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生学习计划范例6篇

交换生学习计划

交换生学习计划范文1

关键词 中国-东盟,泛北部湾合作,教育合作,伊拉斯谟计划,高等教育国际化,国际交换生拓展

一、中国一东盟教育及人力资源开发合作现状及潜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人才资源已成为一个国家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最重要战略资源。作为基础性、前瞻性的领域,教育及人力资源开发是中国与东盟优先发展的重点合作领域之一,并体现在多个中国一东盟合作文件中。在中国与东盟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下,特别是随着中国一东盟服务贸易协定的实施,中国与东盟在教育及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蓬勃发展、成效明显。其中,高等院校教育合作以其教学条件完备、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质量保障、培养人数众多等优势,成为了中国一东盟教育及人力国际经济合作2009年第7期资源交流与合作的主渠道、主力军。截至目前,中国已分别与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文莱、缅甸、老挝、柬埔寨、菲律宾签署了教育交流协议,与泰国签订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并已在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缅甸、新加坡、印尼等多个东盟国家开办了31所孔子学院。越来越多的中国高校开设东盟小语种专业,东盟来华留学生人数逐年递增,尤其是广西、云南等西南省区已成为东盟留学生聚集地。据统计,2007年年东盟10国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生总数951人、自费来华学习学生总数29196人,共占外国来华留学生总数的15.4%,其中越南(9702人)、泰国(7306人)分别居外国来华留学生来源地的第四、五名(图1)。同时,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也利用通向欧美等国的“跳板”优势积极吸引中国留学生,日益成为中国学生青睐的留学目的地之一。2007年,中国共有12487人赴东盟国家留学;截止2007年底,中国在东盟国家留学的人数达59267人。中国与东盟教育合作与交流的内容日益丰富,已由以往的单纯语言类人才培养上升到各类专业高层次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由短期培训向学历教育拓展,包括专科、本科和研究生等学历教育;由最初的互派留学生发展到多样的合作办学模式等。此外,自2008年起每年举行一次“中国与东盟教育交流周”,以促进中国与东盟高校间的交流。

中国-东盟的教育合作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双方在该领域特别是在国际交换生项目上的合作依然有广阔的合作需求和提升空间,首先是本区域人才需求强劲,加强教育交流与合作益发显得迫切。以地处中国一东盟合作前沿的广西为例,目前大专以上学历人口仅占总人口的3.48%,与北京的20.49%和上海的15.07%相比,差距很大,且人才结构不够合理,明显缺乏高层次、外向型、国际化人才。自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以来,广西经济发展的外向度和外联度进一步提升,人才问题已在一定程度成为制约开放开发的瓶颈之一。根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8-2015年人才发展规划》预测,石化、林浆纸、能源、钢铁和铝加工、粮油食品加工、海洋产业、高技术、物流和现代服务业等九大重点发展产业的人才需求总量到2010年约为42万人,到2015年约为60万人(表1),需求缺口很大。对于东盟国家而言,除了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少数新兴或准新兴工业化国家拥有较多高素质人才外,大多数国家劳动力总体素质稍低,并已在不同程度上出现熟练劳动力和技术人员短缺的问题。中国一东盟区域迫切需要加大人才合作培养力度,以满足开放和发展的需要。其次,中国与东盟教育资源互补性较强。当前,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教育资源分配存在不均衡,这是造成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相对发达国家,教育经费投入较多,教育体系日趋健全,师资力量、教学设备、配套建设等教育资源较为充足。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等不少东盟国家由于经济相对落后,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城市文化氛围不浓,高校整体实力不强,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留学生管理水平也相对较低。实践表明,实施交换生项目是促进国际教育资源重新分配及合理配置的一项重要而有效的措施。高校之间通过利用自己的特色学科、优势学科或其他类型的学科进行交流、互相吸引学生,既可充分利用自身原有的教育资源(如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等),又可以避免教育资源的重复设置和浪费。对于那些教育资源严重不足,技术和教育相对落后、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国家而言,这是利用其他相对发达国家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好途径。第三,中国与东盟优势学科各有所长。如新加坡在港口物流、金融、商务管理、电子信息、动漫设计、酒店和旅游管理、会计、时装设计、建筑设计、产品设计等学科,马来西亚在电子信息、软件开发、农产品加工、海洋渔业、会计、传媒、酒店管理、建筑及规划等学科,泰国在计算机、医疗卫生、工商管理、食品加工、会展、旅游酒店、语言培训等学科优势明显,中国在农业及其产业化、金属冶炼加工、机械制造、化工、建筑、水电、能源、中医、汉语言文化等学科力量雄厚,双方优势互补、互有吸引力。此外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在双语教学、高等教育、职业培训、教育信息化以及办学条件等方面具有优势,在市场化、国际化运作方面也有比较成熟的经验,有利于中国和其他东盟国家引进先进的教材、师资、教学方法等教育资源、办学理念和管理经验,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和优化提高。第四,《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协定》的签署为双方教育合作提供新的机遇。教育合作是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2007年1月签订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中国和东盟各国都将在各自WTO承诺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放包括教育等领域在内的服务市场,允许对方设立独资或合资企业,放宽设立公司的股比限制等。协议的实施为教育领域的服务贸易提供更加优惠的市场准入条件,有利于进一步拓展双方的合作方式和贸易规模,而且有利于双方的教育消费者享受到更多的优质服务。第五,中国与东盟在合作办学方面已进行有益尝试且取得实效。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各国不仅在大专、本科扩大合作办学力度,而且在硕士研究生乃至博士研究生层次的国际合作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如广西大多数本科院校、部分高等职业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都与东盟高校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通过互派学生到对方留学、开办合作办学项目、

合办孔子学院等形式,开展跨国合作办学。其中广西民族大学从1993年开始与东盟高校合作办学,与越南、老挝、泰国、柬埔寨等国的30多所高校和机构签订了互派留学生的合作协议;广西师范大学从2004年开始分别与越南河内外国语大学、胡志明市外语信息民立大学、泰国兰实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开办中越、中泰“2+2”本科合作办学项目等。

由于经济因素、语言障碍、风俗习惯、道德信仰、思维方法等方面的差异,各国教育体制、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的不同,以及起步相对较晚,中国与东盟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也存在不小的困难和挑战。一是高等教育服务领域存在准入门槛。尽管中国和东盟多数国家都已是WTO成员国,但各国对教育的开放程度不一,准入限制也各有不同。如在跨境交付方面,中国和越南基本上实行限制准入政策,马来西亚的承诺也是有限的,如通过制定国际经济合作2009年第7期通讯方面的法律来限制使用国家卫星和接收器等,进而控制外国远程教育的进入;在境外消费(留学教育)方面,马来西亚承诺除依照特许和合作协定出国的学生可以境外消费外,对其他不作承诺;在商业存在方面,越南和马来西亚的承诺都是限制性的,主要体现为对商业存在的外方股权的限制(越南和马来西亚)及与商业存在相结合的自然人移动中外国教育服务提供者资格的限制(越南);在自然人移动方面,各国的承诺水平是最低的,开放程度仅以水平承诺为限。二是学历学位互认度较低。这是是制约中国与东盟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瓶颈。自人世以来,中国已先后与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式签署了《关于相互承认高等教育学历和学位的协议》,其中包括泰国,但中国与大多数东盟国家还不能实现高等教育学历学位的互认。这使得一些打算到东盟(或中国)留学的中国(或东盟)学生顾虑重重,最终打消留学念头。三是合作水平有待提高。目前中国与东盟的教育合作还没有成为一个中国和东盟10国共同参与的集体行动计划,仍以零散的单边计划,或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双边合作为主,所涉及的学科内容和课程设置,所交流的学生数量都比较有限,距离整合中国和东盟高校资源的目标还很远。

