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工作感悟心得体会范例6篇

对工作感悟心得体会

对工作感悟心得体会范文1

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实践的不断深化,我们认为,小学语文感悟试教学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感悟式教学强调的是以学生为本,体现在学生的知识和文化固有的认识的基础上,内化为自己的文化;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必须经历感悟,主动学习,拥有独立的见解和批判性思维,包括母语意识、终身学习的意识。

感悟式教学中的积累、运用、感悟都是基于对学生语文的学习、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感悟是我们的目标,只有感悟才能反映学生的人文提升。积累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生活的积累、经验的积累。重感悟就是的要求学生深入到学习过程中,揣摩比较、感悟思想。有了感悟才会有兴趣继续学习。

感悟式教学是以语用为原则,通过创设情境,达到增强语感为目的。结合上下文的语感和语境,去感悟。语用的原则体现在多运用上,第一是口头表达能力,其次是写作能力,专注于学生的个人经历,灵活运用语文知识,在运用中积累感悟。

这种教学方法强调了评价方式的转变,语文应该是人文的语言,但也是艺术、精神的享受,不能简单的以分数来衡量。因此,抓住感悟式教学的内涵有助于指导感悟式教学的实施,因此,在感悟试教学实践之前,应仔细反复研究,把握感悟式教学的内涵,这样在采取实际行动时会心领神会,得心应手。

小学语文感悟式教学有它的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得感悟式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文本教学,也不同于其他的语文教学方法。把握好感悟式教学的特征,有利于在实践中良好地运用感悟式教学。

小学语文感悟式教学具有学科性特征。语文学科表现在以语言文字作为一种工具的文学作品,如诗歌、戏剧、小说等是它的教学内容。客观现实可通过文学作品而反映出来,不仅具有语言学习的价值还具有审美教育的功能。

语文学科教学内容决定了它具有其他学科无可比拟的文化内涵。语言学科的教学应该是充满人文关怀的。自古以来,语文学科一直是修身养性的一门学问。以语文学科的人文素质教育为中心,教学生如何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活着,从而使学生了解人类,了解人性,重视人权。感悟式教学不仅符合这些语文学科的特点,并充分发挥语文的功能。

小学语文感悟式教学具有思维性特征。小学语文教学应遵循小学生思维发展规律。感悟教学要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思维方法,感悟出道理。感悟教学强调学生的语言学习中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认知。感悟式教学的成功与否是衡量学生能否感悟出道理为标准的。语言学习不应囫囵吞枣,人云亦云,没有主见,应该是充满想象力,有自己的思想。

小学语文感悟式教学的具有针对性特征。小学语文感悟式教学针对的是小学生,虽然有些感悟是相同的,但在感悟的内容,方法,速度等方面都具有小学生的特点,针对性强。小学语文感悟式教学的方法,应根据孩子的认知能力进行。充分激发孩子的好奇心,让学生在游戏中轻松的学习、感知,在好奇中质疑。学生质疑或感悟出的道理可能很简单或者比较稚嫩,但是这毕竟是孩子的感悟,对他们的成长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宝贵的援助。

小学语文感悟式教学法的实施,就是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和手段,让学生们感悟文章中丰富的感情并获得美的享受,如:

阅读中的感悟式教学。阅读中的感悟就是对文章的审美和情感的感悟。教师通过对文章的审美,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语文学科的性质和教育目标,确定了我们应该将情感教育融合在教学中。自古以来,这么多感人的文学巨著,被传送的经久不衰,因为作家的笔墨饱蘸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小学语文教材大部分是“情动而辞发”的文章,都是带有强烈感情的产物。学生通过阅读语文教材,理解和掌握运用语言工具,表达深刻的情感熏陶。

对工作感悟心得体会范文2

一、感悟和体验:“我们不是一个意义。”

有的老师把感悟和体验当成一同事,其实是不妥的,因为它们不是一个概念,有着不同的意义。

“感悟”是个联合词语,由“感”和“悟”组成。“感”首先是“感知”,即通过对文本和现象的解读,知道其主要内容和思想。“感知”必须对文本进行充分阅读,对现象进行充分的理解,以获得感性的认识,做一定的概括。“感”的第二方面是“感受”。在解读文字和现象时,读者会感觉到字里行间所存在的情感,同时也会感觉到自己的感情波动。这是一种独特的感受,它是在“感知”层面上的提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读到文字里面去了”。“感”的最大特点是直观、感性,是与文本(现象)的首次亲密接触。“悟”主要指“领悟”,它是在“感”的基础上,在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的共同参与下,对阅读材料的内涵做深层探索和体会,从而获得一种思想的飞跃。有时候,“悟”是由此及彼的“领悟”;有时候,“悟”则是豁然开朗的“顿悟”。不管何种“悟”,都是思想和情感的升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读到了文字的背后”,抓到了深层的内涵,或得到了启迪。“悟”的最大特点是联想、理性。总的说来,“感悟”是指人在认识某种事物时,积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和已有经验,在丰富多样的心智活动中完成对事物从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虽然“感悟”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学习、生活之中,但以文本阅读最为典型,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

“体验”也是个联合词语,由“体”和“验”组成。“体”是“体会、体味”的意思,即对感受到的东西,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回味,可以是对语言文字进行品味,也可以对现象进行思索,还可以对情感进行对话。不管是“体会”还是“体味”,都侧重于“体”,即个体,基本是个人的心理和情感的流动。“验是“验证”的意思。把文本中的情况,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验证,或是自己感悟到的东西,从文本中找到依据,进行验证。可以说,“体验”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它必须以主体对阅读对象的感知和理解为基础,再通过情感与想象结合,获得深刻的印象。“体验”特别强调主体性,是一种个性化的学习。

“感悟”和“体验”是两种不同的学习形式。“感悟”多由感性到理性,表现为“由外到内”的学习状态,即我们常说的“读进去”;“体验”多从感受到结论,表现为“由内到外”的学习状态,即我们常说的“走出来”。对于我们学习来说,一般是先“感悟”后“体验”,“感悟”是前提,“体验”是深耕。没有“感悟”,“体验”就是空中楼阁;没有“体验”,“感悟”也不会深刻。

虽然“感悟”和“体验”意义不同,但两者密不可分,常常是阅读文章时,边读边体会,边联系实际边抒发自己的感受,当有了一定想法后,再在文章中寻找依据、进行验证。可以说,两者就像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也使得许多老师分不清感悟和体验。也有一些人热心撮合它们,造出了一个新名词――“体悟”。我想,应该是在“感知领悟”的基础上,进行深度体验,有更高一层的“顿悟”了吧?

