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河的古诗句范例6篇

关于黄河的古诗句

关于黄河的古诗句范文1

“滔滔黄河”是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中国的河流”第三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节是前面我国河流水文特征和长江教学内容的延续和深入,也是后续中国区域地理学习的基础。本节教材包括黄河源流概况,上、中、下游的自然特征,“地上河”的成因,黄河的综合治理,黄河上、中游的水能开发五部分。教材安排黄河水系图并配有5道读图题,帮助学生了解黄河源流概况。同时,教材还提供了“河水一石,其泥六斗”,“黄河凌汛”,“黄河断流”,“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等材料及“地上河”示意图,帮助学生深入全面认识黄河,使学生认识到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实现人水和谐,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黄河作为我国第二长河,她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但也给中华民族带来过深重灾难。黄河对其沿岸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乃至关乎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因此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黄河面临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黄河之害在于下游决堤溃坝,决堤溃坝的直接原因是下游形成“地上河”,根本原因在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因此,弄清“地上河”的形成原因,是治理黄河的关键。“地上河”的形成原因复杂,应综合考虑中游黄土高原的土质特点、植被状况、夏季降水特点以及下游地形特征。这就要求学生具备综合分析问题、归纳概括和逻辑推理的能力。八年级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还较弱,所以本节课的难点确定为“地上河”的成因。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黄河的源流概况和各河段的自然特征;学会分析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了解黄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和著名水利枢纽的分布;学会辩证看待事物;了解黄河现存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地图,培养读图、析图能力;通过学习成果展示,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角色模拟,培养参与意识;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开展辩论,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多媒体创设的古诗词意境,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通过治理黄河的案例,逐步形成人地协调及可持续发展观念;通过辩论黄河的功与过,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四、设计思路

作为黄河流经省区的学生,对黄河已有所了解,缺乏新鲜感,但对黄河缺少全面深入的认识。如何激发学生对黄河产生兴趣,怎样让学生对黄河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成为教学设计的关键。本教学设计巧设教学情境,以古诗词为线索,以多媒体为媒介,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核心,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在优美的意境中主动学习、愉快合作、积极探究,在古诗词的熏陶下掌握知识和方法,从而实现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情境创设:多媒体播放水势汹涌、涛声震天的壶口瀑布视频,并配诗朗诵“黄河颂”。

教师导入:古往今来,黄河以其磅礴的气势,奔腾在中国大地上,她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坚强不屈、永往直前精神的象征,因此成为古今诗人笔下赞颂的对象,今天我们就在古诗词的引领下来认识黄河。

设计意图:把学生带入黄河的教学情境中。以黄河奔腾不息、气势宏伟的形象,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以慷慨激昂的“黄河颂”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学生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

【新课讲授】

1.黄河的源流概况

情境创设:多媒体展示黄河源远流长、奔流不息的图片和李白的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问题呈现:①黄河来自“天上”,最后奔流到“海”。“天上”指哪里,“海”又是指哪个海,黄河全长多少千米?②黄河从西方遥远的天边奔腾而来,又滚滚东流入海。沿途经过哪些地形区,哪些省级行政区,接纳了哪些支流,上、中、下游又是如何划分的?

图片展示:“黄河水系” 图(课本P55图2-53)和“中国地形图”。

学生活动:读图2-53 “黄河水系”,自主完成上述问题,然后推荐一位同学到台前指图讲解黄河源流概况。

设计意图:通过壮观的画面和豪放的诗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上台展示学习成果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其自信心和自豪感。

2.黄河上、中、下游的水文状况

情境创设:多媒体展示黄河惊涛拍岸、浊浪宛转的图片和刘禹锡的诗句“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问题呈现:①“九曲”说明黄河干流的形状具有什么特点?仔细观察黄河图,看看黄河干流像哪个汉字?②“万里沙”说明什么?

教师承转:“万里沙”说明黄河含沙量大,黄河是不是自源头到入海口含沙量都很大?其上、中、下游有何特征?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P55~56正文和P56阅读材料“河水一石,其泥六斗”,了解黄河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

图片展示:黄河上、中、下游三个河段的水样标本。

问题呈现:山西黄河河务局小王分别在黄河上、中、下游三个河段采来三瓶水样标本,回到单位发现贴的标签脱落了,你认为这三瓶水样分别是取自哪个河段,判断理由是什么?

学生活动:根据对黄河上、中、下游水文特征的了解,判断三瓶水样分别取自哪个河段。

设计意图:由诗句加深学生对黄河形态和泥沙量大的认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黄河上、中、下游的自然环境及水文特征。再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活学活用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师承转:为什么黄河中游的含沙量最大?