二、伊拉斯谟计划及其经验借鉴

伊拉斯谟计划属国际交换生项目,被誉为欧盟最为成功的教育合作项目之一。国际交换生指在交换国家、地区、学校或研究机构达成一致协议情况下,经过一定的选拔程序到固定地点进行学习的学生。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中,交换生项目以其在整合不同国家教育资源、促进国际理解和认同感、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教育背景专业人才等方面的明显优势,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伊拉斯谟(ERASMUS)是中世纪一位著名学者的名字,也是欧洲共同体大学生流动活动计划(European Community ActionScheme for the Mobility of Uni-versity Students)各单词首字母的缩写。伊拉斯谟计划创立于1987年,是欧共体(欧盟前身)高等教育领域第一个重大计划,设立之初的目标是使10%的欧洲大学生能到欧共体其他国家学习一段时间,以促进欧洲大学间的师生交流和大学间的合作,推进全欧范围的高等教育机构的建立,提高欧洲高等教育质量的整体水平。几经变迁和发展,伊拉斯谟计划自2006年以后成为欧盟“2007-2013终身教育整体行动计划”的一部分继续存在,该计划现在最新的目标是构建教育领域的欧洲维度,即在大学群体中培养日益增长的欧洲公民身份意识。目前,欧洲共有31个国家的3100所大学参与伊拉斯谟项目,1987-2007年的二十年间共有大约170万高校学生在伊拉斯谟计划的资助下到国外学习,预计到2012年时应有300万学生利用该计划出国短期研修。此外,2004年初经欧盟部长理事会批准,欧盟委员会决定发起新的伊拉斯谟高等教育交流计划即“伊拉斯谟世界计划”(ErasmusMundus Programme),成为了欧洲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新的“旗舰计划”。新计划为期十年(2004-2013),旨在促进硕士及更高层次的教育交流,通过建立100个跨高校的“欧洲硕士专业”点和提供上万个奖学金和访问学者名额的方式,在鼓励欧洲学生在欧洲大学之间流动、加强欧盟成员国高校之间的学术联系与交流的同时,吸引更多其他国家教师和学生到欧洲高校学习,以提高欧洲高等教育的质量和竞争力,扩大欧洲高等教育在世界上的影响。此外,为了争夺亚洲人力资源市场,欧盟在伊拉斯谟世界计划项下专门开设了“亚洲窗口”计划。2005/6年间启动的第一期“亚洲窗口”计划有五个,其中“中国窗口”试验计划为期三年,专用资金900万欧元,截至2008年已资助400多名中国学生和学者到欧盟国家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或从事科研。在第二期“伊拉斯谟世界计划”(2009-2013)中,中国新增为独立项目区,共计2600万欧元、875个奖学金名额,超过了印度。

伊拉斯谟计划主要内容包括:第一,通过欧盟各国高校教师和学生的交换,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大规模流动,实现不同国家的文化交流和优质教育的共享。其中学生交换是伊拉斯谟的核心。第二,学生可以在不同国家学习,完成本科层次或其他高级学位的课程。第三,学生必须是欧盟或欧洲经济区国家的公民或是难民或是无国籍人或在欧洲永久性居住人员,出国期限为3―12个月。第四,学生的原属大学和受访大学必须处在苏格拉底/伊拉斯谟框架之内。第五,学生在出国留学期间可免除受访大学的学费,并可申请伊拉斯谟奖学金。该奖学金覆盖了学生出国留学期间所需负担的部分额外费用。学生在外国学习12个月最高可获得5000欧元,每个月不超过500欧元。第六,学生必须在国内完成了第三学期学业才可提出申请,且过去没有得到过伊拉斯谟计划或语言与培训计划(LINGUA,也是苏格拉底子计划之一)的帮助。第七,学生要向本国的国家机构提出申请。有关计划的信息可以从学院教师或从苏格拉底高等教育协调人或相关咨询机构获得。申请必须在出国留学开始前一年直接送交上述人或机构或相关部门。第八,参加计划大学的各院系应自行建立并启动欧洲大学网络(ICP)。该网络由参加“伊拉斯谟计划”并缔结协定的大学组成。这些大学组织各国之间教师和学生的交流项目,确保相关的学习时间的完全认可,资助教学人员为开展整合性的教学任务而进行交流,资助开发共同课程计划,资助组织几个成员国学生短期集中教学项目,资助管理人员和教学人员到其他成员国访问。第九,参加计划的学生在出国前

可以获得在国外学习所必需的学生和语言方面的培训。第十,参加计划的大学应实施“课程整合”,发展一些相互衔接和能彼此承认的课程。第十一,学生在国外取得的学业成绩可在原属大学得到认同。第十二,培养大学乃至基础教育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欧洲常识。

伊拉斯谟计划的成功实施为欧盟一体化作出了积极贡献,并欧盟的发展积累了规模不小的人才资源,起到了蓄水池的作用。伊拉斯谟计划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主要包括:一是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和实施程序。由管理决策、顾问评估和具体执行三级专门机构进行管理,其中管理决策机构由欧盟委员会、欧盟成员国政府以及项目管理人员组成,负责计划评定和延续决定,同时决定计划的主要目标和实施程序、管理原则和预算等;顾问评估机构由所有欧盟成员国的政府和高校代表组成,每年将召开两次会议讨论项目的操作原则、模式,总结项目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具体执行机构主要指参与计划的各所大学,负责评选奖学金生,与欧盟以外高等教育机构签订合作项目等。二是相对充足的经费支持。自2006年纳入欧盟“2007―2013终身教育整体行动计划”后,伊拉斯谟计划每年可获得约4.5亿欧元的经费支持。每个参与计划的成员国最少获得20万欧元拨款,资助额度根据交流国家的年轻人数量、大学生数量和生活水平等若干因素计算,并留有一定余地。2004年启动“伊拉斯谟世界计划”也获得11.6亿欧元的资金支持。此外,受访大学、受访国、一些公立或私立团体还为交换生提供奖学金。三是采取欧洲学分转换系统(ECTS)。该系统作为配套措施于1988年实行,它使各院校能相互承认学分、学历文凭及学业年限,并使各国大学课程制度相互衔国际经济合作2009年第7期接。该系统包括信息包、学习协议和档案抄本。信息包记录大学的一般信息和课程信息,使学生能够对受访大学的情况有所了解;学习协议用来约束学生的学习活动,在学习协议中,原属大学、受访大学和学生要共同协商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学生根据学习协议所取得的学分能够被原属大学认可;档案抄本记录的是学生出国前和出国后的成绩,以备在原属大学和受访大学间交换。通过ECTS系统,可以为学生的跨国流动扫清障碍。四是建立伊拉斯谟项目学生网络组织(ESN)。该组织根据“学生帮助学生”的理念成立,旨在为交换生提供指导和帮助,使初来者更快更容易的适应新环境,更好地投入新的学习和生活中,同时也加强交换生的社会交往和实践能力。至今己有200个地区和28个国家高校的2500位成员为这个学生组织工作。目前,ENS已成为欧洲最重要的交换生组织。五是为交换生开设多种预备课程。为做好交换学习前的准备,计划为学生开设语言培训课程,以及专业课、出国必需常识课、基本地理文化等预备课程。以语言培训为例,交换生在出国前可参加原属大学的语言课,也可参加受访大学的语言课,如果受访国家语言没有广泛使用,则受访大学需要为交换生开设完备的语言强化课。

三、关于启动泛北部湾国家大学生流动活动计划的思路及建议

借鉴伊拉斯谟计划经验,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研究和尽快启动泛北部湾国家大学生流动活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具有多重积极意义。一是促进中国一东盟高校间利用自己的特色学科、优势学科或其他类型的学科进行交流与合作,整合并优化配置现有教育资源,共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二是增强国际理解和认同感,承认并接受存在于不同民族、个人、家庭和文化中的多元价值观,加快培育中国一东盟区域意识,为中国一东盟一体化奠定长远基础;三是联合培养大批具有国际教育背景、综合专业知识和开放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高水平人才,不断满足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四是为泛北部湾合作设计和推进一个具有示范效应、多方参与的旗舰性合作项目,打造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参与的多边集体行动计划;五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学习和生活经历,有利于交换生拓展思维方式、丰富人生体验、开阔胸襟和视野、提高外语熟练程度、锻炼对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并增加就业机会。计划可以下方面推进:

第一,提出和达成关于泛北部湾国家大学生流动活动计划的共识。本计划是由中国和海上东盟国家共同参与的多边教育合作项目,旨在满足泛北部湾合作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同时促进中国与东盟教育资源整合和教育水平提高,帮助培养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公民意识。作为一种开放型合作形式,计划欢迎其他东盟国家参与。计划的概念应提交中国和东盟国家的有关主管机构(如主管教育的中国一东盟教育部长会议、主管服务贸易的中国一东盟经贸部长会议)讨论,获得批准后签署长期的国际合作协议等法律文件,在政策措施上给予倾斜和扶持,并以集体行动计划的形式确定下来。

