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基本知识范例6篇

消化内科基本知识

消化内科基本知识范文1

[关键词]消防;学科建制;实验室;同行评议

消防工程的学科建制与氧化燃烧学说和火灾科学的建立

消防工程学科在中国已经初步完成了自身的建制过程。回顾这段简短的历史,人们会注意到这个过程中的两次飞跃都与消防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火灾科学)的突破有关联。

1.1氧化燃烧学说的建立与消防工程学科的初建

氧化燃烧学说的建立促使消防工程学科摆脱对感性和经验知识依赖,使它发展为以近代科学理论为基础的一门科学。也正是对燃烧过程有了科学和正确的认识,攀谷嗣窃诨鹪值姆乐沃杏辛苏返睦砺壑傅迹兰际跸低骋惨蛭⑷肓丝蒲Ю砺鄣男孪恃憾⑸酥实谋浠?nbsp;

拉瓦锡于1777年向巴黎科学院提交了(燃烧概论)的报告,建立起了为近代消防学提供科学理论基础的氧化燃烧学说。1871年傅兰雅口译、徐寿笔译的(化学鉴原)是我国首先系统介绍西方化学知识的著作。但由于这些知识传播的范围仅限于少数知识阶层,加上将正确的燃烧理论应用于近代消防的概念并未传人我国,因此,它对人们的观念并未产生较大影响。到20世纪30年代初期,它才较全面地被我国接受并得到广泛传播。由于氧化燃烧学说揭示了火灾的成因和条件,氧化燃烧学说很快就在消防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科学的火灾观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也指出扑灭和预防火灾的科学方法。

直至20世纪50年代,作为防火、灭火的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经典燃烧三角”理论才被国人逐步认识和深化。氧化燃烧学说的建立和在中国的传播,最终在消防领域中起到了树立新消防观念、提供明确的灭火方法等作用。比如《消防警察全编》中就对火和火灾的危害有了比较科学和全面的系统的认识;指出消防是世界文明进步的产物,社会越发展火灾越频繁,消防就越显重要;树立了建立消防警察制度的观念;还强调为更好的灭火,要遵守救护人命是首要任务的原则,同时还要调查水利和地理并不断改良器械,提出3种科学的灭火方法。这本书虽然介绍的是源于欧洲的日本的消防理念和技术,但是足以说明随着氧化燃烧学说的确立,使消防科学和消防技术水平有了飞跃式的发展和提高。

1.2火灾科学的兴起和发展与消防科学的再建制

解放前,中国的消防科技主要是通过日本间接地向欧美学习,1905年清政府曾派少数人到日本短期学习近代消防。建国后的前30年以学习前苏联为主。为解决建国后中国消防科技人员急缺的问题,国家采取了以下一些方法:聘请前苏联消防专家举办培训班,选派学员到前苏联进修,在人民譬察干部学校设立消防专业等。1957年8月15日,我国选派巧名干部(俄语专业)到苏联留学两年。学成回国后,他们分别在消防教育、管理、宣传、科研等方面为振兴中国的消防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是中国现代消防科研、教育事业的奠基人。消防教育开始兴起。

1956年1月9日在现在的中国刑警学院设消防教研室,增设消防专业。从留苏归来人员中选调8人担任消防教员,后历经周折的下放和重新启用,至1992年消防教研室和消防教育建制化,划归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

2004年由武警学院开始招收消防工程专业方向的硕士生。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称“火灾实验室”),1992年由中国科学院批准边建设边对外开放,是1995年通过国家验收的我国火灾科学领域惟一的部级研究机构。1996年就招收12名工程热物理专业博士生。此时,中国消防工程学科的建制过程基本完成。

火灾科学在我国的确立和发展,使我国的消防科技水平能在同一个平台上与国外发达国家竞争和对话。20世纪询年代的H.W.艾蒙斯将质量守衡、动量守衡、能量守衡和化学反应原理用到建筑火灾的研究中,开创火灾过程机理研究的先河。爱丁堡大学的D.卓斯戴尔出版的《火灾动力学》系统地阐述了火灾科学的理论体系。

1985年国际火灾安全科学学会成立,其研究的领域包括伙灾化学、火灾物理、火灾动力学、火灾探测报警与自动灭火系统、被动防火技术、建筑防火设计、人在火灾中的行为、火灾风险评估、火灾调查、消防安全管理等。这标志着人类对火灾机理的认识从无知到近代的氧化燃烧学说,进一步飞跃到火灾动力学的研究阶段。

2消防工程学科的建制化与驱动模式分析

2,1学科的建制化与驱动模式分析

学科建制化问题是科学史学家与科学社会学家共同关注的一大课题。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学者们对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学科发生建制化的过程与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人类活动的建制化是指由参与此类活动的人们形成某种有秩序的社会系统的过程,它也是一组适当的价值、信念、规范在人们思想中获得内化的过程。学科的建制化则指处于零散状态且缺乏独立性的一个研究领域转变为一门独立的、组织化了的学科的过程。

在一门准学科发生建制化的过程中,其研究者需为之提供辩护,以促成一系列事情,例如,基本问题域的确定、特有的研究方法或程式的构建、学术规范的确立以及学术话语体系的形成等的认知、认同与学科专业刊物的创建、学术队伍的组织化与培养学术后继的机制化等为特征的职业认同。

学术活动要实现高度建制化,除在共同体内部要建立相应的教育与管理组织外,还需要使该领域内的成果为整个学术共同体与社会接受和运用,即内部成果外部化。学科建制化的核心是指该学科的内部的学术活动的建制,而且学科(核心是学术)的建制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故而学术活动也可以在较低层次上实现不充分的建制化。

判断学科的建制化是否充分,应综合考虑建制化得以实施的规模与程度。西方学者都强调教育系统与管理系统方面的指标(博士培养计划的设立、学术权威机构的效力等)。人们除了着重考虑学术研究传统或范式的自主性、创造性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内在标志外,还应考虑学术的社会效应,看它是否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是否为社会所认同并赢得较为充分的社会支持,如新学人的进入、研究资金的投入等。因此,人们在研究学科建制化时,大多对学科内部某些价值概念或学术信念的内化过程给予特别的关注,而不单只是考虑建制化过程的种种表现,如建立学会、出版刊物、学术交流制度与规范、后备人才培养制度等。

学科的形成是社会建构的结果,其核心是该社会系统内部的管理—控制系统与集体行为之间的互动作用,这个管理—控制系统又可分为权力系统与权威系统。与之对应,学科建制或再建制化的动力机制(学科建制化的驱动模式),可理想地分为权威系统驱动模式与权力系统驱动模式。

发端于学术权威学科建制化或再建制化的结构,以非强制的方式建立学术范式、互动制度及相应的教育制度,通过展现学术魅力与社会功能吸引新学人。在此模式中建制化过程历时较长,往往带有自主性与“自辖性”。

而发端于学术权力乃至于社会权力结构的学科建制化或再建制化,以强制方式规定学术范式、互动制度及相应的教育制度。该模式建制化过程历时较短,常呈现出“他主性”与“他辖性”。

当然两种模式在学科的建制化中是交织在一起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许多学科的建制化历程发端于权力系统。

