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发课程总结范例6篇

美发课程总结

美发课程总结范文1

1.1健美操教学情况

1.1.1教学时数分析教学时间的长短能够反映出该门课程的重要程度,开设课时越长其重要程度也就越高。调查结果显示(见表1):长春市高校健美操理论授课时数较少,健美操属于体能与艺术相结合的有氧项目,需要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双向强化,而长春市高校健美操理论时数满足不了部分学生的需求,制约与影响了学生的实际运用,从而促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1.1.2教材情况分析教材是指导学生学习某门课程的必备工具,规范、统一的教材是促使健美操选项课科学发展的关键。调查结果显示(见表2):长春市高校健美操教材使用情况略有差异,在被调查的5所高校中,使用教材的版本各不相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我国健美操选项课刚刚起步,还没有形成体系,从而很难形成统一、科学的专用教材供高校师生参考,所以产生了各高校“自成一体”现象,这对健美操选项课的长远开展会造成阻碍。

1.1.3教学方法分析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计划、要求、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的合理性将对健美操选项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见表3):长春市高校健美操选项课教师主要的教学方法是语言讲授法,依次为录像观摩法、情景教学法、竞赛活动法。说明当前长春市高校健美操选项课教师的教学方法较单一,不利于科学、合理、有效地传授学生运动技能,急需创新教学方法,以期便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

1.2健美操师资情况

1.2.1教师的性别结构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与师资队伍建设关系密切,男性与女性体育教师的比例的均衡程度,可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体育教学工作高效有序的开展。调查结果显示(见表4):在被调查的健美操教师中,男性教师有7名,占被调查总数的35.0%,女性教师有13名,占被调查总人数的65.0%,女性教师的数量要多于男性教师的数量,说明女性教师是长春市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主力。

1.2.2教师的学历层次学历层次水平的高与低,从侧面发映出教师的执教水平。调查结果显示(见表5):长春市高校健美操教师的学历层次主要以硕士学历为主,各个学历层次的教师参差不齐。在被调查的教师中,没有1名具有博士学历的教师;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有4名,占被调查总数的20.0%;具有硕士学历的教师有16名,占被调查总数的80.0%。可见,长春市高校健美操教师学历层次相对较低,缺乏博士学位教师,本科学历已不能满足高校健美操教学与科研的需求,急需提升高校健美操教师的学历层次,以其更好的开展健美操选项课。

1.2.3教师的年龄结构教师的年龄结构可以反映出师资队伍的战斗力和持久力,年轻型和经验型的教师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发挥着不一样的作用。调查结果显示(见表6):在年龄结构上,年龄段在21-30岁的教师有1人,占被调查总数的5.0%;年龄段在31-40岁的教师有8人,占被调查总数的40.0%;年龄段在41-50岁的教师有8人,占被调查总数的40.0%;年龄段在51-60岁的教师有3人,占被调查总数的15.0%。从整体来看,长春市高校健美操教师年龄趋于中年化,年龄主要集中在31-50岁之间,很少有30岁以下和51岁以上的教师。

1.3学生认知情况

1.3.1学生的满意度分析学生对健美操课程的满意程度是长春市高校健美操选项课长远发展的重要依据,学生对其是否满意,是衡量和评价健美操选项课的重要指标。调查结果显示(见表7):长春市高校学生对健美操选项课非常满意的学生有63人,占被调查总数的22.5%;满意的学生有68人,占被调查总数的24.2%;一般的学生有79人,占被调查总数的28.3%;不满意的学生有70人,占被调查总数的25.0%。

1.3.2学生参与意向分析学生喜爱健美操课的程度对于参与该项运动具有较高的影响。一般来说,喜爱程度越大则参与程度则较高。调查结果显示(见表8):长春市高校学生参与健美操课的喜爱程度趋于一般,喜欢和非常喜欢的学生有79人,共占被调查总数的28.1%;但也有一部分不喜欢和非常不喜欢的学生,占被调查总数的41.2%;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受到传统体育课的束缚,对于健美操这项有氧运动缺乏兴趣。

1.3.3学生参与动机分析健美操选项课的设立为学生自主选择、参与体育学习内容奠定了较好的基础。调查结果显示(见表9):长春市高校学生参与健美操课程的动机各不相同,其主要动机是获取学分,占被调查总数的16.5%;其次为锻炼身体,占被调查总数的15.8%;排在第三位的为兴趣特长,占被调查总数的15.3%;而放松减压和掌握技能的最少;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只注重考试,没有认识到健美操能够促进身心发展的,没有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2长春市高校健美操开展的困境分析

