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决心书范例6篇

期末考试决心书

期末考试决心书范文1

精选优秀诚信考试倡议书范文   期末考试于7月8—10日进行,考试期间同学们要牢记—诚信考试,我们要考出风采,考出真实成绩,考试一定过,诚信不能丢。

  如何做到诚信考试呢?

  1 端正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没有好的态度,就没有好的结果。端正态度就是你来学习的目的要端正。你应该感恩父母给你学习的机会,感恩老师传授的知识,感恩朋友给你的友爱,同时要学会排除各种干扰,消除各种杂念。一心一意想学习,全心全意谋进步。

  2 目标明确 每位同学都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让目标引领你不断前进。希望同学们每人都有自己的期末考试目标,并把自己目标写下来,时时提醒自己,时时鞭策自己。

  3 珍惜时间 期末考试与我们距离越来越近,同学们要在心中竖立一块倒计时牌,要有紧迫感和危机感,要一门心思扑到学习上。期望同学们抓紧时间,努力学习。

  4 高效复习 要有好的成绩,就必须拥有好的复习。希望同学们重视基础的训练;重视学习的效率;重视归纳总结;重视查漏补缺,扬长补短。希望那些平时学习没有抓紧,知识掌握比较薄弱的同学不要灰心,不要放弃。现在行动起来,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5 严肃考试纪律 自觉遵守考试纪律是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在“诚信考试”中,务必在考试中杜绝作弊现象。人生也正如一张大试卷,让我们把握好每一次考验自己和自我考验的机会,表现出高尚的道德水准和出色的心理状态!

  人生总是在竞争中不断超越,生命总是在拼搏中熠熠闪光。有志者,事竟成。相信每一位有梦想的学生,都会在期末考试中,用自己的努力和拼搏,为本次考试全力以赴!赢得佳绩!最后,我倡议每位同学都端正态度面对考试,以充足的准备去奔赴考场,以诚信的自我考出佳绩。

精选优秀诚信考试倡议书范文   亲爱的同学们:

  孟子曰:“车无辕而不行,人无信则不立。”诚信自古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代中学生不但要具备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更应拥有诚信做人的根本,只有具备诚实守信的品德,才能在激烈的中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0____年中考就要来临。中考是检验同学们学习成果、展示青春风采的最好机会,也是展现浦江三中优良校风和学风的重要窗口关于诚信考试倡议书关于诚信考试倡议书。为加强诚信考试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同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树立诚信考试光荣、考试舞弊可耻的观念,学校号召20____届参加中考的606名同学在中考中自觉遵守考场纪律,坚决杜绝各种考试舞弊行为。倡议如下:

  1.行百里者半九十,中考复习备考已处于冲刺时刻。努力复习,全力以赴,做好充分准备,以饱满的热情和充分的信心迎接中考。

  2.牢固树立“以诚信考试为荣,以违纪作弊为耻”的观念。排除思想杂念,聚精会神,在中考考场上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水平

  3.严守纪律,诚信考试。严于自律,互相督促,严格遵守考试纪律,自觉抵制作弊行为,守住内心的一份坚持,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关于诚信考试倡议书默认。

  4.全体班、团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团员青年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考生守则》、《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等文件明确规定了违反考试纪律的认定办法和处分办法。学校提醒同学们切不能因小失大,不要为一时的“聪明”而带来终身的遗憾。

  同学们,让我们用诚信撑起浦江三中“励志,尚学,笃行”的天空,用行动向自己、父母和老师交上一份完美的中考答卷吧!

精选优秀诚信考试倡议书范文   亲爱的同学们:

  你痛恨劣质的商品吗?你对社会上弄虚作假的现象深恶痛绝吗?时光飞逝,随着一学期紧张而充实的学习即将结束,随着期末考试的临近,你想好怎么做了吗?

