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行政毕业论文范例6篇

大专行政毕业论文

大专行政毕业论文范文1

毕业论文,是电大远程开放教育过程中的最后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检查学生学习成果、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本文拟就我校开放教育本科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提高电大开放教育毕业论文的质量有所裨益。

关键词

论文;教学;问题;原因;对策

开放教育的质量是广播电视大学的生命。要提高教育质量,涉及到教学管理的全过程,其中毕业论文实践性环节是整个质量保证体系中的重中之重,也是相对薄弱的环节。由于毕业论文写作有较强的实践性和专业性,加之开放教育这种独特的办学形式和教学体制,使毕业论文实践性环节成为教学中的难点。目前,我校开放教育本科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写作质量良莠不齐,整体水平堪优。现仅就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教学作一探讨。

1毕业论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毕业论文是学生自主学习、尝试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性环节。完成毕业论文是开放教育本科生毕业的一个必要条件,理应引起学生的重视,但是在实际的写作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1.1论文选题不符合要求

重庆电大对行政管理专业制定了具体的毕业论文教学大纲和实施方案,明确规定了毕业论文的选题范围。但是仍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对毕业论文的写作引起重视,自行其事,选题与要求大相径庭,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1)选题忽略专业性。电大对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作了明确规定:选题必须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要求学生选题以所学专业课的内容为主,不得脱离本专业范围;内容有一定的综合性,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同时,明确要求写作内容是:选择同本单位、本行业的行政管理发展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和实际问题。事实上,每届学员提交的毕业论文选题中,有相当一部分选择了非专业方面的选题,或者是已经完全得到解决的常识性问题。没有体现本专业的特色和要求。2)选题过大过难或过窄。学员缺乏必要的选题常识,不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水平选题,如有的学员写“政府机构改革研究”“各国行政监督比较研究”“电子政务建设若干问题”“论企业家政府”等之类大而难的题目,这样,导致自己的综合能力达不到,驾驭不了。同时,由于选材难度大,导致观点提炼不准,内容空空洞,思想没有深度。反之,有的学员选题过窄,无法展开论述,使论文缺乏应有力度。3)选题陈旧,内容雷同较多。比如,“论行政管理的地位和作用”“论人力资源管理”等,内容陈旧,雷同,不能解决本单位、本行业管理中现实存在的问题。

1.2论文内容有明显缺陷

这一类的论文多数是由拼凑而成的,由于论文作者胸无成竹,东拉西拼,导致论文在论点、论据、论证、研究方法、逻辑、结构、语言等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无关论文主题的内容占据很大篇幅,而研究的成分很少;或论文观点不明确,论据不充分,不翔实,与论点不相符;或论证不严密,逻辑混乱,结构不完整,层次不清楚,没有整体性;有些甚至语言不通顺不流畅。

1.3论文格式不符合规范

《重庆电大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工作实施意见》中明确规定了本科毕业论文的内容及格式的要求,但在实际的操作中,有的学员缺乏严谨的学术态度,导致论文不符合规范要求。一是形式上的不规范。表现在论文字号、字距等排版不符合要求;论文中必备的要素不完整,有的无内容摘要或关键词,有的将文末注释和参考文献混为一谈等。二是内容上的不规范。论文的题目不能够准确概括论文主题,摘要与论文主要内容无关,关键词不是表达论文核心的专业术语,参考文献不足以支撑论文的论述。

1.4抄袭现象较为严重

有一部分学员因专业基础知识学得不扎实,畏惧论文写作,加之学术道德缺失,选材不当,致使论文要么是全文抄袭他人学术成果,要么是上网搜索几篇拼凑整合成文。

1.5论文答辩敷衍了事

电大毕业论文的写作,是针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系统训练和考察的过程,而论文答辩则是对学生论文写作过程的考察和验证,在整个教学实践环节中尤为重要。从历届答辩情况来看,参加答辩的学员有不少人都抱着应付的态度,在答辩时对论文的内容不熟悉,对答辩教师提出的问题不知所云,答非所问。这种敷衍的态度致使行政管理本科论文教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2毕业论文写作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以上问题的产生,除学生自身原因外,与指导教师、学校教学管理方面的因素也有很大的关系。

2.1从学员方面来看,受条件限制,重视不够

行政管理本科学生多是基层干部、大学生村官、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工学矛盾非常突出,在工作期间,对本专业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和研究。加之部分乡村和基层上网条件差,汲取本专业有学术价值的资料较为为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无法按照规定来选题、提炼论点、形成思路、完成论述,便选择抄袭或拼凑完成论文。在这种态度极不严肃,缺乏应有的严谨治学精神的写作态度影响下,致使论文质量下滑。

2.2从指导教师方面来看,力量薄弱,把关不严

在本科论文写作过程中,论文质量的好坏与教师的指导是否到位关系密切。中央电大和重庆电大对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资格都有着明确的规定。但是,真正符合条件的教师非常有限,对论文指导教师的培训,仅局限于常规的操作规程培训,而缺乏深入到专业层次的培训,致使教师在论文修改审定上,不能给予学生学术上的指导,从而影响了论文质量。

2.3从教学管理方面来看,论文教学的支持服务不到位

目前,从中央电大到各级地方电大,对于常规教学的支持服务系统都很完善,各种教学资源也很丰富,网络学习资源十分充足。然而,各级电大针对论文教学制订的一系列文件,却没有能够从专业角度,明晰地提出对学员进行指导的要求,这必然会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

3解决毕业论文写作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毕业论文是开放教育本科教学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最终体现,其水平的高低直接折射出开放教育的教学质量。因此,如何解决毕业论文教学中存在问题,确保论文的质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3.1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对毕业论文教学工作的重视

毕业论文教学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专业素质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大对毕业论文教学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切实做到把毕业论文教学放在和专业课教学同等重要的位置。在毕业论文教学的制度建设上,在指导教师的选聘方面下功夫,精心组织,认真安排,确保毕业论文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如期完成。

3.2完善毕业论文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对指导教师的培训

毕业论文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建设,重在做好论文教学资源建设和加强对论文指导教师的培训工作。在市校专业教学资源建设的基础上,结合我校毕业论文工作实践,制定一些针对性较强的指导性的文件,提供辅导材料、课件等教学资源,并将这些资源放在分校教学平台上,供学员下载和学习。此外,学校要进一步加强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培训工作。培训工作既要从宏观上着眼,又要从微观上着手,把论文指导的资格培训和常规的专题培训结合起来,把网上培训和面授培训结合起来,定期针对毕业论文中出现和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集体研讨,从制度层面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论文指导方案。

3.3强化过程管理,确保毕业论文的教学质量

毕业论文写作指导,是一项时间长、程序多、业务性强的工作,精心组织、认真辅导和严把质量是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保证。为此,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工作:1)规范操作,做好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一是督促指导教师严格按照中央电大和市校的要求进行写作教学指导。从指导学生选题,到收集素材、选材,形成论文思路,写出论文提纲,完成论文写作,教师都必须严格写作指导流程,扎扎实实开展指导工作。指导教师在学生论文写作过程中,从初稿、修改稿和定稿等三个环节教学上应予以具体指导,在定稿后做出初步评价,并指导学员完成毕业论文答辩。二是指导教师在指导过程中,严格要求学生按照毕业论文的规范写作,尤其注意要从论文的格式、题目、署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以及字号、字距等细微处提出严格要求。2)严把质量,搞好毕业论文的答辩工作。毕业论文答辩是审查论文的重要形式,只有通过答辩才能反映出学生论文的真实水平。因此,指导教师要把答辩看成是提高学生专业学习能力和论文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认真对待,高度重视,严格要求,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写出答辩提纲。在答辩的过程中,指导教师和答辩教师要协调沟通,有的放矢,区别对待认真完成毕业论文和敷衍应付的学员。对不认真完成论文,敷衍应付者要从严要求,严肃考核,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确保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

