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基本概念范例6篇

天文学基本概念

天文学基本概念范文1

[论文摘要] 中医是中国特有的医学形式,本文以莱考夫的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从认知角度分析中医概念隐喻的表述形式和其文化特征,关注文化因素对于人的思维模式和语言表述形式的影响。分析表明,中医概念隐喻具有典型的汉语言文化特征,概念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受到社会文化和人们认知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文化特征。

一、 概念隐喻

以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认为隐喻是一种普通修辞格为代表,传统的隐喻理论是从修辞的角度来关注隐喻现象的。而二十世纪中期理查兹提出的相互作用论,开始关注隐喻的认知特征。莱考夫和约翰逊在 1980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概念隐喻,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隐喻现象做出了全新的阐述:隐喻无处不在,它不仅出现在语言中,也出在人类的思维和行动中,人们用以思考与行动的普遍概念体系在本质上是隐喻的。他们认为隐喻不仅是语言形式,更重要的是人类的一种普遍认知方式,是人们思维、行动和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性方式。

因此从本质上来说,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 ,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经验的认知活动。隐喻结构一般有两个域 :一个是结构相对清晰的源域,另一个则是结构相对模糊的目标域。从结构上看,隐喻的形成是两个域之间的结构映射的产物,即用具体的源领域向抽象的目标领域的映射。人们直觉地,本能地运用生活中具体的简单的事物来理解认知陌生的,未知的抽象的事物和概念。隐喻的哲学基础是建立在人类对自身和周围事物的认知经验之上。而隐喻的认知过程是建立在相似联想的心理机制上,必然会跨越不同范畴的鸿沟。隐喻是建立在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似关系之上的,而对这种相似关系的确认是一种创造的过程,新的认知将在隐喻的过程中产生。

莱考夫把概念隐喻分为三类:方位隐喻,结构隐喻和本体隐喻。方位隐喻是参照空间方位而建立的一系列隐喻概念。空问方位来自人们与大自然的相互作用,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概念,如,上下、前后、内外、开关、深浅、中心和。结构隐喻是指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建另一种概念,使两种概念叠加,用谈论一种概念的各方面词语来讨论另一个概念 ,这两个概念的认知域不同,但是它们各 自的构成成分之间存在着有规律的对应关系。本体隐喻是人类将物体的经验作为我们表达抽象概念表达的基础。人们把抽象模糊的思想看作有形的实体,从而能对其进行量化辨别其特征。本体隐喻中最常见的是容器隐喻,将常见的无形的抽象的事件、活动、状态看作具体的有形的容器。

二、中医概念隐喻的表述形式

作为中国特有的传统医学 ,中医一直备受关注,但是以前的研究多侧重于医学方面,很少有从认知角度对中医概念进行探究。中医中存在着一种类似于隐喻的认知方式。《素问 -示从容论》日:“夫圣人之治病,循法守度,援物比类。”其中的“援物比类”是从两个或两类对象有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属性,推出一个对象可能具有另一或另一类对象所具有的属性,属于一种从个别到个别或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形式有“我”而及“彼”。中医在认识疾病现象,探索人体生理病理规律,建立理论体系的过程中都运用这一方法。这种比类的方式更多的是停留在表面的相似性的类比,只是一种中医的诊断方法。我们运用概念隐喻理论,从认知学的角度,对中医概念隐喻背后隐藏的人类思维和文化活动进行关注。

在中医中,概念隐喻是普遍的,是无处不在。它不是作为一种语言的修饰方式而存在,而是充分体现了中医对于人体,病因,病症,和治疗的认知。在解释中医基础理论阴阳学说时,运用了人类社会结构和自然现象的概念,如日:“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水为阴,火为阳,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在解释人的生理结构时,则通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现象来认知人体结构,如说:“天远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 日月,人有两目”;而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以官位职能来认知人体以及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相互关系;在辨析病因变化时,运用自然界风、寒 、暑、湿、燥、火的特征作来说明病因病理;在确定治则时,将生活中的具体物体运用其中。如说“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而具体的疾病治法如:“增水行舟”法、“釜底抽薪”法、“提壶揭盖”法、“导龙人海”法、“引火归原”法等都是运用了隐喻的认知方法。

中医学概念隐喻根据不同的源域,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方位隐喻、实体隐喻和结构隐喻。方位隐喻是人们认知世界最基本的概念,在中医中存在着“上热下寒”、“表寒里热”等概念。本体隐喻是中医概念隐喻中最常见的一种隐喻类型。中提到:“黄帝日:一时遇风,同时得病,其病各异,愿闻其故。少俞日:善乎能问!请论以比匠人。匠人磨斧斤砺刀削,斫材木。木之阴阳,尚有坚脆,坚者不入,脆者皮弛,至其交节 ,而缺斤斧焉。夫一木之中,坚脆不同,坚者则刚,脆者易伤,况其材木之不同,皮之厚薄,汁之多少,而各异耶。……各有所伤,况于人乎。”此正是以树木之差异的概念来说明人体体质之不同,并通过工人伐木者这一相对具体的、有形可睹的事件来隐喻阐述同一条件下不同的人可以罹患不同疾病的相对抽象现象。中医学中的“五行学说”是最为典型的结构隐喻:将“金木水火土”等五种物质的认知,象征化或形象化,并其相生、相克、相乘和相悔的关系结构化,并将这一结构运用到人体五脏六腑的结构认知中,从而产生了肝木、心火、脾土、肺金和肾水等结构概念,并用五行之间的结构关系解释五脏六腑间的传导关系。

由此可见,概念隐喻在中医中是普遍存在的,是构成中医思维和认知的基本表述形式。

三、中医概念隐喻的文化特征

通过中医概念隐喻的表述形式 ,可以看到其具有典型的汉文化特征。这是因为隐喻是一种感知、体验、想象、理解事物的认知过程。其表层形式为语言,而深层则为包括一定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在内的认知心理现象。隐喻既具有语言的共性,又具有其差异性。而深层次的文化差异是导致概念隐喻表述方式差异的根 本原因。正 如Kovecses所言:不同的社会文化经验和认知加工过程带来隐喻的多样性 。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社会文化经验的不同以及认知过程的不同,而在不同的语言中,即便相同或相近的概念隐喻通常在其表述方面存在不同。