  孔子曰“君子以诚为贵”,孟子亦曰:“车无辕而不行,人无信则不立”。德国伟大诗人海涅也曾经说过:“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同学们,没有诚信,个人将无法立足;没有诚信,校园将无法发展;没有诚信,国家和社会将不能进步„„国家倡导诚信,社会呼唤诚信,校园需要诚信,人人需守诚信。诚实守信是人类基本的价值规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人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勤奋学习,诚信考试,不仅是我们学校的优良传统,同时也是大学生诚实作风的最直接体现。弄虚作假,考试作弊,则是对自己实力的否定和轻视,更是对我们学校良好学风、考风的亵渎。同学们,面对考试,我们学过的知识或许可能遗忘,但我们诚信的美德和做人原则却永远不能丢弃!“生命的本质从真实开始,人格的尊严从诚信起步”。在此,学生资助服务中心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

  一、端正态度,正确面对

  期末考试是一个收获喜悦的时刻,也是一个接受挑战的时刻。期末考试既是对我们一个学期以来学习情况的检测,同时也是对我们学风和考风的检验。我们不但要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现给自己的.老师、同学、父母,更要把道德与诚信的优秀答卷交给自己!

  二、认真复习,积极备考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我们在注重平时认真学习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利用期末宝贵的时机,科学合理地安排复习时间,认真总结每门功课的重点、难点,以及本学期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复习计划,认真复习,不抱有任何侥幸心理,满怀信心地迎接考试。

  三、严守考纪,诚信应考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良好的学风、文明的考风,应当从自己、从现在做起,努力打造诚信校园。每次考试自觉携带考试证件;服从监考教师安排,严格遵守学校考试纪律;严格约束不良的思想观念,坚决杜绝任何作弊行为;弘扬诚信品质,与不良风气作斗争,勇于检举和揭发考试作弊行为。

  四、客观分析,总结得失

  “鉴诸往,知来者。”同学们,不要为一时的考试失利而悲观失望,也不要为一次取得优异成绩而沾沾自喜。一次失败不等于全部失败,一时胜利不等于永远胜利。人生的本质,不是没有失败,而是如何面对失败并走出失败。人生的意义,不是陶醉于一时胜利,而是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地夺取新的胜利。

期末考试决心书范文2

亲爱的同学们:

期末考试是我们一学年学习成果的展示,是收获的季节,也是丰收的季节,是我们所有同学摘取果实的时候。我们所有的老师、同学,从今天起、从现在起就要以“傲视群雄”的信心投入到期末考试的竞争当中去,要以百分之百的精力投入教与学的过程当中去,要以前所未有的毅力投入到决战攻关当中去,奏响每个同学人生的交响曲,书写我们学习的新篇章。

要有好的成绩,就必须拥有好的复习方法及策略,下面对同学们今后的复习提几点意见:

1、要克服急于求成的思想倾向,重视基础、重视课本,做好基本题,练好基本功,拿到基本分。

2、要重视归纳总结,对做错的题目要及时纠正。我建议每个同学都要建立一个错题记录本,一个典型问题总结本,把学习中遇到的一些有价值的知识点记下来,养成反思自我、分析错误、提高自己的好习惯。

3、要努力培养自己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在老师的统一安排下,强化专题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4、要突出“五练”,这“五练”是练规范、练速度、练重点、练技巧、练能力。练规范是指在解答计算题、实验题、问答题、论述题时,要坚决做到审题规范、解答规范,做到思路明确、书写认真、步骤清晰;练速度就是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量的题目,而且一定要保证会做的题目要拿满分;练重点就是要加大重点题型、重点专题、重点知识点的练习力度,熟练掌握这些内容的基本的解题思路和解题规律;练技巧是指在练习的过程中要分析各类题型的隐含条件,巧妙选择解题方法,掌握常见题型的解题技巧,提高考试技术;练能力就是要通过练习逐步培养自己的应变能力,能够沉着冷静地解答好每一个题目。

5、要锻炼良好的心理素质。有人说,考试三分靠水平,七分靠心理素质。这句话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谁的心理素质好,谁就肯定会发挥出高水平,肯定能取得好成绩。希望同学们要把每一次练习都当作考试,这样到正式考试时就不至于因为紧张、害怕而影响考试发挥。对待考试要做到“不烦恼、不害怕、不着急、不骄傲”,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成绩和名次。