资料展示:黄土高原土质状况、地形状况、植被状况、夏季降水特点等资料。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探究,然后由小组代表展示探究成果。

设计意图:单凭教材对黄河水文特征的介绍,学生只知道黄河中游含沙量大,却不知其原因,所以只有补充黄土高原的有关资料,才能使学生理解后面“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

3.“地上河”的成因及黄河面临的环境问题

教师承转:这些泥沙是否都随着河水流入了海洋?黄河携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会带来什么结果?

资料展示:“地上河”示意图及历史上黄河决口、洪水泛滥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灾害的图文资料。

学生活动:根据“地上河”示意图及黄河中下游的水文特征探讨下游“地上河”形成的原因及容易造成的危害。

设计意图:采用启发式教学,由因及果,一步步引导学生探究地理原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承转: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描绘了黄河源远流长、奔流不息的气概,没想到一千多年后的今天,黄河下游真出现了水从“天上来”(“地上河”)的情景。李白还有很多描写黄河的诗句,如“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情境创设:多媒体展示站在险峻的华山之巅远眺黄河的图片及诗句“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展示黄河凌汛图片及诗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教师引领:前两句原来是说诗人站在万仞之上的华山绝顶,远眺数千里外的盘曲黄河,细曲“如丝”,以此来反衬华山的高峻入云。可是现在的黄河下游真的出现“如丝”现象,这就是黄河下游的断流。后两句诗是李白以路途艰难比喻仕途艰难,这绝不是李白的夸张,黄河确实存在“冰塞川”现象――黄河凌汛。你知道黄河出现断流和凌汛现象的原因吗?

学生活动:阅读课件中有关“黄河断流”和“黄河凌汛”的图文资料,探究断流和凌汛发生的河段及原因。

设计意图:由诗句“如丝” 和“冰塞川”,引出黄河的“断流”和“凌汛”现象,激发学生探究欲望。通过让学生阅读材料、思考问题,旨在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提取、加工及总结的能力。

4.黄河的水能开发

教师承转:李白不愧为“诗仙”,他还有不少有关黄河题材的诗句,如“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b转秦地雷”。

情景创设:多媒体展示黄河触天动地、浊浪翻滚的图片和诗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b转秦地雷”。

问题呈现:这两句诗描写黄河水流湍急、气势磅礴的雄姿,由此可以得知黄河蕴藏的水能资源。假设你是水电站建设专家,应该把水电站建在黄河的哪些河段,才能充分开发黄河的水能资源?

学生活动:在黄河水系图上标注(提示:河流水能的蕴藏量取决于河流落差和河流水量),然后小组代表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师引导:利用多媒体展示“黄河流域水系图”,让学生从地图上找出龙羊峡、刘家峡、三门峡和小浪底等主要水电站,印证自己的结论。

设计意图:通过诗句和背景渲染黄河汹涌澎湃、惊天动地的气势,增强学生对黄河水能资源丰富的感性认识,领略黄河气势磅礴的风采。采用角色模拟,增强学生对地理问题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5.黄河的综合治理

教师承转:黄河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水能资源,她就像一位无私奉献的母亲,默默奉献着她的一切,故称之为母亲河,可有人说它是害河,你怎么评价她?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后进行辩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设计意图:让学生各抒己见,培养其发散性思维和辩证观点。

教师总结:千百年来,黄河之水哺育着中华儿女,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她是伟大的母亲河。可是,由于人类的贪婪自私和岁月的流逝,现在母亲河伤痕累累、不堪重负。她的头发变得稀疏,血液粘稠度增加,贫血,下肢动脉容易破裂(多媒体展示图片:上游的草场退化、中游的水土流失、下游的断流、下游“地上河”决堤泛滥)。

问题设计:母亲河为我们默默奉献着她的一切,现在母亲河老了、病了,人类应该如何拯救苦难的母亲河?

学生活动: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讨论,每组针对一个“病症”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

设计意图:将黄河比作母亲,拉近学生与黄河的距离;将黄河出现的问题比喻成各种病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将综合治理黄河的措施说成拯救苦难的母亲河,教育学生学会感恩。通过探究治理措施,增强学生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关于黄河的古诗句范文2

【关键词】古文教学 培养 形象思维

小学语文教材,古诗占有不少的分量。从中年级起,每学期都有好几篇古诗。但目前古诗的教学效果还不理想,有些教师只管从表面词句上分析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只顾死记硬背,对课文的内容理解肤浅。结果教师尝不到古诗的教学乐趣,学生也觉得索然无味。这就不能达到我们教学古诗的目的。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使他们置身于诗的意境之中,从而收到高度的感染效果,获得高度的艺术享受和美的熏陶,使学生学得有趣,学有所用。在此,我根据近年来对古诗教学的尝试,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从文字入手,理解诗意