在人类早期,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最直接的就是通过对身边自然环境的认知,因此中医中存在着大量与自然现象和地理概念有关的概念隐喻。例如:为了探索人体物质代谢的规律,就拿天地问水、气、云、雨的升降转化来认知人体精与气血互相转化;用“风、暑、寒、热、湿、燥”等 自然想象来解释病因都是中医概念隐喻所特有的。而中医隐喻在表述人体结构时,则使用了地理概念,特别是中国特有的地理概念。如:“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中医在论述人体经络和穴位时,则使用了渭水、汝水、济水和漳水等中国当时真实存在的河流名称及商丘昆仑等地名,这些与自然相关的中医概念隐喻正体现了中国古人“天人合一”、“人与天地相参”的思想。

在中医概念隐喻中另一个较突出的文化特征是中医和哲学的水乳交融。“医者理也,理者意也……得理与意,医也。”因此中国哲学范畴中的“阴阳”、“五行学说”和“气”等概念都被用来理解和解释中医学中的概念,并且构成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举例来说:阴阳失衡,人类则会生病。这种概念隐喻将人体内部认知为一个平衡的状态,一旦阳盛或阴盛,这种平衡状态被打破 ,人类就会生病,结果就要尽可能的恢复或保持人体内的阴阳的平衡 ,正所谓“阴则阳之,阳则阴之”。前文也提到了中医将“五行学说”同人的身体、生理机能和情感联系起来,用来解释说明人类情感、人体脏腑组织与自然界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变化的。另一个中医特有的概念隐喻是“气”。中国古典哲学概念中的“气”是表示物质存在的基本范畴,是生命的本源。但是在中医学中“气”被赋予了更多的认知概念。人体被认为存在着一个内部的气压环境。“气”在人体内流动,将营养物质带给各个器官,并起到保护器官和人体的作用。气的运行舒畅,保持平衡,则各个器官功能正常;如果气的运行发生停滞或阻碍,人体内部的气压环境受到影响,人类器官就要受到影响或生病。

中医概念隐喻还受到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中医理论基本形成于战国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群雄割据,战争不断的时期。因此中医概念隐喻出现了战争隐喻。不同于英语中的疾病战争隐喻,中医隐喻概念具有典型的中国文化特色。中医概念隐喻常将人体比喻为“城池”、“城郭”,疾病的袭扰常被描绘成“外来人侵”、“邪气困扰”,而保护人体的免疫系统则被认为是环绕人体的卫气和营气,起到保护人体免受外敌入侵和供给给养的作用,存在着如:“真邪相攻,两气相搏”、“真邪相攻,乱而相引,故中寿而尽也”、“以逐邪气,而来血气”、“邪不能独伤人”、“下管虚则邪气胜之”、“得守者生,失守者死”等隐喻。人的身体是战场,人类生病的原因是正邪相争的结果,正气盛则邪气弱,正气占上风,人身体健康。反之正气弱小,邪气强盛入侵攻人人体内,卫营失守,人则会生病。

政治隐喻也是中医概念隐喻所特有的。中医常常将治国与治病相提并论,自古便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说法强调:“夫治民与自治,治彼与治此 ,治小与治大,治国与治家,未有逆而能治之也,夫惟顺而已矣。……春夏先治其标后治其本;秋冬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灵枢 ·师传》)如果“逆从倒行”,必招致“失神亡国”之危险。上文提到的关于人体五脏的关系的论述,运用中国古代的国家管理体制,反映出五脏的系统性和有序性。以“君主之官”说明心为五脏六腑之主;用“相傅之官”来说明肺有主治节的功能;以“仓廪之官”说明脾有云化水谷,输送精微的功能。在论及中药配伍的时候,中医运用“君臣佐使”这一中国封建君主制度体系来论述在方剂中各种中药的使用和数量以及对治病结果的影响,例如:“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 中国传统上便有“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思维方式。人们总是习惯于用身边的、具体的、熟悉的经验来认知陌生的、抽象的事物和现象。因此中医概念隐喻表述形式受到了人们对于自然现象和地理概念的认识以及中国文化、哲学、和政治的影响,具有典型的文化特征。

四、结 语

通过对中医概念隐喻表达方式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医概念隐喻在中医中普遍存在,它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中医重要的认知方法和手段。体现了中医对人体,疾病和治疗的独特认知,并具有典型的文化特征,反映了其特有的社会体验和文化认知。由此说明概念隐喻既有语言的共性:对于同目标域的事物,来源于不同文化背景的隐喻可以用相同或相似的源域的事物来理解并解释,这是因为人们体验的感知是共性。但是概念隐喻又具有明显的文化特征,容易受到不同文化同差异的影响,表现出社会文化经验的不同和认知过程的不同。

参考文献

[1]Lakeoff.G&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University Pie88,1980

[2]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Kovecses,Zoltan.Metaphor in Culture Universality and Vail.ation[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4]任秀玲.中医理论范畴[M1.中医古籍出版社,2001.