二、感悟和体验:“我们却有不少共同特征。”

学习中,之所以会“感悟”和“体验”紧密结合,共同作用,因为它们有不少共同的特征。

1.亲历性。“感悟”和“体验”必须亲历亲为,都是学习主体亲身参与和融入的过程。亲历性可分为实践层面和心理层面。实践层面的亲历,是从身体和行为发出的,即经历了整个阅读、学习过程;心理层面的亲历,即主体在感悟和体验过程中,通过联想,在心理上虚拟地“亲身经历”某件事,是学习主体对间接经验的“真实理解”。我们常让学生把自己当作文本中的某个人物,就是让学生通过想象进行心理层面的亲历。这两种亲历是互为条件的,在一定条件下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可以丰富和提升前者。

2.个体性。学习主体在“感悟”和“体验”时,把自己摆进去,联想到熟悉的生活、所处的社会或所经历的事件,从而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带上了强烈的主观色彩。这就是个体性。虽然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或班级交流时,会产生一些共同的认识,但并不影响其个体性特征。不同的主体哪怕表达相同,但其内心也不一定完全相同。我们常用“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来说明人认识的差异,其实,即使学生描绘的“哈姆莱特”一个样,他在学生心目中仍旧存在差异。

3.联想性。“感悟”和“体验”离不开联想,从文字所叙述的故事联想到生活的实际,从阅读感受联想到人生思考,这种通过联想的由此及彼的调整、加工、再组合,让学生感受到了文字的“温度”和“情感”,产生共鸣,形成语感,获取哲理。可以说,离开了联想,“感悟”和“体验”将失去存在的根基。

4.直觉性。“感悟”和“体验”常在形象、具体和直接的感受中进行,主体以亲历、想象和移情等方法,用心灵去感受、领悟,从而对事物做一种直观猜测和整体把握,然后经过一定的沉思后,获得灵感或顿悟。在小学生的学习中,“悟”更偏向于直觉思维,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的诵读、深思,加以理解,体会其精髓,做出判断。

5.意会性。小学生进行“感悟”和“体验”时,由于其知识结构、人生阅历、思维习惯等较弱,有些体会常常是隐隐约约的,只是一种感觉,连自己也无法说清楚,但它确实存在,这就是意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有些东西(思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6.情感性。“感悟”和“体验”具有情感特征是显而易见的。不管是初步的“感知”,还是深度的“体验”,都伴随着情感的变化,是学生心灵的震颤。因为要进行“感悟”和“体验”,主体必须是将自己纳入文本和语文实践中,去感受、体验文学的魅力、人生的价值,获得美的享受、真情的感染,并进一步成为生命活动的一部分。“感悟”和“体验”如果没有了情感的投入,感受和理解就会苍白直露、毫无生趣。

7.丰富性。即使是小学生,他们的“感悟”和“体验”过程也是极其丰富的。这个丰富性不仅是语言文字带有的丰富内容和情感,不仅在于学生的反复思考和多层联想,还在于学生群体通过独立感悟后开展思想交流和情感碰撞所带来的再思考。当学生开展全面的解读和灵活的表达,感受到对语言所反映的丰富内涵时,“感悟”和“体验”才真正具有了巨大的价值。

三、感悟和体验:“我们都是学会学习的重要手段。”

虽然“感悟”和“体验”常出现在不少老师口中,至于它们究竟起什么作用,却道不清楚。就让“感悟”和“体验”告诉你:“我们都是学会学习的重要手段。”其主要作用如下:

1.使学生在文本之间走上几个来回

在阅读教学中,“感悟”和“体验”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深入阅读。学生们读第一遍课文,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人物留下了基本的整体印象。这就是初读感知。比如教学苏教版六下《天游峰的扫路人》,学生初读课文后,知道了文章主要写了作者去天游峰游玩,遇到了一位长年在这里扫路的老人,交谈后,发现老人是一位不怕吃苦、乐观好客的老人。再让学生第二遍读课文,仔细去探究一下老人扫路是怎样的艰苦,他的乐观好客又体现在哪里,在相应的词句下画线,用批注写上自己的感受。这就是精读品味。学生再次走进文章,与人物对话,就有了情感交流和较深感受。他们会把自己空手爬山的累与老人扫路上下山的累进行对比,他们会把自己扫六层大楼的累与老人扫1800多台阶的累进行对比,从而得出老人的苦和累非同凡响。这种体验性学习,拉近了学生与老人的距离。这时,再让学生细细品味作者描写天游峰险的句子,看看与老人扫天游峰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放在文章开头。学生们交流后,就感悟到天游峰越险就越能衬托出老人工作的辛苦。这样,让学生完成了对衬托和对比手法运用的感悟。生活、工作这么苦和累,老人怎样呢?学生们纷纷从文章中找出老人的外貌、对扫路的看法、热情邀请作者品茶等细节来探求老人的心境和情感,看到老人的非同一般,对老人也敬佩起来。到这里,学生运用“感悟”和“体验”,与文中人物和作者做了多次交流,走了几个来回。高明的老师并不到此为至,而是抓住文章中“30年,我再来看您”引导学生展开辩论:作者是否真心?是否可能?请从文章中找依据。这样,学生再次走进文章,这时的读已经不再停留在文字上,而是透过文字在做心与心的碰撞。学生会从老人的健康有力、乐观开朗、好客知足等方面,结合自己了解的生活实际,来说明老人完全有可能活到100岁,作者的话是真心的祝福。又从老人“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看出老人的自信。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把“感悟”利“体验”引向深入,让学生在文章中又走了几个来回。最后,他们的朗读自然是有感情的。这样的学习就是有效学习,当学生这样去学习了,他们就学会学习了。

2.有利于学生打开心扉,进行活的交流

让学生进行“感悟”和“体验”式学习,目的就是使学生尽快打开心扉,走进文章中去,进行活的交流。比如教学苏教版五下《海伦・凯勒》,由于学生耳聪目明,对海伦所受的内心凄苦只停留在课文的文字描述上,感受是不深的。高明的老师会让学生用布蒙住眼睛,用棉花塞住耳朵,然后从四楼的教室走到另一幢综合大楼的三楼电脑房。很多同学磕磕碰碰地走到一半就停下了脚步,拉下了布条,有的甚至还哭了出来,都说:“太恐怖了。盲人、聋哑人太艰难、太可怜了。”有了这样深切的体验,当学生再读课文时,文字就变得鲜活起来,学生打开了心扉,走进海伦・凯勒的心里,为她的不幸而叹息,又为她的坚强而赞颂,对后文的感悟自然也就更顺畅、更深刻。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必拘泥于常规的先感悟后体验模式,而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