理解诗意,必须从疏通文字人手,过程中,词义在不断演变,存在着古今因为汉字在历史发展的如《山行》中的“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古义是“因为”。《宿新市徐公店》中“儿童急走追黄蝶”中的“走”,古义是“奔跑”。《夜宿山寺》中“危楼高百尺”的“危”,古义是“高”。再如《示儿》中的“死去原知万事空”,《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以及《鹿柴》中的“空山不见人”这三句中的“空”,依次作“尽’,“天空”和“空旷”、“幽静”解。我们在教学中,对这些古今义和多义词,必须向学生解释清楚。否则,学生对这些诗句就无法理解。

二、开拓思路,启迪灵感,培养形象思维

在学生获得许多思维信息的基础上,我们要注意去开拓他们的思路,启迪灵感,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1.善于利用形象思维的材料

在教学中,要通过图形或形象性的语言,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如《登鹤鹊楼》中,引导学生想象“傍晚的太阳”时,可以通过直观题图和形象的语言,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中看到自然景物、想象到:一个盆样大的太阳挨着西边的天,慢慢地落下去;太阳的余晖,把大半个天空、土地和河水染上一层绚丽的色彩;随着时间的推移,那色光不断地变幻,极为美妙。所有这些想象,构成了一幅形象鲜明的傍晚落日的壮观图景。

又如引导想象“滚滚滔滔的黄河”时,三年级学生对“黄河”的模样是陌生的。因此,要利用插图和地图,给学生简要介绍一下黄河,描写黄河的宏伟,引起学生形象思维。还可以用夸张形象的语言,发“黄河脾气最暴躁,不高兴就咆哮,无风要起三尺浪,有风浪头百尺高。”启发学生对昔日的黄河进行形象思维,想象诗人登楼看到黄河波浪翻滚,奔腾不息,向东倾泻的情景,进而去理解诗人好飞腾的联想――“黄河入海流”,体会黄河水朝向大海奔流而去的磅礴气势。

2.创收情景,诱发想象

创设情景,诱发学生想象,是培养形象思维的关键,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创设不同的情景,充分运用直观形象的语言,把从古代到现在;昨天到今天,外地到身边的实际事例,进行形象比较。创设情境时,可以通过吟诵,充分显示古诗的音乐美,把学生引人诗的意境,细细地体味诗中的深刻含义,让学生展开想象。如教陆游的《示儿》时,可以一边用手指轻轻地敲讲台,一边用缓慢、婉转、深沉的语调入境,特别是读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时,诗人那种至死不忘收复失地,光复中原的爱国感情,如余音缭绕,久久地在学生脑海中回荡。同时,在教师那种缓慢的声调中,学生有了充分的时间去思索,去体会,从而进人诗的意境,被诗人的情感所激动。

3.展开想象,扩大视野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家们之所以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是因为他们有着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想象力和广阔的视野。教课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探索,扩大他们的视野,让诗的意境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幅完整鲜明的图画。要根据古诗的内容,沿着诗的感情发展线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把诗的内容通过语言描述形成鲜明的画面,使之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之中,从而受到感染和教育,有些古诗形象没有充分显露,更需要抓住诗人在语言描述中所暗示的生活情景,引导学生想象,以求得对古诗内容的完整理解,从而充分感受古诗的形象美。

三、集中思维,构成形象画面,置身诗的意境

在扩散学生思维,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之后,就要引导学生集中思维,使诗画意在学生脑海中构成一幅完整鲜明的图画,使学生置身于诗的意境,从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教《登鹳雀楼》时,诗的前两句,写北国山河。第一句写太阳落山,是从天写到地;第二句写黄河入海,是从西到东。在学生获得充分的想象后,我们就要引导他们集中思维,在他们头脑中形成一幅天地开阔,山河壮丽多姿的图景以及诗人对北国山川的热爱和赞美。诗人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倾注在他所描绘的“图景”里,构成了一个有景有情的完整画面,这就是诗的意境。

四、反复朗读吟诵,激发感情共鸣,获取艺术享受

关于黄河的古诗句范文3

传诵千古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的代表作,历代选家的大小词选,几乎无一例外地选入这首词。由于版本不同,致使部分文字也略有出入。其实,类似情况除此词外,其他诗词也时有发现。

例如李白《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而有的版本把其中第二句的“碧水东流至此回”,改为“碧水东流直北回”。又如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而有的版本把其中第二句的“白云生处有人家”改为“白云深处有人家”。前者是两字之别,后者是一字之差。

