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业务学习计划范例6篇

外科业务学习计划

外科业务学习计划范文1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IT服务外包;工程实践教育;研究型教学;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盐城师范学院是一所新办地方本科学院,坚持“能力为本、重在应用、面向行业、服务学生”的人才培养改革方向[1]。为推进应用型本科教学,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坚持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服务”转型,创建行业企业和高校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加强工程实践教育,培养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工程人才。盐城师范学院被确定为2012年江苏省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IT服务外包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成为2012年省级实践教育中心建设点。将“IT服务外包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成为培养优秀工程师及工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示范基地。

2 IT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现状

中国服务外包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急需有技术背景、目标市场经验、客户业务知识的综合人才。通过本科、专科、技校等多层次院校近些年的培养,已轻度缓解了IT服务外包业的“人才荒”,但他们很少有项目培训的经验,与IT服务外包企业高层次人才需求相差甚远。

3 应用型本科院校IT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多为与市场、行业、产业和岗位群紧密结合的地方性大学,办学定位于“发展优势、适应需求、留有潜力”,教学围绕就业,要理论与实践并重,培养“知识+技能+工作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盐城师范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在IT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中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培养,加强工程实践教育,实施研究型教学改革。

3.1 校企合作培养

我院贯彻“崇尚实践、知行并重、走校企合作与实践育人之路”的办学理念,积极推行校企合作教育,实施校企“合作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就业、合作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等四个专业与昆山中创软件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微软技术中心(无锡)、中软国际资源信息技术(无锡)有限公司、昆山安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无锡海创数字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南大苏富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施“嵌入式”、“3+1”的人才培养模式,并组织实施江苏省培养服务外包人才改革试点工作[3]。“3+1”即为校内学习3年与企业学习1年。“嵌入式”即为在校的三年培养计划也是为合作企业“量身定制”的,计划中“嵌入了”企业所需课程,这些课程由企业一线工程师任教;学生将有一年的时间在企业环境下学习,盐城师范学院将与企业共同完成在企业学习期间的培养目标。企业培养是以在企业内顶岗工作为学习载体,以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与展开为抓手,在企业与社会实践环境下有计划地训练学生的工程综合能力。

重视双师型教师的锻炼与培养,在上述合作企业以及无锡埃卡内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建立青年教师锻炼基地,于2009年、2010年、2011年以及2012年连续四年暑假分别送4位、14位、23位、19位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企业顶岗实践锻炼,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于2010年、2011年与2012年连续三年获得青年教师暑期企业实践锻炼先进集体。在教学过程中,有大量的专业课程请企业一线工程师任教,企业工程师任教过程中我校老师全程跟踪学习。通过几年的锻炼与培养,我院青年老师能较好的引入国际工程教育理念,及时跟踪企业的最新发展动态,能胜任不断变化发展的前沿教学。

3.2 工程实践教育

积极引入国际工程教育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服务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保证IT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试点工作的规范、高质量和有特色。以IT服务外包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为载体,着力构建“学习环境企业化、学习内容职业化、能力培养实用化、效果评估专业化”IT服务外包人才校企合作实践育人大背景,有效而高质量地服务于江苏省地方院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试点工作。我院落实IT服务外包工程实践教育的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IT服务外包工程实践教育结构图

构建完全符合能力成熟度成长模型的实践教学体系,体现“认知训练、专业基础训练、专题项目训练、创新创业训练”四个训练阶段的一体化,是一种四年不断线的“四阶段晋阶式”实践教学体系。我院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图

3.3 研究型教学改革

积极推行研究型教学改革与实践,从“问题求解过程、计算思维能力、程序设计平台”等方面构建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着力推行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基于案例的讨论式学习、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

教学形式由以前单一的“课堂讲授法”,转变为多形式的“互动交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建立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基于案例的讨论式学习、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等教学模式。课程考核多采用口试答辩、课题论文、小组研究、开卷考试、操作考核等方式,注重考核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引导学生一起参与科研活动,学生可以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也可以在实验室自主完成开放项目,或可以完成学校或省级的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甚至可以参与到合作企业的在建项目。

