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学论文范例6篇

货币金融学论文

货币金融学论文范文1

金融应该是一个涵盖货币创造与微观资金融通的大概念,对于金融涵盖的范围其实在近几十年,很多人把货币银行归到宏观经济当中,认为金融只是一个微观问题。在这一点上,我和经济学家黄达的见解一致。

金融首先应该是一个涵盖宏观货币创造与微观资金融通的大概念。中文的“金融”与英文的“Finance”无法一一对应。1937年《词源》释:“今谓金钱之融通状态曰金融。”实际上,在信用货币出现后就产生了货币银行学,这是一个宏观问题,而资金融通是一种财产权的使用,是微观问题。

发端于次贷危机的本次金融危机所带来的经验教训,正好证明了宏微观金融的相互影响。在世界进入完全的信用货币之前,世界的贸易差并不大,在1969年之前美元还和黄金挂钩,那时世界的贸易顺差和逆差也不大。但是从1971年美元和黄金脱钩之后,国际贸易的失衡也变得加剧。原因即是贸易出现了巨额的逆差也可以通过信用货币的创造加以弥补。

危机的治理涉及到宏观审慎管理、微观审慎监管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等内容。货币政策及的实施自然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但却不能替代货币银行学。宏观经济学中的金融分析以货币供求利率、汇率对经济的影响为主要内容,货币银行学则以货币供应如何创造、如何调控的技术为研究对象,这一理论问题远未解决。

很多人认为基金可以替代货币,但是这一次金融危机大家可以看到,所有的金融资产面对金融危机的时候,它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为什么美联储要出手研究货币基金?就是因为共同基金在金融危机下也跌破了面值。因而,当金融危机来临的时候,金融资产和货币的区别就显现出来了。当出现恶性通货膨胀的时候,存款货币和法定货币也会区别开来。这个时候大家不太相信存款货币了,对现钞的追逐会加剧。而到出现了天文数字的通货膨胀的时候,所有的货币都不会被大家所信任,结果就只会回归到实物中去。当今黄金价格的暴涨就反映了人们对于货币的担忧。

货币与金融资产有无区别?完全的信用货币制度下如何确定货币需求?如何控制货币供应?央行被动吐出基础货币与主动吐出基础货币时货币政策工具有何不同?

我个人认为美国的美联储在金融危机之后的操作没有错误,其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只是对商业银行不放贷的一种替代,中央银行替代商业银行创造信用货币。到现在为止,美国信贷的增量仍是负的,美联储创造的货币M2仅仅1%强,低于它的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和。

多余的美元不是现在创造的,更确切地说是危机之前的后果。然而,由于银行不能破产,致使它不能够消除掉。因而,对美联储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误读造成了市场上对于通货膨胀的一种严重预期。我们主动吐出基础货币和被动吐出基础货币和商业银行不创造货币了,中央银行怎么办?很多的理论问题和操作问题,货币银行学并没有解决。

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催生了新的难题与困境。在全球信用货币制度下,以货币为国际结算货币的特里芬难题仍然待解。实际上美联储只能对美国经济负责,无法对全球负责,但是它又是一个国际结算货币,又有极大的外部效应,这就是它面临的特里芬难题。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论基础到现在还有很多的问题没有解决。

资金融通首先是一种财产的使用权,引申出监管以保护众多投资人利益为边界;财产的使用借助金融工具形成投资人、筹资人之间不同的法律关系(股权关系、债权关系、信托关系、保险关系);金融借助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可以发挥多种功能(信用货币的创造功能、中介服务功能、经济补偿功能、资产管理功能);金融机构的名称和业务范围可以说多变的,但金融业的基本功能是稳定的,金融机构的作用是帮助客户在控制风险中实现资金收益的最大化。

货币金融学论文范文2

[关键词] 货币银行学 管理类专业 教学改革

管理类专业学生系统、全面的接受货币银行学的培训,有利于他们深入了解金融市场的经济规律,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金融分析方法和思维方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实践教学中管理类各专业开设的《货币银行学》课程通常沿用的是经济学专业的教材、教学模式和教学要求,两者在课程教学上并无任何区别。许多管理类专业的学生由于不习惯抽象的经济学实证分析而觉得《货币银行学》很枯燥、甚至主观上抵制学习。在课时少,学生相对不重视等不利条件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则是每一位任课教师都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管理类专业《货币银行学》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对一门课程的教学改革首先涉及的就是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从当今国内比较权威的货

币银行学教材来看,货币银行学课程的基本内容大体围绕货币(货币的扩展信用),分为以下三个层次:1.静态的货币,主要研究货币的本质、货币的扩展――信用以及货币借贷的价格――利率;2.动态的货币,研究内容包括货币资金的流通,即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具体涉及到货币、资本市场及其运行机制,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的功能及其经营运作机制等;3.货币与实体经济的相互作用,内容涵盖以货币供求为核心的宏观金融理论,如通货膨胀理论、货币政策理论、汇率理论等。通过以上基本内容可以看出,该门课程是以货币为研究中心内容涉及金融学几乎全部研究领域,具有强烈的“宏观金融”、“机构金融”的色彩,而把真正有可能与企业金融活动有关的微观金融部分放在“金融市场学”和“金融工程”等其他金融专业课程中。这种适应于金融学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系安排显然对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有失偏颇,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改革。

二、管理类专业《货币银行学》教学体系改革的内容

1.以企业金融活动为中心,建立适合于管理类专业的《货币银行学》教学体系。管理类专业《货币银行学》教学体系的内容设计应该更多站在企业金融活动的角度加以取舍,突出以下三个方面:(1)“实用性”。管理类本科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应用性人才,而不是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人员。《货币银行学》课程内容应避免沉溺于金融经济学中数学逻辑的严密推导,而更应强调在理论联系实际中加深对理论,特别是能作为剖析复杂金融现象的一些基本结论的准确理解和运用,强化金融机构的“管理”、“经营”色彩。让学生更多的从企业、银行经营管理的角度审视金融理论的实践意义。(2)“微观性”。管理学与经济学以微观经济主体为界各有偏重。管理类专业的《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点应该是设定企业为主体,考察企业在金融市场中的投资、融资行为和理财活动,以及围绕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间接融资活动。(3)“国际性”。随着我国企业经营活动国际化的不断加强,对管理人员国际金融方面的知识要求也越来越高。管理类《货币银行学》课程的教学体系也应迎合这一企业需求,加大国际金融的讲解。因此,在课程改革上,首先要将《货币银行学》宏观金融的特点微观化,内容除保留“货币、信用、银行”三大基本内容外,还应补充或强化金融市场 、金融工程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国际金融等相关内容。其中金融市场部分可以重点介绍目前对企业开放的股票、债券市场中有关企业股票、债券的发行、增发以及中小企业板块上市融资的相关规定,在此基础上适度介绍金融经济学中有关资产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无套利因素定价模型的部分内容,借此培养学生科学的风险、投资观念。金融工程部分除了介绍各种基本金融衍生产品的概念、功能外,还可以重点介绍我国目前已有的远期外汇类金融产品的套期保值方法,以及有关商品期货市场的交易、定价、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国际金融部分除国际收支、外汇与汇率等基本内容外,还应强化外汇市场、汇率风险等管理内容,以及补充我国企业在国际金融市场融资的相关介绍。除了上面有所“取”,在课程体系设计上同样应强调有所“舍”,对于一些涉及货币思想史、政治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内容,例如,货币的起源、货币形式、货币制度的沿革在政治经济学中都有所介绍;货币的供给、货币的需求、货币供求与利息率的决定、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等内容都在宏观经济中也有所涉及,为了避免重复,该部分的内容都应舍弃、弱化或不必过多展开。

