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范例6篇

生理学范文1

有了教材后,我们精心制作了全英文的教学幻灯片,供实验课使用。由于以往实验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影音材料拍摄时间太过久远,或图像画面、声音等不够清晰,或和现在医学发展脱节,我们需要一些与现代医学发展同步、规范、清晰的实验操作录像。我们首先在网上搜索一些操作规范、配音清楚、质量优秀的生理实验视频素材,有些找不到理想质量的教学内容例如蛙心灌流实验就自己拍摄,在操作的关键时刻加以放大特写,并且配上准确的英文讲解,力求拍出高质量的全英文视频素材。我们还用相机拍下实验操作中的关键步骤,把照片放在幻灯片里再配上精练准确的英文讲解,使留学生更容易理解。实验教学幻灯片里穿插使用了多种多媒体手段,包括大量实验照片、逼真动画、多种视频和音频素材等,力求做到准确、生动、形象,极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2实验内容

我们给留学生一共开设了两大部分的实验内容,一是动物实验部分,二是人体机能实验。这样既让他们学习和实践到经典的动物实验,又能接触到用于人体信号记录的世界先进技术。动物实验以21世纪高等医学院校教材《机能实验学》为指导开设[2],包括蛙心灌流、反射弧、期前收缩和蛙心起搏点、呼吸运动的调节、尿量的调节、神经干动作电位、骨骼肌的单收缩与复合收缩、心率调节、小脑功能研究等经典实验[2]。人体机能实验主要应用安全性高的可应用于人体的Powerlab信号记录系统记录人体的心电图、脉搏、呼吸运动、肌电图等[3]。我们在参考国外先进的人体生理实验的基础上,设计了多个操作性强的实验,包括呼吸运动记录、血压和血型测量和血液凝固实验、脉搏和心电图记录、运动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潜水实验、人体骨骼肌收缩实验、人体肌电图记录等。留学生性格活泼、好奇心强、动手能力强,对生理实验无论是动物实验还是人体实验都具有浓厚的兴趣。我们所开设的这些实验内容都强烈吸引着他们踊跃参加。

3全英文生理实验教学授课特点

面对主要来自南亚地区的留学生授课,要求授课老师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实验课的开始阶段主要由老师讲述,介绍实验的背景原理和本次实验的目的,然后讲解实验的操作步骤,以便于留学生能融会贯通。虽然有实验的动画、录像、多媒体等各种辅助手段,大大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但关键还是要靠授课教师能够清晰准确地传达给学生实验的各项要素。在实验结束后,授课老师还需要对本次实验的结果和学生表现作出总结,并且带领学生分析此次的实验结果。这些都要求授课老师英语讲解能力强,发音标准,语言熟练,努力做到不照念PPT内容,而是用自己的语言把知识内容讲述出来。所有授课教师都花费了很多精力用于备课,积极准备PPT,准备讲稿,一遍一遍地练习,直到非常熟练,努力做到脱稿教学。在实验进行过程中,要求老师做好指导工作,随时观察学生实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且能恰当处理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学生的提问。这个环节对教师英文能力的要求更高,因为这不光涉及讲解,更重要的是与学生的交流。而我校主要招收的是来自南亚地区的学生,他们英文发音普遍不是很标准,如印度裔学生“t-d”、“b-P”等清、浊辅音不容易区分,而其他国家的留学生又有各自不同的地方特色发音和习惯等,给授课教师的英文听力带来了难度。要解决这个问题没有捷径,只有加强训练,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我们的教师积极训练自己,平时多听多看英文节目,加强听力训练,课下有时间多和学生聊天,不仅练习听力,还了解他们的文化习俗,增加对学生的了解。久而久之,慢慢习惯了他们的发音,交流自然不是问题。

