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手术范例6篇

子宫肌瘤手术

子宫肌瘤手术范文1

【关键词】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护理

子宫肌瘤在(30-50)岁妇女中常见,是子宫常见良性肿瘤。临床常见症状:白带增多、月经改变,部分患者出现下腹坠胀、腰酸、腰痛等;长期经量增多还会导致出现不同程度贫血[1]。临床中一般对子宫肌瘤采用性激素或手术进行治疗。因此,加强对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康复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对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进行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32例子宫肌瘤患者,年龄(27-54)岁,平均年龄(42.7±2.4)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及B超诊断。其中12例患者行子宫肌瘤挖出术,20例患者行全子宫切除术。

1.2围手术期护理措施

1.2.1术前护理

1.2.1.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术前应当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需求,给予有效的心理疏导,使其能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同时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向其讲解疾病相关知识,鼓励患者对自身感受进行表达,使患者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接受手术。护理人员还需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进行手术的目的、术后并发症的预防知识,增强患者自我管理意识,合理安排饮食和睡眠,从而使机体保证处于最佳状态,促进手术的顺利开展及术后康复[2]。

1.2.1.2术前检查术前了解患者是否存在手术禁忌症,并对各项化验及检查完善,如:心电图、胸片、B超,血常规、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以及病毒三项等。

1.2.1.3术前准备阴道准备:给予0.5%络合碘棉球在术前3d,2次/d阴道消毒;皮肤准备:术前1d进行皮肤准备,由剑突下至双侧大腿上三分之一处,双侧至腋中线进行备皮,同时对腋窝进行清洁,备皮过程中避免对皮肤造成损伤,防止感染机会增加;消化道准备:叮嘱患者术前进行8h禁食,6h禁水,术前晚及术晨分别给予一次灌肠。术前叮嘱患者保持充分休息,若具有严重焦虑者,可给予镇静药物在术前晚临睡前口服。术晨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给予患者药物过敏试验,术前半小时给予患者留置尿管及抗菌素静脉输入。

1.2.2术中护理

1.2.2.1巡回护士配合在将患者接到手术室等待手术开始的过程中,巡回护士需要对患者姓名、床号、手术方式、手术通知单进行认真核对,同时必须进行陪伴,不能单独让患者在手术室,对电刀吸引器、消毒包等进行仔细检查,提前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2-24)℃。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建立静脉通道,若患者血红蛋白低贫血、体质弱,则需要考虑在术前备血,对于一般情况良好的患者给予复方氯化钠注射液等静脉输入[3]。给予患者进一步的心理护理,从而使患者心理压力降低。配合麻醉师将患者摆好,配合麻醉。消毒之前,与器械护士、麻醉师以及手术医师对手术安全检查表进行认真核对,并做好详细记录。与器械护士一起对器械、纱布等数量进行认真清点,并详细记录。手术过程中,认真配合各项工作,对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密切观察,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1.2.2.2器械护士配合手术中所需要的所有手术器械及物品,器械护士均应当准备齐全,同时需要对手术步骤熟悉,能够熟练而敏捷地配合手术医生进行手术,从而使手术时间能够有效缩短,使患者痛苦能够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有效降低。器械护士需要将标本妥善保管,标本取出后,将标本交于巡回护士,巡回护士将标签贴于病理标本袋上,并登记,指定放置。

1.2.3术后护理

1.2.3.1一般护理患者返回病房后,需要进行6h去枕平卧,保持呼吸道通畅。护理人员对患者神志进行密切观察,对血压、呼吸、脉搏、体温进行1次/半小时监测。6h后协助患者进行翻身,1次/2h,从而防止褥疮的发生。患者病情平稳,12h后可给予其半卧位,24h后可使患者活动量逐渐增加,48h后可让患者下床活动,从而使并发症有效减少。

1.2.3.2留置针护理一般留置针保留(3-5)d,不超过7d。护理人员需要每日更换穿刺处敷料,同时对穿刺点采用碘伏消毒,盖上无菌纱布,并使用胶布进行重新固定。输液前对留置针进行检查,是否通畅,穿刺部位是否存在红肿及静脉硬化,询问患者是否存在不适等。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输液结束采用5mL0.9%的生理盐水进行冲管,用1mL肝素盐水封管[4]。