作者:王莉 单位:重庆广播电视大学酉阳分校

大专行政毕业论文范文2

1. 本文立意新颖。全文以-------为线索,结合各地的准规较全面的分析了------的问题和原因。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内容论证也教科学合理。 全文充分体现行政管理专业特色,格式规范。但创新点不够。

2. 该文选题符合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要求,能较好地综合运用行政管理知识 来分析企业行政管理实践问题,论文写作态度比较认真负责,论文内容较充分, 参考的相关资料比较切合论题的需要,层次结构比较合理,主要观点表达的比较 明确,逻辑思路基本符合要求,语言表达基本通顺。但论证的深度还不够,创新点不足。

3. . 本文选题较合理,符合行政管理专业要求。全文以……为主题来分析论证, 对提高我国行政管理的…………..具有参考与借鉴意义。内容论证也较科学合理, 格式较规范,参考的资料紧扣文章主题需要,但创新点不够,论证不够,尤其文 章最后一部分论证太薄弱,缺乏说服力。总体上基本达到毕业论文的要求。

4. 本文以……为主题,重点探讨……..问题,选题基本符合行政管理专业范畴, 充分体现出专业特色。全文结构符合要求,逻辑思路清晰,论据较充分,观点表 达准确,语言流畅,论证方法也较合理,但创新点不够,部分观点论证不充分, 格式还不是非常的规范,真正属于自己的思想不多。总体上基本合格。

5. 该文选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结构安排科学合理,思路清 晰,层次分明。各部分之间联系比较紧密,观点表述也基本准确,论证内容比较 具有说服力。 在论证过程中基本上运用了行政管理专业基本知识原理来分析文中 的主要问题,但参考的资料还欠充分,文章缺乏自己原创的内容,少数观点论证 不深刻和全面。

6. 本文以官员问责制为题进行研究,能为解决我国官员问责制存在的问题提供 参考和借鉴作用。在全文结构中,首先对官员问责制的现实意义进行了分析,然 后再对我国官员问责制的困境进行深入的分析,最后提出化解困境的有效建议。 全文体现专业特色要求,符合行政管理专业培养要求,参考的文献资料符合论文 观点与主题的需要, 实践论证还不够, 但, 真正属于自己创新的内容还不是很多。 总体上达到毕业论文要求。

7. 论文思路比较清晰,语句基本通顺,层次清晰,观点表达准确。作者比较很 好的将行政管理专业基本原理知识与党内监督实践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并针对党内监督的现实问题提出了一些比较好的解决建议, 查阅与参考的文献资 料与主题结合的比较紧密,但个别地方论证的观点不是很明确和有说服力,总体 上达到毕业论文要求,部分内容与主题结合的还不是很好,逻辑结构也存在一点 小问题。总体上说,基本达到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8. 论文主题明确,语句基本通顺,层次基本清晰,观点表达基本准确。作者比较很好的将 行政管理专业基本原理知识与邓小平关于行政改革的思想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格式基本 规范,选题符合行政管理专业培养要求,但查阅与参考的文献资料太少,部分论证内容与主 题结合不紧密,逻辑结构也存在一点小问题。总体上说,基本达到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9. 本文符合专业要求,反映社会热点问题。因此,该主题的研究有利于推进我 国-------的进一步发展。全文首先-------的问题,然后分析--------的原因。在此基 础上又分析出相关的------。全文结构恰当,思路清晰,观点基本正确。

10. 论文思路清晰,语句通顺。能很好的调查--------存在的问题。作者对于论文 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和熟悉。 思路清晰, 层次清晰, 逻辑结构合理。 观点表达准确。 研究原理采用恰当。在论证过程中能有效的将专业原理与要研究的主题结合起 来。个别地方论证的观点不是很明确,总体上达到毕业论文要求。

11. 全文以-------为题。 重点探讨出--------的问题, 然后针对问题提出有效的建议。 全文结构符合要求,逻辑思路清晰,论据较充分,观点表达准确,语言流畅,论 证方法教合理。参考的资料与主题结合紧密。

12. 全文以-------为题。重点探讨分析--------的问题及原因,然后针对问题提出一 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 全文选题新颖, 具有很强的研究性。 全文结构符合要求, 逻辑结构严谨,思路清晰,观点鲜明,论据具有较强的说服力。论证方法合理, 了大量的数据来论证,更增加了论证的可靠性。能综合运用行政管理专业知识来 分析--------,但不足之处主要是语言不是很精炼。

13. 该文参考的文献资料充分且符合论题的需要。该文以--------为例,重点探讨 --------。该文选题符合行政管理专业要求,结构完整,思路清晰,观点表达准确, 格式规范,能较好的将行政管理专业知识运用来分析现实中的行政管理实践问 题。但个别观点论证还不充分。总体上符合毕业论文要求。

14. 该文选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结构安排科学合理,思路清 晰, 层次分明。 各部分之间联系紧密, 观点表述准确, 论证内容比较具有说服力, 但文章缺乏自己原创的内容。

15. 本文以--------为题,重点探讨--------。选题符合符合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目标与专业特色,而且选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文章结构安排合理, 层次清晰,写作时参考的相关文献资料与主题联系紧密,而且参考的资料较新, 在写作过程中作者能较好地运用行政管理专业基本知识原来来分析行政-------, 在论证过程中,主要用理论论证和事实论证。但文章不足之处在与部分语句表达 不清晰,论证还不够深刻充分,创新点不够。总体上符合毕业论文要求。

16. 全文以-------为题,选题具有较强的新颖性和实用性。全文结构科学合理, 逻辑性强,思路清晰,查阅的参考文献资料符合论文要求。论证方法较合理。论 证内容较有说服力。对问题的分析比较透彻。该生在论证过程中也能很好的将行 政管理专业知识原理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 无论从选题上还是观点论证上都符合 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要求。但创新点不够。

17. 本文以--------为题,首先对---------的论述,然后在重点分析-------的原因,并 针对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因此该文在选题上紧扣专业要求,文章结构 科学合理,文章观点表达准确,用词正确,语句通顺,思路清晰。部分与部分之 间联系非常紧密, 在论证方法上采用事例论证与案例论证。 查阅的资料充分合理。 不足之处解决问题的对策还缺少可操作性。

18. 该文以--------为主题,充分体现出时代性和现实的社会价值。全文分------个大部分。首先对-------进行了论述,然后重点分析---------。全文基本上都是紧 扣主题来展开论述。 在论述过程中该生较好的运用了行政管理专业知识来分析解 决--------问题。语言较流畅,但观点不够精炼。在论证过程中能恰到好处地运用 理论论证方法与实践论证方法。观点表达准确,思路清晰,文章整体性较强。整 体上符合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要求。

19. 本文以-------为主题,选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应用性且符合行政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要求。该论文结构基本合理,全文共分-------大部分。其中第一部分 ---------,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在论证过程中,该生的参考文献资料与所 要论证的观点及内容结合紧密,运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理论研究与事例研究法。 用词基本准确。但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论据不够充分,还缺乏说服力,个别引用内 容没有标明出处。