2.以全景展示,根据形式变化及时补充新知识。经济发展中变化最快的部分莫过于金融系统,这导致现有《货币银行学》教材中许多内容已于现实不符。因此,在该门课程的教学中,授课教师必须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补充新知识。例如在金融市场部分,就应加入伴随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产生的新型金融产品“权证”的有关介绍;在国际金融部分,就应适当增加人民币升值的经济影响分析;在商业银行部分,可以加入商业银行改革方面的知识介绍,特别是应加大介绍我国以工、农、中、建四大国有股份制改革为代表的商业银行深化改革的内容,以及网络银行的现代化发展等内容。好的课堂教学除了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对金融基本理论的传道、授业、解惑外,更应强调通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教师应在教学中不同穿插金融前沿知识的介绍,为学生们开启一扇扇知识的大门,让他们窥其奥妙,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例如,在金融市场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适当扩展衍生金融工具的积木综合分析方法。通过收益图形形象的展示期货交易其实可以由一系列的远期交易构成;互换交易可以由远期交易加上无风险证券的交易组成;期权交易既可以组合成远期交易,又可以加上远期交易组合成其他的期权交易。另外,还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将不同金融工具进行组合,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金融衍生工具。

参考文献:

货币金融学论文范文3

关键词:应用性本科院校;货币银行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6-0270-03

货币银行学作为一门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理论课,内容以金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为主体,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同时也有一定的实践性。目前,在侧重于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应用性本科教育中,如何通过货币银行学这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的学习,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应用能力较强的应用性本科人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多年的货币银行学的教学实践和学科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同时对其他理论性偏强的经济管理类课程的教学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

按照人们在一个完整的生产过程中所发挥作用的性质不同,可以将人才划分为理论型和应用型两大类。理论型人才,富有创新能力和研究兴趣,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主要承担发现规律、创新知识的重任;应用型人才,把发现、发明、创造变成可以实践或接近实践,主要承担转化应用、实际生产的任务。按照所受高等教育的学历层次不同,应用型人才可以细分为专科层次、本科层次、研究生层次等[1]。目前,应用性本科院校着眼于培养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的的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人才在知识结构上具有“知识面较宽、基础较扎实、应用性较强”的特点。这也给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组织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尤其对理论性偏强的课程更是如此。

货币银行学是一门以货币为核心、以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为支柱,以宏观金融调控为保障,以金融关系的国际扩展为延伸的关于货币资金运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它是理解个人和企业微观金融活动、洞悉国家宏观金融政策、掌握经济金融动态发展的基础课程[2]。货币银行学具有以理论性为主,兼有一定的应用实践性的特点。货币银行学作为一门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包含较多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货币银行学对金融学进行的是整体性、框架性的原理阐述,其中既有宏观金融层面的理论阐释,又有微观金融运行的原理分析。通过这些理论的学习可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货币银行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为毕业后从事经济、金融相关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3]。货币银行学不仅理论性较强,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应用实践性。如本课程中所涉及的货币真伪的辨别、票据的要素、利息的计算、金融机构的业务、金融工具等内容都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并且货币银行学与现实结合紧密,其内容又往往和人们置身其中的现实经济生活密切相关,比如股市的涨涨跌跌、丰富多样的金融理财产品等很多现实中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学习货币银行学了解其背后的原委。

因此,只有明确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并结合货币银行学这一门学科所具有的特点,才能调整我们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适应这种要求,才能更好地提高货币银行学整体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性本科人才。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一)注重知识面的广度及应用分析部分

作为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货币银行学在教学内容上既不能放松理论知识的传授,同时也不能忽视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货币银行学内容较多,涵盖了货币、信用、利率、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监管、货币政策、货币供求理论、通货膨胀及对外金融关系等方面。在课程内容的架构上,可以对货币银行学内容进行细分,将其分为理论分析部分和应用分析部分。理论分析部分主要包括货币供求理论、利率理论、通货膨胀理论、货币政策理论与金融发展理论等;应用分析部分主要包括信用工具、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机构的运行及业务操作。这种划分的目的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理论性、实用性、实践性与可操作性的统一[4]。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可以不偏重于理论知识的深度,而侧重于知识面的广度,为大家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造一个平台。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可以淡化较难的货币金融理论的讲解,可以在讲解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给出延伸阅读资料,开出相关参考书目及其他资料,以满足学习兴趣较高的同学进一步学习的需要。而对于应用性较强的部分应着重强调,联系一些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讲授,以提高大家学习的兴趣性和积极性,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二)适当删减与其他课程交叉内容部分

货币银行学的内容与其他经济管理类所开设的课程有一定的交叉性,因此应结合应用性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所开设课程的交叉程度适当安排教学内容。比如货币这一部分在政治经济学中有所介绍,通货膨胀在宏观经济学中介绍较多,货币供给理论、货币需求理论在宏观经济学中也有所涉及,因此这些内容可以适当简化,着重介绍不交叉的内容。

(三)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教学中应根据金融理论、金融政策和金融实践的新变化,密切联系实际,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讲授传统货币银行学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引入金融学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要结合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适当增加一些最新的内容,比如在“货币形态”部分中,增加对“电子货币“的介绍,引导大家正确认识比特币;在利率方面,适当增加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的介绍;在“金融市场”部分中增加多层次资本市场和衍生金融产品市场的介绍,比如对新三板扩容、股指期货市场的介绍;在宏观调控部分,根据不同经济发展形势,分析中央银行所选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及其效果,增加对常备借贷便利、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的介绍等等。

另外,为了更好地培养应用性本科人才,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学习方法的能力。在掌握货币银行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学习方法更很重要,为学生自己今后进一步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教学方法上,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教学内容、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来精心设计,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提高货币银行学整体教学质量,促进应用性本科人才的培养。

