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化学方程式总结范例6篇

必修一化学方程式总结

必修一化学方程式总结范文1

1苏州地区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

本文以苏州市职业大学和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两所学校的机电系数控技术专业为研究对象,这个专业在两所学校均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代表着学校专业建设的较高水平。采用网络资源搜索、问卷调查结合学生访谈的方法对这两个学校同一个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进行调研,了解现阶段苏州地区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情况和课程设置方向。苏州市职业大学数控技术专业自1998年开设以来,共招收了12届学生,培养出9届毕业生共858人,平均就业率达95%以上。在课程设置体系上按能力机构分为四大平台,包括通识教育课程、职业技术基础课程、职业技术能力课程和拓展课程。其中通识教育课程含10门必修课程,除计算机基础课有34课时上机操作之外都以讲解为主。职业技术基础课程含12门必修课程,实验课和上机实践课时分别占总课时的4.6%和5%。职业技术能力课程分为三个模块,均含5门必修专业课程。这5门课程按主要岗位职业特定能力,以项目要求和作业流程所涉及内容分模块制定,学生按不同专业方向选择模块进行学习,其中含有10周时间的综合实训课程。拓展课程包括专业能力选修课和跨专业能力拓展课程,属于选修课程性质,总学时208。各平台学时数据如表1所示:从表中不难看出,总学时为1752,符合教育部规定的高职院校总学时数在1600~1800的标准。除实际训练课程外,实践课程比例偏低,素质拓展课程占总课时比例偏低。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开设于2006年,虽起步较晚,但随着近几年的大力投入,已经发展成为省级特色专业,目前在校生888名。在课程设置上按照知识结构构建课程体系,即公共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模式分成七大类:公共必修理论课程、公共必修实践课程、专业必修理论课程、专业必修实践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公共选修课程、素质拓展课程。其中公共必修理论课程有10门课程,理论授课与实验实践课课时比例为2.9:1;公共必修实践课程总学时206,主要包括军事理论、入学教育及社会实践,理论授课与实验实践课课时比例为0.37:1;专业必修理论课程总学时688,其中实验实践课学时224,理论授课与实验实践课课时比例为2:1;专业必修实践课程主要包括制图测绘和专业实训课程,总学时300;专业选修课程有13门课可选修,规定必须修满6门课,总学时为192,理论授课与实验实践课课时比例为3:1;公共选修课程分成7个类别,包括人文素养类、科学素养类和语言文化类、艺术素养类等,总学时128,规定要修满四门课;素质拓展课程包括学生听取学术报告、讲座,通过考试取得公共类或专业类技能证书,所得学分可折算相应公共选修或专业选修学分,不计课时。各课程种类学时数据如表2所示:从表中可知,总学时为2198,略高于规定学时。总体来说,除选修课外,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在2.5:1,但素质拓展课程内容比较单一。

2苏州地区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情况调查研究本调查以两所学校2010届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为对象,结合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从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能力培养方面对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300分,回收有效问卷287份,有效率95.7%。

2.1主要情况分析课程体系方面,多数学生对课程结构、课程分类方面满意度较高;78%的学生认为本专业现行课程体系能够满足学习的需要;67%的学生认为无论按照知识结构还是按照能力结构编排课程体系相差不大;83%的学生认为分模块教学能很好体现专业特点和学习方向,对上岗就业有帮助。课程内容方面,多数学生认为校内实践课程比例偏低,82%的学生认为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最好是1:1;在访谈中了解到很多学生对校外实训满意度高,感到能获得知识和必要的工作经验,但认为校内部分实训课程过分强调技能训练,对技术要求不高,没有创新性;87%的学生认为专业理论课程、基础知识课程有一定实用性,对工作有帮助;52%的学生认为文化基础课程、选修课程面不够“宽”,有必要增加选修课程的门类供选择。部分专业基础课程学生回答的重要度和满足度结果(按满分100计数)如表3所示:能力培养方面,只有37%的学生认为本专业课程设置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对“你认为最重要的能力”排序结果为创业能力、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在工作能力培养方面,学生认为最重要的工作能力排序依次为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2.2主要结论分析

2.2.1课程设置具有多样性的特征按知识结构设置课程,要体现加强基础理论,突出核心课程,反映出一定的知识覆盖面,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按能力结构设置课程,要体现高职教育特色,加强专业技术课程,开发隐性课程,注重培养学生能力[3]。“宽基础,活模块”的模块化教学正是基于就业岗位的职业特定能力设置的课程结构。

2.2.2注重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并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学生对模块教学认同度较高。苏州市职业大学数控技术专业建立了“厚基础,分模块”的专业课程体系,对模块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强调知识的联系与衔接。建设专业核心课程,强化学生的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在学时上向专业课程“倾斜”,建成4项精品课程,保证教学效果。

2.2.3注重校外实训基地的开发建设苏州市职业大学数控技术专业与校外12个公司合作建成校外实训基地。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校外7家外资企业建成校外产学研基地,双方在学生顶岗实习、毕业实习、专家指导、订单式培养、提品研发、技术推广、教师培训、员工培训和科研开发等项目上展开合作,通过校企合作探索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取得一定成效。

2.2.4实践课程比例偏低,校内实践课程质量不高无论是公共课程,还是专业课程,大部分课上还是以老师讲解为主,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对知识的理解还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影响教学效果。以本专业为例,两校校内实践课程学时都在300左右,其中钳、车、铣加工实习,MC加工实习等课程技术含量不高,学时长,与实际工作相关度不高,与企业需求脱节。

2.2.5文化基础课程被“弱化”,选修课程和素质拓展课程质量不高在访谈中得知,高等数学课程从原来的128学时压缩至56学时,部分数学教师因学时不够而改上一些选修课程。李毳毳在硕士论文《因子分析在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中的应用研究》中认为:“高等职业院校的高等数学课,其教学质量对各专业课的教学质量影响很大,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性方面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两校中,选修课程特别是公共选修课程随意性较大,课程质量得不到保证。而素质拓展课程要么是选修课程的另一种称呼,要么是为了凑学分而设立的考证和听讲座。在访谈中学生认为某些技能考证只是一种形式,与现实工作内容差距太大,纯粹是浪费时间和精力。

2.2.6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不足课程设置在培养学生知识构建和技能培训方面起明显作用,但对学生能力培养方面还有所欠缺。学生对部分课程重要度和满意度显示,学校所教知识和技能对多数学生有用,能够理解关于经验层面的知识和技能,但这些知识和技能并不都能潜移默化为能力。就业方面的调查数据显示,学生基本工作能力不够、知识迁移能力不足、自主创业能力不强。

3苏州地区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情况的思考与延伸

必修一化学方程式总结范文2

[关键词]整体优化 课程体系 素质教育

一、着眼素质教育,设立培养目标

素质教育是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注重综合素质的教育。目前,军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着专业设置过窄和不能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等问题,而在培养目标上仅仅是“符合部队第一任职需要”也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从长远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空军军事战略为指导,以构建信息化条件下院校教育的科学体系为核心,按照“紧贴装备前沿,着眼军队领先,胜任岗位需求,突出实践能力”的总体要求,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和信息素质,强化学员的实践能力和岗位任职能力,为部队培养“站得住、用得上、有作为”的高质量人才。不能因偏重于专业或职业教育而忽视素质教育,使人才培养过分注重传统知识和学科,忽视新学科和前沿知识,这样必然影响学员的发展潜力。

培养目标是对院校所培养的人的形象的构想和设计,因为育人是意识性、目的性非常明确的行为。也就是说,课程计划首先要明确把学员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没有这个基准点,课程计划中的种种规定和措施,都只能是无的放矢。因此,培养目标不仅是课程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课程整体结构完善的重要标志。

将“提高素质,全面发展”作为培养目标的核心。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的学习能力来重新设计,这四种基本的学习能力为:学知(掌握认识世界的工具)、学做(学会在一定的环境中工作,实现从技能到能力的转变)、学会共同生活(培养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和使用精神)、学会发展(以适应和改造自己的环境)。更有教育界的精英们认为,一种好的教育,不仅应有助于学员在专业领域内更具创造性,还应该使他们变得更善于深思熟虑,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这些话对如何使学员的知识、能力、素质得到综合发展,颇能给人以启发。