4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

4.1采用启发式、提问式、互动讨论式教学留学生性格活泼、好奇心强,对生理实验具有浓厚的兴趣。在课堂上往往思维活跃、讨论问题气氛热烈,他们随时可能会打断老师的讲解提出问题,要求老师解答,或者集体讨论。他们的这一特点非常值得鼓励,也提示我们应采取启发式、提问式、互动讨论式教学方法。我们一般在实验课结束时告知他们下次实验课的内容,比如蛙心灌流,然后提出几个问题让其先进行预习,例如“蛙心起搏点在哪里?蛙心被离体后还能搏动吗?什么因素能影响蛙心的搏动呢?”然后在蛙心灌流实验课上,首先提出我们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如“有哪些因素能够影响蛙心的搏动呢?为什么?”让学生把自己收集的知识点一一列举,然后组织他们一起进行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到引导的作用,让学生自由发挥。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告诉学生本次实验的目的、原理和操作步骤。这样的教学方式大大调动了他们的兴趣,增加了他们的主动性,因为是自己参与设计的实验,他们将会非常乐意用接下来的时间和自己的实践去验证理论的正确性,整个实验使他们印象深刻,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4.2加强操作技术培训留学生好奇心和动手能力强,对生理实验无论是动物实验还是人体实验都具有浓厚的兴趣。我们要加强对他们实验操作技能的培训。在动物实验中,我们教授和训练他们使用正确规范的手术器械握持方法和操作手法,如剪皮、手术切口、气管插管、膀胱插管等手术方法。在人体实验中,教给他们正确的用于人体实验的仪器使用方法和规范操作,认真交代注意事项。实验中遇到失败,鼓励他们再次尝试,熟练操作。在实验过程中或结束后争取一段时间进行基本操作的训练,鼓励他们多动手,比如兔子泌尿实验之后,还可以训练他们进行气管插管、动脉插管等操作,力求让他们手术操作规范、熟练。这样的训练为他们以后接触临床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更为他们以后走上临床、为临床实践做好铺垫。

5加强教学管理

生理学范文2

周启星,1963年5月23日出生于浙江,现任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在环境学科领域孜孜不倦、忘我工作,建树颇丰。作为我国环境学科的“领头羊”之一,周启星教授始终站在环境学科的制高点和学术前沿,提出了一个又一个科学问题,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尤其对陆生生态毒理学有着深邃独特的造诣,不仅大大丰富了生态毒理学的理论,更为我国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生态毒理学是研究外源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体和环境生态系统的损害效应及其机理,以及预防、救治或改善措施的综合性学科,是环境基准研究和环境标准制定与修订的基础,是实施污染控制的工具。因此,它实际上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技术支撑。几乎所有在1980年代欧美各国出台的环境标准与管理方法中都需要生态毒理技术,如土壤质量标准的制定与修订,水质标准的制定与修订,化学品和排放物的安全性评价,产品生物降解能力测试,生物技术产品的管理,污染治理与修复的效果评估等,都需要生态毒理学参与并起着关键的技术支撑作用。当前,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复合污染的健康风险评估、新物质与新型材料(如纳米材料)以及转基因产品等的生物安全性与生态风险、中医药产品毒性评估等新问题时,毫无例外地需要生态毒理学知识和技术作为支撑。因此,有必要做好生态毒理学学科发展与建设的顶层设计,给予生态毒理学学科及其应用更准确的定位。

周启星教授对生态毒理学理论的最大贡献,是他总结、归纳并提出了生态毒理学的五大基本原理:1、环境毒物的剂量一效应关系原理;2、环境毒物的结构一活性相关原理;3、毒理作用的多层次效应原理;4、毒理生态动力学原理5、环境毒物的生态适应性原理。这五大基本原理的提出,对于深化生态毒理学研究以及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多层次应用,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学术影响。他还丰富和发展了生态毒理学的学科体系,指出:生态毒理学的基本分支学科是理论生态毒理学、实验生态毒理学和应用生态毒理学,理论生态毒理学涉及大气生态毒理学、水生生态毒理学、陆生生态毒理学,植物生态毒理学、动物生态毒理学、微生物生态毒理学、分子生态毒理学等则归属实验生态毒理学,工业生态毒理学、农业生态毒理学、矿区生态毒理学、城镇生态毒理学以及军事生态毒理学等应该属于应用生态毒理学的组成范畴。

