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班会总结范例6篇

肺结核班会总结

肺结核班会总结范文1

方法:深圳市某高校的大二学生,共6755例。所有学生均进行X线透视检查,可疑患者进一步行结核菌素试验(PPD)和痰涂检验。之后对于可疑患者和阳性患者通知隔离,到结核防治院做进一步诊治。

结果:可疑肺结核16例,占总检人数的0.24%;胸透检查阳性272例,占总检人数的4.03%。确诊肺结核9例,占总检人数的0.13%,1例为传染性肺结核。来自偏远的农村地区占确诊人数的55.6%。同一寝室发病的占确诊人数的22.2%。同一班级发病的占确诊人数的44.4%。

结论:在防治工作的实施中,我们要以卫生部2013年2月20日公布的《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92号)作为实指导,结合学生的具体特点(结核病常识较低,生源地较复杂,群体生活集中等)来开展。

关键词:高校结核病筛查防治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450-01

肺结核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传染疾病之一,其不仅给本人带来身心痛苦,而且也可能给社会带来潜在的卫生安全威胁。有资料显示,我国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已经达到450万,居全球第二位[1]。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较为集中,具有爆发结核疫情的潜在威胁。因此高校结核病筛查和防治对于控制病情具有重要意义。

1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为深圳市某高校的大二学生,共6755例。年龄(20.3±1.8)岁。男3711例,女3044例。生源来自全国26个省市(直辖市)。筛查地点为西丽医院放射科,筛查时间为2010年4月—6月。所有学生均进行X线透视检查,可疑患者进一步行结核菌素试验(PPD)和痰涂检验。之后对于可疑患者和阳性患者通知隔离,到结核防治院做进一步诊治。

2结果

其中可疑肺结核16例,占总检人数的0.24%;胸透检查阳性272例,占总检人数的4.03%。确诊肺结核9例,其中1例为传染性肺结核,占总检人数的0.13%。男4例,女5例。5例来自偏远的农村地区,占确诊人数的55.6%。同一寝室发病2人1起(共2例,占确诊人数的22.2%)。同一班级发病2人以及其上者2起(4例,占确诊人数的44.4%)。

3讨论

高校学生作为学历相对较高的社会储备人才,不管是从维护学生健康来说,还是从其毕业后承担的社会责任来说,都有必要对常见传染性疾病给予足够重视。肺结核不同于流感,虽然两者都具有可传染性,但流感症状明显,容易发现病情,经治疗后大多数患者能较快痊愈。而许多肺结核患者症状不典型,往往忽视治疗,或者在没有明确病情的情况下进行治疗[2];此外,肺结核病情具有较强的潜伏性和反复性,这一方面导致有足够的时间传染给更多人,另一方面,许多患者病情缓解后就不再治疗,从而导致病情的反复发作和加重[3],这在学生群体中表现的尤为明显,所以有必要加强对其的防治工作。

从本次观察结果来看,可疑肺结核16例,占总检人数的0.24%;胸透检查阳性272例,占总检人数的4.03%。由于该病的确诊虽然并不复杂,但流程较为繁琐,很多患者中途放弃继续检查,这也是诊断率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次确诊肺结核9例,占总检人数的0.13%。5例来自偏远的农村地区,占确诊人数的55.6%,这提示偏远农村地区的卫生防疫工作尚有需要提高的地方[4]。当然,这里面也有客观原因,如偏远地区的资金,技术,信息等相对薄弱,这也提示我们一方面要重点加强对农村地区学生的筛查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肺结核的宣传工作,让学生加深对肺结核的认识。

本次同一寝室发病2人1起(共2例,占确诊人数的22.2%)。同一班级发病2人以及其上者2起(4例,占确诊人数的44.4%)。由于是大二学生,学生们已经共同生活、学习了相当一段时间,所以尚不能确定是农村学生带来的传染源,事实上很多工业城市的学生也有相当的发病率。如果各自有独立的感染源的话,其在不知道患病的情况下,能分到同一个寝室的概率也不大。所以这组数据的重点,在于提示了肺结核具有较高的传染性,特别是对身边人的传染性更强[5],这提示在预防方面,一方面是对于已经确诊肺结核的学生,要对其寝室和班级其他成员加强监测;另一方面是做好普遍意义上的寝室卫生指导工作,真正做到了“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建立健全校内有关部门和人员、学校与家长、学校与当地医疗机构及教育行政部门联系机制,完善信息收集报送渠道,保证信息畅通。降低传染的风险。