20. 选题较具时代性和现实性,全文结构安排合理,观点表达基本准确,思路基 本清晰,全文内容基本上按照行政管理专业培养要求来写,查阅的相关资料也较 多,但行政管理专业特色体现的还不够充分,属于自己创新的东西也还不多。总 体上符合毕业论文要求。

21. 本文以官员问责制为题进行研究,能为解决我国官员问责制存在的问题提供 参考和借鉴作用。 在全文结构中, 首先对官员问责制的基本原理问题进行了分析, 然后再对我国官员问责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 最后为解决前面的问题提 出有效的建议。全文体现专业特色要求,部分与本分之间衔接的比较紧密,真正 属于自己创新的内容还不是很多。总体上达到毕业论文要求。

22. 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也体现出较强的时代特色性与实践应 用性,全文结构基本合理,思路比较清晰,语言比较通顺,层次分明,观点表达 基本准确,论据与论点基本上保持一致,参考的文献资料与论题和论文内容结合 紧密,能综合运用行政管理专业原理知识并结合社会实际来分析文中的主要问 题,但格式还不是很规范,创新点不够,部分论点的论证还缺乏说服力,语言凝 练的还不够,总体上说,基本达到毕业论文的要求。 以…….为主题, 全文首先分析了……, 然后再分析….., 最后重点探讨了……。

23. 全文结构基本合理科学,逻辑思路清晰,观点表达准确,语言流畅,论证方法较 合理,参考的文献资料符合主题要求,从主题到内容符合专业要求,部分与本分 之间衔接的比较紧密,但个别引文没有标著出来,真正属于自己创新的内容还不 是很多,个别概念比较模糊,总体上达到毕业论文要求。

24. 研究内容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选题社会热点问题,逻辑结构严谨。观点 表达清楚,论述全面。语言平实简洁,通俗易懂。在论证过程中也能较好地将专 业知识原理与现实问题结合起来。但论据还不够。总体上符合毕业论文要求。

25. 选题较具时代性和现实性。全文结构安排合理。观点表达基本准确。全文内 容紧扣行政管理专业要求来写,充分体现出行政管理专业特色。查阅的相关资料 较多。 但不足之处主要是属于自己创新的东西还不多。 总体上符合毕业论文要求。

26. 研究-------为题,充分的体现时代特色性。能为中国行政管理问题的解决提供 参考价值。全文结构合理,思路清晰,观点明显。在论证过程中能教好的将论证 与案例论证结合起来。不足之处是部分论点的论据还缺乏说服力。

27. 以-------为题进行研究。能为解决--------的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作用。在全文 结构中,首先要调整基本概念提出问题,然后在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最后为 ------提出有效的建议。 全文体现专业特色要求, 部分与本分之间衔接的比较紧密, 真正属于自己创新的内容还不是很多。总体上达到毕业论文要求。

28. 选题符合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目标,能较好地综合运用社会理论和专业知 识。论文写作态度认真负责。论文内容教充分,参考的相关资料比较充分,层次 结构较合理。主要观点突出,逻辑观点清晰,语言表达流畅。但论证的深度还不 够。

大专行政毕业论文范文3

一、经济法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写作特征

1.学术性与现实性相结合

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管理和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经济法的突出特征就在于对现实经济问题的及时反映,经济法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普遍关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毕业论文是学术论文,学术性、先进性、独创性是学术论文的基本特点,学术性是其根本和生命力所在。因此,要注意保证毕业论文中学术性和现实性相结合,既可以是直接对一些具有重要社会意义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学理探讨,也可以是在宏观的现实背景下对一些纯学术问题的新发现、新探讨和新拓展。考虑到经济法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与学科专业论文的区别,其对现实的关注和联系并不是直接为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具体答案,而是通过对一些现实问题的探讨推进理论创新和学科发展,或是对一些现实问题的解决从学理上探寻对策和给出一个较为理性的思路。经济法专业硕士生在选择毕业论文研究方向时,一方面要敏感认知现实经济关系的法律需求,另一方面要考虑论文的理论水平高度。

2.专业基础与法学前沿问题相结合

作为经济法专业硕士的毕业论文相较本科生论文而言,对论文的学术性要求更高。硕士毕业论文是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检测,但不是对所学知识的简单总结和复述,是以所学的专业知识为基础研究并且探讨学科发展中的学术问题,或是为一些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支撑。一句话,作为学术论文,它旨在考查学生初步的学术研究能力。毕业论文实质上是学位论文,因此,毕业论文的选题应当与学生所学专业和所要申请的学位挂钩,要在本专业领域内选择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的论题。因此,经济法硕士毕业论文选题不仅要立足于专业基础这一根本,而且要通过了解和把握经济法学术研究动态来确定研究方向和课题,把对法学前沿问题的把握与所具备的专业基础相结合。

二、经济法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中的主要困惑

毕业论文的选题过程是一个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过程,这一过程真正实施起来并不容易。在一定意义上,发现和提出问题要比解决问题困难得多。论文选题并不是凭一时的兴趣、凑热闹、赶时髦就能做好的,而是需要认真地思考和论证,以明确自己的兴趣所在、有无能力、基础如何。

1.不能正确理解创新标准

有些硕士研究生考虑到写作时间有限和自身的理论基础,在短时期内往往很难形成新的理论,为符合毕业论文创新的要求,于是在选题是一味求创新,选择自己根本不熟悉的经济法前沿问题,结果在实际写作中无法把握选题,也很难找到相关资料作为帮助,最后只能放弃选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因为对论文创新标准的理解不准确。其实,创新从根本上讲就是人们对某些问题的认识能有所拓展、深化,其具体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并非只有推翻现有学说,另创一个新的学说或体系才算新,也不一定非得成一家之言。只要对某一问题的解决有推动、有帮助,对人们的认识有启发、有拓展,能对学科发展增添“一砖一瓦”,都称得上创新。因此,创新不仅是推陈出新,提出新学说、新观点,也是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发现和补充新材料,开启新视角,做出新论证,引进新方法和新手段,以及做出新概括和新的语言表述。即使能较为系统地提出和阐述一个未被注意的新问题,一时又未能解决,也算是有新意。

2.不能正确判断选题的价值

在当前这个利益多元化的时代,经济关系纷繁复杂,经济法所涉内容也十分广泛。经济法硕士研究生在选择论文选题时,有时很难判断所涉问题的重要性。例如:有学生因为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工作,计划写“企业工商登记法律问题研究”。这个选题表明上看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是个可行的选题。但仔细推敲,在这个制度中如果是探讨工商登记的内容,则成为具体的经济技术规范的推敲,容易写成工作报告:如果从工商登记的程序探讨,则偏向于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与经济法研究内容有所偏离:如果从企业行为角度分析,则偏向于律师实务研究。很难从理论高度进行发挥,提出有学术价值的观点。只有从企业的市场准入一般规则角度探讨企业工商登记的相关问题,才是比较好的选题。但这样的话,论文选题变成了“市场准入一般规则研究”。因此,经济法研究生在做毕业论文选题时,首先应该注意考虑选题的理论基础,能否有适当的理论可以用来分析该问题;其次再考虑选题的现实意义,是否值得花时间去深入研究来满足现实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判断选题的价值。

