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养殖论文范例6篇

肉牛养殖论文

肉牛养殖论文范文1

[关键词] 农村 肉牛养殖 问题

[中图分类号] S8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8-0210-01

牛属于食草动物,牛肉的特点是高蛋白、低胆固醇、低脂肪,且营养丰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牛肉越来越受到欢迎,使得肉牛养殖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这对肉牛的养殖带来了很好的机遇。然而当前环境下,农村肉牛养殖业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牛舍的建设不合理

农村肉牛养殖一般是小规模的养殖,大多数养殖户都是将家中的旧房改造成为牛舍,改造而成的牛舍中牛床往往会凹凸不平,牛舍矮小、空气污浊,不能保证牛舍日常的通风换气,同时也不利于牛舍夏季的降温,而冬春季又过于寒冷潮湿,甚至有的牛舍难挡风雨,光照条件也得不到满足。肉牛每天都在这样的环境之中,会严重的影响到肉牛的健康,影响肉牛的增重。为了改善肉牛的生活环境,首先要对牛舍进行改进,肉牛养殖户要确保牛舍冬暧夏凉,并且要保证牛舍的通风和光线充足。

二、肉牛的肉质不佳

农村养殖户一般是到农村市场挑选本地的水牛或者黄牛作为种牛来自繁饲养,其后代大多数用来出售。而黄牛的体型一般较小,生长速度也比较慢,出栏时间相对比较长。水牛的体型相对黄牛比较大,但水牛的屠宰率比较低,饲养的周期更长,产肉量也比较低,肉质相对较差。肉牛与黄牛或水牛配种进行繁殖,往往会造成后代的品种不良,导致肉牛的增重慢、肉质差、不易消化,从而导致肉牛的销售价格受到影响。

三、饲料营养不全面

天然牧草的数量不足,对于放牧的肉牛来说,不能很好的满足肉牛的需求,从而会使肉牛的增重变得缓慢。虽然农村也有种植牧草来喂牛,但是牧草的种类过于单一,牧草的产量虽然高,但不能提供肉牛足够的营养,尤其是缺乏蛋白质,这会严重影响到肉牛的增重速度。而到了冬季,如果没有贮存足够的优质牧草,而是以农作物的秸杆来喂肉牛,严重的不能满足肉牛的营养需求。同时,农村肉牛养殖户由于资金的紧缺,科学饲养管理技术运用不当,认为饲喂营养全面的全价饲料会影响肉牛的品质,很少用营养达配全面的高蛋白精料来喂养肉牛,从而严重影响肉牛的生长,导致牛肉品质下降。

四、繁殖技术落后

农村小规模的肉牛养殖户基本上没有学习过肉牛的繁殖技术,对公母肉牛往往采取的是混群放养的政策,使肉牛自由进行。没有人工管理的,往往会造成肉牛过早进行,也会出现近亲繁殖的现象,从而导致肉牛的后代早产、体重不足、体制较弱、生长缓慢、增加出栏时间等问题。而推广肉牛的人工受精技术能够节约成本,同时也可以克服本交造成的配种困难的问题,但人工受精有很强的技术性要求,养殖人员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培训才能较好的掌握并应用该技术。

五、不注意肉牛的防疫工作

当前农村小规模的肉牛养殖户往往不注意肉牛的卫生防疫工作。当肉牛患病时,会不断的用药把肉牛的病治好,但一般养殖户的消毒防疫意识很低,舍不得花少量的钱去做好肉牛的消毒防疫工作。由于在牛舍内没有专门的消毒池,牛舍也不定期消毒处理,也没有及时对肉牛注射防疫针,肉牛一旦患病,特别是患上传染病时,就会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农村肉牛养殖户应该注意定期对牛舍进行消毒,尤其是在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更要注意消毒措施,同时也要增加牛舍消毒的次数。养殖户需要树立消毒防疫的意识,根据本地区肉牛疫病的发生情况,给肉牛注射相应的疫苗,同时也要注意饲料的安全卫生,保证牛舍的干净。

六、销售渠道不畅通

农村的肉牛市场体系不完善,缺乏规范的活牛交易市场,肉牛的交易一般是牛贩子在村里收购肉牛。农村的肉牛养殖一般采用零散的小规模养殖经营,这种性质就使得农村肉牛养殖呈现分散饲养的状况,且饲养量相对比较少且不集中,品种低劣,不能很好的吸引有竞争力的外来购牛户。即使有购牛户来购买肉牛,而肉牛养殖户本身缺乏市场价格判断,这就会使养殖户受到经济损失,从而挫伤农民养殖肉牛的积极性。如果肉牛没有及时的销售出去,养殖户只能继续饲养肉牛,而对于饲养时间过长的肉牛来说,其肉质就会下降,无形中增加饲养成本;即使最终销售出去,也会影响肉牛的销售价格。因此,当前农村肉牛养殖缺乏畅通的销售渠道对养殖户有很大的影响。

七、结语

本文主要对当前环境下农村肉牛养殖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牛舍的建设不合理、肉牛的肉质不佳、饲料营养不全面、繁殖技术落后、不注意肉牛的防疫工作、销售渠道不畅通等,这些问题如果不引起重视,会对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同时也不易于农村肉牛养殖业的发展。而在提出改善农村肉牛养殖问题的对策时,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推广科学的养殖技术,推行科学的养殖模式,使农村肉牛养殖产生良好的市场竞争力,最终使农民受益,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陶佑强. 我国南方肉牛养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讨[J].西川畜牧兽医:牧业论坛.2007(05):22-23.