期末考试决心书范文3

四、改革考核制度,增强综合能力

以往当代文学的考核,只以最终考试一卷决定,因而一些学生忽视日常学习,不重视平时的阅读、写作训练,等到期末考试前借来其他同学的笔记临阵磨枪,进行突击复习,考完试这些生硬记忆的知识自然又丢得一干二净,头脑里只留下分数。近几年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考试制度也相应地进行了调整。例如我校规定各科考试成绩按照平时10%、期中20%、期末70%的比例进行计算,这样学生的平时成绩被加以重视,日常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有利于培养循序渐进的学习习惯。但是由于期末成绩占70%这个比例仍然很大,不少学生还是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即便平时不努力,考试前用点功还是可以轻松过关的,因此平时不上课临时抱佛脚的现象依然存在。这显然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潜能得不到充分的调动和挖掘,更谈不上综合素质的提高,违背了现代教育培养全面创新人才的宗旨。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改革。

第一,加大平时成绩所占比例,降低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例,如平时、期中、期末三者的比例可以改为5∶1∶4或者6∶1∶3,这样的考核更能调动学生日常学习的积极性,使被压抑、浪费的学习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第二,改变考核方式,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这个实施方案包括以下两个环节。

1.平时练习

(1)在开学初的第一节课上教师可布置一次书面作业:要求学生写出自己阅读过的当代文学作品的篇名与作者,并选择一部自己最喜欢或最不喜欢的,说明理由。通过这次作业,教师可以初步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然后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指导。例如历年各班的作业普遍表明:读作品少,而且随意性大,多集中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热点作家及网络文学,而对于50年代至70年代的文学则知之甚少,有的作品连篇名都没听过。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要以教材为线索,列出必读书目,要求学生课外阅读,并写读书笔记(一学期至少两次)。经过这样的引导,久而久之,学生就会逐渐养成自觉读书的好习惯,为教学的顺利进行创造有利条件。

(2)每个单元的概述讲完之后,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重要的、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进行讲授,并布置练习题。例如有关朦胧诗这一部分内容,有的教材重点讲北岛,有的重点讲舒婷,有的重点讲顾城,孤立地看都很正确,并且各有特色,但历史地看又各有不足,加之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在深入,我们就以“比较舒婷、北岛、顾城创作的异同”为题,布置一次书面作业,然后加以点评并进行总结,这样不仅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了几种教材和当前学术前沿的相关内容,而且在比较中开拓了学生的研究视野,训练了他们的研究能力,加深了他们对作家作品的理解,可谓受益匪浅,显然是任何一种照本宣科式的满堂灌所无法达到的。

期末考试决心书范文4

Exploration of the Cause and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of "Examination Wee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lleges Examination System

――A Survey Based on Two Universities in Huangshi of Hubei Province

CHEN Haiyan, LI Hui, CHENG Yujiao, TIAN Haoping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s, Hubei Normal University, Huangshi, Hubei 435002)

Abstract The author takes the examination system as the perspective, analyze "exam week" phenomenon resulting from the examination concept, test objectives, test forms, exam content analysis of four aspects. Improvement "exam week" phenomenon, you need to change the concept of the exam, the exam objectives clearly, changing the examination form, broadening the exam content.

Key words examination weeks; exam system; cause and countermeasures

“考试周”指在大学考试前一或两周,大学生在图书馆、教室,甚至食堂等场所疯狂占位,进行整日整夜学习行为的一种现象。笔者从高校考试制度的角度出发,对湖北黄石市湖北师范学院和湖北理工学院学生进行抽样调查,以考试观、考试目标、考试形式、考试内容四个方面为切入点,探析高校出现“考试周”现象的原因。

1 调查对象及方法

为了解考试制度对“考试周”现象形成的影响,笔者对湖北黄石市文科高校湖北师范学院和理科高校湖北理工学院进行抽样调查,发放问卷280份,回收有效问卷265份,回收率为94.6%,调查对象中男生128人(48.3%),女生137人(51.7%);大一学生163人(61.5%),大二学生87人(32.8%),大三学生11人(4.2%),大四学生4人(1.5%);理科生171人(64.5%),文科生94人(35.5%)。调查围绕考试观、考试目标、考试形式、考试内容四个方面,共26题。报告以调查数据分析为基础,结合访谈,有较高可信度。

