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游戏教案范例6篇

中班游戏教案

中班游戏教案范文1

关键词 幼儿游戏水平 策略 社会性游戏水平

1 设计能诱发幼儿自主提高游戏水平的空间布局

帕顿(Parten)从儿童社会行为发展的角度,把游戏分为六种。小班幼儿大部分处于前三种类型,即偶然的行为、旁观、独自游戏。但这只是专家学者们观察到的常态,而非绝对状态。伍德、布鲁纳和罗斯等学者在运用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过程中提出了鹰架教学,他们认为“成人不要等待儿童自然地发展到下一阶段,而要通过鹰架教学促进儿童的发展,如果有能力的个体为新手在最近发展区内提供一个鹰架,就能使新手在一个更高的水平上行为” 。因此,对于幼儿的游戏活动,教师如果能设计出适宜的空间布局,就能发挥鹰架的作用,帮助幼儿的游戏水平进入更高阶段。

案例一:在一次小班的结构游戏中,教师为幼儿提供的是集操作材料和游戏场地于一体的操作台。操作台的高度稍稍超过了幼儿的身高,两个操作台背靠背立在一起。当幼儿进入该操作区游戏时,操作台的高度成了幼儿彼此之间进行目光交流的人为障碍,因此该区域的幼儿表现出来的都是独自游戏行为,彼此之间没有任何交流。

该现象在交流过程中被提了出来,经过讨论大家提出了两种改进方案:第一,让各个操作台背面依墙而立,幼儿进入该操作区时,由于视野能触及到两旁的同伴,因此可以促成他们进行目光或言语的交流;第二,将操作台面对面摆放,幼儿进入该区域时背靠着背游戏,偶尔转头即可与同伴进行交流。方案提出后,该班教师立即对空间布局进行了调整。效果最后也如大家预料的那样产生了:幼儿已经开始与同伴进行语言交流,甚至合作……

2 提供符合幼儿游戏发展水平的材料

“材料是幼儿游戏的物质支柱,是幼儿活动的基本工具,幼儿的发展更依赖于对材料的操作”。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游戏材料,已得到广大幼教工作者的重视,但在提供材料时还存在着盲目性,比如忽视幼儿年龄特点,使投放的材料与幼儿的游戏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等。

案例二:在一次大班的角色游戏中,娃娃家的一个小女孩在脖子上戴了一个婴儿围兜。她一直哇哇大叫,不说话,用手指来指去。后来她换了一个角色,是当妹妹,和姐姐一起上幼儿园。但是到了“幼儿园”她仍旧咿咿呀呀,时而大哭,不配合 “老师”的安排……

该现象在交流过程中被提了出来,问题竟出自游戏材料的提供:教师在娃娃家提供的婴儿围兜对小女孩产生了强烈的暗示作用,使其完全沉浸在婴儿的角色中。因此当进入另一游戏后该女孩仍觉得自己是婴儿,于是出现了今天教室中的一幕:自我中心、大吵大闹。由上述现象可知,游戏材料对幼儿的游戏行为有强烈的暗示作用。

另一个问题把此次讨论推向了高潮:为何已经是大班的孩子,娃娃家在游戏中还占很大比重?根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游戏理论,“在以自我为中心的表征活动时期的第一阶段(2~4岁),象征性游戏大量出现,并达到发展的高峰期”,“随着幼儿认知的发展,同化和顺应逐渐能够协同活动而使幼儿表征活动的‘自我中心’的倾向逐渐减弱。在以自我为中心的表征活动时期的第二阶段(4~7岁),象征性游戏开始进入‘下降期’”。

因此,教师不妨在幼儿角色游戏的高峰期(托班或小班)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角色游戏材料,帮助幼儿“锻炼刚刚出现的、但还不成熟的表征活动技能” ;到了中大班尤其是大班的下学期,随着幼儿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师可以逐步减少角色游戏材料,适当增加规则游戏、结构游戏材料,使幼儿逐步去自我中心,理解社会规则的意义,同时“使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得到发展”。

3 安排适量的游戏区域

案例三:某幼儿教师出于对幼儿兴趣的尊重,为幼儿在教室内外安排了丰富多样的游戏区域供其选择。一眼望去,几乎每个幼儿都在自己感兴趣的区域游戏,没有人无所事事。但仔细观察,教师发现了问题:平均到每个区域的幼儿数量很少,大多数幼儿都在自己喜欢的区域独自游戏;有些原本需要多人合作的区域由于人手不够,处于该区域的幼儿只能进行低水平的游戏。过多的游戏区域限制了幼儿合作行为的产生,使幼儿的游戏水平停留在较低水平不能得到及时的发展。因此,游戏区域的数量并非越多越好,而应适量。