[2]汤绍贤,邱务喜. 松阳县肉牛养殖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2(07):473.

[3]南涧. 山区肉牛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畜牧业:生产指导.2009(08):69-70.

肉牛养殖论文范文2

关键词繁殖期;医学重点;临床医学监护;保健

中图分类号S858.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2-0243-01

家畜繁殖在畜牧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畜牧业生产中的关键环节之一[1]。繁殖期是涉及多学科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包括胎儿生理学、生化学、遗传学、内分泌、生殖免疫、病理学、繁殖期疾病及环境卫生学等多门学科。繁殖期保健最终的目的是保证母子在生殖过程中的健康和安全。运用理论和实践中的方法和技术,对孕产者和新生儿的健康进行预测、监护、喂养管理、环境及医疗措施,提供了新的手段,使肉牛优生优育。医学保健工作也就从受精卵着床和胚胎形成开始,直到产后28 d结束。这段时间所发生的预产畜死亡,胎儿夭折、难产,并发病及饲养管理等医学问题,总称为繁殖期医学。所以,肉牛产者对繁殖期医学问题的掌握和认识是十分重要的。

1围产期肉牛医学保健重点

1.1怀孕早期

对育龄母牛,重点是配好种,提高母牛的繁殖力,增加优秀个体数量,实现肉牛产肉力。首先,建立基因库和人工受精站,提高受胎率;其次,预防早期流产及合并症,控制母牛空产。

1.2怀孕中期

牛胎渐现雏形,子宫渐增,母牛出现明显的怀孕现象。这时胎儿的生长发育与母体的营养摄入量显著有关,是培养壮牛犊的重要时期。一般新生牛犊出生重与孕产牛营养摄入量呈正相关,由于孕牛摄入营养量受到限制,为保证胎儿的生长健康,一定要加强饲养管理,必要时添加含V、VC及铁、锌等的饲料。

1.3怀孕晚期

胎儿发育基本完成,胎盘也发育完整,胎儿的生活基本安定。应注意母子系统的监护、胎动和防治怀孕母牛的疾病。

1.4分娩期和产后期

胎儿发育成熟,自然分娩。这期间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做好母子保健,包括饲养管理、医护、防治产后生殖道损伤、感染(如炎)及新生牛犊的疾病(如早产、喂养、低体重、肺炎、腹泻等);二是让母牛的神经系统自行调节,或帮助其生殖道系统尽早恢复机能,从而提高母牛生育力。

2繁殖期中孕体与母体的关系

在妊娠期中,孕体是一个分子信号单位,对母体而言,孕体起积极主动的作用。牛受精卵是在母体周期的第16天着床。从内分泌学来说,孕体抗溶黄体的作用,是由胚胎期中受精卵的滋养层细胞核胎盘产生,妊娠一旦建立,黄体保留就变成妊娠黄体,维持怀孕。

当孕体与母体的正常生理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发生紊乱,导致二者关系破坏,即可引起疾病。控制疾病,广泛使用人工受精,使用激素调节母体生殖免疫作用,促使孕体与母体相互调节,维持孕体在母体中健康发育,提高受胎率[2]。

3繁殖期临床医学监护

繁殖期中母体过肥过瘦均不利于繁殖性能的提高,母体的营养水平要按各孕期营养水平标准,保证母体提供胎儿营养需要,精心设计母体的全价营养,维持母体的体态,有利于繁殖力的发挥。在商品肉牛生产过程中,采用杂交改良方法,用纯种与当地肉牛进行杂交,杂交犊牛生长快,发育好,初生体重大,肥育性能好,产肉多,肉质鲜嫩。伴随现代肉牛生产方式,目前已经推广和正在实施建立肉牛生产基地,在生产上有了更新的认识,更加重视临床医学监护工作。

3.1早期妊娠诊断

肉牛生产,早期妊娠诊断,可以减少母牛空怀,提高繁殖力。目前,肉牛怀孕诊断最适用的方法还是直肠检查和激素激发试验,极为简单且实在。一是直肠检查:其优点在于,怀孕超过20 d,即可出诊;40 d能确诊;能大致确定怀孕时间;还能诊断不孕母牛,也是一个重要的方法。二是激素激发试验:配种20 d,肌注药物。观察母牛,若周期不反转,可认为怀孕;若出现现象,即为未怀孕。