2 调查结果及分析

2.1 考试观不合理,“60分万岁”和“考高分拿奖学金”依旧盛行

考试的功能主要是:整合专业知识,检验学习成果,测评学生潜力,监督和反馈功能。但是由于现在的大学过分强调期末考试的成绩对学习效果的评定和进行奖励的作用,导致学生形成一种错误的考试观,要么60分及格就行,要么考高分拿奖学金,这样无形加剧了学生对期末成绩的功利化倾向。

表1 学生对期末考试成绩的要求(%)

从表1可见,当询问学生对期末考试要求时,60.3%学生选择“越高越好”,25.7%学生选择不高不低,13.6%学生要求只要及格就行;当询问成绩越高越好动机时,近一半学生为拿奖学金,因为期末成绩是评定奖学金的主要标准;少部分同学认为在校学习能拿毕业证就行。

在不合理的考试观影响下,学生学习目的变成应付考试,忽视课堂学习,仅在期末考试前突击背诵,达到“及格”和“拿奖学金”目的,满足短期虚荣投资行为。

2.2 考试目标不明确,教学效果检验和能力考查流于形式

考试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手段,但现行高校考试只重过程组织和成绩评定,轻考试结果反馈;高校考试的意义之一在于更充分地发挥其反馈功能,既有学生对教师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反馈,也有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学习问题重点点拨和解惑的回应。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如表2显示:

表2 学生对期末考试最大意义的看法(%)

从表2可见,仅37.4%学生认为期末考试最大意义是检验平时学习成果,17.4%和42.6%的学生认为是帮助获得学分的工具和流于形式的考核方式。在对数名学生访谈的基础上得知,他们认为大学考试只是一种形式的主要原因是其根本无法考核平时学习成果,也无法检验教学效果,成绩高低取决于学生记忆和考试能力。

由于目标不明确,学生不再在意教学效果和知识掌握程度,老师也不再在意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最后“学生为了考试而考试,老师为了考试而出题”。老师考前定范围、画重点,降低考试的激励作用,致使学生在考试前强化记忆、复习重点,怀有投机取巧和“临时抱佛脚”的心态。这又是导致“考试周”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2.3 考试形式单一陈旧,“书面测试”和“一次性”模式仍占主导

现在高校考试形式主要是“书面测试”,即教师据考查内容出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在卷面上书写答案;考核一般安排在学期末,学生成绩优劣主要取决于期末考试。考试“一次性”指只采取一次考试就评定学生成绩;该形式考试容量和时间固定,在反映教学过程和学科特点时具主观性和狭隘性。这种单一考试形式过分夸大了期末考试成绩的作用,忽略学生平时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锻炼。

表3 高校课程考核方式情况(%)

从表3可见,以期末考试的成绩作为高校某门课程的成绩的比重达63.4%,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各占一半的仅有26.0%,5.3%的学生认为他们课程考核方式是以平时成绩为主。

单一的考试形式以期末考试成绩作为最终成绩,直接导致学生不会投入很多时间精力到平时学习中,也不注重培养自己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产生学习倦怠,为考试过关,愿在考试前用一到两周强化记忆考点。

2.4 考试内容面窄、死板,“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是主要考试手段

考试内容主要涉及出题意图、范围和题型等。访谈发现,考试主要由任课老师出题,老师为完成任务多简单摘选或滕录,各学年考试内容一致且甚少涉及实践;内容侧重教材和笔记,使学生“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忘笔记”;题型以客观题为主,多只需记诵即可回答,甚少涉及类似论述题、案例分析等考察学生思维的主观题。考试内容面窄、死板,导致学生考前采取“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手段来通过考试。

表4 学生应对期末考试采取手段的情况(%)

