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路的名言警句范例6篇

关于路的名言警句

关于路的名言警句范文1

发人深省的警语。这些警语既是他们做人行事的经验总结,也是他们对后人的谆谆告诫。如果我们注意收集这些语言的精华,继承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能丰富我们的知识,还能帮助我们去认识人生、认识社会。所以,收集警句、学警句、练警句、用警句将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

活动。

一、名言警句的效应

1.写诗作文,要有警句

一个词精意丰,警策有力的警句点缀在平实、通俗的篇章里,仿佛在一片绿茵之中鲜明地开着一簇红花,绿更显葱茏繁茂,红愈见鲜艳俏丽,绿红互衬,相得益彰。古今名诗佳文,都是语言精练,警句迭出。唐人王勃《滕王阁序》,诸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的警句俯拾皆是;培根《谈读书》有“读书足以怡情,足以,足以长才”、“有一技之长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人用读书”的警句,意趣慧人!李白《行路难》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名言,情趣洋溢!篇章因警句而名,警句借篇章而传,难怪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警句焕发了辞章的文采,可见,警句是诗文名作的一个显著标志,更是诗文流传的一个重要条件。

2.警句往往标示文眼,凝聚着诗文的题旨

曹操的《观沧海》中的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写出他远大的政治抱负;冯骥才《珍珠鸟》写养鸟雅事,展示鸟对人由疏远到亲近的过程,文末推出警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点明了所叙事中的意蕴;李煜《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警句,是该词的核心内容。诗文中的警句多为文章的主题。由此可见,警句是写作成功的一个诀窍,更是阅读理解的一条捷径。

那么,警句从何而来呢?一是精炼,二是优选。百炼钢铁成,千炼语乃精。某一人事、意象、字词,久萦于心,百虑千思,反复概括推敲,筛选增删,这是炼句的必然方法和途径。王安石这样做了,乃有“春风又绿江南岸”的警句留世;杜甫这样做了,才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警句流传;苦吟诗人贾岛这样做了,才有“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千古佳话;欧阳修这样做了,始有“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名句。

3.借用他人的名句,必须优择精选,务求贴切

朱自清《春》引用南宋志南和尚的《绝句》中的诗句“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唐《琐忆》起篇引用鲁迅先生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诗句,概括了鲁迅的崇高精神和伟大人格,并以此点睛摄文,贯穿始终,可谓水融。以上是“大家”在选用、化用名人警句。而对初学者来说,借用他人的名句,务求贴切、自然。

综上所述,警句有如此的效应,我们何乐而不为呢?作为初中阶段的起始年级的学生,务必请从现在开始做起,从“我”做起,从日常的小事(如写日记)做起,学警句、练警句、用警句。

二、名言警句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作为初中阶段起始年级的语文教师,更有必要引导,训练学生走这条“康庄大道”,落实到具体的作文教学中,我把它分为三个步骤:

1.寻找、整理警语,并进行分类,主要由人生、情感、真理、惜时、治学、学业、自省、经济、俭朴9篇组成

实施:开始由老师每天选一两组警句抄写在小黑板上,供同学们摘抄、学习,并利用课前两三分钟集体朗读、背诵,抽查背诵相结合;然后老师逐步放开,指名一个同学负责此事,调动全班同学收集、整理名人警句,老师用课前几分钟抽查背诵。

2.仿写或改写警句,哪怕只改写警句中的一个字也行,这里面有成功或不成功的

实施:老师利用单周两节作文课中的一节课来训练,刚开始时,我从同学们学过的课文中找一些警句,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换为“青”、“吹”等。又如:《春》一文中有“大小蜜蜂嗡嗡地闹着”中的“闹”字,我就联想到“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这两处是否可以把它们换为“叫”“喧”“争”等;然后,扩展到课外,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敲”换为“推”等,最后逐步过渡到由学生提供名言警句,仿写或改写或经别人仿写、改写的句子由师生共同探讨,老师作适当点拨,主要让学生畅所欲言,我设计此方案的目的是锻炼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3.学会运用