3.2临产前后监护

产前检查预产期,了解妊娠的全过程,做好临产中健康检查和接产工作。产后母牛的复原,如胎盘的排出和恶露排出情况,产后第1次的时间,产后不定的应及早检查,查明性质和原因,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案,尽可能提高繁殖力。

4繁殖期用药

繁殖期疾病,既有遗传因素,也有环境因素(病原体),二者任何一种都能破坏孕体与母体的关系,从而引发繁殖期疾病。当前,控制或减少母子的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地区养殖业发展程度的标志之一。

4.1难产

正常分娩取决于产力、产道和胎儿三因素,如果三者相互适应,胎儿产出就顺利,否则分娩就异常。

解决难产基本原则就是尽早发现,及时处理,利用牵引拉出胎儿。根据情况,用手术助产或剖腹手术,而后加强护理,一般用抗菌素消炎2~3 d,对体质和食欲差的肉牛,应给予补液,常用10%葡萄糖1 000~2 000 mL、10%安那加20 mL、(下转第246页)

(上接第243页)

维生素50 mL混合静注,以提高食欲和体质。

4.2产后感染性疾病

产后期指分娩后42 d,这段时间中,主要有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统称产后感染。分局部和全身性感染疾病2种。局部感染有阴道、阴门、子宫等产后损伤,由病原感染而发炎。处理基本原则是抗菌消炎,防止炎症扩散,处理方法是清洗涂擦消炎药物,向子宫灌注抗菌药物。全身感染细菌及病毒通过感染而进入血液,母牛表现沉重的全身症状,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心跳增强,精神差,食欲下降或绝食。处理原则:清理病灶,抗菌消炎,增强母牛抵抗力;采用全身与局部相结合的治疗方法[3]。

4.3繁殖期中母牛的生育力恢复

母牛的生育率系指繁衍后代的能力,常用一次受精的受胎效果表示,产后乏情,长期近亲,生殖系统的疾病等都会导致生育能力降低。

当前,我国农村多数是以粗饲料为主,很少补喂全价饲料,所以出现母牛过长,使当年不能及时配种妊娠,从而降低母牛的繁殖率。母牛主要表现在产后营养性乏情,产后泌乳乏情等。要用科技理论指导实际,加强饲养管理,兼并使用药物激素,来促使母牛生殖卵巢由间隙态转入活跃状态,诱导其,做到实时配种,减少空怀现象[4]。

总之,在畜牧业生产当中,对健康母牛给予合理的营养,进行良好的管理,常用先进的繁殖技术和正确的医疗措施,使母牛尽可能恢复生育和正常怀孕,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不孕和空怀,但事实上只要任何一头母牛出现不或异常,都不能达到母牛的最高生育力,也可以说畜牧业生产就达不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肉牛保健有必要重视繁殖期医学。

5参考文献

[1] 刘以洪.肉牛繁殖注意那些事[N].云南科技报,2012-09-14(003).

[2] 吕纪增.肉牛繁殖新技术[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5-08-07(005).

肉牛养殖论文范文3

关键词:繁殖期;医学重点;临床医学监护;保健

中图分类号S858.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3)12-0243-01

家畜繁殖在畜牧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畜牧业生产中的关键环节之一[1]。繁殖期是涉及多学科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包括胎儿生理学、生化学、遗传学、内分泌、生殖免疫、病理学、繁殖期疾病及环境卫生学等多门学科。繁殖期保健最终的目的是保证母子在生殖过程中的健康和安全。运用理论和实践中的方法和技术,对孕产者和新生儿的健康进行预测、监护、喂养管理、环境及医疗措施,提供了新的手段,使肉牛优生优育。医学保健工作也就从受精卵着床和胚胎形成开始,直到产后28d结束。这段时间所发生的预产畜死亡,胎儿夭折、难产,并发病及饲养管理等医学问题,总称为繁殖期医学。所以,肉牛产者对繁殖期医学问题的掌握和认识是十分重要的。

1围产期肉牛医学保健重点

1.1怀孕早期

对育龄母牛,重点是配好种,提高母牛的繁殖力,增加优秀个体数量,实现肉牛产肉力。首先,建立基因库和人工受精站,提高受胎率;其次,预防早期流产及合并症,控制母牛空产。

1.2怀孕中期

牛胎渐现雏形,子宫渐增,母牛出现明显的怀孕现象。这时胎儿的生长发育与母体的营养摄入量显著有关,是培养壮牛犊的重要时期。一般新生牛犊出生重与孕产牛营养摄入量呈正相关,由于孕牛摄入营养量受到限制,为保证胎儿的生长健康,一定要加强饲养管理,必要时添加含V、VC及铁、锌等的饲料。