从表4可见,仅20%学生重视平时学习,高达72.1%学生选择考试前突击的方式准备期末考试,为6.4%和1.5%学生选择随便看看和裸考。

任课老师考前画重点缩小考试范围,题型主要是记忆的客观题,卷面成绩是最终成绩的主要部分,均使学生倾向考前背知识点或做练习来达过关目的。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记忆消退的时间很快;由于考试安排在学期末,学生更加愿意选择在考试前突击,这也导致“考试周”现象形成的另外一个原因。

3 改善措施和建议

基于以上原因,笔者从考试观、考试目标、考试形式和考试内容四个方面提出改善措施和建议。

3.1 帮助学生树立合理考试观,弱化期末考试成绩影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面对学生“60分万岁”和“考高分拿奖学金”这样带有功利性的考试观,学校应加以纠正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考试观,最重要的是要弱化期末成绩的影响力,任课老师要增加考查平时成绩和综合能力,从源头上杜绝“考试周”的产生。

3.2 明确考试目标,重视教学效果检验和能力考查

考试目标的不明确,学生逐渐沦为考试“机器”,不利于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因此,高等学校需要摒弃重知识、轻能力,重检验、轻努力,以记忆书本知识的数量和掌握技艺的准确熟练为标准的评量、选拔人才的考试目标;要树立以拓宽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质量为一体,以创新教育为核心评量、选拔人才的考试观。另外,在设立考试目标时,要突出教学效果检验和学生能力考查,督促老师平时教学和学生平时学习,积极削弱“考试周”现象。

3.3 改变考试形式,根据课程和学生特点设置考试模式

单一、陈旧的考试形式让学生心存侥幸和投机心理,导致不重视平时学习,也不利于学生发展综合素质。所以,改善“考试周”现象必须改变“书面测试”和“一次性”考试模式。任课老师要根据课程和学生特点,采取闭卷、开卷、口试、笔试、小论文、读书报告、调查报告、文献综述等多种考试形式,给学生提供一个在对基础知识融会贯通的基础上质疑、探索和表达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采用多种形式的考试模式,学生就不会仅仅关注期末成绩,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弱化“考试周”现象。

期末考试决心书范文5

一、研究背景

药物经济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到了90年代初受到了美国、加拿大、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重视.该学科的研究内容传入中国则是在90年代中期,最近几年由于医改的逐步推进受到了学术界和医药产业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国内进行药物经济学授课的高校较少,如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院、沈阳药科大学等[1],积累的教学经验也较少.中国药科大学从2006年开始在本科生课程中开设药物经济学课程.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课程内容较难,不容易掌握.究其原因,可能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作为一门应用性课程,药物经济学具有较强的交叉学科的特点.其研究方法和内容涉及到临床医学、药物治疗学、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经济学、决策学、心理学及社会学等学科领域[2].其次,传统的课程教学和考核方式的设计存在一些不足.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仍然是以传统的课堂授课和期末考试考核的方式为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较差,知识掌握效果不佳.最后,教学过程与研究环境的脱节不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本研究将着重从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考核入手,加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提高学习过程考核的频率,增强授课案例和考核环境的真实性和复杂性,从而改善教学效果.这对于创新药物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3].

二、研究内容与目标

(1)适合药物经济学课程的“过程性”考核框架的探索.针对以往教学中学生反映药物经济学课程期末考试较难的问题,根据该课程的特点,探索适合药物经济学课程的“过程性”考核框架,考核形式包括学习过程的表现、案例讨论、读书报告和期末考核等多种形式.(2)药物经济学课程“过程性”考核任务设计.设计适合该课程各模块内容的考核任务库,包括案例讨论库、经典文献库和软件操作案例库等.同时,根据学习过程性考核的设计,修改期末考核内容.(3)“过程性”考核效果的评价.在试点班级实施“过程性”考核,对掌握课程知识点的程度与实施传统教学方式的班级之间进行比较,评价改革效果[4].