总之,我们认为,我校肺结核发病率不算高,但要引起足够重视,否则一旦引起大规模传染,后果是很严重的。在防治工作的实施中,我们要以卫生部2013年2月20日公布的《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92号)作为实指导,结合学生的具体特点(结核病常识较低,生源地较复杂,群体生活集中等)来开展。

参考文献

[1]王云,莫晶,朱靖.某高校学生近8年来结核病发病情况分析[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2,9(1):55-56

[2]温毅,张瑞萍,张延林.高校新生肺结核筛查及防控措施的制定[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7,5(4):312

[3]陈献雄,杨倩婷,徐六妹,等.采用干扰素释放反应试验和PPD皮试对深圳市高校学生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筛查的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09,14(6):737-739

肺结核班会总结范文2

[关键词] 肺结核病;流行;分析

[中图分类号]R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11(b)-092-02

近年来,卫辉市肺结核的发病率与全国其他城市一样逐年攀升的趋势十分明显。为了解和掌握我市肺结核病的发病水平及流行特征,探讨结核病预防与控制策略提供决策依据,我们收集了卫辉市2006~2007年肺结核病疫情资料,现将其流行状况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卫辉市卫生防疫站疫情资料室及结核病防治科。人口资料来源于卫辉市统计局国民统计资料。

1.2分析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卫辉市2006~2007年报告肺结核病例的一般流行病学特征、人群分布、地区分布、职业分布、时间分布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通过Execel2003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

2结果

2.1发病死亡情况

卫辉市2006~2007年共报告肺结核病678例,其中涂阳患者371例,肺结核病发病率为0.69%,死亡1例,死亡率为0.15%,占报告甲、乙、丙类传染病总数的18.60%。2006~2007年肺结核病均位居报告传染病的第3位。

2.2地区分布

678例患者中,山区28例,发病率为0.86%;平原地区487例,发病率为0.66%;城区及郊区163例,发病率为0.77%,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显著性(χ2=977 162.94,P<0.05)。

2.3时间分布

每年各月均有病例报告,4~5月份发病率197例,占病例总数的29.05%,明显高于其他月份,结果见表1。

2.4年龄、性别分布

2006~2007年卫辉市各年龄组人群肺结核病民病数以壮年组(35~64岁)最多,共314例,占发病总数的46.31%;其次为青年组(15~34岁)和老年组(65~81岁),分别为201例和162例,各占发病总数的29.65%和23.89%;儿童组(0~14岁最少,仅1例,占发病总数的0.15%。不同性别发病数相比,每年男性均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0.56。

2.5职业分布

2006~2007年卫辉市肺结核病在各类职业人群,每年均以农民最多,2006年、2007年构成比分别为84.16%和66.57%。2007年学生66例,占发病总数的18.54%。见表2。

3讨论

在我国法定报告的甲、乙、丙类传染病中,2006~2007年卫辉市肺结核病报告发病率均位于所在传染病第3位,仅次于乙型肝炎和其他感染性腹泻,说明了卫辉市结核病发病相当严重,已成为最紧迫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从卫辉市肺结核病发病情况来看山区高于城市及郊区,城区郊区高于平原地区,这可能是山区交通相对不便,传染源较少,一旦有传染源,很容易传播,而城区及郊区人口密度大,传播途径容易实现而造成的。从肺结核年龄分布情况看,肺结核患者以青壮年人居多。从性别分布情况看,各年龄组肺结核病患病人数均为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0.56,这主要与青壮年男性工作压力大,接触传染源机会多有关。从职业分布来看,以农民发病较多,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年占的比例也不少,特别是2007年学生已占发病总数的18.54%,这主要是因为2007年我市在高招体检中发现一部分高中生结核病患者,这应该引起卫生、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市高中每个班级学生人数多,居住拥挤,很容易造成结核病的传播,同时高中生学习负担过重,精神压力大,睡眠时间少,抵抗力容易下降,致使原来感染结核菌的人群患病,应予以特别关注。从时间分布上来看,卫辉市结核病4~5月份发病较多,这与文献报道的结果不符[1-3],这主要是因为每年4月召开结核病防治会议,层层下达任务目标并采取一系列行政措施,结核病发现病例增多,说明行政干预、强化归口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结核病人发现率[4]。

[参考文献]

[1]张静.广西2004-2005年肺结核疫情流行病学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07,33(1): 55-56.

[2]邓同锋,王万民,陈观升,等.商丘市1997年-2003年肺结核疫情报告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6,17(2):89-90.