1.3怀孕晚期

胎儿发育基本完成,胎盘也发育完整,胎儿的生活基本安定。应注意母子系统的监护、胎动和防治怀孕母牛的疾病。

1.4分娩期和产后期

胎儿发育成熟,自然分娩。这期间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做好母子保健,包括饲养管理、医护、防治产后生殖道损伤、感染(如乳房炎)及新生牛犊的疾病(如早产、喂养、低体重、肺炎、腹泻等);二是让母牛的神经系统自行调节,或帮助其生殖道系统尽早恢复机能,从而提高母牛生育力。

2繁殖期中孕体与母体的关系

在妊娠期中,孕体是一个分子信号单位,对母体而言,孕体起积极主动的作用。牛受精卵是在母体发情周期的第16天着床。从内分泌学来说,孕体抗溶黄体的作用,是由胚胎期中受精卵的滋养层细胞核胎盘产生,妊娠一旦建立,黄体保留就变成妊娠黄体,维持怀孕。

当孕体与母体的正常生理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发生紊乱,导致二者关系破坏,即可引起疾病。控制疾病,广泛使用人工受精,使用激素调节母体生殖免疫作用,促使孕体与母体相互调节,维持孕体在母体中健康发育,提高受胎率[2]。

3繁殖期临床医学监护

繁殖期中母体过肥过瘦均不利于繁殖性能的提高,母体的营养水平要按各孕期营养水平标准,保证母体提供胎儿营养需要,精心设计母体的全价营养,维持母体的体态,有利于繁殖力的发挥。在商品肉牛生产过程中,采用杂交改良方法,用纯种与当地肉牛进行杂交,杂交犊牛生长快,发育好,初生体重大,肥育性能好,产肉多,肉质鲜嫩。伴随现代肉牛生产方式,目前已经推广和正在实施建立肉牛生产基地,在生产上有了更新的认识,更加重视临床医学监护工作。

3.1早期妊娠诊断

肉牛生产,早期妊娠诊断,可以减少母牛空怀,提高繁殖力。目前,肉牛怀孕诊断最适用的方法还是直肠检查和激素激发试验,极为简单且实在。一是直肠检查:其优点在于,怀孕超过20d,即可出诊;40d能确诊;能大致确定怀孕时间;还能诊断不孕母牛,也是一个重要的方法。二是激素激发试验:配种20d,肌注药物。观察母牛发情,若发情周期不反转,可认为怀孕;若出现发情现象,即为未怀孕。

3.2临产前后监护

产前检查预产期,了解妊娠的全过程,做好临产中健康检查和接产工作。产后母牛的复原,如胎盘的排出和恶露排出情况,产后第1次的发情时间,产后发情不定的应及早检查,查明性质和原因,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案,尽可能提高繁殖力。

4繁殖期用药

繁殖期疾病,既有遗传因素,也有环境因素(病原体),二者任何一种都能破坏孕体与母体的关系,从而引发繁殖期疾病。当前,控制或减少母子的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地区养殖业发展程度的标志之一。

4.1难产

正常分娩取决于产力、产道和胎儿三因素,如果三者相互适应,胎儿产出就顺利,否则分娩就异常。

解决难产基本原则就是尽早发现,及时处理,利用牵引拉出胎儿。根据情况,用手术助产或剖腹手术,而后加强护理,一般用抗菌素消炎2~3d,对体质和食欲差的肉牛,应给予补液,常用10%葡萄糖1000~2000mL、10%安那加20mL、(下转第246页)

(上接第243页)

维生素50mL混合静注,以提高食欲和体质。

4.2产后感染性疾病

产后期指分娩后42d,这段时间中,主要有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统称产后感染。分局部和全身性感染疾病2种。局部感染有阴道、阴门、子宫等产后损伤,由病原感染而发炎。处理基本原则是抗菌消炎,防止炎症扩散,处理方法是清洗涂擦消炎药物,向子宫灌注抗菌药物。全身感染细菌及病毒通过感染而进入血液,母牛表现沉重的全身症状,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心跳增强,精神差,食欲下降或绝食。处理原则:清理病灶,抗菌消炎,增强母牛抵抗力;采用全身与局部相结合的治疗方法[3]。

4.3繁殖期中母牛的生育力恢复

母牛的生育率系指繁衍后代的能力,常用一次受精的受胎效果表示,产后乏情,长期近亲交配,生殖系统的疾病等都会导致生育能力降低。

肉牛养殖论文范文4

【关键词】肉牛;肉牛养殖;现状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膳食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牛肉消费总量逐步增长,而肉牛养殖尤其是规模化、产业化养殖发展滞后,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因此加快肉牛产业化发展是适应市场经济和适应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是市场前景广阔、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的朝阳产业,也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重要要求。

