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能建设论文范例6篇

效能建设论文

效能建设论文范文1

企业文化是处在一定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培育的,以经营哲学、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伦理道德等为精神内涵,以企业各种管理制度、物质载体为表现形式,以激发员工内在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目的的一种文化类型和管理手段。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树立企业精神,二是创新管理理念,三是塑造企业形象。这三个方面涵盖了企业文化的不同层面,关系密切,相得益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要使三者达到有机统一,发挥企业文化的最大功效。

一、培育独具个性的企业精神,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所谓企业精神,是一个企业基于自身特定的性质、宗旨、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为谋求生存、发展而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基础上,精心培育而逐步形成的,并为整个员工群体所认同的正向心理定势、价值取向和主导意识。培育企业精神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舆论营造氛围。就是通过互联网、电视、广播、厂报、宣传栏、宣传品等媒体和舆论工具及报告、演讲、座谈等宣传方式加以宣传、传播,使企业精神深入人心,为企业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领导带头示范。企业家应是企业精神的第一设计者,第一宣传者,第一践行者。海尔集团CEO张瑞敏就充当了这样的角色,他不仅是海尔企业精神的主要创立者,还是一位锲而不舍的“布道者”,更是一位“如履薄冰”的率先示范者和实践者。他的精神境界对海尔“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企业家要注重自我修炼、自我珍重、自我提高,以人格魅力彰显企业精神,使企业精神在员工中扎下根来。

员工实践锤炼。培育企业精神要把它落实到从事生产经营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环节、每一项

具体工作中去;把它融入企业管理制度、行为规范、职业道德中去;把它融入员工在企业内外的日常言行中去。总之,要让员工从小事做起,于细微处“育”精神。

强化形象塑造。形象塑造是把企业精神物化为外显形态的一种方法。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内隐部分,是无形的、抽象的,但可以通过一定的载体把它物化为有形的、具体的东西,如通过厂旗、厂徽、厂服等,展现企业精神内涵,反映企业员工的精神风貌,促进企业精神的培育和升华。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为企业发展提供优秀的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的根本在于以人为本,什么是以人为本?就是强调人的地位,人的素质,人的作用,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那么,如何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呢?

首先,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拿破仑曾经说过,一头狮子率领的一群绵羊,可以打败一头绵羊率领的一群狮子。这充分说明了企业领导者的重要性。有了一支素质高、业务强、作风硬的领导班子,一个企业才会制定出运作高效、体系完整、操作性强、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应变力的管理制度,制定出立足长远的高水准的企业战略,才会创造出优秀的企业文化,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企业领导者要经常了解员工的生活状况,时时刻刻把他们的衣食冷暖放在心上,处处为他们分忧解难。只有这样,员工心中才会装着企业,才会真正关心企业的兴衰。

其次,改革用人制度,加强民主管理。一个企业最大的财富就是人才,人才选用公正与否,直接影响着人的积极性,更影响着人心的稳定。企业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必须破除“任人唯亲”的积弊,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只有如此,才能及时发现人才,合理选拔人才,正确使用人才,真正尊重人才,最终为企业打造人才高地,为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企业要充分相信和依靠员工,让广大员工直接参与企业的管理与决策,这样做有助于使全体员工认识到自己在企业中的重要性,有助于把企业目标转化为员工的努力方向和自觉的行为取向,有助于激发员工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聪明才智,使员工产生归属感和自豪感,自觉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荣辱与共,风险同担,使企业的凝聚力大大增强。

三是,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加大管理、监督力度,全方位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企业文化建设涉及多种层次,有内在素质的要求,有外在形象的塑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制度建设属于中间层次,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初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企业要认真制定积极有效的制度措施,严格规范、调整、引导人们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使人们在长期的制度制约下,逐渐形成一种自觉和习惯,逐渐内化为一种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进而形成自觉的行为方式。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充分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职业道德、文化修养、科学知识、生产技能等,不是与生俱来的,企业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必须树立“学习与超越”的价值观,建立学习型企业。然后在这种价值导向指引下,使员工通过自主学习和接受系统培训提高素质,开发能力与智慧,提高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超越自我,超越平庸。