二、构建以专业类课程为主,专业类课程与基础类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结构

实施素质教育,实现教育观念和育人方式的转变,依赖于合理的课程结构。这里所说的课程结构,是指课程的表层结构,即课程设置中专业学科课程与基础学科课程及各学科课程内部按照一定的比例关系组成的有机整体。要达到这样一个整体的变化,首要环节是专业学科与基础学科比例的优化。以下面某校2008年本科期班某专业授课课程的课时分配为例。

图中清楚地显示出必修课与选修课以及专业类课程与基础类课程在课程结构中的课时比重。在必修课中专业类课程学时占总学时的50.51%,说明专业课程仍然是课程结构的主体部分,基础类课程是对专业类课程的补充、完善与发展。

上面课程结构从形式上来说虽然比较合理,但从素质教育的目标来看,并非最佳模式。如何对课程结构进行调整,使其更趋合理,这应该通过优化与规范课程内部结构来加以解决,而不应动摇专业类课程在课程结构中的主体地位。

1.优化必修学科。上述的课程计划中,必修课学时占总学时的74.40%,而在必修课中,各学科所占比例还是基本平衡的。

2.加强选修学科。上述选修课课时只占总学时的25.60%,与必修学科相比,比重小,学时少,但基本趋于合理。从开设的选修学科方面,应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员特点,有针对性增加或调整选修学科的课程比重。

3.开设短期课或讲座。这些课目在形态上属于短期化,在内容上又属于综合化。这些知识涉及的学科比较多,如果作为新课程,从目前条件来说,无论大纲教材的编制,还是教员的配备都有较大的困难,难以做到统一安排,但是如果作为短期课或以开设讲座课的形式进行,却很容易实现。它应该是各学科课程的延伸和拓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各学科课程的不足。

上述必修课和选修课中的基础类课时已经占到总学时的43.69%,这个比例说明基础类课程在课程结构中已经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从数字上看,这个比重是比较合理的,但是在基础类各学科间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都是今后需要调整与改进的地方。只有通过对学科课程的优化与规范,才能使专业类课程与基础类课程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才能达到课程结构的优化。

三、形成以必修学科为主,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学科课程体系

素质教育要求为学员个性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教育机遇。无论是什么样的院校,课程设置都应是有利于打好学员共同基础和今后的成长发展创造条件。所以在课程形态上,必然要求既有必修课程又有选修课程,并且把这两种形态的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必修课,解决共性问题,通过选修课,解决个性差异问题。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形成的是以必修学科为主、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必修一化学方程式总结范文3

关键词:独立学院 应用技术型 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设置 实践

1.现行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

在2014版培养方案修订之前,我院近几年基本每年都会根据教学执行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对课程设置的反馈,对每一级的培养方案做细节的修订,但大多限于细枝末节的修订,整体主干框架基本未做根本性调整。

现行的培养方案还存在如下问题:

(1)整体学分较高

学生的课堂学习占用了大部分的学习时间,课外自主学习的时间较少,不能发挥学生自己的动手能力,凸显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和专长性培养。

(2)实践所占比例较低

要突出应用技术型的特色,实践教学是重要教学手段。长期以来,我院的教学更注重理论知识传授,理论学习学时长、学分偏高,这些问题成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尤其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要障碍。

(3)复制母体,缺乏特色

在近几年的修订中,如2009版、2011版、2012版等,我院的课程设置虽然在逐步的修订中初现应用型的针对性,但基于主体与母体基本趋同,无太大根本性的区别,许多专业的培养方案无自己的专业特色,没有尽显应用的专长。

(4)培养方案未真正做到与就业接轨

与社会需求脱节,很多专业在课程设置时并未真正与用人单位的需求相结合。很多是基于高等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偏重理论学习,而三本院校对理论知识的扎实程度并不要求这么高,更侧重学生应用动手能力的培养。

2.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原则

2.1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

(1)专业设置要面向行业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以产业链人才需求为主导,制定总体规划,主要开设应用型专业。

以适应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需求、适应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为目标,对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要求、培养特色等进行具体的诠释和论证。准确把握行业、新兴(支柱)产业、区域重点规划产业发展对各类人才和各层次人才的需求,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继续与行业及地方企业加强合作。

(2)课程设置与行业要求对接

各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要广泛开展调研,准确把握行业、新兴(支柱)产业、区域重点规划产业发展对专业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要求,突出能力主线、强化核心课程、整合普通课程、开发新型课程。

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要与行业要求对接。鼓励开发面向行业企业的实践型和创新型课程。

结合专业建设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邀请行业专家参与培养方案的论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2.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应用型培养方案

(1)设置“2平台+3模块”。2平台即通识教育平台和基础课程平台;3模块即专业课程模块、公共选修课程模块和课外学分模块。在通识课程平台上要体现文、理交融的教育理念。

(2)坚持课程体系整体优化原则。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能力的需要进行课程设置,妥善处理好通识平台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教学课程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课程的先行与后续、基础与专业、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3)探索个性化培养机制。针对学生状况分类培养、因材施教。探索分级教学、实验班、特色班等培养模式。

2.3 以三个课堂为载体,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方法

(1)夯实第一课堂,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树立课堂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科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上,要能够反映行业发展的最新成果;在教学形式上,要突出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和虚拟技术应用;在教学方法上,在现有多媒体教学手段情况下,逐步学习应用微课等新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水平。

(2)繁荣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在校园文化建设和社团活动的背景下,可将学生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生课外学分的认定依据。

(3)拓展第三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支持学生参与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活动,积极推进“以证代考,以赛代训,以训代练,以练促学”的培养机制,建立学生获奖等级与相关课程的成绩核定机制。

2.4落实培养方案要求,认真编写教学大纲

(1)明确课程地位和作用

课程教学大纲是指导课程教学的纲领性文件,要明确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授课计划;要明确本门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要明确与其他课程内容的关系,避免相互脱节或重复;要明确课程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要求;要注明选用的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等。

(2)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能熟练掌握课程内容,认真了解行业标准,按照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做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3)充分发挥集体研讨的作用

课程负责人主持制定(修订)课程教学大纲、考试大纲,该课程的任课教师集体参加研讨。

3.人才培养方案的初步修订

在我院2014年度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中,本着遵循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社会调研与教学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专人负责、专家审定,最新的2014版培养方案的修订如下:

3.1 加大实践比例

(1)加强实验、实习、实训,实践环节的学时,比例提高到总学分的15%-20%(文科类)、25%-30%(理工科类),如工程管理专业是实践比例由原来的22%提高到30%。

(2)增加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所属专业的实践教学学时,已建立足够实习基地的、有条件的本科专业可试行“3+1”模式,如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实验班,已经从2011级开始实行“3+1”教学模式,实现分级教学的同时,也可在实践中做到投石问路;

3.2 缩减理论总课时

修订后的培养方案对总学分、总学时规定如下:

医学类本科专业教学总学分控制在245-255学分,课内总学时控制在3400学时。

理工类和艺术类本科专业课内总学分控制在165~170学分(总学时为2696~2776),其它专业课内总学分应控制在155~160学分(总学时为2536~2616)。

各专业学生在修业年限内均应至少获得15个课外学分(其中必修7个学分,选修8个学分)。

3.3课程模块的设置

(1)课程按性质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类,人文社科类各专业选修课学分应达到理论课总学分的35%,理工类各专业选修课学分应达到理论课总学分的30%,医科类各专业选修课学分应达到理论课总学分的10%。

(2)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包括必修和选修,但以必修课为主,包括相关专业学生应掌握的学科基础知识(适度、够用)和基本技能方面的课程,教育部2011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规定的专业主要课程中属于学科基础平台课程的必须设置为必修;选修课指拓宽学生学科或专业面的基础课程。