[3]隋洋,姚强.某县2000~2004年肺结核疫情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115-116.

肺结核班会总结范文3

作者:靳鸿建 段海霞 靳晓伟 魏晓慧

【关键词】结核病 防治知识 宣传

就在今年“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过后的第4天,甘肃省静宁县余湾乡韩店村发生了一件因结核病知识匮乏导致的灭门惨案:年近40岁的王耀军怀疑自己和妻子以及3个孩子(1男2女,大的16岁,小的13岁)都得了肺结核病,他担心自己和妻子患病死去后3个孩子没人照顾,担心孩子因结核病不能上学和就业,又不敢去医院检查,怕检查结果是肺结核病后无法面对,愚昧无知和偏执使他纠结不已,为早日“帮助”全家人“解脱”,他残忍的把妻子和3个孩子全杀害了。公安部门对王耀军进行了胸部检查和对4具尸体的解剖结果证实,5口人中没有一个人患肺结核病。

在国家越来越重视结核病防治工作全民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的今天,竟然发生这样举世震惊的事件,实在令人匪夷所思。除了当事人王耀军的愚昧和偏执,同时也暴露出我们在防痨宣教工作中还存在着一定的缺失和不足。

问题一,农村的结核病知识的普及问题。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以上,国家在第三个结核病防治十年规划中提出到2010年全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要达到80%,但2006年全国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核心信息知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的核心知识总知晓率为48.9%,而3条主要核心信息(“咳嗽咯痰3周应怀疑肺结核”、“专业结防机构”和“免费政策”等)全部知晓率为9.4%[1],远远达不到国家要求指标。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又将这一指标提高到了85%,如果不采取相应的过硬措施,达到这一指标肯定有相当难度。

问题二,学生的结核病知识的普及问题。我国学生占全国总人口的30%左右,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从学生抓起,将影响其一生甚至几代人。新密市的研究结果证明,在没有对学生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前,8个学校的652名学生进行了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基线调查,人均获70.6分,其中438名小学生平均获分71.1分,214名中学生平均获分69.7分,进行健康教育后人均获99.5分,比开展健康教育前净增长了28.9个百分点[2]。充分说明在学校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问题三,流动人口的结核病知识的普及问题。我国流动人口约占总人口的20%左右,而流动人口中的结核病发病率往往高于户籍人口,况且流动人口中的结核病人由于其流动性大,难予管理,治疗不规律,是产生耐药和复治病人的最主要来源。广州市胸科医院高翠南等人报告[3],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在生理、心理、防痨认识、社会支持等方面的状况都较户籍人口差,更需要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和帮助。

李建伟等人报告[4]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较户籍人口低31.9个百分点,更进一步表明加强对流动人口结核病知识的普及十分必要。 转贴于

问题四,监狱在押人员的结核病知识的普及问题。监狱在押人员虽然人数不多(全球约800~1000万人,我国人口占全球的1/5,在押人员估算有200万人),但与社会普通群体呈双向流动状态,即社会人群因各种原因进入监狱,在押人员因刑满释放等原因回归社会,据此测算,每年进监狱的人群是在押人员的4~6倍[5]。监狱的结核病疫情相对较为严重,我国甘肃平凉山监狱2005年普查结果:结核病总患病率为2566/10万,其中涂阳患病率为656/10万,是当地居民(结核病登记率56/10万,涂阳登记率36.4/10万)的45.8和18.1倍[6]。在押人员结构复杂,知识层次有高有低,如果不进行专门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监狱发生结核病疫情后必然使在押人员产生恐慌,将会对监狱的结核病控制和社会稳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问题五,医务工作者的结核病知识的普及问题。医务工作者是结核病控制的主力军,如果医务人员对结核病防治知识了解甚少,则势必影响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的贯彻实施。凡从事卫生工作的医务人员在学习时从课本上均接受过结核病防治知识,但结核病知识特别是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如果不进行专业培训是不会有更深入的了解的。据邓成军等人报告: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调查发现,熟悉肺结核治疗用药方法的仅占6.5%,60%的医务人员不能准确表达肺结核可疑症状,市、县两级医务人员对照分析结核病知识掌握无显著差异[7]。由此可见,医务工作者的结核病知识的普及已迫在眉睫。

根据上述问题,作者建议:

一、利用电视、电台、报纸等宣传煤体,在国家层面上开展广泛的公益性宣传,内容应通俗易懂,简洁明白。

二、针对不同目标人群,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如在农村房前屋后或公路边的墙壁上书写大标语;流动人口在上岗前应进行结核病等相关筛查;对在押人员应进行专题讲座;对医务人员应举办专题培训班,考试合格后由卫生行政部门颁发合格证,持证上岗;对肺结核患者除医生面对面宣传外还要发放宣传资料;对学生应举办主题班会、作文比赛、黑板报、宣传专栏等。

三、呼吁国家尽快出台《结核病防治法》,依法控制结核病。

参 考 文 献

[1]田本淳,孟宪鹏,吕书红,等.2006年全国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核心信息知晓情况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8,6(6):409-412.