3.有利于学生发展新思维,探索新途径

“感悟”和“体验”不仅是学习手段,还是思维方式,有利于学生发展新思维,探索新途径。比如教学《海伦・凯勒》第5自然段海伦在想象中感受的世界:“我常常感受到一阵微风吹过,花瓣散落在我身上。于是我把落日想象为一座很大很大的玫瑰园,园中的花瓣从空中纷纷扬扬地落下来。”可以让学生先从文字上感受这段话的意境,然后思考:海伦为什么会这样想象呢,她的想象可笑吗?接着,引导学生领悟:有些时候,我们换一种思考方式,或许有一种意想不到的收获。再让学生联系生活谈谈这方面的感受。这又是运用体验来促进感悟,其独特之处是这次是在启发新思维。课文教学结束,以“假如我是海伦……”为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写话,可以是“我很有可能就这样消沉下去”,从反面突出海伦的伟大;可以是“我也会振作精神,与命运抗争”,真切地感受到“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还可以是“我也要把自己全部的爱都倾注在残疾人身上”,理解“以爱报爱”的道理……这样的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再次有目的地潜入文本,探究新的视界,并用一种新方式探寻“感悟”和“体验”的新途径。

四、感悟和体验:“我们还有几个近房兄弟。”

在运用“感悟”和“体验”进行教学时,我们还常会用到一些意思相近的词,比如“理解”“品评”“语感”“迁移”。“感悟”和“体验”告诉你,这些是它们的近房兄弟。这些词语有着自己的内涵和用途,这里仅从它们与“感悟”和“体验”相关方面来谈一谈。

1.理解

说起“理解”,老师们觉得,用它的历史远比“感悟”和“体验”来得久,在当年搞繁琐分析那一套时,就强调理解了。课改后,“理解”被打入了“冷宫”,渐渐从老师们口中淡出。其实,在繁琐分析盛行时,多是要“理解”人物的品质、课文的中心、句子的语法、文章的结构等一些对学生语文学习效能不大的东西,但这并不是“理解”本身之错。“理解”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读书习惯,不能一棍子打死,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阅读”的要求仍提到了“理解”。所以,我们要一分为二看“理解”。阅读教学所说的“理解”有两种情况:一是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意义;二是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是如何表达意义和情感的。前者重在内容,后者重在形式。这也是“感悟”需要达到的目标。老师们常说的“请说出你的理解”,其意思就是“请说出你的感知、感受、看法、领悟”。这里,“理解”是一个更宽泛的词语,包括了文本意义、写法和阅读时的感悟。

任何人对文本的理解,都会有一种叫“前理解”的心理因素参与。所谓“前理解”,就是“理解前的理解”,即主体在理解文本之前所已有的经验、知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其实,“前理解”就是“感悟”和“体验”中学习者所拥有的经验和情感。“前理解”构成了理解者的视野,一个人能够理解什么,理解到什么程度,常取决于“前理解”的多寡与厚薄。没有“前理解”就不可能有理解,“感悟”和“体验”也不可能正常运作起来。要提醒大家的是,“前理解”只有在不断“理解”中才能得以增强,所以,读者之间应加强交流,多听各种不同的“前理解”,借助别人的眼睛看到更多的“风景”。只有这样,阅读教学才能真正贴近学生的心灵。

2.品评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还常能听到“品评”一词,“品评”是对语言文字、学习方式方法的品析和评价。它首先来自于品味,即对语言运用准确性的感受与把握,在对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的细细推敲中,感受到其中的味道――情味和趣味。在“品味”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评析,大胆发表自己的真情实感和独特见解,敢于质疑,敢于标新立异,这就是“品评”。它使得学生的“感悟”和“体验”更带上个性色彩,学习更主动,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和灵性。从这个角度来看,品评属于更高一层的学习。教师在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由感悟到品评的过程当中,不要以自己的思想去束缚或代替学生的思想,追求统一认识,应允许学生对作品有不同的理解,与作者共同创造佳作。

3.语感

“语感”,顾名思义,就是语言的感觉。它既可指语言给人的感觉,也可指人对语言的感觉。语言会给人哪些感觉呢?大体可分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在内容方面,即它表达的是什么意思,表达得怎么样;在形式方面可包括语言的声韵、节奏、词形、句式、风格特色等。如果是口语,还包括音量、音色、语气、语速,甚至说者的表情动态等。所有这些,都是语感的内容,或曰语感的对象。人对语言的感受,即由语言文字引起的复杂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过程,包含感觉、知觉、记忆、联想、思维等复杂的心理因素。这与“感悟”和“体验”有着密切关系。“语感”需要多感官参与,是人对语言多角度的一种综合感受。因而,语感又是一种多感官协同工作的综合能力。

虽然“语感”有着深广的内涵,但对于小学生来说,语感应该是逐步形成对语言的感受能力,既包括感悟、品味文本语言,也包括让学生做到话语、习作的语言流畅。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培养语感。

4.迁移

很多老师在教学结束时,安排迁移性练习或迁移性作业。比如学了《海伦・凯勒》,让学生读读海伦的名篇《假如只有三天光明》。这把迁移的功能用窄了。其实,迁移是一种思维方式,是由此及彼的思维行进。在“感悟”和“体验”中让学生结合实际展开联想,就是一种迁移;在品味文本语言时,让学生换词推敲,也是在做迁移;在“感悟”中对人物(包括作者)思想情感层层推进,还是在做迁移。所以,我们不该把迁移的属性定位在拓展的境界,应该让它与其他各种学习手段融合在一起综合运用,这样才能使它的功用最大化。

对工作感悟心得体会范文3

【关键词】读文 明理 培养 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阅读方面注意“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强调“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学生的语感如何,直接影响到他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做了有效的尝试。

一、以读为主 培养语感

“读”是我国传统教学的精粹,由于语言文字固有的音韵美 、意境美,文章结构的严谨美,这需要通过有指导反复诵读,才能品尝“文中味”,悟出“文外意”。“读”可以在朗读中潜移默化地训练学生的语感,多种朗读形式的综合运用,使学生能更深刻地体会到文章所蕴含的作者的意图和情思,进而对课文的内容产生真切的感受,教学中鼓励学生读背一些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篇章,是学生积累知识、培养语感的很重要的途径。

教学《公仪休拒收礼物》指导读第二部分,分别请学生读管家的话和公仪休得话,这儿要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气读管家得让话与公仪休的话,管家满脸堆笑,而公仪休是虚与周旋,机警回绝。然后想象三个人当时的不同神情:公仪休得睿智,子明的不解,管家的无奈。阅读是提高学生人文底蕴、提高语文能力、培养积累语感的有效途径。多读、熟读、读后深思,能有效地激发语感。学生在读中获得感知之后,还要进一步要求他们展开联想与想象,加上自己的理解、看法及独特的情感体验进行必要的练笔,来巩固读的成果,这样,良好的语感就会在读中得到积累,在读中得到发展。