4 结束语

盐城师范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与多企业单位合作实施“3+1”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与无锡埃卡内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建立IT联合实验室,引入工程教育与研究型教学理念,重视实践教学与能力培养,着力保证“学生素质综合化、培养方案个性化、工程实践全程化、成才途径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特色。学院被江苏省教育厅、商务厅、财政厅等部门批准为:江苏省IT服务外包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点、江苏省地方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试点单位、江苏省软件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单位,江苏省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4]。2011年至2013年连续三年组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三次,三等奖一次。

参考文献

[1] 成长春.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阅江学

刊,2013(2):89-9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

养计划的若干意见[Z].教高[2011]1号.2011-01-08.

[3] 盐城师范学院IT服务外包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简介[EB/OL].

http://.

[4]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简介[EB/OL].http:///

channel.asp?id=7.2013.

作者简介:

外科业务学习计划范文2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的一切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教学。学校各年级、各教研组要树立教学思想和教学意识,努力保障和服务教学活动,为积极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促进我校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以下基本要求:

一、计划要齐全。

根据《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基本规范》之规定,学校要开全课程、开足课时。除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社等课外,你所兼任的科目:音乐、体育(包括体育与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美术(包括书法课程)、信息技术、综合实践、传统文化(地方课程、语文老师负责)环境教育(科学老师负责)、安全教育(品社老师负责),校本课程(6321习惯养成教育、教育教学质量改进提升方案)。

计划要求:根据各学科特点制定相应的学科教学计划(课程纲要),计划必须有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措施、教学进度(表)等环节。

除学科教学计划外,还要制定: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班主任工作计划、培优辅差工作计划、“6321”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与方案(教育教学质量改进提升工作方案)、小组合作教学计划与方案等

二、备课要规范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的内容包括备课程标准,备学情,备教材,备目标,备重难点,备教法,备学法、备作业、备检测等等。备课形式包括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规范撰写教案,提倡手写教案,备课要求:教案应包括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活动及时间安排、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禁止抄袭现成教案和课件。教学设计要做好圈、点、勾、画、批、注等,认真、规范地做好教案与设计的使用。

三、上课要扎实。

教师上课要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少讲多练、精讲精练,扎实高效、创造性地使用教案,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加强对学生“六会”(会听课、会表达、会阅读、会写字、会写作、会运算)学习习惯的指导与培养,合理运用教学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积极探索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实现教学一体化。课后要加强教学反思,积极改进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努力达成课堂教学目标,打造实战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四、作业要适量。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规定,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五年级每天完成书面作业的总时间最多不超过1小时,与家长沟通好,让家长做好监督。教师科学设计作业内容,提倡分层布置作业,不布置机械重复、死记硬背的作业。批改作业是教师应有的责任和义务。作业批改要及时、准确,书面作业要全批全改。作业评价要用等级与星级相结合,要有鼓励性评语,禁止出现分数评价。禁止教师通过手机微信和QQ等方式给学生家长布置作业;禁止让学生家长代为评改作业。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地对每位学生进行矫正指导。

五、指导要科学。

指导包括课下辅导和课外指导。

课下辅导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催化剂。对部分边缘生、后进生进行学科知识辅导和心理辅导是必不可少的,要切实帮助这些学生解决疑难问题,树立迎难而上、健康向上的自信心,培养奋勇拼搏、积极进取的学习精神,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争着学、比着学”的学习劲头。辅“差”的同时,还要做好培“优”,各学科都要积极开展富有特色的课外辅导活动,培养本学科的专长学生,让我校各科教学全面开花。

课外指导就是加强学生课外学习活动的指导。将学生课外学习和实践纳入教学计划,指导学生制定节假日、双休日学习与生活计划,指导学生课外读书、学科拓展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家长做好学生学习活动的监督和服务,切实保障学生在家学习收获满满,真正让课外学习成为学生的“加油站”、“补给站”。