实施:要求学生尽量把所学的警句用到每天的日记或作文,

乃至人际交往中。而我在每次批改日记或作文时,有意识地把名言警句圈出来,看看同学们用的是否妥贴、自然。

关于路的名言警句范文2

一、名言警句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作用

1、点明题意,加深印象。思想品德课的主要内容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和处事,绝大部分名言警句可以说都与之契合,起到很好的点题(引入、归纳、解释)作用。比如:在第五课“自我新期待”的“自我新形象”课题中,有一点讲到要不断完善自我,就必须善于从不同榜样身上学习不同的优点。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并加深印象,教材运用了孔子的一句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象这些名言警句多为学生熟知,因此更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余音绕梁,三日而不绝”的良好思想教育效果,可谓一节课利终生也。

2、印证观点,深化认识。正确运用思想品德新课程中的名言警句,对于学生正确理解课本知识将起到关键性作用。比如,在第二课“把握学习新节奏”的“享受学习”课题中,有荀子的名言:“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使学生认识到学习中积累的重要性;“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使学生认识到知识的无限性,在学习中要永不满足。通过运用这些名言警句,可以使教材观点得以强化,使学生认识得以深化。

3、活跃气氛,搞活课堂。思想品德课比一般的理论课程,如数学、自然等更难上,因为这些课程强调的是知识性、理论性、逻辑性,只须具备一定的智力、勤奋和基础即可,而思想品德要求学生学会正确地做人处事,无所谓知识性、理论性和逻辑性,亦非智力因素就能奏效。要上活它,让学生真正接受并在实践中外化为相应的行动,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多下功夫。

二、在教学中正确运用名言警句策略

1、利用名言警句导入课文。兴趣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驱力。作为一门德育课程,纯粹的理论阐述或逻辑演绎会扼杀这门学科的活力,而相关名言警句的佐证,则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课本的要求并非是死板的教条,而是前人在实践中遇到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宝贵总结,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探索成果,这就能使学生产生一种真实感和实用感。因此运用名言警句导入新课,也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一种有效方法。比如在完成课本“做情绪的主人”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就可以利用课本中“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这句名言作为直接导入。教师可以这样开头:“同学们都知道‘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这句老话,说人的心情舒畅、愉快,就能延缓衰老,保持青春;而终日忧愁、郁闷,则容易迅速衰老,早生白发。古人的这句话说明情绪对人的健康十分重要,历史上这方面也确有其事(如伍子胥….)。我们要健康地成长,就要尽可能多一些乐观,多一些欢笑,减少烦恼和不快。但是,生活能永远阳光灿烂,没有风雨吗?人生道路真能一帆风顺,没有困难和挫折吗?显然不会,在这种情况下,人就要努力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这样的引入就非常自然和谐,在由问题情景

关于路的名言警句范文3

关于安全生产格言警句语录

1) 安全生产:宽是害严是爱。

2) 设备隐患是事故的温床。

3) 违章作业是事故的根源。

4) 侥幸心理是事故的祸根。

5) 安全是公司发展的生命。

6) 安规是您生命的保护伞。

7) 大海航行靠舵手,电力生产靠安全。

8) 生命诚可贵、安全价更高。

9) 忽视安全等于轻视生命。

10) 违章是安全最大的敌人。

11) 生产再忙,安全不忘。

12) 当心!相邻近带电。

13) 进入工作现场先看再干。

14) 小洞不堵,大洞叫苦。

15) 浇好安全树,方开幸福花。

16) 业务由勤学为径,工作有安全做舟。

17) 违章指挥等于变相杀人。

18) 事故牵动千万家,安全要靠你我他。

19)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安全是职工的生命。

20) 宝剑锋从磨砺出,安全好从严中来。

关于安全生产格言警句摘抄

1)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2) 严格安全检查,避免严重后果。

3) 安全生产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4) 安全来于警惕,事故处于麻痹。巧干带来安全,蛮干招来祸端。