天文学基本概念范文2

关键词:地理概念;有效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0321-02

《浙江省普通高考文科综合考试说明》四项考核目标明确"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直接与地理概念有关。目前地理概念在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学生对概念的认识表象化,缺乏对概念本质属性的认知,运用概念时缺少灵活性。因此在高考复习时,不能对地理概念只停留在表面,而要深入挖掘、体会概念所承载的本质地理特征,以期在解题时有效地调动和运用。

地理概念反映地理事物及其演变过程的本质属性,是对地理事物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地理基础知识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理解和掌握地理基本原理、分析地理特征、总结地理规律的关键。有效复习地理概念是认识、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基础,本文主要结合实例从概念的联想、比较分类、辨析、记忆及与生活实际的关系阐述了地理基本概念的有效复习。

1注重概念的联想,追究抽象地理概念的形象还原

教材中大部分概念是从学生熟悉的实际事例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但对于学生来说,有些地理概念依然相当抽象。要形成正确的地理概念,一般都要求有相应的感性经验为基础,而且要经历一番把感性材料在脑子里来回往复,将众多有一定联系的材料,通过思维活动逐步建立起事物一般的表象,分出事物的主要本质特征或属性,实现从模糊到逐渐分明。因此,对于一些相对抽象的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帮助学生实现抽象地理概念的形象还原,用恰当的演示或操作使其转化为具体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概念的本质属性。

[例1]产业重心是区域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图1示意中国三次产业重心的经、纬度变化(不含台湾、香港、澳门的统计资料)。完成5~7题。

5.圈中①、②、③线依次代表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由于"产业重心"这个概念比较抽象,大部分学生在答题时根本无从下手。一般借助天平原理来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借用一支比来代替中国,手指当做支撑点)。假设中国的三次产业重心处于中部地区,笔处于平衡状态,笔的左半部分表示西,右半部分表示东。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从湘教版《必修Ⅲ》图1-14" 2002年东、中、西部地带产业结构比较"中可以看出:第一产业的比重是西部偏高,中部居中,东部最低,按照天平原理,天平不会平衡了,而是会往西部倾斜,也就是说第一产业的重心是偏西的。第二产业比重是东部最高,中部居中,西部最低,按照天平原理,天平也自然不会平衡了,而是会往东部倾斜,所以第二产业的重心是偏东的,第三产业的比重是东部最高,西部居中,中部最低,所以天平会稍微往东部倾斜,但是在三大产业中第三产业的重心是处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中间。于是此题就迎刃而解。

教师借助于直观教学,运用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逐步深入,实现由形象到抽象。通过实物演示,使学生建立表象,从而解决了地理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的形象性的矛盾。

2注重概念之间的比较分类,深化概念

对一些关联概念,进行阶段性的梳理,引导学生将概念进行分类,明确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形成概念系统。

[例2] 读图2、图3(甲、乙两种气候类型分别对应①、②地),完成下列问题。

(2)试比较①、②两地河流水文特征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8分)

学生在答题中主要存在对水文特征、水系特征、降水特征等概念的混淆。对于三者

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在高考复习中可以通过建构知识网络(图4)加以区别。

概念系统的建立可以通过概念的延伸来实现,通过条件的追加或细化,将一级概念延伸出二级概念、三级概念……,在同一条件下,通过不同的视角,联系出并列的同级别的概念。条件就象支撑起屋顶的梁,不同的视角就象椽子,不同级别的概念就象叠盖在椽子上的瓦。这样,就通过不同的条件、不同的视角、不同级别的概念共同构建起起了一组相互关联的概念系统。

从基本概念入手,通过概念的演绎引导学生构建完善知识体系,在概念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达到概念的深化和思维的有序化。

3注重概念的辨析,从"准确"的相对性中感悟概念

概念要求准确,概念中的限定词通常是把握概念的关键。但从表达这一层面来说,所下的定义永远是一个相对的准确;从反映概念的某一事物的现象和特征来说,通常又不能涵盖概念的全部。这成为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是命题者乐意关注的一个点)。比如气候,它是长时期内的大气物理状况的变化。这些变化体现在许多要素上;不同气候类型划分的依据,主要是对降水和气温两个要素的一种数学统计;而统计数字又不是唯一的,而是局部范围,这就不能达到概念本身要求准确的特点。为弥补这个缺陷,教材中对气候的表述通常是定量与定性的结合:即给一张如温带季风气候的典型降水和气温统计图,在加上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的描述。这就为学生理解气候留下很大的空间;教学时可以根据空间设计不同的问题情境,丰满学生对气候理解程度。如上分析,要理解掌握气候的应该扣住三个基本的点:分布的范围、要素统计的数字范围和两种气候的过度带特征。

[例3]图5为四地的气候资料,图中各点代表每个月的月均温和月降水量。四地中,高温期与多雨期比较一致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学生认为甲、丙、丁都可以选,因为气温高时降水也多,没有理解"高温期"和"多雨期"概念中"相对"的数值属性。

如[例3]可以给学生气温统计的大致数值范围(如右表),降水的统计数据中大致以月降水量超过100mm为多雨期,将不同的概念进行辨析,这样答案就很明朗。

[例4]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图示(图6)国家基础设施良好,经济开放程度较高,矿业、制造业、建筑业和能源业是工业四大部门,其中甲城是该国著名的国际会议之都。2011年该国 2 月黄金产量同比下降28.2%,金矿石产量同比下降 3.2%,总矿石产量下降 7.3%。

材料二

(2)简述甲城的气候特征。(6分)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甲地的月均最高气温是24.5℃,超过了20℃,属于高温,月均最低气温为16.5℃,超过了15℃,也属于高温,因此甲地的气温特征是全年高温,气温年较差小;从月降水量来看11月-3月月降水量均超过100mm,属于多雨,其他月份相对较少,因此降水特征可以这样描述:降水季节变化大,夏半年(11月-3月)降水较多,冬半年较少。

4注重概念关键词的记忆,学会运用学科语言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特征

教材对基本概念的表述是最精炼、最简洁、最准确。因此,对于基本概念按照课本上的表述记忆是首要的,尤其是其中的关键词是重要的地理术语。在描述某种地理现象和阐述有关地理问题时,才能运用地理学科语言简明扼要地准确地答题。

[例5]:下列有关水土流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风力作用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动力之一

B.水土流失的直接后果是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加

C.我国黄土高原、长江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危害严重

D.江南丘陵的水土流失可能会导致土地荒漠化

参考答案:B

不少学生答A,原因是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有关"水土流失"的概念和原理。

教材中有关水土流失的表述是:水土流失是在人为因素影响下,受水力、风力、重力等外力作用,土壤发生移动和破坏的现象。从该概念中可以得出: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可以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大方面。教材中关于水土流失的关键词:外力因素(水力-降雨、植被、冻融等、风力和重力-地形、地质),人为因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毁林毁草、滥垦乱伐、开矿修路等)以及水土流失的直接后果和间接后果等都是专业术语,要想准确地答题,就必须注重记忆这些关键词。