二、领悟分析 培养语感

由于语感的培养离不开理性思维的参与,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离不开学生的悟性。因此,我就积极创设语感情境,让学生学会分析、琢磨,从而实现对语言的准确领悟。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积累的知识来获得,教师必须引导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帮助他们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对语言材料进行品评,能够恰当地抒发自己的内心世界情感。这需要学生与文本对话,需要学生与作者在生活体验上沟通,需要学生与作者在心灵情感上的共鸣。领悟的最佳方法是“熟读精思,分析琢磨”。在教学辛弃疾的《春日偶成》时,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分析,推敲,让学生独立思考,用心用情去体验去感悟,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揣摩作者的思路、情感。久之,则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就会通过有血有肉的语言从学生的口中传出来,这样学生的语感就会得到进一步锻炼。

这样学生不仅能充分领会语言文字的字面意义,还会领会语言文字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才能抒发读完文本后的独特的情感体验。这样反复训练与内化,学生的语感能力才会发生质的飞跃,学生才会对语言敏感。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如果单靠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积聚得多了,了解得就越深切。

三、品读析理 培养语感

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是一个自主建构的过程,教师随时都有可能面对学生自由感悟的挑战,由于学生认知水平和潜意识的存储有限,心理活动过程的进程有异,有些学生的感悟是偏激的,教学中,在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引导学生辩是非、悟情理。

教学《一路花香》时,在让学生交流读课文的感受、理解本文的寓意时,一位学生说:“我不赞成挑水工的看法,因为水罐的作用是用来装水、运水的,不是用来浇花的,它只有运满罐水才能实现它的价值。”这样的感悟无疑是偏颇的,却还有几个学生随声附和。此时,老师巧妙地为学生搭建一个感悟的平台:同学们知道桑兰吗?她是我国著名的体操运动员,曾多次参加重大国际比赛,为国家赢得了荣誉。在一次跳马比赛中,因意外造成高位截瘫,离开体操队后,她又在兢兢业业地为残疾人事业作贡献,努力实现她的另一个价值。此时引导学生再读课文,体会挑水工的话,说说破水罐的价值是什么?通过朗读、学生体会到挑水工正确地利用了破水罐的长处浇灌了一路鲜花,明白了这就是破水罐的价值。面对这样的见解,老师没有因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而给予不恰当的赏识,而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融进体验、朗读感悟,长此以往,学生在读文明理的过程中,培养了语感。

对工作感悟心得体会范文4

在阅读教学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自然领悟思想与情感。一般通过“粗读――细读――精读”的阅读活动。在满足学生需求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发展。具体做法如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是阅读教学的感知阶段,是学生对课文的整体直观的感受。整体感知课文,首先要了解课文的内容,把握课文的主体形象。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主体形象,有的是人,有的是物,要根据具体的课文作具体分析,这是课文最主要的信息。其次,要在阅读中把握课文的基调。基调是统摄课文的灵魂,是蕴藏在课文中的情感倾向,是贯通课文整体的主旋律。把握了课文的基调有助于从整体上认知,把握课文的主旨。

在这一阶段教学中主要以粗读课文为主,以学生自由读、教师范读等为主要形式。如《社戏》这一课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步理解课文情节,对文中人物有个大致的了解和认识,同时运用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在其中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展示,从而增强学习语文的信心;工具书的运用,训练了学生运用工具书的能力,这也是语文学习中最基本的能力之一,也有利于学生养成自读的良好习惯。可见,读可以悟“形”,能够对课文有整体直观的感受。

不同的文体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如《社戏》、《故乡》这些篇幅较长的课文在这一阶段教学中不适合教师范读整篇课文,而《春》、《济南的冬天》、《清塘荷韵》这些散文和一些古诗文则可以。如《春》这一课,学生通过自读,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信息,扫除了字词障碍后,教师再范读课文,范读之前可以给学生布置思考题,如:文中以迎接春天到描写春天的美丽景色,再到歌颂春天,听范读后分分哪几节写什么,让学生交流讨论得出答案。通过教师有表情的示范朗读,就会把学生很快地带入课文情境,把自己体验到的情感传递给学生,进行心灵的接触,产生课堂情感效应,如果范读达不到这种效果,可以用录音机或多媒体播放来代替,从而达到悟“形”的教学目的。

二、重点研读,深思探究

重点研读课文是阅读教学的理解阶段,是获取信息之后分析、处理信息的过程,是认识深化、思维拓展、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的整体出发,“披文人情,沿波讨源,因形体味”,深入到文章的内部去揣摩、品味、分析、思考。

在这一阶段教学中主要以细读为主,以学生自由读、齐读、轻声读、默读、指定学生读和教师范读等为主要形式。比较精彩的词语、句子、段落可以让学生熟读成诵。如《社戏》这一课的教学,首先,学生轻声读课文,理清课文情节脉络,把握叙事的详略,进一步体味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读后思考问题:本文共记叙了哪些事情?哪些详写,哪些略写?其次,默读课文,找出详写、略写的各是哪几件事,找出后齐读。思考讨论:本文标题是“社戏”,是否可以删去以下这些内容?为什么?(1)平桥村是“我”的乐土;(2)看不成戏的焦虑心情;(3)看戏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f3)归途“偷豆”。同学们可以互相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进行点拨,和学生一起完成。

重点研读的整个过程学生都是在读中完成的,学生不仅知道详写、略写的事件,而且还真正懂得了为什么详写和为什么略写的道理,学生讨论的是否可以删去的内容非但不是多余的,而是有力地表现了课文的主题。教师抓住学生对课文的感悟这一机会,可以让学生描述一下自己童年生活中印象最深的一幅画面,教师加以点拨指导,并让学生在课下整理成文字,这也解决了学生作文时不知道写些什么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可见,读可以悟“意”,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学生可以从课文的表象深入到课文的深层世界之中,去倾听作者的心声,感受作家对人生、对生活、对社会、对自然独特的审美发现和认识,以自己整个身心的介入去获得多维的审美体验。

三、再读课文,深入体会

再读课文,是阅读教学的领悟阶段,主要是对课文的鉴赏,可以说是阅读审美的最高境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把感知、理解课文的结果重新联系、统一起来,对课文进行宏观的理性的审视和鉴别,从而“悟”出课文深藏的人生精义和表达这种意蕴的艺术方式,并对课文或课文的某一方面做出评价或进行鉴赏。如果说“感知”和“理解”是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具体品味,那么“领悟”则是吸收、过滤和重构。

对工作感悟心得体会范文5

关键词:形式美;主观色彩;个性化图式语言;视觉语言;肌理笔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7-0152-02