为何会出现这种版本不同、文字有别的情况?究其原因,大概有三:一是诗人自己修改,二是后人窜改或误改的,三是抄错或记错了。因为前后不是一时一地,流传开来,就可能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版本。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写于元丰五年(公元1082)黄州任上,后由黄庭坚手抄流传开来。然而这仅是坡的初稿,他乘醉草书的才是定稿。于是形成印本两出,也就有异文的存在。

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根据上海辞书出版社《唐宋词鉴赏辞典》版本,全词如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中,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其中“乱石崩云、惊涛裂岸”与“樯橹灰飞烟灭”句,除此之外,还有以下三种版本。其一是“乱石崩云,惊涛裂岸”与“强虏灰飞烟灭”;其二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与“樯橹灰飞烟灭”句;其三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与“强虏灰飞烟灭”句。

同一首词,居然出现了四种不同的版本,同时流布人间。但就用词的精当,风格的豪放而言,我个人认为上海辞书出版社那一种版本最好。而且“强虏灰飞烟灭”一句中“强虏”二字早在1996年就被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审定为“别字假借”而正式更换为“樯橹”(详见:林焘教授、许宝华教授等主编的《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在课堂上,我积极引导学生合作探究,鉴赏苏词的语言美。通过讨论,大部分学生认为“乱石崩云,惊涛裂岸”,要远比“乱石穿空,惊涛拍岸”有声有色有气势;“樯橹灰飞烟灭”比起“强虏灰飞烟灭”来,更加含蓄富有美感。

这一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能充分体现出《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的“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重视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重视语文知识与能力的整合,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语感的培养,以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同时为了进一步体现大纲“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这一精神,课后我安排了一些拓展学习的内容,要求学生继续收集古诗词中一些异文现象,进一步探讨语言的含蓄美。

课后学生自主收集、合作探究,对一些古诗词中出现版本不同、文字有别的情况进行原因分析:

一是诗人自己修改。“新诗改罢常自吟”,这种情况比较普遍,例如“僧敲月下门”和“春风又绿江南岸”等诗句。经过推敲后,把诗词中一些原不甚妥帖的词儿换了,因为前后修改,不是一时一地,流传开来,就可能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版本。

二是后人窜改或误改的。例如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里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其中第一句“黄河远上”有的版本作“黄沙直上”,按照地理与物候来说,竺可桢指出,应是“黄沙直上白云间”,因为玉门关一带,全是黄沙没有黄河。而把“黄沙直上”误为“黄河远上”,可能同“沙”与“河”,“直”与“远”草书写法相近之故。

三是抄错或记错了。例如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曰:‘蓝溪白石出,玉川红叶稀。山路原无雨,空翠湿人衣。’此摩诘之诗也。”其实前两句应为:“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又如王维《红豆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而《闻一多全集》则把第二句的“春来发几枝”印成“秋来发几枝”。红豆五月开花,秋日结子,至于发枝,当然是“春来”了。

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努力体现新教学大纲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中“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的精神,并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只有坚持用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探讨课堂教学改革,改变语文学科“大而软”的尴尬局面,语文教学才能充满活力,语文的明天才能更加美好。

关于黄河的古诗句范文4

1.引入新课

教师上新课时如果导入一两句古诗词,创造出一种美的意境,可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佳的心理和学习状态进入新课的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愿望。例如,在讲“冷锋”时,引导学生背诵“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然后分析指出,诗人的茅草屋在恶劣的天气状况下被卷走了屋上的茅草,于是设问:诗中描写的是什么样的天气现象?学生立刻处于思考中,接着便开始学习新课。

2.解读课文

教师在剖析课文时,恰当穿插引用古典诗词能启迪学生思维,实现地理知识的迁移。“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很多人都会背,这句话点出了历史上内蒙古大草原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一望无垠景象,与近现代草场退化及荒漠化蔓延的趋势形成鲜明对比。“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说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3.小结归纳

教师用古典诗词作课堂小结,可避免课堂教学内容的机械重复,使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结束教学,收到余音缭绕、回味无穷之效。在讲到流水的侵蚀与沉积作用时,用这首诗作课堂小结:“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这首诗形象地描写了流水的侵蚀与沉积作用。由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北半球,水流向右偏转,致河流一侧接受河流的侵蚀,而另一侧流速慢,接受河流的泥沙沉积。

4.渗透情感

古典诗词的应用具实用价值,可以克服陈旧而单调的教学方法,调动各种积极因素为地理教学服务,又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地理的学习兴趣,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突出,教师在课堂上应用诗词把学生引入意境,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好其中的地理知识。例如,讲荔枝对热量的要求高时,引用杜牧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过华清宫》),既向学生说明荔枝产于热带、亚热带的地理事实,又对封建帝王唐玄宗为博取杨贵妃的欢心所做之事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利用这一形式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从而达到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高尚的情趣及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目的。