2.2消防工程学科的建制化与驱动模式

消防工程学科在中国的建制化与公安部、武警学院的消防工程系、消防指挥系和公安部的4个消防科学研究所以及中国科技大学的火灾实验室密切相关。在这些单位中逐步形成一个从事消防科技研究的学术团体,并创建了消防科技杂志和中国消防协会。近几年,我国消防科技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并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和学科队伍。由于学科建制的初创是基于权力模式下“他主性”推动,从科学社会学以及科学学科建制化的相关理论可知,这种模式需要转变为权威系统模式下自主模式。

消防工程学科建制化的本质是学术建制化,而学术的建制化历程不但涉及学术专业团体或机构、学术刊物的组建,也涉及学术纲领的确立或重建。学术建制化成功与否取决于:

其一是要看是否会导致专业学术团体、刊物的出现,以及社会对消防学术的支持程度。其二是要看是否出现成功的学术研究范式(或研究纲领)。

我国的现状是消防工程学科没有成熟的研究生教育,也没有部级核心期刊的消防工程学科杂志,这都不利于消防工程学科的建制化。

1956年初建立消防局不久便从全国各地抽调一些工程师,开始进行消防技术的科研工作:之后又从地方大专院校抽调了10多名毕业生,共计20多人,购买了一些设备,在消防局内组建了消防科学研究室,这是我国消防科研机构的雏形。1957年公安部开始筹建消防科学研究所,1963-1965年公安部的4个消防科学研究所相继成立。成都消防科学研究所、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沈阳消防科学研究所和上海消防科学研究在各具特色的研究领域中进行了出色的工作,参与消防科学的初建,并为完善消防科学的建制化作了学术上的积累。武警学院设有消防工程系、消防指挥系和一个以消防科技研究为主的科学技术研究所,它是为消防事业培养和输送专业技术人员的摇篮,也是惟一的一所设有消防本科专业的院校。4个消防科学研究所、武警学院的消防本科教育以及“火灾实验室”所做的工作使消防工程学科完成了其初始的建制过程,并为它的再建制化奠定了基础。

4个消防科学研究所以及警学院消防专业的设置和人才的培养,都是在公安部的领导规划下建立的。因此,消防工程学科的建制化是在权力驱动的模式下完成的。之后,该领域的一些专家在自由的学术研究中成长起来,逐渐成为权威系统的支柱,他们对消防工程学科进行辩护,使消防工程学科最终得到学术界和社会的认可。

由前面的分析可知,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消防工程学科在我国的初始建制化主要遵循权力系统驱动模式,这使得消防研究在我国未能充分地实现学术研究传统的多元化,由此导致较为单一的学术格局长期存在。’在此格局中展开学术批评十分困难,而学术互动的实质恰恰是理性的批判。笔者认为,学术研究最终走向专家系统驱动模式才是良性模式。

3权威消防学术期刊、研究生教育、实验室建设与消防学科再建制

3.1权威消防学术期刊、研究生教育与消防学科再建制

尽管武警学院2004年开始招收硕士生,但是消防专业没有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制约了消防工程学科发展和完善。学科建制的必要条件之一是要有独立的知识体系,而知识体系构建的基础就是前沿知识的学术研究,研究生们是从事这种研究的学术后继。

史蒂芬·科尔,将科学知识分为核心知识和前沿知识,研究生教育的开展无疑是在拓展消防工程学科的前沿知识,从而随着对前沿知识的评价和认同,最终这些前沿知识会进入消防专业中共同认同的核心知识而变为消防本科生的教材内容,从而逐渐完善和发展消防工程学科的知识体系,同时也培养了消防科技领域内的科研梯队,从而保证了学术研究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学术建制化中重要的条件。

《科学》杂志上的论文所发表的各种主张代表着当下科学界的前沿知识。科学研究者在科学杂志的体系中接受调练,并通过在自己相关领域专业杂志上赢得声誉,也是将研究成果内化为该学科知识的必要条件。因此,科学杂志体系是科学事业的一个重要表征。

在前沿知识内化为核心知识的过程中反映出知识的产生和制造对学术期刊有很强的依赖性。科学家们通过发表文章在圈内得到认可。他们赢得的声望是靠同行评议来保证的,同行评议只不过是为应对纸张媒体的局限性而做的妥协。尽管同行评议会遗漏某些有价值的文章,但是通过同行评议对信息大幅度过滤显然是有必要的,当然这是权宜之举。总之,关于科学的著述业、版权、阅读和知识传播特征的问题,都不再是哲学家、社会学家和科学史家的事情,而是涉及科学家自身的事情。

消防刊物是交流消防工作经验、提高消防科学研究和技术水平、普及消防知识的一个很重要阵地。发达国家对此一向比较重视。据了解,日、美、英、法、前苏联、德等国的消防刊物就有78种。中国有《火灾科学》、《中国消防》、《消防科学与技术》《消防技术与信息》等,另外《武警学院学报》也刊登相当分量的消防科技类的文章,但遗憾的是消防类科技期刊中没有国家核心期刊。按照科学社会学的观点,科学是一种职业,科研工作者论文的社会评价是他们获取资源的重要条件,因此,消防科技核心期刊的筹建,也会激励他们的科研积极性。

建设学术杂志平台并发挥其在学科发展中的作用有助于消防学科的研究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同行评议是文章质量的保证,因此,消防科技杂志应该严格执行匿名专家审稿评阅制度,另外为了同世界接轨要加强期刊的规范化,在文章格式以及所办刊物的参数上可以参照世界上其他同类的杂志。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期刊杂志数字化的趋势下消防科技杂志也会电子、数字化。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科学杂志是科学知识中前沿知识经同行评议后的话语,它经过一般评价后会得到普遍的认可,从而变成该学科的核心知识,其中同行评议是文章质量的保证。而研究生教育正是扩大从事消防科学前沿知识研究队伍的主要手段,因此,研究生教育的水平和规模是衡量一个学科建制化完善与否的标准之一。可见,消防学科的建制化中,权威的学术杂志和研究生教育的建制也是十分重要的条件。

整个现代学术系统在中国的建制化历程的作用都与它在西方国家的建制化历程存在着重要区别。

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一直处于不断的社会转型之中,中国的现代学术事业也产生于这一伟大的历史转折期之中。就中国而言,现代学术系统的初始建制化历程大多采取权力系统驱动模式,虽然历时较短,但往往带有他主性。因此,尽管中国的现代学术系统已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在较为系统而客观研讨火灾科学发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历史背景和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指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大重要任务是推进消防工程学科在我国的再建制。

3.2重点实验室建设促使消防学科的再建制过程

自1985年第一届国际火灾科学大会召开以来,各国相继建立火灾科学实验室,广泛开展前沿性火灾科学问题的部级研究的国际合作。火灾科学已成为当今非常活跃的交叉性科学研究领域,创新余地巨大。通过科学家们近20年的共同努力,认识了和正在认识火灾现象的基本特性,并已积极地利用和发展其他工程学科的成果来研究火灾安全技术原理。