(一)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1.注重课堂讲授方法

面对面进行知识、理论传授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尤其对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而言更是如此。课堂讲授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浓缩课程精华,突出重点难点,突破教材内容的滞后性,使教学内容充分吸纳国内外金融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反映金融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因此在讲授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注意把握知识的连贯性和时效性,并突出每一部分的重点和难点,通过举例、练习等多种方式来巩固大家对知识的掌握,变换知识的呈现方式,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在课堂讲授的时候还要运用启发交互式的教学模式,充分重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密切观察同学们的反映,并根据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反馈情况,适当调整授课的内容和方式。

2.组织学生自主教学

在货币银行学教学过程中,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充分发掘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增加让同学们组织自主教学活动的机会,比如对于课程内容交叉部分(如货币、通货膨胀部分),学生对这些部分内容比较熟悉,可以组织让学生自己来讲述相关内容,即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经过一至二周的充分备课后上台讲述,其他同学也可以通过补充、提出问题等方式参与进来,教师加以适当的点评。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性和积极性,还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及表达能力。

3.讨论

组织同学们对一些存在一定争议的理论问题及一些时事金融热点问题进行讨论,不仅能够加深同学们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并且还具有互相启发的作用。比如围绕如何正确认识货币的本质?如何理解信用作用的两面性等问题展开讨论。结合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组织同学们展开有针对性的讨论,比如围绕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影响及如何应对?如何通货货币政策来调控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结合现阶段的通货膨胀情况讨论其原因及如何才能更好地保持财富的保值增值等问题展开讨论,教师适时地加以引导或点评,并适时给予鼓励和启发。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也可以增加同学们学习的兴趣性和积极性。

4.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即通过对一些真实的、典型的实例讲解、分析和讨论,使学生掌握有关专业技能、知识和理论的教学方法和过程。在金融领域已有大量相关案例与货币银行学密切相关,因此应根据教学需要从中挑选经典案例,组织同学们来思考、讨论并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等方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比如选择巴林银行倒闭案例,引导同学们思考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性及商业银行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等问题。案例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并有利于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开设货币银行学模拟实验课

模拟实验课是提高货币银行学应用型本科人才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开设货币银行学模拟实验课,可以在进一步巩固货币银行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来有效提升同学们的实践应用能力。借助金融实验室开展模拟实验教学,如证券投资模拟交易、网上银行业务、电子货币支付结算等,可以缩短书本理论和现实之间的距离,增强同学们学习的兴趣性。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股市模拟大赛,提高大家把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还可以增加货币银行学与其他财经类课程的交叉实验,如金融工具在企业融资中的应用、金融创新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等[5]。

6.安排学生到金融机构参观与实习

采用安排学生到金融机构参观、实习的方法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知识。可通过学校与当地金融机构协商建立学生实习基地等途径,在寒、暑假或者学期中定期安排学生去金融机构参观与实习,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二)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在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教师还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例如多媒体、网络教学、视频等使教学手段多元化,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一步提高货币银行学教学质量。比如通过多媒体课件,以大量的图像、数据和表格等直观方式来辅助金融原理的讲解,这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通过网络教学,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资源并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通过互联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补充书本上的教学资源,有利于大家了解金融领域的最新动态。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网络互动更好地促进同学们对知识的把握。

四、考核形式的多样化

一般来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什么样的考核方式,学生就会运用最能适应该种考核方式的学习方法。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应用性本科人才,货币银行学需要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通过期末考试、课堂表现、课后作业、模拟实验学习情况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讲行多方位的考核,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最后的期末考试是检验学生对基本原理掌握情况以及实际分析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在试题的内容上可以稍做变动,减少单纯的理论问题,加强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这一部分可以占到总成绩60%。平时成绩主要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上课时的反应、课堂发言的活跃程度及回答问题的准确度、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案例分析报告与提出问题的情况综合给出,这一部分可以占到总成绩的30%。模拟实验成绩主要根据同学们的模拟实验情况给出,这一部分可以占到总成绩的10%。

五、注重师资力量的培养

要想提高货币银行学的整体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应用性本科人才,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师资,加强货币银行学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一名好的货币银行学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的同时,还需要具备很好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实践能力。因此一方面院校要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培训工作,通过研修班、学术交流、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给教师提供更多的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教学能力。另一方面货币银行学教师要有意识地学习最新的货币金融学理论,及时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并密切关注国内外金融领域的最新动态,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货币银行学的整体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性本科人才。另外,还可以通过聘请富有实践经验的金融业内人士授课,介绍最新的金融业务发展情况及知识更新的要求,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以及就业后的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 钱国英,王刚,徐立清.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及其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05,(9):54-59.

[2] 于德容.论货币银行学教学中几个关系的处理[J].消费导刊,2008,(12):153-154.

[3] 赵华伟.《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4):105-108.

货币金融学论文范文4

关键词:货币;流动性;通货膨胀

中图分类号:F1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1)10-0015-03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1.10.04

一、货币内生性与外生性

一般认为,通货膨胀主要是因为货币供应过度才使得流动性过剩,导致过多的流动性追逐定量商品推动商品的价格不断上涨。但在有些情况下却并不适用。据许雄奇和张宗益(2004)统计显示,1978―2002年,我国三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口径(M0、M1、M2)分别存在6.06%、4.15%、8.59%的超额货币供应,尤其是1997年以后,在M1、M2基数不断增大的情况下,货币供应年均增长率接近20%,然而这部分超额货币并未引发通货膨胀,反而在1998―2002年间出现了通货紧缩[1]。在我国出现的这种货币供给与物价之间的关系完全背离了主流货币理论的经典公式,“超额货币”似乎不知所处的现象,被国际经济学界称之为“中国之谜”[2]。

(一)货币外生性

所谓货币外生性就是指货币供给作为经济运行过程的一个外生变量,由中央银行独立自主地加以决定,其对经济运行和其它经济变量的影响通过凯恩斯效应或实际余额效应实现[3]。在现代经济学中,主流货币理论主要是指主流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的货币理论,二者虽然相互对立,但却在基本理论假设方面是完全一致的,即都主张货币外生性假设。中央银行只要确定了经济发展所需的合理货币需求量,然后供给适量货币,货币供需就能实现均衡。因此当货币失衡时,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政策手段的实施加以矫正。

根据主流外生货币供给理论,货币流通速度是一个受制度、偏好等长期因素影响的变量,货币供给的变动必然会通过产出与价格的变动加以反映,从数量上看,一国货币数量的增长率应该等于价格水平上涨率与产出增长率之和,即等于物价CPI上涨率与国民收入GDP增长率。由于货币在长期是中性的,货币供应量过多必然推动物价上升,但在我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时间中却长期存在着超额货币供给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反常关系。因此,基于货币供给外生性假定的现代主流货币理论似乎难以解释我国出现的“货币迷失”和“流动性过剩”这两种货币现象。但货币内生性却较好地解释了这个问题。