4 选择适宜的游戏观察评价量表

“游戏观察评价量表是观察幼儿游戏行为的良好工具”。用何种量表取决于教师的观察目的。

案例四:以案例二中的“围兜小女孩”为例。首先,帕顿/皮亚杰量表可以帮助教师获取该幼儿游戏发展状况的大致信息。该量表从儿童认知和社会性发展两个维度考察幼儿的游戏水平,其中认知水平包括基础游戏、结构游戏、角色游戏、规则游戏四个层次,社会性水平包括孤独游戏、平行游戏、集体游戏三个层次。当教师利用该量表进行观察时,先根据该幼儿进行的是角色游戏来确定其在认知维度上属于角色游戏类型,再根据她是和别的幼儿一起游戏来确定其在社会性发展维度上属于集体游戏。两者结合可将其归入集体—角色游戏一类。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继续使用另一种量表——豪威斯同伴游戏量表去获取有关该幼儿的社会性游戏水平的详细信息。该量表主要从两个尺度考察儿童游戏水平,一是观察儿童在游戏中社会交往的复杂性,二是观察他们活动组织和综合的程度。该教师已经发现在社会性水平维度上属于集体游戏类型,但具体信息并不清晰。所以当教师利用豪威斯同伴游戏量表对其游戏的社会性水平进行进一步的测量时,可以发现该幼儿社会性水平处于较低阶段:在幼儿园的情境中,她扮演的妹妹不顾他人的存在、不顾规则的约束大吵大闹,非常自我中心,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因此可以归入水平(3)——简单社会性游戏一类。

中班游戏教案范文2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家长和孩子充分感受节日的气氛,培养幼儿表演的才能,让孩子体验参与节目表演的快乐与自豪。

2、增强家园联系、社区合作、幼小衔接,形成共同教育的合力。

3、通过展牌向家长、社会展示幼儿素质教育成果,塑造本园的良好形象,进一步深化本园的办园特色。

4、以家庭为单位,根据游戏规则,通过竞赛的形式参加各组游戏活动,以增强家长与幼儿之间的合作,体验节日的快乐。.

二、活动安排

1、活动时间:6月1日上午8:00

2、活动地点:幼儿园内。

3、参与人员:全园幼儿、家长、教师。

3、音响、摄像:xx

4、安全工作:各班班主任 三、活动流程

1、领导代表讲话。

2、幼儿文艺汇演。

3、家长带领幼儿参加亲子游戏活动。

附一:庆“六一”亲子游园活动方案

以家庭为单位,根据游戏规则,以竞赛的形式参加各组游戏活动;若得到三颗星可兑换奖品一件,多得多换。

游戏一:比比谁的眼力好——大一班室内

游戏玩法与规则:准备几个啤酒瓶、八宝粥罐和筷子,家长将筷子放在两眼中间,垂直投到瓶中,投中者为胜。(有三次机会)。要求两腿站直,不允许弯曲。幼儿同上述方法将筷子投到八宝粥罐子中。也有三次机会。

游戏二:金蝉脱壳——草地

游戏玩法与规则:幼儿从起点出发向前跑,遇到圈时将圈拿起,从头部经躯干套到脚下脱出,然后把圈放回原处。用同样的方法套完四个圈后,饶过小椅子,跑回起点处,拍家长的手,家长出发,玩法同上,依次类推,先完成的家庭为胜。

游戏三:心心相印——大二班走廊

游戏玩法与规则:家长选择老师出示的卡片(水果名、动物名),以手势、身体动作、语言描绘(不能说出卡片上的字)做给孩子看,孩子通过看家长动作说出名称,答对五题者获胜。

