变得害羞,不愿说话,在与别人面对面交流时,惜言如金,不会主动提起话题,让人感觉不易接近,难以沟通。

二、民族地区高职生沟通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手段

我国高职教育的学制一般为三年,高职生在校学习的三年时间里,需要摄入的知识和信息量都非常大。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科学的安排和有效的方法,弥补学生由于从小所处的学习条件和生活环境影响而形成的沟通能力方面的“短板”,是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十很有必要深入研讨的课题。

(一)教学内容的科学选择

教学内容的科学选择,是开展职业教育的重要基础,是影响职业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教学内容的选择,体现在教学计划的制定及教学课程的设置上,高职教育机构特别是民族地区的高职院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除了要按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职业要求,开设与其所学专业相关的课程内容,注重加强专业知识、应用技能的培养以外,还应有针对性地选择开设一些素质课程,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沟通能力的培养。

按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定位及职业素质要求,我们在制定高职专业教学计划时,可先根据教学目标定向,设定4个课程包:公共基础课程包、专业课程包、综合实习课程包和素质课程包,每个课程包由数门相关课程组成。通常公共基础课程包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思政、体育等必修课程组成,专业课程包一般由1门专业核心课程、2门专业主干课程和3-5门支撑课程组成,综合实习课程包则由各门专业课的课程综合实训和到实际工作岗位实习组成,而素质课程包就应由我们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沟通能力而开设的素质教育课程组成,4个课程包的课时数分别占教学总课时数的比例按照“公共基础要够用、专业课程学扎实、综合实习重运用、素质课程有侧重”来制订,做到有体系、有重点、有针对。

素质课程可以开设为必修课程,也可作为选修课来安排教学,还可根据情况,通过讲座、报告等授课形式来实现教学目的。 开设哪一门素质课程,可从学生的总体特点、学习基础、所学专业等各方面考虑,按照素质培养目标的需要,结合本校的教学场所、设施以及师资条件等情况来确定。在欧美,“沟通学”早已被作为一门重要学科来进行研究,一些职业院校也将《沟通技巧》列为核心课程,而在我国目前对“沟通学”的研究尚处在一种边缘状态,在高职院校开设这类专门课程也处于初步尝试阶段,但这并不等于没有这方面的教学内容,如有的学校开设的《公共关系》、《商务谈判》、《商务礼仪》等课程,通过教学内容的展开,能够使学生了解沟通的原理、理解沟通的意义、学习沟通的技巧,对培养学生的沟通意识、沟通能力同样具有明显作用;又如《演讲与口才》、《学好普通话》、《音乐鉴赏》、《名著赏析》、《中国古典诗词》等课程的开设,对提高学生,特别是来自民族地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文素质修养,确实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而语言表达能力和人文素质修养的提高,正是培养提高沟通能力的重要基础。在这里特别要提到的,加强语言能力尤其是普通话的训练,对于来自民族地区的学生来说非常必要。语言能力是职业能力的重要部分,清晰准确的语言是良好沟通的基础,对于民族地区的学生,通过加强普通话的训练,能够很有效的克服语言交流障碍,消除有时因普通话发音不准害怕被笑话造成的羞怯(甚至会是自卑)心理,增强大胆与人沟通的信心。

(二)教学过程的合理安排

除了通过开设相关内容的课程来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之外,教学过程的安排,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当然也包括对其沟通能力的培养,同样也有相当重要的影响。

高职教育要树立为高职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理念,在教学过程的管理上,特别需要突出实践教学过程。要改变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授课方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以锻炼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实践教学可以采取校内实训、案例教学的形式,也可以采取到企业或单位工作一线现场教学、或校内集中讲授基础知识后再分别到校外企业单位实习、或直接到校外企业单位顶岗实习等形式。目前,通过加强校企合作,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主要的办学方向,国家教育部在2006年《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下,学生要走出校门,到企业生产第一线参与实际的工作,理论学习、技能训练和实践锻炼同步进行。在现代企业强调责任分工、注重团队合作的氛围中,学生的沟通能力会得到迅速的提高。

(三)教学方法的恰当使用

高职生教学方法的选用,特别要突出学生职业素质、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培养。要围绕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由“填鸭式教学”向“双向式教学”转变,采取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课堂讲授与课外调研、教师上课与师生研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别是在专业课教学上,可实行实训、教学一体化,将专业课搬到实训室,推行情景模拟教学,如目前在各高职院校已经推广的ERP沙盘模拟对抗课程就是实训、教学一体化的典型应用。这是一种很好的体验式互动学习,融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和专家诊断于一体,将企业结构和管理的操作全部展示在模拟沙盘上,学生分别组成若干个团队进行模拟对抗,每个学生都能直接参与模拟的企业运作,共同去发现机遇、分析问题、制定决策、组织实施,在接近实战的氛围中体验复杂、抽象的经营管理理论,感受市场竞争的精彩与残酷,在协作与对抗中启发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加强沟通与理解,锻炼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对在一些仍安排在教室、操场等传统教学场地的课程如部分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创设合作式学习环境,为学生团队协作意识的养成与沟通能力的发展搭建舞台,让学生体验到为了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就必须具有协作意识,并在学习中不断加强沟通,团结互助,共同完成学习目标,达到培养、提高学生沟通能力的目的。如在体育课教学中进行速度素质练习时,采用分队追逐跑比赛、迎面接力比赛、十字接力跑比赛等竞赛形式组织教学,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在团队协作中,体验到团队个体之间互相沟通、互相团结、互相鼓励、互相协作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个性心理的健康培育