1987年5月中国大兴安岭发生了特大森林火灾,工程热物理专业出身的范维澄意识到这是建立一个部级火灾研究机构的机遇。

1989年通过建立一个部级火灾实验室的可行性论证,在“需要对火灾进行系统研究,以深化对火灾机理和规律的认识,从而为制定正确的扑火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思想的指导下,在我国建立起来的“火灾实验室”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火灾科学,使消防工程学科出现了新的增长点,也解决了一些与火灾相关的消防工程和技术的问题。

火灾科学通过实验室研究建立数学模型,定性乃至定量地估计或预测出小概率事件—火灾危害的范围,这就是火灾风险评估,另外它还是研究火灾防治的科学基础和新原理,为从源头上取得火灾防治关键环节(“阻燃”、“探测”和“灭火”等方面)的技术创新提供科学支撑。

与国际上火灾科学的兴起相比,中国火灾科学的发展相对晚一些,但是“火灾实验室”长期立足于火灾安全的基础研究,重视在火灾动力学演化理论与防治技术基础方面原始创新,已取得了令国内外瞩目的进展。国际火灾科学学会前任主席昆梯尔对此予以高度评价,而且中国还获得2005年第八届国际火灾科学大会举办权,这都说明我国的火灾科学研究有了一定的国际地位。

重视工程技术的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武警学院等院校正逐步重视火灾科学基础理论研究。与之相反,“火灾实验室”则以立足于基础、注重应用、加强转化的整体发展思路,从理论向技术和工程延拓。

2001年末火灾实验室还争取到了国家首批科技奥运项目。这种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积极将基础研究成果向中下游延伸的思路,是“火灾实验室”研究工作的重要特征。现已取得了一些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国家消防行业主管部门予以积极评价:对提高我国消防技术的整体水平和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促进消防行业技术进步,起到了先导作用,已取得了重大的社会效益。

4结语

有“消防工程”本科教育和“安全技术及工程”、“消防指挥学”硕士教育的武警学院与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的研究方向,有向基础理论(火灾科学)转移的趋势;而只有“工程热物理”方向博士教育的“火灾实验室”,则依托其火灾科学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向消防工程和技术领域延伸。这两种趋势说明,学术权威模式驱动下的火灾科学与权利模式驱动下的“消防工程”开始相互渗透,紧密相连。

消化内科基本知识范文2

关键词:消化内科;用药;研究分析

前言

医学用药不合理是指医院在日常的医学活动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声像、图表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医学用药不合理作为一种专业用药不合理,不仅具有一般用药不合理的真实性、储存性和信息性,还具有分散性、专业性等特点。优质的消化内科是医院科学管理的前提条件,对医院的各种工作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强消化内科,促进消化内科的现代化,发挥医学用药不合理潜在的巨大价值,已经成为消化内科的一个重要研究分析课题。本文就目前消化内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有效的管理。

一、消化内科工作的用药

医学用药不合理在医院中的作用极其重大。它是医院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工具,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工具,也是医院管理规范的基础。随着医院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医院的消化内科工作已经逐渐的规范化与合理化,但在一些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

(一)消化内科制度不健全

目前,消化内科工作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因此,常常会出现消化内科混乱,管理人员无所适从的情况。而且,现今医院的传统消化内科模式越来越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冲击,但由于缺少统一的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只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进行消化内科,很大程度上会造成消化内科的失误,如遗漏用药不合理材料,材料内容重点不突出等。因此消化内科工作的效率被降低很多。

(二)消化内科意识缺乏

归根结底,医院也是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而医院的消化内科工作并不能为其创造实际的经济效益,因此其在管理模式、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一方面, 医院的消化内科人员难以认识到消化内科工作的重要性,缺少较强的管理意识,且管理知识也不够,从而直接导致医院对用药不合理的再利用意识淡薄,不能充分的发挥用药不合理的重要价值。另一方面,医院领导对消化内科工作重视不够,不能充分认识到消化内科中存在的诸多不足,因此就不能有效地解决其中的问题。

(三)消化内科模式落后

到目前为止,消化内科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模式, 缺少系统性和科学性。在管理技术方面,很多医院仍然在采用传统的检索方式,用药不合理的准确性得不到很好的保障,也不利于其价值的有效发挥。在管理范围方面,管理界限划分不够明确,多部门管理用药不合理的现象很严重,一个单位里面基本上有三个部门在管理用药不合理材料,导致消化内科工作混乱,用药不合理检索困难等很多问题。

(四)消化内科人员素质不高

现在的很多医院基本都没有专业的消化内科工作者,大部分是以兼职的形式来进行这项工作的。这些管理人员没有基本的专业知识,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另外,在医院的人才培养上,只注重对医疗人员的培养,而对消化内科人员的培训相当不重视,导致这些人对消化内科的专业知识了解甚少,对消化内科技术也知之甚少,从而使消化内科水平难以得到提高。

二、医院消化内科用药工作中的不合理问题

(一)建立健全科学的消化内科体系,完善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科学的消化内科体系,是改进消化内科工作的关键。医院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消化内科体系与制度,使消化内科与医疗业务同步考核评价,共同发展。另一方面,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医院消化内科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保障。因此,完善消化内科制度,严格按照已定制度进行消化内科工作,推行用药不合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是一项及其重要的任务,各个医院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二)加强对用药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医院领导人员应加强学习,改变原有的观念,不仅仅要重视对医疗技术人员的培养,更要加强对消化内科人员的培训,增强其专业知识与素质。同时,加大力度引进高层次的专业的消化内科者,使医学用药不合理能够发挥其巨大的价值。其次,消化内科工作者要培养自己的专业意识和专业知识,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技术,增强自己的专业素质,对消化内科工作能够真正做到游刃有余。

(三)加大设施投入,实现用药合理化的管理

医院应加大对消化内科工作的资金投入,引进先进的管理设备,这是实现用药不合理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条件。当今的社会是一个计算机的时代,在消化内科工作中也可以引进计算机管理,用计算机来储存医院的各种用药不合理,方便查找,同时也节省了人力物力,另一方面,利用计算机也减少了保存空间,加强了保密程度。还要提高用药不合理的保护设备和现代化配备。比如用药不合理库房的空调设备、灭火设备等。

(四)转变医学用药不合理

要想转变管理模式,首先需要引进现代化的管理设备,包括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在硬件设备方面,要加强现代化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尤其是计算机设备。在软件设备方面,要加强电子消化内科软件的开发与应用,提高科研用药不合理的编制质量与效率。另外,规范用药不合理的管理范围,改变消化内科混乱的局面,方便使用者及时快速的阅读与查找。

(五)建立三级网络管理模式

由医院院长或副院长直接管理,形成一个以分管院长全面领导,办公室主任或副主任负责,各科室负责人和用药不合理员为成员的医院用药不合理三级管理模式。医院的消化内科应统一领导,统一机构,统一人员,这样做有利于组织监督各部门的管理工作,更有利于医院用药不合理的安全与完整,为用药不合理的开发与利用提供有效的依据。消化内科人员要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做到多途径的开发信息资源,从而使医院的用药不合理能够为科研、临床等多种领域服务。另外,要加强用药不合理利用反馈信息的管理,实现用药不合理信息的资源共享,以满足医疗、科研等各方面的需求,从而提高用药不合理的利用率,发挥其原有的社会价值。