他对陆生生态毒理学有着系统而高深的研究,并取得了多项具有明显创新意义的成果。首先是,他通过大量实验研究,阐明并揭示了复合污染生态效应与污染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复合污染生态效应不仅仅只与污染物或污染元素本身的化学性质有关,更为重要的是,取决于其存在的水平及其浓度组合关系;与生物种类或生态系统类型有关;还与作用的生物部位有关。他首次提出并证实了复合污染生态效应是矢量而不是标量,复合污染生态效应赋予了作用的方向和反应的模式。他对复合污染有着深刻的理解,指出:复合污染的基本内涵:1、一种以上的污染物同时或先后进入同一环境介质或生态系统同一分室2、污染物之间、污染物与生物体之间发生交互作用;3、经历化学、物理化学过程、生理生化过程和生物体发生中毒过程或解毒适应过程等三个阶段4、产生抑制、促进或独立效应。特别是他通过实验修正了教科书中一直沿用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原有定义中不完整甚至错误的提法,认为当总效应大于单独作用时效应总和,常常出现多种反应模式,至少包括正向促进/逆向促进、正向促进/逆向抑制、正向抑制/逆向促进等三大类作用情形,其中,只有正/逆促进可谓严格意义上的“协同作用”;同样,尽管总效应小于单独作用时效应总和,通常也出现3种反应模式,其中只有1种作用情形可谓严格的“拮抗作用”。他还在实验基础上归纳出“互作态”的新概念并赋予定量化内涵与定义;发现复合污染生态效应不仅存在“危害延时”现象,而且存在“危害增时”作用,即复合污染可导致某些污染物对生态系统的作用、危害时间延长。

周启星教授还把生态毒理学原理和研究成果运用到土壤环境质量基准的研究中。早在1987年,他就提出了一整套土壤环境质量基准研究与推导的方法,包括:生物生态效应方法、土壤环境背景值方法和食品卫生标准反推法。他用了整整四年时间,在基于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成果基础上,在考虑作物生态效应后,提出了中国土壤镉、汞、铅、砷和锌等重金属的环境质量基准值,为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l5618-1995)的建立、制定和颁布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做了大量实际工作。为了使获得的土壤环境基准更为反映环境污染实际,还开展了农业环境复合污染条件下相关的土壤质量基准研究,推导、提出了复合污染条件下重金属污染物、典型有机污染物的土壤环境质量基准值。近年来,周启星教授还对我国农业土壤中新型农药、抗生素和多溴联苯醚等典型新型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质量基准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鉴于我国土壤重金属和有机污染日益严重以及场地污染大量存在的情况下,周启星教授在我国率先提出并开展了污染土壤修复基准的系统研究,并成为我国这一研究领域的开拓者。2003年以来,他在我国首次提出了开展污染土壤修复标准建立的方法体系研究的设想。他多次呼吁在我国建立污染土壤修复标准,以填补我国这一领域的空白。特别是,他再次运用生态毒理学原理和研究成果,推导、提出了我国污染土壤中一些典型污染物的修复基准的建议。为我国今后建立污染土壤修复标准打下了坚实基础。

至今,周启星教授成功组织了多次与生态毒理学及其应用相关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包括首届污染生态化学与生态过程国际会议、第二届污染生态学国际会议、首届土壤环境基准国际研讨会、多次全国污染生态学大会以及中国科学院污染环境修复基准研究学术研讨会等学术会议。还作为执行主席之一,成功组织了“污染土壤修复与生态安全”第212次香山科学会议。特别是,作为主要建议人,他还提出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环境污染形成机理与生态修复”和“环渤海地区复合污染、生态退化及其控制原理”的973项目建议,并得到认可和有关方面批准,这对于我国这两个经济与社会发展最为关键地区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生理学范文3

关键词生理学双语教学体会

ThoughtsandexperienceofbilingualeducationinphysiologyCHISumin,LIUYali,HUYuzhen,PEIJianming(De-partmentofPhysiology,theFourthMilitaryMedicalUniversity,Xian710032China)

AbstractBilingualprelectionhasbeenmoreandmoreconcerned.inthecurrentsituation.Consideringthechar-acteristicandtaskofteachinginphysiology,theauthormainlydiscussedthenecessity,theexperienceaswellastheproblemsanditssolvingmethodsinbilingualeducation.

KeywordsPhysiology;Bilingualeducation;Experience

由于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英文作为一种世界性的语言,在工作和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已日益明显。各种医学的前沿知识、最新应用等也主要是用英语的,所以“双语教学”能够较好地帮助医学生掌握各学科的专业医学术语以及本专业的最新进展,有助于深化专业课程的学习。对此,国家教育部已经把英语教学提到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在大学本科教育中,除了公共英语教学以外,还提出应加强大学本科教学的双语课程建设,其中要求各高校在专业课程中开设5%~10%双语课程教学。随着社会环境和办学条件的改善,各大高校已逐步将双语教学应用到各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但是在教学效果上,双语教学必然会受到很多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教师在双语课上要同时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完成学科本身的教学任务,二是以英语为教学语言来讲解学科知识。理想的效果是使两者叠加,但有时却会顾此失彼。医学生虽然具备较好的英语基础,但由于缺乏专业医学英语的应用训练,而且多年来已习惯于母语教学,要适应英语描述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有一定的难度。我们生理学教研室根据国家教育部的精神,从目前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保证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已经在两年前就逐步开展了10%比例的双语教学工作,这种教与学双方的英语基础及教学配合,对教学效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与此同时,也带给我们对搞好生理学双语教学的一些思考和体会。