1 兴仁县肉牛养殖现状分析

1.1 饲料资源丰富

我县玉米秆、稻、麦秆等秸秆资源十分丰富,年产量达1100多万吨,还有藤蔓可供家畜食用。全县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每年鲜草总产量可达5000多万吨,还有大量的玉米、马铃薯、糠麸等粮食及其副产品都可为肉牛提供饲料资源。近几年来,我县在冬季闲田上种草育牛,使先行一步的养牛大户受益,激发了周边一大批农户的养牛热情,只需稍加引导和扶持,即可掀起本县养牛热潮。

1.2 良好的国内外形势和良好的政策环境

1.2.1 肉牛产业发展国内外形势看好

世界肉牛市场已经恢复,行情看涨。我国肉牛行业出口规模将不断扩大,国内需求旺盛,牛肉价格将以持续上升为主要趋势。

1.2.2 肉牛业发展政策环境良好

近几年,畜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注重牧业的发展,近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对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提出明确要求。从2012年开始,省委省政府将加一步加大对畜牧业发展项目的扶持力度,加大肉牛业的投资。

1.2.3 牛肉消费需求平稳增长

国内消费市场除在城市仍有扩展的空间外,在农村有着更大的增长潜力。

1.3 独特的自然环境优势

兴仁气候温和,饲草料资源丰富,无污染的生态环境,为牛业发展提供了优良的自然条件。目前我县用于牛肉生产的品种参差不齐,有土种牛,又引进品种与土种牛的杂交后代,也有淘汰的役用牛等,这些品种在产肉性能、生长速度、肉质等方面与专用牛品种有明显的差距,大多属于中低档次,效益低下。因此,充分利用“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规模化、产业化养殖优质专用肉牛,提高肉牛档次和产量,提高产品竞争力,创造更好的收益。在此基础上,同时高起点的抓好肉牛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设,生产加工出高利润、高效益的“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等高端产品,并适时新上一批以肉、皮、骨等为原料的系列精深加工项目,延伸产业链条,拓展加工增值空间,这样即培育创造了一批名优品牌,更带动了肉牛产业做大做强,更快更好发展。

2 具体措施

2.1 建立健全的肉牛业发展工程体制和运行机制

兴仁肉牛业发展应采取多元化的运行机制,以企业龙头带动,以场带户和专业合作社带领专业户养殖为主,辅之以散户养殖,全面推进肉牛业的标准化、规模化进程。要在壮大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上取得新突破,着眼增强竞争力、提高带动力,努力做大做强一批龙头企业,带动农户扩大生产,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我县畜牧、草地部门应加强调研,切实摸清我县肉牛发展的各种资源,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及现代畜牧业发展要求,制定我县发展肉牛规划和优势区域布局,指导肉牛产业化工程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2.2 建立健全的利益联结机制

肉牛业的发展,需重点扶持养殖、加工企业和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发挥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和合作社的组织作用,按照“市场引导、政府指导、以场带户、互化风险、共谋发展”的方式运作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政府作好政策、组织、协调、融资保障的同时,做好企业和农户的分工合作,农户饲养能繁母牛,为企业提供育肥和生产用牛,为企业承担繁殖风险;企业饲养育肥肉牛,进行产品加工,面向市场进行销售。应在整个产业链中,农户饲养能繁母牛和犊牛周期较长、效益相对较低,而企业饲养育肥牛效益相对高,产品加工增值空间大,所以企业要树立广大农户是第一生产车间,没有农户企业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理念,竭诚为农户服务,让利给农户。

2.3 引进和建立肉牛业发展利益激励和补偿机制

在实施肉牛业发展工程中,须抓住当前发展养牛业的大好机遇,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加强养牛业工作力度,做到政策引导,财政扶持,技术支持,典型引路,不仅有效的制止了养牛业滑坡的形势,并出现了大发展的势头。在大发展的势头中,出现了三个现象:一是数量增加,质量提高,不仅育肥牛出栏多,基础母牛也明显的增加,效益显著;二是养牛户数减少,户均养牛头数增加,出现了一大批家庭牧场;三是城镇有资金的下乡办牛场的养牛人逐年增加,以家庭为单位的养牛场也越办越大。后两者成为发展养牛业的带头人。且“十二五”期间应着力引进、培育和壮大肉牛产品加工企业,通过牛肉的深加工看,不断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增加产品品种,扩大市场空间,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同时通过企业利润的提高,合理让利给养殖户,增强肉牛产业的发展后劲。

肉牛养殖论文范文5

一、规划区基本情况

规划区2012年末生猪、奶牛、肉牛和肉蛋鸡存栏量分别达到88.71万头、8.54万头、27.62万头和598.80万只,分别只占全省同期的3.78%、3.16%、6.75%和3.39%;生猪、肉牛和肉鸡出栏量分别达到130.00万头、26.04万头和756.81万只,分别只占全省同期的4.00%、8.63和2.97%,无论畜禽存栏和出栏量在全省所占比重相对来说均较低。2013年末规划区生猪、奶牛、肉牛和肉蛋鸡存栏量计划分别达到108.50万头、8.79万头、28.55万头和1416.59万只;生猪、肉牛和肉鸡出栏量分别计划达到161.56万头25.72万头和1550.56万只。2012年末生猪、奶牛和肉牛规模化养殖场(小区)数量分别达到145个、106个和39个,生猪、奶牛和肉牛规模化养殖比重分别达到51%、51%和3%;2013年末生猪、奶牛和肉牛规模化养殖场(小区)数量分别达到161个、104个和43个,生猪、奶牛和肉牛规模化养殖比重分别达到46%、53%和4%。2012年规划区内畜禽COD和氨氮排放量分别为9.06万吨和0.16万吨。