(3)通识教育平台包括必修和选修。必修和选修课程中必须体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一宗旨,所开课程必修课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外语、计算机基础、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语文、现代科学技术概论等。

(4)专业核心课程子模块全部为必修,包括教育部2011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规定的专业主要课程中已列入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必修课之外的课程,以及根据专业发展和我院专业方向设置必须列入的课程;专业方向限选课程子模块和任选课程子模块按照专业方向灵活多元化的原则构建,各专业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两个以上的专业方向,其中一个必须与地方经济发展或行业相关,可从第五学期开始分流。

(5)公共选修课程模块全部为选修,分历史哲学、语言文学、艺术欣赏、体育健康、科学技术、社会科学、学科综述等类进行设置,理工科类学生应选修不低于2学分的科学技术课程。

3.4 控制核心课程,均衡学期学分

各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应控制在7~9门,并应当控制人才培养方案总的毕业课程门数,不应在减理论学时的同时增加课程门数。各专业培养方案应均衡安排各学期课程,每学期课内以20~25学分为宜,防止学期学分畸重畸轻的现象,并应适当减少最后一学年的学分数。

4. 结束语

2014版培养方案的修订只是转型改革中的一小步,其中可能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如:如何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真正落到实处,在提高实践比例的同时,也需加大对实习基地建设的投入力度;培养方案修订后的专业课程的课程大纲、考试大纲的完善,才能真正提高2014版培养方案的执行力。本文对我院2014培养方案的修订过程中,所做的探索工作做阶段性总结,以期对独立学院转型改革、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必修一化学方程式总结范文4

关键词:高中选修课;选修课的模式;选修课的实施;选修课的管理

Abstract:The setup and experiment of the elective courses is the highlight of the new round of senior middle school curriculum reform, which is helpful to broaden students knowledge and skill, develop students' interests, develop students personality, promote teachers professional maturity,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schools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variety of the models in running schools. The elective courses undergoing experiment in China are characterized with module, persity, elasticity and credit system. The implementation of elective courses should handle correctly such problems a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ers and teaching. The evaluation of elective courses involves the evaluation on curriculum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ers and students. At present, much importance should be attached to the building and innovation of management system of elective courses.

Key Words: elective courses in senior middle schools; models of elective cours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elective courses; the management of elective courses

从世界范围看,选修课的确立和发展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选修课萌发于19世纪德国的柏林大学)。19世纪20年代德国大学的选修课经验传入美国大学,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到了19世纪末,选修课制度由大学移植到中学,揭开了中等学校选修课的序幕。20世纪以来,我国曾多次提出开设选修课的问题,但由于诸多历史的、现实的原因,均未能真正实施。①可以说,选修课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行一时,废一时,至今还未全面确立与展开。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将选修课列入《课程方案》,切实加以实施,揭开了高中选修课新的一页。但高中选修课在理论上与实践上还有许多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本文试图做些探讨,求教于方家。

一、选修课设置的意义

(一)拓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

必修课程关注学生基本的科学文化素质,追求知识与技能的基础性、全面性、系统性、完整性,为学生的一般发展奠定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基础。但是,随着知识的发展,知识在不断走向分化、深化、细化的同时也不断地交叉、渗透、融合。知识的不断分化与整合使传统的学校课程很难反映人类知识的当代成就,滞后于知识的发展。必修课的数量与内容总是有限的,它在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上受到一定的限制,而选修课则可以弥补必修课的不足,它一方面可以对必修课的内容进行拓展或深化,另一方面,又可以发展学生的技能、特长。它扩展了学校课程的种类与范围,使学校课程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强化了学校课程与知识世界的动态联系。

(二)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培养学生的个性

由于遗传、环境、教育与个体主观努力程度不同,学生个体之间总是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他们在知识经验、能力基础、家庭背景、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方面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Gardner)经过多年的研究认为,人类智力多种多样,个体智力是一种多种能力的结合。在他看来,至少存在着九种智力元素:逻辑/数学、语言、音乐、空间、运动、交际、内省、自然、生存,不同个体智力元素的组合方式导致了个体智力类型的差异。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间的身心差异诸如兴趣爱好、性向特长越来越明显。在初中阶段开始分化,到高中更加明显。我国教育固然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所有的学生都统一要求,更不意味着要求每一个学生在每门课程上都平均发展或门门优秀。学校教育应该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赋予每个学生选择性发展的权利,引导和促进学生个性的生动发展。可以说,没有“选择”的教育,不讲“个性”的教育,充其量不过是一种“训练”,而不是真正的教育。[1]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过去必修课一统天下的僵化格局,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开设丰富多样富于弹性的选修课,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其潜在能力和个性特长的充分发展。

(三)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必修课一统天下的课程体制中,教师被排除在课程编制活动之外,他们仅仅是既有课程的实施者,忠实地、不折不扣地执行教科书的意图,严格按照统一的教科书、教参甚至教法进行教学。而选修课的开设,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战,同时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工作品质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更多的机遇。它改变了教师的传统角色和固定不变的职能分工,要求教师更新课程意识、教学观念,掌握课程开发所必备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吸收当代知识研究的新成果。正是在参与课程开发,进行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专业自主性和创造潜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获得专业的自主成长和持续发展。

(四)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与办学模式的多样化

由于必修课数量、内容、范围有限,在必修课一统天下的格局之下,不可能实现办学模式的多样化,只有选修课才可能既在科目设置上有很大的灵活性,又在科目的组合与内容拓展上有很大的自由度。选修课尤其是学校根据所在社区和学校的条件、资源、师资状况开设的选修课,有助于高中课程模式的多样化,而课程模式的多样化最终又形成各自的办学特色。因此,开设多种多样的选修课,是形成学校特色和办学模式多样化的重要途径。

总之,选修课不是必修课的陪衬,更不是必修课的附庸,它是一个独立的课程领域,有自己独特的目标、任务、优势和作用,是现代学校课程制度的重要支柱,不可或缺。我们必须彻底打破中学课程结构封闭、僵化、萎缩的状态,重构高中课程结构,使必修课与选修课优势互补、动态平衡,充分释放各种课程的潜在功能,发挥每一个学生的聪明才智,为现代社会输送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

二、高中选修课的模式

(一)高中选修课的类型与比例

从课程内容上,选修课可分为学术性选修课和职业性(或技术性)选修课。前者侧重于基础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知识,包括高深型、拓宽型、趣味型学术性选修课。[2]这类选修课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扩大学生的视野,发挥特长,培养个性,对学生的学术走向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后者包括农业类、工业类和商业类选修课,目的在于使中学生了解一些工业、农业、商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掌握一些知识与技能,为今后的就业作一定的准备。从开设方式上,选修课可分为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限定选修课即按照学生发展的不同方向,将有关选修课分组设置,组成定向选修学科群,让学生进行选修(实际上是选组)。它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能力侧向。任意选修课即不进行固定分组,开设数量足够的、既适于升学又兼顾就业的选修学科,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由选择,它能避免过早专业分化所导致的发展的狭隘性。

怎样确定选修课与必修课之间的比例呢?尽管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虽不是主次关系或主从关系,但它们各自所占的比重却有所不同。选修课太少,导致教育僵化、封闭,难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当然,选修课太多,又会影响学生基本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在20世纪60~70年代,美国选修课膨胀,中学的选修课程曾多达一二百种,一些州的选修课比例甚至超过50%,课程变成“自助餐”,学生“误把糕点当正餐”,导致教育质量严重下降。鉴于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我们认为,随着年级的提高,高一、高二、高三应逐年递增选修课比例,三年内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比例定为3∶7较为合理。至于选修课内部的关系,由于限定选修课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定向,因此,限定选修课应成为高中选修课的主体部分,可占70%左右。而任意选修课对于学生兴趣、特长与个性的发展十分必要,可控制在30%以内,这样,才能既避免选修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又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度,让学生有个性地发展。

(二)高中选修课设置的基本模式

纵观世界高中选修课设置的状况,其基本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3]