第二,设立推行计划的管理和执行机构。本计划是一项涉及多方、复杂而大型的系统工程,借鉴伊拉斯谟计划的成功经验,可由管理决策、顾问评估和具体执行三级机构专责实行。管理决策机构由东盟秘书处、中国和泛北部湾等东盟国家代表(来自教育部门)组成,负责设定计划的主要目标、实施程序、管理原则和预算等。顾问评估机构由中国和所有东盟成员国的政府(来自经贸部门)、高校代表和具有丰富项目管理经验的区域内外代表组成,通过定期召开会议,讨论项目的操作原则、模式,总结项目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具体执行机构由各成员方的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代表组成,确定资金的使用方向,审批资金使用项目,监督资金的合理使用等。

第三,制定执行计划的工作方案。由上述管理部门共同制定工作方案,对计划的设立、各阶段目标、各方责任和行动、成员加入、院校遴选、资金筹措、学生互换内容、项目申请、执行、监督等方面做出详细的规定和安排,赋予计划明确、具体的操作依据。第一期工作方案建议以三年作为一个时限,在首期计划实施的最后一年对计划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效果,调整、修改和制定下一期工作方案。

第四,多方筹措专项资金。充裕的资金是计划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作为起步阶段,计划可以先从小规模做起,并从多个渠道筹集积极资金。首先是争取列为“中国一东盟合作基金”和“亚洲区域合作专项资金”优先支持的重点项目。这两个专项资金由中方出资,每年都资助多项培训和交流项目。其次,争取纳入中国对东盟的教育培训援助计划中。如总理在第十次中国一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宣布,今后五年中国将为东盟培训8000名各类人才,并邀请1000名东盟青少年访华。再者,

争取亚行等国际金融组织的支持。亚行每年都批准关于人力资源开发、提高能力建设方面的预算项目。另外,争取东盟发展基金、东盟国家、受访大学或一些商会社团提供奖学金。

第五,确定首批参与计划的试点院校。在项目的启动阶段,建议按照具有国际合作经验、业内声誉良好、教学条件完备、综合实力较强、参与积极性较高等条件遴选首批参与计划的试点院校。对于在中国与东盟国家分别签署的教育交流协议下的开展合作院校可优先考虑;中国与东盟已参与伊拉斯谟计划的院校,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从事国际化教育的院校,均可优先考虑。此外,中方还可适当向广西、广东、云南、海南等毗邻东盟省区的院校倾斜。

第六,制定学位学历互认办法。这是计划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首先,可借鉴伊拉斯谟计划采用的欧洲学分转换系统(ECTS),立足于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实际国情,设计出一种使各院校能相互承认学分、学历文凭及学业年限,并使各国大学课程制度相互衔接的操作办法。其次,可考虑国际通用的、目前部分新加坡高校采用的CATS标准,这也是一种国际认可的学分累计转移方案。再者,可参照“博洛尼亚进程”模式。该模式的目标是整合欧盟的高教资源、打通教育体制,力争到2010年,“博洛尼亚进程”签约国中的任何一国的大学毕业生的毕业证书和成绩,都获得其他签约国的承认,大学毕业生可以毫无障碍地在签约国申请硕士学习或者寻找就业机会,为建成欧洲高等教育区、为欧洲一体化进程做出贡献。中国和东盟国家也可以发起类似的合作进程,中国与泰国已签订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可作为这一进程的起点和基础。

第七,开展互换课程设计。各国课程设置的多样性是阻碍课程整合和学术互认的重要原因。计划的互换课程设计应考虑以下因素:一是优势性。推动中国与东盟重点院校的优势学科加强交流与合作,加快形成计划的高层次、权威性和品牌效应,并实现中国与东盟教育资源共享与整合。二是兼容性。由于学科性质不同,使得一些课程较另外一些课程更难整合,也使得一些专业的学生较难流动。对于商务、经济、社会科学、语言、工程、法律等学科,找一个合作大学比较容易,一些院校在这方面的规定也比较灵活,这类学科可以作为启动阶段优先考虑的互换课程。医学、心理学等难度较大学科可在条件成熟时逐步纳入互换计划。三是实用性。要从中国与东盟多数国家以农业为支柱产业、加快推进工业化、不断扩大开放合作的实际需求出发,在具体专业安排上可优先考虑农业技术、加工制造、贸易与投资、区域经济等方向。四是区域性。课程内容的安排要从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局出发,充分考虑区域内各方的需求和观点。同时,课程设置还应体现泛北部湾合作的特点,海洋产业、渔业、港口物流、临海工业等具体方向应优先考虑。

第八,搭建配套信息服务平台。在计划的起步阶段,以电子政务平台的形式建设配套和服务于计划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该信息平台相当于三级管理部门的办公和服务平台,并集成参加互换生计划、签署互换协议的各国大学现有网络资源。平台办公功能包括:年度互换生计划和预算申报、审批,互换生项目网上申报、受理及结果查询,课程交流及互换课程设计等;平台的公共服务功能包括政策和项目信息、院校展示、留学咨询等。信息平台可以根据计划执行的需要随时扩展新的功能。

第九,开设语言学习、文化国际经济合作2009年第7期交流等预备课程。为使交换生尽快熟悉受访国的风土人情,缩短适应陌生环境的时间,尽快投入异国学习和生活,有必要开设语言学习、文化交流等预备课程,这也是伊拉斯谟计划的成功经验。考虑到中国与东盟语言学习的难度,以及东盟小语种国际应用范围的有限性,可以依托中国和东盟基础较好的语言院校建立互换生预备课程培训中心,互换学生可以直接到培训中心学习培训,也可以由培训中心派出教师到受访学校提供服务。此外,英语的强化训练也应作为预备课程内容之一。

第十,利用现有合作平台加强宣传推广。该计划作为中国一东盟合作的新兴事物,要加强宣传和推广,吸引更多的院校、学生甚至社会团体参与,尽快发挥和实现计划应有的效用。如中国-东盟大学校长论坛,中国-东盟大学圆桌会议,中国-东盟国家教育展、中国-东盟青少年艺术节、中国-东盟博览会等现有平台,都可以成为推广计划、促进高校间交流合作的重要载体。此外,广西在建中的“中国-东盟人才资源开发与合作广西基地”和正在酝酿建立的“东盟国家留学生培训基地”,均可以作为该计划实施的示范基地。

参考文献

韦朝晖、陈万华:《面向可持续协调发展――广西与周边东盟国家互利合作》,广西师范出版社,2009年。

唐晓萍:中国一东盟教育合作的预期、方式及规则分析,《高教论坛》,2008年第1期。

张一帆:中国一东盟教育合作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东南亚纵横》,2007年第11期。

廖万红:国际贸易视野中的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研究――以泛北部湾经济区为例,《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Ulrich teichler. Student Mobility inthe Framework of ERASMUS: fiudingsof an evaluation study. 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 1996(2).