[2]靳鸿建,雷朝宽,蒋建国.河南省新密市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经验与体会〔J〕.中国健康教育,2008,6(6):461-462.

[3]高翠南,谭守勇,温文沛,等.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健康需求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8,6(6):449-450.

[4]李建伟,钟球,黄桂清,等.广东省部分地区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效果比较〔J〕.中国健康教育,2008,6(6):441-442.

[5]傅衍勇,张国钦.监狱结核病疫情及防治现状〔J〕.中国防痨杂志,2011,33(5):307-311.

肺结核班会总结范文4

【摘要】目的:了解初中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学校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国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材料资源库(学校版2006年)》动画版光碟做为健康教育内容,抽取某中学初一年级3个班共200名学生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前后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开展健康教育前初中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不高,总知晓率仅为42.0%。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后总知晓率提高为93.2%。两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初中生开展内容生动的结核病健康教育宣传,提高该人群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效果显著。

【关键词】结核病;健康教育;学生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 该病通过呼吸道经空气传播, 是国家重点预防和控制的传染病。学校是一个特殊的场所, 学生集聚密度大, 同室学习生活, 接触密切, 一旦发生结核病感染, 处理不及时, 容易造成暴发流行。为了解中学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评估动画片形式结核病健康教育效果,我们于2010年11月对南昌市某中学初一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干预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某中学初一年级三个班的学生共200人做为调查对象,年龄为11-13岁,男性106人占53.0%,女性94人占47.0%。

1.2 方法:采用《中国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材料资源库(学校版2006年)》动画版光碟做为健康教育内容,根据结核病相关材料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用同一问卷进行结核病健康教育前后两次现场调查,由调查员当场统一收回问卷,问卷回收率100%。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健康教育前后调查情况 某中学共调查初中生200名,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前发放200份问卷,收回20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90份,有效率为95.0%。开展健康教育后发放200份问卷,收回20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90份,有效率为95.0%。即健康教育前后均调查学生190名,结核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分别为42.0%、93.2%。两组数据进行卡方检验后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具体调查情况: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前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其中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是否考虑得肺结核、肺结核的规范治疗疗程、结核病是否能治愈这三项的知晓率最低,分别为16.3%、18.4%、26.8%。开展健康教育后有三项知晓率上升程度最高,达100%,分别是否听说过结核病、结核病的主要症状、得了肺结核对劳动能力的影响。资料表明,问卷中十个问题在健康教育前后知晓率具有明显差别。详见表1。

3 讨论

结核病健康教育不仅是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手段, 也是结核病控制策略之一。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他们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 由于学习紧张和群体生活的特点, 学校结核病爆发案例时有发生, 对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是极大危害。据调查, 有75%的在校学生从没有接受过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因此,对学生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社会意义。

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利用各种形式的宣传方法来提高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以上资料表明,用生动活泼的动画片在学生中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能取得非常显著地效果。通过学生的亲情、友情链,还可向其家长和同龄人宣传结核病防治知识。结核病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光靠结防工作者只是杯水车薪,需要全社会动员起来。以学生为依托,扩大社会对结核病知识的了解,有利于提高公众防病意识。

参考文献

肺结核班会总结范文5

【关键词】 结核病流行与控制 规划 患者发现 化学治疗

一 结核病流行状况

结核病是一种通过空气传播的慢性传染病,多个世纪以来,结核病一直是人类的灾难。结核病几乎与人类历史同样久远,在人类有记载的历史中,结核病曾经造成了多少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在欧州工业革命拥挤的年代里,结核病夺走了更多人的生命,以至于当时人们把结核病称为“白色瘟疫”。在我国结核病称之为“痨病”,曾有“十痨九死”,“谈痨色变”之说。据统计从1882年德国科学家罗伯特.科赫(Robert Koch)发现结核杆菌以来,已有2亿人死于结核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近年来结核病在全球各地“死灰复燃”,人们再一次感觉到结核病对人类的危机。