(二)货币内生性

所谓货币内生性是指流通中的货币是由经济运行本身的内在要求决定的,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并不是一种主动的选择行为,而是一种被动的适应,因此,货币供给量是经济体系中的内生变量,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控制只能是相对的[4]。较早提出货币内生性的是,1959年英国拉德克利夫委员会发表的《货币体系之运转报告》:“对经济真正产生影响的是包括货币供给在内的整个社会的流动性,试图控制货币的努力会促使经济主体用其他流动性的资产来代替货币,以至于货币政策无法实施,只有对经济中的一般流动性加以控制才是一种有效的货币政策”。托宾认为人们会根据成本和收益,在货币与其他金融资产之间做出选择,货币同其他金融资产一样,其供给和需求取决于持有该种资产的成本和收益。货币供给受到货币需求以及公众资产组合的优势等因素制约,因而整个金融系统和公众共同决定了货币供给[5]。格利和肖指出,由于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具有货币创造作用,并且这种非货币金融是在货币当局控制之外。

后凯恩斯货币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温特劳布、卡多、拉沃伊、莫尔、明斯基、罗西斯和埃尔利等人在上世纪70和80年代陆续提出了“适应性内生货币供给理论”和“结构性内生货币供给理论”。他们有的认为货币供给与实际产出水平以及就业有直接关系,而与物价水平只存在间接关系,为了防止信贷紧缩导致灾难性的债务紧缩,中央银行除了满足“交易需求”外别无选择;有的则强调当银行和其它金融中介机构的准备金不足时,主要是通过创新性资产负债管理,即银行贷款创造银行存款,商业银行再根据存款来寻找储备,而贷款又是由具有信用的企业或个人决定的,中央银行无法控制经济中的贷款量,因此也就无法控制货币存量。内生性货币理论的提出和发展重新诠释了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行为。

二、货币供给与流动性过剩

2010年,我国官方开始适用社会融资总量的统计。站在内生货币供给理论角度,随着金融创新和发展,履行货币职能的金融资产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传统的金融业统计范畴已经不能涵盖整个社会资金的流动和变化,货币供应量指标与产出和物价变动间的相关性越来越弱。与此同时,社会公众、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政府等货币创造能力越来越强,各种新型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和新型融资方式、渠道的诞生大大降低了中央银行的货币控制能力。因此,货币供给“过剩”,主因不是由供给方决定,而是由需求方决定。

(一)货币需求倒逼货币供应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货币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执行交易媒介职能的货币占比逐年下降,执行资产职能的准货币成为主体,这种货币结构导致货币供求均衡的主导力量由供给转向需求方面,而在需求结构中居民又占绝对主体[6]。从中央银行角度看,这种超额货币供给具有很大的被动性,由于其转化为其他金融资产形式,所以并未对物价造成压力。许多实证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如伍志文(2003)通过对货币形态的扩展,认为大量货币在资本市场的集聚是导致我国货币超额供应,进而出现“中国之谜”的重要原因[7];王一萱、屈文洲(2005)认为,我国货币市场和股票市场上存在信贷资金套利的行为,大量货币通过灰色渠道流入股票市场的可能性是产生“迷失”货币的重要原因[8];易纲和王召(2002)基于所建立的货币政策传导模型,认为在股市存在时,货币供给的增加并不会完全转化为商品价格的上升,而会有相当一部分在股票市场上溢出,而我国股市的投机性质所带来的价格“超调”现象加剧了这一不对称性,即使考虑股票价格上升所产生的财富效应和产量扩张,货币供给也不可能完全反映到价格和产出的变化上来,因此股市溢出和超调是我国货币“迷失”的重要途径[9]。张杰(2006)则认为,中国的高货币化和货币“迷失”现象具有深刻的政府行为内涵,政府部门对银行体系的运转进行了过多干涉,提供了大量显性补贴和隐性担保,经济中的货币供给将高于市场化条件下的最优水平,由此出现在货币数量论框架下的货币“迷失”[10]。审计署的2010年审计公告中显示,我国地方政府融资负债约10万亿元,占2010年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47.92万亿元的20.9%。除此之外,地方政府还存在大量的银行外其他信用融资,不但数额较大,而且隐蔽性强,难以统计。地方政府融资相较于银行贷款,具有软约束性,容易游离于宏观调控之外。

货币乘数是连接货币供给与基础货币之间的纽带,主流货币理论主张货币乘数是基础货币扩张的倍数。一般来说,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控制基础货币,但对货币乘数的控制能力有限。原因在于中央银行虽然可以通过调整法定准备金率来影响货币乘数,但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提现率则主要取决于银行和居民的行为选择,中央银行不能随意控制。2011上半年,央行连续六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21.5%,接近历史最高水平,理论上货币乘数相应下降,但实际结果确是货币乘数仍在不断扩大,看起来是信贷投放逐步受到限制,但存款增长率出现持续下降甚至负增长,表现为企业存款大幅下降,直接转向投资或经营领域,居民储蓄存款通过民间借贷途径投向企业或经济实体,形成罕见的“全民借贷”现象,直接抵消了央行的调控效果。另外,我国货币乘数的变动具有明显的顺经济周期的特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货币供给内生于经济的周期波动[11]。还有许多学者的实证研究也支持了我国货币乘数呈现出内生特性的结论。

(二)基础货币内生性的表现形式

基础货币的内生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再贷款与再贴现的“倒逼机制”上,由于经济转轨时期预算软约束的特征,财政和企业往往患有投资饥渴症并转化为银行信贷的软约束,形成适应性内生货币供给式的“倒逼机制”;二是在债券公开市场操作上,中央银行主动性匮乏,由于适合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债券资产短缺,而中央银行本身债券也不足,难以通过逆回购业务收回基础货币,只能通过投放短期资金的单向操作,同时中央银行还要受到其他银行机构有无反向交易意愿的影响,灵活性和主动权受到一定的束缚;三是在外汇公开市场操作上,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和渐进性的汇率改革条件下,央行通过外汇占款投放基础货币具有很大的被动性,这意味着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基础货币数量成为依赖于外汇市场状况的内生变量。总之,货币供应的内生性会扩大货币乘数并使市场流动性膨胀。