柯常青:欧盟启动新伊拉斯谟计划:资助领域延伸,《中国教育报》,2009年3月2日。

蔡安成:欧盟《ERASMus计划》的发展,《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第11期。

李晓红:浅议伊拉斯谟计划的实施及意义,《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年第12期。

交换生学习计划范文2

关键词:交换与路由;实践教学;虚拟实验平台

0 引言

2012年7月,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了《高等学校网络工程专业规范(试行)》,这也是首次对网络工程专业内涵等的统一认识与界定。网络工程专业在培养目标上,侧重网络的设计、规划、管理、维护等5大层面。作为构建网络连通性的交换技术和路由技术,是上述专业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2]。交换与路由技术关注于建立网络的连通性,是把各种网络物理设备连接在一起的纽带,是各种网络上层应用得以实施的底层基础。交换与路由课程内容在网络层次模型上的落脚点是TCP/IP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

顾名思义,交换与路由课程在内容上由交换技术和路由技术两部分组成。其中交换技术研究园区网环境下的数据交换技术,在物理设备上围绕二层、三层交换机展开;路由技术侧重互联网中通信子网的网络连通性,通常属于运营商的管理范围,在物理设备上围绕路由器、三层交换机展开。交换与路由课程的前修课是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是针对计算机网络原理中IP路由、局域网、广域网等章节内容的深化和实践。合理的计算机网络原理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内容,是交换与路由课程开展的必要支撑。交换与路由课程的后续课包括有网络工程、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网络协议分析等。综上可以看出,交换与路由是一门实践类课程,是在计算机网络原理基础上的应用环节。教育部推出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旨在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类型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重点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交换与路由课程而言,与这一目标十分贴切。

1 交换与路由课程内容

北京林业大学网络工程专业在交换与路由知识的学习上,共涵盖两门课程:交换与路由(56学时)、交换与路由综合实验(40学时),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并重。两门课程独立考核,总学时数高达96学时,可以反映出交换与路由技术对网络工程专业的重要程度。56个学时的交换与路由课程包含了46学时的理论、10学时的课程实验。理论部分专注原理剖析,主要知识点包括路由协议基础、距离向量路由协议、链路状态路由协议、路径向量路由协议、RIPv1/2路由协议原理、OSPF路由协议原理、BGP路由协议原理、访问控制列表、路由控制、交换基础、交换知识点(VLAN、STP、VTP等)。10学时的课程实验属于针对课堂理论讲解的验证性实验。40学时的交换与路由综合实验课程是对理论学习的综合性实验,从复杂拓扑结构人手、建立分散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

2 交换与路由课程教学过程

2.1 课程特点及教材选用

交换与路由作为网络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不仅在教育科研领域深受重视,在工业界也扮演着重要角色。网络设备生产商中,华为、思科(Cisco)、詹博(Juniper)3家企业占据市场绝大部分份额,也都建立起了面向网络工程师的针对交换和路由方向的网络认证考试。其中,思科公司在网络教育以及网络知识普及上所做出的贡献尤为突出,和国内众多高校合作建立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思科出版社也出版发行了各个网络教育层次的教材,但通常以认证为导向。国内也有部分高校出版了“交换与路由”相关教材,但从调研来看,目前还没有成熟度较高的经典教材。鉴于此,我们在为北京林业大学学生授课过程中,参考业界领先的思科网络教育学院教材,在其基础上对内容进行裁剪,形成适合北京林业大学网络工程专业学生特点的教学讲义。自编教材首先要符合本科教学学时数;教学内容上原理和实践并重,既侧重原理,又不能光说不练,但也不以企业认证为目标。教学实践表明,枯燥的网络协议等理论知识,只有和实践操作结合在一起,才会更容易被吸收消化。交换与路由课程与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有很大的相似性,只记住理论,而不动手实践,便毫无意义。要动手实践,必须依托目前主流网络设备生产商的产品。

2.2 网络实验室实践条件

截止2012年,北京林业大学网络工程实验室有25台Cisco 2821路由器、12台Cisco Catalyst2950二层交换机、13台Cisco Catalyst 3650三层交换机、一台PC服务器。设备数量总体较少,以一个标准班30人计算,也不足以让每个学生都在一个较大的拓扑上进行操作。实验室的建设需要一个过程,在资金投入有限、设备不能立即到位的前提下,我们划分了两个阶段,充分利用网络实验的教学资源,具体做法是:课程初期,让学生在网络实验室中了解、认知网络物理设备,用较少的设备就可以完成一些基本的验证性实验;课程后期:我们把网络设备整合成5套拓扑,每个拓扑由5台路由器和2台三层交换机组成,可以满换与路由课程全部教学内容的实验要求。实验室采取开放策略,学生可以预约时间随时操纵物理设备。教学实践表明,这种方案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由于设备数量不足所带来的教与学的困境。

2.3 构建虚拟平台

在熟悉对网络物理设备的连接、配置以后,课上的理论讲解、课下的自主学习,都切换到Dynamips虚拟平台。Dynamips仿真了部分型号思科路由器硬件环境,加载真实的思科网络操作系统iOS,类似于VMware、VirtualBox等可以加载PC操作系统。Dynamips启动以后,通过Telnet方式连接Console口来登录路由器,之后的操作就和登录到真实物理设备完全一致了。基于此,我们编写了如何构建网络虚拟平台的教学文档,内容涵盖了GNS3、Dynamips、Wireshark、Vware、VirtualBox、JUNOS、PIX防火墙、ASA、IDS,全面讲解了在GNS3集成环境下,各网络软件的配置、使用,在学期初就下发给学生并学习。在GNS3环境下,借助于Dynamips等虚拟机,学生可以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上构建一个包含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帧中继交换机、ATM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IDS等设备较完整的Intemet环境。GNS3提供了以鼠标拖曳方式构建拓扑,在网络运行中,也可以动态地改变拓扑结构,具有较强的灵活性。96学时的教学实践表明,Dynamips实验环境可以支撑本科阶段交换与路由课程中路由部分的全部内容、交换部分的大部分内容。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实验室的限制,自主学习。

2.4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由两部分组成:理论讲解、现场实验验证。教师在课堂环境现场实验来验证协议原理及交互过程是本课程教学的特色之一。其中理论讲解环节采用多媒体方式,围绕路由协议原理的分析、协议特性进行讲解;鼓励学生把笔记本电脑带进教室,既可以做电子笔记,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还可以随时跟进教师的课堂实验验证;鼓励学生进行问题攻击,在攻击性问题的讲解过程中,往往能让全部学生都集中注意力。在动手实践环节,每次讲解完一个知识点,马上就当场实验验证。路由协议的工作原理,反映在路由协议的数据包封装上,而GNS3环境下Dynamips和Wireshark做了很好的集成,直接在拓扑结构的链路上实施数据包捕获,可以查看协议的交互完整过程和数据包封装细节。把枯燥的协议和鲜活的协议数据包有机结合在一起,提升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仅是记住原理,还要启发学生这个协议是怎么实现的,和生活中哪些场景有关联。

2.5 分解实验

交换与路由在教学内容上,各章节的知识点相对独立,自成体系。以路由为例,在讲解完路由基本原理,让学生了解了DV型路由协议、LS路由协议、PV型路由协议的基本原理以后,就可以独立讲解RIP、OSPF、路由控制、ISIS、BGP等各个协议。各个协议在知识结构上相互独立,通过路由控制把各个协议重新组合在一起,进行互操作。为此,我们为每个章节都单独给出了分解实验,并且给每个实验文档加以4位数字的编号,同一类型知识点文档的数字中第一个数字相同,学生可以快速索引到关于相关知识点的文档。除了分解实验之外,会提供给学生一个综合的拓扑,可以有机地把分解知识组合在一起,即知识点模块化、系统化。通过阅读大量的分解实验文档,也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以BGP路由协议的学习为例,属性是BGP协议的核心,也是BGP强大的选路能力的重要支撑,这部分作为学习重点。我们设定了同一个拓扑结构,根据具体需求,不断调整各种属性,来实现不同的选路,而每种属性都做了实验分解。

2.6 考核环节

交换与路由课程在教学效果评估上,采取了阶段考核方式。整个学期在交换与路由理论课环节包括3个阶段性考试,依次按30%、30%、40%的计分比例汇入总成绩。各阶段考试均采用无纸化方式,提供拓扑结构、需求分析的pdf文档,学生根据需求完成配置,并回答若干关键问题。为防止抄袭,每个学生在配置拓扑结构时,都要把自己的学号作为接口IP地址中4个十进制数中的一个。3个阶段的考试,可以让学生整个学期都保持对这门课程的预习、复习和课外的实践操作,从而在知识点的掌握、认知能力的提高上,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 交换与路由教学总结

3.1 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课程进度滞后于大纲安排,分析原因如下:①不习惯教师边讲解理论边做实验的教学方式。许多学生已经习惯被动地“收听”,而本课程要求边听课边做电子笔记,涉及实验还要动手实践,精神和注意力高度集中,如果中间某个环节跟不上,就会造成脱节。教学方式、教学风格的变化需要重新形成并建立一种新的学习习惯,这需要一个适应过程。②部分学生对前修课程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具体表现在:对TCP/IP层次模型了解不充分,对数据包的流动过程以及所涉及的协议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IPv4私有地址、公有地址、组播地址、广播地址了解不充分。③全英文多媒体课件使部分学生阅读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交换与路由是在网络工程专业大三第一学期开设,大部分学生已经通过了大二下学期的英语四级考试,但仍然有部分学生跟不上节奏。