结核病目前不仅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而且已成为严重的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1993年4月23日,WHO在伦敦召开46届世界卫生大会,a会上通过了“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宣言”,要求世界各国采取紧急措施,积极与结核病危机作斗争。1998年再次指出“遏制结核病行动刻不容缓”,要求各国政府加强对结核病控制工作的领导和经费投入,全面推行符合成本-效益的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1.2]。针对结核病流行的严重性,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国务院于2001年10月批准、印发了《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国务院分别于2000年、2004年、2006年召开全国结核病防治电视电话会议;增加中央专项经费投入;将结核病防治工作作为全国人大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并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了国家防治主要目标:2005年DOTS策略覆盖率达到100%,新涂阳病人发现率70%、治愈率85%。

(一)全球结核病疫情据WHO估计,目前全球大约有1/3的人感染了结核杆菌,95%的结核病人及98%的结核病死亡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全世界每年约新发结核病900万人,而且死于结核病达300万人[3],与艾滋病、疟疾成为三大传染病死因,所致的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7%。由于艾滋病在非洲国家迅速蔓延流行,使得结核病发病率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至2005年全球将发生1020万新结核病人,而印度、中国的结核病人数居世界首位。导致肺结核疫情严重恶化的原因是艾滋病的蔓延和流行;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迅速增长和加速流动;大量耐多药结核菌株的迅速蔓延;控制结核病在全球公共卫生政策中被忽视。这些因素使全球结核病处于一种非常严重的状态。

(二)全国结核病疫情我国属全球22个高负担国家之一,居世界第二位,据调查[4]全国结核菌感染者近5.5亿人,现有肺结核患者450余万人,每年新发传染性结核病200万人,死于结核病达13万人,为其它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死亡人数总和的两倍。从1979年-2000年我国对结核病进行四次全国流行病学调查[5],结果显示:全国肺结核患病率呈现缓慢下降趋势,活动性与涂阳病人仍然居高不下。其流行趋势及特点为“五多一高”:感染人数多;现患病人多;死亡人数多;耐药病人多;农村病人多;疫情居高不下。

(三)福建省结核病疫情

1.历次流调患病率及动态 1979年我省第一次结核病流调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917/10万,涂阳患病率312/10万,0-14岁儿童结核年感染1.51%,结核病死亡率52.37/10万;1985年全省第二次流调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700/10万,涂阳患病率246/10万,0-14岁儿童结核年感染1.03%,死亡率为25.6/10万,分别较前下降了23.7%、21.2%、31.8%、51.5%;1990年全省第三次流调活动性肺结核病患病率352/10万,涂阳患病率132/10万,0-14岁儿童结核年感染0.82%,死亡率为22.9/10万,分别较1985年下降了49.7%、46.3%、20.4%、10.5%;2000年全省第四次流调仅为7个调查点,患病率237.1/10万,涂阳患病率97/10万(仅供参考)。据2000年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估算我省现有活动性肺结核10万例,传染性肺结核5万例。我省少数民族人口50多万人,其中畲族占37万人,据2000年畲族6个点调查,畲族群众肺结核患病率达429/10万,涂阳患病率达237/10万,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2.结核病流行特征 四次流调显示,我省结核病疫情农村高于城镇、沿海高于山区;肺结核病人中75%为15-54岁青壮年。

二 福建省结核病控制工作进展

1993-2001年,我省先后开展了卫生部结核病控制项目、WHO西太区结核病控制项目、福建省结核病控制项目,对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病人实行抗结核病药物减、免治疗。1998年11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对我省结核病防治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我们的卫生工作始终要贯彻执行以防为主的方针,防看来也要花一些钱,但比治的钱要节约很多。防就要防得早,以免蔓延,这就要有及时而准确的信息。在这方面来不得半点虚假,否则要误大事,要承担历史和法律的责任。现在结核病在全世界又有蔓延趋势,要高度重视。”时任省委书记及省长也相继作了重要批示,从此全省、全国各级政府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给以空前的重视,投入了大量的防治经费,迎来了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春天。2002年以来我省实施世行贷款和英国赠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全球基金结核病控制项目,对可疑症状者实行免费检查,对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病人免费提供抗结核病药物治疗;2005年国家通过中央财政转移支付项目又对痰涂片阴性的肺结核病人免费提供抗结核病药物治疗。1991-2005年期间,全省共登记肺结核病人21.92万例,其中涂阳病人8.93万例,涂阳新登记率从7.2/10万逐步提高到2005年的43.3/10万,平均治愈率达86.5%。其中“九五”期间全省共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60094例,涂阳病人17238例,治愈传染性病人10000例;“十五”期间我省利用项目资金带动结核病防治规划的发展,2001-2005年共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112898,其中涂阳病人61425例,治愈传染性病人46077例,与“九五”相比,多发现活动性病人52804例,其中涂阳病人44187例,多治愈传染性病人36077例,比增分别为87.9%、256.3%、356.2%。2005年全省以县为单位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策略)覆盖率达100%,新涂阳病人发现率达74.6%,治愈率达90.0%。