游戏四:运西瓜——大二班室内

游戏玩法与规则:家长和幼儿双手各握一根体操棒,棒上放西瓜(皮球),走到终点,饶过小椅子后返回起点线,先到的家庭为胜。

游戏五:猜谜——中一班教室

游戏玩法与规则:教师先准备好谜语纸,将它用绳子悬挂在教室的墙上,家长猜出哪个就将谜语纸从墙上取下到负责的老师处对答案。{家长必须说出准确的答案}

游戏六:老虎撞鼓——中一班门前操场

游戏玩法与规则:家长或幼儿带上老虎头饰蒙上眼睛,在距离10米远的地方手拿鼓槌,沿直线向前,击中挂在墙面上的鼓既为赢。

游戏七:摸瞎子——中二班教室

游戏玩法与规则:爸爸或妈妈蒙上眼睛,用双手去摸,从三个孩子中正确地摸出自己的孩子,被摸的孩子不得发出声音,以摸中者为胜。

游戏八:夺红旗——草地

中班游戏教案范文3

关键词:幼儿;教师;区域活动;规则;材料共享

随着以“儿童为本”的新理念越来越得到广大幼教工作者的认可,幼儿园的活动区规则也越来越引起了教师的质疑。

案例:区域活动的时候,老师发现叶××小朋友把益智区里的筷子拿到建构区里,玩起了敲锣鼓的游戏;李×小朋友把表演区里的摇铃拿到图书角,和其他小朋友玩起了“我是小老师”的游戏。老师正想提醒他们要遵守区域活动规则,不要把这一个区域里的游戏材料拿到另一个区域里玩时,却发现他们玩得不亦乐乎。老师不禁犹豫了,难道各活动区准备的材料就只能在本活动区玩吗?不能共享吗?制定活动区的游戏规则,究竟是为了教师方便班级管理,还是促进幼儿发展?

区域活动是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以操作、摆弄为途径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它是幼儿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一种独特方式,其活动动机由内部动机支配,而非来自外部的命令,表现为“我要游戏”,而不是“要我玩”,自主性是幼儿游戏活动的内在特征。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主要是通过操作游戏材料实现其娱乐功能和教育功能的。

教师为了方便管理区域活动,就制定了一些区域活动规则。如:材料不可“串区域”、材料使用完毕要摆放整齐、玩了一个玩具以后才能再玩另一个玩具等。案例中幼儿把这个区域里的游戏材料拿到另一个区域里玩,违反了教师制定的活动规则,教师担心:“不规定材料的游戏区域,活动室一会儿就会被幼儿玩得乱糟糟。”但是,我们从幼儿的表现中可以看出,孩子们自己选择材料,自己创造玩法,与同伴有了交流,并且从中感受到了快乐,是幼儿由内部动机驱使而产生的独立自主的活动,我们应当支持,不应阻止。我们应该站在幼儿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明确游戏活动的主体是幼儿而不是教师,玩什么游戏、选择什么材料都应由幼儿决定。教师原来制定的区域活动规则已不合理,应当允许幼儿将这个区域的游戏材料拿到另一个区域玩,创造出新的玩法。即班级区域活动游戏材料共享。否则,幼儿会对活动区游戏失去兴趣,教师精心设计的活动区游戏就没有教育价值了。

一、把握规则被打破的教育契机,促进幼儿发展

活动规则的制定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发展,规则应当随着幼儿的成长与需求而有所变化,不能一成不变,更不能阻碍其发展。班级中规则的制定首先要有益幼儿的发展,其次才能考虑方便班级管理。如果舍本逐末,将幼儿发展与班级管理的位置互换,不能做到幼儿优先发展,那就失去了幼儿园存在的最大意义。

二、将活动区的材料共享,激发幼儿自创游戏

虞永平教授曾说过:“允许儿童独立地发现、利用和归还材料;允许儿童在班级所有的区角之间观看和穿梭;儿童可以把材料从一个区域带到另一个区域,以便拓展他们的游戏。”所以,我们应该将活动区的材料共享,给幼儿一定的自由,让幼儿根据游戏的需要从任何区域选择玩具材料。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的朱继宏教授对活动区的材料如何共享做了一些研究,他提出:我们要依据不同年龄班幼儿的特点和需求,尝试从区域空间的设置、游戏过程的引导两个维度,实现区域材料的有序共享,促进幼儿的快乐发展。他设置了小班区域连通支持法、中班区域联动支持法、大班区域循环支持法、拟人游戏引导法、情感体验引导法、自主建构引导法。我们应该想方设法让幼儿玩自己喜欢并自己设计的游戏内容,这样他们游戏的兴趣会更浓,专注度会更高,规则意识也就会更强。

三、协商制定活动规则,促进幼儿自觉遵守活动规则

班级活动区材料共享的好处颇多,但是很多教师会担心不规定材料的游戏区域,活动室一会儿就会被幼儿玩得乱糟糟。维果斯基指出:“游戏必须包括学习规则和遵守规则。”那么,应该制定什么样的规则?由谁来在制定游戏规则呢?传统观念认为:教师是权威,是管理者,有制定各种规则的权力,而幼儿是被管理者,只能遵从这些规则,而不管这些规则是否合理。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对教师的角色定位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是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由教师制定规则,幼儿被动执行的做法显然是不可取的。规则的制定应以幼儿的发展为出发点,应从孩子们中间来并回到孩子们中间去,由全班幼儿协商制定,对于自己制定的规则,幼儿会更容易认同,游戏时也会更加自觉地遵守。当幼儿发现规则适合自己的需要时,规则便会内化为幼儿自觉自愿的行为。