六、检测要及时。

检测包括书面检测、口头检测、动手检测等,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重点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实验操作等方面的能力,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外科业务学习计划范文3

计划是大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学习计划的设计方法正是学习掌握计划制定技能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提高学习、生活的效率,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成就未来事业的根本保证。

学习计划的设计包括价值意义的认定、基本的设计方法和计划时间的安排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价值意义这属于意识形态上的问题,即:为什么要制定学习计划?有无学习计划对大学生的人生发展会有什么影响?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为了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具有广泛意义的人生理想目标。无论古今中外,对于人生有一个共同的度量标准:时间!任何人的人生都是可以用分分秒秒的时间来计算的,这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绝对公平的,而且具有不可回溯的特性。所以有人讲,人生最大的资本是时间,人生最短缺的资源也是时间。在智力正常的前提下,每个人的人生成就的大小,人生价值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时间观念,以及对于时间的支配能力。所以,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往往感叹人生苦短,终生勤勉有加,才成就了记载青史的人生伟业。正是由于时间对于人生如此重要的价值意义,所以人们对于时间的哲理性思考才从未有停止过。如:“时间就是生命”,这是人生哲学的命题;“时间就是金钱”,这是经营哲学的命题;“时间决定着成败”,这是成功学和失败学的共同命题。有了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则第二个问题的答案也就涵盖于其中了。有无学习计划,能否严格地执行即定的学习计划,对于未来的人生发展显然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可以认为,确立正确的时间观念,掌握计划时间的基本方法,科学的利用和支配宝贵的时间,是我们必修的第一课!有一门新兴学科就叫做“时间学”,这必须认真地学习研读才是。

二、学习计划的设计要点就是要解决好计划项与时间分配的问题。计划项是指我们需要时间耗费的学习、生活的内容确定与划分,,可以概括为课业学习、课外阅读、课外活动和生活杂务等四项内容。课业是支撑未来人生职业发展最基本的基础性知识、技能体系,由一系列的课程所组成。课业学习是国家对大学生硬性规定的学习任务,有专业课与公共课之分,必修课与选修课之别。尽管课程的性质不同,对大学生的学习要求也有所不同,但课业学习是有规律可循的,即各门课程的学习均包括预习、听课、复习、练习和考试五个环节,学习计划设计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根据学习的进度,对每门课程的每个学习环节做出适合于自己的具体的时间分配,不得有遗漏。否则,就必然会出现一系列影响课业学习成效的问题,如偏科、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成绩不理想甚至不及格等等课外阅读是现代高等院校重要的教育手段与途径,是知识经济时代基本的学习形式之一,在我们的素质养成过程中与课业学习具有同等重要的积极作用,对于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而言,其意义更大。课外阅读的计划项范围包括:专业核心读物、专业相关读物、新兴学科读物、兴趣爱好读物及完善知识、技能结构的其他学科读物等。阅读有一个“量”的问题,即读多少为好?理论上讲是开卷有益、多多益善。但受时间的限制,所以不可能是无限量的。我觉得每学期至少要精读40本书,即平均每周要读两本书,寒暑假要按一个学期的阅读量安排阅读计划,其中不包括报刊杂志的阅读量。如此算来,四年本科相当于16个学期,可阅读640本书,加上教材和其他读物,相当于1000本左右的读书量。这就是大学学习期间必须完成的最基本的知识积累。 当代大学生课外活动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如各种社团活动,班级、系、院、团委、学生会组织的各类文体活动,还有自行安排的各种社会实践、兼职活动等,可以使我们学到许多从书本上和传统观念的课堂上学不到的丰富的知识技能,对于完善我们的知识结构和素质技能结构,积累职业生涯的宝贵经验,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教育界、学术界把课外活动称之为“第二课堂”,是很有见地的。所以,参加课外活动也应该列入学习的计划之中。如有有时间应积极参加院、系、班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参加一两个影响较大或者自己非常感兴趣的社团组织,认真地参入其各项活动,努力争取对其决策产生某种影响,努力进入其决策层 ,这样就可以通过社团活动比较全面地锻炼自己的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抱负。此外,从二年级开始,从事些社会兼职活动,如做家教,这样可以通过自己的实际职业性劳动体会劳动者的酸甜苦乐,领悟父母兄妹师长等劳动者的艰辛,培育劳动者的情感和敬业精神;还可以通过社会兼职增加一些收入,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缓解家庭的经济负担。课外活动可以为我们脱掉“学生装”成为“社会人”提供先期的磨练机会。进年来高等院校为大学生提供的此类相关服务越来越全面,但基本的生活技能是任何他人所不可替代的,是必须由个人学习掌握的。所以,学习必要的生活技能,处理好自己的生活事务,应在学习计划之中,认真对待,不可敷衍草率。否则,或影响个人的美好形象,或有害于个人的身体健康,都是父母师长乃至个人非常不愿意发生的结果。