三 “十五”期间我省采取的主要措施

1、政府承诺,落实结防工作经费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于2002年制定下发了《福建省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各市、县也相就下发了十年规划,并成立多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及项目办公室。9个市及86个县(市、区)中有93个成立规划与项目领导小组,其中有92个是以政府领导任组长。 卫生厅制定下发了5年工作实施计划,卫十项目工作计划及归口管理等文件,加强了结核病防治工作。

2006年3月份,省卫生厅制定并下发《2006年福建省结核病控制工作计划》及《福建省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2006-2010工作实施计划》。各设区市根据省级《5年工作实施计划》及《2006年工作计划》制定并下发了相应的实施计划及年度工作计划。

2001-2005年,我省结防工作经费计划 6503.06万元,落实6286.83万元,其中中央经费508.43万元,省级经费2220.4万元,市级经费586.07万元,县级经费475.04万元,全球基金经费591.15万元,世行贷款经费1902.49万元。

福建省世行贷款/英国赠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总投资人民币8906万元人民币,其中利用世界银行贷款5295万元,财政配套人民币3611万元。在配套资金中,省级财政承担总额的80%,其余的20%由福州、厦门、泉州3市、县级财政承担(其中福州、厦门市由市级财政承担、泉州市由市、县两级共同承担)。

2、加强组织机构建设

至2005年底,全省有80个结防机构是隶属于CDC独立科室,有14个是隶属CDC与其他科室合并,有2个是与综合医院合并。其中省市级10个结防机构都是隶属CDC独立科室。2001年全省共有防治人员为483名,项目启动后至2005年底全省结防人员700名。

3、定期召开例会,协调解决问题

从2002年4月份项目启动以来,由省卫生厅计财处、疾控处、省级结防领导及相关人员组成的世行贷款/英国赠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办公室定期召开工作例会,总结分析近期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从2005年起卫生厅定期组织召开艾滋病/结核病工作例会,协调解决医疗机构与结防机构间合作,提高病人发现率与治愈率等问题。市、县级根据省级的要求每月召开项目例会,协调解决病人发现与管理问题。

4、加强综合医院结核病归口管理工作

为了提高病人的发现水平,省卫生厅制订和下发《福建省结核病归口管理实施办法》,明确规定各类医疗单位应及时将可疑肺结核病人转诊至辖区内结防机构就诊。2006年初,省卫生厅发文《关于明确为肺结核病人提供免费治疗有关问题的通知》,指出各级综合医院如对项目病人收费,按乱收费处理,进一步规范结核病“归口管理”工作。

5、制定有关技术规范文件,规范病例发现、治疗与资料收集工作

省级组织人员编写了《县、乡、村结防人员工作手册》、《三种登记本、病案记录等资料填写规范》,《结核病暴发流行与预防接种反应应急处理意见》,《关于重申结核病诊断治疗管理技术规范若干意见的通知》,以及《结核病诊断治疗管理技术规范》等技术规范文件,对三种登记本、病历本、用药记录卡的填写,初诊病人接诊、病例确诊、化疗与督导管理程序与方法,规定了接诊医生、放射、痰检、药品管理人员、督导员等各自的分工、职责。规定初、复治涂阳病人均采用国家统一短程化疗方案[6],全疗程6-8个月,其中强化期2个月,继续期初治涂阳4个月、复治涂阳6个月。明确了病例发现以因症就诊为主[7],凡初诊病人均应痰检,治管1例病人必须收集的有关资料,以及结核病预防与接种反应应急处理等作了详细规定。