3.2 收获

从教学反馈来看,主要包含以下两点:从学生层面看,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观念。理论和实验并重的教学方式,学习强度大,让课程学习真正成为一个持续地过程,学习不再是为了考试,避免了考前临时突击的现象。从教师层面看,摸清了学生在前修课计算机网络课程上所欠缺和掌握不扎实的知识点,使得网络教研组教师之间课程交流内容更加明确,进而对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也逐渐清晰。

4 结语

作为一门以实践应用为导向的课程,交换与路由课程的建设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下一步要做的工作包括:总结教学经验,在不断完善自编教学讲义的基础上,规划出版教材;继续扩充分解实验的数量,网络教研组的教师共同讨论,使实验内容能够跟上网络技术的快速变化;外出调研,多和其他同行交流,不断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指导委员会.网络工程专业规范(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

交换生学习计划范文3

一、交换生的内涵

所谓“第二校园经历”,就是借助于校际与校研合作平台或协议,让学生在本科或研究生学习期间,有机会到国内外其他高校或科研机构访学,进行学习交流的过程[2]12。而交换生的定义,英文译为“exchangestudent”,是指以开阔视野、拓宽知识、增进交流为目的,在交换国家、地区、学校或研究机构达成一致的情况下,经过一定的选拔程序到其他学校进行学习的学生。根据不同的划分范畴,交换生又分为不同种类,如从交换生人员构成看,主要有在高校学习的本科生、研究生及其他类型的在校生;从交换周期看,交换的时间主要为一学期或一学年的短期交换生[3]1,也有二至三年的长期交换生;从交换范围看,主要分为国(境)内交换生和国际交换生;从交换类型上看,包括语言类交换和专业类交换;从学位获得角度看,分为学位生和非学位生[3]1。

二、交换生培养的意义

积极丰富学生“第二校园经历”,加强交换生培养对高校具有其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1.促进校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有效途径。由于各高校办学定位、办学基础、办学条件以及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和特色不同,尤其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国内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水平都有巨大的差距。而交换生在本校学习所受的因国家、地区教育水平差距引起的高校间人力物力及学科发展水平制约的限制,可以通过交换学习得到弥补,选择到教育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高校交换学习,可以充分依托地域优势,借助优势教育资源与平台,有效强化学生能力,拓宽视野,扩充知识面,助推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返校后的交换生将所见所闻所学知识与本校融合,可以推动学校弱势学科与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实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

2.加强高校国际化,促进跨文化交流与知识创新的内在需要。交换生学习最早的雏形应该称之为游学,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曾率弟子们周游列国增进学识,到唐代玄奘远赴印度求取真经,元朝马可波罗游历中国及蒙古一带,清朝时期达尔文环球考察等,表明游学自古以来是世界各国的一种传统学习教育方式,虽这些游学学习更多属于自发性质,不涉及双方协议或邀约,但其对跨国跨民族文化交流以及知识创新、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加强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增进互相了解、文化沟通与友好往来为目的的非营利性项目“国际学生交流计划”,在欧洲盛行40多年后,才在20世纪70年代由中国教育部引进中国,又经历了缓慢萌芽、发展阶段,到1995年美国国务院正式批准中国加入“国际学生交流计划”,我国高校与境外高校的合作交流才日益密切起来,各类交换生项目才得以蓬勃发展,高校的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速,跨国跨校文化交流极大激发了学科知识的碰撞与创新。

3.实现高校与学生共赢,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必然要求。交换生培养可以有效促进校际之间交流与联系,从经济效益角度看,可以在增加接收学校的学费收入的同时扩大学校知名度及影响力,促进学校的宣传与推广;从学科专业建设与学校发展的角度看,可以促进校际沟通与交流,学科专业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提升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从学生个人的角度看是对沟通交际能力、语言能力、适应能力、学习能力的综合锻炼与提升,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打下坚实基础。通过交换生项目的实施,在交换生学习提升过程中促进了高校知名度、学科专业建设水平的提升,有效实现双方共赢的目标。交换生项目的蓬勃发展,必将加快实现人才强校战略,加速学校国际化进程,为各高校实现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战略目标提供必要保障。

三、交换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交换生”在我国起步较晚,社会各界对其认识还不够深入,加上受区域、高校间管理制度及文化的差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导致各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的交换生培养存在一些问题,质量有待提高。根据查阅的相关文献研究情况来看,研究的角度各不相同,有基于学校国际交换项目从宏观管理层面对交换生管理进行研究,有以具体某所高校某项协议为个案对交换生进行针对性研究,也有少数对交换生学分转换认定、学生管理进行研究。总的来说,交换生管理因协议不同,培养内容及方式、管理模式等各不相同,但学习目的相同,管理重点相同,即通过交换学习,在达到文化交流、知识贯通、拓展视野的目的的同时,对自身学业发挥促进作用,对交换生的管理关键点都集中在学籍管理、学分认定等几个具体问题上。一是交换发展水平不均衡。从交换生的输出和输入角度来看,由于学校地域间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各高校交换生发展水平不均衡,交换项目较繁荣的多集中在发达国家高校及国内985、211等知名高校,中西部地区受区域及学科发展限制,高校交换生发展相对滞后,交换学校数量及参与人数较少。且大多数交换项目输入输出不对等,仍停留在单向输出或输入的培养阶段,既不利于文化交流与学术创新,更不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二是学籍管理导学助学督学机制不完善,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首先,交换生在交换申请获批后,高校由于人力物力投入不足,重视不够,未能发挥引导帮助作用,学生对本校与交换学校相关专业培养计划不了解,导致交换生交换学习缺乏规划和针对性,只能到对应专业跟班学习,所选课程及所学知识具有局限性,学习成效不明显。其次,不能尽快融入校园生活,严重影响交换生对第二校园的认同感、归属感,严重影响人才培养质量。三是学籍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管理缺位严重。教育部2001年颁布《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学籍管理信息化的改革,随后陆续开展录取数据网上审核、电子注册管理,2007年明确要求实施学籍电子注册,具有学籍的学生最终才能获得毕业证书,到2008年进一步要求对在校生进行“学年电子注册”,全国基本实现了各高校学籍管理信息化平台的统一[4]61。但在交换生学籍管理中,全国统一平台发挥作用有限,大多高校仍停留在手工操作人工管理阶段。由于目前大多高校交换生管理遵循属地化管理原则,学生在跨校学习过程中诸如评优、住宿、学习及社会活动等均由接收学校管理。而学生的学籍管理则仍属输出学校管理,且学籍管理中诸如学籍注册、成绩管理、学分转换、学业警示、违纪处分记录、档案等问题由于学生在交换学习期间,原输出学校无法及时掌握,存在管理缺位问题,各管理部门间容易出现推诿扯皮现象。四是学分认定转换效率低下,服务质量不高。由于大多高校学分转换是在交换生学业完成返校后进行,且双方学校使用管理系统不同,成绩认定及转换往往依靠人工操作完成,转换效率低下严重影响交换生的评优评奖及后期选课计划。此外,部分课程由于与本校课程性质、名称有一定差距,导致学生所修课程得不到对等转换,返校后还需重复选修,极大浪费了交换生的时间精力及财力物力,造成资源浪费。学籍管理的效率直接影响对学生的服务质量,导致服务单一,质量低下。五是成绩认定转换制度僵化,学习成效不明显。一般交换学多通过选课修读、参与毕业设计所获得的学分进行认定替换,及课程与课程的学分认定转换,但交换生交换学习,除了课程学习,还涉及社团活动、文化交流、社会调研、学科竞赛、听讲座、本校宣传推广等方面,僵化的学分认定转换制度,极大制约了学生广泛参与社会活动、探究异域文化、拓宽知识面、加强交流与宣传推广、参与竞赛的积极性,成绩构成单一,学习成效不明显。