2.1项目开展受限,主管领导不重视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工作是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体育课程设置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参与兴趣,提高锻炼的热情。我国传统的田径、篮球、排球、足球等运动项目已经在高校得到普及与传承。作为有氧运动的健美操还没有被高校学生完全接受,项目设置受限的现象时常出现。此外,各级教育职能部门和高校领导对健美操运动开展不重视也是制约和影响该项运动的重要原因。部分领导只是重视科研成果,对学生的身心素质置之度外,导致高校健美操运动的开展迟缓、受阻。

2.2师资建设受阻,教师配备不合理高校教师的教学年限、学历层次、科研成果从侧面反应了教师自身的水准,是评价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的重要标准。当前长春市高校健美操教师学历层次偏低,其主要以中青年为主,缺乏有教学经验的中老年健美操教师。在科研能力上相对较弱,基本只停滞在教学一线,对于科学研究的意识较淡薄。在所讲授的内容上,基本均是健美操概念和发展的描述,缺乏对于健美操技巧、技能方面的讲授,对健美操的内涵缺乏认识与了解。此外,健美操教师性别结构不合理,教学时限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等均是制约长春市高校健美操开展的主要因素。

2.3规章制度缺失,管理机制不健全高校健美操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依靠规范的制度和科学的管理,否则将不利于该门课程的发展。目前,长春市部分高校对于健美操课程的内容与方案模糊不清,缺乏建立相关的制度去约束和评价健美操课程,没有规章制度的束缚,对于管理来讲更是无从下手,健美操教师教学内容不统一,对于理论和实践课时混淆不清,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考评上,缺乏多元化、客观化的评定方式,在课程选择上,没有根据区别对待原则分班教学,在过程评价上,以最终学业考试为评价唯一标准,忽视了日常体育考勤的时效性,违背了公平、公开的评价原则。

3长春市高校健美操课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3.1加强多元培训,提升师资队伍水平高校要加强健美操教师的培训工作,不断更新健美操教师的学科知识,通过参加培训,提升教师对健美操的了解和认识。此外,要鼓励教师出国访学,将最优秀和先进的经验带回学校。在教学过程中,要放弃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去引领学生学习,要提升健美操教师的英语水平和专业知识,加强教师对健美操专业设备和器材的认识与运用。通过培训与进修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以期为长春市高校健美操选项课的可持续开展提供师资保障。

3.2加大经费投入,引进专业配套设施制约和影响高校健美操课程发展的主要问题是专业器材设施不完备,这就要求高校加大对专业配套设施的引进,应该学习广东、浙江等发达省份的经验,更新健美操配套设施,要加大对健美操的投入,除了高校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可吸引校外企业对其进行冠名赞助,通过健美操比赛不但可以宣传赞助商家,还可以提升商家的知名度,从而解决资金的困扰。在引进健美操器材设施上,要筛选实用性强的仪器或设备,以便用少量的资金换取更大的效益,通过加大经费投入,引进专业配套设施,促进长春市高校健美操的发展。

3.3培养学生兴趣,提升领导重视力度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体育教学的效果有着紧密的联系。高校健美操开展的好与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兴趣,学生是否喜欢健美操选项课,与教师的讲授、课程内容的安排紧密联系。应通过健美操课程提升与增强学生的体质。此外,领导的重视程度是影响健美操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应该提升学校对健美操选项课的经费投入,增添和配置必要的健美操器材与设备等,以期促进长春市高校健美操选项课的长远发展。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1)长春市高校健美操选项课无固定统一的教材,教师教学采用语言讲授和录像观摩法较多。健美操教师学历层次偏低,年龄普遍趋于中年化,教师性别主要以女教师为主。(2)长春市高校学生对健美操课的喜爱程度和满意程度一般,学生参与健美操的动机主要以获取学分和应对考试为主。(3)长春市高校健美操开展的困境主要是项目开展受限,主管领导不重视;师资建设受阻,教师配备不合理;规章制度缺失,管理机制不健全。

美发课程总结范文2

【关键词】小学美术建筑模型课程;校本开发;实施

随着《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新课程标准(2011版)》的颁布与实施,许多专家、学者和美术教师不断地实践和探索,有关小学美术建筑课程的研究逐渐增多。研究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将本地建筑资源融入常规美术课堂中,使学生在了解建筑本身的同时,强调人文性;二是针对现有的青少年建筑模型比赛实践,整理经验,开发校本教材,重点在于总结建筑模型的制作方法与步骤。小学美术建筑模型课程的校本开发与实施,是以建筑模型的制作为出发点,从美术学科的角度去建构、完善建筑模型课程,并将建筑模型的部分制作方法运用至常规小学美术教学中,丰富其形式。

针对以上总结的教育趋势与问题,笔者于2016年9月至11月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成都市某小学的500名学生发放问卷。下面笔者选取较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结果的统计与原因分析。

问题3:你最喜欢上哪种类型的美术课?