规划区内的各县(市、区)和农垦牡丹江管局比较重视养殖区域划分工作。目前,农垦牡丹江管局、密山市和穆棱市的畜禽养殖区域划分已完成并正式下发文件。鸡西市部分辖区和鸡东县、虎林市养殖区域划分已制定了草案,正在进一步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和会签,待政府正式批准后实施。规划区内各级政府和畜牧主管部门已认识到畜禽养殖废弃物给环境带来的压力,积极探索畜禽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模式。鸡西市所辖县(市、区)已建大中型沼气池40个。鸡东县琴海种猪场积极探索生态养猪模式。农垦牡丹江管局8511奶牛场将粪便生产颗粒有机肥出售利用。

二、规划区存在问题

规划区内绝大部分畜禽废弃物的处理仍采用比较原始的方法,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层次和水平都很低,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规划区内畜禽养殖规模化比重不高,不利于畜禽废弃物的收集和处理。二是规划区内畜禽废弃物处理设施简陋,达不到防渗、防漏和防外溢的基本要求。三是规划区内相关人员畜禽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实用技术匮乏。四是规划区内现有的大中型沼气设施解决不了冬季温度低不产气问题,冬季沼气设施不能运转。五是规划区内禁养区内规模畜禽养殖场数量较多,不利于污染减排。六是穆棱河流域两岸500米内的草原植被遭到不同程度的开垦和破坏。

三、规划区畜禽污染防治模式

(一)规划区畜禽污染防治目标

1、县(市、区)人民政府要考虑环境承载能力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要求,制定本行政区畜牧业发展规划,科学确定畜禽养殖品种、规模和总量。

2、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按照相关规定编制本辖区畜禽养殖区域划分方案,严格实行养殖区域划分管理。

3、调整养殖结构,转变养殖方式,鼓励适度规模养殖,引导扶持养殖专业户向规模化和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发展。到2015年规划区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要比2012年提高15个百分点,2020年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要比2015年提高30个百分点。

4、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推广农牧结合和生态养殖模式。推行干清粪收集方法、建设完善雨污分离、污水收集系统和废弃物贮存处理设施,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

5、以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污染治理为重点,促进畜禽养殖污染减排。到2015年规划区内65%、2020年90%以上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配套建设固体废物和废水贮存处理设施,并保证设施常年运转。支持养殖专业户、养殖密集区域建设畜禽废弃物集中处理场和有机肥厂,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的集中收集和处理,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6、穆棱河流域两岸500米内的草原获得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和污染物排放。

7、加大规划区畜禽污染减排工作力度,2015年COD和氨氮排放量分别比2012年削减10个和15个百分点。2020年COD和氨氮排放量分别比2015年削减20个和30个百分点。

(二)实施治理项目

针对规划区内耕地面积大、消纳能力强的优势,倡导农牧结合,大力推广低成本的资源化、无害化粪肥还田模式。

1、规模生猪养殖场废弃物生产有机肥项目(详见文尾表1)

2、规模奶牛养殖场废弃物生产有机肥项目(详见文尾表2)

3、有机肥厂项目。针对规划区内养殖专业户和养殖密集区建设一定数量有机肥厂,收集养殖专业户和养殖密集区产生的畜禽废弃物生产有机肥。

4、草原植被恢复项目。针对规划区内穆棱河流域两岸500米内的草原被开垦和破坏情况,实施退耕还草、退耕还林、禁牧和治理草原沙化等草原保护项目。

5、牛粪生物质燃烧块项目。规划区内养殖规模在500头以下奶牛场,利用奶牛粪可生产生物质燃烧块。

6、大中型沼气项目。规划区内今后新上大中型沼气项目应切实解决冬季保温、增温发酵问题,保证沼气工程常年正常运转。

7、禁养区畜禽规模养殖场搬迁补贴项目。目前,规划区内禁养区年出栏生猪11.45万头、存栏奶牛0.07万头、出栏肉牛0.14万头、出栏肉羊0.09万只、存栏蛋鸡25.86万只、出栏肉鸡(鹅)8万只,这些畜禽养殖场搬迁给予补贴。

(三)实施优惠政策

1、国家和省应设立《兴凯湖流域保护综合规划》畜禽养殖废弃物治理专项资金,扶持规划区内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兴建固体废物和废水贮存处理设施。