任选制(选课制)。选修课均以任选课的形式出现,学生选什么课以及选多选少,均依学生志愿确定。选修课所占比重在各国各地各校不尽相同,一般地讲,大体占30%~50%。

选科制(分科制)。选修课分科或分组设置,学生只有选科(或选组)的权利,而无选择某一具体科目的自由。即不是选修一门一门的具体课程,而是从总体上选修一大类课程。有的分文、理两科,有的分文、理、职业(或称实科)三科,名称不尽相同。

定向选修制。它将“选科”与“选课”结合起来,分科后的每一科既有必修课,又有选修课。限定选修保证了选修的方向性,任意选修又确保了选修的灵活性,较为理想。

全选修制。所有课程均具有选修的性质。如美国高中一般只规定必修的学科,如英语、数学、社会、科学等,而在每一门必修的学科中都开设有多种不同水平、不同名目的课程。比如英语这一学科,有基本水平、一般水平和高级水平等几种不同水平的英语课,同时还有多种文学和写作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志趣进行选择。这样,必修课也具有选修的性质。

上述课程模式各有利弊,它们适合一定的情况和条件。选课模式较灵活,能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各种学生的情况和要求,但对于一些新课程,需要培训教师;如果缺乏指导,学生的选课容易导致盲目性和随意性。条件较好的学校可以实行,条件较差,则困难较多。选科模式大体上适应了学生明显分化的客观情况,在教学组织上简便易行,“一个班、一个教室、一张课表”,便于管理。但它从产生以来,就遭到人们的批评与指责,如它只把学生分为文、理科或几科,有些机械和简单化,容易造成学生在学习上的“偏科”现象,反而抑制了学生的发展。定向选修模式既保持了分科的特点,又克服了单纯分科的缺点,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同一科目下学生不同的发展要求。教学组织与教学管理上也易于操作。全选修模式可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人情况、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使他们的特长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同时,学生自选课程可大大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该模式可能忽视学生发展需要的一些基础知识,使学生的知识面过窄,因此较适合高年级学生。

(三)我国现行高中选修课的模式设计

面对多种选修课模式,我们应做何抉择?本次高中课程改革在充分吸收国外选修课模式的优点与总结我国选修课经验的基础上,对选修课(也包括必修课)的内容与结构进行了全新的设计,归纳起来,有以下五个特点。

1.模块化。所谓模块是指为实现一定教育目标,围绕某一主题,通过整合学习领域的相关内容和学生经验而设计的相对完整、稳定的学习单元。与以往选修科目相比,作为构成科目的基本单元,模块具有下述优点:相对独立,有一定的体系,能为学生提供完整的知识;开放灵活,相对稳定的模块可根据知识发展与社会需要适当更新和调整,在有限模块内增加或减少相关内容,既有利于解决学校科目设置相对稳定与现代科学迅猛发展的矛盾,又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像美国那样选修科目过多、内容过滥的弊端,避免科目膨胀,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内容整合,模块是按知识领域进行划分的,有机整合相关领域与学科的内容,有助于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实现知识的内在融合。因此,模块课程能较好地吸收多种选修课模式的优点,就目前而言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选择。

2.多样化。首先,从课程结构看,选修模块之间的关系多种多样:既有递进关系(如英语选修系列Ⅰ有六个模块,依顺序开设),又有并列关系(如英语选修系列Ⅱ的模块相对独立,可自由选择),还有交叉关系。其次,从课程功能看,模块功能多种多样,不像以往那样笼统,要么服务于升学,要么服务于就业,而是更加具体,已深入到学科甚至专题上,学生可在自己感兴趣的学科与方向上进行发展。再次,从课程类型看,模块类型增多了,既有学科内选修模块,也有学科外选修模块,学科内选修范围大大拓展,除增加艺术、技术课程外,每门课程的选修新增了很多与当代科技、社会、职业发展相关的知识与内容,学校设置的选修模块更加灵活多样,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得到拓展,从而有助于学生形成个性化的课程修习计划。

3.层次化。为了适应不同层次学生和同一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本次高中课程改革的选修课可分为两个层次:国家规定的选修模块与学校自主设置的选修模块。前者主要着眼于保障学生的基本学力,大多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学术性和均衡性,以利于提高学生基本的科学文化道德素养,服务学生的终身发展。后者与个性发展、职业技术联系密切,更多地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专长特长,有利于各校充分利用本地本校教育资源,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走有特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4.弹性化。其一,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定位有一定的弹性,并非泾渭分明。如艺术课程的必修模块实际上是在4个系列中的16个选修模块中选择6个模块加以确定的。其二,学生选课的弹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和志向进行选择,对于必修课程中的选修模块,只规定基本的学分要求,而对“学有余力”和“兴趣志向”的学生倡导多多益善。就一些科目而言,学生可选可不选,可多选也可少选,“下不保底,上不封顶”。其三,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比例也有一定的弹性。尽管高中课程计划规定学生三年里,国家规定的选修模块达到22个学分,在学校自主设置的选修课程中达到6个模块(选修模块学分共计占总学分的19%),但这只是最低要求,而对上线不做规定,这样,学生实际的选修模块可能不止28个学分,体现了选修课程与必修课比例的弹性。

5.学分制。为了保证选修课的实施,本次高中选修课(包括必修课)采取学分制的做法,即学生必须在选修系列Ⅰ(即科目选修)中达到22个学分,选修系列Ⅱ(学校自主设置选修)中至少获得6个学分,加上必修课116个学分,总学分达到144方可毕业;否则,不能毕业。这样的规定表面上看有一定的强制性,但它为选修课的实施提供了切实的制度保证,避免选修课流于形式,实施乏力的问题。

三、高中选修课的实施

(一)选修课的教材问题

教材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是课程实施的基本依据。选修课的种种设置无论多么好,若没有好的教材,就难以取得好的效果。同必修课一样,选修课的开设,应有相应的课程标准(或教学纲要)、教学材料;否则,选修课实施将无所依循,其质量就无法保证。与必修课教材相比,选修课教材具有以下特点。1.多样性。选修课模块多、门类多,层次与要求也不尽一致,因此,其教材在体系、风格、侧重点、深广度等方面必然多种多样,但也不能盲目追求多样化,应从不同模块的性质、特点出发编写教材,不宜一刀切。2.灵活性。课程内容应灵活,可以按知识的内在逻辑编写教材,也可按专题或问题设计课程内容,可以是知识类教材,也可以是活动类教材,或二者兼而有之。3.开放性。教材内容不应拘泥学科内在的知识体系与逻辑结构,应加强学科间的联系、沟通与渗透,加强学科知识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

本次新高中学科选修课程采用模块设计,并与必修模块结合加以实行,因此,高中选修课程教材的编制有两种选择:一是与必修模块合并成书,装订成册,如音乐、美术课模块教材可将必修与选修结合起来编写;二是与必修模块相对分离,单行成册,如高中物理选修课教材可出版三个系列共计十个单行本。前种方式,内容集中,携带方便,但容量有限。后种方式灵活,富有弹性,便于修订,但教材太多。鉴于选修人数的差异,学生选择比较多的模块,国家应鼓励各出版社组织编写教材。而选择比较少的模块,则应主要由经验丰富的“专业队伍”来编写、出版。对于学校自主开设的选修课教材,学校应组织或鼓励教师个人自行开发,因受条件限制,也可采用、改编其他学校的教材,或自编辅导读物、专题资料、制作课件教具等。总之,选修课教材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程,不能急于求成,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断总结经验,方可成熟完善。

(二)选修课的教师问题

建立一支选修课的教师队伍是确保选修课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是提高选修课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选修课教师队伍建设应坚持两个原则。

一是专、兼职结合,以专职为主。选修课的实施主体是广大在职教师,他们教学经验丰富,有一定的课程理论基础,责任心强,经过适当的培训,大多能较快地适应选修课的实施与教学。同时,也应看到,选修课的设置对教师的知识深度、广度以及专业技能提出了挑战,为了提高选修课的质量,可聘请本地大、中专院校的教师或有一技之长的专家能手、技术人员担任选修课,组成兼职教师队伍。此外,对于某些选课人数特别少、涉及内容较窄,而学校一时不具备条件的选修课程,单凭一所学校的力量难以开设,此时,教育行政部门、教研室应发挥组织、协调、引导作用,对本地区的教师资源进行调查,适当规划,充分利用本地教师资源,集中力量,组成特别选修课“教师小队”,巡回上课,互通有无,相互支持,实现资源共享。