地理概念的复习要"不惜时、不惜力",帮助学生养成用地理的观点看待和认识世界思维方式、迁移能力,学会用概念思维,进而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地理概念复习要返璞归真,在概念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揭示它的本来面目,让学生参与概念本质特征的概括过程,这是概念有效复习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 [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天文学基本概念范文3

1.1概念的描述

对地理对象的概念性描述一般都是基于自然语言文字的,与描述者的知识、经验和背景有很大的关系,导致在概念描述时存在着很大的歧义性。如“高层建筑”在维基百科中被描述为:“具有较多层数高度较高的建筑”,其中“较多”和“较高”两个术语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其判别阈值取决于领域背景:中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将10层及以上的住宅建筑和高度超过24m是公共建筑称为高层建筑;而《日本建筑大辞典》将5层~6层至14层~15层的建筑定为高层建筑。

1.2语义表达的方法

对地理概念的语义描述就是表达从一个地理概念空间到另一个地理概念空间的映射关系。地理概念空间之间的映射关系的研究也是当前认识语言学领域对语义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21]。地理概念空间的转换或对应主要有比喻法、代数法、概念集成/绑定法和属性枚举法,其中属性枚举法是最容易理解的方法,即将概念的属性一一列举出来。每个概念都与一定的属性或性质关联,这些定义的属性足已确定对象的相关外延[22]。属性枚举法就是基于这点,用地理概念拥有的属性来描述概念。如“高层建筑”可以用“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层数”、“高度”等描述其特征。即如何找到概念(“高层建筑”)的本质属性(本体性质)是枚举法的关键。

1.3形式本体和概念化

为减少对地理国情描述的歧义和澄清自然文字描述的语义,需要对地理国情所表达的对象的本质进行分析,明确地理对象的本体语义。为达此目标,形式本体的方法为地理国情的概念化提供了有力理论基础。形式本体指用系统的、形式的和公理的方法对事物存在的形式和方式进行的逻辑开发的方式。本体被描述为用于描述形式词汇意图含义的逻辑理论,即对世界特殊概念化的本体承诺。根据概念化理论,概念化被定义为三元组:C=<D,W,>,其中为定义在域空间(D,W)上的概念关系的集合,域空间(D,W)是一种世界结构,D为域,W为D的最大状态集。概念关系ρ定义为从W到D上所有外延关系的映射(或函数):ρ:W2D。给定一个语言L和它的词汇V,对概念化C=<D,W,>的本体承诺O为:O=(C,)。其中为映射:VD∪将D中的元素赋给V中的常量,中的元素赋给V中的谓词符号。

2地理国情本体构建方法

根据创建本体的5个基本准则(清晰性、一致性、可扩展性、最小编码偏差及最小本体承诺),本文基于本体开发工程理论和已有的本体创建方法,结合天津市地理国情监测内容的特征,提出了一种构建天津市地理国情本体的方法。主要包括5个步骤,如图1所示。(1)明确本体的范围和目的:本文所要构建的地理国情本体库包含概念的范围为天津市地理国情中所有的地理概念;本体建立的目的是为天津市地理国情概念建立一套语义描述体系,从而为地理国情信息的共享和语义互操作服务。(2)列举概念:尽可能列举出领域内的所有概念,对每个概念在不同领域中的定义进行资料分析和总结,得到每个概念的定义并集。(3)概念化:采用属性枚举法对每个概念进行语义表达,形成知识框架。(4)形式化表达:用形式化语言将先前得到的天津市地理国情概念模型进行外在表达,本文采用OWLDL语言进行本体的表达和建库。(5)评价验证:根据相应的评价标准对所建立的本体进行验证。本文所述的方法是一个迭代的过程,所创建的地理国情本体在特定阶段是一个相对完善的本体,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和地理国情内涵的丰富,还需要反复的评价与修改。

2.1天津市地理国情本体构建的范围和目的天津市地理国情监测项目从城市建设、生态环境、地表变化、土地利用和地质变化5个方面就城镇化进程等45个专题展开了监测工作。本文所构建的本体库的所涉及的地理概念范围与之相对应,详情如表1所示。

2.2天津市地理国情的概念化

天津市地理国情的概念化是指以天津市地理国情所涉及的地理概念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所要服务的知识领域,根据相关标准建立概念的语义描述集,确定每个概念语义的描述集和属性集,从中提取出本体属性集,从而实现地理信息的概念化,具体过程如图2所示。

2.3天津市地理国情形式化表达

本体描述语言从自然语言到描述逻辑形式多种多样,语言的形式化和规则性越高就越利于机器理解。对于地理国情本体,支持推理的能力是很重要的,它可以检测概念间是否互相矛盾,以保证本体的质量。网络本体语言OWL(WebOntologyLanguage)是由W3C(国际万维网联盟)的共享本体的标记语言,用来描述万维网文档和应用中的类和类之间的关系,并可以通过形式化语义实现逻辑推理。综合考虑地理国情本体所需要的表达力和推理能力后,本文使用OWLDL作为地理国情本体的描述语言。它主要针对概念、性质、个体之间关系的描述,以保证强大的语义表达能力。由OWL描述的一个本体主要包括三种组成元素:类(class),实例(individual)和属性(property)。类代表一些实例的集合,OWL还支持对简单类进行并、交、补运算等集合操作得到的复杂类;实例作为类的成员出现,是领域中实际感兴趣的对象;属性是实例之间的二元关系。在OWL中有两种属性:对象属性和数据属性。