2、规划区内的地方政府应设立畜牧发展专项基金,奖励和引导畜禽散养户向规模养殖场(小区)集中,改善村容村貌,缓解人畜混居状况。

3、国家和省级原有的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项目向规划区倾斜,倾斜百分比不低于20个百分点。

肉牛养殖论文范文6

关键词:草食畜牧业;现状;潜力;挑战;对策

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9-0072-03

草食畜牧业是现代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有效缓解人畜争粮矛盾、改善居民膳食结构, 又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近年来,在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下,丹江口市以肉牛、山羊为代表的草食畜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农业和现代畜牧业的比重逐年提高,为策应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促进畜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 丹江口市草食畜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丹江口市草食畜牧业生产无论从存栏数、出栏数、适繁母牛羊数量还是市场价格,均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显现出强劲的发展活力。

1.1 生产发展势头良好

截至2012年底,全市肉牛饲养量达10.4万头,其中存栏能繁母牛2.6万头,出栏3.79万头,同比分别增长了10.2%、1.5%和4.4%。全市山羊饲养量达到10.2万只。

2.2 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截至2012年底,全市10头以上的规模化养牛大户达1 250个,其中,年出栏20~50头100个,年出栏50~100头20个,年出栏100头以上的肉牛养殖(育肥)场12个,家庭式规模养殖户比“十一五”期间增加45%以上。规模在150~200只以上的有25户,100~150只的有50户,50~100只的有125户,10~50只的有1 142户,10只以上的养羊户占饲养总数的85%以上。全市新建养殖小区25个,规模1.35万只,推广“1235”养羊模式286个,规模2.16万只,已初步形成了以均县、习家店、蒿坪、石鼓、凉水河、丹赵路、盐池河等乡镇为汉江流域山羊产业带。

2.3 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建成投产肉牛冻配罐点13个,年购置肉牛细管冻精8 000支,年完成肉牛冻精配种4 000头,受胎率达80%以上,年生产杂交肉牛3 200头,创牛改效益640万元以上。二是杂交改良羊,产仔率、成活率、生长速度比地方品种均有明显提高。每只羊年均产仔3.6只,年产仔率168.2%,平均每胎产仔2.14只,断奶成活率90%以上。商品羊生长速度加快,出栏率平均达112%,比地方品种高30%以上。

2.4 专业队伍力量不断增强

全市拥有畜牧生产、防疫、检疫技术人员226人,其中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120人。获得省级以上职业技能鉴定证书,牛、羊养殖大户150余人。先后3次实施了部级秸秆养畜示范项目,与华中农业大学签订有产科研发合作协议,技术力量雄厚。

2 丹江口市草食家畜产业发展基础和潜力分析

2.1 丹江口市发展草食畜牧业的客观基础

近年来,为了遏制北方草场退化和土地沙化日渐加重的趋势,出台了草原补贴和禁牧、休牧、限牧等草畜平衡政策。北方草畜饲养量、出栏量大幅减少,全国牛肉总体产量下降,发展肉牛产业的重任逐步向南方农区转移。随着人们消费意识的转变,绿色畜产品牛肉的消费增长速度超过了猪肉、禽蛋,需求量大幅度增加带来了需大于供矛盾。由于生产繁殖周期较长,牛、羊肉产量相对增长缓慢,导致牛、羊肉市场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直接导致市场价格的稳步攀升。

丹江口市是全省畜牧大市,马头山羊、郧巴黄牛是优良的地方品种,具有体质强健、耐粗饲、易管理、肉质嫩、味鲜美、营养丰富等优良生产特性。库区、山区山场面积大,农作物秸杆丰富,养殖黄牛、山羊是群众家庭收入的主要门路。再加上市委、政府提出了建设“全省农产品加工县市”的目标,发展草食畜牧产业可谓既有历史机遇,也有现实需求,更有市场前景。

2.2 丹江口市发展草食畜牧业的比较效益

从产业关联度来看,草食畜牧业的快速发展还可带动饲料工业、畜产品加工业、兽药、食品、制革、毛纺、观光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目前“羊-沼-草”、“猪-沼-菜”循环立体养殖模式、生物发酵床模式、大型养殖场配套建设沼气池、建粪便沉淀池、开发秸秆利用等项目有效解决了畜牧业养殖污染问题,可使养殖与治污达到双赢。通常情况下,一亩地可养1头牛或5~6只羊。根据对三官殿、石鼓、蒿坪、习家店、六里坪规模以上养牛场(户)的投入与产出的调查分析,一头牛净收益约为2 430元,5~6只羊的净收益为2 700元,基本都在2 000元以上。综合目前市场行情,未来1~2年内每出栏一头肉牛将获得3 000元以上纯收益。而一亩地如果种植粮食作物或其他经济作物,都远低于1 500元/亩。