1.2.3.3导尿管护理导尿管保持通畅,避免反折和受压而导致管道不通而造成感染,每日对引流袋进行更换,同时给予会阴擦洗,2次/日。

1.2.3.4饮食护理患者术后6h可适量给予水、米汤,并指导患者少食多餐。术后2日给予流质饮食,禁止甜食、牛奶。排气后,给予患者高维生素、高热量、高蛋白、无机盐、碳水化合物半流质饮食。

1.2.3.5并发症观察及护理①疼痛护理:患者术后麻醉消失后,会感觉到疼痛,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进行鼓励、安慰,必要时给予阵痛压药物。②腹胀护理:告知患者不必过于紧张,腹胀情况会在术后2-3d自然消退,若症状没有减轻,给予患者顺时针按摩腹部。③出血护理:术后对脐部及下腹部穿刺孔敷料进行观察,若出现较多渗血,需要对敷料及时更换。④发热:术后患者一般体温低于38℃,若>38℃,并且呈升高趋势,则必须将原因查明,确定是否由于腹腔感染引起,并上报医生进行处理。

2结果

本资料选取的所有患者经有效的治疗及积极的护理,均恢复正常生活,痊愈出院。

3讨论

近年来,子宫肌瘤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对女性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在对子宫肌瘤进行治疗中,手术治疗占很大比例,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必须提高护理水平。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护理人员必须对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资料进行认真收集,对潜在的护理问题及时发现,制定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护理计划及措施。护理人员在进行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中,不仅要积极配合医生做好手术,同时应当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护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早日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王忠云.子宫肌瘤的护理体会[J].医学理论实践,20l0,23(9):l150.

[2]周康莉.子宫肌瘤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J].重庆医学,2009,38(5):621-622.

子宫肌瘤手术范文2

【关键词】子宫肌瘤;手术治疗;术式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组成。常见于30―50岁妇女,22岁以下少见。据统计,至少20%育龄妇女有子宫肌瘤,因肌瘤多无或很少有症状,临床报道发病率远低于真实发病率。子宫肌瘤确切病因尚未明了,目前治疗仍以手术为主[1],。根据肌瘤的类型选择合理的术式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关键。现对我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840例子宫肌瘤患者手术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08年6月―2010年6月我院共收治840例子宫肌瘤患者,年龄最小22岁,最大67岁,以35―45岁居多,平均42岁。本组单纯肌壁间肌瘤占39.8%,粘膜下肌瘤占21.2%,浆膜下肌瘤占7.5%,多发性肌瘤占53.2%,宫颈肌瘤占1.90%。多发性子宫肌瘤为同一病例存在多种类型肌瘤。

1.2临床表现月经改变226例,腹部包块112例,痛经10例,不孕4例,贫血127例,尿频54例,便秘6例。其余病例无临床症状。

2结果

2.1手术情况840例患者全部行手术治疗,其中行经腹子宫次全切除526例,子宫全切除251例,子宫全切除加单侧或双侧附件切除34例,6例行阴式子宫全切除术,23例行单纯肌瘤切除术。

2.2术后并发症残端出血1例,为少量出血,发生在术后3天,经保守治疗痊愈出院。尿路感染3例,表现为尿路刺激症状,行联合抗生素治疗及适量饮水治疗1周痊愈出院。

3讨论

迄今为止,手术仍是子宫肌瘤的主要治疗方法。若子宫≥妊娠子宫2个半月大小或症状明显致继发贫血者,常需手术治疗。840例子宫肌瘤手术方式分析显示,子宫次全切除术仍然是子宫肌瘤主要术式,占62.6%。

3.1子宫次全切除术随着巴氏涂片筛查、阴道镜检查及宫颈癌前病变治愈率的显著提高,子宫次全切除术被更多患者接受。子宫次全切除术切除病变子宫,保留宫颈具有以下优点:①子宫颈存在雌、孕激素受体,接受来自卵巢雌、孕激素的影响,保持女性内分泌功能有重要作用;②保留子宫颈和完整阴道,对性生活影响较少,且宫颈具有分泌粘液功能,对保持宫颈、阴道的酸碱度,防止局部感染有良好作用;③子宫次全切除的手术时间短,操作简便,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患者能较早恢复日常活动。缺点为残留宫颈有癌变可能,国内报道宫颈残端癌发生率0.24%―1.8%[2],在宫颈癌中所占比例很少。