三、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为企业发展提供丰厚的无形资产

企业形象是社会公众和企业员工对企业的整体印象和评价。一个企业的形象如何,不仅表现为它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地位和依赖程度,而且表现为它在本企业员工心目中的地位即尊重程度。要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以优质品牌树企业形象。品牌是产品与消费者认知的综合,它是名称、商标、包装、价格、历史、信誉、文化、风格等的总和。企业文化建设,要挖掘和培育名牌产品,以优质创效益,以信誉争市场。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没有信用,不讲信誉,缺少游戏规则,市场经济就没有良好的秩序,也不会有高效率的运转。严格地说,信用是企业文化的底线,是根基;信誉是信用的积累,构成企业的无形资产。

第二,以多种宣传树企业形象。企业生存于社会之中,企业发展离不开社会,因此,企业要善于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手段来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使企业良好的社会效益转化为可观的经济效益。日本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是全球著名的商用空调和氟化工产品生产企业,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该企业依然保持旺盛的活力,一方面是靠过硬的产品质量和根深蒂固的“人和”理念,另一方面则是靠它在企业宣传上的巨额投入,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大金株式会社利用名人、广告以及赞助等多种形式,在报纸等新闻媒体上掀起一股“大金”旋风,企业形象传入千家万户,几乎尽人皆知,取得了非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三,以优化环境树企业形象。企业环境是人们对企业外观的第一印象。良好的企业环境会给人一种清新、舒适的感觉,这种感觉不但是本企业员工的工作动力,也给外来客户营造出一种亲和力。良好的企业环境固然需要投入,但其对经济效益的回报率是远远高于投入的。国内外许多著名企业都把创造良好的企业环境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因为它们懂得,人们在看到它们的企业环境的同时,就想去熟悉它们的产品,进而了解并喜爱它们的企业。

第四,以文化活动树企业形象。利用多种载体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是传播企业文化,展示企业风采的重要途径,这些文化活动可以通过企业广大员工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加强企业与社会的沟通,增进社会对企业的了解,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综上所述,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发展战略靠企业文化来奠基,企业素质靠企业文化来提高,企业形象靠企业文化来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为企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还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持,更为企业提供丰厚的无形资产。因此,我国企业要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积极探索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努力创造优秀的企业文化,使之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特殊的作用。

效能建设论文范文2

在全区开展作风效能建设理论研讨活动,既是推动理论创新,探索作风效能建设规律,推进长效机制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对广大机关干部进行再学习、再教育,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各级各部门作风效能办按照自治区作风效能办的部署和要求,组织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多角度的理论研讨活动。这些理论研讨活动参与面广,主题鲜明,联系实际,富有成效,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对深入推进我区作风效能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去年以来,我区各级机关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集中开展了作风效能建设活动,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开展理论研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以贯彻落实“三项制度”为突破口,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探索建立高效便民的政务服务运行机制奠定了基础;以建立电子监察系统为主要手段加强行政效能监察,为探索建立监管到岗到人的行政效能监督机制奠定了基础;推进机关绩效考评,为探索建立机关绩效和干部考核激励机制奠定了基础;努力规范行政行为,为探索提高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水平奠定了基础;面向基层和群众转变干部作风,为探索建立便民利民的服务模式奠定了基础。

加强作风效能建设理论研究,不仅仅是总结经验,更重要的是运用理论研究的成果,进一步深入推进作风效能建设的实践。各级机关要善于运用作风效能建设理论研讨的成果,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使作风效能建设的实践取得新的更大的突破。以理论研讨成果进一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在转变政府职能方面取得新突破,在创新政务服务运行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在规范行政行为方面取得新成效;以理论研究成果进一步推进转变干部作风;以理论研究成果进一步推进作风效能建设长效机制建立。

作风效能建设的各项工作在不断推进,理论研究也要不断跟进。会议要求,各级机关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继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结合本地、本单位的实际,在作风效能建设实践中深化理论研究。

效能建设论文范文3

摘要: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历史的发展中所积淀下来的,获得人们广泛认同的标记。一个民族越是经久不衰,其文化也就越是凝重深厚。在文化的五彩斑斓中,军营文化这一抹浓绿,更加展现出无限魅力,展现出我军的精神魂魄,塑造着我军的品格气质,因此,加强文化建设始终是我军官兵团结奋进的精神纽带,始终是我系建设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而这力量的展现,也正是我们紧抓思想政治教育发扬优良传统,锤炼忠诚品格,创造有价值的军旅人生的题中之意,因此,本文从军营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入手,一方面探求军营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开拓思想政治教育新领域,另一方面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手段,促进军营文化健康发展,两者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为我系加强军营文化建设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的思路。