三、流动性过剩与通货膨胀

(一)国际金融危机是本次流动性过剩的起因

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管理通胀预期”作为我国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2010年下半年至2011年6月15日,央行一直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加息4次至3.25%,11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最高达21.5%,但是,通货膨胀依然居高不下。统计数据显示,5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5%,PPI上涨6.8%,5月份CPI的同比增幅已经处于2008年7月以来的最高位,创下34个月来新高。从表面来看,流动性过剩成为本次通货膨胀的主因,但通过实施严厉的调控流动性政策后,通货膨胀趋势并没有减弱趋势。2009年,我国曾一度实施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和4万亿投资等一系列的应对措施,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货币政策逐步向稳健转变。纵观这一过程,央行向市场释放流动性是迫于经济发展的压力,而收回流动性则是迫于市场价格的压力。近期我国江浙广东一带中小企业经营形势一度下滑,破产公司数量甚至超过金融危机以前,这是在当前流动性依然过剩的情况下发生的。

(二)我国通货膨胀的复杂性

从中国本轮经济通货膨胀的发生原因看,受三方面因素影响。一是自2009年来的货币超发。二是在全球货币量化宽松大背景下,国际贸易收支和汇率等因素的变动会直接影响国际商品价格;通胀将通过农产品和工业品链条分别传导到国内;通过贸易和非贸易部门的比价效应,通货膨胀进一步由贸易部门向非贸易部门扩散,最后引起价格的全面上涨。三是国际铁矿石、有色金融、原油等原材料和能源价格大幅上涨所引发的成本推动。当前中国经济正在走过“刘易斯拐点”。从实证研究来看,一个经济体在走过“刘易斯拐点”之后,往往伴随着较长时间低端劳动力工资水平的快速上涨。由于工业品的价格传导存在着明显的价格黏性,成本压力主要表现在低端劳动力密集程度较高的农产品上,容易引起农产品价格的波动。随后,劳动成本会通过向终端产品转移而引发整体物价与工资水平的螺旋式上升,最终促使成本推动型通胀压力在整个居民消费领域和工业制成品领域体现出来。

当前,中小企业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据全国工商联的调查显示,九成以上中小企业无法从银行贷款,当前中小企业生存难度超过2008年。鉴于通货膨胀的严重危害,央行必须做出收缩流动性的宏观决策。首当其中的影响是最需要资金的中小企业,如果中小企业出现大面积经营问题甚至破产,势必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为此,央行必须在收缩流动性、抑制通货膨胀和扶持中小企业之间做出妥协,但只要流动性依然旺盛,就必然会加重通货膨胀治理的负担。这实际上体现的是,资金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分配的不合理性以及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大量的信贷资金流入了大型国企和垄断性行业,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本来就举步维艰,抗风险能力差,资金紧张不过只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罢了。

四、结语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内生性是当前我国货币供应增长的主导性因素,而货币超发造就了本轮通胀的流动性基础。由于我国当前通货膨胀形成的因素较多,传导机制较为复杂,因此,单纯的抑制流动性并不能从根本上抑制通货膨胀的蔓延,过于严厉的调控反而会伤及经济的发展,近期大量中小企业的破产甚于金融危机就是例证。治理通货膨胀应当立足于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制定协调、有序的长期治理措施,并容忍通货膨胀在一定幅度内存在。一是在控制信贷总量的同时,金融监管部门应该制定银行业信贷投放监管比例,引导更多的贷款投向中小企业;二是切实提高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最大限度的削减市场垄断和行业垄断,除了影响国计民生、危及国家安全的行业之外,鼓励民间资本和民营企业参与和竞争,在税收、信贷等诸多方面保证中小企业享受平等的“国民待遇”;三是进一步加大社会信用融资统计和监管力度,尤其要防止银行外信用和融资膨胀,从而实现对整个社会资金流动性的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许雄奇,张宗益.财政赤字、金融深化与通货膨胀――理论分析和中国经验的实证检验(1978―2002)[J].管理世界,2004(9):24-32.

[2]李健.结构变化:“中国货币之谜”的一种新解[J].金融研究,2007(1):41-52.

[3]王腾.论货币宏观调控权的实现与货币传导机制的建立[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38-41.

[4]谢罗奇,胡昆.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分析[J].求索,2005(1):26-28.

[5]黄齐朴.浅析货币供给内生性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J].金融经济,2006(2):127-128.

[6]伍志文.“中国之谜”――文献综述和一个假说[J].经济学,2003(1):39-70.

[7]王一萱,屈文洲.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连通问题研究[J]深交所,2005(6):37.

[8]易纲,王召.货币政策与金融资产价格[J].经济研究2002(3):13-20.

[9]魏杰,王韧.货币“迷失”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研究进展与现实抉择[J].经济学动态,2007(1):22-28.

[10]王杰,谢明.中国货币供给是内生的吗――基于VAR

货币金融学论文范文5

【关键词】货币政策区域效应 金融创新 影子银行

一、基于货币政策区域非均衡视角的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了区域经济“梯度发展”战略。在市场经济机制下,虽然外向型经济的东部地区经实现了高速发展,但一开始的关于产业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的构想并没有实现。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西部地区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动下发展仍相对缓慢,加剧了地区之间发展的非均衡现象。作为货币经济学领域的前沿分支,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开始将视角从宏观层面延伸至了区域层面,将各个地区在产业结构和金融结构等方面的非均质性研究纳入货币政策操作对经济运行影响的研究体系。国内研究主要基于风险价值模型(VAR)和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研究各区域经济指标对货币政策变量冲击的脉冲响应,判断和分析中国货币政策效应是否存在区域性差异,进而分析引起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因素。

(一)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存在性实证研究

何丽娜(2010)运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实证检验安徽和江苏两省评价统一的货币政策对安徽省和江苏省的真实产出和物价的影响。申俊喜、曹源芳、封思贤(2011)首次避开“三分法”和“八分法”的区域划分――采用更能反映区域差异的内地31个省来反应区域差异,运用区域AD-AS模型和VAR等计量方法,分析统一货币政策对我国不同省城经济增长和物价两个指标的脉冲差异。葛腾飞、孙自胜(2013)通过定量分析验证广义货币供给量M2和GDP之间的关系,对我国东北、东、中、西四大区域货币政策区域差异特征进行检验,发现货币政策对全国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都具有显著的影响,但具体各区域的影响程度不一样。

张细松(2012)通过实证检验指出我国东、东北、中、西部地区并不总是同时处于经济周期的繁荣或衰退阶段,不同调控方向的货币政策对处于不同周期阶段的四大地区经济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在其基于货币政策调控方向差异的区域效应研究中,他认为货币政策不同调控方向的货币供给冲击对四大地区所产生的效应存在较大差异,紧缩与扩张性货币政策存在多重不对称效应。丁涛、赵昕东(2012)研究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影响的区域效应进行定量分析,发现货币政策冲击造成的各个省份的通货膨胀周期是不同的,有显著的区域效应。