A.绘画 B.手工制作 C.美术欣赏 D.都喜欢

低学段的学生50%选择了B,A和D各占20%,而C仅仅占10%。这与学生个体的年龄和心理发展程度不无关系,学生更倾向于形式多样、能激发好奇心的综合材料制作。

中学段的学生75.2%选择了D,C只占1.8%。这是因为三、四年级的学生对于美术课有了更全面的接触和了解,他们已经接受了美术课程多元化的特性。欣赏部分比例极少,一方面由于教材设计的欣赏课本来就不多,另一方面和课堂本身――教学的方式方法、评价的形式等有关。

高学段的学生60%选择了B,“美术欣赏”依然选择最少,只占5%。这是因为高年级的学生心理发展趋于个性化,他们不再一味地追求新奇和有趣,而是开始有了自己的选择和想法。

问题4:你对美术课堂中的哪一个环节最感兴趣?

A.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导入环节)

B.课堂中的美术欣赏部分(展示图片和分析作品环节)

C.就是喜欢画画做手工(完成作品环节)

D.评价环节

三个学段对于此问题的选择基本一致,选择C选项的人数最多,选择D选项的人数最少,两者之间有较大的差距。常规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学评价的环节一向比较薄弱,时间比例少,评价方式容易受到教学环境、教学内容、课堂氛围的影响,故而较为单一,缺乏延展性,但教学评价是反馈教学过程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问题11:目前为止,你认为的美术建筑欣赏课给你怎样的感受?

A.很有趣 B.很麻烦 C.没感觉

根据调查结果:学生对于美术建筑欣赏课的兴趣随着年级的增加而逐渐递增。但随着年级的增加,教材中关于建筑方面的课题部分反而减少。笔者参考了人美版1-6年级教材,总结整理如下:

从表中,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点。首先,四、五年级没有建筑方面的内容。其次,有关建筑的课例相对来说比较均衡,一般为每个年级1-2课。再次,在教学内容和重点的选择上,低年级相对来说偏重于想象,更多关注建筑的外形和色彩特征,例如一年级的《童话城堡》,课本中并没有很多有关城堡本身的介绍或者图片,更多的是学生参与活动的场景和学生创作的城堡作品。随着学生接受能力的提高,有关建筑的内容也逐渐偏重于建筑知识,关注建筑的造型特征、地域人文等方面的内容。最后,作业提示或者学习建议方面,低年级偏向于学生语言的表达、情感的抒发,创作方式多以画或者贴为主;而高年级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形式多样。有些课要求学生实地考察,通过访谈、拍照等方式记录和了解建筑的知识与人文,用设计草图、黏土、废弃物等综合材料制作模型等方式来呈现。

问题15:你希望通过建模课程掌握哪些知识或能力?(多选)

A.关于建筑的历史、美术、设计、人文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B.制作建筑模型的方法与过程

C.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

D.加强与老师和同学们的交流

通过整理和总结可以看出:学生对于B、C两方面的内容有较强的兴趣,在低学段比例分别是85%和80%,中学段比例分别是86%和85%,高学段的比例分别是95%和90%,而这两点也正是建筑模型课程中相对关键的知识和技能。A选项的比例是随着年级的增加而递增的,低、中、高学段的比例分别是35%、38%、45%;不难看出,高年级的学生对于美术相关的理论知识开始有了求知欲,他们渴望更加深入和专业地学习。

通过对《小学美术建筑模型课程的校本开发与实施研究调查问卷》的整体数据的整理和对典型问题的分析,总结如下。

首先,将建筑模型的学习引入到美术欣赏课中,改变美术欣赏课的单一性,在学生较感兴趣的手工制作过程中渗入欣赏的部分知识,把美术欣赏课发展为综合性课程,通过“做”引发“想”,再将好的想法应用到做中去。在对本课题的初步计划中,我们进行了丰富美术欣赏课的尝试。

其次,在课程评价过程中强化学生的欣赏水平和能力。《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新课程标准(2011版)》在“实施建议”中提出:“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以及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美术课程评价的依据是美术课程标准。”具体“评价建议”为:“1.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2.注重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3.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

将建筑模型引入到常规教学中去,必然会丰富课堂的评价环节,不仅能够使学生自评,互评,还可以使学生参与展览,交流,更强烈地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想法和能力,增强自信心和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再次,问卷向我们提出了“如何权衡建筑模型的制作在课程中与其他内容和环节的关系,让课程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普及度和有效性”这样一个问题。“课程并不是单纯静态的‘公式框架’和学校的‘教育计划’,它是师生在一定的教育情境中展开文化探索的动态生成的过程。”本课题预设的建筑模型课程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校本教材以及在常规课堂中的应用效果,校本教材的预设结构主要包括:建筑相P的历史人文知识(包括有四川本地特色的建筑)、建筑模型制作的基本过程与方法、常规教学中运用建筑模型制作的案例等。因课题的开展时间有限,我们会带着这个问题在之后的研究中不断实践,总结经验,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需求为目的,最大限度地平衡建筑模型制作与其他内容和环节的关系,帮助学生建构个体学习系统,引导学生实现多元化的智能发展。