关键词:军营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

一、军营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一)军营文化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提升的良方

广义的军营文化,是指从军队的任务和特点出发,在军营内部形成的要求军人共同遵循的政治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奋斗目标,以及为反映这些文化要素所制定的纪律和规章制度等,而政治信念的筑牢,价值观念的形成,道德规范的遵守以及奋斗目标的树立,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具体表现,因此,要取得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有效快速提升,从军队文化建设的环节入手,充分发挥文化建设途径的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将教人育人的激励功效有效发挥出来,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升的良方。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军营文化建设的政治堡垒

当今时代,军队在加强自身建设的过程中,面临着各种思潮的激荡。其中一股思想文化的浪潮,在一方面提供先进技术、先进武器、先进媒介载体的同时,另一方面,却也将一些腐朽思想,腐朽文化、腐朽的生活方式缓缓的输入到军营的每一个角落,对军营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别是在军营文化的建设中埋下了无数隐患。这种隐患,虽不是枪林弹雨般武力的疯狂攻击,却能在潜移默化中侵蚀掉整个军队的灵魂,因此,在军营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有一面旗帜,要有一杆标尺,正确的指明军营文化发展的方向,准确的丈量军营文化建设的尺度。而《中国人民解放军思想政治教育大纲》颁布实施以来,其根本目的就是要适应新世纪新阶段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要求,加强和规范思想政治教育。继承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吸纳先进文化,体现时代精神,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紧贴时展、紧贴使命任务、紧贴官兵实际,不断创新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手段。

二、加强军营先进文化建设新途径探索,开拓思想政治教育新领域

学校是提倡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教育机构,作为一所培养未来高技术战争所需要的指挥军官和技术兵的军事院校,这样的功能更应当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在学术氛围浓厚的军事院校中,更应当发挥文化力量教人育人的功效。而军校文化建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员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手段之一,影响着学员的思想情感和道德水平。改造着他们的思想。因此。在推进军队校园文化建设的进程中,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先进文化占领文化的主阵地。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健康的发展,以此来开拓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

(一)坚持“迎进来,请出去”的文化建设理念,把握军营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去腐朽文化之糟粕,取先进文化之精华

面对如此庞大的信息量和多样的文化载体,如何有效的识别善恶是非,如何快速进行去伪存真,是实现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的更高要求。我们只有把握住校园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才能使其体现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教学工作。认真的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以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在校园文化的各个领域开展健康、向上的各种文化类型的教育,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从而在校园内形成一个良好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另外,面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替,我们也不能盲目的全盘否定西方文化,而应当在认清西方传统文化实质的基础上,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其中的优劣,对于能够鼓舞官兵战斗力、增强官兵向心力、凝结力的积极的思想,我们理应汲取其养分为我所用,诸如,美国西点军营所确定的校训“责任、荣誉、国家”充分体现了一所军事院校的精神风貌,对军人责任感的确立和荣誉感的培树,都是值得我们每一名军人学习的典范。

(二)坚持传统优势,探求创新媒介,主动占领军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在我军的光荣传统中,对于军营文化的传承方式有自身的优势所在,这些年来,我系大力加强官兵俱乐部建设,广泛开展军歌比赛、读书演讲、影视评论、知识竞赛、文艺表演、书画摄影展览等活动,努力做到队列集会有歌声,周末假日有晚会,重大节日有活动,多彩的文娱汇演,丰富的体能训练,陶冶了美好情操,炼就了钢铁体魄,满足着基层官兵娱乐、健身、审美、求知、成才的精神文化需求,这是我们值得发扬并将一如既往坚持的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同时,时代的进步,我们也应当时刻坚持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用科学发展观的标准使我们的军营文化建设紧跟时代的步伐,更加适应新时期军人文化建设的新要求。

1.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硬件环境建设。

互联网的普及.使网络文化迅速发展.并逐渐成为学员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我们要全面加强军营网络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要利用校园网为学员的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利用广播网,为大家送上快捷的每日时政和新鲜咨询,利用纵向和横向的网络信息对学员进行教育和引导。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积极占领网上思想新阵地,将网络文化纳入军营文化建设的总体格局,进行合理的规划和部署,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阵地。