三、计划时间的安排 第一、按计划项的重要程度分配时间的原则。重要的计划项多分配些时间,反之则相对少分配些时间。第二、计划可支配的时间,忽略不可支配的时间。第三、连续累计满30分钟的时间,最好把它纳入计划之中。第四、不要忽视零碎的短小时间,可将某些学习内容安排在这些零碎时间中解决,如背咏外语单词,思考问题等。我国古代先哲们在时间的利用上总结的“三上”即鞍上、枕上和厕上的著名经验,值得借鉴。第五、留有余地的原则,就是不要把所有的时间都计划的丝丝相扣,每天都应有适当的机动时间,每周留有一段机动的时间,以处理预想不到的某些事务,才能更有益于保证计划的实施,更多学习计划请查看。

外科业务学习计划范文4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 卓越人才 培养途径

1 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已成为当今全球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全球IT服务外包获得超速发展,预测到2015年,全球IT服务外包市场的规模将达到6000亿美元,市场潜力巨大。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对于我国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改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与软件外包产业飞速发展不相适应的是我国真正适合国内外市场的软件和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却极为短缺。为了加快外包产业的发展和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步伐,2009年元月,国务院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问题的复函》,同意将北京、天津、上海、南昌等20个城市确定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深入开展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试点;2010年8月,教育部、商务部又发出了《教育部办公厅 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在江苏、浙江两省开展地方高校计算机学院培养服务外包人才试点工作的通知》,对计算机类专业培养服务外包人才提出了指导意见和要求。2011年10月,教育部、商务部下发了《教育部办公厅 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服务外包中高端人才培养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通知,这充分说明了国家对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

在此背景下,许多高校也纷纷设置服务外包以及相关的专业。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培养定位,本专业于2012年获批为“江西省高等学校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本文主要讨论计算机专业卓越人才的培养途径。

2 本专业实施“卓越计划”的意义

我国是工程教育大国,但不是工程教育强国。实施“卓越计划”目的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创新,促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追求卓越的精神和态度,为下一步在岗位上成才打下良好基础。我校探索“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和良好的推广价值。具体如下:

2.1创立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改变目前高校人才培养和行业企业需求脱节的现象,建立高校和行业企业之间的制度化联系;

2.2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前高校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过程中以灌输式和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扭转实践环节逐渐弱化的趋势;

2.3建立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提高专职教师的工程能力,建设由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扩大“双师型”教师队伍,提升现有教师的工程应用能力;

2.4实行软件服务外包教育的对外开放,吸收国外软件服务外包教育的成功经验,为适应企业“走出去”的战略需要,培养一批具有跨文化交流、合作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应用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服务外包)应用型人才;

2.5高校和企业共同制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标准,满足行业企业对软件服务外包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要求,建立人才培养质量的依据和标准。