结束语

就目前来说,消化内科工作在很多医院中还是一个盲区,存在着不受重视,制度落后等诸多问题。本文只是针对目前消化内科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了几点研究分析,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消化内科中的实质性问题。因此,各个医院应该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改进其在消化内科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使医学用药不合理的管理更加科学化与合理化。

消化内科基本知识范文3

《2009中国维基发展报告》主要以全球最大维基型网站维基百科和中文最大的维基型网站互动百科,做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国外与国内维基发展的共性和差异,结合搜索引擎的补充百科产品如百度百科,阐述了维基在人类社会的广泛应用,深入剖析了维基在推动知识架构向全球化迈进所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同时也论证了维基作为中国互联网第三浪的代表,会对用户获取知识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重新定义互联网知识获取手段。报告对知识全球化背景时代维基社会的生产消费机制及运行规律,中美维基产业的发展模式对比,维基对于构建本土知识、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影响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当前,维基型网站正在成为构建本土知识的基础设施。维基型网站构建的不仅仅是一个全球化的知识体,还构建了一个庞大维基社会,在加强话语权的智慧实力方面体现出了新的战略优势,为中国增强知识实力提供了一种选择。正如维基创始人沃德?坎宁安(Ward Cunningham)所说:从维基开始,美国全球互联网的领袖位置可能要逐渐被中国所替代。通过维基技术构建知识大陆,进行跨文化传播与交流,必将大大提升中国本土知识的吸引力与影响力,提升中国智慧实力。在中国特有的网络环境下,中国的维基开拓者们努力克服着市场环境给维基产业发展带来的阻力,正在探索一条维基中国发展之路。

在维基型网站即将全球的前提下,互联网实验室于2009年7月6日举办了“中国维基行业发展高峰论坛暨2009中国维基发展报告仪式”,并在会上了国内第一份基于中国维基发展现状的研究报告,通过探讨,与会代表一致认为“维基”极具潜力,必将成为互联网第三次浪潮的重要源头之一。

2009中国维基发展调查报告目录 报告摘要:

在知识全球化成熟发展阶段,知识大爆炸在互联网上产生了混乱和无序,出现知识孤岛现象。人们正在探索一种新的方式——建设知识大陆,来解决知识孤岛的问题。当前,构建知识大陆的主要代表是维基型百科网站。

从知识的角度来看,维基网站在形式上是一个开放的网络百科全书,其本质是一个知识库,也是一个“证据库”,体现的是当前参与者的价值观。维基网站赋予了民众对知识的定义权和诠释权,通过内容开放,以大规模协作的全民参与方式完成对有关领域知识的采集、整理以及提取,实现自学习和自完善,并以结构化体系的形式呈现。

维基网站作为开放的网络百科全书网站,不仅仅是知识体系,它还构造了一个全面扩展的全球网络社会的新形式,即维基社会。维基社会作为现实社会的延伸,它同样具有一定的空间,但更广泛,从其参与者的范围来看,已经扩展到了全球。维基社会的人群遵守共同的社会规范,维基社会形成是参与者互动的结果,维基社会具有相应的组织对“社会”进行管理,同时,为“居民”提供服务,以满足“居民”的基本需要。

维基的应用和发展出现三个层次,以知识为核心的维基百科全书、大众参与的维基社区以及维基思维更广泛的社会实践。

中国维基产业从应用层面看,尚处于市场接受期。中国维基产业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径,分化出综合维基百科全书以及专业性、行业性维基百科全书两条发展路径。维基知识的生产是各方权力意志博弈的过程。在博弈的过程中,会产生两种趋势,第一,随着Wikipedia网站全球化发展进程的加速,或将导致一种知识霸权主义开始产生。第二,以Google Knol为代表,过分强调保存某个团体的知识的知识部落主义。(编选:中国B2B研究中心)

概念界定

研究方法

一、 知识全球化时代与维基社会

1 知识全球化时代

1.1 知识全球化的发展阶段

1.2 知识全球化视角下的维基型百科

2 维基社会

2.1 维基社会的定义

2.2 维基社会的特点

二、 中美维基产业发展对比

1 维基应用发展的三个层次

2 维基产业结构和规模

3 中美维基产业发展对比

3.1 美国维基产业发展阶段

3.2 中国维基产业发展阶段

4 维基应用发展趋势

4.1 维基网站发展趋势

4.2 维基与主流互联网应用

5 美国维基网站发展概况

5.1 市场格局

5.2 美国发展模式分析

6 中国维基市场发展概况

6.1 市场格局

6.2 中国发展模式

三、 维基社会的机制和规律

1 知识生产消费机制及其特点

1.1 知识生产消费机制

1.2 知识结构化

1.3 知识生产消费机制的特点

1.4 知识生产与消费规则

2 维基技术的应用

2.1 企业协作创新

消化内科基本知识范文4

论文摘要:知识是知识社会转型的内在动力,具体体现为知识价值推动经济转型、知识权力推动政治转型、知识消费推动文化转型。在知识社会转型过程中,大学应该成为主导力量,应承担培养和塑造“知识人”、创新和传播知识、培育和整合新文化的历史使命。

对于知识社会的来临,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和管理学家彼得·f·德鲁克是两位最具先见之明的大师。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1980)和《权力的转移》(1990)明确地指出,信息革命将给人类社会带来一场巨变,知识的权力正在代替财富的权力成为主宰世界的力量。德鲁克则在《后资本主义社会》中指出,我们正在进人知识社会,知识资本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有知识的人将成为社会的主流。在这种新的社会形态中,知识作为“一种基本资源”,将成为“社会的中心,以及经济和社会行为的基础”。进入21世纪,我们可以在生活的细节中体验到这种变化。由于科学知识的注人,一文不值的石头成了价值千金的芯片、超导材料、核能原料;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虚拟技术改变了通讯方式,扩大了社交空间,节省了时间支出。所有这些变化表明,工业社会正在向知识社会转型。根据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在知识社会,大学要与知识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相适应。在社会转型时期,应该对大学的功能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反思和重新定位。只有如此,大学才能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革命性力量,而不是阻碍社会发展的保守力量。

一、知识:知识社会转型的内在动力

1.知识价值推动经济转型

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型,首先表现为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型。在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知识价值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知识成为推动和牵引经济发展的先导力量和决定性因素。工业经济是资本密集加劳动密集型经济,生产是建立在资本和劳动力等有形的物质资源基础之上的,知识的经济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据统计,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30年代之前,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中,资金的投人和劳动力数量的增加所起的作用占到70%的比例,而科技进步因素所占的比例很低。但到20世纪90年代,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decd)成员国的经济增长中,科技知识的贡献率已经达到了80%,与世纪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知识已经取代资本和劳动力,成为经济的基本资源和核心要素。知识成为生产力提高和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知识价值在经济活动中的扩张,使知识的占有和配置,知识的传播、生产、分配和消费成为经济的基本活动方式。正是这种经济活动方式构成了新型的知识经济形态。知识在经济中核心地位的确立,不仅改变了经济的性质和生产要素的结构,而且使经济的资源配置方式、经济增长方式、经济产业的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知识经济是知识资源型经济,谁拥有最丰富的知识资源,谁将获得最多的财富。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初的一份统计,全世界半数以上的专利发明来自美国企业。知识资源优势使美国经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知识经济的增长方式与工业经济不同,商品的应用价值和生产成本不再是决定商品价格的主导因素。新技术、新设计、品牌、文化时尚等形成的知识价值成为决定商品价格的主导因素,个性化、知识化的产品成为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知识经济的发展使知识产业、社会服务业、信息产业这类第三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大增加。据oecd的统计,欧美发达国家已达70%左右。传统的第一、第二产业的知识含量也因为科学技术的快速渗透得到不断提高。由此可见,知识价值的彰显是知识经济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2.知识权力推动政治转型