二是加强培训,提高选修课教师的素质。对广大教师来说,开设选修课是一种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尽管他们实施必修课的经验十分丰富,但缺乏开设选修课的经验,一时很难胜任。同时,由于每位教师教学工作量大、任务重,而且选修模块多,每一模块涉及的知识面宽、内容新,要求也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急需加强选修课教师的在职培训或脱产培训,使他们能尽快地胜任选修课的教学。对于部分社会兼职教师,尽管他们专业知识丰富或技术精湛,但缺乏教学经验和课程的必要修养,也需要一定的培训,要加强对他们的指导与管理,确保课程实施质量。

(三)选修课的教学问题

选修课与必修课共同作用于学生的发展,但由于选修课的目标旨趣、任务功能、教学途径和方法乃至考核评价具有自身的特点,我们不能直接将必修课教学的做法简单移入选修课教学中,应深入研究选修课教学的特殊性。那么,选修课教学究竟有哪些特点呢?这里通过与必修课的比较来加以说明。

从教学目标看,必修课侧重共同知识、技能、素质的形成,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共同的根基,而选修课则侧重拓展学科视野,深化学科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特长、个性。从教学功能看,必修课传授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技术,保障基本学力,培养基本素质,奠定个性化发展和终身学习的基础。而选修课则着眼于学科知识的拓展、深化,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与特长。从教学内容看,必修课强调知识技能的基础性、基本性、系统性与完整性,内容比较稳定,而选修课则关注较深、较广、较新的知识技能与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有较大的弹性,且须随时代变化及学生的要求进行及时调整。从教学方法看,必修课实施应循序渐进、线性推进,注重课堂讲授,讨论探究和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而选修课则可跨越跃进,以非线性的方式加以实施,专家讲座、学生自学、讨论、实践为其基本形式。当然,这种区分仅具有相对的意义,对那些学科课程中的选修模块来说,其教学与必修模块的教学有许多共同之处,不过,即便如此,选修课与必修课的设置旨趣、任务功能仍有区别,不能混同二者的差别。因此,我们应注意研究选修课的特点,根据选修课自身的特点与规律实施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四、选修课的评价

怎样评价选修课的质量,评什么、怎样评,评价的标准与依据是什么,颇值得深入研究。由于选修课的性质、特点、任务、作用与必修课不完全一样,我们必须根据选修课自身的规律开展课程评价。具体地讲,选修课的评价包括以下几方面。

课程方案的评价。包括学科课程中选修模块设计标准的评价和学校自主开发的选修课设置指南(或纲要)的评价,它们均包含多方面的内容,诸如,选修课开设的目标、作用、内容、时间、条件、资源等,评价时应就多方面的内容搜集资料,获得客观、可靠的信息,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估。

课程材料的评价。对于学科模块选修课教材,可适当参照必修课教材的指标体系与评价原则展开评价,但也要注意选修课自身的特点,侧重对选修课教材的深度、广度、资料选择、习题设计与实践性环节安排、风格特色等进行评价。对于学校自主开设的选修课材料,可就其多样性、趣味性、活动性、实施条件乃至实施效果进行评价。选修课教材的评价,不能固守既有的指标,要有一定的弹性,除了考察外观的材料,还应关注实施过程与效果,它们是检验选修课教材的重要标准与客观依据。

教师教学的评价。选修课门类多、种类多,层次、水平与要求不尽一样,其实施方式也不相同,因此,其评价既要重视教学结果的评价,更要重视对教学过程特别是教师的教学方式的评价。例如,教师是否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是否关注学生的兴趣、需要,是否关注学科研究的前沿动态,是否关注引入社会现实问题,是否更多地采用活动—探究的方法。

学生学习的评价。除了评价学生显性的外部成果,还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具体方式与内在感受。例如,学生学习方式是否多样化,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性、创造性怎样。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核方式可更多地采用撰写小论文和社会调查报告、提供小制作、操作表演等评价方法。评价时可采用查阅学生成绩册、成长记录袋,通过活动参与、观察、座谈、访谈等方式进行,尽可能地选择适合选修课评价的特点,灵活多样。

此外,选修课是否纳入高考以及怎样纳入的问题亟待解决,这是实验区学校、教师与家长十分关注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高中课程改革的实验与实施。如果纳入高考,该怎样纳入。因为,纳入高考会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选修课在某种程度上又变成了必修课)和考试成本(怎样为如此众多的选修模块设置试题与组织考试)。若不纳入高考,选修课的实施极可能被淡化,被边缘化,失去选修课开设的意义与价值。

五、高中选修课的管理

在全国统一的必修课制度框架中,由于课程数量相对较少,标准统一,课程管理比较简单,学校只是执行国家既定的统一的《课程计划》,无开发课程的任务与职责。然而,实行选修课制度后,课程门类、模块增多,要求不尽相同,情况比较复杂,而且相当灵活,具有较大的弹性。特别地,对于学校自主设置的选修课程,学校在课程开设、运行、管理等方面,均具有较大的自主权,承担着较多的责任,如何根据选修课的特点进行课程管理,是摆在各级教育管理部门、教研室和高中校面前的新问题、新课题,亟待研究和解决。由于开设选修课是一项新的复杂的工作,如果没有制度就会造成无序甚至混乱。在选修课管理的诸多工作中,制度建设与制度创新首当其冲,建立一套选修课的管理制度、指导制度和选课制度,是课程管理的当务之急,只有用制度规范选课行为,才能确保选修课有序运行,提高选修课实施质量。

选修课管理制度。教育行政与管理部门应设置专门的机构,有专职人员对选修课进行管理,有关文件,专人负责、检查、督导、评估,进行导向、指导,定期组织教研活动,研讨选修课的问题,协助解决选修课实施中的困难,促进选修课的完善。

选修课指导制度。主要是对学校和教师而言的,一般说,学校要有选课指导的机构和指导教师,有进行选课指导的方法步骤和制度。例如,指导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情况条件、学习成绩、兴趣爱好和特长,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优势、兴趣所在,并与家长联系,共同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自己喜欢的课程,形成个性化的课程修习计划。学校应该有选课指导的资料,内容包括选课制度和各门选修课的简介,以供教师、学生和家长了解情况,作为选修课的依据。

选修课修习制度。就学生选修课程而言的,选修课修习制度内容包括选课应该遵守的规则和注意事项,应选课程的范围和数量,选课的程序和成绩考核等等。修习制度的建立,可减少学生选修课的盲目性和从众心理以及随大流现象,有利于形成井然有序的课程环境。为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协作精神,可让学习委员或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协助选修课指导教师参与一定的课程管理工作。

此外,学校要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和帮助学生选择课程。[4]因此,家长往往比较了解子女,对于子女的学习倾向、兴趣和爱好等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能够从子女的角度帮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学校要做好对家长的引导工作,调动家长的热情,发挥他们对于学生课程选择的积极作用。

① 我国历史上规定设置高中选修课的主要事件有:1919年上海中国公学中学部、上海浦东中学等学校引进西方的选修课制度,最早进行初步尝试。1922年,当时政府颁布《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规定在高中普通科中采用选修制。196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草案及说明)》首次提出在普通高中开设选修课问题。1992年,国家教委制定了《关于在普通高中开设选修课的意见》,就普通高中选修课的内容和形式作了较为详尽的说明。1997年开始的两省一市高中课程改革试验将选修课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类型。

参考文献

[1]钟启泉.选修课与个性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1994,(3):22.

[2]靳玉乐.现代课程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295.