适宜的规则能使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优良的品质。由老师和全班幼儿协商制定的活动规则,幼儿更容易接受和遵守。而适宜的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需要带着一双发现的眼睛,不断优化规则,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发展。

中班游戏教案范文4

摘 要:自主性游戏,可以使幼儿自由地进行沟通和交流,获得满足感和愉悦感。教师应结合幼儿个性特点及教学实际,研究如何合理制定游戏规则的指导策略,以确保自主性游戏的顺利进行,确保自主性游戏预期教育目标的实现。教师要对游戏自主性和规则性有正确认识,游戏规则是幼儿顺利进行游戏活动的前提,要把握年龄段特征制定游戏规则,运用材料引领游戏规则,根据幼儿个体差异性制定游戏规则。

关键词:幼儿;自主性游戏;游戏规则;制定;教育目标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3-0070-02

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认为,幼儿园每天都应该根据幼儿的需求来选择和开展各种类型的游戏,引导幼儿自主参与游戏。在一定游戏环境下,幼儿根据自身需求来选择和参与游戏,这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参与自主性游戏,幼儿可以自由进行沟通和交流,获得满足感和愉悦感。然而,在幼儿园里,规则意识渗透到幼儿游戏中时,通常是以教师说“这样不行”“那样不可以”的方式来体现,这不仅难以让幼儿通过游戏获得快乐,还约束了幼儿的自主游戏意识,束缚了幼儿的思维。于是,很多教师陷入困惑:游戏中究竟需不需要规则?如何在幼儿游戏中合理制定规则?文章对此展开探索和研究。

一、教师对游戏自主性和规则性的正确认识

教师在幼儿游戏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教师不仅要做好游戏的指导和监督工作,还应该针对游戏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调整和完善游戏规则。所以,教师应该对自主性游戏和游戏规则有科学全面的认识。

1. 自主性游戏既不是“放羊式”,也不是“导演式”,而是有其自身特点

自主性游戏的核心,是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选择。它有两个典型特点:其一,与纯自然情境游戏(无成人干预)相比,自主性游戏在不妨碍幼儿自主游戏的基础上,增加了教育因素,即发挥教师潜在的教育功能,增加了活动中不断生成新的教育因素的机会,从而促进愉悦性与教育性的统一。其二,与教师主导游戏相比,自主性游戏具有如下特点:归还了幼儿被“善意”剥夺的自由选择的权利,强调尊重、发展幼儿的主体性;教师在各游戏环节中没有对幼儿进行明显的干预,而是深入游戏,让自己成为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生成性,淡化预设性。

2. 游戏规则是幼儿顺利进行游戏活动的前提

游戏设计和组织者为了确保游戏的顺利开展而提出的游戏行为的标准,就称为游戏规则。游戏设计和组织者需具有大局意识,可根据不同类型的游戏选择不同的游戏规则,甚至开发出新的游戏规则,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认识水平来指导幼儿进行游戏。首先,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应遵守游戏规则,这样才能确保游戏的顺利进行,才能确保幼儿全身心地投入游戏中。其次,幼儿只有遵守游蚬嬖颍才能不断提高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才能在游戏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二、在自主性游戏中合理制定游戏规则的策略

1. 把握年龄段特征制定游戏规则

案例一:将同样的积木分别放在小一班、中一班、大一班三个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面前,游戏规则是在不破坏玩具的情况下在指定地点进行自主游戏。玩积木时,三个班级的幼儿表现出来的状态完全不同:小一班幼儿很兴奋,一位小朋友为了玩得不受阻碍,不一会儿就拿着横条积木走出指定范围自己搭建小房子,当其他幼儿找他一起玩耍时,他又去寻找其他积木。还有很多小朋友抛扔积木、踩踢积木或不玩积木而去玩其他游戏。中一班的一些幼儿对于自己要拼搭什么虽不是很清楚,但能根据材料的形状、颜色等特点拼搭出一些作品,有些幼儿偶尔会超出指定区域,还有积木散落一地、幼儿随意踢踏积木等现象出现。大一班幼儿的整体建构能力及规则意识较强,在拼搭过程中,大部分幼儿能做到合作分工,当有小朋友超出指定区域时,旁边的小朋友会提醒他。当一个组的幼儿完成一个拼搭作品时,他们会很兴奋地要求老师去观看并拍照。游戏结束之后,幼儿们会有意识地将积木整理、归放到指定区域。