5) 安全要讲,事故要防,安不忘危,乐不忘忧。

6) 安全来自长期警惕,事故源于瞬间麻痹。

7) 千条万条,安全生产第一条;千计万计,安全教育第一计。

8) 一人把关一人安,众人把关稳如山。

9) 生命至高无上,安全责任为天。

10)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

11) 傲自满是事故的导火索,谦虚谨慎是安全的铺路石。

12) 冒险是事故之友,谨慎为安全之本。

13) 事事落到实处,安全有备无患。

14) 抓基础从大处着眼,防隐患从小处着手。

15) 专心工作为首要,质量安全皆顾到。

16) 无知加大意必危险,防护加警惕保安全。

17) 时时注意安全,处处预防事故。

18) 安全人人抓,幸福千万家。安全两天敌,违章和麻痹。

19) 细小漏洞不补,事故洪流难堵。

20) 安全投入不可少,隐患排查最重要。

关于安全生产格言警句大全

1) 企业效益最重要,安全生产第一条。

2)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一分责任,十分落实。

3) 安全是生命的基石,安全是欢乐的阶梯。

4) 安全是生命之本,违章是事故之源。

5) 安全是职工的生命线,职工是安全的负责人。

6) 眼睛容不下一粒砂子,安全来不得半点马虎。

7) 没有拉不直的绳子,也没有消不除的隐患。

8) 质量是安全基础,安全为生产前提。

9) 绳子总在磨损地方折断,事故常在薄弱环节出现。

10) 事故出于麻痹,安全来于警惕。

11) 安全生产,警钟长鸣。

12) 寒霜偏打无根草,事故专找大意人。

13) 安全法规血写成,违章害己害亲人。

14) 无情于违章惩处,有情于幸福家庭。

15) 容忍危险等于作法自毙,谨慎行事才能安然无恙。

16) 不求作多,只求作安。

17) 一人把好方向盘,众人坐好平安车。

18) 个人保安线,是生命线。

19) 安全帽——爱你没商量。

20) 安全带:是维系生命的纽带。

看了关于安全生产格言警句还看:

1.安全生产格言警句

2.2017安全生产格言警句大全

3.关于安全方面的格言

关于路的名言警句范文4

语文名言名句虽然在小升初语文试卷中所占份额很小,但确实小学生们能实实在在掌握的知识,下面是推荐的一些小升初语文名言名句,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一、对于下面这句名言理解正确的是:()

只有按照正当的法则生活的人,才不同于动物。

1、动物不会按照人类的法则来生存。

2、人类的生存法则只是针对人,按照正当的法则生活的人有别于动物。

3、不受道德法则约束的人和动物没有什么两样。

二、新学年到了,你会为自己选择一则怎样的名言警句来激励自己在学习上不断努力呢?请写下来。

三、下列格言谚语中你更喜欢哪一句?简单说说理由。

1、幸福不在于拥有金钱,而在于获得成就时的喜悦以及产生创造力的激情。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3、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

4、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5、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我更喜欢()句,因为()。

四、下面的说法中,第()句所说的不符合这句格言中所蕴含的意思。

言必信,行必果。

1、说话一定要算数,说到做到。

2、做事情不但要有良好的开始,更应该坚持做完。

3、讲信用的人说话算数,值得信任。

五、写出自己喜欢的名言警句,以告诫自己要永远真诚地面对身边人、身边事。

六、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索取什么。

爱因斯坦所讲的这句话表述了自己对于人生价值的理解,那就是:()

1、一个人要不断努力学习、实践,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评价一个人是好是坏要看他得到多少,为他人、为社会做了些什么。

3、努力奉献,不贪图回报,这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

七、对下面这句格言警句,理解正确的是()

当金钱在人们心中高到不恰当的位置时,世界就倾斜了。

1、金钱在人们心中的位置是不重要的。

2、金钱在人们心中的位置太高时,世界就倾斜了。

3、如果一个人把金钱看得太重,他的人生之路将走向歧途。

4、如果一个人把金钱看得太重,他将一事无成。

关于路的名言警句范文5

关键词:九年级;语文;复习;知识;积累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249-01

俗话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语文是一项杂科,对于学生的各项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有着极高的要求。特别是在九年级阶段,学生面临着中考的压力,语文作为一项主课,对于学生的日后学习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意义,语文基础知识作为语文知识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积累基础词汇,为语文复习打好基础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内容之一,良好的词汇积累对于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时,对课文出现的常用词语的掌握要达到“四会”,即会读、会写、会解释、会运用。这“四会”的落脚点在于运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前段时间比较盛行的《汉字英雄》节目,其实就是对于人们词汇知识的一个综合考察,想要获得“英雄”称号,就必须掌握良好的基础词汇知识。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运用《汉字英雄》节目的模式,在班上开展“班级汉字英雄评选”,组织学生在年级、全校开展“汉字英雄评选”活动,以便能够通过有效的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词汇、积累词汇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此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多观察、多积累,遇到不熟悉的词汇就及时的记录下来,通过查字典、请教老师同学进行解决,一步步的消灭知识盲区,切忌不懂装懂、存心应付。这就需要教师善于组织学生丰富词汇积累途径,通过小组学习、班级学习等形式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比如让学生每天在黑板一侧更新一些常见的易错字、易错词,大家每天都学会一点点,久而久之就能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二、积累成语典故,为语文复习巩固基础