1提高认识,明确目的

首先,我们要明确双语教学的目的,目的明确才不会迷失方向,这是探讨双语教学问题的基础。引入双语教学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方面可使同学们熟悉和加深对生理学英文专用名词和术语的印象;另一方面,努力营造英语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全面提高,让学生们在学习生理学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受到更多的英文语言环境的熏陶,促进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发展,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可以加强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为将来能真正地走向世界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我们上课时采用英文板书或英文字幕的多媒体课件与中英文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用英文讲课的基础上,用汉语去讲解一些医学专业英语单词、难点,让同学们在英语课以外的专业课上也能听到英语。课程设计的初衷是要营造一种医学英语的语言环境,让学生熟悉医学英语。但具体来说,医学英语的句法文法一般比较简单,其难点在于大量的医学英语单词的拼写和发音。我们的目的应该是教学生熟悉和掌握生理学单词,而不是教英语。有人以为用英语来上课就叫做双语教学,这是片面的。其实通过朗读书写重要的专业单词,已经达到教学目的。作者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过多地教授大段的英语原文,其教学效果并不好。这与国内的某些调查分析结果有共同之处。

2充分准备,因材施教

作为教学活动的受体,学生的实际语言状况是影响双语教学的最基本的因素。现阶段多数学生很少接触过生理学的专业英语,而且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公共英语的听力都没有过关,听医学英语更是如听天书。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发现有的学生干脆放弃听课。所以,老师在授课以前应该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摸底,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以学生的英语水平决定医学英语内容的比重及讲授方式是以英语还是汉语。

授课之前,查阅大量的外文资料,对讲授的课程内容做好专业知识和专业外语的充分准备。备课时在每一章节先根据专业内容准备相关的专业词汇,从中挑选几个便于理解本章内容的基本专业词汇,以备在课堂上反复口述。平均每堂课专业词汇数量不宜超过10个,同时每个章节都准备几个典型的专业描述语句,并提前将授课内容和重要而常用的医学英语词汇整理下发给学生,方便学生的提前预习。在开始讲课时,这些典型的专业词汇和句型可用中英文穿插讲述,待学生听懂后即可全用英语反复口述,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即学会典型专业语句的描述。

另外,每章节都准备一个英语小结和相应的思考题,在对本章专业内容进行概括时,尽量将典型的专业词汇、语句融汇其中,便于同学课后复习巩固。在定期印发专业词汇、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的基础上,建立网上双语论坛或课外专业英语讲座,鼓励学生大胆用英语思考、记忆、提问和回答,在不知不觉的教育引导中,使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增强专业英语学习的兴趣。

目前我校医学生有五年制、七年制之分,他们的英语水平有高有低,运用英语的能力有强有弱。因此要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分别制定七年制学生和五年制学生的双语教学大纲和考评标准,切实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灵活多样,形式不拘

现在的双语教学处于各自为政的局面,不同学校不同教师选材不一,教授方式不一,考核形式不一。国家没有明确的教学大纲要求双语教学以何种方式进行,达到何种目标,因而不能有效地发挥双语教学的真正作用。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是以母语作媒介进行教学的大纲,只有以母语教学才能比较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并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这是因为教师和学生的母语表达及接受能力都大大高于他们的外语能力。

从受教育起,学生的语言背景都是母语,并由此建立起理解方式和思维习惯。双语教学开创了以英语作为主要教学语言的授课和学习方式,其中还包含着各学科特殊的专业表达。教学过程所涉及的专业词汇量与专业描述方式无疑是学生面临的最大挑战,这就可能影响学习者学科目标的达成。对此,作者认为在教学中英语应用可以由少到多,使用比率逐渐增大。教师根据学生的反映切换中英文,缓解学习者的语言思维压力,使其逐渐适应,以达到学科目的和语言目的的协调统一。