3 具体改革措施

3.1改革原有培养方案。改革传统培养方式,实施“3+1”培养模式。“3+1”培养模式主要采取的方法是:到企业集中实习实训和分散实习实训相结合。具体表现为:本专业教师和企业的工程师联合培养学生。前3年在校学习阶段,企业参与教学,实施课程设计和小型项目训练,同时每学年到企业实训2周--4周;第4年在企业完成学习任务。企业参与培养方案和全程教学计划的制定。

3.2优化课程设置,改革课程体系。以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目标设置课程,坚持宽口径重实践的培养原则,本着注重基础、注重能力、注重个性的培养思路改革原有培养计划。课程体系设计紧紧围绕着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对通识课和学科基础课进行整合,按照基础优先,理论与实践结合,后期个性化教学实践为主的教学模式设置课程组织教学。

专业课程旨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进行改革,引进企业课程,增设软件服务外包课程,减少课堂理论教学时间,通过布置具有实践性的作业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加实践教学学时,给予学生更多工程教育实践机会。

3.3突出企业实践培养,改革实践教学体系。突出企业实训实习环节培养,大幅提高实践课比例。实行以工程项目为驱动,以实际操作技能训练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系统思考和研究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交流能力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实践教学课时,加大课程设计力度,增加小型项目训练,每学年安排到企业实训2周—4周。

3.4继续加大实验室建设的投入,建立网络教学平台。近年来,我校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实验室建设,进一步改善了实验实训条件。要继续加大对实验教学条件的投入,建立校内实训基地,以满足学生工程训练的需要;加强网络课程的建设,核心课程、专业课程全部上网,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形成开放式的学习环境。

3.5走校企合作办学之路。按照“3+1”模式中完善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的衔接,对于在校外开展的实习、实训,邀请企业同行专家共同参与培养计划、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等环节的制订和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必须来源于实习,并受学校指导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指导。除了校企共同参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全过程,学院还与企业联合参与学生管理,成立工程实践领导小组,制订相关规章制度,将学生安全稳定放在首位。我院与10余家IT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办学教学实习基地,聘请了企业工程师来校指导学生实训。本专业进入实习基地企业学习的学生,就业率达100%。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必将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3.6建立一支服务外包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担任服务外包专业课程的骨干教师应具备企业工作经历背景的“双师型”教师。同时,聘请企业有一定理论水平的技术骨干为兼职教师,充分发挥校外兼职教师在课程教学、专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培养环节中的职能和作用。定期选送教师到企业参与工程实践,增强工程实践能力,鼓励青年教师在科研上多和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工程项目。

3.7改革考核方式,加大对工程能力的考核力度。在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中将采取多种考核方式,由单向学校对学生的考核,转变为学校、企业共同对学生的双向考核方式。特别在企业实习实训考核环节中,学生成绩由综合素质考核、理论考试、项目实训考核三部分组成。重点在加大对工程能力的考核力度,增加企业考核的参与度。

4 结语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切入口和突破口,对促进工程教育回归工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我院实施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服务外包)“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采用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其实质是以产学合作教育的模式培养工程师。

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以保障该计划的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成效。现我院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模式,形成初步的校企合作培养机制,我院本科阶段采3+1合作模式,前3个学年与企业合作培养,主要由学校教师承担教学任务,第4年为校企联合培养第二环节,主要由企业工程型教师承担,课程教学与实践内容着力发挥企业的技术和设施优势。

【参考文献】

[1]肖红,邹赐岚.卓越科技人才的培养模式[J].中国高校科技,2012(4):50-51.