学生的个性心理素质,对其沟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主动沟通者与被动沟通者的沟通效果往往有明显差异,主动沟通者更容易与别人建立并维持广泛的人际关系,更可能在人际交往中获得成功。

如前所述,学习生活环境的巨大改变而引发产生的易挫心理,是影响民族地区高职生主动沟通意识形成的主要障碍。针对这种个性心理特征,在系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有意识的进行一些抗挫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的承受能力、情绪状态、态度情况等,设置适宜的挫折场景,让学生吃一些苦、受一点累,体验挫折的感受,培养其面对挫折的勇气、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战胜困难的信心和能力,在困难的环境中磨练意志,在磨练中培养提高抗挫能力。

(五)实践活动的积极开展

实践活动是人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过程。素质、环境和教育是能力形成的重要因素,但这些因素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影响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可以说,实践活动是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高职生在学校就读期间的实践活动包括有课程实践和课外实践。课程学习是在校学生学习的主线,课程实践活动也就是如前所述的实践教学环节的实验、实训、实习等所有实践教学活动,对学生各项能力,当然也包括沟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这在前面的论述中也已提到,在这里主要说的是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课外实践活动是学生课内学习的延伸和补充,其内容和形式可以多样化,如建立各种学生社团组织,参与学校管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组织开展各项课外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竞赛、文体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三下乡”活动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在各种活动中,哪怕是参与一些与自己所学专业无关的兼职促销,都可以从中学习与人沟通的技巧,学会如何接近他人,训练自己的礼仪修养,逐步锻炼与同学之间的沟通、与教师间的沟通、与领导之间的沟通、与社会上相关人员的沟通,经过积极地参与,克服羞怯和胆怯的心理,掌握沟通技巧,敢于并善于沟通,沟通能力在持续锻炼中得到极大提高。

参考文献:

[1]郑喜群,祖彬,周强.高职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4(34).

[2]易敏.沟通的艺术.经济科学出版社[J].2006.

职场沟通心得体会范文4

一、沟通的作用

沟通的目的决定了沟通的首要作用-信息的传递和管理者之间矛盾的解决。企业的经营过程需要多种多样的媒价和载体,而沟通正是信息传递和解决矛盾所需要的最主要媒介之一。

沟通能够让企业职工明确工作任务和目标。要明确企业发展的目标,首先就是让职工了解企业的责任和自己的使命,使职工对企业宗旨的认识和管理者的认识一致,这就需要用有效的沟通来充当人与人之间、上下级之间互相沟通信息的桥梁。

沟通不是夸夸其谈、无稽之谈,要切合实际利用生动有效的载体,通过有分歧的事例,当大家对某一件事持有不同意见时,经过沟通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使双方看到事件的实效性,又要使对方看到事件的历史性、时限性,通过沟通让有分歧的一方认识到自己的观点是不符合实际的,从而达成共识,凝心聚力,形成克难攻坚的统一战线,这就体现了“沟通”的重要性。

激励职工之间、部门之间紧密协作。作为整体的一个企业组织,各部门之间是否融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个企业的运作状况。给所有的职工指定明确的目标,使职工的目标同本部门、本系统目标紧密相连,让职工意识到自己将要完成的工作,对企业整体目标是不可缺少的部分,职工能够在自己工作的过程中体会到自己的价值,这样就能够激励员工,为实现自己的价值和企业的目标而相互合作努力工作。

沟通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一个团结有凝聚力的团队才是有生命力的团队。作为企业内部职工之间的凝聚力是其运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凝聚力强的团队能够让职工愿意为企业做出最大的贡献,也能够为企业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

为了更好地与人沟通,也为了更好地掌握沟通这门艺术,也为更好地发挥管理者的管理才能,很有必要掌握管理沟通的技能和技巧。

二、沟通的技巧

沟通必须思路清晰、目的明确、相互尊重、赢得信任。

有效的沟通是有的放矢的,沟通最好是先征求对方意见,使双方心情轻松。在沟通过程中尽量保持思路清晰,并运用恰当方式和说话语气,力求措词清晰、明确,还要注意一些感情上的微小差别。同时,沟通过程中管理者必须把对方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这不但能得到他人的尊重,还会激发出沟通双方同甘共苦的热情,也有利双方通过沟通达成共识。