必修一化学方程式总结范文5

关键词:英语教学;必修模块;终结性评价;课程标准

一、引言

新高中英语课程在结构上采用“领域—学科—模块”的形式,以“模块”为课程的基本单位,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连续式的而是间歇式的。因此,传统的考试评价模式,即“教学—期中考—教学—期末考—教学—学年考—教学—毕业考”已不再适用了。在新课程背景下,新的高中学业成绩评价体系应该是一种分层式的结构。第一层是基于模块的学业成绩评价,目的在于检查学生在该课程模块的学习所达到的水平;第二层是学生毕业成绩的水平评价,这是对三年来学生所学的知识(包括必修和选修)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测。这两个层次的评价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有一定的相关性,二者均属于终结性评价。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进行终结性评价,是当前测试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终结性评价的研究才刚刚开始,本研究的内容只能针对高中英语五个必修模块进行,并不涉及选修模块的终结性评价。

二、研究背景

高中新课程学业评价研究始于2003年,笔者参与了这项研究。其标志性成果为2005年6月高凌飚主编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模块学业评价》。该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对高中学业评价的背景和理念、改革的总体构想、模块测验的组织与实施做了一系列的论述;中篇以学科为基础落实新课程的评价理念,提出了部分学科的评价策略和方案,其中包括高中英语学业评价框架的构建;下篇收集了一些实验学校的评价案例,其中包括高中英语模块学业评价案例。[1]但是,目前还存在高中英语必修模块终结性评价与课程标准的适切性的问题。本项研究旨在探索这一问题。

三、高中英语必修模块终结性评价的重要意义

终结性评价作为评价改革体系的有机组成之一,不仅仅是一种评价的方法,也是对课改实验进行验收总结的重要途径。终结性评价测试如何操作,如何把握课程标准、积极应对评价测试,成为高中英语教师、学生及教研部门所关注的问题。

新课程注重过程性评价,但并不等于不重视终结性评价。纵观我国高中英语教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终结性评价对高中的英语教学更具有导向性,终结性评价能否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新课程改革的成效。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应该在重视过程性评价的同时,重视并加强对终结性评价的研究。我们应该运用新课程所倡导的评价理念,研究终结性模块测验的定位、命题原则、试卷结构与题型、测试结果的解释和利用等一系列问题。

四、《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和特点

教育部于2003年4月制订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新的课程标准主要提出了五个基本理念,即重视共同基础,建构发展平台;提供多种选择,适应个性需求;优化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关注学生情感,提高人文素养;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不断发展。[2]这五个基本理念体现出新课标的几个特点:改变了传统教学大纲中以教为主的原则,树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提倡学生体验参与,倡导发现式学习和培养能力;把英语课程定位在一个开放的体系上,让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摈弃了传统的单一终结性评价方式,建立了综合性评价体系,使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使评价方式趋于合理,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

新课标充分体现了课程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有利于教材多样化和多层次人才的培养,标志着我国英语教育实现了从语言知识教学向语言能力培养的根本转变。因此,新课标在总体上特别重视语言的实际运用。这不仅有利于受教育者获得语言能力,而且更有利于发挥语言教育在智力和情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五、高中英语必修模块终结性评价与课程标准的适切性

(一)问题的提出

高中英语必修模块终结性评价作为评价改革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仅是一种评价的方法,也是对必修模块知识的整合以及课改实验进行验收总结的重要方面。终结性评价测试如何操作,如何把握课程标准积极应对评价测试改革,成为高中英语教师、学生及教研部门所关注的问题。笔者经研究发现目前新课标在实施过程中尚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新课标的概括性太强,操作性不足,在教学和测试中较难有针对性地执行。例如,课标中语言知识(七级)目标中,对语音的要求第3点是:“初步了解英语诗歌中的节奏和韵律。”这个要求过于笼统,在教学和测试中是难以操作的。

第二,课标中有些知识点是大跨度的,这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的发挥,但对于考试来说则难度太大,会让学生无所适从。例如,课标中语言知识(七级)目标中,对语法的要求第3点是:“使用适当的语言形式描述事物,简单地表达观点、态度或情感等”,这里“使用适当的语言形式”具体指哪些语言形式?

因此,我们的任务首先是将新课标的内容细化、具体化,使之具有可操作性。

(二)高中英语必修模块终结性评价总体测验目标

新课标对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具体内容和标准。但是作为考试的要求,这几个方面的目标却是比较含糊的,并不利于考试的操作,因此必须把它们进行细化。

细化和具体化的原则,主要是针对英语七级必须掌握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文化意识三个部分进行设计,既涉及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的具体要求,又涵盖语音、词汇、语法、功能意念项目和话题项目等语言知识点,同时考虑负载于语言知识与技能之上的文化意识因素。以“语言功能意念”和“话题”两部分为线索,将其他三个模块重新进行整合,便于师生在交际、对话和实际任务中进行语言知识的积累与消化,形成一定的语言技能,培养应有的文化意识,从而实现测试对教学的指导和反馈功能。

转贴于 下面笔者以语言技能中听的技能和语音技能为例,列举具体细化的方案。

表1 语言技能目标(七级)

级别

技能

目标描述

七级

1.能识别语段中的重要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推断。

(1)区分相同的词和音;

(2)通过关键的信息词作出推断;

(3)理解全句而不只是单词和短语;

(4)掌握大意并通过对话人的表层信息来判断、推测隐含意思。

2.能听懂操作性指令,并能根据要求和指令完成任务。

(1)获取所需信息做特定的事情,如问路、按指令填表格等;

(2)按指示语,对说话人提出的要求做出正确的反应。

3.能听懂正常语速听力材料中对人和物的描写、情节发展及结果。

(1)正常语速为每分钟120词;

(2)对人和物的描写包括时间、地点、方向、身份、职业和相互关系;

(3)情节发展及结果指对某事件的“原因”和“目的”的叙述;

(4)确定事物发展顺序或逻辑关系。

4.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谈话并能抓住要点。

(1)列话题项目表如下:

①个人情况②家庭朋友与周围的人③周围的环境④日常生活⑤学校生活⑥兴趣爱好⑦个人情感⑧人际关系⑨计划与愿望节假日活动购物饮食健康

天气文娱与体育旅游与交通语言学习自然世界与环境科普知识与现代技术热点话题历史与地理社会

文学与艺术;

(2)抓住谈话的中心思想、主题;

(3)注意谈话的主题句及表示内容结构的词,如并列、递进、例示、转折及表示层次和先后关系的词。

5.能听懂熟悉话题的内容,识别不同语气所表达的不同态度。

(1)熟悉话题见4(1);

(2)态度分为:

①同意和不同意②喜欢和不喜欢③肯定和不肯定④可能和不可能⑤能够和不能够⑥偏爱和优先选择⑦意愿和打算⑧希望和愿望⑨表扬和鼓励责备和抱怨

冷淡判断与评价;

(3)不同语气表达不同态度,如委婉语气表达说话人不能够做某事;

(4)注意把握整体意思并识别对话人的语调和语气。

①语调的意义。

升调:一般表示客气、委婉、迟疑、不确定和不完整等意义。

降调:一般表示完结、确定、命令和完整等意义。

②语气的意义。

6.能听懂一般场合的信息广播,如天气预报。

(1)一般场合的信息广播内容涉及欧美国家的历史、地理和风土人情,简单的事实新闻,节日活动,文娱,体育信息,天气预报,一般的知识,常识,文化教育,趣味故事,人物传记以及能源、交通、人口、城市污染等社会问题;

(2)掌握整篇信息的主题思想和真实意图;

(3)根据获取的有关信息,对文中提出的某些细节作出正确的判断。

表2 语言知识目标(七级)

级别

技能

目标描述

七级

语音

1.在口头表达中做到语音、语调自然和流畅。

(1)语音速度为每分钟100字;

(2)语调是说话时声调高低抑扬的变化,它在交际中能体现说话者的交际意图和思想感情;

(3)句子重音:句子中实词应重读,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代词和感叹词;

(4)弱化:句子重音是通过对某一重读词前后虚词的弱化而实现的,虚词有两种发音即强式和弱式;