三、对经济法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的几点建议

1.选定一个比较明确的方向

选题,就是选择什么样的专题作为自己学习、研究的具体方向。经济法所涉内容比较繁杂,学科之间差异性也较大。例如:市场管制法律制度和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研究的重点和基本思路就有很大差异,而每个人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所限不可能精通一切。因此,要确定自己的选题,首先要对几年学习所积累的知识作简要的整理,总结一下自己究竟在哪些方面有所得、有所思、有所长,对哪些只是一般了解,从而将注意力凝聚到最能体现和发挥自己知识特长的某一点上,以此为基点通过了解和把握经济法学术动态,找到合适的研究课题。

2.结合学界研究主流方向来判断选题

不同时期学术研究的注意力、侧重点等总会不同,相应地在法律研究过程中会有一些相对研究集中的热点问题。毕业论文要合理选题,应尽可能全面了解和把握学术动态,对经济法领域所讨论的各种问题及其代表性观点、学说均应有基本了解,同时又要结合自己的专业基础和兴趣有所侧重,突出重点。这样能够保证自己的论文有足够的资料来分析论证。经济法学术研究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存同求异”的过程:“存同”,才能建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统一平台。对经济法硕士研究生来说,先准确理解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基本学说,才有可能正确运用理论解释现实经济问题;而“求异”是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不能人云亦云、拾人牙慧,这样才能体现自己论文研究的价值,才能推动学术发展。特别是对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不必要一味跟风作为选题,因为如果是热点问题,许多学者都从多方面对该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全面的探讨,对硕士研究生而言,选择这样的题目风险比较大,很难发现新的思考角度或者形成新的观点,容易造成最后写作的困难。

3.选择合适的角度建立选题

论文选题是对平时所学知识的一个梳理过程,也是对平时所思考的问题的梳理和总结过程以及二者的综合过程。经济法研究领域中许多问题都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和讨论,学生可以在对所学课程有了基本了解和兴趣的基础上,从自身的角度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法来进行选题。例如:在财政制度领域,长于理论抽象思维的学生可以考虑研究财政法的本质、财政法的基本原则、财政法律制度在经济法中的法律地位等问题;偏爱实证研究的学生可以分析具体财政制度,如转移支付制度的分析、预算法的完善、财政体制的改革等等问题:擅长比较研究的学生可以通过历史分析中国财政法律制度变迁、结合其他国家财政法律制度进行比较研究……无论在经济法的哪个领域选题,都存在一个怎么思考和总结的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同向思维和逆向思维、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形式思维和辩证思维等各种方法,以明确自己的知识储备与能力、兴趣与所长,以及当前学术动态中的定论、争论、未论所在,并从中找到需要研究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查阅大量文献,提炼选题,形成自己的见解,这本身就是一种能力的训练和基本功的培养。

4.查阅相关文献来辅助选题

选题的判断必须建立在大量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特别是在确定研究方案时,需要考虑论题是不是有相关资料来加以铺垫。“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大量文献资料的参考很难写出高质量、高水平的论文。在经济法研究中确实有一些领域研究学者很少,这样导致相关的文献资料也很少。例如:对我国特殊形态的一些企业的现状以及法律调整,如集体所有制企业、建设兵团等方面研究资料就非常少。由于毕业设计环节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设在毕业前夕,很多同学将绝大部分时间放在找工作上,大部分同学都很难有时间和精力进行原始资料现场调查和研究,只能进行二手文献的查阅。因此,在选题时应该考虑现有文献的基础,对文献进行初步的查阅,这样可避免最后写作过程中因资料来源的单一而削弱了毕业论文的说服力。

总之,论题选得好,可以使毕业论文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实用价值;论题选得不好,不仅会为收集整理资料、提炼论点、安排文章的结构和动笔写作带来一系列的困难,而且有可能造成论文写作半途而废,即使勉强完成写作,论文质量也堪忧。经济法硕士研究生选题时要广泛阅读相关经济法学文献,及时与论文指导老师进行沟通,通盘考虑自身的兴趣爱好、思维习惯、时间精力等因素,适当选择毕业论文的选题。

【参考文献】

1.董鹏、王滨,孙业全:硕士毕业论文选题来源与论文质量关系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2)

2.扬立新:法学院学生怎样写作毕业论文,2006-11-02

3.王霞:经济法学[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杜,2006

4.李普亮:高等院校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探讨,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

5.王晓敏:政教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应注意处理的几个关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J],2002,15(3)

6.陈维平,马义飞:经济管理类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质量保证体系研究[J],科学教育,2006年第3期(第12卷)

大专行政毕业论文范文4

业生人数持续增长。对此类毕业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其正确地认识自身与外部环境,对自身有一个合理的定位,对他们进行

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高职高专毕业生普遍存在的思想特点,文章运用自我意识理论探讨加强此类毕业生思

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期对提高高职高专毕业生管理水平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自我意识理论高职高专思想教育

[作者简介]蓝敏萍(1983-),女,壮族,广西忻城人,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学校招生就业处负责人,讲师、经济师,硕士,研究

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大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技能与培训。(广西南宁530012)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5-0048-03

当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成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平衡所引发的,更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

为关系国家发展,民生安定的重要内容时,针对大学生求职就业毕业生自身的认识问题。自我意识理论的运用就是以学生为主

问题,我国政府、社会、高校纷纷出台相应政策和措施,共同来解体的思想教育方式之一,人的自我意识,是推动人们前进的力

决大学生就业这一重大的现实问题。但就目前大学生就业状况量,所以在高职高专毕业生中运用该理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将

来说,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仅是因为人才的供给大大促进学生顺利就业,快速地进入社会人的角色。

一、在高职高专毕业生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新形势下的

迫切要求

20世纪

90年代,高等教育经过调整结构、改革体制、提高

质量、扩大规模等阶段,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学科门类齐

全的体系,高等教育得到了蓬勃的发展,高职高专类院校的办学

规模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高职高专院校数、在校生数

和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其规模已占普通高等教育的一半左右,

高职高专类院校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高专作

为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主要是直接面向一线行业输出大量的

技术型人才,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大批高职高专类

毕业生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高校办学

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形势的深刻变化,使高职高专类毕业生的

就业压力不断加剧。充分分析这类毕业生的思想特点,有针对

性地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其实现合理评价自我、准确定

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科学的择业观和成才观,调

整好心态,促进其就业和个人发展,是新形势下对高职高专毕业

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要求。

二、当前高职高专毕业生的思想特点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1.高职高专毕业生的自卑感普遍较重。高职高专毕业生虽