2.4地理国情本体属性库的构建

选择合适的建库工具是快速、成功地构建本体的关键。好的本体编辑软件应该具备本体录入、一致性检查、可视化、查询、推理等功能。protégé软件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本体编辑器之一,它提供了图形化和交互式的本体设计环境,其OWLPlug-in支持OWL描述语言,满足地理国情本体属性库的构建需求。在OWL语言语法中,一个本体属性由类(A)、实例(B)、属性(C)三部分组成,并采用三元组(ACB)描述三者的关系。使用protégé软件构建地理国情本体属性库的过程也就是对地理国情本体属性的每个组成部分进行构建的过程:类的构建:建立基本本体属性(如“对象”、“成因”、“时间性”、“物质性”、“空间性”、“量度”等)的所有子类及实例,如图3所示。“天然”,而“天然”的实例有“冰川作用”、“风蚀作用”等),如图4所示。属性的构建:对于“功能”、“目的”之类的动词,在protégé中采用属性进行表达,如图5所示。

3结语

天文学基本概念范文4

【关键词】数学概念教学;认识;理解;巩固

实践显示,学生在解答数学问题时能否顺利地得到正确答案往往与对数学概念是否形成正确的理解有关.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础,是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载体,是数学学习的核心.数学概念是反映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思维的最基本的单位,是数学教学的基础和起点.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应加强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对一些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要贯穿高中数学教学的始终,帮助学生逐步加深理解.由于高中数学高度抽象、概括的特点,决定着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体现基本概念的来龙去脉,要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实例抽象出数学概念的过程,并应用它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逐步理解概念的本质,即体现概念教学的三个重要环节:直观——概括——具体化.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我在数学概念教学中一直遵循在体验概念产生的过程中认识概念、在挖掘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理解概念、在运用概念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概念这样的三步曲.

1.在体验概念产生的过程中认识概念

庞加莱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教室里,先生对学生说“圆周是一定点到同一平面上等距离点的轨迹”,学生们抄在笔记本上,可是谁也不明白圆周是什么.于是先生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学生们立即欢呼起来:“啊,圆周就是圆圈啊,明白了.”圆周是一个发生定义,仅仅给出文字描述,学生还是不知道到底是怎样一个图形,需要我们动手操作,给出直观图形.这一个故事告诉我们在进行概念教学时,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觉得有必要学习这个概念;通过与概念有明显联系、直观性强的例子,使学生在对具体问题的体验中去感知概念,形成感性认识,然后再提炼出本质属性.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领着孩子到思维的源地去旅行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吴庆麟也曾提到,“用熟悉的特征来引发学习的准备状态,会使人对某一事物更感兴趣,学生储存了大量的早先经验,才可能引发他们在学习时的多方兴趣”.新课标也指出:在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

案例 指数函数的概念

(动画演示)话说猪八戒自西天取经回到了高老庄,从高员外手里接下了高老庄集团,摇身变成了CEO.可好景不长,便因资金周转不灵而陷入了窘境,急需大量资金投入,于是就找孙悟空帮忙.悟空一口答应:“行!我每天投资100万元,但是有一个条件是:作为回报,投资一天你必须返还给我2元,投资两天返还4元,投资三天返还8元,投资四天返还16元,按此规律,连续投资一个月.”八戒听了,心里打起了小算盘:“一天支出2元,收入100万;两天支出4元,收入200万;三天支出8元,收入300万元……哇,发财了……”心里越想越美,可再看看悟空的表情,心里又嘀咕了:“这猴子老是欺负我,会不会又在耍我?”

问题 ①给悟空的钱数y与天数x有怎样的函数关系?

②假如你是高老庄集团企划部的高参,请你帮八戒分析一下,按照悟空的投资方式,30天后,八戒能吸纳多少投资?又该返还给悟空多少钱?

依托市场经济背景,以趣引思,使学生对指数函数有初步的感性认识.通过这个例子让学生自己体会,总结出指数函数的概念.

牛顿曾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猜想作为数学想象表现形式的最高层次,属于创造性想象,是推动数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在概念引入时培养学生敢于猜想的习惯,是形成数学直觉,发展数学思维,获得数学发现的基本素质,也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因素.

2.在挖掘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理解概念

掌握一个概念就是要求我们在接受一个概念时注意对整个概念意义的理解和本质的把握,而不是倾向于对概念机械地记忆和模仿,因为概念的正确理解是正确使用的前提.

到这里应该说问题基本解决.但在实际教学中,这种类似的问题学生却是屡做屡错,问题还是学生没有真正领会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的实质.

波利亚《怎样解题》的开头有这样一段话,“你能不能重新叙述这个问题?你能不能用不同的方法重新叙述它?回到定义去.”在解答有关圆锥曲线的问题时,我们可以考虑它的方程、运用相应的定理和公式或通过其他的途径,另外还须注意到即使使用一般方法能够解决的问题如能考虑运用它们的定义,则不仅能加深对这些曲线本质的理解,同时还能简化某些问题的解题步骤,开阔思路,提高解题能力.圆锥曲线的概念是圆锥曲线整章内容的知识源,许多问题不管形式怎样变化,综合性有多强,还得归到这源上来,使问题解决始终“有矩可循,有法可依”.有时最“笨”的方法往往是最好的方法.一般地若遇到有关椭圆、双曲线上一点到两个焦点的距离这类问题时用第一定义,若遇到准线、焦半径、离心率这三个概念中的两个概念时都会有运用圆锥曲线第二定义解题的可能,某些只出现三个概念中一个概念的问题则需要我们不断探究开创性地运用概念来解题.当然,这些都必须建立在对圆锥曲线概念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上.

例2 如图,已知正三角形ABC,求以B,C为焦点,且经过AB,AC中点D,E的椭圆、双曲线的离心率.

“磨刀不误砍柴工”,重视概念教学,挖掘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有利于学生理解概念,从而为下一步的应用做准备.

3.在运用概念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概念

数学概念形成之后,通过具体例子,说明概念的内涵,认识概念的“原型”,引导学生利用概念解决数学问题和发现概念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是数学概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此环节操作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数学概念的巩固以及解题能力的形成.

说明 若等号取不到,改用函数的单调性.