3 丹江口市发展草食畜牧业面临的挑战

粮食是人们一日三餐必不可少的主食,而吃肉吃蛋是少有的奢侈。农村以种植业为主,农民主要就是上山下田种粮食,房前屋后种园子,畜牧业养殖主要是零星散养,畜产品供应严重匮乏。从生存的角度和自然的条件来讲,种植业自然而然成为家庭的主业,畜牧业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为家庭的副业。农业本身就是弱势产业,而畜牧业又是农业中相对弱势的产业,当前各地都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农业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优势不强、作用不明显,因此抓工业、抓项目、抓招商成了很多地方的工作重点,而发展农业、发展畜牧业就容易被忽视。因此,进一步做大做强草食畜牧业还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

3.1 规模化水平还不高

受养殖技术、养殖条件和养殖资金的影响,目前丹江口市牛、羊生产基本上还是以分散饲养,集贸市场销售占主导的形式,牛、羊生产规模化体系尚未完全形成。据调查,牛、羊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仅占20%左右,80%还属于小规模粗放型生产。

3.2 资金不足制约发展

受多种因素影响,规模化养殖建设成本、生产成本明显增加。当前金融信贷门槛高、程序繁、额度小、用款周期短的问题一直未得到很好解决。许多养殖户有着强烈地扩大再生产的愿望,却由于资金不足而不能实现。

3.3 科学饲养水平有待提高

丹江口市农户饲养牛、羊的技术大多靠经验积累,缺乏必要的养殖技术指导,饲养管理也较粗放,存在着肉牛品种混杂、饲料配方不科学、生长周期长、出栏率低、肉质差、安全无保障等问题。

3.4 市场体系还不够健全

目前全市仅有的几家屠宰加工企业都是规模不大的中小企业,在出现市场波动和其他风险时,难以发挥支撑和保障作用。牛、羊市场竞争乏力,产销衔接不畅,直接影响了畜产品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制约了草食畜牧产业的发展。

3.5 扶持政策还较滞后

“十一五”期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做大做强生猪、禽蛋生产的扶持政策,对肉牛产业很少有政策帮扶。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应用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造成母牛存栏减少,牛肉市场价格逐年攀高又使屠宰母牛现象严重,导致目前牛源紧张,特别是基础母牛生产群发展不足。与生猪和其他农业的良种工程相比,牛羊良种补贴政策明显滞后。

4 对策建议

畜牧业发展水平占农业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总体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志。丹江口市畜牧业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在建设“中国水都、十堰龙头”和秦巴山区扶贫开发进程中,要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为出发点,以特色产业建设为主攻方向,以畜禽养殖标准化规模化建设为抓手,以龙头企业建设为突破口,以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为手段,突破发展山羊、肉牛产业,努力实现畜牧业规模化发展和产业化经营,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出新贡献。

4.1 确立发展目标

到2015年,全市实现存栏肉牛10万头,出栏6万头,存栏羊6万只,出栏商品肉羊9万只,千头肉牛育肥场5个,百头以上30个,50~100头以上的150户的目标。到2020年,实现存栏肉牛15万头,出栏10万头,存栏羊15万只,出栏商品肉羊20万只,千头肉牛育肥场达10个,百头以上的60个,发展50头以上的200户目标。

4.2 确立发展重点

一是做强山羊产业。以全市10个基础条件较好的镇办为重点,规划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户(场)100个,规划发展“1235”模式山羊养殖户500户,带动其他乡镇办发展“1235”模式山羊养殖户50户。二是做亮肉牛产业。实行以奖代补政策,大力鼓励农户及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新建标准化肉牛养殖示范场,建设沿丹郧公路线、丹十公路线肉牛养殖产业优势带。以习家店、丁家营、丹赵路等肉牛养殖企业为龙头,建设规模化、标准化育肥中心,逐渐建成两条公路线流域内优质肉牛肥育中心。三年内在全市13个镇办建设优质母牛繁殖基地4万头,生产群14万头;培植“165”养牛模式养殖户1 000户,50~100头以上的家庭肉牛育肥场150个,100头以上的规模化肉牛育肥场30个;建设人工草场5 333 hm2,改良草场6 667 hm2。

4.3 出台扶持政策

一是结合南水北调生态环境建设的实际需要,制定出台“丹江口市草场建设使用和管理保护办法”。二是在全市牛羊大乡镇和规模化牛羊场建设15~20个杂交改良冻配罐点,推广应用“杂交牛+优质草+补精料”的养牛新技术。三是以养殖小区、示范场、示范户为载体,大力开展科学养牛养羊技术培训,实现良种、良料、良法、良舍"的有机结合。四是对牛羊养殖小区,标准化、规模化牛羊养殖示范场实行严格的重大疫病防控制度,确保健康生产。五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扶持天盛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建设肉牛养殖基地,使高品质肉牛饲养、育肥、收购、牛肉加工和销售连为一体,提高牛肉产品附加值。六是建立市直多部门联动机制,形成草食畜牧业发展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