二、古诗词与地理教学方法的结合

1.地理教学方法的定义

我国地理教学研究中,使用较多的地理教学方法定义是:“地理教学方法就是地理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过程中所采取的各种手段、途径、措施和办法,其中有教的方面,又有学的方面,它是为了解决教与学的矛盾”。这个定义基本上正确,也比较具体。根据国内外有关教学方法理论研究的新发展,本书将地理教学方法进一步定义为:“地理教学方法即为实现地理教学目的、完成地理教学内容,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进行的、由地理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

2. 品评诗句,读出诗句中的地理知识

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诗歌的主要课程,地理不是语文,诗歌的选择与平时学生学习语文课是不同的。语文课上选择的是整首诗,描述事物主要是衬托作者的内心世界,诗句重点在情。地理课上选择的诗歌重在联系地理,塑造地理事物或描述地理规律,为学生创造一个接近的地理世界。

(1)古诗词融合地名教学。地名教学比较枯燥乏味,如果利用以前学习过的知识进行新构建,将事半功倍。例如,在学习“我国的地理位置”时,可以联系古诗词加强记忆(表1)。

(2)古诗词结合地理环境。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河壮美,因此产生了一些描述地形地貌特征的优美词句。在描写天气方面,古诗词也有很强的表现力,方便学生理解和运用(表2)。

(3)古诗词联系区域特征。长江和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对比古诗词中长江与黄河的内容,便于理解二者的区域差异。同时,不同河段的长江和黄河运用不同的诗词来表达,便于学生加深印象,理解记忆,如表3。

三、古诗词运用地理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选择恰当诗词,不能生搬硬套

教师在地理教学中恰当引用诗词,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同时达到活跃课堂的效果。如果在选择诗词时不注意甄别,在地理课堂上生硬地引用一些不恰当的诗词,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而且会贻笑大方。

2.文学融入地理,语言相互转换

虽然有的古典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但毕竟不是直接对地理现象的阐释。在运用古典诗词进行地理教学时,必须将文学语言转化为地理语言,才能得到良好的地理教学效果。如果不能准确转化,往往会让学生不知所云,适得其反。

关于黄河的古诗句范文5

一、在鲜活的课例中,走近古诗学习中真实的儿童

《登鹳雀楼》是一首五言绝句,出自苏教版国标本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唐代诗人王之涣在诗中为我们描述了其登上鹳雀楼举目远眺,所见之景、所思之情、所悟之理,诗中之景壮阔而雄浑,诗中之情浓郁而深厚,诗中之理朴素而深刻。诗人在高度概括与充分提取之中,在简约素描与深度凝眸之中,把万里河山、生活哲理与人生哲思,浓缩在这短短的二十个字中,影响长远。

作为一名二年级的学生会怎样来学习这首独步千古的《登鹳雀楼》呢?带着一份好奇,也带着这个目的,笔者走进了区里的一次视导活动,走进了二年级一位老师的课堂,也走近了自己很快确定的观察对象――小伟同学。在整首古诗的学习中,小伟尽管很努力地去跟上老师的节奏,也很是专注,但从那疑惑的眼神里、从那撅起的嘴巴中,笔者读到了偶尔的力不从心,甚至有时还在迷糊――不知所以、手足无措。

镜头一:“哎,什么是节奏呢?”

当老师声情并茂地为孩子们范读了一遍之后,有孩子非常清晰地从老师的朗读之中听出了一种韵律之美、节奏之美,于是老师就请大家画一画节奏,其实就是画一画古诗的停顿之处。看看我们的小伟同学不断地咂嘴,眼神中潜藏着那份无助,同时又写满困惑:“哎,什么是节奏呢?”加之有一位老师看似温柔却又目光炯炯地看着他,似乎更加地不自在。尽管老师强调的用“//”来画,但这个孩子依然无所适从。

眼看快要结束了,笔者就在他书上第一句诗“白日依山尽”句中加了“//”,他豁然开朗,依葫画瓢,很快完成,因为小伟凭着语感就知道――整首古诗的节奏都是一样的。看得出来,小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古诗的学习也顿时显得轻松了许多。他甚至还偷偷地斜瞄了笔者一眼,眉头舒展了,眼神也有光彩了!