通过应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过程,使学生明确基本不等式的应用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在应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基本不等式,巩固基本不等式.

天文学基本概念范文5

关键词:极限思想;发展;符号表达

极限是高等数学中起着基础作用的概念,在某程度上可以说高等数学的整个体系都建立在这一概念的基础之上. 而极限思想则是指用极限概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数学思想。极限思想作为一种数学思想,从其远古的思想萌芽,发展到现在完整的极限理论,其发展道路上布满了历代数学家们的严谨务实、孜孜以求的奋斗足迹。也是数千年来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的一个侧面反应,亦是人类追求真理、追求理想、创新求实的生动写照。极限思想的产生与完善是社会实践的需要,它的产生为数学的发展增加了新的动力,成为了近代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基础和出发点。

极限思想是微积分学的基本思想,数学中的一系列重要概念,如函数的连续性、导数以及定积分等等都需要借助于极限来加以定义。 微积分则是现代数学的基础,要学好微积分,就应该了解极限思想,学会用极限思想来理解这些概念,进而把微积分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体会数学源于生产实践,服务于生产实践的事实。但是,极限思想较为晦涩,一向被视为是一难于理解的数学概念,若在教学中,加入一些涉及极限思想的故事及发展历程,则会有利于学生了解极限思想与微积分学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其概念的理解。

极限思想的发展,总数起来可认为有三个阶段:

阶段一,小荷才露尖尖角,朴素极限思想的出现。与所有的科学思想方法相同,极限思想同样是社会生产实践的产物。追溯到古代,战国时庄子与其弟子所著的《庄子》一书中的《庄子·天下篇》中,提到:“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即:若取一根一尺长的棍子,第一天截去一半,第二天截去剩下的一半,此后每天都截取剩余的一半,如此永远也不能取尽。此说法认为物质是可以无限分割的,其中蕴含了朴实的极限思想,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但却偏重于哲学的角度,与数学的联系还没有建立。而三世纪的刘徽的 “割圆术”:“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公元五世纪祖冲之计算圆周率的方法、公元前五世纪希腊学者德漠克利特为解决不可公度问题创立的“原子论”、公元前三世纪古希腊诡辩学家安提丰在求圆面积过程中提出的“穷竭法”等等问题中,在蕴含了最原始的朴素的极限思想的同时,开始从数学角度思考问题。

16世纪时,荷兰的数学家斯泰文在三角形重心的研究中,改进了由欧道克斯提出的“穷竭法”,借助几何图形的直观性,利用极限思想考虑问题,并在无意中“指出了把极限方法发展成为一个实用概念的方向”,但却没有脱离当时的社会实际。

阶段二,极限思想在数学上的正式提出,改善和发展阶段。极限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与微积分的建立紧密相联。16世纪的欧洲,资本主义正处于萌芽时期,生产力得到极大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和技术中出现了大量的问题,只用初等数学的方法根本无法解决,例如描述和研究变速直线的过程、曲边梯形的面积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数学突破只研究常量的传统范围,这些是促进极限发展、建立微积分的社会背景。

当牛顿和莱布尼茨以无穷小概念为基础建立微积分时,遇到了逻辑困难。牛顿在描述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时刻t时的瞬时速率时,用路程的改变量S与时间的改变量Δt的比值ΔS/Δt表示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当Δt无限趋近于零,该比值无限趋近于一与Δt无关的常数,该常数即物体在时刻t时的瞬时速度,并由此引出导数概念和微分学的基本理论。在叙述瞬时速率时,他已意识到了极限概念的重要性,也想以极限概念作为微积分的基础,初步提出了极限的直观性定义:“如果当n 无限增大时,如果an无限接近于常数A,那么就说an以A为极限。”但牛顿给出的极限观念与荷兰斯泰文同样也是建立在几何直观上的,这种直观的定性解释并没有给出极限的严格表述,也没有解决当时的数学危机,因此在此基础上,同时代及后起许多数学家对极限的概念进行了完善。

也是因为当时缺乏严格的极限定义,微积分理论才会在那个时代受到人们的怀疑与攻击,例如,在瞬时速度概念的描述中,究竟Δt是否等于零?而如果说是零,零是不能做分母的,怎么能用它去作除法呢?但是若Δt不是零,却又不能把包含着Δt的项去掉。这就是数学史上所说的无穷小悖论。在攻击微积分学的大家中,英国哲学家、大主教贝克莱的攻击最为激烈,他认为微积分的推导是“分明的诡辩”。

贝克莱激烈攻击微积分的原因有两个,首先他要为宗教服务,其次也是因为当时的微积分缺乏牢固的理论基础,即使牛顿自己也无法清楚地解释极限概念中的混乱。事实证明,严格极限的概念,建立严格的微积分理论基础,既是数学本身发展的需求,也有认识论上的重大意义。

阶段三,极限概念的定量化和数学符号表达阶段。这阶段主要指由柯西精确定义,维尔斯特拉斯用符号精确表达极限的阶段。

19世纪,法国数学家柯西在他的著作《分析教程》中指出:“当一个变量逐次所取的值无限趋于一个定值,最终使变量的值和该定值之差要多小就多小,这个定值就叫做所有其他值的极限值,特别地,当一个变量的数值(绝对值)无限地减小使之收敛到极限0,就说这个变量成为无穷小”。尽管这个定义是建筑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但还是相对完整地阐述了极限概念及其理论。但是这个定义仍然欠粗糙,说用语句中的“无限接近”、“要多小就有多小”等都只能给人一种模糊的直觉,并没有彻底摆脱残存在头脑中的几何直观印象。