通过上面案例可以看出,小、中、大班幼儿对游戏规则的理解与执行情况各不相同。要想让幼儿正确理解游戏规则并学会执行规则,关键在于让幼儿明白什么是规则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制定游戏规则时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段和认识水平。首先,小班幼儿的游戏多以想象和模仿居多,因而游戏的规则意识较模糊,不易理解游戏规则且易忘。对此,教师可让小班与中大班一起游戏――“以大带小,以小学大”,让小班幼儿切身感受游戏的规则。另外,还可以采取图标暗示法,把游戏规则画成有趣的图画,如在建构区画上相应的图标,并写上大大的数字4,让幼儿知道这个区域最多能容纳4个人,如果已经有4个小朋友在里面了,就要自觉地等待或去别的区域玩。这种直观形象的图示法,可帮助幼儿理解游戏规则,增强规则意识。其次,中班幼儿的游戏已具有一定的计划性,但他们的规则意识和对规则的执行力仍有待加强。因此,教师可选择一些竞争性较低、合作性较高的游戏,比如非竞争性的猜谜游戏,以及运用颜色、形状、大小等元素的简单拼图与配对游戏等。这些游戏,可以加深中班幼儿对游戏规则的重要性的认识。最后,大班幼儿的游戏主题较明确,能自己制订游戏计划,既能很好地理解与执行游戏规则,还能通过变通游戏规则使自己享受游戏带来的更多的乐趣与自由感。因此,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教师应该引导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进行充分的讨论,让幼儿通过讨论和借助在游戏中获得的经验来总结游戏规则。幼儿只有增强对游戏规则的理解,才能更自觉地遵守游戏规则,同时还能监督和提醒同伴遵守规则。这样的做法,其效果要比教师反复强调好很多。

2. 运用材料引领游戏规则

(1)巧用游戏材料影响游戏规则。案例二:在玩沙游戏中,幼儿们热情高涨。在沙坑里,有幼儿在堆城堡,有幼儿在运沙,有幼儿在做饭。但沙坑面积不太大,玩沙工具也较少,班级幼儿又多,一些幼儿对玩沙工具起争执的现象就会发生。在最后的游戏点评环节,老师针对这个问题引导幼儿讨论:“小朋友多而工具少,我们应该怎么办?”幼儿回答:“可以合作玩、轮流玩……”讨论结束后,老师在沙坑旁边放了一筐积木,目的是让暂时没有玩沙工具的幼儿用积木搭一个可以用的玩沙工具。这样,既解决了用具不够的问题,又可以将一部分幼儿支配到沙坑外,以减少拥挤。新材料的加盟带来了游戏环境的改变,使游戏中的矛盾与冲突得以及时化解,进而引导幼儿在新的游戏规则建立与执行的过程中学会控制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见,新材料的引入,对生发游戏新规则起到了重要作用。

(2)巧用游戏材料明确游戏规则。案例三:在木板拼搭游戏中,经常可以看到幼儿全身心投入的情景:他们忙于搬运木板,找不同形状的木板,这块试试那块放放……游戏结束后,在整理木板的环节中,无须老师多说,幼儿都能根据木板的颜色、材质、形状找到相对应的整理筐(筐上标有图示)。可见,游戏材料对游戏规则的暗示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当幼儿忘乎所以投入游戏以致出现行为上的偏差r,教师切不能一味批评,可利用直观、形象的图示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规则,通过暗示促使幼儿产生正确的认识和行为。

(3)细化游戏规则指导游戏过程。案例四:对于中班幼儿的晨间游戏,教师通常是让幼儿进行自主性的建构游戏――搭积木或拼拼图。由于材料和内容的重复性,以及生活经验的缺乏,一些幼儿出现了游戏疲劳,每天拼搭的内容都差不多,很少拼搭出新式样。这时,如果单靠老师言语性的提醒“看看谁能搭出不一样的作品”来激励幼儿,所起到的作用并不大。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为晨间自主性游戏做一个记录,记录谁搭拼的作品多、样式多。这一方面能激励幼儿,另一方面能提高幼儿的动手记录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具体操作时,教师每周都要在晨间活动材料区放入一张记录表,表中包括日期、姓名、作品情况,作品情况主要由幼儿用符号、绘画、数字或文字等形式进行记录。教师每周都要对记录表做一个总结,对表现好的幼儿及有进步的幼儿进行奖励。

3. 根据幼儿个体差异性制定游戏规则

案例五:在一次班与班之间建构“火车”游戏比赛中,有个女孩坐着一动不动地玩弄着自己的小手。教师问她:“怎么了?你为什么不去搭火车?”她面露难色说:“我怕,我看到火车着火了,还翻车了呢。我不要玩火车。”教师听后,从幼儿中分出一小组人与她一起拼搭火车轨道,说:“你的任务是搭轨道,只有搭好轨道,火车才能更安全地行驶,不会翻车。”听完这话,她消除了顾虑,与同伴们齐心协力完成了任务。放学时,女孩的家长来接她,教师向家长了解孩子为什么害怕火车着火。家长说,大概是因为前几天她看了一个关于火车着火的电视节目。可见,幼儿的个体差异性无处不在,教师应在不影响整体的情况下适当调整游戏内容和规则,这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这需要教师的细心观察和合理引导。其实,一味追求结果的一致性,死板地遵守游戏规则,会对幼儿的自主性产生束缚和限制,而制定游戏规则的目的是确保幼儿在有序游戏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自主性,这两者并不冲突。