(二)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解释

王昊(2012)和罗玉冰(2013)分别对西北五省区货币政策的区域差异进行比较分析,认为五省区产业结构、财政实力、金融发展和政府行为的差异是西北地区产生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信贷渠道在五省区的传导效果存在差异,同一阶段不同省区在信贷渠道传导速度、深度及影响时间长短上都有自己的特点,同一地区在稳健的货币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两个阶段,信贷渠道传导效应也不尽相同。

陆虹(2012)收集了1996~2012年的相关季度统计数据,运用STR模型和LM统计检验方法,对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非对称效应及地区经济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效果存在明显的不对称性,即具有很强的非线性特征;同时,这种不对称性对我国及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运行存在不同的影响。

黄德勇(2012)对我国东、西部地区分别用VAR模型和VER模型对投资周期波动中的货币政策区域差异进行研究,东部地区带动宏观经济政策变化的能力较强,财政政策是投资波动的主要因素;而西部地区被动跟随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投资自身遭受的冲击是投资波动的主要因素。李菁、赵邦宏(2013)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我国区域经济效应差异作定量比较,发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搭配协调效果在西部地区表现最佳,中部地区较弱,东部地区效应最弱,甚至表现为负效应,提出因地制宜改善金融环境,加强政策协同效应。

郭立平(2013)认为经济差异是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产生的重要因素,并对货币信贷、存款准备金、再贷款、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等政策实施的区域差异影响进行深入分析,认为在我国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下,宏观层面的金融体制改革影响下的市场化进程以及微观经济主体在资金报酬引导下参与市场化进程的交互影响过程,是造成不同地区间金融资源形态迥异、货币政策区域差异多样化的根本原因。

由于地域广阔、经济结构复杂,我国是一个典型的“非最优货币区”,货币政策非对称性是困扰我国当局决策的最大问题之一。货币政策区域差异是我国不同区域货币市场发育程度、经济金融结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传导主体上的差异导致的,央行应加大各大区分行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过程中的影响力,采取适度差别的区域货币政策,大力发展经济欠发达和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的区域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二、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对其效应的影响研究

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影响货币供求作用于实体经济的具体途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理论分为货币渠道理论和信用渠道理论。货币渠道理论认为金融资产只有货币和债券两种形式,贷款和债券可以相互替换,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主要包括利率、汇率、资产价格、货币供应量等。信用渠道观点则认为,金融资产包括货币、债券和银行贷款,银行贷款是特殊的,债券不能与之替代。货币政策通过影响银行信用可得性,使投资发生变动,进而影响产出。围绕这两个方面,我国学者近几年对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效应展开了更深入、更广泛的研究。

(一)以货币渠道为视角的最新研究

何丽娜(2012)则从外汇占款角度分析区域效应的作用机制,认为外汇占款取代再贷款成为我国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造成经济开放程度高的发达地区在基础货币投放量和区域货币乘数上远远超过其他区域,从而导致货币政策内部传导的区域非对称效应,我国基础货币的区域供应量应与该区域的经济发展相适应。

马理、巫慧玲、张琴(2013)应用PVAR模型对2003~2012年期间31个省区的央票交易面板数据进行研究,证实从央票操作到市场利率与货币供应量,再到经济产出与物价水平波动的货币政策传导路径确实存在,且在发达地区、次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传导效果存在差异。

毛彦军、王晓芳、徐文成(2013)运用新凯恩斯DSGE模型,以居民消费占当期储蓄存款余额的比为消费约束的度量指标,分析消费约束对货币政策宏观效应的影响和影响机制。推演发现,消费约束会通过直接影响居民消费的边际效用进而影响消费和产出的方式影响货币政策对产出和通货膨胀水平的调控能力,降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二)以信用渠道为视角的最新研究

卞志村、杨全年(2010)从与信贷渠道动作密切相关的信贷配给角度,通过修正贷款决策模型分析了信息不对称前提下我国转轨经济中的地域性信贷配给,其突出表现为金融市场的“银政壁垒”,即由于行政区划、金融监管和金融机构内部垂直管理所造成的金融资本的割裂状况,限制了金融资本的跨区域流动,进而通过信贷渠道对实体经济产生非对称性影响,形成了以区域货币政策效应的差异性和配给均衡的特征。认为区域差别化的货币政策调控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问题,突破金融市场的“银政壁垒”才是解决问题之关键。

王志强、蔡祥锋(2013)章运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向量自回归模型等计量方法分析了货币供应量M2、利率与股市变动的关系,并得出在当前利率未市场化的经济环境下,虽然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两种方式影响股票市场,但货币供应量M2更有效,调节利率对股市的影响并不显著。与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认为的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将导致股票价格上升的结论不一致,这于我国利率尚未市场化,利率对股票市场的调控作用不明显的现状相符。

傅先义、张辉、陈安平、郭德焐等(2013)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对区域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的影响,认为利率与货币政策传导可以有效互动,缓解区域性与结构性差异。而有效的货币政策必须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应完善利率定价机制,增强基层行的定价灵活性。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与其他经济体相比更加复杂,传导机制也具有多重性。从近几年货币政策转变的频度过快,市场难以对经济形成合理的预期,充分暴露了利率传导渠道的滞后性,我们应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逐步提升市场主体对利率的敏感度,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形成机制。

三、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效应影响研究

金融危机后,官方加强金融市场监管,宏观政策紧缩的情况下,资金面较为紧张,刺激了金融创新的发展。目前金融市场上,一方面衍生金融工具层出不穷,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创新正如雨后春笋席卷全球,影子银行逐渐走进大众视野。金融创新使实际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下降,致使货币政策利率渠道和信用渠道的传导机制及效果减弱,广义利率传导机制也变得模糊。

(一)衍生产品创新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研究

金融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传统的传动机构,使得很多商业银行的存款结构的变化。邢博木(2013)认为,金融创新分流了大量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特别是活期存款显著下降,这使得央行调整商业银行货币供应量的数量的政策效应被削弱。

方显仓(2013)研究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利率与信用渠道传导的影响发现,金融创新改变了产品市场均衡与货币市场均衡的性态,使IS曲线变陡、LM曲线变得平缓,降低了货币政策利率渠道的传导效率,认为利率和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间指标的作用已经下降,金融创新使信用渠道传导及其效果变得更加复杂和不确定。

张伟等(2013)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分析银行理财产品创新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路径,发现理财产品的增加会导致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供应量影响的边际效应减小,从而影响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整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会上导致了货币乘数的下降。建议将表外理财产品发行规模作为货币政策重要参考指标,优化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