四、交换生学籍管理信息化路径

地方高校受地域经济发展制约,教育水平往往落后于发达地区和国家,如何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与特色,加强开放办学,提升国际化水平,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问题,加强交换生学籍管理信息化建设是解决学籍管理诸多症结、提高地方高校交换生管理效率及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具体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完善交换生学籍管理制度及机制,加强学籍管理新媒体建设。教育部2005年新颁布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中明确规定,高校学籍管理是指根据有关规定对学生的入学资格、在校学习情况及毕业资格进行考核、记载、控制和处理的活动。高校学籍管理主要包括学籍的取得和注册管理、课程考核和学业成绩管理、纪律与考勤、学籍异动管理和学历与学位证书管理等。学籍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的基础,也是重要组成部分,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重要保障[5]205。因此,作为提升交换生培养质量的前提和基础,要将交换生学籍管理制度视为一个系统工程,围绕这一系统构建一整套交换生管理机制体制。加强交换生学籍新媒体建设,通过建立交换生学籍管理网站或主页、微信微博、QQ群、BBS等多种新媒体介质,将管理制度、机制体制等内容在网站中逐一呈现,供学生及社会各界阅知,同时达到宣传推广、知识普及的效果。网站应包含几大模块:一是明确交换生学籍管理的指导思想、实施目的。二是明确学籍管理的实施主体和客体。实施主体是教务处或主要负责交换生学籍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实施客体是交换生,同时要理清交换生的定义、特点、分类,使管理对象明确,分类清晰。三是交换生学籍管理的实施内容,包括学籍注册、成绩记载、档案管理等的管理与实施。四是课程修读与成绩评定及成绩替换、认定的原则、要求与规则标准。五是学业警示与违纪处理。以上五点是构成交换生学籍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也是关键性内容。交换生学籍管理机制则包含了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保障机制等方面,是交换生学籍管理的内驱力,以最大化促进学生达成学习目的、提升培养质量为目的。要将管理机制与管理制度有机融合,发挥内在驱动和外在制度环境的相互作用,贯穿学籍管理全过程。

2.构建结构合理、科学规范、人性化的交换生学籍管理信息化平台。信息化平台建设是基于网站建设的进一步优化。网站等新媒体介质侧重制度、政策、体制的宣传推广、普及教育,而平台则是基于学籍管理规章制度、规则标准在实际交换生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是实现学籍注册、档案管理、课程选修、成绩录入、学分认定替换的辅助软件,也是提高管理效能的可靠保障。基于计算机辅助软件的学籍管理信息化平台在功能实现上,按照既定程序、公式、数据计算及转换均可轻松实现,其中的难点在于学分替换认定标准的制定,因此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标准、规则的明确、统一。(1)课程认定及学分转换时,需遵循课程名称类似、课程性质相近、学分/课时对等、成绩一致的原则,方能给予课程认定,受理学分转换。(2)学分转换过程中由于国内外各高校、地方与发达地区高校的管理差异,课时标准、成绩标准需按本校建立一定标准。课时标准:交换生在对方学校交流学习期间所取得学分的认定需参照派出学校学分与学时的对应关系,如一般课程18学时计1个学分,实验课36学时计一个学分。学生在交换期间修读的理论课程需在15学时或以上,实验课时需在30学时或以上才能认可并记入成绩单。(3)非百分制的成绩由派出校按规则折算,折算规则是依据对方评分等级数目参照下表相应进行折算,如成绩等级后附有“±”级别的,按“±3”分对应折算;成绩不及格不予折算,学分不予承认[6]。(4)丰富成绩认定内容,增强学分转换弹性。由于交换学习受语言、选课时间、开课年级等限制,所选课程及学分具有一定局限性,在有限时间最大限度发挥交换学习效能,必须丰富和拓展交换生成绩认定内容,增强学分转换弹性,将一些没有课程修读学分、成绩的活动,如社团活动、文化交流活动、社会调研活动、参与科研课题及项目、实验实习活动等可视具体情况替换为教学计划中的实践环节等学分或替换为教学计划中的社会实践、创新创业项目、文化素质教育实践、认识实习等学分。

3.建立交换生学籍管理电子档案,提升学籍管理完整性。常规交换生交换学习后,接收学校会根据其选课修读情况、在校表现,出具相关成绩证明、学习证明,学生返校后存入个人档案,受传统学生档案管理制度制约,交换生学习档案记录的学习成果及内容十分有限,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建立交换生学籍管理电子档案,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交换生学籍电子档案分展示档及文件档,展示档具有公开性和推广性的特点,依托网站等新媒体,建立学生个人主页、博客,将交换学习分为课程学习、文化交流、实践探究、社团社会活动、学科竞赛、师生互动等模块,提供学生全方位展示与推广平台,学生可将交换学习过程在对应栏目中以文字、图片、照片等方式上传、记录、展示,教师及管理人员可对网页内容进行评价,也可为弹性学分认定提供参考及图文佐证材料。页面的公开互性,为交换双方学校宣传、推广、文化交流搭建桥梁。文件档则具有规范性、隐密性、安全性等特点,主要与学籍管理信息化平台数据进行对接,将交换生成绩、学分、违纪情况经由双方管理部门负责人如实记录、转换,并以官方文件形式进行保存,管理双方通过平台可随时查阅、调取档案。两种类型电子档的建立,形成优势互补,极大提升学籍管理完整性及有效性。

4.将全程互动的管理理念贯穿交换生学籍管理信息化全过程。交换生学籍管理信息化的初衷和主旨是为了提高管理效能,确保交换生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校国际化发展。交换生学籍管理涉及交换双方学校、交换生及家长、高校教师、各级管理人员及社会各界,要实现管理效能最大化,除了依托信息化手段,还要有全程互动的管理理念,并将其贯穿交换生学习全过程,寻求各方利益共赢点,建立及时反馈信息机制与快速处理的管理平台,才能切实提高各方积极性,增强管理合力,提升管理效能,最终推动交换生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作者:梁微 沈大强 黄瑞捷 黄书楼 单位:广西大学教务处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参考文献:

[1]王瑞德.大学国际交换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2]梁秀梅,李斌,胡元木.高校开展校际合作新举措的审视与思考:基于山东经济学院本科生“第二校园经历”的问卷调查与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7(3).

[3]赵子健,陈溪.大力发展交换生项目促进高校国际化进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3).

[4]魏琛.关于对高校学籍信息化管理的初探[J].信息时代,2009(6).

交换生学习计划范文4

“伊拉斯谟世界窗口项目”(Erasmus Mundus Programme)是欧盟发起的一项高等教育交流计划,是“伊拉斯谟计划”项目的延伸与扩展。1987年开始实施的“伊拉斯谟计划”,也称“欧洲大学生流动行动计划”,旨在通过学生的交换流动,优化欧洲各国的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学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同时增强欧盟在高等教育市场中的地位。

自2004年实施以来,“伊拉斯谟世界窗口项目”已顺利开展两期,成为目前世界范围内影响力最大、涉及人数最多的国际交流合作项目。该项目第一期已完成,第二期于2009年启动,将于2013年结束。以2008至2009年为界,“伊拉斯谟世界窗口项目”在执行期内根据实施经验对目标和实施策略进行了一次卓有成效的调整。

2004年至2008年的第一期项目主要关注四个领域:其一,建立伊拉斯谟世界硕士课程(Erasmus Mundus Masters Course),至2008年末共提供了103门伊拉斯谟世界硕士课程;其二,提供伊拉斯谟世界奖学金,资助第三国(非欧盟成员国)的优秀学生和学者到欧盟高校交流学习;其三,鼓励欧盟成员国高校与第三国高等教育机构建立三年以上的合作关系,推动学生及学者的交流活动;最后,加强欧盟高校与第三国高校在学分学位互认及促进学生流动方面的合作。

二、对我国学生国际交流项目的启示

作为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学生国际交流项目,“伊拉斯谟世界窗口项目”对我国刚刚起步的学生国际交流合作项目提供了很多经验借鉴。从宏观上看,项目的实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重新审视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我们已经熟悉市场经济中的“分蛋糕”,每个参与者都试图得到一块更大的蛋糕。面对欧盟“伊拉斯谟世界窗口项目”中慷慨投入,及对第三国教育的帮助与扶持,一部分人产生困惑——为何欧盟把自己的蛋糕分给第三国,为何让第三国的学生与学者享受欧盟成员国提供的教育资源?——“高等教育在国际化的语境中是作为公共产品而存在的”(李岩松,2009)。和市场经济中“分蛋糕”不同,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是把蛋糕做大的过程,关注的是整体提高和受益面的整体扩大。每个参与者都可以从合作中优化自身教育资源配置、扩大教育辐射面、扩大文化输出并增强文化认同。这正是我国在推动学生国际交流项目时应秉持的理念,正视高等教育的公共产品特质来提供高质量、大范围的学生国际交流服务。