三、自主性游戏中游戏规则的运用要点

1. 正确处理游戏规则和幼儿自主性的关系

很多幼儿教师认为游戏规则会对幼儿的自主性产生极大的束缚。实际上,幼儿自主性和遵守游戏规则之间并不冲突。只有让幼儿具备了规则意识,才能营造良好和有序的游戏环境,才能引导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自由地想象和思考。同时,游戏规则本身也包含着创新的因素,不同游戏规则往往适合不同的游戏类型。

2.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所适用的游戏规则不同

幼儿的年龄段会对游戏规则的形成和变化产生重要影响,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所适用的游戏规则也往往有所差异。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观察幼儿的言行举止,观察游戏进展情况。如果在游戏过程中产生了新的问题,就意味着新的游戏规则也将产生,教师应该根据这些新情况不断地调整和创新游戏规则。

3. 游戏规则的产生与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

每个幼儿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都有所差异,所以,教师应该根据这些差异不断调整和细化游戏规则。所以,游戏规则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综合体。教师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和动态意识去看待和审视游戏规则,通过游戏规则的调整促进幼儿的成长和进步。

4. 游戏规则需要游戏材料的推动

游戏规则不仅是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更体现出幼儿对游戏行为的认知和理解。材料的适当调整,恰到好处地为幼儿在游戏中运用材料的能力发展提供了物质及经验上的支撑,可以使游戏规则更细化、游戏行为更丰富、游戏内涵更深刻。

四、结束语

总之,自主性游戏对促进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确保自主性游戏能顺利进行,并能实现预期目标,游戏组织和指导者应设定游戏方法和规则,因为通过游戏规则的引导,幼儿可以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作用与后果。首先,教师对游戏的自主性和规则性应有正确的认识。其次,教师应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为指导,探索如何在自主性游戏中合理制定游戏规则的指导策略。再次,教师应探索自主性游戏中游戏规则的运用要点。

参考文献:

[1]季晓英.幼儿自主性游戏的环境创设与引导[J].学前教育研究,2008(10).

[2]林惠萍.浅议幼儿教育中创造性游戏开放的尝试[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08).

[3]郝红翠,李学翠.关于游戏与培养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关系探讨[J].教育探索,2016(08).

中班游戏教案范文5

关键词:小班 游戏化 生活活动 策略

3岁幼儿想象的无意性和思维的“拟人化”特点使他们往往不由自主地沉浸在游戏的情境中。可以说,游戏是小班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在游戏中,他们可以更好地发展动作,认知事物,保持愉快情绪和进行模仿学习。因此,小班幼儿的教育目标应该主要依靠游戏化的一日生活来实现。在这里,教师用游戏口吻与幼儿交流,有时,教师和幼儿还会成为某个假想的角色。这种方法使幼儿在园内的情绪更加愉快,有利于良好习惯的形成。那么,如何更好地开展游戏化一日生活活动呢?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五方面做起。

一、编制“游戏儿歌”,让幼儿在边念边做中学习自我服务技能

幼儿园生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内容是综合的、多样的。正因为如此,作为教育途径的生活是具有挑战性、应变性的。小班幼儿刚进入集体生活阶段,独立的生活体验对他们提出了各方面的要求,尤其是自我服务能力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而言,对什么都感兴趣,但都只能持续非常短的时间,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刚建立的常规容易遗忘。在这种情况下,一种循序渐进、日积月累、耳熏目染的游戏化情境式的学习方式产生了。实践表明,这种方式可以让幼儿在游戏的情景下学习穿开衫、套衫、鞋子、袜子等技能。如在幼儿午睡起床穿衣环节中,他们总会把衣服的图案穿反。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在穿衣环节中教幼儿玩“钻山洞”的游戏,即把衣服上的小动物图案帖在桌子上,头从下面的大洞口里钻出来,再把胳膊从两边的小洞里钻出来,并加以小儿歌的形式:“小小鸡,变呀变,钻进蛋壳看一看。抓紧袖子伸翅膀,小鸡钻出蛋蛋壳。”这种让幼儿边穿衣服边说儿歌的方式,不仅增加了游戏性,还教会了幼儿穿衣服。此外,教师还可以将“折叠衣服”的方法、要求、步骤融入儿歌之中,如“小宝宝,左抱抱,右抱抱,弯弯腰,点点头,一件衣服就折叠好。”