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还是教授生理学的专业知识而不是英语。采用以外语描述为主,以母语讲述为辅的形式教学,目的是有助于学生理解外语的学科知识内容。开始讲述时,首先通过清晰生动的语言给学生进行专业基础知识的讲解,同时通过适当的母语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尤其是每章节中的重点专业词汇和典型专业语句,以避免由于语言滞后造成学生的思维障碍,使外语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都有新收获。另外,学生理解容易的部分,则加大英语讲述的成分;学生理解困难的部分,则适当地用汉语补充解释。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不同层次的双语教学。目前双语教学过程大体上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渗透式双语教学,即把英语作为教学语言逐步渗透在教学内容中,适当加入英语教学成分,主要是专业词汇和典型专业语句。第二层次,穿插式双语教学,即有意识地把英语作为教学语言穿插于课堂教学中,并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第三层次,完全式双语教学,即把英语作为教学语言应占总课时量的二分之一以上,并能熟练运用。逐渐扩大英语作为教学语言的比例,最后达到以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的目标。

4教学互动,提高兴趣

好的方法是成功的关键,作为正处于探索阶段的双语教学,其教学方法的作用更为明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使用的英语语言应该精炼简洁,板书时重要的英语词汇要加注中文,以确保学生掌握英语和专业知识。在此基础上,应尽量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授课,对各种生理现象、生理功能的阐述,可应用丰富的多媒体手段,甚至用身体语言,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因为增加了专业英语词汇和语句的描述讲解,必然多占用部分专业知识的讲解时间;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双语教学的各种方式可以方便地体现出来,既增加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又节约了教学时间,保证了中英文穿插的学习质量,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在授课过程中,除了教师的讲解以外,更要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双语教学的效果。在讲解过程中要适时地穿插一些基础知识的提问,开始要求学生能用简单的英语单词回答问题,以促使他们在课堂上即掌握相关的专业英语词汇,然后逐步扩展为简单的专业描述语句。另外,每一部分内容留1~2个小问题作为课后作业,使学生充分练习和适应英语专业描述方式。通过这些方式既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又给他们提供用英语表述专业知识的锻炼机会。

双语课还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减轻学生的压力感和紧张感。这是由于学生长期的中文思维要一下子转变过来有点困难;另外,传统外语教学使学生在听、说方面缺少锻炼。针对这种情况,除了提高教师自身口语表述能力外,在课堂上要尽量营造轻松、幽默、热烈的气氛,以提高互动效率。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大部分同学对英语讲解的接受能力和用英语表达所学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会明显提高。

5认真思考,扬长避短

目前,在我国双语教学还处在探索阶段,正确的思想观念至关重要。生理学是一门医学基础课,教学大纲要求教师通过理论课和实验课向学生传授生理学专业知识,在一学期内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并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即要求学生从理论上掌握生理学。教师和学生的母语表达及接受能力都强于他们的外语能力,再加上不同学生的英语能力差别较大,有的学生英语听力比较差,完全无法听懂医学英语,上课时如听天书,对这部分学生双语教学的意义完全无法体现,甚至达不到最基本的教学要求。因此,过多的英语讲解可能会影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造成学生对生理学知识的理解下降,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牢固掌握和对基础医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要搞好双语教学,教师要确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将双语教学目的从以往的英语应试转变到英语应用上来;二是将双语教学安排从考虑英语语言点转变到考虑专业知识点为主上来;三是将双语教学方式从传统的以教师授课灌输知识为主转变到与专业教学相适应的注重研究方法、提出问题上来。同时,要教育学生确立正确的“受学”观念。在双语学习的过程中,要自觉克服畏难情绪,课前进行充分预习,找出疑难点,并在课中仔细寻找解答,课后也要加强对一些关键知识点的复习,从而循序渐进,在培养对双语学习的兴趣中,养成用英语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通过学以致用真正巩固双语教学的成果。

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在师资。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现阶段在我国要求老师用地道英语上课有较大难度。我们所说的与英语“亲密接触”,应该是接触比较地道的英语词句,而不是接触通过汉语思维讲出来的“中国式英语”。假如学生经常接触的是“中国式英语”,久而久之就会在不同程度上养成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语言行为,这样反而不利于他们英语水平的真正提高。所以,为了顺应时代潮流,教师应该通过包括自学、出国进修等方式提高英语水平,为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作出努力。

总之,双语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有其积极的一面,只要我们以科学的态度认真思考,一切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不断探索合适的教学方式,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一定找到一种适应现代医学教育的方式,使我们的教学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吴琼,章彦英.中国教育与教学,2003,2(11):50