2.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软环境的建设。

首先,要加强对校园网的舆论引导。积极建设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的德育网站和以弘扬校园文化为特色的网站,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学员的网络道德教育,帮助他们在网上明辨是非,增强其自我防范能力,提高学员网络道德水平。认真研究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和网上舆论引导的有效措施和办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建立各样的网络引导平台。其次,要引导官兵主动参与到媒介中来,利用传媒传递信息,学习使用网络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不断提高个人参与、监督传媒的意识和能力。通过网络资源的运用,政治教育资料的收集渠道和教育开展的方式可以更加灵活多样,鼓励官兵自己收集信息、加工信息,使官兵在收集和加工的实践中开阔视野,提高自身的传媒素养,同时在加工信息的过程中,学会自我教育与全方位的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不断培养责任感,增强自主意识。责任感的培养和独立思考意识的的形成,才是一名有所作为、有所建树的合格军人应当具有的基本素质。

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手段,促进军营文化健康发展

长期以来,政治理论的教学一贯遵循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授课方式单一,偏重于向学生灌输政治理论体系,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此教学方式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学生的思辨能力、表达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也得不到充分的发掘和必要的锻炼。因此,必须创新政治理论教育手段,促进政治素养的提升,进而提高整个军营内部整体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一)科学设置思想政治教学课堂实作环节,使学员作为课堂发言的主体

传统政治理论教学主要偏重系统知识传授,偏重机械重复的课堂讲解,使课堂教学过于刻板,授课方式单一,因此要创新政治教学理论方法,要从实作环节上下功夫,联系社会实际,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创新理论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结合国际国内重大政治问题进行讨论学习的方式,加深对政治理论的认知与理解。国际国内重大政治热点问题,为理论联系实际提供了绝好的材料。现在的青年学员有较强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这是他们的优点和长处。但是,政治理论水平的不足又造成他们政治情感上的偏颇,,平常不太关心政治,有时又激烈地批评和全盘否定政治现状。为了让学生辩证地看待政治问题,我们在授课中有针对性地将“三农”问题、海峡两岸关系、中外首脑互访、国际恐怖主义、边界战争等问题及时引入我们的学习和讨论。在课堂讨论中,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并鼓励学员勇敢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通过对一系列重大政治现象和政治问题的实际分析,学员们提高了对政党制度、国家与民族宗教、国际政治等问题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构建了政治思维的基本框架,有效地促进了政治理论的深入掌握,养成了自觉进行政治学习、对政治事件进行深入分析的好习惯。

(二)把政治理论教学由课堂延伸到课下

政治理论素让的提升除了依托课堂教学外,课下的时间也可以充分的利用。首先,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党团活动时间,班务会时间等课余时间,组织一些有意义的讲座或见学,把实践工作者请进军营。把具有丰富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经验和一定理论素养的人员请进军营,让他们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比如介绍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行政体制的改革难点、我国的外交政策、我国对朝核问题、伊朗核问题的立场,等等,可以弥补学生实践知识的不足。这使学生对专业的相关理论知识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其次,可以充分利用学员的寒暑假等休假时间,让学员积极的进行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让学生进行短期行政见习和观摩,或社区服务,或协助学校有关部门或协助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开展工作。通过这些实践教学形式,加强大学生同社会的联系,让大学生能够在实践过程中加强理论同实际的联系,在社会专业人员和教师的共同指导下提高专业的实践能力。

总之,军营文化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提升的良方,思想政治教育是军营文化建设的政治堡垒。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切实加强两者的紧密联系,必将使我系文化建设更加富有时代气息和人文关怀,使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更加富有人性化和深入人心,既有文化建设的多姿多彩,又有政治工作严整的氛围,既有轻松畅快的说唱联欢,又有紧张有序的操练实训,这一切也正是我们在新时期紧紧抓住时代脉搏,促进院系长足发展的目标所在。

参考文献:

[1]谢桂娟. 政治学开放式教学体系的构建[J]. 现代教育科学,2008(2).

[2]付金柱. 政治学原理课程“读写议”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2).

[3]何奇松,政治学课程的开放式教学尝试——上海政法学院政治学系教学札记[J].世纪桥,2009(1).