二、教师扮演角色,让幼儿在浓厚的游戏氛围中养成良好行为常规

游戏与生活的融合是小班游戏化一日生活的重要标志,教师则是其中关键的角色引导者,“伺机而演”是小班带班教师应有的教学技能。当教师发现幼儿在生活环节中出现自我服务、自理能力等方面的问题时,应有意识地扮演各种“适宜”的角色与幼儿对话,用拟人化的语言给幼儿提建议,这样一来,他们特别容易理解,也非常乐于接受。如见到幼儿穿反鞋时,教师可以说:“看看两个好朋友都噘着嘴不高兴了,快让他们亲亲嘴吧!”这时幼儿会马上把鞋倒过来。又如,在户外活动回来时,增加了喝豆浆环节。这时,教师可以加入“猫宝宝”的游戏。即教师当猫妈妈,幼儿当猫宝宝,并加以儿歌:“猫宝宝,回家家,洗手洗脸别忘啦。喝杯豆浆有营养,干净聪明人人夸。”幼儿便会很自然地洗手、喝豆浆,环节过渡自然,有利于良好行为常规的养成。

三、抓住生活契机,让幼儿在自然的生活情境中展开体验学习

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新的兴趣点,并与目标不断结合而生成集体或小组游戏,将教育目标和幼儿必须学习的教育内容与游戏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育的要求变成幼儿自身活动的要求,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小班幼儿虽然能独立进餐,但许多幼儿的进餐习惯不是很好,吃完饭后,桌上全都是撒下的饭粒和菜。针对这一点,我们组织了一次《鸡妈妈请客》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情景游戏中了解吃饭的正确坐姿和进餐方式,并让部分幼儿参与到游戏中来现场学习,结果幼儿的积极性非常高。又如,在吃点心的时候,幼儿总是喜欢摆弄一下水果,这时教师可适时地渗透对水果的认识:“水果宝宝叫什么名字,我们和它打个招呼吧! ”然后引导幼儿从外形、颜色、手感认识水果。拿香蕉来说,在吃香蕉前,教师可以这样教给幼儿剥的方法:“香蕉宝宝要脱下花裙子才能让我们品尝,可它不喜欢一下子光溜溜,要一片一片剥,瞧,香蕉宝宝脱下花裙子了,我们来尝一尝吧。”自然地将感知香蕉的基本外形特征以及味道等与生活自然地结合在了一起。

另外,在一日生活中,幼儿与教师互动对话时,教师应鼓励幼儿大胆完整地表达。如当教师提出指令要求幼儿把物品放在篮子里时,可以这样表达:“请帮我把蓝色的篮子拿出来,放在桌子的中间。”这样的过程中,幼儿加深了对颜色的认知,并且感受到了一一对应和归类。又如,在指导幼儿认识生活物品时,可以让幼儿观察:杯子、毛巾各有什么颜色、什么图案的标记等,这种看似简单的生活环节,却处处渗透着有效的教育。

四、创设“游戏化”的环境标志,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养成生活好习惯

环境对于幼儿而言,有着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良好的环境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如每天的喝水环节要进行好几次,但效果并不太理想,有的幼儿还是饮水量少。针对这个问题,我在饮水筒上贴上了有笑脸的汽车,还画上了小脚印,并加以好听好记的儿歌:“小汽车,准备好,加满油,最重要。咕嘟咕嘟要喝完,有油才能跑得快!”这时,幼儿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小汽车,为了让自己跑得最快,所以都来“加油”。这样“游戏化”的环境让幼儿自然与环境对话,轻松达到了教育目的。

五、个案引境对话,帮助幼儿大胆表达需要、学会解决问题

由于幼儿刚入园而引发的种种不适应,哭闹、争抢玩具、咬人、尿床等状况频频出现。所以教师应以第三者的身份展开游戏中的“情境对话”,通过故事里的角色来实施教育策略。比如,小熊尿床了不敢说,教师与小熊一问一答:“没关系,大胆地说……”告诉幼儿尿床是很正常的,小熊也会尿床,应该大胆表达自己的需要。

中班游戏教案范文6

一、游戏精神:提升园长的课程游戏化领导力

在课程游戏化建设中,园长的主要任务是提升课程领导力。这样的课程领导力不是对教师命令、安排、检查,而是园长首先要将游戏精神贯彻到自己的课程领导力当中。怎样让教师感受到自由、快乐、创造、自主? 我们认为,这就要求园长做到行政无为、专业有为。