【参考文献】

[1]尹少淳.小学美术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美】黎辛斯基.建筑的表情[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

[3]张绪培.小学美术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美发课程总结范文3

【关键词】“康美”文化;建构;特色课辅课程;策略

康庄美地小学校是重庆市委市府于2012年为康庄美地公租房小区配套建设的一所小学校。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课程辅助活动是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现实需求,是每位家长的殷切期待,是每个孩子成长的迫切需要。学校布局设计规范、功能设备齐全、环境优美。有开展课辅的硬、软件条件。

一、康美文化的内涵

根据校名,学校取“康”和“美”二字作为核心理念,打造“康美文化”。所谓“康美文化”,就是按照“健康身心、美好人生”的办学理念去办学、治校、育人,成全“孩子健康美好的童年生活”,成就“教师健康完美的教育人生”,达成“学校健康臻美的育人殿堂”之崇高追求。学校紧紧围绕“康・美”文化为核心,努力践行“健康身心、美好人生”的办学理念。向培养具有社会责任、品质优良的康美少年的办学目标而努力工作。

二、建构“康美”特色课辅课程的策略

(一)课程建构策略

课程建构总体思路。“康美”特色课辅课程建构要体现“健康身心、美好人生”的核心文化,落实国家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为了实现培养“康美少年”的活动课程目标,积极整合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资源,围绕学生身体素质康美、心智精神康美和社会适应素养康美三大领域,开发四类课程辅助活动内容体系:一是按照晨颂活动、午读活动、暮省活动“三板块”思路,开发“康美”儿童活动课程,致力改善儿童当下生活方式;二是按照体育活动、艺术活动“两板块”思路,开发“康美”体艺活动课程,成就学生健美的人生;三是按照科学考察(调查)活动、科技制作活动、科学种植活动“三板块”思路,开发“康美”创意活动课程,开发学生创造的潜质;四是按照走进家庭、走进社区、走进自然“三走进”思路,开发“康美”社会实践课程,涵养学生“美人美天美地”的社会化品质。

“康美”特色课辅课程的建构,是在基于学校教师的专业特长,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学校文化的基础上建构的。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方面具有学科课程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一是陶冶情操,培养品德,涵养“康美”人格品质;二是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完善“康美”心理结构;三是发挥特长,增长才干,形成“康美”个性特质;四是养成锻炼习惯,培养自我保健能力,形成“康美”体魄。概而言之,建构“康美”特色课辅课程,有利于培养“康美”少年。

(二)课程实施策略

合理安排课时。确保“康美”特色课辅课程的有效开展,将确立的课辅课程纳入课时计划,保证上课时间。一是“康美”儿童活动课程开设时间为晨读、午间,一至二年级的《读写绘》、三至六年级的《童书共读》安排进校本课程,分布在周一至周五的不同时间里;二是“康美”体艺活动课程,“康美”创意活动课程,安排在下午的课辅两节课,以便集中管理、加强指导。三是“康美”社会实践课程,每学期安排一次外出实践活动,两次进社区实践活动。

学生自主选课为主,学校协调为辅。为满足学生发展的共同需要和不同潜质、兴趣和特长学生的个性化需要,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水平和个人意愿,二-六年级学生打破自然编班,组建课辅课程项目班。学生选课以自愿为主,学校协调为辅。当发生某科选修的人数过多时,由学生、班主任和教科室一起协调,在征得学生同意的基础上,建议学生选修其它学科,要求每生每学年选学一门课程,一学年满时再选择其他学科。由于一年级学生刚进学校,对学校环境、教师不熟悉,自主选课能力还未形成,采取教师走班的形式,具体操作是一年级开设书法、艺术、体育、科技、手工五门课辅课程,由5位教师循环到各班上课。

教师自愿申报课程,学校审核通过。针对愿意开展课辅课程建设的老师,结合教师专业特长,填写《课辅课程项目申报表》,理清课程名称、课程概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主要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交学校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审核。对审核通过的课辅课程项目,由教导处统一安排实施。