外科业务学习计划范文5

关键词:建设法学;实践教学;卓越计划

一、卓越计划视角下建设类高校本科法学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

1、卓越计划视角下建设类高校本科法学实践教学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的要求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第10条指出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第9条指出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建设类高校本科法学实践教学的创新是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关于加强和改善实践教学的方针和政策的要求。

2、卓越计划视角下建设类高校本科法学实践教学是实现建设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途径

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传统建设法学人才培养中学生实践能力欠缺的弊端日益明显,需要从人才培养模式的方向进行改革。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正是培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3、卓越计划视角下建设类高校本科法学实践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

建设类本科法学实践教学对于学生的工程实践认知能力、交际能力法律运用能力、调研能力等实践技能均会有较大程度的提升。另外,通过法学实践教学,使得学生清楚理论知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对于学生学习目的的明确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二、建设类高校本科法学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

建设类高校本科法学实践教学对于人才培养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需求对接的新形势下,凸显出了一些问题。

1、建设类高校本科法学教学实践育人的意识弱化

当前,我国很多法学院系相当多的教师和管理干部缺乏实践育人的意识,对于建设类高校本科法学实践育人更是如此。相当部分教师对于建设类本科法学教师实践停留在口头上和会议中,或者完全为符合实践教学文件要求,将工作流于形式,并未真正建立起实践育人的观念。

2、建设类高校本科法学教学实践教学经费不足

教育部在2005年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大幅度增加实践教学专项经费,尽快改变实践教学经费严重不足的状况”。我国高校实践教学经费总体就偏少,而作为法学和工程学科交叉的建设法学实践经费就更少,对于深化开展建设法学本科实践教学负面影响较大。

3、建设类高校本科法学教学实践教学方法单一,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善

当前建设类高校本科法学教学实践形式真正纳入教学环节的主要是教学实习。但是诸如法律诊所、法律援助、社会调研、实地案例教学和普法宣传等教学形式重视不够,经常性开展不足,持效机制不健全,对学生真正有教育作用的很少。此外,各实践教学环节内部缺乏沟通,没有形成一个综合性的实践教学体系。

4、建设类高校本科法学教学实践教学师资匮乏

建设类高校本科法学教学实践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具有深厚的法学理论知识,而且又要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高校具备这些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教师相对不足。即使部分教师具备这些能力,但由于日常教学和科研任务的繁重,或者教师工作收益问题,也无法或者不情愿指导学生从事法学实践活动。

5、建设类高校本科法学实践教学基地建立困难

建设类高校校外实践部门和个人基于安全、公司收益等因素往往对建设法学教学实践予以拒绝或者附带条件。整个社会没有形成各单位协助学校育人的观念和制度。当前很多建设法学本科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都是依赖教师和学生的私人社会资源来实现。

三、卓越计划视角下建设类高校本科法学实践教学具体形式之创新

传统建设类高校本科法学实践教学存在诸多困难,必须在卓越计划视角下寻求突破,并在实践教学的具体形式上予以创新。

1、专业实习的创新

专业实习是卓越计划视角下建设类高校本科法学实践教学最差成熟的实践环节。创新专业实习,我们认为可以通过两个途径。第一要从顶层设计角度建立健全校园二级建设法学实践教学制度。注重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和质量反馈。第二,采取灵活的实习形式,采取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对多数学生强调要在学院建立的实习基地集中实习,对于部分学生特别是在实习单位有就业意向的学生可以允许其分散实习。

2、专业见习的创新

卓越计划视角下建设法学专业见习具有组织灵活、学生接触面广泛的优势,对于学生提前接触建设工程法学实践具有重要作用。我们认为,专业见习的创新也具有两个途径可以操作。第一是充分利用寒暑假集中组织学生进行建设法学专业见习活动。要求每个学生按照就近便利的原则,真正参与到假期的专业见习中来,加强见习报告的考核和奖励。第二深化课程内容学习和专业见习的结合。对于建设法学各门专业课程要结合实际在开学时、学期中和期末开展。