成语典故是语文学习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的成语典故知识积累对于他的语文综合能力有着极大的影响。拥有充足的成语典故知识积累,学生在会话、阅读、写作的过程中就能够更加得心应手。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既代表了一个故事典故,又是一种现成的话,很多又有比喻引申意义而被广泛引用。

由于成语构词方法的特殊性,很多词义不是其表面含义,例如“文不加点”表面意思是文章中没有标点,看似不合规范,是个贬义词,其实是表达写文章一气呵成、文思敏捷、写作技术纯熟的意思,是个褒义词。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引导学生用心区分、认真学习,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要从成语源头入手,引导学生正确学习成语。我国的成语大多出自古代典籍,弄清它们的源头及含义,在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中,才不至于张冠李戴。比如“黄粱美梦”这一成语,很多学生容易写成“黄梁美梦”,如果教师能够将典故讲述一下,就能够让学生认识到“黄粱”是指食物,而不是“梁柱”,“粱”字就不会写错了。

另外也要注重从课文入手,丰富学生获取知识途径。入选初中教材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里面有大量常用的成语。教师要充分发掘和利用教材中这一宝贵的语言资源,并适当的拓展延伸,日积月累,学生成语积累量会相当可观。例如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就有典故:“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出处:《淮南子》:“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结网”,是希望得到对方的引荐;又比如李白的《行路难》典故一:闲来垂钓碧溪上,出处:指姜尚被周文王重用一事,典故二:忽复乘舟梦日边,出处:指伊尹受成汤重用一事,两个典故的含义:表达自己不甘消沉,继续追求的信心。

如果学生不了解这些典故,就很难进行诗词的理解,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互相交流,通过师生点评形成良性互动。这样,学生学得主动,学有所得。学生既学习了课文,又在迁移阅读中拓宽了视野,产生了朗读经典的强烈愿望,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成语,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自然会受益匪浅,有效的进行知识的积累。

三、积累名言警句,为语文复习拓展范围

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或普通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留传,是浓缩的精华。在交谈、写作中,一句精当的名言、警句,往往使谈吐生色,文笔增辉。或画龙点晴,一语中的;或者言简意赅,阐述深刻;或妙语连珠,意趣横生。所以教学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做好名言警句的知识积累,以便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为他们的阅读、写作打好基础。如学习《论语》十则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适当地进行拓展阅读,让学生认识到《论语》是语录体散文,许多内涵丰富、言简义丰,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日常生活用语,像“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小不忍则乱大谋”、“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等,至今还被人们频繁引用,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另外又例如学校中的宣传标语“无规矩不成方圆”、“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等等,这些都可以是学生名言警句积累的途径。通过这样的教学引导,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还能够让他们了解到名言的出处,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认知能力。长期积累既能构建自己的写作素材库,一旦运用起来就会随手拈来,又会陶冶学生性情,让他们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为人生发展奠定基础,使学生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运用名人名言指导自己的言行举止,提升他们行为的科学性与规范性,逐渐提升学生的综合道德品质。

中学时期正是学生知识积累、知识运用的高峰阶段,在教学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做好基础词汇、成语典故、名言警句的积累之外,也要引导学生积累名家名文、诗词歌赋,通过多样化的知识积累来丰富他们的日常学习生活,让学生感受到趣味横生的语文大世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他们的日后学习发展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关于路的名言警句范文6

〔关键词〕 时代警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特征,形成途径,启示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3)05-0038-05

时代警句短小精悍、简洁凝练,既通俗易懂又饱含真理,能很好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在群众中广泛持久流传,对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产生了重要影响。建党九十多年来涌现出的大量时代警句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探索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形式和现实途径方面,时代警句是值得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时代警句特征的整理总结,研究其形成途径,可以为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探寻有益借鉴和现实启示。