(5)英语辅音的特殊发音。

2.根据语音、语调了解话语中隐含的意图和态度。

(1)语句重音分为三类:①表意重音②逻辑重音③感情重音;

(2)逻辑重音能更好地体现说话者的意图;

(3)逻辑重音表现在“强调”“对比”和“语法”三个方面;

(4)语调具有表意功能,英语中不同的语调模式用以表达不同的意见;

(5)掌握大意并通过说话人的表层信息来判断、推测隐含意思。

3.初步了解英语诗歌中的节奏和韵律。

(1)节奏:句子重音与弱化音在句子中交替出现,构成英语中特有的节奏;

(2)韵律:英语不仅押韵的形式多种多样,而且经常是一种韵格连用,或两种甚至多种韵格综合使用;

(3)英诗中的节奏;

(4)传统英诗的每一行以音步(foot,相当与口语中的节奏群)为韵律单位,每一行诗都由一定数目的音步组成,如抑扬格音步即为轻重型节奏群。

4.根据语音辨别和书写不太熟悉的单词。

(1)掌声读音规则:例如,字母a在开音节中发字母音/ei/,所以/weiv/拼写为wave。

上面就是我们在制定《高中英语必修模块终结性考试测验计划》过程中对总体的测验目标的理解,目标的提出都是源自新课标,只不过是把其具体化和分类化而已。这些目标将成为我们命制英语终结性评价试题的依据。为此,高中英语必修模块终结性评价与课程标准的适切性问题方可得到解决。

必修一化学方程式总结范文6

关键词:“985工程”大学;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5-0013-05

一、绪言

自建国以来,我国英语专业基本以培养英语语言文学人才为己任,强调单纯的语言基本功训练和文学文化知识的涉猎。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为了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上海外国语学院、北京外国语学院等才陆续开始在英语系开设经贸、新闻等方面的专业课程,在英语教学的框架下从事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试验。到2000年,教育部批准颁布并在全国实行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规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这是首次以正式文件的形式确定高校英语专业以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为自己的任务,表明了我国外语教学界普遍认识到,由于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已呈多元化的趋势,过去那种单一外语专业和基础技能型的人才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外语专业必须从单科的“经院式”人才培养模式转向宽口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正如“大纲”所指出:“我国每年仅需要少量外语与文学、外语与语言学相结合的专业人才以从事外国文学和语言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而大量需要的则是外语与其他有关学科——如外交、经贸、法律、新闻等……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这种复合型的外语专业人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外语专业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新时代的需求。”

然而,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学生的入学水平和各院校办学条件及师资条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不同地区、不同类别、不同层次院校的英语专业应该制订适应不同情况和条件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大纲”也指出:“由于各院校的发展不平衡,因此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内容和进程也必须因地、因校、因专业而异。”由此可见,英语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这已经成为业界共识,问题的关键在于,我国不同类型的高校应该如何具体实施这个培养目标。“大纲”将我国现设有外语专业的院校分为五类:外语院校、综合性大学、理工科院校、师范院校和其它专科类院校。本文侧重探讨985工程大学中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985工程大学属于国内高水平大学,探讨其中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拟调研国际知名大学的做法,同时也考察985高校中同一层次学校、特别是理工科院校的具体实践,可以获得启示。因此,本文将以实证的研究方法,通过对7所世界知名大学和11所985工程大学理工科院校及同层次其它院校的调研,探讨985工程大学中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考察的7所世界知名大学包括国内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和中山大学,以及国外的英国兰卡斯特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11所985工程大学理工科院校及同层次其它院校有: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天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同济大学、山东大学,以及国外属于同一层次的美国威斯康辛大学La Crosse分校。因此,本文的研究对象为18所国内外高水平大学。通过分析研究对象在培养目标和特色、课程设置、学分要求等方面的做法和成效,获得对985工程大学中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二、7所世界知名大学英语专业的学分要求、课程设置

1. 概述

英国兰卡斯特大学。世界排名第131名(Times Higher Education)和153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今年国内排名前10名(据The Times,the Guardian,以及The Complete University Guide)。其中的英语与语言学系的研究水准国际领先,其语言学学科2011年在国内排名第一,该系在2010年的全国学生调查中,学生满意率100%。该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学制3年,在专业课方面要求学生修读12门完整课程,获360学分,方可获颁学士学位。培养计划中要求学生在3年里修读的专业课程为8门,包括了语言和文学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只要求选4门。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2011年世界排名48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英语学科2011年世界排名45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要求学生需有两个主修专业学分(各16分)和一定的选修课学分(至少16学分),或者一个加长主修专业学分(24分),外加一个辅修专业学分(8分)以及一定的选修课学分(至少16学分),在3年中修满48学分,才可获颁学士学位。以英语,传媒研究和艺术史学院(School of English,Media Studies and Art History)为例,英语文学专业修16学分+英语语言专业修16学分+全校公共基础选修课修16学分,共48学分,可以获得文学学士学位。一般每门课2学分,平均每学期修4门课。文学专业课程都是文学课,语言专业课程也以文学课为主。专业课供选择的课程数量较多。着重培养专业知识扎实、知识面宽的人才。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自2003年起世界排名前40名,2011年世界排名第22名(The 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和37名(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by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该校英语系是加拿大国内大学中规模最大的两个英语系之一,其英语学科2011年世界排名13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要求学生修满54学分,可获颁学位。专业课程方面,基础阶段以文学为主,需修12学分(约4门课),高级阶段是专业方向课程,数量多(约40门),涵盖面广,分文学和语言学方向,各方向要求学生至少修读30学分(约10门课)。

清华大学。英语专业总学分要求170分,除全校性公共基础必修课外,要求本专业课程学分92分(包括专业基础技能课和专业知识课)。专业课程设置种类齐全,但没有专业方向课程系列,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和专业能力的全面发展。

北京大学。英语专业总学分要求146分,除全校性公共基础必修课外,要求本专业课程学分96分(专业必修课46分和专业选修课50分)。专业必修课种类齐全,但没有专业方向课程系列,专业选修课程数量多,涵盖面广,主要是文学文化课程,但没有应用型系列课程,注重传授学生扎实精细的基础知识和广博的知识面。

南京大学。英语专业总学分要求154分,除全校性公共基础必修课外,专业课要求94分(专业必修58分,专业选修36分)。专业课程设置齐全,专业选修课程数量特别多,主要是语言、文学、文化课程。同时设国际商务方向课程系列,学生可以选修。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修读其它专业课程或副修学位。

中山大学。英语专业总学分要求151分,除全校性公共基础必修课外,专业课要求106分(专业必修70分,专业选修36分)。课程设置全面,注重专业基本功的训练,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选修课主要是语言、文学、翻译课程,但不圈定某个方向的系列课程。

2. 特点与分析

首先,7所高校英语专业培养计划中都要求一定的全校性公共基础必修课学分:国外学校主要要求数学、物理、计算机课学分,所占总分比例不高;国内学校除此以外还要求人文历史课程学分,其中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最突出。其次,7所高校英语专业所采用的培养模式共有三种,即专业基础型,多专业复合型,专业+方向型。

专业基础型:7校中有5校把主要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即听、说、读、写、译能力,加以宽广的专业知识面。

多专业复合型:昆士兰大学要求学生修读两个主修专业,加上与主修专业同等学分的选修课学分,方可获颁学士学位。

专业+方向型: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要求学生修读专业课程12分后,即选择文学或语言方向,修读方向课程至少30学分,专业培养方向性强。南京大学在注重培养学生全面扎实基本功的同时,设立国际商务方向课组,由学生选修。