三、研究方法与实施

1.考核框架设计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药物经济学课程的考核形式主要是期末闭卷考试,题型涉及填空题、单选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以及论述题.尽管考试题目数量较大,但是内容相对单一,难以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而且,由于很难实现在计算机上进行考试,也很难考查学生实际操作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如药物经济学评价中采用TreeAge、Spss以及Excel软件分析相应问题,采用SF-36、EQ-5D、TTO和WTP等工具进行实际测量等.本次药物经济学课程“过程性”考核实践中,课题组设计了从课堂考勤、课前阅读及提问、课堂提问、课堂练习、现场测量、课后阅读及提问、书面测试和期末考试等多种考核形式一起构成的考核框架.通过多样的考核方式设计,力求达到两个方面的目的:第一,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力,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和加强学生解决实际研究问题的能力.第二,对学生掌握课程知识的程度进行的全面考核,有利于更为合理的评价学生课程学习成绩.根据每一章内容的特点,选择上述不同的考核形式.有些考核形式是全体学生同时考核,如考勤、课堂练习、书面小测试和期末考试等;有些考核形式每次抽取一定数量的学生进行考核,如课前阅读材料提问、课堂提问、现场测量和课后阅读提问等.2.考核任务库设计药物经济学课程“过程性”考核任务库设计是一个逐步建设和完善的过程,目前已经完成了I期建设.根据前述“过程性”考核框架,在每一章内容的教学中,都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设计了相应的考核任务库.表1已经完成的各章“过程性考核”任务数章号课前阅读及提问课堂提问课堂练习现场操作课后阅读及提问书面测试1-4--362-3--2331---3243-1-3154-121163--12-7-6-21182-11113.考核的实施选择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我校2012级经济学专业的«药物经济学»必修课作为试验班级,考核结果与2010级经济学专业该课程的成绩进行比较.在期末考试中采用与2010级完全相同的试卷(题目顺序进行了调整)进行考试,由同一个教师按照同样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学生总成绩由“过程性”考核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

四、效果评价

1.描述统计根据试验组学生的“过程性”考核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和对照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首先进行描述统计,成绩基本信息见表2.试验组和对照组样本量均为63人.试验组期末成绩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56.5分和92分,对照组期末成绩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49和92分.试验组期末成绩的均值(75.66vs74.06)和中位数(75vs73.5)略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期末成绩标准差小于对照组(8.91vs11.21),试验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方差显著小于对照组(P=0.037).说明“过程性考核”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而且能显著缩小学生之间掌握知识的差异.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4名和6名学生期末考试不及格,试验组不及格率低于对照组(6.3%和9.5%)2.分布检验对成绩数据进行分布检验,根据成绩分布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根据成绩数据绘制直方图和Q-Q图进行定性观察,结果见图1.从直方图来看,试验组“过程性”考核成绩、试验组期末成绩和对照组期末成绩均接近正态分布钟形曲线;从正态分布Q-Q图来看,三个图中的各散点均在对角线附近;因此成绩数据近似服从正态分布.计算成绩数据的偏度系数和峰度系数及其标准误(StandardErorr),并采用公式(1)计算U统计量进行统计检验.3.试验组和对照组期末成绩比较根据成绩数据分布检验的结果,成绩数据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因此可以采用两独立样本均值T检验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期末成绩.对试验组和对照组期末成绩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发现两组成绩方差差异边缘显著(P=0.057),不论采用同方差假设(P=0.376)还是异方差假设(P=0.376),两组成绩均无显著差异.因此,从均值和中位数来看,试验组期末成绩均高于对照组1.5分左右,但是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4.试验组“过程性”考核成绩与期末成绩相关性分析对试验组学生的“过程性”考核成绩和期末成绩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两者显著相关(P=0.01),相关程度中等(r=0.393).说明“过程性”考核中较好完成考核任务的学生掌握知识程度也相对更好.五、结论与讨论本次药物经济学课程的“过程性”考核改革,根据每一章内容设计了由多种形式的考核任务构成的考核框架,初步构建了“过程性”考核任务库,并选择了一个班级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发现,“过程性”考核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尤其能显著降低学生之间成绩差异,降低不及格率.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推广.较之以往的课程设计和考核方式,本次“过程性”考核实践主要有以下创新点:(1)紧密结合实际研究环境设计考核题库.本次任务库的设计内容上,讲求尽可能接近实际研究环境中遇到的问题,以实际问题解决为导向,考核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例如,有些考核任务中设计的药品价格包含了目前的原研药价格、各不同企业生产的仿制药的价格,要求进行分别的讨论和分析;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治疗产出指标中,也要求分为3天痊愈率、3天有效率、5天痊愈率和5天有效率等多个指标进行分析;在一些抗肿瘤生物药物治疗中,还涉及了高价药品企业赠药等实际做法中的成本计算.(2)突出药物经济学研究中各相关的调研和分析操作技术.在课程中加入了一些具体研究工具或分析工具的操作考核内容,包括SF-36量表、TTO、WTP、Excel统计分析、Spss统计分析和TreeAge软件等,力求让学生在操作中掌握研究方法细节,锻炼学生的动手研究能力.(3)考核形式多样.整个课程的考核框架由课前阅读及提问、课堂提问、课堂练习、现场操作、课后阅读及提问和书面测试等多种形式和部分构成,形成在课前、课堂和课后多个环节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学习监督和考核,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4)加入大量英文原文材料.在考核任务库设计中,加入了大量的英文原文阅读材料,一方面可以弥补国内药物经济学起步较晚、参考材料缺乏的问题,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阅读和学习能力.为了帮助一部分同学提高英文文献阅读能力,还在课程中安排了1-2篇英文全文文献的课堂讲解,同时也精选了一部分中文文献供学生参考阅读.(5)考核题目的综合性.在考核任务设计中,还强调了考核题目的综合性,锻炼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例如,在一些考核题目中,提供给学生最原始的病人水平数据,要求学生首先对疗效数据进行统计检验,然后决定合适的评价方法;在比较成本数据之前要求先对数据分布进行统计检验,然后再根据统计检验结果选择下一步统计检验方法;在决策分析模型构建的前提下,绘制成本效果平面,然后再进行增量分析;对EQ-5D原始数据在Excel中编辑公式进行积分计算,然后计算QALYs[5].