19世纪后半叶,德国的维尔特拉斯则提出了关于极限的纯算数定义,并给出了沿用至今所用的极限的符号。

极限的定义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完善、严格,最终解决了微积分理论发展期所面临的强大逻辑质疑,给微积分学提供了严格的理论基础。也正是如此,数学由常量数学正式进入变量数学的时代,极限的数学定义,沿用至今,成了微积分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极限思想在现代数学和物理学、天文学、化学甚至经济学、建筑学等学科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这也是由它本身固有的思维功能所决定的。极限思想揭示了变量与常量、无限与有限的对立统一关系,是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在数学领域中的应用。极限又是微积分的基本概念,是微积分学的直接基础,也是微积分学区别于常量数学的重要工具,二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极限思想扩展了数学能够分析研究的范围,促进了微积分的发展和完善,而微积分学在各个学科中的应用也是源于极限思想这个坚实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白淑珍:《对极限思想的辨证理解》[J];《中国校外教育》2008(02):39-40

[2]李文林.数学史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55

[3]钱佩玲,邵光华.数学思想方法与中学数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19

天文学基本概念范文6

编者按:

成功素质教育的根本标志是素质学分制。武昌理工学院在创立和践行成功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对素质学分制开展了全面的研究和探索,形成了其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集中体现素质学分制研究与探索成果的专著《大学素质学分制理论与实践》一书现已出版。本栏目从本期开始将对该书的部分内容进行连续刊载。

摘 要:本文认为素质是以先天遗传为基础的、最初以潜质形式存在的,经过后天开发内化而形成的内在的、决定和影响人的外在表现(如言行、气质、风度等)的基本特质。素质具有内在性与外显性的统一、稳定性与发展性的统一、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个性与共性的统一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素质;开发内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素质理论是素质学分制的理论基石。探讨素质学分制,首先要探讨什么是素质、素质的基本特征、构成以及素质形成与发展的规律等一系列基本理论。

一、素质概念

(一)素质定义概述

从词源学上看,素质乃由“素”和“质”构成。许慎《说文解字》云:“素,白致缯也”,《说文解字》“段注:缯之白而细者也”,即素是一种细密的白色生帛,如“素服”,由其引申,素乃标识白色、原先、本来之义;质,《辞海》释:性质,本质,《礼记·乐记》云:“中正无邪,礼之质也。”从素和质的上述含义看,素质一词的本源语义专指“事物的本来性质”,在古汉语中,素质一词泛指事物的天然性质。然而人们一般不讲自然物体或生物体的素质,而是专用于人。素质即人的素质,从而将素质一词转为对个体人或一定集合人群特质的界定。因此,素质就是人(集体的或个体的)的根本特质。它既是人类性(人性)的根本特质,也是个体(个性)的根本特质。究竟何谓人的素质,在理论界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常见的定义有几十种之多。

“素质”首先是一个生理学、医学、心理学概念,是指人通过遗传得到的全部先天状况,即人天赋的一切自然条件或属性,是生而有之、先天赋予的东西。如前苏联心理学家米尔诺夫等主编的《心理学》对素质的定义是:“人不是生来就具有某些能力的。天生的东西只能是机体的某些解剖和生理的特点,其中具有最大意义的是神经系统、脑的特点。这些形成人们之间的天生差异的解剖生理特点,叫做素质。”又如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中将素质理解为:“一般是指有机体天生具有的某些解剖和生理特性,主要是指神经系统、脑的特性以及感官和运动器官的特性,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例如,有的人听力发育得较好,可以认为其音乐素质较好”。潘菽主编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卷》提出:“素质是能力的自然前提,人的神经系统以及感觉器官、运动器官的生理结构和功能特点,特别是脑的微观特点,与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林传鼎主编的《心理学词典》也有类似的表述:“素质通常指人生来具有的某些解剖生理特点,特别是神经系统、脑、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解剖生理特点。它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前提。”以上定义的特点是强调素质的先天性。

素质又是一个在社会生活和学校教育活动中被广泛使用的概念,诸如“人口素质”、“民族素质”、“军人素质”、“教师素质”、“职工素质”、“干部素质”等词语。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素质”概念受到教育学界的关注,并被引申到教育领域。从教育学意义上讲,“素质”不仅指狭义的先天禀赋,而是具有丰富内涵的广义概念。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指出:“素质,是先天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包括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特点,其中脑的特点尤为重要,……是人的心理特征形成、发展不可缺少的生物前提,……是指公民或某种专门人才的基本品质。如国民素质、民族素质、干部素质、教师素质等,都是个人在后天环境、教育影响下形成的”;周远清认为,素质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可见,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综合了人与生俱来的生理属性和后天养成的基本特质,是人的先天特性与后天特性的统一。

《辞海》认为,素质即:“①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②人们在实践中增长的修养,如政治素质、文化素质;③在心理学上,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某些素质上的缺陷可以通过实践和学习获得不同程度的补偿。”《现代汉语词典》所列素质之义有三:①事物本来的性质;②素养;③心理学术语,专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官上的先天特点。从《辞海》和《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来看,素质的概念至少包括以下两层含义:一是素质具有先天特征;二是素质具有人的本质属性。

综上所述,对素质概念的理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素质概念,也即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特指人与生俱来的生理特征,强调先天遗传。虽然先天遗传是个体发展的自然前提,但遗传因素的提高主要是一个优生问题,而不是一个教育问题。尽管一个民族的整体文化素质,通过长期社会文化沉淀,可以实现社会遗传,但通过对个体的教育改善人的遗传因素是不可能的。因此,狭义的素质概念不具有教育上的适应性。广义的素质概念,也即教育学、社会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泛指先天的生理特征与后天开发的一系列稳定的基本特质的有机结合,更强调人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和实践活动发展而来的人的基本特质。显然,广义的素质概念是包含狭义的素质概念在内的,它既指可以开发的人的身心潜质,又指社会发展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在人身心结构中的积淀和内化。正因为强调后天素质的养成和习得,广义的素质概念就有了教育上的适用性。

(二)素质概念新解

通过上述对素质概念的探寻和梳理,笔者认为,素质是以先天遗传为基础的、最初以潜质形式存在的,经过后天开发内化而形成的内在的、决定和影响人的外在表现(如言行、气质、风度等)的基本特质。