油画风景写生自巴比松画派开始,到印象派时期的登峰造极,再到20世纪时期的题材、范围、媒材、表现技法等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创新。笔者在30年的从艺生涯中,时常喜欢到郊外写生,到大自然中去吸取灵感,追求创作时的“心物交融”。虽一直崇尚写实绘画语言形式,但在实践中,也时常去尝试、探索新素材,在否定、调整中加入新的媒介元素,寻求适合自己的艺术语言和图式。平日在教学中也常常带学生外出写生,开始时,学生们面对大自然,显得很盲然,总是见什么画什么,毫无章法可言,画面呈现出既没主题更不可能有感人的形式、色彩。油画风景是艺术家永远表现不完的题材,而写生过程也是历练心境提高表现技巧的实践过程。面对千变万化的原生态景物,能否引起画者共鸣并产生强烈的表现冲动,是因人而异的,每个艺术家的感悟、体会各有不同,采用什么样的表现方法,什么样的色调,呈现什么样的图式语言,与艺术家的写生经验、艺术观念、感悟能力、表现技巧是密切相关的。在近几年油画风景写生实践中,我渐渐对油画风景写生有了较多的体会和感悟。作为教师的我,是该写点什么感悟性的文章,以尽教师之职责。

一、感悟自然景物的形式美

在当今都市化生活的高速发展下,生活在钢筋水泥柱群里的人们生活节奏更快,承负着更多的生存压力、教育压力、工作压力。工作之余人们更崇尚自然、回归自然,更向往青山绿水环绕的农家生活,想在大自然中去感受大地恩赐给我们的美景,去享受阳光,去享受色彩。那些浅山丘陵、雪山草原、土屋民居、山间溪流小桥、绿树成林、秋收的果园、蜿蜒的田埂等等无不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都会让都市人兴奋不已。作为艺术家我们更应走出画室,到大自然中去发现自然景物内在的韵律和形式美感,去感悟自然、观察自然、归纳自然和表现自然的形式美感。结合自己对形式美的体验和综合素养,呈现给观者更强的视觉效果和审美表达的画面,引到观者对大自然形式美的共鸣,调节心境得到美的享受,这也是艺术家的社会职责的体现。

二、感悟自然景物色彩的魅力

油画风景写生注重光影与色调,画面采用什么色彩,表达什么样的情感,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的独到的感悟,都是在写生中积累的经验的表达,是对大自然色彩的真实感受。大自然呈现给我们视线的缤纷色彩,同一景物季节不用、气候不同、时间不同、阳光强弱不同都会有不同的色彩魅力。面对大自然的景色写生,是一个写意的过程,大自然中的某些倾向的色彩会和我们的主观色彩产生共鸣,会激起我们强烈的色彩感和表现欲望。画面色彩冷暖变化的把握,高雅的灰色调子的表现,阳光绚烂的饱和色彩的体现,以及画面呈现出空气通透的气息、泥土草木的清香,无一不展现出自然景物色彩的魅力和艺术家的主观色彩的创造能力。

三、图式语言形式的个性化体现

图式语言是绘画者的重要话语特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艺术风格。选择什么样的图式语言来表现自然景物,代表艺术家的视觉经验、思维观念的积累和升华。一幅好的风景画的图式语言,是艺术家对自然景物感悟的具体展现。面对自然景象,艺术家都会按自身的文化意识和审美要求去归纳、组织画面,使画面的形式语言更富有生气,色彩更生动更丰富,用笔技巧表现得更轻松完美,画面整体视觉效果与细节刻画等精准而和谐统一,这是组成艺术家的画风特色的诸多方面的因素。当然艺术家的品格、修养和内心世界的感悟不是一两天就能修炼成的,需要艺术家对风景写生的执着热爱,付出千百倍的辛勤努力,还得善于学习众家之长,不断探索,经过多年的历练,在写生中感悟出很多技法和经验,才会逐步形成自己的个性化图式语言。无论采用何种媒介,运用何种表现技法去表现自然景物,画面能引起观众的共鸣,感应到画面中的韵律和美感,这才是目标。

四、主观创造性的去表现自然景物

初学者面对杂乱无章的山间溪流小桥、树林杂草、乱石小路等往往很茫然,不知从何下笔,缺少主观的组织画面、概括景物,总是看见什么画什么。对自然景物呈现的色彩也总想一点不差的照样画下来。当然面对同一景物写生,作画者的思维感悟不同,表现技巧的个体差异,都会使画面呈现不同色彩效果和不同图式语言的作品。这里我要表述的是在面对自然景物时,画者应去感受大自然传达给我们的意境,主观的去归纳、组织画面景物。运用光与色、明与暗、节奏与韵律等视觉语言来重新经营画面的景物,依据自身的写生经验、对自然景物的感悟和审美潜质,主观的去表现景物的形式美和色彩美,让视觉语言的得到更充分更完美的发挥。

五、油画风景写生构图原理的感悟

油画风景写生可选择的景物很多,大自然的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层层梯田、袅袅炊烟、几棵小树以及小桥溪水,在构成方面都形成了很自然美的画面,是组成画面和谐的音符。但写生时不应简单的模仿、借用自然景物的构成形式,要结合自己对大自然构成美的感悟和借用传统文化精神的内涵,以及自身的审美素质,主观的去归纳、组织布局画面的景物,并结合自身的写生经验重新来经营画面。构图时要明确画面的主体物的位置大小、视平线的高低、近中远景的层次,要做到主次有呼应、形态有变化而不孤立,在变化中寻求统一和谐,让画面呈现饱满空灵透彻完整的视觉效果。

六、油画风景肌理笔触的探索

对工作感悟心得体会范文6

    “妙悟”一词最初见于东汉曾肇的《长阿含经序》:“晋公姚爽质直清柔,玄心超诣,尊尚大法,妙悟自然。”妙悟此语一出,在魏晋南北朝的佛教中被普遍使用。(注:参见孙昌武:《佛教与中国文学》“以禅喻诗”一节。)

    由于禅宗和老庄思想对中国士大夫的巨大影响与渗透,因此,作为禅宗的“妙悟”说也同其它“自然”、“境界”等范畴一样逐步被中国的美学理论所吸纳、融化和发展,从而成为中国美学史上一个极富价值和生命力的美学命题。下面试从历时性的角度加以发掘,梳理,以期对这个美学命题作出比较准确的历史定位。