斯文(2012)通过分析在利率衍生品对货币政策信用传导渠道,对比发现利率衍生品推出后信用传导机制畅通程度出现明显变化,信用传导渠道被大大弱化。斯文(2013)通过运用普通回归模型和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证实了中国外汇衍生品市场已经对货币政策汇率传导渠道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并且汇率传导渠道的功能出现明显的减弱迹象。

(二)影子银行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研究

近年来,随着经济金融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商业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由于受到严格的管制,逐渐无法满足市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影子银行在此背景下迅速发展。哈斯(2012)认为影子银行独特的运行机制独立于传统货币政策调控范围之外,其对货币政策的理论和实践形成诸多挑战,增加了货币政策的制定难度,削弱了货币政策执行效果,同时对货币政策的稳健运行和工具效力产生影响。

骆振心、冯科(2012)认为影子银行一方面通过信用创造增加了社会总的货币供应量,影响货币政策调控效果;另一方面它的利率水平更能反映资金需求情况,大大偏离了中央银行的基准利率水平,对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形成了挑战。此外,影子银行对宏观经济政策有突出的非对称性,对货币政策传导造成了“梗阻”和“渗漏”效应,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被严重削弱,增加了货币政策效力的不确定性。

总之,无论是金融产品创新还是影子银行,都使信贷供给更加趋于隐蔽,给以我国货币供给量为主要目标的货币政策造成了很大困难。货币当局应当重新审视货币政策工具和货币供给量统计口径,加强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和影子银行信贷活动监管,打造更加全面、透明的信息信息平台,加强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四、研究述评

纵观国内已有的文献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对货币政策效应的研究给予了极大的兴趣和关注,并且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伴随我国市场改革与转型的持续深入,我国学者对货币政策以及其效应的研究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证的结合,根据不同阶段货币市场出现的新情况、新热点,学者们的研究各有侧重。近几年,区域非均衡视角下的货币政策效应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学者们普遍认为各区域货币市场的发育程度、经济结构与传导机制上的差异是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差异存在的根本原因,完善欠发达和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的经济金融结构,实行有效的、适当的差异化货币政策是大部分学者都坚持的观点,无疑也是必要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问题是宏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之一,国内学者近几年对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研究更多地专注于具体的指标量化分析,研究成果更加切合国家货币政策发展与改革的需要。当前利率市场化和资本项目逐步开放已然是大势所趋,合理布局全国经济金融结构,疏通货币传导渠道还需付出更多努力。

有关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的研究,在金融危机后不断升温,尤其是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弱化问题吸引了国内众多学者的目光,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为提升我国货币政策效应建言献策。由于,目前影子银行还属于一个新鲜事物,其发展方向与规模还有待观察,但加强影子银行活动监管和增加信贷透明度,应当其资金流动规模与银行表外业务共同纳入货币政策制定的参考。

货币金融学论文范文6

关 键 词:区域金融;区域经济;宏观货币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44(2006)04-0014-02

区域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国经济运行的客观现象。大国经济体系中,经济资源分布、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分工布局等在不同地域间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使大国经济在空间结构上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金融的运行和发展不仅直接反映出经济运行的区域性特点,从而其自身也呈现明显的区域特性,而且,区域经济的运行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于金融的推动和调整作用。有鉴于此,经济学家向来非常重视货币和金融市场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相关文献来自两个方面:区域经济学和宏观货币经济学。本文介绍了国外关于区域金融研究的进展及其对我国区域金融研究的启示。

一、西方区域经济学界对区域金融的研究

西方经济学界在考虑区域金融变量的文献中,可分成三个不同的类型:一类文献主要研究的是区域间金融和贸易流如何修正货币乘数;另一类文献试图估计而非解释区域间金融流;第三类是研究区域金融市场的文献,这类文献最丰富,它又分为两个亚类:第一个亚类研究的是区域利率差异问题,而第二亚类研究的是决定区域信贷可得性的因素。

(一)分析货币政策的区域宏观模型

货币主义主要借助于某种简化形式的模型提出了货币政策的区域影响问题。而凯恩斯主义则选择开发某种大型的区域宏观模型。一类宏观模型的目的是评估国家金融变量――主要是利率――的区域影响(尽管他们不直接提出货币政策区域影响的重要性)。另一类宏观货币模型直接提出货币政策的区域影响,它们或从货币主义的观点,或从凯恩斯主义的观点进行分析。

Fishkind(1977)在凯恩斯主义的传统内,为印第安那经济(1958-1973年)建立了一个短期出口基地模型。该模型由34个方程组成,其中17个是随机的。模型包括了货币政策全部的三个渠道:(1)资本成本,包括在住房投资方程中;(2)资本的可得性,也包括在住房投资方程中;(3)财富效应。为了检验美国货币政策对印第安那经济的影响,作者把紧缩性货币政策时期(1969-1970年)和宽松性货币政策时期(1971-1972年)的某些区域经济指标和国家的这些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紧缩性货币政策时期,印第安那经济的增长慢于美国的经济增长;而在宽松的货币政策时期,印第安那的经济增长与美国相同。这种不对称行为可用国家经济的相对组成解释。

Miller(1978)出版了《美国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一书,用货币主义的思路分析了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他建立了一个短期、两区域的宏观经济静态乘数模型,把一般的货币主义方法、平衡表和货币供给的区域表述相结合,就能检验货币政策影响区域经济的渠道。他的模型因而比一般的货币主义前进了一步,包括了区域货币供给机制。观察模型的数据要求,似乎难以进行经验检验。事实上,他进行了比较静态练习,以便看到公开市场操作的区域效应。结论是,一旦引入区域维度,公开市场操作就不是中立的,每个区域的效应取决于诸如价格、支出的利率弹性、每个区域的货币需求函数、总货币冲击中的相对规模、区域乘数的值等参数。Miller也建立了一个两区域的简化形式的货币主义模型,从经验上估计每个货币政策的区域影响问题。

(二)公开市场操作的区域效应

研究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的文献,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研究公开市场操作从中央到边缘货币市场传递过程中所产生的时滞。这类文献与美国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经历密切相关,主要考虑的是公开市场操作和准备金要求作为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货币控制工具的相对有效性。赞成公开市场操作的人认为,它非常灵活,容易应用且易于调节。那些反对公开市场操作的人则认为,准备金要求变化对所有区域性联邦储备区有直接的影响,而公开市场操作从中央市场传递到非中央市场较慢。从经验上检验调整货币的区域时滞的存在和长度的实践,使得这些争论也在不断变化。