试想一下:如果老师在提出“画一画节奏”这一要求中,以板书的古诗为例,再在第一句诗上画上“节奏”,这个孩子的学习应该会更加顺畅一些、也会更加轻松一点,当然这样的学习也会更加实在一些。孩子应该不会再疑惑:哎,什么是节奏呢?我该怎样画节奏呢?其实,不就是那短短的两根斜线吗?尽管其背后的意蕴很多也很深!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让孩子们在学习古诗时简单一些,再简单一些,就如上述环节的设计,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朗读自行标识“//”。学生既然已经能够清晰而准确地朗读古诗,那古诗的节奏就已经明了。再说,画“//”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不就是辅助孩子们能够更清晰地、更有韵律地去朗读古诗、吟诵古诗吗?画“//”仅仅是个形式而已,完全不必让我们的小伟们那么纠结,那么煎熬!

何况,随着年级的增加,孩子们所阅读的古诗篇幅会越来越长,朗读的难度会越来越大,如果不依靠良好的语感以及对古诗真正的理解,想要把古诗读得有滋有味,那是很不容易的,绝不是一个个小小的“//”能够解决的。古诗的节奏不是画出来的,而是读出来的。

镜头二:“唉,这句诗的意思究竟是什么呢?”

当老师在和同学们在一定范围的讨论之后,老师在投影中接二连三地出示了一些重点词语的意思,如“白日:傍晚的太阳”、“依:挨着、靠着”、“尽:完”、“入海流:(黄河)最终流入大海”等等。

紧接着,老师让孩子们说说“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意思。小伟虽然在聚精会神地看,似乎也在凝神专注地听,但他仍然不能说出这两句诗的意思。他只是在默默地看着,静静地听着。让他把这些孤伶伶的意思重新组合成一句完整的话,并以此来表达诗句的意思,对他来说显然有点不知从何入手。

当老师让同桌之间互相讲一讲时,小伟终于在课堂上第一次得到释放和舒展,尽管他和同桌之间并没有实质性的交流,尽管他说得支离破碎、断断续续,但至少他拥有了表达的权力,拥有了表达的时空,更拥有了表达的听众,只可惜“这句诗的意思究竟是什么”,小伟始终没有弄明白,也就谈不上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诗句的意思了!

古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细细品味这句话,话中除了强调古诗学习的重要性之外,还强调了一种重要的古诗学习方式――“熟读”!因为读着读着,古诗中的韵律之美力透纸背;读着读着,古诗中的万千姿势跃然纸上;读着读着,古诗中的壮志豪情与人文关怀、生活哲思与人生哲理,定会呼之欲出、倾泄而下。既然如此,“这句诗的意思究竟是什么呢?”就显得不那么迫切与重要了!

还有,古诗有其“可意会而不可言传”之特质,一定要说出其每句诗的意思,莫说对于一位二年级的儿童,就是对于一位成人而言,未必能够说得很是周详、很是完备,再加之那么多词语解释的束缚与绑架,结果即使是语言表达出色的孩子,也只能是简单地把词语意思加以连接,其生硬与枯涩,可想而知!为说而说,不仅无助于儿童对古诗的理解,而且破坏了古诗的意境与美感!

既然如此,我们再来看一看、想一想小伟的困惑,就情有可原了!换一个师生交流的环境,我和小伟一起来到了阅览室,再换一个师生交流的话题,会如何呢?

“小伟,你先把诗的前两句读给我听听,好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河流。”掷地有声啊!可能小伟在学习之前就已经会读、会背了。“读着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落日、山、黄河!”“不错啊!再仔细看一看,怎样的落日、群山和黄河呢?”“一轮鲜红的落日、连绵起伏的群山和波涛汹涌的黄河!”“形容得不错!那诗人站在哪里啊?”“鹳雀楼上!”“假如你就是作者,你能按一定的顺序来说说自己所看到的景象吗?”“让我想一想!”“我登上了鹳雀楼,远远望去,在连绵起伏的群山背后有一轮鲜红的落日,(渐渐下沉)。再看看近处的黄河,正波涛汹涌地向大海流去!(好壮观啊!)”“你能把自己刚才所看到的景象写在这两句诗的旁边吗?”“好的!”我示意小伟坐下来慢慢写……听着那沙沙的声音,我相信小伟一定已经真正理解诗的意思了;看着小伟带着语文书离开阅览室的身影时,我更相信《登鹳雀楼》所描绘的画面一定已经深深地印记在他的脑海里、存在他心田上。

镜头三:“老师,你为什么推荐我们读这两首诗?”