在7所大学中,传统的专业基础型培养模式占主流,且学生就业率和满意率依然较高,主要缘于学校强大的师资力量和较高的教学质量,从而使毕业生在专业能力方面达到较高水准。以兰卡斯特大学英语与语言学系为例,该系在2010年的全国学生调查中,学生满意率100%。该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要求学生在专业课方面必修8门完整课程,选修4门完整课程,修满360学分,可获颁学士学位。课程数量不多,但每门课程学分30~40分,学时长达400学时。几乎每门课程都注重理论与运用结合,注重广度与深度结合,既有学术性,也强调应用。每门课除了大班理论教学,还有小班(10人左右)辅导,要求学生提交讨论提纲,参与讨论,考察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与运用。每门课里的每个教学步骤几乎都有布置作业,有些课还有长论文要求,促使学生大量阅读,深度研究。系中有不少教师是领域内的国际知名教授,学术水准高,教学严谨认真,学生在每门课中长时间精耕细作,理解理论的同时又运用理论,专业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三、11所高校(主要是985工程大学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的学分要求和课程设置

1. 概述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拉克罗斯校区。总学分要求120分,其中全校性公共基础必修课48分(包括人文艺术课,数学课,自然科学课,体育健康课)。人文学院英语系设两个专业方向:文学方向(36分);修辞与写作方向(37分),要求学生除修读自己选择的研究方向学分外,还需修读辅修方向学分(约24分)以及其它选修课学分。该专业课程方向性强,专业化明显,着重强固专业基础,文学方向注重文学能力培养,写作方向注重写作能力培养,特别是文学性的写作能力,没有设置商务、法律、经贸等类型的课程。在方向内可选的课程较多。

山东大学。英语专业毕业总学分要求161分,其中专业课共101分。在一、二年级开设专业基础课,主要对学生进行语言基本功训练,以期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达到熟练程度。在三、四年级开设语言文学、商务英语、科技英语方向课组,供学生选修。

上海交通大学。英语专业毕业总学分180分,其中专业课学分106分。在一、二年级开设专业基础课,进行语言专业基本功训练。在三、四年级开设专业领域课以外,还开设经贸类课程,如外贸函电、国际金融、国际市场学、微观经济学、西方会计学、国际贸易、美国企业经营管理、美国经济概况、国际商法。

华中科技大学。英语专业毕业总学分197分,其中专业课学分121.5分。一、二年级开设专业基础课,进行语言专业基本功训练。三、四年级开设专业领域课以外,还开设两个方向课组各8学分,要求学生任选一组选修:学术方向课组有普通语言学、希腊罗马神话、英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翻译名篇欣赏、英国文学简史、美国文学简史;实用方向课组有高级口译、翻译实践、实用翻译、商务英语谈判技巧。

西安交通大学。英语专业毕业总学分180分,其中专业课学分101分。一、二年级开设专业基础课,三、四年级开设语言文学方向课组(最低选修12分)、商贸英语课组(最低选修8学分)和医学英语方向课组(最低选修8学分),由学生自主选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英语专业毕业总学分160分,其中专业课学分97.5分。英语专业培养计划以学生为主体,以适应社会需求为导向,在夯实语言基础的前提下提升综合素养。课程分为“两个阶段”和“三大板块”,即“低年级阶段”和“高年级阶段”以及“专业技能课板块”、“专业知识课板块”和“相关专业知识课板块”,课程计划采取“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必修课+专业方向选修课”的模式,开设了四个方向的课程组:语言学、文学、外贸商务和科技翻译。

大连理工大学。英语专业主干课程是英语语言文学类课程,但专业侧重方向是科技英语,体现文理渗透的特色,其特点是突出计算机技术与英语的结合,以及经贸管理与本专业知识的结合。培养计划设三个方向课组,即语言文学类、经贸管理类、双语类(英语和日语)。学生经过两年英语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后,三年级开始分专业方向修读。

重庆大学。英语专业毕业总学分170分。注重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英语专业开设三个方向课组:文学、商务和翻译(口译)。学生入学后,一、二年级实施统一的基础教学,三年级开始,学生可选读一个方向继续学习。

天津大学。英语专业毕业总学分185分,其中专业课学分98分。英语专业以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的复合型、实用性高级英语语言人才为目标,其培养计划突出科技特点,在低年级阶段开设语言专业基础课程,高年级阶段开设科技、商务类课程,如科技英语阅读、科技英语写作、科技英语翻译、商务英语、国际金融等课程。使学生在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实际应用能力之外,具有广阔知识面和较高科学素养,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西北工业大学。英语专业以培养具有扎实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文化知识的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为专业培养的主方向,在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同时,要求学生掌握经贸专业知识及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在基础阶段开设语言专业基础课程,在高级阶段开设科技及经贸、管理等课程,以适应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同济大学。英语专业毕业总学分172.5分,其中专业课学分93分。以培养具有扎实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文化知识并能熟练运用英语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只开设专业课程,没有科技、经贸、金融等相关专业知识课程。

2. 特点与分析

11所大学中绝大部分采取“专业+方向”的培养模式,见下表。即在一、二年级主要是语言专业基础课程学习,三、四年级开设专业方向课组供学生修读,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专业方向课程一般有语言方向、文学方向、翻译方向、科技、经贸以及商务方向。

如上表所示,11所大学主要采取“专业+方向”的培养模式,充分利用了本校其它学科特色资源,着眼于培养复合型人才,也是为了适应经济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其中一些学校如威斯康辛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山东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已经实施了多年,取得良好效果,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方式。

四、结论与启示

从以上调查和分析的情况看,一方面,第一组世界知名大学英语专业发挥自身学术资源和师资力量的优势,立足于凸显语言文学专业特色,主要以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为培养目标,同时要求学生具有广博的人文社会知识面,强调人才的综合素质,以国内几所高校为例:

清华大学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过硬的语言应用技能,熟练掌握英语语言和文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使学生毕业后成为研究、教学、翻译以及中外文化传播方面的博雅之士。

北京大学的培养目标和特色: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外语人才,为学术界提供高级生源。立足于听、说、读、写等最基本的实用技能,详悉最细碎的语言现象,同时语言与文化并举,技能与思想联姻。培养的不仅是工具型的优秀外语人才,而且是具有高度人文素养、对人类文化和世界文明有较深造诣的“北大人”。

南京大学的培养目标:培养基本功扎实、视野开阔、思维活跃的创新型人才。具体就是:“扎实的语言技能,合理的知识结构,个性化的发展方向,优良的综合素质”。

中山大学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较深的中西文化修养、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的全面型英语人才。

由此可见,第一组世界知名大学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主要是按传统型进行专业学习和训练,努力使学生在本专业内在理论和实践运用上达到拔尖水平,这需要仰赖于高水平的师资力量,不是一般学校所能参照。第一组高校中也有学校采用多专业复合型或“专业+方向”的培养模式,体现了人才培养对市场需求的因应。

另一方面,第二组高校是比第一组高校低一等级的学校,主要是国内985工程大学中的理工科院校及同一层次的其它院校,其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采用“专业+方向”的模式,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在人才培养中充分利用本校其它学科资源,体现了立足本专业,发挥本校学科资源特色,因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定位。

目前,国内985工程大学中的理工科院校有不少已经采取了“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已持续多年,获得良好效果。但是,还有一些理工院校仍然按传统的单一语言专业基础型模式进行人才培养,尚未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向。笔者认为,国内985高校中的大部分理工科院校在理工学科资源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往往人文学科力量相对薄弱,因此,作为人文学科的英语专业无法效仿世界知名大学的做法,凭借自身的学术力量实施传统的、单一的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而应该探索英语专业与本校优势理工科资源的某种链接或结合,实施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培养模式。各个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在人才培养上都应积极探索本专业与本地区、本校具体情况的有机结合,开创具有本地区、本校特色的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贯彻执行全国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也顺应新世纪对外语人才的新需要。在过去的十多年中,985高校中某些理工科院校如大连理工大学等校曾经实行不以英语专业为主的多专业复合型培养模式。然而,经过多年实践证明,也如前文调研情况显示,到目前为止,“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是985工程大学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较为理想的人才培养模式。顺应时代潮流,因应市场需求,充分依靠本校理工学科资源,发挥本专业师资力量,在传统的培养外语语言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辅以相关专业方向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讲授,这样培养出来的复合型外语毕业生才最受社会的欢迎,实施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985工程大学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才最具有活力,最符合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何其莘.培养21世纪的外语人才[J].外语界,2001,(1).