3、法律援助的创新

法律援助是卓越计划视角下培养建设法学专业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很好的途径。卓越计划视角下法律援助的创新,我们认为要从援助对象、经费和指导教师方面进行创新。在法律援助对象方面,要坚持校内服务和校外服务相结合,以校外服务为主体的模式。学生在参与校外工程建设法律纠纷法律援助的同时,要针对学校内部学生权益的保护进行法律援助,充分利用多渠道的法律援助方式。在经费和指导教师方面给予从事法律援助的学生以大力的支持,从学校层面和学院层面设立专项经费,建立法律援助指导教师库,对学生的案件全程指导。

4、社会调查的创新

卓越计划视角下建设法学学生的社会调查,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学术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积极的作用。卓越计划视角下加强社会调查的创新,我们认为要善于与专业教师的学术课题项目及校外机构的专项研究充分结合。一方面使得建设法学学生的社会调查充分与专业教师的课题和项目结合,充分利用专业教师的学术优势和项目的科研优势,不仅降低了教师科研的工作劳动强度和成本,也对学生接触专业前沿知识具有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社会调查要与校外研究机构的专项课题和项目结合,加强横向联系,在其他机构的资助下获得调研经费。

外科业务学习计划范文6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实践教学改革;“三重一高”实践教学体系;教学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7-0127-02

一、引言

目前,我国大部分工科院校都在进行教学体系改革,但是各个高校的人才培养层次、人才培养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不尽相同,我校作为地方本科院校,积极选择符合自身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快本科教育内涵建设,落实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着力构建了“重基础、重能力、重技术和高素质”的高等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着重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在课程体系更新、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等方面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如何按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构建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三重一高”本科实践教学体系,进行理论课程体系整合,深化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推动我校人才培养模式更新,对地方应用型本科学校的实践体系重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当前工科学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落后。在实践教学过程,由于实践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和更新相对滞后,存在着重理论传授轻工程实践、重专业知识轻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等问题,造成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与工程实践培养不匹配,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另外,校内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相对落后,教师把大部分实验项目的操作方法、步骤写得一清二楚,学生完全按照教师指定的要求进行实践操作,学生缺乏实践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校外实践教学内容不全面、教学任务落实不到位和教学时间短,难以满足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

2.实践教学硬件平台建设不到位。当前我校实践教学设备相对老化,不利于学生实验技能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数量少,资金投入不足,企业在安排学生实习实践方面积极性不高,多流于形式,学生的校外实践以“放羊”式完成任务,不能达到相应的实践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

3.教师工程实践教学能力急待提高。目前我国高教师中具有“双师型”教师数量相对较少,大部分教师都是从高校毕业直接到高校就业,教师结构也不太合理,造成专业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验,而学校又很少为教师到企业进修锻炼创造培训条件,教师大都是从高校到高校,缺乏参加企业工程实践的专门训练,因此导致了教师难以胜任工程实践指导工作,实践教学质量不高。另外企业导师的聘任与管理,缺乏体制机制的创新。

4.实践教学考核和评价体系有待完善。有效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是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很多高校实践教学考核评价制度与体系建立不健全,缺乏制度化的全过程监控,在校内实践课程考核评价中,只要学生全部签到就能及格,很少有学生不及格,而不管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校外实践教学考核和评价中,缺少校外工程实践教学过程监控体系和管理制度,而学生对校外工程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主动性,如果缺乏有效的考核和评价,校外实践更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构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

自动化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培养的学生具备“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能力,关键是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实行“3+1”培养模式。所谓“3+1”培养模式是指学生在四年的学习经历中3年在学校完成理论课程和校内相关实践学习任务,在企业完成一年共计32周的实践教学任务,根据企业实际要求完成毕业设计任务,由企业导师和学校指导教师共同制定好学生在企业的实习培养方案、培养要求和培养规格,共同指导完成企业实践教学任务。要实施好“3+1”培养模式,首先要加强实践教学设施建设,并要求实践教学条件具有企业生产实际背景,能模拟工业企业现场的实践环境,而且要建设与自动化卓越专业教学内容相关的校外实习实践教学中心,学校与企业签订协议共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工程实践教学中心,构建校内与校外结合实际的实践教学平台;其次要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和目标,整合实践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实验课程教学体系,构建自动化专业企业实践教学标准、行业标准与实施方案,将企业工程设计项目纳入毕业设计任务;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建立包括校内实践和企业工程实践的质量保障体制机制,建立校内外实践教学考核与质量评价体系,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改革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