(一)行政无为,解放教师

无为而治不是不作为, 而是放手并时刻观察,需要时再介入。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少命令、少检查、少评比。园长要尽量减少教师与课程建设无关的事务性工作,可做可不做的事情不要做,形式上的东西尽量不做,让他们有更多精力陪伴和观察儿童;用观察、鼓励、沟通的方式陪伴老师,不要采用检查、评比、考核打分等方式管理,不在形式上把老师们分成三六九等;在课程建设中,不以上下级方式、命令方式对待老师。在民主管理的幼儿园中,才能出现追随儿童的老师。

(二)专业有为,引领教师

园长必须成为教师队伍中的首席。多观察、多交流、多鼓励,用自己的专业思想和专业作为去引领教师。比如,在环境创设中,园长的工作重点从以前的布局和检查,转变为与教师研讨和共创,我对老师们说:班级的环境创设,无论是搬搬抬抬,还是出谋划策, 我都愿意尽自己的力量来帮助大家。老师们写儿童的成长故事,我们写老师的成长故事;老师们观察儿童,我们也同步开始观察老师;老师们分析儿童的游戏行为,我们分析老师的教育行为;老师们根据分析制订儿童下一步的发展目标,我们根据分析制订老师下一步的发展目标。在这样的管理下,不仅青年教师成长起来了,就连一些即将退休的老教师也发生了可喜的转变。

案例一:老教师的新思维

李老师还有三年就要退休了,但最近她的表现让全园教师都惊叹:李老师大器晚成哦! 论文获奖、游戏故事获奖,这些成果对她而言都是专业生涯的第一次。_____这是因为园长评价导向的改变。以前的好老师总是那些能说会道、能演能跳的人,而现在的好老师是那些能专注于儿童的人。在这样的氛围中,她多年沉淀的经验,帮助她将有益经验梳理成为成果,她找到了自信,在即将退休之际,她体会到了专业幸福感。

二、游戏精神:,提升教师课程游戏化的建设力和执行力

在充满游戏精神的课程领导力之下,教师们真正感受到自由、快乐、创造、自主的游戏精神,进而,我们着力提升教师课程游戏化的建设力和执行力。教师在班级开始放手儿童、解读儿童、支持儿童。

(一)放手儿童看得见

在教师放手后,儿童获得了真正的自由,在真正自由的环境中,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才得以充分发挥。反过来,当儿童真正的生命状态得以呈现时,我们更多地看见了儿童的需要和发展。案例二:混龄混班游戏中的楼层示意图在我们幼儿园,有12 个班级,每个班级都是以花命名的。在我们开展混龄混班游戏时,让孩子们可以走出自己的班级,到任意班级去玩,这时,很多孩子找不到回来的路,我们才发现,环境中缺乏孩子看得懂的楼层示意图。

其实,制作这样的标识很简单,但是,我们往往想不到。而想不到的背后是因为长期看不见儿童。什么时候该给孩子自由,这个很简单,但是。什么时候教师该出现、如何出现,就是困扰教师们的问题。

(二)解读儿童看得懂

从看得见到看得懂,除了陪伴老师一起多看、多想、多交流,我们还和老师们一起梳理了观察策略: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儿童、笔下有记录、脑中有反思。

案例三:滚出来的发展为了把游戏活动的时间还给孩子,把游戏活动的空间还给孩子, 把游戏活动的权利还给孩子,我们在早操后给孩子们提供了自主游戏活动的时间,也正是在这样的自主游戏活动中,教师通过儿童的游戏行为去解读儿童。研究《滚出来的发展》就是教师连续三天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对大班早操后的户外自主性游戏活动的追踪观察和分析。

(三)有效支持跟得上

从看得懂到跟得上,靠的是日积月累形成的专业敏感性。我们在周林教授的指导下,和老师们一起梳理了支持策略,把握好三对关系:自由与规则、自主与控制、选择与给予。

案例四:测量沙坑

在紫罗兰班的一次玩沙活动中,孩子们对挖沙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好多孩子挖了之后都在争论谁挖的沙坑最深。老师意识到,这个教育契机可以抓住。于是,孩子们回到班级后,老师问:今天谁挖的坑最深啊?孩子们争论不休。老师又问:怎样才知道谁挖的坑最深呢? 孩子们想到了要用测量的方式来比较。于是,他们寻找测量工具、商讨测量方法。下午,老师又带着孩子们去沙池进行了正式的挖沙坑比赛,孩子们用自己寻找到的工具测量沙坑的深度。在这个活动中,老师不仅看见了儿童,还看懂了儿童的学习与发展需要,从而支持了孩子在游戏中获得学习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