3.2子宫全切除术对于年龄40岁以上,无生育要求者原则上行全子宫切除。全子宫切除术可以避免宫颈隐性癌或残端癌的发生。由于筋膜内全子宫切除克服了筋膜外全子宫切除的不足,该术式不需要充分分离膀胱,减少了分离子宫圆韧带、骶韧带及膀胱和宫旁组织的过程,降低了膀胱、直肠、输尿管损伤的危险性;同时,对盆底组织的影响较筋膜外全子宫肌瘤切除术小[3]。故建议选择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为佳。两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上差异无显著性。

3.3子宫肌瘤切除术适用于35岁以下,未婚或已婚未生育,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多经腹或在腹腔镜下切除肌瘤。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妇女选择晚生育,并且更加重视子宫的生理功能以及身体的完整性,子宫肌瘤切除术正在日益增加。肌瘤切除术后仍保留自然状态下的子宫与卵巢,对患者身心健康、自然渡过围绝经期及老年期有重要意义。术时在子宫局部注射缩宫素l0u,可减少肌瘤切除时的出血,效果较好。近年来,对剖宫产术中对子宫肌瘤的处理意见不一,术中是否同时切除肌瘤,需根据肌瘤的大小,部位和患者情况而定[4]。

3.4经阴道手术子宫粘膜下肌瘤脱出阴道或宫颈肌瘤突出阴道且瘤蒂不粗者,行阴式粘膜下肌瘤切除术;对生长在宫颈阴道部肌壁间突向颈管,基底较宽者,行阴式子宫颈肌瘤剜出术;对宫颈肌瘤较小,阴道松弛,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脱垂行阴式子宫切除术。

3.5术中对卵巢的处理840例子宫肌瘤手术中全子宫切除术同时切除一侧或双侧附件24例,占2.9%,其中卵巢有病变22例为正常卵巢组织。近年来,许多学者主张保留有功能的卵巢;切除卵巢,雌激素急剧减少,增加骨质疏松症、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以及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率,也可导致老年病提前发生;完全切除卵巢给妇女带来了抑郁、神经官能症、低等并发症。另外,有些学者认为,以年龄作为切除卵巢标志不合适,应重视整体的生理功能,不应对50岁以上的妇女切除双侧卵巢。术中探查双侧卵巢若正常,原则上应予保留,对良性卵巢肿瘤适当考虑选择肿瘤核除术,以保留卵巢功能。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69 ―272.

[2]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818 ―1819.

子宫肌瘤手术范文3

【关键词】宫腔镜;子宫内肌瘤切除;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415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911-01

宫腔镜下进行子宫肌瘤切除是近年来发展的一项高科技手术。宫腔镜是借助电视宫腔镜经宫颈进入宫腔对腔内良性病变进行手术治疗,具有不开腹、无切口、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在妇科领域应用广泛。

1临床资料

患者为已婚经产妇,年龄在28-56岁之间,平均年龄45岁,1-3胎不等,临床表现为月经血量过多或生理期太长,臭味的白带或血性白带。

患者均行超声检查,提示子宫增大,形态失常,肌壁间单发或多发中低回声,最大者直径10cm,子宫内膜增厚。6例患者合并有轻中度贫血,CA125等肿瘤标志物检查在正常范围。完善检查后择期气管内插管麻醉下行手助下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手术历时90-120min,术中出血在20ml左右,术后2天下床活动,术后2天拔除引流管,术后3天进食,术后1周出院,住院10天。

2术前护理

2.1心理护理虽然宫腔镜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但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开展较少,患者及家属对该手术了解不多并且患者对手术普遍存在着恐惧,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状态。在此种精神状态下实施手术,会使机体适应环境的内分泌系统遭受损害,影响免疫功能,降低机体对病毒,细菌的抵抗力,降低对手术的耐受性,增加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机会,所以心理护理十分重要。

2.2阴道准备无阴道流血的病人术前应给予0.05%碘伏溶液冲洗阴道并上药3天,每天一次。术前晚上及手术当天早上行阴道冲洗,术前排空膀胱。有阴道流血的病人应给予0.05%碘伏棉球擦洗阴道,以预防宫腔感染。宫腔镜手术一般选择至月经干净后3-7天后。

2.3饮食准备术前2日给予易消化的半流食,术前1日给予流食,嘱患者禁食易产气的食物,如牛奶、豆类食品,术前12h禁食,6h禁水,并在术前1日给予患者口服舒太清4盒以清洁肠道,目的是防止麻醉引起呕吐导致误吸,并防止肠胀气而影响术中术野显露。