6、实行分片包干、专项督导,增加督导频度,提高督导质量

省、市级每季度督导一次,县对所有乡(镇)每月督导一次,乡(镇)对每例涂阳病人全疗程随访4次。对无病人发现的卫生所采取不定期督导。省、市级结防机构人员实行分片包干,负责各市县具体督导工作。每次督导前防治人员共同讨论,提出须解决的问题,拟好督导提纲,有针对性地进行督导检查。在常规督导的基础上,分别开展了对后进县、山区贫困县,项目病例资料真实性、药品管理等专项督导,每次督导报告以省项目办或省CDC文件形式下发督导反馈结果,使各级行政部门及结防机构都能了解项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

7、加强能力资源建设,建立了两个培训基地

省卫生厅明确规定各级结防人员必须具有执业医师或助理执业医师资格,经省、市级专业培训,每期培训班都对培训人员进行业务考核。2002年省卫生厅拨款90万元用于改善省结防所培训中心场所与设施及福州结核病防治院临床诊疗培训基地的设施,建立了两个培训基地。各级结防人员的短期培训在省结防培训中心培训,市县级结防业务骨干、门诊医生的临床诊疗技术培训(3个月)在福州结核病院培训,以提高其临床诊疗水平,近年来共举办5期培训班,培训212名结防业务骨干。我省还对监狱、铁路、民航的有关医生举办了结防、痰检等培训班。

8、开展健康促进活动

结核病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因此争取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全社会的参与就显得十分重要。我们坚持“四个面向”开展健康促进工作,即:(1)面向领导;(2)面向医务人员;(3)面向群众;(4)面向患者。

卫生厅、项目办每年都下发了关于做好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坚持日常宣传与“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相结合,个体宣传与群体宣传相结合,利用各种可能的渠道宣传结核病的危害和防病知识、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及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政策,提高群众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增强防病治病意识。5年来全省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结核病知识宣传活动:省、市级编制防痨信息分发到各级有关领导、医疗卫生单位等;在学校、工厂等地宣传;在报刊、网站举办有奖知识竞赛活动;深入居委会及老人院举办结核病防治知识讲座;中邮广告;印制各类宣传物品;开展以“海峡西岸行”为主题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三下乡活动,深入流动人口聚集的工厂、街区,开展形式多样的结核病宣传活动;项目县统一制作永久性的县政府《公告》及病人接诊程序牌匾等。

9、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标准化、规范化、信息网络化的结核病管理模式

2002年我省研制开发《福建省结核病防治信息系统》,到2004年全省启用了结核病网络直报和专报,改变了以往手工报表不及时,容易出错,信息无法共享的落后状况,对结核病病人防治情况实行管理和远程监督,对实现我省结核病防治目标具有重大意义,为我省的结核病控制工作可持续发展及使用《中国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WHO.Treatment of Tuberculosis: Guidelines for National Programmes. 2nd ed [S]. 1997,15-16.

[2]龚幼龙、万利亚、武桂英、结核病控制经济与管理学评价[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3:43-51.

[3]王撷秀.积极发现治愈肺结核病人[J].中国防痨杂志,2001,23(4):213.

[4]屠德华.适应新形势,力争新成绩[J].中国防痨杂志,2001,23(4):212.

[5]全国结核病流调技术指导组、办公室.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J].中国防痨杂志,2002,24(2):65-107.

[6]谢惠安,阳国太,林善梓,等.现代结核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97-798.544-547.

[7]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0-84.

课题组成员:

1.陈求扬: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防所主任医师,福建省防痨协会副理事长

肺结核班会总结范文6

成立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分工根据《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疫情防控组》文件要求以及市区两级的批示精神,为落实对境内高风险区及境外来粤返粤等重点人员集中医学观察,保障医疗服务安全,五家医院坚持“以工作制度与流程建设、技能培训作为工作重点”,不断规范和优化医学观察点的运行和管理,为此首先对组织架构进行周密设计。以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为例,组织架构为:(1)设立行政管理岗位。从1月26日起医学观察点设立医疗联络员,统筹安排隔离酒店医疗工作;从2月10日起医学观察点设立护士长及医疗联络员(医生),共同统筹管理集中医疗观察点;从3月18日始医学观察点设立行政保障专门班组,统筹安排集中医学观察点医疗保障工作。(2)安排驻点医护。由医务科、护理部抽调驻点医生、护士,其中医疗保障专班1名、医疗联络员1名,上岗前先行培训,熟悉隔离酒店相关管理文件和工作流程,懂得书写相关医疗文书,掌握实际操作方法和应急处置措施。每个酒店观察点至少配置1名产科医生。根据酒店规模大小及工作量情况安排医护人员,最少为2名医生、5名护士,最多为8名医生、8名护士。(3)安排护理组长及质控员。从5月1日起每间酒店设护理组长1名、副组长1名,兼物资管理及酒店内部门协调工作,并协助专班开展管理工作;从5月15日起每间酒店设医生质控员1名,兼把控健康档案质量,并协助专班开展管理工作。(4)建立值班制度:所有驻点医护人员严格实行“24 h轮岗制”,明确各班职责,并落实排班、考勤制度等[1]。