生理学范文4

关键词:病理生理学;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方案

中医专业是中医院校中的一个重要专业,也是当前中医院校招生和就业相对热门的一个专业。然而在某些中医院校,中医专业在课程设计和教学等方面还存在不足。本文以病理生理学课程为例,对中医专业本科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1中医专业本科病理生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病理生理学课程学时太少 在某些中医院校中医专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中,病理生理学虽然还是一门考试科目,但学时安排很少,见表1。

从表1可见,我校中医专业本科教育病理生理学课程仅安排了24学时,是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病理生理学学时的1/3。由于课时太少,与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相比,这种培养方案不得不删除一些重要的章节(表2),从而影响了中医专业本科生对病理生理学知识的学习。

从表2可见,中医专业本科教育病理生理学学时安排太少,使中医专业本科病理生理学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相差甚远,教学内容的覆盖面因学时安排受限而无法达标。在理论授课方面,因为只安排了16学时,对绪论、疾病概论、水电解质代谢紊乱、酸碱平衡紊乱、DIC、肺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等基本内容因无学时而不能讲授。而在其它基础和临床课程的教学中,又往往认为学生已学习了相关知识而不再详细讲述,这使得学生在学习其它课程时没有相关知识作铺垫,将严重影响学生对其它课程知识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在实验授课方面,因为只安排了8学时,只能安排缺氧和休克实验,许多应该开设的实验课无法开设。这些都将严重影响中医专业本科生对病理生理学知识的学习。

1.2 学生对病理生理学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其试图在基础与临床各学科间架起"桥梁"。因此病理生理学可在各基础学科间起横向联系作用,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间起纵向沟通作用,在医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

中医专业本科生由于对自我专业的认同性较高,往往在心理上会排斥对西医基础课程的学习,认为只要学好中医课程,就可以胜任将来所从事的医疗工作。此外,由于中医专业本科教育病理生理学学时安排少,学分低(目前只有1.5分),使学生从一开始就不重视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认为没有必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学习复杂难懂的病理生理学知识,而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学分更多的课程上,这些都将严重影响学生对病理生理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2对中医专业本科教育病理生理学教学的建议

中医以其特定的学科属性,原则上应该专修,但由于社会的发展、市场的需求,以及人们的观念,单纯学习中医,难以被社会所接受。所以中医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明确要求学生不仅要系统掌握中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具备扎实的西医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且具有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病理生理学作为一门由基础医学过渡至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其教学目的正是为临床课程的学习打基础,培养学生将基础医学知识正确应用至临床疾病,对于提高中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积极的作用[2]。

对于本文列举的中医专业本科病理生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建议修改现行中医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中有关病理生理学课程的设置,适当增加学时并提高其相应学分,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应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使其明确中医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从思想上重视对该课程的学习。同时根据教学内容应适当增加实验教学内容,以此来增强中医专业本科生的学习兴趣。实验教学作为病理生理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能加深学生对有关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训练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逻辑推理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生理学范文5

关键词:中职学生;厌学;心理问题;生理问题

        1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时期教育背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职学生厌学,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现状很不容乐观

        过去我们所抓的教育教学改革都是改善了学生学习的良好的外环境——客观环境。

1.1 我们一直在进行教育改革,我们做了很多工作,我们创造了很多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我们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可是笔者作为一个从事中职教育工作十几年的教师,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我们的认识还不到位,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

1.2 我们的教育手段,从启发式教学法;五环教学法;问题导向式教学法;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法;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法;情景式教学法…等等方法,目前各种教学法的名称花样翻新。要针对过去填鸭式教学来说,的确是一种进步。比如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使新时代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无与伦比。可是,从实际应用中的教学效果来看,效果还是很有限,学生满足了感官的刺激,而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并没有多大的变化。

1.3 针对这些现象,我认为,这些都是从老师怎样教来着手抓教育的。可是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和他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是客观环境而已。客观环境的改善对学生的学习,的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可是,内因才是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2我们还要帮助改善学生学习的内环境—主观因素。主观因素是决定学生学习效果最重要的因素。

在以往的教育教学改革中,讨论研究最多的是怎么样去教的问题,很少谈到怎么样教学生去学的问题,就是谈到,也仅仅止于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并没有涉及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的问题。

要改善学生学习的内在因素,首先要分析清楚每个学生厌学的种种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我总结,学生厌学的原因有以下两个大的方面:一心理卫生方面;一个是生理卫生方面。这两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2.1心理卫生方面有以下的一些因素