三、培养听的艺术

耐心的倾听能够激发对方的倾诉观,有利于从对方的谈话中找出说服对方的关键,增加沟通的有效性。善于聆听的管理者要在谈话中表现出对对方谈话的内容感兴趣,要全神贯注,要让对方知道你在认真的听,这不但能体现出你对谈话者的尊重,也可以给对方留下稳重含蓄的印象,在提高对你信任度的同时也提高沟通的效率。

四、尊重下层的意见和建议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人们不但需要满足生理、安全上的需要,还需要自我价值的实现,管理者广开言路,接受和倾听职工的意见,能够让职工感受到企业对自己贡献的认可,职工能够从中找到满足感和自豪感,这样就有利于激发职工的积极性。所以,管理者在决策以前应该让职工充分讨论发表意见,取得尽可能多的职工的共识,进而减少实施的阻力,提高工作效率。

五、把握沟通的时机和场合

沟通的效果还受到沟通时的环境条件的制约,影响沟通的环境因素很多,沟通方式、沟通双方的级别关系、社会风气以及沟通时双方的心情等。沟通需要抓住最合适的时机,实际不成熟不能仓促行事,贻误时机使沟通失去意义,沟通时还要考虑对方的心情,对方的说话态度、谈话地点、场所等,合理的利用这些能够让对方消除心理上的阻碍从而顺利的沟通。

六、掌握说话的技巧

谈话是沟通最主要方式。作为一名管理者同下属讲话时不宜以强加的语气表达自己的观点,否则就会让对方产生反感,哪怕你的意见是正确的,谈话时也要力求语言简练,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谈话时若发现对方有不耐烦的情绪,就应该适可而止或转移话题,以此改变沟通的气氛,对他人尊重的同时也体现了自己的素质、修养。因此可见沟通需要技巧和策略。

七、掌握沟通的辨证法

职场沟通心得体会范文5

1.《非暴力沟通》

作者:[美]卢森堡 著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名篇推荐:用全身心倾听

著名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发现了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这就是“非暴力沟通”。

作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人,也许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和“暴力”扯上关系。不过如果稍微留意一下现实生活中的谈话方式,并且用心体会各种谈话方式给我们的不同感受,我们一定会发现,有些话确实伤人。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给我们带来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这些无心或有意的语言暴力让人与人变得冷漠、隔膜、敌视。

非暴力沟通能够疗愈内心深处的隐秘伤痛,超越个人心智和情感的局限性,突破那些引发愤怒、沮丧、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思维方式,用不带伤害的方式化解人际间的冲突,学会建立和谐的生命体验。

2.《卡耐基沟通的艺术与处世智慧》

作者:[美]戴尔・卡耐基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名篇推荐:善于借鉴别人的经验激励自己

本书教会人们克服畏惧、建立自信,实现良好的人际沟通,开发原本拥有但却不曾利用的潜能。阅读此书,可以从日益增长的自信和热忱中,得到生活的力量,增进了沟通意见的能力,学会了做人处世的技巧。在职场上、在社交上、在个人生活中,都有详细的讲解,对于开阔我们的视野,在各种场合下发表恰当的谈话,博得赞誉,将有宝贵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3.《洗脑术》

作者:高德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名篇推荐:从复杂到简单

需要的时间

这是一部让你变得更加聪明的书,它是一场头脑风暴,注定改变你的思维逻辑。作者结合15年经验5万份资料3000次实验调查,从心理学上解读世界各隐秘部门、知名的领导人物都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段、在跟不同的角色合作时都能有逻辑地说服对方、说服一个团队甚至说服一个国家,这里面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作者让你从本质上全面了解洗脑真相。

4.《沟通达人》

作者:王健平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名篇推荐:比喻, 形象化的沟通

本书提炼了语言和行为这两种沟通方式的注意点,总结了寒暄、赞美、求援、拒绝等沟通方法的诀窍,分析了理性者、感性者、倾诉者、高傲者、犯错者、要求者等六种沟通对象的心理,并分享了如何与上级、同事、客户进行沟通,建立个人良好评价、人脉圈子和丰伟业绩的经验,全方位、多角度、分场合为职场人士点拨有效沟通的重点,针对性地加以分析、总结。

5.《关键洞察力》

作者:[美]罗伯特・利夫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名篇推荐:往坏处打算, 往好处努力?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一般需要三个要素,即“自己”、“他人”和“情境”。如果能够同时兼顾这三个要素,就能实现有效沟通,作者用自己50年的职业生涯很好地阐释了这一点。本书堪称“职业管理”与“自我实现”的完美典范。对于任何想要了解公关以及公关在危机管理、品牌推广、人际沟通方面的力量的人说,这本书都不可错过。