然同是大学生,但因为学校和有关部门对高职院校宣传不够,社

会上对高职高专的认同度还不够高,往往还存在学历决定能力

的观念,普遍认为高职高专毕业生与本科、研究生毕业生等相比

有着较大的差距,因此在高职高专毕业生中有些学生的思想不

稳定,情绪波动大,表现出较强的自卑感。特别是在即将毕业寻

找工作的过程中,缺乏自信,缺乏找工作的动力和意识,只等着

家人推荐工作或是等着毕业以后再去找工作。没有对自我的合

理认识以及对社会的正确判断,使这些学生在即将毕业的时候,

表现出就业比较被动的问题。

2.高职高专毕业生所处的年龄阶段使其心理显现出不成熟

的问题。人的认知需要一个过程,处于不同年龄层次的人,表现

出不同的心理特征。高职高专毕业生一般年龄在

19岁左右,处

于青年期,对社会认识不深,个性还不够稳定,自我控制能力还

较差,自我认知的水平还比较弱等,这些不成熟的心理特征,对

其从学生角色转入社会人的角色有不利的主观因素。如果在这

个阶段不能接受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没有人引导他们加强

自我意识,提高自我认识能力,树立起正确的人生的目标,帮助

他们顺利实现就业,就很有可能对他们今后的发展、人生的选择

造成严重的影响。

3.高职高专生的生源质量与其他本科生、研究生等相比,有

着较大的差距。大多数学生是高考成绩不甚理想,在落榜本科

的情况下选择就读高职高专,文化基础相对普通本科高校的大

学生来讲要薄弱一些。加上有很多高职院校办学条件有限,师

资力量参差不齐,与学生理想中的高校差距较大,因此部分学生

思想上信心不足,精神萎靡不振,学习缺乏动力,对个人前途信

心不足,缺乏奋斗目标。更重要的是,由于部分高职高专院校随

着学校的发展,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一方面师资力量难以迅速

提高,另一方面学生政治辅导队伍薄弱,使得学生的思想政治教

育工作不到位,往往表现出学生思想教育泛而不精。虽然学校

按有关规定开设了相应的思想政治课程,但是,根据学生在学校

里表现出的个性、思想动态等情况而开展个性化的思想政治辅

导工作较少,这也是目前高职高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待

解决的问题之一。

4.思想教育工作不够深入。高职高专学生,实行的是三年

学制。而真正在学校学习的时间一般只有两年,第三年往往是

外出实习。特别是第三年,在毕业找工作的过程中,会面对这样

那样的问题,更加需要得到老师与家长的关心与帮助。但是由

于这期间学生都在外实习,很难获得在学校能够当面接受到关

于就业形势与政策、就业指导、就业技巧、心理辅导等方面的指

导和教育。因此,在校受教育的时间较短,学校对其进行思想政

治教育很难做到深入,不少学生不能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择

业观念,不能切合实际进行自我分析,造成定位不准,期望值过

高,在就业中一旦遇到挫折,自尊心、自信心就会受到较大的打

击,甚至造成精神萎靡,失去人生的方向。

三、运用自我意识理论提升高职高专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

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运用自我意识理论可以帮助高职高专毕业生树立起正确

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我意识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自

我意识的形成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生理的自我、社会的自

我和心理的自我等三个阶段。高职高专毕业生,由于所处的年

龄阶段和对社会的认识不足,所以对社会的自我意识、对自身的

心理自我意识还比较缺乏,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

价值观,对自己不了解,特别是生活在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由

于思想的不稳定,价值取向的不坚定,对一些是非问题的判断不

够准确,容易随波逐流,被一些消极的思想所左右,对个人的发

展会造成较大的影响,而通过在高职高专毕业生中引入自我意

识理论,能够更好地引导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

值观。

2.运用自我意识理论可以帮助高职高专毕业生合理评价社

会与自我,准确定位,做好科学的职业规划。职业目标的设定,

是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信

息为依据。毕业即将进入社会的学生,就是实施职业规划的第

一步,自我意识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对他的感觉、思维、

情感和行为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其别是对一个人的自

尊心、自信心和自我态度的转变有着巨大影响。因此,在毕业

生中运用自我意识理论,是帮助学生合理正确选择职业的有效

手段,能更好地帮助这些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了

解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最想要的是什么,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在

哪里,在探索自我和外部世界的过程中,缩小对自我评价与实际

情况的差距,减少盲目的自信和过高估价自己的期望值,帮助其

准确定好位,找准发展的方向,在适合发展的平台上实现个人的

价值。

3.运用自我意识理论是提升高职高专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的有效途径。正因为自我意识理论具有的独特作用与功

能,所以运用自我意识理论加强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的思想政治

教育,将会从根本上促进其对自身的了解。帮助高职高专毕业

生确定适合自己的优异目标,并对其实施鼓励性教育和鼓励性

评价,发挥评价的发展和激励,使他们在就业过程

中培养不断追求、开拓进取的自信心,实现由外在的成就动机向

内在的成就动机的转化。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无需别人的监督、

鼓励,能够持之以恒地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目标。另外,通过运

用自我意识理论内容,让学生更加真实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认清形势,准确定位,在自我监督与自我管理中为实现未来的人

生目标而奋斗,从而促进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提升职业品

质,转变就业观念,实现“人职匹配”。

4.运用自我意识理论是弥补高职高专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不足的重要手段。通过运用自我意识理论对其进行思想政