3术中护理

3.1手术配合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要严格的执行相关的查对制度,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前,必须在其上肢建立的静脉通路。所有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均行硬模外麻醉,取膀胱截石位,待点到负极板贴好后,将开关打开,将其电凝功率调至60W左右,切割功率调至80W左右。对患者的外阴进行常规消毒后,将其会阴暴露在视野下,次是护理人员必须与医生配合将摄像头、电极、光源线等套上无菌套,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固定,避免术中出现脱落的情况。将手术过程中所需的各类器械进行灭菌处理后,根据手术所需的先后顺序来进行摆放,为手术操作提供方便。手术过程中,必须对各个仪器的运转情况进行严密的监视,根据手术的需求对膨宫压力进行调节,其压力通常在100mmHg以下[1],宫腔膨胀视野十分清晰时为最佳。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必须备有足够的灌流液,在此过程中还必须对宫腔排出量以及灌流量进行记录,对其差值必须及时报告,对相关活检组织进行收集,将其固定在相应的溶液中,对其进行标记后送检。

3.2术中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3.2.1出血在宫腹腔镜手术中,出血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当其出血量较少时,对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即可。当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血量较多时,必须停止手术,对其进行止血处理,并让患者在安静的环境中休息,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观察,做好相应的记录。

3.2.2子宫穿孔子宫穿孔在子宫底部较为常见,行宫颈手术、宫腔粘连严重、子宫过度后屈或前倾变异、疤痕子宫等情况均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子宫穿孔的情况[2]。此类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血压下降、腹痛、多汗、烦躁不安等,对于此来患者必须根据医嘱对患者给予10mg地塞米松和20u缩宫素快速静脉滴注,同时还必须使用抗生素来对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

3.2.3心脑综合征当患者出现膨宫以及宫颈扩张的情况时,就会使得迷走神经的张力增加,其临床表现主要为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心率减缓、恶心呕吐,情况严重时还会出现休克。

3.2.4空气栓塞空气栓塞作为宫腔镜手术中较为罕见的并发症,其致死率达到了70%以上,静脉压力低于外界空气压力,开发经脉的暴露均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空气栓塞的情况。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必须加强术中巡视,避免患者出现空气栓塞的情况。患者一旦出现此类情况就必须停止手术并对其进行及时的处理。

3.2.5水中毒水超量吸收以及膨宫液过大是导致患者出现水中毒的主要原因,将引流瓶与引流袋连接在一起来对膨宫液进行回收,以此来对膨宫液的实际吸收量进行计算,防止患者出现水中毒的情况。对于疑似水中毒的患者,必须根据医嘱对患者给予少量高渗盐水或利尿剂静脉滴注。同时还必须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血清Na+浓度进行监测。

3.2.6预防感染对宫腔镜手术的禁忌证以及适应证进行全面的把握,对手术的时机进行恰当选择。此类患者的手术时间一般在月经干净后3-7天内进行,术前对各种机械进行严格的消毒,并做好充分的应道准备工作,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的相关规程,术后对患者给予抗素治疗,确保会阴清洁,对会阴垫进行及时的更换,避免患者在术后出现感染的情况。

4术后护理

患者回病房后,护士应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及早活动除高危患者外,术后6小时内可指导患者床上适当翻身活动,6-8小时后可下床活动,并逐渐增加活动量。疼痛的护理术后病人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嘱患者行放松术多可自行缓解,若不能缓解者可给予镇痛剂。饮食护理术后12h可进流食,少食多餐,在排气前不宜进产气不易消化的食物,注意一次进食量不可过大,尤其在排第一次大便前不宜进食肉类食品,以免造成肠胀气或发生肠梗阻。常规护理去枕平卧6小时,以免过早抬高头部致使脑脊液自穿刺处渗出至脊膜腔外,造成脑压过低,牵张颅内静脉窦和脑膜等组织而引起头痛.会阴护理术后可用15000高猛酸钾或0.1%洗必泰溶液擦洗会阴,每日两次,以免造成置管期间宫腔逆行感染。

5出院指导

行宫腔镜的病人为防止宫内感染禁同房、盆浴2周,保持外阴的清洁,遵医嘱口服抗生素。术后前几天有轻微的腹痛,属正常现象,尽量不从事重体力劳动。如果出现阴道出血大于月经量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常规口服抗菌素、止血药等。