Scott(1955)估计了公开市场操作从纽约到其余地区传递的时滞。研究的时期是1951年6月到1953年5月,比较分析了各储备区和银行的自由准备的时间,把自由准备作为限制货币政策效率的反向指标。结论表明,公开市场操作从中央市场到其余各州的传递有时滞。Scott推理如下:(1)公开市场操作决定银行储备;(2)银行保持固定自由储备率;(3)银行在自由储备耗尽时通过减少贷款传递紧缩性货币政策;(4)有自由储备的银行不追随一般形式,因此与紧缩性货币政策对立。但不同形式的银行自由储备也可解释为由其他因素如银行和借款人流动性偏好的不同造成的。即自由储备率越高的银行,要么是因为它不愿意进一步放贷,要么是因为它们的顾客不愿意增加负债。

(三)区域货币乘数

文献中与区域货币乘数有关的文章,主要是要证明在引入区域维度时如何修正标准的国民货币乘数模型,即区际经济关系(贸易和金融流)可能对区域货币基础产生的影响。这一直是Dow(1982)和Moore(1985)等研究的目标,其他研究区域收支不平衡可能对区域收入产生影响的文章也可归入这一类。当把货币乘数模型用到区域环境中时,和国家层面比较,在区域环境中就出现了基础储备增长的新的来源。在区域环境中,除了公开市场操作和储备要求变化外,区域货币基础也可能由于区域间真实物流的存在而变化,区域间真实物流产生货币流,即区域间商品和服务或者金融资本的出口(进口)。

Dow(1982)比较了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两个地区货币乘数的值,结论是,对于前者,国家货币增加的效应会更加扩张,因为其流动性偏好较低、进口倾向较低(扩张后流出少)。这一模型引入了行为参数,如银行和借款人的流动性偏好,来分析货币变化传递的作用,表明流动性偏好越高的区域,乘数就越低。认为货币供给仍然是外生变量(在储备驱动的意义上),这一假设,一方面和多数发达经济体银行发展的当前阶段不和谐;另一方面,这一假设对于银行发展的较低水平又可能是合理的。如果边缘地区的银行受到的储备约束多于核心地区的银行,那么信贷增长能力的差异就会被加深。

(四)区域间金融流

这类文献主要涉及区域间金融流的估计而不是解释。这可能反映了区域金融数据的相对缺乏。Hartland(1949)研究了区域间金融流的均衡性。其他的早期研究也主要是针对美国进行的,有少数研究是针对西班牙和英国进行的。此外,区域间的货币流被用于估计城市间的关系。例如,Lieberson和Schiwirian(1962)利用区域间金融流研究依阿华的城市间关系,而Carlino和Lang(1989)试图用金融交易代替商品交易决定美国各地区的经济关系。

(五)区域金融市场与利率差异

研究区域利率差异的文献可追述到19世纪末期,绝大多数文献研究了美国的区域利率差异,这部分反映了美国的区域金融数据(特别是利率数据)的可得性。关于美国区域利率差异的经验文献,根据其对区域利率差异重要性的强调又可分为三类。第一类研究的主题来自有效市场方法,即试图解释区域利率和国家利率间的紧密关系。Keleher估计了美国担保贷款和企业贷款的区域利率决定模型。结论是:区域金融市场是一体化的,区域间利率差异的存在是因为金融资产的成本、风险和性质的不同。第二类文献试图检验区域间金融流对区域利率差异的敏感性。Cebula和Zaharoff(1974)构造的美国1950-1971年的区域模型,认为区域存款对利率差不敏感。然而,这并不必然意味着市场被分割,而是区域间风险和成本的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会阻止资金区域间转移的盈利。第三类文献探讨了可能解释区域利率差异的因素。

(六)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西方区域金融研究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研究一体化金融市场内部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影响。自从King和Levine(1993)的文章以来,大量经验证据和跨国比较研究证明,一个国家的金融发展水平影响其经济增长能力。这一结论在一个拥有一体化金融市场的国家内部是否成立,即国内不同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是否对区域经济发展有贡献?Luigi Guiso、Paola Sapienza和Luigi Zingales(2002)以意大利为例,他们的研究表明,在意大利这样一个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的国家,各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对区域经济增长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对中国区域金融研究的启示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大国,同时又处于转型过程中。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中国国情的基本特征,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区域金融的不平衡。而且,由于我国的发展征和转型特征,区域金融的不平衡发展在许多方面不同于欧美国家,有其独特性。中国金融发展的这种独特的区域不平衡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

曾康霖(1995)在《要注重研究区域金融》一文中指出:“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逐渐拉大,沿海与内地,特区与非特区,城市与农村呈现出不同的经济态势和发展趋势,怎样看待这些现象,是需要专门研究的,其别要注重研究区域金融”。他列举了区域金融研究的若干方面:区域金融差距;区域金融调控;区域银行存贷差;区域基础货币供求;区域派生存款能力;地区性货币贬、升值;区域人口、消费和积累的关系;等等。

对中国区域金融问题首次进行系统性研究的是张军洲博士(1998),他在其专著《中国区域金融分析》中,把区域金融放在金融发展理论的中观层面,认为区域金融发展理论是宏观金融发展理论与微观金融发展理论的衔接,提出“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现阶段,经济结构处于急剧的变动之中。这种变动不仅表现为产业结构的转换,而且表现在区域经济结构的差异和扩大上,而后者在很大程度上又与区域金融结构的变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要构造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就必须研究区域金融结构的变动与发展规律问题。”以此为基础,张军洲对区域金融及其构成要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界定,对中国转型期的区域金融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有许多学者对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展开了研究,如周立、胡鞍钢(2002),周立(2004),郑长德和刘兴容(2003),等等,其中较为系统的是周立(2004)的专著《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1978-2000)》,周立通过对中国各地区1978-2000年期间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揭示了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路径,描述了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状况,总结出“高增长、低效率”的金融发展总体特征。作者在分析了金融功能财政化的表现并做出政治经济学解释后,给出了由“汲取金融”转向“建设金融”的政策建议。

纵观这些研究,虽然有一些有影响的成果,但总体上看,多局限于对某种具体现象的分析,尚未形成系统的分析框架。考虑到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从世界角度看中国区域金融的典型性和特殊性,借鉴西方区域金融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大力开展区域金融研究,创立区域金融学,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指导未来中国区域金融发展,促进各地区经济增长,实现金融和经济协调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军洲.中国区域金融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2]周立.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1978-2000)[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沈坤荣, 张成. 金融发展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跨地区动态数据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4,(7).

[4]艾洪德,徐明圣,郭凯.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4,(7).

[5]周好文,钟永红.中国金融中介发展与地区经济增长:多变量VAR系统分析[J].金融研究,2004,(6).

[6]曾康霖.要注重研究区域金融[J].财经科学,1995,(4).

[7]周立,胡鞍钢.中国金融发展的地区差距分析:1978-1999[J].清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