治教育,则是一个双向互动的教育过程。在老师的引导之下,学

生结合自身的情况,开动脑筋,自我剖析,自我总结,形成一个只

符合自身情况的“教育报告单”,并随时以这份报告单作为个人

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在平常学习生活中不断以此监督自己的行

为,及时纠正出现的偏差,不断提升个人的能力。与此同时,学

生个人在这个过程当中,也会逐渐培养出自我管理的技能。这

种技能是成功所需要的品质,是个人最有价值的资产,能够帮助

毕业生更好地适应周围的环境,应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不

断促进其健康成长。

四、运用自我意识理论开创高职高专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

的有效途径

1.在毕业实习中运用自我意识理论,使毕业生个人理想与

社会现实紧密结合。根据高职高专教学的安排,一般会有半年

至一年的时间进行毕业实习。实习的过程,也是学生了解社会,

了解自己,选择社会角色的过程。学生在毕业实习过程中,才能

真正体会到社会与校园、现实与理想的差别。此时,教师应该教

会学生运用自我意识理论,更好地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相结

合,使个人的长远目标逐渐明确和坚定,近期目标更加具体。在

前两年专业理论学习和相关训练的基础上,经过自我全方位的

探索及对所处环境的探索,特别是经过毕业实习,与社会密切地

接触,发现自己的能力与职位要求之间的差距,发现自己的理想

职业与社会需求的差距,对自己进行全面的反思,及时修正不合

理的职业目标,重新建立更加切合社会现实的工作理念及自我

认知,使目标更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才能寻找适合自己职业

生涯发展的有效路径,及时做好思想观念上的调整和心理上的

准备。

2.在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融合自我意识理论,

使毕业生更好地实现职业规划与现实就业的契合。职业规划是

每一位大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也是每一位高职高专学生大学

三年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高职高专第三年基本没有太多的课

程,主要以完成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实习、找工作为主,感受着

临近毕业所带来的压力,即将走入社会,真正开始进入自己的职

业生涯。这个阶段学校也会在学生就业指导方面加强力度,有

针对性地开展各种类型的就业技能培训、就业知识讲座、就业礼

仪培训等技能性的就业指导。此时作为指导教师,应该注重结

合学生专业特点、心理状态,在就业指导中引入自我意识理论的

教育。比如对于条件较好,有职业目标但信心不足的学生,可以

运用自我意识理论予以鼓励,并以职业素质的培养训练为主,帮

助其分析自身的优势,使其就业目标更加清晰,并结合就业目

标,把握学生目前急需提高的能力,及时发现和改进自身的不

足,以此明确学生在这阶段的学习目的,帮助其提高自信心,顺

利走上目标职业,并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工作及工作环境。对于

家庭背景较好,但条件一般,没有就业意识,存在“等、靠、要”等

思想的学生,则需要引导学生本人,对自身的发展有一个正确的

认识,转变其依赖的思想观念,认识到依赖心理的危害以及给自

身将来发展带来的潜在危机,帮助其在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

我教育中深思,做出积极的就业态度和就业行为。同时,毕业前

的就业指导,是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指导,指导老师更要注意

观察与分析学生的思想动态,成功地运用自我意识理论,有侧重

地及时引导学生走出就业的困境、就业的迷茫期,帮助学生找到

合适自己发展的平台,走出成功的第一步。

3.运用外部力量推动自我意识理论在高职高专毕业生思想

政治教育中的自我运用。自我意识理论说的是一个人自己对自

己的看法,例如一个人对自己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个性特点

以及自己与他人或组织的关系的认识等。通常包括自己对自己

身心状态的了解、评价、监督和自我教育等。从这可以看出,自

我意识理论强调的是个人自我的作用。但是对处于青春期的高

职高专毕业生来说,在思想还不稳定、对社会认识不足的情况

下,很难真正做到发挥自我意识的强大作用。因此,发挥外部的

推动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学生政治辅导员和学生导师就是推动

学生发挥自我意识的强大力量。

学生政治辅导员是学生最亲密的朋友,从进校到毕业,政治

辅导员在通常都是同一个老师,通过几年的相处,学生对他们有

一定的了解,建立了良好的沟通与信任关系,更容易听得进他们

的意见建议。而这些辅导员们,对所管理的大多数学生的情况

比较了解,包括学生的思想状态、特长、能力、为人处世等,所以

更清楚如何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引导这些毕业生进行自我剖析,

帮助其运用自我意识理论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出合理的选择。

学生的导师则比较了解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水平状况,了

解他们是否能胜任职业目标的要求,与职业目标的差距在哪

里。学生导师在指导毕业生完成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时,如果工

作更细致,更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制定切合实际的就业

期望值,将会大大提高学生自我意识的能力,充分地发挥自我意

识理论在高职高专毕业生中的作用,引导他们发展与成才。总

之,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促进高校毕业生成长成才有着重

要的作用。而且,随着高职高专类毕业生规模的不断壮大,在经

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如果能更好地做好思想

引导工作,提高对其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于为国

家输送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加速国家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

强国的转变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

发[2004]16号)[Z].2004-08-26.

[2]杨宁.元认知研究的理论意义[J].心理学报,1995(4).

[3]韦启文,蒋瀚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手册[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

大专行政毕业论文范文5

【关键词】行政管理学 本科就业 对策

行政管理学作为政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随着政治学的恢复、重建与发展,并成为20世纪80年代我国政治学科发展中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经过20多年的发展,行政管理学已呈现出勃勃的生机,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教学育人方面 ,都洋溢着一派喜人的景象 。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高校合并潮的兴起,高校追求大而全,原主要在文科类院校与综合性大学开设的行政管理专业在大量的理工科类院校开始开设。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5年,国内高校开设行政管理专业或相近专业的高等院校近500所,以国家行政院学的成立为源头,各层级政府也在原来所属党校的基础上相继成立了自己的行政学院,对本级政府组织的公务员开始系统的培训,行政管理专业呈现出一股前所未有的热潮。

与行政管理学科发展的喜人景象相比,行政管理专业的本科生的就业状况却呈现出越来越令人忧虑的状况。

一、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变化

1.刚设立时的就业状况

1980年代,行政管理专业在国内高等院校相继恢复的时候,行政管理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学生一样,“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大学生作为社会精英的象征,在实行单位分配制、双向选择以前的年代,一出校门就是干部身份,如果工作内容与所学专业不符,还能以专业不对口的名义正当地向组织提出要求,并加以更换。而且由于行政管理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主要是面向政府组织,那时候毕业的本科生更多地在各级政府组织或者事业性单位里面从事机关事务管理方面的工作,在外专业的学生看来,他们既体面又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2. 双向选择后至公务员实行考试录用以前的就业状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学毕业生作为劳动力资源的的构成部分和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其就业应当同其他劳动力一样通过市场机制进行配置。这就是对大学生实行双向选择就业的理论基础。90年代初大学生双向选择就业机制的推行,大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就业渠道,增强了毕业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的满意度。由于当时《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刚刚颁布,政府组织用人还没有实行或全面实行“逢进必考”的机制,大量的大学生通过与政府组织的“双向选择”后,就可进入政府机关或执行行政事务的事业单位工作。特别是对于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的本科生,由于专业对口,有着政府组织行政管理的理论基础,尤其受到各级政府组织与行政性事业单位的青睐,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那段时期,应该是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的黄金时期。

3.实行公务员考试制度以后到2003年之前的就业状况

随着《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在全国各地各级政府的逐步深入实施,要求对公务员实行统一考试录用的呼声日益高涨。以中央国家机关开始实施对公务员统一考试录用为契机,各级政府组织开始遵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规定,借鉴中央国家机关考试录用的具体做法,先后程度不同的开始实施“逢进必考”的制度,到1998年左右,基本上各级政府组织都全面地推行统一的考试录用制度。这对于大学毕业生进入公务员队伍较之以前无疑增加了许多的障碍。行政管理专业与其他专业一样,都得参与这样的竞争,与原来的“宠儿”一下成为“贫民”,失去了往日的竞争优势。但2003年以前,虽然大学普遍已实行了扩招政策,但1999年第一届扩招的大学生尚未毕业,政府机关就业受阻,大学生们还可选择国有大中型企业就业。由于企业对行政管理专业的认识程度不足,大量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接纳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的本科生从事办公室管理与人事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4.2003年以后的就业状况

2003年,是国家实行扩招政策后,第一届扩招生毕业的头一年,当年毕业的大学生人数达到了212万,是有史以来最多的一年。同时,由于高校大量的合并热导致的高校追求“大而全”的办学体制,行政管理专业不 再是原来由文科院校或综合性大学一统天下的局面,许多理工科院校不顾实际办学条件与师资力量的不足,盲目的开设行政管理专业,造成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的本科生空前的增多,给他们的就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据云南师范大学学生处统计,2004年,该校第一届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的50多名学生中,在毕业前,仅有9名同学实现就业,就业率仅18%。9名同学里面还包含保送与考上研究生的同学。同样的情况,在其他院校也不同程度的出现。1即使是国家“211”工程的综合大学的毕业生,其就业状况也相当不理想,一次性就业率也仅在60%左右。

二、2003年以后行政管理专业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受扩招总体环境的影响

1999年,中国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大规模的扩招加剧了社会的一般性就业矛盾,即由于缺乏足够的工作岗位而引起的就业矛盾,使得4年之后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趋于白热化。2003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数为212万,2004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数为252万人,2005年则急遽攀升到338万人,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则高达413万人。2大学毕业生数量的攀升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包括行政管理专业在内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困难。

2.公务员实行考试录用制度的影响

行政管理专业主要研究行政管理活动,其中包括对公务员制度的研究。但在公务员考试方面,行政管理专业并没有额外的照顾。我国的公务员考试是资格考试,根据2006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报考条件,其中之一是要求报考者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和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因此,一般普通高校的应届毕业生

均可报考国家公务员。但具体到某个职位或岗位时就有一定的专业要求了。如,外交部2006年拟招考的职位对外语的要求是:“外交业务类考生,无论本人所学专业为外语或其他文科专业,其外语水平都应达到能独立开展对外工作的要求;行政技术类考生,其英语水平要求能处理一般对外事务;专业匹配:考生所学专业须与外交部的要求一致,对于本科和研究生阶段所学专业不同者,其任一阶段所学专业与我部要求一致的,可视为专业匹配。”在公共科目考试方面,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可能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具体职位对专业以及专业知识的要求大大限制了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的报考以及录取,从而大大降低了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公共部门就业的机率,加大了其就业的难度。