一、时代警句的特征

建党九十多年来产生的时代警句数量庞大、内涵丰富,但杂乱无章、不成体系。因此,总结分析其特征是研究时代警句的基础和前提,通过总结归纳不同时期的时代警句,我们发现时代警句具有如下特征。

(一)流传的广泛持久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涌现出大量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经典名句,内容非常丰富。诸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党指挥枪”、“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兵民是胜利之本”、“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一切帝国主义和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现四个现代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摸着石头过河”、“小康社会”、“共同富裕”、“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生态文明”、“核心价值”、“民主法治”、“合作共赢”、“群众利益无小事”、“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实干兴邦”、“中国梦”、“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等。

这些名句之所以能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开来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方面这些短小精悍的语言是老百姓熟悉的,言简意赅、精辟隽永、通俗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传诵;另一方面这些语言又包含着深刻的理论意蕴,能很好指导群众的实践活动。如邓小平1962年在“怎样恢复农业生产”的讲话中,借用了刘伯承经常讲的一句四川谚语“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来表达他对恢复农业的看法。改革开放初期,这句话再次在体制转型中广泛流传,1986年被摘登在《时代》周刊上。因此,这句话也被世界所周知。这句话来源于民间,老百姓对此有天然的亲切感,同时又通俗形象地阐明了“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拘泥于教条成说,注重实效”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解放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和指导群众生产实践有巨大推动作用。

(二)鲜明的时代性。时代警句是特定时期整个国家民族发展主题的集中反映,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也只有反映时代主题的话语才有生命力。因此,时代警句必然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

总结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警句,可以非常鲜明的看出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主题。“枪杆子里出政权”、“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打土豪、分田地”等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总结大革命时期的经验教训,深刻认识到武装夺取政权的重要性。进入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这一时期的主题转化为“救亡图存、抗日救国”,反映这一时期特点的时代警句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兵民是胜利之本”、“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解放战争时期,面对蒋介石的专制独裁,中国共产党提出

了“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在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之后,共产党提出“打到蒋介石、解放全中国”、“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口号。

“消灭封建土地所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走合作化道路”、“实现四个现代化”、“求同存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反映了党在建国初期致力于从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领域全方位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践。之后,由于受到“极左”思想的影响,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过程中走了一些弯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率先打破了长期以来“极左”思想对群众思想的禁锢,“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改革死路一条”、“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等喊出了时代的最强音,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改革是一场全新的革命,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在此背景下“摸着石头过河”、“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为人们指明了道路。“发展才是硬道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体现了这一时期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入认识,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时代主题,党的领导集体又先后提出了“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反映新时期发展主题的经典名句。

(三)人民利益的鲜明性。只有符合群众利益的话语才能打动群众,只有说到群众心坎上的话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因此,时代警句必然是符合群众利益、反映群众心声的话语。

土地革命时期“打土豪、分田地”,极大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特别是贫雇农参加革命的积极性和坚定性。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抗日救国”、“救亡图存”成为全体中华儿女的心声,最终实现了“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实现四个现代化”激发起广大中国人民在一穷二白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安徽省小岗村迅速席卷中国农村,促进农村生产力的极大发展,粮食生产连年增产,解决了中国人的温饱问题。“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唤醒了广大中国人的致富热情,成为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高速发展的不竭动力。“让百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群众利益无小事”、“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群众利益”、“权为民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改善民生”、“美丽中国”等话语都是新时期能真正体现人民心声的话语,成为百姓熟悉、热情传诵的时代警句。

(四)真理的实践性。时代警句是在长期革命建设实践过程中的理论升华,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枪杆子里出政权”形象生动地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然而这一正确认识是在蒋介石破坏国共合作,中国共产党付出惨重代价并吸取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教训中认识到的。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之后,中国共产党教条地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在一些城市发动了武装起义,但绝大多数都以失败告终,此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中国革命的道路不能照搬别国经验,而是要在了解中国国情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为指导,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总结建党以来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和惨痛教训,从而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革命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深刻反映了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但是这种认识也是在总结了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基础上提出的。邓小平指出:“1958年到1978年这二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1 〕 (p116 )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也是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社会主义发展经验教训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但是发展过程中的高能耗、高污染、不可持续、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逐渐凸显,从而促使我们思考“需要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为谁发展”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使我们清醒的认识到必须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