知识社会的转型过程中,知识不仅在生产力的发展中获得中心地位,而且在政治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成为影响生产关系的重要力量。知识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权力基础。建立在知识权力基础上的阶级基础、权力结构、决策方式也随之发生转变。工业社会,作为生产资料的土地、工具、设备、技术,由于“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而与劳动者分离,资本家成为生产手段的拥有者,而工人成为除了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的无产阶级。资本和财富成为权力的基础,资本家由此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在知识经济和知识产业中,则开始出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一体化倾向。在知识社会,作为生产资料的设计工具、计算机和小型实验设施越来越多地为个人所拥有,拥有相应技术和知识的劳动者成为“知识价值”的创造者,‘他们的知识、经验和感觉成了最重要的生产手段,并且这些手段与劳动力本身已经不可分割地一体化了”。知识成为权力的基础,使知识阶层崛起并成为重要的政治力量。丹尼尔·贝尔认为,知识社会阶层的轴心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以科学家、工程师、技术人员或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知识阶层,将取代企业家、商人和工业经理人员成为社会的核心阶层,获得统治地位。知识权力在推动政治决策方式的转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知识社会,国家和政府的重要决策越来越多地通过大学等智力机构来调节,专家、顾问和专业人员成为影响政治决策的重要力量。知识权力也在一定程度上使政治原则发生转变。工业经济模式建立在利润原则之上,保障经济利益是政治的首要原则。在知识社会,人们非物质性的需求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这些需要往往会与追求个人利益、追求经济利益产生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往往更加重视公众利益,而不是经济利益。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关注的是社会的整体协调发展,重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而不仅仅是财富的增加和经济的增长。

3.知识消费推动文化转型

从最一般意义上来说,文化是指人类文明成果中那些历经社会变迁和历史沉浮而难以泯灭的、无形的、深层的、稳定的东西,表现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及其价值观念。文化转型就是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工业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和消费是人们的主流生活方式,理性和物质财富成为人们主要的审美观和伦理观念。增加物质财富成为衡量社会发展的主要标准。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文化精神正在悄悄发生变化,一种超越理性主义、超越物质主义,强调以人为本、注重知识消费、崇尚个性、追求精神满足的审美观和伦理观念正在形成。屋太一认为,知识社会强调“知识价值”,注重“知识消费”的审美观和伦理观念会成为主流的文化精神。“物质意义上的进步无论是从其社会影响来看,还是从增大人们的满足感来看,其效果是递减的”。人们感到“物资已经足够多了,更要紧的是心灵的充实”,“生活的质的提高比量的增加更重要”。物质消费以大量的物质资源的消耗为前提,物质资源是有限的资源,会因为消耗而减少,会因为物质资源的分配不均而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物质资源的消费和消耗导致物质资源的需求增加,迫使人们用越来越多的时间进行物质生产,学习、休闲和社会文化活动的时间受到压缩。说到底,这是一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知识消费则不同,知识消费以知识的共享和传播为基础,知识资源不但不会因知识消费而减少,反而会因知识的共享和传播而得到增加,这有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在知识社会,人们将不追求对资源、能源和农产品的更大消费,而是追求对时间与知识的大量消费,人们将认为“知识消费得越多越体面”。

二、大学:知识社会转型的主导力

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史表明,在社会转型时期,大学是通过重新定位大学的功能和人才培养模式来推动社会的转型和发展的。科学研究对于柏林大学来说是一种新使命,社会服务对于威斯康星大学来说是一种新使命。这些新使命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使大学成为了工业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使大学从社会的边缘不断地走向社会的中心。在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大学要成为知识社会转型的主导力量,同样需要重新定位大学的功能和人才培养模式。

1.培养和塑造“知识人”

大学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有的人说应该培养通才,有的人说应该培养专才,有的人说应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大学培养的人才,其内涵既有变的因素,也有不变的因素。变的因素指内涵要求应该随社会和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不变的因素指大学应该始终反映时代精神,应该培养社会精英,培养推动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这一点可以由高等教育发展史得到证明。中世纪大学倡导博雅教育、自由教育,以“自由人”为培养目标,而“自由人”是由地主、贵族、宗教人士等有闲阶级组成的社会精英,他们对知识的追求、对个性完善的追求、对人性的追求,反映了当时农业经济社会的时代精神。19世纪的工业革命推动了工业经济、工业社会的发展,科学和技术成为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科学家、工程师和各类型的专家逐渐成为社会的精英,“专业人”成为大学的主要培养目标,大学倡导和崇尚科学教育、专业教育,同样反映了工业社会的时代精神。因此,在知识社会转型和发展时期,大学应该成为知识社会培养社会精英的主导力量,培养和塑造代表知识社会时代精神的“知识人”。

“知识人”概念和“自由人”、“专业人”概念一样,是一个象征性的概念,强调最具代表性的特征。“自由人”、“专业人”和“知识人”之间并不是矛盾的、对立的,只是时代不同人们对知识追求的重点不同。在中世纪,人们对知识的追求是“闲逸的好奇”;在工业时代,人们对知识的追求局限于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在知识社会,人们则将获得知识、更新知识、应用知识和创造知识作一个整体来考虑。正因为如此,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认为,面对未来的发展,“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是教育的“四大支柱”,教育必须围绕这四种基本学习能力来重新设计、重新组织”。这四种学习能力就是获得知识、更新知识、应用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拥有这四种学习能力的人就是适应知识社会要求的人。因此,这四种学习能力就是“知识人”的内涵。

目前,我国很多大学的教育理念、课程和教学主要还是与“专业人”的培养模式相适应的,不利于“知识人”的培养,如教育理念上强调专业能力,而不是综合素质;课程体系上强调学科中心,而不是多元与个性;教学方式强调以教师中心,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忽视培养学生更新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等等。因此,我们不仅要明确“知识人”的内涵,而且要以此为依据建立新的教育理念,用它来指导大学的课程与教学,以与培养“知识人”的使命相适应。

2、创新和传播知识

工业社会追求劳动生产率,其核心指标是单位时间内产品数量的提高。知识只是用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手段,追求的是固化的、技能性、工具性的知识。与此不同,知识社会追求知识生产率,其核心指标是知识的创新与技术发明,创造性的“构想”及技术更新构成了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而劳动生产率已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这样一来,知识的创新与传播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作为知识的集散地,将成为知识创新和传播的重要基地。为此,大学要对传统的教学和科研体制进行功能拓展和机制创新,以适应新形势下知识创新和传播的需要。