效能建设论文范文4

【关键词】廉政文化;经验;问题;思考

党风廉政建设和党组织内部的反腐败斗争都是扫除党组织内部的不正之风,保持党员党性的重要举措。在我党的发展历程中,从未停止过对廉政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完善,仅从十以来党的廉政建设来看:党的十将“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确定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的奋斗目标,并用“致命伤害”“”来警示腐败问题的潜在危险;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以来,警示全党“打铁还需自身硬”,“物必先腐,而后重生”;2012年12月,党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带头改进作风,号召狠刹奢侈浪费;党的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着重就严明纪律、改进作风、反对腐败作出了重要部署。这一系列的举措都旨在强调,反腐倡廉的重要性,也是对我国廉政文化体系建设的不断补充和完善。

只有不断推进廉政文化体系的建设,从严治党,从根源上防止腐败现象,才能完成政党的廉政建设。反腐倡廉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并非是一段时间的任务,需要深入、持久、经常化的工作,只有不断加强廉政上的建设,才能保证我党的纯洁性,保证党的思想、观点、举措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真正地切合人民的利益,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而我党在推进廉政文化体系建设的过程中,仍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形势依旧很严峻,需要立足当下,积极创新方式方法,保证廉政文化体系建设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建立健全相关的运行机制,推进廉政文化体系的建设。

一、我国廉政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通过近几年内各级党组织开展的各类加强廉政文化体系建设的活动来看,我党廉政文化建设主要表现出活动内容丰富、具体,活动组织形式多样、贴合群众需求,活动主题鲜明、深刻的特点。其次,通过对一系列建设活动的总结和反思,可归纳出以下几条基本经验:第一,将培育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的价值理念作为推进廉政文化体系建设的核心要求;第二,将加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作为推进廉政文化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第三,在开展廉政文化体系建设时,坚持抓主要矛盾、顾全大局的基本原则,保证活动的有序性;第四,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或者规章制度,为廉政文化体系的建设提供根本性的政治保障;第五,开展贴近实际、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二、我国廉政文化体系建设呈现出的问题

(一)廉政文化体系建设机制匮乏,监督性差。总体说,我党廉政文化体系建设的机制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实施机制,二是保障机制。实施机制又包括领导层面和工作层面两部分,廉政文化建设在领导层面上缺乏有力的体制,主要表现为各级党组织在进行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没有建立明确的领导体制,大多采用“自发”的形式来组织相关活动,未真正将廉政文化体系建设纳入到日常工作进程中;工作机制的缺乏体现在缺乏行之有效的实施队伍,只进行舆论上的宣传,而忽视了实践行动的落实。从保障机制上来看,缺乏有效的监督,既没有调动人民群众的监督,又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而且,廉政文化建设也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包括物力、人力、财力等多个方面,都未明确要求,工程建设无法系统化,更不能达到有序性推进的效果。

(二)廉政文化体系建设形式单一,广泛性差。从目前的形式来看,我党开展的廉政文化建设多采用加大宣传力度的形式,方法相对单一;而且将廉政文化建设的对象加重在党员干部层面,范围不够广泛,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廉政文化建设的进程。其一,廉政文化建设并非只关系到党员干部,而是关系到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固然要加强党员干部内部的廉洁从政教育,从而保证党组织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同时也要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加强廉政建设的教育,增强人民参与廉政文化体系建设的积极性和热情,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推进廉政建设的进程。其二,廉政文化建设活动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才能增强舆论宣传的范围和力度,渗透到人们日常的生活之中,从而推进廉政文化体系的建设。

(三)廉政文化体系建设意识薄弱,自觉性差。廉政文化建设并非是党组织内部自身的任务,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因此,两证文化思想意识相对薄弱,主要体现在党员队伍与人民群众两方面。从党组织内部来看,一方面党内领导廉政文化意识不够,对廉政建设的重要性重视度不高,不能发挥带头模范作用。少数党内领导设置认为廉政文化建设耗费的人力、物力大,见效还慢,效果不明显,可以忽略不计;也有的党内领导指示将反腐倡廉作为口号来看待,没有落实到实处。另一方面,党组织成员对于自身的约束不够,没有认识到廉政建设关系到党组织内部的每一个人,自我意识不够。从人民群众的层面来看,由于对于廉政文化建设的概念认识不清,使得一部分群众认为,廉政文化建设是关系领导干部的事情,与自己无关,因此也就没有热情参与到廉政文化建设之中,从而减慢了建设的进程,失去了群众的力量。