从微观层面来看,“伊拉斯谟世界窗口项目”在制度和操作层面都提供了诸多借鉴。

(一)签订学习协议,保证学习的连贯性

在该项目中,参与的学生、学生的母校和接收学校三方会在学生交流开始以前,根据学生的教学培养计划,共同签订一份“学习协议”(Learning Agreement),以此为依据制定学生的交流方案。“学习协议”一般明确规定学生的课程范围、在母校及接收学校应该就读的学时及应该获取的学分,以及论文的指导情况等,并需要获得学生、学生的母校和接收学校三方的一致同意。“学习协议”的制定个性化地确立了每个学生培养过程的标准,为学生在各种不同环境中的连贯学习提供了保障。在我国学生国际交流项目的操作中,“学习协议”的签订能够很好地衔接国内外高校的教学工作,保证交换生整体教学计划的实施。

(二)引进欧洲学分转化系统,保证交换学习的互认性

“伊拉斯谟项目”早在1989年就已引进欧洲学分转化系统(European Credit Transfer System,ECTS)。该系统规定,全日制欧洲学生,不论所在国家、教育质量、教育等级,每学年应学习1500–1800小时,相应获得60个ECTS,即每一学分对应25至30小时的学习;每门课程成绩分为七等,其中最后两等为不及格。该系统的认可和推广为各国高校相互承认学分、学历文凭及学业年限提供了依据,确保学生学习成果的互认性,进而保证了学生国际交流项目的顺利实施。在我国学生国际交流项目的操作中,交换生回国后的学分互换是目前的一大瓶颈,即交换生的学分转化缺乏制度保障。由于国内与国外学分体制的差异性,在缺乏统一标准的情况下很难保证交换学习的互认性,进而影响学分转化。

(三)促进课程开发,保证交换学习的适用性

该项目与其他交流项目相比,在课程设置上有独一无二的特色。不论在硕士层面还是博士层面,均十分看重对联合课程的开发与设置。项目的第二期执行中,共开发了150个联合硕士学位课程项目和35个联合博士学位课程项目。一方面,对各高校课程资源的重新组合真正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新开设的项目往往关注交叉学科、前沿学科,体现课程设置前沿性的同时保证了交换学习的适用性。因而,联合课程的设置为我国学生国际交流项目的开展提供了一条很好的思路,通过鼓励各参与高校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建立一批世界一流水准的硕士或博士课程,一方面能增加大学本身的实力和知名度,另一方面为交换学生提供了更优质、适用的教育。

(四)提供奖学金,确保优秀学生均有参与的可能

该项目通过严格、公正的选拔,对第三国的优秀学生和学者提供丰厚奖学金,一般覆盖其学费、生活费、保险等,并在申请时对女性、家境不好的学生给予特殊照顾。在我国学生国际交流项目的实施中,虽然大部分交流项目双方高校已约定互免学费,但由于国外较高的生活成本,很多家境一般、困难的学生仍极少有机会参加到国际交流项目中。“伊拉斯谟世界奖学金”的设立具有极好的参考作用。

总的来说,在具体推动我国学生国际交流项目时,可以从“伊拉斯谟世界窗口项目”的成功实施中寻找到很多有益经验,如我们项目急需建立连贯的培养机制、学分互认机制、奖学金机制,并在课程设置领域广开思路,积极开设联合课程,以保证学生国际交流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交换生学习计划范文5

我于1989年9月出生于广东省茂名市,是一名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在读二年级本科生,现在就读教育技术学专业。对于韩国,我的如下懵懂的了解,韩国与中国都属于东亚国家,同样是传统的东方礼仪之邦,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无论是在语言、文字上,还是在传统的建筑、服饰、饮食文化上,都蕴含着独特的民族色彩,更令人向往的是,现代的韩国在各方面,如科技、教育、艺术等都飞速发展着,并一跃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我希望能到韩国学习,并选择了汉阳大学师范学院中的计算机教育学科专业,此专业与教育技术学相近,经过了大学两年的学习,我渐渐熟悉并能够较好地驾驭这个专业,望学校能给我一个机会让我到韩国继续深造。假如我有幸到韩国学习,我将按照下面的计划学习、生活。

(一)明确学习目标。近期内先学习韩语,打好一定的语言基础,并多查找资料更深入地去了解韩国的方方面面,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九、十月,这是到达韩国的第一、第二个月。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领略当地的风土人情、认识学校的概况、结交新同学、适应新环境是此阶段的重要工作,通过网络资源、图书馆资源、身边的外国朋友、亲身实践是来完成此项任务,时刻铭记自己作为交换生的责任和义务,为华师为祖国增光添彩。

(三)十、十一,这是到韩国学习的中间阶段,也是转折点。第二项计划完成的情况会影响接下来的几个月的生活和学习,因此,前一项计划一定要尽可能完美地完成。不可否认,韩国各项经济水平都比中国高,相应地生活水平也高,到韩国学习,这种开资不是一般的家庭能够承担的。为此,在这三个月里,我会勤工俭学,在学校里当中文老师或者到外面做兼职,如麦当劳、肯德基等,前提条件是不影响学习,半工半读,通过自己的双手获取一定数目的收入,既能够与韩国人打交道的同时也可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自己的经济意识,何乐而不为呢?十一月份将有其中考试,我想这正是检验自己学习情况的大好时机,我将以极大的热情和激情投入到学习中,以饱满的信心迎接韩国交换生的第一场正式考试。

(四)十二月,这是韩国大学期末考试时间。我会比在华师期间付出更大的努力来备考,不仅是因为韩语教学,更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学习能力,证明中国人的学习热情,同时,在备考的过程中要注意把知识学以致用,温故而知新,争取拿到优异的成绩。

(五)2011年一、二月,这是学校的寒假时间。对于这个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我会放弃回国休假的机会,将会选择留校学习。这期间主要是反思自己这一个学期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订下下半学年的计划,反思自己有哪些方面做到不足,反思自己该如何改善、反思自己继续努力的方向方法,并且反思自己有哪些反面值得肯定,只有不断地反省,才能为未来的路指明方向。

(六)三、四月,新学期的开始。对比上年的自己,我应该更加成熟更加稳重,应该能够克服一切的困难来完全融入到韩国的生活中,并且反复修改自己的学习计划,提高计划观念和计划能力,使自己成为能够有条理地安排学习,生活,工作的人。

(七)五、六、七月,全面发展自己。使自己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按照学校的要求和自己实际情况安排后期的学习。

(八)八月,回国阶段。总结这一年的交换生活,并且构思好回国计划,把自己在韩国所学所感所思综合应用,为自己的未来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交换生学习计划范文6

关键词:网络实验室;现状;方案;规划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对具备网络配置、网络管理能力的人才需求不断增加,作为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普通高校,如何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网络配置能力已经成为网络教学的重中之重。要培养学生网络方面的动手能力,在网络实验室里对设备进行配置的优良教学方案无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理论教学的深化和补充,也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上起关键作用。

作为计算机网络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设备的配置实训是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内容。学生只有了解和掌握了计算机网络原理,掌握了网络互联与实现的配置技术,才能为今后的就业、学习、研究网络奠定基础。

1网络设备配置教学现状

1.1强调实践,忽视理论

网络技术是一门非常注重实践的课程,实验课程在教学中占很大比重,但由于种种原因,有的教师在授课中往往片面强调实验和动手的重要性,忽略理论作为技术研究与学习基础的事实,忽视理论知识对实践动手调试的前期指导、规划和分析作用[1]。这种学习方式使学生不能建立清晰的网络技术知识理论体系。

有的教师甚至将几个特殊案例的实践动手调试作为网络互联与实现配置教学,根本不对网络理论知识作相应阐述,教学中即使涉及必须要用到的网络技术原理内容,也只是偏重实验环境下的教学,这样做,最终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