做好物质配备,保障防疫需要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保障医疗物质充足是打赢防疫战的基础。各大医院从三个方面做好物资配备:(1)配备基本防护物资:按文件规定进行三级防护:防护服、隔离衣、N95口罩、外科口罩、护目镜、手套、面屏等。(2)配备抢救急救药品、用具:按要求做好对酒店抢救物品、急救药品的配置,如急救包、复苏球囊、AED、心电图机、血压计等。药品包括硝酸甘油片、硝苯地平片、沙丁胺醇气雾剂及肾上腺素等[2]。(3)加强物资使用管理:遵循“谁使用谁登记”原则,详细记录每天的使用及库存情况,根据库存和需求的对比制定后续采购配置清单,由总务库房统一时间配送,并且每周盘点物资出入库及使用情况。

调整观察点数量,加强感染控制根据疫情严重程度,五家医院动态调整酒店医学观察点。以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为例,自1月26日起,因“歌诗达”事件设立维也纳酒店医学观察点,此后逐步增加酒店医学观察点,4月1日达到最高峰,承担7家酒店医疗观察点工作,4月下旬开始逐步减少,至5月下旬一直稳定在3~4家酒店医疗观察点。截至8月27日,全区累计医学隔离酒店28家,医学观察31 779名观察对象,完成核酸检测48 594人次,其中境外输入人员27 787人,累计核酸阳性报告44例,其中密切接触者26例,其他重点人群18例。在各酒店观察点,医护人员严格按照感控要求合理进行功能分区,如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域,并且设置缓冲间,以有效保障人员安全。医护核酸阳性相关接触者(着三级防护),均查2次核酸并隔离3 d。各观察点严格落实对医疗废弃物的处置,把医疗垃圾用黄色垃圾袋扎紧,存放在固定密闭存储地,每天由医院的专车进行回收处置,并做好实际贮存量、日期、数量、交接双方签名登记工作[3]。

细化接收流程,规范医疗管理制定工作指引:有些医院根据政府文件专门制定了具体工作指引,规范医疗管理行为,确保防疫工作高效而有序。例如,了《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医学观察点留观人员暂行管理办法》,明确了医护人员详细分工;制定了交接班制度,每日早班、晚班填写交接班本,记录特殊隔离人员情况及总观察人数等;建立转送就医制度,编制转运表格,并实时更新转运情况;建立其他医学告知制度,包括自费核酸血清抗体告知书、拒绝医学干预告知书、自主健康上报告知书等,这样的特色医疗文书属于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特有;落实日报告制度,各观察点每天把日报表上传到区里,包括所有隔离人员的基本信息及需要特殊关注的重点人群病情概括。明确工作流程:首先明确检查流程,按文件要求询问流行病学史,监测身体情况,检测体温、血压、血糖等,必要时使用心电图、胎心仪,正是由于严密监测,观察点发现了不少隐性高血压(也就是患者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占入住健康人数的1.67%(4月1日-8月31日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数据);其次完善各种管理流程,包括咽拭子采样流程、接收留观人员流程、紧急症状处理转运流程、专家巡诊流程、冷链箱管理等10余个流程。建立健康档案:落实“一人一档”健康管理,按文件要求填写电子化健康档案,自5月1日起,在东华医疗系统的基础上,建立酒店专用电子健康档案、生命体征记录、医学观察日志、会诊记录,实现无纸化病例书写和电子化档案管理,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在全深圳开创了先河。落实医疗保障:所有隔离人员按门诊留观患者规格提供医疗保障,落实“123保障”,巡诊1次/d,监测体温2次,电话问候3次。记录观察日志:对于特殊人群,若病情稳定3 d记录1次观察日志,若病情不稳定或有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每日监测血压并记录观察日志。特殊人群管理:14岁及以下未成年人、70岁以上老年人、冠心病(尤其是支架植入患者)、孕产妇、有基础性疾病、有特殊心理需求、口服药物者、有其他需要关注症状人员,每日动态固定汇总网络上报,作为专家巡诊依据。南山妇幼医院及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遇到有心理相关疾病的第一时间告知心理咨询师介入,非常注重心理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