    纵观“妙悟”一说,以南宋严羽为界,可分为三个时期,严羽以前可称为“妙悟”说的发展期,严羽可称为“妙悟”说的成熟期,严羽以后的元明清时期可称为“妙悟”说的深化期。

                        一、严羽以前的“妙悟”说

    严羽以前的妙悟说,如果从语源学的角度看,可以追溯到庄子的《田子方》:“物无道,正容以悟之”。不过庄子的悟是使人醒悟到做人要纯真自然、无为寡欲的道理,而真正用悟或妙悟来表述审美活动和审美认识的,是在魏晋南北朝佛教东渐之后。如“深通内典”的刘宋时期大诗人谢灵运用悟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体察的审美感悟:“情用赏为美,事昧觉谁辨,观此遗物虑,一悟得所遣。”(《从斤竹澜越岭溪行》)而南朝齐梁时代的“山中宰相”陶弘景在《与梁武帝论书启》中则用悟来论述书法创造:“今圣旨标题,足使众识顿悟。”但谈妙悟比较多的,则从隋唐开始。这个时期的妙悟说,主要是针对“目击道存”的书画而言。代表人物有隋唐时期的虞世南,唐代的李世民、孙过庭、李嗣真、张彦远等。

    虞世南在《佩书斋书画谱》中指出:“故知书道玄妙,必资神遇,不可以力求也;机巧必须心悟,不可以目取也。及乎蔡邕、张索之辈,钟繇卫王之流,皆造意精微,自悟其旨也。”作为一个著名的书法家,虞世南以其丰富的艺术实践和独到的眼光提出,书法艺术要依靠神遇而不可力求,书法机巧必须心悟而不可以目取,强调了心领神悟的重要作用。这对于作为“心灵艺术”的书法来说,是非常中肯的。而作为唐代著名书论家的孙过庭,对妙悟的理解又进了一步。一方面他指出可以通过用笔的领悟去掌握书法的技巧,另一方面,他认为书法可以“达其性情,形其哀乐”,书法家的情感要符合书法内容的特点,同时要运用不同的书体来体现不同的情感。《书谱》指出:“今撰执、使、转、用之由,以去未悟。”“尝有好事,就吾求习,吾乃粗举纲要,随而授之,无不心悟手从,言忘意得。”由此可见,孙过庭所强调的悟,不但是指书法的机巧笔法,而且还包括“情深调合”的内容与书体。因此,它无疑比虞世南的妙悟说具有更具体丰富的内容。不过,他们的妙悟说,都还停留在心神领悟,心解神领阶段,还未涉及到比较深层的心理层面。而这一点,被中唐时期著名的美术史家张彦远揭示出来了。他在《历代名画记》中指出:

    “遍观众画,唯顾生画古贤,得其妙理。对之令人终日不倦,凝神遐想,妙悟自然,物我两忘,离形去智。身固可使如槁木,心固可使如死灰,不亦臻于妙理哉!所谓画之道也。”

    张彦远这段话,旨在谈鉴赏。顾恺之是东晋一代绘画宗师,他以“迁想妙得”之笔,绘“传神写照”之像,在当时和后世影响极大。他的一生画迹颇多,其中以《洛神赋图》、《女史箴图》等最著名。而张彦远所谈的正是鉴赏顾画时的心理感受,一方面是“终日不倦,凝神遐想”,另一方面是在鉴赏过程中“物我两忘、离形去智”。这就表明,张彦远的“妙悟”,不但含有“联想、想像的心理成分,而且还包含了老庄“虚静”、“坐忘”的思想(注:《老子》十六章:“致虚静、守静笃”。《庄子·人间世》:“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可以说,张彦远的“妙悟”说,是禅宗和老庄学说结合的产物。

    到了宋代,禅风大炽,文人士大夫谈禅说理,机锋四起,因此,“妙悟”便成了诗文评论的口头语,所谓“大抵禅道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便几乎成了宋人的共识,而且还深深地影响着宋诗文的创作和鉴赏。纵观有关资料,宋代谈妙悟的,有范温、吴可,吕本中、程颐、杨万里、陆游等人。他们的理论大抵围绕着以下有关内容进行。

        (一)强调学诗赏诗的悟入,而悟入的前提是饱参、活参。

    吴可说:“凡作诗如参禅,须有悟门。”(《藏海诗话》)范温说:“识文章者,当如禅家有悟门,夫法门千差万别,要须有一转语悟入。如古人文章,直须先悟得一处,乃可通其它妙处。”(《潜溪诗眼》)如果找不到悟门,就不可能领会到诗文的妙处。惠洪在《冷斋夜话》中以陶渊明及唐宋诗人的诗句为例,指出:“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其妙,造句精到之至,遂能如此。似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不知者困疲精力,至死不知悟,而俗人亦谓之佳。”因此无论诗文的创作或鉴赏,必须找到悟入之门,而悟入的前提则是饱参和活参。所谓“参”就是专心揣摩,仔细玩味的意思。如能对各个时期的诗文深入体味比较,时间一长,功夫到家,自然有所悟入。这一点,宋代的诗文评论家和道学家的意见是基本一致的。如吴可强调:“学诗浑似学参禅,竹榻蒲团不计年,直待自家都了得。等闲拈出便超然。”(《学诗诗》)韩驹《赠赵伯鱼》诗“学诗当如学参禅,未悟且遍参诸方,一朝悟罢正法眼,信手拈出皆成章。”所以吕本中说:“悟入之理,正在功人勤惰之间耳。”(《苕溪渔隐丛话》)“作文必要悟入处,悟入必自功夫中来。”(《宋诗话辑佚》)所强调的都是一个意思。而理学家程颐也强调这一点,《遗书》中云:“问:张旭学草书,见担夫与公主争道,而后悟笔法,莫是心常思念至此而感发否?曰:然。须是思方有感悟处,若不是,怎生得如此?然可惜张旭留心于书,若移此心于道,何所不至”。

        如果说吴可、韩驹、吕本中等人是强调学的功苦,那么程颐强调的则是思的功夫。程颐既是宋学的奠基人,又是陆王心学的先导,他是从格物明理的认识论角度来提出专思感悟的。《二程集》中指出:“人要明理,若止一物上明之,亦未济事,须是集从理,然后脱然自有悟处。”

        (二)妙悟的对象及内容。悟有深浅,究竟悟到什么,各人的领会是不同的。

    江西诗派诸君在黄庭坚“点铁成金”,“脱胎换骨”的影响下,所悟到的大体是一套谋篇布局,练字选句的艺术方法。所谓“后山(陈师道)论诗说换骨,东湖(徐府)论诗说中的,东莱(吕本中)说话法,子苍(韩驹)论诗说饱参,入处虽不同,其实皆一关捩,要知非悟入不可。”(曾季狸《艇斋诗话》)所说的都是形式技法的东西。当然,吕本中的所谓活法,本是指“规矩具备,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夏均父集序》)的意思,但从根本上来说,也还没有脱离江西诗派的诗律与句法的范围。倒是先学江西诗派而后又能跳出其藩篱的杨万里、陆游等,经过长期的曲折的艺术实践,则悟出了大自然和现实生活才是感发诗歌生命的重要源头。杨万里曾具体谈到自己的创作经历和体会:

    “予之诗,始学江西诸君子,又学后山五字律,又学半山老人七字绝句,晚乃学绝句于唐人。学之愈力,作之愈寡……戊戌三朝时节,赐告,少公事,是日即作诗,忽有所悟,于是辞谢唐人及王、陈、江西诸君子,皆不敢学,而后欣如也……自此每过午,吏散庭空,即携一便面,步后园,登古城,采撷杞菊,攀翻花竹,万象毕来,献予诗材,盖麾之不去,前者未雠,而后者已迫。”(注:《诚斋荆溪集序》,《诚斋集》卷八十。《诚斋荆溪集序》,卷二六《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山》。)

    “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注:《诚斋荆溪集序》,《诚斋集》卷八十。《诚斋荆溪集序》,卷二六《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山》。)。杨万里悟到了摆脱一切规范束缚,师法自然,以耳目感观为创作诗材的天真创作状态,“用敏捷灵巧的手法,描字了形形色色从没描过以及很难描写的景象”(注:参见钱钟书:《宋诗选注》。),从而创造了新颖活泼,独具一格的“诚斋体”。

    与杨万里同时的陆游,早年也学江西诗派,曾跟曾几学诗。中年以后,才感悟到感发诗思的是热气腾腾的社会生活。“中年始少悟,渐若窥宏大”。在《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中,非常具体地描写了中年始悟的情形:

    “我昔学诗未有得,残余未免从人乞。力孱气馁心自如,妄取虚名有惭色。四十从戎驻南郑,酣宴军中夜连日,打qiú@①筑场一千步,阅马列厩三万匹。华灯纵博声满楼,宝钗艳舞光照席。琵琶弦急冰雹乱,羯鼓手匀风雨疾。诗家三昧忽见前,屈贾在眼元历历,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世间才杰固不乏,秋毫未合天地隔。放翁老死何足论,《广陵散》绝还堪惜。”

    热气腾腾、丰富多彩的军营生活,为陆游开拓了广阔的创作天地,激发了他的诗情,这就是他所悟到的诗家三味。“君诗妙处吾能识,都在山程水驿中”。“如子欲学诗,工夫在诗外”。正因为他感悟出这一现实生活的创作途径,所以在经历南郑军营生活之后,陆游的诗歌创作便进入了成熟阶段,创作了许多雄浑奔放的作品,自成一体,成为南宋时代的伟大诗人。

    当然在宋代也有一些人谈到在诗歌创作中运用妙悟来捕捉审美意象的问题,如叶梦得在《石林诗话》中根据谢灵运诗中的名句“池塘生长草,园柳变鸣禽”指出:“世多不解此语为工,盖欲以奇求之耳。此语之工,正要无所用意,猝然与相遇,借以成章,不假绳削,故非常情能到。诗家妙处,当须以此为根本,而苦思言难者,往往不悟。”这里所说的悟,是包含了一种意与景猝然相遇的兴会和审美直觉。这种认识,在宋代来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综上所述,严羽以前的妙悟说,从审美对象的角度说,是先由自然、书画的妙悟,再到诗文的妙悟。从创作主体的感悟来说,是由用笔技法,文学技巧的妙悟,再到师法自然,师法社会生活的妙悟。当然也涉及到妙悟中的联想、想象、灵感,直觉等问题,可以说这个时期是妙悟说的发展期。

                        二、严羽的“妙悟”说

    南宋严羽的《沧浪诗话》是一部有相当系统的诗歌理论著作,该著作从“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诗证”五方面对历代诗歌加以评说,无论在当时或后世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其中给“妙悟”一说赋予了新的内容。可以说《沧浪诗话》的出现,是“妙悟”说成熟的标志。

        《诗话》指出:“大抵禅道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且孟襄阳学力在韩退之下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上者,一味妙悟而已。唯妙悟乃当行,乃为本色。”在严羽看来,对于诗歌创作,“妙悟”比学力更重要,因此,尽管孟浩然的学力远远比不上韩愈,但他能“妙悟”,所以诗歌的成就就高于韩愈。

    可以说,“妙悟”是《沧浪诗话》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但是,只有把它和《诗话》中的“识”、“兴趣”、“熟参”等概念联系起来,才能真正把握“妙悟”的全部涵义。

    首先,“识”是妙悟的前提。《诗话》指出:“学者以识为主”。所谓识,就是对诗歌艺术特征的判别能力,它包括对诗歌风格、意境、体裁、语言等方面特点的辨识和领会。如《诗话》中指出:“盛唐诸人,唯在兴趣。”这是对盛唐诗歌创作的整体认识。“大历以前,分明别是一副语言,晚唐分明别是一副语言,本朝诸公分明别是一副语言。如此,方可具一只眼。”这是对中晚唐乃至宋诗语言特点的辨识。又如,严羽在《答吴景仙书》中,否定吴对盛唐诗“雄深雅健”的评价,而认为盛唐诗是“雄浑悲壮”。这是对盛唐诗总体风格的辨识。严羽认为,这种辨识能力非常重要。“看诗须着金刚眼睛,庶不眩于旁门小法”。“辨家数如辨苍白,方可言诗”。“作诗必须辨尽诸家体制,然后不为旁门所惑”。但仅仅有辨识能力还是不够的,因此,严羽在紧接识的后面,又提了两点要求:“入门须正,立志须高。以汉魏晋盛唐为师,不作天宝以下人物。若自退屈,即有下劣诗魔入其肺腑之间,由立志不高也。行由未至,可加工力,路头一差,愈鹜愈远,由入门不正也。”由此可见,严羽是把入门正,立志高作为识的具体要求的。

    其次,“兴趣”是妙悟的底蕴。严羽在《诗话》中明确表明要以盛唐诗歌作为师法的对象。“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澈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又说:“谢灵运至盛唐诸公,透澈之悟也,他虽有悟者,皆非第一义也”。由此可见,透澈之悟的妙悟,即是吟咏性情的兴趣。妙悟是创作主体的能力,兴趣是诗歌本体的特征,两者互为表里。了解了兴趣的涵义,即把握了妙悟的底蕴。

    关于兴趣的涵义,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兴趣就是意境(注:参见蓝华增:《沧浪诗话与意境》,《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5辑。),有人认为兴趣是诗人“情性融铸于诗歌形象整体后产生那种蕴藉深沉,余味曲包的美学特点(注:参见陈伯海:《说“兴趣”》,《文艺理论研究》1982年第2期。)”又有人认为,兴趣是文艺作品给人们的美感(注:参见张文勋:《严羽》一文,《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第3卷。),有的则认为“兴趣”是说文艺心理学所说的审美兴趣(注:参见郑松生:《严羽美学思想简述》,《文史哲》1982年第2期。)……因此,对这个莫衷一是概念,还有认真梳理的必要。