3.毕业生的就业心态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以及就业压力的增加,总体看来,和其他专业的高校毕业生一样,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有所降低,到中小企业就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的毕业生逐年增加,学生择业观念和心态在发生积极的变化。

大众化时代的大学生不能再自诩为社会的精英,而应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去参与就业选择和就业竞争。这需要广大毕业生尤其是家长更新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在正确判断形势的前提下适度选择,以多种方式努力实现广泛就业。

4.学校制定的就业方向不明确

翻看一下各大高校的招生政策,在对行政管理专业进行介绍时,将其就业定为:“毕业生可从事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行政协理员、办公室主任、行政主管、协调决策层高级助理、中外大中型企业前台秘书、行政主管、行政总监、总经理助理等职。”本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现代行政管理、经济管理和市场营销知识,熟练运用英语及具有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文秘工作能力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系统掌握我国行政制度以及人事管理制度,并能运用办公自动化处理日常工作,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 各大、中、小型企业从事行政管理工作。” 从以上就业方向与培养目标上看,缺乏针对行政管理专业的明确定位。定位泛而滥,这也是导致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难的一大原因。

5.教学与就业的矛盾

(1)教学:要保持学科的性质

1997年学科调整以前,行政管理学完全归属政治学,许多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是从政治学学科中发展而来的,因而大都明显表现出强烈的政治学取向性。

在整个课程体系的设计上,政治学类的课程比重过大,纯管理类、经济学类、定量分析方法类、技术类课程的比例则较低,力求在教学上保持学科的一致性。对学生的培养偏重学术性、理论性,而对应用性重视不足,其突出的表现是不重视案例教学,不重视实践 环节等;很少有学校在课程体系中设置行政伦理方面的内容等。

(2)就业:企业方向居多

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以及就业压力的增加,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已经降低,大多毕业生选择到中小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就业,企业方向就业的毕业生越来越多。相应地,毕业生对管理类、经济学类、技术类等企业管理的相关知识的需求日渐加大。

教学是就业在实践上的脱节,加大了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以及顺利承担工作任务的难度。

三、对策与建议

1.加快行政体制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以及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

一个体系完整、功能齐全、信息灵通的现代市场经济,离不开一个完善的社会中介系统。现代社会,中介组织以其特有的身份,发挥着政府和企业难以起到的作用,充当着微观经济主体和政府宏观调控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促进着市场经济健康、有序、规范地运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职能转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逐步形成;但是,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相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比,这项改革仍不到位,政府职能“越位、错位、缺位”的现象还很多,从而,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迫在眉睫。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关键是要理顺政府与企事业单位和市场中介组织的关系,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以及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政府承担的可以由企事业单位和市场中介组织承担的事务,应该都交给企事业单位和市场中介组织;政府部门不得直接干预企事业单位和市场中介组织的经营活动和具体业务。为此,应当鼓励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使之成为承担政府管理社会服务的具体组织者和运作者。而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将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行政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因其专业、学科性质,将拥有更大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其就业的难度。

2.贯彻并进一步完善《公务员法》,引导毕业生到基层政府当中去

在经济发展的上升时期出现的结构性就业问题,使得基层面临着人才匮乏且难以吸引毕业生的窘境。《公务员法》实施以前,基层的体制内单位编制少、经费紧,公务员晋级空间狭小,一个大学本科生进入县级机关一年确定为科员后,由于缺少职位等原因,可能在很多年内没有职务晋升的机会,这使得众多毕业生对基层公务员岗位望而却步。而公务员的工资、住房、医疗等福利都与职务高低挂钩,一个公务员的职位上不去,合理的福利收益就难以保证。且基层的生存发展条件有待改善,生活待遇低、工作环境差、发展空间小,很难吸引毕业生。

现行《公务员法》第十九条规定:公务员的职务应当对应相应的级别。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由国务院规定;公务员的职务与级别是确定公务员工资及其他待遇的依据;公务员的级别根据所任职务及其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和资历确定。公务员在同一职务上,可以按照国家规定晋升级别。/!/

这些规定克服了以往级别与职务的对应幅度不合理的弊病,公务员在同一职务上,可以按照规定晋升级别,这就为中低职务层次的公务员拓展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这一规定使级别成为体现公务员待遇、地位和荣誉的又一基本尺度,公务员在职务晋升受到限制时,可以在级别晋升的同时享受由级别晋升带来的待遇,这些都有利于吸引毕业生报考基层公务员并激发其积极性。

在完善《公务员法》的同时,各级政府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加大调控力度,并给予必要的资金、岗位和编制,尽快完善政策制度环境。

3.设置既能体现学科特性又能满足就业需要的课程体系

面对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传统的相对封闭的知识教育和比较狭窄的专业对口教育思想,显然已不合时宜。在各学科知识日益分化又高度综合及社会生活区域复杂化的时代,完善的知识结构,不仅有助于管理人才开阔视野,从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还可以使管理者在岗位职业发生变化时有较快适应的能力。而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与社会发展关系极为密切,随着时代的变化、科学的发展、知识的更新,其应经常审视和不断调整课程和内容。传统的行政管理学的课程设置的政治化倾向,对毕业生的就业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在就业难度日益增加的今天,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设置要既能体现行政管理学的学科特性又能满足毕业生就业需要,体现出一定的动态性,考虑到整体优化。一方面要能使学生打好坚实的基础,从而有利于毕业生自主择业以及未来发展的需要,因为社会越进步,一个人一生中变换专业或职业就会越频繁,宽广、扎实的基础可以帮助学生在人才就业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增强适应性,更重要的是为他们今后继续深造和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和提供强大的后劲。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拓展专业口径,扩大服务面向,适应就业方向的变化,调整行政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除了本专业知识外,还应有企业管理方面的相关专业知识。同时要适应形势发展,努力开设新课程,开设高等数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等课程,以促进学生的知识不断更新,适应办公自动化的社会需求,以此提高毕业生在企业就业的适应性。

4.加强师资的引进与师资的培养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当今世界正由工业社会步入后工业社会。新的生产主要依赖知识的创新、创新型人才。师资队伍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关键,而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必然对高等院校的师资提出更高的要求,没有良好的师资队伍,在合理的培养模式也无法取得成效。要提高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素质,提高其就业能力,必须在师资建设上下大功夫。可以采用引进、培养、聘请等措施:①引进国内外、境内外获得博士学位的新教师新的师资力量。②在教师的培养上,可根据需要选送一部分到政府部门挂职锻炼;另应鼓励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和赴国内外名校进修。③可聘请国内外、校内外专家学者到校任教以弥补专业教师在行政实践上的不足,努力造就一支与培养新型公共管理人才相适应的教师队伍。

5.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践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不可缺少的途径,人的认识的升华和动手能力的提高也离不开实践活动。在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同时,社会经济变革也使得实践能力日益成为用人单位关注的重点,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不仅要看求职者的文凭和学历,而且要看其能力,看其是否有真才实学。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院校的教学资源日益吃紧,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普遍只重视理论知识学习、忽视自身实践能力培养、眼高手低等现象,不仅加剧了大学生毕业生当前的就业难度,对其以后的发展也非常不利。为此,必须加强教学改革,高度重视实践教学,把知识学习和实践锻炼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将其知识优势转化为能力优势;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以加深其对社会的认识,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第二课堂”,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学术研究、小发明、小制作等科学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动手能力 及创新能力;抓好毕业实习环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机会与发展空间,为其今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晓聪,陈瑞莲,蔡立辉:中国当代行政管理学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分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3年第4期