《登鹳雀楼》学完了,作为拓展的部分,老师又推荐了王之涣的《宴词》和《送别》,并带着孩子们进行了朗读。

王之涣的《宴词》全诗为:“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而《送别》全诗为:“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虽同为王之涣的经典之作,但这两首诗的影响力却远不及《登鹳雀楼》,其遣词用语的通俗程度更是不可同日而喻。当老师带着孩子们在朗读的时候,小伟也在尽力地朗读,但他的声音里却是苍白一片,因为“畎”,他肯定不认识;“棹”(就是船)的意思,他肯定不理解;这两首诗对他而言,只是个文字的堆砌与组合。同时,他的眼睛里没有学习的光芒,因为这份离愁思绪,没有生活的经历与阅历,是绝不会有触动的,寓愁于景,他肯定暂时也是不会知晓的。他的疑问和我一样:“老师,你为什么推荐我们读这两首离我们这么遥远的诗?仅仅因为诗的作者是王之涣吗?”

当下的古诗学习尾声部分,“推荐相关的古诗”似乎已经成为了“保留曲目”,细细梳理,推荐同一位诗人的其他作品,已经成为大多数老师的选择!但这样的推荐总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美中不足。因为除了诗仙、诗圣等有着大量经典的流传诗作之外,总有一些诗人真正耳熟能详之作也许就一、两首,譬如这位王之涣,在笔者查阅的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唐诗鉴赏辞典》中,也只登录了三首,除了《登鹳雀楼》之外,就是《凉州词》、《晏词》,《凉州词》可能孩子们早已经烂熟于胸,《晏词》中散发的这种耐人玩味的“离愁别绪”离孩子们实在太远,不是孩子们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因此这样的推荐自然无法激起儿童的兴趣。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沿着同一种古诗的风格来推荐。这样推荐的视域要宽泛得多,能够推荐、值得推荐的古诗也会广泛得多。就如和这首《登鹳雀楼》风格差不多的,我们完全可以推荐《江上渔者》《蜂》《寻隐者不遇》《墨梅》《题西林壁》《江南春》《塞下曲》等等,这些古诗传承久远,朗朗上口,语言朴素,哲思深刻,影响深远!

二、在立体的语文里,引领古诗学习中真实的儿童

语文的立体化和丰富性,是由其母语地位所决定的,不可更改,也不能动摇。因此,对于儿童语文知识的学习、语文能力的形成、语文素养的提升来说,“教材只是个例子”,老师本人对语文的理解、对教材的解读、对学习的建构,才是用好这个“例子”的关键之所在。

1.利用自身素养教古诗

课堂上孩子学习语文、学习古诗的方式、方法固然有许多,听、说、读、写似乎亘古不变。这其中,我们似乎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存在――语文教师本身。在语文学习活动中,教师就应该是语文。他用自己散发着浓浓语文味的示范与引领带着孩子们学语文,孩子们应在语文老师的耳濡目染中学语文。不要小看你在黑板上轻轻画下的“//”,也不要小看你在孩子面前声情并茂地朗读古诗,其实,给予儿童的是学习路径,儿童获得的是学习方法,提高的是其学习效率,锤炼的是其学习品质。正因如此,我们会透过如下一些现象看到其深层的原因:一位朗读字正腔圆的语文老师,他所带学生的朗读也定会是掷地有声;一位幽默有趣的语文老师,他所带学生的表达也会是妙语连珠;一位字迹隽秀的老师,他所带学生的书写也会是横撇竖捺、字字讲究;一位言语严谨的老师,他所带学生的口语表达也会是滴水不漏;一位妙笔生花的老师,他所带学生的作文也会是下笔千言;……因为,语文老师全身所散发的语文味道、全身所表现的语文素养,无论如何也不会遮挡住的?古诗学习不也如此吗?当你用那一唱三叹的朗读来表现古诗时,当你用那古色古香的隶书来呈现古诗时,当你用那古典妙曼的旋律来演绎古诗时……作为一位语文老师,你不就是一首耐人寻味的古诗吗?

2.从画面出发理解古诗

古语曰:“古诗,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这样的论断是符合语文、尤其是古诗的特征的。古诗的意思尚且如此,更不要说那具体字、词的意思了。再说,即使个别的字、词的意思已经清楚,能说成一句非常连贯、通顺、准确、完整的话,那样的学习又要经历一个过程。所有的古诗写作是由诗人从所见、所想到所感、所悟,再到形成文字、化作古诗。因此,从古诗所勾勒的画面出发,充分运用插图激发想象,说说透过诗句仿佛看到的画面,说说透过诗句宛如置身的境界,这既是理解诗句的最佳路径,也是孩子们表达的最佳路径,更应是理解诗中字词的最佳路径。因为在丰富的画面中,孕育着无穷无尽的文字,也孕育着儿童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无限可能!试问:有谁还记得小时候,所学的某一首古诗中具体字的意思?但古诗所勾勒的那幅画面、那种场景,你一定会在某个特定的时刻想起,来丰盈和深化你的感受与理解!因此,从画面到文字,再从文字到画面,不仅是古诗创作的规律,也是儿童学习古诗的规律,更应是老师古诗教学的规律!