    “兴”者,触物起情也。唐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指出:“兴者起也,取譬引类,发起已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也。”兴的感发大多是由感性直觉触引外物以引起的结果,所以又称为“触兴”。

    “趣”,是指令人兴奋的某种情趣。《晋书·陶潜传》中说:“但得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唐殷fán@②在《河岳英灵集》中指出:“储公诗格高调逸,趣远情深,削尽常言,扶风雅之迹,浩然之气”,情趣对举,这个“趣”,当然是指令人感兴的某种情趣意味。

    由此可见,所谓兴趣,首先是指诗人由外物所触发的那种兴会淋漓的审美状态以及由此生发的某种情趣意味。《诗话》指出:“唐人尚意兴而理在其中”,“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师,以才学为师,以议论为诗,夫岂不工,终非古人之诗也,盖于一唱三叹之音,有所歉焉。且其作务多使事,不问兴致……”这里所提出的“意兴”、“兴致”跟兴趣的意思都是一致的。宋诗尤其是江西诗派的作品,所缺乏的正是那种一唱三叹的感染力量。《诗话》还举出唐诗中的一些例子作说明,如:“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慨;孟郊之诗刻苦,读之使人不欢。”“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感动激发人意。”这些例子都是对兴趣说的最好注解。

    其次,兴趣所创造出来的艺术境界是自然而然、浑然一体的完美整体。“故其妙处莹彻玲珑,不可凑泊”,就是这个意思。《诗话》还指出:“诗有词理意兴,南朝人尚词而病于理;本朝人尚理而病于意兴,唐朝人尚意兴而理在其中,汉魏之诗词理意兴,无迹可求。”在严羽看来,汉魏的诗是“不假悟也”,完全达到了无迹可求的境界。“汉魏古诗,气象混沌,难以句摘”。“建安之作,全在气象,不可寻枝摘叶”。唐人总体上达到“尚意兴而理在其中”的境界,而达到“莹彻玲珑,不可凑泊”境界的,只有盛唐的著名诗人:“盛唐诸公,透彻之悟也”。

    第三,诗人所创造的艺术境界,具有既真实又虚幻,既鲜明又隐约的艺术特征,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效果。对于这种特征和效果,《诗话》中用了一连串的比喻加以说明,“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其中“音”、“色”、“月”、“象”本是具体可感的事物,但它是以“空中”“相中”“水中”“镜中”为前提,来说明这些景象是虚幻的不能征实的。由此可见,严羽兴趣说的第三个特点是强调艺术境界的虚与实、隐与显的统一。这种境界,跟唐末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引述戴容州的说法相近:“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捷之前也。”

    由此可见,严羽所指的“兴趣”,就是指诗人在外物触动下兴感淋漓所创造的浑然一体、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并且具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效果。而这,正是“妙悟”说的核心内涵。但是这种妙悟能力是如何获得的呢?按严羽的说法,那就是要熟参、熟读和进行创作实践。

    《诗话》指出:“天下有可废之人,无可废之言。诗道亦如是也。”试取汉魏、晋宋、南北朝、初唐、中晚唐及本朝诗熟参之,“其实是非自有不能隐者”。严羽所说的熟参,就是广泛博览,在此基础上对历代作品进行分析比较,就可以鉴别出作品的优劣高下,以此开阔视野。在此基础上再有选择地进行学习吸取。“先须熟读《楚辞》,朝夕讽咏,以为之本;及读《古诗十九首》,《乐府四篇》,李陵苏武汉魏五言,皆须熟读。即以李杜二集,枕藉观之,如今人之治经,然后博取盛唐名家酝酿胸中,久之自然悟人”。由此可见,严羽的所谓熟读,是挑选那些能作为楷模的优秀作品进行吟咏学习,并且要“酝酿胸中”,以全身心去进行感受消化,以达到融会贯通,使作品中的美和艺术自然而然地为作者所掌握的地步。

    但熟参、熟读,只能提高自己的艺术感受能力,是妙悟的第一步,要达到透澈之悟,还必须进行艰苦的艺术创作实践。《诗话》指出:“学诗有三节,其初不识好恶,连篇累牍,肆而成章。既识羞愧,始生畏缩,成之极难。及其透澈,则七纵八横,信手拈来,头头是道矣。”所谓透澈,就是指透澈之悟。也就说,通过长期艰苦的艺术实践,艺术规律的美,就被创作主体所掌握,并且达到了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这就是妙悟的途径和方法。

    本来,参读是宋人的老生常谈,而且早在南朝齐梁时期,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中就提出过:“凡操千曲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的要求,但严羽把熟参、熟读和艰苦的艺术创作实践结合起来谈,这却是比较全面和辩证的。只参不作,往往是眼高手低,甚至是纸上谈兵;而只作不参,则无疑是盲人瞎马乱闯一场,往往只收到事倍功半之效。因此,只有把参读和创作结合起来,才是达到妙悟境界的行之有效的途径。

    由此可见,严羽的“妙悟”说,包括了以辨识为前提,以“兴趣”为底蕴,以参读创作为途径的三个层面,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特别是作为“妙悟”底蕴的兴趣说,是对先秦以来各种诗歌理论的吸取融会和发展,如先秦《尚书》中的“言志”说,《礼记·乐记》中的“感物”说,西汉《诗大序》中的“情志”说,魏晋南北朝陆机《文赋》中的“缘情”说,钟嵘《诗品》中的“滋味”说,唐代司空图的“韵味”和“思与境皆”说等,都被兴趣说有所融纳吸收。可以说,“妙悟”这一美学范畴,到了严羽手中,已经达到了成熟阶段。

                        三、元明清时期的“妙悟”说

    自严羽“妙悟”说一出,元明清不少文艺评论家都深受其影响,或承袭或发展或变异,当然也有反对的,如冯班等人。但总的说来,可以说是“妙悟”说的深化期。

    元代以谈到妙悟的有画家李澄叟、汤hòu@③等人。汤hòu@③在《古今画鉴》中指出:“东坡先生有诗云:‘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仆平生不但看画法于此诗,至于作诗之法,亦由此悟。”(注:见上海书画出版社:《中国书画全书》第675页。)汤hòu@③所谓“悟”是对绘画或诗歌创作“笔法气韵神采”的领悟。而李澄叟则用自己“自幼而观湘中山水”的切身体会,强调悟的前提,是对生活作深入细致的观察和分析。他在《画山水诀》中指出:“夫画花竹翎毛者,正当浸润笼养飞放之徒。……画花者,须访问于老圃……画山木者,须要遍历广观,然后方知著笔去处。”“若悟妙理,赋在笔端,何患不精。”(注:见上海书画出版社:《中国书画全书》第9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