(三)教师队伍建设策略

自主学习探究+统一培训的策略。学校通过构建核心办学理念,为康美特色课辅课程的建构指明方向,而康美特色课辅课程的建构又为理念搭建起了支撑平台。康美特色课辅课程的建构,学校绝大部分教师参与。原则上学科老师都要有自己的课程,能根据已有特长和爱好,争取在课辅课程的开展过程中做出亮点和特色,推动学校特色发展。多数教师亲自参与课辅课程的选择、实施及改进,自主研究,不断总结方法和经验;在实践过程中,充分给教师自由创新的空间,尊重教师改革精神,倡导个性化教学特色,让教师们根据自身实际将才智与潜质发挥到极致,创造性地推动国家学科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进程。找到和进一步提高自身兴趣、爱好,提高了自身专业水平以及教育教学能力。少数教师特长、兴趣、爱好不明显,在课辅课程的开展过程中,不能充分展示自己,也就不能实现学校提出的成就“教师健康完美的教育人生”。对于这部分教师,学校搭建学习平台,聘请专家到校做讲座,增强教师课程意识,提供各种机会,参加各级培训,培养兴趣爱好,将自身的兴趣爱好和课程结合起来,提升专业能力,增强教师信心,幸福感。

(四)评价策略

采取“三阶三维双式一结合”的评价方式。“三阶评价”指教师每堂课辅课都对学生参与情况进行评价,每周升起仪式安排一个班级,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展示,由德育处进行评价。每学期以“艺术节、校园文化进社区”的形式,以课辅活动项目班级为单位,进行阶段成果展示,由家长、学校、社区进行评价。“三维评价”指学生、家长、社区三个维度参与评价。“双式评价”指除了教师每堂课对学生的评价外,每学期发放调查问卷《康庄美地小学学生喜欢的课辅调查表》,学生评价教师,选出喜欢的课辅活动。“一结合”指将教师开展课辅课程情况,与教师年度考评相结合。

(五)融合策略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骨架”,不能融入课程的校园文化是“水上浮萍”“墙上芦苇”,难以真正发挥引领和促进育人的作用。同理,学校课程建设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基于学校康美文化的延续。将课辅课程与学校“健康身心,美好人生”的文化有机结合,将“康美文化”融合到课程辅助活动建构之中,融合于活动形式之中,融合于活动内容之中,融合于师生发展之中,从而形成了具有“康美文化”特色的课辅课程内容体系及其实践策略。在课辅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润泽孩子,立德树人”,找到全体学生喜欢的,教师愿意开设的,适合全校推广的课辅课程,从而逐步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全面推动学校的各项工作,使学校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参考文献】

美发课程总结范文4

一、小学美术教育作用

小学美术是有着强烈“技术”性的学科,它有来自传统的历史积累的经验以及技巧,有着自己规律性的独特的法门以及规则。小学美术教育对于儿童来讲尤为关键,特别是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农村,对孩子进行美育更是有着启发性作用。

小学美术教育对于孩童的发展来讲,具有极大的意义。它不仅丰富了教学课程的建设,合理调整了课程结构,同时小学美术教育还是一门培养孩童全面发展的课程,影响着孩子们的发展。

1.小学美术提高了孩童们的审美情趣,增强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感受,促进了人类精神文明的提升。

2.小学美术教育使孩子们获得了最为基本的绘画能力,它不仅是让人们消遣时间,制造娱乐的工具,同时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实际问题,它可以说是一门技能学科。

3.小学美术教育在孩子们的培养健全人格、历练个性方面有着关键性作用。它能够开发孩童们的智力,培养出一批具有观察力、构图能力以及创造力的适合现代化发展的人才。

4.小学美术教育还能够培养孩子们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并且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耐心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可以说,小学美术教育并不是要把孩子们培养成为职业的画家,它的主要核心任务在于培养具有健康精神、素质高尚的公民。

二、学习方式转变――小班化教学及创新评价

我们提及了创新性思维的引入是美术教学的一个奠基石,而学习方式的转变乃是核心所在,它能够适应时展,使美术教学更为人所接受,它发挥的作用也会更为明显。本章节以创新评价机制在小班化教学中的应用为例,简单阐述了学习方式转变带来的益处。

1.小班化教学的优势

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这一段话从侧面反映了课堂评价在小学美术教育课堂中的重要性。

近几年来,随着“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理念更为有效地贯彻落实,为了适应教学改革的大潮流,国内许多学校都开展了小班化教学改革。有关数据指出,小班化教学着实存在着许多明显的优势,例如,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课堂资源占有量低,而且由于人数众多,老师对课堂上每个学生的关注度也没那么高,学生受关注度就相对低。而开设小班化教学则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小班化教学可以使课堂人均资源占有量提高,而且老师会更加关注每个学生的一举一动,学生的发言机会也增加了,学生课堂教学兴趣更为浓厚。

2.采用多元化课堂评价方法

如上述所讲,为了充分发挥小班化美术教学的优势,我们应当采用多元化的课堂评价方法,具体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1)善于利用评价表,并且增加学生的自评和互评