参考文献

[1]王施益,李洪超.对我国高校药物经济学教育开展情况的调查[J].中国药物经济学,2008(4):49-61.

[2]张方,孙利华,郭莹,韩煦,梅占军.药物经济学PBL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0(6):54-62.

[3]赵玮,徐敏,李树森.医学院校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路[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1):79-81.

[4]张海,张月磊,王欣.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9):58-9.

期末考试决心书范文6

1、超越自己。

这个世界上最难战胜和超越的不是别人,正是你自己。如何超越自己,首先要知道自己的长处和弱点。如果不知道自己的长处,你会缺乏足够的自信;如果不知道自己的弱点,你不可能超越自己。如果你的记忆力不够强,那你就要学会刻意地记忆一些公式,多花时间背诵课文,复习生字时要学会分析字形结构。如果你做题目不够细心,常犯粗心错误,那你就要学会分析做过的错题,以免今后再犯同样的错误。如果你的意志不够坚强,做了一会儿题目就想出去玩,或者喜欢和旁边的同学说话,那你要知道这是学习上的大敌,要强迫自己改正。当你发现自己在一点一点地改变自己时,你就在超越自己了,只有超越自己,才可能超越别人。

2、超越书本。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尽信书不如无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需要努力地读书,但是不能成为书的^***,不能死读书,死读书会把活人读死。读书要活学活用,要超越书本。如何超越书本呢?

①对书上写的知识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也要经常问“这样说对吗?”“好吗?”

②要学会联想和比较。

③如果能发现书中的错误就更了不起了。

3、超越老师。

我们要尊敬老师,虚心向老师学习,但是不能在老师面前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

①在学习进度上要超越老师,要养成预习的好习惯。这样,你在听课时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而不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

②尤其是在思维上要学会超越老师。在老师讲一个问题之前,就要猜一猜,他会怎么讲,老师讲完后,想一想:是否和我想的一样,在老师讲完一种题目的解法时,还要想一想有没有另外的解题方法。

③当然,你如果能发现老师的错误,那就更值得赞赏了。我想:能够发现老师的错误的学生一定是好学生。一个差生他连课都不喜欢听,还能发现错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