在知识创新方面,大学利用其学科优势、人才优势、信息优势、学术环境优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许多新学科、新的理论产生于大学,大学是新知识、新理论的土壤和温床。过去的20年,在全世界基础科学领域的重大发现中,有近70%是由大学取得的。但是,传统的大学科研体制也存在一些缺陷,使大学的知识创新功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比如,大学的科研偏重学科知识、基础理论知识的研究与创新,不注重跨学科知识的研究与创新,不注重知识的商品化和产业化应用;在运行机制上有浓厚的计划色彩,缺乏市场机制,等等。因此,大学要发挥知识创新的主导作用,需要对大学的科研职能进行扩展和机制创新,使其符合知识社会对知识创新的新要求。在知识创新体制上,应该打破学科体制的主导地位,建立学科科研、跨学科科研、区域科研、产业科研并行的体制;在知识创新的运行机制上要强化与企业、产业、社会力量的结合,形成知识创新的市场机制,加速将知识转化为知识产品和知识服务,提高知识的经济价值。知识社会不仅要求大学成为知识创新的中心,还要求大学成为孵化知识产业的基地,带动一批、辐射一批高科技产业、高文化产业。目前,世界各地许多高科技产业园区都是以著名大学为依托而建立起来的,并呈现出勃勃生机,如美国硅谷高科技工业区、日本的筑波科学城、英国的剑桥工业城等。

在知识传播方面,教学是当代大学进行知识传播的最主要途径。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大学形成了功能最完整、效率最高的知识传播体系。然而,相对于知识社会对知识传播的新要求来说,大学依然存在不足之处。比如,最先进和最尖端的技术知识越来越多地掌握在大型的跨国公司和企业集团手中,难以进入大学进行传播;缄默性知识、管理性知识、行为性知识等隐性知识难以在大学通过教学的方式来传播;教师掌握知识传播的主导权,学生的个性化知识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大学中的知识体系更新速度缓慢,传播方式单一,等等。知识社会的发展不仅使大学需要传播的知识内容得到极大的丰富,而且知识传播的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虚拟技术、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传统媒体的线性传播模式逐渐向知识的有序化整合传播和非线性传播模式转变。困整合传播指知识内容以某种方式整合后的传播,整合传播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整合多种传播媒体,实现多样化的主动传播和个性化服务。非线性传播则可以通过建立基于知识内容的相互链结而形成的知识网络来进行知识传播。因此,大学要发挥知识传播的主导作用,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职能,进行知识内容整合和知识传播模式的深刻变革。

3.培育和整合新文化

大学具有培育和整合新型文化的功能。大学的基本活动表现为文化的选择、传承和创新。一方面,大学通过文化的传播作用,扩大新文化的影响,引导其上升到主导文化地位,同时也通过文化创造功能不断地充实新文化的内涵,扩大其文化影响力; 另一方面,大学又通过有选择地传承原有的文化,使原有文化中的精神成为新文化的基础,将新文化建立在原有文化的基上,最终达到培育和整合新型文化的目的。同时,大学教育活动培养了大批新文化的代言人,他们成为传播新文化、发展新文化的重要推动力量,甚至是决定性力量。大学在培育和整合新型文化中的作用,可以在中外文化发展史和高等教育发展史中得到证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化价值观首先在大学中得到倡导和发展,大学教育的目标不再是为了灵魂的得救,不再以培养教士与神职人员为主,而是培养具有完善个性、追求尘世幸福的未来社会的统治者和精英人物。大学培养了大批人文主义者,后来都成为文艺复兴的旗手。在中国近代文化转型过程中,科学和民主的思想首先在大学中得到广泛传播,“五四”新文化运动在北京大学策动,并在先进的知识分子中展开,波及全社会。

消化内科基本知识范文5

关键词: 初中苏科版 《生物》教材 教材内容 求知欲望 本质规律

教师的教学方法不但要使每个学生体验到探究性活动的魅力和乐趣,体验到思维方法和实践操作的重要性,而且要能培养学生细心认真、凡事要思考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养成尊重科学的道理和重视实践出真知的科学素质。在教学实践中,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的。

一、把握教材体系,熟悉教材内容

苏科版《生物》淡化植物、动物和人体的各自特殊性,将植物学、动物学和人体生理学的知识按生命的主要特征重新组合,教学内容不仅包括经典的动、植物形态、结构和分类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动、植物生理学知识和人体形态、结构和生理学的知识,而且包括动、植物学的现代进展,还包括遗传学、进化论、生态学、现代生物技术、分子生物学等现代生物科学知识,并重视体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思想。由于强化了生命的本质特征,强化了知识的综合性,也使基础知识的实用性大大加强,最终保证初中学生生物科学素质的全面提高。

例如,“生物的营养”部分,教材在肯定“植物、动物和人都必须依靠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命。……绿色植物是自养生物,所有的动物和人都必须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作为食物,是异养生物”之后,先讲述“植物的营养”,再讲述“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最后讲述“动物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由于先讲授了“人的消化和吸收”知识,对于“动物的消化和吸收”知识仅仅讲授“家兔对食物消化的特点”、“家鸽对食物消化的特点”和“蝗虫对食物消化的特点”三部分。这样不仅减少了过去教材中详细讲述原生动物、腔肠动物、线性动物、环节动物……哺乳动物的“消化系统的结构”、“消化和吸收”等重复的知识,而且使初中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等,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关生物的“营养”及“动物和人的消化和吸收”的共性和特性知识。

二、手脑互动并用,激活求知欲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在用脑的时候,同时用手去实验;用手的时候同时用脑去想,才可能进行创造。探究性学习必须给学生提供既动脑又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动脑动手亲身经历问题探究的实践过程,从而获得研究的初步体验,加深对自然、社会等各种问题的思考与感悟,激发起学生探索问题的求知欲和体现自身价值的创新精神,并养成独立思考和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习惯。

在生物学课外探究性活动中,我注意让学生既动脑又动手,在课程里安排了一些小发明、小创造等既用脑又用手的活动内容。同时注意诱导他们做好用脑和用手之间的衔接,在动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个性。

我在生物科技活动中尝试让学生设计一顶适于野外捕捉昆虫用的帽子,要求该帽子集捕虫用具于一身,做到一帽多用。具体的设计方案由学生自定,其中有一个小组是这样设计的:普通的草帽用迷彩布装饰,外观大方,帽的上方装有捕虫网,捕虫网的柄还可当拐杖用,帽的下方连有雨衣,随时装卸,帽的边缘缝有五个带有拉链的口袋,内装放大镜、手电筒、指南针、地图、笔、笔记本、口罩和白纸等一些捕虫用的辅助用具,并取名为《多功能捕虫帽》(获2009年徐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这样,学生通过用脑―动手―再用脑―再动手反复交替,体会到有时想来很容易的操作问题,实际做起来不简单;反之,有的思考时很复杂的步骤,在实际应用熟练后,跳跃几步即可到位。强调动脑又动手、动手又动脑的教学方法,其结果不但灵活了学生们的双手,而且活跃了大脑,给了他们跳跃式思维的体验,为学生日后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了基础。

生物学本身就是一门实践中的科学。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生物知识,学会学习。

三、选准比较因子,探寻本质规律

比较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虽然很广泛,但不是任何两个事物都可以用来作比较的。只有具有比较意义和条件的双方,才能确立为比较对象。一般要符合如下比较的基本条件:

1.同类不同种的生命现象和规律的比较。如:一种植物体与另一种植物体;一种动物体与另一种动物体;一种植物群落与另一种植物群落;一个动物类群与另一个动物类群。它们分别隶属于同一大类中的不同小类。比较的目的:求其异同,寻其特点。

2.非同类事物的比较。非同类事物的比较,属于借比。如:双子叶植物叶脉呈网状,栅栏组织像栅栏,海绵组织似海绵等。比较的目的:借以说明某些难于想象的事物,使学生理解某些抽象的事物。

3.本质特征相同或相反的生命现象和规律的比较。如:动物进化原因与植物进化原因;呼吸作用实质与光合作用实质等相比。

4.贴近学生思维要求。运用比较法时需“驾轻就熟”,“就地取材”,不要找那些学生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对象,更不要找那些比本体还要复杂,令人费解的对象。如:比较蜂群中蜂王、雄蜂、工蜂的区别。引导学生分别从三种蜂的身体大孝卵的受精情况、蜂房大孝幼虫期食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及职能等加以比较。

消化内科基本知识范文6

一、识经济的理论诠释与发展现状

知识经济是区别于以前的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新型经济。信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基础,具有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业是知识经济的核心,具有高素质并会用高科技手段处理信息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关键。

1、知识经济的理论诠释

OECD在世界上1996年的报告《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对知识经济的内涵进行了界定: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OECD的另一份报告中把迄今创造的所有知识分为四类形态:事实知识(know-what),原理知识(know-why),技能知识(know-how)和人力知识(know-who),并用统计数字说明知识是支撑经合组织国家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知识经济与工业经济最大的不同在于,知识经济的繁荣不再直接受制于资源、资本、硬件技术的数量、规模和增量,而直接依赖于知识的积累和运用。知识经济的外形是无形资本、人类社会的知识总量、人力资本、智能、高科技、网络、电脑等等,它的内核或者内在精神、制度的精神都将更加体现人对精神的需要与物质财富的需要的真正统一。目前,尽管对于知识经济定义本身仍有不少争议,但知识经济被用于描述世界未来经济形态的名词得到了各国经济界和科学界的普遍认可。

2、知识经济的发展现状

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信息和通讯技术处于中心地位。在全球的GDP中,有约70%的产业与信息有关。1982年,全球信息产业销售额定2370亿美元,1985年为4000亿美元,1995年达6400亿美,而2000年则将超过18000亿美元。在美国,由于信息技术产业的增长速度是经济增长的两倍,其产值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以上,使美国享受到了自越南战争以来经济成就最辉煌的时期。据我国科技部技术创新战略与管理研究中心设计的包括知识的生产、投入、激励、存量、流通等指标体系,若把美国现有发展标准用1来衡量,视为刚进入知识经济阶段,则我国仅有0.26,尚处于知识经济的萌芽期。但90年代以来,我国的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发展同样迅猛之势,1990年我国计算机工业产值才500亿元,平均增长速度超过了50%.而到2000年,我国计算机信息产业产值将达1700亿元。

为了适应新的挑战,美国继90年代初提出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决策后,又提出建设“全球信息基础设施”的主线,实施包括“因特网II计划”等多项跨世纪计划;欧盟提出了建设“知识经济”的计划,并在今后10年内投资900亿法郎建设“欧洲电子高速公路”;日本明确了“科学创新立国”政策;韩国提出建设“头脑强国”;新加坡推出了“信息岛计划”;马来西亚兴建“多媒体超级走廊”;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中,工商业研究与发展(R&D)经费的近2/3用于高技术产业。对迅猛而来的全球性知识经济浪潮,中国则确定了“科教兴国”战略和“技术创新工程”、“211工程”、“信息产业工程”等政策和措施。

二、知识经济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经济学界认为知识已成为一种无形的“第一生产要素”具有了第一生产要素的基本特征: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根源,具有配置资本等生产要素的能力,拥有知识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取得了对经济的支配权力。知识密集的高科技产业成为主要产业等等。

1、知识经济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形式下,经济增长是经济结构(核心是产业结构)的升级,经济增长的实质性内容是结构高一档次的优化,经济增长是结构升级的一种表现。

(1)需求结构变化快,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

知识经济是以高科技知识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经济,不仅使增长高质量,人均收入水平也稳定快速提高,从而导致了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消费方式、消费结构的变更。需求结构的变化通过市场这个中介环节影响生产和供给。对生产的直接作用就是资源配置结构发生变化,在总产值来源的产业分布上知识密集的高科技产业和知识密集的服务业的份额相对上升,农业和传统制造业的份额相对下降。可见,需求结构的快速变化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2)科技发展迅速,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创新是知识经济的基石。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研究与开发、在职培训的投资不断增加。由于教育的发展,不仅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科技人才,而且提高了全体劳动者的素质,因而知识的生产、分配和应用具有可靠的人力资源保证。由于研究和开发活动积极活跃,经费也充足,使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科技进步速度加快,而技术进步是影响产业结构的首要因素,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正相关,科技进步越快,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就越快。

(3)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知识经济,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由于经济一体化,使国际间的经济联系很紧密。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加快各类要素、商品在国际间的速度,促进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在国外消费示范作用的冲击和带动下,必然引起国内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从而导致企业的生产、技术结构的变化,引起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一国对于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发生变化时,不仅推动了本国的产业结构调整,而且由于国际贸易活跃,引起其他国家出口导向型企业的生产的变化,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2、知识经济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可持续发展是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表现,人们在工业经济时代下,实施可持续发展主要紧紧依靠科学技术这把利剑来解决,虽然使有些问题得到缓解,但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如生态环境还在恶化,资源枯竭势头没有得到抑制,发展中国家在重复发达国家过去的“高生产、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等。因此,只有更加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用,使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知识资源成为主体资源,实现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升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

(1)知识经济时代下高新技术发展迅猛,为经济可持续增长提供了可能

知识经济时代下高新技术产业不仅起先导作用,而且将成为第一支柱。高新技术产业由于其高附加值有力地支撑着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增长。据1993年联合国有关组织统计,在发达国家中,以知识为基础的行业的产值已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在制造业产值中,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已占到国内生产的产值已占到达25%,比20年前增长了解1倍;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有65%与微电子技术有关。高新技术产业中信息成为发展最快的带头羊,全球GDP中,已有1/3的产值与信息产业有关。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是以微软为代表的5000家计算机软件公司,微软公司市场价值现已超过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美国的经济增长有27%归功于高新技术产业。除此之外,高新技术使工业经济时代形成的(汽车、建筑、石油、钢铁、运输和纺织等)披上了“知识”的新装,并延伸出。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决定着知识的生产、传播及应用的能力和效率。知识的生产是无穷无尽的,非消耗的,通过知识、信息和技术的投入,带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使高新技术产业无可非议地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下的第一支柱产业,从而改变了工业经济时代下经济发展从萧条、复苏、繁荣到衰退的周期性,使经济可持续增长成为可能。