新课改强调学生既是被评价的对象,同时也是评价的主体。因而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有教师的评价外还应该加入学生的自评以及互评。在学生互评和自评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美术知识并加深印象。学生首先自我做出评价,客观地评价自己学到了多少知识。学生会进行反思进而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思考能力以及对美的感悟能力。而当进行学生互评时,学生对身边同学也有所认识,这一过程就夹杂着讨论,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交流能力。

学生自评以及互评的相互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性、参与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美术有新的感悟和认识。

(2)利用美术整理课,即时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即时性评价是很常见而且很关键的。教师依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对学生进行当场点评,这可以在肯定学生正确发言和行为的同时,对学生问题中存在的不足给予指导性建议。因此,在课堂上进行即时性评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美发课程总结范文5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2021年二年级美术教师学期末工作总结

__年在这一个学期中,根据我校的实际需要,我担任了二年级三个班的美术课教学。我对一个学期中的二年级美术课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二年级学生,有以下特点:)

1、学生有浓厚的绘画兴趣。

2、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能进行完整的画面构思、表现。

二、教学工作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认真遵循美术教育原则,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同时在课堂上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尽心的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学到了美术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同时也学会了判断美和创造美,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教学中,我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我认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我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___力,使课程内容形式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使学生形成美术素养。在美术教学中,我还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我选择了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同时,要课程内容的层次性适应不同素质的学生,使他们在美术学习过程中,逐步体会到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教学措施

1、遵循审美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通过比较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提高学生审美趣味。

2、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

3、加强师生的双边关系,即中是教师的教,又重视学生的学,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4、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仪器,大胆改革。

5、改变评价方法,采用自己评价、小组评价、___评价、教师评价或家长评价,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尊重个性差异,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激发学习兴趣。

四、师自身素质的培养

课堂之余,我认真参加了学校以及教研组___的各种业务学习,认真学习有关美术方面的知识还订阅了教育教学刊物从理论上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并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使自己能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学工作,能更快地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教学模式。

二年级美术教师学期末工作总结【二】

日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过去了。在这一个学期中,根据我校的实际需要,我担任了美术课的教学。我对一个学期中的美术课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政治

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质工作,认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服从领导的安排,工作上兢兢业业,爱校如家,对学生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二、教学工作

在教育教学此文转自___工作中,我认真遵照《教学大纲》的要求,遵循美术教育原则,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同时在课堂上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尽心的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学到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掌握了美术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同时也学会了判断美和创造美,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教学中,我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我认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我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___力,使课程内容形式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军装价值。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在美术教学中,我还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我选择了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机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同时,要课程内容的层次性适应不同素质的学生,使他们在美术学习过程中,逐步体会到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自身素质

课堂之余,我认真学习有关美术方面的知识,因为我不是专业的美术老师,所以我虚心向别的老师学习,请教,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从而使自己能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学。

美发课程总结范文6

关键词:开发趣味;兴趣;高效;美术欣赏课堂

当前研究高中美术欣赏课堂的学者很多,他们从理论分析到课堂实践,总结出很多可贵的经验,我只想来说美术欣赏课最能吸引我,给我最大启发之处。

1 高效美术欣赏课堂要充满趣味性

2013年5月,我在东莞市第七高级中学对8个普通班的405个学生进行了“美术欣赏课总结调查”,约占94%的381位学生认为美术欣赏课要富有趣味性。课堂中有了趣味性,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激情明显得到提高,会积极主动参与到美术学习探究中来,教师和学生都有了动力,课堂气氛活泼轻松。

作为基础教育的高中美术欣赏课应该是一个充满趣味的课堂。趣味性是共同体现在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中的,对于学生而言,在其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有机会来欣赏、体验美术的真、善、美,无疑会让他们在学习美术过程中感受到丰富的趣味性;对于教师而言,教师将自己所学和对美术的热爱,拿到课堂与学生分享,与学生一起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在这个过程中,也充满了无限的趣味。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对通过“美术欣赏”学习应达成的成就标准做了要求,其中首先就包括能激发学生学习美术欣赏的兴趣,其次要指导学生懂得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了解中外美术的主要风格和流派、重要的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最后要理解美术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达到这些成就标准是高效美术欣赏课堂的基础,但是由于美术学科的特点,它不是死记硬背、公式化、数学逻辑推算就能学好的,整个高效课堂的前提就是学生学习、欣赏美术要有兴趣,本文就试图探究如何在美术欣赏课堂中开发趣味性,激发学生欣赏美术的兴趣,达到以上成就标准,成功构建高效美术欣赏课堂。