6.《沟通的分寸》

作者:刘飒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名篇推荐:你需要听听别人怎么说

成于贤ǎ亦败于沟通,良好的沟通能使人与人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本书从多角度入手,深入分析了人们在沟通中所遇到的各种情况,对一些生活中的沟通进行了场景再现,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阅读本书,能够帮助你有效增强沟通能力,掌握沟通技巧,拿捏好说话与做事的尺度,在面对任何人、身处任何场合时都能左右逢源,应对自如。

7.《沟通圣经》

作者:尼基斯坦顿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职场沟通心得体会范文6

关键词:软技能 职场 竞争力

何为“软技能”?“软技能”也叫做辅助能力,这是一个社会学术语,它包括一个人的人格特质、社交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语言能力、个人行为等,是指在工作和生活中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思维能力。这种技能被认为对个人所在的组织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尤其在那些需要与客户面对面交流的工作中,显得更加重要。

除了对在校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养成教育培训外,怎样加强“软技能”培训,提高他们职场竞争力,需要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职场礼仪培训

谈到职场礼仪,可能大多数人想到的这应该是酒店、航空、旅游等传统服务行业应该具备的。其实不然,礼仪是一种教养,它是人格特质、个人行为的体现,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在企业中,如设计工程师、售后服务工程师、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售楼业务员等,要有出色的表现,也都必须具备礼仪。

例1:欧阳同学毕业后,在一家工程机械制造公司从事售后服务工程师工作。有一次他到某企业进行售后服务,接待他的是一位女士,欧阳为了显示自己热情,很主动伸出双手,准备和对方握手。而对方没有回应,结果伸出的手只有尴尬地悬在那里,不知所措。后来他参加了公司内部礼仪培训,才知道与女士握手时,一定要女士先伸手。欧阳同学通过礼仪培训,加上他的专业能力,在后续的工作中,很快在公司年轻的同事中突显出来。

二、沟通能力培训

沟通能力是语言表达、社交能力等的综合反映,它包括与上司、属下、同事、客户之间的人际沟通。在职场中,碰到不如意的事,遭遇挫折时,需要自我心情的调适、自我激励和自我沟通。现代社会中,所有的成功者都是擅长人际沟通、珍视人际沟通的人。反之,将导致人际矛盾的产生,无法与别人协作,失去许多机会。

例2:毕业多年的小李同学,在专业能力和学识上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由于性格内向,而且一向我行我素,坚持自己的观点,对领导也是一样,只要他自己认为不对的就当面向领导提出,慢慢地,他的工作越来越难开展。他感到很困惑,觉得自己没有什么不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他把这种情况告诉老师,老师分析道:“你的专业能力和学识是不错,主要先自己改变两点,第一说话不要太直,否则别人难以接受,不是原则性问题,就不要与人家争论;第二多与他人进行必要的沟通,专业能力再强,不能把你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或表达不准确,在别人不了解你的真实想法的前提下,是很难进行合作的,尤其是部门之间的沟通,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词汇,不要张口闭口尽讲一些专业词汇,说人家这不懂、那不懂。这样很容易引起抵触情绪和不满,不配合你的工作,让你负责的项目不能顺利进行,老板会怪罪你的。”后来,这位同学努力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逐渐改变了自己,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例3:小杨同学在某公司工作4年多,在所属的部门是资历最深的员工,专业能力也比较强,由于本部门经理离职,原本以为这个经理非他莫属,然而公司却要求所有部门经理竞争述职。为此,他连续准备了一个星期,可是到述职上台演讲时,面对那么多同事和领导他很紧张,忘了好几回词,结结巴巴,效果可想而知。而另一位比他年轻的同事,在台上讲得绘声绘色,受到了领导的一致认可。

上述两个事例可知,沟通是一种手段,是交流观点和看法,消除隔阂、寻求共识、谋求一致的过程,是通向成功的一个阶梯。

三、“软技能”培训形式

“软技能”对于学生求职、择业、晋升有很大的帮助。但是“软技能”的提升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不同于“硬能力”,通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可以掌握,“软技能”的形成注重日常的积累,甚至需要经过长期的磨练才能获得。因此,在进行“软技能”培训时,除开设课程或讲座外,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具体建议如下.

1.主题班会

通过主题班会,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提高,不要像例3中的小杨同学,一到台上,就心里紧张、忘词。

2.兼职工作

通过兼职工作,可以使学生的礼仪、沟通能力等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锻炼,在社会实践中找出自己的不足,归纳自己的优势。

3.情景模拟

可以模拟一个公司的招聘情景、岗位竞争,或模拟一个产品开发设计团队,也可以模拟一个产品服务的情景。在这些模拟情景中,教师让学生自己构建创造性思维,将人格特质、社交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语言能力、个人行为等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