二、时代警句的形成途径

时代警句不是主观臆造,而是有其独特的形成途径,正确把握时代警句的形成途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时代警句。

(一)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实事求是”是毛泽东

用中国化语言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生动转化和高度概括,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包含着唯物主义、辩证法和认识论的基本观点,集中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基本论点。毛泽东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2 〕 (p801 )毛泽东用“实事求是”四个字简明指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质精神。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在新科技革命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邓小平敏锐认识到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基础上作出的新论断。马克思把科学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3 〕 (p372 )马克思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4 〕 (p94 )在总结马克思基本观点基础上,1978年3月18日,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着重阐释了马克思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思想,并进一步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而将人们对科学技术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高度。此后党和政府结合“拨乱反正”工作进一步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科教兴国”战略,这都是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著名论断指导下作出的正确决策。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时代警句对中国改革开放有着重要意义,这一时代警言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生动转化。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5 〕 (p55 )毛泽东进一步指出“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是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的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 〔6 〕 (p284 )改革开放之初,为冲破“两个凡是”对人们思想的禁锢,理论界进行了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从而得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科学结论,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来源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一切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是毛泽东在1946年8月6日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谈话中提出的著名论点。这一论点是毛泽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对俄国十月革命、国际反法西斯战争中革命力量与反动力量对比基础上得出的。毛泽东指出:“决定战争胜败的是人民,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 〔7 〕 (p1195 )这些论断无不是在总结了群众革命实践经验基础上得出的。

“将革命进行到底”是1948年12月30日毛泽东为新华社写的1949年新年献词。毛泽东在这篇新年献词中首先分析了解放战争过程中敌我力量的对比,认为在进入解放战争的第三个年头,敌我力量发生了根本转变,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取得胜利已成定局。毛泽东进一步指出“敌人是不会自行消灭的。无论是中国的反动派,或是美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都不会自行退出历史舞台”。 〔7 〕 (p1374)因此,他主张用革命的方法,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将革命进行到底”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总结中国革命历史经验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生产力”的著名论断,是在不断总结世界发展经验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来的。在改革开放进行一段时间之后,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邓小平特别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必须摆脱贫穷”等论点,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遭遇严重政治风波之后,邓小平指出“压倒一切的是稳定”、“中国不允许乱”、“办好自己的事”、“坚持社会主义、防止和平演变”等都是基于中国改革发展实践基础上得出的正确结论。

(三)来源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时代警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复活,用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语言改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经验。最典型的就是毛泽东的“实事求是”,该词出自《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一书中的“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江泽民提出

的“与时俱进”是又一典型,“与时俱进”源出于《易经·乾卦》中的“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实现全面小康”也是传统名句的时代复活。“小康”一词最早源出《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小康”作为仅次于“大同”的一种理想社会模式在中国民间影响深远,“小康之家”是千百年来中国普通百姓所追求的幸福生活目标。改革之初,邓小平提出了“小康社会”这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概念。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使用“小康”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他说“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 〔8 〕 (p237)从此,“小康社会”就成为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追求的理想目标。

“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和谐”思想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思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最早见于《周易·乾卦·彖传》中的“保合太和”,其后《尚书·尧典》记载有“(尧)九族既睦,协和万邦”、《诗经·郑风·萚兮》中的“倡予和女”、《老子》中有“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孔子的《论语》中有“君子和而不同”。和谐思想是我国古代“和”的思想的延续和升华,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和内在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借鉴传统思想理念,将“构建和谐社会”上升为党的治国目标并赋予了新的内涵。

(四)来源于西方优秀文化名句。许多时代警句是西方文化名言警句的中国化,比如“形式主义害死人”,毛泽东的这句话深刻反映了“形式主义”的危害,被中国的老百姓所熟悉。“形式主义”在西方指一种给予形而上学的诸形式以首要地位的一种哲学。毛泽东用“形式主义”来形容一种只片面追求事物表面形式而不注重工作实际内容和效果的不良作风。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中国共产党用“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团结一切进步力量来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民主”一词也是来自西方文化。五四运动时期的“德先生”即是民主,中国共产党给西方的“民主”赋予了新的内涵,即“人民当家作主”,从而有了后来的“人民民主专政”。