2 趣味性高效美术欣赏课堂模式在教学中的实施

2.1 激发学生欣赏美术的兴趣

趣味性可以体现在整个教学中的每个具体环节,在课堂的发展中做到“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欣赏美术的兴趣。教师可以从导课、讲授、组织的具体环节上着手。

(1)趣味性导课,引发兴趣。导课是课程教学一般模式的第一环节。导课为授课开始的导言,包括课堂仪式引出课题。对于美术欣赏教学来说,更要从导课开始寓教于乐,用趣味性的导课方式,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对课题的好奇心,集中学生一堂课中最开始的注意力,引发学生对内容的兴趣,使学生轻松的进入到学习状态中。要使课程导入变得有趣味,我们可以从语言组织、表情手势和工具媒介等几方面来着手,以下案例便是在工具媒介上做了开玩笑式的处理。

我在准备讲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中关于达芬奇的一课时,我尝试采用的就是趣味性导课方式,我先将达芬奇的代表作《蒙娜丽莎》用图片软件作了一番处理,将我自己露齿笑的头像把蒙娜丽莎的头像换下来,再把这个处理过后的露齿“蒙娜丽莎”和达芬奇的蒙娜丽萨一同展现在课堂的投影仪上。让学生观察两种微笑有什么区别,哪个微笑更美。结果同学因为我修改了下蒙娜丽莎的小玩笑而迅速集中注意力,马上关注我提出的问题,同时课堂氛围开始轻松热烈,帮助我顺利的将后面的课题过度,迅速引发学生的兴趣。

(2)趣味性讲授,快乐学习。“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讲授新知识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环节,美术鉴赏课的内容本身和生活息息相关,囊括了生活中真的力量、善的人格、美的意境,这样的内容也充满了感性的色彩,也有很多美术形象具有趣味性。在课堂中为学生讲授这样的内容时,不能让学生被动接受,因此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教授者,也是一个表演者,教师要借助形象、生动、有趣化的语言、姿态把讲授的内容变得有趣且学生易于理解。

比如工艺美术门类中的陶瓷艺术本身就具有丰富的趣味性,在造型上可以制作出生动有趣的艺术形象,另外,因投身体验于多种有趣的制作方法上,在制作过程中也是激动有趣的。我在讲工艺美术中的古代陶瓷艺术一课时,考虑到陶瓷制作工艺的有趣性特点,我将准备好的陶泥带到课堂,让学生分组轮流体验“羊头式”和“式”揉泥技法,即时安排十分钟时间,让学生跟随我用“盘泥条”的方法做一个陶碗,完成之后我再为学生讲授传统陶器的发展,由学生自主体验探索,自己总结出答案,整个课堂我避免我单方面的讲解,而是让学生亲身感受陶瓷制作中的趣味,因此课堂非常积极主动,学生表示学习过程很快乐。

(3)将趣味性带入教学组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高中美术欣赏教学组织形式中,最常见的就属班级课堂教学和开放课堂教学,一般都是以班级课堂教学为主,开放课堂教学为辅,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在学校固定班级课堂里教学,小部分情况下是学校另外为学生创造学习环境的开放课堂教学。那么,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将常见的这两种教学组织变的有趣味性呢?

第一,班级课堂教学方式是目前我国最常见的美术欣赏课教学组织方式。教学组织过程中,教师要根据美术学科特点、知识重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将趣味性带入课堂,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用兴趣的火种去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起学生思考和探究美术的欲望。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构思具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设计游戏的安排,真实有趣的体验,提高教学的效果,让教师乐教、学生乐学。

案例:我上《美在民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一课时,怎样将趣味性带入课堂组织,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呢?于是我设计了男女分组抢答竞争游戏的环节,另外安排一段时间让学生以同桌的头像为原型创作一副简单的剪纸,同样比谁剪的剪纸好。通过对课堂的观察,发现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迅速思考、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创作剪纸的过程,学生配合的非常有趣,尽情投入到为同桌创作一副剪纸作品。

第二,开放课堂教学方式是最受学生欢迎的美术欣赏课教学组织方式之一。我在2013年6月对两个普通班级的98位学生面对面访谈,其中有81位学生希望换个开放的教学环境上美术课;另外,全部希望可以到博物馆和美术馆看展览。学生之所以喜欢开放式课堂教学,是因为这样改变的学习环境与学生贴近心理、贴近兴趣让学生有趣轻松起来,让学生感到更加新颖的同时也会觉得课堂更加形象有趣,另外对教师而言,也让教师更加便于发挥自己的主导性。我总结了可用于上美术欣赏课的开放课堂有三种方式,分别是教师带领学生到当地附近的博物馆、美术馆和艺术工作室上课。这些方式都能让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去引导学生,学生也能直观的感受和观察很多相关的美术作品和文物、收集感兴趣的材料。