【2】陈振明:行政管理专业由传统的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的探索,《中国行政管理》【J】,2001年第10期

【3】张国庆:《行政管理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M】,2000年版,第3页

大专行政毕业论文范文6

关键词: 毕业论文 选题 实用性 理论性

高职院校毕业论文的质量问题,一直以来受到学校和社会的诟病,究其原因有多种多样,其中之一是与毕业论文的选题关系极大。笔者多年从事高职院校毕业论文的教学与指导实践,从中尝试了不同的选题方法,也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本文就高职院校部分文科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容易出现的问题,试作分析探讨,从而说明正确选题对撰写毕业论文并提高其质量的重要性。笔者认为,毕业论文选题应该避免出现以下一些问题:

一、过于肤浅

在高职院校,部分学生由于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对所学专业领域有些什么问题值得研究不甚了然,在毕业论文选题时感觉非常茫然。因此,其毕业论文选题往往会出现一些比较肤浅的、带有常识性的问题。例如:《门票的作用》(选题1,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与同事沟通》(选题2,涉外商务秘书专业)。选题1,学生只是就门票的一般作用进行研究,阐述其调控游客数量、保护景点环境、增加经济效益等。首先,应该是对旅游景点的门票问题的研究,排除其他门票(例如电影门票)问题的研究。其次,如果只是停留在一般性的研究旅游景点门票的作用,其研究就没有什么意义,而应当围绕调控游客数量、保护景点环境来研究如何发挥旅游景点门票的功能和作用,这对旅游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或许可以提供一些参考。选题2,学生运用教材《沟通技巧》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就与同事沟通的重要性以及与同事进行沟通有哪些方面的技巧进行研究,内容比较一般。首先,应当考虑到进入职场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同事,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性格不同、经验不同等等都会影响到同事之间的相处关系。其次,学生自己在以往的社会实践和企业实习中已经积累了一些与同事沟通的经验教训。因此可以将所学的理论与自己的实践以及别人的经验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探讨怎样与不同类型的同事打交道。这样的研究比较实际,可以为进入职场的毕业生提供经验借鉴。经过指导老师与学生对其选题进行的共同分析探讨,最终确定为选题1《如何发挥景点门票的作用》;选题2《怎样与不同类型的同事进行有效沟通》。

二、过于宽泛

由于撰写毕业论文的经验不足,高职院校学生在选题时往往会出现“过于宽泛”的现象。有的学生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例如:有学生从社会上对女秘书的一些偏见,联想到中国最早的秘书是所谓的“皇帝身边的太监”,由此确定了自己的研究课题《中国秘书发展史》(选题3,涉外商务秘书专业);有学生对文化产业与城市化发展比较关心,认为文化产业对城市化发展意义重大,所以就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为《文化产业与城市化发展》(选题4,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上述选题3,凭高职院校学生的理论功底和对秘书这一职业的认识,在短时期内要完成《中国秘书发展史》这样的鸿篇巨制,显然是不现实的,从学生自己所阐述的内容来看,似乎要探讨在当今社会上,人们对秘书这一职业偏见,要为秘书尤其是女秘书这一职业洗清不白之冤。在现实社会中,的确存在被“潜规则”的女秘书,但应该看到更多的女秘书,都是在脚踏实地工作、知书达理诚实做人,所以不能以偏概全地对女秘书职业产生种种误解和偏见乃至于职业歧视。所以,作为毕业论文选题,可以探究一下人们对女秘书职业误解和偏见的社会原因,就如何正确看待女秘书职业提出自己的一些可行性建议。选题3确定为《如何正确看待女秘书职业》。选题4,加快城市化发展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亦是文化界和经济界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但是作为高职院校学生,既要研究文化产业,又要探讨城市化发展,更要说明文化产业与城市化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在短期内完成政治文化意识形态与市场经济接轨条件下我国理论界所面临的研究难题,显然是内容宏大,难度更大。据此,指导老师建议学生放弃选题4这一课题的研究,可以多多关注学术界的研究动态,为以后自己能够作此研究准备和创造条件。

由此可见,在毕业论文选题时,高职院校学生必须克服好高骛远、好大喜功的心理,尽管所选课题很有理论价值,但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量力而为,选题范围“宜小不宜大”。如果能够选择学科领域的某一问题或者问题的某一侧面进行研究,用翔实的材料进行科学的分析,充分地说理,远远胜过一个大的选题。选题过于宽泛,内容空洞,说理不够,就会让人难以把握。

三、过于繁杂

所谓选题过于繁杂,是指学生由于经验不足,在毕业论文选题时,表现出的一种贪多心理,把许多问题杂糅在一起进行研究。由此就会分散研究主题,使研究难以深入,毕业论文的写作就会陷入困境。例如:《外语、秘书学、心理学等在商务秘书工作中的运用及有用程度》(选题5,涉外商务秘书专业);《计算机技术应用于行政管理》(选题6,行政管理专业)。从选题说明会上,指导老师发现,选题5的学生是想通过调查的方式,去搜集涉外商务秘书专业所学的相关课程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情况,然后写出报告型的毕业论文。选题6的学生是要研究计算机技术对于行政助理工作的重要性,通过采集往届行政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做行政助理的工作实践中,计算机技术运用情况的几个相关案例来加以说明。由此,选题5的学生,应该集中某一学科应用于商务秘书工作中的实践效果进行研究,改变原来那种分散凌乱的研究,有利于研究的主题集中、开掘深入。例如将选题确定为《浅谈心理学应用于商务秘书工作的几个实践问题》;选题6的学生,应当明确在行政助理这一职务中,计算机技术的某一方面对其工作的成功与否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由此确定研究课题为《熟练掌握办公软件对行政助理工作的意义》。

四、过于陈旧

毕业论文的选题,贵在创新,创新是衡量论文研究价值的重要标准。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尽管要求其毕业论文选题具有新颖性、独创性和开拓性不太符合实际,但选题过于陈旧的现象应当力求避免。例如《秘书保密工作的重要性》(选题7,法律文秘专业);《秘书的工作内容》(选题8,涉外商务秘书专业),这样的选题就显得过于陈旧,缺少新颖性。对秘书保密工作进行研究,应当揭示当下秘书保密工作的新形势、新特点,从而提出在现有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一名企业秘书应该怎样做好保密工作,以利于企业的和谐发展;对于秘书的工作内容,已经没有必要去进行重复研究,而应该从秘书工作的实际出发,进一步探讨秘书工作内容出现的新变化,对秘书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这样的研究,才有利于人们尤其是从事秘书职业的毕业生,对秘书工作内容有新的认识,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履行秘书职责。

总之,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毕业论文必须强调内容的应用性,重在考查毕业生是否具备专业资料的查询能力,运用计算机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在生产实践中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高职院校的教学而言,往往偏重应用性,而理论性是其薄弱点,所以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也应该偏重实用性,尽量避免研究那些高深而苍白的理论。因此,指导老师应当根据高职院校毕业论文的目标定位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指导学生克服在毕业论文选题上的盲目性,选择既有研究价值,又符合自己实际研究水平的课题,以利于毕业论文的顺利写作,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