新的历史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越来越融入世界,与国外的交流领域不断扩大,深度不断加深。因此,大量西方优秀文化名句经过转化也成为当今中国的时代警句。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有一个标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响彻全中国,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号召下,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家喻户晓,此外还有“核心竞争力”、“核心利益”、“依法治国”、“公平正义”、“合作共赢”、“平等互信”、“开放包容”、“谁动了我的奶酪”、“传递正能量”等等都是西方优秀名言的中国化。

三、时代警句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点启示

时代警句集中反映中国时展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资源富矿;时代警句有利于群众更好理解党的历史任务,有利于激发群众革命建设的热情,其语言简洁凝练、通俗易懂,便于群众记忆传诵,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从而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实现形式。深入总结时代警句的特征和探索其形成途径,为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以下几点有益的启示。

(一)党的理论创新要回应时代面临的突出问题。“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 〔5 〕 (p11),能否正确把握时代主题是一种理论是否具有生命力的根据所在。要想让最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接受马克思主义并成为行动的指南,最重要的就是其理论要与时代的根本问题相结合,真正成为反映时代问题、时代精神的先进理论。在此意义上,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绝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讲与传播,其本质“是一种以理论形式进行的历史创造的过程,是在这一过程中以透析时代问题并寻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良方为己任的历史创造活动”。 〔9 〕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新旧问题错综复杂,社会矛盾日益凸显,但时展问题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基本矛盾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任务仍然任重而道远。在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深刻把握时展的主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从理论上把我们

所面对的问题、困难和机遇讲深、讲透,把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向群众讲清,使人民群众认清时展问题的性质,坚定走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使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到实现国家富强和共同富裕的伟大事业中。

(二)理论内容必须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 〔10 〕 (p286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定要始终重视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抽象的理论说教,远离群众利益的理论宣传是得不到群众热情响应的。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的主体,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同时也是社会财富的所有者和追求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社会群体日益分化为不同的利益群体。中国社会目前正处于利益多元化、思想多元化的剧烈社会变革时期,中国共产党坚定走“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改革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人民共同富裕。

在当前根本利益一致、局部和当下利益有差异甚至冲突的社会背景中,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更加关注民生,更加注重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更加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更加重视群众的首创精神。唯有如此,党的理论才能切合实际,党的政策才能真正体现群众利益,党的行动才能真正维护群众利益。在此过程中,群众才会对理论感兴趣,才会真正接受马克思主义,从而真正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三)理论话语必须具有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时代警句深刻体现了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这一特点,这也正是时代警句能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熟知热爱的原因之一,也是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借鉴的经验之一。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由下而上的过程与由上而下的过程的结合,由下而上的过程就是全党的理论工作者要深入实践、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去了解、调查、思考、概括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而上升为理论,经过全党的进一步凝练提升而成为党的主张,这种概括和理论提升要注重应用中国民族特色的话语体系。党的理论形成之后,还有一个自上而下向群众宣传的过程,这一过程,我们要注意运用中国风格的话语范式和群众喜闻乐见鲜活生动的方式去宣传。通俗地说,就是要用老百姓的语言范式和表达习惯去谈老百姓的事。

(四)理论宣传要更加注重多种媒体的有效运用。时代警句在广大群众中的普及流传,媒体的大力宣传起着重要作用。时代警句在媒体报道宣传上占有优势地位,许多时代警句是经由领导人之口广泛传播开来。领导人通常是在重要会议和重大事件中,利用重要场合来发表具有影响的重要讲话,随后各种媒体会持续不断地给以报道宣传,这是领导人的讲话和文章能成为时代警言不可忽视的因素。

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特别重视运用多种媒体进行理论宣传。首先,要掌握信息传播规律,要学会利用重大节日和重要场合开展理论宣传活动;其次,要重视利用多种媒体平台,现代媒体技术日新月异,在发挥传统媒体优势的同时,要积极利用互联网和新兴媒体等多种媒体平台进行理论宣传;最后,要重视理论宣传的持久性。理论不是空洞的教条,而是指导行动的指南,实践是永无止境的,指导实践的理论宣传也不是一阵风,而是需要在群众中进行持久的宣传。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