2.1.1有极少数学生也的确存在着智商不高的情况,学习困难,导致厌学。但这种情况比较少,不占主流。

2.1.2不同学生思想方面有不同的错误的认识,把精力和注意力到放到了不该放的地方,导致缺乏学习的热情,从而厌学。常见的有:贪慕虚荣,比吃比穿;过早恋爱,不能自拔;不切实际,明星崇拜;不良嗜好抽烟、喝酒乱花钱;美学观念错误,染发、奇装异服等等;思想不成熟,迷恋不健康低俗的言情卡通小说,迷恋泡沫言情电视剧等。这些行为严重影响着孩子学习的精力和注意力,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不仅影响了学习,还影响到了学生的体能的发展。

2.2 生理卫生方面主要是体能的不足。体能的不足反过来,又影响了学生的智力。体能不足,是中职学生存在的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在所有关于学生学习情况的探讨方面,很少有人提到这个方面。体能不足,是他们在初中学习失败的一个因素,到中专,这种状况并没有大的改观。众所周知,学习是靠智力和体力结合而进行的,体力不行,也是导致学生厌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3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我们应该同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卫生和生理卫生状况

3.1不能像过去一样,只注重老师怎么教,还要注重学生怎么学;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还要注重学生的思想意识状态。要教会学生生活,保证学生的体能;用学生的智力指导锻炼学生的体力,以学生的体力支持和保证学生的智力。达到使学生想学习,会学习,能学好,以至于爱学习的效果。真正使学生能够愉快的生活,愉快的学习,这样我们对厌学学生的教育才算是一个完美的教育模式。

3.1 针对心理卫生方面的问题

3.1.1 “祛邪”。青少年还没有形成固定的人生观,老师一定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的事件当中,深刻分析错误的原因,一定要分析透彻,彻底摧毁学生心中形成

[1] [2] 

的错误认识。这要求老师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比较高的思辨能力,和比较高的哲学水平,一定要能理论联系实际,把抽象的大道理和生活的实际事件紧密联系起来,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才能容易被学生接受,达到预期效果。这是整个针对厌学学生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直接决定着针对厌学学生教育的成败。就像一块田地,长满了杂草,草拔不干净,就不好播种一样。

.. “扶正”。拔除了杂草,庄稼就可以比较好的发芽和生长了,想撒什么种子,每个教育工作者都知道该怎么去做了。剩下的工作,就可以很顺利灌输好的生活和学习的理念。教会学生愉快的生活,愉快而又有效率的学习。可以灌输很多好的思想品质,比如:懂得去爱护别人;勇于“吃亏”;学会感恩;会说话,会待人接物;会享受宁静生活的美,会欣赏大自然的美;知道学习的重要,相信自己能学好,尝试着去努力学习;帮助学生找好的学习方法,样记忆,怎样理解,怎样阅读,怎样…等等。

. 针对学生的生理卫生方面。教会学生怎样保持良好的体能状态,保证学习能有效率的进行

.. “吃”对于一个人很重要,一日三餐合理的话,可以吃出健康来。中专生很多不太会吃,三餐安排不太合理,会导致疾病和亚健康状态。

..  教会学生锻炼身体。良好的锻炼可以保证良好的体能和健康状态,要使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好处,尝到正确的体育锻炼的甜头,会锻炼,爱锻炼,为学习提供一个健康的体魄和愉悦的精神状态。

        .. 强调学生要保证合理的睡眠。中职学生上课睡觉是家常便饭,原因很多。在我们解决了上述问题后,再教会学生怎样合理安排睡眠,就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能快速、有效、可持续发展。

        结论

生理学范文6

【关键词】中职学生;厌学;心理问题;生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R844.2;B84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4-0101-01

1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时期教育背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职学生厌学,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现状很不容乐观

过去我们所抓的教育教学改革都是改善了学生学习的良好的外环境――客观环境。

1.1 我们一直在进行教育改革,我们做了很多工作,我们创造了很多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我们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可是笔者作为一个从事中职教育工作十几年的教师,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我们的认识还不到位,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

1.2 我们的教育手段,从启发式教学法;五环教学法;问题导向式教学法;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法;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法;情景式教学法…等等方法,目前各种教学法的名称花样翻新。要针对过去填鸭式教学来说,的确是一种进步。比如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使新时代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无与伦比。可是,从实际应用中的教学效果来看,效果还是很有限,学生满足了感官的刺激,而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并没有多大的变化。