三、关于推进我国廉政文化体系建设的思考

(一)创新我国廉政文化建设的载体和形式

首先,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模式,把廉政文化建设与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联系在一起,增强廉政文化建设的覆盖面积、涉及范围,既可以有效地推动廉政文化建设的进程,又能够推动相关部门或单位工作的开展。其次,要创新廉政文化建设的载体和形式,来增强廉政建设的吸引力,从而切实增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效性。文化、思想层面的建设必须要依赖各种活动或载体的形式进行。在廉政文化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围绕“注重监督、预防为先、以人为本、文化促廉”的思路,采用各类新型的媒体作为载体,开展多样化的活动,推进廉政文化的建设。最后,加强与各行业文化建设的有机融合,如,可通过开展主题鲜明的廉政文化活动、创立一批富有特色的廉政文化示范点、创建一批有内涵的廉政文化宣传阵地、创作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廉政文化精品来打造廉政文化的品牌,增强廉政文化的影响力,推动廉政文化建设的发展。

(二)构建我国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体系

积极构建具有特色的廉政文化体系,离不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理论的武装下,才能确立廉政文化建设的指导体系;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切实有效地推进廉政文化体系的建设。坚持理论武装上,可以采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指导,多层析进行理论学习的方式,此外,还要有效地增加文化和思想在廉政文化体系建设中的比重。其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继承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资源,再结合廉政文化建设的特点,融入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能够使廉政文化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其二,要在借鉴的基础上发展,可借鉴国外的优秀文化,结合实际,融合多种元素,从而丰富廉政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有效地指导廉政文化建设的开展。坚持丰富廉政建设的实践活动形式,将理论和实践结合,有效地解决在廉政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情况。第一,可利用中央党校分校、康铭论坛和部门党组(委)中心组等载体,建立理论辅导体系;第二,可利用理论武装在线、部门门户网站和报刊等媒介,建立宣传交流平台;第三,可通过开展调查研究、理论研讨、征文比赛等活动,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理论研究,加快研究人才队伍建设。

(三)强化我国廉政文化建设的思想自觉

开展廉政文化建设,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广大人民群众作为社会的主体,是廉政体系的重要服务对象,在廉政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或缺作用,因此,要采取多样化的策略,着力强化人民群众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一,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采用下达文件、组织会议、领导带动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开展廉政文化形式教育。二,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提高人民群众的廉政文化建设意识,为廉政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三,树立正确的廉政文化建设观念,既开展廉政风险教育与廉政文化教育,消除廉政建设与己无关的片面思想,引导全体社会成员参与到其中。第四,采用重点突破的方式,在领导干部以及党组织内部开展行政道德教育,重点加强对于党员们的廉政教育,提高从政人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效能建设论文范文5

关键词:中国特色,建筑哲学思想,建筑理论,建筑技术方法

中图分类号: TU8 文献标识码: A

建筑理论,历来成为建筑界争论的焦点。建筑理论涵盖哪些内容,在建筑界存在很大争议。研究建筑理论的最高层次是建筑的哲学思想,它是对建筑科学本体性质属性特点的看法观点,是提出建筑理论的指导思想。建筑理论的研究目的,是在建筑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对于建筑科学的认识提出理论原理,并在建筑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建筑技术方法,提出技术方法的原则。现就中国特色建筑理论浅谈如下。

1建筑的理论基础

建筑基础理论,结合现行的建筑设计实践,从初级到高级有不同层面,所涉及的问题各有侧重,诸如建筑概论、建筑构图、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空间等等。总的说来,建筑的基础理论可以分为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理论两个层次。

1)建筑设计原理,侧重于阐述建筑创作和实践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大都较为明显突出,内容包括建筑构成、建筑组合、建筑形式构图、空间组织、建筑构架、环境设计、艺术处理、建筑创作等。

2)建筑理论,侧重于建筑深层哲理的探索,是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和深化,涵盖建筑的群体态势、地理环境、居住建设、不同建筑层次的需求、建筑文化品位的深化、建筑创作思维的阐述、建筑哲理的剖析、建筑机能组织的变化、建筑形象的表现、评论的准则、未来建筑趋势的预测等,涉及多学科交叉内容。

2中国特色建筑理论的哲学思想

2.1城建园林一体化

城市建筑园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国传统的建筑学统称为“营造”,它包括建筑城市和园林,几千年来的城市建设都体现着城市建筑园林三位一体的内容,三者的关系十分紧密。

1)城市的选址在大自然中,城市本身具有绿地系统和庭院绿化,城市和园林密不可分;

2)城市的整体由中心区街道院落各个层次的建筑组成;