(2)知识经济时代下知识成为主体资源,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知识经济时代下“资源”这个概念的内涵被大大地扩展了,工业经济时代,资源原来是指自然资源,随后扩大到社会资源、经济资源等。在知识经济时代下,资源已经成为生产活动和经济活动得以进行和开展的外在条件的总称,可分为信息资源与实物资源两大类。经济活动是永远离不开实物资源的,但信息资源的利用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实物资源,信息和知识不仅成为辅助资源,而且成为主导资源,甚至在一定情况下成为主体资源。信息和知识不仅用它来辅助与支配物质生产,而且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资源,进行独特的生产,形成独特的产业即信息产业和知识产业。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经济资源,遵循效益递增规律,即在提高资源效率方面投资越多,获取的边际效益越多。知识资源与物质资源相比,具有四个特征:①非消耗性。知识可经无数次使用而自身并不减少,在使用过程中还会增值,可以被用来创造新知识,知识越用越多,使用的成本越来越低。②共享性。知识较少受时空的局限,可为公众共享并可反复使用和同时使用而价值不被削弱,与其它生产要素结合可大幅度提高劳动力和资本的使用效率。③非稀缺性。物质资源是稀缺的,尤其对不可再生资源来说,它们只能绝对地减少,而知识则可以在使用中产生知识,人类可以无穷尽地创造知识。④易操作性。知识更易于传播和处理等等。

工业经济时代社会经济活动的主流是物质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要以大规模使用或消耗原材料、自然资源和能源为基础,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依赖为60%以上。知识经济时代是以开发和利用知识资源作为生产力的要素为主要特征,以高新技术作为基础,社会活动的主流是知识产品的生产、传播和利用,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还不足20%.美国1960年消耗1.2亿吨钢材,到1990年尽管经济总量比以前增加了2.5倍,但钢材的消耗却是8500万吨,仅为1960年钢材消耗量的70%.在工业经济时代,在GDP保持持续增长的同时是与能源、原材料(如钢铁、有色金属等)的消耗同步增长的,但在知识经济时代,在保持GDP持续增长时,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原材料都是下降的。知识经济的出现,使知识成为主体资源,替代稀缺的物质资源,将会解决人类资源的危机。知识的创新,知识的传播和应用已经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重要的、取之不尽的资源和动力,从而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经济增长推动了技术进步,加快了知识经济的发展

经济增长对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首先,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国民收入的增加,用于教育和科研的经费增加。教育投入的增加,不仅培养了具有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资本,而且培养了大批在技术的传播和应用方面起重要作用的实用性人才,从而缩短了科学技术产业化的周期,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科研经费的增加,加快了科学技术的生产过程,使科研活动更加广泛和深入,科技成果更加丰富。充足的科研经费、优越的科研条件与高素质的人力资本相结合,使技术进步加快,产品寿命缩短,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第二、随着经济的增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资本和劳动力等投入要素虽然是重要的因素,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在下降,真正起主导作用的生产要素是能够引起投入要素不断提高效率的技术进步。当一个产业部门采用了一项新技术时,由于投入少、产出高、利润率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这项技术很快就会得到扩散、发展和完善。这样,该技术的竞争优势很快会丧失。为了在竞争中始终保持有利地位,就得不断研究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从而加快了技术进步。第三,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人均收入也快速上升,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将发生变化,从而导致需求结构的变化,产品的供需出现不平衡,导致产品结构调整、资源的重新配置,甚至导致相关产业的调整。所有这些调整,都要求有相关的新技术,出现了对新技术的需求,从而促进了技术,出现了对新技术的需求,从而促进了技术的进步。知识经济中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是高科技知识,主导产业是信息产业等高科技术产业。在当今世界上,知识经济初露端倪,大多数国家尚处于工业经济中后期。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内在作用,会加快知识经济的来临和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了经济的增长,随着经济的增长,技术进步速度加快,社会需求结构发生变化。新技术的应用,促进需求发生变化,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社会需求的变化,推动了技术进步,也促使产业结构随之调整。经过一系列的循环,当结构调整到了经济以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产业为主导产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高科技知识、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70%以上时,知识经济时代就来临了。

三、知识经济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

1、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现状

目前,我国经济呈现高速增长,但经济效益的情况却不如人意。究其原因,在于我国经济增长仍未摆脱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未能克服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的痼疾。

经济增长方式是由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体制决定的。我国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与建国后相当长时间里,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高积累、高速度的经济增长方式有关,同时还与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密切的关系。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资源配置主要靠计划以行政方式在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分配,是一种只顾投入,不看产出,投入产出率低下,经济增长主要靠生产要素(包括资金、劳动力、原材料、能源等)量的增长而不是靠生产要素使用效率提高的经济增长方式。这种经济增长方式虽然在一定时期内是很必要的,但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和水平后,仍实行这种方式就会不可避免地来以下一系列问题:一是热衷于铺新摊子,忽视技术改造和科技开发投入,致使技术进步缓慢,技术装备落后。据测算,我国目前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27.8%,这不仅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60%-80%),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35%)。二是投入产出率低,经济效益低下。由于粗放经营,只顾投入不顾产出,使不少经济指标下降。“六五”期间,增加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当年平均增加国民生产总值3.2亿,“七五”为2.2亿:“八五”为2.3亿,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越来越依赖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三是资源浪费,环境恶化。由于不计成本,不讲效益,使资源浪费严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12种主要原材料的物耗高出5-10倍,有的高达百倍。资源浪费不仅增加产品成本,也破坏了生态平衡,使环境恶化。四是经济总量失衡和通货膨胀。高投入低产出,必然导致货币发行过多,投资需求膨胀,产品成本上升,引起物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据统计,1983-1994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2%,零售物价上涨率平均为8.2%,两者之比为1:0.8,而日本1957-1970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年均为9.9%,消费物价上涨率为4.6%,两者之比为1:0.36;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在高速度增长的同时保持较低通胀率,主要原因是其经济增长方式是集约型。

上述问题说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不再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已势在必行。

2、知识经济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所起的作用

要实现中国在21世纪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变,必须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知识经济逐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在性、知识化转变,从而实现工业科技的产业化、集约化和市场化。按照市场需求建立市场-信息-科技-产业的工业发展机制,以持续创新能力和科技产业的发展,带动整个产业结构总体水平的提高,形成一种以知识经济扩张为主导的多元化产业创新体系。

(1)科技产业投入形成的倍增作用,使其成为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产业基础

知识生产与信息扩散、科技投入的递增,促使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进一步地加快,使劳动生产率和资本利用率得到提高,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并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同时,科技投入的递增,也进一步加快了“资源推动发展”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变型,并通过调整结构的投资推动发展,过渡到“创新推动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阶段。

首先,加强了农业的知识含量。邓小平同志指出:“农业问题的根本解决最终还要靠尖端技术,靠基因工程。”即利用生物化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发展基因营养制品、基因药物、基因治疗等新兴支柱产业,同时加强农业科学的研究和推广,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业生产集约化发展。其次是提高工业部门的要素生产率,增加了工业生产部门中新产品的知识含量。新知识、新科技将使水利、能源、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超越发展,同时我国利用微电子、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激光、通讯、超导、宇航等高新技术建立和发展新兴行业。而且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运用,使批发零售商业、邮电通讯业、交通运输业、旅游娱乐业和金融保险业等扩大服务规模,提高服务速度和质量,促进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2)知识经济对教育和科研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