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根据卓越工程教育培养计划的指导思想和培养标准,搭建校内外软硬件实践教学平台,构建具有我校“重基础、重能力、重技术、高素质”的“三重一高”模式的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人才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卓越工程师实践教学体系,应充分考虑哪些教学环节需要加强,哪些教学内容需要整合更新,并按照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校内实践与企业工程实践相结合、符合国家通用培养标准、行业培养标准和学校培养标准的原则,实施知识、能力和素质模块化教学体系。首先要建设多样化的实践教学软硬件平台,包括加强校内实验室硬件建设、完善实验室管理、实践教学条件开放、建设具有工程技术应用的校外实习基地和实践教师队伍建设。其次是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我们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构建了具有“三重一高”特色的基本技能训练―综合应用训练―创新应用训练―工程应用训练阶梯化“四层次”实践教学新体系。学生通过不同的阶段分层次、递进式培养。该模式突出能力培养,将创新教学贯彻于整个过程之中,并密切跟踪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动向,始终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培养社会需求的应用性人才。

五、实施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方案

构建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践教学新体系,实施“三重一高”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否达到培养目标,关键是校内外实践环节的组织实施过程是否得到落实,因此,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必要的保障体制、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合理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推动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实践教学改革的关键。

1.加大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力度。根据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培养方案和实施标准,加强校内实验室硬件建设,增加面向卓越计划的专业实验室硬件经费投入,实施校内实验室设备、时间和器件开放,提高实验室设备使用率;引进与卓越计划相关企业的人才资源和生产设备,模拟现场工程环境,合作共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实验室,合理使用我校电气控制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和电工电子省级示范实验室平台,为卓越工程师培养搭建具有工程环境的实践教学平台;与企业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的课程项目设计、毕业项目工程设计、创新训练和学科竞赛等创造良好的工程实践环境,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

2.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整合和更新实践教学内容,编写合理的企业实践教学教材,并将自动化专业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融合到实践教学内容中,减少认识性验证性实验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实行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按专业培养方向,设置相应数量的工程性和创新性实践项目,实验室采取全开放和网络化管理,建立电子元器件库,为学生在校内完成电子产品实物制作实习提供平台,学生可在校内完成实物制作,由专业指导老师设计与工业背景相关的小课题;将企业的工程项目纳入到日常实践教学中,在企业设置自动化卓越计划专业多个方向的企业平台课程模块,包括运动控制、过程控制、楼宇自动化和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模块,形成具有产学研特色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对学生的实习内容进行答辩和模拟考试,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

3.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师资队伍建设,具有在企业工作背景或锻炼经历的教师才能承担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班的教学,从学校分配来的专业教师须到对应企业顶岗实习工作一到两年,提高新进教师的工程实践动手能力;加强教师的专业学习,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实践教学经验,跟踪自动化专业学术前沿,掌握先进的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鼓励专业教师参与大型企业决策、独立承担企业技术服务项目和参加企业项目设计开发。通过多项措施并举,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确保自动化专业卓越教育计划培养的实施。

4.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改革实践教学考核方式。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更重要的是加强学生企业学习阶段的管理,在完善现有的教学管理制度基础上,制订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相关的学生课外培训管理制度、校企合作实习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管理制度、学生自主项目管理制度、教师的企业横向科研项目管理制度。

六、总结

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培养工程教育领域高质量人才的必经之路,我们将以“校企合作、过程监控、师生共同参与”的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突出工程过程特色,紧密围绕学校“三重一高”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前瞻性的工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服务学校和国家高等工程教育事业发展大局。

参考文献:

[1]吴才章,高校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探索[J].职业教育,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