例如博物馆,博物馆本身就具有公共教育的功能,目前全国有1800多所博物馆面对公众免费开放,这便于我们学校的教师在博物馆开发很多与美术有关的课程,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就经常成为美术、历史等科目的课堂。美术馆会经常举办美术展览。艺术工作室能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到各种门类的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在油画工作室能更直观看到油画的创作过程。

2.2 教学设计案例比较

我给高一年级班设计了一堂美术欣赏课《认识陶和瓷》,这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理解什么是陶器和瓷器,了解陶器和瓷器的区别。分别在两个班级里进行,第一节课是以普通的教学方法尝试进行,第二节课是在第一节课的基础上改进了,尝试把趣味性特点运用到课堂中。现将这两节课的设计思路简单列举,做个比较。

(1)第一节课:课堂导入。以视频导入课题,播放大型纪录片《故宫藏瓷》中关于对瓷器介绍的片段,大概四分钟,待视频播放完毕,提问:陶瓷是我们生活当中最常见的用品,但是很多人不清楚陶和瓷之间的区别,从科学上讲,陶是陶、瓷是瓷,那么,究竟什么是陶?什么是瓷?板书本堂课的课题“认识陶和瓷”。

课堂发展。第一步先列举陶器和瓷器的定义,对照陶瓷器和瓷器的科学定义,给学生将什么是陶和什么是瓷的问题给学生一一讲解;第二部,展示典型、具有代表性的陶器和瓷器图片给学生欣赏,在欣赏的过程中,先看陶器图片后看瓷器图片,欣赏结束后,提问学生:陶和瓷的区别是什么?最后将学生回答的答案一一评价,并总结出正确的答案。

课后反思。本堂课结束后,效果一般,很多学生并没有跟着我的思路走,显得很被动,思考和回答问题不积极,原因是我采用了灌输式教学方法,且教学方式单一。

(2)第二节课:课堂导入。将准备好的共6件陶器(花盆、高仿唐三彩碗和紫砂壶)和瓷器(青花瓶、彩瓷碗和瓷壶)分发给学生轮流观察、感受。板书“认识陶和瓷”;接下来让班级的男女生分成两组,每组分别派1位学生代表,将那6件器物归类,陶器的归类到陶器、瓷器的归类到瓷器,速度最慢和错误最多的一组为失败方,且失败方的同学要将自己家中所摆设的陶、瓷器说出来,全班同学根据讲的同学来找茬,寻找有没有说错的。最后我将6件陶瓷器总结归类,提出问题:什么是陶器?什么是瓷器?

课堂发展。第一步,让学生参与制作陶器,把准备好的陶泥分发给每位同学,让他们学习运用泥条盘筑法制作一件陶碗,制作完成后,教师指出泥条盘筑法是古代先民制作陶器最原始的方法,并列出陶器的定义,讲解陶器的发明与发展。第二步,播放《故宫藏瓷》纪录片中的瓷器特写片段,播放完毕后列出瓷器的定义。第三步,展示陶器和瓷器的图片,按先一张陶器后一张瓷器的,根据对比来逐一解释陶和瓷的区别,并让学生亲自试验陶和瓷的吸水性和透光性不同的特点。最后,总结归纳陶和瓷之间的区别,由男、女生两组各派一名学生书写到黑板上,并解释理由,教师做最后评价。

课堂延伸。陶和瓷属于人教版美术教材里古代工艺美术一课,因此这个班下节美术课将带到市博物馆进行,学生表示对博物馆的兴趣浓厚,非常想看古代的工艺精品。

第二节课上完后,第二节课比第一节课的效果要好,第二节课在导入和组织的环节中,我尝试给课堂里注入趣味性的因素,加入分组比赛、体验陶器的制作趣味、动手操作测试陶器和瓷器各自不同的特点,使学生在第二节课表现积极主动、课堂氛围活泼轻松,学生掌握知识比较牢固,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增长,都表示美术本身很有趣。

3 结语

一堂高效的美术欣赏课最吸引我、启发我之处就是课堂中的趣味性。有了趣味性,学生对教学内容充满了兴趣,能积极地参与到整节的美术学习和欣赏中来,教师因为学生的积极反应,教师教的也很快乐有趣,学生学的快乐有趣。在美术欣赏课堂中合理开发出趣味,是构建高效美术欣赏课的有效方法,其中如何开发趣味,还有很多方法,正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探索运用趣味性因素帮助构建高效美术欣赏课堂的路上,需要更多美术教育工作者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赵英水,米海峰.走近高中美术教学现场[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高明.中学美术教师教学技能[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 张玉秋,邹乃坤.美术教师怎样面对“有效教学”[J].现代教育科学,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