参考文献

子宫肌瘤手术范文4

腹腔镜手术是它通过肚脐附近的穿刺孔,插入一细长的内视镜,以查看盆腔和腹部器官。一般取2~3个小切口放置套管针,操作器械通过套管针进入腹腔进行手术。最早,它只适用于良性囊肿,通过穿刺抽液,然后将囊皮经过套管针取出。

由于切口小,术后往往无明显不适,术后2~3天既可以出院。国外报道,大多数患者在两周内可恢复正常工作和锻炼。

目前,妇科腹腔镜手术已经从单纯的附件(输卵管和/或卵巢)手术,发展到子宫切除以及子宫肌瘤剔除术,并进一步扩大到宫颈癌、子宫内膜癌以及早期卵巢癌等恶性肿瘤手术。这一方面要求有高科技的手术器械,如智能单/双极电凝器、超声刀、血管结扎钳等;另一方面,也要求手术者有较高的腔镜下操作技术水平。

5种情况需要手术治疗

子宫肌瘤是好发于育龄妇女的良性肿瘤,30~50岁多见。根据中华医学会《临床治疗指南》(2007年)的标准,如肌瘤小于妊娠10周子宫大小,无明显症状或近绝经期,往往不需治疗,可3~6个月复查一次。以下情况需要手术治疗:①肌瘤大于妊娠10周子宫;②月经过多、继发贫血;③有压迫症状(如尿频或排尿困难、排便困难);④宫颈肌瘤;⑤肌瘤增长迅速,可疑恶性。

子宫肌瘤的手术治疗包括子宫切除术和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切除的范围可以是全子宫切除、次全子宫切除以及筋膜内子宫切除,年轻未婚或未生育、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可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入路都可以经腹、经阴道或经腹腔镜,粘膜下子宫肌瘤可以用宫腔镜进行手术。

经腹手术:

子宫手术的三种术式中,经腹手术是最传统的手术方式,也是各种手术的基础,但腹部切口大,层次多,创伤大,术后痛苦大、恢复慢。虽然宫腔镜、腹腔镜手术与经阴道手术在妇科手术中所占比例日益提高,但某些复杂困难的手术以及处理一些手术并发症的手术,最终还需要行开腹手术。

经阴道手术:

随着微创观念的加深,更多的手术倾向于利用身体的自然腔道来完成。在妇科具有特别优势的就是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它与开腹子宫切除的程序完全相反。它是先处理宫颈周围韧带,再向上处理子宫血管及宫旁组织,最后自阴道牵出子宫,缝合阴道残端。由于子宫动脉位置较低,与开腹手术相比,其先结扎子宫动脉,所以手术中出血少。经阴手术最好的适应症是肌瘤不太大、无明显盆腔粘连的全子宫切除术。在一些医院,由于手术技术的提高,子宫次全切除和子宫肌瘤剔除术,也可以经阴道穹隆做小切口来完成,但操作比较困难。经阴手术的优点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缺点是视野小,不能全面探查盆腹腔情况。

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的手术,包括全子宫切除、次全子宫切除、筋膜内子宫切除以及子宫肌瘤剔除术,除严重肠粘连需行肠粘连分解、或子宫肌瘤过大充满盆腹腔而无操作空间者,以及有心肺疾患等内科情况不能承受腹腔高气压者,几乎适用于各种子宫肌瘤患者。

腹腔镜辅助经阴道子宫切除术:

这相当于给经阴道手术者加上了一双探查盆腹腔的眼睛,一方面仍可以借助阴道这个自然腔道取出子宫,另一方面又可以全面探查盆腹腔、分离粘连,视野更清晰。此种手术还具有以下优点,与单纯经阴道手术相比,此种手术更适合于较大肌瘤合并盆腔粘连以及需要做附件切除的患者;对于阔韧带肌瘤以及宫颈肌瘤,怀疑有输尿管损伤的情况时,腹腔镜下可以探查输尿管的走形及蠕动情况,必要时可以游离输尿管后再断扎血管,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子宫经阴道取出并缝合阴道残端后,再次探查盆腹腔,可以彻底止血,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如创面大,还可以通过套管针穿刺孔,放置引流管或三腔冲洗管。

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与保留宫颈的次全子宫切除相比,旋切宫颈内膜,即保留了宫颈组织以加强盆底支撑,又切除了宫颈癌的好发部位,预防日后残端宫颈癌的发生。子宫切除后,需要使用子宫旋切器,将子宫体粉碎后分块取出。它适用于较年轻又需要切除子宫的患者。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