3.拓展应有边际

曾几何时,语文变成了一个大大的染缸,谁从中任意地蘸上一笔,似乎都可以画出一道绚丽的彩虹。曾几何时,语文又变成了一个大大的箩筐,作为老师的我们,什么都可以往里装,其厚重的程度可见一斑!而“拓展”部分好似就是那道道彩虹与筐筐宝贝最佳的呈现方式。推荐作者的生平,推荐相关的成语,推荐其他的作品,推荐类似的文章等等,一应俱全,包罗万象!我们语文,总不能为推荐而推荐、为拓展而拓展、为吟诵而吟诵,读着对孩子而言那么陌生的古诗,孩子们除了读一遍还有什么呢?什么也没有!毕竟儿童的语文学习过程绝不是那拓展一点就可以铺平的,儿童的语文素养并不是那一点拓展可以形成的,如果真是那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根本没有存在的意义、我们的学校学习根本没有存在的价值,因为这一切都可以通过课外的途径来实现,比如网络与视频。因此,语文课堂的拓展,务必求适切、有边际,黑板上的“语文角”,更应如此。在拓展的视域里,可以是关于文本语言的举一反三,可以是文本中那么特别的言语形式,可以是关于作者的简要介绍,可以是关于作品的精当概括,还可以是一类风格的古诗等等,当然我们也可以拓展一些童诗、童谣、儿歌、谜语等等。其实,拓展的边际就在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儿童之中!

关于黄河的古诗句范文6

一读标题

吴齐贤的《论杜》说:“唐人作诗,于题目不轻下一字”。如杜甫五律《倦夜》,此诗题目,就颇令人感觉跷蹊。按说,疲倦只有在紧张的劳作之后才会产生,夜间人们休息安眠,怎么会“倦”?这是一个怎样的夜?诗人为什么会倦?这些问题都与诗歌内容紧密相连,读者若能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诗歌,则必事半功倍。

例如: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征 人 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意象,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答:首句“岁岁金河复玉关”,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次句“朝朝马策与刀环”,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第三句“三春白雪归青冢”,怨气候酷寒;第四句“万里黄河绕黑山”,怨景色单调。

赏析:这是一首传诵极广的边塞诗。诗中写到的金河、青冢、黑山,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唐时属单于都护府。由此可以推断,这首诗写的是一个隶属于单于都护府的征人的怨情。全诗四句,一句一景,表面上似乎不相连属,实际上却统一于“征人”的形象,都围绕着一个“怨”字铺开。

二读作者

即借助平时所积累的有关作者的思想、时代、风格流派等背景材料理解诗歌。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李白与杜甫的诗歌,前者感情热烈、想象丰富、语言清新,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后者格律严谨、情感内敛、沉郁顿挫,充满现实主义风格,两位诗人的诗在思想内容和风格上的区别是比较明显的。像大家比较熟悉和常见的作者。白居易:关心百姓疾苦揭露、批评政治弊端;辛弃疾: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陶渊明:对官场与世俗社会极度厌倦,洁身自好,不愿屈意逢迎,但也宣扬“人生无常”“乐安天命”。李清照:前期的词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了自然风光和别思离愁。后期的诗词凄凉悲痛,抒发了伤时念旧、怀乡悼亡的情感,也寄托了强烈的亡国之思。

三读序言

有些诗歌在诗题下面附有一段序言,它往往点明诗歌创作的背景,诗歌的写作目的等,在一定程度上露了诗歌的内容。读这样的序言可加深我们对诗歌的理解。如苏轼的《南乡子》词,下面有一小序:“梅花词和杨元素”。从小序中我们可以知道这是一首和词,而且内容是写梅花的,这对我们读懂诗歌内容就很有帮助。

四读注释

在高考诗歌鉴赏题中,为帮助考生充分理解诗歌,往往在诗歌后面附有几则注释。对于这些注释,我们应仔细阅读,从中揣摩诗歌的隐含意义,为进一步深入分析诗歌做准备。

例如: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图,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 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 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1)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答:(1)“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2)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①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②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

五读类别

古代诗词,数量之多,题材之广,令人赞叹。但就内容而言,大体可分为边塞诗、山水田园诗、送别诗、思乡诗、咏物言志诗、闺怨诗等。所以只要了解诗歌的类别,并懂得这一类诗歌的特点,解题就方便了。

例如: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

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行旅诗和闺怨诗: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或托物传情,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六读典故

用典,是古代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所以,读者必须对作品中的“典故”有初步的理解,透过典故的本意,理解用典表达的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