1.2追求硬件高配置,忽视规划软指导

在开设网络技术课程时,过分追求高配置实验环境,投入过多资金建网络实验室,大量购进先进网络硬件设备,却忽视实验教师的网络规划、组织和管理方面的软指导,没有真正理解网络是研究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的学科,计算机的思维模式只能是遵循人的思维模式的真正含义。试想一下,如果没有指导教师的项目分析与规划,学生拿到实验后,仅靠直接动手调试,用几条简单的命令去解决一个网络技术问题,这样的思路如何能达到深层次学习网络的目的。

1.3重就业比率提高,轻就业形势分析

调查统计显示,大多数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广泛,91%以上的网络技术专业学生能找到工作。但是,深入了解其从事的工作岗位后,我们发现他们中在网络技术岗位上从事局域网管理与维护、网站管理与维护、网站程序设计及开发等工作的人员不多,80%以上网络专业毕业的学生都是在从事计算机销售与售后技术支持、数据录入、办公文秘等工作,他们处于计算机技术人才链的低端,就业质量可想而知。[2]其原因在于高校学科体系培养模式的课程只是普通高校课程的简化,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确,人才培养特征不明显,只注重单点知识的培养,忽视综合实用技能方面的培养,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综合应用能力差,不能胜任网络技术工作。

2网络设备配置教学方案改良思路

2.1对网络实验室硬件设备的建设改良

在进行网络实验室硬件建设时,应注意合理规划,不仅考虑满足建设需要,还要密切关注当前网络技术的发展态势,尽量采用先进的技术、现成的校园网平台和合理的资金去建设网络实验室,使建成后的实验室能使用高校原有的计算机作为网络调试终端,既能满足在本地实验室进行网络实验,也能通过校园网络远程登录后经认证进入对网络设备进行调试。[3]按此要求,每个网络实验室可以建成能同时满足42人至56人进行实验的网络平台,按需配备6至8组独立的实验平台,每组实验台至少配有2台2层交换机、2台3层交换机、2台路由器、1台防火墙、1台无线接入设备、1个VoIP语音模块和至少两个高速异步串口模块。达到每个实验台既可单独进行相关的实验,也可以配合其他平台进行实验,完成更为复杂的网络环境下的综合实验。

2.2对实验教材、实验方案配备的思路改良

每门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都应有专门的教材、方案,包括实验项目具体名称、实验详细内容、每次实验所需硬件设备、网络拓扑结构图、实验人员分工和实验详细规划、设计思路等。利用这些内容丰富的专业实验教材或资料手册,对每个实验的教学目的、实验真实环境、实验所需用到的设备、实验设备间如何连接、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实验结果及验证等内容进行实验的开展。也可将该门学科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积累下来的教学资料汇总成册、编录成书,按照其教授的实验内容、详细的实验方案来作为实验用书,让学生充分利用书中经过无数次实践的组网方案进行实验。

2.3对网络设备配置实训时间的安排布置改良

实训课程尽量与计算机网络理论课程同学期进行,这样便于理论指导实践。尽量不采取先计算机网络理论课,后计算机网络设备配置实训的教学方式,这样做的原因在于,如果学生对课堂上的知识掌握得很好,在实训课上,他们就会很快编写出实现步骤、调试命令,从而更有兴趣去学习下一节的课程。反之,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知识掌握得不好,实训课就会反映出来,这会促使他们回过头来重新拿起课本学习理论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第二次完美结合,它可以提高学生理解网络、调试网络的能力,最终锻炼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4对高水平师资的培训力量、培养力度改良

我们应选用既有扎实的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实践动手调试能力的教师担任网络设备配置实训教师,以便学生得到充分的指导。因为,有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实践中遇到的理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网络规划、网络分析,学生理论搞懂了,实践起来才能得心应手。[4]同时,我们还选用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调试的教师,用其丰富的经验帮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有效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原理和技术,从而节省学生宝贵的实践时间。

3网络设备配置教学方案设计

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案设计,让学生对网络设备配置有总体认识,在此基础上,对网络组网、互联与设备配置实训进行分析和研究,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网络组网整体技术。参照此要求,我们按组网步骤将教学方案设计分为以下几方面。

3.1组网基础教学方案设计

从目前较常用的星型网络拓扑着手设计教学方案,其涵盖的教学内容,如表1所示。

改变以往传统组网基础先从理论着手进行教学的顺序,转而按上述教学内容、学时、教学方式教学,让学生从对网络完全不了解过渡到对网络有一个浅层次的认识,使学生认识到组建一个小型计算机网络所需要的硬件设备有哪些,对最基本的传输介质――双绞线做到能按不同标准做出T568A、T568B线序,掌握网卡的安装,熟悉交换机、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和简单的参数配置,基本认识清楚计算机网络基本运行环境,这对下一步具体开展网络设备配置部分内容的教学可以起到很好的先导作用。

3.2交换机教学方案设计

从交换机的应用角度着手,设计教学方案,方案分为基本配置与高级配置实验内容,具体教学内容如下表2所示。

按上述内容进行分设备单项教学,让学生实际操作实训,达到掌握交换网络中最常用的设备――交换机配置技术,从对交换机进行基本的配置着手,进一步划分VLAN,掌握生成树协议操作,实现交换机的端口聚合,安全认证等技术,对实现与路由器设备的互联作好配置技术准备。

3.3路由器教学方案设计

从路由器在网络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着手设计教学方案,方案分为基本配置与高级配置实验内容,涵盖的教学内容如下表3所示。

在交换机设备配置学习的基础上,我们继续通过单项设备路由器配置内容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网络建设中较重要的设备――路由器的配置技术,熟悉静态路由,动态路由RIP路由协议,OSPF路由协议,广域网协议的封装以及PPP PAP、PPP CHAP协议的验证等内容,为下一步交换机、路由器设备互联形成真正的计算机网络的学习做好全面的技术储备。

3.4综合实验教学方案设计

通过对单个网络设备进行逐一教学,在掌握了其基本配置内容后,结合运用交换机、路由器网络设备进行组建交换三级网和路由三级网,在此基础上进行来自实际典型应用案例的综合实验教学方案设计,[5]如组建某大型企业网络。首先,我们会告知学生该企业的相关情况――有多少人使用网络、组织机构如何、地理分布情况怎样、管理水平能力高低、网络应用服务多少等内容,让学生根据这些背景,运用所学知识,去规划、设计该企业的网络需求与网络拓扑结构。

通过上述实验,让学生做到综合运用网络实验室里的网络设备,了解搭建的实际网络环境,全面掌握整个网络组建的技术原理、实验功能、实验拓扑,清晰地掌握网络设备的实际配置,利用掌握的综合网络技能知识去优化这个网络,让整个网络性能发挥到极致,由此达到学用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4结语

作为承担网络技术应用人才培养重担的普通高校,应该合理设计网络设备配置教学方案,在网络实验室的实验环境中与真正的网络建设接轨,让学生在实验室中亲自动手进行搭建、调试、配置网络,让学生更直观、全方位地了解各种网络设备的应用环境,加深对网络原理、协议、标准的认识,直至完成整个综合实验过程,形成清晰的网络工程项目设计思路。[6]我们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充分利用理论知识由上至下地去分析网络规划、设计与调试,并提高自身网络技能和实战能力,成为符合网络一线需求的实用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建军.师范专科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现状与应对措施[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8,14(2):20-22.

[2] 胡亮,徐高潮.计算机网络实践课程教学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5,22(S2):155-157.

[3] 崔贯勋.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方案探讨[J].信息化技术与应用,2006,10(5):19-21.

[4] 徐炜.网络实验室:轻松上大课[J].中国教育网络,2007,11(1):9-12.

[5] 陈康.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改革实践[J].正德学院学报,2006,14(6):47-50.

[6] 福建星网锐捷.锐捷网络实验室解决方案综述:网络实践教学专家[EB/OL].(2006-12-05)[2010-10-10]. . cn/plan/Solution_one.aspx?uniid=af03f8d9-ff2a-4a5c-826b-4bc5e0c876cd.

Teaching Programs of Network Device Configuration with Network Technology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YANG Lin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Baoshan College, Baoshan 678000,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