子宫旋切器的使用,使得腹腔镜下剔除较大子宫肌瘤成为可能。该设备是在空心管里安装一种锋利的刀片,通电时飞速旋转,将肌瘤切成条形取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子宫肌瘤的数量、大小和肌瘤在肌壁内的深度,与手术者的经验水平也有很大关系。

子宫肌瘤剔除术,无论经腹还是经腹腔镜,都可能会发生创面渗血。经腹手术,助手可以直接钳夹或按压创面止血,有时还可以穿过阔韧带在子宫峡部上止血带。腹腔镜下剔除子宫肌瘤时,通过单极电钩切开子宫浆肌层及假包膜,双极电凝充分止血,加上腹腔的高气压也有一定的压迫作用,瘤床止血并非难以控制。最好的止血,就是迅速地缝合。

熟练的缝合技术,是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快速安全完成的基本保障。腹腔镜下缝合子宫切口,可以全层褥式包埋缝合,利用较多的浆肌层填塞,达到压迫止血,避免术后血肿形成。有些术者,为了减少术中出血,尝试结扎子宫动脉的方法,先分离结扎子宫动脉,再做肌瘤剔除,缝合时创面出血明显减少,术后通过侧枝循环,子宫的血供可以恢复。腹腔镜下操作可以使术者始终看到子宫的全貌,如切口设计是否良好,缝合后的子宫形态如何等等,可以达到与开腹手术同样满意的效果。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肠管的干扰及影响小,加上创面止血材料及腹腔防粘连药物的应用,可大大减少术后盆腔肠管及大网膜粘连的发生,使得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因而受到更多年轻患者的青睐。

先手术还是先妊娠?

对于年轻未生育的子宫肌瘤患者,是先手术还是先妊娠,各存利弊。

子宫肌瘤患者如果怀孕,一般对孕妇和胎儿均无明显危害。一般较小(小于5厘米)的肌瘤,无明显临床症状,可以先妊娠。由于妊娠子宫血流的增加,孕期子宫肌瘤容易增大,严重时(尤其是较大的肌瘤)发生红色变性,需要在孕期做急诊手术行肌瘤剔除术。子宫肌瘤合并妊娠可能引起的主要问题是:流产、早产与胎位异常(胎儿臀位较头位发生率高)。子宫下段肌瘤位置低,会影响胎儿先露部的下降,胎儿的娩出往往需要剖宫产。

孕期一般不需要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剖宫产术中是否做肌瘤剔除,各家观点也不甚统一。合并大肌瘤的产妇,因子宫收缩不良,容易出现产时、产后大出血,故有人建议术中应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而多数情况下,产后子宫肌瘤会略有缩小,且剖宫产术中子宫充血明显,剔除肌瘤时,也容易发生大出血,甚至有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产妇大出血而抢救无效死亡的病例报告,所以保守的观念是剖宫产术中尽量不做肌瘤剔除。一般浆膜下子宫肌瘤对子宫收缩的影响小,但剔除手术相对容易,引起出血的可能性小,可以同时手术,避免日后再次手术。肌壁间肌瘤容易影响子宫复旧,导致产后出血,剔除时,创面也容易大出血,因此具体情况要结合病情具体分析,特别是与产妇及家属交代利弊,争取配合。

对于较大(大于妊娠10周)的子宫肌瘤,易出现流产、早产或红色变性等并发症,可以考虑先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 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再妊娠的问题。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怀孕的产妇,最大风险在于产时可能发生子宫破裂,往往需要剖宫产分娩。至于术后怀孕的时间,比较保守的建议为术后2年后,台湾有专家建议术后6月即可怀孕。当然这首先与子宫肌瘤在肌壁间的位置有关,肌瘤距离子宫粘膜层越近(特别是穿透宫腔的),术后需要等待的时间越长。目前,北京市已有数起关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子宫破裂、胎儿死亡的病例报告。当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比如术后怀孕的时间,原来剔除肌瘤的数目多少、肌瘤位置的深浅等;与缝合后子宫切口的愈合情况也有一定关系,如切口较大,靠纤维瘢痕组织增生而愈合的子宫切口,较容易发生子宫破裂。一旦子宫破裂,无论胎儿是否死亡,都需要剖宫产取出胎儿,并行子宫切除术,产妇将丧失生育能力。因此应做到孕期定期产检,临产前尽早住院,一旦有先兆子宫破裂,及时行剖宫产术结束分娩。