3)建筑与园林的关系可以用“建筑在园林中,园林在建筑中”来概括。

由此可见,三者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整体。整体性的哲学思想,是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哲学思想。

2.2建筑理论是自然社会相结合的学科

建筑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独立学科。过去人们一直将建筑学划分在自然科学范畴内,20世纪80年代末,才提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向。实际上,建筑科学本身的特点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学科,城市规划和建设,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的内容,也包括社会、经济、人文、管理、安全等社会科学的内容,因此,建筑理论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2.3城市不同现代化

中国城市现代化,因地区不同,现代化水平不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也不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有北京、上海、天津及沿海城市等发达地区,有新乡、成都等中等发达地区,还有甘肃、新疆等不发达地区,对于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应当区别对待,针对不同地区城市现代化特点和发展重点,应确定不同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既要重视发展知识经济,还要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的保护,更要重视生态节能和环保的建设。各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要发挥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快速发展。

2.4综合效益节俭论

以前说起中国,人们总是很骄傲地用“地大物博”来形容她。但是,随着我国人口急剧增长,我国人均资源明显不足。针对这一特点,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提倡“勤俭建国”的建筑理念。在城市建设时,采用全寿命造价控制,强调综合效益,力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发展效益的最佳综合效益。

3建筑理论在建筑实践中的应用

建筑理论的发展与建筑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理论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立其价值和地位。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在我国建筑实践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建筑与生态和谐,注重环保建设

中国的传统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和谐,因地取材,因地制宜,这在现在一些自然保护区,如新疆哈纳斯自然保护区的建筑,云南的傣族部落民居等,至今仍保留了这些传统。但是,许多地区的环境却因工业建设时未考虑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致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大气污染、水源污染、资源过度开发、交通拥挤所有这些,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0世纪80年代,人们意识到环境保护、合理开发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在建设和设计时,重视生态、节能、环保全面考核,从选址、建材、布局、结构形式、空间造型各方面,在建筑的全寿命过程中,走天人合一的道路,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全面考虑生态、环保、节能的要求,注意废气污水处理,重视回收可重复利用的物质,如污水经处理后的再次使用,一些建材的回收使用等,不仅节约了开支,也减少了建筑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

3.2重视规划,在建设中体现全局意识

现在,我国的各级城市建设,非常重视规划。在建设时,先给城市定位,确定城市规模,划分建筑区域,再根据建筑类型确定建筑定位,全面考虑建筑在城市中的定位,使城市水电交通等资源能够充分利用,使城市工业、交通、居住、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和休闲娱乐均衡发展。

3.3重视保护历史文化,在建筑设计和规划中充分考虑建筑与周围历史文物的和谐统一

我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各地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过程中,既要创建新的建筑空间环境,又要重视各地城市与建筑历史文化的保存,保留和发展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要在研究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建筑文化。既创建新的建筑文化,又要符合当地历史文化、民俗、自然条件,在创新的同时,保持新建筑与历史民俗文化的和谐统一,在建筑设计时,考虑各地民族风情、装修特点及造型手法,使新建筑既有时代风貌,又不失民族特色。

3.4重视艺术创作在建筑中的应用,建筑创作体现标准化和艺术表现形式的和谐统一

在建筑设计中,以建筑模数设计建筑开间,再由建筑开间构成建筑物,即组成建筑群,因此,建筑群的空间尺寸也有标准的模数,这是我国建筑的一个特色;在建筑外形上,我国建筑又体现了建筑构造的艺术化特点。如:梁、柱、墙壁上及门外饰物的雕饰、曲线屋顶、飞檐形式等,各地区、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它们造型、色彩各异,非常优美,是艺术造型和技术构造的优秀组合;门窗、连廊、楼梯、隔断等也采用雕饰、彩绘等手法,创造出形态各富有生活情趣的艺术形象,使建筑艺术与标准化设计完美结合,既充分考虑建设效率,又不失建筑的艺术魅力。这是我国建筑的又一特点。

效能建设论文范文6

关键词:医院管理 科室文化建设 实效性 可持续

目前,在医院管理工作中,文化建设工作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具备优良的企业文化,是医院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一个有力的补充。随着机构不断扩大,医院需要面对的就是新员工大量涌入而导致的企业文化被稀释、冲淡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仅靠医院的宣教、考核等,已经不能使医院文化在全体员工当中得到广泛的理解与传承了。所以,随着医院文化建设工作的逐步深入与成熟,科室文化建设工作也应该随之建立和规范,并要贯穿医院文化建设工作的始终。下面,就科室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如何建设科室文化,做一些个人见解分析:

一、科室文化建设在医院文化建设工作中的实际意义

1.正确的科室文化建设推动全院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

科室文化建设是以医院文化建设为基础,将宏观的医院文化具象化,将医院文化结合科室的专业特征,落实分解到每一项工作和每一个岗位,从而使医院文化有了行为的标准,和适合本科室、本专业的实际指导,使医院企业文化得以落实和贯彻执行,并加以传承。如果医院的每个科室都能够依据医院文化的核心,建立起自已科室的文化实践体系,那将会推动整个医院的文化发扬光大并加以持续性传承。

2.健康而科学的科室文化,可以帮助基层员工建立正确的工作目标

科室文化能够更加直接而且有效地指导基层员工的工作思想,通过科室文化引导,让基层员工了解医院发展的核心思想和价值理念,进而在医院发展的进程中,找准自已的位置,建立个人正确的发展目标和职业规划。尤其对一些初入职场的高校毕业生,一个积极而完善的文化环境,对其个人的工作成长与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目标有非常关键的指导作用。

3.科室文化建设的推行,是科室负责人管理科室的有效手段

如果能在科室建立起完整的科室文化系统,并加以推行实施,一方面可以加快新员工的文化培养——系统而有重点地将科室文化融入新员工培养系统,使新员工在学习实践中逐步理解医院的文化,从而帮助新员工建立正确的学习和工作目标,提升新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新员工的带教工作可以事半功倍,达到新员工培养工作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整合、分解医院文化的过程,以及科室文化系统建设工作的实施质量,能够真实地反映出一个科室管理者的工作成熟度,可以作为考察科室管理者的管理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科室文化建设工作的建立与推行

1.高层管理者思想认知是科室文化建设工作推行的首要条件

一项管理工作的普及与推行,离不开高层管理者的支持,高层管理者应该对科室文化建设的作用与意义着充分的认识,能够正确地指导和协助科室文化建设工作的推行。这是科室文化建设工作的首要条件。

2.中层管理者的思想认知与整合能力是文化建设工作推行的关键条件

中层管理者作为科室文化推行的主要带动者与体系建设者,首先要对科室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要有个正确的认识,才能够具有推行此项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其次要明确该项工作推行的目标,以便于在建立科室文化系统时能够不偏离医院文化主线;同时,还要具备对医院文化深刻的理解能力、对科室工作的整合分解能力。只有这样,方能制定出正确而又行之有效的科室文化系统。

3.科室文化建设工作推行的实施步骤

(1)制定科室文化建设工作进程的规划及目标。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依据医院文化理念,制定出科室文化建设工作的进程规划,包括:设定科室文化建设的工作目标;对中层管理者的认知宣教;科室制定出具体可实施方案;科室试运行阶段;反馈整改阶段;最终方案确定;正式投入使用实施执行。在制定规划时,还有一项重要环节,就是要有定期或不定期的调查整改计划,以利于此方案可以随着实际情况的发展而适时做出合理化调整。

(2)对中层管理者的思想认知教育。作为本项工作的主要推行者,必须对此项工作的实施意义、实施目标有正确而深刻的了解,并具备对科室工作整合分解的能力。首先可以先听课,学习科室文化建设的理论知识;再参观,参观文化建设较好的(医疗)机构,了解实施的效果及一些具体操作方法;再召开专项工作讨论会,讨论该项工作的意义与实施的必要性,以及实施方法的交流。以此做好此项工作推行的理论与思想基础。

(3)初期科室文化建设方案制定阶段。依据理论基础及讨论结果,由各科室负责人限期制定出科室文化建设的可实施方案。

(4)科室试运行阶段(以3-6个月为宜)。由科室负责人执行,在科室推行即定方案,并将运行过程中的不足及其他不妥之处进行记录,并可对部分问题做出微调,使之更加具有实效性。

(5)反馈整改阶段。试运行周期结束后,首先收集反馈意见和建议,再将意见和建议进行讨论整合,据此对本科室的方案进行合理化调整。反馈意见分两部分:一是基层员工反馈,尤其是新员工,对推行此方案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收集汇总;二是中层管理者的信息反馈,可召开信息反馈讨论会,对各科室在推行科室文化建设方案中的具体方法、实施步骤、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整改方案等,做详细汇报,并讨论出最终整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