对素质的最基本内涵,有必要作进一步阐述。

素质是人的内在特质,“内在性”是其本质特征。素质与人不可分离,素质必定是人的素质;离开了人,无素质可言。人类特有的观念、品格、知识、能力、方法等文明成果,只有被主体接受、吸收、消化、掌握、运用,即内化为主体自身组成部分的才是其素质;凡是没有内化为主体自身的以外在形式存在的包括观念、品格、知识、能力、方法等都不是主体的素质。观念、品格、知识、能力、方法等均可以以抽象或具体的形式脱离主体人独立存在。因此,只有通过对主体潜质的开发,内化为其身心结构的组成部分,并且能持久地发挥作用的基本特质才是素质。素质是人的根本特质,是人的本质规定性,它决定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比如,A比B的身体状况好,是由A比B的身体素质好决定的;B比A的学问高,是由B比A的知识素质高决定的。

素质以先天遗传为基础,后天开发内化为根本,是先天遗传与后天开发内化的统一。人的素质源于先天遗传而得的生理、心理基础,表现为人的诸多潜质。这些遗传因素或潜质为后天的开发与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是后天开发的基础。例如人的大脑是人智力发展的基础,生来大脑健全的人都存在智力上的巨大潜质。而在某一方面存有生理缺陷的人,就没有与之相应的素质基础,如生来双眼失明的人就难以开发其在绘画方面的潜质。同时,人的先天遗传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表现为潜质的千差万别。对不同的人及其不同的潜质进行开发,最终形成千差万别的个体。

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必须经过开发内化。这里的开发内化特指发掘人的先天潜质,通过环境同化、系统学习、系统训练、自我修炼、积极实践等途径,形成和发展人的素质的过程。素质不开发就只能以潜质的形式存在,也就失去了人之为人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再好的潜质,倘若不开发,久而久之也会慢慢地退化甚至消失,如众所周知的“狼孩”① 就是如此。只有对潜质进行开发,以内化的方式将外在资源“摄入”、“消化”并与个体潜质“化合”而形成内在的稳固特质,才算得上真正形成和发展了某种素质。比如体育比赛的冠军是在先天良好的体能潜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开发内化培养出来的。后天开发内化是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内化”是素质形成的标志。

素质决定和影响人的外在表现,人的外在表现是素质的反映。本质离不开现象,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现象离不开本质,现象总是本质的反映。素质是起决定作用的内在因素,它决定了人的丰富多彩的外在表现,如言行、气质、风度等。换句话说,人的丰富多彩的外在表现,如言行、气质、风度等,都是由内在的素质决定的。比如一个人的身体素质很好,就很少生病;一个人经常生病,则反映其身体素质差。人的外在表现是素质的反映。可以通过观察、审视人的外在表现间接地认识、测评、把握其素质。正是通过“听其言、观其行、察其微”,我们能够知晓和评判一个人的素质高低。

二、素质的基本特征

素质有诸多特征,笔者主要揭示四个基本的特征。

(一)内在性与外显性的统一

素质是人在自身潜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开发内化形成的内在特质。素质内在性的载体是人的生理结构和心理结构。主体的观念素质、品格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方法素质等,均以其特定的生理结构和心理结构为载体。正所谓“人不可貌相”、“知人知面不知心”,素质的内在性决定了素质不能直接测评。

素质是起决定作用的内在因素,决定和影响着人的外在表现。素质总是通过人的外在表现显现出来。素质的外在表现是素质的外化形式,这种外化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正是通过外在表现,我们能够知晓和评判一个人的素质高低,能够间接测评人的素质。

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是素质外显的途径、桥梁和载体。人们通常所说的“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其意思就是说一个人的素质只有通过一定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才能显现出来,才能获得别人的承认和肯定。正是通过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人的内在素质才以丰富多彩的外在表征表现出来。

(二)稳定性与发展性的统一

首先,由于素质具有先天性基础,表现为一种实实在在的潜质,所以它具有稳定性。比如一个人的先天身体潜质很好,没有特殊情况它不可能很快变坏。其次,人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上,其身体、心理、知识、能力等各方面素质都呈现出相对稳定的状态。而素质之所以稳定,则是由于它在主体身上已形成了一定的稳固结构,即解剖的生理结构和知情意行的心理结构。素质的稳定性十分重要,它是我们识别素质,测评素质,预测人的思想行为倾向的前提。

然而,素质的稳定性只是相对的,人的素质可通过后天开发内化而改变和发展。随着环境影响和教育作用力的增强,随着个体主观努力程度的加强,其素质水平必然会相应地提高。因此,人的素质又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总是按照一定的规律逐步发展形成的,从较低水平到较高水平,由量变到质变,不断扩展、深化、延伸。这就是素质的发展性。素质的这种发展,是以原有的或本来的潜质为基础,通过对潜质的不断开发内化、逐步积累实现的。正是在量的积聚与质的飞跃中,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在静态与动态的相互交织之中得以实现。

(三)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素质的自然性是指素质的生理结构和心理结构。人的潜质来自于遗传,其内容主要是生理上的特点和机能,一般称之为先天潜质。这种潜质具有直接传递性,是通过遗传直接传递给子女的。生命个体一旦形成,其素质的自然性就存在了。它是素质得以依附和发展的重要生理和心理基础,是素质形成和提高的条件和基础,为人的素质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后天开发内化,也得以先天的生理和心理结构为载体。经过后天开发内化形成的素质,表现为人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结构,也具有自然性。

素质的社会性是指人的素质因其在人类社会中形成与发展而带有的人类社会的属性。人的先天潜质经过后天开发内化表现为社会性。观念、品格、知识、能力、方法等都是社会性的产物。

素质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不仅表现在人的素质是自然和社会的产物,而且表现在自然性是人的素质的载体,社会性是人的素质的内容。

(四)个性和共性的统一

由于个体先天遗传和后天开发内化的差异,必然在不同个体中表现出个体素质的差异。如A的整体素质较高,B的整体素质较差;又如A的思想素质很好,文化素质欠佳。正如“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不可能有两个素质完全一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