② 术后复发与残留的问题。有些较大的肌瘤,虽然是单发的,有时病理结果可能是“富于细胞型子宫肌瘤”,它是介于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之间的一种病理类型,临床表现为容易复发。对于多发性子宫肌瘤,有些小如米粒的肌壁间子宫肌瘤,术中可能根本就看不到、摸不着,因此术后可能出现残留或复发。尤其是腹腔镜手术,缺乏触摸的感觉,更易造成残留。因此,对于等待生育的患者,如果是多发性子宫肌瘤,开腹手术更容易剔除得干净彻底,减少复发。

作者介绍:

子宫肌瘤手术范文5

关键词 子宫肌瘤 手术治疗 术式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生育年龄,35岁以上妇女占20%~25%[1]。子宫肌瘤病因尚未十分明确,当前治疗仍以手术为主,现将我院5年间手术治疗434例子宫肌瘤病例进行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0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共收治妇科住院患者2 280例,其中子宫肌瘤434例,占同期住院病例19.03%,年龄26~69岁,以41~51岁为最多,共310例(71.6%)。

肌瘤生长部位:434例患者中,绝大多数为肌壁间肌瘤,占59.9%。囊性变2例,其中1例为右侧阔韧带肌瘤囊性变。肌瘤生长部位见表1。

临床表现:434例子宫肌瘤患者中,322例有临床症状,占74.19%,无临床症状112例,占25.81%,其中进行妇科检查发现106例,剖宫产术中发现6例,主要临床症状见表2。

术式及选择:根据患者年龄、肌瘤部位、大小、数目、对生育的要求决定手术与否及术式选择,并尽量保留卵巢功能。434例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全子宫切除术374例(86.17%),子宫次全切除术34例(7.83%),子宫肌瘤剔除术26例(5.99%)。剖宫产术中发现6例,5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1例为多胎多发性肌瘤,进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手术方式见表3。

术后病理检查结果:434例手术后标本全部送病理检查,证实均为子宫肌瘤,其中肌瘤囊性变2例,占0.46%;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48例,占11.06%。

手术并发症:本组发生近期阴道残端出血4例,经局部处理后出血停止,术后继发贫血2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切口延期愈合,经积极对症处理愈合出院。

讨 论

临床表现: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为常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生育年龄,以40~50岁最多见,发生率为51.2%~60%[2]。本组434例子宫肌瘤中322例(74.19%)有明显的症状、体征。多发年龄段为41~51岁,310例(71.6%)。子宫肌瘤症状一般取决于其生长部位和肌瘤大小。主要表现为月经改变,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周期缩短;腹部包块、贫血及子宫增大所致的压迫症状。有112例(25.81%)无临床症状。

手术方式:迄今为止,手术是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治疗方法[3]。本组434例中全子宫切除374例,占86.17%,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恢复好,无复发,是该疾病的主要术式选择。

注意事项:根据本组资料及临床体会,子宫肌瘤术式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及对生育的要求而决定。年龄在40岁以上,无生育要求者,行全子宫切除术;年龄在35~40岁,无生育要求但要求保留宫颈者,须通过细胞学检查排除宫颈癌隐患,可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年轻,有生育要求者,选择子宫肌瘤剔除术。剖宫产术中发现的子宫肌瘤,尽量行肌瘤剔除术,若需要行子宫全切或次切除术,必须履行知情同意,告知义务后才能实施。无论选择何种术式,尤其要注意对卵巢功能的保护[4]。临床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早期无症状,提示定期体检非常必要。

参考文献

1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95~298

2 顾美皎主编.临床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901~905

子宫肌瘤手术范文6

关键词 子宫肌瘤 手术方式 分析

资料与方法

我院妇产科6年间行子宫肌瘤手术354例,患者的手术标本均由病理学检查确诊,年龄22~70岁,平均42±7岁,其中7例为剖宫产手术中发现合并子宫肌瘤,于剖宫取胎后行子宫肌瘤剜除术,其余347例为妇科子宫肌瘤患者,有生育史308例(87.0%),未生育者39例(11.0%)。将2001年1月~2003年12月子宫肌瘤患者设为对照组,2004年1月~2006年12月间患者设为观察组。354例子宫肌瘤患者中,有临床症状者300例(87.3%),无临床症状,通过妇科检查发现者47例(13.3%),于剖宫产手术中发现合并子宫肌瘤者7例(2.0%)。300例有临床症状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改变187例(62.3%),腹部包块47例(15.7%),贫血82例(27.3%),压迫症状23例(7.7%),痛经15例(5.0%),下腹胀伴腰骶部酸痛166例(55.3%)。