1.3 针对这些现象,我认为,这些都是从老师怎样教来着手抓教育的。可是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和他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是客观环境而已。客观环境的改善对学生的学习,的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可是,内因才是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2我们还要帮助改善学生学习的内环境―主观因素。主观因素是决定学生学习效果最重要的因素。

在以往的教育教学改革中,讨论研究最多的是怎么样去教的问题,很少谈到怎么样教学生去学的问题,就是谈到,也仅仅止于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并没有涉及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的问题。

要改善学生学习的内在因素,首先要分析清楚每个学生厌学的种种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我总结,学生厌学的原因有以下两个大的方面:一心理卫生方面;一个是生理卫生方面。这两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2.1心理卫生方面有以下的一些因素

2.1.1有极少数学生也的确存在着智商不高的情况,学习困难,导致厌学。但这种情况比较少,不占主流。

2.1.2不同学生思想方面有不同的错误的认识,把精力和注意力到放到了不该放的地方,导致缺乏学习的热情,从而厌学。常见的有:贪慕虚荣,比吃比穿;过早恋爱,不能自拔;不切实际,明星崇拜;不良嗜好抽烟、喝酒乱花钱;美学观念错误,染发、奇装异服等等;思想不成熟,迷恋不健康低俗的言情卡通小说,迷恋泡沫言情电视剧等。这些行为严重影响着孩子学习的精力和注意力,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不仅影响了学习,还影响到了学生的体能的发展。

2.2 生理卫生方面主要是体能的不足。体能的不足反过来,又影响了学生的智力。体能不足,是中职学生存在的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在所有关于学生学习情况的探讨方面,很少有人提到这个方面。体能不足,是他们在初中学习失败的一个因素,到中专,这种状况并没有大的改观。众所周知,学习是靠智力和体力结合而进行的,体力不行,也是导致学生厌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3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我们应该同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卫生和生理卫生状况

3.1不能像过去一样,只注重老师怎么教,还要注重学生怎么学;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还要注重学生的思想意识状态。要教会学生生活,保证学生的体能;用学生的智力指导锻炼学生的体力,以学生的体力支持和保证学生的智力。达到使学生想学习,会学习,能学好,以至于爱学习的效果。真正使学生能够愉快的生活,愉快的学习,这样我们对厌学学生的教育才算是一个完美的教育模式。

3.1 针对心理卫生方面的问题

3.1.1 “祛邪”。青少年还没有形成固定的人生观,老师一定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的事件当中,深刻分析错误的原因,一定要分析透彻,彻底摧毁学生心中形成的错误认识。这要求老师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比较高的思辨能力,和比较高的哲学水平,一定要能理论联系实际,把抽象的大道理和生活的实际事件紧密联系起来,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才能容易被学生接受,达到预期效果。这是整个针对厌学学生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直接决定着针对厌学学生教育的成败。就像一块田地,长满了杂草,草拔不干净,就不好播种一样。

3.1.2 “扶正”。拔除了杂草,庄稼就可以比较好的发芽和生长了,想撒什么种子,每个教育工作者都知道该怎么去做了。剩下的工作,就可以很顺利灌输好的生活和学习的理念。教会学生愉快的生活,愉快而又有效率的学习。可以灌输很多好的思想品质,比如:懂得去爱护别人;勇于“吃亏”;学会感恩;会说话,会待人接物;会享受宁静生活的美,会欣赏大自然的美;知道学习的重要,相信自己能学好,尝试着去努力学习;帮助学生找好的学习方法,样记忆,怎样理解,怎样阅读,怎样…等等。

3.2 针对学生的生理卫生方面。教会学生怎样保持良好的体能状态,保证学习能有效率的进行

3.2.1 “吃”对于一个人很重要,一日三餐合理的话,可以吃出健康来。中专生很多不太会吃,三餐安排不太合理,会导致疾病和亚健康状态。

3.2.2教会学生锻炼身体。良好的锻炼可以保证良好的体能和健康状态,要使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好处,尝到正确的体育锻炼的甜头,会锻炼,爱锻炼,为学习提供一个健康的体魄和愉悦的精神状态。

3.2.3 强调学生要保证合理的睡眠。中职学生上课睡觉是家常便饭,原因很多。在我们解决了上述问题后,再教会学生怎样合理安排睡眠,就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能快速、有效、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解剖学

下一篇免疫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