观察组:①如需切除子宫,对所有手术患者及其家属术前进行全面细致的心理疏导,详细告之手术方式,讲解手术范围,手术对身体的影响,术后内分泌状况及对夫妻生活的影响等方面知识,减轻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消除病人及家属不良心理行为状态。②尽量采用最小的手术范围治疗疾病,解决健康问题,保持生理解剖功能。增加子宫肌瘤剜除术的比率。③最大限度保护卵巢功能。

对照组行常规手术处理。

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结 果

手术方法:354例子宫肌瘤患者中,腹式全子宫切除术158例(44.7%),腹式次全子宫切除术102例(28.8%),腹式全子宫切除+双附件切除术33例(均为绝经妇女,术中见卵巢萎缩或有病变,9.0%),腹式全子宫切除+单附件切除术25例(7.0%),腹式次全子宫切除+单附件术17例(4.8%),腹式子宫肌瘤剜除术78例(22.0%,其中包括剖宫产术中子宫肌瘤剜除术),阴式子宫切除术5例(1.6%),经阴道子宫肌瘤切除术12例(3.4%)。

术式比较:不同年龄段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妇科子宫肌瘤患者术式比较,其中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及腹式次全子宫切除中均包括同时行单侧或双侧附件切除者,其他术式指阴式子宫切除术或经阴道子宫肌瘤切除术。30岁以下患者中,观察组行子宫肌瘤剜除术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31岁~40岁及41~50岁年龄段患者中,行子宫次全切除术者及子宫肌瘤剜除术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中>50岁以上患者均以全子宫切除术为主,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术后病理:354例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标本经病理证实,1例为肉瘤变性,其余均为子宫平滑肌瘤,合并卵巢良性肿瘤108例(32.7%),合并子宫腺肌瘤15例(42.4%)。

随访:行子宫肌瘤切除术者共78例,随机抽取20例患者进行随访,随访年限1~3年,复发3例,复发率15%。

讨 论

近年来研究发现,子宫肌瘤的形成和发展可能与肌瘤细胞染色体上特殊癌基因或肿瘤抑制基因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有关[1]。

本组患者全部为维吾尔族妇女,结婚年龄小于20岁,平均孕次高,文化程度偏低,经济地位低,易受虐待,缺乏医学知识,出现抑郁和焦虑,如需切除子宫,会担心术后能否发生改变、影响夫妻生活、性别等认知因素[2],所以对所有手术患者及丈夫术前进行心理疏导,消除不良心理行为,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子宫次全切除术可以避免子宫全切除术的缺点,由于宫颈存在雌、孕激素受体,对保持女性内分泌功能有重要作用,对性生活影响少。术前均常规行宫颈细胞涂片检查,对有可疑病例在电子阴道镜下行宫颈活检,以排除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或宫颈早期浸润癌。对年龄稍大,阴道不规则流血的病人,术前常规宫腔镜下分段诊刮以排除子宫内膜恶性病变,如无异常,对50岁以下因子宫肌瘤需切除子宫者,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宫颈切除或保留的利弊及保留宫颈术后需长期随诊的重要性,尊重患者意愿,医患共同商议尽可能保留宫颈。剖宫产术中发现子宫肌瘤,尽量剜除,避免带瘤生存及再次手术[3]。对生育年龄组中发生子宫肌瘤患者,尽量采取肌瘤剜除术,这样既能保留生育功能,又不影响卵巢血运,保持性激素分泌功能。对50岁以下患者,虽无生育要求,但症状不明显,肌瘤数目为单发,本人要求保留子宫者均采用腹式子宫肌瘤剜除术。50岁以上妇女,如未绝经或检查卵巢未见萎缩者,可考虑保留双侧或一侧附件。如已绝经,卵巢萎缩明显者同时切除双侧附件。

子宫肌瘤的手术治疗,应注意个体化,具有针对性,达到既能解除病人的痛苦,又能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林俊,张俊美.子宫肌瘤的病因及研究进展.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1,17(3):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